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影响因素范文

2024-06-03

住院影响因素范文(精选12篇)

住院影响因素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份所有住院时间超过2d且自愿配合的患者, 共210例纳入研究。

1.2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运用现场发放填写方式进行调查。

1.3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 (1) 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家庭经济状况、自感健康状况; (2) 护理满意度包括环境管理 (3个条目) 、生活护理 (2个条目) 、服务态度 (3个条目) 、技术水平 (4个条目) 共4个维度12个条目, 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态度量表形式表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 按5、4、3、2、1依次计分。得分范围为12~60分,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问卷内容效度为0.96, Rronbach'sɑ系数为0.95。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方法。多个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210名住院患者基本情况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情况

数据分析显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得分为53.11±6.97分, 其中环境管理满意度平均13.01±2.11分, 生活护理满意度平均8.36±1.68分, 服务态度满意度平均13.58±1.72分, 技术水平满意度平均18.18±2.47分, 技术水平满意度最高, 生活护理满意度最低。

2.3 影响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自感健康状况对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4 影响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多因素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 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得分为应变量, 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自感健康状况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低文化程度、较好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自感健康状况是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高的保护因素。见表3。

3 讨论

患者护理满意度是医院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临床实践表明, 许多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由于护理效果不佳,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恢复状态。数据分析显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得分为53.11±6.97分, 各维度得分均处中上水平, 其中技术水平满意度最高, 生活护理满意度最低。说明该院硬件设施、技术水平已经不存在问题, 当前迫切需要提高的是后勤管理水平及生活护理人员的质量。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自感健康状况是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高文化程度患者满意度较低, 说明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比较, 文化程度高者对护理服务水平要求相对较高, 易产生不满。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3]。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疾病经济负担较重, 担心自身疾病能否及时治愈, 患者的各种压力随之加大, 进而影响他们对护理质量的感知, 因此家庭经济状况、自感健康状况较差的患者满意度较低。

住院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是对护理工作最客观、最公正的评价[4]。应根据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不同特征及护理需求特点来开展多方面结合的护理措施。如加强护理管理,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 强化护理责任心, 提高自身职业自豪感。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 多鼓励患者尽可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等基本活动, 参与治疗与护理方法的讨论。同时在全院范围组织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 并对每一次测评结果进行认真地分析, 有针对性的整改, 尽量减少和避免影响护理满意度的因素, 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促进病人身心健康[5]。

参考文献

[1]刘义兰, 王桂兰.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杂志, 2007, 21 (2A) :295-298.

[2]黄伟霞.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当代医学, 2013, 19 (3) :121-122.

[3]宋春伟, 林可可.住院患者对基础护理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17) :4280-4282.

[4]陈念湖, 李武平, 孙艳平, 等.注重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调查的导向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9) :691.

影响住院患者满意度相关因素及对策 第2篇

【摘要】 目的:通过对病人满意度的调查,了解患者对本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找出护理服务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护理质量改进提供重要依据,探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每月随机发放调查表,将满意度调查纳入护理标准化管理。结果:通过一年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与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满意度在很大程度有所提高。结论:开展对患者满意度调查,应重视护理服务的各个方面,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达到患者较高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字】满意度,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医护理模式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病人满意度调查不仅是反映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渠道, 是护理质量考评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患者满意度,满足不同人群的护理服务需求,全面提供落实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的优质护理服务。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对本科室住院患者进行抽样问卷。

1.2 调查方法:每月不定期发放调查表。讲明问卷调查的意义、目的和填写方法后,由患者或家属自行填写,如果患者有不满意的项目,询问患者不满意的原因并记录。

1.3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入院接待及入院介绍、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结果

发放共计132份,回收132份。其满意率为97.5%,较去年提高10%。

2.1 影响因素

2.1.1患者因素:

⑴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相关部门分界不清,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相关行业不满意,常为护患纠纷的导火索,护士稍有不周就成为患者不满的发泄对象。

⑵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的差异导致健康宣教等内容接受力和理解力不够,导致宣教效果不佳。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患者认为护士只会打针、发药,对她们所指导的健康教育内容持怀疑态度。

⑶经济条件较差者重治疗,轻教育。因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希望用尽可能少的钱得到最好的医疗、护理效果而忽视的护理服务的内容。

2.1.2 医院因素

⑴护士编制不足:我国卫生部规定护理人员与病床比例是0.4∶1,但90%以上医院达不到这个比例。患者因为不能及时满意患者的需求而产生不满,导致满意度下降。

⑵住院环境及医院的硬件设施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产,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对住院环境等基础设置要求更高了。⑶医疗体制不健康: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中全部报销的患者比全自费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由于药价,辅助检查等费用太高超过自身经济能力,对医务人员产生对立情绪而影响了满意度。

2.1.3护理人员本身 ⑴护士业务技术水平:大多数患者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对业务技术水平较高的护士具有安全感和依赖性,从而产生信任感。而本科室新进护士、低年资护士较多,经验不足够,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⑵护士的沟通技巧:有效的沟通能增进护患间的互相理解,提高信任度,减少护患矛盾。

⑶护士的服务意识及服务态度:社会上的重医轻护现象,使护士地位相对较低,包括医院内部医护人员之间经济利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导致护理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工作漫不经心、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⑷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要求高: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由于护理人员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护理文件书写时间多;加之护理人力资源不足,使健康教育的工作程序不规范,方法不当,内容泛化,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对策

3.1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及氛围

⑴详细全面的入院介绍可帮助患者尽快熟悉适应医院环境,减少陌生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入院介绍确立患者对护士的第一印象,良好的印象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先决条件。

⑵努力改善住院环境。改善医院环境从细节处着手,如:加强病区卫生清洁工作,在走廊及公共区域显眼处张贴安静提示标语,维持好医疗秩序。同时,为病人提供微波炉、针线、坐便椅、电吹风、陪护睡椅等人性化服务措施,尽量满意患者的日常所需,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

3.2加强业务技术水平,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良好的技术和全面的知识是维持沟通效果的纽带,娴熟的技能是取得病人信任、建立和维持护患关系最重要的环节。

⑴科室根据护士能级制度分层次培训计划并实施。

⑵根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

⑶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使技术操作规范化。制定“护理操作程序及考核细则”,明确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科室对每月进行护理技术操作的组织学习和考核。同时提高临床最常见的静脉输液、静脉采血等基础操作,技术较好的护士应传经验,互相交流学习护理操作技巧。

每月评选静脉穿刺技术最好的护士,并学习奖励。

⑷加强专业知识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护士的学习积极性。让护士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护士长每日查房并晨间提问,包括患者的状况,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用药、饮食情况等;护士每月学习并掌握本科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士长给予指导并补充;每月开展业务学习,包括护理大查房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

⑸积极参加院内、外组织的各种会议、专题讲座、学习班等,送护士到其他科室轮转培训。

鼓励护士参加大专、本科等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知识水平。⑹积极开展对新仪器、新护理技术、新护理理念的学习。

3.3正确运用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获取患者的准备信息,这是实现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创造最佳治疗状态的必要途径,也是建立和促进护患间理解、信任和支持的有效方法。

⑴微笑的服务:微笑是最好的语言,护士的微笑会使病人感到温暖,从而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

