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优质护理方法

2024-06-02

脑卒中的优质护理方法(精选8篇)

脑卒中的优质护理方法 第1篇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优质护理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伴脑功能缺失的脑血管疾病,在美国脑卒中已经成为第三致死疾病。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中逐步开展起来[1]。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诊断为脑卒中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诊断为脑卒中偏瘫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24例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和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平均年龄(60.4±8.4)岁,男性15例,女性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1.9±9.2)岁,男性14例,女性10例;两组人员性别,年龄无差异(P>0.05)。

1.2入选标准:①脑卒中符合1996年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②入院时神志清楚,有肢体功能障碍。③无四肢残障。

1.3排除标准:①纳入研究时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②精神病患者,发病前日常生活能自理者。③盲、聋、哑患者。

1.4基础护理:入院进行宣传教育;为患者扫床、输液、执行技术操作;讲解康复训练的方法。

1.5优质护理方法

1.5.1改善护理制度:根据科室情况,对每位患者配备相应责任护士,实行弹性排班,责任护士负责自己所管患者的入院及出院后的护理工作,使得护理活动有连续性。减少护士护理文书工作,让护士有时间、有精力了解患者信息,制定全面的康复训练计划。

1.5.2危险因素讲解:脑卒中的发病与众多高危因素有关,其中主要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点:吸烟、高血压、高血胆固醇、肥胖、缺乏活动、糖尿病等。护士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评估患者是否有以上危险因素,制定出详细合理的护理计划,使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首先告知患者戒烟;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平稳控制血压;对于高血脂患者,除了选择降脂药物外,饮食干预必不可少,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少油、少盐的食物;对于肥胖者,积极让患者每日进行运动锻炼,如慢走、跑步、上下楼梯等方式。

1.5.3康复护理:告知患者康复的必要性、康复方法、康复锻炼的持续时间。具体康复方式有:体位摆放: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轮椅上坐姿的调整;翻身训练、屈髋屈膝训练、桥式运动;起坐训练、坐-站转换、站位平衡行走、步态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上肢精细活动功能训练;姿势镜训练;躯干前屈抗阻训练等。

1.5.4饮食护理:告知患者要注意避免食用以下食物:煎炸食品;肉类的脂肪部分;扇贝、鱿鱼、蟹羔、蛋黄;动物内脏;奶油蛋糕;动物油。

1.5.5药物护理:脑卒中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每日服用药物有多种。患者在住院期间会按时、按量、按种类服用药物,但是大多患者对每种药物的作用、剂量不了解。这就是护士护理中的重点内容,护士要帮助患者记住每种药物的名称,服药剂量,作用,服药时间,服药剂量。

1.5.6生活护理:责任护士每日7:30到岗,为患者打水、梳头、洗脸、剪指甲、刮胡子、喂饭、擦洗肢体等。每日将病情变化和患者焦虑,讲授脑卒中后遗症的严重性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1.6评价标准: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Barthel评分。②研究组和对照组出院后饮食和药物依从性。

1.6.1 Barthel评分表:Barthel评分越高提示患者自理能力越高,ADL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价项目有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用厕、轮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

1.6.2饮食和药物治疗依从性:①饮食依从性,分为高、中、低。高:患者1周食谱内未进食过上述食物;中:1周食谱出现1~3次上述食物;低:1周食谱出现3次以上上述食物;②药物依从性:高:1周内严格遵守服药剂;中:1周内出现漏服、错服药物1~3次;低:1周内出现漏服、错服药物3次以上。

1.7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录入SPSS18.0分析系统,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Barthel评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Barthel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Barthel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2.2研究组和对照组出院后饮食和药物依从性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出院后饮食和药物依从性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脑卒中发生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肢体偏瘫,偏瘫不仅延缓患者疾病的康复,还造成护工费、住院费上升,出院后造成患者不能正常融入社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

目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重点多强调入院后急性期的抢救和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健康行为宣教及康复护理工作相对不足。而优质护理认为患者教育是卫生保健干预的重要基石,在优质护理中不仅强调饮食、药物护理,还注重患者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3]。

