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工作范文

2024-06-13

统考工作范文(精选9篇)

统考工作 第1篇

统考工作开展几年来, 考试形式、考试内容、报名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2006年最初的纸质试卷考试到2008年部分课程实行机考考试, 再到2009年全部实行机考考试, 考试形式对学生来说要求越来越高, 必须具备一定计算机知识才能参加考试。从考试内容来看, 统考课程的考试大纲在2005年、2007年、2010年、2013年进行四次修订, 英语考试题库达到2万题, 计算机达到1万道题, 内容修改比较频繁。学生报名方式也从学习中心集体报名改为个人报考。这一系列变化给统考考点开展工作带来了较多的困难, 需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一、山东省网络教育统考工作发展现状

山东省电大 (青岛电大除外) 从2006年开始承担教育部统考工作, 最早有16家统考考点, 经过几年快速发展, 2013年发展为26家电大系统考点、1家奥鹏自建考点、1家高校自建考点共28家考点规模。本研究采用数据主要源于山东电大系统内数据, 不包括奥鹏自建和高校自建考点学生数据。通过对山东历年统考数据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1. 统考考生规模不断扩大, 近几年基本维持在1万人左右。

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 山东省参加统考考生人数总体的趋势是上升。从2006年3月的3981人快速增加到2007年4月的16398人最大值, 2008年以后个别年份有涨有跌, 2009年4月份以后基本上都维持在1万人左右, 说明电大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本科学员的规模经过前期快速发展以后, 近几年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2. 报考学生的所属院校数目呈增加趋势, 学生分布越来越分散。

从表2和图2来看, 报考学生的所属学校数目从2006年的26个增加到2010年的73个 (包括12家地方电大) , 2011年有所下降, 2012年下降到59家, 是最低值, 主要原因是网考委规定从2012年取消个人和集体直接跨省异地报考, 导致跨省报名学员迅速减少直接导致所属院校减少。

从学生分布情况来看, 前三名被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三所学校所包揽, 主要是由于山东电大全省招生开放教育, 学生数量比较多;山东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两所学校都属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序在号山年份东 (年具) 有较高知名考度试月, 份网和人络数教育招生具有地区优势, 学生数1量较2多006。从3月历398年1人三、6月所55学73人校、11的月学1161生3人占当期考生数目来看, 2010年2之前2 00都7稳4定月16在3987人0、1%0月以1 60上86, 人2007年10月达到最高值85.14%, 20310年2 01082月4月以9 28后8人开、6月始3 95下5人降、9, 月2850161 2人、1年2月9 52月05人降到最低值59.45%, 究4其原2009因是4月网11络633高人、9校月1招296生1人数、12目月92增16多人, 以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5学、西201安0交4月通99大42人学、9为月11首478网人、1络2月高956校7人在山东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 6降低2了011三4所月学1071校3人学、9月生12所161占人、1比2月例10。931人

3.从历年各考点报考人数来看, 济南、潍坊、淄博、滨州、德州的报考人数较多, 主要由于这些地区电大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招生人数位于前列。东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周围报考考点距离较远, 报考人数也比较多。从表3 2010年—2013年的报考科目来看, 大学英语B和计算机两门课程报考率为97%以上, 大学语文和高等数学报考考生较少, 说明参加网院高起本学习学生数量比较少, 大多数报考学员是专升本学生。

4. 从表4和图3可以看出, 全国的计算机和大学英语B及格率与山东省相比, 总体走势是一样的, 都是先下降后上升呈“V”字形, 但是下降幅度大小不一, 最近几年趋向与平稳变动, 变化幅度较小。

究其原因是考试形式变化和考试大纲不断修订, 考试题库数量增加, 对考生计算机水平有了更高要求, 考试难度加大了。从数据上看, 山东省英语及格率水平在201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0年以后低于全国水平并且差距再扩大;山东省计算机及格率2010年之前高于全国水平, 2010年以后总体来看低于全国水平但差距较小。

数据来源:中国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网提供历年合格率及山东省考试成绩计算得到数据。

二、山东省网络教育统考工作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山东统考工作经过七年多稳定发展, 考点分布更合理, 考试安排更协调, 考试透明度更高, 公平性更强。但是, 随着考试形式变化和考试大纲不断修订, 山东统考工作发展中面临着很多困难,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1.学生作弊手段越来越隐蔽, 监考难度加大。自开展统考工作以来, 学生违纪和作弊现象屡屡出现, 从准考证作假到身份证作假再到U盘手机作弊, 手段越来越隐蔽, 越来越高明。虽然网考委采取远程视频监控、身份证识别器和暂停常规的个人及集体跨省异地报考等措施, 加大了替考处罚力度, 但仍然有少量学生铤而走险, 给老师监考带了难度。

2.学习中心老师统考辅导难度加大。随着考试形式改变和大纲不断修订, 对于辅导教师来说, 把握考试重难点的难度在加大, 课程辅导资料更新越来越频繁。但是大多数辅导老师都是兼职教师, 还有很多其他工作, 投入精力有限, 资源建设和更新频率往往跟不上教材变化。再加上辅导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 参与网上教学的积极性不高[2], 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给老师辅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非法机构虚假宣传扰乱正常考试秩序。最近一些培训机构打着提供考题或者认识监考人包过的口号, 引导学生通过捷径方式通过统考, 导致部分学生赔了金钱还没有通过, 耽误毕业的宝贵时间, 也给各考点考试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三、促进山东省统考工作良好发展的对策

网络教育统考课程是否顺利通过关系着广大考生能否按时毕业拿到学历。因此, 做好统考工作至关重要。要做好网络教育统考工作, 需要命题单位、学习中心、考生及教育主管部门四方共同合作, 确保考生的利益。

1.对于统考命题单位来说, 题目难易程度决定大多数考生能否按时顺利毕业。因此, 命题单位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出发, 做到题目难度适中, 尽量照顾大多数考生的利益。同时, 也可以在职权范围内, 提供给学生复习的大致范围, 更好地让学生复习。

2.对于学习中心来说, 本科学生统考是否通过,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顺利拿到毕业证进而影响到今后学校的招生工作, 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长远发展。因此, 让学员通过统考, 教学辅导非常重要。辅导老师首先要把网考的情况和试题构成及难易程度给学员做详尽的分析和说明, 帮助学员树立应考的信心[3];其次, 充分收集相关的试题, 把握网考核心点,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提高考生综合能力;最后, 冲刺阶段及时通知学员参加考前模拟练习, 让学生熟悉考试环境和操作步骤, 节省考试时间, 提高应试能力, 争取最大限度地帮助考生通过考试。

3.对于考生个人来说, 需要提高对统考课程的重视程度, 把统考课程放在与学历课程同等或者更高的位置对待, 通过积极参加学习中心老师辅导和网络提供资源学习, 可以采取两门课程分开报考的策略, 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抱着不考虑歪门邪道和不相信捷径通过的心态, 踏踏实实认真学习, 就一定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4.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 需要为网络教育学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部门应该从入口处就把好关口, 实地对申报培训机构进行考察, 不符合要求的机构坚决不予审批。对于已经审批的学习中心, 进行不定期抽查, 发现问题要求尽快整改, 问题严重的应该立即取消资格。对于那些进行网络教育拿钱包过买卖学历或者扩大宣传误导学员的培训机构要严厉打击, 妥善安置被骗学员, 净化培训市场, 保护合法守规矩的培训机构利益。同时鼓励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监督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 曝光一起查处一起, 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总之, 统考课程只是网络本科学员拿到学历证书的一个先决条件, 只要学员认真准备和学习中心老师精心辅导, 就比较容易通过, 能够顺利拿到学历, 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山东省网络教育统考工作发展现状, 指出了其存在监考难度大、课程辅导难度加大、违法机构扰乱统考秩序等问题, 并从命题单位、学习中心、考生和教育主管部门四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教育,统考工作,发展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部分公共课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通知[J].教育部公报, 2004 (5) :21-22.

