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东部地区

2024-05-12

辽宁中东部地区(精选9篇)

辽宁中东部地区 第1篇

一、土壤质量问题

1. 土壤侵蚀加重

辽宁东部地区降雨集中, 土壤坡度大, 当矿山开采、城市扩大、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等项目大量增加时, 水土流失状况加重, 致使土壤侵蚀面积扩大。据统计, 土壤侵蚀面积为162.2万公顷, 占全省土壤侵蚀面积的35.0%;而且多为强度以上侵蚀, 占土壤侵蚀面积的75%[2]。

2. 酸化问题突出

辽宁东部地区酸化土壤面积为10.12万公顷, 占全省酸化土壤面积的73.2%。其中:丹东市酸化土壤面积为7.12万公顷, 抚顺市酸化土壤面积3.27万公顷, 本溪市酸化土壤面积0.73万公顷[3]。东部山区气温低, 光照与积温均较辽宁其他地区低, 特别是春季地温回升慢, 使土壤低温冷凉, 酸化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3. 肥料利用率低

作物的50%~75%养分依赖土壤基础肥力供给, 只有25%~50%养分依赖肥料供给。而东部地区土壤坡度大, 侵蚀严重, 土壤养分流失多, 石质化、粗骨化土壤面积不断增加, 土壤养分缺乏。近几年, 测土配方施肥测定结果表明:东部山区土壤全氮、有机质和有效钾含量都减少了。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 (1983年) , 全氮含量从0.93克/千克下降至0.90克/千克, 相对下降3.23%;有机质含量从2.13%下降到2.02%, 相对下降5.16%;有效钾含量下降幅度较大, 平均下降20.6毫克/千克[4,5]。

4. 土壤污染严重

辽宁东部山区是矿山基地, 对硼镁矿、煤碳等资源开发利用, 易造成污染;矿渣、废液排量大, 这些废弃物很少经过处理而直接进入农田, 使土壤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此外, 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也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二、土壤质量问题的成因及保护措施

土壤质量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由于滥牧、滥垦、滥伐和滥植, 致使水土流失严重。二是施肥结构不合理, 这是导致土壤瘠薄化的主要原因。三是存在重无机肥、轻有机肥, 重氮磷肥、轻钾肥, 重经济作物、轻大田作物等现象, 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下降。四是农用化学品使用不合理以及工业化的发展, 造成面源和点源污染日益加重。针对以上情况, 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 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 提高辽宁东部山区的土壤质量。

(1) 治理土壤侵蚀的土壤时, 应采取以中强度以上侵蚀治理为主, 轻度侵蚀治理为辅的土壤侵蚀治理策略, 并根据当地不同条件, 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与保护。对于坡耕地的治理, 可以采取修筑梯田、修地埂、挖截水壕等办法, 也可采用等高垄作或带状间作耕作法。

(2) 土壤瘠薄化需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实施以肥改土为重点的沃土工程, 通过增施农肥、种植绿肥、合理施肥和实施稻草和秸秆还田改良土壤;二是加强地力建设, 发展有机农业;三是培肥水田地力, 发展生态农业。

(3) 合理施用石灰, 能调节土壤酸度, 增加土壤中的钙素, 减少活性铁、铝对磷素的固定, 提高磷素的有效性,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提高地温, 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因此, 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肥力状况非常明显, 能使粮豆单产大幅增长, 经济效益显著。

(4) 对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农田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控制灌溉水质 (Ca<2μg/L, p H>7.0, Ce<100毫克/升) , 最好以清水 (或河水) 灌溉。同时, 施加一定量的石灰和钙镁磷肥改良剂。二是对受到Cu、Zn污染的菜园土壤进行改良, 淹水管理。三是水稻孕穗后要防止土壤氧化。四是致力于土壤生物清洁技术的研究[6,7]。

三、结语

辽宁中东部地区 第2篇

高胜君1 马 宁2 张世全3(1.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水利站,辽宁省丹东市;2.辽宁省江河流域管理局,辽宁省沈阳市;

3.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辽宁省沈阳市)摘要:河道生态治理的理念已逐渐被广大水利工作者所接受,辽宁省在这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针对我省东部山区河流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研究一种切实可行的山区河流生态治理方法,对我省的水利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山区河流;生态工程

0.引言

河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是水环境重要载体,是自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硬性防护为主的传统的河道治理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河道治理中往往给河道砌筑更多硬化材料,以求一劳永逸,但实际却牺牲了河道可持续发展空间,结果适得其反;或者只对河道清淤,而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结果河道使用寿命极短,陷入经常疏浚的恶性循环。尤其是在我省东部山区河流,河道治理多年来一直采用硬性防护措施已导致河流渠道化,河岸带栖息地质量持续退化,加之人类在河道内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河流水质,威胁到很多物种的生存,引起生物群落多样性下降。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我们已充分认识传统治理方法的负面作用,研究一种适宜我省的河道生态治理方法,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已成为现阶段河道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河道生态治理的发展和必要性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的工程界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河流治理不但要符合工程设计原理,也要符合自然原理。瑞士、德国等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全新的“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瑞士、奥地利、荷兰等国纷纷大规模拆除以前人工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采用混凝土衬砌而忽略自然环境的河道治理方法,已被各国普遍否定,建设生态河流已成为国际大趋势[1]。

在国内,1999年中科院院士、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刘昌明发表了“中国21世纪水供需分析:生态水利研究”,建议在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研究中,把生态水利和环境水利结合在一起。2002年10月,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董哲仁教授,提出了生态水工学--人与自然和谐工程[2]。

在生态河流建设方面,目前国内仍处于起步和技术探索阶段,缺乏传统水利、生态系统栖息地的有机结合,多数地方的河道整治,尤其对于中小型河流整治,其理念仍停留在渠道化、衬砌等已被许多发达国家舍弃的做法。

辽宁省东部山区是辽宁中部地区内陆河流的发源地,除拥有辽河、鸭绿江两大水系外,还有独流入海的大青河、大洋河等渤、黄海水系,是辽宁中部工业区和商品粮基地的绿色屏障和主要水源涵养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东部山区天然林面积3300多万亩,集中了辽宁90%以上的天然林,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每年提供的工农业用水量占辽宁中部城市群用水总量的70%以上。

近年来,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山区相对耕地面积较少,因此河道内的荒地不断被开发成农田,此外,个别河段上存在的河道采砂等现象,也破坏了滩地原有植被。受以上因素综合影响,目前部分河道淤积、滩地沙化严重,一些河流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已经给沿河地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困难,对全省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实现构建和谐辽宁的目标任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采取生态方法治理河道对保护我省重要水源地、提高河道生态健康和河流的可持续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治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量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暴雨洪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雨后山区河流流量大,过水时间短,砂石含量高,洪水破坏性强;而在冬季枯水期,大部分河流流量小,有些河流经常断流。

目前,我省山区传统的河道治理方法主要以防洪、防冲为主,造成河道生态功能被忽视、淡化,河道在整治布线时通常会裁弯取直,改变河道自然形态,并且在河道治理中,主要采用混凝土护岸或浆砌石挡墙等硬性措施。同时,延河居民对河道保护意识不够,开荒放牧、倾倒垃圾现象严重,严重破坏了河道自然生态和河流水质。

而硬性防护措施在冬季结冰期,混凝土易产生冻融破坏;夏季过水时,整体混凝土护岸如有部分破损,在内外水压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整体破坏。在我省东部山区,多年实际情况表明,在非汛期,山区河流过流量小,基本不需要防护,而在汛期,硬性防护工程易被短时间、大流量、含砂石量大的洪水破坏,起到的防护作用较小。同时,硬性防护工程施工方法复杂、工期长、投资大,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破坏河道自然环境。辽宁省山区河流生态治理方法研究

河流生态治理的目的是恢复、强化自然河岸或修建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具有渗透性的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底,丰富的河流地貌,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份交换和调节功能,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同时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3]。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是指在考虑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岸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物改造成为水体和土体、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坡,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一方面,利用生态河道生长的水生植物和由此而生存的水生生物净化水质;另一方面,通过河道、河底及坡面表层泥面生长的大量微生物、藻类、水生动植物形成的自然生物膜净化水体,提高河道本身的自净能力,达到改善水环境的效果。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建设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水份交换良好,适合生物栖息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的护岸[4]。

