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范文

2024-09-20

河南坠子范文(精选11篇)

河南坠子 第1篇

西路坠子也叫中路坠子和上路坠子。是指主要活动以卉开封郑州为中心, 包括许昌、洛阳、信阳等地的河南坠子。它多系三弦书艺人改唱坠子后吸收了河南梆子、曲子、越调、二夹弦等剧种的唱腔而形成。西路坠子最初就是由三弦书演变而来, 后在发展中也是众多的三弦书艺人首先加入。所以, 它除了用坠子弦伴奏外, 还把原来的腿板也带了过来, 后演化为脚蹬梆早先的“独角坠子”, 以后由道情艺人加入带进了简板。而仍有些艺人使用三弦书中的小铰子 (也叫小铙钹) 击节, 或简板、小铰子兼用。西路坠子除继承三弦书的唱腔之外, 有的还把三弦书中的“三腔四送”原封不动地搬进坠子中来唱, 在此基础土, 又吸收了豫剧、越调、曲剧、道情以及一些民歌时调的腔调。

王剑侠, 女, 1963年出生, 宝丰县肖旗乡七里营村人, 汉族, 宝丰县曲艺队主要演员, 县曲协理事。王剑侠16岁时在许昌艺校学习, 1981年即18岁时被宝丰县青年坠子演员培训班招收为学员。1982年在许昌地区大书训练班学习。

曾多次与刘兰芳、赵铮、刘宗琴等艺术家同台演出, 并受其指点。多次参加曲艺演出, 获得多个奖项, 部分奖项有:1988年以3天7场书450元的最高书价获当年马街书会“书状元”称号;1991年以3天6场书1000元的最高书价获当年马街书会“书状元”称号;2008年10月获“中国第六届鹰城书会曲艺节状元队”十大书状元之一。王剑侠会的曲目 (部分) 有:长篇曲目《聊斋》、《秦琼打擂》、《包家戏》、《寒窑问案》、《小八义》、《包公审石头》;小段儿《偷石榴》、《老公公测试仨儿媳》、《二郎降妖》、《郭举埋儿》;快板书《祝您幸福康宁》等。

坠子唱腔丰富, 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 平腔是基本板式。可归纳为起腔、平腔、送腔、尾腔4部分, 在主体唱腔进行中, 根据唱词中不同句式的格律, 使用寒韵、武板、煞板、垛板、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拙十字、滚口白、快扎板和曲牌等唱法, 另有开篇引子、哼弦腔、三腔四送、三大腔及牌子等产生节奏和旋律上的变异, 表现不同的感情。而其中的起腔、平腔、落腔与快扎板是常用的唱腔, 武板、垛板、寒韵、五字嵌、十字韵和曲牌则不太常用, 或只根据唱词的需要, 把它们插在平腔与落腔之间使用。

王剑侠的唱腔就属于西路坠子, 讲究硬弓大调和字清板稳, 音乐风格硬朗、直爽, 具有高亢明朗、朴实雄壮、节奏明快等艺术特色。

“平腔”:河南坠子唱腔中最重要的基本板式。一板一眼 (2/4拍) 。每句唱腔的旋律, 通常多为4小节, 此“三字头”的唱腔旋律多为2小节。上句落音较自由 (其中落"3”音的较多些) , 下句多落“1”音。上、下句之间可有过门, 可不要过门。上、下句一般没有拖腔。河南坠子的大段唱腔多是由此种上下句反复而构成的。主要用于故事情节的铺陈、叙述及抒情。多用于叙述, 叙事时多采用级进和音程上的小跳;表现抒情时, 则采用音程的大跳。有慢、中、快三种速度, 又有开腔和叙述句之分, 开唱句是四句式或两句式;叙述句是两句式。

上例中的旋律音程中多是四度跳进关系, 大量四度音程的使用是西路坠子的风格特征。“5、1、2”三音成为旋律的骨架, 旋律构以四度音程跳进为基础, 风格质朴粗犷。所以西路坠子一向以节奏鲜明和“硬弓大调”的演唱风格著称。在上例中, 王剑侠的唱腔深情缓慢, 上句字尾处理得干净利落, 不断出现的小装饰音使简单的唱腔略显活泼, 曲调明朗, 板眼规矩, 风味醇厚, 朴实无华。

在“平腔”中, 尤其是在演唱长篇大书的时候, 常常在唱腔中插入一些话白。插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伴奏音乐不停, 在保持正常节拍进行的同时插入, 话白结束后, 以下的唱腔随时接续上去 (见下例《玉堂春》) ;另一种是唱腔和伴奏全停下来, 插白结束后, 或直接唱, 或另奏过门后往下将唱腔顺延下去。

在上例中, 王剑侠用标准的中州韵, 典型的河南话, 说白用重字, 唱腔用重音;朴素之中有脆活之韵, 平易之内又透俊俏之音。

快扎板:又称“快板”, 是由“平腔”在加快速度的条件下, 紧缩节拍, 简化旋律而成, 有板无眼1/4拍。通常在唱段临近结束时, 由“平腔”转入, 并在最后一句将速度放慢 (习称“泄板”) 而收腔, 多落于“2”音。速度较快, 字密腔简。“快板”常用于表现剧中人物的发怒、争论, 慷慨陈词, 以及欢快、紧张等情绪。

“垛板”:“快板”中字句叠垛整齐而无过门的, 又称“垛板”。为有板无眼1/4拍, 它起唱较自由, 闪板、顶板均可, 但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落在板上。在人物感情激动, 以及抒发人物内在激情时, 将旋律加快, 甚至把曲调简化到近似朗诵, 而且越唱越快。

从以上2例, 我们看到, 在快板中, 王剑侠没有将尾音落在其他艺人惯落的“2”上, 而是落在了“1”上。在以较快速度演唱念白时, 其唱腔灵巧、高低自如、吐字清楚, 嘴头伶俐, 表演慷慨激昂、气势豪放, 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西路坠子讲究硬弓大调 (就是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腔亮嗓) , 字清梆稳 (就是一字一句都清晰爽口, 一梆一节均要妥贴稳当) 。一仰一合、一上一下是它的基本唱腔, 其旋律多为平行式, 大都板上起板上落, 有起于眼上的也有仍落在板上;一般没有拖腔, 即便有也多为随字走音, 不拐小腔弯;唱腔中还多用小顿句, 往往把一句唱腔 (或上句或下句) 分为三段或两个小句。此外, 原有不少垛子句是节节相扣, 字字搭板, 加以伴奏音“哒哒”有声的脚梆, 这样便形成它那高亢明朗, 朴实雄壮, 节奏鲜明的艺术特色。

王剑侠嗓音宽厚洪亮, 吐字清楚, 有吞口, 表演慷慨激昂、气势豪放, 有鲜明的西路坠子风格:旋律起伏错落有致, 字多腔少, 且句尾很少拖腔, 给人以明快、利索之感。王剑侠虽属西路坠子, 但和其他西路坠子艺人不尽相同:其唱功扎实, 模仿力极强, 风格多变, 既能表现豪迈, 也能表现温婉;既能唱老妪, 也能唱小姐;对人物刻画, 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演谁像谁!王剑侠在演唱中, 标准的中州韵, 用典型的河南话, 说白用重字, 唱腔用重音;其表演细腻、认真、状情状物如身临其境, 其唱腔灵巧、明朗而轻松, 并擅长演唱窄韵的大唱段, 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常用白话, 家常话, 多以低言俏语表白人物及书情。其表演自然, 喜悦, 动作幅度大, 是“大腔大口大气魄”的代表!同时王剑侠还经常创新, 例如常使用手风琴、电子琴等西洋乐器来伴奏, 还汲取豫剧、曲剧等曲艺的精华, 将之引进自己的表演, 使坠子的表演更加丰富、更加受欢迎, 并在长期的演出、交流中, 又借鉴了东路坠子音乐的华丽婉转、细腻缠绵特色, 使之表演更加丰富多彩、令人耳目一新, 为河南坠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

摘要:西路坠子也叫中路坠子和上路坠子。是指主要活动以卉开封郑州为中心, 包括许昌、洛阳、信阳等地的河南坠子, 具有高亢明朗, 朴实雄壮, 节奏鲜明的艺术特色。王剑侠演唱的坠子除具有西路坠子的特点还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是西路坠子的杰出代表。

关键词:西路坠子,演唱风格,王剑侠

参考文献

[2]谱例引自马志飞.马街书会民间曲艺活动的社会机制研究.福建师范大学民族音乐学方向博士学位论文, 2008年6月, 第231页。

河南坠子 第2篇

严河南

作者:孟郊朝代:唐体裁:五古 赤令风骨峭,语言清霜寒。不必用雄威,见者毛发攒。

我有赤令心,未得赤令官。终朝衡门下,忍志将筑弹。

君从西省郎,正有东洛观。洛民萧条久,威恩悯抚难。

苦竹声啸雪,夜斋闻千竿。诗人偶寄耳,听苦心多端。

多端落杯酒,酒中方得欢。隐士多饮酒,此言信难刊。

取次令坊沽,举止务在宽。何必红烛娇,始言清宴阑。

河南坠子的发展研究 第3篇

关键词:河南坠子;发展;研究

一、传承与发展河南坠子的重要意义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是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曲艺形式,有100多年历史。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又称坠胡),且用河南方言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2006年5月20日,河南坠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坠子作为河南乃至全国的重要传统曲艺形式,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同时又面临人才、受众缺失等多重挑战。要实现河南坠子的长远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守正创新之道,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借助新的媒介形式,探索艺术与市场、事业与产业、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且良性发展的路径。