[2]杨萍, 孔永红.对《大学英语 (B) 》统考课程网上教学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7) :11-12.

江苏音乐专业统考工作全面展开 第2篇

监考老师要培训

音乐专业笔试已于本月11日在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和仙林校区结束。为了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省考试院对整个校区实施监控,并提前对监考老师进行了培训。根据省考试院要求,笔试的监考老师必须为在职一线老师,保证监考工作的规范化。监考工作开始之前,所有监考老师必须全部经过两轮的培训:第一轮培训学会如何使用金属探测器等杜绝作弊器材,保证考场秩序;第二轮进一步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提高自身责任意识。

评委遭遇“下岗”

面试从本月12日开始,将持续到31日,全天分上午、下午和晚上三轮安排考试。本次音乐专业的考试增加了评委数,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例如,器乐有9个评委打分,去掉两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后取平均数才是该考生的得分。声乐评委实行轮换制,临时决定当天当轮的评委。考试期间,评委被要求断绝一切与外界的联系。考试前,所有评委的通讯器材必须放在考场设置的“手机存放箱”内。据悉,考试休息期间,一位评委被巡考人员发现在用小灵通通话。虽然通话内容与考试无关,但此位评委还是被当即开除,并且上了“黑名单”,近几年的音乐考试他都失去了评审资格。

考生自己抽考题

考生进入了临时封闭的考试楼内,一开始先要随机抽取自己的考试顺序号,然后按序进入各自考场。通过了考试“安检”之后,考生从考场外设置的电脑题库中随机抽取自己要考的题目。在考试等候室内,考生有几分钟的准备时间,让考生熟悉题目的同时也调整自己的临考状态。进入考场后,题目会自动显示在大屏幕上,这时评委才第一次看到考题。也就是说,任何人在考试前都无法知道会考什么题目,这样就杜绝了漏题等现象的发生。

考试过程全监控

当教师须通过全国统考 第3篇

本轮试点改革的对象人群是:凡海南省内 (含户籍或人事档案在海南省) 所有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 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师范生也需参加资格考试

“新老人员”过渡和新老政策衔接办法是, 2011年及以前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 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2012年及以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 申请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2012年6月30日前, 已取得国家自学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两科合格证书者, 在2013年12月31日前按照原办法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已取得国家自学考试教育学或心理学单科合格证书者, 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在2013年12月31前可免试科目二 (幼儿园为《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为《教育知识与能力》) , 按照新办法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教师门槛提高

报考条件方面, 从今年开始, 申请参加中小学和幼儿园不同类别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 应具备相应的学历条件:报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应当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 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在校三年以上学生, 可凭学校证明报考。

“国考”每年有两次

新的改革试点的教师资格考试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举行一次, 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由教育部统一考试标准、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考试时间, 成绩合格线由国家统一确定。笔试单科合格成绩两年有效。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 方可参加面试。面试合格成绩由省教育厅确定。笔试和面试合格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作为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依据。

今年秋季的教师资格考试的具体时间安排为笔试报名时间:2012年10月8日—15日;笔试时间:2012年11月11日;面试报名时间:2012年12月10日—14日;面试时间:2013年1月5日—6日。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我省通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 执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改进考试内容, 旨在强化职业道德、心理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 引导教师教育改革, 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 并结合推进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改革, 逐步形成“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

统考工作 第4篇

各县市电大教学点、各系部、各班主任、各学员: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2011年考试工作计划》的部署,以及新疆电大《关于新疆电大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2011年4月考试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2011年4月统考考试工作安排如下:

1、考试和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2011年4月23-26日,每门课程考试时间90分钟。报名缴费时间: 2011年2月12日至3月2日17:002、考试科目

新疆电大参加考试科目包括《大学英语》(A、B)和《计算机应用基础》2门统考课程。新疆电大组织考试科目包括《大学英语》

(A、B、C)、《大学语文》(A、B)、《高等数学》(A、B)和《计算机应用基础》4门统考课程。

考试方式

全部实行网上闭卷机考。

3、基本信息导入、报送及复核

考生基本信息报送要求:

(1)提供的照片应为考生本人近期正面免冠证件照片。照片要求不大于40K、尺寸(像素)150×

210、JPG格式;不符合照片要求的报考者不得参加考试。

(2)提供的考生联系方式(如,电话、邮箱等)应确切、有效。

(3)新增学习中心基本信息的报送,在新增考生基本信息报送前完成;新增考生基本信息报送截止时间为2011年1月15日19:00。

(4)已报送且未发生变化的信息无需再次报送。

教务处对于统考工作的安排如下:

1、请各县级电大教学点将10春秋的新生本科照片于2011年1月15日前发到考务员的QQ邮箱里,对于老系统的学员,请按要求上报信息表和照片,单独打包发到考务员的QQ邮箱内。

2、校本部如有个别学员没有上报过基本信息的,可以将基本信息(电子照片,蓝底,不大于40K,JPG格式)交班主任处,班主任请务必于2011年1月15日前将学员基本信息报考务员处3、2010年9月的统考成绩根据统考办的通知,大概在近期左右下发,教务处接到成绩后即时将成绩发布到昌吉电大主页上以供学员们查询。

4、统考学员个人报考和缴费工作开始前,教务处将在昌吉电大主页上发布详细的报考缴费流程,以供学员参考。

教务处

统考工作 第5篇

一、河南省播音与主持艺术省统考

河南省播音与主持艺术省统一考试自2006年开始。省统一考试的建立有几个原因,一是起到了初步选拔考生的目的;二是提供给不能来河南省单独招生的学校一个权威的专业课排名;三是把河南省内的学校的招生秩序建立起来;四是避免省内学生考试时来回地奔波。从很多方面看,省统一考试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些没有资格进行单独招生的学校一定会用河南省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录取河南考生的专业课的标准。很多学校为了减轻评委和招生负责老师的负担,也同样运用河南省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本校录取河南考生的专业成绩。现在据河南省教育厅的统计,每年参加河南省播音与主持艺术省统一考试的考生都在1.5万人左右。

二、河南省播音与主持艺术考试的内容

河南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省统一考试从建立起来直到2016年,在内容上没有经过大的改变,考试也都是在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明伦校区进行的。考试分为两试:初试和复试。

初试的内容有两项,一是自备的文学作品朗诵,二是自备的新闻播报。初试中,考生的考试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分钟。初试考场一般设置三位评委,初试评判从普通话语音、吐字发音、形象仪表三方面考查,决定是否进入复试。所以初试的考试没有成绩,只有通过和不通过,两位评委以上觉得考生可以通过,考生就可以进入到复试。

复试的内容有三项,一是朗诵或者播报抽到的文艺作品(可能是新闻也可能是文学作品);二是对抽到的题目进行即兴评述;三是考官提问(评委依据考生的主持人话题或即兴评述提出问题,考生给出回答)。复试中,考生的考试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分钟。复试的评分主要从普通话语音、吐字发音、语言表达与思维反应和形象仪表等四个方面评定。考试结束后会在考场附近发放成绩单,所以考生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

三、思考和建议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省统考是一个选拔型考试,有自己的定位和方式,但是只要是考试就应该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上尽量选出优秀的人才。而播音与主持艺术有它自己的特点与特色,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专业,不仅要求考生具有专业素质,对于表演和其他才艺都有很高的要求,对文化的要求也比其他的艺术专业更高,而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临场反应能力也具有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笔者有如下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在复试考试中,文学作品和新闻是随机抽到的一项。播音与主持艺术中,文学作品朗诵和新闻播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很多同学会出现明显的偏项。而现代社会要求的是专才,哪怕你文学作品朗诵一般,但是新闻播报得非常好社会依然需要你。所以笔者认为,这种考试在内容上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

第二,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到最后其实拼的是文化素质,但是在考试过程中很少出现文化素养的考试。而且现在很多电台、电视台的招聘第一项都是笔试,笔者认为不管是从就业方面来考虑还是为了同学们的自身发展考虑,播音省统一考试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加入笔试这一环节。

