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服务业范文

2024-07-20

新疆服务业范文(精选12篇)

新疆服务业 第1篇

1 新疆服务业发展现状

1.1 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单个行业有待完善

1.1.1 服务业产值不断提高,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

从图1看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为:1978~1990年, 服务业发展缓慢, 1990年以后, 服务业发展速度迅速提升。总产值逐年增长, 但缓于新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由表1数据可知: (1) 从1978~2007年, 服务业生产总值由7亿元增加到1247亿元, 年均增长42亿元左右, 远高于第一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 与新疆生产总值的年均约120亿元的增长速度逐渐靠近。 (2) 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07年的35.4%净增17.5个百分点。其中1995~2002年7年间, 全疆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35%, 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快1.4个百分点, 是三大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到2002年底, 全疆服务业年产值达705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7%, 同比上年增长1.5个百分点, 达到历年最高水平。 (3) 2003~2007年, 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 但从年增加值来看每年产值均在稳步增长。

1.1.2 单个行业水平低, 发展较缓慢。分析表2数据可知:

(1) 从服务业同比增长值来看, 新疆一部分服务行业发展较快, 如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房地产业, 金融业, 教育,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年增加值同比上一年均有两位数的增长, 特别是金融, 房地产业相比其他行业发展更为快速, 2007年同比增长值比2006年高出近10亿元, 说明新疆服务业存在优势行业, 现代服务业正快速起步, 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但同时交通、仓储和邮政业2007年比2006年同比增长值出现近4亿元下滑, 说明由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等行业发展水平低, 使优势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2) 从同比增长率来看, 如住宿餐饮,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虽然现阶段发展相对滞后, 年增加值较低, 但增长速度较快, 2006、2007两年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大力发展住宿餐饮,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行业对于促进新疆扩大内需将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3) 从构成比来看, 2007年金融业, 房地产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教育,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的增加值在新疆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比2006年有所上升,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2007年与2006相同;其他行业所占比重与2006年相比均有所下降, 其中批发和零售业超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成为在新疆生产总值中占比最高的服务行业。

(4) 总体来看, 金融业发展速度最快, 2007年增长速度比2006年快1倍以上, 在新疆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最为缓慢, 虽然2007年比2006年增长速度略有提高, 但仅有4.5%, 而且在国民经济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1.2 就业人数快速增加, 就业结构有待调整

1.2.1 新疆服务业就业人数快速增加, 对就业贡献份额逐年提高。由表3数据和图2、图3可知新疆就业人口构成及变化趋势。

(1) 从就业人数来看 (表3) , 1978~2007年新疆总劳动就业人数由491.25万人, 增加到830.42万人, 净增长339.1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净增63.74万人,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净增47.92万人, 服务业就业人数净增227.51万人, 明显高于一、二产业人数。

(2) 从三次产业新增就业人员构成来看 (图2) , 1978~2007年第一产业新增就业人数占总新增人数的18.79%, 第二产业新增就业人数占新增人数14.13%, 服务业为67.08%。从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 改革开放以来, 服务业已成为新疆吸纳就业人员的主渠道。

(3) 三次产业就业人员转移情况来看: (1)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明显下降, 由1978年的72.06%下降到2007年的50.30%, 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和劳动技能提高, 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人口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进入劳动收益率较高的产业; (2) 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在同一时期所占比重不高, 整体稳定且增速略有下降, 由1978年14.33%下降到2006年13.71%, 2007年略有回升至14.25%, 说明第二产业依靠先进的机器设备和自动化的生产手段替代人力劳动, 产值快速增长的同时劳动力的需求并未急剧增加; (3) 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不高, 但增速很快, 就业比重从1978年13.61%增长到2007年35.45%, 增加21.84个百分点, 产值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17.5个百分点, 说明服务业是三大产业中以一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劳动就业量最多的产业,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服务业作为一、二产业的中间产业, 有能力吸纳由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

1.2.2 分行业就业情况。

(1) 传统服务业就业人数稳中有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教育行业的就业人数由2006年42.92万人增加到2007年44.11万人;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就业人数略有下降, 但整体传统服务业部门吸纳劳动力能力高于其它行业部门。 (2) 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少, 人才匮乏。金融业, 房地产业, 技术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等现代服务业2007年比2006年就业人数少量增加, 增加约4万人。新疆劳动力力供给充裕, 但存在结构性失业。缺乏高技术人才, 难以满足技术服务、科学研究等现代服务行业需求。

2 新疆服务业前景分析

2.1 传统服务业逐步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就业前景广阔

(1) 现代服务业市场发展空间广, 潜力大。近几年新疆的工业化建设为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工业园区和边境贸易口岸的建立和开放, 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体制、政策因素逐渐弱化和消除, 城镇人口进一步相对集中, 城市化进程加快, 从而形成对房地产、文化娱乐、教育培训、通信商务、金融保险、科学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旺盛的消费需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将越来越强。

(2) 现代服务业就业形势乐观。随着传统服务业结构升级, 并逐步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必将大量涌现出各类新型的工作形态和工作岗位。虽然现阶段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少, 人才匮乏。但随着国家对高科技人才西部就业的鼓励政策, 每年大中专院校毕业人数的增加及激烈的就业竞争, 就业人员的素质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 信息、计算机及软件业等行业人才匮乏的局面将会得到缓解。同时, 新疆各类培训机构的不断涌现将会为未来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就业人员。

2.2 实施服务业“走出去”战略, 新疆服务贸易前景广阔

(1) 国际环境有利于新疆服务贸易发展。 (1) 地缘优势。新疆地处亚欧腹地, 与八国接壤, 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和东欧的重要通道。随着新疆经济快速发展, 对中亚各国、俄罗斯、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以及外高加索地区经济产生影响。新疆可以依靠快速发展的国际货物贸易为载体, 将各类服务融入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的各个阶段, 使服务跟随货物一同“走出去”,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2) 中亚各国经济状况。中亚各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 但轻工业消费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稀缺。近几年,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社会及居民购买力持续增加, 消费结构升级, 新疆可以抓住先机, 与这些国家开展涉及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医药卫生、旅游、科技教育、俄语系统软件开发、自动化控制、电讯服务等多领域的合作, 前景广阔。

(2) 政府政策支持, 服务贸易大有可为。2008年3月13日,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各有关部门要为服务企业‘走出去’和服务出口创造良好环境。对软件和服务外包等出口开辟进出境通关‘绿色通道’, 对中医药、中餐、汉语教育、文化、体育、对外承包工程等领域企业和专业人才‘走出去’提供帮助, 简化出入境手续, 并纳入国家有关专项资金扶持范围。”借此, 新疆服务业在政府扶持下, 将在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向国际市场扩展, 有力推动新疆服务贸易发展。

(3) 基础设施改善为服务贸易提供条件。 (1) 口岸建设需要服务企业走国际化道路。新疆拥有17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未来几年将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 以二类口岸为依托, 辐射中亚的国际物流网络。这需要建立国际化信息平台, 实施多功能的企业电子账册和电子手册管理, 并配套以交通运输、邮政通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等多项设施。新疆在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业所形成的优势将成为“走出去”的先头军, 为口岸规范、便利、高效的运作提供良好的服务体系。 (2) 交通建设为服务走出“家门”开辟道路。新疆与周边国家共开通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75条, 占全国已开通国际道路运输线路的一半以上;开通双边出入境货物运输线路54条。其中, 中哈间开通直达货物运输线路35条。目前, 新疆是我国开通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最多, 运输线路最长, 出入境直达运输量最大的省区。新疆最有条件成为我国钢铁、石油、化肥、机电等产品向西的物流通道, 走上经济合作的区域化、国际化道路。第二亚欧大陆桥建设和中哈设有管道的开通, 使新疆成为能源和资源合作的加工区。大量人力、物力及技术上的支持无疑为现代服务业“走出去”提供难得机遇。

参考文献

[1]郑吉昌, 夏晴.服务业, 服务贸易与区域竞争[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服务业发展规划 (2003-2005年) 的通知) 文号:新政发[2003]77.

[3]崔亮, 艾冰.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探索-以新疆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8, (6) .

[4]李群芳.新疆服务业就业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李莉, 葛炬.中亚贸易物流现状与发展[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 (11)

新疆加强纺织服装业金融服务 第2篇

新疆加强纺织服装业金融服务

作者: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13年第44期

为深入贯彻中央第四次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新疆纺织服装业金融服务,近日,新疆银监局出台《关于银行业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意见》,从确保纺织服装业贷款持续增长、丰富和创新纺织服装业金融服务方式、强化对纺织服装业的财务顾问服务、有效防范和控制纺织服装业信用风险四个方面,提出了十条具体支持意见。

《意见》突出了“四个导向”:一是差异化导向。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各自总行争取对新疆的纺织服装业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明确重点支持的区域、环节和企业;针对不同类型的纺织企业制定不同的支持策略;对积极完成目标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方面给予绿色通道。

二是创新性导向。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创新产品研发;支持纺织服装企业自主创新和重大技术装备进步;创新信用模式和扩大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支持纺织服装企业采取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多渠道融资。

三是专业服务导向。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自身在信息、人才、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财务建议和资金管理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是风险防控导向。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纺织服装企业经营状况的动态监测,加强对国内外经济走势和行业发展状况的前瞻性判断和预测,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意见》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纺织服装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大对技术水平高、生产工艺先进、经营管理能力强的大中型纺织服装企业和在新疆纺织产业规划确定的 “三城七园一中心”(即阿克苏、石河子、库尔勒3个纺织工业城;喀什、呼图壁、沙雅、巴楚、奎屯、库尔勒、博乐7个纺织工业园区和乌鲁木齐纺织品集散中心)以及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贷支持。

加快新疆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 第3篇

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发达的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并把扩大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作为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省份和独特要道。研究新疆目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对策,大力发展新疆本地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新疆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家及新疆地方政府对新疆服务贸易发展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自治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领导小组并出台了促进新疆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发展的规划和专项资金政策。在新疆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新疆服务贸易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成绩,特别是2009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转暖,中亚地区国家经济逐步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复苏步伐进一步加快,新疆服务贸易环境有所改善,主要表现为:

