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特长教育管理

2024-06-11

心理问题特长教育管理(精选11篇)

心理问题特长教育管理 第1篇

一、幼儿特长教育班的资质情况与发展现状

幼儿特长教育班是家长为了能够使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教学和指导而报名的一些私营培训学校或教育培训机构专门开设的班级, 使幼儿可以在早期教育中得以发展特长和爱好。这种教育培训的时间比较规律并且较为集中, 孩子们在幼儿特长教育的学习模式中可以高效掌握知识, 使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纷纷慕名前来报名。幼儿特长教育班通常以课外组织形式的方式开展教学, 使他们可以在课堂外培养兴趣, 提高能力, 学习特长。幼儿特长班的开设缺乏统一的标准与制度, 存在收费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利益的诱惑下, 许多进行幼儿特长教育的机构开始利用旁门左道混淆视听, 依附权力, 送礼贿赂, 在这种情况下高门槛并没有起到约束作用。许多人认为教育部应该提高幼儿特长班开设的门槛。

二、幼儿特长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幼儿的早期教育十分重要, 特长班正是起这样一种启蒙作用。各阶段儿童的年龄, 心智都不同, 特长班以此划分和安排学习规划和建议, 更科学地激发孩子的潜能, 为将来的能力和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培养兴趣, 陶冶性情。

1. 幼儿特长教育的教师水平良莠不齐

现在许多幼儿特长教育班都是由私人经营的, 在管理方面和聘请教师方面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和漏洞, 再加上现在有关教育部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大, 对教师聘请方面不够严格, 自由尺度比较宽泛,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有的幼儿培训班只根据报名时所收学生的数量和学费的多少来决定聘请多少老师, 例如, 一个幼儿培训班要聘请音乐老师, 首先考虑的就是费用问题, 聘请一名音乐学历高的音乐老师和聘请一名普通的音乐老师, 这之间的薪酬差距是非常大的, 音乐学历高的音乐老师平均每小时的薪酬至少要200元, 但是普通的音乐老师, 只懂得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的平均每小时要120元左右, 一个小时就会差距这么大, 所以为了利益考虑, 可能大多数幼儿教育培训班会聘请接受薪酬较低的老师, 师资队伍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 教育内容不合理

我们在为孩子选择幼儿特长教育班的时候, 一定是要以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前提选择的。目前, 幼儿特长教育班主要的有舞蹈、美术、音乐、算数、写作等等, 不管这些特长班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设立的还是以打开幼儿教育市场为目的设立的, 总之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不要让孩子陷入无尽的、机械的练习中去。幼儿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本该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而让孩子有一技之长, 但由于家长过分的期望和要求让幼儿教育扭曲成一种偏颇的教育,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没必要让孩子在幼小的年龄段经理不必要的痛苦, 我们都是在孩子阶段过来的, 孩子的内心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 我们要给他们培养一个好的习惯, 好的爱好, 就更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想学音乐, 我们没必要强迫他学足球。严厉的要求虽然迫使孩子遵从我们的规划, 但却会给他们年幼的心灵造成伤害, 这或许会加剧他们的逆反心理, 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极为不利。

3. 授课方式过于单一

第一, 传统教育方法得不到改善和创新。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幼儿特长教育班采用传统教育方式, 普遍存在笼统教授、强灌知识的现象, 幼儿教师甚至都不管孩子是否有接受能力, 只顾自己讲授, 自己教, 是否能够真正让孩子学到东西却不可而知。在这种情况下, 对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和手工能力都是极为不利的, 而且教师传授给孩子知识的方式只是局限于在课堂上讲, 教师带领孩子走出教室, 接近自然的机会并不多甚至没有, 授课方法单一化得不到解决。

第二, 传统思想的束缚。我国传统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因此几千年来我国的全部教育方式都是“老师只管讲, 学生埋头学”。但在幼儿阶段, 孩子的注意力往往都是不会集中的, 对于这种情况, 传统的教育方式就会出现很大的失误, 所以“老师只管讲, 学生埋头学”的传统教学方法是不适合教育幼儿的。

4. 忽视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在他们学习特长的时候, 孩子的兴趣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往往就是家长和老师容易忽视孩子的兴趣而盲目培养孩子的特长。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来决定培养孩子的方法和方向。

比如, 什么样的学习状态是孩子最想要的, 什么样的兴趣是孩子所热爱的, 特长就是将孩子的兴趣放大成孩子的一技之长。所以特长班一定要是孩子感兴趣的, 一定要在他们感兴趣的情况下培养。

综上所述, 对幼儿进行特长教育是有利于他们的成长的, 但是对于目前我国的幼儿特长教育来看, 还存在着些许的问题。在对幼儿特长教育中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注意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

摘要:如今幼儿特长教育蓬勃发展, 幼儿特长教育班也越来越多, 本文对幼儿特长教育班的资质情况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并对幼儿特长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特长教育,发展现状,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勇.邯郸幼儿特长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4 (03) .

心理问题特长教育管理 第2篇

面试问题―面对不利情况敢于说自己的特长

求职者在求职应聘时常常会遇到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应聘条件的情形,所谓“术业有专攻”,一个人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的同时,会拥有另一方面的特长。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不要为了谋取职位而刻意掩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但也不要忘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1992年,裔锦声取得华盛顿大学中文系博士文凭,一天她在翻阅《纽约时报》时看到了舒利文公司的招聘广告:要求求职者有商学院学位;至少三年的金融工作或银行工作经验;能开辟亚洲地区业务。裔锦声很快整理好个人资料给舒利文公司寄了过去。此后,她坚持每天主动与公司联系,以致公司人事部门一听到是她的声音,便想着各种理由婉拒。但她并没有灰心,仍然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与对方联系。最后,裔锦声鼓起勇气拨通了舒利文公司总裁Donald的电话。裔锦声在电话里坦言:“我没有商学院学位,也没有在金融业的工作经验,但我有文学博士学位,而文学就是人学,长期的文学熏陶使得我非常善解人意,我是一位女性,在读书期间,遇到了许多歧视和困难,但我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变得更加坚强。基于我拥有的优点,我相信贵公司会为我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如果贵公司感觉在我身上投资风险太大,可以暂时不付我佣金。”Donald总裁最终被打动,让她来公司参加面试。经过七次严格筛选,裔锦声从数百人中脱颖而出,成了本次面试中唯一的胜利者。这个结果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Donald告诉她:“我们之所以选用你,因为你是一个不会向生活和命运妥协的人。知识不懂可以学,可人的性格是与生带来很难改变的。”如今,打拼了十余载的裔锦声在华尔街创建了自己的重心集团,专门为美国跨国洋行与中国跨国企业提供全球人力资源与企业的管理咨询。面对面试无望这一“窘境”,裔锦声没有气馁,她鼓起勇气给舒利文公司的总裁打电话,最后在与总裁通电话的时候,坦诚地诉说了自己的不足,也及时而适时地亮出自己的优势,达到了“扬优补劣”的效果。惊人的勇气加上与众不同的优势帮助裔锦声赢得了很好的工作机会,也伴随着她取得了辉煌的人生成就。

特长铁路隧道通风设计问题探讨 第3篇

概述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发展速度迅猛。其中,铁路隧道通风建设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通风方案的优劣以及运营效果的好坏将对铁路隧道的救灾工程、运营安全以及运营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铁路隧道的通风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铁路隧道通风是指向隧道内引入新鲜空气,及时排除内燃、蒸汽机车通过长大铁路隧道时排除的烟气和热量的过程。铁路隧道通风设计有助于保障乘客和机车车辆乘务人员的安全,减缓隧道内钢轨、扣件、结构物等的设备腐蚀程度,提高机车牵引力的作用。