第三,考试内容设置上可以考验即兴表达的内容很少。在河南省播音与主持艺术考试中,考生可以表现自己特色和特点的只有即兴评述,考生的反应能力在考官提问环节并不能得以充分发挥。其实在现代社会的主持中,临场的东西非常多,不仅仅是评述。笔者认为,在考试中设置分组做一个辩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考生的即兴反应能力、考生本身的文化素养以及考生的集体协作能力。

第四,笔者认为播音省统一考试的评委中应该加入用人单位的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当然也为了考生自身考虑,用人单位作为评委出现在考试中,一方面可以从用人单位的立场出发挑选考生;另一方面,可以综合研究人才和一线工作者的意见,选出更适应社会的考生。

第五,笔者认为现在各个省播音与主持艺术统一考试划定的分数线都比较低,从而导致很多不能进行单独招生的外省学校,用省统一考试的分数录取到的考生的质量偏低,致使学校不得不花费时间、精力、金钱到招生所在省份进行单独招生。特别是那些在两三个城市都设有单独考试考点的省,会给考生带来众多不便,甚至因为在旅途中花费的精力过多,导致考试发挥失常。

不管什么样的省统一考试应该都可以算作是一个影响力很大的考试,而获得此项考试认可的同学就已经成为此项专业的后备军,各个高校应该可以放心地从本次考试的结果里选拔人才。但是现在省统考只是省内高校的招生标杆,甚至有些省内的高校还进行单独招生。笔者认为,这样的省统考只起到了一半都不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高考统考科目的变革及其趋势分析 第6篇

一、高考统考科目的历史演变

高考统考科目改革的必要性难以进入大众的视野,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语文、数学、外语作为高考的统考科目由来如此, 它们的基础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 对高考的统考科目做一个历史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1.“文革”前的高考统考科目

1952年, 在各大区联合招考的基础上, 中国创立了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这是现代教育考试史上的一大创举。高考制度创立的同时也拉开了高考科目改革的大幕。实行统一高考的前两年, 考试科目不分文理, 包括政治常识、本国语文、中外史地、外国语文 (俄语或英语) 、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所有考试科目都可以称之为统考科目。然而, 这种状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各系、科和专业对考生学业成绩的不同要求, 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1954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中, 开始把考试科目划分为两类:理科、工科、卫生科、农科、林科等类专业考试科目为本国语文、政治常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国语;文科、政法科、财经科、体育科、艺术科等类专业考本国语文、政治常识、历史、地理、外国语。不同科类考生都参加的考试科目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高考统考科目了。当年的统考科目是本国语文、政治常识、外国语三个科目, 但是外国语可以申请免考, 文史、政法、财经、体育、艺术等专业则不考数学。“文革”以前, 由于高考制度处于创建初期, 考试科目调整比较频繁, 其中也涉及到了统考科目。由于中学外国语教学进度不齐, 而且还有部分学生未学外国语, 一般学生在进入高等学校后都要一律从头学起, 外国语考试徒具形式, 因此, 1955年高考科目中就不再包括外国语了, 统考科目于是变为本国语文和政治常识两科。直到1958年, 各类考生均在原有的考试科目上又增加了外国语。没有学过外国语的仍可以申请免试。自1959年开始, 报考外国语专业的考生, 不得再申请外国语免试。1962年开始, 报考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外国语专业的考生, 均不得申请免试外国语。而数学在“文革”结束以前一直没有成为高考统考科目。

2.“文革”后的高考统考科目

随着“文革”的结束, 高考也在1977年得以恢复。自1977年开始, 数学就成为了高考统考科目。但是, 外国语又被“请”出了高考, 1978年, 外国语重新成为统考科目, 但是外语成绩不计入总分, 没有学过外语的考生也可以免试。但是, 报考外语学院或外语专业的考生, 其外语笔试成绩计入总分, 并且还须进行口试。后来, 外语成绩逐步增加计入总分的比例, 到1983年, 本科院校招生时外语成绩以100%计入总分。1985年, 上海开始探索自主命题以及会考基础上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1988年, 上海在各学科全面会考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 高考科目设置分为六组, 每组四门。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 政治被排除在统考科目之外。1990年, 国家提出两种方案征求意见:一种是四组四科模式, 语文与外语是统考科目;另一种是五组四科模式, 统考科目也是语文与外语。后来海南、湖南、云南三省在1991年的改革, 实行了四组四科模式, 但是第三组的语文科目改为数学, 因此最后实施的“三南”方案只有外语一个统考科目。在经过试验的基础上, 教育部于1994年选择了会考基础上的高考“3+2”科目设置模式,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开始作为统考科目。无论是1999年开始探索的“3+X”模式, 还是2007年开始的新课程基础上的高考方案改革, 语文、数学、外语都是作为统考科目出现在高考中的。

二、变革中的高考统考科目

通过梳理发现, 语文、数学、外语作为统考科目不是由来如此的。如果改革试点的高考科目设置不予考虑, “文革”之前的高考统考科目地位保持不变的是语文和政治两个科目, 外语作为统考科目时断时续, 即使作为统考科目时, 考生也可以申请免考。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 数学开始成为统考科目, 自1978年开始到1993年, 统考科目变为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四个科目, 其中外国语成绩直到1983年才在本科录取中以100%计入总分, 专科学校录取是否把外语计入总分由各省、市、自治区决定, 直到198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的颁布, 才把此条补充说明去掉。1994年实施会考基础上的高考科目设置以后, 政治失去了统考科目的地位, 而外语作为统考科目的地位也得以巩固, 至此, 形成了语文、数学、外语三大统考科目的局面。由此看来, 高考的统考科目不仅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且具体统考科目的内涵与权重也发生着变化, 这一点同样不能被忽视。

1. 变革中的高考外语科目

外语科目在高考中的地位可以说发生的变化最大, 这既有教育现实因素的制约, 也有教育观念因素的影响。“文革”以前, 外语科目的地位一直难以稳固, 虽然自1952年高考制度创立之日起, 外语就是高考的统考科目, 但是, 相当部分考生可以免考则使得外语统考科目的地位名不副实。这主要是受制于基础教育的外语师资的不足, 此外, 也是为了保证工农青年、革命干部、少数民族考生、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同等学历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于是, 1955年的高考干脆就取消了外语科目。到1958年各科类的考生又开始要求考外语, 但是没有学过外语的考生仍可免考, 只是免考的范围在逐渐缩小。1959年开始, 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不能免考外语。1962年开始, 报考全国重点高校的考生也不得免考外语。1963年补充了少数民族考生报考全国重点高校仍可免考外语的条款。1964年, 又规定参加过两年以上工农业生产和其他体力劳动的知识青年、退伍士兵和在职人员 (包括中小学教师) , 报考文史类专业 (外语专业除外) 的, 仍可以申请免试外国语。

“文革”结束以后, 在恢复高考的1977年, 外语没有列入高考统考科目, 仅仅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需要加试外国语。自1978年开始, 外国语才重新成为统考科目, 但是, 除了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 外语成绩经历了从不计入总分 (1978年) 到报考重点院校的以10%计入总分 (1979年) , 再到报考本科院校计入30% (1980年) 、50% (1981年) 、70% (1982年) 、100% (1983年) 的过程, 而报考专科院校的考生外语只作为参考或由各省区自主决定,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7年。在外语科目成为实质意义上的统考科目后, 它所占的比重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变化, 1983年确定各科满分为:数学、语文满分均为120分, 外语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的满分均为100分, 权重低于数学、语文两个“主科”, 而与“副科”相当。1994年开始的3+2模式, 五科满分均为150分, 在权重上抹平了“主科”与“副科”的界限, 只是存在高考科目与会考科目之分。1999年开始的“3+X”模式, 则保留了外语与数学、语文同等的“主科”地位, 在权重上又把其他高考科目降为“副科”。“文革”以后, 高考科目设置中外语地位的变化主要是教育观念的变化所致。

