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范文

2024-06-28

永别了武器范文(精选10篇)

永别了武器 第1篇

海明威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作为经历了一个特殊年代的著名作家, 海明威赋予其作品以深刻的时代烙印, 其创作风格与个人经历紧密结合。

海明威的作品主要有三种创作风格。在小说中, 他常常以战争为背景, 通过描写苦闷、迷茫、沉沦的青年一代形象, 揭示出战争对于人们精神和肉体的暴力摧残, 表现出那个宗教信仰衰退、道德伦理解体的时代面貌。海明威通过小说的主人公, 呈现出复杂和矛盾的思想状态, 既展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解体和所谓西方文明的堕落, 又表达了不能从自己狭窄的视野中找到出路的感情, 因此眼前感到一片迷茫, 如《太阳照样升起》。

第二类作品是海明威通过对普通人的真诚和勇敢的歌颂, 展示出面对死亡毫无惧色的硬汉形象。他笔下的硬汉都表现出共同的性格特征: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 他们都处在尖锐剧烈的外部和内心冲突中, 他们都有共同严酷的悲剧命运, 但无论情况多么严重, 死神多么可怕, 他们都不失人的尊严, 不失勇气和决心, 表现出临危时的优雅风度, 如《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

“冰山”风格是海明威根据他的“冰山原理”而开创的写作理念, 即“冰山露出水面的每一部分, 八分之七是藏在水面下的。你删去你所了解的任何东西, 这只会加厚你的冰山。那是不露出水面的部分”。因此, 他的作品总是深沉而含蓄的。初读他的作品, 似乎一目了然, 但细心阅读, 又不免感到寓意深远。在他的作品中, 经常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他的感情, 不论是失望、恐惧还是悲愤、轻蔑, 从来不作过于详尽的描写, 总是凝结在艺术形象里, 包含在简洁的景色描写、人物动作中。这三种风格相互结合, 构成了海明威作品的独特魅力。

著名美国现代主义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曾感慨万千地对海明威等人叹道:“You are all a lost generation!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即以此作为其第一本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题注。“迷惘的一代”渐渐成为一战后全世界“忧郁质”青年的代名词, 进而发展成为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流派名称。这“迷惘的一代”, 原有的道德观念, 人生信仰与理想, 生活前景与目标被战争完全摧毁;这“迷惘的一代”, 怀疑、厌恶、憎恨、否定这场战争;这“迷惘的一代”, 痛苦无奈, 心灵空虚麻木, 怅然若失。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 主人翁的感情都很“迷惘”。对战争的恐惧与反思, 对现实的厌恶与反抗, 对未来的迷茫与苦闷, 是“迷惘”的他们的最大特点。

2.《永别了, 武器》中的“迷惘”

《永别了, 武器》是海明威带有明显自传色彩的一部小说。海明威在这部小说中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向读者展示了战争残酷的厮杀与死亡。小说中体现了强烈的反战倾向和对于未来的迷惘。

海明威曾经像小说的主人公亨利一样, 怀着保卫世界和平的理想参加了战争, 但是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 所谓的神圣和光荣都是骗人的东西。在战争结束后, 海明威带着身上的200多块弹片和十几次手术的痛苦回到家乡。战争的残酷印象时时刻刻在纠缠着他, 他“成了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不想工作, 不想学习, 人生一片灰暗。因此, 在《永别了, 武器》中, 看似是亨利在迷惘, 在探索, 实际上是海明威本人在寻找在战争中所受的创伤和失去理想的原因。

小说的主人翁亨利为了“拯救世界的民主”, 为了“结束战争的战争”, 而放下自己的一切, 和数以百万的青年人一起怀着无比的热情投入到了这场“正义”之战中。但是战争带给他们的却是残酷的现实, 毁灭了他们的信仰与理想, 留给他们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弹痕, 更多的是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

虽然有亨利和凯瑟琳浪漫的战地爱情贯穿全文, 但是《永别了, 武器》还是通常被视为一部反战小说。一场战争, 让亨利充分体会到人生到处都是陷阱。不仅战争毁灭了他的理想, 随之而来的和平也没有让他得到任何的幸福。在残酷的战争中, 人们没有任何的幸福而言, 再善良的人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亨利勇敢善良的意大利伙伴死于炮火, 他心爱的人在熬过战争这一难关后却死于难产。亨利在这场战争中渐渐迷失, 失去自己原有的人生观。战争给他们整整一代人带来了迷惘和困惑, 带来了信仰的崩溃。而这些正是海明威透过亨利的生活经历, 表达出的他自己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悲观失望的情绪, 反映了“迷惘的一代”的心声。

3.“迷惘”的“雨”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常会把下雨和伤感相联系;而由于下雨, 人原本就低落的情绪可能会因为“雨”而变得更加惆怅。在《永别了, 武器》中, 海明威也将主人公的情感与“雨”安排在一起, 让亨利的情绪在雨中变得更加迷惘。海明威在《永别了, 武器》中通过“多情的雨”, 让读者自己领悟主人翁及作者的情绪, 将其“冰山原理”发挥得淋漓尽致。

海明威在《永别了, 武器》中安排了很多场“雨”, 用“雨”来预示悲剧的发生, 烘托忧郁低调的气氛。“雨”伴随着整个剧情的发展。在这部小说中, “雨”象征着死亡, 象征着黑暗, 象征着苦难。从文章的开始士兵们在雨中前行, 到文章的末尾女主角凄惨地死在雨夜中, 淅淅沥沥的雨就是对罪恶的战争, 对混沌的世界的控诉。

小说开始所描写的场景就是一幅苍凉萧条的雨景图:“At the start of the winter came the permanent rain and with the rain came the choleras.But it was checked...seven thousand died of it in the army.”这段话描写的场景会让人很自然地想到寒风、落叶、悲雨, 为小说奠定了忧郁的气氛。

亨利与凯瑟琳的爱情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慢慢滋长着。由于受伤, 亨利得到了一段与凯瑟琳相处的时光。当亨利的身体康复, 准备要返回前线之际, 一场雨又“如期而至”。“...Outside the mist turned to rain and in a little while it was raining hard...”这场雨是离别的雨, 伤感的雨。微微的细雨形成了一道烟雾, 朦朦胧胧, 仿佛在诉说男女主人公的不舍。在这层朦胧中, 男女主人公都产生了一种对不确定的未来的恐惧。雨越下越大 (raining hard) , 更加深了悲剧的氛围, 也预示着这对恋人必将离别的命运。

小说的情节在不断地发展, 雨也在不停地下着。亨利回到了前线, 但是他所属的部队已经是连连溃败了, 在他在前线的那段日子里, 雨似乎也是连绵不绝的。“Therewere wet dead leaves in the road...it has been raining...”;“..The wind rose...with the rain coming in sheets...”;“They fought in dark in the rain...”;“...I felt the rain on...The flakes were coming heavy and fast in the rain...”;“...When dayligh came the stormy...now it was raining again”……这时的雨已经不是亨利与凯瑟琳临别时惆怅的“细雨”和“大雨”了, 而变成了滂沱大雨 (the rain coming in sheets) , 雨夹雪 (flakes) , 暴风雨 (stormy) 。战争的本身就是黑暗的, 而这样恶劣的天气更让人们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雨什么时候可以停?战争何时能结束?还要面临着什么危险?会死于战争吗?每个士兵的心中都有会有着同样的困惑。对前途对命运的迷惘笼罩着每个人, 战争对世界的毁灭, 对人类的摧残都在人们的心中留下的不泯的阴影。