铁路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问题

铁路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是完成铁路隧道通风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铁路隧道通风按照通风方式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1.自然通风

铁路隧道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风和列车的活塞风将隧道内的污浊空气及时排除的通风方式。铁路隧道由于洞外和洞内的气温不同以及隧道两端海拔高度不同,产生气压差,引起铁路隧道内空气的流动。尤其是列车通过单线隧道时,会产生与列车同方向的气流,即活塞风。这些因素引起的空气流动均成为自然通风。铁路隧道自然通风方式一般适用于短距离隧道,隧道距离一般在1.5km以下。

2.机械通风

铁路隧道机械通风一般采用纵向通风方式,即利用风机将隧道内的污浊空气从隧道一端吹向另一端,机械通风设施主要有风机、通风机房、动力设备、通风道以及帘幕等。风机等通风设备一般多设在低隧道口处。按照相关规定在1.5~3km的铁路隧道可采用机械无幕帘通风方式;3~4km铁路隧道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宜采用机械幕帘通风;4~7.5km铁路隧道应采用机械帘幕通风方式;7.5km以上特长铁路隧道通风,由于受到列车通过时间间隔以及机械通风风速的影响,必须在列车行车间隔时间内排出隧道的污浊空气,一般采用纵向分段式通风,即利用隧道的竖井、横洞或斜井等作为通风道,利用铁路隧道内分段设置的风机,进行铁路隧道送排风。铁路隧道机械通风的风源一般均采用大风量轴流通风机供风。相比于半横向式、横向式等通风方式,纵向式通风在风机设备及动力方面是最经济的一种通风方式。

关于铁路隧道污浊空气的稀释标准

铁路隧道内污浊空气的稀释标准是隧道通风设计的重要依据,既影响隧道通风方案的选择,又影响隧道建设的投资规模以及建成后的运营费用及隧道环保。

隧道内有害气体主要来自于隧道机动车的排放物,包括CO、NOX、HC、颗粒物等。隧道通风主要控制的是CO、NO2、颗粒物,其中CO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为突出。根据《铁路隧道营运通风设计规范》(TB10068-2010)的规定,列车通过隧道后15min内,空气中浓度NO2应在5mg/m3以下。当铁路隧道海拔高度小于2000m时,CO浓度应在30mg/m3以下;当隧道海拔在2000m~3000m之间时,CO浓度应在20 mg/m3以下,当海拔大于3000m时,CO浓度应在15 mg/m3以下,否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竖井送排式通风的通风问题

1.竖井送排式通风模式

目前我国特长铁路隧道通风一般采用纵向式通风方式,在通排风设计时充分利用施工竖井、斜井、平行导坑或横洞等辅助坑道。其中,竖井送排式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竖井送排式通风模式是指在特长铁路隧道通风设计时,充分利用施工竖井作为隧道通风和排烟的风井之用,在风井内布设通排风风机。

2. 关于通风短路问题的讨论

特长铁路隧道通风的施工竖井普遍存在距离隧道出入口较近的问题,竖井轴流机无论是送风还是排风,由于风量加在风口两侧方向上,降低了风机提供区间隧道“推-拉”纵向排烟的效率,在隧道出入口处形成通风短路,使得区间内纵向排烟风速难以达到标准风速要求。为解决分段式纵向通风隧道出入口通风短路问题,增强隧道内纵向排风效果,可以在铁路隧道出入口位置设置射流风机,形成隧道竖井送排式与射流风机相组合的通风模式,主隧道和竖井形成多入口、多出口的通风体系。

结论

隧道运营通风的设计将直接影响隧道的运营环境、救灾功能以及运营效益。我国铁路隧道通风的关键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充分发挥其对铁路隧道通风设计的指导作用。

心理问题特长教育管理 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艺术教育,钢琴特长教育,问题对策

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作为社会化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有钢琴演奏能力的艺术人才。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制约着钢琴特长教育本身所担负的艺术教育功能特点的体现,出现越来越背离中小学生艺术教育初衷的现象。同时我们能够以钢琴特长教育为参照,看到社会化艺术教育普及之后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化艺术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发展特点。

一、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存在的问题

1. 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在艺术教育层次中的定位不清晰

艺术教育是美育在艺术门类教育中的体现,以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目标。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作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补充,弥补了中小学艺术教育偏于全而疏于精、偏于欣赏而疏于演奏等问题。但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到底是什么?各级各类钢琴教师大都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走着看,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那么应该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给钢琴特长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进行定位呢?

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Outlier)这本书中曾经说过,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这是指每个人要想较好地掌握某一门类的知识技能,一定要经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才能做到。虽然量化到一万小时的说法可能稍显绝对,但是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专业的系统训练来说所需时间也应如此。这个一万小时定律不仅适用于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在艺术教育中特别是演奏专业中更是如此。钢琴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的一个种类,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也都需要通过连续十几年日复一日艰苦卓绝的科学训练才能掌握规范的演奏方法、良好的演奏技巧和准确的艺术表现。因此,在艺术教育的层次中,对于那些天赋异禀而且有志于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同学,可以尽早进入专业音乐院校的附小附中进行专业钢琴教育,以及通过及早进行科学而规范的基础训练和技术训练来培养,以期未来能够成为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钢琴演奏家。

对于普通中小学生来说,持续不断坚持十年每天三小时左右的训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使是每天一小时的最低训练量,绝大多数学生也难以保证。因此,我们要抛开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清醒地认识到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层次以及其所应该担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清晰的定位,从而以此为指导对中小学生进行正确的钢琴教育。

2. 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缺乏规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的优点是可以因人而异,可以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因材施教,而其最大的缺点是教师个体由于专业素质各不相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而体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对于钢琴教学和学生在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不一而足,更遑论各级各类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统一性了。

就拿钢琴入门教材来说,教师使用的教材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学生在经过一到两年的入门学习之后,由于使用不同的入门教材,其手指弹奏能力、对乐谱的认知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在入门之后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进行以弹奏技巧为主的训练,有的按照各级各类考级教材以考级为目标进行训练。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以及在教材中每课内容的选择上,很多教师以自身的经验为指导,从来没有研究过每本教材所体现的教学思想,每本教材谋篇布局所体现的知识构架,每篇课文所体现的技术要点、音乐要素与重点难点,更不了解在课与课的衔接上教材所体现的技术要点的延续性,等等。

不仅如此,由于艺术类高考的导向性,钢琴教师都是按照音乐艺术院校钢琴专业招生时所要求的练习曲、大型乐曲、复调曲、小型乐曲这四种类别的曲目进行训练,最终都要努力达到考取音乐艺术院校所要求的完成好一首大型奏鸣曲、一首复调乐曲、一首练习曲、一首中国或外国小型乐曲的能力,而且我们发现,校外社会音乐考级的内容安排也同高考内容类似,这就更突出了艺术类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因此,由于教师对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所应具有的教学目的和对学生定位的不清晰,以及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文化修养、音乐专业素养的差别,出现了不论学生本身具有什么样的音乐天赋和条件,不论学生对于钢琴学习是出于什么样的要求和愿望,不论学生对于钢琴练习可支配时间的长短,一概按照这四项音乐院校考试内容进行训练。就这样的教学目标来说,似乎所有的钢琴教师都保持了惊人的一致性,那就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取音乐院校,这样的教学抹杀了学生对音乐美的体验,扼杀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而且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来说,更是枯燥乏味,苦不堪言,完全背离了艺术教育的初衷。

