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人才范文

2024-05-28

多样性人才范文(精选10篇)

多样性人才 第1篇

一、立足本校实际、突出特色优势

由于学校定位、办学条件、学科优势等不尽相同, 不同层次的学校应找准定位、依靠学校特色和优势学科力量, 设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本校特色,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

( 一) 强化通识基础, 注重能力创新素质培养

以通识教育为基础, 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宽泛的知识基础,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构建学生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尤其是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 二) 规格多样化原则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 设置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规格, 将一般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专门人才;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鼓励他们跨专业选课、攻读辅修专业、辅修, 成为复合型人才; 对特别突出的学生实行特殊的个别培养, 为其成为这一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 三) 注重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要有强烈的国际定位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 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 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宽阔的眼界, 在未来能善于国际合作, 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打开思路、放眼世界, 使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学科前沿、世界局势, 激励他们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二、课程设置的优化

传统的课程设置分科过早、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容易把学生限定在专业的条条框框中, 反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专业思想太过僵化, 很难有所创新。

( 一) 构建“平台 +模块”的课程体系

所谓“平台”, 是指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构建通识基础、大类学科、专业方向三大课程平台, 拓宽通识教育、加强基础教育、深化专业教育。所谓“模块”, 是指按照一定原则将原来固定僵化的课程科目结构重新划分形成的若干较小的课程组合, 通常有三种类型:一是基础课程模块, 指按照学科相近性和关联性划分重组的模块, 每个模块应包括该学科基础所必要的知识类、技能类课程; 二是专业课程模块, 指按照专业连贯性和系统性划分重组的模块, 每个模块应包括该专业必要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 论文) 等; 三是创新训练模块, 指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设置的课程模块, 贯穿于整个“平台 +模块”课程体系之中。

( 二) 通识基础课程平台

通识教育是针对传统教育过分重视专业教育, 导致人文与科学知识割裂, 培养出来的学生目光局限、实用功利、人文精神衰落等现象提出的, 它强调以人为本,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通识课程平台包括三部分: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创新实训。必修课程应包括思想政治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军事体育类等基础课程, 其中, 对于外语类、计算机类等必修课程, 可采取分级培养, 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创新实训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思维创新等能力为目的, 开展创新竞赛、课程实训等教学实践环节, 并通过社会实践、乡村调查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 三) 注重课程内容建设

在“平台 +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下, 学生根据个人特性自主选课的灵活度扩大了, 有科研意向的学生可按照知识层进性和学科连贯性选择精钻趋势的课程模块;学有余力或希望复合性发展的学生也可跨学科跨专业选择, 从而打破传统人才培养中整齐划一的模式, 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个性化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

( 四) 精品课程建设

在重点和特色学科建设中,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等项目为专业特色建设人无我有、人弱我强的核心精品课程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一方面, 有利于吸收引进校外资源交流共建; 另一方面, 可以整合优化校内资源建设一批系列课程, 同时, 形成精品教材和教学软件研究推广。

( 五) 交流与合作

以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竞争力为目的加强合作与交流, 一方面, 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或网络授课; 另一方面, 通过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积极创造条件, 增加学生出外交流学习的经历。

三、创新训练与实践环节的强化

( 一) 整合校内资源, 构建实践平台

学校师资等自身资源是实践平台建设的主要力量。第一, 校内原有实验室、实习工厂等资源是实践平台建设的直接资源。很多学校硬件跟不上, 出现实验室设备陈旧落后、实习工厂基本闲置等现象, 不但造成更大的浪费, 更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环节的课程要求。这些实验室或实习工厂应该首先得以重新整合利用, 更新陈旧设备, 补充先进仪器, 引进管理方法, 重新投入教学实践环节。第二, 校内教授的课题项目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宝贵资源, 它们往往与学科前沿紧密相关, 与先进研究技术直接接触, 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科学研究过程, 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也最直接。第三, 学校对学生实践活动应该加以引导, 通过设计一些小的调查项目、实践任务等形式, 指导学生自发组队完成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突破、自我创新的能力。

( 二) 依靠项目和科技创新活动, 构建创新平台

国内各类职业学校都在不同层次上构建创新基地, 在学科领域和学科建设上, 产生了一大批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原创性成果, 尤其是在新技术的前沿问题研究上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要做好学生全国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具有代表性的科技竞赛,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组织大量的课外活动, 形成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课外培养三大创新人才教育体系, 活跃思想、激发灵感、提高素质, 全方位、多侧面、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三) 校企合作、校村挂钩, 共建实践基地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广泛建立校企合作基地, 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使之获取多样化的专业技能资质, 增强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充分联系乡镇农村基层, 校村挂钩建立实践基地, 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卫生、文艺三下乡等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熟悉农村、服务农村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黄荣贵.试论个性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6, (02) .

