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优化范文

2024-06-03

教材优化范文(精选12篇)

教材优化 第1篇

教材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基础, 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依据,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没有任何一种教材能够完全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程晓堂在《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中指出的:“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符合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 教材‘至高无上’的现象实际上是教材的消极作用。”因此, 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是非常有必要, 也能更好得促进教与学。

二、英语教材二度开发的实施策略

优化教材是要“基于教材, 超越教材”的原则下开展的, 把切合实际的教学资源补充到教材中, 并对教材中的相应材料进行重新组合, 扩展或调整教材的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受试的两个班级作了详细的教学观察记录。笔者记录了这一年里在这两个班英语听说课上实施教材调整的范例及对学生课堂反应的观察记录, 总结了英语教材开发的实施策略。

1、精选切合学生兴趣的话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在讲到A time to remember这一单元时, 笔者制作了从自己孩提时代到现在的FLASH给学生进行展示, 并让学生也做PPT来进行介绍, 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表达热情, 针对这一单元中的多元化的文化话题, 我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来介绍他们的当地文化习俗, 并把阅读部分的资料转化成文化背景资料, 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描述, 讨论, 获得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二度开发课外教学资源,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诚然是英语学习的主阵地, 但是基于课堂时间有限, 学生不可能仅仅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就获得所有知识, 课外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通过简单的调查笔者发现, 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合适的课外学习资源, 这样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以外要给学生相对稳定并易于操作的材料。坚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如坚持每天让学生看英语报纸, 英语电视节目, 每天都做report等,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辅助英语教学等等。

3、总揽教材结构体系, 教学内容的灵活调整

要根据教材的宏观结构和体系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采用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删减, 替换。如在在讲到Marriage话题时, 笔者挑选一部反映婚姻与事业的矛盾、女权解放与大男子主义的矛盾、父爱与母爱的矛盾的佳片《克莱默夫妇》, 给学生播放, 学生在学习教材原来的课文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理解婚姻的严肃与现实性。但是, 通过观看此片笔者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了电影的主题, 并结合原来课文的课后练习讨论克莱默夫妇的婚姻矛盾起源与解决方案。笔者认为, 观看这样的佳片比原来的课文内容更能给学生带来人生的启示。并且在观后, 笔者要求学生去网上查阅和此片相关的评论, 写出影评并在课堂上作口头汇报, 进一步训练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学生们普遍对完成这整个单元的授课表示了很大的收获。

4、充分利用多种手段,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 是教学活动的载体, 但是教材是可变的, 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 教师要针对具体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实现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现今社会教育资源丰富, 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图片、电影等与英语教学整合起来, 使用多媒体把话题的信息展示给学生, 既提高了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 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结语

陶行知指出:“教人的人不可死靠课文, 他必须运用补充教材及临时材料, 以适应特殊及当前生活之需要。”新课程认为, 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 每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课程内容和意义都有其自身的理解。“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对内容作出根本变革的过程——创造内容与意义的过程。”教学不再是忠实、有效地传递内容的过程, 而是课程开发的过程, 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生”课程的过程,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也应更加勤于思考、优化教材、大胆创新, 积极促进教学改革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摘要:教材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基础, 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依据,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然而没有任何一种教材能够完全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在实际教学中, 教材‘至高无上’的现象实际上是教材的消极作用。”因此, 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是非常有必要, 也能更好得促进教与学。

关键词:英语教材,二度开发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年。

[2]郑静、张东昌:《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建设的原则》,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2) :41。

[3]董耐婷:《浅议大学生应用英语能力》, 《江苏高教》, 2005, (3) :138。

[4]何玲梅:《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原则》,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4, (2) :98-99。

[5]Cunningsworth, A.Choosing Your Course book[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7.

[6]Nunan, D.Syllabus Desig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149.

运用教材插图 优化阅读教学 第2篇

【摘 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对其进行有效利用,这样,才能优化阅读教学。教学中,要利用教材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进学生的阅读理解、促进学生的阅读观察,从而让他们的文本阅读更高效。

【关键词】

教材插图 阅读教学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配有很多的插图,这一些插图是教学中有效的教学资源。一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时,经常会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却没有注意到教材里面插图的重要性,这就会出现教学资源浪费的现象。教材里面存在的插图有很多,这些插图都是根据课文的内容而设计的,有的是点缀局部,有的是勾勒全景,图片里面的内容一般都非常形象生动,和儿童的认知特点非常相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合理的使用插图,肯定会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很多。接下来笔者就简单阐述插图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一、利用教材插图,激发阅读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持续进行一项单调的劳动,就会让人内心有所厌倦,但是创造性的劳动,则可以让人的热情和兴趣得以长久的保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机械性的给学生“灌输”知识,就会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势,使他们的头脑越来越简单。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此一来才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散。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当将语文教材发给小学生后,他们第一要做的便是翻看教材中所包含的插图,因为他们觉得插图非常有趣,在他们感到有趣的情况下才会主动的去阅读插图所对应的文章。学生一般都偏爱直观形象的事物,教师要重视和合理的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

例如,《赶海》这一篇文章里面包含了一幅插图,插图里面画着碧海蓝天,浪花洁白而漂亮,海鸥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孩子们在海边欢乐的打闹,这些都将赶海时热闹的氛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教师在导入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下自己从插图里面看到的内容,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对“赶海”的意思进行理解,即当海水退潮时,人们在海边捡拾海蟹和海鱼等东西。如此一来便让学生走进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境,同时激发了他们阅读文章的兴趣,为他们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又如,在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一课展开教学时,一位教师先将里面的第一幅插图展示给学生:小红马和小骆驼相遇在了小溪边。教师让学生对两者进行观察,找出两者不同的地方,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发现:小骆驼背上存在两个非常大的肉疙瘩,它眼睛上面有两层睫毛,而且有着非常厚大的脚掌……学生内心便有了疑问:小骆驼长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有何用处呢?通过观察发现和自主质疑让学生和课文有了亲近之感。在之后的文章学习时,学生的兴致就会非常高,因为他们内心带有问题,想要通过阅读文本解决自己脑海中的疑惑。

二、利用教材插图,推进阅读理解

插图能够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可能会出现对课文内容不理解的情况,此时结合插图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因为插图非常形象直观。通过插图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变的具体化,将复杂困难的问题变的简单化,从而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例如,在对《虎门销烟》这一课进行学习时,学生能够通过插图和林则徐的表述,并结合自己的想象,脑海中展现当时恢弘的场景。教师可以基于此将虎门销烟的背景和意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这类文章里面的插图,通常都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学生在插图的帮助下阅读课文,便能够获得较为深刻的感悟,这对学生的课文中心思想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课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再如,《菩萨兵》有一幅“朱德总司令和藏胞交谈”的插图,教学中,一位教师先让学生对藏胞的面部表情进行仔细的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藏胞笑中带泪,此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藏胞为何笑中带泪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来找出答案,从而领悟藏胞的内心情感,进而对文章里面的重点句“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进行深入的理解,由此来对朱德和红军对藏胞的关切之心?M行体会。

