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

2024-07-23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精选12篇)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 第1篇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防范

一、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学者基本上是把企业并购当作资产重组的一种方式来研究, 对并购的动机、风险、特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作了详细全面的分析, 指出了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或建议。

在并购风险的防范方面国内学者专家比较一致认为, 防范企业并购风险重在源头。刘桂芝 (2003) 提出了“双赢、合作、发展”并购风险防范建议。

在并购后的整合方面, 魏江 (2002) 提出了包括成本优势=市场份额、无形资产和核心能力在内的并购绩效的模型, 但此模型难以有效地体现风险管理的效果, 且在实际运行时的难度较高。

对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上, 陈共荣 (2002) 提出了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采用恰当的并购估价模型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以及降低并购中的估价风险, 从时间上和数量上保证资金的取得以降低融资风险, 增强杠杆收购中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向的稳定性以降低杠杆收购偿债风险;史红燕 (2003) 指出要在定价、融资、支付方面加强并购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本文着重从融资、支付方式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等三方面分析财务风险的形成及其影响, 提出全面分析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选择合理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增强杠杆收购中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和加强并购后的整合工作等, 降低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二、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一)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特征

1、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概念

关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已有多种定义。杰弗里.C.胡克认为,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由于为了收购融资而产生的借债制约了买主的经营融资, 并同时制约了偿债的能力而引起的。赵宪武认为,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指并购融资以及资本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财务危机, 甚至导致破产的可能性。同时, 并购导致股东收益的波动性增大也是财务风险的一种表现。

由此, 可以将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概括为: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 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2.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特征

(1) 不确定性特征。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本质特征, 由于客观条件不断变化以及人们对未来环境认识的不充分性, 导致人们对未来事件结果不能完全确定, 因而就产生了风险。

(2) 动态性特征。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的系统性特征决定了其动态性特征, 因为影响风险的系统因素可能来自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 伴随着并购过程而随时出现。

(3) 可控性特征。虽然企业并购活动财务风险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但并不是说我们在其面前只能采取消极的态度。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信息的处理质量、采取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控制手段对其实施有效管理, 从而达到确保企业并购目标顺利实现的目的。

(4) 决策相关性特征。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由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因素引起的价值预期与价值结果的偏离, 这一偏离主要来自企业并购过程的三个决策方面:定价决策、融资决策和支付决策。所以,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它除了具有以上一般风险的特征以外, 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属性和个性特征, 包括价值特征、同性特征和动态性特征等。

(5) 结果二重性特征。实际并购结果与预测目标之间往往会产生偏离, 要么是正偏离, 要么是负偏离。当出现正偏离时导致风险收益, 当出现负偏离时导致风险损失, 风险收益与风险损失并存。

(二)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分类及成因分析

1、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分类

(1) 按照企业并购流程, 可将财务风险分为以下几方面: (1) 计划决策阶段的财务风险。在计划决策阶段, 企业必须对并购环境进行考察, 同时要对本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资金、管理等进行合理的评价, 看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去实施并购和是否能产生财务协同效应。这个过程中存在着环境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估价风险等。 (2) 交易执行阶段的财务风险。在交易执行阶段, 企业要决定并购的支付方式和融资策略, 从而会出现支付风险和融资风险。 (3) 运营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在运营整合阶段, 企业要整合资源, 投入生产运营, 归还融资债务, 这就会产生偿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运营风险。

(2) 并购财务风险在并购过程中按照风险来源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在确定目标企业后, 购并双方最关心的问题即以持续经营观点合理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 作为成交的底价, 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如果目标企业是上市企业, 由于它必须对外公布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报表等信息。目标企业若是非上市企业, 则并购企业必须通过目标企业的合作才能获得相应的信息。由此可见, 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根本上取决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大小。 (2) 资本结构偏离风险。企业并购所借入的大量债务和新发行的债券、股票往往造成企业资本结构失衡, 形成资本结构偏离, 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 融资风险。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 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 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金渠道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 (4)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 缺乏短期融资, 导致支付困难的可能性, 流动性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企业表现尤为突出。

2、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并购估价不准确, 并购支付方式不恰当, 并购融资不合理, 并购整合效率低等原因所引起的。

(1) 并购估价不准确。并购双方企业价值的评估是企业定价的基础。如果对企业并购双方的价值评估, 即资产价值和盈利价值等方面的评估稍有不慎, 就有可能使主并方因出价过高、并购成本过高, 超过自身承受能力, 从而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 并购双方企业不能实现预期盈利, 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并购估价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有: (1) 信息不对称。对目标企业与并购相关信息了解不充分或不准确, 从而影响并购价格的合理性。。一旦目标企业信息披露不充分、不真实就会造成并购双方在并购过程中的地位不平等, 则主并方有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被迫接受过高的并购价格。 (2)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不当。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很多, 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有账面价值法和贴现现金流量法, 但这两种方法也有缺陷。如账面价值法不能反映并购双方的未来获利能力, 而且不同的核算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贴现现金流量法也由于对贴现率和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存在很强的主观性, 也会造成评估结果的不准确。

由于我国企业并购处于发展的特殊阶段, 缺乏相应的中介机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及并购中政府干预太多等方面也能导致估价不准确产生财务风险。

(2) 并购支付方式选择不当: (1) 现金支付引起的风险。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 必然导致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与协调能力降低, 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和财务风险。 (2) 股票交换引起的风险。股票交换支付方式有可能会稀释股权和每股收益, 而且由于新股发行成本高, 且手续繁杂, 会引来投机者的套利, 使并购双方遭受损失。 (3) 杠杆支付引起的风险。杠杆并购是并购方以目标企业的资产作抵押, 向银行借款, 并购成功后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清偿贷款。此方法必然要实现很高的投资回报和稳定的现金流入才能完成。否则, 收购公司可能会因为不能按时支付并购款, 负债比例过高, 付不起本息而破产倒闭。

(3) 并购融资不合理。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不能及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而不能保证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的并购融资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融资渠道和方式不同, 其风险也各有不同。

就我国目前而言, 首先, 由于我国企业普遍规模小, 盈利水平低, 依靠自身积累很难按计划迅速筹足所需资金;其次, 如果大量采用内部融资, 占用企业宝贵的流动资金, 从而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适能力, 一旦企业自有资金用于并购, 重新融资又出现困难, 就会危及企业的正常营运, 增加财务风险。再次, 企业本身负债率已经很高, 再借款能力有限;最后, 债务到期要还本付息, 企业财务负担较重, 如果安排不当, 企业就会陷入财务危机。

三、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 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的原则

以并购财务风险为对象的防范控制活动, 与一般的管理控制行为有较大的差别, 其原则也不同与一般的管理控制原则。

1、柔性化原则并购

财务风险防范是一种柔性化的活动, 企业的整体并购活动能随机应变, 使自身所受的干扰趋于最小, 这就要增强并购规划的应变性。

2、满意化原则。

由于风险防范属于非结构化问题, 这类问题本身很难精确定义, 因此在并购的风险防范活动中, 一般追求一种满意化的准则和效果, 而不是常规意义的最优化, 这就给企业处理风险问题带来很大的方便。

3、注重关键性原则。

企业并购活动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 为保证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应针对具体的并购过程确定关键风险, 将其作为风险防范的骤变点进行关键管理。

4、注重突变性原则。

风险防范是一个充满突变性的行为过程, 由于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 防范活动会随着风险的突然爆发而呈现波动态势, 并且经常发生跳跃式的变动。

5、注重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和突变性是相互联系的, 但动态性主要指并购防范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完善的状态之中。因此, 风险防范是一个自我完善、逐步提高的动态过程。

6、注重组织性原则。

风险防范的组织性, 就是要我们从思想上认识到, 尽管风险难以避免, 但通过有组织的创新行为, 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险损失。风险性是并购的本质属性之一, 要求收益就必须冒风险。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也是如此。关键是要对风险有正确的防范方法, 对症下药, 才能防范和化解风险, 促使并购效益的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完成。

(二) 、并购中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

1、全面分析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

并购中的财务陷阱源于在并购过程中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过分倚重。虽然财务报表是并购过程中首要的信息来源和重要的价值判断依据, 但是对财务报表固有缺陷的认识不足, 很容易导致并购方不能及时对一些重大事项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 在并购操作和分析中, 对目标企业财务报表的局限性要有充分认识。一旦不充分、及时地披露与重大事项相关的会计政策及改变, 势必造成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2、选择合理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企业价值评估是并购方制定合理支付价格范围的主要依据, 评估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并购交易的成败。为了规避并购风险, 可以参考和应用以下的资产评估方法。

(1) 现金流量折现法。现金流量法是用未来时期内目标企业的一系列预期现金流量以某一折现率的现值与该企业的初期现金投资 (并购支出) 相比较, 这种方法的准确与否取决于对未来估计的准确度。由于必须对许多有关市场、产品、定价、利率等情况作假定, 所得出的数值有一个可信度的问题。

(2) 相对价值模型法。价格收益比表明市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 将目标企业的税后净利润与经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价格收益比相乘, 即可得到目标企业的价值。股利资本化比率分析方法是将目标企业的股利支付能力除以所选可比公司的综合股利率, 以此来算出目标企业的价值。

(3) 账面价值法。账面价值就是指资产负债表上总资产减去负债的剩余部分, 也被称为股东收益、净值或净资产。

3、灵活选择并购方式

在并购的过程中,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并购方式, 尽量减少现金的支出。主要的方式包括:

(1) 连续抵押并购方式。这种方法是指企业在并购另一家企业时, 很少或不动用自己的经营资本, 而是将被收购方作为抵押, 向银行申请相当数量的可用于并购的贷款。

(2) 先破产后并购方式。这是指某企业宣布破产后, 收购方与破产企业的清算组订立接收破产企业的协议, 并按照协议承担法院裁定的破产企业的债务, 并购破产企业。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并购的现金支出, 有利于推动企业并购的进行。

(3) 先搬迁后并购方式。这种方法是指把那些污染严重或地处黄金地段的收购方或被收购方进行整体挪动, 搬迁到有产品关联或有闲置厂地的企业, 这样做既能筹集资金治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又能缓解并购后资金短缺问题。

(4) 承债控股并购方式。这种方法通常发生在被收购方的债务主要来自银行贷款, 并且其无力偿还的条件下, 这时收购方可以通过与银行商定, 将对被收购方的贷款转变为对收购方的贷款, 由收购方独立承担偿还义务。

(5) 折股分红并购方式。这种方法是指当被收购方的资产大于债务时, 收购方不需要购买被收购方的剩余资产, 而是通过与被收购方的所有者或资产管理机构进行协商, 以入股的形式把被收购方的剩余资产加入到收购方中去, 并根据所占份额的多少, 分取相应的利润。

4、降低流动性风险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 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 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来降低。但若降低流动性风险, 则流动性降低, 同时其收益也会随之降低, 为解决这一矛盾, 建立流动资产组合是途径之一, 使流动性与收益性同时兼顾, 满足并购企业流动性资金需要的同时也降低流动性风险。

5、增强杠杆收购中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

在杠杆效应下, 高风险、高收益的资本结构能否真正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取决于此。高额债务的存在需要稳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来偿付, 而增强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必须:

(1) 选择好理想的目标公司, 才能保证有稳定的现金流量;

(2) 审慎评估目标企业价值;

(3) 在整合目标企业过程中, 创造最优资本结构, 增加企业价值。

只有未来存在稳定的自由现金流量, 才能保证杠杆收购的成功, 避免出现不能按时偿债而带来的技术性破产。

6、加强并购后的整合工作

一项全球范围内的并购研究报告指出, 在并购的不同阶段失败的概率也大不相同:在并购前和并购中分别为3 0%和17%, 而在并购后的整合阶段失败的可能性则高达53%。企业并购行为的结束, 并非是企业并购战略的结束, 而是开端。只有将并购进来的资源与企业原有的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才能真正地实现协同效应, 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效益, 使企业取得优于同行的竞争优势, 从而推动企业成长。

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除了要做好以上几点外, 还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

(1) 拓展融资渠道, 保证融资结构合理化。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时, 应该通过将不同的融资渠道相结合, 以确保目标企业一经评估确定, 即可实施并购行为, 顺利推进重组和整合。

(2) 实现并购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在支付方式上采用现金、债务和股权等方式的不同组合, 更深入地发展混合收购, 学习采用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等多种证券进行组合支付。

(3) 发挥政府职能, 确保并购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应该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 导向并购市场, 监管并购活动, 严厉打击并购中的违法乱纪行为, 协调和保障相关者的利益, 推进我国并购的公开化、市场化。

(4) 大力发展中介机构。中介机构有专业的人才, 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在并购中主要履行服务和监督职能, 其服务和监督渗透到并购的全过程。

四、结束语

并购财务风险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该风险常常会导致巨额损失的发生, 进行风险研究的目的是尽可能避免风险, 减少损失。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研究 第2篇

事实证明,在并购过程中,选择实力强、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参与并购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并购成本,减少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中,审计人员在并购活动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审计人员在长期执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些事务所还专门设置了企业并购方面的研究机构,通过他们的参与,可以借鉴其他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有效降低并购风险成本。