2. 变革中的高考数学科目

数学成为高考的统考科目主要是因为高考科目设置的高等教育导向转移为基础教育导向。在“文革”之前, 高考从1954年开始区分考生的类别, 数学就不是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的统考科目。1954年考生分为两类:理科、工科、卫生科、农科、林科类与文科、政法科、财经科、体育科、艺术科类, 后者除报考财经专业者须加试数学外均不考数学。1955年至1963年考生分为三类:工科理科类、医科农林科类与文史政法财经类, 后两类考生均不考数学, 报考财经类的考生仍须加试数学, 报考哲学类的考生自1956年开始加试数学, 报考经济地理的考生于1957年开始加试数学, 1963年, 医、农、林各系科各专业 (包括医药院校的药学专业) 和生物学系 (科) 各专业[已列入 (一) 类的各专业除外], 体育系科各专业, 心理学专业……加试数学。但数学的考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 只供录取学校参考。到1964年, 考生类别重新合并为理工医农和文史两大类, 文史类除报考哲学、财经各专业的考生外 (须加试数学, 仍不计入总分) 均不考数学。

“文革”结束以后, 恢复的高考把数学上升为统考科目。但是直到1983年, 报考外国语专业的考生, 其数学成绩才全部计入总分, 之前仅仅作为参考分。自1984年开始, 理工农医类的高考数学科目, 按中学教学的较高要求增加附加题, 只是附加题成绩不计入总分, 但重点高等学校录取时应适当参考。除了1977年为分省命题, 自1978年开始理工农医类与文史类考生的高考数学试卷一直是有区别的, 1978年, 数学试卷共七道题目, 第一至第四题为共同必做, 第五与第六题所有考生任选一题, 第七题仅理科生必做而文科生不做。1979年开始, 高考数学即分为理工农医类试卷与文史类试卷。关于数学科目所占的权重, 1983年, 数学与语文两科属于第一等级, 满分均为120分, 权重最高。到1994年, “3+2”模式中数学与其他高考科目权重相同, 满分均为150分, 占高考总分的1/5, 自1999年开始的“3+X”高考模式, 数学科目满分仍为150分, 在绝大多数省份占高考总分的权重仍为1/5, 区别是权重开始高于其他“副科”。

三、高考统考科目的改革方向

高考统考科目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 语文、数学、外语作为统考科目是迟至1994年才形成的。这种变化说明了高考的科目设置与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这些因素的变革将会导致高考科目设置包括统考科目设置的变革。在高考创制的近60年间, 没有一个科目永久地保持着统考科目的地位,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政治作为统考科目在1994年退出了“历史舞台”, 即使是语文科目, 1991年—1992年四组四科“三南”方案的第三组 (纯理科组) 也把它排除在外, 而是开设数学、化学、生物、外语四个科目。那么, 随着高中教育毛入学率的大幅度提高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 高考改革所处的教育背景与社会背景均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改革高考统考科目也应当提上日程了。2008年江苏省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掀开了这一改革的序幕。

目前, 引起非议最多的统考科目是外语。高等教育精英阶段, 适龄青年中仅有极少部分通过高考去接受高等教育, 这些知识精英的绝大多数是各科发展较为均衡的。而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大幅度提高, “偏科”现象涉及的考生越来越多, 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偏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不是高中教育的分科而是人之素质结构的不均衡。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 一方面是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 使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于是, 促进人的多元化发展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基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多元化教育需要从理论转变为现实, 联结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高考则需要增加更多地体现个性的要素, 而减少更多的体现共性的要素。外语恰恰是高考体现共性要素中最不合理的一环, 它只是一个口头与书面对外交流的工具, 其作用更多地也只是体现在高层次知识分子的工作中, 大量应用型人才与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选择与培养则需要从外语考试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这既是教育良性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2008年江苏省高考方案中尽管仍把外语作为统考科目, 但是权重的明显降低还是体现了社会的要求。当然, 对外语专业以及一些涉外专业来说, 外语权重的这种变化则又体现了江苏方案的不足。

据有关资料显示, 2006年的贵州文史类数学及格率为3.88%, 云南文史类数学及格率为8.27%。在高考中, 数学成为仅次于外语的又一“杀手”。这一说法就是基于高考为不同高校不同专业选择合适生源的有效性状况而言的, 这也是“文革”以前数学不作为统考科目的重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 对全面发展理论的偏执解读以及“重基础”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大, 数学快速成为难以动摇的高考统考科目, 数学成为统考科目在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同时, 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等学校文史类专业对合适生源的科学选择。近年来, 对吴晗、钱钟书之类大师“高考”遭遇的津津乐道就反映了人们对当前高考制度安排的不满。如果说, 这类大师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等特殊渠道进入合适的院校专业的话, 那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量不擅长数学的非精英偏科人才则需要高考在科目设置上充满更多的灵活性。毕竟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无法避免的教育现象。应当说, 高考数学之统考科目地位的变革是非研究型大学招生的基本要求。高考科目设置中由高等教育导向转移为基础教育导向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 解铃还须系铃人, 问题的解决自然需要高等教育导向在高考科目设置中的适度回归。

选拔性是高考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的主要特征, 它按照统一的学术性智力标准从几百万学子中为高校选拔少量的优秀生源。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存, 精英教育的生源选拔仍要注重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创新思维能力, 而大众教育的生源选择则需要注重考生是否具有相应的兴趣和特长, 而不是学术潜质。原有的高考选拔方式忽略了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和不同考生的智力与个性发展特征。因此, 要适应高校分类与分层的需要, 从选拔性考试向适应性考试的转变就成为高考的必然选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选拔性考试功能将融入适应性功能而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高考的适应性功能反映在统考科目问题上, 主要是确立高校制定外语、数学科目标准的自主权。比如, 高考取消外语统一考试, 考生自主参加国家外语等级考试, 一般高校自主确定外语等级标准, 外语专业院校可单独或联合组织加试, 如听力和口语测试;少数重点高校 (如“985”高校) 若对外语有更高的要求, 可单独或联合组织考试, 而高职高专、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非外语专业对外语可不做要求。对于数学考试, 则可以借鉴研究生入学考试, 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确定考生应参加的数学考试类型, 绝大多数文史类专业仅仅参考学业水平测试的数学成绩即可。总之, 高考改革要淡化统考科目以满足不同学生求学与不同高校招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谢青, 汤德用.中国考试制度史.合肥:黄山书社, 1995.

[2]杨学为.高考文献 (上、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1978-1982年高考数学试题全国卷.http://wenku.baidu.com/view/cf5a160c844769eae009ed8f.html.

[4]解飞厚, 徐静.取消高考英语科目的理由及建议.湖北招生考试, 2009 (30) .

[5]李旭, 陈献.多元智能理论与高考改革.教育评论, 2007 (6) .

统考工作 第7篇

一、教师团队构建策略

(一) 合理的团队结构。

我校在构建专兼职辅导教师团队时, 注重团队成员的配置, 在职称结构、年龄层次、专业背景、性格特征等方面都做了充分的考虑。组成团队的教师不仅在技能上各有所长, 而且在性格、气质上互补, 相互之间能够良好合作, 出色完成任务。团队中既有年长的老教师负责掌握大方向, 又有中青年教师作为辅导面授的中坚力量。以专职辅导教师为例, 英语统考辅导教师既有丰富的成人教学经验, 又有深厚的全日制教学经历;计算机辅导教师的专业背景既有侧重软件的, 又有侧重硬件的;既各有所长, 又有交叉重叠, 符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特点。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 出色的团队带头人。

团队带头人是整个教学团队的掌舵人, 为此学院聘请了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教授作为团队带头人。带头人除了要求组织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 以设定团队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外, 还要求具有亲和力, 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善于同团队成员沟通, 以协调内部员工关系, 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 这些都为提高网络统考通过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三) 良好的内外支持环境。

良好的内外支持环境是高效团队有效运行的保障[3]。我校重视专兼职辅导教师的团队建设, 为团队提供了所需的人、财、物资源, 如设立专项经费资助团队建设, 购买所需教学设备等, 而且各学习中心为辅导教师的面授工作给予了配合和支持, 使面授工作可以顺利展开, 从而使每位教师都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依靠团队力量创造出卓越的成绩。

