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突发事件范文

2024-09-21

农村突发事件范文(精选11篇)

农村突发事件 第1篇

一、农村社会紧急事件的特征

由于农村地域十分广阔, 农民居住分散,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因此, 农村社会紧急事件具有明显不同于城市紧急事件的特点。总体来看, 农村社会紧急事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紧急性

即事件发生后果无可挽回, 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处置并控制事态进一步扩大, 否则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如械斗、爆炸事故等发生后可能已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如不能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人员财产损失将会不断扩大。

2.突发性

农村社会紧急事件发生的时间、形态和后果往往无规则, 突然发生而难以准确预测。许多灾害和风险, 如各种安全生产事故、森林火灾等, 人们还难以准确预见其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有些灾害和风险, 如地震、台风、旱灾、水灾、疫情等虽能做出一定的预报, 但对这些灾害风险发生的具体形式及其所造成的影响或后果, 还难以完全准确预见。社会秩序型灾害的发生更是如此。

3.威胁性

事件的发生威胁到公众的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无论是自然灾害, 还是其他类型的灾难, 它们往往涉及一个地区或者几个地区。另一类灾害可能仅仅在某一个较小地区内发生, 比如投毒这一类恐怖活动, 但就其后果所涉及的人数规模来讲仍会很大。还有一些紧急事件, 虽然影响人数不多, 影响的地区也会很大。如2003年发生SARS, 在农村所涉及人数并不高, 但它威胁到全社会的公共安全, 其后果造成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在政治性社会突发事件中, 出现群体性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阻塞交通、集会、聚众闹事、群体上访等行为, 对农村基层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如不能及时妥善处理, 甚至可能使整个社会在一定范围内陷入一定程度对峙状态。

二、农村社会危机事件的基本特征

危机事件虽然存在着发生征兆和预警的可能, 但由于真实发生的时间、地点难以准确预见, 且出乎正常的社会秩序或人们心理意料之外, 因此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我国农村社会危机事件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扩散性

许多农村社会危机事件, 发生之前缺少预见或虽有预见却长期无力解决甚至故意回避矛盾, 从这个角度来讲, 这些危机事件的发生是可预见的。例如, 居高不下的“乡统筹费”、“刮肚皮”式的计划生育措施等, 在一定诱发条件下肯定是会导致农民群体性对抗。正是因为对这类事件可能诱发农村社会危机事件的预见, 党中央及时调整相关政策, 坚决禁止个别基层干部严重违纪行为, 实行农业税“两免”政策, 才有效地避免了农村危机事件大量发生。

在农村社会危机事件发生以后, 人们往往又不知所措, 对危机事件的后果缺乏预见性。农村社会危机事件之所以成为危机, 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在事件开端以后, 很难预计它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 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 事物之间的联系愈发呈现多元和共时的特征, 资源的有限性也会导致事实上顾此失彼, 形成“连带反应”, 把危机的影响扩大。典型的例子就是2003年11月爆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 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波及东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不断有新的感染者被确认, 并有数十名感染者不幸死亡, 其来势可谓凶猛。

2.危机事件影响具有社会性

与通常意义上的社会危机事件一样, 农村社会危机事件也是发生在公共领域内的突发事件, 事件产生的影响不仅在于其本身所造成的现实损害, 而且也会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 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社会群体性。例如, 不法企业业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 在传统的政治学研究中, 本来只是属于两个相互对抗主体的社会系统中的矛盾, 但是, 由于政府当然地负有监管市场运行秩序的责任, 因此, 农民工与不法企业业主之间的矛盾冲突, 就可能演变为农民对政府监管不力的不满和寻求政府保护的诉求, 使这种社会事件转变为一种冲击政府的危机事件。典型的案例如安徽省滁州市个别不法企业业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群体上访事件。

3.危机事件管理具有非程序化决策特征

社会突发事件影响后果难以确定, 其实质在于事件信息的缺失, 现实中的不可预见性导致了信息的不可靠或不完备, 无法提供决策所需的基础。农村社会危机事件是突然发生的, 无章可循, 演变迅速, 其决策极为复杂而困难, 但决策的后果往往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管理组织本身的安危。一般来说, 决策行为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种是程序化决策, 即结构良好的决策;另一种是非程序化决策, 即结构不良的决策。由于这两类不同决策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不同, 因此, 它们所采用的技术是不同的。非程序化决策包括大量的人工判断。尽管关于人类认知过程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但目前尚未出现革命性的突破, 因此, 非程序化决策仍然与传统方式类似。

农村社会危机事件从本质上说是非程序化决策。对于危机状态, 正是要在有限信息、有限资源、有限时间 (客观上标准的“有限理性”) 的条件下寻求“满意”的处理方案。迅速地从正常情况转换到紧急情况 (从常态到非常态) 的能力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如果急于求成, 以个人主观价值判断代替了危机事件本身的价值判断, 随着危机事态的发展, 就会陷入没有选择余地的“霍布森选择”。[1]

三、农村重大灾害事件的基本特征

农村重大灾害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与事故灾害两大类型。判断某一种类自然灾害或事故灾害是不是农业灾害, 关键是要看它是否给农业造成危害, 只要是给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物体及农业劳动者造成破坏或损害的各种灾害, 都可以称为农业灾害事件。

农村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是我国农村自然灾害最为突出的特点, 除此之外, 农村重大自然灾害还有几方面主要特点。一是强度大。气象灾害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灾害, 1994年17号台风在浙江瑞安登陆, 一日最大降雨量达620毫米, 大风、暴雨和大潮的袭击, 造成126人死亡, 4500多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177.6亿元。二是危机面广。全国每年平均有4000万~4667万公顷农田受各类气象灾害的危害。三是破坏性大。据统计, 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粮食550亿公斤, 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以上。四是群发性。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具有非稳定性, 往往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地区集中爆发或流行, 形成多种灾害同时迸发的局面。[2]五是继发性 (或称链发性) 。所谓链发性, 是指由首先发生的原生灾害诱发产生的一连串次生灾害, 通常把一次原生灾害诱发产生的次生灾害称为灾害链。[3]六是农村自然灾害致灾递减性。即农业灾害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 由于受自然机理的作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由致灾因子到灾害的发生, 再到实际的受灾与成灾, 最后到具体的灾害损失, 其危害范围是逐步缩小的, 其危害程度也是逐步下降的。此外, 农业自然灾害还有与人为灾害紧密相关的特征。各类农业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大都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人类一些违背自然运动规律的活动严重破坏了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则, 造成生态环境失衡诱发自然灾害。

农村人为灾害或事故灾害, 还具有集中破坏性特征。所谓集中破坏性是指灾害发生地人口越密集, 经济越发达, 灾害造成的破坏性就越大。当今世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灾害所笼罩和威胁。当然, 并非所有的农业灾害都是农村社会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 有些灾害的破坏性较小, 对公共安全的威胁不大, 这样的灾害就不会引发公共危机。有些灾害虽然来势凶猛, 但人类通过灾害预防管理, 避开了灾害的锋芒, 大大减轻了灾害的破坏力, 把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如2005年8月我国浙江省在迎战第9号台风“麦莎”时, 由于准备在先、措施得当,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 在破坏力如此巨大的台风中仅死亡2人, 成功地化解了一场严重的公共危机。[4]只有那些造成了严重破坏, “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了严重威胁”的灾害才被视为农村重大灾害事件。

四、转型期农村社会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

突发群体性事件虽然是一种典型的突发事件, 具有突然发生特征, 但它并非事前不可预见, 相反, 大量突发群体性事件是有明显征兆的, 而且也多为人为因素推动才可演变而成。与其他形式的农村社会突发事件一样, 农村突发群体性事件也是临时性的突发事件, 但是它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类事件的参与群体一般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没有明显的政治目的, 只是想维护自身的权利, 但是如果处理不当, 事件的性质也可能发生变化。[5]在转型时期,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普遍呈现出如下特点。

1.问题 (矛盾) 集聚特征明显

目前, 我国农村的许多突发性事件大都属于“能量积累型”, 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之前, 一般来说都有一个“能量”积累过程, 会出现许多明显的前兆, 而且问题积累越多, 前兆就越明显。而许多问题久拖不能解决, 或者对上级封锁消息, 最终就会一触即发, 大规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就不可避免, 使工作往往陷于被动。

2.规模扩大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 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规模越来越大, 有时甚至达到500人以上, 来访群众大都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情, 强行进城, 不听劝阻, 对抗情绪激烈, 部分上访人员行为粗野, 比较难以控制, 若处置不当, 很容易使原本属于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 而且这种群体性突发事件组织性比较强, 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也容易被少数不法分子和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对农村的社会稳定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3.参与群众的诉求具有复杂性特征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 有一个矛盾积累期, 在这个过程中, 往往由于农村基层政府处理不当致使事件不断升级。受示范效应影响, 参与群众越来越多, 使得原本相对简单的矛盾更加复杂化。各种参与人员具有不同的目的, 群众要求的合理性与行为的违法性交织在一起。由于诸多因素的积累, 有相当一部分上访者始终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思想, 而且唯上唯大心理很强, 认为不找大领导就解决不了大问题, 往往采取不理智的手段向政府施压。

4.事件原因具有多样性特征

一般来说,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突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政策原因、历史原因、利益原因、干群矛盾原因、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等等, 有时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 形成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复杂性。[6]具体来说包括征地拆迁及补偿安置和配套政策难以落实、农民负担过重、基层选举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舞弊行为以及民族、宗教信仰和利益矛盾激化、其他诸如社会治安、民间、行政执法等问题引起的矛盾等事件诱致因素。

五、结束语

农村社会紧急事件、危机事件、灾害事件以及突发群体性事件等农村社会突发事件具体形式各有其自身特征, 但从总体上看, 不同形式的农村社会突发事件还是拥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一是管理决策具有非常态特征。由于各类突发事件在时间上具有突发性, 因此, 在农村社会突发事件管理决策上, 它们均属于非常态的管理决策。二是正当性理由的人权克减。农村社会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 政府可以因正当理由行使紧急权力, 从而使得公民人权一定程度被克减。但是, 这种人权克减措施必须谨慎, 任何超出宪法规定、超出维护国家生存必要性的紧急权力与人权克减措施都应依法实施。三是总体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处理解决得好, 可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增进人民的团结, 保持社会稳定, 我国政府处理“非典”和“禽流感”事件, 为此提供了成功范例;处理得不好, 则会使矛盾激化, 甚至酿成乱子, 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从上述农村社会突发事件基本特征综合分析来看, 对于各种农村社会突发事件, 原则上宜采用民主与法制、经济调节、说服教育、疏导缓解等方法来妥善解决, 防止用过激的方法, 防止用处理敌我矛盾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摘要:农村社会突发事件既包括大型农业自然灾害, 也包括突发性的紧急事件或危机事件。本文分析了农村社会突发事件中紧急事件、危机事件、灾害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四种基本形态的个性特征, 分别指出了各种突发事件处置不当可能造成的严重社会危害后果, 并提出了相应的识别、应急及善后处置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突发事件,特征

参考文献

[1]周学胜.邪教防治与政府能力[J].中国行政管理, 2005, (10) .

