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贫困学生论文

2024-08-12

经济贫困学生论文(精选12篇)

经济贫困学生论文 第1篇

一、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发展历程

从1950年初至今,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过程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发生变化, 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 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阶段 (1952年~1983年) 。第二阶段, 人民助学金制度与奖学金制度并存阶段 (1983年~1986年) 。第三阶段, 奖学金制度和贷学金制度并存阶段 (1987年~1994年) 。第四阶段, 初步建立“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阶段 (1994年~1999年) 。第五阶段, 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 多种助困方式并存的助学体系阶段 (1999年至今) , 这些模式充分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变化。

二、优化建立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明确指出:决不让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

教育部发布的信息统计:2008年, 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 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 占在校生总数的7.53%。2009年, 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为2285.15万人, 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为527万人, 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为166.1万人, 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

因此, 如何在现有的办学资源和条件下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 优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资助体系, 让贫困学生上得起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促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以及社会的稳定进步,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 具有重大意义。

三、我国经济贫困大学生新资助体系存在的不足

2007年5月,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发[2007) 13号) 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 国家建立了以“奖、贷、补、助、减”五位一体的高校学生混合资助制度, 但由于贫困生数量众多, 加上资助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 如从资助面来说, 对于部分边远地区、民族地区高校来说, 政府资助仍然不能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需求;从资助额度来看, 统一标准的实施, 对于不少学校的不少专业, 特别是民办高校的专业收费标准都在万元无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费问题;各高校的资助工作大多依靠经验和表面的比较感性的认识, 对贫困生的认定缺乏合理的依据和方法;在资助资金的使用上标准不一, 造成一部分学生重复受助;运行机制方面还有待完善;社会资助寡且不均, 侧重物质资助, 忽视精神资助等等。

四、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优化对策

目前, 现行的新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 国家对经济贫困大学生财政投入最多、资助范围最广、资助力度最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实惠最多的一项制度安排, 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 在此基础上, 优化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有效解决和填补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使其在优化和总结中得到升华, 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是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1. 完善建立经济贫困大学生认定及动态管理系统。

经济贫困大学生是指由于经济困难而缺乏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 生活质量达不到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水平, 处于困难、窘迫状态的在校大学生。一般来说, 高校贫困生可分为特困生、一般贫困生和突发意外贫困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 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 是学校实施各项资助措施的依据, 关系到公平、公正、合理的分配资助资源, 切实保证国家及学校制定的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 对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在开学初就通过建立家庭信息档案、调查考生档案、现场摸底调查等方式进行初步摸底, 严格审查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 并在开学后, 利用同生源地学生对申请贫困资格的学生进行调查认定, 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干部应深入宿舍、食堂收集详细信息, 掌握学生的总体消费情况, 如电脑、手机的来源、品牌、话费使用情况等。建立动态的贫困生档案, 对贫困生实施诚信记录、学习情况、思想和心理情况等方面进行动态管理, 建立公平有效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提供保障。

2. 大力推进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利用金融手段完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 加大对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受到高校、经济贫困学生及家长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故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没有达到预定目标, 需要切实加以改进和完善。

为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满足经济贫困学生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降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 国家应坚持“方便贷款、防范风险”的原则, 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制, 改革贷款审批和发放办法, 完善还贷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进一步改革财政贴息方式, 除实施对学生贷款利息给予50%财政补贴的做法外, 还应该进一步降低毕业后学生的贷款利息, 让这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能够轻装上阵, 减轻生活负担, 增加自主创业和成功就业的机会, 彻底摆脱贫苦。二是对毕业后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 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的借款学生, 经批准可以奖学金方式代偿其贷款本息。三是将学生还款状况直接与自身多方信用记录相联系, 对学生贷款进行第三方保险公司投保, 以保障助学贷款的发放工作能够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有实效的开展。四是大力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减轻高校集中于某金融机构集中借贷的压力, 更加明确银行和贷款学生及家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便于生源地银行就近进行贷前调查, 增强学生的还款意识。

3. 健全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法律建设。

目前, 中国已初步形成以宪法和相关法律为核心, 以政策规定为主体的有中国特色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但是尚且存在不足, 对大学生资助制度的规定, 还只是属于宣言性立法, 比较原则、抽象、笼统, 缺乏程序性规范、可操作性差, 执行者的主观判断因素很大, 势必会影响资助体系的继承性、统一性和稳定性, 不利于社会大众对资助体系的了解, 也不利于政策的贯彻执行。

所以, 具备一套科学、完备、严谨的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法律体系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标准。一是制定《大学生资助法》, 根本保障资助体系建设的稳定性和继承性。二是立法是基础, 普法也很重要。应加大宣传力度, 让全社会了解各项政策,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得到法律和政策保障。三是建立严格的贫困大学生资助监管机制, 规范教育救助管理制度, 保障资助体系过程的公平。对于工作人员出现的徇私舞弊、违犯法规等行为应给予行政处分, 进而促进教育救助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4. 拓宽助学渠道, 搭建多元化资助平台。

为了达到国家“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政府、银行、高校、社会为主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可多渠道获得资金来源, 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依然存在很大困难, 政府在扮演引导者和实施者角色的同时, 还是不能完全解决日益严重的贫困生问题。因此, 我们应该开拓立体式、多元化资助局面, 拓宽学校设立助学资金、社会捐助、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 搭建多元化资助平台。一是加强校企合作, 争取得到社会的支持, 与对口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可以采取直接捐助或设立奖学金, 也可以勤工助学岗位, 提供实习岗位, 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不但可以有效资助经济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高质量实现就业, 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可谓是双赢选择。二是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慈善基金组织筹划资助基金。发行中国教育彩票, 就像国内已经发行的福利、体育等公益性彩票, 通过发行高等教育彩票在民间筹集资金, 以促进高等教育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润雨计划部分专项资金, 设立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用于资助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到校报到。

5. 完善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辅助措施。

资助经济贫困大学生不同于一般的扶贫。大学生已是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年轻人, 开始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如果忽略了资助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疏导、精神关怀、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等等, 就会使资助效果大打折扣。

一是纠正部分经济贫困大学生的“等、靠、要”的懒惰思想, 防止他们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和错误的价值观, 鼓励他们自觉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炼, 增强自己耐挫力, 成为“精神上的贫困者”。二是鼓励经济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 用身边成功的自强自立的典型激励他们摆脱心理阴影, 使他们“贫”而不“困”, 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三是加强诚信和感恩教育, 将大学生诚信档案里的表现作为衡量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教育和引导每位受资助者深刻领悟和体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自己的情感, 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珍惜自己的借贷信用和名誉, 认真履行还贷义务。四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表明,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较, 贫困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 因此, 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 通过集体咨询、个别面谈咨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等心理咨询形式, 提高贫困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此外, 还应该通过学生组织开展一些爱心活动, 使他们认识到, 自己已经得到了资助, 也应该把爱心传递给一些和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还没有得到资助, 让他们在帮助别人中发现自身优势所在, 正确认识自己, 学会接纳自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 (13)

[2].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2004

[3].戴海群.对建立高校贫困生资助系统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2 (7)

在校大学生家庭经济贫困证明 第2篇

在校大学生家庭经济贫困证明范文

在校大学生家庭经济贫困证明范文一

证 明

兹证明某学生是我们县某村的学生,其家庭生活非常贫困,父母(把工资收入之类的介绍一下)如常年务农,没有固定收入,或者说下岗之类,年收入不足3000元。家里还有兄弟姐妹什么的,比如在上学,年龄小,都介绍一下。特此证明。

单位地址

年月日

盖公章。

在校大学生家庭经济贫困证明范文二

xx-xx(学校):

贵校学生xx-x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x人,家庭成员组成:

家庭年收入约000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xx-xxx-xxx-xxx(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有重病医疗开支是否较大,是否有残疾,收入来源是否单一,劳动力是否较少)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乡、镇(含)或县区政府民政部门

或家庭联系人所在街道以上民政部门

单位盖章

年月日

盖章

单位联系电话:

在校大学生家庭经济贫困证明范文三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xxx(父母亲姓名)之子(女)xxx(学生姓名),于xx年xx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xxx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xxx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xxx居委会等(公章)

xx年xx月xx

大学生家庭贫困证明范文四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xxx(父母亲姓名)之子(女)xxx(学生姓名),于xx年xx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xxx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xxx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xxx居委会等(公章)

xx年xx月xx日

贫困证明要求:

1、贫困证明中要求明文出现贷款人名字,并且要求与本人身份证上的名

字完全一致,不能用同音字、不规范简写字代替,不能有错别字。贷款人名字不得涂改。

2、贫困证明要求加盖家庭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更高一级主管部门公章。其中有效的公章有:乡(镇)人民政府、县民政局、市民政局。城市居民可以是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公章。注意村民委员会的公章无效、单位公章无效。贫困证明尽量不出现两个或以上公章。

3、贫困证明中明文出现“家庭经济困难,需要申请国家贷款”字样。

经济贫困莫再心理贫困 第3篇

马加爵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宾州镇马二村农民的后代,取名加爵就是期盼“加官进爵”的意思。在高中毕业以前,马加爵的经历,基本上是一个寒门子弟发奋图强的故事。马加爵天资甚高,从上初中开始,他就是班上的学习尖子,不费什么劲,就能进班级前几名。马加爵上初中时,几乎年年都能拿到奖状,可优异的成绩并不能掩饰其家境的贫寒和成长的烦恼。许多人认为马加爵孤僻、敏感、不善与人打交道的性格是家境贫寒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贫困生经济上贫困不应该造成心理贫困。由于贫困生自身的原因,特别是其生存背景,往往会给这些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影响到他们人际交往、学习成才等诸多方面。贫困生的生活困难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的欲求每每不能实现,时常处在挫败中。即使进入大学后,他们对许多事情仍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当面临重大挑战和困难时,贫困生往往缺乏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逃避与退缩的方式。他们还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缺乏生活理想與热情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及周围的一切。由于家庭贫困引起的自卑,使贫困生又有极强的自尊心,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发展下去,会使他们内心变得特别脆弱,特别敏感这给他们在人际交往与群体活动中带来了不少困难。而他们内心里,是极渴望融人群体的,但他们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与怜悯。