针对我省东部山区河流特点,在实际治理中,在确保不降低防洪标准的前提下搞河道生态建设,河道生态治理应优先保护并以自然修复为主,充分发挥河道的自然修复能力。生态的理念要贯穿整个治理过程,遵循防洪安全、生态系统功能强化、景观优化提升、降低人类影响的新理念,以尊重河道的自然属性为基础,兼顾河道的水利功能和社会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

在实施整治过程中,我们发现,河道生态整治工程最宜采用自然原型河岸,主要的人工措施采用种植植物保护河岸,这样可以保持自然河岸特性,同时也起到绿化作用,在自然河岸种植柳树、水杨、枫杨以及芦苇、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利用他们发达的根系来固堤,加之柳枝柔韧,顺应水流,增加自然河岸的抗洪、保护能力。但这种护岸抵抗洪水的能力相对较差,一般可用于防洪要求不高、保护目标等级较低的河段。在采用自然原型护岸的基础上,除了种植植被外,还可结合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进行护坡、护底,如在坡脚设置各种植包,采用石笼、木桩(设有鱼巢)等护岸,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结合,在不破坏河流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有效加固堤防、护岸,抵挡洪水冲刷,提高生态护岸的防洪、抗冲能力,同时,所用护岸材料抗冻裂较好,大大提高了护岸的耐久性。这类护岸可用于较陡的河段或冲蚀较严重的河段。

山区河道生态治理中,在护岸工程或堤防布线时,应尽可能保留河流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尽可能减少人工措施,降低工程投资,以自然植物护岸为主,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种植树木时,也要注意河槽和河漫滩要能满足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自然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护岸、河堤要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抗滑稳定等安全条件,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以及景观建设的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天然材料,保持河流的联通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堤。

自2008年以来,辽宁省大力推进河道生态治理工作,主要采取河流自然封育措施,禁止在河道范围内砍伐、放牧等生产经营活动;整治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工措施,以“适地适树”的理念,种植植物,保护河岸;对流经村屯或人类活动频繁的河段采取适当的工程封育措施,并树立警示牌,加大宣传,设立举报电话,减少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影响;对河道内开荒耕地实施退耕工作,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对河道内垃圾、砂堆、砂坑等进行整治,恢复河道岸线的平顺。同时,加强河道监管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河道管理组织机构,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管理手段,逐步实现恢复河道原貌和生态,完善河道各项许可程序,规范河道开发秩序,强化监管,严禁各种破坏河道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强宣传,全面提高沿河居民河流保护意识,实现河道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强化日常管理,确保河道行洪顺畅,恢复河道生态环境,维护河流健康的目标。在新时期,我省水利系统已把河道生态建设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辽宁河道生态治理将通过科学的河道生态治理措施,在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同时,有效遏制河道植被破坏、改善河流水质、美化河道环境、恢复和维护河道生态系统,促进辽宁河流水质和水环境的全面改善,使河流成为水清、草绿、林茂的绿色生态通道。结论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河流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大趋势,我省在河流的生态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和技术探索阶段。结合我省的气候特点和东部山区河流特点,在保证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前提下,制定因地适宜的治理策略,不但节约了治理投资,还可以保证河流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恢复山区河流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达到了防洪兴利的目的。

参考文献:

辽宁东部地区林下人参几种常见病害 第3篇

最近十几年, 特别是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 由于林下培育人参无污染, 生长年限长, 药性、药理作用都高于普通园参,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所以林农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人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各国有林场为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也积极创造条件, 将适宜的林地租赁给职工用于发展林下人参, 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林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生产管理中, 由于对林下人参生长环境、生育期管理不熟悉, 造成大量林下人参出现染病、死亡现象。现就林下人参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作以探讨, 以期为林下人参的生产提供参考。

1 林下人参常见病害

辽东地区林下人参常见病害分为2类, 即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有立枯病、疫病和黑斑病, 主要为真菌侵染, 按发病部位分为根部病害、茎部病害、叶部病害、果实和种子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有红皮病和冻害, 主要受地理环境、日照、气候的影响而发生, 常造成大面积林下人参绝收。

1.1 立枯病

1.1.1 发生时期及条件。

在低温多湿的条件下, 气温12~18℃, 土温14~16℃, 土壤湿度30%~35%, 极易发生, 辽东地区5月末开始发生, 6月上旬至中旬为盛期, 6月下旬为末期, 7月上旬基本停止。土壤5cm深处的温度为15.4~16.7℃, 含水量27.3%~32.16%, 立枯病发生蔓延极为迅速。

1.1.2 危害症状。

立枯病不仅危害幼苗, 四年生以上植株在生育初期, 亦常受此病危害。病菌侵害表土以下干土与湿土交界地方的茎部, 被害组织初呈黄褐色, 后期被害茎部腐烂和缢缩, 呈黄褐色长斑, 使植株死亡。病菌侵染幼苗, 可使小苗不能出土, 出苗后主要侵害茎部。发病后, 从中心病株迅速向四周蔓延, 幼苗依次倒伏, 造成成片死亡。

1.1.3 病原菌。

为半知菌类菌丝目丝核菌属 (Rhizoctonia Solani Kuehn.) 菌, 菌丝体絮状至蛛丝状, 分枝处缢缩, 通常略细, 分枝与母枝形成直角, 部分菌丝细胞逐渐膨大, 互相衔接而成菌核, 菌核初为白色, 逐渐变成褐色, 形状不规则。常数个相互合并, 菌核之间有少数菌丝相连。

1.1.4 传染途径。

立枯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残组织上越冬。第2年春季土壤温湿度适宜时, 开始萌发侵染植株, 逐渐向四周蔓延。该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2~3年。

1.2 疫病

1.2.1 发生时期及条件。

在高温多湿季节易发生, 辽东地区7~8月气温高, 雨水多, 土壤和空气湿度大, 林间通风透光不好, 疫病极易发生流行。平均气温17~20℃, 地温16~19℃, 土壤湿度48%, 空气相对湿度70%~90%, 此病开始发生, 高温连雨天气, 特别是暴雨天气此病极易发生。

1.2.2 危害症状。

病菌能感染林下人参的叶、叶柄、茎及根部。参叶感染后, 感病部位呈水浸状不规则斑点, 暗绿色。叶柄感染病后, 使复叶凋萎下垂, 常谓之“搭拉手巾”。在茎端和复叶的基部感病, 可使全部叶片萎缩。茎部感病, 初期呈水浸状暗绿色凹陷长斑, 很快腐烂, 使地上部倒伏。根部感病, 呈黄褐色湿腐状烂根, 表皮易剥离, 根肉黄褐色。腐烂的根, 具有腥臭味, 后期外皮生有白色菌丝, 常粘着土块。此病蔓延很快, 发现中心病株3~5d后, 周围参株也开始感病。

1.2.3 病原菌。

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疫霉属中的恶疫霉 (Phytophthora Cactorum) , 菌丝体白色, 棉状, 有分枝, 无隔膜, 较老的菌丝有隔膜。孢子囊梗细长, 无色, 有假轴分枝。孢子囊梗上生有1个游动的孢子囊, 卵形, 无色, 顶端具有明显的乳头状突起。孢子囊成熟后, 乳头突起破裂, 内含的游动孢子黄色, 球形表面光滑, 在适宜的条件下, 侵染植株。

1.3 黑斑病

1.3.1 发生时期及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土壤及种子表面越冬, 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辽东地区黑斑病一般在6月开始发生, 6月中旬至7月下旬发生较重, 8月下旬基本停止。多雨季节、空气湿度大的天气极易流行;气候干燥, 发病较轻。病菌活动的最适温度为18~25℃。

1.3.2危害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部, 其次茎、叶柄、花梗、花柄、果实和种子均能感染。叶片被感染初期呈圆形或不规则的水浸状斑点, 随后逐渐扩大呈暗褐色大斑, 直径3~15mm。后期斑点中部变黄褐色, 外缘有轮纹, 显有锈棕的宽边。病斑干枯后容易破裂。茎、叶柄和花梗感病, 初期呈暗绿色长斑, 逐渐变为褐色, 蔓延迅速, 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条件下, 斑点上面生有一层黑色霉状物, 重者早期折断死亡。果实感病时, 初期黄褐色, 后期暗褐色, 使果皮干瘪, 果实变干, 表面覆着暗褐色霉层。