二、教师团队工作方案

(一) 精心打造统考资料。

针对成人学员工学矛盾突出的特点, 教学团队始终致力于打造适合成人学员特点的统考辅导资料, 尽可能地让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统考内容。为此外语和计算机团队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为加强辅导的针对性和统一性, 英语统考团队成员统一建构了英语网络统考课件:针对考试题型, 各英语专职教师合理分工, 每人侧重一个题型, 精心选择模板, 统一设定模式, 精选课件内容, 共同打造英语网络统考课件, 为今后的网络统考工作做好了铺垫和准备。

针对计算机统考操作性较强的特点, 计算机团队大力发扬了模拟仿真练考系统的优势, 每次练考系统题目更新之后, 辅导老师都会发挥团队的力量, 在第一时间内对练考题目进行整理、筛选。按照统考大纲所划分的知识点, 对所更新的题目进行详细分类, 保证学生得到精简、高效的复习备考资料, 同时为后期的教学辅导面授工作积累丰富的资源。由于部分成人学员长期野外作业, 无法利用网络学习资源, 给复习备考带来一定困难。针对这类问题, 我们依据大纲编制了统考辅导纸质资料, 应对考试的同时, 也是一份非常好的学习笔记。

(二) 人性化辅导, 个性化关怀。

网络学员不同于全日制在校生, 与教师、同学接触较少, 许多学员仍然停留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不能有效利用各种网络学习资源, 而且对网络统考认识不够透彻, 对统考重视度不足, 出现小部分屡考不过的学员。针对这部分学员, 在2009年12月份统考结果公布后, 对06级 (含) 以前、仍未通过计算机统考的72名遗留学员进行统计, 用电话对他们进行回访, 询问他们学习现状, 向他们介绍统考复习方法、备考策略, 引导他们到仿真练考系统中练习, 鼓励其继续报考, 早日通过考试。除此之外, 还将我院现有的网络学习资源、各种精华复习备考资料 (如学习笔记、各种题型整理、总结等) 以邮件的形式发送到学生手里。据统计, 2010年4月份的计算机统考中, 遗留学员中有65人报考, 其统考通过率为74.5%。

(三) 注重统计分析。

注重统计分析, 用真实的数据指导教学工作。每次统考结束, 我们都会对该次统考数据进行详细分析, 包括较大学习中心通过率与国家通过率的对比、是否参加辅导对通过率的影响、各项网络学习资源对学员通过率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 制订下一次统考辅导计划, 包括网络辅导、视频答疑、面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四) 加强沟通, 互相学习。

良好的沟通能在成员内心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感, 团队成员之间越和谐, 工作效率就会越高。但不同的个性、学识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声音, 冲突在所难免。从某种意义上讲, 适当的冲突更容易产生创造性的想法。

团队成员可以毫不隐瞒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关注和倾听别人的建议, 经过讨论后, 求同存异, 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经过长期的磨合, 营造了坦诚交流、良好合作的工作氛围。大家在一起快乐地工作, 大胆地创新, 共同研究统考辅导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通过信息及情感的沟通交流, 努力做到一个人的优点迅速转化为整个团队的长处, 一个人的错误所有人都要从中吸取教训, 避免再犯。

专兼职辅导教师团队成员年龄整体上较为年轻, 教学经验、教学阅历不够丰富。为了进一步地增强辅导面授的效果, 团队成员在仔细研究统考大纲的基础上, 共同讨论授课方式、方法, 统一授课进度, 坚持集体备课、互相听课, 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教学团队建设成效

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 近两次学院英语 (图一) 、计算机的统考通过率 (图二) 较全国通过率均有了平稳上升。10年4月份《大学英语B》通过率为63%, 比全国统考通过率高近4个百分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率为78%, 比全国统考通过率高14%个百分点, 这也是我校网络教育统考历史上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最高的一次;11年4月份《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率首次突破了87%, 《大学英语B》与之前相比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组编.全国网络教育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用书.计算机应用基础[M].2005.

[2]刁叔钧.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教育探索, 2010, (3) :92-93.

统考工作 第8篇

一、统考英语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探索

针对网络教育学院本科学生的统考状况, 院领导召集相关管理人员、英语主讲教师认真分析与探讨如何改进统考工作, 提高统考英语合格率。但是面对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成人学生, 随机抽题的机考考试方式, 如何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 帮助学生的哪些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了解学生在面对统考英语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才能更有的放矢, 找到帮助学生克服和减少这些困难的方法。在2009年春季学期, 我们对曾参加统考英语但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和即将参加统考英语的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 问卷共发放800份, 收回733, 回收率为91.6%。问卷包含学生基本信息情况与统考英语困难调查两部分, 前者意在了解学生的年龄、参加统考英语的次数、自我英语学习能力与基础的评价, 后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选择网络学习的目的及自我英语学习的评价;对统考英语 (考试方式、题型、难度、重要性等) 的了解程度;对学院提供的统考英语辅导的有效性评价;对学院和教育中心统考英语学习支持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及期望等。

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可知, 学生参加网络学习的目的较明确, 对于通过统考英语有强烈的愿望和动机, 但是成人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比较薄弱, 自学能力和自控力有待提高, 对统考英语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 自信心不足, 普遍存在畏难心理。加之在统考机考随机抽题的考试方式下, 学院提供的复习资料针对性不强, 且平时的英语课程学习与统考英语的相关性较低, 目前已有的学生支持服务主要集中在统考考务方面, 在其他方面学院和部分教育中心的统考英语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 使得学生在统考英语复习中遇到学科性的学习困难、交流困难、情感和心理问题时得不到有效解决, 制约了学生统考英语的学习。在此基础上, 学院决定从加强对学生统考英语的支持服务入手, 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与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并举, 探索提高学生统考英语合格率的策略。

(一) 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的探索

1.组建专业的统考英语辅导教师队伍, 改革大学英语课程教材。“在现代远程教育中, 辅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试点高校网络教育统考辅导教师的素质是影响该校远程教育学生网考合格率的重要因素。”[1]为此学院组建了一支以大学英语主讲教师、统考管理与辅导教师及各教育中心统考英语辅导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 定期组织统考工作会议, 研讨统考英语辅导中的教学问题, 交流辅导心得。

同时, 专业教师对大学英语教材进一步修订, 强化了统考英语知识点的学习, 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时作业、非实时作业以及课程考试的试题中, 均增加不同比例的统考英语题目, 使学生在过程学习中了解统考英语, 减轻学生对统考英语的畏难心理, 同时也能缓解大部分学生在统考英语报名后才突击复习的学习压力。

2.在学生平台创建统考英语B虚拟课程。在学生学习平台中, 除教学计划的课程外, 我们为所有本科生增设了统考英语B虚拟课程, 学分设置为零学分, 但课程性质为必修课。虽然新生一般在入学后第二个学期才能参加统考, 但在学生平台中, 我们为每一位本科新生从入学起, 即开通统考英语B虚拟课程, 方便学生随时了解与学习统考知识。在有效学制内, 如学生尚未通过统考, 统考英语B课程会一直开放, 为学生提供统考复习支持, 直到其统考成绩合格。该统考英语B虚拟课程, 包含课件点播、实时习题作业、非实时习题作业、交流答疑的BBS等, 以及供实战练习的统考模拟系统等功能。统考虚拟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统考远程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该课程与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有机衔接, 建立了全新的统考辅导视频、在线答疑、实时作业、非实时作业以及统考模拟实战系统相结合的多功能综合平台。