要使贫困生有健康的心理,需要社会各方面协同努力来实现。在学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咨询体系,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懂得心理调适与消除心理障碍的具体方法。学校和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游离在群体之外的贫困生吸引到集体中来让他们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互动感受到人间真情,驱除心头的阴影。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特别是增强班级、宿舍的凝聚力。学校帮助贫困生,应着力开掘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通过勤工助学以及社会支持等,帮助他们渡过暂时的困难;同时,注意培养贫困生的责任意识,把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变为其学习的动力,切莫使贫困生心理也贫困。

经济贫困学生论文 第4篇

一、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内容

所谓心理贫困,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1]。因此很多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都会产生一些很强的负面情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自卑心理和嫉妒心理、犹豫心理以及敏感心理,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二、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1. 社会原因。

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迅猛冲击下,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拜金主义思想,而且也在不断地腐蚀着高校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加剧,再加上贫富差距的产生使得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落差更大。尤其当学生在面临找工作的时候,一旦出现就业机制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就更容易导致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2. 家庭原因。

家庭条件因素也是导致经济困难大学生产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很大原因,有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高校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家庭一般都存在以下的情况,或是身处于经济条件落后的偏远地区,或是父母一方早亡或者离异,再或者是由于父母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总之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弱势群体[2]。这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原因,会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心理负担,再加上父母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正确的心理教育,最终会导致这些学生产生高压人格,出现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3. 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因素也是导致近年来经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心理素质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阶段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一些小学和中学已经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但大都只是流于表面走个形式,因此不能从小就做好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当经济困难大学生进入到大学后,就会感到贫富差距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引发心理潜在的问题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4. 个人原因。

个人心理素质也是导致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产生的很大原因,由于很多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都有着很严重的自卑心理,经常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对自己进行不正确的否定,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其他的心理问题出现。由于这些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往往都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孤独自卑内向往往成为他们的代名词,这种不良的自我认知所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三、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的措施

1. 重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感情。

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就需要加强对学校多元化的资助体系进行完善,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感情的重视。为了做好贫困学生的关爱工作,就需要学校采用全方位的积极措施,要在加强对贫困学生心理关爱的同时也注重对他们进行物质条件的帮助。物质支持是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必然要求,是做好心理扶贫工作的第一步,因此物质解困理所应当成为心理扶贫的根本前提和物质基础[3]。

因此学校应该重点加强对学生资助体系进行完善,积极寻求策略实现多元化的资助途径。学校首先可以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采用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以及适当减少费用等方式,以此来充分发挥学校资助体系的建立意义。其次还可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获取更加广阔的社会实践和提升自身经济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善经济条件,能够有效地减少学生接受馈赠的心理负担。比如河北大学为了有效地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生活,通过建立扬帆助学网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校内勤工俭学机会,而且还会在节假日期间联系企业进校开展兼职招聘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自给自足。最后还可以在学校进行资助平台的构建,做好经济困难大学生同银行之间的链接纽带,尽全力为学生争取到银行的助学贷款,以此来为大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保障。

2.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还需要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通过建立心理档案真正落实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而且对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也有促进作用[4]。

为了解决当前很多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上的缺失,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高校德育工作的范围中,以此来明确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减轻贫困大学生接受心理问题咨询的精神压力。学校依靠所建立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及时地发现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且快速准确地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疏导和劝解,对减少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有着显著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进行学生心理档案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除了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家庭背景、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经济条件等各方面情况的整理,以此来提高解决大学生“心理贫困”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3. 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咨询策略。

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还需要制定出合理的心理健康咨询策略,将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起来,提高解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所谓团体心理辅导指的就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主要依靠的是个体在团体中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改善与他人关系的寻求,以此来实现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而个别心理辅导就是针对个体所进行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心理辅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采用不同的心理和情绪调整策略。其中学校在开展团体辅导的工作时,可以根据心理档案的资料将拥有相似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辅导,让这些学生能够很快地获取心理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交流兴趣,在敞开心扉的沟通中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认识,从而实现摆脱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目标。

而在个别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尊重和保密工作,要在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不能给他们造成第二次伤害,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平等被尊重而且又有足够私密性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释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完全展露出自身的心理问题,从而提升心理辅导的时效性。这种尊重学生和保密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资助的时候,比如南京理工大学就根据学生每个月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次数和平均每餐的消费,对三百多名大学生进行餐费补贴,而且采用的是将补贴直接达打到学生的餐卡上,这就有效地缓解了贫困学生在接受资助时的心理窘迫问题。

4. 增加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

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还需要增加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频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要在做到陶冶学生情操的基础上减少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等问题。要明确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要帮助所有的学生都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心理品质,保证学生能够依靠丰富的精神和内心,正确激发自身的潜能和充分发挥自身的人生价值。

学校可以根据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既可以在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活动角,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充分交流和社会实践中,体会生活的快乐和发现生活的美好,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乐观情绪,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通过规范心理咨询人员的考核和上岗程序,提高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专业性,同时还要加强对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工作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最后还应该加强对社会和学生家长有关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普及,营造出一个和谐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氛围,为促进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需要全社会进行共同的努力,不仅需要为大学生营造出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还要从重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感情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咨询策略和增加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等方面逐渐完善对大学生的心理关爱工作。要多管齐下竭尽所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海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01):114-116.

[2]刘春蕾.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及解困措施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06):101-102.

[3]鲁扬.浅析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现象及对策[J].市场周刊,2010,(12):55-57.

经济贫困学生论文 第5篇

档案库工作的通知

各班主任:

根据国家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关文件要求,为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我学部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同时为即将开展的国家奖助学金评选活动做好准备,现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贫困生档案库完善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定程序

(一)2011级新生

1、收集新生的《高等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深入学生宿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2、学生填写《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表》(附件1),并附上详细的“家庭情况说明”手写稿一份,以及相关贫困证明材料。

3、班级组成民主评议小组对学生的贫困情况进行初步认定。由班主任及责任年级辅导员签署初步认定意见。(班级认定工作小组由班长、团支书、生活委员、学习委员以及各寝室长代表组成)

4、班级统一收齐材料后上交学部,学部组建“系(部)认定工作小组”审核认定,由小组负责人签署认定意见。

5、班级完成认定工作后,统一填写制作本学部2011级学生“贫困生档案库”(附件2)及“贫困生档案库统计情况一览表”(附件3)。并将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认定等级等有关信息在所带班级范围内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将最终结果上报至学部。

6、学生工作处将做好最后的审核认定工作,并做好汇总、存档工作。注意: 具体认定办法参照《学生奖助工作文件汇编》P36《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二)08、09、10级老生

鉴于学部已建立老生贫困生档案库。本次工作针对老生主要是做好档案库的更新和完善工作。需要重新开展申请、认定工作的班级依照2011级新生贫困生认定办法执行。各班主任根据各自实际掌握的贫困生情况进行工作部署,目的是完善现存的档案库,修改和完善相关内容,以便今后各项奖助工作的开展。

二、认定时间

各班级于10月28日前完成认定工作。各班主任制作好相关表格后,将纸质版上交至文管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文管学部班主任群共享。

三、注意事项

1、为了便于管理,每位班主任都要建立存档自己所带班级的贫困生档案。

2、在档案建立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做到事实求是,确保评选的公平、公正。

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表》(附件1),学生可至各班主任及班长处索取。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文管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

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第6篇

[关键词]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存在问题;可行路径

一、我国当前县域经济的概况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进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在农业、工业、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的发展依然比较缓慢,县域地区增收主要还是依靠种植粮食作物,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关注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的发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三农”问题又多集中在各个县域地区,解决好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三农”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非常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县域经济的进步

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才是导致区域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当前,我国多数贫困地区的交通、经济、生活、信息等各个方面都比较闭塞,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较为严重,很多贫困地区民众依靠传统农业耕作生活,难以有新的突破,遇到问题时,“随大流”、“坐等观望”等思想指导了他们的行为,这种落后思想观念阻碍了县域经济发展进步。

(二)恶劣的投资环境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

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开发和投资,但是,我国很多贫困地区的交通设施、能源设施、水利设施、通讯设施等基本生活服务类设施不健全,即便有好的开发项目,很多开发商考虑到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也会知难而退。就现阶段而言,恶劣的投资环境已经成为影响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到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雷同的发展模式失去了县域经济的特色

当前社会,我国政府所倡导的“培养创新能力”其实就是发展自己的特色,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千篇一律的采用一致的发展模式,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对于外界毫无吸引力可言,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恰恰缺失了自己的声音,部分贫困地区急于改变落后的面貌,过分借鉴其他县域的优秀的发展思路,照搬照抄过来,却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

三、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探析

(一)加快人才结构转变,促进自觉转变思想观念

要想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上的统一性是必不可少的。为此,贫困地区应加快人才结构的优化,促进当地民众自觉转变思想观念,以人才推动区域社会发展进步。为此,贫困县域一定要大力倡导“人才强县”的发展理念,将人才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各类人才建设协调发展。具体说来,贫困县域要大力支持学校教育,在保障基础教育入学率的同时,重点发展高中阶段以上的教育,培养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依靠他们带动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当地群众自觉转变思想观念。此外,我们还要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依靠优秀的县域经济开发项目吸引外部人才,尽量提高优秀人才的薪资待遇,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吸引他们自觉加入到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的伟大事业上来。