一、企业并购风险审计与会计师角色

风险基础审计作为现代审计方法,在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中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方法本身也随之不断地完善。在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也提出了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的要求。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以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控制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的一种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模型为: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内控风险×检查风险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存在重大误报和财务报表表达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固有风险是指企业及各类经济业务、账户余额,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的情况下,发生重大差错或问题的可能性。内控风险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未能防止、发现或纠正已存在重大差错或问题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测试但未能发现已存在重大差错或问题的可能性。

风险基础审计体现的审计思路,是以审计风险为质量控制依据。首先研究理解企业经营及所从事经济活动、企业的内部控制及其运行,然后,通过对有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检查,由概括到具体,由表及里地认识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关系,确定会计准则的遵循状况。审计全过程所收集到的证据、信息。构成审计意见的合理保证

企业并购审计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都在认真思索的问题。充分重视并积极介入并购企业的并购过程,则是减少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整个企业并购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扮演主要角色,但注册会计师所具有的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所能发挥的作用则是其他人所不能代替的。因此,积极参与企业并购过程的设计,是规避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领域

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协助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和评估并购风险,并且运用会计、审计、税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来判断并购过程为审计人员带来哪些审计风险,以努力消除和化解这些风险,努力将并购的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领域包括以下方面:

(一)并购的环境

企业并购行为与国际、国内的经济宏观运行状态密切相关,同时也与经济发展周期、行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密不可分;从微观上去考察,企业的管理经验是否丰富、组织文化是否成熟、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也对企业并购战略的确定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而言,在经济处于上升期开展并购活动,并选择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并联度高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可以减少并购风险。

(二)并购双方的优劣势分析

要确定合理的并购策略,主并企业必须首先正确衡量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全面分析目标企业的优势和不足,认真评价并购双方经济资源的互补性、关联性以及互补、关联的程度,并要研究主并企业的优势资源能否将目标企业具有盈利潜力的资源利用潜能充分发掘出来等。无论主并企业拥有多少优势资源,也无论目标企业具有多大的盈利潜力,如果并购双方的资源缺乏互补性、关联性,就不可能通过并购产生协同效应。

(三)并购的成本效益分析

并购过程必然带来相应的并购收益、并购成本,这是并购决策的最基本的财务依据。并购收益是对未来收益预测的贴现,贴现率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并购之前企业的资本结构、资本成本和风险水平,而且还要考虑并购融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并购行为本身所引起的风险变化以及企业期望得到的风险回报等因素。并购价格是并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涉及到如何对目标企业进行估价的问题。

(四)并购的换股比例确定

为了节省现金,很多企业采用换股方式进行合并。在企业采用换股合并的情况下,正确确定换股比例是决定企业合并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确定换股比例有多种方法:每股市价之比、每股收益之比、每股净资产之比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正确确定换股比例应合理选择目标企业,综合考虑合并双方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发展机会、未来成长性、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合并双方的互补性、协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双方企业的实际价值。

并购活动的成败越来越受到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影响。根据最近安达信调查兼并收购活动中新风险的结果,当前的并购经常受到人员素质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制约,并购活动的动力引起参与的各方潜在的、额外的高风险,造成前所未有的对新方法和计划的需要。安达信负责欧洲、中东、印度和非洲技术、媒体和通讯业务的管理合伙人约翰说:“曾有一段时间,并购活动是完全由收入和利润增长来推动和衡量的,但现在是关于人、知识和技术。”

三、与并购环境相关的审计风险

(一)宏观环境引发的审计风险

1.法律方面的风险:包括反垄断限制、证券监管限制以及签约不严密引起的诉讼风险等。

2.宏观经济形势方面的风险:包括经济周期、贸易限制、外汇管制、投资环境风险等。

3.政策方面风险: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

4.行业方面的风险:包括产品生命周期、行业成长性、行业竞争程度、行业的市场饱和程度、行业的技术先进水平、行业的进出壁垒等。

(二)微观环境引发的审计风险

1.固有风险:包括并购企业在同行业当中的获利能力、经营结果受经济因素影响的敏感度、现金流量充足性、以前审计中所发现的已知错报和可能发生的错报的性质、成因及其金额大小(有没有动机进行虚假的报表式合并)、管理当局的变动情况、声誉和会计技能、技术进步对公司经营和竞争能力的影响。

2.控制风险:包括管理当局的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对待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方法、为实现经营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是否很想夸大会计报表中的盈余)、董事会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授权和分配责任、对公司经营的控制能力、内部审计(企业内部自我独立评价,协助管理当局监管控制政策和程序)、外部管理机构、会计系统的完备性。

3.检查风险:审计人员从事并购审计的经验和职业判断是否充足,参与并购人员的知识、经验、工作责任心以及对风险预见和把握能力等。

四、与并购优劣势分析相关的审计风险

(一)企业自身风险:包括企业优势、企业劣势、企业生命周期、核心竞争力、融资能力、管理水平等。

(二)企业并购的联合风险:

1.资源互补性:资源互补程度越强,双方并购后的效益增长就越明显,在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利润分配各方面都能够取长补短。资源互补性差的企业进行并购有较高的审计风险。

2.产品关联性: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经营上的紧密程度较强,能够很快实现一体化。产品关联度低,则并购容易失败。

3.股权结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分配,直接影响到公司的高层对并购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

4.员工状况:员工的素质、结构直接影响并购后的成本与效益。

5.无形资产状况:无形资产的递延效应能够覆盖并购后的新企业。

6.未决诉讼:未决诉讼对并购是很大的威胁。

7.抵押担保:抵押担保常常形成潜在的或有负债或末决诉讼。

(三)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风险:包括管理整合、组织整合、人事整合、文化整合、财务整合等等,会导致并购最终的成败。

五、与并购成本收益分析相关的审计风险

(一)并购的收益

1.取得规模收益:企业通过并购在整体产品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大型设备实现专业化生产,增加产量,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因此,对于各种成本费用的审计要与并购的过程相联系。

2.取得并购差价收益:企业并购的信息通常是明确的利好消息,一般会引起股价上升。如果企业希望在并购之后通过适当的整合,再将目标企业转手出售,那么可以通过股价的预期效应取得并购价差收益。有些企业由于管理较差、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市场对这些企业的价值低估,如果能够把这种市场价值低于资产的重置成本的企业作为并购的目标企业,然后对该企业进行重新整合,就可以获得比市场价格更大的企业及其资产。因此,在审计中必须辨别企业的并购动机,了解并购的短期与长期效益,

3.取得税收优惠:并购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税法中的税收递延条款合理避税,把目前亏损但有一定的盈利潜力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尤其是当并购方为高盈利企业时,能够充分发挥并购双方税收方面的互补优势。审计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当亏损企业被作为并购目标时,一定要考察目标企业是否具有长期盈利潜力,并购方能否将目标企业的盈利潜力很好地开发和利用起来,而不能仅仅利用亏损企业避税方面的优势,忽视了并购以后的实质性经营。

4.取得上市资格:非上市公司通过并购上市公司,可以取得上市公司宝贵的“壳”资源,

“借壳上市”不但可以迅速取得上市资格,提高企业知名度,而且通过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以获取配股以及发行新股的资格,较为便利地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并节约上市费用。审计人员应当注意审查上市公司是否借并购的机会上市,从而牺牲并购的效益来换取壳资源,或者希望上市后短期投机圈钱。

(二)并购成本

并购成本是指并购行为本身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具体包括:交易成本、整合成本、机会成本。

1.交易成本

第一是信息成本:并购方必须全面收集目标企业财务信息,主要有目标企业的资产规模、资产质量、产品结构、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成本结构、融资能力等,从而对目标企业作出一个基本、全面的财务评价,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确定并购价格。在有多家企业竞相并购同一企业的情况下,相互竞价必然加大并购成本,此时还要了解竞争对手的实力、报价和竞争策略等因素。一般而言,收集的信息越是充分、详细,信息收集费用越高,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越小,并购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2.整合成本:指并购后为使被并购企业健康发展而需支付的长期运营成本。具体包括:整合改制成本、注入资金的成本。整合与营运成本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和难以预见性。

3.机会成本:并购过程需要耗费企业大量的资源,包括资金的输出、物资的调拨、人员的调配,一旦进入并购过程,就很难有充足的资源考虑进行其他项目,因此,并购行为丧失的其他项目机会和资金收益就构成了并购的机会成本。

审计人员应当运用专业知识全面估价企业的并购成本,以及并购过程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六、与并购换股比例确定相关的审计风险

要合理确定换股比例,首先必须正确确定企业价值。企业价值有多种表现形式:账面价值、评估价值、市场价值、清算价值等。这些价值表现形式虽然从一个方面或另一方面反映了企业价值,但都不能代表企业的实际价值。审计人员首先应该以某一公允标准确定企业的实际价值,而市场价值则是在实际价值的基础上谈判的结果。确定了企业价值之后,就要选择不同方法确定换股比例,最后评估换股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价值评估方法包括:收益现值法、市盈率法、清算价格法、重置成本法。由于企业并购的并不是目标企业的现有资产价值,而是目标企业资产的使用价值以及所能带来的收益能力,也就是目标企业的未来价值。因此,并购方实际上是在选择与并购目标和动机相应的估价方法。当企业并购的目的是利用目标企业的资源进行长期经营,则适合使用收益现值法;当证券市场功能健全、上市公司的市价比较公允时,可以采用市盈率法;当企业并购的动机是为了将目标企业分拆出售,则适合使用清算价格法;如果企业作为单一资产的独立组合,则可以使用重置成本法。

审计人员在选择评估方法时,要注意区分不同方法的特征与适用性。一般而言,贴现价格法把企业未来收益或现金流量反映到当前的决策时点,能够反映目标企业现有的资源的未来盈利潜力,理论上的合理性易于为并购双方所接受,但是预测未来收益的主观性太强,有时难以保证公平。贴现价格法需要估计由并购引起的期望的增量现金流量和贴现率(或资金成本),即企业进行新投资,市场所要求的最低的可接受的报酬率,程序包括预测自由现金流量、估计贴现率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以及计算现金流量现值、估计购买价格,主观判断的因素很强。市盈率法操作简便,但需要以发达、成熟和有效的证券市场为前提,而且涉及大量的职业判断和会计选择,比如应用市盈率法对目标企业估值时,需要选择、计算目标企业估价收益指标,可采用的收益指标包括:目标企业最后一年的税后利润;目标企业最近三年税后利润的平均值;目标企业以并购企业同样的资本收益率计算的税后利润。在选择标准市盈率时,可以选择在并购时点目标企业的市盈率、与目标企业具有可比性的企业的市盈率、目标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因此,当审计人员面临不同的方法选择时,应当考虑在风险和成长性上的综合性与可比性。重置成本法没有对企业进行全盘统一考虑,不适用于企业无形资产规模较大或品牌资源丰富的情况。

(二)确定换股比例方法的选择

在以往的案例中,清华同方吸收合并山东鲁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折股比例为1.8:1;华光陶瓷以1.29:1的比例吸收合并山东汇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虹饲料吸收合并湖南城陵矶,折股比例为3:1;浦东大众吸收合并无锡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折股比例为1.25:1.那么,折股比例的确定有什么样的方法呢?