不久, 亨利离开了前线。亨利觉得, 对于他而言, 战争已经结束了, 但是他人生的战争还在继续着。亨利与凯瑟琳重逢了, 而悲剧却又一次开始了。雨“如期而至”。“In March...it started raining...”;“It rained for three days...”;“It was still raining...”……雨让他们的前程充满了泥泞。

凯瑟琳曾经有过一种恐惧:“Sometimes I see me dead in it.”而事情的发展却很不幸地验证了她的这一想法:凯瑟琳因难产而死在了一个雨天。雨一直在下着……亨利冒着雨回到了旅馆。凯瑟琳的死对亨利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从此之后, 亨利的人生更加黑暗与迷茫, 失去了亲密爱人的陪伴, 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没有工作, 没有前途……

走在雨中的亨利, 已经感觉不到雨的存在了, 雨是否在下对他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他的躯体在雨中的街上行走着, 而他的灵魂则早已经随着凯瑟琳而逝去了。小说中的雨不仅预示着整个故事的悲剧色彩, 更是作者海明威悲观主义的完全体现。

4. 结语

《永别了, 武器》是海明威悲剧小说的代表作。迷惘、孤独、失败与死亡是他的悲剧小说的永恒主题。1948年, 海明外在为《永别了, 武器》 (纽约版) 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写道:“作品是一场悲剧这个事实并不使我感到不快, 因为我相信生活就是一场悲剧, 而且知道它只能有一个结局。”

海明威通过对行军中颓废、战争中残酷血腥等场面的描写为小说营造悲惨凄凉的氛围。在作品中最能够体现作者忧郁的心情的就是对雨的描写。淅淅沥沥的雨暗示着海明威内心的伤痛, 也暗示着灾难与不祥。在雨中, 亨利经历着战争的残酷;在雨中, 亨利与爱人分别走上战场;在雨中, 意大利军队溃败, 战友惨死;在雨中, 亨利与凯瑟琳逃亡瑞士;在雨中, 凯瑟琳离亨利而去, 留下他孤单一个人在世上……

雨为亨利带来的是无尽的惆怅, 让亨利的人生就像濛濛的雨雾——充满了迷惘。“迷惘的一代”不仅在心理上是迷惘的, 人生的路途也是一片未知。

参考文献

[1]Ernest Hemingway:A Fare Well to Arms[M].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57.

[2]杜小红, 张美兰.雨中求“生”[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 :89-91.

[3]海明威.永别了, 武器[M].上海:上海外国语出版社, 1948.

[4]王晓雁.“迷惘的一代”的心声[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 (8) :19-21.

读永别了武器有感 第2篇

这个是我读的第一本英语小说---永别了武器,读永别了武器有感。我也不太明白这个书名的意思,完全是一种好奇吸引我去阅读的,本来打算用英语来写这个读后感,但是怕一些感想与想法自己用英语表达不了,算了还是用中文来写吧。年前看了不少中国古典小说,以及古龙的武侠小说。不过说实在的,看了古龙的武侠小说之后,对于里面不少矛盾的地方并不认同,我一直认为如果我是那个幕后黑手,我为什么要手下留情,矛盾太多了,所以就没继续看了。说远了,还是回到正题吧。永别了武器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这个作家我听说过,知道他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还有不少有名的作品,如老人与海等等。但是我没有看过他的任何作品,自己也没有刻意去寻找,为了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有必要看看英语写的小说了。不过完全的原版是看不懂的,至少目前是这样的。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少好同志会把原著改写,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阅读。我看的这个英语小说就是一个改写本吧,里面没有多少我不认得的英文字。大约只要认得3000英文字就可以很好的阅读这个小说了,所以我自认为自己英语的单词量应该大于这个数字吧,所以就拿这个小说来读了,不过里面还有很多固定用法,以及一些表达我是不明白的,不过不影响自己的理解,也就没什么大的影响了。

前段时间陆陆续续的看完,因为是一个短篇小说,也就100来页,很短,比我看的中国古典大部头要瘦身的多了。这个小说是描写了一个美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入意大利军队做了红十字救护队的汽车驾驶员,但是在救人的过程中爱上了一位来自苏格兰的女护士,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民众不断的反战,士兵和警察到处抓这些意大利战争官员,要反战,而男主人公 作为一个救护队的小队长,自然要受到通缉,没办法只好带着他的女朋友逃到瑞士,在那里他们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生活,读后感《读永别了武器有感》。随着女主人公的怀孕,难产导致大小不留而故事就如此结束了。主要内容就大致如此吧,如果要知道的更加详细可以自己去看或者去贴吧看看也可以了。本书我认为有两条线吧,一条是男女 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一条是全世界人民的反战。而这两条线互相交织互相缠绕在一起了。通过男主人公的视野可知意大利人民反对战争,大家都不想打仗了。而男主人公又是在战争过程中爱上了女护士,如果没有战争也就没有他们的爱情故事了。因为 这些都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写成的,所以没有什么地方显得生硬,宛如作者在讲述一件往事,娓娓道来。

断断续续最终看完了第一本纯英文小说,自己感觉还是不错的,以往自己总认为自己看不明白,看不明白。当我看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英语的表达法我是知道的,一些不知道的的,我能略过德尔就略过,还有不少单词,我认识但是书上还是给了注释。总之,这本书的内容大致是明白了,就不用再看中文版本了,慢慢的如果有时间就多多看看世界各地的各种小说了。

永别了武器 第3篇

关键词:文化创伤理论;海明威;战争创伤构建

一、引言

《永别了,武器》通过构建战争给主人公及当时的士兵和大众带来的巨大创伤,这里所论述的“战争”带来的“创伤”并非意指“创伤”是对“战争”的未经中介的、常识性的自然反应,事件本身不会创造集体创伤,事件并非本然具有创伤性质。创伤是社会中介的属性,对当时战争创伤的构建是一个复杂有序的社会过程。《永别了,武器》通过不断地构建这种战争创伤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的苦难,预示并阐释主人公亨利及凯瑟琳最终的悲剧命运。

二、文化创伤理论概述

创伤的构建要素包括宣称、承载群体、受众与情景三个主要部分。宣称即群体关于社会现实的样貌、原因以及这些原因所暗示的行动责任的再现,宣称是创伤构建的开始,承载群体是创伤过程的集体能动者。他们兼有理想和物质利益,位居于社会结构的特殊地点,而且他们拥有在公共领域里诉说其宣称的特殊论述天赋。受众与情景便是这些承载群体在特定时间、空间下传播、强化这种创伤。本文将运用文化创伤理论中文化创伤的构建过程理论简要论述这一构建过程在小说中的体现,并进一步揭示这一战争创伤的构建对故事中人物精神状态及命运的深刻影响。

三、战争创伤的构建

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是一名来自美国的热血青年,响应了意大利“爱国主义”和美国政府“为了拯救世界民主”的号召,满怀着对荣誉对未来的憧憬加入了前往意大利前线的救护队。随后持久的战争及其所展示的残酷与恐怖,深深震撼动摇了亨利先前的信念。他开始怀疑战争的意义,并逐渐厌恶战争,最终恐惧战争。以先前的亨利深信不疑的文化为参照,参战后的亨利及其他士兵对战争的意义提出了深深的质疑。正是这种质疑使得原先的战争意义遭到驱逐,战争由此获得了创伤地位。

战争带来的创伤是极其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对战争意义的反复思考与讨论贯穿小说。第七章中,亨利与发疝气的士兵间关于战争的讨论,“糟糕透了”的重复表明了对战争的厌恶;第九章中,机械师间关于战争的讨论更是强化了这种质疑与憎恶;在第十一章,亨利又与牧师讨论起了战争,通过牧师的反应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深的恐惧;而在第二十七章,亨利关于战争的心理独白则更是把这种质疑与憎恶推向顶峰。