本次研究中我们采取优质护理,在优质护理中使患者能够得到早期的全面的连贯的护理,护士的护理工作更加细化,时间更充足,能在药物、饮食、康复护理上更加全面的为患者服务,同时护士也在护理中不断加强学习,掌握专业技术,树立了服务意识。还有学者指出通过优质护理不仅可以让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治疗,改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饮食更科学,服药更合理,还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4,5]。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后,研究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饮食依从性与药物依从性均得到明显改善,表明优质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通过优质护理,可以让脑卒中偏瘫患者提高生活能力,改善饮食和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利于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胡晓芳.优质护理模式在脑卒中致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11):125-126.

[2]刘卫华.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86-87.

[3]吴彩虹.优质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8(12):86.

[4]田秀芹.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3):480-482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 第2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954(2010)04-274-02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0.04.019

众所周知,脑卒中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从国内而言,卒中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也是首要的致残原因,全国生存的脑血管病人高达700万人,而生存的脑血管病人中有三分之二留下了不同程度的残疾。在神经内科住院的病人中,卒中占了绝对优势。本人体会在临床工作中卒中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1 临床资科:

对2008年1月到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卒中病人进行分析和总结:均经颅CT检查确诊。其中脑出血38例,脑梗塞62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为13~82岁,平均年龄58岁,发病1~2日入院,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及意识障碍,接受具体的治疗及护理后,其中3例死亡,38例治愈,致残59例。a

回顾性分析:2002年我科收治的100例卒中患者,脑出血36例,脑梗塞64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为16~81岁,平均年龄56岁,接受治疗及护理后,其中9例死亡,26例治愈,致残65例(P<0.01)。2002年与2008年对比结果:死亡率与致残率明显降低,治愈率显著提高,就护理体会如下: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多数脑卒中的民生大多与情绪有关,患病后急性期,因瘫痪、言语障碍等给病人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病人处于恐惧、紧张、烦躁不安中,首先应指导患者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精神刺激,维持正常心理平衡,鼓励病人树立乐观思想,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护人员和家人密切配合,尽早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1]。当病情稳定症状缓解后,应当讲明再出血的危险性和诱发因素。有些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者,会产生焦虑、恐惧、绝望等心理状态,要充分关注,积极鼓励,了解患者需求,努力创造一个温馨祥和的环境,让患者感到心情舒畅,乐观、积极配合治疗。

2.2 功能锻炼

2.2.1 手是最难恢复的部位,应特别注意功能锻炼护理。一手握住患手四指,另一手握患手手腕,使手指、拇指划圈转动。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手中可放一轻物,肘关节微屈,肩关节稍外展,保持功能位,避免关节内收。护理人员活动上肢以懂得功能的方法:站在患者侧旁,一手握住患者手腕,另一手置于肘关节上方,将患肢慢慢放下,再将患肢慢慢置于头顶,肘关节和肩关节自然屈曲,再将患肢放于胸部,回复原位,再重复上述活动,每次半小时,一日两次。

2.2.2 为防止足下垂,可于脚掌与床档之间垫一软枕或足部着硬底布鞋。使踝关节稍背屈可带矫形器,始终使足部保持功能位。病情平稳后,可由专人搀扶下地、站立、行走,但一定要防止病人摔伤。下肢做功能锻炼时,护理人员位于患者患侧,握住患者足踝部,另一手握住膝关节下面,使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伸展、内旋、外旋,如此反复做20分钟为一次,一日二次[2]。

功能锻炼时切记: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还有运动量不能过大,否则除使肢体劳累外,易引起再次中风或其它心脑血管疾病;还要根据个人体质、病情等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量,本着宁小勿大的原则,严防意外发生。

2.3 预防并发症的处理

2.3.1 防止褥疮发生:因瘫痪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长时间压迫,易发生褥疮,故应注意定时变换体位,每两小时翻身叩背一次,对压红部位可用75%酒精局部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杜绝褥疮发生。

2.3.2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将50~60℃热水袋置于足底保温;洗浴时水温应适当,防止皮肤烫伤。