河南坠子是艺术界老前辈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和创造,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珍重它,认真的研究学习创造它,把它继承下来发展下去。

二、河南坠子的传承与发展

河南坠子作为一种曲艺表演的艺术形式,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流派纷呈,各有创新,称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但当今社会,群众多元化的文化娱乐生活对河南坠子冲击很大,在社会进入高度商业化、多元化的形势下,它不再像六、七十年代那样辉煌了。河南坠子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已经进入衰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广大艺术工作者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传承河南坠子”、“如何创新河南坠子”、“如何发扬河南坠子”、“如何吸引观众”等。

(一)剧团创新是河南坠子发展的基础

要发展河南坠子,必须进行剧团的改革与创新建设。创新不但体现在声腔上、音乐旋律上和演员的演唱上,而且要体现在乐队的演奏上、乐队的编制上、剧本的创作上、导演上和舞美艺术上。创新是以专业的音乐创作方法为前提,以科学的发音方法为准则,以丰富多彩的音响来烘托,以深刻的音乐内容和栩栩如生的形象来突出特有的地方色彩。同时,与时俱进地传承与创新河南坠子的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地引进了一些科学的、现代的作曲技巧,拓宽河南坠子的版式,丰富河南坠子的声腔,健全乐队编制,提高演员的演唱技巧。使河南坠子的表现体制由单旋律、单形态、单元格局的单音音乐,发展为多层次、多色彩、多元格局的复音音乐。

在河南坠子的创新中,要注重音乐的整体结构,还要注意音乐章法的逻辑性。对于唱腔要精心设计,还要考虑唱腔与音乐主题的息息相关,以及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只有韵味纯正、色彩鲜明、风格突出的音乐形象,才能深入人心;只有在旋律、版式、调式、结构、织体等音乐元素上有规律地创新,才能达到河南坠子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另外,要注重唱腔的准确性、深刻性和抒情性。只有将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与其息息相关的艺术境界融为一体,才能通过娓娓动听的演唱吸引观众,才能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意犹未尽。

(二)剧目创新是河南坠子发展的源泉

河南坠子这样的中国传统民俗民间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民族的魂,现在它们却在慢慢消失,只有很少的人在关注它,传统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着“断代”之痛。因此,新时期河南坠子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所以,河南坠子的创作,不但要有热情,而且要有对河南坠子艺术风格的把握和不断的创新。

在表现形式上要不拘一格,河南坠子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在表演中,要有个性鲜明而脍炙人口的唱段突出现代河南坠子创新的艺术元素,河南坠子演员的演唱要娓娓动听,同时,要有精彩的唱段在广大观众中经久不衰,几十年,甚至一百年能够一直在广大观众中传唱。这些创新对于河南坠子新时期的创新非常重要。所以,河南坠子只有创新才能精彩;河南坠子只有创新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巍然屹立;河南坠子只有创新才能走向辉煌!

(三)演员创新是河南坠子发展的生命力

演员是河南坠子表演的主力军,处于与观众沟通交流的前线。演员演出的成功是河南坠子繁荣的重要标志。演员要成为河南坠子创新的主力军,要善于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传承经典,勇于创新,为河南坠子的繁荣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演员的创新可以来自于对唱腔旋律的传承与创新,还可以根据嗓音特点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河南坠子传统唱腔以栩栩如生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感。只有演员表现的人物形象被广大观众所接受,所喜爱,才能使其演唱的唱段成为永远的经典唱段,才能在振兴河南坠子中做出杰出的贡献。

创新的演唱艺术使唱段更加形象化,更加丰富多彩了!河南坠子演员要根据表演的需要运用声音的变化技巧,可以在一段唱腔里塑造出几个性别不同、行当各异的艺术形象,以河南坠子烘托表现的故事的内涵与灵魂,进而使其演唱的唱段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源远流长!

在河南坠子面临生存危机问题的今天,河南坠子演员要获取创新的源泉,激发创新的力量。河南坠子演员要在创新中求发展,就要力求自己的唱腔丰富多彩。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朴实、新颖、耐听、富有时代感;二是形象鲜明、准确、富有个性;三是风格清新、独特、富有色彩性。在板式运用上,要有创新的精神。演唱中要根据人物思想感情发展的需要,创新地运用传统的板式,达到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四)生活现实的创新是河南坠子发展的动力

从观众的构成来说,河南坠子的主要欣赏对象是普通的民众,其中占大多数的是乡村的农民。因此要让河南坠子作品中的人物、思想感情和广大观众缩短距离,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因此,河南坠子要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还要有“土”味。河南坠子元素的选择,不但要注重社会生活的现实,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还要力求素材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创作者不仅仅注意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观察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特别是与新时期的政治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

所以,生活是一切音乐作品创作的源泉。无论是编辑、导演,还是演员,都要深入生活,并且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这样创作出来的河南坠子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才能使音乐作品蕴含生活气息与乡土气息,才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总之,河南坠子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并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也是在继承和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上的结果。无论是哪个地区,哪个剧种的音乐都是通过不断吸取其它剧种的唱腔音乐的精华而成长壮大的。要想让河南坠子发扬光大,更受全国的广大观众喜爱,必须在发展中传承,在创新中求得发展。20个世纪,河南坠子曾走过了它的黄金时代。21世纪,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新时代。这个时代不排斥古老,它注重推陈出新;这个时代不拒绝外来文明,更加注重洋为中用。要么,御新时空如神骏;要么,被新时代所异化、吞没。我们相信:只要河南坠子的艺术家们能够积极地探索适应市场运行的新模式,就能够使创作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从而摆脱困境,扩大观众层面。这样,河南坠子就会迎来新的灿烂与辉煌。

【参考文献】

[1]谭静波.戏曲——中国国粹艺术读本[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2]李洪华.戏曲[M].泰安:泰山出版社,2012.

河南坠子 第4篇

一、河南坠子的艺术价值分析

首先,河南坠子具有艺术审美价值。中原大地的人们对坠子艺术耳熟能详,其具有特色的伴奏乐器、独特的个人说唱表演形式、夹杂中州音韵的唱念和质朴的板式变化体唱腔,为这种艺术披上了浓郁的乡土外衣,并深得人们喜爱和传承下来。河南坠子那种质朴、纯真的艺术风格,能够让听众感受到美,并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进而体现出特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其次,河南坠子具有文化传承价值。河南坠子是中原地区的民间曲艺,是传统文化瑰宝,其蕴含着丰富的民众情怀和风貌,反映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娱乐取向,积淀了中原地区民俗民风和理想追求,承载了中原地区的民族文化血脉和精髓。河南坠子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宝贵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同时,老百姓逢红白喜事都会请坠子来演出,使得坠子增添了道德规范、历史传说、民俗风俗等内容,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积淀。因此,传承与发展河南坠子,就是对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再次,河南坠子具有教育价值。河南坠子的演唱会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其具有美育力量,讴歌了社会的真善美,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河南坠子的传承与发展依靠于广大人民群众,在这个过程中,其也对群众产生了宣传教育作用。无论坠子的作品长短,它们都共同讲述了一个历史故事,或者神话传说,并且其中的寓意深刻,有诱导群众尊敬长辈,遵纪守法,以达到熏陶和感化群众的作用。在这百余年的传承中,河南坠子通过艺术形态的情感认识反映现实,并在反映的过程中,直接教育并对人的心灵起到感染的作用。

二、河南坠子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进步,电影、电视、新潮音乐等纷繁复杂的新艺术冲击着传统戏曲文化,使得其渐渐远离我们。河南坠子已今非昔比,水土严重流失,生存环境堪称危机。现今时代,无论高雅殿堂、乡间街坊都难以听到坠子优美的旋律了,只能沉醉于遥远的记忆中。因此,如何保护与传承河南坠子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河南坠子保护层面入手,保护河南坠子的原生态。不能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一味地使坠子艺术过度商业化,甚至歪曲和篡改。为什么河南坠子得以流传恰恰是其保留着当地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格,所以原生态,是我们得以发展的基础。我们在对河南坠子唱词、唱腔不断革新是一种突破性的尝试,是一种探索,可能并不会太成功,但这种探索本身还是十分必要的。当今曲艺界有实力的词曲创作家很多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追求经济利益,把曲艺创作的精力都转移到小品,音乐创作上,我想如果将坠子与现代音乐技术结合起来,比如利用现代音乐的手段推出一批“坠子歌”,而不是以现代音乐取代河南坠子,或许河南坠子会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河南坠子保护与传承的是其艺术价值、特有的地域文化。因此,在保护工作中,要坚持以唱腔为主,适当调整板式、伴奏、舞蹈、剧本内容等,要健全唱腔、伴奏、舞蹈等资料,使坠子艺术的保护工作在尊重原生态系统上做到系统化、全方位一体;其次,演员偏低的文化修养现象已成亟待解决的问题。想要把剧中人物形象塑造好,唱腔把握好,就必须对剧本的结构、内容、风格,以及吐字行腔、情感韵味等方面作全面的表现处理。而当今的坠子演员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偏低,是坠子发展缓慢的重要不利因素。当今社会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观众的审美要求日益提高。作为坠子演员要从自身做起,有必要抓紧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加强自身修炼,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音乐专业技能的学习,更要注重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对曲艺艺术的兴趣,具备较高的戏曲艺术修养和较为扎实的戏曲功底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清晰地把握人物的形象气质,成功地塑造人物。再次,从演出效果来看,程式化的唱腔可使艺人省去背诵曲牌体固定音调和词格的功夫,而将许多精力放在情节设计和演出水平的提高上,有效地维持着河南坠子的传承和发展方式,因而从根本上保持着河南坠子的原生态。基于以上因素,说唱艺人才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娱乐大众的主要任务,河南坠子才具备生存发展的现实合理性,可以说,程式化特征是河南坠子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其民俗风格的内在支撑。然后,有关部门要保护河南坠子的良性发展。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鼓励和引导艺术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坠子保护工作之中,收集、整理、改编河南坠子,对坠子艺术的传承者有关部门要通过下拨专款给予适当的财力物力支持。只有细心呵护坠子的“源”,才能使坠子的“流”顺畅,实现良性的发展。