作为战争创伤承载群体中的“能动者”,提出这种关于战争的论述正是构建战争创伤文化的宣称。无疑这种宣称是对战争“神圣价值令人惊骇的庸俗化的感叹,是令人恐惧的破坏性社会过程的叙事”。亨利、机械师们、牧师等人作为战争的承载群体的成员,通过自己对战争的思考与探讨,成为了战争创伤的“言说者”。而其所处的社会群体成员也必然受到他们言论观点的影响。尽管许多军官对此依然不以为然,但更多的感同身受的士兵则成为了这种战争创伤的承载群体,使这种创伤得到扩展、弥漫和加强。

创伤的不断扩展与加强会逐渐形成新的主导叙事。在这种主导叙事的形成中,关于“责任归属”,即建立“迫害者(对手)的身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第三十章中艾莫死于意大利士兵的射击,而亨利也几乎作为逃兵被枪决,因此小说并未把这种战争创伤中“迫害者”的矛头指向德军或奥军抑或战争的任何一方,而是直指战争本身。正如小说中永远在下的雨一样,正是这似乎永远不会结束的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对死亡的恐惧。对“责任归属”的建立使得创伤的承载群体把矛头纷纷指向战争,对它加以谴责与反思,正是通过这个过程,亨利及其他人形成了对战争创傷的集体认同。这种集体认同使得战争文化创伤的地位得以确立。而这种战争创伤在军官、大众生活的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与再现更是使得这种创持续得到扩散和加强。

四、结束语

《永别了,武器》通过亨利及其他军官大众之口对战争提出质疑,这种质疑和憎恶作为战争创伤的宣称开启了战争创伤构建的过程,随着故事的进展,创伤承载群体的不断扩大,这一过程不断得到强化。最终这种创伤成为了人物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人物心头并不断影响着人物的爱情、命运。通过对战争创伤的构建作者控诉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深的迷茫与伤害,同时也向人们揭示了,在这种战争创伤影响之下,所有经历战争的人都不可能彻底摆脱战争带来的创伤,一切和平与美好都不过是幻影,所有最终都将走向死亡,迎来悲剧性的结局。

参考文献:

[1]Ernest Hemingway. A Fare Well to Arms [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1957.

[2]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3]徐颜森.一路退往幻灭之城——论《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毁灭[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5).

[4]白丽娜,佟雨葳,古明.浅析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亨利与凯瑟琳情感关系的转变[J].文教资料,2010(14).

《永别了, 武器》的神话原型解读 第4篇

原型批评方法的理论渊源最初是弗雷泽的巨著《金枝》, 弗雷泽将文学创作这一高级艺术创作思维与巫术和宗教, 即最初的原型紧密结合了起来。后来以荣格为代表的“荣格学派”认为艺术品是一个自主情节, 其创造过程归根结底不是反应作者个人的无意识, 而是根植于超个人的、更为深邃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 也就是人类心理中的原始意象, 他将其称之为原型。文学艺术的形象即是这种原始意象的翻版。二十世纪加拿大学者诺斯普罗·弗莱正式倡导并建立了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弗莱在荣格原型心理学基础上建立并发展了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认为神话是最初的文学形式。在弗莱的西方文化背景之下, 文学原型主要指《圣经》故事, 古罗马和希腊神话。

从古至今, 几乎所有的西方文学家都受到《圣经》的巨大影响, 海明威亦如此。他曾说过:“我是靠阅读《圣经》学习写作的, 主要是《旧约全书》。” (吴然1987:189) 海明威的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有明显的宗教印迹, 宗教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不仅表现在表层形式上, 还表现在深层的主题和精神上。海明威把宗教知识和意象变成了自己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艺批评界在不断深入研究基督教和《圣经》对海明威创作的影响时认为, 他作品中对人类的生存状况的描述只是浮在水上的部分, 为奴役中的人类寻找一条解救途径才是其潜在的、真正的主题。

2.《永别了, 武器》

《永别了, 武器》是海明威二十年代的代表作, 也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该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亨利经历一战, 对战争从热情参与到深恶痛绝, 对爱情从逢场作戏到真挚负责, 对困难和厄运艰辛抗战。小说真实地反映了遭受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残的“迷惘的一代”所共有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危机。小说在主题、意象、人物、情节等很多方面都受到基督教和《圣经》的深刻影响。从神话原型的角度来研究《永别了, 武器》, 会使我们对这部小说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3.《永别了, 武器》神话原型的意义解析

3.1 凯瑟琳—耶稣化身

小说中的凯瑟琳美丽、温柔、聪明、善良、勇敢、无私、忠诚、坚强, 是完美女人的化身。当我们从基督教的角度来审视凯瑟琳这一形象时, 会发现她的品德性格和形象与耶稣有许多相似之处。最突出的表现为两者都有一颗博大仁爱之心。耶稣是上帝最完美的化身, 这一形象的核心便是“仁爱”。凯瑟琳同样具备耶稣般纯真无私的“仁爱之心”。她用真挚无私的爱温暖和感染了亨利, 使他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爱和幸福。她曾经深情地对亨利说:“哪里还有什么我。我就是你。别再分出一个独立的我。”, “你是我的宗教, 你是我的一切。” (林疑今1995:198) 《新约·路加福音》中描述耶稣受难前对他人的爱:有好些妇女为耶稣号啕痛哭。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 不要为我哭, 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 (圣经2001:234) 由此可以看出, 凯瑟琳彰显了基督教的仁爱精神。

3.2 雨的毁灭与救赎

在传统西方文化中, 水是最具灵性的自然力量。它永不止息, 荡涤一切。水以不同的形态存在, 在文学作品中往往表现为雨、河流、洪水等。水是生命的源泉, 是人类的庇护神, 也是阴阳的界限, 雨带来黑暗、死亡与鄙俗;同时也在给受难中的人们洗礼灵魂, 普度众生。

在《创世纪》 (Genesis (《圣经》旧约第一卷) 中, 神用洪水淹没世界, 水退后, 诺亚一家与各种动植物一并从方舟下来, 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在此, 洪水既是毁灭者也是创造者, 它毁灭了邪恶的旧世界, 开启了崭新美好的新生活。在小说《永别了, 武器》中, 雨的意象贯穿全文, 从第一章雨中行军到凯瑟琳临死的雨夜, 各式各样的雨总是如期而至。雨象征着黑暗、肮脏与死亡, 雨是苦难的象征, 而苦难的根源就是罪恶的战争和非理性的世界, 每一次“雨”的出现都是对罪恶战争的无情控诉。

小说在一种极其忧郁沉闷的气氛中开始, 此时的雨带来的悲剧是霍乱和近百万士兵的死亡。秋雨带来了灾难, 而且是永久性的, 它揭露了战争对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无尽摧残。小说第二部分中, 就在亨利返回战场前夕, 十月的意大利下起了雨, 此时的微微细雨密密麻麻, 仿佛诉说着凯瑟琳心中的不舍, 雨最后下大了, 干脆撕去了其虚伪的薄纱, 宣告了恋人的别离, 揭露了战争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小说第三部分中, 亨利回到前线, 此时空中又下起了涟涟不停的雨。此时的雨不再是细雨, 也不仅是大雨, 而是滂沱大雨。偶尔是一阵暴雨, 又偶尔夹杂着厚厚的雪花伴随着阵阵疾风。又在一个雨夜, 亨利和战友开始了艰难的撤退, 人与车都在泥泞里缓慢前行, 泥巴似乎预示着一切都要像道路般乱七八糟, 不可控制, 以至于小说随后出现了雷那蒂少校被意大利卫士杀害的悲剧, 深刻揭露了战争对生命的无情摧残和毁灭。小说第四部分, 在凄风冷雨中, 亨利携带怀有身孕的凯瑟琳划船逃往瑞士, 此时的雨仿佛预示着美好生活就在前方, 暴雨过后即将是美好的新生活, 但是雨的出现又是阴暗和悲剧的铺垫。最后一章里, 凯瑟琳因难产死于雨中, 正如她曾经感到恐惧时预示的那样:“有时我看到自己死在雨中。” (林1995:87) 最后亨利冒着雨, 孤零零地回到了旅馆。在遭受了失去挚爱的痛苦后, 大雨既发泄了亨利对战争的无情控诉和失去爱人的无限哀伤, 同时神圣的雨水又荡涤了他内心的尘世的烦扰, 为他洗礼了灵魂, 引导他按照“人世可以被毁灭, 但是不可以被打败”的信条, 以一个硬汉的姿态坚强勇敢地活下去, 与无情的生活继续进行抗争。