(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贫困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想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就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交通水利方面的建设。俗话说:“要想富,先开路。”确实如此,交通水利建设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最基础的部分,是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行之道。因此,贫困县域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争取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当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县域内部物品的外运,也方便县域与外部地区的信息和物品等各个方面交流。

二是加快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与建设。生态环境的和谐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与建设的重要性,贫困县域应根据当地环境与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策略,将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充分发挥县域特色,发展创新县域特色经济

要想实现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县域特色,因地制宜的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不同地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因地制宜的发展自身的特色经济。当地林业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开发林木业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产业,也可发展野菜、野果、食用菌等林木资源下的特色经济;如果当地水源丰富、水质较好,可因地制宜的发展渔业,甚至可以开发矿泉水、纯净水等特色经济;如果当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以考虑发展农业等相关产业;如果当地处于山区,则可考虑种植事宜当地气候、土壤的果树。还可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民族风情、自然生态旅游优势,大力发展投资少、收益快、就业容量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如商贸、旅游、饮食服务业等,促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之,只要因地制宜的走出自己的特色路子,就能够壮大当地县域经济实力,进而推动我国贫困地区的整体面貌的改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当地区域的和谐有序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然而,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促进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就要进一步加快人才结构转变,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李新光.贫困地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宁蒗县为例[J].时代金融,2013(29)

[2]张一弛.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浅析[J].时代金融,2014(03)

[3]李俊.推动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建议——基于四川省红原县的实地调研[J].经济研究参考,2014(05)

经济贫困学生论文 第7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模式,问题

据统计,2004-2005学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63万人,占在校生的19%,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122万人,占总数的9%,已经形成一个社会问题, 不但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还给在校学习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庞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建立了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为主,社会资助、绿色通道、学业弹性选择等为辅的多种形式资助体系。自2002年起, 首次在全国普通高校中设立国家奖学金制度, 同年提出面向高等教育采取国家贷款助学措施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家贷款助学措施成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方式,最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欢迎的资助方式是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是针对特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补充。

一、高校贫困学生在现有资助模式下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 对现有资助持漠视态度,把资助看作一种施舍。

我们通过从事学生工作了解到,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资助看作一种施舍,对目前的资助方式持排斥态度,认为现在的很多资助模式不过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同情和怜悯,并由此传达一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蔑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资助行为的这种片面认识具体表现为不合作的消极态度: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写贫困资助申请说明自己的境况;对资助人的资助行为反应冷淡;对其他已经接受资助的人表现出蔑视等。贫困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有60%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到羞愧难当;22.5%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有42.2%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愿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即使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贫困也对近半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使其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有40%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更有近20%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有8.5%的学生认为校园出现犯罪活动与一些学生的贫困有关,但是他们自身的贫困事实与对现有资助模式的排斥常常使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处于矛盾心理之中,对将来的发展担忧也成为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另一个心理诱导,使学生觉得主要责任是自己没有经济能力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从而悲观失望,听天由命, 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2. 接受现有贫困资助模式带给学生更多的是消极影响, 贫困成为制约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 社会阅历不深, 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容易在情感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从近几年公布的高校收费标准看, 一个人本科四年最少花费2.8万元, 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 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 这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的确是个沉重的负担。有些同学因为生活的贫困丧失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实现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信心、背上过重的思想包袱、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在下降, 贫穷在他们的心目中成为形成健康心理的屏障, 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不是自己没有能力和付出过努力, 而是因为没有钱才会接受政府或者个人的资助, 因为贫困, 他们要比别的同学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物质上的困难, 要想方设法筹集学习费用和每一个月的生活费用, 除了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外, 人际交往和同学之间的贫富悬殊也成为学生在学习期间要直接面对的环境因素, 由于他们意识不到贫困产生的各种复杂因素, 片面过分地强调了个人家庭贫困的原因, 认为贫困是一种耻辱, 让自己低人一等, 招来周围同学, 甚至社会上一些人的鄙视和嘲笑, 他们会由此怨恨社会, 怨恨自己的父母, 怨恨他人尤其是怨恨家庭富裕的同学, 滋生“要有钱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才能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 所以不择手段要变成有钱人成了他们今后生活的奋斗目标, 甚至有个别同学为追求高消费而沦为阶下囚。

3. 因为家庭贫困接受社会资助完成学业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压力的来源。

压力源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产生压力的外在原因,也是诱导情感产生的根本因素,会产生持续的压力条件,造成习惯性的高压反应,使人处于一种经常的戒备和紧张状态,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失衡。经调查,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持久压力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上的贫困,七成以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受影响最大的是衣食住行,尤其是吃饭问题,为节约伙食费,一天只吃两顿或饥一顿饱一顿的现象很普遍。同时,有20%的学生认为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造成的精神负担沉重, 这些负面的情感压力使他们处于一种消极自我体验之中。这里所说的贫困还指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素质的人才, 绝不会仅仅满足于吃饱饭,在渡过难关时,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会知难而进,克服暂时的各种困难去追求人生的最大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4. 高校贫困学生对自身贫困形成的原因认识不足,容易思想颓废、态度消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否正确看待自身贫困形成的原因,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现实生活中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贫困是一种被侵占、被剥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渐地、不知不觉地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主流之外。”处于劣势这种现实,加剧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卑妥协心理的形成,它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当一个人因为缺乏自尊认为自己无能时,往往会消极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带着浓重的灰色调度过整个人生。除此之外,面对高校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特点的变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沟通渠道、工作力度上存在不足,这些情况也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避免高校贫困学生因受助产生负面影响建议

首先,加强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市场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不应是政府的“单打一”行为,而应通过动员社会各行业和各阶层的力量,走高等教育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形成全民重教、全民办教的良好氛围。为此,要进一步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助学体系, 奖 (奖学金) 、贷 (贷学金) 、助 (勤工助学基金) 、免、补 (特殊困难补助) 、勤工助学这六种资助形式结合使用,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和自愿原则为本各有侧重,互相弥补。

其次,推进高等教育改革,逐步建立重视素质教育和以“学分制”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模式,缓解高校贫困学生工作压力。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将进一步增加。从今年开始,研究生入学也将缴纳学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将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应逐步实行“学分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既有学年限制,又有学分的规定,但本质上仍是“学年制”。“学年制”仍然是高度计划体制的产物,这一模式实际上忽视和抹杀了不同人素质上的区别,不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均衡的发展,是应试教育在高校的继续和延伸。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年制”应逐步、稳妥地向以完全“学分制”为特征、工读交替或兼读的模式过渡。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并介入社会,造就其创造性的素质,也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减轻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压力。

再次,建立高校贫困学生扶助基金,广泛募集社会资金,严格管理,合理分配。建立“高校家庭困难大学生扶助基金”。这一基金有明确的宗旨,要站在社会资助和高校扶贫的高度,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捐款,根据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状况,公平合理地进行资金的再分配,从宏观上把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社会化办学和利用社会资助消除高等教育领域内的贫困现象是大势所趋,面对目前高校在社会资助方面“贫富不均”和外国企业先机抢占高校市场等问题,应通过适当方式合理规范,建立新的资金分布格局。

最后,建立大学生扶助工作的有形依托。在各种资助体系中,直接用经济支持的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以资助可以通过基金的手段完成。勤工助学作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渠道虽广受欢迎,但由于校园环境的局限性和高校“打工”岗位不足,这一主渠道一直不很畅通,严重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走出校园,发掘社会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所以,应建立相应的机构,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为其提供合适的助学岗位,帮助其通过自主劳动摆脱贫困。同时,这些机构面向全社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职业介绍的同时还可以发展自身的产业,以兴办产业的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部分助学岗位。

参考文献

[1]李有华, 段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169-172.

[2]张耀灿, 陈成文.成才不是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59-63.

[3]敖晓妍, 彭绍荣.高校贫困生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39-41.

经济贫困学生论文 第8篇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 1资料来源由于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贫困评定标准, 用绝对的标准可能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被认定为“贫困”的, 很有可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实是富有的。因此, 本文在贫困生的界定上遵照各个文献的标准进行。

文献纳入标准: ( 1) 被试为大学生, 包括本科生和大专生; ( 2) 使用SCL -90; ( 3) 研究现场限中国大陆地区; ( 4) 报告了SCL -90量表9个因子的描述统计结果 ( 样本、均值、标准差) 。 ( 5) 发表时间在1978年1月1日到2013年8月30日。排除标准: ( 1) 按照特殊标准选择研究对象的文献 ( 如为了试验有目的的从贫困生中抽取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 或在特殊情况下获得的测量结果 ( 如实施某种干预后的测量结果) ; ( 2) 基本数据不清晰或存在明显错误并无法修正的研究; ( 3) 同一数据发表多次的取其中1次。

1. 2方法在中国期刊网 ( CNKI) 、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博士论文库中, 以“贫困大学生”、“贫困生”、“高校贫困生”、“贫困医学生”、“贫困师范生”、“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SCL -90”、“90项症状清单”、“症状自评量表”为关键词、题名或主题进行多次检索, 检索时间为1978年1月1日到2013年8月30日, 共检索文献2 310篇, 经筛选共139篇文献符合要求。在Science Direct, Springer, EBSCO和Pubmed 4个外文数据库, 以“Chinese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Chinese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Chinese impoverished universitystudents”“Mental health”“SCL - 90”“Symptom checklist 90”“Self-reporting inventory”为关键词、题名或主题进行多次检索, 检索时间为1978年1月1日到2013年8月30日, 共检索文献66篇, 经筛选均不符合要求。最终纳入文献139篇, 共54 423名被试, 文献发表在2000—2013年。按照横断历史分析 ( cross-temporal metal-analysis) 的惯例, 本文将文献发表的时间系统性减去2 a作为分析年代[5,6,7,8,9], 则分析年代为1998—2011年。有些文献仅报告了子研究的基本数据, 则通过标准差和均值合成的一般方法对子研究结果根据样本量加权合成[6]。另外, 对采用0 ~4级量表计分的研究转化为1 ~5级计分。

