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心源性脑梗死

2024-07-21

非心源性脑梗死(精选6篇)

非心源性脑梗死 第1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收并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31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 作为A组;男性18例, 女性13例;患者年龄在45-73岁之间, 平均年龄 (63±2.35) 岁。选取同期接收并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31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 作为B组, 男性17例, 女性14例;患者年龄在46-72岁之间, 平均年龄 (62±2.61) 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 (P>0.05) , 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排除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发病时间均在4.5h以内, 且无合并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征象者, 研究经患者家属的签字同意;所选患者均排除有颅内出血病史者, 排除处于妊娠或哺乳期者, 排除赶、肾功能异常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 总量为0.9mg/kg, 24h后经头颅CT确诊无出血以后, 给予A组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一次5000单位, 每12h一次;一周以后, 口服华法令, INR维持在2.0-3.0之间;B组患者则口服拜阿司匹林, 一日100mg。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进行90日的随访, 随访期间记录两组症状性脑出血及非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率, 同时, 记录两组脑疝、皮肤黏膜出血等发生情况;并对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h、24h、7d卒中症状 (NIHSS) 评分。

1.5 数据统计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表示用[例数/百分比, (n/%) ], 计量资料表示用 (±s) , 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时 (P<0.05) 。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

治疗前, A组NIHSS评分为 (12.36±1.24) 分, B组NIHSS评分为 (12.14±1.65) 分, 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治疗后, A组治疗2h、24h、7d后NIHSS评分为 (10.35±2.14) 分、NIHSS评分为 (9.95±2.16) 分、NIHSS评分为 (9.71±1.26) 分, B组治疗2h、24h、7d后NIHSS评分为 (10.03±1.26) 分、NIHSS评分为 (9.93±1.65) 分、NIHSS评分为 (8.79±2.52) 分, 两组治疗2h、24h、7d后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但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2.2 两组治疗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后, A组症状性脑出血1例 (3.23%) 、非症状性脑出血3例 (9.68%) 、脑疝5例 (16.13%) 、皮肤黏膜出血4例 (12.90%) , B组症状性脑出血1例 (3.23%) 、非症状性脑出血2例 (6.45%) 、脑疝1例 (3.23%) 、皮肤黏膜出血1例 (3.23%) , 两组症状性脑出血、非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但A组脑疝、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高于B组 (P<0.05) 。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多采用rt-PA静脉溶栓, 该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但对于心源性脑梗死是否是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仍存在争议[3,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P<0.05) ;但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这与邓伟华[5,6]等研究结果接近。但本次结果还显示, 治疗后的A组, 其脑疝、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高于B组 (P<0.05) , 由此表明, rt-PA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的效果相当, 但心源性脑梗死溶栓后并发症发生几率高。综上所述, 在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过程中应做好风险的评估以及预后, 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质量。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收并行静脉溶栓治疗的31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为A组;选取同期接收并行静脉溶栓治疗的31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为B组,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治疗后, A组脑疝、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高于B组 (P<0.05) 。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的效果相当, 但心源性脑梗死溶栓后并发症发生几率高。

关键词:rt-PA,静脉溶栓,心源性脑梗死,非心源性脑梗死

参考文献

[1]谭俊杰.单独抗血小板与联合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29) :82.

[2]唐澍, 闫立荣, 孙玉衡, 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 2013, 8 (5) :360-367.

[3]周琴, 曾艳平, 梁静静, 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17) :5-7.

[4]邓伟华, 杨勇, 潘小平, 等.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 (14) :54.

[5]段秀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 (48) :59.

非心源性脑梗死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84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感觉障碍者、共济失调者、准备溶栓治疗之前其症状已经有明显好转者、患有出血性疾病者、近期服用过抗凝血类药物者均已排除),所有的患者均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患者在日常活动中都有长期或阵发性心房颤动;颅内经检查没有异常,无相关病史;没有其他的重要脏器损伤或者功能障碍;没有严重的意识障碍。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范围45岁~65岁,平均年龄为54.4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范围42岁~64岁,平均年龄53.2岁。2组患者身体条件,年龄,栓塞位置,发病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关检查,试验组患者在施以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另外注射由5%葡萄糖溶液配制的100万U尿激酶注射液。施用尿激酶前对患者进行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TT和APTT应小于规定范围内。对照组患者仅施以常规药物。用药周期内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脉率、体温、呼吸频率和出血倾向,等以确保治疗安全[2]。