随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戏曲观众对坠子的欣赏要求也相对提升。从河南坠子传承方面来看。“河南坠子”的演出形式必须迎合市场需要。通过面向市场面向广大消费群体,在保持原有精髓的情况下,加入新时期的文化内容推陈出新经过商业化的包装运作,以全新的面貌向人民群众进行展示,为河南坠子的发展激发出新的发展动力。现如今,河南坠子艺术剧团的剧目陈旧、演员数量少,演出市场萎靡。想要从传承层面发展河南坠子,首先,提升剧团的艺术水平和影响力,要大胆创新剧目,通过吸收其他剧种特色以及发展经验,再融入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风貌加以消化和吸收,创作出符合百姓口味的全新作品,其次提升剧团的演出水平和影响力,提高演出质量,使坠子艺术得以延续下来。再次接班人的青黄不接是我们现在很严重的现状,可以沿袭老艺人的传授方法,通过拜师的方法来培养对河南坠子有志向的青年演员,可以在河南坠子流传比较普遍的区域,挑选有能力有慧根的文艺青年,让其学习老艺人丰富的演出技巧和演唱经验,并且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才能提高剧团的艺术水平。目前,河南坠子的演出方式,每年的宝丰马街书会有大批的民间艺人涌来演出,规模庞大,而平时河南坠子则是固定的或个体经营的方式,在目前显然是不科学的。河南坠子必须寻找适合现代生活的演出方式。对于农村来说可以成立艺术团,并选拔一批一流的曲艺人才,经过整合组成演出团体,深入农村进行巡回演出。在城市,可以利用一些有实力有文化积淀的企业单位,比如大学研究院、艺术院校组织成立“曲艺文化沙龙”,一边实践,一边探索,将曲艺通过这批高文化水准的观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次,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政府要大力扶持河南坠子的发展,投入物力、人力和资金来创造利于文艺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引导和帮助河南坠子寻求良性发展的市场机制。政府还要动员各层次的力量,利用各种媒体机构,通过举办晚会或者赛事活动来树立品牌效应,加大力度宣传保护和传承河南坠子的现实意义,让年轻一代能重新审视和关注传统曲艺;从各种报刊媒体资料的时间来看,从2002年到2016年间,经历了几年低潮时期,近几年,曲艺活动出现了“回暖”,河南省各地举办了大型的曲艺赛事活动,例如:举办河南电视台曲艺论坛频道《马街书会争霸赛》,第八、九、十届河南宝丰马街书会全国曲艺邀请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乡县衙街区曲艺展演、尤其是201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河南省曲艺团承办的“向党报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曲艺演出周”系列活动之“中原风-河南曲艺专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隆重上演。

再次是要建立河南坠子的传承机构。说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于是形成了活态的音乐文本和程式化的音乐风格。这种传承不仅是传授技艺、乐器和乐谱,更是传承艺术情感和生命。只有通过传承人积极地传承,才能使得河南坠子在复杂的环境中得以延续。因此,要建立艺术文化研究机构,定期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风,近距离接触传承人,学习、录音和体验原生态艺术;再是要建设“河南坠子戏曲文化广场”。要着眼于河南坠子的长远发展,建设一个开放的、露天的、大众的戏曲文化广场,让老百姓能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并使之成为一个河南文化窗口。同时要把河南坠子推向市场,秉承“传统艺术市场挑”的理念,与企业和商家联合,打造现代市场机制;然后是要利用高校优势构建传承教育体系,由于深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年轻人对戏曲音乐了解甚少,河南坠子这种地方曲艺就更无从知晓,因此通过高校让学生尽早走近河南坠子是当下河南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我们可以从学校课程机制与学生方面培养,首先,合理分配西方音乐课程与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安排,摆正中西方音乐的地位,强调、重视中国优秀的民间音乐,诱导学生形成热爱中华的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热忱的态度。其次,高校多开设音乐选修课程,然后在其中融入我们的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与审美能力,开阔同学们的音(下接第34页)乐视野。在课堂上老师结合当地实际,巧妙地把地方的特色音乐文化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当地有影响力的民间音乐。我们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创新其内容,还要加大对新一代接班人的培养。高校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对其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构建河南坠子传承教育体系。要在高校的讲堂上引入“活性资源”,邀请民间艺术家来授课,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和开发河南坠子艺术的数据库。要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优势,开发更多关于曲艺文化的地方特色选修课程,构建“课堂讲解+课外考查+曲艺比赛”的培养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戏曲舞台上活跃起来。

河南坠子作为中原古老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这一宝贵的、博大精深不可再生的戏曲文化资源,是我们民族的无价之宝,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民族民间音乐的危机,同时也意识到民族民间音乐的意义及价值,振兴河南坠子需要政府支持,媒体呼应,高校研究所重视,建立一批专业艺人团队,创作出赋予时代特点的作品。作为年青的一代,一方面要赞美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又要歌颂时代的主旋律,表现出人民内心呼唤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我们的曲艺人只有具备了自强不息、推陈出新、吃苦耐劳、甘于寂寞、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才能步入艺术的最高境界,最终将河南坠子的艺术文化发扬光大,让河南坠子在川流不息的文化大潮中找回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曲艺百花园中永葆芳香的艺术奇葩。

摘要:国家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增强文化软实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习了一百多年的河南坠子面临濒危的处境,故做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十分重要。河南坠子作为传统文化瑰宝,已载入了河南曲艺史册,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非遗”不能入闺供养,应当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为此,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对河南坠子的概况、流派、发展历程和艺术价值加以分析和论述,进而提出一系列有关河南坠子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关键词:河南坠子,非遗,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娜.文化传承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5).

[2]薛艺兵.“非物质文化”新语境下的音乐文化遗产保护问题[J].人民音乐,2008(2).

[3]路璐.浅议河南坠子的发展历程与生存现状[J].新西部,2008(5).

[4]李莉.濒危剧种河南坠子的保护与传承[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9).

走南闯北的河南坠子 第5篇

河南坠子俗称坠子书、简板书或响板书,是发源自河南流行于豫、鲁、皖、京、津等地的一种以坠琴(古称坠子弦)伴奏的说唱艺术。因源自于河南省,演唱语音又是中原官话的河南方言,同时又有坠子弦伴奏,故名河南坠子。

历史脉络

民国初年,河南坠子传入北京,上世纪20年代传入天津、上海、沈阳,30年代传入兰州、西安,40年代传入武汉、重庆,香港等地。辛亥革命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河南坠子表演开始出现了女性艺人,已知最早的一批女艺人为从开封相国寺出道登场的张三妞和尹凤宝等。她们的出现及家班的形成,使得河南坠子的表演在通常的自拉自唱之外又出现了男拉女唱或男女对唱的方式。1913年,河南坠子出现了第一个女演员张三妞,随后又出现了乔清秀、程玉兰、董桂枝3位名家。女演员的出现,促使河南坠子扩展了唱腔的音域,改革和丰富了唱腔的旋律,伴奏技巧也有所提高。不久河南坠子即传入京津等大城市,影响也随之不断扩大。

1930年以后,河南坠子进入兴盛时期,在天津形成了乔、程、董三大唱腔流派。乔派以节奏流畅、吐字清脆、唱腔悠扬婉转见长,称为“小口”或“巧口”;程派以曲调朴实明朗、唱腔圆润见长,称为“大口”;董派以板眼规整、唱腔含蓄深沉见长,称为“老口”。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坠子相继传入上海、沈阳、西安、兰州、武汉、重庆和香港等地,成为中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河南坠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3日开封市被确认为河南坠子的发源地。

唱腔与早期的演奏形式

河南坠子的唱腔音乐可归纳为起腔、平腔、送腔、尾腔四部分,在主体唱腔进行中,根据唱词中不同句式的格律,使用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拙十字、寒韵、滚口白等唱法,产生节奏和旋律上的变异,表现不同的感情。伴奏乐器坠胡独具特色,早期开场时都有即兴演奏的“闹台曲”,热烈火爆,以吸引听众。

河南坠子以走村串巷为特色,从开始的时候,就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也是失目残疾人的求生之道。失目残疾人,自己一个人扛着琴弦,一个人边拉边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上世纪80年代前,给当时的农村文化生活带来了活力。后来也吸收了很多健全艺人,他们的参与,给这个独具特色的说唱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