2.3.3防止便秘: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营养,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以防止大便秘结,在早餐前饮一杯热饮料(根据习惯可用温开水、茶水、牛奶、咖啡等),可促肠蠕动增加而刺激直肠的排便反射。防便秘还可按摩腹部,由右下腹向右上腹再转向左下腹,按逆时针方向帮助患者按摩,促进结肠内容物往下蠕动,促进排便,反复10~20次。遇排便困难者,应先口服果导片类缓泄剂,也可开塞露纳肛,不缓解时可清洁灌肠,严防因排便用力而引起脑血管意外的再次发生。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护理,总的体会是:首先在自己的思想上,要把患者当亲人,排除一切杂念;与患者耐心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认识到: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自己放弃与之抗衡到底的信心;与患者家属相互信赖支持,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方法,详尽说明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共同培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主动锻炼患肢,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加强生活护理;饮食合理搭配,严防便秘;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汇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通过整体系统的护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缩短康复期,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使患者尽快适应生活,尽早恢复功能。

【参与文献】

[1]张从丽:脑卒中的护理(B)现代医药卫生2007.19(07):929

脑卒中的优质护理方法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7月至2014年7月的9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疾病临床诊断标准, 经脑部CT或MRI检查确认诊断, 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语言功能以及认知障碍。96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52例, 合并高脂血症31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6例, 合并2型糖尿病3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 (67.6±10.1) 岁;其中男性57例, 女性39例。

1.2 护理方法:

对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测, 并每日记录患者饮食和大小便的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弹性排班, 由责任护士对自己所负责的患者实施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心理疏导、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综合性的优质护理。通常, 脑卒中患者由于身体虚弱并且由于突然出现肢体、语言、吞咽等功能障碍, 一些后遗症患者往往要卧床休息, 生活难以自理, 绝大多数的患者心理上难以接受, 常带有焦虑、抑郁、悲伤等消极心态, 甚至觉得对于生活失去了信心, 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有充分的耐心, 要及时有效与其进行沟通, 倾听患者的倾述, 对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同时给予必要的关心及照顾, 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 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消除患者悲观心理, 逐步引导患者, 使其以开朗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 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念, 让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给予正确的体位护理,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 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急性期后即可实施康复训练, 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实施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 并逐步加大锻炼的力度, 对于肌力以及关节活动度应进行坚持不懈的锻炼。由护士进行指导, 由简到难纠正患者发音, 坚持进行语言功能的恢复锻炼, 注意开导患者, 以消除其自卑心理, 有利于患者坚持不懈锻炼, 以尽快重建语言能力。一些患者出现肢体肿胀, 可实施适当的按摩, 以促进淋巴和血液回流, 促进肿胀尽快恢复。对于握拳、抬腿、床边坐起、站、立、扶拐行走、穿衣、系带、梳头等日常动作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 尽快恢复肢体与大脑的协调功能[3]。加强口腔、皮肤黏膜的护理, 病室多开窗, 加强空气流通,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保持环境清洁, 床铺干燥整洁, 注意经常变换体位, 多翻身, 多予以拍背, 身体受压部位用软垫垫起, 有助于减少褥疮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制定合理化的膳食, 加强营养, 饮食宜低脂、低糖、低热量、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 容易消化, 限盐, 戒烟酒, 有利于增强体质, 促进身体恢复。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以及认知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并以用改良Barthel指数 (MBI) 评估本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 使用SPSS17.0软件对护理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率为97.9% (94/96) , 语言功能恢复率为94.8% (91/96) , 认知恢复率为95.8% (92/96) ;实施优质护理前患者MBI评分 (32.64±3.43) , 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MBI评分 (55.46±3.71) , 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患者MBI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44.2521, P<0.01) , 见表1。

3 讨论

中风又名脑卒中, 是由于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 脑卒中与肿瘤、心血管疾病一道被称为人类健康的3大杀手, 虽然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本病病死率有所改观, 但致残率仍很高, 文献资料报道可高达70%~80%, 患者早期康复中的护理服务质量对其预后影响很大。脑卒中致残对家庭及社会都造成严重负担[4,5], 因此在发病后尽早实施优质护理对于患者康复是很重要的。