1. 3指标 ( 1) 心理健康指标。SCL - 90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定量表, 本文以该量表作为评价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依据。量表共90个项目, 主要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心理健康因子[4]。 ( 2) 经济发展指标。代表国家经济发展的指标很多, 本文选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GDP) 、价格指数 ( CPI) 、城镇化水平、城市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全国平均工资、房价占工资比例、工资水平、教育投入等因素代表经济性指标, 数据来自1994—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1. 4统计分析使用Excel 2003对搜集文献数据进行编码, 纳入的主要变量包括年代、作者、9个心理健康变量等, 使用SPSS 18. 0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年代和经济发展水平做相关性分析。利用滞后分析[7,10]研究SCL -90各因子均值与各项社会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分析1998—2011心理量年与1994—2007年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

2 结果

2. 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随年代的变化情况

相关分析发现, 与年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只有人际关系和偏执2个因子的均值; 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敌对4个因子的标准差与年代的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 P <0.05, **P <0.01。

2. 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均值与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 5 a 前的人均 GDP、城镇化、工资水平、教育经费投入与人际关系因子及偏执均呈负相关 ( r值分别为 -0.17 ~ -0.20, P值均 <0.05) 。见表2。

注:* P <0.05。

2. 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得分与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躯体化与人均GDP、城镇化、工资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均呈负相关 ( r值分别为 -0.25 ~ -0.27, P值均 <0.05) , 与城市和农村恩格尔系数、房价占工资比均呈正相关 ( r值分别为0. 18 ~0. 20, P值均 <0.05) ; 人际关系与人均GDP、城镇化、工资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均呈负相关 ( r值分别为 -0.18 ~ -0.19, P值均 <0.05) ; 抑郁与人均GDP、城镇化、工资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均呈负相关 ( r值分别为 -0.19 ~ -0.20, P值均 <0.05) 、与城市恩格尔系数呈正相关 ( r =0.18, P < 0. 05) ; 焦虑和人均GDP呈负相关 ( r = - 0. 18, P< 0. 05) ; 敌对与人均GDP、城镇化、工资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呈负相关 ( r值均为 - 0. 19, P值均 < 0. 05) 。见表3。

注:* P <0.05, **P <0.01。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 1998—2011年间中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改善, 部分指标得分不同程度的随年代推进呈现下降趋势, 其中人际关系和偏执与年代呈负相关。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的标准差与年代的相关可以看出, 在1998—2011年间, 中国贫困大学生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敌对等因子与年代均呈负相关, 说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缓慢提升的同时, 内部差异也在减小。

本研究考究了经济指标对贫困大学生的影响, 发现5 a前的经济指标和贫困生的某些心理健康因子存在统计学相关。具体来说, 人均GDP、城镇化、工资水平、教育经费投入与贫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偏执均分均存在负相关, 说明这些经济因素是影响贫困生人际关系和偏执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人均GDP逐年上升, 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 平均工资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经费的投入也逐年上升, 均改善了贫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降低了偏执的程度;5 a前的人均GDP、城镇化、工资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均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敌对标准差呈负相关, 躯体化的标准差还与城市和农村恩格尔系数、房价占工资比例呈正相关, 抑郁与城市恩格尔系数呈正相关。当恩格尔系数上升时, 说明居民购买生活用品占收入的总额增大, 意味着生活水平下降; 而房价的上升超出了工资增长的家庭大部分是一般或者低收入家庭, 作为该类家庭成员的贫困大学生自然面临着这种经济压力。综上所述, 可以认为经济因素是14 a间贫困大学生某些健康因子改善以及内部差异缩小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王伟国.新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2, 33 (12) :1505-1506.

[2]杜志丽, 贺思辉.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及防御机制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2) :145-146.

[3]曾天德.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12) :1009-1011.

[4]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31-35.

[5]衣新发, 赵倩, 蔡曙山.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横断历史研究:1990~2007[J].心理学报, 2012, 44 (2) :226-236.

[6]辛自强, 张梅, 何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 2012, 44 (5) :664-679.

[7]辛自强, 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 2009, 41 (1) :69-78.

[8]TWENGE JM, CHARLES IM.Changes in the need for social approval, 1958-2001[J].J Res Person, 2007, 41 (1) :171-189.

[9]TWENGE JM, GENTILE B, DEWALL CN, et al.Birth cohort increases in psychopathology among young Americans, 1938-2007:A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 of the MMPI[J].Clin Psychol Rev, 2010, 30 (2) :145-154.

经济贫困学生论文 第9篇

本世纪初,Sullivan提出的水贫困评价指数WP( Water Poverty Index) ,从水资源总量、供用水设施、水资源利用能力、使用效率和资源环境等五大方面对水资源贫困状况进行评价,评价得分越高,说明人们对水资源获得性、水资源利用程度、用水安全性和社会福利综合水平越高,水贫困程度也就越低[3]。在此基础上,水财富指数WWI、水资源可持续指数WSI、水繁荣指数相继诞生,丰富和发展了水贫困理论[4]。国内对水贫困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方法综述。何栋材总结了国外学者对水贫困研究的方法,通过归纳后发现水贫困综合评价指数法WPI是最具有代表性和普遍应用的方法,并对水贫困理论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预测[5]。②时空分异。测度某地区WPI指数,分析水贫困指数发展趋势,揭示地区间水贫困差异演变规律。如杨玉蓉、陈莉分别从省域、地域尺度研究了湖南省、石羊河流域近年来水贫困水平和发展状况与区域内水贫困差异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6,7]。③水资源与贫困关系。张春玲基于水文压力指数,测度了我国区域水资源短丰匮程度,并结合贫困县地理分布,得出我国水资源短缺区域同时也是贫困县的吻合度为56% ,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8]。④系统协调性分析。针对水贫困和经济贫困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系,王雪妮、孙才志分别从空间和时空耦合角度进行研究,揭示了我国大部地区存在水贫困和经济贫困共生性的特点[9,10]。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重点在于水贫困理论创新和各种水资源匮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国内研究一般遵循国外学者提出的研究模型,集中于水贫困状况发展趋势和地区间水贫困差异演变的探讨。水贫困理论包含了经济、社会和生态领域关于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发能力等多重因素,其本质是人—水关系是否协调的问题,而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传统经济贫困问题[11]。解决水贫困是否能缓解经济贫困,水贫困和经济贫困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目前国内外对此研究较少,对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和贫困问题严峻的西北内陆地区关于水贫困和经济贫困关系的研究尚属空白,其中农村地区水资源和贫困矛盾更加突出。基于此,本文选取西北内陆区在上述三方面都较典型的欠发达省份———甘肃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测度模型( WPI - EPI模型) ,结合西部大开发以来的相关数据( 2000—2013 年) ,运用耦合理论对甘肃省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协调性状况进行系统性时空分析,以期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域

甘肃省深居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面积约45. 37 万km2,地势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哑铃状分布,全省全年降水量在285mm左右,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总体变化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全区可分为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寒气候区,气候复杂、生态脆弱、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均较严重。从全局看,甘肃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省份,人均水资源总量不及全国的1 /2,地表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 左右。全省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河西走廊内陆河三大流域,其中占水资源总量68% 的黄河流域和内流河养育了全省90% 的人口。同时,甘肃还存在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工业废水排放量大、上下游河段争水、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等问题,集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管理性缺水于一体。此外,甘肃贫困问题严重,全省共有43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县级行政单位的1 /2,2013 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5108 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 4% 。人水矛盾突出和农村贫困严重的现状决定了研究甘肃省水贫困和经济贫困关系的必要性。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 1 研究方法

农村水贫困测量模型( WPI模型) : 定量分析甘肃农村水贫困与农村经济贫困耦合协调水平的前提是对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现状进行合理量化,同时用一定的测度模型对量化指进行标统计分析。根据Sullivan[4]提出的水贫困理论,水贫困测量模型( WPI模型) 具体表达公式为:

式中,R代表资源,反映某地区整体资源禀赋状况; A代表设施,指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程度,包括用水设施、排水设施和其他设施等; C代表能力,指为较好利用水资源的社会经济支撑状况,包括政府调控、科技投入、人民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 U为水资源实际使用度,用农业农村用水量和使用效率来反映; E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伴随的环境,含生态环境、农业污染和环境治理保护等; WPI为水贫困评价得分,其取值在0—1 之间,得分越低说明水资源越匮乏,对资源利用压力大,水贫困也越严重。

农村经济贫困测量模型( EPI模型) : 传统方法对贫困测量大多基于收入分配和贫困线判定贫困状况,如Foster提出的FGT贫困指数法等[12],但贫困是一个包含生存、发展、家庭和环境等多因素在内的多维度社会现象。2010 年,联合国“牛津贫困与人类发展项目”小组发布的多维贫困指数( MPI) 更能反映现实贫困程度。本文以多维贫困指数( MPI) 为框架,参照已有研究对经济贫困的测量[13],构建甘肃农村经济贫困测度模型( EPI模型) ,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EPI为经济贫困评价得分,判定方法与WPI一致。I、X、E、H、D、S分别为收入、支出、教育、健康、发展、家庭、就业,对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首先需要确定各指标权重,鉴于主观赋权法主观性较大,本文采用方法成熟且运用相对简单的变异系数法进行了赋权[14]。