其一,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2010年新疆服务贸易进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0.52亿美元,同比增长32.96%,高出全国平均增速6.5%,高出新疆货物贸易增速10.29%。其中,出口5.9亿美元,同比增长82.99%,高出全国出口增速50.6%,进口 4.7亿美元,同比下降1.02%。2011年新疆服务贸易继续提高,进出口总额达到12.1亿美元,其中出口稳步增长,增速为21.3%,进口增速达6.8%,扭转了上年的负增长局面(见表1)。2012年前三季度,新疆服务贸易同比增长77.1%,远高于全国平均18%和同期全疆货物贸易8.7%的增长水平。其中出口6.4亿美元,增长126.7%,进口4.1亿美元,增长32.2%。

其二,服务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带动社会就业效果显著。仅2012年前三个季度,新疆旅游、运输、建筑等低附加值的传统服务贸易总额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专利技术使用及特许、金融保险、咨询等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贸易总额同比略有提高。

其三,服务园区基础建设快速推进。2012年9月,新疆政府正式批准新疆软件园为自治区级园区,软件园创业智能大厦已于2012年11月峻工,累计投入资金1.97亿元;云计算产业基地建设也提上议事日程,《新疆天山云计算产业基地实施方案》和《乌鲁木齐云计算产业基地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服务外包产业园规划也已经由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批准,设计工作全面展开。

其四,离岸服务外包有所突破。2012年新疆离岸服务外包签约金额突破1500万美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突破100万美元。总体来看,新疆服务贸易发展势头良好。

表1 新疆服务进出口贸易近年情况 单位:亿美元

表2 近年外商对新疆服务业投资的基本情况

其五,外商对服务业的投资规模偏低,但其发展速度逐步提高。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商对新疆服务业的投资有所下降,只占总投资额的3.6%,2009年明显回升,占到投资总额的44.5%。2010年以来,外国对新疆服务业投资增速一直保持较快的水平,其投资规模占到外商投资总额的1/3以上(见表2)。

二、新疆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贸易发展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平衡

新疆服务贸易多以旅游、其他商业服务等主要利用自然资源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为主,而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通讯、金融、计算机信息等新兴生产性服务部门对新疆服务贸易的贡献很小。据有关数据统计,2012年新疆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进出口占服务贸易总额的80.6%,占据贸易分类的4/5,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专利技术使用及特许、金融保险、咨询等新兴服务贸易仅占服务贸易总额的7%,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服务、广告宣传及电影音像服务所占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基本上是空白,而且相当一部分新兴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起步,远不能满足第一、二产业蓬勃兴起的要求,与全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巨大的差距。另外服务贸易区域分布也不均匀。新疆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其次是边境地区和部分旅游城市,有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市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就占全疆服务贸易额近90%,其余地区只约占10%左右。服务贸易分布严重失衡。

(二)服务贸易人才匮乏

由于新疆服务贸易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低,相当部分高附加值服务业还正处于起步阶段,导致相关行业对服务贸易人才的需求不大;另外高校专业设置也相对滞后,尽管新疆每年高校毕业生达10万余人,但现有人才的供应不能满足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要求,表现在:一方面大多数外贸管理部门、服务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对服务贸易的理念很薄弱,对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及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等专业缺乏深入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疆外贸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另一方面,深刻了解且掌握新兴服务贸易技术的高端人才极度匮乏。在当前服务贸易的发展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的经济背景下,人才短缺、知识结构不合理已成为新疆服务贸易发展的严重瓶颈。

(三)服务贸易管理滞后,缺乏规范化、有序化发展

新疆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如中央与地方在服务业对外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别,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相互掣肘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缺乏统一协凋的管理体系。例如2010年5月新疆商务厅成立了服务贸易处,具体负责服务贸易领域的事务,这一新成立的部门主要负责从宏观上对服务贸易进行监管和促进,但是目前并没有从制度上对服务贸易处和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进行细分,这就造成了商务厅服务贸易处不仅不能发挥从整体上对服务贸易的开放和发展进行监管和促进的作用,而且容易出现多头管理或互相推卸责任缺乏协调的局面,从而影响了新疆服务贸易的规范化、有序化发展。

(四)服务贸易统计体系不完善,数据来源不准确

新疆与全国服务贸易统计体系一样,还很不健全,从而导致新疆有关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统计工作十分困难,有关数据只能从对外经济统计数据中初步估算,统计数据存在着不准确性,尤其是信息、咨询、法律等现代服务贸易领域的统计几乎空白,影响了对新疆服务贸易现实问题分析的真实性,更严重地影响了新疆制定相关服务贸易法规、政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不利于新疆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

三、新疆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努力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

应充分利用新疆在旅游、民族特色文化上的比较优势,对旅游和民族特色文化服务贸易进行综合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旅游和民族特色文化服务的层次和质量,打造—些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旅游文化品牌;深入挖掘信息、科技、财务、法律、金融、会展、物流等服务业部门潜力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于文化、教育、餐饮、医疗、软件等行业应结合新疆与中、西亚的地缘优势和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西亚文化的大同性重点突出研发新疆特色服务贸易。

不断扩大面向中、西亚市场的服务贸易规模和水平,积极培育新疆区内服务外包市场,为跨国企业来新疆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创造良好的条件支持。包括利用新疆软件园和服务外包产业园的建立,充分利用入园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制定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专门政策措施,为外包企业提供低息信贷,减免企业开展离岸外包的所得税和营业税,对用于提供外包所需的进口设备可以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加大服务贸易发展资金扶持力度,除了2012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新疆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外,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项目都应进一步面向服务贸易企业倾斜。

(二)更加注重新疆服务贸易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

政府应积极主动组织和引导新疆企业积极参加京交会、大连软交会、南京软博会等境内外服务贸易展会,拓展新疆服务贸易发展新渠道,充分利用这些服务贸易发展平台转变企业经营理念、提高企业对服务贸易的认识水平和服务贸易发展空间;高度重视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政府应制订相关政策,加大服务贸易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政府对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充分挖掘新疆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资源,把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作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引导新疆各相关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充分利用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卡尔罗计算机职业培训学校等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另外,要加强对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充分利用国家对新疆对口支援的各项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引进有关稀缺人才。总之,通过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完善人才流动机制来增强新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新疆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明确相关部门各自的管理职能和管理任务,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制定出相关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强化政府资金扶持政策,对于已定的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应进一步面向服务贸易企业,且重点向中小企业倾斜,以推动新疆服务贸易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并逐步完善重点服务贸易企业的联系制度,对于国家重点培育的服务贸易企业诸如:新疆立昂电信技术有限公司、新疆熙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新疆卡尔罗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政策支持。

(四)抓好服务贸易统计工作

充分利用国家服务贸易司所设立的关于网上申报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平台,由新疆服务贸易处负责引导和督促各地州及时上报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并联合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分局、自治区工商管理局、自治区统计局等部门加快建立新疆服务贸易企业信息库;尽快落实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开展服务贸易统计的试点工作。另外,为了提高新疆各地州服务贸易统计申报的正确性和准确度,应由地方政府牵头并出资,由自治区统计局负责在全疆范围内定期举办关于服务贸易统计方面的培训,以加强服务贸易统计项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提高服务贸易统计水平。▲

[1]新疆商务之窗.2011年上半年新疆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EB/OL].http://xinjiang.mofcom.gov.cn/.

[2]新疆服务贸易“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12.

[3]黄毅,安徽省服务贸易发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4]K燕,异质性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相关性的实证检验[J].国际服务贸易评论,2009(3).

[5]程乙洋,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新疆主要经济政策绩效评价[D].新疆财经入学,2010(6).

[6]朱淼淼,陈晓.新疆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J].特区经济,2011(12).

新疆服务业 第4篇

1、总量不断扩大, 增速不断提高

新疆服务业的发展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改革开放前, 总体上来说, 新疆的服务业总量小, 增长速度缓慢, 结构畸形。1978年, 新疆服务业总产值为7亿元, 占总产值17.3%左右。改革开放后, 服务业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年平均增速超过13%以上, 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2007年新疆服务业增加值为1247亿元, 比2006年增长14.3%, 占新疆GDP的比重为35.4%, 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39%。服务业的快速稳步增长, 对繁荣市场经济, 构建和谐新疆, 改善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2、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改革开放以后, 伴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年, 新疆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次序由原来的“一、二、三”型优化为现在的“二、三、一”型, 呈现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服务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局面。现已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 服务业占重要地位的具有现代工业化水平的产业结构。

3、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改革开放后, 新疆的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逐渐趋向合理。服务业从业人数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从业人员数由1978年的66.84万人猛增到2007年的294.35万人, 就业比重上升到了35.2%。从1978年到2007年, 在新增加的就业人员中, 服务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70%以上。第三产业不仅吸收了大量的新增劳动力, 而且还吸收了部分农业和工业转移的劳动力。可见, 新疆服务业是从业人员增长最快, 吸纳新增从业人员最多的行业。

4、传统服务业保持优势,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新疆服务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有比较明显的变化。传统服务业如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并采用了新的技术和业态进行改造和升级。同时, 新兴的服务业如房地产业、旅游业、信息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业、社会服务业等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 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二、新疆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

1、服务业整体吸纳就业量偏低

据测算,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 可以新增劳动就业人员增长2个百分点。纵观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 服务业是就业的主体, 就业率在各产业中的比重最高, 平均达到70%以上。虽然, 新疆服务业就业人数从2000年的191.9万人上升到2007年294.35万人, 增加了102.45万人, 服务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28.54%上升到2007年的35.20%。但是目前在新疆, 第一产业仍是解决就业的主力, 所占比例为51.1%, 远远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 这显然限制了新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2、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大

尽管新疆各地都积极发展服务业, 但地区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 差距还在扩大。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大都集中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如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克拉玛依等地州。发展缓慢的主要是南疆地区如和田、喀什、克孜勒苏州等地州。服务业的发展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总量上, 还表现在内部结构层次上。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州、塔城等地区经改造的传统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更快, 其在服务业的占比达65.0%以上;而和田、克州、喀什、阿勒泰、伊犁等地州服务业主要依赖传统服务业、社会保障福利业和公共管理服务业等发展。

