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吸收利用率

2024-07-12

肥料吸收利用率(精选5篇)

肥料吸收利用率 第1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5年7月设在广西省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关塘村下关村民小组农户的责任田进行,面积0.2 hm2,交通方便,水源丰富,能灌能排,前茬作物为水稻,选择潴育性沙泥田代表性土壤,pH值6.1,土壤肥力中等且均匀一致。

1.2 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尿素(含纯N 46.4%),广西河池产;钙镁磷肥(含P2O517.0%),广西鹿寨产;氯化钾(含K2O 60.0%),加拿大产;史丹利产复合肥(18-18-18)。供试水稻品种为深两优5814,由湖南亚华种业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即处理1:空白对照区(CK);处理2:二水平区;处理3:二水平下不施氮肥区;处理4:二水平下不施磷肥区;处理5:二水平下不施钾肥区,3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5 m×6 m)。二水平区施肥量按照超级稻8.25~9.00t/hm2的目标产量,也就是N、P2O5、K2O施肥纯量分别为210、60、180 kg/hm2。在试验小区的四周合理设置灌、排水沟,以便分灌分排,并修筑田埂以便隔离小区,田埂宽30 cm、高15 cm,小区用土埂包膜隔离,以免串灌,在其四周设保护区。栽插时一律按照重复拉线,定点栽插,每小区栽23行,每行25株,每小区合计575蔸[1,2]。

1.4 试验实施

2015年7月12日浸种;7月14日播种,播种方式是用塑盘育秧方式;7月19日移栽插秧;7月28日再次犁耙试验田,并按各个处理的要求确定好试验田小区、保护行、灌排水沟等在田间的位置。7月29日施入足量底肥,同时撒入茶麸和除草剂,防止福寿螺和杂草造成的危害,并整匀,拉线定点插秧。此试验中氮、磷、钾的含量是相同的,尿素、磷肥、氯化钾的施入量分别为456.0、352.5、300.0 kg/hm2,根据试验要求将肥料按时施入。在水分管理上,要求露皮水插秧,插秧后3 d回浅水层,分蘖期浅灌勤露,够苗及时排水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孕穗至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干干湿湿,以利养根保叶,成熟期自然晾干[3,4]。要做好玉米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适时用药。在11月16日进行收割,收割每小区对角线定5点,每点随机,连续定2株共10株进行考种调查,然后取平均值[5,6]。具体的施肥时间、施肥量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水稻的生长与氮、磷、钾三大元素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无氮元素的小区在株高、有效分蘖穗数比其他区少。株高由高到低排列为处理2>处理4>处理5>处理3>处理1(CK),有效分蘖穗数由多到少排列为处理2>处理4=处理5>处理1(CK)>处理3,有效穗的平均长度比较为处理2>处理4=处理5>处理3>处理1(CK)。从整体分析来看,处理2在株高、有效分蘖数及有效穗平均长度3个方面的综合经济性状优于其他4个处理,群体结构基础好,才能培育更好的水稻个体、提高水稻产量。

2.2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1的产量低于其他处理,仅为8 166.67 kg/hm2,而处理2获得的产量最高,达到9 433.33kg/hm2,其他3个处理的产量差别不大,再综合穗粒结构、千粒重等经济性状指标结果来看,处理2的优势比其他处理的更为明显。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进行水稻田间肥料利用率试验得出:在氮、磷、钾合理配比情况下施肥(N、P2O5、K2O施肥纯量分别为210、60、180 kg/hm2),即二水平区对水稻的有效穗丛数、有效穗长、株高、穗粒结构等经济性状指标方面有显著影响,对提高水稻产量、扩大经济效益有促进作用,而其他3个处理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不明显。不施氮肥的小区,水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淡绿。

参考文献

[1]袁丽敏,吴息正,程雅梅.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7):108.

[2]张先政,韩晓君.水稻配方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5):33-35.

[3]吴明波,陈秀德.施秉县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8):19-20.

[4]汪森富,田洪刚.余庆县中等肥力土壤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5(4):17-18.

[5]苟世新,张晓敏,左明玉,等.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研究[J].农技服务,2015,32(12):96-97.