耦合协调模型: 耦合度最初是测量物理学中各系统间相互运动、彼此影响的紧密,后来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经济领域当中,决定了经济生活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到达临界值时的有序程度与结构。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而人的发展又对包括水资源在内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在两者中,无论水贫困还是经济贫困都会对另一方面产生一定负面效应。因此,构建“水贫困—经济贫困”耦合度模型,能清楚地得出水贫困系统和经济贫困系统间协调性程度大小,其双系统耦合函数关系为:

式中,U1、U2分别为水贫困指数和经济贫困指数;C为耦合度,取值0—1,C值越大,则两系统间的相互影响越大; T为综合评价协调指数; a、b为待定系数。由于解决农村水贫困和农村经济贫困均十分重要,在征求专家意见后,赋权a = b = 0. 5。D为耦合协调度,取值0—1,反映水贫困和经济贫困之间协调发展水平。本文参照李涛等耦合协调研究,将耦合协调度D分为四类: 失调衰退区( 0≤D≤0. 4) 、过渡调和区( 0. 4 < D≤0. 5) 、协调发展区( 0. 5 < D≤0. 8) 、极度协调区( 0. 8< D≤1) ,并结合两大系统得分设置其关系判别特征( 表1) ,揭示甘肃农村水贫困与经济贫困耦合协调关系[15]。

2. 2 数据来源

以甘肃省及辖区14 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2001—2014 年《甘肃发展年鉴》、《甘肃农村年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甘肃省统计公报》和各地市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用插值法得出,以力求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 实证分析

3. 1 指标体系构建

甘肃农村水贫困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WPI模型中已构建的一套完整指标体系,参照已有学者关于水贫困的研究成果[9,10],并结合甘肃水资源系统和农业农村用水的客观实际,本文构建了一套适合精准测度甘肃农村水贫困状况的WPI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求得各评价指标权重( 表2) 。

甘肃农村经济贫困指标体系构建: 经济贫困主要体现在收入、支出、教育、健康、发展和家庭及就业等六大方面,在具体指标选取上,遵循SMART原则( 明确性、可测量、可获得、可靠性和有时效性) ,结合甘肃省的省情,构建适合精准测度甘肃省农村经济贫困状况的EPI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求得各评价指标权重( 表3) 。

3. 2 耦合协调性时序分析

根据变异系数法计算的权重代入WPI和EPI模型,得出甘肃农村水贫困和农村经济贫困评价指数,利用系统耦合模型得出结果( 表4) 。

通过表4 看出,2000—2013 年甘肃农村水贫困指数和经济贫困指数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经济贫困指数上升幅度远大于水贫困指数,且在2011 年超过水贫困指数。在耦合协调度方面,甘肃农村水贫困和农村经济贫困协调程度呈逐步完善过程,协调等级由2000 年的“失调衰退经济贫困严重滞后”型,发展到2013 年“协调发展水贫困轻度滞后”型,水贫困发展状况与经济贫困发展状况紧密性和关联性不断加大,逐步向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根据2000—2013 年甘肃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综合评价得分指数、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及其演变规律,结合耦合协调基本发展类型,可将该时段内甘肃省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双系统划分为三个历程( 图1) 。

低水平耦合阶段( 2000—2004 年) : 甘肃省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双系统耦合度总体水平偏低,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且多数年份属于“失调衰退经济贫困比较滞后”型,经济贫困综合评价得分远远小于水贫困综合评价得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促进了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2000—2004 年,甘肃GDP、第二产业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12. 5% 、14. 1% 和10. 7% ,为加快西部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做出巨大贡献。在此期间,甘肃省第一产业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仅为10. 2% 和6. 7% ,人均乡镇卫生人员、农民人均医疗支出占比、财政支农比重和低保年标准等指标的下降反映出甘肃农村医疗卫生和发展环境状况面临威胁,导致经济贫困指数在2002—2004 年下降明显,引发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出现负增长。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失调较重,两者相互遏制,相互阻碍。

耦合协调度高速增长阶段( 2004—2011 年) : 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耦合协调度呈高速增长态势,由“失调衰退经济贫困比较滞后型”过渡到“过度调和经济贫困轻度滞后型”,年均增幅为0. 0882,远高于2000—2013 年平均0. 0695 的增幅。2004 年以后,甘肃省河西地区陆续实施水权制,同时加强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各地区间进行水资源合作,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也促进了甘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表现为: 节水灌溉面积占比、人均农林水事务支出和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等指标大幅度提升,农田平均用水量、粮食平均用水量和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等指标显著下降。水资源设施、水资源利用能力和效率三大方面的改进有效缓解了甘肃农村水贫困状况,水贫困的缓解为维系农业经济和农村居民生活需求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2005 年甘肃提出全面取消农牧业税并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开展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浪潮,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随之增加。随后几年,小学五年巩固率、医疗保健支出占比等指标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甘肃“两免一补”、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等政策的实施和新农合实现86 区县全覆盖,使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方面有了较大改善。农村经济贫困的缓解反过来提高了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高水平耦合水贫困滞后阶段( 2011—2013 年) : 在经历耦合协调度高速增长阶段后,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基本达到协调发展,此阶段经济贫困评价指数超过农村水贫困评价指数,水贫困轻度滞后,一方面是水贫困改善对农业经济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甘肃对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 年聚焦“三农”,甘肃省也开展“双联”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同时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关注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促使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两系统关联性加强,由最初的失调衰退水平发展到协调发展水平,展现了水贫困缓解和农村经济贫困改善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3. 3 耦合协调性空间格局

甘肃省地势狭长,东西长约1655km,地域辽阔,境内分三大流域和四大气候类型,地形复杂多变,内部差异极大。因此,在对甘肃省整体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耦合分析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细化分析。本研究采用2013 年甘肃省所辖14 市州作为横向研究单元,以期展现甘肃省各市州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状况及其两大系统耦合协调性的空间分布。通过计算甘肃省各市州农村水贫困和经济多维贫困综合评价指标、耦合度和协调度( 表5) ,运用Arc GIS10 软件可将甘肃省14市州划分为三种类型,见图2。

“失调衰退—经济贫困滞后”型: 该类型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陇中陇南集中连片特困区,包括天水、临夏、陇南、定西和白银5 个市州,其农村经济贫困指数评价得分均较低,经济贫困严重后滞。农村居民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保障极低,导致农民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单一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无法满足收入结构多样化,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过度放牧对河水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该区位于黄河干支流流域和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丰沛,但由于陇南地区山高水深、地形起伏大,陇中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和河流污染严重,导致该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降低,陇南地区工程型缺水、陇中地区水质型缺水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正常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过度调和—经济贫困滞后和水贫困滞后兼有型”: 该类型主要分布在“失调衰退—经济贫困滞后”型外围,包括兰州、武威、平凉、庆阳和甘南5 个市州。其中,兰州和武威属于“过度调和—水贫困滞后”型,平凉、庆阳和甘南州属于“过度调和—经济贫困滞后”型。兰州经济贫困综合评价指数排名第五位,而农村水贫困评价得分在14 市州中排名第十四位,说明其水贫困程度非常严重,两系统发展极不均衡。工业化和城市化集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不仅造成水质恶化,更是对农业用水量的“资源剥夺”。同时,相比其他市州,兰州人均农林水支出投入不足抑制了对水土流失的高效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武威地处黄河流域和内流河流域过渡阶段,随着人口增长,位于石羊河上游的凉州区和古浪县加大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利用和管理不善,下游地表来水减少,对地下水开采加剧,水位下降,致使民勤县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和荒漠化问题; 平庆地区位于六盘山区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革命老区所在地,农村贫困居民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特殊的地形地势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时自然灾害频发和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水贫困程度,进一步影响着农村经济贫困; 甘南州人均水资源充沛,但较为落后的教育、少数民族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生活方式制约了其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用水现状的能力。

“协调发展—水贫困滞后”型: 该类型在空间上分布在河西内陆河地区,包括嘉峪关、张掖、金昌和酒泉,水资源成为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西部大开发以来,农业农村水利工程设施和水资源环境不断完善,人水矛盾逐渐缓和,农业机械化率、粮食产量不断增大,贫困发生率也迅速下降。伴随人们生活质量提升,越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广滴灌、喷灌技术,实行水权制度和水权改革。水贫困与经济贫困之间相互缓解、协调发展的作用明显,但水贫困较滞后,应加强管理缓解资源型缺水。

4 结论

水贫困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测量关于水贫困程度的理论,涵盖了水资源、水利设施、用水能力、用水效率和用水环境五个方面,其社会经济因素的囊括使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紧密结合在一起。

本文基于WPI和EPI模型,运用耦合协调理论,研究了甘肃省农村水贫困和农村经济贫困时空耦合协调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①从时序角度看,甘肃省农村水贫困和农村经济贫困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状态,由最初的“失调衰退经济贫困严重滞后”型发展到“协调发展水贫困轻度滞后”型。2000—2010 年,甘肃省农村水贫困综合评价得分高于经济贫困得分,农村经济贫困更为严重,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政策的调整和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大,农村经济贫困指数大幅上涨,2011年已超越水贫困评价指数,农村经济贫困逐年缓解。近年来,水贫困的滞后性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越发凸显,今后应重点从用水能力、效率和生态环境方面加强对水贫困的改善。②从空间格局看,甘肃省农村水贫困和农村经济贫困耦合协调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较不均衡,各地区水贫困和农村经济贫困综合评价得分差异较大是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扶贫开发不能有效结合。因此,今后要更加关注“失调衰退区”和“过渡调和区”在水贫困和经济贫困方面协同减贫,充分考虑地域、经济、水资源、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差异,因地制宜制定减贫政策,促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减贫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摘要: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理论,在剖析水贫困和经济贫困含义的基础上,构建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双系统耦合协调测度模型(WPI-EPI模型),同时以水资源较为匮乏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甘肃省为例,对该区2000—2013年农村水贫困和农村经济贫困评价得分、两者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异进行了测度和研究。研究发现:从时序角度看,甘肃省农村水贫乏和农村经济贫困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状态,受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三个不同阶段;从空间分异角度看,甘肃省农村水贫困和农村经济贫困耦合协调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不均衡,需因地制宜制定减贫政策。