3. 中小学钢琴特长教学没有统一的检验和评判标准

我们知道,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考核,以检验教学标准是否达到要求。在中小学钢琴特长教学中,由于教学过程的社会化和一对一的特点,对于教学成果的检验就成为比较复杂的问题。就目前而言,教学成果的检验只能通过不定时举办的官方或民间的钢琴比赛、每年寒暑假的考级以及学生参加艺术类高考这三个方面实现。这其中,显而易见的是我们不能使用钢琴比赛的名次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而艺术类高考由于其对于学琴儿童数量的占比不大,因此也不适用。这样,我们只能通过考级来验证钢琴教学的成果了。

艺术考级的设立,起初就是为了规范艺术教学活动,以培养合格的艺术人才。经过十几年的运行,考级活动对于艺术教育的普及以及艺术教育规范化教学的推动已经基本取得了社会的认可,可是美中不足的是由于考级机构层出不穷,考级教材自成一体,考级过程宽严不一,所以为人们所诟病。

同时,在考级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的曲目类别与音乐院校招生考试类别相同,仅是难易度不同,这样不仅又把学生拖进了以高考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脱离了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而且,由于中小学生普遍练琴时间不够充足,造成很多学生每年只练习三四首考级所要求的曲子,以考级通过为目的,产生为考级而考级的恶性循环学习,艺术教育之本完全丧失。正因如此,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认为,“由于考级的功利化倾向和把艺术教育推向纯粹的技能培养,扼杀了学生的技能和潜能,社会艺术考级和艺术比赛的结果不能作为艺术特长的认定依据”。

4. 中小学钢琴特长教学缺乏综合性与全面性

现阶段的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都是由钢琴教师来完成,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强调学生演奏的手型、指法以及乐曲的音高与节奏节拍的准确性,在相继的学习中会给学生讲解乐曲的创作背景、所表达的情绪特点以及必要的呼吸、强弱等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演奏乐曲,而对于学生所应具备的聆听音乐的能力、演唱乐谱的能力则大都认为不属于自己的教学范畴。

钢琴特长教学作为美育的一部分,不能仅仅进行钢琴弹奏的教学,还应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视谱即唱能力、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以及理解音乐所需要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也就是要在弹奏钢琴的同时进行视唱、听音和乐理的全面综合训练。

音乐是需要耳朵聆听的艺术,因此,只有训练出对音高和节奏敏感的耳朵,才能敏锐地捕捉到作曲家在音乐作品中所要表现的情感起伏和情绪变化,同时,结合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聆听中分析出每一首乐曲所使用的调式调性的色彩,以及由于和弦结构差异与排列法不同所产生的张力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不仅从感性上了解作曲家在乐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且从理论上和理性上也能够了解作曲家表达各种情绪变化所使用的调式与和弦,才能真正深刻领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与创作思想,使自己的演奏在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中更加升华。而视唱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没有钢琴的时候也能够感受音乐的魅力,而且在学习钢琴演奏的时候,内心的歌唱更能够增强学生演奏的歌唱性,而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更是学生独立阅读乐谱时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

二、解决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 把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定位为中小学在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补充,通过业余进行器乐等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进行更加具体的美育教育

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不是专业艺术教育,而是音乐美育和乐器的普及教育,是学生在学校艺术教育之外对于进一步学习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重要补充。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小学钢琴特长教学任务。

2. 编写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性

中小学在学校艺术教育之外,组织高校、音乐团体、中小学校、社会音乐爱好者等各层次专家学者,编写一些具有纲领性、指导性的校外艺术学习纲要,并以此为指针,撰写一套权威的从入门到高级阶段的特长生钢琴教材,针对非专业学习的学生,融入钢琴演奏、钢琴即兴伴奏、钢琴弹唱等课程,课程的编写在兼顾技术训练的同时要注重把中外经典的交响乐、歌剧、舞曲、序曲、组曲、歌曲的主题以钢琴弹奏和弹唱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行既可以兼顾将来音乐艺术院校的升学,又可以进行美育教育的校外钢琴艺术教育。与此同时,以适当的方式做好对各级各类钢琴教师的专业培训、教材培训和教学教法培训,以比较统一的教学思想和教材进行教学。

3. 打造评判标准和评价体系

针对中小学钢琴特长教学没有统一的检验和评判标准的问题,我们要探索、研究一套不以钢琴演奏难度为排序标准,而是以对钢琴音乐美的感受、表现、创造为目标,真正适合中小学钢琴特长教学的检验体系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检验和评判。当学生在艺术学习中能抛弃世俗杂念,当对美的感悟得到肯定,当对美的表现得到鼓励,才不失为适合学生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

4. 加强音乐艺术的综合培养

我们在进行钢琴教学的同时,要以全面培养学生音乐素质为己任,在钢琴演奏的教学中按部就班地穿插视唱、听音与乐理的全面音乐素养的学习,而不是仅仅把这样的学习当做钢琴演奏的陪衬。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能唱、能听、能弹、能独立阅读乐谱,能理解作曲家创作意图,能完全了解、掌握并能表现音乐美的具有全面音乐素养的中小学艺术人才。

综上所述,要正确定位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层次,抛弃以技术训练为主线、以艺术类高考升学为目的的教育目标,明确特长教育所应该担负的不同于专业音乐教育和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任务,据此特点贯穿适当的基础技术训练和经典音乐作品主题,并按照多样化的演奏要求编写适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同时,要以纲领性的特点统一钢琴教材,并探索以更准确而恰当的检验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在钢琴教学中要贯穿视唱、听音、音乐基本理论等音乐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的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小学钢琴特长教育,培养出能够真正欣赏音乐美、理解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人才。

参考文献

心理问题特长教育管理 第5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特长生;选材;培训

现在的农村,多数是留守儿童,家长很多在外打工,孩子由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管理。在大多数家长的观念里,读大学并不一定就那么好,对孩子的教育也不是那么重视。在他们眼里,读书不行就去打工,收入比你大学生出来工作的还要高,还有就是对体育的偏见,搞体育的都是其他方面不行了,才来练这个的,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就算你通过体育上了大学,以后工作也不会很好。

通过这几年的总结,我觉得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要想有所成就,就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学校教师方面

1.学校的重视、班主任的支持

首先,学校应制订相关的激励措施,对获得的成绩进行肯定,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其次,要争取获得班主任的支持,学校在制定政策上也应考虑通过特长考上高一级学校的给予加分。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一类事情,体育老师选好了队员进行训练,但班主任出于对成绩方面的考虑,却不让学生出来训练,阻碍了特长生的发展。

2.教师的素养及无私奉献、付出

特长训练教师应具备相当高的素质,这不单体现在体育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而且还具有奉献精神,因为体育教师训练的付出与所获得的报酬是严重不成正比的。况且,现在收费问题是一个敏感话题,农村家长对收费又很敏感,所以,要求教师一定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做好特长生的培养训练工作。

二、学生训练方面

1.选材

对初中体育特长生的选材,要求不能过高,不是一定要按专业运动员的标准来选拔。我认为选材的时候要考虑到以下几点:首先是兴趣爱好,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对体育特别的兴趣才能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刻苦努力,奋勇拼搏,所以为了能把较好的体育爱好者培养成才,平时上课要注意培养学生体育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对上课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其次要有较突出的运动能力;最后对身体条件的要求不能过高,初中生正在迅速生长的发育时期,学生身高增长较快,表现出力量较差、身体协调性不是很好的问题,但是这类学生里面很多有着极大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系统训练,在初三或者将来升入高中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2.对体育生文化的重视