3.3 救赎使命

小说蕴含了基督教宣扬的“救赎使命”, 寄托了海明威对全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关注。小说中凯瑟琳即是承担救赎重任的“耶稣”, 亨利即是被救赎者。凯瑟琳的真爱和无私拯救了内心深处荒芜空虚以及对生活和战争持冷漠态度的亨利。小说一开始, 亨利毫无目的得参加了意大利军队, 感情冷漠, 终日饮酒作乐、嫖妓纵淫, 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爱。在他看来战争与自己毫无关系, 他独白到:“在我看来, 这次战争对我的危险性, 就好比是电影中的战争。” (林1995:56) 受伤后的亨利初步认识到了战争的危险性, 不再盲目认为战争与己无关。一开始, 他对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感情并非爱情, 只是逢场作戏, 消遣战争间隙的闲暇时间, 填补精神上的空虚。他会一面亲吻凯瑟琳, 一面想:“我知道我是不会爱上凯瑟琳·巴克莱, 也没有任何爱她的念头。这只是一场游戏。” (林1995:132) 经过两年的耳闻目睹, 他已非常厌倦战争, 负伤来到米兰医院, 与凯瑟琳再次相逢。他承认:“我一看到她, 就爱上了她。”“我感到非常愉快幸福。” (林1995:259) 凯瑟琳的真爱代表了善, 使亨利的思想发生转变。亨利选择了让凯瑟琳作为他的精神寄托。在后来撤退逃亡中, 因被诬为敌方间谍, 亨利跳河逃亡。他自言道:“愤怒在河里被洗掉了, 任何义务责任也一同洗掉了。” (林1995:348) 后来他把军章等一并丢掉。在此, 亨利与罪恶战争做了郑重告别, 决定彻底与罪恶的战争划清界限。亨利个人的心历路程, 既是一个弃恶从善的过程, 在凯瑟琳真爱和无私付出的感召下, 亨利认识到了战争的荒谬, 非理性世界的可怕和虚伪, 使他认识到只有真爱、无私、和平、宽容和理性才是人类幸福的源泉;而这又恰恰与基督教教义相吻合。

4. 结论

《永别了, 武器》是海明威早期的代表作, 也是一部自传性小说, 小说主要反映了遭受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残的“迷惘的一代”所共有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危机。通过神话原型理论对该小说进行重新审视, 让我们看到了非理性世界和罪恶战争对人类灵魂的扭曲和对生命的无情推残, 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看到了海明威对整个人类前途和未来的深切关注。

摘要:海明威创作《永别了, 武器》的灵感来源不仅来自于一战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还根植于《圣经》对其的深远影响。在小说中, 神话原型的应用随处可见, 这些原型深刻揭示了当时战争对人类灵魂和美好爱情的无情摧残, 从《圣经》神话原型的角度解读《永别了, 武器》, 会使我们对这部小说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永别了, 武器》,神话原型,雨,救赎

参考文献

[1]、《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 2001

[2]、海明威.《永别了, 武器》.[M].林疑今,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3]、《永别了, 武器》中的圣经情结.[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0 (4)

永别了武器读书笔记 第5篇

这部作品在美国当代战争题材作品中有着一定地位,在纷繁复杂的新世纪,我们可以从它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战争是人类文明史不可分割的部分,帮助我们解读历史,认识人类发展的轨迹。他在作品里主人公的勇敢与情感中表现了对人性的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和平也是由战争收获来的,战争的胜利不仅表现在战争本身的胜利,也表现在一种自由民主对一种邪恶专制的胜利,从而使其走向理性的道路。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战争史,期间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战争二字的含义较为宽广。

如今提倡和平与发展的氛围下,怎样看待战争这个概念以及它的生存和发展,是我们每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所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海明威擅于描绘战争,读了《永别了,武器》使人明白战争是一个屠宰场,人们在战争中看不到任何光荣、辉煌的事。揭示了那场荒唐战争留给青年一代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这部小说在美国两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许多大学成了专门研究的课题、作品让人们感觉到美与恶,给人以感情上和意识上的认可与否定。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它依然焕发着永不泯灭的光辉,在我们的精神里共鸣。海明威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对战争除了诅咒之外无法指出消灭帝国主义战争的正确途径,关于全世界人民如何团结起来彻底消灭帝国主义战争根源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没有体现,给读者留下一些遗憾。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

永别了武器 第6篇

一.主题的比较

海明威的作品以独特的主题闻名。《永别了, 武器》和《老人与海》就能看出他典型的主题和人生观。下面, 将对这两部小说中的主题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分析。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两部小说的主题---英雄主义和爱情。

1. 英雄主义

彻底失败中的胜利, 就是海明威英雄主义的核心。英雄主义是《永别了, 武器》和《老人与海》的共同主题。在这两部小说中海明威说明了英雄主义不仅存在于战场中, 而且也存在于生活中。那么这个主题在两部小说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通过比较和分析, 让我们挖掘出作者本身对生活的态度吧。

英雄主义在《永别了, 武器》中是由主人公腓特利·亨利中尉表现出来的。他自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一名救护车司机。战争充满恐惧和残忍, 但他勇敢地打下去。在战场, 亨利总是先为战友们着想。当他和战友们被炮弹轰炸的时候, 他不顾自己的伤处, 主张让医生先治疗其他人。虽然亨利厌恶这场既悲惨又血腥的战争, 但他一直勇敢地参战。亨利在战场中的这种英雄主义, 在生活中也体现出来。当意大利宪兵认友为敌, 把亨利当成敌方攻击的时候, 在生死关头, 亨利投河逃命。因为他对自己的生活有强烈的信念, 在激流中, 九死一生。

《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海明威硬汉子英雄的另一个形象。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的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已经八十四天了, 一条鱼也没逮住。但是他不服输, 第八十五天独自一人出海打鱼。

“鱼啊, 我奉陪到死。”

“它能熬夜, 我也能。”

“今天无论如何要把你杀死。”

老渔夫, 虽然老了, 倒霉、失败;但他仍旧坚持努力, 而能在失败的风度上赢得胜利。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 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 但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 但在奋斗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在《永别了, 武器》中, 亨利是在战场打仗, 在《老人与海》中, 圣地亚哥是在海上打仗。虽然是不同的环境, 但我们可以把这两个不同环境与我们的人生联系起来。实际上, 战场和大海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战争很野蛮, 也无人性。它导致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很多损失。在《永别了, 武器》中, 战争毁灭了亨利和他的女友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战争破坏了人类世界中美好的东西。在《老人与海》中大海对圣地亚哥来说既是生存的地方又是战场。它非常残忍, 危险, 并且深得无法测量。大海代表着荒谬的世界。它很无情, 不管你是老人还是小孩, 勇敢的还是胆怯的, 对每个人都很残忍。