[2]陈文科, 熊维明, 朱建中等著, 农业灾害经济学原理[M].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0.

[3]李经中.政府危机管理[M].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

[4]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

[5]李燕凌, 周先进, 李立清.透过SARS审视中国农村公共危机问题[J].农业经济, 2003, (02) .

农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第2篇

一、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 xx(村支部书记)

副组长: xx(村民主任)xx(妇女主任)

成 员:

(综治委员)

(村支部副书记)

(村民兵营长)

(主任)

2、分工 小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信息组、转移组、安全组、卫生组、治安保卫组、各工作组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各负其责,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信息组:支部书记、村民主任

抢险组:由民兵营长、农民技术员、民兵组成 转移、安置组:由护林员、团支书、妇联主任等人员组成 卫生组:由 xx卫生站具体负责

治安保卫组:由片区民警、、综治管理员、民兵等人员组成三、运行机制

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

本预案的启动条件和程序:根据信息监测部门或事发地的紧急通报进行分析评估,当确认发生或即将发生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时,报牌楼街道办事处,应急预案小组组织召开会议,制定应急措施,明确任务分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1、预测与预警

村应急领导小组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完善预测和预警机制,科学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信息监测: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监测网络,在现有汛情和森林防火监测等手段的基础上,拓展信息渠道,扩大监测能力。

3.监测内容:负责本村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的普查、登记和管理工作;掌握本村重大危险源数量、重大隐患分布和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以及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做好信息收集和风险分析工作。

4、信息报告:①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村委会、村小组要立即如实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世界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虚报有关情况。②村应急领导小组接到突发公共事件重要信息报告后,研究判断各类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及时提出紧急处置建议,向应急预案小组报告,并将牌楼街道办事处应急预案小组领导批示或指示传达各村委会,并跟踪反馈落实情况,村民小组要及时掌握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对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报送,要高度重视,严密监测事态发展,及时上报乡政府办公室。

5、先期处置:①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村应急领导小组要立即做出响应,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应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牌楼街道办事处报告。②村应急领导小组在向办事处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6、恢复和重建

7、善后处置:①村委会应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得做好善后处置工作。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结束后,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清理事故现场,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8、恢复重建:村委会具体负责恢复与重建工作。需要上级政府给予援助的,由村委会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请求。

三、应急保障

根据事件危害程度,村应急领导小组按照职责及相关预案要求,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财力、物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讯等保障工作,保证应急救援的急需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1、人力保障

(1)群众团体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要切实加强社会力量的应急能力建设,使其掌握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

(2)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村委会按照预案分工调用应急队伍和社会力量进行处置。必须时,要及时向上级政府请求援助。

2、财力保障

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所需财政负担的经费,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必要时,请求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

3、物资保障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储备、调拨方案,明确储备地点、储存方式、储存物资种类、储藏数量和调拨程序等,应急储备物资调用由村应急预案小组统一协调。

四、基本生活保障

村委会要积极配合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治安维护。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治安联防,协助公安部门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

五、监督管理

1、宣传教育

(1)要通过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常识。

(2)要在全村普查开展紧急避险、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知识进村入户活动,增强公众安全防范意识。

(3)要及时向村民公布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内容(涉密内容除外)、预警方式和报警电话。

2、责任与奖惩

(1)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村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村委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运用紧急权力,采取应急措施依法实施监督。

(2)对不报、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重要情况或者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直接责任人和其他责任人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xx村 党 支部

农村突发事件 第3篇

关键词:湖南省;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湖南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大多数,至2012年末,全省农村人口3541.8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5%。近年来,随着湖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及社会的转型,产生矛盾和危机的因素明显增多,农村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湖南省2008---2012年分别发生19.4万起、19.96万起、23.61万起、25.65万起、34.58万起突发事件。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湖南省农村应急管理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整体上来说湖南省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完善。

一、湖南省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湖南省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在法律法规、组织体系、预案编制、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湖南省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1.危机意识淡薄

相对城市应急管理,湖南省农村社会的危机意识相对较差,从农村基层政府到普通民众普遍存在危机意识淡薄的问题。一方面,湖南省农村基层政府对农村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和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事前预警重视不够,往往注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且采取的措施仅仅是被动应付,没有将应急管理作为一种非常状态来对待;另一方面,农村民众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普遍不高,掌握的应急管理知识不足,缺乏应急自救能力,危机防范意识不高,且对危机的心理承受力也有限。如2011年邵阳塘田市镇9.9沉船事故,基层政府与民众对挖沙船造成的河道安全隐患不够重视,且安全执法监督力度不足,导致客船被锚固钢丝绳绊住侧翻沉没,造成12人死亡、20人受伤。

2.基层政府应急能力弱

农村基层政府大多位于偏远地区,经济落后、财力不足及技术缺乏等因素导致农村基层政府应急专业人才不够、技术手段落后等,且基层公务员大多不具有专业背景,缺乏必要的应急管理知识与处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基层政府难以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反应,无法快速认定突发事件的性质,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基层政府缺乏专门的、综合性的应急管理协调机构,致使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基层政府很难有效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和资源投入到应急救援中去,无法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造成危机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如2007年郴州市碧塘乡"6·30"群体性事件,村民认为永兴县碧程公路线路走向改变损害了其利益,开始集体上访与阻工,因基层政府及其领导处理不当、公安机关用警不慎,对村民进行强制传唤导致事态扩大,最后造成公安局领导和警察被300余名村民围攻,9名民警和辅警、10名村民不同程度受伤、10台公务员车辆被扣等后果。

3.物质基础资源匮乏

农村地区受经济水平、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缺乏相对丰富的物资基础资源的支持,主要是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及法规政策等。政府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且城乡投入结构失衡,农村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落后。物质基础资源是农村开展应急管理的基础,没有相应的资源支持,农村应急管理工作就无法有效进行。2010年,湖南省全社会总投入4154.8亿元,占全省GDP比重45.16%,农村建设投入545.2亿元,占全社会总投入的比重是13.12%,占全省GDP比重仅为5.93%。到2010年底,湖南省建制村硬化路通畅率只达到80%,仍有9565个建制村未通畅,涉及里程33205公里,还有1774个村完全不通公路。

二、完善湖南省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探讨

湖南省农村突发事件的频发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针对现阶段湖南省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有效应对农村突发事件,须采取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措施,不断完善湖南省农村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1.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危机应对能力

农村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事件处理的效果和走势,关乎农村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加强对农村基层政府和民众开展应急管理教育与培训已成为完善湖南省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当务之急。应加强对县(市、区)、乡(镇)两级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特别是对农村领导干部进行务实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正规的、系统的危机管理培训,提升他们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应将应急教育纳入农村国民教育体系中,在各个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农民的危机防范意识教育,引导农民科学的认识各种突发事件,提高农村社会的警觉性,组织各种形式进行危机管理知识和应急技能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提高农民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农民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危机处理技能。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资源储备

农村基层设施薄弱、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且各类应急物资资源极度缺乏等,极大的制约了农村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农村财政体制,加强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等,加强农村特别是湘西、湘南、湘西南等偏远山区的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网络、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卫生医疗室等方面的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和信息报送系统的建设。同时,应建立农村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包括技术、信息、物资、人力资源储备等,要根据各地农村的人口分布、地理环境、交通等实际情况,合理科学的布局,为迅速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3.注重善后工作,制定长期恢复规划

湖南省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即对善后恢复工作不够重视,往往只注重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而事后也仅限于危机之后的基本生活救济,对于人心的安抚和可持续生计等问题极少关注。因此,应加强农村突发事件善后恢复工作,建立完善的长期恢复规划。在事后,不仅要向民众提供基本生活救助和补偿,还要尽快组织专业心理救助机构和人员,定期进行心理教育和帮扶,帮助受灾民众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尽可能的防止出现心理失控、不理智行为等现象。同时,还应重视事后的评估总结和问责,要对事件出现或扩大的原因进行分析,科学界定事件的性质,明确各级政府及人员的责任,严格追究各种失职行为的责任,且要对突发事件的整个应对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农村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参考文献:

[1] 莫利拉,,李燕凌.公共危机管理----农村社会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与责任机制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2] 何振,刘丰.县级政府应对自然灾害救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_以湖南省若干县_市_为考察[J].中国行政管理,2010(12).

[3]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对策研究课题组.湖南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对策调研及其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4] 彭幸国.河南省农村危机管理现状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5] 郭占锋,李小云.关于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的若干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0(08).

[6] 黄璜.论我国农村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J].黑龙江史志(政治研究),2010(23).

农村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引导 第4篇

农村突发性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如周期性台风、洪水、暴潮、地质灾害;公共供给不足带来的卫生隐患问题,如农村居民的传染病发病率普遍高于城镇居民,结核病、肠道传染病、血吸虫病等在农村时有爆发,并且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高污染企业从城镇向农村转移、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各种矛盾引发的群体性非理性行为。

一、舆论引导中出现的问题

传统的舆论引导方式是通过对信息的集中控制来消除不利的舆论,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这种引导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了。

1. 农村突发性事件与媒体反应能力的错位

以前对突发性事件,媒体采取的信息量发布峰值是“低、中、高”,公众第一时间得不到想要的信息,时过境迁“新闻”才晃晃悠悠地出来,在事实真相发布时,有的甚至已经成为往事。近几年,特别是“非典”事件爆发后,媒体有了“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的“尚方宝剑”,可以尽快公开信息,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透明度。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以2004年浙江海宁“2·15”特大火灾事故报道为例。事故是在下午2时15分发生的,又是地处交通发达的沪杭之间的农村,从杭州和上海到事故发生地均为一小时多一点的车程。下午6时,赶到现场的媒体只有两三家,绝大部分媒体是在晚上七八点钟后赶到的。事后许多媒体感到遗憾,没能抓拍到第一现场。只有少数几家媒体在当日晚间新闻中作了简单报道,但由于没有第一手图像,信息量明显减弱。大部分媒体是在次日进行报道,比较详细的报道是在第三天,但均缺乏直观画面和一线资料。其实许多媒体较早就得知发生了火灾,但没有像对高楼、矿区等敏感地方那样重视,认为农村的一次草屋火灾没有大的新闻价值,所以有的只是电话询问,有的媒体是在“发生火灾,有伤亡”直到“发生火灾,有特大伤亡”的不断报料中,才感到了新闻的价值,指派记者赶赴现场。当然,事故地处农村也为媒体寻找发生地带来了困难,结果是绝大部分媒体没有拍摄到火灾现场镜头,使一场损失极大的造成40人死亡的火灾与媒体零碎的报道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2. 权威信息与虚假信息传播的交融