现在的体育特长生参加高考,除了专业素质以外,文化成绩的比重也占得很大,如果我们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文化课跟不上,对高考升学也没有帮助。曾经在我们学校毕业的体育特长生,考入綦江中学后,由于文化成绩跟不上,而导致中途辍学,未能完成高中学业;还有的在参加了体育单项特长考试后通过的,由于担心自己的文化成绩在高中跟不上,初中毕业后就去找工作了,也放弃了学业。

3.品德第一,对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视

品德好的学生,学习、训练做起来都是事半功倍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体育教师的管理与影响都有很明显的效果。

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特长生培养的成功与否。体育特长生一般都比较活泼爱动,他们不容易静下来,精力充沛,也比较有“哥们儿义气”,因此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们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事实上,这些学生也有比较好的一面,他们一般都敢作敢当,性格直爽。只要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对他们加以引导,他们也有闪光的一面。

4.系统的培训、训练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特长生的体育成绩,不可为了一时的成绩而毁坏了学生的一生。健康第一,科学训练、合理安排运动量,不可为了追求成绩而进行大强度不科学的训练。现在的初高中从事体育训练的队员,一定程度都是以付出身体健康作为代价来获得现在的高考升学机会,但是这部分人当他们成年后,对当时这种行为是持反对态度的。体育特长生培养训练中,要依据合理运动负荷原则进行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要经过加大—适应—再加大—再适应的过程,从而逐步提高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因为运动员在承担一定负荷后必须有一段恢复时间,才能承担新的更大的负荷。小负荷运动量主要使有机体得以充分恢复,可以用学生之间做游戏、球类娱乐等内容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运动的快乐中调整和恢复体力,如果追求形式上的大运动量,一味蛮干,就可能造成伤痛和过度疲劳,其结果适得其反。

体育训练是一个严谨科学的过程,教师只要抓住了学生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营造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因材施教,科学施教,就能使体育特长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张贵敏.现代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心理问题特长教育管理 第6篇

在我校3 ~6各年班级中, 存在部分来自于体育学校的武术特长生, 学习文化课。远离家庭, 居住体校内, 易于不良外界的诱惑, 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年级组的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认为, 武术特长生文化课底子薄, 虽然成绩不计入班级管理中, 但是个性孤傲、惹是生非, 问题较多, 与其他后进生形成一股不可扭转的坏习气, 影响班级纪律管理。就本班四位特长学生基本情况摸底分析, 他们都来自于乡下, 家庭经济情况拮据, 性格开朗, 文化课学习成绩虽然也有较好的, 但总体情况都比较差。家长在孩子的发展认识上, 特长生以专业为第一要素, 文化课为辅, 疏于学习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这类学生受校内外思想误区因素的影响, 对文化课学习产生了应付心理, 对班集体的活动没有责任感。长期以往他们会逐渐远离班级, 便会形成一个完全孤立于集体之外的特殊群体。

二、分析特长生的生活状况, 摸清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1. 远离家庭使其产生孤独感, 眷恋家乡

3 ~ 6年级的小学生, 但大部分孩子都没有离开父母家庭的管理和呵护! 对于武术特长生这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长期远离父母, 面对新的环境, 陌生的面孔, 心理归属感非常强烈! 易孤独和寂寞, 感到没有人疼爱, 失落的心理情感, 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团体, 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 获得帮助和爱, 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 获得安全感。

2. 专业性误区影响其学习成绩及态度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 家长发现孩子的特长为第一要素, 输送孩子发展特长。如在特长生中学习较好的一位孩子, 刚入学时学习还可以, 因后来经常完不成课后学习任务, 慢慢的学习跟不上了, 孩子喜欢武术, 家长认同文化课不是最重要的方面, 孩子将来走这条道路, 也有发展前途, 疏于学习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以培养特长取代个性发展, 违背学生意愿。特长教育应当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家长忽视少年儿童正处于个性发展阶段, 他们的身心发育远未定型, 认识水平正在发展, 随着对“特长”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加深, 对特长还存在着再选择和再定向的问题。

特长生来自校内外思想误区因素的影响, 形成个人对自己的角色定位, 专业刻苦严格, 显示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与众不同, 时间紧, 对文化课学习产生了应付心理, 慢慢地形成学习上懒惰、不用心的习惯, 对班集体的活动也没有热情, 没有责任感。长期以往同学们开始疏远他们, 他们也逐渐远离了班级, 形成一个完全孤立于集体之外的特殊群体。

三、给予“小确幸”, 构建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育人环境

1. 仔细观察, 摸准心态, 调整班级管理结构

学生生活学习的过程是了解学生的主要环节, 武术特长生相比较其他学生在锻炼上比较辛苦, 每天清晨都早早地练习专业, 回来学习文化课, 感到非常疲惫, 课上注意力不够集中;但他们体能比较好, 课下和同学们玩时, 时不时与其他学生发生冲突。如何改变对特长生的误区观念, 需要把他们作为集体的一部分来管理。首先, 看到他们有比较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这个闪光点, 让他们成为班级生活委员, 孩子感觉到在班集体中被重视的喜悦, 孩子的心理愿协作、肯干了。找时间, 与他们谈心, 谈谈我们小时候的班级乐趣, 引起话题, 说说他们训练的故事, 听听他们累不累, 问问早餐吃的好不好。通过期中测试成绩, 看到他们虽然底子薄, 但不是成绩最弱的, 与其他任课老师交流, 给他们不等同于其他学生的作业量。从此他们的脸上有了笑颜, 感觉干什么事情唯恐给老师丢了脸似的, 变了、肯学了。

2. 参与分享班级活动, 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长期的教育过程。因此, 与学生的谈心过程中, 一定要因材施教, 一定要有耐心, 并能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实际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一年一度的元旦拔山比赛活动, 体现出他们带队锻炼有素, 取得了优异成绩, 他们感到很自豪, 其他同学也分享了快乐! 逐渐拉近了与其他同学的关系, 班级其他同学也消除了被压制的心理, 积极主动交流, 分享文化课学习, 分享班级生活的苦与乐。

3. 谈心沟通, 消除心理疑虑, 重塑自信心

孩子远离父母, 一到休息日, 便思念家里的人, 在他们的言行中随时就能展露出来了, 为此, 和他们在休息日聚会, 带给他们家里煮熟的热洋芋、热玉米, 让他们获得家的温暖。孩子话语便会多了起来, 并且了解到性格内向、学习较好的那位学生的心里疑虑。他在特长班学习, 因为他专业特长不是很好, 文化课又落下来了, 内心比较矛盾, 心理负担较重, 对特长还存在着再选择和再定向的问题。为此通过联系家长, 让家长明白不要过高强调孩子在特长的期望值, 使孩子心理轻松起来, 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与孩子谈心沟通, 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与其他特长生相比较, 年龄偏小、体质弱, 但在专业协调方面好, 有所优势, 从而使他重新树立生活和学习的自信。

4. 避免义气用事, 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元旦的气息, 对于即将毕业的孩子, 是喜庆激动的事儿, 一再要求学生收起欢庆的用具, 稳定自己情绪, 可是有位女生按捺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拿起彩喷向一位新来的性格内向的特长生喷去, 劝止未果, 孩子用劲过猛一拉, 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事后的谈心最为重要, 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 无论是事情的哪一方, 但同样需要沟通。心理内向的孩子, 本来不是喜欢这样玩, 再加上武术特长生手劲较大, 一旦出手, 造成的后果较重。引导他们避免义气用事, 是特长生最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要求他们休息时多和同学玩耍, 形成较好的亲和力。以生命点燃生命, 来塑造自己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特长的发展提升, 孩子们的疑虑逐渐消除, 在紧张而愉快的节奏中学习。