⑵语言技巧:语言是一门艺术,是护患沟通的重要工具。要善于抓住与病人交谈的机会,无论给病人做何种治疗,都必须用语言来与病人进行沟通,以减轻其思想顾虑,取得良好的配合。与病人沟通,可以随时随地。在为病人肌注,静脉推药或抽血时,可以一边操作一边与病人交谈。这样,既分散了病人的注意力减轻了疼痛,又能了解病情。同时要控制谈话局面,有针对性的交谈。与病人交谈时应有主题,有目的的交谈。要针对病人年龄、性格、职业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和内容。

⑶举止仪表:护士应着装整洁,姿态稳重大方,行走敏捷,手足轻柔,仪表端庄,举止文雅,妆饰恰当适度,可给病人带来精明强干的信誉感和安全感。

⑷善用非语言交流,掌握聆听技巧:在为病人做治疗时,要善用非语言交流。护理过程中常用的非语言交流信息系统包括面部表情、眼神、身体的姿势,以及必要的触摸。

⑸重视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交往中,以行为来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3.4重视健康教育,满意不同人群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人群对健康的需求愈来愈迫切。人们不仅希望疾病能得到及时诊治,而且希望在就医期间获得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等健康宣教。

⑴部分护士对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知偏差,反映了在护理工作模式转变过程中观念转变相对滞后;部分护士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不仅影响整体护理的开展,而且最终会影响护理学科的发展。为此,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提高护士认识,转变观念,才能使健康教育深入开展。⑵ 不同的教育方法具有不同的教育效果,而丰富、多彩的教育方法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提供最佳的手段。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应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病、因人、因治疗方案而异,并注重实效,不断进行总结评价,不断改善。

⑶把握健康教育时机.。不同个体、不同疾病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做到少而精且分次、有序,力求在最适当的时间进行教育,也可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活动之中,如晨晚间护理,执行治疗护理操作,巡视病房等,都可不失时机地进行健康教育。

⑷每月开展工休会,并通过信息反馈掌握健康教育实践情况及关键环节,通过分析找出不足,及时调整健康教育方式、方法,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3.5健全收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费标准,避免过度医疗。将收费标准公示于住院部收费区,病房每日发放住院患者一日清单,当患者对收费标准有疑问时,要耐心解释,帮助患者查询。针对不同患者的身份及家庭背景,制度不同的诊疗护理方案,着重考虑患者经济承受能力,尽量解决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解决患者实际问题。

3.6实行绩效考核。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质多得的合理分配原则,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7科室成立质控监督小组,制定考评制度。每月科内进行护理质量分析,对发现的潜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再评价结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3.8合理配制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同时建立应及调配方案,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完成。

3.9提高护士的自身价值

⑴护士长倾听每一位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讨论并采纳对护理工作更好的方案,让每位护士充分体会自身价值,激发工作热情。

⑵护士长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能力,让其各行其事,各施其责任,充当病房的管理者。

⑶每月评选明星护士,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患者提出表扬的护士给予奖励。

【结论】调查结果所显示的护理质量薄弱环节,反映出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沟通技巧、服务理念和专业理论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距。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努力提升护理服务层次,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运用到护理工作中,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住院影响因素 第3篇

【关键词】生存质量调查;影响因素;肺结核

1 前言

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和医疗模式的改变,医学的目的与健康的概念不再单单是生命的延长和保存,而是在同时需要提高生存的质量,那就是促进与保持个体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完好状态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为4~8周,主要是经呼吸道传播。其中80%是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可能感染。患者康复时间比较长,生存质量普遍下降。国内部分学者对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等的研究越来越多了。

2 资料和方法

2.1一般资料

患者患病后会有躯体症状,躯体症状是病人对疾病或者治疗的自身感受。在结核病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结核病人的症状不同,70%的患者表现为发热,胸片异常的涂阳兵力常见症状为咳嗽,同时中年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现症状,药物治疗2~3WK后 症状开始有改善。典型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夜汗、呼吸困难、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在除肺部意外的的结核还会产生一些并发症,例如结核性关节炎患者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将会受到限制,严重的甚至导致长期性的残疾。结核患者除了躯体健康差之外,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都比较差,其心理障碍的特点为广度比较大、症状轻、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方式为主。

2.2治疗方法

介导注药:介导注药疗法就是将患者依分为肺穿刺组、纤支镜和常规组。三组均进行全身的常规抗痨。同时,肺穿刺组在CT的模拟下定位经皮肺穿刺同时将左氧氟沙星、异烟肼、丁胺卡那霉素准确的植入空洞内;纤支镜组在电视透视的效果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导管介入空洞处同时注入同样的抗痨药物。口服治疗:口服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利福喷汀、对氨基水杨酸对结核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通过对叶酸合成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抑制结核菌的生长繁殖。丙硫异烟胺对结核菌的总用取决于感染部位的药物的浓度,浓度高时仅仅具备抑菌作用,浓度高是具备杀菌作用。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对干扰蛋白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而利福喷汀则是一种高效、长效的抗结核药物。

2.3鉴别诊断

由于肺结核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与许多肺部疾病相似,因此在诊断时必须做好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创伤性检查。肺结核主要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由于肺结核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所以与许多肺部疾病特备相似,因此在做出诊断的同时必须做好详细的病例调查、体格检验、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创伤性检查。肺结核易与一下集中疾病进行鉴别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肺癌、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

3 结果

肺结核病不仅仅是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还给患者甚至是家属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而且还给家庭带来了精神和经济负担。经济负担放在一边不说,更重要的是长时间的药物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很多的副作用,是患者的整体的体质有所下降。通过医院患者的情况表明,80%以上的患者在得知有肺结核之后都会有精神上的重大打击,还有60%以上的患者会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为医疗费用发愁。因此,研究肺结核的生存质量以及有关的影响因素有着非常重大的积极作用,以此来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讨论

通过在医院住院的肺结核患者的情况可以得知,研究肺结核的生存质量以及有关的影响的因素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化学药物对患者的实施部是长久之计,因为长时间的用药物治疗会给患者的体内形成一种抵抗作用,甚至还会使肺结核患者的体质有所下降。通過对一些患者的观察和表明,在质量当中对患者采取一些精神上的鼓励会使患者重新找回信心,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会对患者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肺结核患者的生存质量的降低也很严重地提醒了我们:不仅在患者的心理还是精神上都会受到影响,还因为患者的角色功能低下的程度最明显,因此表明了疾病的影响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功能非常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工作甚至是日常的活动能力。而且根据有关数据的显示表明大部分得肺结核的人都是生活在农村,收入不仅仅低下,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另一方面上来说,医院可以全面的评价生命活动的特征还有医疗卫生的服务效果来从根本上控制和提供客观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林,全东明,郭红革,等.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 [J]. 临床肺科杂志,2003, 8 (5):413~415.