3、服务企业规模小, 竞争力差

新疆服务业产业化组织程度低, 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 缺乏起龙头带动作用的大集团和大公司。这些中小型服务企业还未形成产业群, 产生不了集群效应, 普遍经济效益不高。服务业中的许多行业及处在垄断状态, 行业进入门槛高, 对外资及民营资本进入有诸多限制, 许多服务业的产品价格由国家统一管理, 整体开放程度较低。服务企业在经营中采用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较少, 多数依赖传统手段, 集中于低端的竞争, 竞争水平差。

4、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经营环境还欠优化

在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上, 存在许多不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 土地、税收、信贷、能源以及更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中, 偏重鼓励投资工业而轻视服务业的问题长期存在, 要素资源分配向工业倾斜, 土地、电力等要素资源价格, 服务业明显高于工业。目前还尚未形成规范的适应服务业发展的行业标准, 地区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造成行业内竞争秩序混乱, 不少企业诚信缺失, 有关部门对服务业市场监管乏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快新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解放思想, 推进新疆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新疆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克服小农意识和传统思想的束缚, 在理论和观念上彻底清除过去对服务业的偏见, 要树立和宣传先进的产业观、产品观和财富观, 要认识到发展服务业, 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新疆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和作用。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 首先, 进一步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 突破体制障碍, 打破垄断, 放宽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 加大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为新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其次, 现代服务业的主体渠道应实现由政府向企业的转化, 加快事业单位改制, 实现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 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分开, 凡是适宜产业化经营的, 都要进行经营方式改革。第三, 要推进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等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突出主业, 分离辅业, 实现服务需求的社会化。

2、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宏观调控。

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多层次的、庞大的产业系统, 政策性和动态性强, 涉及到经济、政治、技术、法律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单靠某个部门难以完成整个服务业体系的建设, 新疆政府综合管理部门要做好现代服务业总体规划及具体行业的专项规划, 合理布局现代服务产业层次, 出台相应扶持政策, 引导生产要素流向急需的服务业各部门。尤其要做好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旅游、社会服务等行业的专项规划。规划要把握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特色农牧业和特色旅游业等为主的资源型产业区域经济特点, 准确选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重点突出对产业竞争力强和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发展, 引导资金对服务业薄弱环节、关键环节和新型行业的投入。

3、促进新疆服务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重点发展以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加快发展以特色旅游业、信息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大力改组改造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 并运用代理制、配送制、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和交易手段, 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在区域结构上, 应当根据各个地区的情况、资源特色及优势,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状况, 形成合理分工协作机制, 选择重点产业或行业, 构建和培育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和发展方向, 实现专业化和规模经济。

4、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广开投融资渠道。

首先, 政府要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现代服务业领域。根据现代服务业各行业的不同特点, 通过放宽资本市场准入限制, 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调动民间和外资的积极性, 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向基础设施、金融保险、现代流通、旅游设施、公共交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 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第二, 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服务业集团、公司进驻新疆, 促进建立一批中外合资、合作服务企业。鼓励国内外大型服务企业在乌鲁木齐、库尔勒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分销中心和配送中心, 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外向发展。第三,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通过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直接投资、服务贸易等方式向新疆的转移, 加强与国际知名服务企业的合作, 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利用跨国公司的经营渠道和市场网络, 输出服务产品。第四, 通过兼并、联合、上市、重组等形式, 发展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合资、合作式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

5、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 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与城市化进程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 才能扩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只有人口相对集中, 才能形成规模化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根据新疆地广人稀, 地处边远, 生存条件较差, 农业生产一年一季, 远离祖国东中部地区的特殊性, 新疆应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实施城市化战略结合起来, 以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而城市化则应走大中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一要以信息化为关键环节推动城市现代化, 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 注意形成城市化产业带;二要加快城市环境建设, 注重最佳投资和创业环境的营造, 增强城市吸引力;三要积极通过城镇与工业化有机联系, 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提高城市居民和农牧民收入, 扩大现代服务业消费群体, 创造需求基础。

参考文献

[1]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2008.

新疆服务业 第5篇

上传资源

一、登录平台

1)桌面双击IE浏览器快捷方式,启动IE浏览器(图1)

(图1)

2)IE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

edu.xjcxedu.com 并按回车键打开“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功服务平台”网站。(图2)

(图2)3)点击平台右上角的【登录】按钮。(图3)

(图3)4)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图4)

(图4)

5)点击【登录】按钮后右上角显示【个人中心】【退出】字样,表示登录成功。(图5)

(图5)

忘记用户名或密码可以找向管理员吾那尔汗老师提供真实姓名,可以找回用户名和密码。

二、上传教案

7)点击【个人中心】打开个人中心。在【成果展示】栏目中找到相应的资源上传链接。(图6)

(图6)

下面以上传教案为例讲解上传过程。

8)点击【教学资源】按钮,进入教学设计浏览页面。(图7)

(图7)

9)再点击教学设计浏览页面右上角的【上传教学设计】按钮,弹出上传资源对话框。(图8)

(图8)

10)上传资源对话框中通过点击【添加文件】按钮制定准备上传的文件。(图9)

(图9)

11)依次选择【课程】中的学科、教材版本、目录以及课程名称等选线后点击上传按钮。(图10)

(图10)

12)如果资源成功上传会显示【xxx资源上传成功】字样。(图11)

(图11)

教程制作:吾那尔汗

新疆特色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第6篇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数据库;PHP;MySQL;溯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S1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431-04

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作物生长季节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较少,广阔地域分布着丰富的物种资源,十分有利于一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发展。特色农产品是指一个地区特有的品种资源或优势品牌,并已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拥有较为成熟的栽培或养殖技术,具有较好市场发展前景的农产品。新疆农作物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大约有一千多种,果树资源丰富。特色鲜果产品如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哈密大枣、阿克苏苹果等因糖分高、味鲜美,受到消费者喜爱。部分干果产品如吐鲁番葡萄干、薄皮核桃、巴旦木等,以及品质独特的天然药物麻黄、红花、雪莲,由于是新疆独有或主产于新疆,其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竞争优势[1]。近年来,新疆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特别是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明显,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啤酒花、番茄酱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畜产品、甜菜糖生产基地。新疆果业集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社控股的大型林果业企业集团。近年来,该集团分别在新疆投资建设了乌鲁木齐市万t干果、坚果加工項目、昌吉市30万t果蔬综合加工项目、伊犁州10万t果蔬综合加工项目、吐鲁番地区出口葡萄干加工和示范基地项目、阿克苏市果品保鲜库建设项目、喀什地区10万t林果加工项目;建成综合果蔬加工生产线5条,干果、坚果加工生产线3条,2.5万t果品保鲜库,农副产品仓储群30万m2;按照“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模式,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发展订单农业2.67万hm2,加工、物流配送农副产品100万t/年,形成“龙头牵引,基地带动,网络辐射,企农互利”的经营格局。本研究利用计算机、物联网等技术联合搭建一个新疆特色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旨在促进新疆特色农产品更好地种植、推广、销售,推动新疆农业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系统技术框架

系统是基于B/S模式,B/S(Browser/Server)模式即浏览器与服务器模式。B/S模式与C/S(Client/Server,即客户端与服务器)模式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包括:开发、更新、维护成本低;有Web浏览器即可,无须安装客户端;升级方便;适用于较大规模用户;系统采取流行、成熟的“PHP+MySQL”技术,利用浏览器通过Web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只要有1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该系统,即客户端零维护;系统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就可以登陆系统平台。该系统的设计模式见图1。

1.2系统开发应用的技术

1.2.1PHP

PHP(超级文本预处理语言)是一种开源的动态网站开发语言,最初是1994年由Rasmus创建的。最初PHP只是一个简单的用Perl语言编写的程序,用来统计个人网站访问量。以后越来越多的网站使用了PHP,并且强烈要求扩充PHP的新特性,PHP逐步发展为当今功能强大的用于开发动态网站的PHP语言[2]。PHP支持很多数据库,能够轻易地整合Oracle、MySQL、MySQLServer等多种数据库,并且提供专用的函数库用于数据库访问和操作[3]。另外PHP还具有高效执行、源代码开放、交互性较强等特点,是一个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动态网站开发语言。用PHP开发网站,开发过程简单,用户维护方便,而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正是得益于上述特性,PHP自出现以来,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在国内PHP发展也非常迅速,百度、新浪、搜狐等各大互联网门户都在广泛使用PHP。

1.2.2Apache

Apache是目前Web网站使用最为流行的服务器软件,它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功能强大且免费。

1.2.3MySQL

MySQL是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Web数据库之一。与PHP一样可以运行在Windows、Unix、Linux平台上,数据处理速度快,稳定性好,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权限和口令管理系统。它提供了一个中型数据库所需的一切条件,功能强大、灵活,支持多用户、多平台,是性能理想、小巧玲珑的数据库系统。

1.2.4系统实现原理

Apache是最通用的网络服务器[4];MySQL是带有基于网络管理附加工具的关系数据库,PHP是采用面向对象脚本语言。PHP系统兼容性可以在“Apache+MySQL+PHP+Windows”环境下运行,因此这些软件是架构数据库驱动的动态网站的最佳组合[5-6]。

因为脚本是在服务器端运行的,所以Web服务器完成所有处理后,将标准的HTML页面送往浏览器。这意味着PHP只能在可以支持的服务器上运行。让脚本驻留在服务器端的另一个益处是,用户不能看到原始脚本程序的代码,用户看到的仅是最终产生的HTML内容。PHP工作原理见图2,系统实现整体框架见图3。

2结果与分析

2.1功能设计

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农业与计算机领域专家意见,在进行新疆特色农产品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设计时,考虑到关于特色农产品的各种信息与多个用户层次的功能需求分析,确立了新疆特色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7-8]。