三、利用教材插图,促进阅读观察

低年级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观察能力较弱,因此在对图片进行观察时常常会漏掉一些重要内容,导致观察的不够全面。基于此,教师可以逐步深入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找准重点和主要特征,对作者的意图进行理解,同时试着利用自己的语言将观点表达出来。

例如,在《秋游》一文里面有着精美的插图,教师可以以此为例来让学生学习图片观察方法。首先让学生找出里面的主要人物,然后对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衣着进行观察,然后对人物的身份进行分析。有的学生说道:“插图里面包含五个小孩和一个大人,他们都非常高兴。他们也许是师生关系。”然后让学生对图片背景进行观察,试着说出当时的地点和时间,让学生对易被忽视的角落进行观察。这次学生看到了金色麦穗和红色高粱,以及白色的棉花,他们意识到这是“秋天”,即“收获的季节”,孩子在田边玩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了插图观察方法。这时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内容表达出来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对教材里面的插图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其进行合理的使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来学习文章,在插图的帮助下走进文本,从而让课堂教学的质量获得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晶.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结合教材优化作文教学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30-02

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呢?其实,语文教材里处处蕴涵着习作资源。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习作资源,以阅读为基础,随机练笔,降低习作难度,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积累运用

很多小学生虽然学习了大量词汇,但习作中描写不生动,词汇匮乏,句子缺少灵性。他们积累并灵活运用词语的能力不高,不能学以致用。教材中的大量词语、句子需要扎实地积累下来,并要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一)理解词语

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词语,仔细揣摩词意、推敲用法,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词语。积累词语时,可以一个个地积累,也可以一类类、一组组地积累,然后再运用这些词语进行创造性的写话、写段练习,让学生将积累的词语及时转化为语言素材,成为活的语言。

例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黄河的一些词语: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波浪滔滔、汹涌的激流、湍急、惊涛骇浪等。先请学生反复朗读这些词,想象词语描写的情景,说说通过哪个词语仿佛看见了什么情景?引导学生充分品读、想象后,再请学生描写一个场景,试着选用上面的词语。通过多次读,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还学会了运用。如有学生写道:

星期天,我来到海边,正值涨大潮,海风很大。只见一层层浑浊的巨浪,像一群群凶猛的狮子,又像万马奔腾,向岸边快速扑来,撞到岩石上,高高溅起,真是浊浪排空。站在岸边,能感觉得到脚下土地的震动,真叫人胆战心惊。

(二)借鉴句子

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句子特点,及时熟读成诵,或者仔细揣摩,把握句子特点,然后再及时模仿借鉴,学会运用。如学习《庐山的云雾》一文的句子:“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就可以让学生朗读感悟直至背诵,积累下这种语言表达形式,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句式的特点,把握此类句式,最后再模仿这句话,用“那……像……;那……又像……”的句式,以比喻的手法描绘某个事物。

二、补白扩写

(一)“空白”处补一补

教材中往往存在着许多“空白”处,有时“空白”出现在文中,有时“空白”出现在文末。这些“空白”有着丰富的想象空间,引人遐想。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这些“空白”,设计精当的小练笔,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进行适当的补充,在练笔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受,又强化了习作训练,可谓一举两得。

如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在学习到史学家谈迁为了完成新书的初稿,在北京“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的时候,老师说:“据史实记载,谈迁为了使新的《国榷》更加完备、准确,先后访问了170多人。他体弱多病,在几年里,他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也许会遇到恶劣天气,也许会遇到冷嘲热讽,请你联系他的处境想象一下,在他出去寻访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说、怎样想、怎样做的呢?”让学生想象补白,进行练笔。学生展开了想象,写出了史学家谈迁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二)简略处扩一扩

文章的简略处,往往是练笔的好舞台。许多课文由于篇幅限制或作者谋篇布局的需要,其中的一些情节故意写得比较简略。如果在此抓住这些语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适当扩写,既可丰富文章内容,又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如学习《三打白骨精》一文,课文对孙悟空第二次、第三次怎样打白骨精的部分写得较简略,特别是孙悟空、白骨精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都可以再描写。此处,就可以安排学生想象描写孙悟空第二次或者第三次打白骨精的具体经过,比比谁写得精彩。

三、利用插图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课课都有彩色插图。这些插图或揭示课文内容,再现情境;或给课文内容以补充、拓展;或作为课文背景,烘托出课文情境等。插图也是习作活动的资源。我们需要利用插图,或“看图写话”,或“给图配文”,或“自由习作”,引导学生关注插图,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文本的深刻解读,还有个性化的思考与表达。

(一)描绘插图

如学习《菩萨兵》一文时,让学生描写文后插图,图中画出了藏胞和朱德同志及红军战士在一起的情景。学生想象图中人物的对话、神态,紧扣课文主题,写得栩栩如生。有学生写道:

“朱总司令,你们把我们的家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为我们抢播了种子,真是天降菩萨呀!”藏民拉着朱德同志的手激动地说。朱德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红军本来就是百姓的队伍呀。”藏民说:“我们拥护你们。我们为你们带路。请红军战士们到我们家做客吧。”他们一个个拉着红军战士的胳膊,舍不得松手……

(二)插图配文

如在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以后,师生共赏插图。插图画的是谈迁一袭破旧长衫,一手执毛笔,凝视前方,似有所思,背景是青松、群山与史书《国榷》。教师问:“同学们,你想对谈迁说几句话吗?想表达一下你心中的感动与敬佩吗?请给插图配文,写出你心中的话来吧。”学生写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谈迁,一位时代的伟人,后人学习的榜样!

你像松树一样伟岸、坚强,你的著作流芳百世,我们爱戴您!

信念战胜一切!

丰碑!

劲松!

信念决定成功!

……

学生对主人公谈迁的事迹、精神感悟得比较深了,但还没有机会“情动而辞发”,给插图配上精美的文字,既是自然的情感抒发,又是一次语言表达的历练。

四、借鉴段篇

(一)仿构段方式

构段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总分式、转折式、承接式、因果式、并列式、递进式、概括式等一些形式感较强,表达效果独特的段落。在课文学习过程中都可以随机练习。如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结构独特,先讲述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事例,然后总结出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最终取得成功的。先具体后总结,“先分后总”的结构非常明显。在此处,就可以模仿这种结构方式,让学生写一段话。

(二)仿语言特色

教材里很多课文文质兼美,语言规范,是学习借鉴的好资源。课文里排比、比喻、拟人的手法,还有一些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巧妙的开头、过渡与结尾的方法等,都可让学生借鉴、仿写。如学习了《蒲公英》一文,就让学生学习课文拟人化的表达手法,以童话的方式编一个故事,可以教师给题目,也可学生自拟题目,要求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好对话。学习了《早》一课,就学习课文按方位顺序来描写的方法,安排学生练写《我的家》、《我的学校》等。

(三)改课文体裁

借鉴课文内容的方式很多,可以重新写一写课文内容,可以改写古诗,可以扩写短文,还可以转化体裁写一写。如学习了《宿新市徐公店》,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诗中的情境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把诗改写成记叙文。再比如,学习了故事《三打白骨精》、《孔子游春》等,可以将故事转化成课本剧的形式,先写后演,学生的兴趣浓厚,争相参与。