突发性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都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或通气会。海宁“2·15”特大火灾后,浙江省和海宁市都举行了相关的新闻发布会,但事实真相仍不明朗,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死亡人数多而知情人少,由于受灾群众年龄大,文化低,表述不清,火灾发生过程谁也说不清楚。这次火灾报道公开了灾情信息,但由于媒体缺少第一手资料和图像,报道显得单调和信息量少。一些媒体也采取了走访周边群众的做法,力争充实报道信息,挖掘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追求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但也出现了真假信息交融传播的问题,给当地政府造成了更大的压力。特别在受害者后事处理上,有的媒体越位充当了“法官”。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虚假信息往往是难以避免的,媒体应增强判断力,客观报道,力求公正。

3. 深层次剖析与受众接受心理的冲突

突发性事件报道,传达信息相对容易,而对事件的深层次剖析难度就大得多。这次火灾,没有看到深层次剖析报道,当地的干部群众尤为不满,认为报道没有说到点子上,反映了记者对农村的现实、对农民的现状不了解,高估了农村的生存环境。火灾暴露的是农村公共秩序管理上的不足,而有的媒体纠缠在消防、土管、文化设施、图书阅览室、迷信活动等表面现象上,没有抓住当前农村的症结问题。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由于其突发性的特质,前期的舆论导向容易模糊,舆论引导的政治风险大,地方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往往以政治的眼光来看待重大突发事件,而记者更多地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就造成了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理解上的偏差。

二、对农村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引导

假如把社会比喻成一台机器,那么在突发性事件面前,大众媒介首先是“稳压器”,帮助民众从突发性事件带来的情绪中尽快地解脱出来,保证社会的安稳。

1.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突发性事件报道敏感度高,把握不好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给社会稳定造成危害。因此,报道突发事件要从政治上、大局上着眼,充分考虑到事件的复杂性、敏感性和报道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有些情况不宜立即公开,有些情况需要暂缓处理,有些情况要轻重有别、内外有别。突发事件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掺杂着各种因素,记者在报道中应当客观公正,不把个人情绪和意见掺杂其中,防止以偏概全,误导受众。对于突发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要客观描写,不能为泄一时之义愤而偏离笔端。否则,既违背了新闻真实,又达不到舆论引导的目的。

2. 追踪到底,深层开掘

农村突发事件 第5篇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核心业务系统联网,系统架构由分散模式发展为数据集中模式,相应风险集中到联社汇聚点。联社汇聚点的安全、稳定将影响到全辖信用社所有前台网点业务的正常开展。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意外事件(包括人为和自然的灾害),减少由于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害,现制定XXX市农村信用联社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

为确保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工作能顺利实行,联社成立信息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组织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全面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xxx(联社副主任)副组长:xxx(科技信息部负责人)成 员:xxx(信贷资产管理部负责人)

xxx(财务计划部负责人)xxx(稽核监察部负责人)xxx(安全保卫部负责人)xxx(综合管理部负责人)

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为XXX市农村信用社计算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最高决策处理机构,统一领导全辖农村信用社计算机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统一处理计算机突 发事件。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联社科技部,负责具体制定应急方案,组织实施应急方案的各项步骤及操作程序。财务、保卫、综合管理等相关部门在实施过程中配合科技信息部门做好人员安排、外部协调和相关设备物资的保障工作,确保应急方案工作顺利有序的实施。

办公室下设业务应急组由财务部负责、技术应急组、风险评估组由科技部负责、综合支持组由综合部负责、综合协调组由保卫部负责,职责如下:

(一)业务应急组职责 :

1、负责解决业务准备方面出现的疑难问题,同时督促、检查、落实处理情况;

2、负责制定业务应急措施和有关的组织落实工作;

3、负责处理系统对内运行测试的业务指导工作;

4、负责跟踪、汇总业务差错的处理。

5、监督系统运行,对出现的重大异常情况讯速定位并及时上报;

6、对业务应急措施的过程进行全程有效监控;

7、遵照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启动实施业务应急措施;并按照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终止执行业务应急措施,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8、应急处理结束并恢复正常后,向应急指挥中心提交 业务应急情况报告。

(二)技术应急组职责:

1、负责制定联社技术应急措施和有关的组织落实工作;在全局性故障发生时,向自治区联社迅速报告故障状况、可能造成的影响、排除故障所需时间等情况;

2、负责全辖信用社业务系统、其他应用系统等的运行、维护工作;

3、遵照自治区联社科技中心的指令,启动和实施技术应急措施。

4、负责全辖信用社网络线路的安装、管理、调试和维护工作;

5、负责对网络的运行和质量情况及重大疑难问题进行分析、通报,提出改进意见和办法,提出优化方案,并对网络进行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确保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

6、负责监控中心及网点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在授权范围内按规程及时处臵;

7、负责网络安全系统,如防火墙、入侵检测、主机加固等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配臵;

8、负责与厂商联系维修、维护自身无法维修解决的设备;

9、负责中心水、电、暖的检修、维护、应急处理;

10、负责机房供电系统、空调、UPS电源、消防设备、灭火设备等的维护和应急处理工作;

11、负责检查电器线路、通讯线路、避雷设备和接地设备;

12、负责对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VPN网)的维护及故障的排除工作;

13、负责在网络运行过程中随时掌握网络系统配臵情况及配臵参数变更情况,对配臵参数进行备份,与数据通讯局线路维护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三)风险评估组职责:

1、对计算机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鉴定;

2、对业务系统应急方案进行审核;

3、负责全辖农信社业务系统规范操作检查,进行各类突发事件风险检查和金融计算机犯罪案件调查;

4、负责检查系统内计算机设备运行环境是否符合规定,并提出整改意见;

5、负责全辖计算机安全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建议,对发生的计算机安全事件及时向自治区联社科技中心领导汇报。

(四)综合支持组职责:

1、负责收集汇总业务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各类公文、综合性材料、信息等的草拟、收发、传阅、查阅、保管、整理 归档及电子印鉴、磁介质文本的管理;

2、负责计算机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实施的后勤保障工作。

(五)综合协调组职责:

1、做好与政府、新闻媒体、金融同业等相关部门及上、下级联社之间的联络协调工作;

2、制定统一的工作规范,如重要事件报告制度、统一对外宣传的口径、重要门题记录制度等;

3、提供安全保卫工作;

4、与公安机关联络协调工作;

5、提供人力、物力资源的准备;

6、提供法律知识支持;

7、审查对外公告的信息的法律符合性

二、现状描述

网络休系:根据自治区联社电子化建设工程,我联社综合业务数据通信网络分二级结构,分别为旗县汇聚点、乡镇到旗县汇聚点二级网络。

运行体系:自治区数据中心集中统一控制各大应用系统的生产运行,实行数据管理、业务应用维护和会计核算的集中统一。

三、风险分析

(一)风险分类:根据可能导致系统故障的原因,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系统

来自外部系统与系统运行相关的交易对手、客户、互联网是可能导致的系统故障原因。需要重点考虑恶意攻击,导致系统不能正常服务,数据被修改或删除等。

2、基础设施

系统可能由于其赖以运行的物理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的问题导致运行故障,如机房、电力、电信等。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可能出现的故障和事件:

(1)通讯线路故障,例如连接自治区联社科技信息中心通讯线路故障、旗县联社通讯线路故障、各营业网点通讯线路故障等;

(2)电源故障,例如市电供电系统故障、发电机组工作异常和UPS故障等;

(3)人为(遭受恶意攻击)或自然灾害导致生产机房主要生产设施遭受毁灭性破坏;

(4)机房发生火灾;

(5)空调故障,引起温度异常。

3、操作风险

任何一项操作都可能产生操作风险,必须对各项操作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预先估计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操作风险的评估不是静态的,而应随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调整。

四、信息系统技术应急措施实施原则和注意事项 实施原则

(一)快捷原则

1、当出现故障时,需要快速联系到各系统的主要负责人。

2、在解决过程中,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类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冗余原则

1、故障发生时,在当事人无法确定故障等级时,故障等级向上冗余;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或准备过程中时,处理技术人员和后备技术人员向上冗余;

3、对口原则

由于技术问题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当故障发生时,需要解决问题的对口技术人员到现场解决。

注意事项

(一)明确故障处理要求,避免忙中出错

解决问题的技术人员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到,故障处理中使用到的手段多是带有危险性的,要充分认识到各种处理手段的负面影响,明确故障处理要求,正确有效地完成故障排除和恢复处理。

五、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联社与自治区联社建立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预警系统,根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计算机数据县域处理中心及其他渠道所获信息及时对风险状况作出判断,预防突发事件发生。

(二)联社应根据计算机突发事件的风险程度和紧急状况对有关预警报告按照一般关注预警、特别关注预警、紧急情况预警进行分类标识,逐级上报。

(三)业务人员和运行管理部门发现系统灾难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内容符合预案的要求,便于领导小组研究决策。

六、信息系统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一)计算机突发事件的报告必须做到快速及时、客观真实。

(二)联社科技部是计算机突发事件主管组织,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马上向自治区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三)信息突发事件具体包括: 1信息系统软硬件故障; 2网络通信系统故障; 3系统感染计算机病毒;

4数据处理中心遭水灾、火灾、雷击; 5网络遭遇入侵或攻击;

七、应急响应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联社立即组织基层信用社自救处理,请求相关各方进行技术救援、立即通知数据受损机构、协调有关单位调拨应急资金和处理应急信息等。

(二)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还应视情况所需及时与当地政府、监管部门、人民银行、公安机关、电信资源提供部门和新闻媒体取得联系。

(三)应急响应程序启动后,各级应急机制、人民银行当地支行、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及新闻媒体应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四)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利用现代有效通讯手段,在基本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方式向自治区联社信息电子化建设领导小组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至迟在12小时内将突发事件的主要情况以书面形式详细上报。

八、应急处臵

(一)应急处理工作必须由科技部门负责人到场指挥;负责人无法及时到场时,应指定人员现场指挥并尽快开展工作;应急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各项应急处理工作。

(二)参与应急处理的各部门要服从统一指挥,全力配合做好各项应急处理工作,必要时由牵头部门及时联系设备或技术服务供应商尽快赶赴现场工作。

(三)应急管理的牵头部门应组织有关科技部门与业务部门共同分析应急事件的性质,准确地启动技术应急方案或 业务应急方案。

(四)系统关键岗位人员有备份,突发信息系统事件发生时,在最大限度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和业务正常处理。

(五)加强对备份人员的业务培训,能使备份人员尽快熟悉业务并能熟练操作。

应急处臵流程:

九、机房环境应急预案

为了保障中心机房设备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及时、有效地解决中心机房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或已发生的故障,尽可能降低对运行环境的影响,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方案。

(一)预防和准备性措施

1、应对UPS、空调安装监控系统,加上人员监控做到人、机7×24小时联防。

2、与代理维护公司积极沟通、紧密配合,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人员定时查看有无溢水、火灾等隐患。