1.3.3 病原菌。

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链格孢属 (Alternaria panax Whetz.) 菌。分生孢子梗2~16根束生, 褐色, 隔膜1~5个, 基部细胞稍大, 不分枝或有1个膝状节, 长16~64μm。分生孢子单生或2~3个串生, 倒棍棒形, 黄褐色, 咀喙稍短至长, 色稍淡, 不分枝, 孢身至咀逐渐变细。孢身具1~9个纵隔膜, 横隔膜3~15个, 横隔膜处稍缢缩, 大小为长32~96μm、宽12~24μm, 啄具横隔膜0~3个, 大小为长6~74μm、宽3~5μm。

1.4 红皮病

1.4.1 危害症状。

受害植株的地上部分能正常生长, 根皮变成黄褐色或红褐色, 表皮组织变厚变硬, 常伴有裂纹。严重情况下须根枯死, 茎叶萎蔫, 根腐烂。

1.4.2 病因。

黑土层较厚, 含水量大, 底层黄泥土透水性不良, 使土壤处于不通气的缺氧状态, 形成还原反应。当土壤含有大量的铁离子时, 由根分泌出的氧把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 成凝胶状覆盖在根的表皮, 使根呈黄褐色或红褐色。

1.5 冻害

1.5.1 危害症状。

受害轻的参根越冬芽和根茎变色枯死, 受害重的芽孢、芦头发生烂芽腐烂, 芽孢未萌动就腐烂, 萌动后抽出的茎叶尚未出土就已腐烂。有的主根似水烫状脱水软化腐烂, 一捏一股水, 有时主根完好大部分须根尖端腐烂。

1.5.2 病因。

入冬和早春的气温变化大, 特别是向阳坡和风口地方, 一冻一化易引起参根遭受冻害。一般地势低洼、土壤含水量高、土壤砂性大、迎风口或向阳的坡向受害严重。

2 林下人参病害的预防建议

2.1 场地的选择

根据人参自然分布情况和培育经验, 林下人参应选择半朝阳的东北坡和东坡, 不宜选择阳坡或阴坡, 坡度5~25°。表土腐殖质层10~15cm, 土壤pH值5.5~6.5, 含水量30%~45%, 土壤底层为黄土或黄沙土。上层林木以柞树、色树、椴树等阔叶树为主, 树龄15~20年以上, 郁闭度0.6~0.8左右, 立木分布均匀, 树干高, 树冠大, 遮光均匀, 下层灌木以榛柴、胡枝子、五味子等为主体的林分为宜。

2.2 病害的防治

在生育期内要及时检查, 对感病植株要拔出或摘除病叶, 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处理。病区面积大, 要将病区土扒成堆, 然后用5%石灰乳浇灌消毒。每年秋季10月中下旬植株枯萎后, 将枯叶收集起来, 集中烧毁或深埋。

2.3 越冬防寒

种植林下人参的地块在树木落叶以前, 对于坡度陡的地块, 要放置一些树枝在地面上, 防止树叶落地后被风吹走。落叶以后, 对于裸露地块要及时用落叶进行覆盖, 以确保林下人参安全越冬。

参考文献

[1]王贺新, 宋相录.我国林下育参研究现状及复合经营效益[J].辽宁林业科技, 2002 (6) :32-33.

辽宁中东部地区 第4篇

编写参考提纲

1.前言

简要介绍生态调查的背景和调查的有关情况

2.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成绩

2.1 机构与法制建设

2.1.1机构建设

2.1.2法制建设

结论(写实,力求简练明了。下同。)

2.2 生态保护

2.2.1自然生态保护

建国以来自然生态保护工作的主要成就(概述)森林保护 草地保护 湿地保护 水资源保护 海洋生态保护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 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 生态示范区建设

结论:

2.2.2生物多样性保护 重要生态系统保护 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生物安全及外来物种防范

结论:

2.2.3农村生态保护 农药、化肥、农膜控制与替代 畜禽污染控制与畜禽粪便资源化 秸杆禁烧与能源结构调整 小城镇建设环境保护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发展

结论

2.3 生态建设

2.3.1水土保持

2.3.2造林绿化

2.3.3草地建设

2.3.4沙化治理

2.3.5矿区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

2.3.6其它

结论

3.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3.1 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特点

3.1.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3.1.2气候条件

3.1.3土壤条件

3.1.4植被条件

3.1.5水文条件

结论

3.2区域社会经济特点

3.2.1经济发展(GDP、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速度等)

3.2.2社会发展(人口、文化、环境意识等)

结论

3.3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3.3.1土地利用现状与动态变化

3.3.2土地退化现状与动态变化

水土流失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 土壤盐碱化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 土地沙漠化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 耕地数量与质量动态变化分析 土地退化成因、危害及案例

结论

3.4植被状况及其动态变化

3.4.1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 森林覆盖率变化、主要林种构成变化 林地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林龄结构构成变化 活立木蓄积量变化

累计造林面积与保存面积状况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原因分析及个案

结论

3.4.2草地利用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 草地利用现状 草地数量与质量动态变化分析 草地退化与破坏成因分析及个案

结论

3.5水生态现状及变化

3.5.1地表水资源利用现状与污染状况

地表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分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地表水资源污染状况 江河断流、湖泊萎缩状况 地表水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地表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论

3.5.2地下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地下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地下水利用引起的生态变化

结论

3.5.3 湿地生态状况 湿地面积动态变化情况 湿地动态变化成因分析

结论

3.5.4海岸带生态环境状况 海岸带生态破坏现状 红树林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海涂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 海产养殖及环境污染分析 赤潮及其成因分析

结论:

3.6生物多样性保护

3.6.1生物多样性现状与总体评价

3.6.2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保护情况

3.6.3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情况

3.6.4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情况

3.6.5风景名胜区建设与管理情况

3.6.6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结论:

3.7工矿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生态重建情况

3.7.1矿产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情况 矿产开采造成的土地和植被破坏情况 矿产开采造成的土地、水体和大气污染情况 矿区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

3.7.2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及恢复情况 交通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及恢复情况 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及恢复情况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及恢复情况 其它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及恢复情况

结论

3.8 农村生态环境状况

3.8.1农用化学品使用及污染情况

农药使用及污染情况 化肥使用及污染情况 农膜使用及污染情况

结论:

3.8.2秸杆利用、畜禽养殖及农村能源结构 秸杆综合利用情况 畜禽养殖及环境污染情况 农村能源结构状况情况 畜禽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情况

结论

3.8.3生态示范区与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生态示范区与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与管理情况 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情况

结论:

3.9 城镇生态环境

3.9.1城镇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概况

3.9.2城镇污染控制情况

3.9.3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3.9.4城镇绿化情况

结论:

3.10生态灾害

3.10.1洪涝灾害

3.10.2旱灾

3.10.3地质灾害

3.10.4其它生态灾害

3.10.5生态灾害发生特点、成因分析及个案

结论:

4典型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分析

生态环境退化影响分析

5.1 对经济的影响

5.2 对社会的影响

5.3 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

结论:

生态环境退化成因分析

6.1 自然因素

6.1.1气候因素

6.1.2地质地貌因素

6.1.3其它

6.2 人为因素

6.2.1 社会因素

6.2.2 经济严肃

6.2.3 法制、政策因素

6.2.4 历史遗留问题

6.2.5 其它 7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7.1 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教育

7.2 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力度

7.3 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7.4 制定和实施生态保护行动计划和生态保护规划

7.5 开展国际合作

7.6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增加生态保护投入

辽宁中东部地区 第5篇

辽宁东部山区,地处长白山脉龙岗山脉北麓。辽东山区的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属于暖温带温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最热在7月份,极端最高气温为37.2ºC,平均气温为22.9ºC,最冷在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37.6ºC,平均气温为-16ºC,年总平均气温5.3ºC。年日照时数为2403.1h。年≥10ºC的有效活动积温为2497.5~3943.0ºC,无霜期125~136d。年平均降水量为773.6mm,雨量多集中在7月、8月2个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年平均蒸发量为1223.4mm,为年降水量的1.5倍。