五、活用练习,巧妙练笔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大部分课文后安排了词语的积累、句子的体会等练习,特别是单元练习中题目形式多样,可开发的习作资源更是丰富。我们不妨利用这些练习,开展有趣的习作训练活动。

(一)词语练习

苏教版教材的每个单元练习中,都有“诵读与积累”的练习,比如六年级下册练习一的“诵读与积累”:寒冬腊月,北国风光,风刀霜剑,塞外边疆,漫天飞舞,纷纷扬扬,银装素裹,雪照云光,狂风暴雪,雪上加霜,风卷残云,神清气爽。这些看似孤立的词语,组合起来就是一篇精美的文章,这样的资源可以多加以利用。再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后练习第二题,有四个词语: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这正是对谈迁形象的描写,几个词连起来就是一篇小短文。如果仅仅止于解释词语而忽略了练笔,真是一种资源浪费。

(二)句子练习

如《三顾茅庐》的课后练习第四题,有三个句子,都是比喻句,就可引导学生把握句子特点,并进行大量的仿写句子练习。再如《第一次抱母亲》课后第四题:“‘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这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教学中,教师要求:“现在你就是作者了,看到母亲这样,你为什么难过?你还想起了什么?请你写下来。”让学生写一写,写的过程就是思维整理、梳理的过程,是语言有序表达的过程。

教材里的习作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潜心研究文本,随文寻“源”,活用资源,随文练笔,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一定会快速提高,教材资源的价值也才会得以最大化实现。

优化教材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第4篇

一、合理优化配置教材信息资源

教师只有适时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寻求以创新为本质的教学新策略, 优化教学内容, 引进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 试行探究式、情境式、参与式教学, 注重以问题核心和能力立意, 大刀阔斧地进行教材处理, 才能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实效。笔者主张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选取科学有效的教材内容来完成这一重任, 基本设想如下:

(1) 精心编制历史学习优化设计辅助参考资料 (简称“学参”) 。它是指教师在全面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 广泛参考各类教辅用书精品, 对教材中每课时或单元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作为辅助学习的参考资料。教师通过编篡“学参”来代替过去的教案与学案, 使两者合二为一, “学参”既源于教材, 又高于教材, 与教材相配套, 但又不拘泥于课本或照搬于某一教参, 与授课进度相同步。“学参”框架包括下列项目:㈠“课时学参”包括⑴创新目标、⑵导学过程、⑶结构梳理、⑷活动设计、⑸知识迁移、⑹作业训练;㈡“单元学参”包括⑴阶段特征、⑵学法指导、⑶疑难解释、⑷补充材料等。其中“知识迁移”包括学科内纵横知识联系, 特别是中外联系, 尤其是隐性知识及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 史论结合等;“补充材料”包括相关的原始史料、争鸣观点、典型例题、还附参考书目、名人名言等, 以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发展空间。

(2) 跨学科的知识渗透, 构建“大文科观”:从历史角度重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 “大文科”体系中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政治是观点, 这三维度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体框架。首先文史融合, 选取语文中相关课文, 与历史教学相同步, 如中国近现代史引用《谭嗣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改造我们的学习》、《荷花淀》及毛泽东有关诗词等;中古史中着重引申成语典故, 注意史论结合。其次与地理、政治结合, 在世界史上册《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中涉及西班牙、葡萄牙的地理位置、东西方商路, 季风、洋流, 商业、价格、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等;下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中可以联系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巴拿马的地理位置, 殖民体系、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等政治术语以及非洲内战、巴以冲突、美古对抗等时事政治热点;另外还与科技史、艺术史的相互渗透, 以便于在学习中游刃有余, 融会贯通。

(3) 提供中西方参照, 把中国放在国际大背景之下考察:在教学中汲取西方的“全球历史观”和“世界体系理论”, 借鉴上海等地中外历史合编的经验, 经常穿插中外史实, 以理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物和事件, 强化改革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意识的养成, 注重胸怀祖国, 放眼世界。譬如世界史《16——18世纪的亚洲》中归纳中日两国相似点和不同点 (同:封建专制, 商品经济发展但自然经济主导, 闭关锁国;异:中国封建统治漫长、大一统, 地大人众, 对外和平友好, 日本封建领主制、藩国割据, 小国寡民, 对外侵略扩张) , 还可对照日本的锁国令和中国的禁海令, 列表比较中国、亚洲其他国家与欧美同时期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国近现代史第五章结合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战后革命高潮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以正确把握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等, 并在高三复习中采用中外历史贯穿同步的两轮四段教学法, 这是颇有创意的新试验。

(4) 贴近最新史学前沿, 补充历史材料:信息时代的媒体 (书刊、影视、网络等) 为当今历史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为使学生站得高, 看得远, 弥补教材滞后之不足, 适当接触某些新观点和新视角是必要和有益的, 不妨尝试用现代化史、文明史、全球史的全新角度以拓宽眼界, 从历史专著、报刊的解密档案尤其是各地新近推出的新教材, 以及网络上传下载已经十分便利。例如对“太平天国”政权的腐败、“洋务运动”的评价、“正面战场”的地位认识、法国雅各宾派专政政策负面作用、苏联在二战前中立自保立场等都可以在课堂中作简要阐述, 尝试运用提纲+史料为框架进行教学。

二、精心设计学生活动, 提高学习兴趣

我们不仅要提高40分钟课堂的效率, 进行精讲、精练, 还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可在抓住现实热点、融合跨学科知识、运用多媒体手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突出地方特色等五个方面入手, 师生共同搜集有效信息, 特别要就近开发乡土人文资源 (文物、古迹、古籍、宗谱和民间故事、历史见证者等) 。活动的重要形式有讲座、辩论会、知识竞赛和小论文征文比赛、图片展览及历史沙龙等, 在这灵活而有弹性的发现学习中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在相应情境中贴近和感悟历史, 进一步扩展和加深历史认识。

我先后准备设计了一系列讲座: (1) 《毛泽东诗词与时代风云》; (2) 《中国二十年巨变》; (3) 《光荣与梦想—新中国五十年科技史》;[高一] (4) 《解读印度》; (5) 《俄罗斯大变局》; (6) 《江山代有才人出—浙江人才荟萃略谈》; (7) 《猛醒吧, 日本》[高二]。 (8) 《聚焦台湾岛》; (9) 《黄昏与黎明---中西方1500至1800年社会比较》; (10) 《中国百年外交回眸》; (11) 《西部在召唤—我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12) 《机遇与挑战—中国走向世界》等[高三];以及一些知识竞赛: (13) <香港、澳门、台湾知识竞赛>; (14) ‘中国西部综合知识竞赛’; (15) 国际时事热点知识竞赛等。高三还准备在实验班开设: (16) “中外科技史简介”; (17) “重庆历史名胜与古迹”; (18) “中国古代文史常识”等校本课程。