3.编制统考英语复习资料。根据学生统考英语复习的需求, 学院组织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及辅导教师加强对统考英语的研究, 拓宽统考英语复习资料的搜集渠道, 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大量细致的分析与重组, 为学生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复习资料。资料按照统考大纲, 把统考英语B的考试内容分成若干模块, 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呈现给学生, 并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学习一个任务, 然后循序渐进。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 都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可以进一步激发其复习统考英语的内在动力。此外, 统考英语辅导教师队伍还录制了配套的统考辅导课件, 帮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降低学生自学的困难程度以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4.采取多样化的统考辅导方式。在学院进行统考辅导与管理改革前, 统考辅导主要以各教育中心相对分散的面授辅导为主, 辅导的效果取决于教育中心的管理强度与学生的出勤率。考虑到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学生较为分散、网络学习方式的优势等实际情况, 学院的统考辅导采取总部与教育中心共同面授相结合, 同时统考英语直播辅导、统考辅导视频录播、统考虚拟课程BBS答疑、统考QQ群答疑与鼓励小组学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同时, 由于面授课是学生最熟悉的授课方式, 在面授课上, 除了听教师讲解考试知识点、做题方法与技巧、复习策略等, 学生还可以与众多同学感受到一致的学习目标和积极备考的学习氛围, 有效促进学生的迎考积极性。为此, 学院鼓励教育中心为学生组织统考英语面授辅导课, 并建议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讲解考试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统考英语学习策略。

5.建立统考模拟练习系统。自从2008年统考实施机考以来, 学生需要更加熟练地通过电脑来答题。此外不同考试科目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也不同, 因此非常有必要为学生建立统考模拟练习系统。2009年9月, 学院建设了统考模拟练习系统, 设置于学生平台中, 方便学生迅速登录与练习。该模拟练习系统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熟悉统考机考环境, 还提供自动批阅及题解, 方便学生查阅练习得分与掌握知识点。此外, 通过平台技术设置, 每个教育中心可跟踪了解本中心学生的统考英语复习情况, 利用查询功能跟进与督促学生复习。

(二) 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的探索

1.加强对校外教育中心管理人员与辅导教师的管理。学院定期召开统考工作研讨会, 组织校外教育中心管理人员与统考英语辅导教师学习统考文件与要求, 分析制约各中心统考英语合格率的主要因素, 推广部分中心实践有效的统考管理办法与辅导经验。此外, 学院定期开展统考工作优秀教育中心评比、优秀班主任评比等活动, 通过学院各种培训与会议, 宣传统考管理的成熟经验与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在学院与各校外教育中心之间搭建统考管理工作沟通的桥梁, 调动教育中心的积极性。

2.教育中心要加强对学生的统考宣传与引导。教育中心转变以往在统考报考时才向学生宣传统考内容的被动工作方式, 从新生入学开始即主动介绍统考英语, 如考试方式、考试内容、复习资料的获取与利用、报考流程等, 帮助学生转变观念, 消除对统考英语的畏难心理、增加信心, 对统考形成客观正确的认识并能进行充分的备考, 知道如何利用学院及教育中心提供的统考英语复习资料帮助自己通过考试, 在面对统考英语时就更有信心和学习的动力[2]。

3.提高学生统考英语考务支持服务。校外教育中心的班主任和教务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与生活等实际情况, 对学生的报考给予建议, 避免盲目报考;对学生网上统考报名的操作流程进行指导;及时提醒学生或帮助学生打印准考证。

4.学院和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统考英语面授辅导课, 加强学生出勤考核。根据面授辅导课的出勤率与考后统考英语成绩分析, 我们发现出勤率是制约统考英语合格率提高的重要因素。统考英语面授辅导课学生出勤率高的校外教育中心, 其统考英语的合格率也高, 反之亦然。学院和教育中心为学生组织统考英语面授辅导课, 加强考前辅导并进行学生出勤考核, 通过学院统考英语模考平台, 检查和跟踪考生的复习情况, 及时督促其完成统考英语练习。

5.通过各种方式营造统考英语复习氛围。建立以学生统考英语学习为主的论坛、QQ群和学习小组, 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群体学习氛围, 积极组建互助的学习小组, 搭建为学生及时答疑解难的平台。此外, 学院和教育中心、班主任不定期地利用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 提醒学生进行统考英语复习, 让学生倍感我们支持服务的关心, 激发学生对统考英语学习的投入[3]。

三、统考英语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实践与经验

从2009年开始改革到2012年, 经过坚持不懈的提升统考英语支持服务水平, 学院统考英语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高。2008年12月份统考, 学院统考英语合格率低于国家线10个百分点, 从2009年学院实行统考工作改革开始, 2009年4月份学院统考英语合格率低于国家线4个百分点;2009年9月高于国家线3百分点;2010年4月统考, 高于国家线2个百分点, 到2011年, 学院三次统考英语合格率分别高于国家线4个百分点、7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其中, 2011年9月份统考, 学院2257人参加统考英语, 其平均合格率为77%, 在全国试点高校网络学院与电大中, 统考英语合格率名列前茅。

在学院五十多个校外教育中心统考英语合格率普遍提高的基础上, 学院先后涌现出像丽水教育中心、桐乡教育中心、中昊教育中心等一批统考英语工作优秀的校外教育中心。以2011年4月统考为例, 丽水教育中心50人参加统考英语, 合格率达98%;桐乡教育中心26人参加统考英语, 合格率达93%;中昊教育中心59人参加统考英语, 合格率达90%。这些教育中心的统考英语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 校外教育中心领导重视

校外教育中心的领导非常重视统考工作, 聘任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为专职辅导教师, 钻研统考英语的学习要求, 对班主任队伍亦严格要求。中心将考生的统考英语合格率与辅导教师和班主任的业绩考核挂钩, 充分激发和调动了统考支持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二) 对统考的积极宣传与支持服务

在教育中心的规范管理中, 辅导教师与班主任认真贯彻学院“导学、促学、督学”的学习支持服务理念, 把支持服务落到细处。从学生入学后, 班主任即开展对学生的统考宣传, 介绍统考考试形式、考试难度、可利用的有效的复习资源等, 引导学生对统考形成客观、积极的认识, 为学生报考并参加统考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中心对参加统考的考生实行分班管理, 在合理分班的基础上, 细化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明确班主任督学的标准与内容, 例如对考生进行考前面授辅导的出勤登记、考生参与网上辅导的统计、考生完成网上模拟练习的跟踪与督促、统考准考证的发放与考前倒计时提醒等。

(三) 确保考生参与复习

在统考复习中, 辅导教师坚持面授辅导与网上答疑辅导相结合, 注重分层教学, 并对因交通不便、工作繁忙错过面授辅导课的学生, 送教到家, 一对一地给予辅导, 尽可能地保证每位报名参加统考英语的考生都能认真复习。同时, 辅导教师也利用学院的统考英语模拟系统, 检查考试的复习进度, 发现学生复习中的困难与需求, 在网上学习平台为考生答疑解惑, 提供多渠道的辅导支持。只有确保考生均参与统考英语复习, 才能将中心提供的学科性支持服务与班主任团队的非学科性支持服务落到实处。

(四) 重视考前模拟考试

针对统考机考的考试模式, 中心和辅导教师都很重视学生的考前模拟练习, 并将此作为提高中心统考英语合格率的必要措施。在每次统考前两周左右的时间, 中心组织学生在机房进行统考英语考前模拟考试, 且辅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 学生可登录学院的统考模拟考试系统, 随机抽题, 熟悉机考考试环境。辅导教师对学生在考前模拟考试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和强调, 同时对考生答错的内容进行讲解,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复习情况, 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 同时熟练计算机机考的操作, 帮助消除学生真实统考时容易产生的机考紧张感。

统考英语成绩的提高要求学院与校外教育中心齐抓共管, 领导要高度重视统考工作, 统考管理人员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统考英语管理措施, 同时也需要考生转变思想与增强信心, 认真复习统考英语。学院与校外教育中心对学生的统考英语学习支持, 不仅要研究统考英语的学科性教学特点, 提供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 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习方式以及情感需求, 加强对学生的统考宣传与引导,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 从而将学科性学习支付服务落实到每位考生的统考英语学习中, 最终提高学生统考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从网络教育学院及校外教育中心积极改进统考管理工作的过程与进步可知, 提升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水平, 是提高统考英语合格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包正桦, 罗忠宁.教育部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以电大“大学英语B”、“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课程为例[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19) .