各级用户通过统一的登录页面进行登录,根据用户角色权限不同,显示不同的功能页面,完成特色农产品的查询、订购、溯源、上传或下载、管理等工作。其中一般用户浏览农产品基本信息并订购农产品,或查询农产品的溯源信息;在产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质检、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中涉及到的用户对农产品信息的管理与统计;企业商家对自家农产品信息的发布与管理;监督部门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和质检信息的审核和管理;统筹管理科人员对系统中涉及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系统管理员对平台进行运行维护。

nlc202309032137

该系统主要包括产品展示、供求信息、商家信息、产品溯源、统计分析、新闻资讯、系统管理等7个模块(图4)。

2.1.1产品展示

主要根据新疆特色农产品的品种进行分类,分为粮食、植物油、鲜果、干果、药材、棉麻、其他产品7类,以及各个二级分类。比如鲜果分为苹果、香梨、葡萄、西瓜、哈密瓜等;干果分为葡萄干、红枣、巴旦木、核桃、杏干、开心果等;药材分为枸杞、天山雪莲、红花、罗布麻、灵芝等[9]。根据这些分类来展示特色农产品的名称、产地、成分、商家、规格、价格等基本信息,如果用户要购买产品,可将产品加入购物车,并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支付。

2.1.2供求信息

主要用于发布购买和销售农产品的信息,将这些供求信息发布到该开放平台上将促进特色农产品信息资源的共享,减少生产者因为农产品不能进入市场、卖不出去带来的损失和销售者因为销售渠道不通畅导致产品积压带来

的经济损失,也减轻了消费者因为无处购买产品而带来的不便。供求信息根据买卖关系分为供应与求购2类。供求信息功能主要是针对须要大量购买或出售农产品的用户设置的。供求信息主要包括产品图片展示、分类、产品服务、产品单价、最小起订量、最大订货量、有效期限、联系单位、联系方式等。

2.1.3商家信息

商家信息模块主要是为保证供应商的诚信和规范建立的。供应商企业或个体将自身信息上传到该系统中,方便用户了解该商家的基本情况、资格审核情况以及商家旗下所有农产品情况。商家信息包括店铺名称、主营业务、是否通过审核、产品品种数量、诚信档案、所在地、联系方式、用户评价等。

2.1.4产品溯源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添加剂、催熟剂、膨大剂、剧毒农药的滥用以及土壤污染等,危害人类健康的案例层出不穷,在农产品的包装、配送运输、销售环节均存在安全隐患风险。该模块主要是为方便消费者追踪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整个链条。生产者记录有关生产的档案信息,加工包装成产品到监督环节的审核信息,再到运输环节的运输记录、超市销售档案,最后链条终点是消费档案的建立,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使农产品安全可溯。

为了保证生产档案中环境土壤信息的准确性,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来实现信息的采集。主要传感器有:用于检测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以及N、P、K等元素含量的电化学离子敏传感器,用于快速检测高质性细菌的生物传感器,用于监测农田气体排放的气敏传感器等硬件设施[10]。这些采集到的土壤元素含量、细菌含量分布、气体环境等信息可以利用相关技术被传输到数据服务器,信息被存储起来分类处理,和通过WebGIS技术获得的产地空间数据信息以及农事播种、整理、收获等作业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生产档案数据[11-12]。农作物经过加工、包装、检验、审核等过程形成农产品产品档案,由生产档案与产品档案组成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信息溯源档案,再将配送运输销售环节的信息通过二维码软件技术转换成二维码,并打印、粘贴在产品包装上[13-14]。消费者等普通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输入二维码编号查询产品信息。溯源流程见图5。由图5可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是为了确保农产品在各个环节作业时保证质量安全;从消费者到生产者是为了方便在食品安全问题过程中可以快速分析出是哪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并进行问责等处理。

2.1.5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由价格中心、价格指数、销售统计等部分组成。价格中心主要是用于发布一些批发市场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包括批发市场、农产品、最高价、最低价、均价、产地、信息员、联系方式、发布日期等信息的浏览及查询。通过价格中心可以了解某个时间段农产品的价格情况、不同批发市场的价格信息,有利于购买者与供应商进行参考,以选择合适的价位及地点进行购买与销售。价格指数和销售统计分别反映某个产品在一定时间内价格和销售量的波动趋势。

2.1.6新闻资讯

该模块主要发布一些关于农产品基础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新闻、公告,或提供一些农业期刊信息,农产品信息网站的链接和导航,用户可以查询下载有关文件或视频。

2.1.7系统管理

系统的每个用户对于自己的基本信息都具有基本维护功能。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可以对后台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修改、增加、删除等在线维护,对系统用户信息审核,设置系统资源、用户登录等权限。

2.2数据库设计和平台实现

系统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根据特色农产品信息服务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库中包含农产品分类表、供求信息表、订购信息表、销售信息表、溯源产地信息表、农事信息表、加工信息表、储藏信息表、配送信息表、新闻资讯信息表、商家企业各类用户基本信息等。

该系统建立在B/S模式上,采用Windows系统,Apache为Web服务器和MySQL后台数据库服务器,采用PHP等语言开发运用,使用Dreamweaver作为网页辅助设计和编译器,为系统做好开发准备。图6为求购信息页面,图7为价格信息页面。

3结论与讨论

采用农业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新疆特色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将涉及新疆特色农产品供产销一条龙的基地产区、栽培管理、采收、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关键技术环节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采用“Apache+MySQL+PHP+Windows”环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记录与监控。系统使用过程中,用户通过查询农产品供应信息可以了解农产品供求情况,可以通过查询农产品供产销溯源信息获取农产品安全信息,如果出错可以快速进行查找解决,确保食品安全。但因为新疆特色农产品种类较多、属性不一、内容广泛,该服务平台还须要不断修正和完善,目前系统还处于初步建立和应用阶段。

新疆特色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新疆果业集团建设的生产基地、加工中心、仓储配送、销售链为设计基础,为农产品的生产、订购、销售等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提高了农产品的可溯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消费者对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关注,加强了产品质量监督,促进了新疆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欢,孙兰凤,袁媛.新疆建设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条件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2(5):29-30.

[2]杜闯.PHP在动态网站开发中的优势[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13):3342-3344.

[3]张莹.信息分类编码在线查询——基于PHP+Apache+MySQL的Web数据库开发实例[J].情报科学,2004(4):510-512.

[4]刘跟奎.校园交易网站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2):182.[HJ1.63mm]

[5]JasonG.PHP与MySQL程序设计[M].朱涛江,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09-112.

[6]赵鹤芹.设计动态网站的最佳方案:Apache+PHP+MySQL[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4):933-934,938.

[7]边巴旺堆,张旋,白玛拉姆.基于物联网的西藏农牧产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西藏大学学报,2013,28(1):94-99.

[8]杨功元.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34(4):222-225.

[9]陈兵.新疆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贸易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1,3(3):33-35.

[10]任守綱,徐焕良,黎安,等.基于RFID/GIS物联网的肉品跟踪及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0):229-235.

[11]刘家玉,周林杰,荀广连,等.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377-379.

[12]李文峰,李超,杨林楠,等.基于WebGIS的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6):198-202.

[13]徐海斌,王鸿翔,杨晓琳,等.现代农业中物联网应用现状与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398-400.

[14]盛利民,魏雪涛.二维码在农产品溯源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34(18):330,332.

服务经济发展建设美丽新疆 第7篇

(一)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确保了就业局势的平稳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 是广大人民群众谋生的基本手段, 生活的主要来源。我们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 始终把扩大就业作为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大事来抓,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推动了就业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就业总量稳步增长, 就业局势总体平稳。近几年来, 我区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员都在35万人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20万人以上。

当前, 全区城乡就业人数为867.4万人, 其中, 城镇就业人员为386.3万人。从近年就业情况分析来看,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逐年下降, 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逐步上升, 非公有制单位成为就业主渠道。

一是构建了就业工作体系。全区各级政府自上而下成立了统筹城乡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 层层建立就业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体系, 实行了监督检查和定期调度、通报制度。

二是完善了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就业形势变化, 连续实施了三轮积极的就业政策, 制定完善了扩大就业、税费优惠、金融支持、城乡统筹、群体统筹、灵活就业、就业援助、就业补贴、资金保障等一系列扩大和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 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三是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和“政府主导, 部门服务、行业引导、社会参与”的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 树立了“大职教、大培训、促大就业”的观念, 实现资源共享, 构建了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自治区一、二、三产业和石油石化职教园区、八大主导产业公共实训基地、地州特色产业实训基地、县市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和乡镇中学劳动预备制定点培训实训基地, 积极推进素质就业工程, 促进了数量就业向素质就业转变。几年来, 全区培训各类人员1000多万人 (次) 。

四是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区街道、镇、社区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 90%的乡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 基本形成了自治区、地 (州、市) 、县 (市、区) 、街道 (乡、镇) 、社区五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地、县人力资源市场已经基本建立, 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了规范化就业服务。

五是完善了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对零就业家庭、低保人员、“4050”人员、长期失业人员、失地农民、残疾人、国有企业失业人员等7种人, 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 实行动态登记管理制度, 实施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2005年以来, 全区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 共帮助3万多困难群体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从2005年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实现城市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二)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自治区将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工作重点, 不断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 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进入发展最快的时期。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 统筹层次进一步提高, 社会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参保人员得到更多的实惠。基本养老保险已实现省级统筹, 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在全区14个地州全面开展并实现了地级统筹。截止2009年底, 全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82万人。

一是完善了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向全国推广的模式之一。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提前一年实现城镇居民全面覆盖, 关闭破产企业和其他困难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民工“平安计划” (二期) 如期推进, 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启动了新农保试点工作, 13个试点县市已参保42.56万人。

二是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保险工作。养老保险已覆盖到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进城从业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公有制企业单位、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将城镇各类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职工、城镇个体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大学生、农民工以及全体城镇居民都纳入了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将所有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及其职工纳入了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重点是将国有大中型煤矿企业、矿山、交通运输企业、建筑施工等高风险企业及农民工纳入参保范围。

三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连续六年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进行调整, 月人均养老金提高到了1553元, 已连续10年实现养老保险当期发放无拖欠;各地贯彻新医改方案, 通过提高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探索推进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等方式, 提高了参保人员的医保待遇, 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管理目标;建立了失业保险待遇随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长效机制, 失业保险基金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主要用于促进就业再就业;全区共有1.2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4.2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四是经办服务能力明显提高。自治区紧紧围绕“指导、协调、管理、监督、服务”这一总体目标, 全力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各项工作。坚持目标责任制, 强化激励约束工作机制;高度重视基金安全, 强化社保基金安全监督管理, 确保了基金保值增值, 社保基金会计年报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一等奖;加强对社会保险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应用, 启动了社会保险档案的规范管理工作, 开展了养老保险基金精算分析工作, 为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加强窗口建设,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规范经办流程, 方便参保群众。不断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水平, 以优质的服务营造了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 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用人机制不断创新完善