1.换股比例等于每股市价之比

在成熟发达的股市,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及其变动基本上可以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及其变化。但证券市场并不全是充分有效的,每股市价不但要受当前企业盈利能力和未来成长性的影响,也受投机因素和内幕信息的影响。在投机性较强、缺乏效率的股票市场,股票价格很难准确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实际价值,不适于采取每股市价之比确定换股比例。

2.换股比例等于每股收益之比

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优劣最终都将反映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上来,而每股收益则是国际通行的对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反应指标。这一方法的缺点是:没有剔除非正常收支对企业每股收益的影响程度,也没有考虑未来的收益和风险。如果提高这一方法的精确性,可以把预期盈利增长和风险因素考虑在内,计算预期每股收益,用企业预期每股收益之比来确定换股比例。

3.换股比例等于每股净资产之比

净资产是企业长期经营成果的账面价值,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尤其是经过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之后,更能增强这种价值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但是,由于账面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受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而且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不能反映考虑货币购买力的变化,也不能反映账外无形资源对企业未来发展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只能适用于账面价值较为真实,且合并双方实力接近、发展状况类似的企业合并。

在我国已发生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中基本上采取了对这一方法进行改进的结果,在账面价值的基础上,以收益现值法对参与合并的企业进行合理评估,以评估后的每股净资产确定换股比例,也就是以下的换股计算方式:

折股比例=(合并方每股净资产/被合并方每股净资产)x(1+加成系数)

即以账面价值原则为计算基础,企业内在价值中涉及复杂推算的部分及融资能力、商誉等方面则以一个加成系数来反映。加成系数的确定是否充分反映了两公司相比较的价值比例关系,是否充分反映了合并双方股东的利益,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存在探讨余地,审计人员在价值评估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都需提高

在清华同方合并山东鲁颖电子的典型案例中,就使用了这种改进后的净资产比例法来确定换股比例。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果,截至1998年6月30日,清华同方每股净资产为3.32元/股,山东鲁颖电子每股净资产为2.49元/股由于清华同方是上市公司,主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开发业务,发展较快,未来盈利空间较大。经过双方讨价还价,确定加成系数为35%。由此确定换股比例为1.8:1,即以每1.8股鲁颖电子股份换取清华同方普通股1股

(三)换股比例的确定对合并各方股东权益的影响

1.稀释股东的持股比例:换股合并方式无论采用增发股票还是新发股票的方式,必然改变合并双方股东的持股比例,有可能改变主要股东对合并公司的控制能力,大股东可能由绝对控股转为相对控股。

2.摊薄公司每股收益:如果目标公司盈利能力较差,合并后每股收益达不到按换股比例折算的主并公司每股盈利水平,那么,采取换股合并方式将摊薄主并公司的每股收益。

3.降低公司每股净资产:在目标公司一方实际每股净资产较低的情况下,如果确定的换股比例不合理,则有可能降低主并公司每股净资产。由于每股净资产反映了公司股东持有的每股股票的实际价值,减少每股净资产就是对主并公司股东权益的侵害。

4.造成公司股价波动。

因此,审计人员必须首先协助合并小组的人员正确选择目标公司。评估并购方案的可行性时,应将其对并购后存续企业每股收益的影响列入考虑范围,综合考虑目标公司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成长性、发展机会、合并双方的互补性、协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合并双方的资产,正确确定换股比例。

(四)并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吸收合并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购买合并通常用购买法,换股合并通常采用权益联营法。采用权益联营法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被并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均按原账面价值入账,股东权益总额不变,被并公司本年度实现的利润全部并入主并公司当年的合并利润表,而不论换股合并在年初还是年末完成。与购买法相比,权益联营法容易导致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而有可能对公司的配股申请产生有利影响。另外,主并公司还可以将被并公司再度出售,只要售价高于账面价值,就可获得一笔可观的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益。而购买法由于主并公司要按照评估后的公允价值而非账面价值纪录被并公司的资产与负债,评估价值又通常因通货膨胀等因素而高于账面价值,因此,购买法将产生较低的净资产收益率并很难获得再出售收益因此,审计人员必须留心并购公司是否利用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利润操纵

七、结束语

审计人员也应当能够成为企业并购活动当中的重要角色。审计人员必须充分重视对并购情况的了解,扩展审计证据范围,形成对并购企业审计风险的评价,包括它的环境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这些风险的评估,是注册会计师确定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确定发生重大错报可能的领域与方向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有效利用内控评价结果,合理选择测试性质、时间与范围,充分利用分析性测试,科学地把握审计质量并且积极参与并购企业的并购过程,根据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审计技术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运用电脑技术使风险的评估工作程序化,以保证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浅析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 第3篇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 并购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是企业优化资源,完成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规模快速扩张,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西方国家兴起的以企业并购为主的资产重组已经历经了五次并购浪潮,在我国企业并购也风起云涌,但是我们回顾世界的并购历史,成功的比例却不尽如人意。据毕马威、埃森哲和麦肯锡的研究数据,并购后六至八个月的时间里,50% 的企业生产率下降,并购后一年内,47%的并购企业的高管人员离开公司,并购后三年的时间内,62% 的企业出现零增长①。这个是国外的统计,在中国的并购失败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认真总结这些失败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并购其实就是并购者与被并购者利益博奕和整合的过程,是一项高风险的经营活动,众多并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一、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内涵

(一)企业并购的含义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统称,一般交易对象为企业产权,实现方式主要是以现金、有价证券、承担债务或者其以他资产购买被并购企业的资产或者产权,并以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为目的。按并购后双方企业法人地位的变化情况可分为:收购控股、吸收兼并和新设兼并三种形式。收购控股主要表现是企业为了控制另外一个企业而购买其大部分资产或者全部资产的行为,通常收购后两个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不会变化;吸收兼并表现为一个公司吸收另一个公司,被吸收公司的法人地位被取消,吸收公司法人地位不变,其实质就是一个企业吃了另一个企业,主要是以大吃小,以强吃弱,个别案例也存在以小吃大情况;新设兼并是原来的二个公司合为一个公司,取消合并双方法人地位,成立一个新公司,合并后的新公司需要重新注册,成为新的法人,新设兼并的实质是平等的结合。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

风险是一个与损失相关联的概念,是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引起可能发生的损失。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企业财务现实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存在蒙受损失的可能叫做财务风险。而并购财务风险是企业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存在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并购预期与并购现实严重偏离导致的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综合反映。

二、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

(一)价值评估风险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是企业实施并购决策的首要问题,是企业并购工作的核心。目标企业的选择和对自身能力的评估是一个科学、理智、严密谨慎的分析过程,直接影响到这个并购的成败。在确定并购的目标企业后,能否以持续经营的观点合理的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决定了其价值。对目标企业的预测不当或失误,就导致了并购企业的风险,在企业并购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企业忽略这一环节的隐性风险而给自身的正常发展带来累赘和困境的情况。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审计报告有水分,这样就使目标企业与并购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被并购企业很容易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向并购方隐瞒对自身不利的信息,而并购企业在短期内很难对目标企业的或有事项等进行深入了解,没有发现隐瞒的债务、诉讼纠纷、资产潜在问题等关键情况。并购企业错误评估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就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实际价值的报价,导致并购企业付出更多对价成本,这就可能造成并购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或目标企业不能带来预期的收益而陷入危机难以自拔。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之后由于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和流动性比率下降的情况。特别是在采用现金支付的并购企业中流动性风险表现的特别突出。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巨大的流动性资源,不但导致了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质量下降,也使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调节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降低了,这样就加大了企业日常经营的风险。在自有资金不多的情况下,企业只能通过举债的方式进行并购,这样就会降低了流动性比率,加大了流动性风险。如果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使得组合后的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都大为升高,这样资产对债务的保障程度下降,资产的安全性就降低了,直接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给企业带来流动性风险。

(三)融资结构风险

并购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的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并购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所需的资金,所以在正式并购之前应该对各种的融资渠道进行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渠道。从现实案例来看,融资主要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企业运用自身的盈利积累进行并购支付叫做内部融资。不过由于并购所需的资金往往数额巨大,而企业的自身积累有限,所以内部融资的局限性比较大,无法成为并购融资的主要渠道。除止之外债务性融资、权益性融资和混合性融资合称为外部融资。

发行股票和换股并购是权益性融资的重要方式。这样的并购方式不受并购方与目标企业规模大小的限制,而且可以避免大量的现金短期流出,降低并购的财务风险,使并购更易于完成。但是这些融资方式也会改变双方的股权结构,影响并购企业的控制权,同时造成股权稀释,对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产生负面影响。

债务性融资就是通过举债的方式筹集并购所需的资金。主要的方式是向社会发行债券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它成本比较低而且能保证所有者的控制权,而且能利用利息的税盾作用和财务杠杆效应,但是债务性融资要承担比较大的财务风险,而且影响以后的再融资能力。

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是混合性融资常用的工具,它同时兼具了权益性和债务性融资的特点,它是企业向购买者提供的一种选择权。但是当股票的价格高于约定的价格的时候,持有人行使权利就会使公司的股权被稀释,遭受财务损失;如果价格下跌,持有人就会要求退回本利,使企业现金支付的压力大大的增加,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四)支付方式风险

并购的支付方式主要有股权支付、现金支付和混合支付。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支付风险。

现金支付是企业并购中最常见的支付方式,也是最简便的支付方式,但是并不是最佳的支付方式。它虽然简单直接,并能确保股权不被稀释,但是它是一项巨大的现时的现金负担,使企业承受巨大的现金压力,当现金支付成本膨胀、债务负担过重、短期融资不足时,就很容易给收购方带来资金流动性风险。

换股并购就是将目标企业的股权依照一定的比例换成并购公司的股权,其成本较低但程序较复杂。运用这种支付方式并购企业可以免于巨大的并购资金压力,更好的整合并购后的企业经营。其主要的风险就是股票交换扩大了股东基数导致的股权稀释。致使收购当年或之后几年的每股收益下降,导致了企业股权价值下降。

既有现金支付,又有认证股权、可转化债券等多种混合形式的对价支付方式叫做混合支付。混合支付将多种支付工具组合一起既能避免并购企业的股权稀释,又能防止由于支付过多的现金导致资本结构的恶化,但是混合支付是把双刃剑,它综合了以上各种支付方式的优点,同时也兼有以上各种方式的风险。

三 、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合理确定目标企业价值

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是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所以企业在并购之前应该对目标公司进行认真的审查和评价,尽量避免恶意收购。可聘请有资质的中介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对目标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做出合理的预期;同时企业还要建立合理的价值评估体系,提高评估信息的质量。在目标企业确定后,不能只相信财务报表,还要注重表外资源,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对其生产经营的状况和财务报表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核查,分析目标企业资产的质量,全面清查目标企业的债务和盈利内容,是否存在没有在财务信息中反映的或有事项、诉讼纠纷、资产潜在问题等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对人力资源、特许经营权等重要的表外资源价值作出估计,采用适合的估价模型来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降低目标企业估价风险。

(二)根据资产负债的结构调整资产负债的匹配关系

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风险,在市场上无法化解,只有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关系来解决。企业要在分析资产负债的结构下对未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进行组合,来降低流动性风险。企业要合理把握债务资本,自有资本,权益资本间的比例关系,还有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间的搭配比例。要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对各种资本成本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进行分析,找出企业未来现金流动性的薄弱点,然后对各种资本的比例关系进行调整,最大程度的降低流动性风险。

(三)降低融资风险

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应当视野开阔,积极开拓不同的融资渠道,做到内外兼修,要将不同的融资渠道相结合,以保证到目标企业确定时,能及时顺利推进重组整合。并购企业应当合理评价自身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合理搭配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率,克服“短贷长投”的低级错误,合理选择发债、信贷等融资方式,以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利息偿还倍数等指标为引导,构建合理的资本结构。同时还要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以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为代表的长、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并结合自身的发展能力和资本结构,选择恰当的融资手段。在并购融资结构中的自有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选择融资方式时要考虑择优顺序,首先是自有资本,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是股权融资。

(四)合理安排支付方式

并购的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混合支付,企业在确定并购资金后就应该着手筹措资金。资金的筹措方式与并购的支付方式相关。目前,各国的支付方式各有侧重,但在世界范围来看混合支付方式呈上升趋势。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资金状况,立足于长远目标,采用现金、债务、股权等支付方式的不同组合。但每一种支付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有的表现为即期的风险,有的表现为潜在的风险,选择支付方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财务风险规避的过程。企业要通过不同的支付边界和不同的支付成本来分析选择风险最小的支付方式。与此同时,我国的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工具多样,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并购支付方式上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选择,提高并购成功率。(作者单位: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

注释

① 郑志祥.红网,诚信-多赢:解读中联重科浦沅机械成功并购之谜. http://news.sina.com.cn/o/2004-09-09/17103631309s.shtml

参考文献:

[1] 王小英.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J].中国农业经济,2005,(6).

[2] 付晓青.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及防范[J].会计之友,2006,(33).