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 第2篇

关键词:提高肥料;肥料;利用率;肥料使用

中图分类号: S14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4.047

化肥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目前我国粮食增产增收的基本保障。展望世界农业发达国家不难看出,使用化肥是最快最有效的增产方法。从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化肥施用量以每年5%的基数递增,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施用国。尽管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总耕地的7%,但我国的粮食需求十分巨大,增产增收对于我国来说非常重要,导致我国化肥的施用量高达世界总量的1/3。过多的施用化肥提升了农产品中的有毒物质残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何解决这种尴尬的局面,只有通过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降低化肥施用量才能有效控制有毒物质的残留,这对我国农业是否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我国肥料利用率的现状

肥料的利用率一般是衡量肥料施用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参数,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评测:一是从宏观角度进行估计。根据各地区化肥施用量和施肥量的变化,从不同年份单位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施肥量的变化,得出施肥比不施肥粮食增长量,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得出化肥的利用率;二是根据田间试验数据结果汇总计算得出化肥的利用率。但不同地区、作物不同肥料的利用率是有所区别的,要通过汇总大量数据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结果。

2 以往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式

以往在农业生产中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控制氮肥施用量。在低施氮情况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其产量得到明显提高;二是氮肥深施及分次进行施肥。氮肥深施在各种提高化肥利用率中是最稳定的一种方法,经过试验表明,氮肥深施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7%~12.9%。作物不同时期进行分次施肥要比一次性施肥的肥料利用率高出几个百分点;三是平衡施肥法。在作物生长期平衡施用各种元素,保证农作物在生长期有充足的营养。避免因缺乏养分而导致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平衡施肥技术要点在于不同种类营养元素的种类按照比例调整,并结合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要肥料的用量进行均衡施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引进新的技术和新观念,力求在肥料利用率上有新的突破,肥料利用率提高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技术范围。虽然目前有些技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进行大规模使用,但其肥料利用率提升显著,逐渐形成精准农业的新思维方式,通过与农业生产经营理念的变革相结合,这些新技术将有利于农业资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 提高肥料利用率新技术

3.1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

在以往推荐施肥方法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推荐包括样品采集、分析测试、处理等一系列过程,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时间较长,时效性较差。很多大田作物在氮元素的影响下会产生一些明显的病状。例如缺氮会导致老叶失绿,多氮叶片颜色变深延迟枯萎。在田间条件下,应用叶绿素仪进行农作物氮营养状态检测,在不同时期检测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要在最佳的时间进行测试以此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2 缓施和控释肥料

肥料释放养分的时间与农作物的品种息息相关,肥料与作物之间的供需关系直接影响化肥利用率的高低。缓释肥料的方式产生于1924年,之后又有了控释肥料。根据农作物养分的缺失情况选择缓施方法或者控释肥料方法。

3.3 农田养分进行精准管理

精准农业是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和农艺技术的相结合而产生的一次农业技术变革。可以根据每一个操作单元的具体情况,精细准确的确定田间物质的投入和管理。传统的高消耗低效型结构方式逐渐转化为低耗高效的生产方式,此种方式可节约更多的物资资源,更好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精准施肥要根据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情况和需肥量,进行适当适时的肥料投放,以此来满足农作物在不同时期对养分的需求,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改善农业环境。精准农业技术的实施过程分为:农田信息获取、农田信息管理、决策分析、决策的田间实施四个步骤。

4结语

我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让世界都为之赞叹的农业成绩,在这当中化肥对粮食增产增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日益减少,而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要尽快开发出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农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杰,贾豪语,颉建明,郁继华,杨萍.生物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花椰菜产量、品质、光合特性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5,(01).

[2]侯云鹏,谢佳贵,尹彩侠,秦裕波,孔丽丽,于雷,张宽,王秀芳.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10,(18).

[3]杨青林, 桑利民,孙吉茹,季志强,袁文利,郭玉炜,盖颜欣.我国肥料利用现状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方法[J].山西农业科学,2011,(07).

[4]张卫刚,肖建军.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J].福建农业,2015,(05).