辽东山区属于长白山植物区系,有华北植物侵入,植物资源有98科438属953种,其中蕨类植物门8科10属19种;裸子植物门3科8属20种;被子植物门87科420属914种。境内用材树种针叶代表种类有红松、云、冷杉、油松等;阔叶树代表的种类有柞树、桦树、山杨、椴树等62种。在保护植被中,有国家保护植物8种。一级有2种:为人参、黄菠萝;二级有水曲柳、紫椴、蒙古栎、胡桃楸、刺楸、怀槐6种;药用植物有340余种,常见的有人参、北五味子、黄芪等;本区可食山野菜资源主要有龙牙楤木(刺龙芽)、猴腿蹄盖蕨、蕨菜、大叶芹等。即是可食植物又是药用植物达95种之多;花卉植物资源,有锦带花、暴马丁香、等150余种;饲料植物有胡枝子、山野豌豆、月见草等60余种;蜜源植物为刺槐、椴树、香薷等24种;编织植物有胡枝子、紫穗槐及各种柳类6种;藤本植物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木质藤本有3种猕猴桃,草质藤本多为东北铁线莲、牵牛花等。

2 森林资源经营评价

2.1 森林质量提高,效益显著

“十二五”期间,坚持“培育为主,采育结合”的经营理念,在分类经营和分类施策的基础上,以发展“高效林业,富场兴林”为奋斗目标,将保护森林环境与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的结合。通过实施一系列培育措施,提高了林分质量。抚育间伐面积644.7hm2,消耗蓄积16114m3,生产木材12635m3。其中:透光抚育面积187.2hm2,蓄积2660m3,出材量1806m3。生长抚育面积194.7hm2,蓄积6918m3,出材量5606m3。大径木培育面积29.1hm2,蓄积1156m3,出材量1031m3。

2.2 生态文化繁荣发展

和谐的生态文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生态文明社会繁荣的标志,把生态文化体系纳入教学基地的综合建设,体现了当今时代的文化内涵,更拓宽了林业的发展空间,在原有的树木葱茏,花草锦簇,亭台楼阁基础上。将建成树木摇曳,炊烟袅袅,溪水淼淼的小桥流水的江南韵味,兼有北方群山连绵,泼墨成锦的粗犷景致,使人轻松享受着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意境。

2.3 依规开展天保工程、物种保护区林不断扩大

在管理上严格按照2004年8月25日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理办法》和《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

辽东山区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根据《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有关条例,结合本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分布,在本规划期分了137.4 hm2。同时制定切实可行措施,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资源。如何保护好环境促进生态进一步向良性循环转化,促进物种的增加,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

2.4 林下经济不断发展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依托广袤的森林资源,在林下种植中草药和山野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十二五”期间,在天然林下种植了22.8 hm2的人参、五味子、龙胆草、细辛等,在苗圃地栽培了6.67hm2五味子,小面积试种了细辛,截止到目前,林下中药材达到了50 hm2,栽培木耳段4万段。同时,林蛙也是辽东山区林区的特产,纯野生的林蛙是集药用食补美容于一体的珍惜两栖动物,境内近80条沟岔,为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养殖面积已经达到1000万hm2,年产商品蛙6000kg。林下经济是辽东山区林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林农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3 结语

辽宁中东部地区 第6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结构优化、活力和后劲增强的良好局面。但是, 从区域均衡发展的情况来看, 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发展现象还比较严重, 尤其是中东部地区的一些省市充分利用政策和区位优势, 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 地区间的科技创新环境如何进行优劣比较, 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创新环境优劣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都是值得深入的研究课题。正是基于此, 本文构建我国中东部区域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21个省市的科技创新环境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通过得分比较和排序, 结合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情况对评价结果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 本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内区域创新环境研究方面的不足, 为各级政府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对于改善区域创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因子分析法及研究对象

1.1 因子分析原理及在科技创新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用于有效处理多变量数据, 能够在避免丢失太多信息的前提下, 用少量几个综合变量来概括和解释很多的初始变量, 同时还起到降维的目的。因子分析法能够通过少数的几个公共因子, 通过对公共因子的解释和分析, 揭示出事物之间最本质的联系。

因子分析方法的数学模型如下:

其中, X= (X1, X1, …, Xp) T为可实测指标构成的p维随机向量;

F= (F1, F2, …, Fm) T (p

A= (aij) p×m是因子载荷矩阵, 其中aij即因子载荷, 表示第i个原始变量在第j个公共因子上的负荷;ε为特殊因子, 表示在原始变量中, 公共因子无法解释的部分。

一般而言, 因子分析方法有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即:对原始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 以消除变量之间不同量纲的影响;建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按照一定的准则, 根据矩阵的特征值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大小确定公共因子的个数;对公共因子命名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建立初始的因子载荷矩阵;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 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最后计算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并根据研究目的做出相关分析。

从现有文献看, 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很多;但应用于区域科技创新环境研究则相对较少。从现有文献看, 主要有黄攸立, 李强, 李政[1]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技创新环境进行因子分析分析评价, 对各地区的差异原因进行解释。许婷婷, 吴和成[2]以江苏13个地市为研究对象, 利用因子分析法获得描述江苏区域创新环境3个综合指标, 对江苏13个省辖地区的创新环境进行评价分析。翁媛媛, 高汝熹[3]基于时序的因子分析法对上海市1993-2006年的科技创新环境进行了分析, 依此建立了科技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而提出影响科技创新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李炎炎[4]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因子分析法对温州2000-2009年农业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环境进行了分析。周伟, 叶常林[5]利用因子分析模型从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四个方面, 选择12个指标作为原始变量, 对中部六省的科技资源配置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并研究各省配置效率的差异及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对象的确定

我国幅员广阔, 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一般而言, 我国习惯上以自然地理方面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划分经济区域, 从自然地理来看, 我国地势地形分为三级阶梯的形式, 分为西中东, 西高东低;从人文地理方面, 区分标准主要包括经济的发展水平、语言、民族构成 (中东部多汉族) 、生活习惯 (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 、人口分布、国家政策 (经济发展规划) 等等。20世纪50年代, 人们习惯把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两个部分, 到了60年代, 根据各地区的政治地位、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等, 进一步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改革开放之后, 区域经济学者提出了更多的细分方法, 主要有三大地带、六大综合经济区、七大经济区划、九大经济区和九个“大都市经济圈”等几种区域划分方法。

在考察省域之间科技创新环境比较研究中, 既要借鉴国际经验, 也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考虑。因此, 在选择研究样本时, 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还要方便研究方法的使用。考虑到因子分析中对样本数量有较高要求, 在选取研究区域时, 遵循以陈栋生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学者提出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

注:以上划分方法不包括香港、台湾和澳门, 人口数比例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统计数据计算得到。

在这个划分方法中, 尽管关于广西, 海南, 陕西和四川的划分有些争议, 但是地带划分本身是基本上被接受的。本文遵循如上的三大地带划分习惯, 为了坚持地域范围相近, 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相似, 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相似的研究样本选择准则, 并保持行政区划完整性的区域划分原则;从全国范围看, 东部和中部地带相关省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科技创新投入和软硬环境建设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可比性;而在西部地区的省份中, 除了四川盆地、陕西关中和甘肃兰州附近的少数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以外, 其余地区的工农业基础都相对比较薄弱, 地区交通不便, 人口密度低和城市化水平较低, 地区的科技和文化教育都相对欠发达。因此, 本文把以上分类方法中, 东部和中部所包含的21个省市区作为研究对象。

2 科技创新环境因子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科技创新环境相关研究

创新环境最早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所 (GERMI) 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区域创新环境 (Regional Innovation Melieu) 的概念, 认为创新环境是培育创新性企业的场所。

Stern、Porter和Furman从基础设施角度分析影响国家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其中利用到1973至1996期间17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统计数据, 认为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其后较多国外学者进一步探讨区域创新环境的影响因素,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Maillat et al强调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制度以及组织和法规模式的配置水平和配置效率, 这些区域创新环境内部结构的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着的结果, 区域创新能力和成果同时还受到区域内文化、风俗、地理、历史、教育和产业等无形因素的影响。Scott等人指出创新环境强调的是各个行为主体之间为促进创新而形成的网络关系, 具体表现在制度、规则和惯例等方面。[6]