5. 营造孩子特长展示的平台, 彰显文化魅力

毕业班由于学习节奏紧, 不再排练“六一”文艺节目, 但孩子们欢庆的欲望非常强烈, 特邀他们的专业教师来校和他们一起表演。他们整套武术表演流畅和连贯, 表现得很有自信。他们矫健的身姿风采, 给全校师生带来精神感染, 进一步推动武术进校园, 中华武术文化得到传承并得到发扬光大。

四、结语

心理问题特长教育管理 第7篇

一、手指软,塌指严重

在钢琴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手指是软的、塌的。手指立不起来极大影响对音乐形象的塑造,给将来弹奏带来相当多的问题和麻烦。通过有效的方法训练,使手指克服软弱现象,傲然挺立,得心应手地塑造音乐形象。

手指支撑如同人体的站立一样,手指在钢琴上学会简单站立支撑并不十分困难。要使每个手指按照弹奏钢琴需要的基本手型支撑站立,并使各指获得平衡的独立支撑能力并非轻而易举。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训练过程,还需要恰当而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严格训练。要完成手指在弹奏中的正常支撑需要做两件事,首先以适当肌肉紧张组织手指的各活动关节,使其按照弹奏需要的基本手型构成各手指正确指型的支撑准备状态;其次以各种恰当而有益的练习训练各个手指,使其逐步具备独立承重的支撑能力, 进而取得各指平衡协调的支撑力。

对于弹奏钢琴人的手指来说, 最重要的支撑环节是指甲关节(即第一关节)和指掌关节(即第三关节)。手指支撑能力即主要指第一关节和第三关节的坚固性与它的承重能力,手的十个指头的天生素质是各不相同的。

通过以下两类练习,能较好地解决手指软、塌指等问题。

(一)手指直接接触钢琴的训练

1.让每个手指进行独立的单音落指练习。一般从三指开始训练,接着二指、四指、一指、五指,从易到难进行,在训练软弱的四、五指和笨拙的大指时,可与三指交替训练,用三指的“榜样”作用带领弱指训练 ,容易找到站立的感觉。

2.以不同的手指组合进行双音落指练习。可根据难易程度选择双音的手指组合。如一三指、一五指、一四指、二四指、二五指、三五指等。

(二)手指支撑的辅助练习———不上钢琴的练习

对于许多纤弱的手指,仅在琴上练习,手指承受重力的分量和强度是不够的,为了加强手指站立过程,运用一些辅助练习,提高手指的支撑能力,是完全可行的。 .

1.握橡皮圈练习 。 选择一个适合手大小的橡皮圈进行训练,训练次数由少到多。

2.在单杠上练习 。 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练习 ,既锻炼手臂的肌肉,又锻炼手指的握力和承重力。

3.直立式手指俯卧撑练习。将五个手指分开,保持住良好的手形状态,用一定张力使五个手指坚强牢靠,用指尖置于墙面,选择好一定距离(先近后渐远)做直立式俯卧撑,次数由少到多。

4.挠指练习 。 选择一个平滑的桌面 ,适当伸张手指 ,五个手指往手掌心抓挠,能克服第一关节的松软现象。

二、急于求成,练琴方法不对

因为学生从进校到专业考试的时间只有两年半的时间,时间紧,内容多,所以大部分学生会急于求成,在练习过程中想着快些弹完,殊不知不按一定方法练习,效果适得其反,不是这里错 了 ,就是那里 断了 ,把乐曲弹 得支离破 碎、毫无美感。

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一定要学生按教师讲授的方法练习。一首新曲一般的练习步骤是:

1.认真读谱 。 包括乐曲的体裁 、调号 、拍号 、速度记号 、表情记号等都要认识清楚。

2.分手练习。把乐曲左右手部分都单独进行练习。 特别是复调音乐,花大量时间进行分手、分声部练习,这样合起来才会有旋律感,过早合手往往事半功倍。分手练习应贯穿练琴的始终。

3.按乐曲的乐句 、乐段进行合手练习 。 也就是一句一句地弹,一段一段地弹。

4.经过大量分句分段练习后 ,可以试着完整演奏 。

5.按乐曲要求的速度和情感进行完整性练习 , 这时会出现一些被“卡”住的地方,这地方就是难点,解决难点的方法就是慢练和分手练。

6.解决了难点后 ,再进行全曲演奏就会很顺利 ,如果连续弹奏三到五遍都没什么失误,这首乐曲就算练习成功了。

三、表演经验缺乏、容易紧张

学生到了期末考、习奏会、演出活动都表现相当紧张,乐曲演奏不完整,音乐表现不完美,更有甚者于中途全部遗忘,演奏无法进行。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从方法、心理、实践三个方面进行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从训练方法入手 。 当学生把乐曲弹成熟时 ,教师要学生做“反向”练习。 所谓“反向”练习是:

(1)会弹快的乐曲要进行慢速练习 ,也就是“快”与“慢 ”的练习方法。

(2)会合手弹的曲子要进行分手练习 ,也就是“分”与“合 ”的练习方法。

(3)会背弹的乐曲要看谱练习 ,也就是“背”与“看 ”的练习方法。

2.从心理方面进行训练。学生演奏不完整 ,有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就是“想”得太多。为了要完整,一直担心有失误,结果失误反而更多。引导学生允许自己有失误,多想想乐曲的情境,投入到音乐情境中就会消除心理紧张。

3.从实践入手。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上台实践的机会 ,如习奏会、演奏会、比赛、考级等活动,经过多种多样的实践锻炼,学生才能克服怯场心理,全身心投入到乐曲演奏中。

四、学生有普遍“拔高”的现象

因为学生学琴时间短, 家长和教师都想在短期内训练一首“大曲”参加考试,希望能得到高分,而事实上选择“大曲”,学生不仅弹得费力,达不到技术要求,音乐表达不完美,而且很难完整地完成作品。这样的考试结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考生的选曲是至关重要的,要选择音乐性强的,技术要求符合自己条件的乐曲,才能考出好成绩。

心理问题特长教育管理 第8篇

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是目前中学体育教师除体育教学外必须面临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在此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进入了教师的视野——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训练, 尤其是赛前的心理调整。运动竞赛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比赛, 有其特点、任务、对手、环境和方法。在运动员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 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其中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素质调整在训练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专业运动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 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 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 在赛前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校体育特长生在赛前出现的心理状况不佳、放大压力、心理障碍的问题进行调查, 并试图通过本次调查, 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了解我校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二是究其原因, 探讨几种体育特长生的赛前心理训练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足球、篮球、田径运动队共65名队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学校体育》、《体育心理学》以及谷歌搜索引擎的相关检索, 确定与本文相关的参考文献。查阅文献共有98篇, 参考31篇, 引用5篇。

1.2.2 访谈法

通过对本校体育教师与心理辅导教师关于本校现阶段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访谈。

1.2.3 问卷调查法

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该量表包括9个因子, 分5级评分, 即没有、很轻、中度、偏重、严重, 按1、2、3、4、5记分, 每个因子反应出被测者在某方面的症状情况, 该量表涉及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是目前国内公认的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准确、信度和效度均较高的心理学量表, 测试学生的赛前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130份, 回收130份, 有效回收率达100%, 符合测试要求。

1.2.4 数据统计法

实验中的数据均采用Excel2003和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在比赛前后, 学生在焦虑、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这4个因子上出现了显著性变化。