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 第3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于2015年设在黑龙江省红卫农场科技示范园区水稻试验田, 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 土壤养分状况属本场之间, 有机质含量48.9g/kg, 碱解氮172mg/kg、速效磷31.3mg/kg、速效钾87mg/kg, pH值为6.39。供试水稻品种为龙粳31。

试验采用大区无重复设计。共设10个处理, 处理1~10分别为常规施肥区、常规施肥无氮区、常规施肥无磷区、常规施肥无钾区、常规施肥空白区、配方施肥区、配方施肥无氮区、配方施肥无磷区、配方施肥无钾区、配方施肥空白区。每处理小区宽度3m, 10行区, 行长10m, 每小区面积30m2。灌溉单排单灌, 小区之间筑小埂隔水, 用塑料布作为隔水层。除施肥外, 各小区其它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施肥量及施肥标准:尿素的施用比例按照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3∶3∶1∶3施用, 三料 (磷肥) 100%一次性作为基肥施入, 硫酸钾按照基肥∶穗肥=7∶3的比例施用。通过气象资料调查表可知, 2015年的活动积温为2770.1℃, 无霜期为159d, 初霜期9月30日, 终霜期4月23日。在水稻生长的几个关键时期, 都有比较好的气象条件, 为水稻的高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

从水稻生育期调查结果可知 (见表1) , 各个生育时期生育进程差距不明显, 通过抽穗和成熟期调查发现, 常规施肥与配方施肥相比较, 常规施肥处理比配方施肥处理成熟期延迟1d。由于常规施肥区氮肥用量多于配方施肥区, 使营养生长期延长, 生育期推迟。

2.2 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调查结果可知 (见表1) , 配方施肥区产量总体要高于常规施肥区产量。常规施肥区虽增加了肥料的施用量, 但产量却没有配方施肥区高, 说明肥料利用率不如配方施肥区,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肥料的浪费。

3 小结

夏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 第4篇

关键词:夏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5-41-02

The Field Experiment on Fertilizer Using Efficiency of Summer Maize

Zhang Ping

(Agricultural Bureau of Qihe,Dezhou 251100,China)

Abstract:The experiment on fertilizer using efficiency of summer maize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using efficiency of nitrogen,phosphate and potash,master the approach of formula fertilization,reduce the use of fertilization and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of fertiliz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mount reduced by 75kg/hm2,while the averag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nitrogen,phosphate and potash increased by 9.13% and the yield increase rate of summer maize was over 5%.

Key words:Summer maize;Fertilizer;Utilization efficiency;Yield

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3年在齐河县晏城镇后甄村、谷楼村、小魏村、安头乡三岔口村、祝阿镇王坊村夏玉米地块进行。试验地块土壤肥力相对均匀,能排能灌,中等肥力,具有代表性。播种前测试5个试验点的平均养分含量为土壤有机质15.2g/kg、碱解氮108mg/kg、速效磷25.5mg/kg、有效钾114mg/kg。试验于6月24日播种,10月5日收获。

2 试验设计

试验设8个处理:处理1常规施肥(N252kg/hm2、P54kg/hm2、K36kg/hm2);处理2常规施肥无氮;处理3常规施肥无磷;处理4常规施肥无钾;处理5配方施肥(N189kg/hm2、P60kg/hm2、K63/hm2);处理6配方施肥无氮;处理7配方施肥无磷;处理8配方施肥无钾。常规施肥处理的施肥量为2013年齐河县200户农户常规施肥调查数据的平均值。试验有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2个大区,每个大区666.67m2,无重复,共8个小区,小区面积150m2,小区间有1m宽走道。除施肥外各小区其它田间管理措施一致。

3 试验材料

玉米品种为登海605。肥料为46%尿素,64%磷酸二铵,18%磷肥,60%氯化钾,14-16-10、28-6-8配方肥。其中,常规施肥区,40%的氮肥、全部磷钾肥作苗肥(5叶期),60%的氮肥做追肥(大喇叭口期)。配方施肥区,苗期施14-16-10配方肥150kg/hm2,追肥28-6-8配方肥600kg/hm2。