(二)应急措施:

1、停电

(1)机房值班人员应迅速了解停电原因和停电时间,如不能确定停电原因和停电时间,应一直保持联系直至得到对方明确答复。(2)监控UPS各项参数与机房温度。

(3)如供电部门通知停电时间大于或实际停电时间已超过24小时或UPS电池剩余不足50%,通知综合保障组进行发电机供电。

(4)关闭所有非关键业务用机、终端、打印机,优先保证核心路由器、交换机用电。

(5)市电恢复后继续监控UPS各项参数与机房温度直至恢复正常后有关人员方可脱离现场。

2、设备故障

发现UPS、空调有报警状态或停止工作,及时通知维护人员到达现场,维护应立即与厂家人员联系,迅速进行维修,使设备恢复正常。

3、火灾

如发现火灾及时拨打119报警,并打开灭火器自救,如火情控制不住,马上组织工作人员从消防通道迅速撤离。

4、水患

(1)发现空调、天花板少量溢水,及时通知综合支持组到达现场,关闭进水管道,并排水,及时联系有关人员抢修。

(2)机房迅速大量积水,及时通知电信大综合支持组关闭大楼进水阀,并启用水泵排水。

十、网络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核心业务系统网络通讯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准确的处理故障,以及主要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网络能够稳定、正常运行,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一)岗位与职责

1、网络管理岗的职责:负责网络通讯系统相关规范、标准的指定并负责实施、监督检查;负责网络通讯软件、硬件的选型、验收等技术工作。

2、网络维护岗的职责:负责综合布线系统的选型、施工、调试、验收、维护、培训等技术工作;负责全网通信线路、网络设备、综合布线系统安装验收的技术知道。

(二)应急措施

1、网络维护人员根据对网络故障的分析判断,最后网络维护人员把问题定位在网络设备故障。

2、用网络设备的console口进入设备,监控网络设备能否进行正常的运行模式,执行命令reboot初始化设备;如果能够进行正常运行模式,首先用命令show ip route eigrp检查路由信息,路由信息不符合以前配臵的,把该条路由信息修改为以前的配臵。若路由信息和以前的配臵相同,则是网络设备的IOS或者是硬件有故障,应立即和服务商联系,让其更换IOS或者硬件。

3、网络设备恢复正常后,网络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分析网络设备故障的起源,并且拟写一份网络设备故障调查报 告。

十一、网络通讯故障应急预案

XXX市农村信用联社网络通信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旨在确保网络通讯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准确的处理故障,以及主要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网络能够稳定、正常运行。

(一)岗位与职责

1、网络管理员的职责:负责网络通讯系统软件、硬件的厂家技术维护联系及相关事宜的办理;负责对网络维护岗进行监督管理、工作指导。

2、网络维护岗的职责:

(1)负责综合布线系统的选型、施工、调试、验收、维护、培训等技术工作;

(2)负责组织、协调通信线路运营商的通信线路安装和维护;

(3)负责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络通信安全系统的建设及日常监控、日志登记。

(二)应急措施

1、目前网络故障的发现主要依靠网络维护岗的监控和业务人员发现。网络维护岗发现故障后首先应分析判断故障的起源。

2、网络维护岗的人员判断鼓掌的起源,通过telnet 或console口进入网络设备,用命令show ip int brief查看网络设备各端口是否正常,如果个端口的物理连路及协议都是up状态,则能够判断线路是正常的。在判断网络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就转入供电故障应急预案处理流程,如果设备的电源正常就转入网络设备故障应急预案流程。

3、通过命令show ip int brief查看出端口down的情况下,还需网络岗的人员进一步判断是否是本地故障。如果不是本地故障,就应该立即和通信线路运营商联系,让其处理电路故障。

4、如果是本地故障,就需网络管理人员处理故障,直到线路恢复正常。

5、网络恢复正常后,网络管理人员应该认真的分析网络故障的起源,并且拟写一份网络故障调查报告。

十二、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验证各类应急方案的正确性、各类应急资源的有效性和各类应急处理人员的适应性的重要方法。通过应急演练,可以熟悉应急流程并验证各类应急条件的准备情况。

应急演练的基本要求:

(一)应急演练应选择对业务影响最小的时间进行。

(二)XXX市联社科技部对各类应急事件应至少每年在生 产系统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在生产运行中经常发生的应急事件是演练的重点。

(三)演练完成后必须保证各类资源恢复正常。

(四)演练结束后,牵头部门应组织编写《应急演练总结报告》并存档备查。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管理的《应急演练总结报告》必须报自治区联社科技信息中心备案。

十三、应急恢复和总结

农村突发事件 第6篇

关键词:农村;公共危机;基层政府;信任

一、问题的提出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矛盾也日渐凸显,特别是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村地区社会摩擦与利益冲突增多,农村社会的信任结构的趋于不稳定。在农村地区,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也在不断增长,基层政府信任弱化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农村公共危机事件主要是指发生在农村区域的公共危机事件,是农村社会的相关因素造成的突发性变化和事故,使得农民遭受直接性的损失和威胁。基层政府是农村区域最为直接的管理主体,农村公共危机事件对基层政府管理直接提出了现实考验。农村基层政府信任的内涵是在信任产生的原理基础上进行确定的,也就是说基层政府信任主要是指农村居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程度。在公共危机事件处理中,政府信任始终贯彻于公共管理过程之中,影响着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效果。因此,提升基层政府信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公共危机事件中基层政府信任薄弱的原因

文化方面。由于基层政府行政文化受中央集权历史传统影响,基层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存在依赖上级政府的意识,不能采取及时和有效的行政行为应对农村公共危机事件。基层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薄弱,官本位的思想影响深厚。农民本身所具备的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较弱,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农民群体文化差异较大,公共危机事件中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和行为方式,给政府信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制度方面。在基层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上,政务信息在内容上不能及时更新,在获取形式上不符合现代信息传播的要求,基层政务信息获取不畅通直接导致公共危机事件恶化、基层政府信任流失。在基层的政务协商制度上,基层政府对于群众意见的回应性较差,对于群众上访没有完善的处置制度。农村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行政行为效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监管制度不健全,基层的行政问责制度没有切实有效地落实。

权益保护方面。农村公共服务相对匮乏,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差距较大;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的土地利益纠纷中农民利益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基层政府财政收入有限,与民争利。基层政府与基层公众的利益差别和对立是基层政府信任无法维持的基础性原因,农民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农民基本的利益没有得到保护,基层政府信任失去了建立的基础条件。

行为方式方面。基层公众的行为、基层政府的反馈行为失范是造成公共危机事件恶化的关键因素。行为的产生是基于认知水平的,基层公众对于政府行为的认知水平有限、基层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能力有限都直接影响信任双方的行为不能实现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有效处理。信任的产生是基于期望和认知的对比,在农村公共危机事件中,基层民众和基层政府间期望差距大,无法形成共识。

三、农村公共危机事件中基层政府信任强化的设定

从农村各类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基层政府信任建立的基础性因素来看,要明确其关键影响因素,修复信任弱化的问题,在基层民众和基层政府间建立稳定和平衡的信任关系。

文化建设上,要针对基层政府绩效观念不合理、责任意识薄弱和农民文化素质差距大等问题,为基层政府信任生态提供思想和精神支撑。通过完善基础政府绩效考核引导基础政府合理定位职能观念,强化基层政府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教育,拓宽农民文化和法制观念培养的方式。重点解决信任主客体信任环境的稳定性问题,强化信任客体责任观念,提升信任主体主动信任倾向。

制度程序上,根据农村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务公开具有选择性,针对性不强、农民利益凝聚缺失,民生问题协商途径分散、基层信访回应少,失信责任追究不力等具体问题,解决信息公开重点,提升政务信息的时效性、把握农民参与决策的程度,完善基层事务的解决途径、完善互动协商的方式,合理划分基层政府绩效考核内容,针对性解决农民对基层政务信息的需求、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着力于互动信任强化的关键。

权益保障上,基层政府自身财政权益要得到进一步关注,破除基层政府与民争利的局面。由于基层政府的财力和事权失调,因此,要适当降低中央税收的比例,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提升基层政府财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对于农民关切的土地问题,基层政府要强化土地整改中农民利益的保障,合理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问题。基层政府与农民在权益协调和保障上要立足两者利益的统一关系。

行为方式上,一方面要解决农民群体和基层行政人员认知水平有限带来干群矛盾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重视农村宗族力量与基层政府形成对抗和农村乡土观念造成法制建设成效不足的问题。基层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村组织文化建设,改造宗族力量,奠定信任关系的情感基础。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农民对群体偏见把握适度,基层政府行为具有前瞻性,基层政府行为与农民行为方式合理、合法,才能有效建立基层公众与基层政府良性互动的信任关系。

四、结论

建立基层政府与公众之间良性互动信任关系,既能够有效解决公共危机事件,同时也能够提升基层政府行为效率、推动基层政治民主化建设。基层政府信任在农村公共危机事件中弱化的原因是多维度的,根据政府信任建立和持续的过程来说,可以分为行政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程序和行为方式因素。针对性地解决弱化因素带来问题,才能实现基层政府信任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强化。基层政府信任才能经得起各类公共危机事件的考验,并能够得到稳定和持续的深化。(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成福,孟庆存.重建政府与公民的信任关系西方国家的经验,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2003(2)

[2] 胡荣,胡康,温莹莹.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J].社会学研究.2011(01)

[3] 刘米娜,杜俊荣.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政府信任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3(02)

[4] 邹育根.当前中国地方政府信任危机事件的型态类别、形成机理与治理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0(04)

农村突发事件 第7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以苏州市乡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 随机抽取苏州市两个乡镇, 利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发放《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调查问卷》102份, 收回94份, 应答率为92.5%。

1. 2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 在苏州市随机抽取两个乡镇。采用现场发放问卷, 自填式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卫生专业人员94人, 其中男35人 (37.2%) , 女59人 (62.8%) 。

1. 3 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的处理采用Epi-data3.1数据库软件建立数据库, 采用双录入的方法核对数据, 并采用SPSS14.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村卫生人员的基本情况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影响的统计分析

由在苏州市农村抽样调查的样本观测值对苏州市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各参数进行估计后, 绘制P-P图, 初步判断资料呈正态分布, 对其进行假设检验, 采用方差分析, 计算F值=14.106, P=0.000, 拒绝H0, 认为拟合的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统计分析, 见表1, 基本情况中单位性质、职称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说明卫生人员所在单位性质、职称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可能有影响, 并且职称的影响作用更大 (职称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439>单位性质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270) 。

2.2 农村卫生人员的公共卫生知识水平和风险认知水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影响的统计分析