根据比赛后的测试结果显示在焦虑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和躯体化因子都普遍低于比赛前的一般水平, 且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P<0.05) 。

从数据来看, 我校体育特长生心理异常比例为19.6, 从得分来看, 60%有轻度以上问题, 20%有中重度心理问题。从总体情况来看, 轻度异常占了很大的比例, 中重度异常者比例有点偏高, 尤其在赛前。总的来说, 我校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调查发现, 异常者最严重的四项是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 主要表现为:焦虑——惊恐不安、坐立不安, 多动和一些躯体现象;强迫症——无法摆脱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 持续的厌恶性, 厌学;躯体化——食欲不振、厌食、失眠、多动, 兴趣减退、动力缺乏、失望悲观等。以上是许多学生的共同特点。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课的要求相对少些, 体育特长生是长期进行训练, 总想用时间来换取运动成绩, 以便展示自己并不比普高生差, 可以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才华,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使学生的压力增大, 容易产生敌对现象。

表2可以看出, 比赛前与比赛后的心理状况相比较, 发现抑郁状况都比较明显, 赛后焦虑状况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 但是抑郁状况反而并没有明显的下降, 这与比赛中运动员取得的成绩有密切的关系。赛前由于比赛压力大, 自己对自己要求较高, 赛前与赛后成绩落差比较大, 对成败的社会后果、观众的情绪、比赛胜败的意义、竞赛对手的水平等不能正确对待或估计错误, 这样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抑郁状况并没有在比赛中得到很好的释放, 是造成抑郁状况指数并没有明显下降的直接原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我校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特别是在赛前的焦虑、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躯体化表现突出。赛前与赛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 说明不同群体, 不同时间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一, 起伏较大。赛前学生焦虑、躯体化、抑郁现象比较明显, 赛后学生焦虑、躯体化现象下降明显, 而抑郁想象下降有限。

3.2 建议

3.2.1 培养学生正确的比赛动机

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比赛动机, 因为正确的比赛动机会对学生参加比赛产生良好的推动力量, 如为学校、为教练、为家人、特别是为自己的理想而战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要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比赛动机, 就要对学生进行赛前心理健康辅导,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调动其兴趣, 缓解其紧张的情绪。要让学生明白适当的参加体育比赛不仅能增强自身的自信心、进取心, 还能磨练个人意志, 使自己性格开朗活泼。学生感觉到参加体育比赛是他们自己所需要的, 那么正确的比赛动机就算培养成功了。

3.2.2 正确看待比赛的结果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应有的谨慎, 所以要让学生正确看待比赛结果, 赛前先做最坏的打算, 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让学生明白比赛结果只是对自己过去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成果的一个检验, 而且在比赛中可以发现自己以往的不足, 今后树立正确的学习和锻炼目标, 争取每一次的进步。教师更应积极鼓励学生, 努力使他们端正思想, 正确看待比赛结果。

3.2.3 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估

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是树立信心的重要条件。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在赛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要充分全面的考虑可能存在的困难, 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估, 才能对比赛结果要达到的目标有个适当的定位。

3.2.4 增强取胜的信心和决心

参加比赛要有信心和决心。有信心, 就要在战略上藐视困难, 有决心, 就是应该在战术上重视困难、要有在困难条件下争取胜利的准备。只有信心而缺乏在困难条件下争取胜利的决心, 一旦碰到困难就会失望。增强决心就是要作好切实的考生思想准备, 要设想在困难的条件下去争取胜利, 对技、战术要作好分析, 要抱有“不是要让人家拼你, 而是应该你去拼人家”的赛前思想准备。

3.2.5 对可能产生的各种干扰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在比赛中可能遇到各种干扰:裁判漏判、错判、判罚不准确等。学生若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往往会因情绪波动而遭到失败。要教导学生具有处乱不惊的大家风范。

3.2.6 教师要做好学生赛前的心理辅导

学生在比赛前一般都会比较紧张, 作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赛前的心理辅导, 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调动他们有利于比赛的情绪, 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有经验的教练员还能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恰如其分地激发他们奋发的情绪, 产生争气或不服气的想法, 从而激起强烈的自信心和有利于比赛的增力性情绪。

3.2.7 进行适应性训练

训练比赛中的环境和气氛, 提高抗干扰能力。比赛前训练最好安排与正式比赛相仿的时间、气候和有一定观众的情况下进行, 有可能的话, 可换场地进行训练。没有条件, 也要在相近条件下训练, 不然的话, 正式比赛会感到不习惯而影响成绩。譬如原来场地小, 注意力容易集中, 一旦到开阔的场地上比赛, 注意力难以集中, 对场地、距离都会不习惯。

3.2.8 训练集中注意力

上场前想些什么, 对比赛能否发挥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学生上场前要使注意力集中在思考如何更好的在比赛中发挥水平, 仔细考虑自身的特长和弱点, 规划好相应的战术措施和在困难条件下的应变措施, 绝不要担心失败后会产生的后果, 免得引起精神紧张。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文献综述等研究方法, 运用SCL90心理自评量表, 分析比赛前学生的心理状况, 从而提高赛前训练的实效性。结果发现:比赛前后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抑郁、焦虑四个因子上呈现显著性差异。表明:在比赛前, 由于涉及到的训练内容较多、较复杂, 比赛时间长, 密度大, 思想包袱重, 生活休息环境不习惯等因素会影响比赛效果。如何合理运用现有的资源与环境, 安排好赛前的心理训练内容, 调整好比赛情绪, 以最佳状态投入到比赛中去, 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赛前,心理健康,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2]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中学体育网.

[3]赛前心理调整训练.少年学校体育, 1997 (3) .

[4]钟宏伟.高考体育类考生的考前心理准备.中国学校体育, 2008 (7) .

心理问题特长教育管理 第9篇

一、心理潜能的概念

潜能是指人具有的但又未表现出来的能力。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潜能的发掘和发挥都存在着极大的心理因素。心理潜能的概念是建立在人脑的机能远未被开发这个事实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脑潜能就是心理潜能。人通过提高认知和学习技巧、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锻炼坚强意志等方法都能够发挥人的生理、心理潜能。因此, 从广义角度来讲, 任何潜能都属于心理潜能。心理潜能按心理现象可分为认知潜能、情绪潜能、意志潜能和个性心理潜能。

二、职校生心理潜能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心理学家对心理潜能的开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为我们了解人的潜能指明了方向, 让我们对职校生的培养前景充满了信心。但回看现实, 不得不承认, 在职校生心理潜能开发上, 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这就要求我们职教工作者重新反思, 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 并寻找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

(一) 传统课程对职校生心理潜能的开发不足

由于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 很多职业学校的课程目标都简单地定义为知识、技能的传承, 未能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目标, 忽略了学生心理潜能的挖掘。即使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长, 部分职业学校也始终关注的是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 导致学生德育目标达成过低, 人文素养、合作意识缺乏。

(二) 专业选择的不合理对心理潜能的限制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谓百花齐放, 几乎涵盖了三大产业中的各个分支。但由于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盲目性、随意性问题突出, 并不能完全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应用领域, 以及各专业学习对学生本身心理特点的需求。选择了不是自己感兴趣的甚至是厌恶的专业, 就会缺乏动力, 出现“混日子”顺利毕业拿张文凭即可的现象, 严重者甚至出现多门不及格被校方退学的结果, 严重阻碍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