脑卒中后遗症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情况, 由于恢复期相对漫长, 患者本人以及其家属都容易在康复过程中失去耐心[6], 护士需要充分了解患者个人信息和心理状况、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 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讲解病后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必要性;介绍康复顺利的病例给患者及其家属, 让他们相信, 经过科学合理且持之以恒的努力, 必将是会取得成效的, 从而消除患者在病后的负性情绪, 使患者及其家属建立疾病康复的信念, 更好地配合医护工作。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早制定康复计划, 包括心理指导、康复训练、肢体和言语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膳食营养等方方面面, 不仅对于患者肢体、语言和认知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并且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极大帮助, 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症状体征起到明显改善作用, 使其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本研究中患者MBI评分由护理前的 (32.64±3.43) 提高为护理后的 (55.46±3.71) , 护理前MBI评分与护理后MBI评分相比, 护理后的提升明显 (t=44.2521, P<0.01) , 可见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显著促进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以及认知的康复,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帮助, 且实施方法简便, 适合在临床推广采用。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4年7月至2014年7月的9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给予优质护理, 对于其肢体和语言功能以及认知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并以用改良Barthel指数 (MBI) 评估本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本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率为97.9% (94/96) , 语言功能恢复率为94.8% (91/96) , 认知恢复率为95.8% (92/96) ;实施优质护理前患者MBI评分 (32.64±3.43) , 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MBI评分 (55.46±3.71) , 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患者MBI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44.2521, P<0.01) 。结论 优质护理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具有重要影响, 能显著促进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以及认知的康复,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卒中,康复,后遗症

参考文献

[1]Zhan R, Zhao Y, Wiebe TM, et al.Acute Hemorrhagic Apoplectic Pituitary Adenoma:Endoscopic Management, Surgical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J].J Craniofac Surg, 2015, 26 (6) :510-515.

[2]任俊莲, 赵勇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中风病人早期功能康复的实践研究[J].健康必读 (下旬刊) , 2013, (7) :174.

[3]沈霞超.脑中风后遗症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2, 10 (7) :746.

[4]佟晓霞, 肖艳灿.护理干预在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 201l, 23 (3) :356-357.

[5]Mao M, Chen X, Chen Y.Stage-oriented comprehensive acupuncture treatment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apoplectic hemiplegia[J].J Tradit Chin Med, 2008, 28 (2) :90-93.

脑卒中的优质护理方法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年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脑卒中的患者, 均符合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例。试验组中男22例, 女18例, 年龄在43~81岁, 平均年龄为45.7岁;对照组中男21例, 女19例, 年龄41~76岁, 平均年龄为42.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 病情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时候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 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检测, 以及采取其他基础护理措施。

1.2.2 试验组护理方法

试验组在上述护理模式的基础之上加入整体优质护理模式, 其中包括有以下几点: (1) 患侧肢体运动:临床医师和护士每天对患病肢体进行常规临床护理, 在临床操作时动作应轻柔、缓慢, 同时还要对患者采取伸拉运动, 时间约20 min左右; (2) 健康肢体体位护理:患者采取仰卧体位时, 头部要枕靠枕头, 患侧肩部要垫高, 避免向后收缩。健康肢体采取仰卧的时候, 不应保持相同姿势过长时间, 要经常进行翻身, 防止压疮的形成; (3) 消除外部环境刺激: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 在实施肢体运动或翻身时, 动作幅度不可过大, 以免对患侧部位造成拉伤或对输液造成不良影响; (4) 尿潴留:患者出现尿潴留时要及时置入导尿管, 每隔1小时开放1次, 以免尿液长期滞留在膀胱中, 致使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升高, 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后, 及时将导尿管拔出; (5) 心理优质护理:患者因受到病痛的影响, 并因初次来到医院对医院环境产生一定陌生感,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问题, 其中包括焦虑、孤独及暴躁等, 此时临床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使患者不良心理完全消除, 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6) 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要正确指导患者取仰卧位, 抬高臀部以及膝盖屈曲等相关康复锻炼, 动作幅度不可过大, 每天2次患侧的被动运动, 每次30~40遍。