喜闻乐见的音乐、美术、影视等作品以形象、生动、直观的素材优势展现了历史内容。由此利用该班学生的文艺特长, 创设历史新情境, 无疑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比如把歌曲引进课堂教学中, 能极大活跃课堂气氛, 诸如在笔者在实验班设计了“红旗飘飘”活动, 挑选《国民革命歌》、《红梅赞歌》、《七律·长征》、《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解放区的天》、《咱们工人有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等歌曲;也可以回顾电影、电视的有关片断来加深印象, 如《孙中山》、《开天辟地》、《大决战》、《开国大典》、《长征》、《较量》等。

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资源, 开阔历史视野

教材优化 第5篇

编写的几点建议

赵凯

(南京市东山小学, 江苏南京211100)

载于教育部教育核心期刊《中国电化教育》杂志2007年第1期

摘要: 信息技术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是信息技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在编写方式、编写策略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本文即从这些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教材;螺旋式;问题解决;综合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 B

信息技术学科教材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资源,是信息技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具有指导性、建设性的重要依据。随着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教材建设也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信息技术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信息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及编排方式、编写意图和策略等方面对教材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材的编排方式有待改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了小学阶段的内容为六个模块,目前绝大多数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按照指导纲要所要求的模块内容进行顺序编写,因此绝大多数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也就成为了模块化教材。信息技术教学有其特殊性,学习内容不仅有知识的成分,也有动作技能的成分。成人在使用电脑时常常有这样的感觉: 一段时间

不使用某一软件后操作会明显生疏。在现有的直线式模块化的信息技术教材影响下,学生学完某一模块后,甚至几个学期都不再接触这一模块的内容,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遗忘。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经常发现这一问题,并为此而感到苦恼。虽然目前各个地区信息技术课开设情况各不相同,但显然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都经历了一定的时间跨度,若不进行适当的强化则容易造成遗忘。信息技术教材在编写上应考虑学生的遗忘,采用螺旋式编写可以使学生重复经历一定的教学内容及相应操作,使学生的学习在对原有知识和技能进行适当强化的基础上得以提升。

以网络的应用模块为例,传统的直线式模块化教材通常将这部分内容放到系列教材的最后一册的最后面,致使学生非要到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尾声才能体会到网络世界的美妙,而且许多教材的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也过于简单。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各个学校对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越来越重视,因此现有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笔者建议可将这一模块拆分成三个部分,即网上阅读、网络基本操作和网络探究,在不同学段进行教学,可以实现不同学段的目标分层教学,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需要。网上阅读可以放在三年级进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能力,上网阅读并非难事,相比学生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而言,学生对网上阅读更容易产生兴趣。教材可以推荐一些适合于该学段学生的不同主题的网站,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网络阅读。网络基本操作可以放在四、五年级进行,教学如收发邮件、下载音乐、查找图片并保存以及IE 浏览器的基本设置、操作等等。网络探究可放在六年级进行,以此提高学生运用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可以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学习方面感兴趣的问题或项目,让学生通过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二、加强与学生学科学习的联系

在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许多信息技术教材加强了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实例。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学生的学习经验对学生的影响,但显然我们的信息技术教材在加强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科学习的联系方面还略显不足,以致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不知道所学的技术与学科学习的知识有哪些联系,不知道所学的信息技术能帮助他们解决学科学习中的哪些问题。当然这也不能把责任全都推给学生,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教材未能给学生创设这样的空间和激发这样的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当前信息技术与许多课程的整合搞得如火如荼,轰轰烈烈,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略学生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环境———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学科不应该是一门封闭的学科,信息技术课在传授技术、技能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和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拓展技术应用的内涵,让学生体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信息技术教材也要为学生提供基于整合的学习内容和氛围。为学生树立起这样的意识,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很有意义的,对于这一点我们的教材编写者要有清醒的认识。

三、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当今的信息社会要求我们要能够培养出善于思考、在特定的情景中能够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才,因此这必然对人的信息素养提出较高的要求。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综合体现,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正是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体现。无论把问题解决看成目的、过程、技能或教学形式,其实都可以通过教材体现出来。把培养、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思想融合于信息技术教材之中,更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的信息技术教材要密切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需求以及当前的社会发展,设置真实性的学习任务、典型案例和研究性课题,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当前的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过于注重软件操作,教材更像是软件操作的使用说明书,教学生学会最基本的操作、完成简单的作品,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

中的问题解决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或思维活动,与学生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素养影响问题解决,二是问题解决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技能以及提升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通常是以任务驱动形式进行的,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新的知识。因此信息技术教材在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设置符合小学生特点和接受水平的任务,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应用意识,使任务更好促进学生的发展。此外在教材中还可以适当增加实践内容,让学生走入社会、走入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

信息技术教材不仅决定着教与学的内容,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而且也影响着学生使用教材进行学习的方式和策略。利用信息技术教材不仅可以开展个别学习、集体学习,还应该可以进行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这不应该只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依靠教师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环境与空间。笔者觉得至少首先在教材中对“鼓励与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这一思想应有所体现,但是目前很多学科教材都未能做到这一点。而信息技术学科有其自身优势,学生创作作品、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等等,这些都具有潜在的合作的空间与可 能性。因此信息技术教材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因素,进一步挖掘,合理编写学习内容,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条件,使信息技术教材成为学生合作、交流的载体。教材也可以设计以课外为合作空间的任务,向课外延伸,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拓展,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五、要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教学人为地造成了应用软件教学的割裂,这样做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教材中各模块内容相对独立,使得学生在某个学段学习完某一模块后,在以后的学习中很难涉及到前面所学模块的内容。此外,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去解决生活中或学习中的问题,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不是单纯地使用某一种软件,而是往往需要多种软件的综合运用。因此,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协调运用各种软件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应用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特别是画图软件、Word、PowerPoint、网络应用、及其他工具软件等在应用上的严重割裂,当然也不是说非要把这些软件的学习内容相互融合。现在的教材中很难见到综合运用的教学案例,因此笔者建议在信息技术教材中特别是系列教材中的最后一册的最后部分可增加一定量的综合运用案例,从而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案例设计要有现实性、趣味性,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不能为了综合而综合。可以结合一定的主题,合理考虑各应用软件的功能与特点,巧妙地设计任务,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善用教材资源 优化概念教学 第6篇

[关键词]教材资源 概念教学 优化结构 简易方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41

数学课堂中,教师如能善于利用教材资源,根据学生学情等诸多因素进行科学的留、舍、补、拓,就能使我们的教学充满灵性和智慧。下面,我结合“简易方程”的教学,谈谈善用教材资源,优化概念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助推作用。

一、基于课时学习的留与补

教学“简易方程”的落脚点一是等式,二是用字母表示数。因此,教师首先要把准教材知识的脉络,让学生自己写出已经掌握的数量关系、公式和运算律等,引导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感悟等式的意义,明白以前的很多学习内容都是式的计算,也就是等式关系的应用。其次,教师要善用教材中的主题图,指导学生在读图、说图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等式与式的区别,使学生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能准确把握等式的基本意义。