2. 爱情

爱情是《永别了, 武器》和《老人与海》的另一个共同主题。海明威在两部小说中描写了真实又美丽的爱情。通过它们之间的比较, 让我们学习海明威对爱情的歌颂的态度。

《永别了, 武器》是一名救护车司机和志愿者护士之间的美丽爱情故事。整个故事的核心就是在军事困难中两个人之间的爱情进展。海明威描述了两个人之间成熟、亲密和互相照顾的关系。亨利遇见凯瑟琳就像在枯涩的大海中遇到了绿洲一样。通过她, 亨利可以忘掉大残杀的周边环境。

在《老人与海》中, 海明威使用大量的篇幅刻画了老人与大海之间的友好关系。他喜欢绿色的乌龟, 玳瑁和飞鱼。这些都是老人最主要的朋友。还有大海在老人的眼里是善良和美丽的。老人一生都是与这些自然生活一起。

《永别了, 武器》表现出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爱情, 但《老人与海》却描述的是人与自然间的爱情。虽然两部小说中的爱情对象不同, 但作者对爱情的观点是一致的。在《永别了, 武器》中, 海明威论题的目的是要显现爱情在残酷的战争中也可以开花。生活不仅仅是忧伤的海洋, 而且又提供真实的爱情。在《老人与海》中, 大海很残忍, 它可以突然袭击。为了捕鱼, 对老人来说, 大海是个对手, 甚至是个敌人。但是圣地亚哥总是称她为Ia mar, 这是人们对大海怀有好感时用西班牙语对她的称呼。

通过作者在两部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 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自身的爱情观。海明威把爱情视为是坚固的东西。战争与大海都是既残暴又另人惧怕的对象。即使是在最无情的地方, 爱情也可以存在并且还更热烈。

二.悲剧性结尾

把生活当作是悲剧, 这就是海明威的人生观。海明威曾在《永别了, 武器》的前言中写道:“我不会因为这小说的悲剧性结尾而感到伤心。因为我相信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悲剧。”由于这种观点, 他的作品都铺满了悲剧的影子。在《永别了, 武器》中主人公亨利总是思索世界对每个人的破坏和残杀, 就像世界不允许任何人得到幸福和平安。在《老人与海》中, 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悲观性的态度。主人公圣地亚哥在湾流的小船上自己捕鱼, 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了。平时帮他忙的男孩也不跟他出海了, 孩子的父母说这老头儿“倒了血霉”。所以, 第八十五天老人独自一人出海打鱼。经过二天三夜的搏斗, 老人终于捕到了一条马林鱼, 把它绑在船边上, 但是在返回的半道上, 遭到鲨鱼的袭击, 它们咬掉马林鱼的鱼肉, 虽然老人用尽各种办法击退鲨鱼, 可是鲨鱼来了一拨又一拨, 把鱼肉吃个精光, 等老人进港返回陆地的时候, 那条鱼只剩下“又粗又长的白色脊骨”。

《永别了, 武器》和《老人与海》两部作品都突出了“硬汉子”精神, 是海明威式的英雄主义的赞歌。这些小说告诉我们, 个人在同外界强大势力的斗争中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这外界势力可能是战争, 也可能是自然界不可阻挡的异己力量, 但是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些势力, 不能认输, 即使失败了, 也要保持优胜者的风度。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海明威, 《海明威优秀作品选》, 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6年。

永别了武器 第7篇

一、“雨”意象的原型探究

荣格认为艺术源于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而原型是“人类远古社会生活的遗迹, 是重复了千百万次的心理体验的凝缩和结晶”。“雨”象征灾难和死亡, 是有着极为深远的原型渊源。远古时代, 洪水经常泛滥成灾, 人类束手无策, 伤亡惨重。洪水过后, 整个大地呈现出一片死寂、苍凉, 幸存的人们面对灾后的一切是无奈而又绝望的。久而久之, 人类对洪水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敬畏, 原始崇拜也纷纷随之而来。这一心理痕迹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沉积、加强、深化, 在无意识间成为了一种原型。

洪水原型在世界各国的原始神话里都有记载。在《旧约·创世纪》里就记载了诺亚方舟的神话。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水浩荡而不息”的神话, 大禹治水就是其中最典型的。造成洪水的往往就是那连绵不绝的阴雨。因此, 由淫雨洪水带给人类的灾难和记忆便在漫长的历史中沉淀下来, 在无意识中对风雨原型形成了绝望、苍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意味。

二、“雨”意象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在《永别了, 武器》中, “雨”一直围绕在主人公周围, 暗示着他多舛、不幸的命运。随着情节的发展, “雨”的存在形态和规模也不断发生变化, 适时地烘托和反射主人公不断变化的情绪、情感。随之悄然建立起“雨”与死亡和灾祸心理联想, 并产生心理共鸣。弗莱说过:“我运用原型这个概念, 是指一个或一组文学象征, 它们在文学中为作家们反复地运用因而形成约定俗成的东西”。在《永别了, 武器》中, 海明威对“雨”的描写情有独钟。正如卡洛斯·倍克尔所说:“海明威以几乎像写诗一般的谨慎态度, 缓慢地在读者心中建立起雨和灾祸之间的心理联想。”在小说中, 战争和大撤退都是在雨中展开并结束的。战争本身就意味着灾难与死亡, 而“雨”意象更是契合了战争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与死亡的主题。雨的不断出现和之后的情节发展, 在读者心里不断重复和强调, 构建了一种自然联想:几乎所有灾难和不幸的场面都伴随着雨。

三、“雨”意象的象征意义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在小说中, 海明威借用了洪水原型的心理力量, 通过对无处不在的雨的描写, 来营造压抑、恐慌的气氛, 展现灾害与死亡如影随形的战争危害。

小说的开篇就写道:“秋雨连绵, 栗树上的叶子都掉了下来, 就只剩下赤裸裸的树枝和被雨打成黑黝黝的树干。葡萄园中的枝叶也很稀疏光秃;乡间样样东西都是湿漉漉的”短短几句话营造出了一种萧条、破败的意境, 奠定了整个压抑、恐慌、死亡的基调。这雨其实是毁灭生命的战争, 而光秃秃的树枝、发黑的树干无疑就预示着那些幸存下来的士兵未来的命运。

“外面下着雨, 我闻到给打湿的街道和马儿在雨中冒出的热气的气味”, “在车站灯光下, 雨丝清晰透明”, “外边还在下雨, 不一会, 玻璃窗湿了, 外面的景物看不见了”。雨断断续续不停地下着, 成为了贯穿小说的一条线。亨利不得不离开凯瑟琳返回前线, 他们的幸福时光也随着这场雨而拉下了帷幕。重回前线的亨利立刻就遇到了部队的大撤退, 整个军队在雨和泥泞中狼狈地溃逃, 对雨的描写又成了无处不在的笔墨。“那天整天暴风雨。风刮着雨, 到处积水, 到处泥泞”, “正当大雨倾盆直泻的当儿”, “雪花在雨中又猛又快地落下来”。这是大撤退前的滂沱大雨, 偶尔夹杂着厚重的雪花。雨不停地下着, 便预示着将要发生的灾难与悲剧。

在大撤退中, 作者经常随手就会写一句“整个夜里下雨”, “雨稀疏下来”, “在雨中走着”, “雨还在落着”等。到处是湿淋淋的场景, 到处是肮脏的泥泞, 到处弥漫着绝望的气氛。残酷的战争在这样的天气里, 更加凸显了其摧毁人们正常生活、迫害人们身心的本质, 从而达到了海明威小说的反战的主题。在战场上, “雨”的意象更加浓重, 由原来的断断续续变得连绵而且毫无止境。雨裹挟着德奥部队的炮弹, 无情地倾泻而下, 士兵在雨中一个个倒下阵来。来自炮弹的恐惧, 夹杂着雨水的肆意泛滥, 整个战争的场面都布满了恐惧与死亡的气氛。死亡和灾祸的象征意义在一场又一场的雨中挥洒得淋漓尽致。