河南坠子是典型的说唱艺术,整个艺术分为大本书和小段。大本书都是把以前的文学读本演化成说唱脚本,加上艺人的说唱,形成独特的艺术特色。

河南坠子艺人通常是自己拉场子,在乡村的中心地带,失目先生自己扛着箱子,放下来,就开始打板子。打板子是叫人的一种方式。听到板子,大家都会从家里出来,于是艺人就开始说唱。这些艺人说唱的大部分是小段子,比如《罗成算卦》、《李豁子离婚》、《十八数》,这些唱段在民间已经家喻户晓,妇幼皆知,这都是失目人的功劳。后来随着生活的需要,又加入很多新的段子,比如《打扑克》、《马二牛剃头》等富有时代色彩的唱段。

河南坠子的场子有大有小,小的场子就十几个人,那就是失目先生的场子。先生一个人在那里拉唱,周围坐着附近的乡亲们,拉唱完就端给先生一碗饭,或拿给先生一个窝窝头。这就是他们的报酬。

由于形式简单,几乎又没有什么价格,这种说唱艺术很受当地百姓的欢迎,是经济困难时期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

从失目先生到健全人的参与

开始的时候,河南坠子的表演者主要以失目先生为主。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到各个村子走村串巷,为的就是吃饱肚子。在什么地方演唱,就在那个地方吃饭,多余的干粮就拿到自己住的地方(有的是破庙里,有的是生产队的仓库里,有的是一些遗弃麦场里的庵子里)充饥。

发展到后来,失目先生开始收健全人当徒弟,河南坠子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健全艺人的加入使河南坠子的艺术形式有了新的发展。从单独的拉唱,发展到一拉一唱,一拉多唱。自然拉琴弦的还是失目先生,但是说唱的就是健全人了。他们开始加入了表演成分,让这个艺术更深入民心。

这个时候,山东的艺人和黄河南岸的艺人比较多。漂亮女艺人的加入,让这个简单的说唱艺术增加了美感。场子开始扩大,由原来的十几人增加到上百人,多的时候上千人。这时候就开始收费了,听唱的人基本是以村为单位集体包的。这些场子大部分以大本书为主,《刘公案》、《施公案》、《三侠剑》、《小八义》等一些古本唱本在民间广为流传。

说唱的时间一般选为晚上,大家坐在宽敞的空地上,中间留一个场子,说书人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一盏马灯,后来挂一个电灯泡,就开始了说唱。观众很多,那时候没有媒体艺术,河南坠子就成了人们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全人的参与,形成了河南坠子多元化的特色,为以后的走上舞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地面艺术到舞台艺术

改革开放后,河南坠子开始进入瓶颈期,一些舞台艺术开始走入普通百姓中间。舞台的背景艺术,演员的表演艺术,舞台的服装艺术,让文化贫乏的老百姓耳目一新,媒体艺术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要求开始提高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失目先生也不再为自己的温饱担心,河南坠子开始脱离自己的辉煌时代,渐渐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为了传承这门本来广受人们喜爱的文化艺术,艺术家们开始自己的探索。他们开始把河南坠子搬到舞台上,自导自演一些知名的剧目。搬到舞台上的河南坠子,已经和以前的说唱艺术有些差别了,肢体语言开始介入这门艺术,只是腔调还保留了原来的腔调。

搬到舞台上的河南坠子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表演的随意性,大部分还是以艺人自己的临场发挥为主,一些唱词和动作都是演员们自己创造的。他们还把长篇小说搬到舞台上。不同的是,他们融入了肢体艺术,穿上了戏剧服装,还加入了舞台布景。这个戏种依旧以自然、廉价的特点深受冀鲁豫皖等地百姓的喜爱。endprint

舞台艺术给河南坠子开辟了另一个空间,让这个几乎从人们眼前消失的戏剧又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来了。不断的完善,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了这个曾经给中原大地带来无限乐趣的民间艺术的魅力。

著名的民间艺人

河南坠子有自己著名的民间艺人,他们以自己的独特的表演形式,给人们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最著名艺人要数乔清秀和乔利元,他们夫妻俩,活动在天津一带。其中乔清秀以自己吐字清晰、声调圆柔的喜剧腔调,名噪一声,被称为河南坠子皇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乔派艺术。代表作有《杨家将》、《包公案》等。

卢永爱大老黑夫妻以走茶馆,串戏院为特色。“卢永爱唱做俱佳,身段好看,表情细腻。大老黑(他名叫任永泰)专会抓哏,形容态度,使人解颐。”(见《江湖丛谈》)

女演员姚俊英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嗓音甜润,动作潇洒。“地道的河南滋味,唱一句弦儿跟一句的音韵,令人听了真有绕耳三日不断的妙趣。”(见《人民首都的天桥》)她拿手的段子有《小黑牛》、《刘二姐拴娃娃》、《许仙游湖》、《黛玉悲秋》、《剑阁闻铃》。

郭文秋演唱的河南坠子以“乔派”为基础,并有所发展。她的声音甜美、清脆,吐字清楚,善唱贯口。她演唱的《偷石榴》感情细腻真挚,准确地把握了小女婿与未婚妻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把小女婿的愚顽,未婚妻的恼怒与哀怨,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她更发挥了乔派坠子把乡间曲艺所特有的自然美,与都市曲艺华丽、考究的艺术美相结合的特点,既保持了唱腔浓郁的地方色彩,又唱得酣畅、俏丽,《偷石榴》传唱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是曲艺晚会中的保留节目。

郭永章双目失明,唱坠子时自己拉坠胡伴奏,脚打梆子,唱腔高亢酣畅,声情并茂,乡音如醉。其演唱的《罗成算卦》、《吹牛》、《拉荆笆》、《老来难》、《报母恩》、《十大劝》、《龙三姐拜寿》、《吕洞宾戏牡丹》、《郭巨埋儿》等曲目风靡苏、鲁、豫、皖四省,百听不厌。

郭永章坠子多为劝说世人敬老重义行善,在苏鲁豫皖交接农村城镇都有市场,主要活跃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现在在四省交界地区提起郭永章更是妇孺皆知。

活跃在豫北地区的民间艺人臭妮起初只受当地民众的欢迎,现在他的唱段也被灌注成唱片,最受大家喜欢的是他的《罗成算卦》。

深受中老年人喜欢的河南坠子

虽然现在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冲击着传统艺术,可在河南随处可以看到,一些中老年人手中拿的收音机里,依旧有哪些带着浑厚的河南地方腔调的河南坠子。他们无论是白天走路,还是晚上散步,包括早晨晨练,都不忘听听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以男腔浑厚沧桑,女腔圆滑优美的特色,受到中原地区中老年人的喜爱。有的地方,在广场文化里,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围在一个大大的场子里,聆听民间艺人的说唱。还有的地区,专门开展了河南坠子比赛,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会在这个艺术节上大展身手,喜爱这门艺术的人也可以尽情地感受一番。

河南坠子走南闯北,讲述着自己的江湖故事,把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播撒在民间,这种艺术已经在民间扎根,发芽,永不褪色。

河南大学与河南高等音乐教育 第6篇

一、河南大学与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历史交集

如果考证历史, 具有现代意义的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起点应该是1905年依照清王朝《奏定学堂章程》创办于开封的“河南优级师范学堂”。这个学堂创立之初就设置了音乐专业和美术专业, 1912年改名为“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保留了音乐专业和美术专业, 学制四年, 主要培养中小学艺术教师, 这些都与现代意义上的高师音乐教育相关概念相符。

河南的音乐教育在解放前基本上是以私立办学的形式在民间发展, 与河南大学有真正交集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前的民间办学为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师资力量, 而于1912年肇始的河南大学更为河南高等音乐教育准备了丰厚的人文滋养环境。1949年, 中共河南省委文化厅党组主持创办了“河南省立开封艺术学校”, 设置一年制音乐、美术专修科和研究室, 开始培养高等艺术人才。河南省立开封艺术学校的成立是新中国成立后河南高等音乐教师培养的开始。1951年, 由刘诚甫创办的“私立大华高级艺术职业学校”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改名为“河南省立漯河大华艺术师范学校”, 1953年合并重组为“开封艺术师范学校”。1953年冬, “河南省立开封艺术师范学校”音乐专业和美术专业调整到“河南师范专科学校”, 成立体育艺术科;1956年, 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 河南师范专科学校实行文、理分科, 文科部分由开封迁入郑州, 成立“郑州师范专科学校”, 设有音乐科;1958年, 音乐科和图画科脱离“郑州师专”组建“河南艺术学院”, 并于1959年更名为“郑州艺术学院”, 设音乐系、美术系、师资科、舞蹈班、导演班和文艺干部培训班;1962年, 省政府决定停办“郑州艺术学院”, 将部分师生及原有设备、资料调配入“开封师范学院”即河南大学前身, 成立“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 设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两个专业。

至此, 河南大学与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真正有了交集, 截至1978年, 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完成地就只在“开封师范学院”内, 即便是在“文革”期间的艰难困境中, 这里也仍然在1972年至1976年间招收了“工农兵大学生”, 为“文革”之后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人才。河南高等音乐教育在河南大学有了归结和收获, 并且依托河南大学这块丰厚的人文土壤变得富有生命力和日益茁壮起来。

二、“一本五专”与“铁塔效应”

自恢复高考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由于全国高校大调整等历史原因, 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封闭式的, 河南高等音乐教育在较长的时期内形成了以河南大学一所本科院校和另外五所专科院校为主的“一本五专”培养结构, 并在这种结构中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发展。