1.3 观察指标

从患者入院正式治疗开始,分别评估其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和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按相应的评定标准评估并记录。

1.4 效果评价

基本痊愈:患者无生活障碍,其意识感觉清晰,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间。显效:患者意识感觉基本清楚,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自主行动能力,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有效:通过住院治疗以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好转,有意识,部分日常活动需要在家人的帮助下完成,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未得到改善,生活完全需要他人照顾,或病情较入院时发生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或增加[3]。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表2。

3 讨论

心源性脑梗死多发于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群体,而且发病往往比较急骤,脑梗死面积大,对患者的相关神经功能损害较大,这些都增加了对其的救治难度。因此,及时和适宜的治疗非常重要。

在临床上,心源性脑梗死发病因素很多,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同时导致,如,高血压,二尖瓣闭合不完全,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患者都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其产生的各类栓子(细菌栓子、空气栓子或者血栓)堵塞于颅内动脉时,大脑细胞将会发生一连串类似于脑部血栓形成的病理性改变。较之于脑血栓,心源性脑梗死有着更大的病变范围,发病早期的脑水肿也要严重一些。那些堵塞于动脉的含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心源性栓子对于溶栓类药物是比较敏感的,也就是说,经过早期溶栓治疗以后,患者血管的再通率还是很高的[4]。

除了适当的治疗方法,合适的治疗时机也颇为重要,就溶栓治疗而言,应当在发病早期就对患者采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对血管壁的损伤。本文试验组42例患者均在病发后第一时间给予了尿激酶溶栓治疗,通过对患者治疗第1天的神经功能缺失评估得知及时采用溶栓治疗是有效的,之后对血管的再次复查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结论。

溶栓疗法固然有效,但并不适合所有患者,因为这一疗法可能导致脑出血的并发症。若患者在治疗前血管壁的损害较为严重,溶栓治疗后被阻塞的血管重新畅通,会由于陡然升高的灌注压而出现血液外渗。另外,患者在采用溶栓治疗后其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亢进,而同时凝血功能降低,有可能加重脑出血。因此,在采用溶栓治疗之前首先要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这一疗法,否则适得其反,甚至可造成医疗事故[5]。

总的来说,及时适宜地采用尿激酶溶栓疗法有着显著的疗效,其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值得肯定。

摘要: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4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其中的42例为试验组,采取的治疗方法为尿激酶溶栓治疗为主并辅以常规治疗;另外42例设定为对照组,单纯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2组的治疗周期均为14 d,在治疗开始的第1,3,5,7和最后1天对相关的功能进行测试,经过评估后对最终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尿激酶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源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临床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尹福君.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43例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6(12):54-55.

[2]陈晓春.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40例临床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6(1):95-96.

[3]熊殿辉.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评价[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33(7):513.

[4]麻友兵,高英玲,陈飞,等.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9):1397-1399.

非心源性脑梗死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0例病例均为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急诊入院治疗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 全部患者均符合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 并且全部经过脑CT检查明确诊断。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其中男性患者37例, 女性患者33例;年龄48~77岁, 平均 (56.58±12.76) 岁;发病至治疗时间:2~8h, 平均 (4.86±1.24) h;梗死部位:39例患者基底节区梗死, 15例患者为脑叶梗死, 5例患者为脑干梗死, 11例患者为多发性梗死;其中47例患者伴有高血压, 29例患者伴有冠心病, 21例患者伴有糖尿病。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36例, 女性患者34例;年龄49~78岁, 平均 (57.24±13.84) 岁;发病至治疗时间:2~7h, 平均 (4.56±1.31) h;梗死部位:38例患者基底节区梗死, 16例患者为脑叶梗死, 6例患者为脑干梗死, 10例患者为多发性梗死;其中45例患者伴有高血压, 30例患者伴有冠心病, 20例患者伴有糖尿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病例入选与排队标准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有长期的房颤病史或者阵发性房颤病史;多数患者为活动中发病;患者伴有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的收缩压180/100mm Hg以下;以前发病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瘫痪肌力均为Ⅲ级以下。

排队标准:排除伴有脑出血的患者;排除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排除伴有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排除具有严重出血性疾病史的患者;排除近半年接受过大型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伴有严重的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排除妊娠期的患者;排除血小板计数未达到60×109L的患者;排除近期应用过抗纤溶药或者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 抗凝、溶栓、脑细胞活化剂等。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100万U尿激酶加入到100m L生理盐水中, 于30min内快速滴注完, 然后再给予患者250m L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 每次1次, 连续治疗3d。对照组患者除未使用尿激酶外, 其他同治疗组。