[3] 朱宝宪.公司并购与重组[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谢霄亭.中美企业并购动因的比较[J].财经贸易,2004(6).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第4篇

企业并购风险广义上是指由于企业并购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造成的未来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偏差;但现实中我们主要研究是狭义的并购风险, 是指企业在实施并购行为时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并购各阶段的财务风险及原因分析

(一) 并购前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交易的精髓, 每一次成功并购的关键就在于找到恰当的交易价格。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收益大小和时间的预期, 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 其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所用信息的质量。

(二) 并购交易执行阶段的财务风险

1、支付风险。支付风险主要是指与资金流动性和股权稀释有关的并购资金使用风险。目前, 我国企业并购有三种主要支付方式: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现金支付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最大, 表现为:一是并购规模和并购成功与否受并购方现金流量和融资能力的约束。二是当并购与国际资本市场相联系时, 现金支付使并购方必然面临汇率风险。三是目标企业股东不能分享合并后企业的发展机会和盈利, 也不能享受延迟纳税的优惠。股票支付是以并购方股票替换目标企业的股票, 即以股换股。这种支付方式减轻了现金压力和债务负担, 不会给企业带来资金的压力和破产的风险, 但股票支付也会产生财务风险。混合支付及其相关的财务风险。混合支付能比较好地解决纯现金支付带来的资金压力或者债务压力, 达到最优的资本结构。但对于企业的资本结构确认往往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资本结构偏离风险的发生是可能的, 而且混合支付不能一次完成整个支付过程, 多种支付方式的连续性很难保证, 这样会延迟整个并购过程, 给后期带来较大的整合风险。

2、融资风险。企业通常采用的融资渠道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企业利用内部资金进行并购。企业内部融资有两个渠道, 一是企业自有资金, 指企业经常持有按法定的财务制度能够自行指派而无需归还的那部分资产。二是企业应付而未付的税金和利息。内部融资主要是现金支付方式, 虽无需偿还、无成本费用, 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 但仅依赖内部融资, 又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外部融资是通过外部渠道筹集并购资金。包括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资本风险较小但审批等所需时间较长, 不利于抢占并购时机。二是债务性融资。债务融资相对于权益融资具有资金成本低, 不会稀释股权, 手续简单的优势。但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平均负债率高达65—70%, 债务到期要还本付息, 债务负担过重, 将会导致资本结构恶化。

(三) 并购后内部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

1. 偿债风险。偿债风险存在于企业债务收购中, 特别是存在于杠杆并购中。杠杆并购中, 并购企业不必拥有巨额资金, 旨在通过举借债务解决收购中的资金问题, 自有资金只占所需总金额的10%, 贷款约占50—70%, 投资者发行高息风险债券约占收购金额的20—40%。由于高息风险债券资金成本很高, 而收购后目标企业未来资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 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合后的目标企业是否有稳定足额的现金净流量。

2. 流动性资金。流动性资金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 缺乏短期融资, 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

3. 运营风险。运营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的企业财务制度、财务运营、财务行为、财务协同等因素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 因而有遭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

三、价值评估和交易执行阶段的财务风险防范

(一) 进行全面尽职调查, 合理评估选择目标企业。 (二) 增强资金稳定性, 预防陷入流动性困境。只有未来存在稳定的自由现金流量, 才能保证并购的成功。 (三) 统筹安排资金, 拓宽融资渠道, 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

1. 制定严格的支出预算并购企业要制定严格的并购资金需要量及支出预算;

2. 设计灵活的支付方式;

3.开拓多条融资渠道。合理确定融资结构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二是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

四、内部整合阶段的风险防范

(一) 加强财务监控力度, 建立财务预警指标分析体系

1.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 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企业全面预算, 并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 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2. 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这些指标可以对并购后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追踪, 及时对并购企业进行监控。

(二) 并购后做好资产负债的整合和财务人力的整合

1. 资产、负债等财力资源整合。并购后, 应对被并购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分析, 盘活存量资产, 剥离劣质资产, 注入优质资产, 进行资产置换, 优化资产结构, 改善负债结构, 迅速实现产业转型。

2. 加强财务监控, 整合财务人力资源、财务组织机构和职能。并购企业应及时果断地调整财务人员, 特别是财务主管。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财务组织机构和职能进行完善, 包括财务核算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投融资制度等,

五、总结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一种价值风险, 是并购中各种风险的综合反映。企业在实施并购扩张的过程当中, 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风险控制体系, 从领导层到员工都应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做好每一个阶段的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 是风险降到最低而收益最大, 真正发挥并购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胥朝阳, 周婉怡.企业并购风险分析的分段识别与系统控制[J].科技与对策, 2008 (6)

[2]赵敏.企业并购的风险及并购后的整合[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8 (5)

[3]费熊文, 吴庆念.论企业并购中的财务调查问题[J].会计之友, 2009 (5)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 第5篇

企业并购通常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或置换等方式获得其他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或资产,从而取得对该企业控制权的经济行为。与企业内部资本积累相比,并购是快速扩张的重要手段,通过并购和重组使企业经营、财务、战略发展等方面进行协同,快速扩大资本规模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跳跃式发展。

并购往往是一个复杂交易的过程,防范其中的法律风险对促使并购成功及节约并购成本具有关键意义。我国目前还没有没有统一的规范并购交易的法律法规出台,对国企并购、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并购等不同主体实行不同的法律规定;《公司法》、《合同法》、《证券法》、《税法》等法律、法规在各自领域内发挥作用。但是并购交易本身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本律师试从交易的法律风险层面作一些分析,以供参考。

一、收购前的尽职调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也是并购成功的重要条件。进行收购前的尽职调查是为能够深入了解被收购方及目标企业的相关情况,并基于调查结果判断能否使进行并购、设计并购交易方案和财务预算,分析影响并购的关键要素和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及是否必要进行深入洽谈的可能性。尽职调查是并购可行性分析和确定谈判策略的基础,一般包括对目标企业的主体、概况、经营状况、股权结构、企业动产、不动产、知识产权、债权、债务、税务,涉及诉讼、仲裁及行政处罚及其他法律程序等相关方面,因不同的收购方式而有所不同侧重。

二、并购交易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企业并购方式在交易标的、债务风险承担、法律程序等方面各有不同,适应于各种并购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交易方式,能够获得最大效益,对成功并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购交易形式多样,如控股式、吸收式、购买式、承担债务式、公司合并等,法律未作统一规定,均是根据收购与被收购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但主要的代表形式如下:

1、公司合并:通常是两个或者以上的公司结合为一个公司的形式,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公司合并后改变了企业主体资格,公司的资产、债务等权利义务由合并后的公司继承。

2、股权并购:通常是对目标公司股东所持有的股权或股份进行购买,从而参股或者控股目标公司。股权并购是与股东之间的交易,不改变目标公司的主体资格,目标公司的资产状况,债权、债务仍有目标公司自身享有和承担。

3、资产并购:通常是收购方购买全部或者部分实质资产,从而达到接管出让方企业全部或部分业务经营权的收购方式。资产并购交易标的是资产,将产生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变更。

三、交易标的的合法性与风险性

保障收购对象的合法性和降低隐患的法律风险:

1、审查并要求出让方保证对其出让的股权或者资产具有完全、合法的处分权,已经履行所有必要法定程序、获得相关授权或者批准。如收购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必须经得该公司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并且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收购国有产权必须经过法定评估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等。

2、审查并要求出让方保证股权或者资产没有附带任何的抵押、质押担保或者优先权、信托、租赁负担等,保证受让方取得所并购股权或资产后不会被任何第三方主张权利。相关资产在数量、质量、性能、安全、知识产权、税务甚至环保等方面均符合约定要求,不存在隐瞒任何不利于收购方或者不符合约定的情形。

3、若涉及收购“壳资源公司”或核心资产、技术,则应当注重在有关资质(如收购经营业务须国家批准的特种经营企业)、政府批准文件及其合法性和延续性。

四、债务风险防范

企业并购目的一般是要达到对某一企业的控制或者获得收购资产的使用价值。若在并购交易中因为出让方隐瞒或者遗漏债务,将使受让方利益受损。对于该等风险的防范措施:

1、在股权并购中,由于企业对外主体资格不因内部股东变动而改变,相关债务仍由企业自身承担。但受让方需向出让股东支付收购股权的对价,并且很大程度取决于股权转让时的企业净资产状况(当然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果受让股权后,因被隐瞒或者遗漏债务暴露导致目标企业被追索,企业财产被查封、扣押或者被拍卖,股权实际价值必然受其影响而降低。除在收购前期调查目标企业

真实负债情况外,还可在并购协议中要求出让方作出明确的债务披露,除列明债务外(包括任何的欠款、债务、担保、税金、罚款、责任等),均由出让方承诺承担,保证受让方不会因此受到任何追索,否则,转让方将承担严重的违约责任(也可约定相关的收购价款在一定期限内如无上述债务等问题再向出让方支付)。这种约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遏制出让方隐瞒或者遗漏债务的作用。

2、在资产并购中,交易标的为资产,需要保障所收购资产没有附带任何的债务、担保等权利负担(如不存在已经设置抵押或其他权利等情形;房地产不存在建筑工程款优先权等)。对于完全依附于资产本身债务,不因资产的转让而消灭,必须由出让方在转让前解决,否则应当拒绝收购。

3、在国有企业改制的产权收购中,受让方受让国有产权且支付对价后,却仍然可能对改制企业债务承担责任。所以,必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8条:出售企业时,参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出卖人公告通知了债权人。企业售出后,债权人就出卖人隐瞒或者遗漏的原企业债务起诉买受人的,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申报过该债权,买受人在承担民事责任后,可再行向出卖人追偿。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未申报过该债权,则买受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告知债权人另行起诉出让人。

该条对收购方具有“债务风险隔离”的作用,虽然增加程序的繁琐性,但要求出让人履行公告通知申报债权的程序,是国企改制收购中不可缺少的债务风险防范机制。

五、有效的担保责任

并购交易需保障收购股权或资产安全性、避免债务风险,如果在前期调查和并购协议条款设计(相关保证与承诺、违约责任条款等)妥善处理,可在法律层面降低有关风险,但在现实层面上,并非百分百安全。并购交易中的债务等风险可能潜伏一段时间才暴露,如果出让方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转移财产或其偿债能力因客观情况而大大降低,即使出让方承担责任,但无财产清偿,受让方仍将遭受损失。所以,为规避风险和提供交易的安全保障,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设立担保机制,即要求出让方以其相应价值的财产抵押、质押或者提供具有代为偿还能力的第三人担保。

在出让方没有偿债能力后,可以追索担保人。

六、并购后的企业治理结构

在公司合并或者股权收购中,将产生与其他合作方共同经营运作企业。而《公司章程》是公司运作的基本规则,修订《公司章程》确立公司和股东的“游戏规则”是第一位的。

很多股东纠纷就是由于相互间的规则不清导致。《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组织、运作,也是调整股东之间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

为防范日后的股东纠纷发生,在并购过程中,收购方应当与其他股东共同协商公司章程条款,包括公司组织机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具体职权与议事事规则、对公司投资及经营决策机制、公司重要管理层人选,公司利润分配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确立清晰的权利义务规则,并由各方遵守。

以上是本律师在从事相关企业收购并购中的经验积累,对企业收购并购中的法律风险作浅谈,希望能够引起收购方或被收购方在从事并购业务中对法律风险重视,从而减少在企业收购并购中的风险,在收购并购中得到最大的利息保障。

作者:江苏六典律师事务所 王学茂 律师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 第6篇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企业并购及财务风险概述

企业并购在经济学上的含义通常可以理解为一家企业以一定的代价和成本(如现金、股权等)取得另一家或几家独立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和全部或部分所有权的行为。通常包括两种形式,即企业收购和企业兼并。企业收购是指一家企业用现金、债券、股票、债权等方式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或资产,以谋求该企业经营或资产控制权的行为方式。通常我们把购买方称为收购公司、出价公司、进攻公司,另一方被成为被收购公司、目标公司等。企业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根据契约关系进行权合并,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企业兼并是通过以现金方式购买被兼并企业或以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全部债权债务等为前提,取得被兼并企业全部产权,剥夺被兼并企业的法人资格。企业兼并的核心问题是要确定产权价格,这是转移被兼并企业产权的法律依据。

并购作为企业间的一项产权交易活动日益活跃于资本市场,但在风起云涌的并购浪潮的背后,成功的并购案例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企业并购是高风险经营活动,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综合来看,并购引起原有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综合性和关联性的显著特征。

二、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与体现分析

一项完整的并购活动通常包括目标企业的选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并购可行性分析、并购资金的筹措、出价方式的确定以及并购后的整合,上述各环节中都可能产生风险。并购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领域的众多风险,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风险,直接影响到企业并购的后续活动,决定并购是否获得成功。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根本上取决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大小。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审计报告水分较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判断往往难于做到非常准确,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的收购价格,导致并购企业支付更多的资金或以更多的股权进行置换。并购企业可能由此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目标企业不能带来预期盈利而陷入财务困境。

融资风险。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指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筹集到并购资金以及筹集的资金对并购后企业的影响,融资风险分为内部融资风险和外部融资风险两种。内部融资是指企业利用内部留存的自有资金来形成并购资金的一种方式。内部融资无须偿还,无筹资成本费用,可以降低融资财务风险。但是仅依赖内部融资,又会产生其他财务风险:一方面,我国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盈利水平低,依靠自身积累很难按计划迅速筹足所需资金;另一方面,大量占用企业宝贵的流动资金,会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适能力,此时一旦重新融资出现困难,就会危及企业的正常营运。外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外部渠道筹集并购资金的方式,主要包括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两类。权益融资会导致企业的股权结构改变后,稀释了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甚至可能出现并购企业大股东丧失控股权的风险。债务融资导致过高的负债会使资本结构恶化,如果安排不当,到期不能还本付息,就会陷入到财务危机中去。同时,无论是通过银行借款还是公司债券融资,其融资的限制条件都较多,且筹资数量也有限。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支付困难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企业表现尤为突出。由于采用现金收购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或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变现能力越高,企业越能迅速、顺利地获取收购资金,这同时也说明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适应调节能力,增加企业营运的风险。如果并购方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度下降,给并购方带来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

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杠杆收购指并购企业通过举债获得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并用目标企业的现金流量偿还负债的方法。杠杆收购旨在通过举借债务解决收购中的资金问题,并期望在并购后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并购企业的自有资金只占所需总金额的10%,投资银行的过桥性贷款约占资金总额的50%-70%,向投资者发行高息的垃圾债券,约占收购金额的20%-40%。由于高息风险债券资金成本很高,而收购后,目标企业未来资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杠杆收购必须实现很高的回报率才能使收购者获益,否则,收购公司可能会因资本结构恶化,负债比例过高,付不起本息而破产倒闭。因此,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合后的目标企业是否有稳定足额的现金净流量。