(三) 社会偏见对职校生心理潜能的忽视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 职业教育长期处于从属地位。由于我国传统“重理论, 轻应用”的人才观的存在, 职业教育在一段时间内已经被视为学历教育淘汰者的“收容站”。试问, 有多少学生进入职校学习是自己的主动选择?这种无奈, 让社会对职校生的教育目标几乎降低到没有大的刑事案件, 就算蒙混过关。不关心职校生怎么学, 学到了什么, 不能唤醒学生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心理潜能因素。

三、实践特长课的概念及组织形式

(一) 实践特长课的概念

实践特长课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 弥补学生在专业选择中的缺陷, 打破班级和课程的限制, 充分全面有特色地发展学生的潜在优势和特长的一种辅助性课程形态。职校实践特长课综合了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社团组织、体育运动团体、综合素养教育等教育手段。

(二) 实践特长课的组织形式

实践特长课主要由技能兴趣小组和文体社团活动组成, 配备专职的指导教师, 在完成常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 打破班级和专业的限制, 由学生自主选择实践特长课项目, 每天安排单独的时间开展。

四、实践特长课对职校生心理潜能开发的作用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职校生也渴望获得积极体验。因此, 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 从实践特长课入手, 注重职校生心理潜能开发, 构建积极心理潜能开发模式, 能有效地营造积极的氛围, 促进职校生心理潜能的开发。

(一) 建立全新的学生观, 认识职校生心理潜能

根据多年教育经验, 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可知, 中职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 但其智力素质并不差, 很多学生在其他方面很有天赋, 他们的思维敏捷, 动手能力较强, 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 适应性强, 如果引导得当, 教育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他们之所以上不了高中, 很多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学习, 或是不喜欢学习。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 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只要我们合理引导, 方法得当, 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他们是有很大的可塑性的。所以, 我们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心理潜能, 努力实施“因材施教”, 加强实践特长教学环节, 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二) 定位教师功能, 引导学生开发心理潜能

由于实践特长课的选择基于学生自我意愿, 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外, 实践特长课的内容涵盖文化、艺术、体育、技能等, 它的课堂活动、团队交流也远远多于传统的课程。因此, 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 实践特长课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经验, 而教师是欣赏者、引导者、支持者和促进者。参与活动本身就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实践特长课弹性大、组织灵活, 学生是主体、行动者, 教师应辅助学生增加参与背后的信息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 帮助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 从而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化学习, 达成心理潜能开发目标。

(三) 完善评价体系, 激发学生心理潜能

从自我效能理论可知, 一个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除了受到本身能力的影响外, 自我效能也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因此如何对学生参与实践特长课的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价, 是学生心理潜能能否得到激发的关键。实践特长课的评价是有多维度的, 应该抛弃模块化、单一化、成绩倾向的特点, 将知识技能与心理品质发展结合在一起, 实行多方位的评价体系, 体现自主性, 将职业道德、毅力、洞察力、行为积极性等心理潜能达成情况纳入评价的范围, 注重过程的考核。学生在实践特长课的学习表现作为综合能力评价的重要部分, 和学科学习成绩构成学生的最终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心理潜能的存在, 从而建立自信, 提高自我效能。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能起到正向、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 实践特长课是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全新模式, 它的开展可以让我们树立全新的职业学校学生观和教育观,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职校学生的心理潜能, 为国家经济发展和腾飞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当然, 由于实践特长课中心理潜能开发的研究和实施仍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我们不断结合心理学知识, 摸索总结,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职校生心理潜能的开发。

摘要: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是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和心理潜能开发。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教育, 未来需要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职业学校的教育宗旨就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各行业所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现实中, 职校学生大都是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 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往往使职校学生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 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如何重新认识职校生所存在的心理潜能, 从而通过正确的教育管理模式, 来引导学生建立自信, 提高自我效能, 从而把他们培育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就变成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职校生,心理潜能,实践特长课

参考文献

[1]马丁·塞利格曼.活出最乐观的自己[M].辽宁:北方联合出版传媒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万卷出版公司, 2010.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3]A·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心理问题特长教育管理 第10篇

【关键词】肩肘臂坐姿手掌手指手腕

钢琴弹奏在当今社会运用越来越广泛,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钢琴的学习,钢琴教学也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最常见的有哪些问题呢?而这些问题又应如何克服呢?下面我仅这些常见的问题谈几点个人见解。

一、坐姿中的问题

俗话说:“站有站像,坐有坐像”,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正确、自然的姿态。但许多初学者会忽视坐姿,觉得怎样坐都没关系,只要能在钢琴上弹出音就行。这种观念造成了许多初学者在坐姿上出现很多问题。最常见的有哪些问题呢?

1、弓腰驼背,僵硬直立

弓腰驼背,僵硬直立都是常见的极不雅观也不正确的弹奏姿势。首先要调整坐位与钢琴的距离,上身坐直,用双臂轻轻提起双手并将其置于键盘之上,使上臂和前臂形成一个略大于90。的钝角,那么这个距离就合适了。

其次,找到键盘的中间点,有钥匙孔的钢琴,钥匙孔那里就是中间,没钥匙孔的,可将双脚直对两个踏板,这样就找到中央了,在弹奏中不能随便挪动,只能移动身体重心。而且坐凳不要坐满,也不能坐的太浅,必须保证身体自由倾向的灵活性。

再次,调整坐位的高低。坐位的高低因人而异,上身坐直,双手置于琴键时,肘部与键面基本在一个平面上,自然下垂于侧身的上臂与肘部形成略大于90。的钝角为最佳。

2、绞脚绕腿

在弹琴中,有的孩子懒散地跷起二郎腿,有的过多的摇晃和扭动身体,绞脚绕腿则是最常见的一种不良坐姿,一般是不用脚垫的孩子弹琴时出现的,有时也可能是由于弹奏者思想不集中,太过放松,懒散时所犯的毛病。因此,在弹琴前要找到一个高度适宜的踏脚凳,即孩子坐稳,将脚放上之后,以大腿根到膝盖处略呈坡状下斜为宜。大孩子可将脚一前一后放置踏板前,稳定重心,在弹奏中则要集中精力弹奏曲子,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一心投入到音乐中去,用心去弹而不是一味的用手弹琴。这样就可克服这种毛病的出现。

二、手臂与手腕的运用中的问题

手臂和手腕在钢琴弹奏中运用地极为广泛,手腕在钢琴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功用:一、支撑;二、调节。而很多初学者都会忽视对手腕的基础训练,导至在手腕的运用中出现很多问题。下面我们来谈一下常见的几个问题。

1、端肩吊臂

很多初学者由于心里多余的紧张,用力而形成了端肩吊臂的坏毛病。那么,我们在弹奏前就必须先轻松,舒适,自如地活动一下肩关节,转动一下头颈,甩一甩大臂,找到自如,随和,下沉的放松感觉,然后,在弹奏中保持这种感觉,在弹奏中,心里要集中想着琴谱及怎样抒发感情,这样就会减少内心的紧张,将弹奏当成是一种享受,这样,手臂、肩膀就会自然放松下来,从而克服了端肩吊臂的毛病。

2、压腕,抖腕

腕关节直接控制着手,是最为积极活动的部位,也是毛病出现最多的部位。手腕放松是获得重量弹奏的关键,手腕是连接手指与手臂的纽带。弹奏的力量要通,要把手臂自然重量送到指尖,就要通过手腕的控制与稳定。手腕通常是放平的,不要过高或过低,这样都不利于弹奏。这些也都是由于手腕僵硬导致的,那么如何克服呢?