1.4 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采用NIHSS评分标准、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和巴氏指数评定量表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进行评定。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价。

基本痊愈:患者0级残疾,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91%~100%;显著进步:患者1~3级残疾,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18%~45%;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康复效果。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全部数据资料用χ—±s表示, 采用t检验,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1.43%,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见表1) 。同时, 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为 (18.46±3.75) 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 (26.95±4.68) d (P>0.05) 。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康复效果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l指数以及Fugl-Meyer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P<0.05) , 并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心源性脑梗死由于起病急重, 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比较严重, 因此在治疗时必须尽快恢复患者的脑血液供应。尿激酶可以有效的溶解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内的栓子, 从而达到恢复脑血液循环的目的, 改善脑血流循环, 减少患者的脑神经损伤[3]。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且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 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康复治疗的疗效,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萍.心源性脑栓塞30例静脉溶栓治疗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11) :1332-1333.

[2]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81-383.

非心源性脑梗死 第4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5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均符合心源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5例,男女比例18:17,年龄42~74岁,平均(52.3±2.4)岁,11例冠心病,12例心力衰竭,12例心房颤动;对照组40例,男女比例22:18,年龄43~75岁,平均(53.1±2.2)岁,12例冠心病,13例心力衰竭,15例心房颤动。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行单一抗血小板治疗,口服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90,75毫克/片),1片/天,餐后服用,口服阿司匹林(意大利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1.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司分装100毫克/片),普通患者100毫克/天,急性期患者按病情加至300毫克/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抗凝治疗,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47)5000IU,2次/天,予以华法林(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41)5毫克/片,2~4毫克/天,并予以凝血功能测定。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评定两组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日常生活可自理为显效;症状、体征好转,日常生活自理较困难为有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无法自理日常生活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3]。按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分数与生活能力成正比[4]。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用SPSS22.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检验;百分比(%)表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比对照组(77.5%)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血凝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8组间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后NIHSS、BI评分比较:

观察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且BI评分比对照高(P<0.05),见表2。

注:a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比对照组(77.5%)高,且血小板计数(142.3±15.9)×109/L少于对照组,凝血时间(2.6±1.7) min长于对照组(1.3,0.4) min,说明抗血小板与抗凝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少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血小板是形成血管栓子的主要原因,血循环正常时,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当出现栓塞时,血小板会生成复合物,刺激补体、花生四烯酸等反应[5]。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予以抗血小板药物,避免血小板沉积于血管壁内膜,使血流恢复正常;同时抑制炎症细胞被吸引,阻碍血管炎症形成,抑制血小板生成复合物,以激化白细胞,减少伤害内皮细胞,扩张血管,延缓血液凝结,从而抑制形成血管栓子,达到治疗目的[6]。此外,低分子肝素为一种黏多糖,具硫酸基团,可起较强的抗凝作用,与抗凝酶结合,可阻止PF3、VⅢ与IXa发生反应,从而增强丝氨酸蛋白酶对抗凝酶Ⅲ的抑制作用。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4.1±2.1)比对照组(7.2±3.4)低,且BI评分(85.2±8.2)比对照组(62.8±11.7)高,说明抗血小板与抗凝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原因可能为低分子肝素可起到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作用,抑制继发栓子形成,降低出血风险,加之华法林为香豆素类的一种抗凝剂,具较好抗凝效果,两者药物联合使用可协同发挥抗凝功效,且有研究表明,华法林无药后出血事件发生,用药安全性较高,从而降低脑梗死发生率,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抗血小板与抗凝联合用于心源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凝指标,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左懿.心源性脑梗死27例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5):120-121.

[2]张丽,李良.分析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9):96-97.

[3]彭鹏忠.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7):929-930.

[4]艾尔肯.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临床疗效探究[J].中外医疗,2013,32(18):85187.

[5]刘桂香.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死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192-193.