三、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原则与对策

在分析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上述各类风险点进行控制,总体来看,应遵循系统分析的原则,对并购之后所带来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测度,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实施并购策略。具体来看,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加强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具体而言,并购企业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捕捉目标企业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能力做出合理的预期,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目标企业估价较接近其真实价值,有利于降低定价风险。另外,并购企业还可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证实,并扩大调查取证的范围。并购企业也可以与目标企业签订相关的法律协议,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未尽事宜明确其相关的法律责任,对因既往事实而追加的并购成本要签订补偿协议,如适当下调并购价格等。

(二)提高风险的评估水平

针对上文所提到的估价风险所产生的原因,并购企业可综合运用定价模型,如将运用清算价值法得到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下限,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然后再根据双方的谈判在该区间内确定协商价格作为并购价格。总之,一方面,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需要许多不同层次的思路和方法,仅用一种方法定价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在每次交易时都使用所有的定价模型也是不明智的,应当根据并购的特点,选择较为恰当的收购估价模型。

(三)做好融资规划

企业并购可以自有资金完成,也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对外举债融资。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虽然可以降低财务风险,但也可能造成机会损失,尤其是抽调本企业宝贵的流动资金用于并购,还可能导致企业正常周转困难。融资安排不当或前后不衔接都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导致并购失败。

(四)优化融资结构,分散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所需的巨额资金很难以单一的融资方式加以解决。在多渠道筹集并购资金的情况下,企业还面临着融资结构风险。融资结构包括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结构,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结构等。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一要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二是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三是短期债务资本与长期债务资本合理搭配。在以债务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可能产生利息支付风险和按期还本风险。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会增加企业被敌意收购的风险。而完全以自有资金支付收购价款,一旦重新融资出现困难,不仅会增加机会成本,还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

当然,对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除了以上的方法,我们还有其他的防范措施,如,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在我国政府可以在不干涉企业独立经营的前提下,对企业并购做出一定的监察,以保证企业并购的合理、合法;此外,完善国有企业并购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对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问题也会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国泓.并购的差异化.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

[2]干春晖.大并购—30个世界著名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刘力.财务管理学[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4]李文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审计与理财,2005年第三期

[5]谷祺,刘淑莲.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6]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编.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7]胥朝阳.企业并购的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4,71-91

[8][美]约瑟夫.克拉林格.兼并与收购-交易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0

[9]史佳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M].人民出版社,2006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研究 第7篇

当今社会,并购是资本运作、企业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合适的并购,无数的初创公司成为巨头,甚至是行业大鳄。例如美国沃尔玛公司通过收购英国的ADSA公司(1998年排名第354位),销售收入达到1668亿美元,成为1999年500强的第二名,仅次于美国通用汽车。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十年间,IBM公司调查了近1200家知名企业,然而研究成果则让人大跌眼镜。在这些著名企业的收购并购案例中,按流程实施后,竟有七成以失败告终。诚然,导致并购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 企业战略、企业文化、财务等原因不一而足, 但是不可否认,其中的财务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财务风险控制得是否有效,极大地决定了并购活动的成败。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一)企业并购的财务考虑

1.合理避税。在并购中使用合理的财务处理方法巧妙避税。 例如利用利息股息的税率差异选择不同的利润分配方法。同理, 由于营业收益和资本收益在税法中的差异也为财务人员操纵理论,为企业谋得福利提供了空间。另外,基于税法的亏损递延条款,较大盈利的企业往往考虑并购有巨额亏损的企业。依照税法的规定,不同的资产适用不同的税率,例如,股权融资并购虽然无需大量流动资金但所需承担的股利无法在税前扣除,而通过债权融资则可通过列入财务费用,合理避税。

2.抢夺低估值企业的先机。一般公司通常倾向并购价值被低估的公司,从而取得其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并购“嗅觉” 敏锐的公司来说,实施并购被低估公司比投资新建更经济。有效地实现公司扩张,财务成本降低,获取溢价。同时,一般在放出企业并购消息后,市场与股市中的投机者对公司的关注度会大幅提升,极大可能拉伸双方股价。

3.协同效应。通俗的解释协同效应,就是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过程。(1)提高公司运作效率。通过并购,总公司可以迅速整合散落在各小公司的资源,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司运营的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并购能使公司资本成本降低、资本结构改善、资源配置有效。(2)潜在的管理协同。并购后,两家或多家相关方在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不同,整合资源,交融和协调后可能有所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创造出更佳的经营环境。

4.企业分散风险。在经济周期性震荡的过程中,总有行业的发展的起伏。并购不同行业的企业可增加集团公司的多样性,降低投资经营风险,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为集团公司持续稳定的铺路。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类别分析

1.支付风险。企业在并购活动中,常用的支付方式有:现金、 换股并购、杠杆和混合等。而支付风险就是与并购资金使用有关的风险的统称。支付风险,与融资风险、债务风险等有一定的关联关系。

2.融资风险。融资风险的内涵即为维持企业集团的正常运营亦或是资本扩张而向社会各方筹集资金的过程能否顺利进行。 可否按时获得资金来源,企业核心权力是否转移,以及融资后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是否变动过大等等,这一系列因素都将是重要的直接关乎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因素。一般企业会采取发行债券,IPO,杠杆收购等方式融资,但也有选择较为谨慎的内部融资策略,如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以扩大再生产,更为安全稳妥。

3.杠杆支付的风险。

4. 流动性风险。与杠杆支付风险的内涵相似的是流动性风险,顾名思义,其核心就是流动性对并购结果的影响,诸如支付方式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流动性风险。

(三)导致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1.信息不对称。

2.支付方式选择不准确。支付风险可谓深刻影响了并购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决策前,并购方应周全考虑各因素,权衡各支付方式的利弊,参考多方意见或邀请相关专家介入,来最终决定合理的支付方式。然而目前,由于企业融资难,负债高,支付方式多选用并偿还债务或是现金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都可使得公司财务环境恶化,资本结构变差,还债能力减弱,最终使企业走向下坡路。

3.融资方式决策失误。企业的融资、支付方式共同影响并购成果。由于证券市场监管严格,IPO等待时间漫长,大量企业只得谋求其他出路。更有国企、民企,大企、中小企贷款难度差异较大,资本成本参差不齐,融资难事故频发。

二、简要案例分析

(一)优酷土豆并购案例回顾

2009年开始,土豆与优酷公司开始就合作与并购问题展开对话,但双方没有进一步的接触。

2011年8月土豆IPO,实现在美上市的重大战略布局。

2012年2月优酷与土豆重启有关企业合作与合并的谈判。

2012年3月10日拟定并签署相关文件,最终实现合并。

2012年3月12日美国股市开盘前,优酷和土豆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合并协议生效。并于次日开始执行相关文件。

并购将以两家公司100%换股合并的方式执行。合并后,土豆网之前发行的所有普通股将直接兑换为相应数量的优酷股份。类似,土豆发行的美国存托凭证将兑换成优酷美国的存托凭证。因此,仅存优酷一家留在纽约证交所,实现吸收合并。

1.优酷土豆并购前风险识别。进入新行业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

2.优酷土豆并购中风险识别。法律风险;财务风险。

3.优酷土豆并购后风险识别。经营风险;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文化整合风险。

(二)优酷土豆并购风险控制措施

1.优酷土豆并购前风险控制措施。(1)战略风险控制。并购后,短时间内,其迅速扩大的市场份额可以保证优酷土豆的整体战略优势和市场优势。但是,在大量传统行业已经启动互联网转型升级的时候,仅仅依赖于并购当前的优势企业并不一定能保证企业在将来的几年甚至一两年中高枕无忧。横向扩张后的竖向扩张或许是可以考虑的扩张方式。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拓展更多可能。(2)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专业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通常只是全面了解一家企业的第一道门槛,也是必要的程序。但是土豆已经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这个成熟的市场已经极大减小了在财务报表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2.优酷土豆并购中风险控制措施。(1)法律风险控制。运用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剖析并购的潜在法律风险。详细审查被并购方的组织管理架构,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收入比,被并购方的综合外部环境等所有因素。关注同行业中存在过的法律纠纷和问题,避免重蹈覆辙。(2)财务风险控制。一是对土豆公司的信息全面分析。通过对土豆的财务状况、市场价值、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国家对视频产业的政策、视频产业的潜在价值、营业额、利润、市场占有率、技术、资产、负债等分析。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尽可能的缩小评估价格与实际价值的差距。对于土豆财务报表之外的有关信息,更是要谨慎分析,这都可能对估价造成影响。二是准确评估价值并详细审查财务状况。对于土豆市场价格低于实际价格一说,优酷方面可以聘用几家专业性强的评估机构来进行土豆的价值评估,得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估结果。并购前评价土豆网的产权是否明晰,现代企业制度是否建立。 详细审查土豆网的财务报表,对于容易引起债权债务方面的法律纠纷以及土豆网某些资产处理上的法律纠纷的项目特别注意,更不能忽略己经在视频产权上与其他公司有法律纠纷的项目。

3.优酷土豆并购后风险控制措施。(1)优酷土豆经营风险控制。为合理规划并购活动,优酷公司拟定了三个百日规划,首先一个百日是合并合作,第二个百日是资源整合,第三个百日是组织结构调整。另外优酷土豆并购交易完成后,土豆仍可保留平台的独立性,继续推广其核心理念“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与优酷业务内容不同的自媒体业务上来,充分利用并购带来的益处,与优酷形成优势互补。对于双方的特有产品和服务同时注重发展其他企业没有的业务,使得合并后的企业竞争性更强。(2)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控制措施。设立专门的信息反馈沟通渠道,及时更新并购事宜的进展情况,并接受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公司的沟通渠道畅通。另外,加强双方中高层的沟通,及时准确传递信息。基层员工之间也可以展开活动,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协调部门,负责信息沟通和反馈,减少人员流失等给新公司带来的影响。(3)文化整合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制度强化融合。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制度和规范来强化新集团的战略目标,道德与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奖惩分明的措施。形成全新的适应优酷和土豆两者企业的文化,使双方的文化更有利地融合。

三、案例启示

(一)并购之前阶段,全面了解被并购单位概况

1. 尽职调查。并购前对目标企业详尽的审查和合理估价是必不可少的,可减少风险。需方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基于其丰富的经验,进行整体规划,推导计算出目标企业的未来现金流。合理预测其真实价值,估值的基础上,已接近企业的目标,以减少其定价的风险。

2.合适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于同一家目标企业的评估,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它可能有不同的购买价格。公司可聘投行等专业机构,依据公司本身的成长规划和外部环境,选择合理的评估方式,以达到最大的效果。此外,因为有企业价值的许多评价体系,因此该公司可以根据合并、兼并和收购目标公司的动机,和其他因素来确定最佳的评估方法和公司价值。

(二)并购之中阶段,变换支付手段

如今,并购已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实现。基于公司本身的经营状况和将来发展规划和目标,灵活选择支付手段可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对于收购或并购上市公司而言,有以下几种方式。

1.可转换债的支付方式。可转债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也是该金融衍生品的最大特点。对于公司而言,用可转债的方式支付, 筹资成本低,有效保护原始股东的对公司的控制权且可转债持有人无法获得超额利润,有一定局限性。但同时风险较小,稳定性强。若在并购中使用该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其固有优势,让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双方受益。

2.股权支付方式。股权支付方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泛欢迎。例如本文中优酷土豆的并购案就是采用100%换股合并的方式。此方式合并往往有利于缓解资金流动性压力,也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3.权证的支付方式。权证支付主要有融资成本低、风险低的优势。同时,因为权证拥有者有选择是否兑换、出售该股的权利, 因而权证发行后,股票不会被稀释且对股东结构不会造成重大影响。

4.混合支付方式。结合以上多种支付方式,综合后取此所长, 补彼之短,还可结合部分现金收购等增加并购结构的多样性,降低风险。

(三)并购之中阶段,融资风险的防范

流动性风险作为一种结构性风险,不可避免。因而必须利用其它方式改善资产结构,降低风险来应对这个问题。通过改变资金的支付方法以及支付时点,或者分期付款等来改变整体的风险。通过精确计算各时间段所需的发展资金,优化资金利用率,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最终降低资金成本的同时也可控制流动性风险。也可设立流动性强、回报率高的资产组合来规避部分非结构性风险,利于并购的最终成功。

(四)并购之后阶段,运营风险的防范

当今股市,已经更倾向于长期的发展、企业的成长而非以投机的心态来上市圈钱。因而在并购完成后,如何有效整合和运营一直都是影响并购成果的决定性因素。而其中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因素。

1.活动前的预算。对于并购中的一系列活动,财务部门应提前做好预算,准确预估各活动可能需要的资金总量和现金流量。 预算不够,可能导致该活动无法进行,若超出预算过多,则可能破坏整体的活动进程,最终导致整个财务规划崩盘。

2.合并后的资产重组。合并后两家或多家公司资产重组,必须要求新公司合理且及时地处理相关问题。若处置不善,则可能加重亏损,恶化资产和财务结构,最终落得并购活动整体失败。