[2] 张百合.陈思彤 肺结核治疗的临床体会 [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158

[3] 汤盛饮,焦虑.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 [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158

住院影响因素 第4篇

1 引起儿科病人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1.1 生理因素

①防范意识差:婴幼儿是一组特殊的人群, 如无家属陪护床栏没有拉起, 好动爱玩的天性, 易引起坠床、跌倒、碰撞或者婴儿被盗。②心理因素:儿童有好奇的心理, 当看到护士操作时将物品遗留在病床上, 将安瓿或针头当玩具玩。③窒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发育还不健全, 吸奶时奶液易呛入气道或儿童误吸、误吞。危重昏迷患儿分泌物引起窒息。

1.2 医药因素

①药物剂量不精确:如1 mL剂量的药物用5 mL的注射器抽取。②不同给药途径药物溶媒混淆, 如肌肉注射菌必治时附有利多卡因作溶媒以减轻疼痛, 而静脉输注时配有生理盐水作溶媒, 误将利多卡因作溶媒静脉滴。③药物剂量不熟悉:误将公斤体重记作市斤。④仪器使用失误:保温箱、蓝光箱箱温失控;输液泵、注射泵压力失控, 温度表咬碎、折断玻璃屑进入口腔、直肠等。⑤新生儿交叉感染:使用保温箱, 蓝光箱时终未消毒不合格。

1.3 环境因素

①世界对儿童来说都是很好奇的。在监护人疏忽的时候常触摸水龙头、电源、打翻热水瓶或站在危险高处等。②无菌物品被污染。小儿好动不合作, 输液器针头经常被拉出, 家长医学知识缺乏, 将污染的针头直接插回输液瓶。

2 儿科住院病人安全预防措施

2.1 制度的防范

①制定护理安全防范制度, 护理人员每周学习1次。将安全风险评估作为护理工作内容之一纳入岗位职责考核当中。每位病人进院后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对一切影响安全的因素进行评估并作预见性的行为, 培养护理人员敏锐的观察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护士长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使安全意识贯穿在护理工作中。②儿童护理不同成人护理。除要求稳、准、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外, 还需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根据朱智贤儿童心理发展分期法[2]评估患儿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状态, 将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作为护士交接班的内容。发现可能导致不安全的因素组织人员及时讨论并提醒有关人员注意。③护士加强巡视病房, 观察新生儿的体位, 以斜坡位为宜, 抬高头部15度~30度。喂奶后抬高头部, 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 备好吸引器。

2.2 合理用药, 防止发生用药意外

①小剂量药务必稀释后用1 mL注射器抽取。熟悉常用药每千克体重的用药量, 纠正医生的笔误, 体重以千克为单位。②设立药物说明专用本。随着新药的不断推出, 护理人员应熟悉掌握药物的性能、作用用途, 了解特殊溶剂、药物剂量、半衰期。根据药品说明书, 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和溶酶。

2.3 正确使用操作仪器, 熟练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①各种仪器应每周检测1次, 保温箱使用期间密切观察温度及体温的变化。根据新生儿体重调节温度为28 ℃~30 ℃, 湿度为50%~60%。每小时测体温1次, 并密切观察新生儿颜面、四肢皮肤情况。每日记录输液滴速的变化。②做好终未消毒隔离, 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连续使用的保温箱每周用84消毒液擦布彻底清洁消毒1次, 在清洁消毒之前必须从箱中取出婴儿再进行消毒。使用结束消毒后备用。③5岁以下小儿测肛温、口温时要有护理人员或家属扶住体温表, 如果出现体温表破碎立即呼叫医务人员处理。

2.4 环境安全的防范

①防止烫伤和触电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对潜在发生烫伤可能的因素及时识别和评估。在有热开水的笼头上做好警示标记, 电源插排、热水瓶放在稳妥儿童触及不到的位置, 电源电线不能外露。②在环境设置时应考虑到危险因素所在。如儿科要排在一楼, 患儿的床放在最低的高度, 随手拉好床栏杆, 严防患儿一个人在床上和爬到窗户玩耍等。

2.5 患儿与家属的防范

①做好家属的卫生指导及安全宣教工作, 指导父母有关育儿的方法, 以及预防安全隐患的措施。尽力做到一人一陪, 家属离开婴儿时交待医务人员守护防止被盗。②告诉家长一旦输液器脱落立即呼叫护士, 输液针头不可插入瓶内, 必须消毒瓶塞后, 重新更换输液器。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操作后将医疗垃圾放在治疗盘内, 做好垃圾处理。

参考文献

[1]富莉芳.住院老年病人跌倒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6) :42-44.

住院影响因素 第5篇

摘要:目的 分析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研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跌倒情况以及跌倒的原因,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跌倒例数(4例)及次数(4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例与16次;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有很多方面因素,给予充分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诱发跌倒的因素,预防跌倒发生。

关键词: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0-0129-02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是指在平地行走时或从稍高处摔倒在地的现象,可能造成骨折、创伤、出血、脑震荡等症状,加重患者病情,延长康复时间,增加治疗成本,引起医疗纠纷[1]。因此,分析掌握可能引起患者跌倒的因素,有效预防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在护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次研究着重分析可能造成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相关因素,研究护理对策,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患者跌倒并造成严重后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54~93岁,平均年龄(74.52±7.56)岁;住院时间7~26 d,平均住院时间(15.9±2.7)d;其中10例患有阿尔茨海默症,8例高血压,7例脑梗塞,4例糖尿病,6例脑卒中康复期;服药情况:12例服用降压药,10例抗精神病药物,9例镇静类药物,4例降血糖药物。观察组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53~92岁,平均年龄(74.62±7.76)岁;住院时间7~27 d,平均住院时间(16.1±2.8)d;其中11例患有阿尔茨海默症,7例高血压,6例脑梗塞,5例糖尿病,6例脑卒中康复期;服药情况:11例服用降压药,11例抗精神病药物,8例镇静类药物,5例降血糖药物。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

1.2.2观察组 在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 ①跌倒风险评估: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跌倒史等情况,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种类、肢体活动能力、精神状态、心理状况、用药情况等,对可能发生跌倒的风险进行评估,将存在跌倒高风险患者列为重点监护对象[3]。②心理护理干预: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并掌握其真实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疏导其心理压力,缓解因害怕跌倒而产生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③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可能发生跌倒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及家属的监护能力,指导其采取措施防止跌倒,叮嘱老年患者下地行走时一定要有人陪护,要随身携带拐杖,行动不要过快、过急,尽可能消除诱发跌倒的因素[4]。④病房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地面平整、清洁、干燥,通道走廊畅通无阻,各类指示标识清晰齐全,照明光线充足。室内物品摆放整齐,不能随意乱丢,卫生间内及门口应放置防滑垫。⑤预防跌倒护理:为存在跌倒高危因素患者设立管理档案,详细记载其综合信息,指定专门护理人员进行特护。与家属沟通交流,提醒其24 h近身陪护。叮嘱患者在服用降压药、镇静药后保持卧床休息,指导其注意防止体位变化时引起跌倒,要求老年高血压患者掌握3个30 s,即从床上醒来30 s后再坐起,坐起30 s后再站立,站立30 s后再行走[5]。⑥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内科护理人员进行防跌倒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增强对可能引起跌倒相关因素的预警能力,掌握应对相关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强化职业道德及责任心教育[6]。

1.3观察指标[7]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跌倒的例数、次数。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两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采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x±s)表示和百分率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字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跌倒的例数、次数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跌倒例数为10例,占比28.57%;跌倒次数16次,占比45.71%。观察组患者跌倒例数为4例,占比11.43%;跌倒次数4次,占比11.43%。观察组患者跌倒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