[2]黄建平, 郭文莉.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3, (S2) .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论文 第2篇

我国的翻译市场现状不容乐观,而高端译员的匮乏已成为这个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语翻译的文化交流与信息交流的功能越来越彰显。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信息涌入中国,翻译人员如果不能及时而正确地消化国际信息流,将导致大量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信息的流失。翻译能力薄弱的问题不解决,还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政企涉外活动的开展,甚至影响中国的持续发展,妨碍中国全球化的推进速度。

一、翻译市场的强烈讯号:精英人才匮乏,呼唤高端翻译的多样化

当前中国翻译大国地位与翻译人才青黄不接形成强烈的反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出现了巨大的翻译市场。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资料显示:中国的注册翻译公司有近3000家,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仅在北京注册的就有400多家。全国翻译从业人员多达50万人。从规模来说,中国已成为“翻译大国”,但并非“翻译强国”。因为这支队伍中的专业翻译人才只有6万,真正有水平的、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仅占5%。

翻译人才青黄不接集中表现为高端译员匮乏。而且从译员需求的专业结构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高端人才匮乏是世界人才市场的共同特征,然而在中国翻译市场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其中突出的表现是:

(一)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这主要反映在外国文学翻译质量下降。以2005年初举行的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为例,在涉及文学翻译的5个奖项中,竟被评委无奈地空缺了3个。外国文学翻译之所以遭遇窘境,是因为优秀文学译着要求译者深刻把握两种语言的精髓,特别是要有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然而达到这种要求的译员太少,导致优秀文学译作稀缺。时至今日,人们对20世纪中国的一代翻译大家的风采依然历历在目,例如钱钟书不仅英语基础好,而且博览群书,还有浓厚的文学兴趣,其译作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萧乾先生以集文学创作、翻译和记者于一身而着称,得益于他深厚的母语修养和对英语文学的娴熟研究背景。然而中国本来翻译大家就不多,随着一代名师的相继逝世,优秀翻译后继乏人。

(二)科技翻译,尤其是高新科技翻译人才稀缺。多年来外语院校十分重视外语复合人才的培养,但存在着重文轻理的倾向。当前,外语复合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是外语专业知识与经济、贸易、金融、新闻与法律知识的复合,而外语专业知识与理工科知识的复合结构则长期受到忽视,以至于当前懂经贸、商法的文科复合型人才很多,但熟练掌握外语的工程技术人员稀缺。机械、化工、软件、信息技术和电子专业都紧缺外语人才。

(三)口译人才匮乏,尤其同声传译人才稀缺。随着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的发展,中国口译人才严重短缺。目前国内能够熟练地在商务活动、国际会议中担任翻译的人才实在太少。同声传译作为语言金字塔的“塔尖”,被称为外语专业的最高境界,因而培养也十分困难。这种人才不仅在我国紧缺,甚至是全球化的人才难题,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有资料显示,中国口译人才缺口百万,第六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对中国的口译人才短缺表示担忧。

(四)中译外人才紧缺,尤其是经典着作和重要政治文献方面的中译外,面临重大问题。中译外比外译中难度更大,写作风格与语言习惯要适合外国人的要求,对译者的中外文水准、政策把握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古代经典着作的翻译还有古文、文言文的阻隔。现代文人能够阅读文言文的已经寥寥无几,因此存在着把古典文献翻译成现代汉语,再由现代汉语翻译成外语的双重语言转换问题,难度可想而知。而且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中译外涉及的语言也越来越多。仅有英、法、德、日、俄等常用语种显然不够,而稀有语种的翻译人才就更显得匮乏。

二、外语教育的缺失:教育理念和体系陈旧,办学模式趋同化

在2004年举办的“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为主题的一次高等教育国际会议上,与会专家认为,中国高等教育正陷入一个办学误区:办学模式趋同化。大学普遍按照一个模式培养相同规格的人才,而不是根据个性差异来培养各类创新人才。