按照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 会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顺利完成了公务员法入轨实施工作, 建立了公务员登记、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审核审批等制度, 全面实行公务员凡进必考和区、地、县、乡四级统一考试制度, 完善了面向基层倾斜的考录政策。截止2009年, 全区公务员总数为15.6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6.3万人, 占40.1%。在试点基础上, 2004年全面启动以推行聘用制和实施岗位设置管理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初步建立了与我区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 截止2009年底全区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占事业单位总数的62%, 完成聘任的岗位占岗位总数的73%。平稳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着力探索解决我区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中突出矛盾和向南疆三地州实行政策倾斜的办法, 完成了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 会同财政部门规范津贴补贴, 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收入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 积极推进人才强区战略,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浅析新疆公共温暖服务体系的建设 第8篇

一、新疆公共温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不健全, 城镇和乡村发展不均衡

纵览全局, 新疆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不相匹配, 和大力发展新疆地区的公益文化事业发展不相匹配, 和现阶段全中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的宏观目标不相匹配。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 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加之底子薄、基础很差, 使得新疆地区的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少之又少。例如:以建设公共图书馆为例, 根据官方统计, 截至2010年整个新疆地区一共有103座图书馆, 但是有了图书馆, 没有书籍的现象在各个州县普遍存在。一少部分地区实现了免费开放图书馆的措施, 但是由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稀少, 场地狭小, 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且图书馆内的图书数量、书籍种类层次不等, 很难满足现代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此外, 新疆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主要体现在城镇和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不均衡。城镇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乡村地区相比, 明显健全、充足。乡村地区由于环境条件很差, 交通不方便, 信息闭塞, 导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比较落后, 相应的服务体系建设也不完善。

2、缺乏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优秀人才

新疆地区只有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队伍, 才能保障公共温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目前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 建设人才的数量和规模远远不够, 且现有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达不到要求, 创新管理意识淡薄。有很多工作人员依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 建立的公共服务设施不能很好地符合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需求。其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也逐渐迈入信息化时代, 人民群众很容易受到外界纷繁复杂信息的影响, 其思想变化剧烈, 我们在进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时, 人才的缺少, 致使一部部分人员没有深入群众做充分的调查活动, 不了解群众的真实服务需求, 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最后, 对建设新疆公共温暖服务体系的思想认识不够, 过去的很多年, 新疆的地区领导都非常重视经济建设, 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专业性人才严重不足。这主要表现为人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文艺性质的人才青黄不接, 且创新性的建设人才更是缺乏。

3、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不足

经过详细的调查我们发现, 新疆50%的地区不能进行建设公共温暖服务体系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的不足。对建立公共温暖服务体系来说, 公共服务器材设施和场地都是方便群众开展公共活动的最基本的条件。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由于缺乏必要的建设经费, 致使很多地区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备上不够齐全, 服务场地也严重不足, 公共温暖服务体系建设也就根本无从谈起。尤其是新疆基层的公共服务设施档次很低, 功能较少, 自从农村的税费改革以后, 乡镇运转的经费非常紧张, 很多乡镇地区的公共活动场地建设条件较差, 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并且确保新疆地区进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制度不健全, 资金分配不合理。最后,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 地域较广, 民族较多, 同时和多个国家邻近, 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都在这里相互融合和聚集,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 但是在建立覆盖面积广的公共服务体系时却面临着和其它各省市不同的难题: (1) 多个民族聚集在一起, 使用多种不同的民族语言, 公共服务体系在满足各个民族的需求时有一定的难度。 (2) 个别地区地广人稀, 且人口分布居住相对分散, 需要大笔建设经费, 势必会影响公共服务的建设质量。 (3) 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严重制约着公共服务的水平。

二、加快新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

1、政治方面措施

统一思想, 提高全体人民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认识。从新疆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都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颁布的有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政策。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人员要把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放到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 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 政府协助管理服务, 相关行政部分具体实施的工作体系。针对乡村地区环境条件差, 交通不畅, 信息闭塞的情况, 要给予一定政策方面的支持, 帮助乡村地区发展经济, 提高人民的收入, 进一步缩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的发展差距, 建立健全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

2、经济方面措施

面对新疆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 把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体系中, 建立对该项工作的稳定资金投入机制。努力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发展地区特色产业, 增强新疆地区的经济实力, 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适当向乡村地区倾斜, 落实好相关的资金配套设施, 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此外, 各地区的领导要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 对个别图书馆面积不达标, 基础设施落后, 不能达到基本的服务条件的地区进行彻底的改造。积极地落实好从城市住房公积金中抽取的1%的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政策, 争取建立覆盖城镇、乡村广大面积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发挥公共服务体系基本作用的同时, 可以采用政府采购、委托办理的方式, 积极引导各界社会公众力量参与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来, 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投资, 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社会各阶层力量积极投资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制度。在此基础上, 建立基金管理监督制度, 用好管理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每一毛钱, 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进而推动公共服务建设的社会化和多元化。

3、文化方面措施

要鼓励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积极地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 建立惠及全新疆各组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积极推行由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策划、社会媒体宣传造势, 市场上各个企业大力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道路。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文化资源, 取得政府、社会公众的支持。其次,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公共温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流砥柱, 所以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培养一批人民群众喜欢的文化代表人物, 提高文化宣传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鼓励他们积极地开拓文化建设工作的新领域, 到人民群众中开展思想文化教育工作, 提高人民群众对建设公共温暖服务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此外, 在工作过程中, 注意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的发展状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 作为衡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效果的根本标准, 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与进步。进而提高人民群众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接受程度。

参考文献

[1]石银, 关俊华.刍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J].学理论, 2009 (27) :556-558.

新形势下新疆服务企业营销策略探讨 第9篇

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 给各个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不同的发展机遇,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定位, 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加重, 服务业的自身特点又与其他行业不同, 随着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 服务业的营销越来越被企业关注, 服务的无形性, 消费的同时性等特性, 成为各学者研究的重要支点。新疆服务业随着新疆的发展与开放, 对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各企业在做好服务方面也越来越重视。

二、新疆服务业营销现状分析

新疆和平解放以后服务业有了较小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 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 市场竞争机制的导入和改革开放, 新疆服务业快速发展,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 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新疆第三产业平稳增长, 自治区把促进服务业大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 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 积极发展面向消费的服务业, 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加入WTO大环境下, 新疆服务业取得了喜人成绩, 服务业年均增长不断升高,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新疆服务业的发展调节了新疆对第一、二产业依赖过多, 也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就业问题, 随着新疆服务业大高速发展, 还会给新疆带来更多的现实利益。所以在此机遇下,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为重要。

三、新疆服务企业发展机遇分析

(一) 经济全球化促进新疆服务业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全球范围的产业垂直转移。外国服务业的直接投资正在加快, 而中国则以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则成为吸引国际资本进人的良好场所, 新疆位于中国与欧洲各国的的交界处,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首要重要地点, 随着以后国际间交流的增加, 新疆服务业必将面临巨大发展。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逐步提高是一条普遍的规律。服务业即将成为新疆新一轮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成为新疆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吸引外资加快服务业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已成为发展的必要路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尤其给新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催化作用。

(二) 亚欧博览会给新疆服务业带来发展机遇

中国-亚欧博览会是乌洽会的继承和升华, 将连续举办十九届的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 是新形势下我国着眼于进一步扩大沿边开放和向西开放的步伐, 将新疆打造成为我国向西开放桥的头堡, 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举办亚欧博览会, 发挥新疆的地缘优势, 将新疆发展成为区域国际交流平台, 对拓展与中、西、南亚和欧洲各国全方位、多领域的经贸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站在新的起点上, 新疆与国家各省区的合作交流将会进一步加强, 同时与各国贸易的交流也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三)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促进新疆服务业发展

中国与亚欧国家间已经有相对成熟的资源合作, 新疆在中国与亚欧国家之间的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疆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 同时使文化交融中心。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中有新的发展机遇。新疆利用自身地缘、资源和产业优势构建中亚地区亚金融中心、交通枢纽中心、科技中心、医疗中心等。同时新疆打通了中国向西开放的通道, 实现真正的开放, 利用新疆自身文化优势, 实现中国与亚欧各国的“民心通”。新疆可以借助、多民族多文化汇聚, 同源跨界民族共有历史文明记忆及共有民族心理的先天优势, 加深中国与亚欧国家民众的相互理解。新疆作为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亚欧大陆的桥头堡和连接各国的交通中心, 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必将成为我国西向战略的重要支点和战略高地, 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具活力和投资潜力的地区,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此同时, 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新疆服务业将面临更大的市场机会。

四、新疆服务企业营销策略

服务产品必须符合顾客的需要, 合理定价, 通过便利的渠道分销, 并且向顾客积极促销。消费者对企业的品牌忠诚度、形象信任度以及销售服务的满意度成为购买商品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迫使企业不得不重视服务品牌的创建。在新的发展机遇下, 新疆服务企业要加大自身建设, 以多种营销策略发展企业营销, 促进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生存。

(一) 建立多渠道策略

现代服务企业的服务产品要想实现其价值或使用价值, 也必须通过一个有效的营销渠道提供给消费者。服务平台多元化、立体化, 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便利, 如已经建立了店面服务接待平台可以合作建立语音服务平台、移动服务平台、网络服务平台等多元化服务平台, 主动地利用多种沟通渠道进行客户访问, 可以使用电话、电子邮件、上门访问和网路推销等多种渠道提供服务。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自身特点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可以采取一级代理渠道为辅的策略, 来为跨地域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而现代信息化的发展, 促使我们更多的使用网络等信息化的渠道来促进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