(1)手指要积极主动。手腕尽量放平,稳定手腕,防止抖动。

(2)开始不要强调音量力度,用较小而均匀的力度做基本练习。

(3)将中指按在键盘上并挂在那里,肘关节稳定不动,然后用腕关节的活动力,做手腕本身的向上向下向左向右以及划圈的动作。

三、弹奏方法中常见的问题

1、断奏中的“太空舞”

断奏是重要的基本弹奏方法之一。在做断奏练习的手臂自然提起时,肩膀放松,大臂通畅,肘部的自然活动带动小臂和手腕,使手自然抬起,手指处于积极主动弹奏的任务状态。触键快,离键快。指尖要牢靠,可想象如充足的皮球,极有弹性。手指触键面小。

在弹奏练习中,手臂自然下落时,防止过多地施加外力或下落途中控制力量。过多地施加外力,容易引起敲击触键的粗糙声音;手臂下落途中控制了力量,容易出现“太空舞”触键式的虚弱声音。在弹奏练习中,手指触键后站一站,是为了着重体会手指着力后瞬间松通的弹奏感觉,认识着力和放松的两种不同的感觉,解决“紧与松”的弹奏矛盾。弹出扎实饱满、松通圆润的声音,防止敲击或虚垮状态。

2、连奏中的“糊音”

在连奏中要注意手指贴近键面的触摸感,控制好下键速度柔缓的适度感。连音练习需要掌握三个技术环节:(1)做好弹奏过程中力量转移的“接力棒”准备,将力量转移到即将弹奏的下一个手指上。(2)要做到手指的下键弹琴与放键抬指要在同一个发力点上完成,使前后声音紧密无间的连贯自然,不过此时也要防止音“糊”了。(3)要弹清楚小乐句或动机性连奏中的中间音符。

在连奏练习中,要防止出现三种不良现象,一是前后的两音乃至三个或四个音重叠而出现的粘指现象。二是前后音符连贯不密切而出现的断音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把第二个环节掌握好。三是在连奏中出现声音虚浮单薄,缺乏应有共鸣现象,这主要是触键指尖的手臂重量缺乏贯通。这些毛病需要我们掌握好以上三个技术环节才能去除。

总之,以上常见毛病是初学者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在入门时尽量克服,否则到以后就难以更改了。形成了这些不良习惯不仅影响外型美观而且还阻碍技巧的发挥。在此,希望我个人的低见能给初学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卡尔.莱默尔 《现代钢琴演奏技巧》上海音乐出版社

[2]吴钱英《简明钢琴教学法》华乐出版社出版

美国中学特长教育研究 第11篇

一、选修课课程设置

美国中学选修课的时间在13—15岁之间, 初中二、三年级左右开始。美国中学开设门类繁多的选修课, 覆盖面较广, 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定, 大多讲授实用性知识、技能, 涉及工业、农业、林业、法律、文秘、外语、驾驶、制造、建筑、财会、时装、维修等领域。如马里兰州布里斯中学 (1) , 以培养高素质, 多方面人才为目的, 开设各类有益学生身心发展, 发展个性、发掘潜能的课程。如外语 (拉丁语, 西班牙语及法语) , 艺术 (声乐, 乐器, 表演, 绘画, 摄影, 雕塑, 舞台艺术, 戏剧, 乐队及舞蹈) , 体育 (篮球, 网球, 足球, 橄榄球, 棒球, 曲棍球, 垒球, 田径及摔跤) , 卫生等等。

此外, 学校还聘请有关专业人员或专家为学生上课和指导。通过这些课程, 帮助学生学习一般技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了这些课程, 学生中学毕业后, 即使考不上大学, 也可以掌握一种技能谋求职业。

二、选修课评价制度

美国的中学实行学分制和选课制。高中学生够40个学分才可毕业, 其中32个学分是必修课, 其余是选修课。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依据其深度、难度分为基础、一般、高级等若干等级, 并分别编号, 供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低水平课程为基本要求, 修满学分即可达到毕业水平;高水平课程与大学衔接, 学分为大学承认。学分制和选课制体现了美国中学教育的自由选择, 因材施教的特点和优点, 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 又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方向。

对于学生成绩的评价, 没有统一标准, 而是因人而异, 以特长作为鼓励学生发展的评价要点。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所得的学分, 例如, 英语既可以通过课堂考试获得学分, 也可通过参加演讲比赛、演话剧、朗诵、社会公益表演活动等拿到学分。在业余时间参加计算机学习, 可拿到数学课学分;参加球类比赛, 代表队都可拿到体育课学分。美国的招生录取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 有特长、有能力的学生在每所大学都受欢迎, 所以不用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死学书本知识上。

三、丰富的课外活动

美国中学生有丰富的课外活动, 包括学术性活动, 娱乐性活动, 体育活动和社区活动。学术性的有自然科学、数学、电脑、写作、编辑、辩论等;娱乐性的包括话剧社、合唱团、乐队、舞蹈队、摄影社、桥牌社、少年企业家社等;体育类的有校运动队、拉拉队等。各种课外活动都有一个辅导老师。美国各学校把课外活动作为帮助学生增长才干, 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 经常进行考核以促进其发展。

“俱乐部”学生发展和发挥其个性的重要活动。美国中学下午正式课程完成后, 都会有固定时间以不同渠道、不同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活动。活动时间一般为1小时, 形式上有“俱乐部”“学生社团“学生协会”“荣誉协会”等, 有的由教师组织, 有的完全由学生自己负责, 自主活动。例如, 布里斯中学有各种学生俱乐部和团体, 包括化学俱乐部﹑物理俱乐部﹑学术讨论小组﹑学习互助小组等等。并且开展各类有益学生身心发展, 提高动手﹑动脑和社会实践﹑交际能力的课外活动, 包括学生自己制作的年鉴﹑报纸和杂志。学生们还积极参加各类社区活动。 (2) 此外, 有的学校自己设定了各种有趣的节日:“帽子日”, “睡衣日”, “单数日”等等, 学生和老师会在这样的日子里作出独特的装扮, 还会举办各种特别的舞会, 这样的节日给孩子们创造了张扬个性的空间, 也提供了他们与人交往的机会。

四、特色学校

磁石学校也称为“特色学校”, 拥有独特的设施和专门化课程, 学校形式多种多样。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专门的《磁石学校辅助方案》, 为磁石学校提供指导和服务。同时, 地区教育委员会对磁石项目有专项的经费支持, 以满足学校项目的开展。这种学校通常由社会团体、企业、教育团体、家长团体、教师、个人或其他机构开办经营, 由于每所特许学校的开办者不同, 因此每所特许学校都各具特色, 除了具有特色的教育计划和教育目标之外, 还体现在学校的经营管理、家长参与教育活动、资金使用等各方面。

此外, 磁石学校还为资优生量身定制发展计划, 如果学生的确在某些方面有天赋, 美国学校可以为这些学生开设天才班, 即GT课程 (Gifted and Talented Class) 。据统计, 美国公立学校中有24%的学生就读于磁石学校, 15%的学生参加了磁石方案。当今的磁石学校不仅要为学术尖子提供服务, 而且要为各种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服务, 让他们有机会参加地方学校所不具备的特别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吴成军.美国中学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J].中国教师, 2013 (7) :66-77.

[2]全红霞.美国教育的优点[N].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1) :24-26.

[3]胡庆芳.美国中学的课程设置[J].教育文汇, 2003 (9) :34.

[4]康嘉岐.美国中学课程设置及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安排的启示和借鉴意义[J].百花园地, 2012 (5) :172.

[5]曹烨.从美国杰出人才的培养成就看教育分流 (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9.

上一篇:新形势下新闻采编工作下一篇:应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