中国高等学校的外语教育的办学趋同化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专业语种结构趋同。开设英语专业的学校过多,英语专业招生人数远远超过小语种。目前全国有800多所院校开设外语院系,同时全国兴起了一批以新东方学校为代表的外语培训机构,而所有的院系及培训机构均设置英语专业或进行英语培训。以至导致英语专业人才饱和,毕业生就业由“热”转“冷”,而小语种尤其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则供不应求。

(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多年来,传统外语教育只注重语言和文化双重关怀,而忽视综合知识的传授。近年来,又清一色地转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外语专业本色,造成了多元文化的缺失。这种现象的认识误区在于:把外语仅仅当作语言的工具,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淡化了包括汉语文学在内的中外文化教学,以至于跨学科界限的知识性课程——法律、经贸、金融、新闻——的过量,而导致语言专业的异化。在这种情况下,忽视了深层次的中外文化的熏陶,语言人才失去语言与文化为特征的传统特色。

(三)语言能力的评价方法趋同。中国的外语教育长期以教学服务于考试为导向,导致学生只关注知识和语言技巧,而忽视了语言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测试为标准的外语能力评价方式,导致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时间长,资源投入大,整体效率低。而以客观题为主体的语言测试方式只测试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知识存量,却忽视了用主观题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评价。记忆能力和语言知识的存储状况是可以见诸卷面的,而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则难以在卷面上展现。然而外语的写作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少对于翻译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诚然,过去清一色的培养纯外语人才,毕业生知识结构过窄,曾经是外语毕业生就业由“热”转“冷”的主因。因此培养“外语+专业”、“英语+小语种”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是适应社会需要、应对就业难的根本出路,更是教学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应用性”,而对于研究型大学的精英教育来说,必须保持语言教育的文化多元性,培养高层次外语专业人才。只有具备比一般外语学习者更高的外语水平和更扎实的中外文化基础,其毕业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研究型外语大学必须把坚持外语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作为一种理性选择。

三、解决高端翻译人才匮乏的根本出路:把握外语教育的“市场定位”,坚持办学的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

(一)对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不仅要关注现实的紧迫性。而且要有放眼国际化的远大眼光。高端外语人才需求旺

盛及其需求专业结构的多样化,不仅仅是一种市场现实,而且是社会发展对语言人才需求的大趋势。从全球视角看,信息时代促使我们的湛蓝色星球变成了“地球村”;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交融促使整个世界趋向“全球化”;文化与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必然要求异域文化与教育的“国际化”。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看,随着我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以及上海迎来世博会,必然大大刺激人才市场对高端人才的旺盛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不容动摇,同时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为了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外语教育语种多元化,也是一种必然要求。

从现实情况已经看到外语教育落后的紧迫感。全世界学术刊物的80%~90%都是英语刊物,离开英语就无法吸收外国学术资源;全世界的计算机信息90%都用英语表达,我国计算机软件教育的国际化与标准化已大大落后于印度,而英语教育水准不高,理工科硕、博士的翻译能力不足是软件人才国际化的一道坎儿。在这种大背景下,上海外语大学校长戴炜栋,在近年强劲的“全民学外语是国力资源的一种浪费”的惊呼声中,清醒地指出:“从整个社会的外语水平看,不足以说明‘全民学外语’。”并指出,从外语教育的现状看,“中国整个社会的外语水平比一些亚洲国家要低”,“英语在中国是一种外国语,而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英语则是第二语言”。当然我国的外语水平更不能与欧洲相比,在荷兰有80%的国民熟悉英语。