1.3 临床评价方法

患者的ADL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采取Barthrl指数给予评定[2], 其指标有肩部关节疼痛和脱位、肩部和手部综合征以及手部肿胀, 指数越高, 就表明ADL越强。对患者进入医院的时候, 进入医院2周、4周的各项指标进行详细记录, 并给予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s表示,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入院时其生命体征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进入医院3周、4周的时候, 试验组各项指数全部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件。

3 讨论

近年来, 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多, 且伴有低龄化的发展趋势, 如果发生脑卒中, 对患者的认知度、情感及运动功能都带来一定的危害, 其致残、致死率非常高,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 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模式, 可使并发症 (褥疮、感染等) 的发生几率明显降低, 但对病情恢复以及预后没有起到明显效果。还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 对脑卒中患者初期康复期间加入整体优质护理模式, 对病情的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笔者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整体优质护理, 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文临床结果显示, 入院2周、4周时试验组各项指数全部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与上述临床报道一致。可是因为当前临床病例数相对较小, 临床治疗以后跟踪随访时间相对较短, 因此, 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综上所述, 脑卒中患者初期康复护理对病情恢复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使致残、致死率明显降低,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建云.整体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评价研究[J].当代医学, 2012, 18 (26) :118.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居家护理方法研究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出院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被确诊为初发脑卒中, 均经有效治疗后出院。经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将患者纳入此次研究。采取数字抽签的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5例。对照组中, 男13例、女12例, 患者最小年龄为61岁, 最大年龄为82岁, 平均 (71.32±9.27) 岁;观察组中, 男12例、女13例, 患者最小年龄为62岁, 最大年龄为83岁, 平均 (71.46±9.21)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 对患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 并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采用居家护理, 主要包括居家环境护理、健康教育、功能锻炼、心理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脑卒中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ADL量表于患者出院后1个月进行评估, 量表的总分为100分, 分值越高, 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2]。护理满意度采用选项法进行评价, 共有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等3个选项,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用例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 (59.38±8.26) 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为 (47.13±7.54)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出院后复发率比较

出院后1个月, 对照组共有6例患者出现复发, 复发率为24%, 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 复发率为4%。观察组的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 多发生于老年人群, 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 治疗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和生活能力缺失, 对患者的生活和家庭造成严重的影响[3]。有调查数据显示, 约有65%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需要接受延续性的护理服务, 以改善其预后效果和康复效果[4], 但目前在临床上关于采取何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尚无定论。

居家护理模式是临床针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主要是通过改造患者出院后的居家环境, 并对患者施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以达到护理的目的。本研究为了探讨居家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影响, 特选取了两组脑卒中出院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 观察组采用居家护理, 其护理措施具体如下[5,6]: (1) 居家环境护理:对患者的家庭环境进行评估, 并提出改造建议, 室内照明度应适当增加, 保证室内光照充足, 桌面、开关应尽量降低高度, 家具边角应尽量光滑, 地面采取防滑处理, 厨卫内铺上防滑垫, 墙壁上安装高度适中的扶手; (2) 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科学的用药、饮食以及运动知识,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处理不良事件的方法; (3) 功能锻炼:根据患者肢体活动情况,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帮助患者进行良姿位的摆放, 适当进行握手练习、转移训练、负重训练, 并对患者的穿衣、脱衣、进食、排便等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训练; (4) 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因其活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缺失, 容易出现负面情绪, 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应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安抚, 可通过握手、倾听、微笑等方式给予患者鼓励。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施行常规出院护理的对照组相比, 施行居家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出院后脑卒中复发情况等方面均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由此可见, 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给予患者居家护理干预, 可有效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提高护理满意度, 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

[1]秦素萍, 高雅琨, 高静, 等.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计划与居家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 (11) :1337-1342.

[2]傅荣, 陈湘玉, 沈小芳, 等.脑卒中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 (6) :67-69.

[3]胡代英, 李原莉, 赵红, 等.居家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3, 27 (2) :141-143.