国内对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虽然相对较晚, 但有很多学者对科技创新环境给予关注并提出不同的观点, 邱成利[7]的研究是其中代表性观点之一, 认为区域创新环境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 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某些非主体要素, 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 这些共同构成创新环境体系;区域创新环境由若干个子系统、创新基础 (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科技设施等) 、创新资源 (人才、知识、专利、信息、资金等) 和制度环境 (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等) 构成。

2.2 中东部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构建

本文结合《中国统计年鉴2013》及各相关省市区统计资料和统计公报, 从省市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意愿、投入能力以及地区科技创新氛围、吸引高新技术人才的软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选择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衡量指标。我们认为科学技术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占比可以反映出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意愿和重视程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上一年利润总额比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占当年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可以反映出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意愿和重视程度;国内三种专利申请授权中发明专利授权数占总授权数比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比例可以反映出区域科技创新的实际能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可以反映出区域科技创新的成果;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教育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等指标可以反映出地区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吸引力;而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学校平均在校生数和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等指标可以反映出区域科技创新潜力。

经过筛选整合, 并考虑因子分析的合理性, 本文构建我国中东部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的评价指标以及数据来源或计算公式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

3 因子分析评价的步骤和过程

根据表2中的指标体系, 查阅年鉴资料采集或计算相关的统计数据, 按照因子分析的步骤,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初始和旋转后的解释总方差如表4所示。

根据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考察是否合适做因子分析, 从检验结果看, 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值等于0.788, 而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240.136, 显著性概率P=0.000<0.05, 说明研究中所选取的变量指标间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 可以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从表4中, 得知旋转后系数矩阵中有3个大于1的特征值, 分别是6.650、2.289和1.055, 而且累积贡献率达83.278%, 大于80%, 故而可以选择这3个作为公共因子, 能够大致反映出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的信息。

为了加强公共因子的分析解释能力, 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 (varimax) 方法对成分矩阵进行因子旋转, 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 得到方差旋转成分矩阵表, 如表5所示, 如果变量与某一因子系数的绝对值越大, 则表明该成分与变量关系越近。比如, 在表中变量X1与因子F1的系数值为0.902, 与F2、F3的值较小, 分别为0.256和0.035, 则说明X1与因子F1更近, 与因子F2、F3更远。

从表5可看出, 公共因子F1在X1、X2、X3、X4、X5、X7、X8、X1 2上载荷值都很大, 分别为0.902、0.872、0.966、0.317、0.875、0.936、0.918和0.731, 以上这8项指标大多表示的是区域政府和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投入财力、物力和人力意愿程度以及实际投入值的大小, 可以把公共因子F1命名为区域技术创新投入因子;公共因子F2在X6、X9、X10三个指标上的载荷比较大, 分别为0.855、0.918和0.540, 该3项指标大多表示的是区域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以及科技创新成果状况, 可以把公共因子F2命名为区域技术创新产出效率因子。公共因子F3在只在指标X11上表现较大的载荷值, 为0.900, 它反映区域技术创新人才所在地的生活医疗状况, 可以把公共因子F3命名为区域技术创新软环境因子。

利用评价指标相关系数矩阵、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和评价指标变量建立如下因子得分函数:

其中, F= (F1, F2, F3) ′, F1, F2, F3为3个公共因子得分向量;A为因子载荷矩阵;R为相关系数矩阵;X= (X1, X2, …, X12) ′为12个评价指标变量。根据区域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数据得到公共因子得分函数表达式:Fj=CjX, j=1, 2, 3, 其中Cj为第j个公共因子得分函数系数向量。

用各个主成分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 利用式 (6) 可以计算出各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综合得分。

4 区域科技创新环境的因子分析评价结果及分析

4.1 因子分析评价结果

根据式 (3) -式 (5) , 可以直接在SPSS软件里面获得三个公共因子的得分, 再根据式 (6) 计算各地的综合得分, 对各地区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按大小进行排序, 得分及排名如表6所示;为了初步考察科技创新环境排名与地区人均GDP之间的大致关系, 我们把中东部21个省市区的人均GDP和排名也列入表中。

4.2 评价结果分析

1) 按综合得分正负值区分, 综合得分大于0的有6个省市, 这些地区的创新环境综合得分处于上游区, 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6个地区的综合得分分别位列第一至第六, 这些地区是政治发达地区或者是经济发达地区, 由于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对优越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等条件, 科技教育资源丰富, 区域内集中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和大中型企业, 这6个地区的F1得分因子都较高, 说明这些地区具备较高的科技创新投入意愿, 并有良好的实际投入水平。这些地区应该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能力, 把各种有利因素有效整合起来, 创造更加优越的科技创新环境。但是, 比较各因子得分, 我们还应该看到各地区仍然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比如, 浙江、江苏的F2因子得分较低, 上海、天津和广东的F3得分值相对较低, 各地政府应针对地方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关政策, 应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 加大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 在保持并发挥优势的同时逐步弥补劣势。

2) 综合得分为负值的数量较多, 有15个地区, 如果以-0.2为界进行区分, 综合得分位于中游区, 综合得分值在-0.2至0区间的是辽宁、湖北、山东、湖南、福建、安徽、海南, 分别排名第7至第13。从地域来看, 这些地区主要集中于或者靠近东部沿海, 这些地区应该利用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发展成果, 进一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 增加基础建设投入, 激发地区内企业的科技创新热情和活力, 同时继续扩大招商引资力度, 增强对于大型企业和优良外资的吸引能力。其中海南的F2因子得分和辽宁、山东等省的F3因子得分较高, 应利用好这些地区创新软环境较好的优势,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环境, 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科技人才的吸引提供更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福建、山东和安徽的F2因子得分较低导致这些地区综合得分较低, 我们应该针对这些地区创新产出效率偏低的现状做好相应的政策引导, 加强科技创新宣传、引导和刺激企业科技创新投入, 以便取得更好的科技创新成效。

3) 综合得分位于下游区, 综合得分值小于-0.2的是吉林、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广西、河北、江西和河南。分别排名第14至第21。从地域范围来看, 基本是东北地区靠北的省份、或者靠近西部省份或者是中部内陆地区, 除内蒙古、吉林的F2因子得分较高之外, 这些省市科技创新环境的各个方面都相对落后, 这与这些地区的区位优势相对较弱, 各项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 应该充分利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机会,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加快建设进度;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 突出产品的差异性, 充分利用好当地特有的技术条件和人文条件, 加强具有地域特色的政策引导, 同时争取国家层面更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优化投资环境, 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打造更好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有效提升区域的科技创新环境。

4) 从科技创新环境综合得分排序和地区人均GDP排序来看, 二者的高低排名顺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可以初步看出, 区域经济与科技创新环境优劣存在某种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为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和持续优化能够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和保障, 反过来, 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能够极大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又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来看, 传统政治经济发达省份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 但我们还应该看到, 科学技术的高投入不代表高的技术创新转化水平,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仍然存在不均衡现象, 中央和各级政府应该结合地区产业特点和产业结构, 加强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程度, 并做好科技创新绩效考核。

5 结语

本研究表明, 由于受到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影响, 我国中东部各省市的技术创新环境的优劣不同, 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应该根据各省市的所处区位、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 制定不同的科技创新引导政策, 着力有效的政策引导, 缩小地区间的创新环境差距;增加技术创新投入, 加大创新型企业扶持力度, 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创新氛围, 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业家和企业技术人才, 发挥他们的技术引领作用;做好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提升区域内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使技术创新成果能够快速地转化为生产效益, 实现区域内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

参考文献

[1]黄攸立, 李强, 李政.基于因子分析的省级区域创新环境比较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86-92.

[2]许婷婷, 吴和成.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区域创新环境评价与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4) :124-128.

[3]翁媛媛, 高汝熹.科技创新环境的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市创新环境的因子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 2009 (1) :90-96.

[4]李炎炎.农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环境的研究及对策——基于温州农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环境的因子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12 (1) :229-231.

[5]周伟, 叶常林.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中部六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1 (12) :85-87.

[6]向清华, 赵建吉.区域创新环境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3) :15-18.