在小说的最后, 凯瑟琳正如自己所预见的“有时看到自己在雨中死去”。她因难产而痛苦挣扎时, 外面正下着雨。“我看得出外面在下雨”, “只见到窗内射出的灯光中的雨丝”, “在雨中走回旅馆”等。正是这样有意无意地对雨的关注, 给人一种越来越明显的惆怅和痛苦, 战争不仅夺去了亨利的健康, 凯瑟琳的生命, 而且夺去了他们的爱情。

结语

“雨”作为从远古时代走来的意象, 积淀着人类几千年来的经验意识, 有着来自传统的伟大力量。它带有了洪水原型赋予它的特有的内涵, 在无意识之中象征着绝望、灾害与死亡。在一场场雨景中, 《永别了, 武器》的故事缓缓展开, 直到最后, 在雨中结束全文。海明威借用了洪水原型的心理力量, 通过对无处不在的雨的描写, 来营造压抑、恐慌的气氛。“雨”贯穿了《永别了, 武器》的始终, 它象征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害与死亡, 从而表达了小说反战的主题。

摘要:原型是一种积淀着文化因子的文化意象, 是一种约定性、稳定性的意蕴。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它深刻地影响着文学的发展。“雨”意象潜藏着复杂微妙的“心象”内容, 有着深刻的文化象喻特征。本文将通过原型批评的方法来解读《永别了, 武器》中反复出现的“雨”意象, 揭示其在小说主题表达上的作用。

关键词:《永别了, 武器》,雨,原型批评

参考文献

[1]海明威, 林疑今译.永别了, 武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1—228.

[2]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67—104.

[3]申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4—47.

永别了武器 第8篇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笔下发生在悲惨战争时代的一个爱情故事。海明威本人经历了一战,并在战争中邂逅了自己的爱情。文中主人公亨利的性格与海明威本人有许多相似之处。海明威把他自身的悲惨经历再现于小说中,使其在描绘战争与爱情的主题方面成为一重要文学著作。我们不难发现,爱情和战争是海明威关注的两个重点,战争与爱情彼此如何相关以及他们之间又是如何影响的,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2 爱情与战争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当爱置于战争时,人们不难想象,这样的爱情是多么痛苦和悲惨,以及战争是如何给予爱情致命的打击。这些东西也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但他并未直接为我们展示一副悲惨的画面。相反,他却试图告诉我们,在战争中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是多么的“和平”和“幸福”。这就是《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与众不同之处。在这本书中,海明威没有告诉我们,爱情与战争之间的关系,但他却给我们一些暗示,引导读者以更好的方法去理解本书的主题。

(1)战争促成了爱情的产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两人便开始了一段恋爱的时光。他们的相遇,看似是一种偶然。但没有一战这样的环境,两人可能不会相遇,即使相遇,爱情产生的可能也是非常渺茫。

战争的残酷,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更严重的是,它带来了心理上的折磨。在《永别了,武器》中,凯瑟琳和亨利初见面时,他们依靠对爱情的幻想和诱惑寻求心灵的慰藉。亨利与凯瑟琳的交往,来逃避战争的疯狂。他们的爱情带使亨利逃避到另外一个世界,为他提供了一个私人的感情空间,在那里他可以远离并逃避发生在其身边的残酷现实,寻求一份安宁和人生的价值。同样地,凯瑟琳想把自己从失去未婚夫的痛苦中解脱,因此开始了与亨利的爱情。最初,亨利认为凯瑟琳是疯疯癫癫的,但他还是继续追求她。一开始他并不爱她,只是需要一种办法来逃脱残酷的现实。而凯瑟琳也提醒过亨利几次他们的关系是一场“游戏”。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战争促使了两人的相遇,而战争的残酷又促使了两人爱情的发展,同时,两人爱情的发展也是为了逃离战争的混乱。

(2)战争阻碍并破坏了爱情

诚然,战争开始了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但战争并未赋予爱情幸福和顺利发展下去的条件,而是给爱情覆盖了一层悲剧的色彩。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向我们表明,战争是一个黑暗的、残酷的世界的延伸。这个世界拒绝承认真爱,也不会保护真爱。

战争时期的爱情,必然会面临一些阻碍。亨利与凯瑟琳的爱情也不例外。一战中意大利的战败也促使了他们的爱情悲剧。首先,战争使人分离。小说中亨利从未长久待在一个地方。在亨利和凯瑟琳陷入热恋不久后,亨利在执勤的时候腿部受伤,被转移到米兰的美国医院。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分离。幸运的是,凯瑟琳也来到了这个医院,他们的爱情经历的短暂的繁荣期。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不久亨利不得不去前线,留下了怀孕的凯瑟琳一人独自在米兰。其次,战争带来死亡的威胁。海明威在小说中再三强调,战争给卷入其中的人们带来的可怕的毁灭。亨利,为部队服务的救护车司机,不可避免要去前线这么危险的地方,生命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他的伤口,战友的牺牲,弃军以及逃亡瑞士的过程都是战时严酷环境的例证,在这样的环境中爱情很难幸存。第三,战争时期的爱情只是一种“虚假的和平”。在两个主人公逃亡瑞士的过程中,一切看起来都是非常“平和的”。但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种虚假的和平,也没有意识到迫在眉睫的危险。所以,在战争时期,战乱在很多方面影响着爱情,使爱情不稳定,甚至扼杀了美好的爱情。

(3)爱情是向武器说“永别”的力量源泉

这部小说中充斥着疾病、死亡,以及暴力。当亨利返回前线后,发现意军士气大跌,战况每日愈下。于是,亨利决定逃脱,跳进河流那一刻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士兵的义务已经连同河水一起被冲走了。此时的他,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找到凯瑟琳,然后两人逃离战争的苦海。可是,随后意大利警察的追捕,使得他们不得不逃往瑞士。亨利和凯瑟琳在瑞士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但最终,凯瑟琳还是在难产中死去,留下亨利一人独自在外流亡。

亨利的爱情让他在战时的生活过地轻松一点。是爱,给了他力量和勇气向武器说永别。当时惨无人性的战争充斥着亨利世界的每一个人,并折磨着他们的心理。在最初亨利于凯瑟琳对话时就明确说道:“人们都渴望有一种解药来麻痹战争带来的影响”。因此,他便不顾一切地冲向爱情,将其作为一种途径来克服自己的恐惧、疼痛和悲伤。所以,亨利说,他爱凯瑟琳胜于爱生活本身,如果凯瑟琳不跟他一起,他在这个世界上就一无所有了。于是,他们创造着自己的城堡,与外面的战争世界隔离,生活在自己向往的和平幸福生活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对爱情的渴望以及爱情的力量,使他们在战时能够生活得更容易一点,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战争带来的伤痛,从而寻求内在的自我,鼓起勇气向战争告别。

3 结论

在《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主要集中在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上。爱情与战争并非两个独立的主题,它们相互影响。战争是爱情中的战争,爱情是战争中的爱情。海明威并没有直接指出二者的关系,但却通过自己的叙述和描写,使爱情与战争的关系日趋明朗。主人公的爱情起源于战争,但同时也是战争使他们的爱情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阻碍,并为他们的爱情覆上了浓浓的悲剧色彩。一方面,爱情让严酷战争时期的生活变得好过,并让人们在这种相对独立的和平中寻找内在的自我。但另一方面,爱情不可避免其悲惨的结局——被战争打败。战争与爱情,在正常的环境下,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主题,但海明威把二者相结合,造就了这样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所以,战争是残酷的,爱情是温柔的;战争是混乱的,爱情是有序的。正是有了爱的力量,才使人们有了向武器说永别的勇气,这反映出人们对战争的憎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摘要:在《永别了,武器》这本书中,战争和爱情是海明威着墨最多的两处,也是故事发展的两条主线。在本书中战争和爱情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影响的。战争成就了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但是却从更大程度上毁坏了他们爱情。战争会让爱情成为“游戏”,战争让爱情难以稳定,战争不可避免地会给爱情带来失望和困惑。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终究没有能够在战争中延续,故事以悲剧结尾,但也正是由于经历了这场战争与爱情,他们才可以得到了成长。

关键词:战争,爱情,关系

参考文献

[1]Bruccoli,Matthew J.&Clark,C.E.Frazer(ed.),Fitzgerald,Hemingway Annual[C].1973.