[4]傅荣, 沈小芳, 陈湘玉, 等.三级医院脑卒中出院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 (5) :46-48.

[5]高飞, 黄绍春, 于灿萍, 等.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居家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 (31) :78-81.

脑卒中偏瘫的护理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200例, 全部病例经临床诊断及CT或MRI检查, 全部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107例, 女性93例, 年龄37~85岁, 平均年龄40岁, 高血压脑出血109例, 脑栓塞91例, 脑梗死伴偏瘫126例, 脑出血伴偏瘫患者74例。

1.2 护理方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 处理满足患者的基本生存需要, 包括给氧、吸痰、静脉输液、排泄、营养、安全等, 还要针对患病的不同时期进行不同护理方法。

1.2.1 急性期的护理

在急性期, 患者运动功能的丧失, 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或完全丧失运动功能的重度偏瘫患者, 往往因长时间的肢体不活动, 导致关节挛缩, 该护理在发病后的24~48h。 (1) 良肢位的摆放:良肢位, 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 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2]。卧与硬质床上, 保持正确的卧床姿势, 上肢处于伸展位, 肘腕、手指诸关节均伸展。下肢为屈曲位, 经常变化体位, 防止髋内、外旋。主要采取健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 尽量减少患侧卧位, 预防患肢受压受损。 (2) 被动与主动运动:两侧均要进行训练, 先做健侧, 后做患侧。手法要轻柔、缓慢、有节奏, 每个动作3~5次, 一次动作3~5s, 幅度由小到大牵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及关节周围组织, 由大关节到小关节, 循序渐进, 多做与挛缩方向相反的运动, 直到主动运动恢复。 (3) 按摩:对肢体进行按摩, 尤其要注意患侧手肩、下肢的按摩, 按摩应轻柔缓慢进行, 对肌张力低的肌群则予以擦摩和揉捏, 对肌张力高的肌群采取安抚性质的推摩使其放松。

1.2.2 恢复期的护理

(1) 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存在肢体功能障碍, 有些生活不能自理, 神志清醒患者大都存有恐惧和焦虑心理, 表现出抑郁和悲观, 会出现不愿与医护人员配合的现象, 使患者产生情绪不稳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甚至濒死感等消极的心理问题。应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 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讲究语言艺术, 专人看守, 有针对性地安慰、疏导、解释、暗示、鼓励、劝告等, 帮助患者充分认识疾病, 介绍一些治愈病例, 消除患者各种疑虑。尽量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取得患者的信任, 使他们有安全感、亲切感、信任感。 (2) 肢体功能训练:训练病人独立做起, 先从健侧卧位坐起, 再到患侧卧位坐起, 从需人帮助到独立坐起。之后两腿下垂, 坐在床边, 进行坐位平衡训练, 待可下地坐椅后, 进行站位平衡、迈步和上下台阶训练, 上下台阶时注意“健腿先上, 病腿先下”的原则。在训练时注意上肢和手的协调性和精细性训练。鼓励患者尽早开始自主运动, 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练习, 同时对患者进行上肢和手部的训练, 让其利用健手或健手带动患手进行洗脸、刷牙、吃饭、更衣, 尽量减少他人的帮助, 在训练中注意尽量运用正确姿势, 注意用力平缓, 尽量达到最大幅度用力以引起紧张和轻度疼痛为度, 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1.2.3 并发症的预防

偏瘫患者由于持久卧床或长期被迫取坐位, 容易患压疮、便秘、体位低血压等并发症, 其中压疮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正对该疾病, 患者在早期卧床时要注意经常变化体位, 保持床单干净, 使用预防工具, 压疮发生早期可用红外线、激光等理疗, 也可辅助云南白药治疗。

2 结果

经过3个月的护理, 该组患者的Bathel的指数护理干预前为:41.6, 干预后为71.4, 有了明显提高, 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增强, 能以一定的方式与外界沟通, 自理生活能力不断增强, 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康复。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脑血管病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提高, 死亡率明显下降, 但致残率仍很高, 大部分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下降,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 因此, 对于这些患者进行恰当的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果表明有效的护理方式为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赋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 减轻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 以其降低病死率, 提高患者的躯体功能康复。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实施急性期的护理、恢复期的心理护理以及肢体功能锻炼等护理方式。结果 该组患者的Bathel的指数较干预前明显提高, 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康复。结论 及时、有效、合理的护理方式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 减轻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护理

参考文献

[1]王新德.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修订方案) [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5, 23 (6) :670.