非心源性脑梗死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由我院至少两名资深心脑血管疾病专家, 按照相关诊断标准确诊。对照组患者年龄50~77岁, 平均为 (57.5±10.6) 岁, 男患者23例, 女患者21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48~80岁, 平均为 (57.3±10.2) 岁, 男患者24例, 女患者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治疗前需要改善患者的生活、饮食、作息习惯等, 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食物要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为主;且要尽量少或不食用油炸食品, 多吃水果蔬菜, 按时作息, 调整好患者精神状态。对照组:拜阿司匹灵片 (J20130078;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100 mg/d) 进行单独的抗血小板治疗, 病情严重者可将药量增加至300 mg/d, 服用3 d后改为100 mg/d。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联合抗凝治疗, 即皮下注射肝素钠 (H32022088;深圳市海普瑞药业有限公司:0.5毫升/次;2次/天) 。以8 d为一个疗程,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3 疗效判定[2]:

根据患者意识障碍、眩晕、麻木等临床症状均缓解状况作为疗效判断的标准。 (1) 显效:显著好转, 且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2) 有效:有所好转, 但患者的日常生活仍然受到严重影响; (3) 无效:以上临床症状均无显著改善, 且患者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实验数据,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统计结果用均值±标准差 (±s) , 组间差异用t检验或χ2检验表示, 以P<0.05计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

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统计结果显示, 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实验组患者表现出了痉挛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此外并无其他现象出现, 其中1例患者发生痉挛、2例患者表现为呼吸抑制,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对照组除以上不良反应外尚有恶心呕吐、情绪躁动等症状发生, 其中2例患者出现痉挛, 1例患者表现出恶心、呕吐症状, 1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 另有2例患者情绪十分躁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

3讨论

近年来,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心脑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血压高、血脂稠、血管壁硬化等导致中老年人成为心源性脑梗死的高发人群。该病发病迅速, 往往几秒至几分钟便达到高峰。现在临床治疗经验表明, 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联合抗凝疗法, 具有临床治愈率高安全型好的特点, 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试验, 旨在发现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方法。

本次研究表明临床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在单独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凝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治愈率以及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主要机制在于肝素能够有效提高体内抗凝酶的活性, 抑制人体凝血酶的形成[3]。而肝素钠则能够有效降低阿斯匹林的大量应用导致的出血现象[4]。因此联合抗凝疗法临床治愈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 临床上应用单独抗血小板联合抗凝疗法在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方面临床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 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注:两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参考文献

[1]刘桂香.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死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9) :192-193.

[2]麻友兵, 高英玲, 陈飞, 等.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 2013, 19 (9) :1397-1399.

[3]黄艳娇.关于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 (20) :127-128.

非心源性脑梗死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12例, 男121例, 女91例, 年龄37~86 (63.3±8.6) 岁, 入院后根据有无糖尿病史及血糖监测情况分组, 其中糖尿病组82例 (既往糖尿病史68例+入院后检出糖尿病14例) , 男48例, 女34例, 年龄38~86 (64.2±9.5) 岁, 糖尿病病程3个月~16年 (既往有糖尿病史患者) ;非糖尿病组130例, 男73例, 女57例, 年龄37~84 (62.8±8.3) 岁。所有患者均为脑梗死发病1w内入院, 脑梗死诊断标准参考2007《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脑梗死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及MRI确诊[2]。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 严重肝、肾、心功能衰竭, 全身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创伤引起的血管损伤, 脑出血、脑肿瘤、心源性脑栓塞、慢性脑梗死、风湿性心脏病等。

1.2 方法

1.2.1 临床症状

脑梗死患者常见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体征, 包括言语障碍、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吞咽障碍等。根据两组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类型进行统计, 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表现差异。

1.2.2 实验室指标

入院后48h内进行空腹采血, 检测项目包括: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 (FG) 、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新发现高血糖患者多次测定末梢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以排除应激性高血糖, 确认为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72h内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GHb Alc) 。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法, 纤维蛋白原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 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测应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 GHb Alc的检测采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层析法。

1.2.3 影像学检查

患者在入院时即进行脑部CT检查, 未发现病灶患者24h后复查CT以及行MRI检查, 部分加做CTA检查, 根据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将脑梗死的部位及梗死类型进行分类。梗死部位:脑叶、丘脑、基底节-放射冠、小脑、脑干等。梗死类型:腔隙性梗死 (梗死区直径≤15mm) , 单发病灶 (梗死区直径>15mm且为单发) , 多发病灶 (梗死区直径>15mm且为多发) [3]。