[2]Hemingway,Ernest.A Farewell to Arms,Triad/Panther Books Frogmore[M].St Albans,Herts AL2 2NF,1977.

[3]Johnson,Edgar.Farewell the Separate Peace,Twentieth Century Interpretations of A Farewell to Arms[M].Jay Gellens,PrenticeHall,Inc.:1970:112-113.

[4]Lewis,Wyndham.The Dumb Ox in Love and War,Twentieth Century Interpretations of A Farewell to Arms[M].Jay Gellens,Prentice-Hall,Inc.:1970:76.

[5]曹波.多棱镜:《永别了,武器》的叙事结构[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永别了武器 第9篇

一、海明威在《永别了, 武器》中阐释的战争观

战争在海明威看来, 战争的本质是荒诞的, 具有群体性的特点, 很多人不假思索加入到全体的队伍, 做了很多违背常理的事情, 他们丧失了控制自己命运的权利, 生命在荒诞不经中度过。当代, 过着这种荒诞生活的人很多,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迷失方向。然而, 海明威清醒的意识毫不留情的揭露战争的本质就是荒诞。他反对战争, 厌恶战争, 独立的思想让他辨别是非, 海明威文中写到:“抽象性的名词, 像光荣, 像荣耀勇敢或者神圣, 倘若跟具体的名称……例如村庄的名称, 路的号数, 河名, 部队的番号和重大日期等等放在一起, 简直就令人厌恶。”这是海明威心中的独白。战争的原因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单纯, 人们的善良被邪恶所利用, 成了廉价的、战争的牺牲品。回来生活中来, 一味的坚持连自己都无法判别是非的物与事, 亲手摧毁本来美好的人生, 悲剧的发生是必然。

二、海明威在《永别了, 武器》中主人公的形象的描写

1. 主人公人生观的雏形

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 有着英勇顽强的“硬汉子”的形象, 主人公堪称为英雄。未战之前, 和当代大学生一样积极向上的, 富有理想, 天真、纯洁、诚实、正直、即将成为一名建筑师。最初他认为, 战争是充满正义的, 是为了挽救民主的, 怀着满腔的热忱加入战争的行列。抱着一种高尚的情操, 一种纯洁的热情加入到战争中来。

2. 主人公战争观的转变

战争极其残酷和罪恶的一面展现在主人公亨利面前, 人类建立起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瞬间被战争推到。战争不断的制造死亡, 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在顷刻间被炸得粉身碎骨, 连自己也无法幸免被炸成重伤, 侥幸死里逃生, 他终于意识到了战争其实没有什么神圣和光荣的, 他的信念动摇了, 直到意大利宪兵队对他带有侮辱性的拘捕, 才让仅存的信念彻底被摧毁, 陷入迷惘和绝望之中。战争不仅摧毁了亨利的肉体, 同时也摧毁了他的精神, 失去了一直以来的精神支柱, 从而陷入了极度的迷惘当中。

三、在《永别了, 武器》中战争给青年人带来的影响

1. 爱情的死亡

亨利负伤后, 两个人在米兰医院里度过安静祥和、甜美幸福的日子。这期间凯瑟琳怀孕了, 厌战的亨利和女友一起离开意大利, 逃到瑞士, 但最终无法逃脱悲剧的结局, 女友死于难产。美好的爱情故事就这么伴随着战争而来也伴随着战争而去, 它因为战争而生也因为战争而死。

一对年轻的生命, 一段完美的爱情, 在战争面前显得那么渺小, 轻而易举被摧毁。经受过类似打击的大批青年人对爱情的失去信心、没有爱的希望和勇气。爱人“死”了, 爱情也就“死”了, 青年也同时“死”了, 悲剧往往都是相伴的到来。

2. 信仰的丢失

首先, 战争把青年人来自动物本能的邪恶欲望放大为一种信仰。战争使社会变得混乱、没有秩序和准则, 让人们变得肆无忌惮, 给人们创造了把任何邪念变成现实的机会。其次, 战争把内心所向往的美好信仰毁灭殆尽。因为在一个不稳定、任何灾难都可能随时降临的战争环境中, 没有人能获得美好的、永恒的东西, 爱情当然也不可能。战争无情的夺走了她的爱情, 也就是无情的毁灭了她的信仰。最后, 战争最可恶的就是它能把青年人变成不敢去信仰的空壳。战争使生活充满分外多变的不安定因素, 有时会用短暂的美好来把你吸引过去并在最灿烂的瞬间将他毁灭, 周而复始。

四、在《永别了, 武器》中当代青年的启示意义

20世纪是一个纷乱复杂的世纪, 21世纪也必然是更为变化莫测的世纪, 所谓生在20世纪成熟在21世纪的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 物质上的极大丰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优势, 但精神上的芜杂却是我们最为致命的弱点。

战争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从古至今就一直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战争的作用分为积极和消极两部分。积极的作用在于, 战争能在必要的时候以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达到目的, 惩恶扬善, 达到政治经历的和谐;战争客观上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 民族的融合。但是战争的消极方面就是带来死亡、毁灭、压迫、剥削和对于人们尤其是战争的主力的青年人的精神世界的摧毁。

海明威在他的《永别了, 武器》中展现的对于战争, 尤其是非正义的战争的整体观念的阐释, 加上展示的战争中青年的种种社会生活图景和战争对于青年人的影响, 都告诉我们要理性的看待战争, 不要轻言战争。

摘要:人类对完美世界的追逐和憧憬是世界文明进程中的永恒主题。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亲身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对战争有着自己完整的认知。本文主要通过对《永别了, 武器》主人公亨利人物人生观的转变的分析, 具体阐述了青年一代的生活、精神等全方位受到了战争的摧毁, 最后结合事实提出青年人应该如何看待和面对战争的观点。这对当代青年的成长起到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爱情,战争,死亡,海明威,武器,启发

参考文献

[1]、海明威.《战地春梦》, 海天出版社, 吴江雄邹树德译, 1995年10版

[2]、[美]乔治.普林浦敦.《海明威访问记》, 董衡巽《海明威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12月第2版第58页

[3]、孙树彪.《通过<永别了, 武器>来看海明威的战争观》,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5月第26卷第5期

永别了武器 第10篇

1 战争的致命打击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

战争给海明威带来的巨大伤害。战争毁灭了他对生活的幻想, 使他丧失了对未来的憧憬。他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非常空虚、苦恼和忧郁。战争使他精神迷惘。《永别了, 武器》是海明威作品中关于战争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它表现了一战结束后“迷惘的一代”对这场愚蠢、野蛮战争的憎恶。