[2]周士枋, 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8:498.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8年1~12月收住治的脑卒中患者87例,其中,男57例,女30例,年龄65~92岁,经头颅磁共振检查,所有病例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

1.2 护理

1.2.1 护理评估

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和每班次接班时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护理评估项目主要包括, (1) 阳性资料及专科体征: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肌力,尿便失禁,皮肤状况,失语,饮水呛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护理体征。 (2) 并发症情况:应激性溃疡,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胃管引流出血性胃内容物,排黑便或大便潜血为上消化道出血判断标准:肺部感染以出现肺叶影像学改变和听诊啰音为判断标准;泌尿系统感染以出现尿路刺激征或中段尿培养阳性为判断标准;压疮以出现皮肤破溃为判断标准。 (3) 康复效果: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进入4周时评估患者康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价[2]采用BARTHEL指数,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G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

1.2.2 病情及并发症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心率、体温、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功能。给予心电监护,24 h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护理时应注意: (1) 脑卒中病由于脑水肿常可出现呕吐应让患者采用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 (3)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室温20~22℃,湿度60%~70%。

1.2.3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患病后,因瘫痪言语障碍等给患者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表现出不同程度语言障碍,肢体偏瘫,口角歪斜,吞咽困难,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意识清醒患者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负担加重,表现为恐惧、自卑心理,有文献报道,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3%~76%,平均为50%[3]。在护理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要有爱心,要关心尊重患者,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增强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1.2.4用药护理脑卒中患者治疗常联合应用溶栓抗凝、血管扩张药及脑代谢活血剂等治疗,应了解各类药物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1) 使用甘露醇、利尿剂应注意电解质,肾功能检查。 (2) 使用溶栓抗凝药物应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监测凝血时间,观察有无皮肤出血及消化道出血倾向。 (3) 使用地黄类药物,应注意观察心率变化,有无黄绿视、呕吐等中毒表现,如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

1.2.5 饮食护理

脑卒中患者多数是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形成的,故应予高纤维素鼓励能吞咽的患者进食,宜少量多餐,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进餐时尽量端坐,摇高床头,鼓励多做咀嚼运动,不能吞咽者鼻饲,应掌握饮食原则,鼻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牛奶、蒸鸡蛋、鱼汤等,应供给足够的热量。必要时予静脉营养,保证患者得到所需营养。1.2.6体位、良姿位(即抗痉挛体位)良姿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尤为重要[4]。脑卒中后机体呈现出脑受损的特定痉挛姿势,上肢屈肌紧张,下肢伸肌紧张,良姿训练通过肢体位置正确摆放和运动来抑制异常姿态,同时维持良姿位可防止关节和肢体变形。

1.2.7 康复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可使患者采取主动活动与被动活相结合,床上锻炼和床下锻炼相结合,全身锻炼和局部锻炼相结合,并辅助理疗、按摩、针灸,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使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劳逸结合且避免情绪波动,要戒烟,少饮酒,定时检查。

2 结果

本组87例患者中,60例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失语,病情控制后继续予康复治疗,25例处于植物状态,2例死亡。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的恢复和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临床上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关注,使更多的脑卒中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1~12月我科收住院的8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是防治脑卒中的有效措施。结论:通过护理可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607.

[2]张晓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13) :74-75.

[3]常仁翠, 李娟.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3, 9 (11) :818.

[4]赵莉芬.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康复护理[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 4 (5) :457.