针对教材编排的解读,我初步设计以下的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记得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等;(2)让学生写出自己熟悉的运算律,感知运算律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先引导学生比较a+b=b+a和a+b,说明两者的区别,再让学生观察比较2+3=5和2+3以及2+3>4,使学生在不同层面的感知中获得不同的感悟;(4)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说出天平的状态和写出自己理解的式子,再让学生讨论“写的式子是三类中的哪一种?为什么要这样写”的问题,使学生在感知中初步提炼出等式的基本含义;(5)指导学生观察例题2中的4幅图,先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再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写出观察的结果,然后引发学生讨论“x+50=100、50+50=100、x+50=100+50、x+50<200等式,它们是一样的吗?主要区别在哪里”等问题,使学生在丰富的感知中逐步梳理出不等式、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基本范式。这样教学,让每个知识点在对应的节点上都显露出来,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基于学生学情的留与舍

为帮助学生科学建构简易方程的认知,教师要科学地分析学情,利用好教材资源,使之较好地服务于学生对方程知识的感知与理解。如教材中只出示两道例题和五幅图,要想利用这些内容来帮助学生建构对方程的认识,使他们较好地理解方程的意义,显然有些苍白。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运算律、常见的公式等,让学生体会到式、等式的存在以及相应的区别,并引导学生自主写出等式,促进学生对等式的理解。接着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引出什么是未知数、什么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和不等式,然后引导学生自我提炼出方程的意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进入到一种理性的状态之中。

关于简易方程,数学教材中没有给予概念式的定义,而是提出:“像x+50=100、2x=100等,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所以,我们教师要尊重教材编者的编排意图,善于从式子、用字母表示数等内容入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辨析,找出规律。这样能很好地体现“用教材”的思想,并通过知识的再现,提高了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的速度,使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基于教学内容的留与拓

教材是蓝本,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脚本,既需要导演(教师)、演员(学生)的配合,又需要即兴发挥,因为只有多方面的和谐共进,才能收获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一切资源,科学地予以补白,使之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快乐的体验活动、探究活动。

例如,“简易方程”一课的练习,教材主要是通过“练一练”来帮助学生内化巩固所学知识的。这样的练习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等式、方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结构,但我认为仍有以下一些不足:一是概念的解读,关键点强化不足;二是练习的形式不够丰富,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因此,我又适度地补充了部分习题:(1)慧眼辨真假:①含有字母的等式,它一定是方程。②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③因为8x-7含有未知数x,所以它是一个方程。(2)巧用关系显身手:①9个x的和是189,列方程是( )。②85比x多67,列方程是( )。(3)用好知识选一选……这样对教材进行科学的补白,设计较为新颖的题型,补充适当的训练量,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总之,要更好地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就要善用教材资源,紧紧扣住教学内容的特点,科学地予以留、舍、补、拓,以进一步完善教学,并在不断实践和尝试中成为教材资源的开发者、使用者,使课堂教学更务实、更高效、更智慧。

优化教材知识 提升教学效果 第7篇

一、调整教材部分知识的编排顺序, 完善教材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经济生活》中一处内容, 一线教师在施教中大多都会作出调整, 它就是第四单元第九课的“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笔者之见, 原有的知识体系逻辑性欠缺, 只有按照“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经济内涵—为什么及如何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但市场配置有局限性—应加强宏观调控及如何实现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逻辑, 即围绕市场经济问题从“什么是市场经济到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再到怎么搞好市场经济, 从市场经济的共性讲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的顺序进行编排, 才能教师讲得顺、学生听得清, 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现行的《经济生活》教材中, 编写顺序需要作出调整的内容不止以上一处, 如何调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教材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为例, 这一单元, 在第七课介绍完个人收入分配后, 第八课介绍了“国家的收入与分配”, 是教材关于分配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第一框题“国家财政”有两目, 依次为“财政及其作用”“财政收入和支出”, 这样编排表达了教材知识的逻辑顺序:国家必须参与财富分配—财政的含义、本质—财政的巨大作用—财政收入的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的形式—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然而这样的知识编排顺序, 存在着两个逻辑缺陷。

一是在没有介绍财政的收入与支出之前, 就先说财政的巨大作用, 势必使学生感到“巨大作用”抽象、空洞, 效果不佳。众所周知, 一切财政分配都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进行的, 财政的作用需要通过财政的收入与支出得以体现, 即通过对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调整和财政支出结构、方向的调整等得以实现, 在学生尚未了解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就强调财政的作用, 既不符合知识逻辑, 也不符合认知顺序。

二是教材之所以特别强调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消除学生容易产生的一个认知误区:国家财政收入越多 (或越少) 越好。为了消除学生这一误解并使学生记牢这部分知识, 讲解逻辑应该是这样的:财政发挥重要作用—但影响财政收入有许多因素—不是越多 (越少) 越好—应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合理的分配政策来恰当处理, 从而既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又能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样的逻辑顺序才会让学生理解更容易、记忆更深刻。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建议“国家财政”这一框题的知识内容编写顺序作如下调整: (1)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第一目标题) 。具体内容可以依以下逻辑顺序编排:国家为了履行职能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财政的含义、本质—通过国家预算和决算实现—财政收入的含义、渠道—财政支出的含义、用途—财政收支的平衡、盈余、赤字关系。这样编排, 能为讲解第二目的相关问题作较好的知识铺垫。 (2) 财政的巨大作用 (第二目标题) 。具体可以围绕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和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以上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围绕国家财政依次解决了“财政是什么?”“为什么要重视财政?”“如何正确获取财政?”三个相关问题, 使教材内容编写的逻辑性更加严谨。

二、对现行教材部分观点、理论进行优化, 降低抽象性和概括性

受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局限, 高一新生学习较抽象的经济学理论有些吃力。以“国家财政”框题中“国家财政的巨大作用”为例, 现行教材将财政的巨大作用概括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三个方面, 本意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但由于这些概括性的表述与财政支出用途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 却涉及了扩张性、紧缩性等财政政策的专业术语, 教师讲得费劲, 学生听得吃力, 效果不理想。有鉴于此, 笔者建议, 可适当借鉴2004年版教材, 将财政作用的内容细化为以下五个方面, 以降低其概括程度, 以利教学。

一是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 会导致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 影响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财政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 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是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通过国家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 有利于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 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三是国家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科教文卫属于事业单位, 它们或没有经济收入, 或经济收入有限, 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才能得以发展和提高。

四是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财政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 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五是国家财政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财政的投入与支持。国家财政用于行政管理和国防的支出, 保证国家职能的行使和人们当家做主政权的巩固, 维护国家主权和社会稳定。

以上是笔者的细化建议, 属一家之言。但无论怎么改, 有利于中学生树立国家财政具有重大作用的意识, 并了解财政为什么有这些重大作用即可, 而国家如何通过财政发挥重大作用等内容可不作为重点要求, 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要求。

教材中急需降低其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知识点还有第四课第二框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该框安排“我国生产活动的经济制度背景”这一内容是必要的, 但内容过于抽象, 距中学生的生活较远, 一直是全册教材的教学难点。于是, 教师讲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学生听了还是云里雾里。笔者建议, 细化教材部分知识, 如“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从而降低知识的抽象程度, 提高教学效果。