采用参数估计的方法, 同样由样本观测值对总体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各参数进行估计后, 对其进行方差齐性F检验, 计算F=21.194, P=0.000, 拒绝H0, 认为拟合的回归方程有统计意义。对偏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 t=3.496, P=0.001, 说明农村卫生人员风险认知水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其中卫生人员的日常急救知识水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理水平、烈性传染病应急知识水平、食物中毒风险认知水平、核电站事故风险认知水平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影响更为明显, 并且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影响作用大小, 由大到小的顺序:卫生人员的核电站事故应急知识水平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379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理水平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3295) 、日常急救知识掌握水平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2571) 、食物中毒应急知识水平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2062) 、烈性传染病应急知识水平 (标准化偏回归系=0.1810) 。

2.3 农村卫生人员的应急管理水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影响的统计分析

对其进行方差齐性F检验, 计算F=11.313, P=0.000, 拒绝H0, 认为拟合的回归方程有统计意义。对偏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 t=6.327, P=0.000, 说明农村卫生人员的应急管理水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从表3可以看出, 其中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预警机制建设、疫情报告制度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影响更为明显, 并且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影响作用大小, 由大到小的顺序:预警机制建设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3795) 、疫情报告制度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3324)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2316) 。

2.4 农村卫生人员的应急能力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影响的统计分析

采用方差分析, 计算F=26.437, P=0.000, 拒绝H0, 方差是齐的, 认为拟合的回归方程有统计意义。对偏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 t=5.0485, P=0.000, 说明农村卫生人员的应急能力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其中卫生人员的意外创伤救治水平、放射性事故的应急救治水平、应用网络应急救治水平、应急救治中需要心理医生、医院应急救治管理水平、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影响更为明显, 并且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影响作用大小, 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射性事故的应急救治水平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4200) 、医院应急救治管理水平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2230) 、意外创伤救治水平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2089) 、应用网络应急救治水平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1757) 、应急救治中需要心理医生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1735) 。

3 讨 论

自2003年以来, 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了很大发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明显提高, 各级医疗救治系统在国家项目建设资助下, 通过自我发展有了一定应对能力。但是在农村, 快速、规范、高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能力还有很多缺陷。

通过影响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线资料、公共卫生知识水平、风险认知水平、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5个维度的因素调查分析, 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卫生人员所在单位性质、职称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有影响, 其中职称的影响作用更大, 农村卫生人员风险认知水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也存在影响, 另外, 卫生人员的核电站事故等应急知识掌握水平、农村卫生人员的应急管理水平、预警机制建设、应急能力、放射性事故的应急救治水平等相对不足与不完善。

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 综合应用循证医学的系统综述方法, 找出最佳的危机管理对策, 运用Haddon等风险评估模型[3], 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进行脆弱性评估, 建立最佳的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 (2) 积极开展针对农村卫生人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农村卫生人员公共卫生知识水平、风险认知水平和应急能力; (3) 健全农村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系统的应急处理机制。制定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 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将其损害降到最低; (4) 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尤其是专业队伍建设。疾控队伍能力建设, 包括提升人才、技术和装备水平等, 对现有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 使其能够真正承担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理、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技术管理等职责, 综合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实行疫情信息公开发布制度。保障农村疫情信息网络完善和畅通。制定了严格的疫情报告制度, 建立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联网的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网络系统, 并延伸到乡 (镇) 、村级, 尽快建成统一、高效、快速、准确的五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以保证农村疫情及时传递与上报及时; (6) 调整基层卫生机构预防和应急处理经费在日常开支中所占的比例, 加强应急物资包括防护用品、药品、器械和设备等储备。

本研究由于受所抽样调查的样本量有限, 以及抽样方法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可能在结果和分析上存在偏倚, 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曾毅, 侯云德.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 19 (1) :25~27.

[2]林世清.“三网”“三到位”“三强化”[J].卫生政策, 2003, (12) :39.

农村突发事件 第8篇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 该系统已经覆盖重庆全市。所有事件均为系统报告的已结案事件。文献检索的基本工具使用维普中文文献网。人口学资料来自重庆统计局。

1.2 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方法, 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04-2007年重庆市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78起, 发生于学校有377起, 有280起事件发生在农村中小学, 其中41起发生于农村中学, 239起发生于农村小学。280起发生于农村学校的事件有病例11 294例, 未发生死亡病例。单次事件导致病例数最多的达303人, 为1次腮腺炎暴发事件;最少的是4人。从表1可以看出, 不论是事件数、事件波及人口数, 还是罹患率、发病数, 农村学校都远远高于城市学校。

2.2 事件类型

发生在农村学校的28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 一般事件279起, 较大事件1起, 无特别重大事件和重大事件。传染病事件占事件总数的97.86% (274起) , 其中乙类传染病17起, 丙类传染病181起, 其他非法定传染病76起, 无甲类传染病暴发。94.89% 的传染病事件是呼吸道传染病暴发, 发生最多的是流行性腮腺炎 (88起) , 其次是水痘 (62起) 和风疹 (57起) 。见表2。

只有2起中毒事件, 4起其他类事件。1起中毒事件是由农药引起的, 另1起是食物中毒;4起其他类事件中, 有1起是隐翅虫皮炎暴发, 1起群体性癔症, 2起疑似流感。

2.3 分布特征

2.3.1 地区分布

重庆市下辖40个区县, 39个区县有农村地区。2004-2007年只有双桥区和忠县没有报告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其余37个区县均有农村学校事件报告。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居前7位的分别是彭水县 (22起) 、巴南区 (18起) 、丰都县 (17起) 、北碚区 (16起) , 长寿县、石柱县、秀山县均为13起。前7位中有3个县, 彭水、石柱、秀山属经济水平欠发达的渝东南地区。

2.3.2 时间分布

2004年报告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起, 2005年为91起, 2006年为83起, 2007年为87起。由于2004年4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才开始运行, 因此, 采用2005-2007年的数据进行时间分布的分析, 每年农村学校事件的时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1月和2月, 学校放假, 基本没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从3月开始, 事件数上升, 于4月达到第1个高峰, 随后逐月下降, 于6月到7月间下降为0;第2个高峰出现在10月和11月间。上半年的高峰明显高于下半年, 也就是说, 农村学校事件大多发生于春季。见图1。

发生在农村学校的绝大部分事件是传染病事件, 对于上半年的事件高峰, 主要是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风疹;下半年则以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流感居多。

2.4 事件响应

2.4.1 事件报告时滞

2004-2007年间的280起农村学校事件中, 有181起是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 90起是乡镇卫生院报告的, 1起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 区县医院没有报告。

从事件发生到报告的平均时间间隔是3.42 d, 最长的间隔达57 d, 最短0 d。只有52.86%的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时间是在24 h内报告的, 33.57% 的事件报告时间超过了3 d, 7.86%的事件报告时间超过了10 d。见图2-3。

从图3可以看出, 越是严重的传染病, 报告时间越短。乙类传染病事件的平均报告时间为1.16 d, 低于丙类传染病 (3.31 d) , 而丙类传染病事件的平均报告时间又低于非法定传染病事件 (4.24 d) 。

2.4.2 事件的处理时间

在280起事件中, 选择252起具有完整处理报告的事件进行分析, 平均处理时间是15.42 d, 最长的102.10 d, 最短的0 d。丙类传染病事件平均处理时间18.32 d, 非法定传染病事件平均处理时间为10.84 d, 乙类传染病事件平均处理时间为10.27 d, 其他事件7.70 d, 中毒事件0 d。

3 讨论

2004-2007年重庆市共发生478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校事件占78.87%, 发生在农村的事件占学校事件的74.24% (280起) 。农村学校的事件数和罹患率均远远高于城镇学校。说明农村学校对于控制和管理全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关重要[2,3,4,5]。降低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应从农村学校抓起。

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要及早发现疫情, 及早采取控制措施。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 学校发现校内疫情, 应向当地卫生院或疾控中心报告, 由后者对疫情进行证实并处理。但很多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的医务人员;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学生与校医的比例应不低于600∶1, 但只有57%的中小学校能够达到这个标准, 农村学校比例更低, 很多农村学校根本就没有校医[6,7]。所以, 农村学校很难早期发现传染病的发生。分析表明, 有181起事件是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 80起事件是乡镇卫生院报告的, 没有一起是学校报告的。也暴露出学校对于疫情发现的一些问题。

除了学校, 医院和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员也可通过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发现时间和空间上的聚集性病例, 发现是否发生暴发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是一个基于医院的报告系统。这个系统早期发现疫情的前提是, 患者能够及时就医, 并得到正确的诊断。而实际上, 在边远贫困地区, 如果孩子患一些普通传染病, 如水痘、风疹、感冒等, 由于高昂的医药费和糟糕的交通条件, 家长大多选择让患儿留在家中治疗, 除非病情加重。此外, 即使患者及时就医, 不少农村乡镇卫生院由于技术手段落后、业务水平低下, 也不能给出正确及时的诊断。因此, 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对于这些普通传染病并不敏感,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学校和当地卫生院都不能及早发现疫情, 这是农村学校丙类和非法定传染病事件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现象也可以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时间上得以证实, 只有52.86%的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在24 h之内报告, 7.86%的事件报告时间超过了10 d, 丙类传染病和非法定传染病事件的报告时间大大长于乙类传染病和中毒事件。这意味着, 在发现和报告之前, 疫情已经在人群中扩散, 并上升为事件。

由于发现和报告的滞后, 早处理很难实现。252起发生在农村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平均处理时间是15.42 d, 最长的达102.10 d。丙类和非法定传染病事件处理时间长于乙类传染病事件, 越是普通常见的传染病, 处理时间反而越长, 处理难度越大。这是因为, 普通的传染病如水痘、风疹等, 在发生初期很容易被忽视, 而这类传染病在拥挤的校舍里, 传播速度很快, 一旦较多学生感染, 二代甚至三代病例出现, 发展成为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就会给家庭、学校和政府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 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村学校基本设施建设, 改善学校的建筑、卫生设施和环境条件, 这是预防和减少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根本措施。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 增加农村学校校医, 并对其进行技术培训, 提高学校早期发现疫情的能力。要加强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 以完善学校与乡镇卫生院、与疾控中心的报告程序。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中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和趋势, 为防控中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重庆市2004-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结果农村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80起, 占全市事件总数的74.24%。其中一般事件279起, 较大事件1起;97.86%为传染病事件, 以丙类和非法定传染病为主。时间分布呈双高峰, 上半年的高峰明显高于下半年, 事件大多发生于春季。事件分布于37个区县。52.86%的事件在24 h内报告, 7.86%的事件报告时间超过了10 d。事件的平均处置时间为15.42 d, 丙类传染病事件和其他非法定传染病事件的处理时间长于甲、乙类传染病事件和中毒事件。结论农村学校对于控制和管理全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关重要。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人员培训和应急能力建设。

关键词:学生, 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生活变动事件

参考文献

[1]张颖, 曾光.2004年全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1) :81-82.

[2]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61.