(二)根据外语需求的市场定位,改革办学体制,推进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必须承认:“全民学英语是国力资源的一种浪费”的惊呼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主要表现在它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当前以服务于考试为导向的英语学习方法的弊端,以及外语教育在包括教育观念、办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趋同化。这些弊端直接导致了外语教学的低效化。这种呼声对外语教育提出了警醒,启发了人们必须认清外语教育的两个改革方向。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认真把握外语教育的市场定位,对不同语种、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提出不同的外语教育办学要求。例如,从语种的专业结构规划看,必须肯定地认可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把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育的范本;同时注意纠正当前小语种专业办学只限于几个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的状况,注重在更多院校发展小语种教育,实现外语语种的多样化。从不同地区的外语教育要求看,对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及上海等未来的国际化都市必须普及英语教育,提高全民的外语水准;而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则主要要求学好他们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从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看,研究型大学应该倾情于外语精英的培养,在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必须坚持以注重语言与文化双重关怀的传统英语教育特色;而教学型大学则应坚持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并以培养语言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其次,必须十分注重不同专业结构的外语精英的培养,实现高端外语人才的多样化。英语教育具有一定的普及性,而精英外语教育则具有一定的导向性。高等学校必须坚持其应该具有的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和导向性品格。在外语教育中,这种品格主要表现在注重各类专业外语精英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前瞻性需求。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针对外语人才模式趋同化的弊端,实现专业结构的多样化,除了必须加速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及在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保持传统外语教育的特色外,应特别注重两种外语专业的发展:一是在理工科院校发展科技外语教育,二是大力发展翻译专业。

在外语教育中应当认清两种复合型人才的区别:一种是传统的“语言+语言”(例如:“英语+汉语”,“英语+小语种”),以及“外语+社会科学”(经贸、金融、法律、新闻)等以外语为主体知识结构的“语言型”外语复合人才。另一种是以科技知识为主体知识结构的“科技+外语”的“科技型”专业外语复合人才。后者实质是一种专门用途外语人才,它的第一能力是理工科知识,本质上属于科技型人才。

科技外语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及教学要求都有异于语言型的外语复合人才。从能力要求看,台湾科普翻译家侯捷指出,“一般人认为英文好就能翻译英文文稿,这是大错特错的说法,进行科技翻译与你有什么样的专业背景密不可分”;“科技翻译的关键不在外文功底,如果要列出科技翻译成功的要素应该是:专业素养,中文程度,中文文采,英语程度”。同时理工科外语教学的要求也有异于文科型的外语教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钟美荪指出:“大学生英语不必都能说会道,文理科英语教学要求不宜一刀切。”许多专家认为不同类型学科的英语能力有不同要求,阅读英语专着及查阅英文资料的实际能力对理工科高层次人才是最重要的。科技外语人才的培养应该在理工科院校进行,因为纯外语的人才培养不出合格的科技外语人才,钟美荪副校长就说过“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多困难,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师都毕业于英语专业,教师通常按英语教育的思维和标准去教授不同学科的学生。英语专业毕业生与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双方难以找到结合点”。

当前科技外语教育的历史很短暂,科技外语教育十分薄弱。翻开教育部1990年出版的《全国研究生专业介绍》可以看到,当时,高等学校的科技外语专业的设置如果说不是一片空白的话,至少是凤毛麟角。近年,开设科技外语的意识首先在医学院校觉醒,一些医科大学开始创办临床医学外语方向、药学外语方向及护理外语方向。随着中医国际化战略的提出,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先导的一批中医药院校先期招收了中医学(英语)方向的本科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英语)方向的硕士生即将走向社会。这是外语教育专业结构改革的一大进步,它预示着科技外语专业的发展取向。

多样化和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第3篇

创新人才多样化创新训练创新是创新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堂,应当始终贯穿于通识教育和专业模块教育的过程之中。创新教育必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挖掘利用空间,进行实践基地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在实践环节中独立或团队实践作业的设计、规划、操作和完成,从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团队意识、环境意识等非智力因素。

一、立足本校实际、突出特色优势

由于学校定位、办学条件、学科优势等不尽相同,不同层次的学校应找准定位、依靠学校特色和优势学科力量,设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本校特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

(一)强化通识基础,注重能力创新素质培养

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宽泛的知识基础,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学生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尤其是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二)规格多样化原则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设置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规格,将一般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专门人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跨专业选课、攻读辅修专业、辅修,成为复合型人才;对特别突出的学生实行特殊的个别培养,为其成为这一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三)注重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有强烈的国际定位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宽阔的眼界,在未来能善于国际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打开思路、放眼世界,使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学科前沿、世界局势,激励他们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二、课程设置的优化

传统的课程设置分科过早、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容易把学生限定在专业的条条框框中,反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专业思想太过僵化,很难有所创新。