(二) 加快制定相对应的价格策略

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 发现不同顾客群体的具体需求, 通过发现顾客对价格和质量的反应程度, 从而判别顾客对产品的认知价值, 制定相对应的价格策略。服务价格敏感的顾客群体, 一般对应着收入较低的消费群体, 一般对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是很高, 在服务过程中, 顾客将所付出的货币成本作为最重要的服务价值决定因素, 因此, 定价应尽量以成本定价策略来吸引顾客。例如一些新疆当地小吃店, 消费者基本是为了解决饥饿感, 此时就该定价稍低。服务质量敏感的顾客群体收入稳定且具有追逐高质量消费的意愿, 针对此类顾客的特点, 高质量的服务能够吸引此类顾客群体的消费意愿, 企业尽可能采用组合方式的定价策略, 制定与服务质量相匹配的服务价格。由于服务定价没有具体的指标和策略, 单一的定价策略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需要对多种服务定价策略进行组合以适应不同的顾客群体。

(三) 加强宣传营销

宣传营销是将某种事物或观念向大众加以说明、讲解和传播, 使群众相信该种事物的存在和该种观念的正确并产生预期行为的经营手段。宣传营销师围绕企业形象和服务产品进行消费引导、市场诱导。由于服务产品的无形性, 所以服务企业的广告策略以全方位, 多角度的方式为主, 配合人员推销来开拓市场, 进行服务企业的营销活动。通过“拉”式策略和“推”式策略的有机结合, 使目标消费者易于了解和接受企业的服务产品。新疆是我国西北大省, 拥有得天独厚的风景资源和矿产资源, 新疆有独特的民俗与人文习俗, 对内的服务业的促销可主要依靠人员推销和广告促销, 在风土民情上多做研究。对外的推销可依靠网络的传播, 在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 协助政府做一些政府营销, 地区营销, 抓住新疆发展机会, 在支持新疆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服务业自身发展。例如新疆物流业的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必然给新疆物流业带来快速发展。

(四) 有形展示策略

顾客对于从感觉器官获得的对有形商品的感知和印象将直接影响顾客对服务产品质量及服务企业形象的认识和评价。人们在购买和使用服务之前, 会依据以前感知到的通过有形物体所提供的信息而对无形的服务产品做出判断。有形展示包含的要素主要有实体环境 (装演、颜色、陈设、声音等) 、提供服务产品时所需用的装备实物、以及其他实体性线索等。通过良好的有形展示, 为消费者创造一个独特的价值感受。服务企业可以借助服务过程的各种有形要素展示推销服务产品。而新疆很多的清真餐厅体现的一种宗教信仰, 他的装饰就应该更多的体现其宗教特色, 以此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五) 合作营销

合作营销,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品牌拥有不同的关键资源, 而他们彼此的市场有一定程度的区分, 为了彼此的利益, 进行战略联盟, 交换或联合彼此的资源, 合作开展营销活动, 以创造竞争优势。面对众多的高水平, 实力强的对手, 企业不可能在其所有方面处于竞争优势状态。在这种情形下, 具有优势互补关系的企业便纷纷结合起来, 实施合作营销, 共同研发新产品、共同分享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合作提供服务等, 以达到降低竞争风险,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在新疆发展的机会前, 更多的服务业可选择合作营销, 捆绑营销来实现增加销售额的目标。例如新疆旅游业与餐饮业的合作营销, 在进行旅游景点营销的同时, 融入特色餐饮的销售。旅游业与民航等服务业的合作, 都可互相增加销售利润。旅游景点可以与航空公司合作, 在特定时间实行打折机票与景点门票捆绑销售。

(六) 紧抓丝绸之路机遇打造自有品牌

作为服务企业, 服务品牌所包含的服务质量、员工言行、文化魅力、经营风格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并直接地影响着其周围的消费群体。服务品牌偏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购买习惯。从消费者的消费过程可以直观地观察消费者的情绪变化, 服务性质的交互性, 使得服务提供企业可以面对面地听取消费者的消费诉求, 以最快的速度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 以最适合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营销方式进行销售和服务的提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大的挑战是以特色取胜, 并且在长久的市场竞争中维持竞争优势, 使消费者接受该种形式的服务, 从而建立品牌的喜好。研究得出对于有品牌偏好的消费者, 他们的消费习惯很难改变, 而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直接影响企业的长久发展。新疆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特色的民族文化与消费观念, 其独特的风格易形成特色品牌。因此, 新疆服务企业必须培育服务个性, 创造文化风景, 形成自我特色, 打响自己的服务品牌。抓住新形势的机会, 在新疆对外开放的道路上创造新疆自己的服务业品牌。

五、结语

亚欧博览会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会给新疆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 新疆服务企业要抓住机会, 做好营销策略组合, 积极应对挑战, 在未来发展中抓住机遇, 发挥自身优势, 提高服务质量, 提升顾客满意度, 加快发展步伐, 塑造新疆服务企业的新形象。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近年来, 新疆的服务业高速发展, 给新疆带来很多的现实利益。而如今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亚欧博览会的举办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 给新疆的服务业带来了诸多的发展机遇。新疆服务企业要紧紧抓住现有发展机遇, 积极采用建立多渠道营销, 有形展示营销、合作营销方式打造自有品牌等营销策略, 以增加服务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

关键词:新疆服务企业,机遇分析,营销现状分析,策略

参考文献

[1]石忆邵, 徐建华.南通市服务业发展机遇与战略重点[J].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31-34

[2]时炼波, 张俐华.服务营销策略探析[J].企业经济, 2008 (3) :89-91

[3]刘尚亮.服务价格构成因素及定价策略研究[J].经济理论与实践, 2008

[4]陈又星.浅论服务业中有形展示的合作营销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7: (2) 33-34

[5]刘菲, 十二五规划对服务业市场营销策略制定的影响分析——以东北地区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 (9) :172-174

新疆服务业 第10篇

1 对象、监测指标与方法

1.1 对象

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07年上半年乌鲁木齐县辖9个乡镇中板房沟乡、托里乡、青湖乡的参合病人为调查病人, 其病人的住院病历和门诊处方为调查病历和调查处方, 病人的1~3户邻居为调查人群。

1.2 监测指标与方法

1.2.1 参合病人信息与病历上的信息符合情况 按合管办提供的病人信息到医疗机构提取病历进行符合。

1.2.2 病人的住院医疗机构级别分布 按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等级颁布结果将住院医疗机构划分为一级 (乡卫生院) 、二级 (县市、厂矿医疗机构) 、三级 (自治区级医疗机构) 。

1.2.3 住院病历、门诊处方质量指标 依照临床专家对病历、门诊处方的评估结果统计病历、门诊处方质量指标:①疾病诊断不准确率;②书写不规范率;③治疗逻辑不符合率;④住院天数不合适率;⑤病情与医疗机构不相应率;⑥产生不必要费用病历和门诊处方数比例。

1.2.4 补偿费用的核算符合 按照本地的合作医疗补偿规定同合管办工作人员一起对合管办计算的补偿费用 (下称计算补偿费用) 再次核算 (下称核算补偿费用) , 按两次补偿费用的差额分类统计。

1.2.5 补偿资金发放未登记率 依照合管办的病人补偿资金发放清单, 入病人家庭查看合作医疗证上领取补偿资金的记录统计。

1.2.6 病人对医疗机构服务和技术水平的反映 入病人家庭询问医疗机构的服务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态度。

1.2.7 参合率、以户为单位参合情况、续参合率、个人缴费标准承受能力和资金划分的意向 入农民家庭查看户口本和合作医疗证上的人口参合信息, 统计参合率和以户为单位的参合情况;询问农民续参合意愿、个人缴费标准承担能力以及资金划分的意向。

2 结果

2.1 参合病人信息与病历上的信息符合情况

162位住院病人中, 4位病人的病历找不到, 病历找不到率为2.47%; 8位病人的姓名与病历上的姓名不符, 姓名不符率为4.94%; 2位病人家庭住址与病历上的家庭住址不一致, 家庭住址不一致为1.23%。

2.2 住院病人的住院医疗机构级别分布

托里乡、板房沟乡、青湖乡住院病人共计为843人, 分布在一级、二级、三级和非定点医疗机构, 构成分别是23.49%、38.08%、34.87%、3.56%。

2.3 病历质量

评估病历103份, 治疗逻辑不符率为0;住院天数不合适率和病情与医疗机构不相应率均不高, 分别为0.97%和1.94%;病历书写不规范率为10.68%, 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书写不规范率分别是35.71%、3.23%、0.00%;诊断不准确率为5.83%, 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的诊断不准确率分别是14.29%、3.23%、2.27% (见表1) 。

2.4 产生不必要费用病历和门诊处方数比例

产生不必要费用病历数和处方数比例分别是40.78%和56.67% (见表2) 。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产生不必要费用的病历数比例分别是50.00%、45.16%、31.82%;村卫生室和一级医疗机构产生不必要费用处方数比例分别是47.06%、69.23%。

2.5 补偿费用的核算符合

计算和核算补偿费用相等的病历数 (补偿费用为25 616.75元) 和处方数 (补偿费用为120.30元) 的比例分别是22.22%和68.29%, 两次补偿费用不相等的病历数和处方数的比例分别是77.78%和31.71% (见表3) 。计算补偿费用大于核算补偿费用的病利数 (补偿费用12 565.69元) 和处方数 (补偿费用10.10元) 的比例分别是61.11%和2.44%, 超额住院补偿费用为953.21元, 占住院补偿费用 (41 690.12元) 的2.27%, 超额门诊补偿费用为0.10元, 占门诊补偿费用 (160.40元) 的0.06%;计算补偿费用小于核算补偿费用病历数 (补偿费用3 507.68元) 和处方数 (补偿费用35.10元) 的比例分别是16.67%和29.27%, 少额住院补偿费用为15.27元, 占住院补偿费用 (41 690.12元) 的0.04%, 少额门诊补偿费用为15.65元, 占门诊补偿费用 (160.40元) 的9.76%。

2.6 补偿资金发放未登记率

32户住院病人中, 有1户住院病人的合作医疗证上没有补偿资金的登记记录, 经调查病人的住院费用未达到补偿的标准, 补偿资金发放未登记率为0。村卫生室门诊补偿资金发放未登记率为0, 一级医疗机构门诊补偿资金发放未登记率为40.00% (见表4) 。