[2]何春莲, 刘硝亚等.构建网络英语统考辅导中的非学科性学习支持服务[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11) .

统考工作 第9篇

一、统考的使命与特点

(一) 统考的使命

在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时期, 针对不同的情况, 为高校选择合适生源的具体含义会有所差异, 高校招生考试的形式往往也不尽相同。新中国成立之时, 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规模小且系科结构与区域结构不均衡, 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的规模更小, 高中每年毕业的学生在数量上不能满足高校招生的要求, 而且与高校的分布还有较大程度的“错位”。因此, 当时高校招生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完成招生计划。只有全国规模的统一招生, 才能统一调配学生来源, 有重点、较全面地完成招生计划[1] 。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招生由1950年的各校间联合招生, 发展为1951年的大行政区范围内统一招生, 再发展为1952年全国规模的统一招生。为了配合全国统一招生, 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应时而生。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 高中毕业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考生来源开始“富裕”, 高校招生就有了选择的余地。但是,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与生源结构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匹配问题, 调配生源完成高校招生仍然是统考的使命所在, 只不过统考使命的侧重点逐渐转变到为高校选拔优秀的生源上来。“文革”结束后, 统考为高校选拔优秀生源这个使命越发凸显, 而单纯“完成招生计划”的使命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 完成选拔优秀生源是否必须依赖统考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文革”之后, 统考作为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同质性很强, 录取率很低, 统考可以较好地完成选拔优秀生源的使命,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缺乏足够的动力;二是享受高等教育在我国是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主要渠道, 即高校的招生工具扮演着分配公共资源这一极具重要性的角色, 用统考来分配公共资源具有最易于被民众认同的公平性。换句话说, 统考可以为处于精英教育阶段的高校选拔优秀生源是不容怀疑的, 但统考仅仅是能够完成这个使命的工具之一, 且未必是最佳的工具。

(二) 统考的特点

统考的核心在于政府的“统”, 具体表现为“统得过多”。所谓的统一, 是指统一的计划, 统一的组织领导, 统一的报考, 统一的录取调配[1] 。长期以来, 全国高校的招生名额及类别都是由当时的中央高等教育部、中央教育部根据国家人才需求的数额、类别来统一规定的, 从报名到录取整个招生过程的组织领导都是全国统一的。具体到统考作为考试本身而言, 就是按照统一的考试大纲进行命题、统一的考试分类与考试科目、统一的考试分数使用模式, 尽管统考的分类和科目在60年间历经很多变革, 但是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文理二分模式。从几万到几十万, 再到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考生被简单地划分为文科生、理科生两大类别 (此外, 有少量的艺术类、体育类考生, 但是, 其文化课考试仍是按照文科生、理科生两种类别划分来参加) , 成百上千所高校的数百个专业结合考生的志愿依据文科分数线、理科分数线按照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来选择生源。

统考基本上是由政府的行政权力来运作的, 从全国统考到全省统考的变化只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改变, 具体表现为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与分省的试题命制相结合。实行分省命题有利于根据各省新课改的不同进度实行新高考, 有利于体现各省的特点以外, 最直接的动因还是降低全国大范围的高考安全风险, 是考虑考试的安全问题[3] 。而这两个原因都与统考为高校选择生源的使命无关。

统考的考试科目“统得过多、统得过死”。考生参加固定的几个考试科目, 尽管部分高校在招生简章中确立了同等条件下即总分相同或相近按照特定科目的成绩来录取的原则, 但是, 在不超过120%投档比例的录取体制下, 高考总分对考生的录取与否、录取到什么专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具体科目成绩所起的作用则微乎其微。因此, 统考模式下一个“复杂”的考生被简化成一个“总分”, 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要求也不得不简化成一个“总分”, 用这个“总分”作为中介物在一个相当刚性的规则下“交易”。统考的这种特点使得高校和考生的自主选择权被大大削减。

二、联考的产生与特点

(一) 联考的产生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需要的合适生源逐渐异质化, “合适”逐渐地不再能够与统考成绩“优秀”简单地画等号, 这种特征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表现得更为明显。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4] , 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 应当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规格, 设置不同的课程, 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与方法, 还需要招收不同类型的合适生源。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来说, 最适合的学生并不一定就是传统高考 (即统考) 唯一学术标准下的最优秀的学生[5] 。为了弥补统考的不足, 2001年开始, 教育部在东南大学等江苏省三所高校试行“自主招生录取”改革, 拉开了高校自主招生的序幕。最初开始实施的高校自主招生采用单独考试形式, 这种形式在理论上可以弥补统考共性有余、个性不足的弊端。但是理论上的可能性并没有必然地转化为现实性, 反而带来了新的弊端:命题、施考人员缺乏必要的考试理论与技术的支持导致考试科学性不足;考点数量少使得考生选择极为有限且多地赶考, 不仅大大增加了考试成本也引起了考试不公的议论, 农村考生、家庭经济困难考生、距离自主招生高校路途遥远的考生难以与城市考生、家庭经济宽裕考生、距离自主招生高校近便的考生平等竞争。

以后, 部分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进行了新的探索, 其中最大的成果就是从单独考试发展为联合考试。2005年,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四所地处北京的“211”高校联合举办的自主招生考试是联考的先行者, 2006年, 同为地处北京市的“211”高校——北京化工大学加入该联考。2010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香港大学的自主招生分别实施了“五校联考”与“三校联考”, 有学者开始关注清华大学等5所大学组织的GSI模式“五校联考”。2010年底, 清华大学等高校、北京大学等高校先后公布了2011年的自主招生联考方案, 前者又有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加入扩大为七校联盟, 后者又有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十所大学加入扩为十三校联盟, 几乎与此同时, 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8所高校签署协议并对外宣布2011年也实施联考, 随后重庆大学也宣布加入该联盟。28所“985”高校加上香港大学几乎同时宣布结盟联考立即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媒体把这三个联盟分别称之为“华约联盟”、“北约联盟”、“卓越联盟”, 并且把北京交通大学等5校的联盟称为“京都联盟”。大学自主招生联考很快也成为学界关注与探讨的焦点课题。

(二) 联考的特点

与统一高考、单独考试相比, 四大联盟的自主招生联考作为我国大学招生考试中的一项新事物体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 在缘起上是大学自下而上的“自主”选择。

大学自主招生联考与统考相比, 关键在于“自主”二字。统考的“灵魂”是政府的自上而下的“统”, 联考的“灵魂”是高校自下而上的“联”, 高校在统考中缺乏自主性, 扮演被动的角色, 而在联考中拥有了自主性, 扮演着主动的角色。在统考中, 高校更多地充当政府行政权力调整的“客体”, 而在联考中, 高校成为行使学术权力的主体。尽管统考和联考均是为多所高校组织实施的招生考试, 但是, 在缘起上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第二, 在大学招生录取功能上作为统考的补充。

考生通过笔试阶段的联考和面试阶段的考核之后, 获得自主招生选拔资格, 可以在录取环节换取幅度不等的加分优惠。统考成绩与自主招生考试成绩 (包括联考成绩与面试成绩) 的结合打破了过去高校招生标准的过分单一性, 是一个进步的举措。但是, 对高校来说, 当考生统考的成绩明显高过最初的预期时, 可以去报考“更好”的高校, 高校仅凭几十分的优惠很难把“中意”的优秀考生如愿录取;而考生成绩低于投档线的幅度超过几十分的优惠幅度时, 这个资格又失去了意义;几十分的优惠对于考生而言只是多了一份难以用得上的“保险”;例如北京2012获得自主招生录取资格公示1950人, 实际录取579人, 不足1/3[6] , 这还包括仅凭统考成绩就能达到投档线的考生。因此, 高校招生自主权在实践层面上实现程度是非常有限的。大学自主招生联考的补充地位这个特点深深地打着“历史”惯性的烙印, 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 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学自主招生联考的积极意义。