三、对现行教材所使用的部分素材、数据进行更新, 强化其时代性与典型性

现行教材于2008年修订后, 经过多次印刷, 但都没有对教材的素材与数据进行更新, 不少材料和数据已不适用于当前教学。例如, 教材第65页为了说明国家是怎样运用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 在探究活动框二中安排了一个素材:“镜头一: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度不够等问题, 1998年中央果断决定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 增发了1000亿元长期国债。”此素材不算不典型, 但它离当今中学生的现实实在是太远了, 理应及时更新, 以免素材形同虚设, 失去教学资源的意义。为了弥补教材的缺陷, 笔者在教学中将此素材更新为最近几年的新材料, 诸如为了应对由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外贸出口大幅度下降、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度不够等问题, 2009年, 我国政府实施了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 减少税收, 发行2000亿元政府债券, 出台了财政投资规模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一系列措施, 使我国经济在保持较稳定增长的同时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 等等, 效果就很好。

另外, 教材第65页的探究活动框一, 为了体现财政的巨大作用, 在设置的探究情景中引用的数据是2003年到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支出情况, 以体现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的观点。然而, 这些数据距今也已有一段时间。为了更贴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笔者认为, 此材料可更新为2006~2010年 (国家“十一五”期间) 的相关数据。[1]

从2006年到2010年, 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大幅向改善民生倾斜。5年中, 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从2006年的546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2550亿元, 比前五年增长1.30倍;用于医疗卫生支出从2006年的142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804亿元, 比前五年增长2.38倍;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从2006年的439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9131亿元, 翻了一番多。

因学科的特点, 数据和素材使用的滞后性在《经济生活》教材中较为普遍存在。如其中的数据都是2008年之前的, 无法更紧密地贴近时代的缺点非常明显。当今社会, 经济生活日新月异, 国家有关部门对经济有关宏观数据都及时、定期作出统计和公布, 因此, 每次印刷时对教材数据或素材作出更新和完善既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总之, 教材编写者应与时俱进, 通过优化教材内容, 及时更新材料和数据, 呈现给师生最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知识内容, 提升教材资源的利用率, 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有效处理教材优化教学程序 第8篇

1. 找准切入点, 重点出击, 逐点突破

设计教学方案先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这就好比写文章, 一个新奇的视角, 一个出其不意的角度, 往往可以出奇制胜,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比如, 我在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时, 推翻了原来的教学模式, 即概括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主旨, 而是从课文的结局入手, 上课伊始便抛出“杜十娘坐拥万金为何傻到要自杀呢”这一问题。课堂实际效果是:这一问题一下就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最后学生从杜十娘的个性特征、她对纯真的不带任何物质利益的理想爱情的追求、李甲孙富老鸨为代表的世人惟利是图、薄情寡义、金钱至上的残酷社会现实, 以及封建时代女性可悲的社会角色和悲剧命运等角度分别来解答了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甚至有学生联想到了祥林嫂, 认为两人同处于社会最低层, 同样都逃脱不了被玩弄被践踏被遗弃直至死亡的命运。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对教材的挖掘也很有深度。避免了平铺直叙, 呆板沉闷, 效果突出。

寻找教学的突破口往往应该把视线集中在文本的核心地带, 比如疑问多、意蕴丰富的地方, 或是描写最精彩处, 或是感情发展变化最迅速处, 或是文章意旨最凸现处等等, 这样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教材的“开阔地带, 以最经济的速度触摸到学习重点”, 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教材处理思路。

2. 设置线索, 一线贯穿, 浓缩过程

前文说过备教案亦如写文章, 找准切入点之后, 还得有清晰的线索, 这样文章才能够更集中, 更明晰。40分钟的课堂若要高效利用, 更需要清晰的线索, 把一节课的内容串连起来。

比如《道士塔》一文的设计, 学生先找出最能代表作者情感的一句话———“我好恨”, 整节课便以“恨”字为线索, 来思考作者恨什么人, 恨什么事, 为什么恨这些人和事。让学生紧紧扣住这一线索来读文本, 达到破茧抽丝、化繁为简的目的。并且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 这样的教材处理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对敦煌石窟所遭受到的浩劫的沉痛之情, 也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教学中有一条明显的线索贯穿始终, 往往使教学过程高度浓缩, 重点突出, 纲举而目张, 从而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提高教学效益。至于以什么为线索, 如何设定线索, 是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来确定的。不过文本的文眼和主要的情感思想, 往往成为我们设置线索的重点所在。

3. 精心布局, 巧妙设计, 出奇制胜

有了切入点, 有了线索, 接下来就要从从教学的全局出发来合理安排布局, 缜密地考虑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 精心设计课程结构、教学程序等。这一环节是整个备课过程的核心工作, 它是优化对教学过程的构思, 是教师创造个性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笔者在讲《米洛斯的维纳斯》这节比赛课时, 巧妙地设计了一套教学程序:

第一步, 导入课文, 创设情境由《千手观音》导入课文, 以创设情境。

第二步, 明确观点, 体会情感。

找出观点, 让学生找出作者对复原维纳斯双臂的态度, 体会作者对断臂维纳斯热情的赞美和坚决的捍卫。

第三步, 披情入理, 研读文章。

这一环节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维纳斯为什么必须失去双臂”以及“为什么维纳斯失去的只能是双臂”。

第四步, 深入理解, 把握规律。

讨论:我们是否可以说维纳斯就美在双臂残缺呢?目的是点出本文观点的理论依据———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这四个环节前后勾连, 环环相扣, 一气呵成, 课后受到评委的一致认可。 (本节课获湖北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教学程序”即教师处理教材的思维轨迹, 其实质是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尽可能真切而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等。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合理布局, 使整个教学活动井然有序, 且又能合乎教材特点、学生及班级实际情况。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 锤炼教学语言, 激发情感, 点燃思想

语言材料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思想与情感。教师要激发学生进入文章的感性和理性世界, 深入地捕捉作者的情感轨迹, 接受文章思想的洗礼, 就必须设计出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 注重情绪的点染、情感的激发及思想的启迪, 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深切的感受, 深刻的认识。

比如设计《泪珠与珍珠》这节比赛课时 (获校一等奖) , 当讲到本文的思想核心即“大爱”精神时, 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组生活贫困者艰难谋生的画面, 然后设计了这样一段结束语:

“我们多少人曾假装生活在别处, 我们闭上眼睛, 以为不会看见。但在这些图片面前我们却不能视而不见, 请记住这样的人群和我们都生活在当下。

同学们, 当我们在享受现代充裕的物质生活所带来的富足时, 当我们人生事业通达的时候, 请放低自己的视线, 关注一下那些同在一片蓝天下却仍受苦受难的人吧。

让我们走出一己的悲欢, 走出小我的狭隘, 升华我们的人生境界, 怀着悲悯之心去关心大众的疾苦吧。”这段极富感染力的话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学生和评委。

教学程序的安排讲究的是逻辑性与合理性, 而教学语言的设计才更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更出效果。两者之间就是文学上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而内容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自喻。

5. 整合课外资源, 调节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效益

前文我们把课堂设计比作写文章, 文章需要旁征博引, 设计教学也可以整合课外资源来丰富调剂课堂。课外资源用得好, 可以让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主动而又生动活泼的思考探究状态,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甚至可能点亮整个课堂。