(一)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所谓“平台”,是指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构建通识基础、大类学科、专业方向三大课程平台,拓宽通识教育、加强基础教育、深化专业教育。所谓“模块”,是指按照一定原则将原来固定僵化的课程科目结构重新划分形成的若干较小的课程组合,通常有三种类型:一是基础课程模块,指按照学科相近性和关联性划分重组的模块,每个模块应包括该学科基础所必要的知识类、技能类课程;二是专业课程模块,指按照专业连贯性和系统性划分重组的模块,每个模块应包括该专业必要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三是创新训练模块,指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设置的课程模块,贯穿于整个“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之中。

(二)通识基础课程平台

通识教育是针对传统教育过分重视专业教育,導致人文与科学知识割裂,培养出来的学生目光局限、实用功利、人文精神衰落等现象提出的,它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通识课程平台包括三部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创新实训。必修课程应包括思想政治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军事体育类等基础课程,其中,对于外语类、计算机类等必修课程,可采取分级培养,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创新实训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思维创新等能力为目的,开展创新竞赛、课程实训等教学实践环节,并通过社会实践、乡村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注重课程内容建设

在“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下,学生根据个人特性自主选课的灵活度扩大了,有科研意向的学生可按照知识层进性和学科连贯性选择精钻趋势的课程模块;学有余力或希望复合性发展的学生也可跨学科跨专业选择,从而打破传统人才培养中整齐划一的模式,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个性化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

(四)精品课程建设

在重点和特色学科建设中,“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等项目为专业特色建设人无我有、人弱我强的核心精品课程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一方面,有利于吸收引进校外资源交流共建;另一方面,可以整合优化校内资源建设一批系列课程,同时,形成精品教材和教学软件研究推广。

(五)交流与合作

以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竞争力为目的加强合作与交流,一方面,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或网络授课;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出外交流学习的经历。

三、创新训练与实践环节的强化

(一)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实践平台

学校师资等自身资源是实践平台建设的主要力量。第一,校内原有实验室、实习工厂等资源是实践平台建设的直接资源。很多学校硬件跟不上,出现实验室设备陈旧落后、实习工厂基本闲置等现象,不但造成更大的浪费,更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环节的课程要求。这些实验室或实习工厂应该首先得以重新整合利用,更新陈旧设备,补充先进仪器,引进管理方法,重新投入教学实践环节。第二,校内教授的课题项目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宝贵资源,它们往往与学科前沿紧密相关,与先进研究技术直接接触,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科学研究过程,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也最直接。第三,学校对学生实践活动应该加以引导,通过设计一些小的调查项目、实践任务等形式,指导学生自发组队完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突破、自我创新的能力。

(二)依靠项目和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创新平台

国内各类职业学校都在不同层次上构建创新基地,在学科领域和学科建设上,产生了一大批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原创性成果,尤其是在新技术的前沿问题研究上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要做好学生全国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具有代表性的科技竞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组织大量的课外活动,形成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课外培养三大创新人才教育体系,活跃思想、激发灵感、提高素质,全方位、多侧面、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校企合作、校村挂钩,共建实践基地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之获取多样化的专业技能资质,增强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充分联系乡镇农村基层,校村挂钩建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卫生、文艺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熟悉农村、服务农村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黄荣贵.试论个性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02).

[2]黄建平,郭文莉.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S2).

多样性人才 第4篇

下面就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载体,谈谈我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所遇到的问题。

本专业要做到学生好就业、就好业,除了学好专业基础以外,就必须适应企业需求,紧跟工程建设需求就业或实习,但工程建设开工前期就必须组织好人员,且工程建设开工时间并不统一,所以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突出体现出来。按照岗位实际需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缩短学生适岗时间。

1 以就业为目标,构建“2+X”多样模式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对中建三局二公司、中建四局、中铁大桥局等知名企业,湖北澳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武汉谦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等成长性很好的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调研,紧跟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对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素质与技能要求,确立“2+X”(学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个培养方案模式以顶岗实习为主,即前2年学生主要以在校学习实践为主,第4学期末筹建校外实习基地,第5学期根据校外基地需要,分批送学生实习,暂时没进入顶岗实习的学生在校学习和强化相关技能,最后一学期全部实习。

2“2+X”多样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2.1 既要考虑教师队伍问题,又要考虑学生的滚动学习技能问题