1962年后, 河南高等音乐教育以河南大学为主要依托, 坚持以发展高师教育为主体的路线。这期间, 河南大学的名称经历了几次变更:从1956年的“开封师范学院”到1979年的“河南师范大学”, 再到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的校名。此间, 河南大学也对本校的音乐教育资源进行了调整和重组:1984年, 河南大学艺术系分为音乐系和美术系。1986年, 音乐系分为音乐一系和音乐二系, 音乐一系招收音乐教育4年制本科学生, 以高师音乐教育为主;音乐二系招收民族歌剧三年制专科, 以民族歌剧的专业人才培养为主, 系主任是河南省著名声乐教育家武秀芝。可以肯定的是, 河南大学音乐二系民族歌剧专业的设置开启了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先河, 自此之后, 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兼及专业音乐教育培养的结构。

恢复高考后, “开封师范学院”即恢复招收音乐类本科生。为了弥补“文革”对高等音乐教育的破坏, 满足当时社会对音乐师资的需求, 河南几所老牌师范院校随后也陆续招收音乐类专科生:1980年1月, 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科成立并于同年招生;1982年6月, 周口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系成立并于同年招生;1982年, 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成立并于次年招收音乐专业学生;1983年, 南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成立并于同年招生;1984年, 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成立并于次年招生。河南大学于1986年获准招收民族声乐和民族器乐两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这更加强了河南大学在全省高等音乐教育中的“领头羊”地位, 提升了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培养层次。

“一本五专”的格局形成后, 河南省各领域的音乐人才大多来自这几所院校。因开封铁塔公园与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北面毗邻, 站在河南大学校园朝北望去, 总能望到那屹立千年的“铁塔”守望着这所百年名校, 故河南大学毕业生多自称为“铁塔牌”。在这种格局中, 河南大学培养的“铁塔牌”音乐专业毕业生更是河南省音乐人才中层次最高、水平最高的代表, 他们或留校任教, 或分配到其他院校, 很多都成为各院校专业院系的业务领导。据不完全统计, 河南省现有的高等音乐教育培养机构 (学校、院系) 的专业教师中, 河南大学毕业生占三分之一, 如果算上曾在河南大学接受过培训的, 则可占到二分之一, 由此可见河南大学在河南高等音乐教师培养体系中的突出地位。无论是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思路、办学模式还是培养方向, “铁塔牌”都形成了一种历史力量和效应, 这种品牌式的力量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快速恢复和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 一省之内校友式的师资链接, 又造成了河南高等音乐教育视阈狭窄、办学模式重复、办学思维单一的不足。当然, 这种不足不能归咎于河南大学的“铁塔效应”, 而应放到我国高师教育封闭化模式的历史大环境中去考量, 在这种环境中, 生源和分配制度的区域限制都是造成河南高等音乐教育师资来源单一化的原因。而河南大学作为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老大哥”, 又不得不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承担这种师资输出的重任。今天, 当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铁塔牌”的影响时, 应该肯定河南大学在河南高等音乐教育发展中的建设性贡献, 客观看待“铁塔效应”形成的局限性。

三、河南大学与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新环境

1995年, 信阳师范学院艺术系成立, 并于1997年开始招收音乐专业本科生, 这是河南省第二所培养本科层次音乐人才的院校, 它的成立结束了维系十多年的“一本五专”的格局, 推动了河南高等音乐教育本科层次教育的发展。1999年, 高校开始扩招, 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显得严重不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河南高等教育自“九五”期间开始在规模和结构上进行明显的调整和改善,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改变条块分割、封闭办学的局面;二是实行以部委和省级统筹为主的管理体制, 促进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本科学校结构的进一步改善;三是进行重点高校及“211”工程建设。

在政策引导下, 河南高等音乐教育师资引进尤其注重对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生的倾斜, 这种倾斜为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力量。同时, 河南高校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的指导下也积极进行了一系列重组和升格, 提升了河南高等教育的整体层次和培养能力。2000年2月, 教育部和河南省将洛阳师专、南阳师专、安阳师专和商丘师专与当地教育学院合并, 升格为本科师范学院, 其音乐系也分别于次年开始招收音乐专业本科生。这四所老牌师范院校的升本极大地提高了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整体教育实力和层次。郑州大学是国家“211院校”, 该校在巩固自然科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人文学科, 努力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 2001年创立的音乐系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音乐系自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在郑州大学的带动下, 其他理工科院校也加强了人文学科的建设, 纷纷成立了音乐院系。例如, 2007年7月, 河南理工大学 (原焦作工学院) 成立了音乐系, 招收4年制音乐表演本科生。

在高等音乐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 2005年,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系获批准成为音乐学硕士授予单位, 成为河南省高层次音乐教师培养新的生力军;2011年, 郑州大学音乐系的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成功, 将于201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此, 河南高等音乐教育“铁塔牌”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河南大学作为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领头羊”, 在新的历史时期也进行了一定的重组和改革。1996年, 河南艺术学院在河南大学原有的艺术专业的基础上成立, 隶属河南大学;1998年年初,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重组, 将原有的四个学院实质性合并, 设立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编导、美术、艺术设计4个系, 2001年又增设戏剧系。在研究生教育方面, 1995年, 河南大学音乐学硕士点获国家学位办审批通过, 分别招收声乐、钢琴、作曲理论、中国音乐史等多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已毕业硕士研究生有数百人;同时, 河南大学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单位获批, 已取得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结业证的学生300多人, 其中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的有160人;2010年河南大学获批准招收艺术学硕士 (MFA) 研究生, 成为河南省目前唯一具有“艺硕”培养资格的院校。由于多年的积累和丰厚的办学经验, 河南大学无论是在教育层次、师资力量还是在科研能力上, 都在河南高等音乐教育中处于领头位置。但是, 在新的时代环境中, 河南大学的高等音乐教育不再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这就需要河南大学增强危机意识。首先, 河南大学没有绝对的地缘优势。地处开封使河南大学失去了对省会郑州的第一依托优势。其次, 河南省目前唯一的“211院校”是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的高等音乐教育如何在这种状况下保持多年的优势是应当引起思考的。河南大学应当重新自我定位, 相关决策部门更应该充分认识和肯定河南大学对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贡献和影响, 并在新时期的发展政策中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研究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必然不能避开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领航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已经半个多世纪, 这个历史的积累必然会成为影响河南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 研究河南高等音乐教育与河南大学的关系则是这其中必不能缺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刘问岫.中国师范教育简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2]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 (1840—1989) [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0.

[3]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 (1949—2000) [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4]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 (1949—1995)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5]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6]刘卫东, 王兴业.河南省高等教育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河南坠子 第7篇

现代人说:世界不大也不小, 就是一个地球村。

在全球化的时代, 开放的河南迎来了许多和我们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不一样的朋友, 他们来自五洲四海, 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

他们有的已经身为多个国家的院士, 有的是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 有的在一个行业首屈一指名闻遐迩, 有的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事业兴旺发达, 有的生活稳定家庭幸福……

但由于某种机缘, 他们听说了在遥远的东方———龙的故乡, 有一个位于黄河边的大省, 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叫做河南。

于是, 他们带着好奇, 带着怀疑, 带着探究, 抱着权当“看一看”的旅游心态, 来到了河南。

那么, 他们对河南的印象如何?他们对河南人又是如何评价的?他们的工作生活怎么样?

为加强河南同世界的文化交流, 了解外国专家眼中的河南形象, 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 积极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献言献策, 河南省外国专家局举办了“外国专家看河南”征文活动。

此次编印出版的优秀征文共30篇, 作者均为在河南工作的外国专家, 国籍分布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西班牙、日本、韩国等19个国家, 其中6名专家为“国家友谊奖”获得者。

在这里, 仅仅是《印象河南》, 就令他们大吃一惊。接着, 他们《感受河南, 感知生活》, 突然间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 发现了奇迹:

他们发现了《魅力河南》, 有着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他们认为《河南———历史爱好者的天堂》当之无愧, 而流连忘返;

他们发现了《巨变中的河南》《发展的河南诚信的中原》, 他们感叹“我要告诉我的朋友们:中国变了, 河南变了, 我们也需要改变”;

他们发现了人生新的圆梦之地, 《郑州我心中的向往》, 《放飞我的音乐梦想》《美丽的天鹅湖, 我痴迷的地方》;

他们发现了新的事业起点, 他们愿意《给力河南小麦育种事业》《投身于河南花花牛》进行《生产新能源的尝试》《做一个中韩文化交流使者》《关爱孤残儿童, 关注河南慈善》;

他们发现了热情好客、朴实可爱的河南人, 他们找到了新的朋友, 新的爱情, 建立了新的家, 《梦里黄河身边亲人》《河南, 我的第二故乡》, “我深深地为自己的家乡而骄傲, 我也为我在河南的家而感到自豪”;

他们再也忍不住, 像一个孩子, 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扑向母亲的怀抱, 《生活在河南》。短的只有几个月时间, 长的竟达60多年, 并取得了中国国籍;

他们情不自禁地说:“对我来说, 选择在河南工作是我这一生作出的最英明的决定”, “我很强烈地感受到, 我属于两个地方, 我的过去属于我的祖国, 我的现在和未来属于中国”, 《好样的!河南》《谢谢你!河南!》《河南, 我爱你!》