经济贫困学生论文 第10篇

一、经济转型期我国经济发达城市贫困人口现状

对于贫困的界定,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标准。低于绝对贫困线,就是绝对贫困。国务院在其公开发布的文件中指出,每个城市制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以看作是绝对贫困线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指,对于没有劳动能力,或者无法仅靠自己的收入满足食物、衣物等基本物质资源的社会成员,有权要求政府的帮助以达到最低生活水平。与其他人的生活水平相对比确定的相对贫困线,就是相对贫困标准。在确定经济发达城市的贫困标准时,基本采取的是综合的方法,也就是说,不但要考虑到有没有收入来源,也要考虑到市场价格的状况,家里有没有奢侈品等。这与在计划经济时期的贫困标准是有差别的,计划经济时期的贫困,多指绝对贫困,就是无法满足基本的食物等生存需要,经过几十年经济发展后,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城市,再采用这一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

目前,经济发达城市的贫困人口,主要由以下类型组成:一是在岗人员。他们通常文化水平不高,多从事劳动密集型职业,缺乏技能,有的肢体或其他身体部位有缺陷而没有完全劳动能力,收入低,家庭经济困难。二是因为疾病致贫的人员。现在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少城市都是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从而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再加上某些职业,本身就对健康有危害,如化工厂的一线职位,这就造成了现在的疾病越来越多,患病的人口也在不断增加,而我国的医疗保障体制还不甚健全,很多人患了重病又没有保险,收入又低,为了治病甚至会倾家荡产。经济发达城市是最先实行工业化的,而医疗保障体制又与工业化进程不匹配。因病致贫,因病失去劳动能力致病的人员占经济发达城市贫困人口的很大比例。三是临时性劳务人员。这部分人因为没有与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收入不稳定,而且福利待遇较差,也大多没有医疗保障等基本保障。一旦他们年龄大了,就不得不面对各种问题,如基本的生活保障、医疗等。四是没有养老金或养老金太低的老年人口。以天津为例,在所有的退休人员中,就有20%~25%的人没有养老金,而且由于职业、通货膨胀等原因,有些人员的养老金不足以应付基本生活所需。

二、我国经济发达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特征

1、转型期的贫困特征

发达国家的城市贫困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贫困有着明显的不同,导致发达国家城市贫困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以及社会文化的长期影响,贫困更有持续性、固定性特征。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主要是由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的,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的劳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由此产生了城市基础设施不足、资源紧张和体制不健全,这也是造成我国经济发达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之一,再加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都在转型,因此我国经济发达城市贫困问题又有着自身的特点。总体而言,贫困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贫困人口没有劳动能力,而是因为社会上没有给这些人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包括他们自身的就业权丧失。经济发达城市的贫困问题呈现出明显的社会、经济转型期特征。

2、贫困群体特征

通常而言,贫困人口都分布在社会的不同人群中,但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城市的贫困人口却有着群体性的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经济体制等都进行了调整,社会、时代大背景相同,导致了这些贫困人口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经历。比如,国企的改革使大量的职工失业,制造业渐进饱和,利润下滑导致了工资降低或失业等等,甚至还有着某些经济连带关系。他们在城市中的分布是比较集中的,居住在某一个片区或某一个集中地,经济条件都不太好,物质资源相对匮乏,而且教育程度也普遍不高,对自身的认识也够清晰,出于自身利益的要求和心理的需要,他们的从众心理很强,彼此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也往往有着共同的意识和行为,群体性特征较为明显。

3、边缘化特征

我国经济发达城市的贫困人口,因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被社会排斥和歧视,更加无法融入到主流社会中,被迫边缘化,这是这个群体共同的特征。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经济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都是不太被社会关注的群体,也是无法被主流社会正常接纳的群体。所以,这种边缘化,不只是经济,而且包括心理。长期以来,人们只是关注贫困人口的经济问题,实际上,由于经济问题带来的心理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贫困人口因为物质匮乏,社交也较为狭窄,通常都只局限于和同样的人群交往,心理、文化、政治上的参与都长期被隔绝,他们离主流社会太远,久而久之,他们的政治、社会权利几乎形同虚设,而无论社会保障体制多么健全,经济援助多么到位,都不可能让他们充分享受到这些权利。所以,经济发达城市的贫困人口是独立于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人群,他们长期受到排斥,被社会孤立。

三、导致经济发达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

南开大学教授关信平认为,我国城市的贫困问题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并存的。因而,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达城市贫困问题,不是经济不发展带来的贫困,而是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产生的贫困。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贫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这在经济发达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城市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人员的涌入,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就业机会不足、底层劳动者收入微薄、住房和公积金紧张等,而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也较落后,以采掘业、加工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到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金融业、服务业、信息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的比例显著上升,我国的传统产业遭受到国际竞争与乡镇企业竞争的双重压力。从国际竞争上来说,要求企业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实力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不被淘汰,后者则要求更加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以加工、制造业来说,一方面,我国很多企业还固守着以低价取胜的传统市场战略,企业的产品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国内竞争力都不足,企业经营每况愈下,生存困难、利润微薄,企业员工的收入就可想而知了,而物价在这些年上升的速度也很快,收入与物价相比,使他们陷入了贫困。另一方面,从国际形势上来说,这些产业已经逐渐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我国也同样如此,这就必然导致劳动力剩余,无数人竞争同一岗位时,只需要简单技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必然会降低每个劳动者的工资;这些劳动者只掌握了简单的技能,在其他行业就业的机会很少,也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技能需求。

2、经济体制的变迁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家不再对企业统包统揽,企业也不向员工实行平均分配、统包就业制度,企业、劳动者都被推向了市场,成为市场的竞争者,在竞争中失败的那些人就成了贫困者。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就业率非常高,城市中长期实行充分就业政策,职工不担心失业,工资差距也不大,贫困问题不突出。实行市场经济政策后,很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就出现了经营问题,不得不进行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很多国有企业进行了市场化改革、裁员,造成了大量的下岗人员、失业人员。而且,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发生了变化,下岗、失业就成了常见的现象,企业不再为员工提供终身的保障,企业内部给员工的福利,比如说住房分配等也几乎已经消失,这些都减少了企业职工的总体收入,他们的风险抵御能力也因此降低,也更容易陷入到贫困中。

3、收入分配不均衡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后,打破了原先的平均分配制度,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提出了“让一部分人首先富起来”的口号,诚然,这给一部分人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拉大了企业内部、不同企业间收入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仍在不断的扩大。城市中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一边是千万、亿万的富裕阶层,另一边则是贫困阶层。因此,城市特定的分配格局是造成相对贫困的主要因素。从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角度来说,造成收入分配不均衡最主要的原因是初次分配不公,其中,有合理的因素,如个人努力的程度不同、要素的占有状况不同,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如某些行业的市场垄断等。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教育投入覆盖不够全面等再分配手段调节不力也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均衡的原因。

4、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经济发达城市的社会保障体制不甚健全和完善,对于贫困人口照顾得不够。首先,大多数城市实行的都是人户不分离的低保政策,也就是说,只有当地户籍才能申请低保,外来务工人员是没有申请资格的,但是城市的快速发展又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其次,低保政策落实不到位,该被社会救助的人员没有领到低保,而出现了很多骗取低保的现象,尽管前段时间对其实行了整治,但是依然无法彻底杜绝。再次,低保、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针对的人群有重复现象,导致很多人重复被社会救助,而这些人通过救助渠道获取的救助金达到的生活水平,甚至远远超过自己的就业所得,如果他们就业,就失去了获得低保的资格,因此,他们一般也懒于就业、不想就业。

四、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

1、在经济发展中促进就业

经济的发展和贫困问题是负相关关系,刺激经济的快速增长,让社会各阶层人员都得因此获利;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因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发达城市的失业是结构性失业,并非需求性失业,针对此问题,可以从下列方面展开工作:首先,增加就业岗位。着力发展第三产业、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等新的就业增长点,这些产业、企业能够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安置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拓宽就业渠道,发展多种就业形式,例如,非正规部门就业、非全日制工作、弹性就业等。再次,创造就业机会。这就要求在制定任何经济政策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就业问题,需要一个合理的经济结构,一套能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

2、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

目前,在经济发达城市,收入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因此,有必要缩小收入分配上的差距。根据造成收入差距的不同因素,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合理的差距要进行保护,对于一些因行业垄断、生产要素壁垒等原因产生的收入差距,要尽可能地缩小。再者,还可以采取税收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建立一个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利息税等为辅助的完整的税收体制。收入分配不平衡,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强化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的调节作用,构建公平、稳定的收入分配格局。

3、加强教育培训力度

造成贫困问题的原因,收入低是显见的,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能力的问题。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的差异,归根结底,就是教育的差异。无论是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对于经济政策的转变来说,都需要以人力资源为本,增加劳动者的技能和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是关键。因此,有必要对贫困人员加强教育投入力度,对他们开展职业培训,同时,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对于贫困问题,只治标,不治本。贫困问题,如果不能从能力提高的角度彻底改善,必然会有续代性,导致贫困现象的扩大,因此,对于贫困家庭,不仅要对正在壮年的劳力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还要增加他们的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尽可能让教育资源分配更公平。