第三, 在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上追求更高的科学性。

大学自主招生联考在考试内容方面实际上逐渐突破了统考“考试大纲”的限制, 更加注重能力考核, 难度也超过了统考;在考试结果的表达与使用方面引入了教育测量学与教育统计学的先进理念与技术, 改变了统考各科分数简单相加直接用于录取的简单模式。评价考试的核心指标是科学性, 保送生考试、自主招生单独考试、自主招生联考的相继出现, 直接原因就是基于统考的科学性逐渐难以为高校选择合适的生源, 其中只有大学自主招生联考在提高科学性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是, 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是联考仅限于笔试阶段, 面试阶段单独组织, 联考只是考生获得自主招生选拔资格的一个必要前提, 而面试的科学性如何?这直接影响着联考发挥科学性的限度。这个特点是“反传统”线性思维而导致“迷信面试”的自然结果。

第四, 实践中妨害公平与恶性竞争。

大学自主招生联考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为了提高考试的科学性而招收到更合适的生源, 另一方面是高校为了提高高校招生考试公平性的公信力。但是, 舆论仍然对大学自主招生联考妨害公平大加诟病, 大学自主招生联考基本上没有改变单独考试模式下考点设置少且集中于大城市的弊端, 对距离考点远、经济条件差的考生不公平, 尤其是通过联考仅仅是获得面试权, 而考生参加面试仍要赶赴高校所在地, 此外联考在命题方面的城市化倾向仍然较为突出。针对招收更为合适生源的初衷, 舆论认为其抱团“掐尖”的嫌疑更大, 这从媒体把高校结盟称之为颇具冷战色彩的“华约”、“北约”即可窥见一斑。当然, 各个大学极力“招揽”生源本身无可厚非, “高校生源竞争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仅仅为我国独有” (郑若玲, 2011) 。但是, 2/3的“985”高校迅速分别结盟, 三大联盟考期“撞车”至少在一定意义上说明这种竞争是一种恶性竞争。

三、从统考到联考的转变

(一) 实施联考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 这是一个几乎人人皆知的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 政府宏观管理, 专业机构组织实施, 学校依法自主招生, 学生多次选择, 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这个改革方向与思路, 既符合高校招生考试的规律,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但是,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如何从“此岸”走向“彼岸”?很明显, 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与统考为主的考试制度是难以对接的, 而自主招生联考则与自主招生相契合并且可以更好地与分类考试“耦合”。因此, 就改革目标而言, 实施自主招生联考是必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三十二条分别确认了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制定招生方案的权利, 也就是说, 法律赋予了高校招生自主权。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核心是高校制定招生章程, 确定招生规则并按照招生章程负责录取的权利[7] 。但是, 目前高校依据招生方案、招生章程、招生规则录取的基本前提是统一高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按照总分高低不超过120%投档的原则, 这就使得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被大大压缩, 以至于实际上被剥夺了确定与实施招生规则的权利。反过来, 若要落实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就必须改变这个基本前提。当然, 在改变“政府失灵”的同时, 也必须防止滑向“高校失灵”。大学自主招生联考可以避免高校招生过程中的“政府失灵”, 如果再加上由第三方的专业考试机构组织实施联考这个制约环节, 就可以避免“高校失灵”。从维护法律尊严的角度而言, 实施自主招生联考也是必要的。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因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 高等教育良性的“生态环境”需要高等学校进行分层分类的定位。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培养目标自然应该有所不同, 相应的也需要拥有自己的招生标准, 只有单一招生标准的统考制度, 要选拔出符合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所有高校所要求的合格学生是不科学的, 也是不符合实际的[5] 。此外, 从统包统分计划体制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市场体制的转变, 学生和高校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起更大的责任。考生需要通过考试了解自己适合攻读什么高校、什么专业, 并要求凭借具有科学性的考试成绩去竞争这个机会, 否则, 依据科学性不足的成绩做出的录取决策不能满足学生对竞争公平性的诉求;而高校则在毕业生就业率的压力下更加迫切地要求依据科学的考试结果选择合适的生源。因此, 为了满足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要, 单一标准的统考必须转变为多元标准的分类考试, 自下而上的联考则比自上而下的统考更易与之“耦合”。

(二) 联考的定位与完善

无论学术界还是政策制定者, 目前对联考发展空间的期望均显得过于谨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理论上对联考、统考的认识有较深的误解, 二是实践中联考作为新生事物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两个原因也相互交织、相互制约, 严重妨碍了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从统考向联考转变的改革步伐。这就需要研究者从理论上澄清联考与统考的关系, 同时政策制定者积极采取措施完善自主招生联考制度。

统考与联考的区别在于“精神实质”而非外部形式。判断统考与联考的主要标准是高校有无实质的招生标准制定权, 或者说这种自主权是被置于行政管理框架还是被法律法规所调整。高校要实质性地拥有自主制定招生标准的权利, 并不需要在招生考试外部形式上做出“翻天覆地”的变革。简言之, 教育部考试中心、省级考试院或其他认定的专业考试机构应提供多类型“联考”服务。联考是一个“复数”的概念, 而不是一个“单数”的概念, “复数”的联考构成的分类型考试体系, 就是一种为高校和考生之间双向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的合适考试。不同类型高校的不同专业指定联考的类型与科目, 考生结合自己的院校志愿与专业志愿, 选择相应的联考与科目。

从政府主导下的统考转变为高校自主选择的联考, 公共舆论与利益相关者最为担忧的是公平问题。但是, 从统考转变为联考并不能简单地把缺乏有效制约的行政权力转变为同样缺乏有效制约的学术权力, 而是要寻求一种有制约的学术权力来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专业考试机构掌握好考试权是转变的关键所在。事实上, 考试尤其是大规模考试作为一项专业事务, 高校对此也并不擅长。在招生过程中, 应由高校在招生章程中提出招生标准并确定相应联考及相应科目的成绩要求, 专业考试机构提供不同科目组合而成的联考, 考生提供相应联考、相应科目的成绩并提出报考志愿, 专业考试机构、高校、考生三者在此背景下平等地“透明”合作。

目前的大学自主招生联考有三个方面亟须完善:一是规范高校结盟联考的标准, 改变名牌大学随意结盟圈占生源的无序竞争局面, 专业考试机构提供专门为研究型大学招生服务的联考I, 同时在考点设置上以现在的统考为标准, 取消现行联考额外的报名条件限制, 不同研究型大学不同专业从联考I中根据需要自由选择科目组合;二是改变联考成绩使用的附属地位, 研究型大学可以使用联考I的成绩进行完整意义上的录取工作, 同时取消面试环节, 实际上大规模招生考试中面试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幅员辽阔的国家也并非主流;三是专业考试机构开发面向其他本科院校招生的联考II和面向高职高专院校招生的联考III。问题的关键是本科院校是否为研究型大学不能自上而下的指定, 而是由高校自主确定需要联考I的成绩还是联考II的成绩或是两种成绩皆可, 高校还有权决定不同专业科类分别依据联考I、联考II的成绩进行招生录取。

我国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实现从统考到联考的转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就考试而言核心问题是考试开发理论与技术的成熟, 就高校而言是能够实质性拥有招生自主权并把制定招生标准的权利落实到院系而非高校内部的行政部门。虽然, 构建联考体系的细节问题需要更为具体更为深入的研究, 但是, 这种转变的条件目前已经基本成熟。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工作是消除掉舆论对统考与联考关系的误解、把握住高校自主选择这个灵魂、探索出招生标准这个基本前提、抓住联考技术开发这个核心、做好专业考试机构与高校的分权制衡以保障公平。

参考文献

[1][2]杨学为.高考文献 (上)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2.22-23.

[3]刘海峰, 谷振宇.小事件引发大改革——高考分省命题的由来与走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 (5) .

[4]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6) .

[5][8]余永玲.高校招生分类考试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7) .

[6]北京2011-2012自主招生资格公示数据.http://365jia.cn/news/2012-11-07/C9F7589FEF75563D.html.

上一篇:行星结构下一篇:多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