同样, 由于爱, 他们就像自家人, 热切直率地提出了河南需要改进的建议, 关于农业、工业、教育、文化、建筑、交通等, 也包括文明礼仪、生活习惯, 要求《提升内力, 快速发展》。

他们由衷地期望并坚信:

———河南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潜力的省份;

———河南毫无疑问地会成为一个不断汲取各家所长, 并与时俱进的繁荣的文化大熔炉;

———河南人在时刻准备着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同时, 他们向全世界热烈而真诚地推介:

———河南是一个很中国的地方, 河南是环球观光客的必游之地;

——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 河南不仅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文明, 还有世界上最容易触及的文物古迹和博物馆;

——如果你真想了解现代化而又带有浓浓传统文化味儿的中国, 想了解草根阶层的中国人, 这个把“中”挂在嘴边的省份——河南, 必定是你最佳的选择。

……

捧读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 你会为作为一个河南人、中国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悦和自豪, 并坚信:

河南坠子 第8篇

河南的美术创作历史悠久, 种类繁多。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辉煌的局面。如仰韶时期的彩陶纹样和几何图案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的产生。郑州和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文化最盛时期的艺术品。洛阳龙门石窟、渑池鸿庆寺、浚县千佛洞等石刻艺术都是中国雕塑艺术的瑰宝。开封市的“山陕甘会馆”是清代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1919年辛亥革命之后, 中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帝制时代, 同时也开始了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民国初年教育总长蔡元培的以“美术代宗教”学说成为了美术运动的主导思想, 美术在一般学校里才逐渐被重视。到了解放初期, 在党的指引下, 河南的美术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到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已经呈现繁荣昌盛的局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时期, 绘画艺术遭到无情的摧残和破坏, 致使绘画艺术处于倒退的境地。在粉碎“四人帮”以后, 河南美术事业欣欣向荣, 对形式和风格进行了新的探求, 展现了新的发展局面。

河南美术的发展, 当然不乏有一些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画家, 比如丁折桂、贺志伊、谢瑞阶、李自强、丁中一、陈天然、方照华、马国强等从各地聚会于此, 创作活跃, 促使河南绘画艺术水平不断提高。著名画家、教育家丁折桂就是其中之一。

二、丁折桂先生的求学经历

丁折桂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画家、艺术教育家、教授。别名丁步月。河南省内黄县蔡村人。1902年十月九日生。他出生于一个清末武举的家庭里, 父亲对其要求异常严格, 这些为丁折桂先生后来作画和育人中表现出的浓烈的个人性格色彩做了铺垫。幼时喜爱画画, 中学时得到美术教师精心的指导。在他中学毕业后, 就以第三名的优秀成绩考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 专攻西画兼学国画。他有幸收到林风眠、李超士、彭沛民等名师的指导。到三年级时, 徐悲鸿自法国归来到校任教, 丁折桂就一方面跟着徐悲鸿学油画, 一方面跟着齐白石学中国画。在校期间他参加了李苦禅、赵望云等组织的吼虹画社, 参加天津寒友画展并正式发表作品。1930年毕业后, 先生应梁思成之聘至东北大学任教。“九·一八”事变之后, 他毅然回到中原在郑州铁道部扶轮中学任教, 并坚持业余绘画创作。其间曾到华山进行油画创作写生。他的国画作品《终南古道》参加了1959年全国美展。其它作品曾多次参加河南省美展并正式出版。之后在开封举行个人画展。

三、丁折桂先生的相关职位

1936年后到信阳女子师范、淮阳师范、汲县师范从事美术教育, 著有《中小学美术教材教法》, 曾获得教育部奖金。

解放后, 丁折桂先生先后在河南开封艺术学校、开封师专、郑州师专、郑州艺专、郑州艺术学院任教。1956年在他五十四岁的时候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调任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后担任河南师大艺术系主任。他曾经为中国美协会员、北京美术协会会员、河南美协理事、开封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开封分校国画部主任、河南书画院顾问。抗日战争前主要是创作油画和水彩画, 抗日战争后主要是创作国画。解放战争期间曾举办过个人国画展览。近年来的创作侧重于山水画, 探求以素描、油画等西洋技法丰富中国画的传统技法。

三、丁折桂先生的画风分析

丁折桂先生的画风意象浑涵, 笔力遒劲, 变化万千, 神韵十足, 颇有大家气派。他尤其喜爱画山水长卷, 因为他认为小幅面不如此不足以充分表现祖国河山的壮丽。追究其根源, 跟先生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期有很大关系。总结他的艺术生涯, 按照时间线索, 以抗战时期为界, 划为前后两大时期。前期时, 他的美术创作以西画为主, 并参以中国画笔法, 走“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的新路子。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 他感到西画与中国画各有其长处, 又各有其短处。所以他以此积极探索。在他艺术生涯的后期, 他转以中国画为主, 并参以西画技法。这主要可能跟他爱国的思想有关。

建国之后, 丁折桂先生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河南的艺术教育之中, 但他仍坚持业余创作, 作品很丰富。在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 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 他的创作方向更加明确, 且更富于时代特色。在1979年河南大学为他举办的画展中, 画展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以中西优秀传统为基础, 运用素描的造型技法, 油画的设色技法, 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 真实、生动、深厚、秀丽、别具风格。”丁折桂先生的创作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他平生喜爱游览名山大川, 江河湖海, 画了很多速写, 为他日后创作积累了很丰富的材料。同时他热爱各种题材, 再加上他深厚的功底和坚实的基础, 创作出有独特笔墨, 清新色调的大作。

四、丁折桂先生对河南美术的贡献

丁折桂先生为河南艺术做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创作的画作, 主要一方面就是他一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工作。除在东北大学任教两年外, 其余时间全在河南任教, 共走过长达63年漫长的教育生涯。在河南任教期间, 东北鲁迅艺术学院和南京大学聘请他, 他都没有离开河南, 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知识贡献给艺术河南的教育事业中。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 丁折桂先生积累的大量的教学经验, 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第一方面, 就是要有自己的气节。他认为画家要刚正秉直, 要有节气。在“九·一八”事变后, 他愤而返豫, 决定用艺术救国。而他当时应梁思成先生之聘, 在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 正处在发展的好时机上。他正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他的精神。在《自传》中他写道:“1931年9月18日晚, 日本帝国主义军队袭击沈阳, 人民在侵略者的铁蹄下流离失所, 家破人亡。在这水深火热之中, 谁不再为国家而担忧, 谁不在为挽救国家的命运而奋起战斗!教师们提出教育救国, 而我作为一个艺术教育者, 则自应以艺术救国为己任”。在课外业余时间他还带领同学们出外做爱国宣传。第二方面, 他认为作为艺术者, 还要教书育人。他对中小学的美术尤为关注。在文化大革命中, 许多美术、音乐课大都被去掉, 先生为此还专门撰写了《美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三方面, 就是他很重视对艺术教育理论的研究。先生受河南省教育厅之约, 撰写了《中小学美术教材教法》。以艺术教育作为科研题目, 进一步谈论艺术教育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及其独特的规律性。

五、结语

丁折桂先生的一生是有限的, 所做的画作、文章也是有限的, 但是他对艺术事业的热爱和奉献, 以及后来的不能预计的影响都是无限的。他就像是一支蜡烛, 默默无言地奉献着他的一

时尚与当代艺术创作

王朝斌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当代生活又追逐着时尚, 时尚与当代艺术创作既相互联系又互为影响。时尚是客观存在的, 当代艺术家以时尚元素从事艺术创作, 而优秀的当代艺术同时又促进了现今时尚繁荣, 在世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时尚与艺术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如胶似漆。

关键词:时尚;当代艺术;油画

艺术与时尚是一对孪生兄妹, 或者可以说艺术与时尚原本就是一回事。从美国波普到当代艺术创作, 时尚元素符号都是艺术家喜爱的创作素材之一。

1. 这里所说的时尚, 并没有太多固定的定义, 生活中各种商

品及媒体杂志、各种新奇的饰品, 各式各样新潮服装及奢侈品, 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时尚。时尚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润滑济, 对生活的热爱无疑是时尚的价值核心, 它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人类创造、超越、更高、更美的精神诉求。自有人类文明以来, 时尚就一直伴随着发展至今, 梭罗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嘲笑陈旧的时尚, 却虔诚地追求新的时尚”。时尚就是流行, 是属于大众文化范畴, 因此时尚具有市场性, 也具有文化性, 是一个两方面兼具的行为活动。同时, 时尚文化可以理解为当代的流行文化, 是一种得到大众普遍接受的社会风尚。当代时尚文化与人的心理、情感, 思维方式及理想愿望联系得更加密切。而当代时尚文化的出现和普及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它全面地显示了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也预示着今后整个文化发展的趋势。而且流行时尚文化同社会经济和政治之间的紧密相连, 也进一步使它的任何一点变化都成为整体社会变迁的重要迹象。中国著名社会学家高宣扬认为流行时尚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 从狭义上讲, 流行时尚是指时装, 这是流行时尚文化的最原初和最基本的形式, 从服装、音乐到各种商品化的流行产品。从广义上说, 流行时尚文化涉及许多当代社会文化现象, 而这些流行文化产品最终影响大众的生活、进而又影响艺术家的创作。