4、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在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方面,首先,应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使弱势群体都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获益。严格区分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受惠的人群,既要保护弱势群体,又不能让其中的部分成员因双重甚至几重受益而失去参加工作的积极性。其次,政府应根据当地的物价等情况,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让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在物价上升时期也得到满足。再次,可以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制,在对家庭实行补贴前,详细了解该家庭的收入情况,登记且联网,让社会资源能够用在刀刃上的同时,也能让该受到社会救助的弱势群体真正受益,再者,将社会救助与就业结合起来,严格规定申请低保的资格,让有劳动能力、或有有限劳动能力的人在申请低保时,必需同意参加就业培训和相关部门提供的就业机会,让贫困人口在政府、社会的帮助下,能够自立,以此减轻社会负担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祝建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评估与重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关信平:经济—社会转型、全球化与中国城市贫困问题[C].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

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贫困地区;特色经济;拉面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23.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20-03

收稿日期:2013-11-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编号:71303227);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编号:11CJY050);国土资源部软科学基金(编号:201350)。

作者简介:巩前文(1982—),男,安徽池州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城乡经济发展。E-mail:gongqianwen513@126.com。从改革开放的初期197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各种惠农政策相继出台,财政支农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转移,这些有利因素使我国贫困问题得到了缓解[1-2]。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价指数的变化,将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 274元。以此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 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 68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2012)。同时,必须看到每年下降的幅度也各有差异。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净减少1 350万,90年代平均每年净减少530万,而2002—2008年平均每年净减少的人数只有221万。他们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区,使得脱贫成本和难度加大。虽然从贫困发生率来看,2010年的2.8%是个比较小的数字,但是从绝对数上来看,2 688万人仍然是个巨大群体。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已经得到理论界的一致认同和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但是目前仍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户几乎都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的资源匮乏,使造血功能难以形成。如何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并保持持续增长成为扶贫工作攻关的难题。

1发展特色经济是贫困地区脱贫的现实选择

特色经济是指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根据本地区在某一个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3]。简言之特色经济是一个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主导的完整的“特色经济系统”。培育特色经济是发挥经济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結构战略性调整的基本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讲,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市场。发展特色经济是贫困地区脱贫的现实选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发展特色农业是挖掘贫困地区优势自然资源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数据表明,病、残、灾、极度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导致贫困最重要的原因。2010年,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收入低于贫困标准的人口中,病、残、灾和处于恶劣自然条件下的农户占68%。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社区环境,贫困农户及低收入农户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差距。贫困及低收入农户所在地总的来说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自然资源短缺。2010年,52.7%的贫困户和48.8%的低收入农户都住在山区,而同时全国平均水平只有25.6%。资源在分布上具有地区差异性,造成各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所以人类在经济开发中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走特色资源发展道路,而特色经济的理论依据就是比较利益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可见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发掘本地区的优势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独有资源和优势资源,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受特殊地理、气候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些地区无法替代、仿造与迁移的独有资源。对这些独有资源加工形成产品甚至形成产业,从而形成差别经济,构成本地区的特色经济,能对脱贫致富起明显的推动作用。

1.2发展特色农业是充分体现特色技术市场价值的主要手段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技术和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增长已由资源投入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逐渐超过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据国家民委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监测(2011)分析,2010年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为1 481万(人均纯收入低于1 274元),占全国的55.1%,超过全国的50%。但是,少数民族由于自身的发展历史,也同时拥有一些富有特色的传统工艺技术,如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青海省化隆自治县调研时就发现这里富有民族特色的面食技艺非常精湛。利用特色技术发展特色经济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特色技术的市场价值,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化隆县长期在省外51个大中城市从事拉面经营的农民多达4 600多户、32 000多人,户均收入多在1万~3万元之间,高的达到5万~7万元,个别经营户年收入高达50万元左右[4]。

1.3发展特色经济对提升贫困地区农民市场意识和市场参与程度作用巨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的市场意识和市场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户的经济收入水平。尽管贫困人口所在社区的电力通达、公路建设、电视节目收看等基础设施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全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2007年农村外出劳动力平均在外打工时间为8.3个月,而同期贫困农户外出劳动力平均打工强度最小,为7.2个月。贫困地区农民市场参与程度明显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有限的条件限制了贫困地区农户市场参与和市场意识的增强,而农民市场意识和市场参与程度依赖于农民自身能够提供的优势技术或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实践证明,按照市场要求,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产品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把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经济优势,有利于避免区域产业类同,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可以说发展特色经济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趋势。从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青海省化隆自治县沙莲堡乡的调查数据来看,2011年外出6个月以上(包括6个月)的人数为865人,占全乡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2%,其中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在餐饮业中从事拉面生意的占27.6%,年收入却占打工年总收入的42.7%(根据沙连堡乡政府劳动法的统计数据计算所得)。

nlc202309021928

1.4发展特色经济是增进贫困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的必然要求

一个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往往愈是贫困的地区,其生育观念愈陈旧、落后。在“多子多福”观念的支配下,贫困地区的生育率居高不下。过多的农村人口使自然资源消耗加大,使环境的破坏程度加重,例如,化隆县沙连堡乡地处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山多坡陡、地形复杂、土地破碎、植被稀少、土壤持水力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长期以来,由于人多地少,人们为了满足极少利益不惜破坏植被、乱开垦荒地,乱砍滥伐,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沙化。2000年以来,沙连堡乡外出打工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由“拉面经济”带动的农户举家迁移,对缓解当地人地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态环境也有所好转。

1.5发展特色经济是加快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选择

特色经济是利用地区的优势资源来获取更高的市场收益。由于地区差异和历史原因形成的优势资源具有独特性和难以模仿性,由优势资源形成的优势产品或服务占据的市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随着特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特色行业和特色品牌,能够持续性地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化隆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51.1元增加到2010年的1 798元,其中劳务收入达926.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53%,“拉面经济”虽然还未形成化隆品牌,但已对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显著作用。

2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存在的问题

青海省农村贫困发生率大于10%,是全国唯一的农村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省份。青海省共有14个全国贫困县,其中化隆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东部,东西长98.5 km,南北宽48.5 km,总面积2 740 km2,其中耕地面积36 883 hm2。总人口227 549人,其中农业人口210 712人。全县辖巴燕、甘都、群科三镇,牙什尕、扎巴、黑城、昂思多、德加、二塘、加合、谢家滩、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石大仓、初麻十三乡及支扎、雄先、查甫、金源、塔加5个藏族乡366个行政村1 126个生产合作社。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富有特色的经济模式“拉面经济”的发展情况,选择了化隆县沙连堡乡展开了调研,采取的形式是访谈和调查问卷。沙连堡乡位于化隆县南部,南连德恒隆,东连阿什努,西俯临群科镇,海拔2 700~3 600 m,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0.7%),汉族(占总人口的0.27%)和藏族(占总人口的19.03%)等多民族居住的貧困、边远山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综合经济实力在化隆县倒数第一。选择沙连堡乡作为调研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沙连堡乡以拉面经济作为特色经济来发展,蕴涵着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资源特性是稀缺性和地区分布的差异性,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对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用特殊的资源生产特色的产品。青藏高原牛羊肉无污染、品质好,赢得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青海牛羊肉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再加上沙连堡乡80.7%的居民都是回民,其富有民族特色的面食技艺,是“拉面经济”模式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但是,即使沙连堡乡拥有特色的资源和特色的技术,但并不等于就一定能形成特色经济,还要面临着市场的激烈竞争等其他因素的制约。 沙连堡乡发展以“拉面经济”为主的特色经济仍面临着许多问题。

2.1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

2011年,沙连堡乡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 760人,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为1 650人,占总人数的59.8%;小学文化程度的为996人,占总人数的36.1%;初中文化程度的为101人,占总人数的3.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为13人,占总人数的0.5%。在乡村劳动力资源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95.9%,可见该地区农民总体文化水平低。较低的文化水平会直接影响农民外出与内地居民的正常交流,在调查中70%的被调查者听不懂普通话,更不能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对市场的理解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2.2信息闭塞,对外界市场不熟悉

至2011年年底,沙连堡乡尚未开通有线电视,能通电话村数也只有2个。对沙连堡乡14个村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拥有电视农户仅占总调查户数的8%,电视普及率非常低。电视拥有率低虽然与当地农户生活习惯有关,但更为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当地农民对外界的认知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和邻居外出务工回乡带回的信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和牵带成为当地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途径。

2.3资金匮乏,融资难度大

一般来说,在苏州、杭州等城市的城乡结合地区开一家4~5人经营的拉面馆需资金1万~2万元。而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市区比较繁华的地带,投资一家拉面馆需要资金10万~20万元。对人均年收入不足1 000元的村民来说,算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对于绝大部分农户来说都负担不起。在问卷调查过程中,95%的农户都希望外出从事拉面行业,但是都很难筹到原始资本。调查的所有农户都愿意贷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普通农户来说贷款非常困难。2011年化隆县农业贷款为3 913万元,仅占当年各项贷款总额 51 873万元的7.5%。很多拥有拉面技术的农民因为难以融到所需资金而放弃了外出开拉面馆的想法。使“拉面经济”难以大面积展开,拉面生意也难以形成特色产业。

2.4尚未形成品牌,市场难以打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在厂商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通过创造产品差异赋予厂商特殊的竞争优势。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化隆人去外地开拉面馆都使用“兰州拉面”的品牌。为提升“化隆拉面”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化隆清真餐饮业的影响力,创立“西北化隆拉面”品牌,2004年化隆县政府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西北化隆拉面”商标,但是尚未形成品牌效应。

nlc202309021928

2.5制度制约依然严重

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也是改革过程中变化最小和最为缓慢的社会经济制度[5]。由于二元户籍制度依然存在,使外出打工的农民子女上学难,社会保障没有着落,制约了当地农民在城市安家立足。