经过问卷调查,对照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满意例数为26例,满意率为74.29%;观察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满意例数为33例,满意率为94.29%。观察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住院患者跌倒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突发性的、非故意的、不由自主的体位改变行为,防止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科室患者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防止患者跌倒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护理人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首先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充分掌握住院患者的综合信息,为存在跌倒高危因素的患者设立专门的护理档案,指定专职人员进行近身陪护。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了解跌倒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讲解可能诱发跌倒的原因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而缓解患者对跌倒所产生的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对病房环境进行整改,消除跌倒诱发因素;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及技能。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患者跌倒例数及次数方面明显低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对跌倒护理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消除跌倒诱发因素,提高住院患者安全管理质量,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住院影响因素 第6篇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58—02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界限的划分有两个标准,发达国家为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为60岁以上,至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占总人口的11%,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住院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本文总结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几种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1坠床

1.1坠床的原因:坠床多发生于意识不清,或存在意识障碍的老年患者,他们常因躁动而在不自主的活动中坠床;某些意识清楚的老年患者也可能因自身平衡功能减退、视力障碍等而造成坠床。

1.2坠床的预防:护士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入院指导工作及保护性措施。对于睡眠中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年患者,应加用床档,床头升降程度不超过70°;对于意识障碍神志不清的老年患者要有24小时陪护,并合理使用约束带;坠床最易发生在晚20:00至清晨7:00之间,在这一时段,护士要加强巡视,加强观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2跌倒

2.1跌倒的原因分析:意外事故是老年人死亡的常见原因,而跌倒被认为是最常见的意外事故。视力下降、平衡功能减退、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变、服用某些药物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发生跌倒;而地面不平或湿滑、光线过暗、座椅或睡床过高、过道上有障碍物等环境因素也是跌倒的危险因素。

2.2跌倒的预防

2.2.1评估老年患者的活动能力:正确使用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分析可能存在的诱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并向患者和家属做好防护措施的宣传工作。

2.2.2 治疗相关疾病:积极治疗白内障、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颈椎病等易致晕厥发生的疾病。对某些患有脑血管后遗症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在职业医师协助下评定其步态及平衡能力,进行必要的功能训练。有学者认为改善平衡功能是预防跌倒的有效措施[1]。

2.2.3 合理用药,减轻药物影响:对因服用增加跌到危险因素的药物的老年患者要尽可能限制用药剂量和品种;加强对安眠药物的管理,严格监督服药过程;坚持按医嘱服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服药后及时上床休息;护士应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和配伍禁忌,在使用血管扩张药时应严格控制滴速。

2.2.4 行为训练:指导老年患者应避免容易引起跌倒的危险行为,如较长时间卧床或久蹲大便后突然改变体位、热水洗澡时间过长、憋尿、用力排便等,日常生活起居时应缓慢改变体位;平时应坚持锻炼身体,选择适宜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减少跌倒的发生。

2.2.5 纠正不良的环境因素:住院的环境和设施要考虑老年患者的需要,保持病区光线充足,地面干净无潮湿,通道上无障碍物,夜间设地灯;物品摆放有序,将患者惯常使用的物品放置在随手可及的地方;调节病床的高度,固定好床脚刹车,教会使用床头呼叫铃;在病室走廊、浴室、坐便器旁安置扶手,呼叫器安装在患者手能触及的地方。

2.3 跌倒后的处理:老年患者跌倒后不可急于扶起,应先检查患者跌倒的具体情况,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二次伤害,检查有无开放性伤口和内脏受损的情况,做好急救处理;寻找跌倒原因,及时改善,祛除危险因素,防止再次跌倒;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躯体功能状态,总结跌倒的经验教训,积极采取防范措施。

3 压疮

3.1 压疮的危险因素: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感觉功能下降、营养状况低下及某些疾病的影响,极易发生压疮;对于行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的某些老年患者,睡床的潮湿、陪护人员的不当动作都可引起压疮的发生。

3.2 压床的预防

3.2.1 建立有效的压疮管理监控机制:使用压疮评估量表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的压疮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认真落实压疮上报制度,动态观察和填写压疮护理记录。

3.3.2 加强老年患者的基础护理: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避免发生摩擦力和剪切力,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采取合适的卧位,给予饮食指导,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时运用一些新兴敷料,保护局部皮肤,预防压疮的发生和加重。

3.3 压疮的护理措施:压疮发生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全身营养状况,针对不同的压疮分期进行局部治疗和护理。Ⅰ期压疮的护理重点是去除致病原因,防止继续发展;Ⅱ期压疮的护理重点是防止感染的发生,保护已受损皮肤;Ⅲ、Ⅳ期压疮的护理重点是根据压疮深度和感染情况及时清创面坏死组织。目前,很多新型敷料在临床上运用于压疮的各期,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压疮的愈合。

4 便秘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成为诱发直肠癌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

4.1便秘的原因:不良饮食习惯、精神紧张、焦虑、排便方式的改变或服用某些药物都可引起便秘的发生。

4.2 便秘的防治:合理饮食,注意补充膳食纤维和水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如厕;指导患者多做排便动作的训练,增强排便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利于排便;创造利于排便的适宜环境,注意保护隐私,为卧床患者提供床帘、屏风等;可采用通便剂、腹部按摩、穴位按摩、针灸等方法治疗便秘,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避免产生药物依赖性、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5 营养不良

5.1 产生营养不良的原因:老年患者生理机能衰退,咀嚼功能、味觉、嗅觉能力都有所下降,影响了进食,而服用某些药物也可使食欲减退或引起恶心,营养不良可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原有疾病加重,增加发发症和死亡,护士必须重视老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问题,加强饮食指导。

5.2 老年患者的饮食原则:能量的需要随增龄而递减,提高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减少蔗糖的摄入量,注意补充膳食纤维,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维持铁、硒等微量元素的摄入水平。

5.3 饮食指导:饮食指导应尽量符合患者的饮食习惯,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和帮助患者摄取合理的饮食,尽量用一些患者容易接受的食物代替限制的食物,使用替代的调味品或佐料,以使患者适应饮食习惯的改变[3];食物要多样化,并进食充足的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较为全面的营养;食物粗细搭配,多选用蒸、煮、烩、炖等烹饪方式,易于消化吸收;膳食应低盐低脂低糖,并可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治疗饮食。

参考文献:

[1] 张玉兰,马腾霄,王勇琴.老年脑血管病跌倒患者平衡与步态的评定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29-31.

[2] 赵岩,耿秀云,田金枝.改进开塞露使用方法治疗便秘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5):544-545.