比如设计《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时, 在点出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后, 便举了马克·吐温的一篇微型小说《一个丈夫的帐单》: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费用……

同她共进晚餐的费用……

给夫人买衣服的费用……

给岳母买大衣的费用……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

要求学生讲述小说写的故事, 结果不同学生讲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动有趣的故事, 使上千人的大礼堂笑声连连, 课堂由此达到高潮。这个材料既活跃气氛, 又让学生理解了空白艺术的魅力, 使虚实相生这个抽象的理论也变得具体可感了, 一举两得。可以说这节课的成功这个材料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的确, 一个鲜活的材料, 一个形象的比喻, 一个生动的故事等等, 都可以成为课堂的调味剂, 激起学生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 使其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的老师要有这种意识, 去寻找补充这样的课外资源, 以充实丰富并活跃我们的课堂。

激活数学教材,优化问题意识 第9篇

一、养成思考习惯, 问号警钟长鸣

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都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先有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笔者采取了这样的方法:要求每位学生坚持写数学日记, 在数学日记中可以记下当天数学课上学到的某个数学问题或提出一个新问题。解决一个现成的问题在积分册上加2分, 提出一个新问题加4分, 提出问题并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加6分。这样, 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 学生主动提出的数学问题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有家中碰到的、学校碰到的、购物消费时碰到的, 这些问题, 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 可以和家长、同学交流, 还解决不了的, 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这样, 时常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 不仅使学生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也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营造宽松环境, 激发学生敢问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 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问题的, 更不可能撞击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环境与学生有着必然的联系, 在民主、愉悦、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下, 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答, 思维活跃。

首先, 必须充分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探索,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和看法。其次, 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多肯定少否定, 让学生经常品尝思维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再次, 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提问, 向老师挑战, 向教材挑战, 培养“不惟上”、“不惟书”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最后, 课外应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教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 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回报, 会更深深地热爱教师, 敢于和善于在教师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学习上表现更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这正所谓“亲其师, 而信其道”。

三、在自学过程中, 培养问题意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避免地与自学能力的培养相关联, 教育学生在自学过程中, 以一定的问题作为自己思维的明确目标, 促使自己自觉思考, 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的境界, 就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自觉寻求答案。例如:盒子里有5个白色球、5个黄色球, 任意摸一个, 白色球和黄色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如果盒子里有1个白色球、9个黄色球, 任意摸一个, 摸到黄色球的可能性大, 摸到白色球的可能性就较小。学生根据对可能性大小的自学, 就会类比并推出买彩票时重大奖的机会为什么那么小。随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 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许多知识都有可能在自学过程中自觉获得。

四、巧用思维方式, 掌握解决方法

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场面:让学生提问, 学生不是摇头, 就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都说没问题。这说明:掌握提问的方法是会提问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一个平庸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 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 从普遍中发现特殊, 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所以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 巧妙设问, 通过提问使学生学得提问方法, 掌握提问技巧, 让学生“善问”。

例如:关于x的方程 (m2-1) x2+2 (m+1) x+1=0, 当m为何值时, 方程有实根?

下面的解法对吗?为什么?

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则必须满足m2-1≠0,

解得m≥-1

∴当m>-1且m≠1时方程有实根。

分析:以上解法对题理解不正确, 因为题中只要求方程有实根, 原方程可以是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是一元一次方程, 应分类讨论。

正确解法: (1) 若m2-1=0, 即m=±1 (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当m=1时, 原方程为4x=-1解为。

当m=-1时, 原方程不成立。

(2) 若m2-1≠0, 即m≠±1 (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原方程有实根的条件:

解得m≥-1, m=-1时方程无解

∴m>-1且m≠1时, 原方程有实根。

综合 (1) 、 (2) 可知, 当m>-1时, 原方程有实根。

学生们通过对此题的求解, 就加强了对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巩固。

通过以上的分析、提问, 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判断性, 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综上所述,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 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 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 把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摘要:数学教学必须改变目前课堂教学方法,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把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和创新能力作为实验的目的和归宿。

关键词:课堂,激活,问题,优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优化教材资源、充实数学课堂 第10篇

一、有效的开发和使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弄清教材的特点,编排结构,以准确理解教材为基础,对教材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1、认清新教材“新”的特点,有效的利用教材资源

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教材不仅考虑了数学自身的特点,还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弄清新教材“新”的特点,有效的使用教材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1)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新教材新颖的版式设计,图文并茂的内容呈现方式,合理的教材编排结构,使我们耳目一新。

新教材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力求形成“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深入理解教材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挖掘教材中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

(2)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教学资源。

新教材打破了以往的固定模式,其中隐含的资源随处可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散学生思维。例如:很多信息窗,练习题先设计一两个显性问题,然后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也有的直接设计成“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解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中隐含的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这一设计,不但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可看出他们搜集、整理数据和组织语言的本领。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隐含的教学资源。

2、合理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

新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是教材呈现给学生的都是静态的画面,学生缺乏亲身体验,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不利于学生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处理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探究对象,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可以用游戏的方法,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给圆柱“穿衣服”。在“裁衣服”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围成的,衣服穿上了,再请学生把它脱下来,量一量,算一算,从而得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种游戏的“裁”、“穿”、“脱”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兴趣浓厚,加深对知识得理解。

二、创造性地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鲜明地课程意识拒绝“圣经”式地教材观,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而且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变更地。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地全部。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本着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形成,有利于综合能力养成等方面,用发展地眼光看待教材,及时吸取时代发展过程种有益于教育教学的各方面信息资源,不断完善教材,形成发展的大教材观。

1、媒体、网络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正异军突起。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教师思路更开阔,多媒体的强大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景和操作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在小学数学第一册“分类”教学中我用多媒体请出同学们喜欢的卡通人物——蓝猫。情境中蓝猫开了一家超市,可它不知分类的学问,结果把超市的秩序弄得一团糟,当小动物们来买东西时,它总是找不出顾客需要得东西,从而引发出蓝猫想学习有关分类知识得欲望。(这恰恰也是同学们想学习的)有了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高涨,感到自己和蓝猫一样受益匪浅。

2、社会、家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社会、家庭中有大量的与数学教学相关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挖掘学校所在地区和家庭中所具有的各种教学资源,把视野扩大到校外,延伸到家庭、社会,组织学生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为学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

(1)广泛的开发和利用社会中的教学资源

教师应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工厂企业、农村、部队、社区等各种社会资源,选取与学生学习内部条件相一致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定的内容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利息一课时,教师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向家长或到附近的银行了解有关利息的知识,课上进行报告。在上课时学生从课外获得的信息,要远远大于教材中所介绍的知识。

(2)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家庭中的教学资源

每个同学都有着自己家庭生活环境,而家庭中充满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家长的职业爱好,丰富的生活阅历,家庭饲养与种植,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时时处处都包含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的注重家庭中的这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在老师与家长的指导下进行调查活动和实践活动,从而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3、“校园环境”合理利用

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在校园中学习。玩耍,快乐地成长,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这一资源,使它成为活教材。例如,在学习“1—10各数的认识”时,教师们让学生在教室中找一找那些东西能用数字表示,然后再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中去找一找“数”在哪儿。通过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另一方面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把所学地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体会到数学就再自己身边。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渠道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内容及活动所需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去主动探索解决问题,促进他们亲历发现的过程,让学生们在丰富有趣的学习中获得数学知识、体验快乐。不过,教师在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时,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教学情况出发,从现有的教学资源出发,开发教学资源,不要冷落了课本,开发教学资源不要只图热闹。对教材的处理,要坚持尊重、用好、创新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苏清燕.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文理导航:下旬,2016(02).