2. 时尚与当代艺术创作一直以来都是相互联系, 从早期的美

国波普艺术到今天的当代艺术创作, 时尚元素符号都是艺术家喜爱的创作素材之一。

(1) 英国的当代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 曾用价值约1000万英镑的8500颗钻石装饰一个头骨, 作品命名为《给上帝的爱》, 他曾表示:“我只想借诅咒死亡来赞美生命, 有什么方法比采用奢华、欲望和堕落的象征更能遮盖死亡?”他用象征财富和时尚的钻石来创作了一个新的当代时尚艺术品, 2007年8月这颗镶嵌钻石的艺术品创造出1亿美元成交价, 并创下在世艺术家作品售价最高纪录。

(2) 日本极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村上隆, 他不遗余力的向世界推销日本时尚潮流文化, 将日本传统绘画与日本流行的卡通文化相结合, 创作了许多广为人知的艺术品, 其作品充满了缤

切。

诗人李蔚一首诗评价先生:“清贫讲坛半世纪, 怜爱丹青痴若狂。奋写晚霞庆九秩, 百龄企盼共流觞。”

张绍卿先生也曾这样评价他“毕生精力倾注艺术教育桃李之花开遍大河上下, 终生不渝探索中西方绘画硕果丰盈丹青共存日月”。

纷的色彩和可爱的形象, 表达着青春的美好与残酷, 他强烈意识到西方的当代艺术与日本的艺术创作是截然不同的, 重要的是我们这一代人, 如果不依靠任何固有的文化体系, 而创造出最本质的东西, 作品既融合了东方传统与西方文明、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对立元素, 同时又保留了作品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是一种结合了日本当代流行卡通艺术与传统日本绘画风格特点的产物。同时将流行文化时尚米老鼠的变体形象植入自己的作品 (Mr·DOB) 中, 并印在T恤衫和气球上大量发售, 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潮流产品, 由他设计的LV手袋, 成为全世界女性追捧的时尚产品。其作品不仅在全世界许多著名博物馆展出, 而且在商业上他也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艺术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满了时尚元素, 并瓦解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隔阂, 使自己成为制造流行时尚及商业文化的人, 比较成功地融合了艺术与商业、艺术与时尚。

(3) 卢昊作为中国当代具有影响力和成就的艺术家之一, 他以睿智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态进行艺术实践。跨界与著名的时尚品牌法拉利合作, 以宋代哥窑开片瓷器为灵感来源, 以现代创意手法将中国古典元素, 通过手工漆绘形式在车身上得以完美展现, 法拉利汽车以温润的冰玉为漆底, 上面精心描绘了深浅错落, 含蓄幽雅的哥窑开片瓷纹图案, 作品较为成功地将当代时尚元素与中国文化元素巧妙完美结合, 在艺术和商业上都获得了普遍的赞誉。

3. 时尚与当代艺术创作既相互联系又互为影响, 时尚是基

础, 而当代艺术又反过来促进时尚发展。在世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时尚与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如胶似漆, 如日本的当代艺术家村上隆为著名的时尚品牌路易·威登设计的箱包;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家丁乙为爱马仕设计限量丝绸方巾……在商品叫好叫座的前提下, 艺术家们也成功地由幕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本身存在的艺术价值完全可以提升消费品的身价, 为后者赋予更具内涵的消费品位, 尤其对于价格高昂的奢侈品来说, 那些充满美感和新奇创意的作品注入到消费商品中, 本来就是对时尚商业价值的升华。有前景预测:当越来越多的时尚产业将目光投放到与艺术家们的合作时, 合作的形式也会更多元, 除了绘画, 装置、行为艺术、电影、音乐……也会变得前所未有地时髦起来。

由此可见, 艺术在大多数人眼里本身就是时尚的, 也许一件Gucci衬衫并不能概括所有艺术家的时尚标准, 或许破旧、不修边幅在不久以后又将掀起新一轮的时尚潮流。而时尚在某种角度上就是艺术的再现, 在发展趋势上两者始终都是相互依存的。中国当代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 它剥离了原来那种程式上的固定审美, 作品充斥着强烈的时代感, 将时尚纳入自己的创作视野, 从而折射出时代精神,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 我们能够看到许许多多关注时尚作品, 它们大多以时尚元素为语言背景, 进行艺术的探索与创新, 并创造了很多新的时尚艺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社会的繁荣, 当代艺术家们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时尚艺术作品来。

参考文献

[1]张绍卿著.《河南现代美术史》.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9.3

[2]孙新苗著.《中西绘画比较》.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5.2.

[3]刘泮峒:《一生倾心育桃李德艺双馨励后人_记著名国画家叶桐轩先生》, 《美学月刊》, 济南, 2009.12.

[4]王宝贵:《开封文艺家辞典》.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5年

河南坠子 第9篇

项目地点:河南省郑州市迎宾路1号

施工单位:河南天马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时间:2013年2月—2013年4月

主要材料:木挂板、乳胶漆、硬包、壁纸、地毯、木地板、隔音棉

河南省黄河迎宾馆的前身为中共河南省委第三招待所, 简称省委三所。位于郑州惠济区柳林镇。兴建于1959年, 为的是能够招待中央级别的领导人和举行小规模的会议。

先后接待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和一些外国政要、高级代表团。1964年毛泽东主席视察河南时曾下榻此处, 住进了专门为他老人家修建的八号楼。此后先后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下榻过三所。

黄河迎宾馆是河南省委省政府高等级会晤接待和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也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其中一号楼是我国已故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同志在河南的故居, 天马装饰在整个设计思想中, 融入了对已故伟人无比崇高的敬仰和真切怀念之情。装修特点在体现豪华气派的同时, 加入了沉稳庄重的风格, 幽静的大自然环境与豪华的室内装修相得益彰, 令人心旷神怡。

整体装饰设计理念:根据建筑群内主要建筑的不同功能, 融合建筑外观稳健、理性、成熟、次序感的建筑外观形式设计理念, 做到装饰装修审美形式凝重与庄严, 建筑内外“表里如一”。同时我们将现代元素与科技手法引入空间造型中, 赋予空间大气简洁的视觉感受, 使建筑内部空间装饰纯净且独具文化气息, 吻合国家领导人特色建筑的特征, 体现出整体的朴素大方、治学严谨、稳健大气、与时俱进的整体形象与风格。

装饰装修材料运用:本着“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 黄河迎宾馆10号楼大堂采用真材实料的天然大理石重点打造, 其他空间采用仿天然大理石的高档地砖的代替方法, 控制了装修投资造价, 保证了设计的统一性, 花少钱、办大事, 达到了稳重朴实的高档效果。保证和体现了迎宾馆的装饰风格水准与品味。

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干式”施工工艺, 既大量的施工材料由材料生产厂家在场外进行加工, 并以成品形式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尽量减少现场传统的“湿式”施工的作业量, 最大限度确保整个工程绿色环保与工艺超群。绿色环保和耐久性材料的运用, 高中低档材料巧妙搭配, 使整个装饰装修风格经典大气、历久弥新。

天马装饰在项目施工上秉承严谨的态度, 具体体现为以下四点:

严谨优质的管理:公司以近50年的管理经验和科学先进的管理体系为依托, 来规范公司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 我们有严格的管理规范要求。例如施工人流通道与材料运输通道的分离, 施工材料分类合理安全的摆放, 施工材料防尘、防潮、防污、防火的四防措施的实施等。在施工过程中, 公司质检部8人小组会不定期多次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质量、卫生状况等各方面检查评分, 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安全、顺利进行。交给甲方一个满意的精品工程。

科学有效的采购材料:所有的施工工艺中, 材料的品质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为企业如果工程质量把握不住, 那么这个企业面临的就是信誉的缺失。天马公司在此环节做到了与其他公司的不同, 在部门配置方面是按照香港模式, 不设立采购部门, 只设立材料检验配送部, 公司于国内外近千家大型的材料生产商和一级批发商签订了常年供货协议, 每个项目部依据项目要求计算开列出材料需求单据, 汇总到材料配送部, 然后由配送部协同财务部给生产厂家或一级批发商进行网上传单, 生产厂商再通知就近的代理商送发货, 我公司材料检验配送部只是依单验货点货, 完善手续。这彻底杜绝了现金交易带来的普遍的不良问题。在工程中确保材料的品质优良, 真正做到了真材实料, 从而为创造精品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技术精湛的施工人员:有了好的管理, 有了优质的施工材料, 没有一个精干的施工队伍是不行的, 靠临时拼凑工人创造优质精品也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 创造精品优质工程离不开好的管理、好的材料, 以及技术精湛的工人, 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河南坠子 第10篇

高尔基说:情节是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这一点在京韵大鼓传统曲目《闹江州》和河南坠子《李逵夺鱼》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京韵大鼓《闹江州》和河南坠子《李逵夺鱼》叙述的是《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中所描写的李逵江边买鱼、与张顺殴斗的故事。两篇作品的主要情节与施耐庵、罗贯中原作《水浒传》里的情节大致相同,但二者在不同程度上都较原作有所发展。其中,河南坠子《李逵夺鱼》的情节安排较之京韵大鼓《闹江州》也有较大的区别。因而,体现在两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主要人物李逵的形象也有所不同。