4 试验结果

4.1 玉米植株样品的采集、分解、处理 收获前2d,于每个小区中,离开田边,按梅花形选取5个样点,每样点选1株典型样株从茎基部剪断(茎、叶、穗完整),将茎叶和穗分开,穗放入小网袋中,茎叶放入大网袋中,分别在样品袋内外标签上标明小区号、试验地点、采样人、采样时间。称量并记录茎叶、穗风干重,脱粒后,记录籽粒风干重量。各取茎叶、籽粒200g左右的样品,称重、烘干,计算风干样品含水量。烘干样粉碎后,保存,经山东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测定氮、磷、钾养分含量(表1)。

表1 玉米肥料利用率

[处理\&籽粒产量

(kg/hm2)\&茎叶产量

(kg/hm2)\& 施肥量(kg/hm2) \&籽粒养分含量(%)\&茎叶养分含量(%)\&10kg籽粒吸收系数\& 肥料利用率(%) \&N\&P2O5\&K2O\&N\&P\&K\&N\&P\&K\&N\&P\&K\&N\&P\&K\&配方施肥无氮\&7399.8\&8288.55\&0\&60\&63\&1.446\&0.271\&0.408\&1.063\&0.172\&1.485\&2.643\&\&\&\&\&\&配方施肥无磷\&7620.9\&9292.2\&189\&0\&63\&1.451\&0.286\&0.402\&1.083\&0.172\&1.517\&\&1.138\&\&\&\&\&配方施肥无钾\&8062.95\&10120.5\&189\&60\&0\&1.519\&0.291\&0.391\&1.092\&0.174\&1.598\&\&\&2.898\&\&\&\&配方施肥\&8834.7\&11889.6\&189\&60\&63\&1.551\&0.285\&0.416\&1.078\&0.172\&1.559\&3.009\&1.188\&3.045\&37.283\&30.284\&56.346\&常规施肥无氮\&7139.7\&7512\&0\&54\&36\&1.453\&0.278\&0.413\&1.047\&0.173\&1.552\&2.564\&\&\&\&\&\&常规施肥无磷\&7529.4\&8802.75\&252\&0\&36\&1.562\&0.279\&0.412\&1.077\&0.174\&1.569\&\&1.108\&\&\&\&\&常规施肥无钾\&7808.25\&9670.05\&252\&54\&0\&1.457\&0.268\&0.413\&1.110\&0.174\&1.599\&\&\&2.890\&\&\&\&常规施肥\&8403.3\&10918.65\&252\&54\&36\&1.445\&0.275\&0.401\&1.108\&0.171\&1.617\&2.894\&1.141\&3.033\&23.667\&22.913\&49.948\&]

注:以上数值为5个试验点的平均值。

4.2 测产 在小区中随机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0m双行,计数株数和穗数,并计算667m2穗数;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隔5穗数1个果穗,共计20穗,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产量(表1)。

理论产量(kg/667m2)=667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85%

4.3 肥料利用率 以常规施肥下氮肥利用率计算为例。结果见表1。

氮肥利用率=(常规施肥区作物吸氮总量-无氮区作物吸氮总量)/所施肥料中氮素总量×100%

常规施肥区吸氮总量=常规施肥区产量×施氮下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

无氮区作物吸氮总量=无氮区产量×无氮下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

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籽粒产量×籽粒养分含量+茎叶产量×茎叶养分含量)/籽粒产量×100

5 结论

由表1可见,在玉米生育期内配方施肥处理5比常规施肥处理1减少肥料折纯用量30kg/hm2,即减少肥料实物用量75kg/hm2左右。配方施肥玉米产量为

8 834.7kg/hm2比常规施肥(8 403.3kg)每hm2增产431.4kg,增产率5.13%,每kg肥料、每kg玉米均按2元计,每hm2节本增效1 012.5元。配方施肥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7.28%、30.28%、56.35%,常规施肥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23.67%、22.91%、49.95%。在配方施肥下,100kg籽粒吸收氮、磷、钾系数为3.01∶1.19∶3.05,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分别提高13.61%、7.47%、6.40%。总之,配方施肥下,施肥量减少75kg/hm2左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平均提高9.13%,增产率超过5%。