2.7 病人对医疗机构服务和技术水平的反映

调查的31位参合住院病人和55位参合门诊病人均认为医疗机构的服务态度可以, 可作为定点医疗机构。15.38%和8.33%的住院病人认为一级、二级医疗机构的住院医疗技术水平差;30.77%、53.85%和80.00%的住院病人认为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的住院费用高;22.86%的门诊病人认为一级医疗机构门诊医疗技术水平差, 45.71%和20.00%的门诊病人认为一级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的门诊费用高 (见表5) 。

2.8 参合率、以户为单位参合情况、续参合率、个人缴费标准承受能力和资金划分的意向

60户共221人中, 217人参加合作医疗, 参合率为98.19%, 均以户为单位参合, 续参合率为100%, 均能承受30元为参合费, 并且同意70%的合作医疗资金用于住院病人费用的补偿, 30%的资金用于门诊病人费用的补偿。

3 讨论

经本次监测发现新农合工作存在着以下问题:

乡卫生院、二级、三级和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分布构成分别是23.49%、38.08%、34.87%、3.56%, 说明低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偏少, 表明乡卫生院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

40.78%的病历和56.67%门诊处方产生了不必要的费用, 其中乡卫生院、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产生不必要费用的病历数比例分别为50.00%、45.16%、31.82%;村卫生室和乡卫生院产生不必要费用处方数的比例分别为47.06%和69.23%, 说明医疗机构有不规范收益行为, 而且以乡级医疗机构的比例最高。

病历质量存在疾病诊断不准确, 书写不规范, 病情与医疗机构不相应, 住院天数不合适, 其发生率分别为5.83%、10.68%、1.94%、0.97%, 说明各级医疗机构存在不规范的诊治行为。

合作医疗补偿费用计算存在过高和过低的现象:77.78%的住院病历和31.71%门诊处方计算补偿费用不等于核算补偿费用;计算补偿费用大于核算补偿费用病历数和处方数的比例分别为61.11%和2.44%, 住院和门诊超额补偿费占各自补偿费用的2.27%和0.06%。计算补偿费用小于核算补偿费用病历数和处方数的比例分别为16.67%和29.27%, 住院和门诊少额补偿费用占各自补偿费用的0.04%和9.76%, 说明合管办工作人员计算补偿费用出现不严格的现象, 以住院超额补偿为主。

以上问题会直接影响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和流失, 参合病人不能获得优质、安全、有效和低廉的医疗服务, 值得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

另外存在补偿资金未登记和参合病人信息与病历上的信息不符合的现象:乡卫生院门诊病人的补偿资金未登记率为40.00%;参合住院病人的病历找不到率, 病人姓名与病历上的姓名不一致率, 家庭住址与病历上的家庭住址不相同率分别是2.47%、4.94%、1.23%, 说明合作医疗登记资料有缺陷, 妨碍合作医疗核验工作。

此外部分病人认为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差, 费用高:15.38%和8.33%的住院病人分别认为乡卫生院、二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差;30.77%、53.85%和80.00%住院病人分别认为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的住院费用高, 22.86%的门诊病人认为乡卫生院的门诊医疗技术水平差, 45.71%和20.00%的门诊病人认为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的门诊费用高, 表现参合农民希望医疗机构的医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医疗费用进一步降低的愿望。

调查中还发现存在一户多证、多户一证的个别现象, 不符合一户一合作医疗证的要求。

人群参合率为98.19%, 续参合率为100%, 均能承受30元为参合费, 并且同意70%的合作医疗资金用于住院病人费用的补偿, 30%的资金用于门诊病人费用的补偿。

通过本次调查, 认为医疗机构的服务、补偿费用的计算和发放登记以及病人信息符合存在着问题, 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随时间的推移有可能会加重, 值得我们关注, 并且需要开展这方面的监测工作。

调查结果初步显示本项监测设计具有可行性, 但还需完善, 增加样本量, 计算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和补偿费用, 推算总体的超额和少额的补偿费用。

新疆服务业 第11篇

摘 要:在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针对牧民定居点生产、生活分散,政务管理效率低,畜牧业生产资源缺乏管理,牧民定居点内外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将牧民定居点的政务管理、人员管理、畜牧业生产管理相结合,通过构建政务管理和畜牧业信息服务两大主要功能模块,规范各类管理和生产数据,建立了适用于牧民定居点的政务管理与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平台的使用对提高政务管理效率、加大政务公开透明度、发挥畜牧业信息服务能力和加快牧区信息化建设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信息化;畜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6.006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Yushu town,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such as herders' scattered settlements and production, low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deficiency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resources, poor flow of information within and outside the settlements. It is used to combine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of herders' settlements, personnel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 Through building two main functional modules—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live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through standardizing various types of data of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a service platform applicable to pastoral settlements management and animal husbandry information is set up. The service platform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increasing transparency in government affairs,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accelerating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Key words: herders' settlements; govern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imal husbandry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牧民定居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该工程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畜牧业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游牧的粗放经营变为半集约化的经营,进而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牧业实现现代化[1]。新疆昌吉地区牧民定居工程投资10.93亿元,截至2013年底,已完成6 990户,近7万牧民定居[2]。本文以昌吉市榆树沟镇牧业村为例,利用信息和管理技术探索构建适应于牧民定居点的政务管理与畜牧业生产服务的系统平台,这为提高牧民对信息化的认识,推广畜牧业相关技术知识,调动牧民自治和参政议政积极性,扩充定居点与外界信息渠道有积极的作用[3-4]。

1 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信息化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昌吉市榆树沟镇所辖牧业村分为两个小组,有两个相距30多km的牧民定居点,草场10.8万hm2,耕地833.3 hm2,有牧民262户,人口1 145人,其中哈萨克族占94.6%,现已全部完成定居。牧民收入主要来自于畜牧业,2014年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0 600元。

1.1 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信息化现状

昌吉市榆树沟镇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示范乡镇,已具备一些信息化基础。榆树沟镇建立了广播电视站,有专业的采编和播音人员,电信宽带已覆盖全镇6个行政村21个牧民小组,依托中国移动已建成移动通信基站6个,为牧民群众提供实用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和农业生产指导服务,利用远程教育设备,长期接收农广校教育培训[5-6]。牧业村与镇政府相距20多km,已有网络光纤接入,两个所属小组的牧民定居点已设立信息室并配置了相应的设备,牧民家庭固定电话网络和手机终端也具备上网能力。

牧民定居点的各类管理制度健全,但未使用任何信息化管理软件,基础信息库尚未建立,各项政务的信息发布、传递和原始数据的收集,仍采取传统的“纸质”方式。

1.2 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1 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利于信息化建设 牧民季节性游牧,存在无通讯信号的区域,完全与外界隔离,不利于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和各类信息的快速传递,政务信息和畜牧业指导信息在管理者与牧民之间流通不畅[8]。

1.2.2 基础数据不完整、缺乏规范 由于牧民定居点长期以来没有任何一款管理和服务的软件产品,大量原始数据均为纸质,且格式不一,字迹难以辨认,采集的材料不易存档、查询,长期随用随采集。不同的上级文件对应不同格式的上报材料,形成大量数据孤岛。各类基础数据分散、不完整,信息不能有效共享和流动,导致基层工作重复,效率不高[9]。

1.2.3 语言文字问题突出,信息交换困难 由于语言文化差异,信息记录速度慢,准确率低,部分手写信息难以辨认,当地牧民汉语水平较低,与非本民族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沟通困难。

1.2.4 管理者及牧民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基础建设欠缺 牧民和部分管理者自身缺乏对信息化的了解和认识,对自身的信息化需求不了解,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公共基础信息建设的投入不够,仅有的信息化设备不易调动牧民使用积极性,影响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效果。

1.3 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信息化需求分析

牧民定居点存在各类信息书写记录困难,数据重复收集,各类信息传递缓慢或停滞,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参政议政互动效率低,畜牧业供需信息和新技术不能及时有效地发布、推广的问题。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需求是建立基础数据信息的快速流通平台,收集、规范和建立各类人员及畜牧业生产资料的信息库,减少数据重复采集,提高管理效率;在管理者和牧民之间高效传递信息,加大政务透明度,为牧民参政议政提供便利;建立科技桥梁,将养殖技术信息提供给牧民,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拓宽对外沟通渠道,及时公布和了解牧民定居点内外的供需信息。

通过梳理牧民、牧民定居点管理需求和畜牧业信息服务目标,明确牧民定居点综合管理平台各类使用者与系统的关系。管理者对软件平台中各个功能模块(除投票、考评等)有全局的使用、修改权限,乡镇各职能部门仅能够使用或查看与其管理工作对应的模块;牧民在管理平台中对财务、政务公开具有访问权限,对民主测评、干部绩效考评有参与权限。为便于基础生产资源数据收集、核对,牧民对其所属草场、牲畜信息等生产资源的相关管理模块有访问修改权限;牧民对供需模块有访问和发布权限。

2 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构建思路与原则

2.1 构建思路

在深入分析牧民定居点管理者、牧民、畜牧业生产资料和镇管理单位需求的基础上,围绕政务管理和牧业信息服务两大部分,建立8个功能模块,依托现有基础网络和移动网络,发挥网络数据传输及时、准确的优势,以政务管理、政务公开、畜牧业养殖、专家咨询等数据库为数据支撑,为牧民定居点的生产管理和畜牧业服务提供便于管理者和牧民使用的可视化服务平台。

2.2 构建原则

2.2.1 高效管理原则 充分发挥信息软件的高效、快捷、定位准确的优势,通过软件的即时发布功能,结合信息订阅功能和邮件方式传递信息,确保政务管理、政务公开、参政议政、畜牧业技术推广及信息服务环节的顺利进行。

2.2.2 信息共享原则 规范政务管理相关信息和畜牧业生产相关信息数据,统一数据格式,确保数据在两大功能中能够流通。为便于软件后续功能的延续,应留有一定的数据接口。

2.2.3 实用性原则 系统设计要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同时面向管理者和牧民,需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使用特点和技术水平,设计满足实际需求,便于操作应用软件。避免盲目追求新技术,造成资金浪费[10]。

2.2.4 可靠性原则 系统设计应采用成熟、稳定、可靠的软件技术,软件开发过程中加强安全方面的设计,减少可能出现的系统漏洞,确保系统长期安全运行。

3 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设计

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总体分析与设计主要是为系统建立一个基本的构架,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软件平台的功能划分(子功能模块),依托的网络组成、软件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的选择以及数据的存储规律,软件平台最终实现的功能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组织。