摘要:资本扩张和运营活动中,并购是核心环节之一,也是实现企业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还能迅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毋庸置疑,大量企业的飞跃式发展和惊人的业绩都是通过并购实现的。然而相关数据表明有近70%的企业并购活动最终未尝胜果。而在诸多并购的风险中又分为市场、法律、政策、道德等风险,其中财务风险尤为突出,甚至是在并购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因而研究企业扩张中的财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解析并研究了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试图找出防范并购活动中的财务风险的关键因素。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 第8篇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一、引言

企业并购是包括收购、兼并、接管企业产权交易、重组等一系列行为的总和, 也是企业资产重组的一种普遍渠道, 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创造可观的行业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风险, 具体包括法律风险、经营风险、政策风险、信息风险等等, 这些风险虽然是从不同角度给企业带来影响, 但是最终都会在财务风险中有所体现。

二、企业并购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 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在企业进行正式并购业务之前, 通常都会对目标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并购双方之间存在的信息并不对称。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 由于其必须对外报送企业的经营运作状况、财务报表等信息, 通常来说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都要高于非上市公司, 并购这类企业较为容易获取相应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然而, 从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所提交的审计报告质量还有待提高, 内容水分较多, 相关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未能得到充分保障, 因此, 信息不对称性容易导致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价值判断产生偏差, 甚至在定价决策中接受远远高于目标企业实际价值的并购价格, 导致并购企业付出大量额外的资金或股权, 如果情况严重, 还有可能造成并购企业资产负债率陡然升高, 盈利水平急剧下降, 最终陷入财务危机。

(二) 偿债风险

在企业的债务收购模式中, 偿债风险普遍存在, 尤其是在杠杆收购过程中, 影响程度更加显著。在杠杆收购模式中, 并购企业自身并不一定要具备巨额资金, 更多地是通过举债筹集资金, 用以解决并购过程中所需的资金量, 并在此基础上力争获得并购后的杠杆收益。根据现有的经验来看, 并购企业通过杠杆并购, 往往自有资金只需要占资金总额的10%, 银行贷款约占资金总额的50%-70%, 投资者发行债券的金额占资金总额的20%-40%。一般来说, 从资金成本的角度来看, 高息风险债券成本很高, 再加之收购之后目标企业的未来资金流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收购者要想获得收益, 就必须实现很高的杠杆收购回报率。否则, 收购企业本身容易产生较大的支付本息压力, 甚至出现资本结构的恶化。鉴于此, 企业并购如果采用杠杆收购模式, 偿债风险是其面临的主要风险, 目标企业的未来的现金净流量是否充足是衡量偿债风险大小的重要参考指标。

(三) 运营风险

所谓运营风险, 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 由于相关财务制度、运营制度、财务协同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造成并购企业最终实现的收益和预期收益之间产生较大差异的风险, 简单来说, 运营风险就是并购企业可能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并购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经济业务, 难以做到一蹴而就, 并购事项完成之后, 如果不能够立即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整合, 目标企业在并购之后, 很难实现预想的规模效益和财务协同效用。鉴于此, 为了帮助并购企业更好地实现规模效益, 就务必保持尽快实现目标企业在日常管理、人事管理、组织结构等内容上的一体化, 从而最大限度上的降低管理费用。在具体的整合过程中, 并购企业需要进行科学、细致地改革, 避免并购双方产生矛盾, 否则将对管理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可以说, 能够平稳度过并购后的过渡时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在并购过程中能否把控运营风险。

三、应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 需要把控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

针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 并购企业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企业应该将价值评估内容进一步明确。对并购企业来说,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程度, 是其控制并购财务风险的重点内容。通常来说, 独立价值和并购中产生的协同价值共同构成了目标企业的价值。其中, 协同价值应该包括并购实现的资产增加价值和实物期权所形成的预期价值, 因此并购企业在进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 应该对这两部分价值进行科学评估。其次, 并购企业需要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完成对目标企业的信息搜集工作, 尽可能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具体来说, 并购企业需要对相关调查部门及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 为了提高评估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还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团队配合完成相关评估工作, 提高信息的可靠性, 更好地帮助并购企业全面认识财务报表。

(二) 制定科学的融资结构, 有效降低融资风险

并购企业需要借助各类融资手段来完成并购整个过程, 制定科学的融资结构, 有助于降低并购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风险。并购企业在具体制定融资决策时, 应该重点考虑融资结构和融资渠道的选择。通常来说, 多渠道的融资策略不仅能够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 同时还可以尽可能将内外部各类因素考虑周全, 确保企业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筹集到并购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从而推动整个并购项目的顺利进行。成本最小化是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的基本原则, 多样的融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其次, 并购企业务必将股权资本和债券资本的比例维持在适当水平, 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通过对债务资本结构和期限结构的深入分析, 科学搭配债务的期限和种类, 以便能够顺利应对未来所需发生的资金支出, 防止债务风险的出现。最后, 并购企业还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负债还款期限的搭配, 将不同回收期的投资项目进行均衡分配, 使得债务导致的资金支出和投资获得的资金流入能够相互配合。并购企业可以考虑用更多的短期融资来维持企业的日常运营, 用长期负债、股东权益来支付其他资金支出, 以便尽量降低资本成本, 提高资本结构的合理程度。

(三) 并购过程中需要重视对运营内容的整合

首先, 并购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并购后企业现金预算流转的整合工作。合并后企业资金运作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金流转的质量, 因此企业管理层需要对现金流转质量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具体来说, 并购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动态财务监管、强化内部审计等工作来防止运营风险的产生。其次, 并购企业还需要重视对会计核算体系以及财务人员的整合。一方面, 会计核算体系是并购公司获得全面、真实、准确财务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不仅是合并后统一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前提, 同时也是日后进行绩效评价的参考基础。另一方面, 在财会人员的整合方面, 企业可以尝试通过财务委派制度, 来实现对并购企业财务负责人的选拔与考核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 给予其恰当的权责, 让并购企业的管理层能够将日常的监督管理落实到具体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过程之中。最后, 合并企业还需考虑关于业绩考核标准的整合。并购企业应该将财务运用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 在实际业绩评价考核中应该充分考虑并购企业的发展情况, 切不可脱离实际。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并购企业应该从理论上深刻意识到, 企业的并购行为是一项综合程度极高的经济行为, 涉及管理学、经济学、财务、法律等多个学科, 具有较高的专业性。从实际业务操作角度来看, 企业并购行为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等等。因此, 并购企业需要学会多角度、全方位看待并购整个过程, 并从规避财务风险的角度, 对并购方案进行科学分析与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浩.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会计师, 2013 (09) .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控制 第9篇

(一)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财务风险也称目标企业估值风险, 是指由于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估值与目标企业实际价值出现差异, 从而引起并购方出现财务损失的可能性。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 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

(二) 融资风险。

与并购相关的融资风险具体包括资金是否在数量上和时间上保证需要、融资方式是否适合并购动机, 现金支付是否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等。在并购企业没有足够现金盈余来支付收购价款时, 合理的融资方式和适度的融资额度对并购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将产生重大影响。

(三)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 缺乏短期融资, 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采用现金收购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 企业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 变现能力就越高, 企业越能迅速顺利地获取收购资金。由于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 因此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 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并购估价不准确、并购支付方式不恰当、并购融资不合理等原因所引起的。

(一) 并购估价不准确。

对被并购方的价值评估, 即资产价值和盈利价值等方面的评估稍有不慎, 就有可能使并购方因出价过高、并购成本过高, 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 从而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 并购方企业不能实现预期盈利。在实际并购活动中, 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不准确的可能性很大, 主要原因有:

1、信息不对称。

对企业并购来说, 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目标企业的类型。如果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 并购方就比较容易取得目标企业的年度报告、股价变化情况、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报表等信息。如果目标企业是非上市公司, 并购方便较难收集到这些资料, 很难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估。这样便会增加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二是并购企业的初衷。如果并购企业是善意的, 并购双方就会充分地交流和沟通信息, 并且及时主动地提供并购所需要的资料。反之, 并购企业在取得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方面就会遇到阻碍。

2、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不当。

企业价值有多种评估方法, 包括净资产法、市盈率法、现金流量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清算价值估计法等等。并购方可根据目标企业是否是上市公司、并购的支付方式以及并购的不同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方法。目前, 主要以净资产法和现金流量法为常用的目标企业定价方法。但这两种方法有其内在的缺陷, 前者不能反映目标公司的未来获利能力, 而且其计算结果与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有关, 不同的核算方法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 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后者由于对贴现率选择和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存在很强的主观性, 往往会造成结果的不正确。

(二) 并购支付方式选择不当。

企业并购的支付财务风险, 主要是指与资金流动性和股权稀释有关的并购资金使用风险。企业并购的主要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和股票交换等。

1、现金支付引起的风险。

现金支付方式所带来的主要风险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由于并购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 缺乏足够的资金还债, 继而资本结构恶化而形成的风险。由于采用现金收购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 只有流动资产或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 变现能力越强, 企业获取收购资金才能更顺利、更迅速, 但是由于此时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 必然导致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与协调能力降低, 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和财务风险。

2、股票支付引起的风险。

股票交换是指以并购方股票替换目标企业的股票, 即以股换股。这种支付方式有可能会稀释股权和每股收益, 而且由于新股发行成本高, 且手续繁杂, 会引来投机者的套利, 使并购双方遭受损失。

(三) 并购融资不合理

1、内部融资风险。

内部融资是指企业利用内部资金进行并购, 不借助外力筹资的方法。内部融资无须偿还、无成本费用, 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 但其引起的其他财务风险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很难依靠自身的资金来完成整个并购过程;另一方面它占用了企业宝贵的流动资金, 会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 而一旦重新融资出现困难, 会危及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2、外部融资风险。

外部融资与内部融资恰恰相反, 是通过外部渠道筹集并购资金, 包括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权益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进行融资, 通过发行股票筹集并购所需资金。由于权益融资所筹资金不需要按期还本付息, 偿债风险相对较小, 但是由于发行普通股的申报审批过程复杂, 拖延时间较长, 比较容易耽误并购的最佳时机, 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举债来筹集并购所需资金。债务融资将会提高企业负债比例, 可能使公司偏离最佳资本结构;并购公司在并购时举债, 会由于高比例的负债影响其信用等级, 增加融资难度;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后, 如果公司不具备较强的获利能力和现金回收能力, 将会因为偿还不了债务本息而陷入财务危机。

三、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 提高目标企业估值的准确性

1、做好并购前的调查评价。

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 因此, 并购方在并购前应当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 审定目标企业, 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 对目标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作出合理预测, 在此基础之上估计出目标企业的相对真实价值, 从而有效降低估值风险。

2、重视表外资源的分析。

表外资源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能产生重要影响, 表外融资和不在会计报表内反映的某些重要资源常常会引发财务风险。针对这种情况, 一方面要重点调查售后回租、应收账款抵借以及集团内部相互抵押担保融资、债务转移、现金调剂等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对人力资源、特许经营权等重要的表外资源价值作出合理估计。

3、建立和完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

第一, 建立基础分析评估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财务分析评估、产业分析评估及营运状况分析评估三个子系统。在财务分析评估中, 应区分上市与非上市公司、境内与涉外企业分别统一一系列财务指标。产业分析系统包括对国家的产业政策、法律环境、产业状况及产业结构的分析。根据国家规定的一系列指导性指标, 并购方能够定性和定量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通过营运状况分析系统, 可以了解企业的营运状况如何, 是否具有连续性, 及营运中存在的问题, 为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和为并购后实施企业整合提供依据;第二, 完善价值评估方法系统。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很多, 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有账面价值法、市场价值法、清算价值法、净现值法和市盈率法等。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估方法建立相应的估价模型, 并根据并购的发展对现有的估价模型进行完善。并购公司也可以综合运用定价模型, 将运用清算价值法得到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下限, 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 然后根据双方在该区间内协商确定的价格作为并购价格。

4、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

并购方应该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 包括经纪人、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做指导。中介机构有专业的人才、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还能比较准确地掌握目标企业的各类信息, 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减少估价风险。另外, 中介机构可以对并购后的新企业的重组和整合提供专业指导, 以期用最小的代价促进并购顺利进行。

(二) 选择适当的支付方式。

并购方要根据自身和目标企业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做出支付方式的选择。若企业有足够的现金保证并购实施后企业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 可考虑现金并购方式。采用现金并购方式时, 若企业是采用外部融资的方式作为现金来源, 则可将短期融资方式作为并购后对目标企业追加短期营运资金所需的资金来源, 将中长期融资方式作为并购后中长期投资项目所需资金来源。这样使资金回收期和偿债期相吻合, 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

采用股票并购方式时, 最重要的是双方换股价格和换股比率的确定。换股比率直接决定了并购后双方在企业的控制权可能在换股并购中被稀释, 但是并购可能会带来每股收益或每股净资产的提升, 也会带来企业在整个行业地位的提升。

承债式并购对于并购方企业的整合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处理得好, 就可以盘活目标企业的资产, 实现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在选择这种并购方式时, 并购方要选择那种在某一方面做得出色的企业中的持股比重, 因此要仔细测算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控制权变化范围, 能与并购方形成优势互补的企业作为并购目标。

现金并购、换股并购和承债式并购三种方式各有利弊, 在并购实务中, 并购方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慎重比较各种并购支付方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综合考虑现金流、资本结构、控制权等关键因素以后, 再做出选择。

(三) 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 应积极开拓不同的融资渠道。同时, 要注重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合理确定融资结构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既要将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筹资成本进行比较, 也要对三者分别分析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二是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在这个前提下, 并购企业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 将未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期限进行分装组合, 寻找出现正现金流和资金缺口的时点, 不断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 然后还要对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期限、数额结构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傅晓菁.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及防范.会计之友, 2008.3.