整个专业是分批到校外基地实习,那么暂时在校的学生不能无所事事,也得加强他们的专业技能,所以在校内设置模拟企业实训。要模拟企业实训,校内教师就必须掌握企业前沿成熟、先进的技术,即教学团队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建设“双职双师”教学团队。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案、切实可行的教学标准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校企合一、“双职双师”教学团队则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能规划改革方案、开发教学标准、实施课程教学的高素质、高技能、企业岗位一线的教学团队,是专业课程改革的第一要务。高职高专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校企合一、专兼结合、双职双师、结构合理”,核心是建设“双职双师”教学团队。“双职”是指专任教师既在学校任职又在企业兼职,兼职教师既在企业任职又在学校兼职。“双师”是指专任教师既有教师职称又有专业职业资格和能力,兼职教师既是企业岗位实习教师,又是学校项目实训教师。

由于学校现有的条件很难引进并留住有企业经验的人才。若让在校教师到企业兼职,本身在校教师远远满足不了教学任务的要求,产生很大的冲突;让企业技术工程师来任教,他们没有时间。

2.2 既要满足我们国家的大环境约束,又要满足本院校的教学制度约束

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开办高职高专院校是为了跟上国家发展需求,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已到了发展瓶颈阶段,技术相对落后,但劳动力相对于周边发展中国家来说要贵的多,所以许多外资企业市场转移到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国家要发展就得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

同时政治课、体育课、外语(英语)是必学课,且课时也相当多,大学第年第一学期,政治课、体育课、外语(英语)除外,一周30课时的话,只有8课时能用于专业基础课,第二学期基本上也只有12课时左右,也就是说专业课的理论只有大二的一年学完,其中也有必要的实践教学。大三学年,就开始专门项目技能训练,滚动式训练;并且在过程中,学生随时随地到企业顶岗实习,同时学生要满足教务处规定的考核。

2.3 必须考虑企业的需求与学生实习的要求

由于路桥专业属于建设行业,因此其招聘也就根据工程开工时间而定。在工程上马之前招聘,一开工就人员进场,过了这个时间,很少招人了,那么学生就聘也得就企业的招聘而定,一旦录用,就必须立马离校到工点上去。

由于就业岗位相对少,加上就业观念的误导,学生只看开出的工资多少、单位是否是国企、是否岗位是施工员,不正视自己做什么合适,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边走边看。

3“2+X”多样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3.1 建设名副其实的“双职双师”教学团队难

我们国家的高职高专的发展,国家只给一个抽象的政策,从技术到资金,几乎没有实质性支持,比如说,国家发展的技术方向的官员不会参加学校的发展的指导,技术发展的方向不明确,不会明确要求企业为高职高专提供实习机会。就是让在校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企业也不会真正提供实际岗位给老师,一方面老师在企业顶岗锻炼的时间较短,不能把整个项目做完,企业中途该岗位换人麻烦,另一方面,企业怀疑老师在该方面的工作能力,也担心企业机密泄漏。工程建设方面人才本身就紧缺,让工程师给学生上课是不可能的。引进工程师进校更难,学校的收入与在工程上的收入相差甚远,且福利较差,最主要的是工程师进校后,很难保持其社会价值。

高职院校最渴求的是出台针对“双师”型教师的技术职务评聘政策。套用现行普通高校的做法未能很好地引导高职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挫伤了一部分高职骨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3.2 上课安排与学生成绩考核难

由于学生是随时随地的到工地上顶岗实习,则在校的学生人数很难确定,且项目实训是滚动开,要随时更新学生名单;另外加大在校教师的工作量,因为是模拟工地项目实训,所以所有在校教师都得参加项目实训,加上大一、大二的教学任务,这个项目实训教学任务的安排与衔接工作非常难。按教务处的规定,只要是人才培养方案上安排的课程,学生就必须有成绩考核,这样就造成为了满足规定而造成绩。

3.3 项目实训中学生管理难

学生出勤率不理想,经常只有一半的学生按要求做项目实训,甚至更少,为此经常收到教务处的课堂教学到课率意见反馈单。学生做项目实训积极性不够强,互相之间的协作不和谐。比如计算路面铺沥青用量这个项目,通过路线放样测量得到数据,再由测量数据绘制工程图,再来计算沥青用量。路线放样测量必须是三个人以上组成小组才能完成,过程中,组成员要互相配合、及时检查数据、正确把测量数据导入记事本,才能绘出正确的工程图,才能计算出接近真正用量的沥青用量。并且由于学生随时随地出去顶岗实习,项目实训老师不能及时掌握参加项目实训的学生人数。