3.1 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组成

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由政务管理和畜牧业信息服务两大部分组成,政务管理主要包括管理部门下发的各项制度公示、财务管理与公开、民主投票、干部绩效考核、一事一议等牧民参政议政相关模块[11-12],通过建立与各个功能模块紧密联系的信息发布模块,采取操作人员发布信息与系统自动发布信息相结合的方式,便捷、快速地收集各类政务、生产和服务信息(图1)。

畜牧业信息服务主要为畜牧业生产相关各项生产资源的管理,如草场、棚圈、养殖类型、养殖品种、供求信息、养殖技术指导和咨询等[13-14]。通过软件的实际使用,形成历史数据积累,生成各类相关对比图表。畜牧业信息服务功能核心流程图见图2。

3.2 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库设计

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库的建设是软件平台的基础和核心。其主要数据构建依据功能划分为两个部分:(1)为政务管理服务的人员信息数据、财务管理数据、一事一议数据、干部考核数据、技术推广数据、信息发布数据等政务相关数据;(2)为畜牧业信息化服务的草场资源数据、棚圈信息数据、牲畜种类及品种数据、养殖技术数据、养殖情况数据、专家咨询数据、供需信息数据等。数据库组成见图3。

3.3 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根据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思路与目标,将软件平台中政务管理部分构建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政务管理模块、干部绩效考评模块;畜牧业信息服务部分构建为草场资源管理模块、牲畜信息管理模块、专家信息库模块和供需模块(图4)。

4 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对策

4.1 加强制度建设

通过逐步建立、完善信息化相关制度,要求牧民定居点管理人员掌握基本计算机技能,能够正常使用政务管理与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全面发挥软件政务管理功能,对指导畜牧业生产,利用相关数据统计功能做准备。引导和鼓励牧民使用服务平台,优先选择一部分人员参与到软件的设计中,不但能够起到桥梁作用,也能为后续软件的使用及人员培训起到重要作用。

4.2 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

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基本保障条件之一,主要依托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环境和各类辅助设施。依托现有的村镇网络,借助电信、广电等移动网络,购置用于支撑软件平台使用的服务器,增加牧民定居点信息室电脑数量,配备户外电子显示屏和电子触摸屏等输入、输出终端便于牧民与软件平台的交互。

4.3 重视牧民信息化培训工作

分层次、分批组织人员培训,将软件平台的使用纳入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上岗培训内容。组织开展计算机应用、软件平台应用等相关技术培训,逐步提高牧民计算机应用水平。指导、协助部分计算机应用水平较好的牧民完成一个生产周期的信息收集和养殖指导的反馈工作,逐步带动多数牧民使用此系统。

5 小 结

在昌吉市榆树沟镇所辖牧民定居点,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昌吉地区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实现过程中,分别以政务管理、政务公开、发布信息的订阅和畜牧业生产环节中各类生产资源的需求、养殖技术的指导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服务平台的构建和使用,将牧民定居点的政务管理、人员管理、畜牧业生产资源管理相结合。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使用不仅有利于提高政务管理效率,充分发挥科学养殖的指导作用,对提高牧民信息化意识,推进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大人力资源和畜牧业生产资源的管理力度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甫鲁加甫,高维明,李晓敏,等.新疆牧民定居发展潜力探讨[J].草食家畜,2014(4):8-11.

[2] 赵铮,解洪图.新疆牧民定居点空间布局规划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4(6):38-41.

[3] 杜少林.现代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浅议[J].石河子科技,2009(3):12.

[4] 李天斗,陈新文,薛晓波.新疆畜牧业信息化共享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1(8):116-117.

[5] 牛建克,马新伟.新疆畜牧业信息管理综合平台昌吉州试点建设初探[J].新疆畜牧业,2011(12):14-17.

[6] 刘泽昊,刘维忠.新疆昌吉市榆树沟镇种植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0,33(6):531-534.

[7] 吴文斗,刘勇,周兵.畜牧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J].云南畜牧兽医,2009(2):33-34.

[8] 王琼,金映红.新疆畜牧业网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农业网络信息,2010(4):51-53,60.

[9] 欧阳艳,许小成.加快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0(2):3-6.

[10] 毛静雷.新疆畜牧业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J].新疆畜牧业,2013(6):53-54.

[11] 王延功.牧业旗县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12] 李宁.完善内蒙古鄂托克旗农村牧区财务管理模式的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13] 石欣鹭.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畜牧业宏观管理和服务能力[J].农民致富之友,2014(8):260-261.

新疆服务业 第12篇

近年来, 随着农村乡 (镇) 机构改革和科技推广服务体制改革, 新疆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各灌区结合水管体制改革, 积极稳妥地组织开展农民用水协会参与末级渠系和灌溉管理试点工作, 同时不断总结经验, 稳步推进, 在灌区已初步形成“水管单位+农民用水协会”的灌区管理体制, 为新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改革创造了条件[3,4]。

1 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现状

按照具有独立法人、独立财务账户和独立经营场所的标准统计, 全疆共有水管单位116个。其中:自治区直管水管单位6个;地 (州) 直管水管单位21个;县 (市) 级水利管理总站89个。全疆各县 (市) 水利管理总站派出机构———乡 (镇) 基层水管站 (所) 755个。

全疆地 (州) 、县 (市) 两级水管单位职工25 245人。其中, 在职正式职工18 696人, 长期合同工2 036人, 离退休4 513人。基层乡 (镇) 水管人员约12 000人。人员编制由县 (市) 级政府编办核批, 正式水管人员基本没有超编。乡 (镇) 水管站所人员60%只有高中以下文化程度。

基层水管单位大多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部分县 (市) 水管人员经费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大部分隶属于县 (市) 级水管总站管理, 是县 (市) 水管总站的派出机构。目前尚有少部分乡 (镇) 水管站 (所) 归乡镇管理, 其业务由水利局指导管理。乡 (镇) 水管站 (所) 职能主要是负责骨干工程运行、水量调配计量、水费收取、灌溉工程维修养护、只有部分灌区防洪抗旱、农业节水和协会运行指导等工作。乡镇水管站 (所) 根据分水口及供水灌溉面积设立管理站点和配水闸点, 一般每个闸 (点) 配备2人左右。基层站点日常巡渠、配水管理的工具主要是自行车, 或水管人员自己的摩托车, 大部分站 (所) 办公室为20世纪60年代修建, 办公条件差。

近年来, 新疆大力推行灌区供水管理体制改革, 农业供水实行“灌区水管单位+农民用水协会”的管理模式。截至2011年, 全疆已成立农民用水协会3 840个, 其中, 已注册登记的协会2 134个, 已开设银行专户的766个。协会管理的灌溉面积177.13万hm2, 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65%。

为确保协会规范运行, 自2001年以来, 在有条件的灌区积极推行“水管单位水价+末级水价”的结算制度改革。目前, 新疆已有博州、哈密、昌吉、伊犁、吐鲁番、阿勒泰6个地 (州) 开征了末级水价, 涉及382个灌区, 控制灌溉面积105.13万hm2, 占全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38%, 协会年收入3 225万元, 末级灌区平均水费30元/hm2。

2 主要做法

近年灌区管理实践证明, 农民用水协会已成为农村“一事一议”的重要载体, 在灌区灌溉工程维修改造和用水管理方面, 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督促水费收缴, 促进公平用水和节约用水, 很好地调解了灌区矛盾, 增强了农民与政府和灌区管理单位的协调沟通。农民在灌区事务管理中的自主管理和参与意识不断加强, 为构建和谐灌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2.1 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责任目标, 并落实到相关业务部门组织实施

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和水利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各地水利部门和单位管理考核内容, 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天山杯”创先争优活动考评的重要指标。推进基层水利管理单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宣传典型经验, 以点带面示范应用。

2.2 完善农民用水协会章程, 鼓励行政村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

过去的基层水管站 (所) 是水利部门的延伸, 工作偏重于本位主义, 缺少对基层灌区的服务管理意识。通过推行供水到户和农民用水户协会, 基层水利服务意识提升, 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基层公益性水利管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有所增强。调动了农民参与管理和水利投入的积极性, 进一步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章程, 鼓励行政村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

2.3 积极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逐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 选拔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乡 (镇) 水利服务组织;解决办公设施和抗旱机具等问题;完善考评制度, 结合推广职业资格准入制;搞好乡镇水利服务组织技术人员岗前培训, 着力提升基层水利服务组织人员文化素质和专业服务能力;根据不同职位和岗位, 实行相应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 实行年度考评和奖勤罚懒的考评制度。

3 存在的问题

3.1 水价严重偏低, 造成基层水管单位运行困难

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 社会保险不能全额缴纳, 影响了基层水管单位的稳定。水利工程没有维修养护经费, 只能维持现状, 加速了水利工程老化。

3.2 基层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差, 基层水管职工业务能力亟待提高

基层水管站 (所) 管理的水利工程点多线长面广, 工作环境艰苦, 办公条件简陋, 缺乏办公经费。当前, 新疆地区职业教育正处于恢复和发展阶段, 从总体看, 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 尤其水利职业教育发展不足, 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3.3 村级供水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

随着灌区农民用水协会和供水到户管理模式的推行, 以及灌区终端水价改革的逐步推进, 供水秩序明显好转, 搭车收费现象得到了遏制。但在推行农民协会民主管水过程中, 村级供水中还存在不规范的问题,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3.4 基层乡 (镇) 政府水利职能部门目前处于短板状态

目前, 基层乡 (镇) 水管站 (所) , 其性质是农业供水和水利工程管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担当的公益性管理职能甚少。基层乡 (镇) 政府水利职能部门目前处于短板状态。农村水利工程建管、防汛抗旱、专业化服务、科技推广等公益性服务管理, 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 应加强对基层水利服务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武强.铜川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思考[J].陕西水利, 2011 (S1) :115-116.

[2]刘长荣, 魏邦记, 赵洋.黑龙江省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2, 18 (4) :29.

[3]李伟, 景明宪.农村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1 (19) :65-66.

上一篇:民办高校规范化管理下一篇:语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