[2]唐丽君.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并购风险.商业投资, 2008.4.

浅议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第10篇

一、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概述

有学者认为, 并购的财务风险是并购融资活动或者债务增加甚至资本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财务危机;也有学者认为, 并购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获得并购企业的资产或者股权, 导致企业支付困难。这些对并购财务风险概念的界定都体现了其核心内容, 即因并购融资导致偿债支付风险。从风险的角度来讲, 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并购活动不能达到预期财务目标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涉及到目标的选择、价值评估、融资、支付、整合等方面, 基于此, 笔者认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由于目标选择、价值评估、融资、支付、整合等财务政策所引起的财务状况恶化或者财务成果损失的可能性。

二、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类别

一项完整的并购活动, 一般包括企业的选择与价值评估、并购资金来源、并购资金支付方式以及并购之后的整合, 以上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 因此将并购财务风险归为以下三个主要内容:目标选择与价值评估风险、融资与支付风险以及整合风险。

(一) 目标选择与价值评估风险

企业并购活动是从选择目标企业开始的, 目标企业选定之后需要价值评估, 价值评估用来判断目标选择正确与否、目标企业价值多少、并购价格多少。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可以掌握被并购企业的资产结构、资产实际价值、企业实际经营状况, 并分析预测被并购企业未来可以为企业带来多少价值, 分析被并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 为企业并购提供判断依据, 进而为最终确定并购价格提供关键作用。

价值评估往往是对未来收益大小、收益取得时间的预期判断, 往往建立在目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中介机构披露的信息等基础上, 如果财务报表有瑕疵或者外界披露的信息有限, 往往导致预测不准。

具体来讲, 价值评估风险的产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不对称

在并购过程中, 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取决于并购企业掌握对方信息的多少及信息的质量, 但并购企业所掌握的被并购方的真实情况信息少于被收购方所掌握的真实情况信息, 处于信息不利地位的并购企业往往只看到被并购企业诱人的一面, 过高估计并购后的协同效应或规模效益, 导致并购价格过高, 进而产生很大的财务风险。

2. 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最主要的依据是被并购企业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过去一定时期或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是对过去交易事项的反映。

(1) 财务报表自身披露信息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反映的货币计量的信息, 企业还有许多事项或无形资源往往无法用货币计量或是受到会计惯例制约或是客观条件制约并未在报表中体现, 如企业所拥有的商誉、人力资源、企业的竞争力、产品的创新能力等等, 这些事项或无形资源往往对企业的经营有着巨大的作用;再如, 被并购企业未做记录的或有负债或为他人提供的担保, 这些对企业的偿债能力都有重要影响;以上信息都是了解被并购企业的重要信息, 但是由于无法用货币计量, 也就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 并购企业也就无法掌握这些信息。

(2)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企业可以在会计准则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 例如, 存货的计量、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合并政策等, 企业还可以延长折旧年限、费用资本化、提前确认收入等来调节利润。另外,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往往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对相关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更多的依赖会计职业判断, 可能对管理层留下可操作的空间。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使得财务报表存在被人为操纵的风险, 并购企业通过财务报表掌握的信息可能是被层层修饰过的, 并不能真正的了解真实情况, 导致产生财务风险。

3. 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是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为并购双方提供融资、咨询、信息等服务的第三方, 主要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非金融机构, 中介机构一方面牵线搭桥, 另一方面协助对被并购企业评估、提供并购融资支持。在现实的并购中, 中介机构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并购作用。

(二) 融资与支付风险

并购的融资与支付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筹集到资金并以何种方式支付。并购交易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金渠道筹措到资金。融资方式及融资数额与支付方式有关, 而支付方式又跟融资能力分不开, 并购企业可以选择现金并购、股票并购、杠杆并购等方式, 无论哪一种融资与支付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1. 现金并购中的融资与支付风险

现金并购是以现金为支付方式的并购。与其他方式相比, 这种方式资金筹集压力较大。如果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有限, 现金流量安排不当, 可能带来支付困难, 流动比率大幅度下降, 造成流动性风险。另外并购占用大量的流动性资源, 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和调节能力随之降低, 企业的运营风险增加。

2. 股票并购中的融资与支付风险

股票并购是指并购企业以本企业的股票或者发行新的股票作为对价支付给被并购企业股东。这种方式不需要大量的现金, 也就不会影响现金流动, 但是这种方式使得被并购企业的原有股东成为并购企业的股东, 可能带来控制权的稀释、原股东的收益被摊薄、公司股价波动等, 另外发行新股往往受到监管机构各种限制, 为完成并购而发行新股受到制约。

3. 杠杆并购中的融资与支付风险

杠杆并购是指并购企业通过大量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债或发行债券方式完成并购。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一种负债融资。并购中往往会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参与, 投资银行作为并购企业的融资顾问协助完成杠杆并购。杠杆并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负债比重高, 使并购企业的资本结构从保守型或者中型变成激进型, 即高风险的资本结构, 一旦发生不利的特殊情况, 并购企业可能短期内无法筹措到大量资金, 从而可能面临因无法偿还债务而破产的危机。

(三) 整合风险

整合是指将原来不同的运维体系有机的结合成一个运维体系, 包括财务、人力资源、生产、组织结构等。这里仅就从财务角度说明一下, 财务整合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财务组织机构设置, 二是被并购企业不良资产的处置。并购后需要调整财务机构, 融合财务管理模式的差异。财务机构的设置若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如机构设置重复、人员控制不力等, 就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并购后需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不良资产, 否则将会使企业的反应能力和调节能力下降, 并因此负债过高, 最终破产倒闭。一旦发生财务整合失败的风险, 并购活动将前功尽弃。

三、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 获取被并购企业全面的信息, 降低评估风险

1. 尽职调查, 提高信息质量

在实施并购前, 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 并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加入。签署相关的协议, 在协议中对涉及到的信息尽可能的列明, 以消除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

2. 合理利用财务报表信息

被并购企业的财务报表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 其真实性对评估结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对财务报表进行详尽的审查, 如分析资产的质量和可用程度、将债务清单与往来账目进行对比、对存货计价方法、收入确认等重要会计政策进行分析、关注报表附注内容等。

3. 利用表外资源

对没有在报表中反映的事项和资源要重点审查, 如售后回租、应收账款抵押、内部单位互相抵押担保等。另外要对企业的商誉、人力资源、企业竞争力等作出合理的评估。

4. 选择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

常见的价值评估方法有清算价值法、市场价值法、收益法和现金流量法等, 不同的评估方法可能会造成评估结果的不同, 并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及被并购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也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降低财务风险。

(二) 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与支付方式

并购企业在确定融资结构与支付方式时, 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并购需要的资金量和融资的资金量, 二是选择哪一种方式承担的风险最低, 具体来讲, 首先, 制定并购资金需要量和支出预算, 第二, 准确测算自有资金的数量和时间, 第三, 合理预测自身的负债能力, 第四, 确定所需融资的资金量, 第五, 分析测算不同的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 最后, 合理安排支付时间。

(三) 加强整合期的财务风险防范

并购后对被并购企业的财务需实施一体化管理, 例如, 通过向被并购方委派财务负责人, 专门负责被并购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参与其经营决策;建立定期报告和信息交流制度, 被并购企业做出的决策及财务报告向并购企业报告, 组织经济运行报告会等;按照并购企业的财务模式逐步整合被并购企业。

摘要:并购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和资本扩张的手段, 它可以使企业快速发展, 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类别及原因, 找出防范风险的方法, 以降低并购财务风险, 提高并购质量。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文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J].审计与理财, 2005 (3) .

[2]吴倩.从财务角度看各种并购方式的利与弊[J].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3 (4) .

[3]傅晓菁.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与防范[J].会计之友, 2006 (11) .

[4]李开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0.

[5]林春秀.试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D].中国地质大学, 2006.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 第11篇

【关键词】跨国并购;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一、前言

跨国并购是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基本运作方式是财产权与股权的交换。跨国并购是一项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国际企业之间的博弈。这就要求企业在实施并购时谨慎地防控并购中的风险。本文主要以财务风险为视角,对跨国公司并购做出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

二、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

1.关于评估风险的分析

所谓评估风险是指企业在并购的前期,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所蕴含的风险。导致评估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具体表现为:

(1)因投资者偏好的不同而引起的风险。这种风险源于投资者对不同风险的种类、程度的偏好,而导致的结果就是投资者会在不同的风险中选择与其偏好相一致的风险。因而,可以认定导致这种风险的核心逻辑就是以人为评判代替了科学评估。以TCL并购为例,TCL早期的并购失败与企业负责人李东升的个人偏好有一定的联系。李东升的勇士精神对向越南的投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这也成为研究投资者偏好对跨国并购中企业财务的影响的经典案例。

(2)因评估机构或评估人员引发的风险。这种风险源于评估人员与评估机构的专业胜任能力。概括来说就是:评估机构的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评估人才。评估机构也是由评估人才构成的,这个问题的核心原因在于评估人才的缺失。一个优秀的评估人才,不仅要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前者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后者却要在实践中总结。但对于跨国并购而言,其所涉及的事物较复杂,资金额度大,涉及财务背景复杂,而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企业对年轻的评估人员不信任,而这样的“死循环”也加剧了评估人才不足的问题。

(3)过分依赖财务报表的风险。这种源于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在跨国并购中对目标企业的调查与接触难度大,因而财务报表自然成为判断目标企业价值的核心依据。但需要强调的是: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就在于难以准确反应“或有损失”与“期后事项”,而这也是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

2.关于融资的风险分析

跨国并购中企业的融资风险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资本配置的风险;二是汇率波动的风险;三是目标公司信用的风险.

(1)资本配置风险。资本配置的风险主要源于因配置资本而导致的交易成本的损失。可以从融资模式与资本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融资结构的角度分析:超前融资与滞后融资都会导致企业的交易成本上升。从超前融资的角度讲:在进行超前融资时,企业需要支付额外的利息,多支付的利息会转化为企业并购的交易成本。从滞后融资的角度讲:滞后融资中企业的交易成本体现在因资金供应而导致的时间与资金的损失。从资本结构的角度分析,自有资金占总资金的比例也会影响企业的交易成本。

(2)汇率风险。并购期间的汇率波动也会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以我公司并购东南亚某国水电厂的案例进行分析。目标企业的收到的电费是当地货币,而我公司在并购时使用的是美元,这种币种之间的差距,在电价与汇率不存在联动调整机制的情况下,就存在汇率风险。同时由于目标企业所在国美元储备并不充沛,受汇率的影响,可能导致并购企业最终无法将红利或者资本的利得兑换美元而汇出。

(3)目标公司信用风险。在我公司并购东南亚某电力公司的过程中,由于目标公司的信用存在问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保)在为本项目提供保险时,存在疑虑。这就有可能导致无法从国内获得贷款、迟延获得贷款或要求增加抵押物,使得公司存在并购失败的风险或资金成本过高的风险。

3.关于财务整合风险的分析

跨国并购中的财务整合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体系风险;二财务运行风险。

(1)财务体系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各个地区财务体系的不同。我国的财务体系一般包括:财务基础体系,财务预算体系、财务核算体系以及财务报表体系。与国际不同,这种财务体系的划分是以财务的合规运行为前提的。而在跨国并购中由于被收购方与收购方的财务体系设置的不同与可能引发财务整合的风险。

(2)财务运行风险。这种风险主要体现为:目标企业财务运营不规范。以我公司并购东南压某国电力公司案例为例:在财务整合时,我公司发现,目标企业曾拖欠支付电费。经过沟通,目标企业拒绝支付因拖欠电费而发生的利息。目前目标企业此商业纠纷尚未解决,就这一问题尚在沟通中。由于目标企业的财务运营不善,给我公司的收购带来了风险。

4.税务风险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税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引发的风险;二是目标企业纳税合规定性风险。

(1)股权结构不合理引发的风险

股权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税收协定、目标企业所在国的资本利得免税差异。以并购美国某企业为例,我国公司投资首先投资到香港,以香港为海外投资平台进行对外并购。经过调查:综合考虑联邦税率与州税率,目标企业平均税负为30%,其余70%的利润可汇出美国。以香港为资金汇入地,但香港与美国之间不存在税收协定。在这种情况下,从美国汇出的税后70%的利润需要交付香港目公司30%,也就意味着70%*30%=21%,21%的预提所得所,同样要交给美国政府,这也就意味着有50%的税将留在美国,造成我国公司的税收损失。