多样性人才 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多样化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课题项目:十二五规划一2014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名称:高校美术教育中"校校联合"新模式的探究。 编号:SGH140641。

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纳入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轨道,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教学培养目标,由政府部门制定统一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计划。此外,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各高校的招生计划也必须由国家统一规划。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但是,计划教育体制仍然是阻挠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桎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导致教育的人才千篇一律,这一方面导致了人才过剩,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社会需要的其他方面人才十分稀缺。这不仅使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的目标难以实现,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2.培养模式偏差。我国高等教育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理论性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更新。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复述型的考试模式,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知识内容的理性认识,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死记硬背,另一方面也逐渐消磨了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虽然,现代教育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也仅仅是传统教学方式转换了一下形式而已,实际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落后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

3.人的个性被忽略。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让人成为某一类人。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又集中体现在推动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和实现又需要教育进行推动。但是,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能够服务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违背了教育规律。这导致人才培养按照社会生产的方式进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要,把学生作为一种商品,社会生产工具的一个部件进行规模化培养。教学目标的异化、落后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及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的异化现象,导致了个性发展遭到了严重压抑。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必要性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也必然会生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必须要能够培养多层次、多种类型的高素质人才,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完成转型。其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十分大的差距,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对人才的需求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这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2.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正是对这种教育规律的客观反映。教育活动的所面临的客体是一个个现实的人,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在智力、体能、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实现。高校实现多样化教学,就必须不断扩大高等院校的自主权。

3.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活动需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高校也应该将推动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足点。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要培养当代大学生丰富的理论知识、卓越的实践能力,也要促进大学生人格不断健全。通过教育活动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在教学时就需要遵循因材施教角的原则。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确定、管理方法的选用必须要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高校教育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分析

1.加强高校教学的实践性。高等教育发展离不开其生存的环境,高校实时多样化教学模式,一方面需要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另一方面需要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过程中,为了实现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进步的社会职能,高校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应用型专业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首先,高校要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实现高等教育教学多样化,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在应用型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地方实际,突出针对性。在应用型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专业之间的协调性。其次,加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简单学习理论知识,学生的实践能力被忽视。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具体学科的特点,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针对当前人才培养中兴起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在教学中可以,实时“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一方面积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学校任课,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实践。

2.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该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根据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按照层次进行人才培养。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新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发展对多规格、对类型以及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态势不断明显。我国高等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服务地方”作为重要的教育目的,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必须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推动作为主要目标,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我国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层次分明、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3.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高校在进行多样化教学模式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具体特质,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学生培养进行二次分流。这次分流会呈现出了明显的横向多样化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将每个学生按照不同的培养方向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当然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也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还需要在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基础上不断朝着教学最优化的方向发展和努力。其中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最优化的前提条件,没有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也就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的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优化有可以使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建立在更高人才质量水平的基础上,离开最优化来谈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也是有缺陷的。

结语

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的。此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也要尊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高校在进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只有在进行理论总结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多样化教育发展战略。我国高等教育在进行多样化教学模式探索的过程中,要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推进实践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提高人才教学质量,推动学生个性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晓阳:《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刘在渊、汪发元:《我国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及其构建》,《高教探索》2012年第4期。

[3]陈晓阳:《地方农业高校构建本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4]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第1期。

多样性人才 第6篇

近年来, 随着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 建设类人才需求激增, 推动了我国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当今, 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层出不穷, 其评价也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究竟哪种建设类人才培养模式最优呢?难以一言以蔽之, 单一的建设类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囊括情况复杂的实践。笔者拟对我国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分析, 以抛砖引玉。

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征

(一)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海外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拿大“CBE” (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英国“三明治” (“CBET”) 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亚“TAFE” (技术与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台湾“建教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

中国内地的高职院校积极借鉴海外先进经验, 结合国情、省情、行情和企业、地域、校况等现实, 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有:就业导向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一主两辅” (以应用型为主, 复合型、外向型为辅) 培养模式;目标导向培养模式;实践导向培养模式;能力本位培养模式;过程导向培养模式;周期循环培养模式;产教结合培养模式;主体联合培养模式;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复合型培养模式, 等等。其中, 最为典型的是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生产与学习结合, 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 受到企业的欢迎。