浅谈脑卒中的护理 第8篇

1 生活细节的护理

1.1 进食

由于一侧肢体偏瘫故患者无法独立进食而需要喂饲。应使患者保持仰卧, 床头抬高, 头偏向一侧的适宜进食的体位, 然后颌下铺好餐巾以免食物残渣弄脏床单。每次喂食量应少, 让患者有充分的咀嚼时间, 饮食以适量稀饭或软饭为宜, 选择安静的环境, 舒适体位, 使患者精力集中, 不要讲话, 利用健侧缓慢吞咽, 但绝对不可勉强, 以免食物误入气管。

1.2 穿衣

卧床患者应选择宽松肥大的衣服, 替偏瘫患者穿衣服时, 先穿患侧, 再穿健侧, 脱衣时, 先脱健侧, 再脱患侧。穿裤子时要托起患者臀部, 不可生硬扯拽, 以免擦伤患者皮肤。出汗或尿湿衣裤后, 应及时更换。

2 预防并发症

2.1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褥

疮, 因此应经常给患者变换体位和叩背, 每2 h 1次, 每次约5 min, 以促进痰液排出, 防止坠积性肺炎, 并做好口腔的护理。为防止发生褥疮, 必须保持床铺整洁干燥, 协助患者每2 h翻身1次, 要经常给患者洗澡换内衣, 剪指 (趾) 甲等。

2.2 防止便秘和感冒。患者长期卧床, 由于肠蠕动减慢常

有便秘现象, 故应多食粗纤维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 以保持大便通畅, 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定时开窗通风、消毒。

3 心理护理

患者突然从健康变成瘫痪, 可出现恐惧、焦虑、悲观和依赖心理, 严重影响其运动及认知功能的恢复, 因此情志护理非常重要。针对患者心理特点, 灵活应用沟通技巧, 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 针对性地进行护理, 同时介绍同种疾病康复病例, 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树立信心;向患者用家属发放宣传资料, 介绍脑卒中的一般知识, 讲解脑卒中肢体瘫痪的特点, 使患者及家属对肢体功能障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解除不必要的恐惧和消极情绪;在护理实践中, 以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增进患者的安全感;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 使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 配合护理工作, 让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康复训练。

4 康复护理

4.1 保持良肢位

偏瘫患者早期应把肢体各个关节安置于功能位置, 防止关节变形、强直而失去正常功能[1]。仰卧时腋下夹置一枕头使手臂处于略外展位置, 肘部应微屈, 手心中应握一小球以防手指挛缩, 髋关节不应外旋, 膝下应放置一小枕, 用足托板使踝关节背屈成直角, 以防足下垂。

4.2 四肢关节被动训练

每天必须进行患侧肢体的被动运动, 如肘部、腕部、手部各个关节的被动运动;肩部则要做外展内收和较大方向的旋转运动;下肢髋部、膝部和足踝也应做屈伸运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的屈腕和伸腕肌;股四头肌和后侧肌, 小腿的腓肠肌和胫前肌等, 亦应加以按摩以促进其功能恢复。

4.3 感知觉康复训练

每日对患侧进行按摩拍打, 用砂纸刺激触觉, 用冷水和温水刺激温觉, 用针尖刺激痛觉, 每日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部位数次, 促进血液循环[2]。

4.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随着病情稳定和恢复, 患肢也应逐渐开始自主运动。此时, 应鼓励患者多做主动运动, 特别是鼓励患者进行生活动作训练, 如用健侧手带动患侧手做梳头、刷牙等动作, 训练时应注意循序渐进, 即由翻身到坐立, 由坐立到站立, 由双足站立到单足站立, 由站立到行走的顺序进行, 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4.5 对失语症的护理

由于患者不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 常很自卑, 故首先应向患者解释不能表达的原因, 鼓励患者采取言语以外的方式向医护人员或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如利用卡片、笔、手势、图片等达到双方交流的目的, 交流时需要有耐心, 态度和蔼, 避免患者紧张或急躁。

4.6 其他护理

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 消除高危因素, 还要戒酒戒烟, 避免不良心理刺激。对于在社区进行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 要做好定期复查和随访工作, 及时掌握患者情况, 并派遣责任感强、知识面宽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护理。

参考文献

[1]于维东.偏瘫康复的理论与实践[J].现代康复, 2001, 5 (2) :5-8.

上一篇:城市健康水循环下一篇:变速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