八五三农场水稻肥料利用率研究 第5篇

关键词:测土配方;肥料利用率;八五三农场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36-1

化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是粮食增产的基础。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施用化肥是最快、最有效、最重要的增产措施。目前,由于化肥利用率较低,肥料通过挥发、淋溶和径流等途径损失数量惊人。因此,研究肥料利用率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肥料利用率,即肥料养分回收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作物吸收肥料中养分的数量占施用肥料中该养分总量的百分数,它反映了作物对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养分的回收效率。通常指的是当季的化肥利用率,即特定作物整个生长季吸收化肥中养分的数量占施用化肥中该养分总量的百分数。

肥料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肥料施用的好坏,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肥料浪费和损失的情况,不能简单用其数值高低进行判断,还要考虑作物产量、施肥量等因素。在一定施肥量范围内,随着施肥量增加,作物产量增加,而肥料利用率却降低。要在一定产量水平下评价肥料利用率,另外受气候、区域影响也很大。

1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调查区的基本情况

八五三农场属于亚寒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部,三面临河环水,东依完达山,向西敞开。地理坐标为46°21′-46°49′;东经132°38′-133°14′。全场南北长52km,东西宽45.5km,呈現北阔,南窄,形似叶状,西南、西以蛤蟆通河、小挠力河与八五二农场,宝清县东兴乡四合村及东升乡为界;西北、北靠挠力河与五九七农场、富锦市隔岸相望;北以越岭河与红旗岭农场相邻;东、东南与东方红林业局、迎春林业局以山脊为界,农场境内场部以北六公里处有宝清县东兴乡东兴、东旺两个自然村,面积为19.29km2(28931.2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59h,年日照率57%。七月份日照时数最长,为246.1h;12月日照时数最短,为152h。生长季节5-9月,日照时数为1175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57.1%。

1.2 数据的来源与计算

农场的“3414”试验只对14个处理的1、2、4、6、8处理进行了测产和植株检测,所以只求出了2水平下的肥料利用率,以氮肥为例说明一下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氮肥利用率=(N1P2K2处理籽实产量×N1P2K2处理籽实氮的含量-N1P2K2处理秸秆产量×N1P2K2处理秸秆氮的含量)/所施肥料中氮素的总量×100%

公式假设施肥区和无氮区两种条件下来源于土壤、有机肥和环境的养分数量一样,这样,两者的差值就代表了作物从肥料中吸收的养分。

2 结果与分析

八五三农场水稻种植面积较大,水稻是农场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全场范围内均有分布。试验品种为垦丰16号,按照农场高中低土壤,布置“3414”试验,其中高中产耕地主要分布在农场的中部偏西以及东北部;低产田耕地土壤分布较为分散,分布在农场的东部、西北部和南部。根据农场水稻的土壤情况,确定了农场水稻2水平用肥量,其中氮肥7.42kg/亩,磷肥3.68kg/亩,钾肥4.80kg/亩。

从八五三农场2007-2009年水稻3414试验肥料利用率的图上可以看出,水稻氮肥利用率基本平稳,均在50%以上,其利用效率相对较高,且基本平稳。而磷肥的利用率在2008年出现了较低水平的利用率,仅为37.25%,这与多年气候有很大的关系,而2007年和2009年的磷肥利用率分别为78.26%和68.26%,是肥料中利用率最高的,钾肥利用率与氮肥和磷肥相比较低,但基本平稳,在2009年,其利用率最高为51.48%高于2007年和2008年的39.54%和35.46%。

图1 2007-2009年水稻3414试验肥料利用率(%)

3 小结

总结分析农场“3414”试验的肥料利用率情况。为农场的用肥量提供依据。为此,建议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1)加快新型肥料研制及常规肥料升级,研制低成本、高性能包膜材料和高效缓/控释作物专用肥料,制定缓/控释肥料环境评价和质量标准;开展有机肥高温、快速发酵与除臭复合菌群筛选和组合研究;进行有机和有机、无机复合肥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新型液体肥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2)研究作物养分高效利用的生态和生理学机理,研发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新技术,集成和提升作物高产、高效、优质和环保的养分资源管理技术体系;

(3)研究作物基因型营养元素效率差异的生理和遗传机制,应用生物技术改良作物营养遗传性状,筛选和培育具有养分高效利用基因型的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实现植物营养性状改良,从而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

(4)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垦区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监测平台,建立作物科学施肥决策系统和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

上一篇:抗生素敲响的警钟下一篇:生活中的抱拳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