住院影响因素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所有资料来源于我院医疗信息科2006—2008年单病种住院费用年报表。报表数据来自于我院病案统计数据库, 按照国际病病ICD-10统一分类进行统计, 从中抽取了2 800例急性阑尾炎住院患者作为分析对象, 所有资料真实、可靠, 见表1。

1.2 方法与计算过程

在表1中以人均住院总费用为参考数列, 以人均各项费用为比较数列。由于系统中各因素的意义不尽相同, 导致数据的量纲也不一定相同, 不便于比较, 即使比较也难以得出正确结论。因此本文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以增加可比性。具体步骤如下:

①采用初值法进行数列的初值化处理, 即将同一数列的所有数据除以第一个数据, 得到一组定基发展速度序列:

X0 (k) ={1, 1.06, 1.20} X1 (k) ={1, 1.26, 1.36}

X2 (k) ={1, 1.07, 1.13} X3 (k) ={1, 1.33, 1.66}

X4 (k) ={1, 0.83, 1.00} X5 (k) ={1, 1.09, 1.38}

X6 (k) ={1, 0.92, 0.79}

②根据公式△0i (k) =│Xi (k) -X0 (k) │, 求得各个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绝对差:

③找出序列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max=0.41, △min=0.00

④确定分辩系数:ρ=0.5

⑤根据公式undefined计算关联系数得:

ζ01 (k) ={1, 0.51, 0.56} ζ02 (k) ={1, 0.95, 0.75}

ζ03 (k) ={1, 0.43, 0.31} ζ04 (k) ={1, 0.47, 0.87}

ζ05 (k) ={1, 0.87, 0.53} ζ06 (k) ={1, 0.59, 0.33}

⑥求关联度 (γi) 和关联序

根据公式γ0i=∑ζ0i (k) /N得表2:按关联度的大小排序, 反映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优劣关系。关联度越大则此比较数列对参考数列的影响越大。

3 讨论

从表2中首先可以看出西药费是本院近3年来对住院总费用影响最大的因素, 分析原因可能是:药价偏高, 个别医生在利益驱动下利用大处方获得经济回报, 而且萧山区是全国十大财政县区之一, 较为富裕, 人们倾向于选择质量较好、价格稍贵、效果明显的药品, 从而导致药品费对病人住院总费用产生的影响最大。

其次, 手术费用的上升与收费标准的调整有较大关系, 随着卫生体制的改革, 实行医药分家, 医院不能象以前一样以药养医, 因此, 在降低药费的同时, 物价部门调整了技术含量较高的手术费。

治疗费、检查费及化验费对住院总费用的影响最小, 说明我院单病种管理实施以来小有成效, 医生合理检查、治疗, 把治疗过程中的一些不可控因素尽量转换为可控因素, 严格执行单病种费用控制。

针对以上情况, 我院应加大单病种费用管理力度, 要指导医务人员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同时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一切为病人着想“, 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急性阑尾炎病人住院总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探讨单病种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医院单病种管理及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提供依据。

关键词:单病种,住院费用,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看病难看病贵”成百姓心中第一大患.h ttp://www.21m anager.com/h tm l/2007/2-13/14323033.h tm l[EB/OL].2007-2-14.

[2]柴军英, 李红梅.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住院消费结构[J].中国医院统计, 2007, 14 (4) :334-335.

[3]薛楠, 邬贻萍, 郐晶.灰色关联度在单病种质控指标筛选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 1999, 6 (22) :75-77.

[4]杨学岭, 王新菊花, 赵敬东, 等.单病种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院统计, 2000, 7 (1) :34-35.

[5]邓聚龙.灰色理论基础[M].上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

住院影响因素 第8篇

关键词:精神疾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

根据《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办法》中指出,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 (情感) 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疾病。发病时患者对疾病的自知力和对行为的控制力丧失, 长期患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 且在家庭经济、家庭关系及家庭日常活动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心理和生理健康方面也受到明显影响, 患者的家庭对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尤为突出[1,2,3]。本研究统计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住院费用, 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讨论影响因素中可以管理控制的部分, 为控制医疗费用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收集厦门市某专科精神病院2013~2014 年度, 共156 例符合重性精神疾病标准[4]的住院患者病历和住院费用资料, 包括患者的病案号、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婚姻、家族史、住院天数、住院次数、总病程、药物使用情况及住院费用等信息。住院费用由床位费、西药费、中成药费、检查费、治疗费、放射费、化验费、诊查费、食杂费和其他费用构成。

1.2 分析方法对所得资料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 住院影响因素采用多元回归线性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P<0.05 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总共收集了156 例患者, 其中男性95 例, 女性61 例, 年龄13~70 岁, 平均 (35.3±11.3) 岁。婚姻状况:其中未婚92 例, 离婚14 例, 丧偶2 例, 已婚48 例;职业:无业62 例, 低技术职业 (包括保安、工人、农民) 66 例, 职员14 例, 个体户及商人5 例, 学生9 例;婚姻情况:大专及以上10 例, 高中24 例, 初中及中专79 例, 小学34 例, 文盲9 例;家族史:阳性43 例, 阴性113 例。诊断:精神分裂症83 例, 双相障碍22 例, 精神发育迟滞7 例, 癫痫等器质性精神障碍6 例, 精神障碍合并躯体 (高血压、糖尿病等) 疾病38 例;使用药物:单用第一代药物23 例, 第一代第二代药物合用36 例, 单用第三代药物97 例;患者病程:1 个月至36 年, 平均 (10.92±7.89) 年;住院次数1 次的有32 例, 长期住院的20 例, 其他患者均反复住院, 住院次数从2 次到9 次不等;住院天数:4~126 d, 平均 (47.47±20.69) d;日均费用 (258.13±64.92) 元;人均住院总费用 (11 627.99±4790.54) 元。

2.2 住院患者费用和构成情况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平均数为11 627.99, 中位数为11 468.38。费用构成各个费用排序为治疗费、床位费、检查费、食杂费、化验费、药费、诊查费、放射费、其他费用。具体费用见表1。

2.3 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以156 例重性精神住院费用为因变量 (Y) , 以其他各因素为自变量 (X) ,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自变量 (X) 具体见表2。对费用进行正态性检验, 发现费用呈偏态分布, 因此将总费用进行自然对数转换, 使其接近正态, 再采用逐步回归分析。

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方法进行统计处理, 引入变量的检验水平P=0.05, 剔除变量的检验水平为P=0.10, 具体结果见表3、表4、表5、表6。住院天数、总病程和诊断分类这3 个因素对住院费用影响较大。住院天数和诊断分类对住院治疗费影响较大。住院天数、总病程和诊断分类对住院床位费影响较大。在住院药费多元逐步回归结果发现, 有3 个因素, 分别时使用治疗药物、住院天数和住院次数对药费的影响较大。

3 讨论

精神疾病患者病程长、治愈率低且复发率高, 患者数量每年递增。研究中选取个案管理的住院患者, 分析其住院费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从住院费用的构成可以看出, 治疗费所占的比重最大, 达52.18%, 其次为床位费, 这与国内研究的报道相近。食杂费, 检查费、检验费, 药费等占比例相当, 均在6%左右[4,5]。因为精神病患者的疾病特殊性, 除了用药物改善症状的同时, 接受行为治疗、工娱治疗、音乐治疗等康复手段, 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而这些治疗方法加大了治疗费的支出, 这与精神科的特殊性有关。患者住院治疗期间, 从急性期治疗到病情稳定所需的时间通常在8~12 周, 住院时间较长, 从而也引起了患者住院费用的增加[7]。

住院总费用, 包括占主要比重的治疗费和床位费, 其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住院天数、总病程、诊断分类3 个方面。