1.1 海明威对战争的热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海明威怀着要亲临战场领略感受战争的热切愿望, 不顾家人的阻止, 毅然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 投身意大利战场。他满怀热情, 能够去前线参战的好消息所带来的兴奋胜过一切。他并没有考虑这场战争的真正意义以及战争的结局。

1.2 海明威战争梦的幻灭

这场战争并不是像海明威和他那个时代的青年所期待的。战争的冷酷, 野蛮使海明威起初对于战争的美好憧憬日渐消失。他感受到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楚, 正如他所说:手术可以取出腿上的弹片, 但我永远无法消除内心深处的恐惧。

残忍的战争改变了海明威的人生观。他指出战争并不能带来幸福, 反而使人们陷入极度迷茫。战争破坏掉的似乎不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还有那深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一份美好。海明威的多数作品中都会笼罩难以掩饰的阴霾, 就是他参战的经历带来的恐惧心理所致。

2 战争对小说中主人公的影响

《永别了, 武器》是海明威借助生动的战争画面和简练的语言将官员和战士的厌战情绪淋漓尽致的呈现。战争给那些希望通过战争改变命运的人们带来的是人性的扭曲。

2.1 人际关系的变化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战争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所导致的破坏在《永别了, 武器》中的体现主要如下:

1) 爱情的曲解

小说中的主人公亨利和凯瑟琳视爱情为游戏。亨利认为他们之间的性接触只不过是为了消除战争的恐惧和打发无聊的时光。

I knew I did not love Catherine Barkley nor had any idea of loving her.This was a game, like bridge, in which you said things instead of playing cards” (Hemingway:1999) .

凯瑟琳原本认为她对爱情是“发了狂”的, 但当听到亨利说他每次一旦从前线返回就会爱上她, 才“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真正关系。

You don’t have to pretend you love me.That’s over for the evening.”;“please let’s not lie when we don’t have to.I had a very fine show and I’m all right now.You see I’m not mad and I’m not gone off. (Hemingway:1999)

爱情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消除战争恐惧的止痛药, 是一种转移注意力方式, 是不计后果的一种赌注。

亨利一开始只是想通过凯瑟琳转移对战争的恐惧, 后来演变成对周围一切野蛮的规避, 直至最后发现真的爱上了凯瑟琳的时候, 战争并没有让他们的爱情幸存—凯瑟琳死于难产, 婴儿也窒息而亡。亨利一个人被孤独地留在世界上, 他悲痛欲绝。

2) 对家庭影响

在《永别了, 武器》中大多数参战战士富有活力, 怀有梦想。为了参战, 他们不顾家人的反对或阻止。他们期望通过战争逃离单调乏味的家庭生活以及摆脱掉沉重的家庭责任。最终他们意识到战争并不能帮他们实现梦想, 可又不敢向家人坦言。家庭观念在他们心中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对家人撒谎甚至是欺骗, 例如凯瑟琳和一位护士的对话:

Don’t write anything that will bother the censor.

Don’t worry, I only write about what beautiful places we live in and how brave the Italians are. (Hemingway:1999)

小说中不乏凯瑟琳这样想建立家庭的一群人, 是战争摧毁了她们对建立家庭的美好愿望。凯瑟琳在战场的后方收拾出了一个小房子等待着亨利, 在她营造的所谓家中她感受不到丝毫安全:“It’s all nonsense.It’s only nonsense.I’m afraid.I’m not afraid.Oh, Oh, God, I wish I wasn’t...” (She was crying) . (Hemingway:1999)

2.2 战争对价值观的影响

1) 信念的缺失

信念是人生的坚强支柱。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敢于直面自己的人生, 会以不屈不挠的斗志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战争使人们渐渐失去了信念。原本他们期待战争能改变单调的生活现状, 但恐怖的战局却让他们的希望落空。不堪沉重打击的人们失去了信念。小说中的牧师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如果不放弃战前的教堂牧师一职, 他的生活应该是美好的。像许许多多那个时代的青年一样, 他奋不顾身的投入战争。战乱的年代, 他最初的梦想被粉碎在军营潦倒的生活中。不但梦想没有实现, 还沦为军团中被取笑的玩具。梦想着通过战争拯救更多灵魂的牧师, 在战争中却连自己的灵魂也救赎不了, 连根本的生存信念也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2) 疯狂的物欲追求

战争的疲乏以及身心的伤害, 各阶层人物都转向疯狂追求物质享乐。士兵们靠着纸牌, 赌马, 酗酒糟蹋已麻木的灵魂或者驱赶内心的厌战及恐战心理。多数军官将战争当做是争功夺利的工具。其中一位胳膊、腿、和脚严重受伤的军官竟然很自豪的向人夸耀:

They won’t kill me...See me do that?We always touch our stars if anybody mentions getting killed. (Hemingway:1999)

面对战争, 他们信念全无。面对这场战争, 他们彻底失去了生活的追求。

2.3 战争改变了人生观

人际关系及价值观的扭曲使人们的内心变得冷漠麻木。他们不再相信美好的理想追求, 却相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不幸。人们更愿意在物质享乐的基础上获取安慰, 而不愿从根本上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战争的惨像改变了人们的人生观。他们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个悲剧。正如海明威为《永别了, 武器》所作的序言“This book is really a tragedy.Such a fact doesn’t bring unhappiness to me, because I believe that the life of human being is a kind of tragedy.And there’s only one result for life.” (Jean Paul Sartre:1988) 。海明威在小说中不断强调战争带来的破坏, 他在描述战争的一开始用了句“In the end only seven thousand died of it in the army” (Hemingway:1999) .“only”一词的运用, 表现出面对死亡时的内心的麻木与冷漠。

对生活无望的人们甚至对于可挽救的生命也是无动于衷。小说中亨利将生命比作是燃木上的一群蚂蚁“the final results for the ants are death...I remember thinking at that time that it was the end of the world and a splendid chance to be a messiah and lift the log off the fire and throw it out where the ants could get off onto the ground.But I didn’t do anything...” (Hemingway:1999) .他可以举手之劳挽救那些可怜的小生命, 但由于不再重视生命的可贵, 他宁愿什么也不做。太多的死亡发生在周围, 死亡已经变得那么平常, 他们已经相信所能做的就是享受现在, 用玩乐或者酒精麻醉自己。对于生活没有了更高的追求, 整个世界都充满着死亡的气息。他们的人生观里只剩下等待死亡。战争完完全全摧毁了他们的灵魂, 扭曲了他们的人性。

3 结论

一战后的美国, 关于战争题材的作品很多, 很多作家开始关注战争的消极影响, 他们都因失望至极而痛斥这场所谓的“为结束战争而战的战争”。也在警示后人, 不可盲目热衷战争, 要热爱和平, 珍惜和平年代的平静而美好的生活。

摘要:该论文将重点探析战争对海明威本人, 对小说《永别了, 武器》中的人物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的影响。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创伤, 人们精神和意识状态也发生了改变, 心理上也受到折磨, 战争最终导致了人性的扭曲。

关键词:海明威,战争,人性扭曲

参考文献

[1]Baker, Carlos.Hemingway[M].New York:American Disgen Press, 1980.

[2]Hemingway, Ernest.A Farewell to Arms[M].江苏:江苏译林出版社, 1999.

[3]Sartre, Jean Paul.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4]何仲生, 项敏.欧美现代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永别了武器】相关文章:

思想武器08-08

自动武器08-11

武器精确制导05-19

武器系统软件06-27

步兵武器论文07-31

武器装备08-24

武器装备系统06-10

女人最好的武器06-18

化学与化学武器05-05

轻武器射击安全07-24

上一篇:现代版灰姑娘下一篇:健康饮食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