3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发展特色经济的本质是从地区资源禀赋出发的,以特色技术为主导,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特色产品。经分析可以看出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面临着系列问题和矛盾,及时缓和矛盾,解决存在问题是贫困地区特色经济稳步发展、农民脱贫的根本要求。

3.1加强九年义务教育,开展农民特色技能培训

2010年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简称普九)。在调查中发现,既使已经实现了普九,学生中途辍学现象依然严重,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初中生。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设立中小学专项助学金,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学,逐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的范围,帮助学校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補助。同时,农村贫困地区师资数量不足和水平不高,也影响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在努力提高九年义务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对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也不容忽视。2011年,沙连堡乡经培训输出的劳动力仅占外出务工总数的15.2%。当地政府在高度重视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应组织人力、财力对已经外出和准备外出的农民实行特色技术培训,使外出农民能够尽快融入城市,从事特色经营。

3.2推动信贷扶贫改革,加快小额信贷项目的实施

信贷扶贫已经成为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式,它不仅改变了贫困地区资金匮乏的局面,还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将市场经济机制引入贫困地区,使扶贫开发真正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但是,由于贫困农户固定资产少,预期还贷能力差,使贫困地区农户获取贷款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在调查过程中,贷款难成为当地群众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各大银行要转变观念,要从是否有利于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是否有利于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高度适时调整信贷扶贫工作思路和重点。积极创新贷款方式,推动信贷改革,如积极稳妥开展小额信贷,使普通农户能及时获得从事特色经营、发展特色的原始资本。

3.3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特色经济效益是通过生产特色产品在市场中出售而体现出来。作为一个特色产业,创建品牌应是集体的共同愿望和行为。首先,应由当地政府领头委托专门培训机构或邀请专家广泛开展外出从事特色经营农民培训活动,营造全员关注质量、爱护品牌的良好氛围;其次,坚持以市场销售为载体,创新品牌,鼓励走出国门,占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3.4转变政府观念,增强政府服务功能

特色经济发展是通过市场竞争原则来形成的,为避免特色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与协调。(1)

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正确引导农民外出从事特色经营;(2)

跟踪服务,主要是在从事特色经营农民聚集区成立专门政府服务部门,集中对农民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管理问题提供咨询,并对大中型的经营实体提供上门服务。定期邀请专家对从事特色经营农民的市场驾驭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培训,实现特色经营实体能做大做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俊飚. 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J]. 经济问题,2000(10):33-36.

[2]巩前文,张俊飚. 从能源严重短缺现象看国家对农业投资政策的调整[J]. 经济界,2005(2):25-28.

[3]郭俊华. 特色经济的理论依据、内容与发展对策[J]. 经济纵横,2004(9):26-28.

[4]孙发平,马桂芳. “拉面经济”——青海省化隆县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模式[J]. 攀登,2005,24(2):63-67.

[5]尚云仙,赵清华. 制约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因素探寻[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2):7-10.岳慧丽,诸叶平,雪燕,等.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的河北县域农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23-427.

岳西贫困县经济发展研究 第12篇

(一)自然地理条件。岳西县地处安徽省西南边陲,大别山腹地,跨越淮河、长江两大流域,西面与湖北省毗邻,105国道、318国道贯穿县境,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降水充沛,于农业生产十分适宜,农作物一年可成熟2~3季,盛产岳西翠兰、茭白和高山蔬菜等经济作物;境内多为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3%,生物资源丰富,是国家中药材基地县,药材现有植物类1,024种,动物类79种,矿物类33种,总蕴藏量7.5万吨,其中天麻、茯苓、麝香、杜仲、石斛等30余种名贵药材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岳西县是安徽省首批旅游强县和有名的革命老区,有风景名胜区20处,景点180多个,主要有国家森林公园妙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鹞落坪,省级自然保护区枯井园,“禅宗第一山”司空山和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等著名旅游景点。

(二)人口基本情况。岳西县隶属安庆市,下辖24个乡镇、182个行政村、6个社居委,总人口40.1万。历年来人口总数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岳西县初建县时人口仅为18万,建国后人口数大幅度快速增长,至1985年已达36.91万人,此后基本稳定在40万人左右,且一直以农村贫困人口为主。(图1)

(三)经济发展现状。2006~2015年岳西县经济发展大致情况如图2、图3所示。可见,自2006年以来岳西县发展缓慢,且人均GDP始终大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明显的贫困状态;农业是岳西县国民经济的主体,但由于经营方式传统、缺乏现代生产技术,所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并不是太高;工业和建筑业对岳西县经济贡献率最高,但由于建国后才逐渐出现现代工业,仍存在着体量小、发展迟缓、缺乏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问题;岳西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以及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因受到交通不便、宣传力度不够等多种因素制约而难以真正发展起来。总体来看,岳西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严峻的下行压力。(图2、图3)

二、岳西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理位置偏僻,且交通闭塞。岳西县地处偏远山区,县内没有火车站和高铁站,公路系统也不够通达,下辖乡镇以及通往景区的道路基础设施条件差,山道众多且路况陡峭。交通系统的贫乏不仅阻绝了岳西县与外界的经济交流,影响经济产品的来往运输,而且阻断了外来投资商和游客的脚步,对岳西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生产技术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一方面与外界交流的阻滞和农民自身技术的限制,岳西县农业生产方式大多为最原始的农耕劳作,机械应用率极低,缺少专业的科技人员,使得县内资源利用率低、商品经济落后;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社会分工不够充分,以至于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开辟新兴产业,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变革和进化,最终导致产业结构的单一,最终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山区地形、气候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岳西县是高寒山区县,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气候条件复杂多变;横跨长江、淮河流域,是大别山区暴雨中心;且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使得当地山洪泥石流、雨雪冰雹、高温旱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1969年的特大洪灾、2008年雪灾以及2016年7月初连日暴雨带来的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不仅导致房屋道路坍塌,威胁居民生命安全,而且给当地农作物带来大面积损害,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岳西县于2005年被列为安徽省6个县(区)地质灾害易发县之一,共计地质灾害隐患点180余处,重点地质灾害点24处,涉及16个乡镇。

(四)人口数量众多,但总体素质偏低。一方面由表1中数据可知,2012年前后岳西县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超越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的落后无法满足众多人口的需求使得贫困情况加剧;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低、医疗卫生和教育条件的匮乏导致当地人口的总体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偏低,且有知识和技术的年轻人大多不愿留在县内发展,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表1)

三、岳西县经济发展建议

(一)着力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一方面岳西县交通方式单一,仅汽车一种出行方式,政府应争取尽早建立起铁路系统,在此之前完善通往邻近的天柱山火车站和安庆西火车站的客车专线,方便县内居民及外来游客的来往;重点建设乡镇及旅游景点的公路,推进损坏路段修整、危桥改造、防护设施建设等工程;另一方面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推进落实,国家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基础建设投资,政府应把握契机,以县城为中心,逐步面向乡镇村落,完善公共设施,全面推进农村互联网普及、通信供电系统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此外,引进先进技术,通过建立发电站等方式开发利用县内丰富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天然能源。

(二)推进生产科技创新,健全特色产业市场体系。在做大做强茶叶、蚕桑、高山蔬菜、畜牧养殖等传统特色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石斛、香榧、食用菌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引进先进生产机械和技术,并对部分农村劳动力进行技术和经营能力的培训,使生产过程向着专业、机械、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在各地建立起生产基地并逐步扩大规模,进一步发展成生态观光园,以打造和宣传县内特色产品的品牌和文化;通过政府适当的规范和指导形成完整的产品市场体系和更完备的流通渠道,以扩大销售领域,促进经济对外发展。

(三)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利益。准确的预测预警机制是防治自然灾害的前提,气象部门要与民政、防汛、水利等多个相关部门建立信息传递机制以保证能及时、全面地向群众发布信息;由县城到乡镇进行排查危房、堤坝、供电等潜在的自然灾害因素,并进行及时的转移搬迁和修整;分级设立专门的救灾指挥机制,在灾难发生时能快速全面地组织抢险救灾、物资供给和治安维护等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四)兼顾各项民生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首先,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落实教育扶贫工程:通过政府科学规划,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同时规范发展职业教育,全方位培养人才,为岳西县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提升教育机构硬件设施,将信息化教育落实到各个乡镇,实现教育资源全覆盖;加大对贫困生的扶贫力度,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优秀人才返乡发展,具体形式如大学生村官等。其次,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县级医院和乡镇医疗机构的建设力度,硬件方面提供更好的医疗设备,软件方面培养医疗人才,严格实施统一的收费制度,做好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同时,做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保证人民生活。最后,加快建设美好乡村,倡导民主法治,实现乡风文明:本着打造“美好乡村”风景线的理念,定点选择特色产业分布村、主要景区所在村、历史文化名村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村落,由政府领导,发动群众力量将其建设成绿色环保、设施齐全、文明和谐的美好村庄。

四、小结

在我国经济大环境之下,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积极调整发展模式是岳西县发展的大前提:(1)新常态下经济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趋于平稳,这为岳西县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应抓住新常态下形成的市场机遇,推动自身改革,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释放市场活力;(2)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岳西县应发挥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为契机,吸引外资,以带动其他特色产业发展;(3)经济发展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意味着岳西县要全面推动创新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着力培养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市场创新,开拓新产业领域,发展新兴企业。

摘要:我国“十三五”规划计划至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县的发展问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本文选定国家级贫困县岳西县为研究对象,在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资料了解当地贫困现状基础上,深入分析其经济落后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今时代背景,运用实证分析法,提出一套具有岳西县地方特色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十三五”脱贫规划,贫困县摘帽,实证分析法

参考文献

[1]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12.

[2]黄承伟.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3]张建斌.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

[4]曹子坚.农村反贫困战略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

上一篇: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下一篇:教学教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