住院天数是影响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缩短患者住院天数, 可以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病床的周转率, 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目前国家推行的临床路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住院天数。

总病程是从患者首次发病算起的患病时间, 它影响医疗总费用和治疗费。研究中, 患者总病程从1 月到36 年不等, 从分析结果看, 患者病程越短, 住院总费用越少, 住院费用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 这与实际情况相符。首次住院或者病程短的患者, 对药物疗效的反应较快且明显, 患者的依从性较好, 住院所需的时间也较少。病程长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差, 且长期疾病使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社交能力退化, 且一些药物不良反应使患者对药物依从性不佳, 治疗难度也较大, 住院费用相应的增加。为了能降低总病程的影响, 应从患者个人、患者家属、医疗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予以支持。总病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属于不可控因素, 但是在医疗过程中, 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尽量降低总病程带来的影响。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用药教育, 为患者选择个体化的用药, 尽量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加大政府和社会组织对患者的关怀, 给患者提供更多的经济帮助和社会支持, 可以降低总病程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诊断分类是影响总费用和床位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逐步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总费用较精神发育迟滞、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精神障碍合并躯体障碍的患者费用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其他治疗, 如行为治疗、工娱治疗、音乐治疗等较多有关。精神疾病患者大多有回归社会的需要, 因此在改善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同时, 保持患者适度的情感反应非常重要, 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辅以行为、工娱和音乐治疗等, 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但是在选择治疗方式的时候, 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在患者能配合的时候辅以除药物以外的其他治疗方法为宜。

患者住院的药费与药物使用情况、住院天数和住院次数相关。根据回归结果分析, 使用的药物越老的药物, 费用越便宜, 这与实际情况相符。逐步回归分析还发现, 住院次数越多, 患者的药费越少, 分析原因发现, 住院次数多的患者一般经过多种药物的治疗, 在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疗效不佳的情况下, 经常使用老一代药物进行治疗, 从而使患者的药费减少。患者住院药费的指出提示, 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药物, 虽然药费在住院费用中所占的比例不大, 但是却是患者出院后经济负担的主要组成部分, 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经济水平等综合考虑选择药物。

综上所述, 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主要受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从患者的住院天数等这样的可控因素入手, 加强医院的管理, 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 从而缩短住院天数, 加快床位周转, 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同时对于不可控因素如患者的病程、诊断等, 应加强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对药物的依从性[9]、对疾病的了解, 增加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同时增加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接受, 患者出院后, 可进行电话或入户随访, 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可以降低患者住院率, 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促使患者积极治疗更好地回归社会, 从根本上降低患者总的治疗费用,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翟金国, 赵靖平, 陈敏.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1) :60-63.

[2]管丽丽, 杜立哲, 马弘.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 (12) :913-919.

[3]李勇洁, 惠学健, 徐江玲, 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负担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 (10) :979-981.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5-78.

[5]宋春华, 马骏, 崔壮, 等.参保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1, 28 (5) :533-536.

[6]刘洪光, 丁小倩, 匡莉.深圳市某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3, 20 (5) :629-632.

[7]宋春华, 马骏, 崔壮.参保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1, 28 (5) :533-536.

[8]沈渔邨.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775-781.

住院影响因素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期间跌倒的精神病患者15例, 其中男性11例, 女性4例;年龄:32~80岁, 平均66岁;疾病种类:老年痴呆1例 (6.67%) , 精神分裂症7例 (46.67%) , 器质性精神障碍2例 (13.33%) , 心境障碍-躁狂发作2例 (13.3%) , 心境障碍-抑郁发作2例 (13.33%) , 抑郁症1例 (6.67%) ;服用药物:利培酮、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奋乃静、氯硝西泮、阿普唑仑等。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发生过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影响患者跌倒的因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

2 跌倒危险因素分析

引起跌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因跌倒而住院的精神患者中, 内在原因占45%, 外在原因占39%, 原因不明者为16%。本组中椎体外系反应所致的跌倒占23.5%, 直立性低血压占13.2%。锥体外系是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肌肉的协调运动与平衡。抗精神病药:氯丙嗪、三氟拉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奋乃静、碳酸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最高, 并且与药物的剂量、疗程和个体有关。这些药物都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锥体外系兴奋作用, 并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锥体外系的控制失调, 使得椎体外系兴奋性增强, 结果由锥体外系控制的肌力和肌紧张度失控, 从而引起一系列与肌力和肌紧张相关的症状和体征。直立性低血压分为突发性和继发性2种。

2.1 跌倒地点

该组患者在床周围跌倒者5例 (3 3.3%) ;如厕跌倒者4例 (27.2%) ;走廊跌倒者3例 (19.5%) ;楼梯跌倒2例 (13.3%) ;洗浴室跌倒者1例 (6.7%) 。精神患者由于各种功能衰退, 对于环境因素的变化不能作出及时和足够的反应。因此, 环境因素在跌倒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约有1/3跌倒者与此因素有关。常见的环境危险因素有三类: (1) 物体绊倒、地面光滑、光线晦暗、携带较重物品等; (2) 穿拖鞋或不合适的鞋裤; (3) 物品摆设不当、床铺过高过低、坐椅过软过低等因素使患者使用困难而促使跌倒。

2.2 跌倒发生的时间

夜班跌倒者8例 (53.3%) ;白班跌倒者7例 (46.7%) 。

2.3 药物因素

在使用以氯氮平、奋乃静、氯丙嗪、富马酸喹硫平巴比妥类、酚噻嗪类、苯二氮卓类、三环类抗抑郁药等情况下, 这些药物可以引起幻觉幻、视幻、听, 以及镇静嗜睡, 很容易诱发头晕和跌倒。巴比妥类可使患者发生夜间和次晨跌倒, 长效苯二氮卓类 (硝西泮等) 通过损害精神性运动功能而导致跌倒。服用氯氮平、氯硝西泮等药物跌倒者5例 (33.3%) , 因精神活动紊乱发生跌倒者8例 (53.3%) 。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掌握病情

对有跌倒史及被评估为高危跌倒的患者, 做到心中有数。熟悉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 将意识欠清、年老体弱、有躯体并发症、药物副反应、有行为紊乱者视为跌倒的高危人群, 将其作为重点护理防范对象。

3.2 慢性病干预

有效的控制慢性病则是预防跌倒的重要措施。脑血管疾病产生有害影响往往在出现共济失调或短小步态前很久就有平衡功能的损害, 因而有效地治疗老年高血压, 有利于预防跌倒的发生。许多老年人控制姿势能力减退都与小脑和基底神经节梗死、灌流不足或变性有关, 加强此方面的护理可减少跌倒的发生。

3.3 环境干预

改善环境因素对衰弱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才可能成为防止跌倒的重要原因。改进病房的安全措施仍值得重视, 如卫生间靠近卧室马桶旁和走廊楼梯应有扶手, 物品摆置适当, 床和椅的高度不宜过高, 防止地面积水, 增加照明, 穿合适的鞋和裤等, 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3.4 对护理人员的干预

(1) 组织护理人员培训, 提高综合素质; (2) 对新人院的患者, 做好评估、宣教与指导; (3) 对高危精神障碍患者增加巡视次数, 重点交接班; (4) 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之, 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工作中注重各个环节, 为患者创造安全环境, 不断强化安全意识, 做到细致服务。针对跌倒高危因素采用相应的综合干预措施, 对跌倒高危人群可有效预防意外跌倒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科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1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12%, 其中发生幻觉跌倒 (27.1%) 、妄想 (20.3%) 、冲动 (13.6%) 、药物反应 (30.0%) 、环境因素 (9.0%) 。结论 综合干预可以减少住院期间跌倒事件发生。

关键词: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护理

参考文献

[1]林茵.精神病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19 (10) :36~37.