(2)目标企业纳税合规定性风险

目标企业纳税合规定性风险是指目标公司所在地的税收环境,经济政策以及目标公司企业税法遵从性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往往难以在短期内被发现。以我国公司并购北欧某石油公司为例,在并购结构后,目标公司内部出现了转让定价的问题,目标公司所在国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这一问题导致我国公司遭受重要税务损失。但在尽职调查中,我公司却没有发现这一风险。

三、企业跨国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针对评估风险的防范措施

首先针对因投资者的不同偏好而引发的风险,应当通过设定科学的制度来代替“人定”的方式。在目前的公司结构中,股东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公司的股东按照股份进行表决。但大股东往往占有较大数额的股份,对公司的事务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大股东的股份超过其他股东的总额或取得一票否决权时,公司的表决就会陷入“人定”中,而这种人定的表决方式会将投资者偏好无限地放大。而当投资偏好引发的风险大多集中于企业的负责人独断专行时,就需要用科学的制度化的决策方式代替人为的决策,只有这样企业的投资评估才能科学决策化、合理化,才能从根本上防范投资偏好引发的风险。现代企业的核心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职业经理人制度”就是这一核心的内容的最好体现,同时也是对这一核心内容的尊重。而通过“人定”的方式否定制度决策的企业是将企业的未来建立在了负责人全知全能的基础上,而这样的企业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其次是关于评估能力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采用聘用与培育相结合的模式。可以聘用成熟的评估人员,展开针对性的培训。培训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强调尽职调查。要求员工端正对尽职调查的态度,强调对目标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企业文化、法律风险等方面做出全方位的调查。在进行“财务管理”调查时要注意分析企业提供的账目与实际运营情况是否相符合;在进行“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调查时,要注重核心技术人员呈现出的状态与企业文化的倡导是否相符合;在进行“法律风险”的调查时要走访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查,不能凭借纸面的文字做出分析。二是强调重视潜在风险与或有风险,这种风险由于有偶发性,因而在尽职调查中往往会被忽略。因而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需要重点强调对潜在风险的把握。目标企业的潜在风险可能存在于各个领域,例如上文分析的拖欠电费的问题,这就要求调查人员要细心尽责。

最后是关于财务报表的问题,这属于观念性的问题,需要引起并购企业的注意。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的晴雨表,能直接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但过分依赖财务报表会导致企业不能准确把握目标企业财务现状的问题。企业的财务状态是变动的,而财务报表中所呈现的财务状态却是静态的。而关于财务报表的问题,日本三菱公司的案例具有代表性。在日本三菱公司收购美国洛克菲勒中心时,因只注重洛克菲罗公司的财务报表,而轻信了报表中所体现出的洛克菲罗公司财务状态,最终导致13亿美元的重大损失。因此在跨国并购中要对财务报表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评估。

2.针对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依据上文关于融资风险的分析,融资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这两种影响因素的核心都是交易成本的问题,因而对于融资风险的防范就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防范,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进行防范。

一是将融资方式合理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包括内部与外部两种。而合理化融资方式就是合理配置内部资金与外部资金。这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情况与企业并购业务的情况。针对企业自身情况而言,若企业的资金充足偿债能力强,则可以选择更多地配置外部资金,进行外部融资。企业跨国并购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因而企业即使资金充足也要进行一定的融资,全部利用企业自由资金,可能会使企业周转陷入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企业资金链的断裂。因此国内一些学者主张的以利用企业内部资金为主的进行跨国并购的方法是不合理的。

若企业的流动资金欠缺,则企业应谨慎考虑配置内部资金。而针对并购的情况,可以通过并购的期限将并购分为长期并购与短期并购,针对长期并购,则企业应首先考虑自身的持续经营能力,在确保盈利的基础上配置资金;而针对短期的并购,则企业要考虑融资的种类与利息。

二是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融资风险。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能够有效规避融资中产生的风险。这里的融资风险主要针对融资中所涉及的利率、汇率等因素,以国际融资为主。以汇率为例,汇率波动会对还贷的利息产生影响,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防范这种风险的发生,具体可采用:增加保值条款、汇率分摊风险或者锁定汇率等条款来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融资风险。

3.针对财务整合风险的防范措施

依据上文关于财务整合风险的分析:财务整合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但其根源都在于财务制度的问题上,因而防范财务整合风险就要针对财务制度做出防范。笔者认为应当通过建立新的财务管理体系的方法加以防范,应当选取财务体系的核心—财务管理体系进行新建,具体包括:“核算体系、现金流管理、存量资产、业绩考核、内部控制等。”这种新建的财务管理制度应当以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为核心,也可以聘用当地的财务管理人员。

4.针对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跨国并购的税收并购风险防范主要分为3个方面:一是投资阶段,在投资阶段要注重尽职调查。要做好四个方面,第一是分析日常纳税风险;二是谨慎处理重大交易的税务影响和税务风险;三是量化风险具体额度与风险影响;第四是设置税收补偿条款。其次是经营阶段,在经营阶段控制税务风险,主要在于控制目标公司中的经营因素,包括组织结构因素、业务流程因素等。同时,也密切关注国内及境外业务政策的变更。最后是退出阶段,在退出阶段企业要结合整体转让与部分转让;资产转让与股权转让;目标企业转让与中间控股公司转让;私下转让与IPO公开转让。选择税务风险最小的组合做为退出阶段的操作方案。

四、总结

本文以企业的跨国并购为视角,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并购的财务风险的综合分析,总结出跨国并购中防范财务风险的基本方法,为企业跨国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我国目前跨国并购中对财务风险的防范还存在诸多不足,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国策的深入和更多的走出去企业,跨国并购会越来越多,跨国并购是系统工程,还应针对此问题做出更多相应的研究以及总结出更多的经营教训。

参考文献:

[1] 周永.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6):27-28.

[2] 陈传兴,徐颖.跨国并购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应对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2014(11):70-74.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 第12篇

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种类

1.1定价风险

企业在选择目标实施并购活动时, 因为不够了解和深刻认识企业并购的对象即所并购的企业, 特别是在所针对企业并购后应运而生的未来价值不能很准确的预料和掌控, 会导致企业并购这个过程中产生目标企业的价值估量差异, 而且在给目标企业定价时会存在有风险的问题。现如今伴着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变、难以预料和一直在深化的市场体质改革的大背景下, 随着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企业并购价值估量的不准确、定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 应该在企业并购中对这种风险加强重视, 只有控制好定价风险, 企业并购的总体风险才能得到控制, 企业并购也才能真正走向正规化, 财务风险也才有较为合理而全面的控制。

1.2融资风险

现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融资风险的这个难题当然是同样并存的, 不管财务方面采用的是哪种的融资形式, 风险问题也是一定会产生的。一般企业并购的资金来源有两种:第一种是内部融资。第二种则是外部融资。从第一种内部融资的情况来看, 由于融资的成本相当匮乏, 从而降低了融资风险所发生的可能性, 但是运用这种融资方式, 对于企业来说会占用相当一部分流动资金, 这时企业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在面临外在的打击时, 企业所应有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灵活性也会下降。而从第二种外部融资的情况来看, 比如拿债务的融资来说, 虽然降低了一些相应的成本, 但是在企业负债率有些高的情况下, 则可能造成资本机构明显的恶化, 如果在到期的期间偿还本息仍然是困难的, 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对于企业的流动性资金来说, 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1.3支付风险问题

支付风险问题, 顾名思义就是在支付这一方面仍然存在风险的问题, 也就是所说的股权并购和资金流动的资金应用风险问题, 其实这与上面所提到的融资、债务风险问题有着相当大的联系。在实际中, 现金、股权与金融繁衍出的工具等支付方式就是企业并购中我们看到的极其普遍的支付方式。在这当中, 现金支付这一支付方式对企业的影响极大, 会使企业资金压力加大, 债务这一方面的负担也会大大加重, 还可能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使其减缓, 更严重的将会导致企业的破产。而股权支付这一方式是对企业股权有所影响的, 会导致企业股权的稀释, 对并购企业而言将严重导致对被并购企业实际控制能力的下降。从金融繁衍出的工具来看, 由于它自身在权益方面就有很多不确定的性质, 从而对企业收购资金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难度。对企业而言, 这些都是不容小视的问题。根据这些对支付风险问题的分析, 可以看出这些支付方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风险问题, 所以企业应该在支付风险问题上加强重视, 做到合理选择方式, 达到对风险的控制。

2企业并购过程中形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2.1企业并购中信息不对称

企业并购具有较高的风险, 其中信息不对称是产生风险的主要成因。在具体的企业并购过程中, 在被并购企业、并购发起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披露、核心数据不能完全公开的问题, 这会造成被并购企业的负债信息、财务报表、资产抵押、关联交易等方面信息被恶意隐瞒, 这就会给并购发起企业带来资产价值、并购后发展策略、企业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判断、决策上的风险和隐患, 造成企业并购的风险高。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甚至会给并购发起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可能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危害, 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破产的威胁。

2.2企业并购环境的影响

影响企业并购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非常多, 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产业周期发展、经济周期、银行利率波动、经济危机等因素都会造成对企业并购的深远影响, 如果对环境没有严格的控制与预期, 将会制约企业并购的整个过程, 进而给企业发展带来加速或制约作用。从微观层面上, 行业总体水平、企业生产条件、企业经营条件、筹资过程、资金实际等情况都可能对具体企业的并购带来影响。此外, 企业并购还会受到政策法律环境的影响, 国家的财务政策、经济法律、财税法规都对企业并购有着直接的作用, 并会影响企业并购的细节与重点。综上所述, 企业并购是一个受外部环境影响较为明显的经济活动, 应该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因素加以准确分析, 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企业并购过程中找到关键点和重点环节, 使各项措施得到全面的、准确的实施, 进而实现对企业并购工作的保障, 达到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全面控制。

3企业并购中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与方法

3.1做好企业并购的准备工作

一是, 要确定企业并购时使用的基本评估方法, 选择正确的评估方法有利于企业控制好并购的成本, 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同时, 提高企业并购的效益。当前企业并购中普遍选用的方法是价值评估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动态、全面合理的评估, 有助于企业做出科学的并购策略与决定。二是, 要对被并购企业的各类资产进行合理划分, 形成易于评估的资产类型, 特别要对资产的隐性价值加以重视, 不能对潜在和隐性价值过高估值, 以免造成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发生。三是, 要对被并购企业的全面情况和基础财务信息展开调查和研究, 避免被并购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而出现欺诈, 特别要对并购企业债务状况和债权现状进行全面掌握, 避免被并购企业负资产和关联交易造成的财务风险。

3.2做好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

一是, 应该在企业并购中牢固把握融资渠道, 要避免企业并购过程中出现流动性风险, 防止资产负增长。二是, 要制定出企业并购的融资策略, 根据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金融政策控制好融资的速度与数量, 实现融资与风险全面的平衡控制, 降低财务方面的风险。三是,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应该坚持资本成本最小化的基本原则, 要选择企业并购的方式, 优化企业并购的途径, 在确定融资结构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对财务风险的全面防范。四是, 要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优化资本的结构, 通过资本、负债、收益的比例控制来分散企业并购中财务和融资方面的风险。

3.3做好企业并购的收尾工作

企业并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并不是完成企业并购就万事大吉, 应该建立起企业并购的收尾工作体系, 形成新企业财务、管理、生产的新系统和新机制, 特别要重视财务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这样可以在巩固企业并购成果的基础上, 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要在收尾工作中保持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连续性, 要以全局和全过程的眼光去审视企业并购收尾工作, 以更为有效的方法控制企业并购出现的财务风险, 让企业并购后能够处于健康的发展状态。

4结语

企业并购既是企业资本运作的重要途径, 也是企业实现扩张、占据市场优势的主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类企业并购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 企业并购的竞争将会越来越剧烈, 因此, 要对企业并购予以高度的关注。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各类风险, 其中财务风险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类型, 财务风险在企业并购中表现出定价、融资、支付、信用等种类, 如果没有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全面控制将会导致并购过程的失败, 甚至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进而造成企业破产的风险。应该立足于市场经济体制, 对企业并购的实质和指导思想加以研讨, 通过结合实际来实现对企业并购的不断创新, 使企业并购能够顺利完成, 这样才能实现企业规模和效益的迅速增长, 完成对市场的扩大和占领目标, 将企业带入到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李淑平, 张瑶琳.上市公司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J].现代商业, 2011, (32) :267-268.

[2]张丽媛.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9, (S1) :164-165.

[3]邢星.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商界 (下半月) , 2010, (09) :88.

[4]苏建阳.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 2013, (05) :49.

[5]渠怀锋.基于联想并购案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研究[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1, (11) :209-210.

[6]骆剑华.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规避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0, (17) :157-158.

上一篇:道桥病害下一篇:移动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