辽宁中东部地区 第7篇

一、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三阶段DEA模型是Fried等人提出的一种相对于传统DEA具有更好地评价决策单元效率的非参数评价模型,它在估计过程中剔除了环境因素与随机因素等对决策单元效率的影响,使得评价结果更具有真实性,该模型的构建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 传统的DEA模型。传统的DEA模型可分为CCR模型和BCC模型两种,前者假设规模报酬不变,而后者则不要求这一条件。BCC模型将综合效率分解为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可以评价规模报酬变化情况下的效率,这点有助于判别创新效率是受规模因素影响,还是受纯技术因素影响。因此,本文选用BCC模型作为三阶段DEA测度效率的基本模型,具体可参见马占新等( 2013)[1]的教材。

第二阶段: SFA分析模型。Fried等( 2002)[2]认为除内部因素之外的环境因素、随机干扰和决策单元( DMU) 管理无效率是造成传统的DEA模型存在投入松弛变量的主要原因,他们通过构建SFA模型,将环境因素、随机干扰因素的影响剔除,仅保留管理无效率对投入松弛变量的影响。

现以第一阶段计算后产生的投入松弛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环境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构造SFA模型:

其中snk为投入松弛变量,fn( zk,βn) 为随机前沿函数( 一般是线性形式,表示环境因素变量对投入松弛变量的影响) ,zk为环境影响因素变量,βn为环境影响相应因素的系数; unk+ vnk表示混合误差项,unk表示随机扰动项,服从正态分布,vnk为管理无效率项,服从非负断尾正态分布。

为了衡量随机扰动对投入松弛变量影响,可利用SFA模型的结果估计值和管理无效率的条件估计值,将随机扰动的影响从管理无效率中分离出来,其方法为:

其中,为环境因素变量的系数估计值。为了消除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对评价效率结果的影响,需要对原始的投入量进行调整。调整的思想是对处于不同环境的决策单元进行调整,将其置为同一环境下进行评价。本文在这里调整环境相对不好的决策单元,其调整的方法为:

其中^unk为随机扰动项的参数估计值,xnk、xnkadj分别为原始的投入量和调整后的投入量。式( 3)中的右边两个方括号分别表示将所有决策单元调整到相同的环境和原始状态下。

第三阶段: 调整后的DEA模型。再次利用BCC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效率进行测度,此时产出指标的数据保持不变,投入指标的数据为通过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的投入数据,这样就可以得到各决策单元剔除了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效率值。

根据C - D生产函数,将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投入指标分为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其中资本投入用R&D内部经费支出表示,人力投入用研发机构数和R&D研发人员表示。将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产出指标分为专利产出和新产品,分别用有效发明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表示。

环境变量主要是那些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外生变量,包括市场结构、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等行业特征因素,也包括一些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资助等宏观变量。本文列举了以下4 个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环境变量:( 1) 市场结构,该变量反映了市场竞争强度,采用企业数表示,企业数量越多,则表明市场竞争力就越大。( 2) 企业规模,用企业的总产值除以企业数来表示。( 3) 经济发展水平,用地区生产总值来表示。( 4) 政府资助,用地区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科学技术来表示。表1 给出了上述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注: 数据均来源于2013 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实证分析

( 一) 第一阶段DEA的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基于投入导向的BCC模型,对2012年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效率进行测度,采用测算的实现软件为DEAP2. 1,得出各地区效率值和规模报酬情况,见表2。

注: crste、vrste和scale分别表示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irs和drs分别表示为规模报酬不变、递增和递减,以下皆同。

表2 结果显示2012 年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存在着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各效率均值分别为0. 730、0. 835和0. 878,除了规模效率外均高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可能是受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但也可能存在着规模过大而导致生产效率的受损。此外,表中结果还表明仅有北京、天津和广东3 个地区综合效率值为1,说明我国中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效率总体上不太乐观,还有待相关措施与政策改进。另外,东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综合效率整体高于中部地区,这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有关。

从非有效的其他各地区上可以看出纯技术效率明显低于规模效率,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地区的综合效率呈现偏低的现象。从规模报酬情况看,除了江苏、浙江、福建、山东4 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大部分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都呈现递增形势,表明这些地区可以通过增加投入规模来提高产出水平。表2 中结果是在未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效率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其结果可能不会准确地测算出各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因此,尚需剔除环境因素,再对高新技术产业效率进行测算。

( 二) 第二阶段DEA的实证结果分析

在完成以投入导向的第一阶段BCC模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效率运算后,将经费投入、人力投入的松弛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市场结构、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资助作为解释变量,对它们进行SFA回归分析。此时借助Frontier 4. 1 软件来实现,结果如表3 所示。

注:*、**、***分别为在10% 、5% 、1% 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括号内为t统计量。

从表3 中可得SFA回归结果大多通过T检验,表明原始投入数据是可以通过调整后转到第三阶段进行重新评价。另外,R&D机构投入松弛变量、R&D人员松弛变量及R&D经费内部支出松弛变量三种投入松弛变量的 γ 值分别为0. 0051,0. 0212和0. 0001 均小于1% ,表明它们都在1% 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环境因素对中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效率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效率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测度中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效率。

此外,本文也考察环境变量对三种投入松弛变量的影响,下面将逐一对其分析。 ( 1) 市场结构,该变量对三个投入松弛变量的系数都为负。市场结构对R&D研发机构投入和R&D经费内部支出的松弛变量通过了10% 的显著检验,这表明市场结构的不断改善时,R&D研发机构投入和R&D经费内部支出的松弛量将会得到显著的改善,减少R&D研发机构和R&D经费的投入冗余,将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水平。 ( 2) 企业规模,该环境变量对R&D机构投入松弛变量的系数为正,且通过10% 的显著检验,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过大时,将会增加R&D研发机构投入的松弛变量,造成研发机构过剩浪费,这点与理论相符合。企业规模对&D人员投入松弛变量的系数为负,且通过了5% 的显著检验,表明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时往往需要更多的研发人员和经费的投入,从而减少人员投入的松弛量,这样才能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 ( 3) 经济发展水平,该变量对三个投入松弛变量的系数都为负,并且对R&D人员和R&D经费内部支出的投入松弛变量通过了5% 的显著检验,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R&D人员和R&D经费内部支出的投入松弛量越低,减少R&D人员和R&D经费的投入冗余,这对于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水平具有推动作用,也说明第一阶段DEA实证中关于东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效率高于中部地区的结果。( 4)政府资助。政府资助对R&D研发机构投入松弛变量的系数都为正,且通过了5% 的显著检验,这说明当前中东部地区的R&D研发机构过剩,如果政府还加大对此资助将会增加R&D研发机构投入的松弛变量,造成研发机构过剩浪费,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政府资助对R&D人员和R&D经费内部支出的投入松弛变量的系数都为负,并且通过了10% 的显著检验,这表明政府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助,将会R&D人员投入和R&D经费内部支出的松弛量降低,从而使得R&D人员和R&D经费内部支出投入增加,有利于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效率。

通过上述的分析得出环境变量对不同决策单元的投入变量影响有所不同,所以必须调整原投入变量,使所有的决策单元处于相同的环境下,进而考察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真实效率水平。

( 三) 第三阶段DEA的实证结果分析

借助DEAP 2. 1 软件执行BCC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效率进行测度,此时的投入指标的数据为通过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的投入数据,产出指标的数据保持不变,测度的结果如表4 所示。表4 结果显示经过剔除环境因素的影响,2012年我国中东部16 个省市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不同程度地上升,而规模效率则呈现下降的趋势,这点也证实了上文关于纯技术效率较低导致综合效率偏低的事实;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还是显著高于中部地区。此外,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和广东5 个地区综合效率值为1 的处在技术效率的前沿面上,较第一阶段增加了2 个地区。

从规模报酬情况看,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和广东5 个地区表现为规模报酬不变,其他地区都表现为递增情况,这表明增加投入规模有利于提升综合技术效率。图1 给出了调整前后中东部地区的16 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比较情况,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经过调整后综合技术效率普遍提高,而中部地区调整后的综合技术效率增加不显著,这说明了东部地区的环境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综合效率的影响较大。事实上,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发达、政策优势明显,对外开放有优势,市场化水平较高,使得该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明显高于我国内陆地区。