[3]周峻, 罗涛, 吴念标, 等.贵州省黔东南州2003-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实用预防医学, 2007, 14 (3) :724-726.

[4]李春灵, 张维萍, 黄志碧, 等.广西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12) :1 104-1 105.

[5]高桂玲, 王书梅, 孙瑜, 等.中西部农村学校食堂卫生问题与对策的定性研究.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6) :534-535.

[6]虞燕.沈阳市皇姑区中小学校医配备情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3) :202.

农村突发事件 第9篇

一、对事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的探讨分析

一顿年夜饭, 导致女孩最终选择分手。对于这个事件, 笔者认为, 这只是她亲眼看见农村生活后, 对条件落后不满的总爆发而已。她可能不只是对这顿饭不满, 而是对和这顿饭相关的一切:破败的房屋, 试图说普通话却露出蹩脚乡音的父母, 无法忍受的卫生条件等的不满。她第一次发现, 他们其实是生活在巨大的差异之中的。也许只是这种巨大的差异把她吓坏了, 让她不知所措, 来不及考虑更多, 只想逃离这个陌生的环境, 回到父母的身边。[1]看到这个新闻, 笔者在想, 把上海姑娘吓住并逃离的现象背后, 其实有着许多深刻的社会现实背景与社会基础。

(一) 城乡不断扩大的差距与城乡居民思维观念的巨大差异

不可否认,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还很明显, 还处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城乡之间由于长期的经济发展二元化、文化教育二元化, 造成了严重的不平衡。两者之间虽然有一些流动的渠道, 但是城乡资源分配方式的扭曲如影随形, 在人们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只有极少数的农村流动人口进入了真正的城市生活圈。城乡居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中, 当北上广摩天大楼拔地而起, 商场琳琅满目时, 广大农村地区即使暂时脱离了赤贫, 却仍然和城市有着越来越大的鸿沟, 不论是在经济水平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上。[2]我们无法用对错来评说他们的观念或者一个小小的举动。我们能够想象得到文中老两口知道准儿媳要来吃饭, 应该会作细致的准备。可是抱歉, 在老两口的最高标准与准儿媳的最低标准之间, 依然有着一条巨大的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本就不应该怪谁, 因为这并非仅仅是贫富差距导致的巨大落差, 而是日积月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划出的鸿沟。

(二) 我国自古以来的门当户对的婚恋价值观

我国自古以来在婚恋价值观中就有门当户对的说法, 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侯贵族, 在子女婚姻中绝大多数遵循至少在物质基础上的门当户对的准则和传统。这也是为什么古往今来, 无论中外, 人们讴歌追求的爱情都不是物质化、现实化和门当户对的。在古代的经典爱情小说中, 为了衬托和描写爱情的纯洁和坚毅, 作者往往将男女主人公描写为来自不同层次和阶级的家庭, 这样愈加体现爱情的坚贞与伟大。虽然历经千年的发展, 但现实中这种传统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尤其是在中国先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在这起事件中, 男孩女孩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其出生背景, 一个来自农村, 一个来自城市, 这也是因为男孩和女孩的家庭悬殊, 两者婚恋价值观相距甚大而遭到网友们几乎一致的不看好。

(三) 城市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普遍希望在结婚时能有一个好的生活保障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时期, 人们的物质条件也得到极大丰富, 年轻人的思想和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尤其是随着现代年轻人的知识素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面对的社会竞争更加激烈, 他们更加缺少安全感, 更加希望将来的婚姻能有一个好的基础保障。他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 对生活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 不再愿意将就婚姻。他们对婚姻的基本保障体现为希望双方结婚时能够有一个安家的房子、 代步的车子和稳定的收入等等。尤其是房子, 但对于身处北上广深这类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 刚刚毕业想凭一己之力买房, 近乎天方夜谭, 实在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也直接影响他们的幸福感。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家庭和父母, 而这恰恰是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的痛点, 这位上海女孩也不例外。在热帖中, 她并未提及生活中的其他困难, 单单提到“ (男友) 因为没有家底, 估计最近两年买不了房”。买房在她心中分量颇重, 但男方家中的一顿饭, 让她看到了更为残忍的现实:男友的家庭不仅不可能在买房上提供支持, 未来筹备婚礼、抚养子女等方面, 男方家可能统统指望不上。[3]

(四) 当前年轻人择偶, 始终难以摆脱家庭的干涉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 除了家庭条件, 在中国这样的社会, 子女还是很难摆脱家长意志的干预。[4]这固然与传统文化有关系, 但更多的, 还是子女在经济上与情感上对家庭的依赖。很多年轻男女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得到家里父母和亲戚的支持和满意, 而不愿意让自己的婚姻恋爱受到更多的阻挠或者因此与家里亲人出现冲突和矛盾。从而, 很多父母觉得干涉子女择偶理所应当, 子女也把父母的干涉看成关爱, 不知如何反抗。这名上海女孩的恋爱经历即是例证。她的父母“极力反对找外地人, 还是穷的外地人”, 还威胁她如果去男方家过年就不要回来, 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女子虽然谈恋爱时没有听从父母的阻止, 但是对父母非常理解, “毕竟父母都不希望将来女儿受苦的”。[5]家庭的干涉, 对当前年轻人在婚姻问题上进行自主选择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二、事件背后所折射的我国几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一) 城乡二元结构严重, 城乡差距悬殊的问题

一顿年夜饭, 再次告诉人们, 中国具有天壤之别的城乡生活水平。年轻人的爱情和婚姻被这种落差所阻隔, 这绝不只是个人选择的问题。建国初期, 由于体制的原因而导致的我国经济与社会出现严重的二元结构, 中国的农村一直是被动地接受工业文明的影响甚至是掠夺。为了发展城市、发展工业, 可以说几乎是以牺牲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来反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建构出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 [6]而当工业发展起来的时候, 国家却没有有效地把工业与城市带来的福利分享给农村和农民。虽然近年来政府开始意识到二元结构的危害, 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积重难返, 我国城乡居民在户籍以及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方面已形成巨大的差距。以老年人养老保障为例, 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2015年) 》显示, 农村老人感觉养老没困难的人比例不高, 只有不到15%, 远低于城镇人数。此外, 47% 的农村老人认为钱不够花, 42.3% 认为病痛较多, 均高于城镇超10个百分点。虽然农村老人也有了养老保险, 但每月不过几十元, 这点钱对老人养老来说杯水车薪, 根本无法满足其生活和医疗花费。[7]

(二) 城乡阶层之间的隔阂代沟问题

在这个事件中, 我们也看到了隐藏在社会背后的严重的城乡阶层隔阂代沟问题, 这一事件经网络报道后, 网上掀起了激烈的唇舌战, 不少网友不再将“上海女孩”列为一个孤立的个体, 而是将事件中的“上海女孩”化为一个符号, 它代表的不只是上海, 而是城市, 不只是爱情, 而是城市生活的态度。 “江西男孩”代表的也不再是女孩的男友, 而是代表着中国绝大部分贫苦的农村和落后的生活习惯。各自的网友代表在网络中互相攻讦, 甚至出现了大量上海网友和江西网友互骂现象, 互相给彼此贴标签等现象。在新闻事件真实性还没有得到验证时就出现这样的现象, 不由得让人担忧。城乡阶层隔阂越来越大, 一些人缺少度量、友善与理解, 很多文章和评论对于城乡差距的原因不去考察, 大贴“凤凰男”标签、嘲笑农村, 更是割裂了城乡的感情, 加剧了城乡阶层情感鸿沟。他们并不曾这么想过:群体与群体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 哪怕鸿沟还在拉大, 是否能够多一份“以恕己之心恕人”的友善呢?[8]

(三) 农村大学生在向上流动之后, 如何去重新构建社会身份的问题

正如人民日报社评所论, 这个事件中反映出当前我国农村大学生向上流动的过程中, 如何完成社会身份与社会关系重建的困境。[9]可以说, 尽管农村出生的读书人通过个人努力有机会改变身份, 但只要和出生的家庭还依存各种血肉关联, 那份深入骨髓的渺小和身份的认同, 就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开了贫穷的乡土, 实现了个人意义上的命运逆袭, 但是儿时的成长记忆还在、农村的社会关系还在。农村大学生在向上流动之后, 他只有重新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 才能够彻底摆脱以前贫穷的命运, 只有当他一个人的流动能够有机会带来家庭甚至是小集体的流动时才能解决问题。否则, 城乡、地区甚至潜在的隐形的差距与歧视, 还是会导致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充满歧视与不屑, 从而以家庭出身与社会关系的名义将个体掩埋。惯性的用一个标签物化他人, 并且板上钉钉, 仿佛“凤凰男”这三个字代表的一切歧视就是其一生无法摆脱的枷锁。 让少数向上流动的农村大学生, 继续经受身份撕裂带来的苦痛, 在“回不去的故乡, 融不进的城市”的迷茫中继续着“乡关何处”的身份迷失。

(四) 阶层固化与社会阶层向上流动问题

在这个新闻事件中, 我们通过女孩的自述和男孩的行为, 可以猜想到男孩一路过来的艰辛。他从一个贫穷的农村, 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女孩生来就具有的优势。男孩奋斗了二十几年, 终于与女孩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这背后反映出了我国当前存在的严重的阶层固化问题。2015年初, 《人民日报》就曾刊文指出, 在中国已经发生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产生了“贫二代”:“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 一些贫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10]另一方面, 一个来自农村的小伙, 他即便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开了贫穷的乡土, 实现了个人意义上的命运逆袭, 但接下来在城市的生活将使他面临更长久的社会就业和社交阶层上升的压力。据中科院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 从毕业生的城乡来源角度分析, 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的群体, 失业率高达30.5%。[11]可见, 即使他们付出了极大的个人努力, 但很可能到头来还是以失败告终。难道是男孩不够努力吗?要知道人的命运改变, 既需要个体意义的向上流动, 也需要社会层面的整体提升。

三、关于此次热点事件的思考与策略探究

(一)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加快城乡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往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共生方向发展

几十年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和城乡问题频发的根源和本质原因。在我国, 城市化发展到今天牺牲了太多农村的资源和农村人的付出与努力, 国家和城市应该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反哺农村, 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政府应该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要充分调动农村广阔的市场积极性, 放开限制农村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 使农村土地和经济资源实现充分市场化, 让农村和农民能够通过市场的作用与城市进行资源的同等交换和市场流通, 把以前不能调动的人力、物力、资源和权益通过市场进行充分转化, 让农村自身发展能够有很强的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 国家应出台大量符合市场规律发展的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共生的政策与制度, 重视地方与农村发展, 给予乡村更多的机会与希望, 提高农村农业农民的地位, 恢复到城乡并重的路子上去, 不再牺牲乡村以繁荣城市。通过政策作用为农村市场化提供保障, 通过政策作用吸引人才资源等关键资源的回流并使之得以长效扎根。