1.2.4 预后评估

所有患者均按照我院脑梗死及糖尿病治疗原则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给予供氧、血压控制、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积聚、降低颅内压及对症治疗等, 糖尿病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血糖的控制, 在治疗和观察3~4w后, 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对神经功能损伤进行评分, 轻度神经功能障碍:NIHSS<4分;中度神经功能障碍:NIHSS 4~15分;重度神经功能损伤:NIHSS>15分[4]。根据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制定评定标准将预后分为6类: (1) 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1%; (2) 明显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90%; (3) 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 (4) 无变化:NIHSS评分减少17%左右; (5) 恶化:NIHSS评分减少<17%甚至增加; (6) 死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 数据以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糖尿病组患者偏瘫46例, 言语障碍14例, 偏盲12例, 共济失调21例, 吞咽障碍7例, 偏身感觉障碍20例, 病理反射24例, 非糖尿病组偏瘫63例, 言语障碍2例, 共济失调17例, 偏身感觉障碍27例, 病理反射35例, 糖尿病组相较非糖尿病组患者更易出现偏瘫、言语障碍、偏盲、共济失调和吞咽障碍等症状。见表1。

2.2 实验室指标比较

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浆总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 (P>0.05) , 空腹血糖、血浆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比较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P<0.05) , 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糖尿病组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纤维蛋白原含量糖尿病组 (5.76±1.24) g/L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4.48±0.25) g/L,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针对糖尿病组的GHb Alc检测, 其值为 (6.74±1.87) %, 高于正常值6.0%。见表2。

2.3 影像学检查

根据患者所有影像学资料 (包括CT、MRI、CTA检查) 统计,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其脑梗死类型以腔隙性梗阻占多数, 而非糖尿病患者则以单发性梗死居多。见表3。

本组试验中共发现梗死病灶4266个, 其中糖尿病组2043个, 非糖尿病组2223个, 两组梗阻具体部位分布差异不显著 (P>0.05) , 但是分布于基底节、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及额叶部位的梗阻要明显多于其他部位。见表4。

2.4 两组患者病情转归情况

经综合诊治并观察3~4w后, 糖尿病组基本痊愈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 而恶化率和死亡率则明显较高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患脑梗死的危险性一般达到正常人群的1.5~3倍, 脑卒中的预后也变差, 死亡率、致残率明显提升[5]。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代谢紊乱, 通过多因素作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本试验中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明显较低, 提示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脂质代谢紊乱, 纤维蛋白原的相对较高水平使得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生, 血小板聚集, 血液粘度提高, 促进了粥样斑块和血栓的形成[6]。试验中患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其预后更差, 出现偏瘫、言语障碍、偏盲、共济失调和吞咽障碍等症状也更多见, 说明糖尿病本身的病理基础直接决定了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两组脑梗死发生部位并无显著差异, 病灶主要累及前循环, 其中以基底节-放射冠、半卵圆中心部位最为常见, 与大部分文献研究结果一致, 可能是这些部位的供血血管为动脉深穿分布区, 缺乏侧枝循环, 一旦血栓形成更容易梗死, 而腔隙性脑梗死之所以在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中相较其他类型更多, 其原因可能在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100um直径的小血管, 与腔隙性脑梗死发生部位血管直径有一定重叠。

综上所述, 为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 控制好糖尿病血糖至关重要。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有糖尿病史或入院后证实为糖尿病的患者82例作为糖尿病组, 入院后糖耐量检查正常患者130例为非糖尿病组,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及预后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相较非糖尿病组患者更易出现偏瘫、言语障碍、偏盲、共济失调和吞咽障碍等症状, 两组血浆总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 (P>0.05) , 血浆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P<0.05) , 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糖尿病组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其脑梗死类型以腔隙性梗阻占多数, 而非糖尿病患者则以单发性梗死居多, 两组梗阻具体部位分布差异不显著 (P>0.05) , 但是分布于基底节、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及额叶部位的梗阻要明显多于其他部位。结论 为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 控制好糖尿病血糖至关重要。

关键词:脑梗死,糖尿病性,非糖尿病性

参考文献

[1]杜志刚.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临床及MRA特征对比研究[D].华北煤炭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8.9.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 (试行)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26 (10) :948-949.

[3]孔竹青.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交通医学, 2007, 21 (6) :661-662.

[4]翟琼琼.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例特点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10.

[5]Kissela BM, Khoury J, Kleindorfer D, et al.Epidemiology of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the greater Cincinnati/northern Ken-tucky stroke study[J].Diabetes Care, 2005, 28 (25) :355-359.

上一篇:访问标准下一篇:创新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