住院影响因素 第10篇

一、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2010年某地区有代表性的一级、二级、三级综合医院HIS信息管理系统, 共选取6641例出院患者为样本, 以自费患者为对照, 其中参保患者2958例, 自费患者3683例。

二、医疗费用相关指标比较结果

(一) 平均医疗费用比较

将参保和自费患者平均医疗费用相比较 (见表1) , 可以看出医院等级越高, 次人均费用越高:二级医院比一级医院增长89.05%, 三级医院比二级医院增长149.31%。参保患者次人均费用均高于自费患者, 平均偏高22.38%。专科性医院次人均费用较其他综合医院费用较高。

(单位:元)

(二) 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将参保和自费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相比较 (见表2) , 可以看出住院时间医院级别越高, 住院时间越长。

(单位:元)

(三) 药品、检查和服务设施占总费用比例比较

将参保和自费患者总费用构成比相比较 (见表3) , 医院级别越低, 药品占总费用比例越大。在一级医院药品占总费用比参保患者为79.40%, 自费患者为75.40%。随着医院级别增加, 药品占总费用比递减, 但这并不意味着药品总费用在递减, 而是高级别医院在大型设备和特殊材料方面的费用占总费用相对较高, 如CT、核磁共振、心脏血管支架等大型检查和特殊材料在三级医院几乎成为常规检查和治疗手段。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不合理, 以药养医现象严重

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改革不完善, 对医院实行差额预算管理, 医院收入来源一部分是靠财政拨款, 另一部分是通过自己经营收入获得。导致医院给医生定指标, 医生开大处方或者吃药品回扣来创收, 造成药品市场混乱, 药价畸高, 医疗费用居高不下。

(二) 医疗信息不对称, 诱导行为严重

由于公立医院掌控整个医疗市场, 医疗服务缺乏需求弹性, 医疗服务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应该以减少平均住院日为突破口, 促使医疗服务提供方提高医疗质量管理, 加强医院内部综合管理, 减少手术和大型检查及特殊材料的使用, 加强病床周转次数, 提高床位使用率。

(三) 药品费用的实际控制问题、大型检查及特殊材料的过度使用

目前, 我国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是按照政府制定的最高限价执行,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政府的最高限价远高于市场成交价。一级、二级医院参保患者的药费占总费用比高于自费患者的药费占总费用比, 反映医疗服务提供方在用药方面存在诱导行为。参保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受各种因素影响, 不同科室、不同病情及不同的治疗手段, 发生的医疗费用存在很大差异, 如肿瘤科的治疗方式多采用新医疗技术和治疗手段。因此, 应加强合理用药和大型检查、特殊材料的管理, 建立审批制度。

摘要:文章选取某地区6641例出院患者为样本, 对住院医保患者和自费患者的影响医疗费用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 旨在通过建立公立医院合理补偿机制, 以缓解以药养医现象;合理医疗资源配置, 控制药品费用、大型检查及特殊材料的过度使用, 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夏苏建, 胡善联.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04 (4) .

[2]、葛煦, 樊世斌, 徐德忠.医保患者住院常见病的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5 (10) .

[3]、许磊.由医院感染引起病种医疗费用增加的因素分析[J].农垦医, 2006 (1) .

[4]、禹强, 王永堂.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 2008 (3) .

[5]、刘忻梅, 温小霓.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07 (1) .

住院影响因素 第11篇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意外跌倒; 相关因素;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96-01

随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所患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需接受住院观察治疗和护理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住院期间由于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疾病的影响,易发生跌倒。跌倒不仅会造成机体损伤,且常导致老年人自理能力、信心下降及功能状态的进一步衰退,给个人、家庭造成沉重负担,也易产生医疗纠纷。因此,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意外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对避免纠纷,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跌倒的危险因素

1.1 生理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对危险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动态平衡功能低下,容易发生跌倒。另外,老年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走路步态不稳,听力、理解能力障碍,都是直接影响病人安全的因素。

1.2 药物因素: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易发生不良反应,如:降压药、降糖药、利尿药、镇静安眠等药,可能影响病人的血压、血糖、意识、步态平衡功能,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1.3 疾病因素:常因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脑卒中等可使大脑供血不足,致使脑缺血、缺氧而发生跌倒;老年人下肢髋、膝、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致关节稳定性降低,易引起跌倒。有研究显示,老年人患慢性疾病越多,发生跌倒的危险性越大。

1.4 患者及家属因素:对相关宣教知识认识不足,看护者过度疲劳, 衣裤过长过大,患者及家属安全意识不强。

1.5 环境因素:患者对医院环境不熟悉 ,病房床位拥挤, 人员密集,病床高度不合适,无床档,无床旁呼叫器,陪伴椅散乱放置,走道内有障碍物,厕所及开水房地面湿滑,卫生间缺少辅助设施,照明光线不足,均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1.6护理因素:护理人员配备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巡视不及时,对高危风险病人的安全评估意识不够,对患者或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不到位,指导方法不到位,防护措施不到位等。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安全管理:老年患者入院,尤其是初次入住本科室的患者,应仔细介绍医院环境,包括检查室、开水房、卫生间等的位置,床旁呼叫器、床档的使用方法等,向病员及家属进行防跌倒相关知识宣传,提高患者和陪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思想高度重视,并嘱其留年轻、身体好的陪护人员。入院时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强化指导,对于需长时间住院并需要陪护者,应提醒陪护人员适当休息及换班。

2.2 用药护理:加强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并及时记录,做到合理用药。如:服用降压药时易发生体位性的低血压,因此上下床、久蹲等改变体位时速度易缓慢;服用降糖类药物,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并按时进食,同时监测血糖变化;服用镇静安眠药时,告知患者未完全清醒时不要下床活动。

2.3营造安全就医环境:在病人住院的高峰期,加床不宜过多,每个床增设床档,保持合理床位间距,病人的生活用品尽量放置在其触手可及的地方,对高龄体虚能活动、视力障碍、自主活动受限、排尿频繁等病人应安排在有卫生间、距离护士站、治疗室近的病室。保持地面、开水房、厕所整洁、干净、不潮湿,厕所增设把手,夜间在床旁放置便器,危险环境有警示标志。

2.4 加强个人防护:病人的衣裤大小要合适,鞋子轻便、合脚、防滑,病床、轮椅的制动闸要保持性能良好并及时制动;用轮椅护送病人时扣上安全带;对意识不清病人适当使用约束带,并做好观察和记录。

2.5 提高护士安全意识:护士长要加强对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和防护意识培训,对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进行防跌倒风险评估,制定书面的预防跌倒宣传资料,增派护理人员,勤巡视、勤观察、勤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张贴警示标语。

3 小结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住院患者日益增多,通过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易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旨在降低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对避免纠纷,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詹林.老年护理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95 .