京韵大鼓《闹江州》在情节安排上基本承袭了原著《水浒传》的结构方法,采取平铺直叙的手法,从交待宋江的身世着笔,写他在乌龙院杀了阎婆惜,被充军发配来到江州,遇到戴宗,二人在酒楼吃酒。接着又写了李逵闯酒楼,见了宋江、戴宗,三人重新饮酒。李逵见酒少菜残,要出去买鱼,鱼市无鱼,来到江边,遇到打渔归来的张顺,李逵夺鱼,引起殴斗。李逵不谙水性,被张顺灌了个饱,危急关头,宋江赶到,给李逵解了围,弟兄言和。故事到此结局。

这种叙述故事的方法,乍看(听)起来,似乎叙述得有头有尾,有发生、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局,很合理。但要仔细推敲,细致剖析,却不难发现,这种结构方法较之原著并无多少巧妙之处。原著《水浒传》作为章回小说,因要考虑和顾及作品的整体性,必须按照人物的前后经历出场,以此来与前后两章呼应。而作为选取其中片段加工而成并主要诉诸听觉的京韵大鼓《闹江州》的主要人物是李逵,中心情节是李逵与张顺江边殴斗。而作品开始却以次要人物宋江出场,并用了大量笔墨来介绍宋江的遭遇,然后写宋江与戴宗见面,直到最后才引出李逵。这样安排,很容易使人产生不解和误会。且浓墨重彩地写宋江,冲淡了对李逵夺鱼与张顺江边殴斗这一中心情节高潮描写,似有平摊笔墨和喧宾夺主之感。

而河南坠子《李逵夺鱼》的结构就比较巧妙,它采取了“一条线”的表现手法,作品情节推进始终围绕主线人物李逵的性格、行动而进行,随着主线人物出场而展开故事,随着主线人物的活动而发展故事。作品一开始,就对李逵的出世、性格做了简洁的交待,接着笔锋一转,引出人物行动,写李逵去酒楼吃酒,小堂倌阻挡李逵上楼,弟兄见面。这样安排,故事进展快,显得自然,不牵强。接下去是对宋江的身世交待,在这段交待中是从李逵和宋江的对话中透露出来的。这种用书中人物代言的叙述方法和《闹江州》表叙的方法相比,显得巧妙,自然,节省了笔墨。这种方法妙就妙在写宋江不仅仅是为了交代宋江发配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为了突出加强李逵的人物形象,这一点从下面的对话中可以看得出来:

“哼!也别说杀了一个阎婆惜,

你就是杀了娘娘也算完。

江州城只要有我李逵在,

哪管他什么王法什么天?

若不是当堂开销了你的案,

兄弟我,手掂着板斧去杀官,

杀了官,劫了狱,背起来哥哥就奔梁山。”

这段唱词使得李逵的鲁莽、直爽、正直、火爆、嫉恶如仇的反抗性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李逵夺鱼》较之《闹江州》情节发展较大的是李逵外出买鱼一段。《闹江州》对这一情节是这样处理的:

黑李逵晃里晃荡把楼下,

趔里趔斜地走到街前,

这边看来那边看,

不见鲤鱼在哪边。

常言道街上无鱼市上去买,

市上再无有只好到江边。

李逵出了南门外,哗啦啦一道长江把路拦,

手搭凉棚往哪看,

从上梢只听得“歪上歪”来了一只打鱼船。

这就引出了张顺出场。而《李逵夺鱼》的处理就比较高明,它增加了李逵买不到鱼,来到鱼行遇到李四、张三的情节,并增加了与鱼行掌柜王福年冲突的一场戏。通过李四、张三的哭诉,李逵知道了鱼行掌柜王福年的劣迹,他打抱不平,满腔怒火进了鱼行,要和王掌柜算账。这一段描写,烘托了李逵仗义疏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杰性格,同时为后边的故事发展也作出了必要的铺垫。下面李逵和王掌柜的一段富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有张有弛,谐趣横生,使人忍俊不禁。李逵进了鱼行,小伙计报给掌柜王福年:

“外边来了个黑大汉,

他咋说他做梦你借他十串钱。”

“王福年一听:那个小子,吃了狐狸长了胆,敢来讹诈咱爷们,走,领我去看。”一句话,就勾画出了王福年的凶狠刁蛮形象。及至见了李逵,对王掌柜又有一段描写:

“王掌柜望着李逵躬身施礼,

李爷爷连连尊了几番,

不假不假可真不假,

我亲手借您十串钱。

这是咱俩做的梦,

别人做梦他不知端。

夜里做梦,今天我起来得晚,

没有送去很对不起,又给大爷添了麻烦。”

先强后弱,先硬后软,前后强烈的对比,把王福年这个狡诈、刁滑、外强中干、欺软怕硬的人物刻画得形象逼真,活灵活现。

作品写到此处,似乎已经完成了李逵和王福年的性格刻画,然而细思之,这段作品的中心情节是夺鱼。如何能引出李逵和张顺的矛盾冲突,并未作好铺垫。因此,整理者笔锋一转,又来了个李逵二次进鱼行,王掌柜笑嘻嘻地迎上前:

nlc202309081534

“李大爷适才我又做了个梦,

我梦见又借了你十串钱。

说话不及你就到,

你可别生气,我马上就把你钱端。”

黑李逵闻听一瞪眼:

“难道说老子我整天光要做梦钱?”

这一段处理,进一步突出了李逵和王福年的人物性格,使之趋向完整统一,同时为后边的李逵夺鱼与张顺殴斗的情节,作了必要的铺垫,也概括地勾勒了张顺的性格特征。李逵向王福年要鲜鱼,王福年正为没有鲜鱼作难,忽然见张顺撑船来到江边,这里对王福年的心理活动有段描述:

王掌柜一看来的是张顺,

心里不住地掂算,

这家伙也是难缠的汉,

他卖鱼从不叫人还价钱。

一句话不对就瞪眼,

二句话不对就开拳。

今天你来的可真碰巧,

我何不叫黑小子与他缠一缠。

我来个坐山观虎斗。

看一看是黑难缠还是白难缠。

这一段描写,把王福年的阴险、狡诈的市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同时对他的欺软怕硬、工于心计、阴险毒辣的奸商的性格作了淋漓尽致地揭露。

两篇作品中,李逵、张顺江边殴斗和江中水战的中心情节大致相同,并无大的差异。但值得一提的是两篇作品对于这段故事高潮的描写都是相当精彩,都注意到了人物语言的性格化,把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明生动。如京韵大鼓《闹江州》中李逵的一段话:

“你疑惑你是水里头的物,

大爷的大门紧挨着江边,

一天三遍去洗澡,

扎猛子打扑腾休要来问咱,

我常跟龙王爷在一处喝酒,

喝醉了抓过夜叉打他一顿拳。”

河南坠子《李逵夺鱼》中李逵水中被淹与张顺的对话描写:

这张顺踩着水开了口,

他笑嘻嘻地搭上言,

“哎,黑小子,在旱地你也是英雄汉,

怎么来到水里软似绵?

你叫我吧,叫我吧,

叫我三声张爷爷,

我把你小子弄上船。

三声若叫错一个字,

我把你溺死喂老鼋。”

黑李逵江里喝着水,

他嘴里呜呜啦啦说不全,

“叫爷爷,叫爷爷,啊噗,啊噗,

叫爷爷的汉子不是咱,

李爷爷若是攒攒劲,鼓鼓肚,

我能把你这五湖四海的水喝干,

我叫你打不得鱼来撑不得船。”

两段性格化语言的运用,充分地写出李逵死不服输的性格,并把性格推向高潮,把矛盾冲突发展到了最尖锐、最紧张的阶段,主要人物李逵的性格获得了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同时作品的主题到这里也得到了完整的表现。

两篇作品的情节不同,因而使得人物性格也有所变化。同样是李逵,在京韵大鼓《闹江州》体现出来的形象比较单纯,给人们的形象只是一个脾气暴躁,性格直爽、做事莽撞的绿林好汉。特别是江边夺鱼这段主要情节,因缺乏必要的铺垫,表现出来的李逵形象似有市井无赖的嫌疑。而在河南坠子《李逵夺鱼》中,表现出来的李逵形象就比较完美,通过前边的介绍,以及与鱼行掌柜王福年的矛盾冲突这个情节的增加,拔峰见奇,使得李逵的人物形象比较丰满,不仅仅莽撞、直爽、暴躁,而且是黑白分明、豪侠仗义、嫉恶如仇,既具有绿林好汉的鲁莽性格,又有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赋予了李逵立体化的形象,与《水浒传》表现出来的整体形象统一。

从这点意义上说,河南坠子《李逵夺鱼》较之京韵大鼓《闹江州》来说,更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河南坠子 第11篇

近日,河南省科技厅联合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环保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组织开展了第6批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培育和认定工作。 经专家评审和五部门审核同意,认定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6家企业为第6批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此次认定的示范企业行业分布广泛, 涵盖了全省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行业;科技含量高,大部分企业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专有技术,部分企业参与编制了行业或国家技术标准,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效节能电机、济源市暖煌电暖有限公司研发的碳纤维电采暖产品、洛阳隆华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效节能复合型蒸发式冷却(凝) 系列装备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截至目前,河南省共认定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6批197家。各示范企业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开展,企业节能减排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为同行业和全省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示范,为实现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河南坠子】相关文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阅读答案07-23

河南神火05-05

河南信阳06-16

河南区域07-08

河南许昌07-13

河南邓州07-26

河南豫剧07-26

河南汝阳07-31

河南人口08-05

河南桐柏08-07

上一篇:父亲的肩膀下一篇:课堂互动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