优化活动设计,活化教材内容 第11篇

的确,新教材难度增加:它选编内容广泛,词汇量大,文章篇幅增多,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另外,新教材的每个单元相对独立,并以话题为编排体系,与此相比,语法知识则相对松散,缺乏系统性。在教学中,我们要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摈弃传统的“教教材”的做法,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在熟悉新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三年多的实践过程中,我摸索着前进,并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逐渐对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教材内容的生活化

(一)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

英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被赋予了很多生活化的元素。所以,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生活气息,积极开发教材以外的生活资源,使英语教学生活化,使学生能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我在上七年级下册的Unit 7“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课时,很自然地展示了学生感兴趣的著名小品演员、歌星、影视明星等进行教学与猜谜活动。一堂课下来,学生成功地掌握short/curly/straight/long hair,medium height/build,thin/heavy等短语,并会熟练地运用“What doeshe/she look like?”“He/She is/has…”等句型。

可见,如果教师能巧妙地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课程资源融于课堂教学,那么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融入到实际活动中去。

(二)合理拓展教学内容

新教材每个单元的话题较为独立,基于这样的特点,我们可以在熟悉新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围绕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与知识的延伸,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英语,从而使教材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9“How was your weekend?”与Unit 10“Where didyou go on vacation?"时,考虑到学生刚好度过了一个星期的快乐长假,肯定有好多话要与同学、老师说,我就趁势问道:“Did all of you have a goodtime?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Who did yougo with?”望着学生高高举起的手,我当机立断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要求他们经过5分钟的简单交流以后,每组派一人向大家汇报自己组的假日活动情况。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两个单元要求的一般过去时态这一知识点,我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还要动笔、动脑,然后回答我提出的相关问题。

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听说与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沟通,使教学拓展活动更加顺利。

二、学生思维的情境化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践,学习者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机械的英语练习,教学成效往往甚微。为此,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学生喜欢探究的内容,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满足其心理需求。例如在七年级上册Unit 4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事先设计好道具,分好小组,然后在“Can you guesswhere is my/our…?”的问句中开始教学。我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的问答声就此起彼伏。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对话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进入了角色。这短短的几分钟,学生不但熟记了表示方位的介词,复习了句型,而且在兴趣盎然中学会了应用,并在应用中加深了理解,在理解中得到了巩固。

(二)设计适合的课堂活动

教师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的同时,要通过开展活动来引导学生求知、创造和自我发展。根据新课标的特点,每单元的Section A、Section B或Self chock的内容中,都有讨论、调查的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用课文中的词组编写故事、组织英语游戏等。在学到七年级下册Unit 4“Iwant to be an actor.”这一单元的Section A时,我是这样安排的:当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内容后,结合文中的小故事和自身特长,让学生以记者采访的形式,根据个人业余爱好,分别扮演shop assistants、doctors、actors、reporters、policemen、waiters or students等,让他们互相采访、互相了解、互相探讨,最后总结成文并互相交流。在这整个过程中,他们理解了shop assistants的busy,doctors in white uniformhow help people,reporters的能说会道;policemen的危险以及students的责任;等等。从中领悟各种职业的与众不同之处,明白了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此外,我还要求学生以“Why areyou want to be a/an…?”为题进行写作,作为当天的英语家庭作业。

在整个活动中,我只是以观众的身份提示、帮助和鼓励学生,不过多打断学生,给他们提建议也采用委婉的说法,并尽量避免将自己的思路强加给学生。

优化教材案例 品味《文化生活》 第12篇

一、教材案例源于新课改的课程理念

这次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改中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中, 明确讲到我们要追求的是一种“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 已经形成了一定经验, 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些问题还没有接触过, 也可以凭借相关的经验进行解释。因此, 新教材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促使其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体现这一过程的方式, 就是案例。

在新教材中, 这种案例以启动和引导思维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 包括事例、数据、现象描述等常识性素材的运用, 穿插在课文之间, 采用统一的字体和格式规范, 我们称之为“活动框”。活动框的内容与课文密切关联、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并提供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 以及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 是实施过程性目标的主要环节。

二、必须优化教材案例, 才能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 不是所有的思维过程都具有理论升华的意义;而且地域不同, 对教材案例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只有优化案例, 才能真切展现内容目标的重点, 从而极大提高教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再者, 教材案例的意义之所以胜于教案、学案, 就在于它既有教案、学案的引导功能, 又以其经典性、综合性、拓展性充当着承载教学内容的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托、实话教学评价的形式。因此, 可以说新教材实施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如何优化案例了。

三、优化教材案例的方法

方法一:将支持教学观点的案例上升为讲点阐述教学观点, 有的要倚重相关学科知识来支撑, 有的则直接凭借案例素材来支撑, 这种案例素材就应该上升为讲点。例如讲授第十课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样的道理, 没有必要生硬地从理论上去阐述, 完全可以将教材P104“道德典范”案例上升为讲点, 贯穿全课, 在生动真实的人物故事中引出“中心环节”、“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识点。

方法二:关注不同案例的相关之处, 深度挖掘其意义教材中大量案例, 看似分散在各个框节, 其实细细分析, 会发现有些案例是有内在联系的。如果能够把握好它们的相关之处, 既可以通过学生二度记忆加深印象, 同时又可以深度挖掘其意义。例如“两弹一星”这个案例在课本第一课第二框第三目“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P12和第七课第二框第一目“薪火相传, 越燃越旺”P78的活动框中都出现过, 通过反复使用, 提炼出综合国力、文化、民族精神三者的关系。再如P43“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P53“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创新”, 这些案例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都是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 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把这些看似零散的案例综合在一起, 更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形成辩证思维。

第三种:大胆取舍, 贴近学生。有些素材, 因其经典性而选入教材, 但其未必贴近学生, 在常识性方面未必承载本课程的目标设置。这些素材用什么、如何用、用多少, 可由教师灵活处置———对于意犹未尽者, 可以自行补充;过于陈旧者, 可以自行更新。例如, 在讲第三课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人口迁徙对文化传播的意义”时, 作为广东的教师就认为, “客家迁徙史”的事例更贴近学生生活, 更易于理解, 于是就替换了教材中原来的“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徙”案例。又如, 在导入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时借用“上海世博会”的视频, 而舍弃了教材中原先的素材。

像一位专家说的那样:什么是教材?它是具体知识的载体, 更是精神的体现。希望我们能通过研究教材、用好教材, 实现新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文化生活[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7.

上一篇:新型民主制度论文下一篇:不愤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