[2] 张丽红,卓娜,张红菊,等.住院病人跌倒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 .护理研究,2010,24(增刊1):61 .

住院影响因素 第12篇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4年11月—2008年11月共收治老年痴呆病人148例, 其中男66例, 女82例;年龄75岁~92岁;发生跌伤10例, 坠床3例, 走失找回7例, 误食2 例, 误服1例, 自杀未遂2例, 烫伤4例。

2 影响老年痴呆病人住院安全的危险因素

2.1 病人因素

老年痴呆病人思维混乱、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感觉迟钝、步态不稳等均为影响其在住院期间安全的危险因素。

2.1.1 迷路、走失

由于老年痴呆病人记忆力差、思维混乱等原因, 容易出现独自离开病区、走失等情况。

2.1.2 呛噎、误食误服

老年痴呆病人进食过程中除易发生呛咳以外, 还可因进食不当造成食物阻塞呼吸道而导致窒息。也有的因思维混乱而发生误食、误服、错服等。

2.1.3 跌倒

老年痴呆病人跌倒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 身体和疾病因素是老年人跌倒的内在因素, 如走路步态不稳、思维混乱、肢体协调减弱、感觉功能衰退等都可导致跌倒。

2.1.4 坠床

老年痴呆病人平衡感觉降低, 纠正失衡的能力下降, 易发生坠床。

2.1.5 突发全身性疾病

老年痴呆病人随着年龄的增加, 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的减退, 多并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这些疾病都威胁老年病人的生命。

2.1.6 自伤、伤人

有些老年痴呆病人思维混乱, 不能配合治疗工作, 易出现自伤或伤人的现象。

2.1.7 烫伤

老年痴呆病人由于感觉迟钝, 皮肤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 动作迟钝不协调等, 使用热水袋、进食热食时易发生烫伤。

2.2 环境因素

病人由于在住院期间对环境比较陌生, 在身体平衡力差、反应迟钝、步态不稳的情况下, 环境因素极易成为病人摔伤的客观原因。走廊、病房无扶手, 病房灯光亮度不足或刺眼, 厕所设有门槛, 地面有水渍, 鞋底滑等均是导致出现安全事故的诱因。

2.3 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不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而采取防范措施。个别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经验不足, 对安全护理工作重视不够或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

3 对策

3.1 预防走失

避免病人单独外出, 加强巡视。中、重度老年痴呆病人居住环境应为封闭式。病人衣袋中放置写有病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的卡片, 或佩戴写有相同内容的识别腕带, 如走失以便于寻找。

3.2 预防呛噎、误食误服

由于病人神经反射活动减退, 吞咽肌群不协调, 再加上痴呆病人思维混乱, 所以在进食时应注意:进食时环境安静, 使病人注意力集中, 不要边吃东西边说话;食物要软而易消化, 不要进食干燥食物;进食时尽量取坐或半卧位;服药时应有护士或家人在场, 以免造成错服、漏服。对少数食欲亢进的老年痴呆病人, 要限制食量, 必要时专人喂食, 以防止抢夺他人食物或捡食不洁食物而致病。进食面包或蛋糕等食物时, 宜掰成小块并备温开水送食。对吞咽困难病人应选择合适的食物, 避免进食汤类及干硬食物, 应将食物做成糊状, 缓慢进食, 不可催促。进食后不宜立即平卧, 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 min以上, 以防噎食及呛咳。对伴有咳嗽、多痰、喘息的病人, 进食前鼓励病人充分咳痰, 以避免进食中咳嗽。喘息严重者可先吸氧, 待症状缓解后再进食。

3.3 防跌倒

首先, 老年期痴呆病人入院后应进行全面评估, 认真筛选高危跌倒病人。帮助病人熟悉病房环境。病人的衣、裤、鞋不宜过于长、过大, 尤其是裤腿太长会影响走路, 走动时应穿合脚的布鞋, 尽量不穿拖鞋, 鞋底最好为防滑的软底;穿脱袜子、鞋、裤应坐着进行。病人在行动前应先站稳, 站直后再起步。小步态病人应有人搀扶或使用拐杖。对反应迟钝、直立性低血压、服用氯丙嗪类药物以及用降压药的病人, 尽量夜间不去厕所, 如夜尿较频, 应在睡前准备好夜间所需物品和便器;必须下床或上厕所时, 一定要有人陪伴[1]。对行走不便者走动时应有人搀扶, 坐位时应选用较稳重的椅子或轮椅, 并将轮椅或椅子固定好, 必要时用保护带进行保护, 避免病人突然起身摔倒。其次, 改善病区环境设置: 病区、走廊物品摆放有序, 避免阻塞通道;厕所马桶为坐式, 浴室墙面装有高度适宜的扶手, 地面及门口垫胶垫, 以防滑倒;病室、走廊、厕所地面保持清洁、干燥;照明充足。

3.4 防坠床

睡眠中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病人, 应上好床档。如果发现病人睡近床边缘时, 要及时把病人推向床中央, 以防病人坠床摔伤。对于活动不便的病人, 床铺不宜太软, 因软床不便翻身和移动体位, 避免病人移动身体时失去重心而造成坠床, 必要时应加床档。对于睡眠差、较为躁动的病人, 应设陪护, 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护士加强巡视, 尽可能避免坠床事故发生。

3.5 预防突发性疾病

密切观察, 及时报告。严格执行病房巡视制度, 一般30 min~60 min巡视1次, 做到眼勤、腿勤、嘴勤。夜间应加强巡视,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处理。老年期痴呆病人伴有高血压者应注意病人血压的监测, 每天至少测血压1次, 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稳定病人的情绪。伴有糖尿病者应测血糖和尿糖, 同时应注意饮食情况, 严防低血糖的发生;此外, 老年期痴呆病人因无法诉说自己的不适, 应常规监测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的变化, 若有异常情况即应采取进一步辅助检查的治疗。

3.6 防自伤、伤人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及时了解病人的性格情绪状况, 加强关爱, 做好心理护理, 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治疗, 避免出现自伤、伤人等现象。病人出现幻觉、妄想时不要与其争辩, 可设法转移其注意力, 对于病人的暴力、攻击行为, 仍以疏导、解释、转移注意力等方法为主, 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 短期应用镇静药物控制。加强居住环境的安全管理, 厕所、卧室门锁选用不能在内反锁型, 高层楼房阳台应装防护栏。日常用品应不易打碎并固定放置, 严禁放置危险物品, 如热水瓶、电插销板、刀、剪、玻璃器皿及火源等应放在隐蔽、不易拿取处。

3.7 防烫伤

饮用的食物、汤水或茶水等, 冷热温度应调理适当。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得高于50 ℃, 在热水袋外加布袋等, 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3.8 加强护理人员道德和素质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道德和素质教育,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护理人员要善于发现安全隐患, 主动为病人提供及时、安全的护理服务。

4 小结

影响老年痴呆病人住院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预防, 为病人创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 以保证病人的安全。因此,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 除了要做好老年痴呆病人的治疗和生活护理之外, 还应该把老年痴呆病人的住院安全放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学教授群体下一篇:紧急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