( 四) 中东部高新技术产业效率差异分析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将调整前后各地区的效率情况整理如表5,以探析不同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的区域差异。表5 给出了东部、中部的高新技术产业效率情况。从综合技术效率看,调整前后东部效率均高于中部地区,表明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势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改进的地方。此外,中、东部地区的调整后的综合效率都不同程度地提高,这说明中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表现为环境因素低估了高新技术产业效率。从调整前后的纯技术效率看,仍然东部居首分别为0. 836,0. 954,中部为0. 574,0. 602,但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调整前后幅度不大,这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纯技术效率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大,环境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规模效率方面。从调整前后的规模效率看,呈现出东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效率递增状态,中部地区则表现为下降的态势,并且中部地区调整前后幅度较大。这说明我国中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生产过程中出现规模收益不高,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不高,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效率偏低。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三阶段DEA中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评价,并将中、东地区进行区域比较; 为了更好地测度中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效率,使用SFA模型对影响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的环境因素与随机因素进行剔除,通过前后调整得出以下结论:( 1) 调整前后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不同程度地上升,环境因素与随机因素高估了中部地区规模效率,低估了东部地区规模效率; 同时,环境因素与随机因素造成东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纯技术效率的低估。 ( 2) 从调整前后规模报酬的比较看,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由规模报酬递减状态转向调整后的规模报酬递增状态,说明这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受到当前的环境因素所限制,导致规模效率偏低,抑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 从综合技术效率看,区域差异性比较的结果显示调整后东部效率为0. 867,中部为0. 536,表明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从调整前后的纯技术效率看,东部地区的前后调整幅度大不,表明该地区纯技术效率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大; 从调整前后的规模效率看,中部地区调整前后的规模效率处于下降趋势,表明该地区的规模收益不高。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东部地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为了缩减中东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效率差异,现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不断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政府应该提供更多优惠的政策环境,完善制度健全体制以保证法律环境,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保证良好的投资环境,良好健康的发展环境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其次,各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本身应该向发展较快的地区学习。通过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水平,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高技术产业要积极地引进优质的外商投资,这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先进管理经验、高端技术水平都具有推动作用。最后,政府应该给予高新技术产业更多政策上的优惠,政府的产业政策应该向第三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倾斜,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自主创新; 同时,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与法律对企业的创新成果进行保护和资助。

摘要:本文采用三阶段DEA研究方法,对我国中东部16个省市的高新技术2012年产业效率进行分析,发现市场结构、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资助等环境因素高估了中部地区规模效率,低估了中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也低估了东部地区规模效率;从规模报酬看,在剔除环境因素影响后,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地区的规模报酬由递减状态转向递增状态;区域差异性比较的结果显示调整前后的东部地区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高于中部地区,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东部地区上升、中部地区下降的趋向。

关键词:三阶段DEA,中东部,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环境因素

参考文献

[1]马占新,马生昀,包斯琴高娃.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应用案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辽宁中东部地区 第8篇

( 1) 目视综合判读法。刘纪远等设计了以遥感图像计算机屏幕人机交互直接判读为核心的三江源草地退化信息获取技术方案,形成一致的判读标准,保证了人工解译的精度[9],但目视对遥感影像的选取与处理有严格要求,并要求解译人员有丰富的先验知识,工作量大;

( 2) 结合实测数据遥感定量反演草地退化指标监测草地退化的方法。草地退化指标包括生物学和地表特征两大指标。生物学指标有盖度[10]、生物量、可食牧草率及净第一生产力[11]( 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 等,地表特征指标有土壤含水量、水土保持能力等。查勇[12]对中国青海省环青海湖地区,建立了盖度和可食牧草率两个指标的实测数据与遥感影像间的定量模型,对1987年与2000年两期TM影像做比较,监测研究区的草地退化时空变化规律;

( 3)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与气候数据关系变化规律的草地退化监测方法。降水利用率( rainfall use efficiency,RUE) 方法即单位降雨量可获得的生物量[13],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克服以植被指标为主的评价方法受降水波动影响大的缺点[14]。由Evans和Geerken提出的残差趋势法[15],根据RUE建模预测NDVI,得到每个像元全时间序列实际年最大NDVI与预测最大NDVI的残差,通过计算残差趋势来判断人为因素对草地生长状况的影响[13]。

以中国三江源称多、玛多、玉树、曲麻莱、治多、杂多、囊谦、达日等县部分地区为研究区,采用实测盖度光谱数据结合遥感影像定量建模的方法监测研究区草地退化情况。三江源区现有草地退化监测以目视解译法为主,采用定量建模法,大量减少了工作量,对研究区草地监测有一定应用价值。

1 实验数据与实测光谱盖度模型的反演

1. 1 实验数据

研究区域为三江源中东部地区( 图1) 。研究区属高原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 平均海拨在4 000 m以上,无绝对无霜期,植被类型主要是草甸,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土壤类型主要有山地草甸植被下的高山草甸土、阴坡灌丛植被下的高山灌丛草甸土、高山沼泽土和高山寒漠土。

所用的基本数据及其分析如下:

( 1) TM影像数据: 空间分辨率为30 m,研究区由4景影像覆盖,早期由1990 ~ 1994年6 ~ 8月4景影像组成,近期影像为2008年6 ~ 8月( 植被覆盖较好) 。对两期影像做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等[16]预处理,并对20世纪90年代影像做简单历史辐射校准[17—18];

( 2) 地面实测盖度、光谱数据: 地面实测数据时间为2009年8月6 ~ 20日,但与实验用2008年遥感影像成像时间很接近; 且两个时段的降水、气温差异不大,认为两种数据是准同步的。研究区地面实测样本点有25个( 图1、表1) 图1中,部分实测点位置比较接近,在图中显示重合,位置124处分别有2个实测点,位置3处有17个实测点。样本点包括多种地物类型: 滩地、沼泽化草甸、草地、裸岩石质地等。表1列出25点的实测盖度与光谱数据,其中,实测盖度用目测法取样得到,光谱数据用光谱仪取样读取; 实测盖度与光谱数据测量都是在同一地点多次采样,并在同一经纬度上选取多个采样点测量,求同一经纬度上所有采样点数据平均值得到,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度与精确性。取2 /3的样本点建立遥感影像与地面实测数据之间的相关模型,剩余1 /3的样本点用来模型验证;

( 3) 地形图数据: 投影为高斯克吕格 ( GaussKruger) 投影,北京1954坐标系,用来对遥感影像做几何校正; DEM数据: 分辨率为100 m,可作为地形校正的初始数据; 行政区划图: 获得研究区的范围以及各个县的区划范围; 土地覆被类型图: 获取研究区草地分布范围; 自然保护区范围图: 草地恢复建设实验区范围,可与本文结果叠合观察草地空间变化规律;

( 4) 混合像元求解盖度结果数据: 可与本文结果分析验证。

1. 2 实测光谱盖度模型的反演

技术路线图见( 图2) 。

根据17个样本点的实测光谱值,计算得到地面植被指数NDVI,与实测盖度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发现S模型相关 系数比linear、logarithmic、inverse、quadratic、cubic、compound、power、growth、exponential、logistic等模型都高,R = 0. 88,选择S模型线性形式建立回归方程( 图3) 。

S模型对应的线性方程[19]如下

式( 1) 中,t代表实测光谱NDVI值,y代表盖度值。

根据GPS定位的样方经纬度确定对应TM像元的NDVI值,与实测盖度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影像植被指数与对应像元实测盖度间几乎无相关性,这主要是由于地面采样大小与像元大小不一样以及草地的非均质性,随机选取的样方不一定能正确反映所在像元的平均状况[12],并且所选影像有一定的云层覆盖,对NDVI值有一定影响,这些都会造成影像NDVI与实测NDVI之间的差异。因此,需对影像NDVI进行校正。校正模型采用经验通用线性模型[12]

式( 2) 中,I为影像NDVI值,M为实测NDVI值。根据式( 1) 、式( 2) ,对影像NDVI值做校正,得到校正方程为

将校正后的影像NDVI与实测盖度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建立S模型相应线性形式的回归方程,得到植被指数-盖度遥感反演模型:

2 草地盖度变化分析方法与结果分析

2. 1 草地植被变化分析方法

植被盖度是植物群落覆盖地表状况的一个综合量化指标,是描述植被群落及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是评估草地 状况、土地退 化和沙漠 化的有效 指数[20]。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长期以来被用来监测植被的变化情况,与植被的叶面积指数、盖度等都有很好的相关关系[21]。