(二) 打破阶层固化, 创造社会公平和向上层流动的制度安排

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各阶层能够互相流动的社会。只有破除阶层固化才能有机会让城乡的人们在物质与精神上处在平等的位置。这就需要介入更多的社会力量, 阻止贫困与阶层的代际传递。破除阶层固化应该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行动:首先, 政府和社会在资源的提供和分享上必须给予每一个社会成员以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打破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和不同资源配置制度。机会公平对于那些农村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公平, 然而他们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机会。[12]其次, 政府要持续推进深化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 逐渐打破目前的各种利益格局和僵化体制, 打破既得利益者的资源和社会先天优势, 促进社会成员流动渠道的畅通, 调动社会各阶层成员的流动积极性。当经济转型和生产力得到了提高, 政治体制的障碍得到破除, 农村也会逐渐实现现代化, 农民和基层组织也将有物质基础来提供健全的福利保障。最后就是建设稳定的向上流动的途径和制度, 目前我国底层人民向上层流动的途径较为单一, 仅靠教育体制承载这个功能是远远不够的, 政府应创造或借鉴更多的途径来改变这一现状, 致力于建设更加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提升社会各个阶层的整体福祉, 不要让农村子弟上升受阻。

(三) 形成长效的政策与制度机制, 着重加强政策与制度的严格执行与落实

不可否认的是, 自从2005年国家提出建设新农村, 党和政府投入巨大的物力财力聚焦三农问题以来, 连续十几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强调三农建设与发展。最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也提出, 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 推进建设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其用意正在于此。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及政策制度来支持农村农业的快速发展, 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这些年农村也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于此不得不提的是中央提出的很多好的政策和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和落实。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政府制定政策没有达到初衷。只有科学规划并形成一个长效的政策与制度机制, 才能使政策的延续性及政策的实效性有保障, 这样才能有利于加快基层农村的发展, 才能慢慢地促进我国社会往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共生方向发展。这虽是一个战术层次上的策略, 但只有它发挥作用, 才能真正实现战略层次上的策略的作用与期望。而我国目前很多地方政府缺少的恰恰就是这些。

四、结语

农村突发事件 第10篇

一、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及影响

㈠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目前, 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 研究成果甚众。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群体性事件进行界定, 见仁见智, 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2000年公安部颁发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中把群体性事件定义为:“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 扰乱社会秩序, 危害公共安全, 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在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制定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中则把群体性事件定义为:“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 向有关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在学术界,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在《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研究》中提出: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是指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 因人民内部矛盾而引发, 或因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当而积累、激发, 由部分公众参与, 有一定组织和目的, 采取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阻塞交通、聚会、聚众闹事、群体上访等行为, 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造成影响甚至使一定范围内陷入一定强度对峙状态的群体事件。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 农村群体性事件性质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参与主体具有集群性, 发生动力具有利益性, 行为方式具有极端性和违法性, 结果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㈡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影响近年来,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数量不断上升, 规模不断扩大, 呈现出方式多样化、活动组织化、影响扩大化的特点。“农民群体性事件, 有一定组织和目的, 采取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阻塞交通、集会、聚众闹事、群体上访等行为, 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影响甚至使社会在一定范围内陷入一定强度对峙状态”。

农村群体性事件, 尤其是有组织性的群体性事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容易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局部的矛盾扩大化, 对农村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破坏作用。有时正当的上访活动与打砸抢等不法活动鱼龙混杂, 为政府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增添了难度。但是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事件实质是“一种应得权利和供给、政治和经济、公民权利和经济增长的对抗”。每一起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背后都有其深刻而的复杂的社会原因。梳理起来,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成因。

㈠利益分配失衡是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经济根源虽然每一起群体性事件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偶然性原因, 但利益性原因是绝大部分群体性事件的共同根源, 特别是贫富差距扩大和利益分配失衡。贫富差距扩大主要表现为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社会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例, 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 1992年为2.58, 2004年达到3.21, 2008年已达到3.31。同时, 农村内部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3949。贫富差距扩大在西北民族地区表现同样明显, 它使为改革开放作出巨大贡献却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部分农民群众心理失衡, 并形成剧烈的不满情绪, 为群体性事件的创造了土壤。这种情绪在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林地纠纷等涉及农民利益问题的刺激下, 往往剧烈的爆发出来, 演变成群体性事件。

利益分配失衡不仅因为收入差距扩大, 还有历史上耕地、林地、宅居地划分不公不均造成的矛盾延续至今, 更有当前政府扶贫开发、民生改善资金项目分配不均造成新的利益矛盾。当前, 政府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民生改善上投入的资金量较大, 然而, 项目资金不可能平均分配, 部分村社拿到了大量建设资金和项目, 建成了示范村、示范区,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 而大部分村社没有拿到, 面貌依旧, 引起了群众的不满。民生保障方面的经费由于不能平均分配, 有的农户拿到了低保、住房改造、救济救助资金, 有的没有得到;有的得到的多, 有的得到的少, 使得新的利益失衡矛盾加剧。

㈡农村基层干部行为失范是群体性事件的催化剂绝大部分农村群体性事件虽然与利益相关, 但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基层干部行为失范或不作为, 成为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催化剂。

我国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尚不完善, 对权力的监督机制更显乏力, 部分干部以权谋私、为政不廉、处事不公、瞒上欺下, 官僚主义、家长作风严重。这种情况在交通通讯相对闭塞、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法制意识相对薄弱的西北民族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部分基层干部, 特别是村干部, 自持“天高皇帝远”, 管理行为粗暴恣意。在涉农利益的低保、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农补等方面, 或明或暗地吃拿卡要, 或偏向自己的亲友, 或中饱私囊。农民普遍在感谢党中央的好政策的同时, 对基层干部普遍存在不信任甚至抵触的情绪。

对于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 有的基层干部存在畏难情绪, 不愿主动化解;群体性事件苗头出现时, 有的基层干部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危机处置能力, 没有及时采取措施, 不能有效化解;有的干部群众威信不高, 处事行为粗暴处理, 反而激化矛盾。据调查分析,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80%以上来自基层, 80%以上是有道理或有实际困难应当解决的, 80%以上也是应该能够在基层得到解决的。

㈢农民合法权益表达和维护渠道不畅是群体性事件的体制性原因目前在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 由于村民文化素质和社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农民普遍对“父母官”的个人人格存在依赖, 对于通过制度化的途径表达和维护权益不仅意识淡薄, 而且能力不足, 渠道不畅。一是基层民主选举不到位。由于经济落后, 本地企业少, 就业机会不多, 大部分青壮年离乡务工或经商, 留守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小孩, 往往难以选出合适的村干部。二是基层干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对于群众反映强烈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往往消极回避或敷衍推诿, 规避风险, 明哲保身。有的干部愿意管, 但权限不足难以彻底解决。因而, 村民的利益诉求表达和维护在乡镇或村一级难以得到落实, 而向更高一级的党政机关表达利益诉求则会遇到更高的门槛, 成本也更高。部分不得已而上访, 可一般的上访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 问题在各部门相互推诿中被搁置。为了引起重视, 有的人便力求上访中制造社会影响, 或聚众上访, 引起社会关注, 有时上访便引发群体性事件。

㈣民族宗教家族认同是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助动力在西北多民族集居地区, 少数民族群众中信教人数多, 汉族中也有部分群众信教。伊斯兰教、佛教 (包括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 、道教等共同存在, 而教内又有错综复杂的分支。群众民族认同、宗教认同、门派认同、家族认同观念较强, 有的甚至超过对政府的认同。共同的认同使得农村中隐形存在各种非正式组织, 在不同非正式组织间的诸如林地、宅居地、房屋、水资源或其他民事纠纷中潜在发挥作用, 导致个体间矛盾升华为群体性事件间的矛盾, 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压力下, 民族地区各级党政机关在干部任用上不得不考虑干部的出身问题, 即他的民族、门派、宗族出身等潜在因素, 以获得当地多数群众的信任或当地宗教界人士的支持。部分人当了领导干部, 被认为是其宗族或门派的荣耀, 在对上级负责的同时也将对本宗族或门派负责。而长期被排挤在基层权力体系之外的门派、宗族等群体, 往往心存不满但又无能为力, 逐步疏远了对基层组织的亲近和信任。

三、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化解对策

预防和化解农村群体性事件是西北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更是重大难题, 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多管齐下, 才能有效预防和化解。

㈠发展是解决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途径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事件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才能根本解决。西北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工业基础薄弱等原因, 经济、社会管理、文化、教育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据调查, 该地区80%的县为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 农民人均纯收入大约只有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 人均受教育年限约4.2年, 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中老年中文盲大量存在。列宁曾指出:文盲是在政治之外的。经济、教育和文化的落后, 必然导致民主法制和社会治理的落后, 必然导致群众视野和胸怀的狭隘。

近年来, 在国家扶贫开发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的倾斜支持和两个“反哺”的带动下, 西部民族地区步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 农村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快速改善, 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明显。但存在投入分配不均, 有的项目带动作用和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例如, 有个农户居住在偏远山顶, 政府拉了几公里的电线才到该农户, 可作用只是点亮了几颗灯泡。山区农村里, 经常可以看见蜿蜒几公里的公路只满足了零星几户的出行需要, 很少见到车辆。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上级财政的支持, 更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和配合, 逐步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型, 更要依靠科技创新发挥地区优势, 挖掘发展潜力。各级政府和帮扶单位给钱给项目只能解决表面问题, 而人才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才是更为长远和根本的途径。只有开民智、聚人才、齐民心、振民力, 西部民族地区才能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

㈡构建科学的利益平衡机制是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杠杆利益失衡是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动因, 构建科学的利益平衡机制是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长效机制。一是依靠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力量, 构建科学的收入平衡机制, 合理缩小村民间的收入差距, 鼓励高收入群体增加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和帮扶困难群众, 先富带动后富,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科学谋划扶贫项目, 在注重效率的同时注重公平。例如, 在对某个村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同时, 要列出改造其他村的时刻表, 给其他村的群众一个合理的交代, 而不能只搞几个供领导、记者参观的典型, 其他地方就不管了。三是要建立科学的收入统计机制, 建立健全财产登记制度, 使政府对群众的家庭经济实际情况有较准确的了解, 对“贫困”的界定有客观依据和标准, 在发放低保资金、改造危旧住房等涉农利益时能准确认定, 而不是靠群众投票“选举”贫困户或干部凭感觉甚至凭关系确定贫困户, 从而让广大民族地区群众公平公正地享受国家的惠民政策。