草地退化与恢复都是相对一个“基准”而言,理论上的“基准”,从生态学的角度可以定义为: 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特定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所能达到的最稳定状态,或者系统生产力所能达到的最大潜在状态,即未退化状态。然而,这种基准通常难以确定,在研究区也很难发现一个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未退化生 态系统,因此只能 寻找一个 相对的基准[13]。

由于研究时间的局限性,不可能对历史影像做地面实测数据采样,利用遥感影像NDVI与盖度之间的对应定量关系,可以方便地反演出历史影像时期的盖度分布,以历史影像做基准,对比两期影像盖度分布情况,可得到两个影像时期草地变化状况。

2. 1. 1 盖度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

根据盖度模型式( 4) 计算出TM影像NDVI对应盖度值,对得到的盖度分布图进行密度分割,将盖度范围分为10个等级[图4( a) ]。

对20世纪90年代TM影像简单预处理后的影像做历史影像辐射校准。选取影像上不变地类湖泊上的点作相关分析配准点,建立辐射校准模型,得到校准后90年代NDVI值。根据盖度遥感反演模型得到早期遥感影像盖度分布图[图4( b) ]。

2. 1. 2 盖度的时间变化

利用20世纪90年代和2008年的TM影像盖度反演结果叠加比较,生成相应的草地植被变化分布图 ( 图5 ) ,并统计出 草地植被 变化的面积。

2. 2 草地变化监测分析

将草地变化按盖度指标粗分为6个等级[22,23]: I级重度退化,盖度减少绝对值大于70% ,II级中度退化,盖度减少绝对值30% ~ 70% ,III级轻度退化,盖度减少绝对值小于30% ,IV ~ VI为对应草地恢复等级。值为正时,表示对应像元草地植被相对增多;值为负时,表示对应像元草地植被相对减少。研究区草地总面积为65 495. 812 5 km2,草地植被变化各个等级比例与面积统计见表2。

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地退化以轻度、中度为主,重度仅发生在局部地区。

2. 3 结果验证

2. 3. 1 校正方程精度验证

在对影像做大气校正等预处理的基础上,得到各波段反射率值,进而得到影像NDVI值。根据校正方程式( 2) 校正影像NDVI值,并用剩余的8个实测光谱点对校正精度做验证。验证误差见表3。

平均精度为80. 183 6% ,表明该校正方程精度较高。进一步对检测点校正后影像NDVI与实测盖度做相关分析,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 839。表明本文所得校正方程对本研究区具有较高可行性。

2. 3. 2 2008年影像草地盖度分布验证

盖度是指植物地上部分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根据盖度的定义,对影像像元而言,如果每个混合像元能够被分解而且它的覆盖类型组分( 通常称为端元组分) 占像元的百分含量( 丰度) 能够求得的话[23],像元的植被盖度求解也相应解决。

本文用混合像元法求解像元盖度的结果数据对2008年TM影像玉树县地区草地盖度分布进行验证( 表4) 。

从上表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盖度精度较好,结果可信。

2. 3. 3 草地变化结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草地变化的结果,将研究区各个县草地变化状况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制成图表,如图6。

观察图6发现,称多西北部、达日西北角、玛多大部、曲麻莱东部地区草地以轻度退化为主,分别为43. 08% 、42. 62% 、70. 77% 和27. 00% ,达日西北角、囊谦北部、治多东部地区有相对较大程度的中度退化,分别为35. 61% 、22. 69% 和21. 08% ,达日西北角、治多东部地区有一定程度的重度退化分别为15. 60% 和18. 05% ,称多西北部、囊谦北部、曲麻莱东部、玉树中西部、杂多东部、治多东部地区都有相对较大比重 的草地有 不同程度 的恢复,分别为46. 18% 、57. 21% 、53. 72% 、74. 70% 、54. 30% 和38. 41% 。对比分析发现,本文得到的各县草地变化结果与刘纪元等[2]对三江源区各县研究结果基本符合。

对照研究区各县结果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范围( 图7) 发现,研究草地恢复区与轻度退化区大部分处于保护区核心区或保护区缓冲实验区内。玛多大部处于星星海保护区和扎陵湖-鄂陵湖保护区内,以轻度退化为主; 曲麻莱东部处于约古宗列保护区内,以轻度退化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草地恢复;杂多东部处于昂赛保护区,以草地恢复为主。治多东部、囊谦北部、达日西北部不在保护区范围内,出现中度或重度退化。

3 结论与讨论

以三江源区部分县草地植被盖度-光谱实测数据为基础,选择草地植被盖度作为草地变化评价指标,建立研究区草地盖度遥感监测模型,对研究区草地植被变化进行快速定量监测,主要结论如下:

( 1) 三江源现有草地退化监测大多采用目视解译方法,采用遥感定量模型方法可大量减少工作量,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为三江源生态研究提供本底数据;

( 2) 研究区为三江源区的一部分,根据本文模型方法监测得到的结论为: 研究区草地退化以轻度、中度为主,重度退化仅发生在局部地区,且有部分地区处于不同程度的恢复中。草地恢复与轻度退化地区大部分对应于自然保护区内,这表明研究方法结果具有可行性,并且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措施起到了效果;

( 3) 本文用玉树县混合像元分解法反演盖度的结果对2008年盖度分布结果进行验证,相对精度为77. 46% ,精度较高。表明模型方法对研究区草地植被变化监测是适用的。

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将进一步改进数据预处理的过程,结合气候因子改进监测指标,以消除由于降水、温度波动而导致的生物量波动影响,进一步提高草地退化过程遥感分析与监测结果的精度。

摘要:以中国三江源称多、玛多、玉树、曲麻莱、治多、杂多、囊谦、达日等县部分地区为草地变化研究区,利用20世纪90年代初期、2008年两个时期TM影像,结合实地测量盖度、地面光谱信息以及GPS技术,建立了监测草地植被变化的重要指标——植被盖度的定量反演模型。将两期影像进行比较,监测研究区草地植被变化的时空变化规律。将模型预测的植被盖度与2008年实地调查的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与精度验证,相关性达到0.84,平均精度为80.18%。用光谱分解分析法得到的盖度分布结果与本文结果做精度验证,精度为77.46%。分析研究结果,较符合已有研究成果和草地保护区建设规律,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两个时期三江源部分县的草地监测结果表明:该研究区部分地区草地是退化的,但也有部分地区草地正在恢复。研究区0.16%严重退化,11.40%中度退化,31.89%轻度退化,56.55%处于不同程度的草地恢复中。草地恢复区与轻度退化区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起到了一定效果。

辽宁中东部地区 第9篇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

依据《GB/T9695.19—1988 肉与肉制品取样方法》, 在西宁、海东、海北、海南等地的猪、牛、羊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场、农贸市场及批发市场随机抽样。

检测人员对送达的检测样品当天去骨、去脂、去筋, 绞碎混匀后用硝酸、过氧化氢预处理, 然后用微波消解处理。

1.2 仪器设备

微波消解仪:MDS-2002A, 上海新仪仪器有限公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An700, 美国珀金埃尔默仪器有限公司。

1.3 检验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检测。整个检验过程参考《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的规定, 严格按照《GB /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T 5009.13—200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 /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GB /T 5009.123—2003 食品铬的测定》、《GB /T 5009.14—2003 食品中锌的测定》分别对所采样品进行铜、铅、镉、铬、锌的检测。

2 结果

青海省中东部地区生产的主要肉品部分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结果见表1、表2。

由表1、表2可知, 此次抽检的青海省中东部地区生产的主要肉品均未检出重金属铅、镉和铬, 铜的检出量也远低于国家标准 (见表2) 。对人体有益的锌元素含量则较为丰富, 略高于《中国食物营养成分表 (2002年) 》中相应畜种肉的锌含量。

注: 数据来源于《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

3 讨论

由检测结果可知, 此次抽检的青海省中东部地区生产的主要肉品没有检测到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铅、镉和铬, 铜的含量低于国家标准, 而锌的含量较高, 完全符合我国国家的标准。

从肉品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的角度看, 青海省中东部地区生产的主要肉品质量上乘, 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上一篇:离心机装置下一篇:高考中参数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