㈢健全农民利益诉求表达和维护机制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支撑当前, 我国农民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少且不畅, 致使农民的利益诉求不能及时、充分地表达而积累矛盾。健全农村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机制, 畅通表达和维护利益的渠道, 拓宽农民参政议政的舞台, 对于维护利益平衡、化解社会矛盾、预防群体性事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 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信访制度、立法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重大决策参与制度。其次要拓展农民知政和参政的渠道, 为群众创造条件参政, 如利用传播较广的电视、广播、短信、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公开政务, 使村民便捷快速了解村务, 还能与基层干部互动;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 干部只能成为决策形成活动的组织者, 由群众民主决策, 从而保障农民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让农民的合法权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利益维护, 从而将群体性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㈣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基层组织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领导力量, 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因素。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和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西部民族地区, 基层组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农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首先是要加快推进农村的民主选举,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公开、民主选举村党支部和村委会, 杜绝贿选、拉票、暗箱操作等情况, 选出能为群众办事、愿为群众服务、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同时, 选举中也应防止宗派势力作祟。其次, 应改善基层干部的劳动待遇和办公条件。在西北民族地区, 由于财政经费紧张, 农村干部的待遇比较低, 一般年工资只有四五千元, 办公经费更少, 工作条件艰苦。很多干部或干部家属感觉干工作吃亏, 有的干部把主要精力转到了经商、务工等上, 有的干部甚至以权力寻租来弥补自己的付出。再次, 要努力健全完善基层干部的管理体制机制, 特别是监督、考核、奖惩、提拔任用等机制。在农村, 干部之间由于彼此熟悉或沾亲带故, 不愿相互监督, 即便发现问题也装作看不见, 很多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慵懒思想。在现行体制下, 乡村干部职务晋升的空间狭小, 大部分干部劳苦一生都难以获得提拔重用, 因而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通过体制创新, 在基层干部中形成比成绩、比本领、比党性的相互竞争局面, 干部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 解决矛盾, 将群体性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农村突发事件 第11篇

一、基层农村群体性事件主要成因及对策探讨

(一) 基层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成因探讨

1、转型期农村群体心态存在失衡现象。

在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阶层、群体和组织日益多元化, 不同社会群体和基层的利益调整分化, 容易造成利益调整不公。社会组织化程度下降, 社会成员分化, 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 更多的关注个人经济利益, 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所削弱。同时, 体制改革与利益格局调整中, 社会贫富差距、城乡差别进一步拉大, 相对贫困的部分农民群众心态难免失衡, 容易诱发某些集群的不轨行为。

2、农村法制观念淡薄, 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

农村群体性事件具有明显的利益性, 而非政治性, 有些群众不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和运用法律依法进行监督, 认为聚众闹事可以对领导造成压力, 能较快解决问题, 带有明显的情绪性。再加上, 农民反映问题难、司法起诉难, 一些地方政府机关和组织的官僚作风严重,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屡见不鲜, 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不畅通, 政府给予农民制度内的参与渠道不能满足农民需求时, 部分群众难免在制度外寻求一条维护权利、表达意愿的渠道。

3、基层政府建设薄弱, 凝聚力不强。

基层政府是最直接接近农民群众, 也是最容易与农民群众建立互信关系的, 但是目前某些基层干部不勤政廉政, 缺乏威信;某些基层干部办事粗暴, 不懂法律政策, 金钱与村霸等势力进驻基层, 使得基层政府对农民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教育作用大大减弱, 农民失去了信任, 甚至有些群体性的不轨行为是在基层领导的默认下发生的, 这些都成了农村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导火线。

4、部分别有用心者的煽动、操纵, 激化矛盾。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在于经济利益因素, 但难免也会有部分不法敌对分子渗透其中, 到处煽风点火, 再加上部分农民群众存在从众心理, 易受煽动性、蛊惑性的宣传, 在同情心的驱使下主动参与, 如果基层政府处理不妥当、不及时, 很有可能酿造成为重大政治性问题。

(二) 基层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对策探讨

1、保障土地, 重视农民利益, 防止心理失衡。

土地是广大农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和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与农民利益有最直接联系。城镇化进程中, 由于土地征用不当、强制拆迁等因素引起的农村自焚等伤亡事件屡见不鲜, 严重侵占农民利益, 并给农民群众产生了极坏的心理阴影, 再加上农民小群体意识及部分不法人物的煽动, 难免最终形成群体性事件。2005年全国发生因土地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约19700起, 占全部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以上。因此保障土地及适度足以创业的土地补偿费, 并建立合理的安置及社会保障制度, 重视农民切身利益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通过完善法律制度, 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和土地使用处置权, 以及土地使用关系变更中的谈判权, 对各级政府特别是受利益驱动的基层政府或组织征用农村土地的行政权力进行刚性限制。同时, 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 要加大农村的公共服务力度, 满足农村的公共服务需求。

2、完善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首先, 在农村建立起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 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和政治参与的权利, 增强农民法制意识。其次, 加大对基层民主和政权组织建设的财政投入。面对基层政府财政“空空荡荡”的现象, 国家要列出专项资金, 不要由县、乡镇一级的地方财政来承担, 否则就可能出现公家事由私人办, 这样的基层政权不是靠能力、威望, 而是依靠资本或金钱势力来选夺, 一旦群体性事件爆发, 基层政府很难发挥教育疏导作用, 甚至可能成为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直接诱因。

3、增强基层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

群体性事件的应对除了日常预防手段外, 应急管理能力也是不可缺失的。群体性事件爆发之初, 基层政府能否合理妥善的应当管理, 找出根源, 成为决定事件是否蔓延的关键。这就要求政府能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事件处理原则, 加强领导, 统一指挥, 控制全局;二是启动冲突利益整合机制, 建立事件处理机构, 由政府系统直接介入双方利益调节;三是启动对立观点交流机制, 确保信息对称, 纠正双方诉求表达方式的偏差, 为其正确运用社会资源提供引导和帮助;四是消除事件对社会的破坏性影响, 修补损失, 包括通过警力实现解散聚集、恢复秩序、惩处违法, 制止事态发生实质性恶化等。

二、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成因与对策探讨

边疆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与一般群体性事件相比, 既有群体性、公开性、违法性等相同点, 但更具有潜在的涉外性、敏感的民族性、较强的宗教性和偶尔的敌对性等特点。因此, 从深层次和长远的角度, 全面、正确地审视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是预防和处理此类事件的前提和基础所在。

(一) 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成因探讨

1、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实质是经济问题, 是导致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长期历史原因。除恶劣的自然环境外, 更多的是政府在民族地区发展问题上的偏差。如在发展战略上, 先东部后西部, 从而引起民族地区人才流失;在发展政策上, “输血”大于“造血”, “造血”功能不足, 导致少数民族长期的依赖性;在资源开发利用上,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成本与实惠长期存在不平衡现象等。这些深刻的问题与矛盾, 都自然地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2、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主要指心理失衡及其引起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的缺失, 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基础。新疆的“7·5”事件最有力地证明了, 民族地区群众在东部沿海地区及部分内地城市工作中, 感到的心理失衡状态附加上小型社会纠纷或社会矛盾的激化, 而酿造成了“打、砸、抢、烧”、极具暴力性的群体性事件。这种心理失衡状态在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上呈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或错位状态, 是一种极具敏感性的群体性心理偏差, 一旦接触到导火索或涉外势力的挑拨, 难免会导致群体性事件。

3、法制问题。

法制不健全引起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不规范, 如以宗教名义出现邪教组织、反动组织等非法组织, 干扰司法、破坏公共设施、不执行国家制度, 导致社会规范混乱。再加上, 民族地区存在的敏感性, 当地政府担心事态扩大, 瞒而不报, 通过说服和个别对待的方式处理社会矛盾, 使得一些政府行为不规范。这样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法制问题的存在无疑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留下了漏洞。

(二) 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对策探讨

1、大力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 巩固政治秩序的物质基础。

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用发展的眼光来思考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 才能根本上长远的消除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这就要求政府既要合理纠正以往政策上的偏差, 慎重对待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 促进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全国经济的一体化, 以文化多元延续各族的特色;又要科学分配国民经济的“大蛋糕”, 弥补以往发展政策对民族地区的创伤, 适当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比例, 使民族地区群众享有与发展速度相应的生活水平和实惠。

2、注重宗教事务管理, 维护民族认同的精神动力。

宗教因素在民族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是意识形态领域提升民族认同感的有力武器, 同时发展问题引起的心理失衡也可以在宗教信仰上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就要求我们, 一方面要完善民族宗教问题的法律法规, 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对非法宗教活动和文化宣传坚决予以取缔, 对借宗教之名、行分裂暴乱之实的活动予以坚决打击, 公民犯罪是公民个人的事情, 与他所属的民族及信仰的宗教没有任何关系, 不能把一般的刑事犯罪与民族宗教事件混淆, 保持宗教领域的团结稳定。

3、强化法制建设,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规范, 实现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行。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 法律与民族问题、宗教事务以及传统社会习俗并存, 多种因素都成为控制社会资源的工具, 因此在不同领域、不同时空上出现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公共规则的缺失, 社会行为的不规范, 公共秩序的混乱, 甚至严重的群体性暴力 (尤其是打砸抢烧) 活动。2008年拉萨“3·14”事件和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用血的代价要求我们注重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规范问题, 因此, 必须牢固树立法律意识至上, 强化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根本准则, 这也是解决民族地区纷杂社会矛盾的必由之路。

4、参加国际合作, 寻求维护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秩序的外部支持。

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很多时候是与西方反华势力、周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宗教极端分子以及国际恐怖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已不再是单纯的利益冲突问题, 更多的涉及到国家主权完整、领土安全与民族团结稳定, 对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很可能变相成一场“国家保卫战”。在国际安全形势复杂的今天, 积极参加国际合作, 增加相互信任, 这无疑成为预防和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必然措施。

摘要: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危机的反映, 是对现有制度与控制机制的自我重构与自我治疗的过程。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针对群体性事件具体的性质、成因以及利益结构冲突等状态, 在社会秩序重构的前提下, 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科学合理的应对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层农村群体性事件,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处置原则[J].中国行政管理, 2010 (7) .

[2]、常健, 许尧.论公共冲突管理的五大机制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 2010 (9) .

[3]、石正义.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三重审视[J].中国行政管理, 2010 (9) .

[4]、梅祥, 时显群.新时期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 2010 (6) .

[5]、王辉, 杨林秀.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分类处置流程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10 (11) .

[6]、周玉琴, 宋鑫华.伦多民族国家政治秩序的运行与维持——从乌鲁木齐“7·5”事件谈起[J].求实, 2010 (2) .

[7]、李俊清.民族地区公共产品的缺失与政策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 2006 (4) .

[8]、吴兴民.抗争、表达与秩序重构——论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的新思维[J].政法学刊, 2009 (6) .

[9]、姜小卉.构建和谐社会, 理性处理群体性事件[J].法制时空, 2009 (10)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农村突发事件】相关文章:

农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3-11

农村群体性事件07-09

农村群体性事件见解10-04

农村群体性事件及对策03-10

课堂突发事件05-06

国家突发事件05-23

突发事件预案05-25

民航突发事件06-04

金融突发事件08-06

教学突发事件08-10

上一篇:民族地区农业下一篇:国家制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