(二) 多样化的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中国, 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而蓬勃发展, 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在此背景下学习借鉴海内外职业教育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和行业、企业特点, 探索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 总结出多样化的建设类人才培养模式, 特点各异。反过来, 多样化的建设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又促进了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下面择其要者做些介绍。

“123”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123”模式 前四学期为专业平台阶段, 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五学期为专业方向能力强化阶段;第六学期为企业实践阶段。其中, 专业方向能力强化阶段是学生面临就业选择的一年, 市场信息比较准确, 能够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和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分流, 并设置相应课程和教学内容。

“3+2+ (2) +1”人才培养模式 即“3个学期的专业素质教学+2个学期的职业技能培训+2个暑假顶岗实习+1个学期的顶岗实习”, 实现工学交替, 强化生产育人。

“2+1”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两年校内学习, 第三年企业实习。

“232”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一个“2”是指学校与企业双元合作, “3”是指每学年3学期工学交替, 后一个“2”是指毕业证与上岗证双证融通。

“411”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 (4学期) 为专业基础平台阶段, 进行基本能力培养;第二阶段 (1学期) 为专业综合平台阶段, 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第三阶段 (1学期) 为职业实践平台阶段, 进行跟岗能力培养。

“2.5+0.5”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2.5年校内学习, 毕业前0.5年在企业实习

“0.5+2.5”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0.5年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 后2.5年在校内学习。

“1+2”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1年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 后2年在校内学习。

“0.5+2+0.5”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 (1学期) 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第二阶段 (4学期) 在校内学习专业基础, 进行基本能力培养;第三阶段 (1学期) 又在企业进行职业实践、跟岗能力培养。

“1+1+1”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 (1年) 在校内学习;第二阶段 (1年) 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第三阶段 (1年) 又在校内学习专业知识, 进行基本能力培养、深化、拓展、巩固。

“1.5+0.5+l”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 (1.5年) 在校内学习;第二阶段 (0.5年) 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第三阶段 (1年) 又在校内学习专业知识, 进行基本能力培养、深化、拓展、巩固。

“2+0.3+0.7”建设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 (2年) 在校内学习专业基础, 进行基本能力培养;第二阶段 (0.3年) 在校内进行专业综合实训, 培养综合能力;第三阶段 (0.7年) 又在企业实习、开门办学, 进行职业实践、培养跟岗能力。

如此种种, 模式众多, 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加强了实践性环节, 强调的是实践性, 突出的是更新性。只有不断更新的建设类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具有生命力。

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进一步规范的几个方面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 我国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 对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初步形成了具有建设类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 在具体的多样化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同一模式可能各行其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能不统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尽合理、教学手段和方法各异亦亟待改革等;另一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 体制市场化, 科技网络化, 人文多元化, 这一切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使技术应用型教学体系呈现出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态势, 对人才的素质、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按照老模式操作、运行, 势必难以达标, 因此, 必须对建设类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加以规范, 以适应新的形势需求。为此, 应对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各自的条件进行归类, 对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进行正确定位, 充分认识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对建设类高职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每一种模式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设计、课程模式、实验实训条件、教材等方面予以规范、配套, 使各种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规范、更有成效、更易操作, 从而促进专业建设的全面提升, 使人才素质全面提高。

培养目标:应满足市场要求、行业要求或工作领域的岗位要求, 所以培养目标又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选择教学制度的前提和依据。因此,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因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设置相应的培养目标。

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从整个教师队伍的结构来说, 既有专职教师, 又有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的, 又有来自企业的;既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的, 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从教师个体来说, 主要是指基本素质要求, 即专业课教师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对教学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安排, 它既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依据, 又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基础和保证。因此,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学校的档次等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理论和实践并重。课程设置应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从职业分析入手, 以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向导, 精选教学内容, 构建课程结构, 形成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内容。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不断变化,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区域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应当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有所体现。因此,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等设置相应的课程。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对学生理论学习的检验, 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等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建立校内实圳基地。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应积极开门办学, 利用外部资源。因此,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企业实际等进行相应的校企合作。

教学设计: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职业综合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项基本要素构成。对有关专业 (或专业方向) 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 是高职专业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因此,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等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课程模式:理论和实践并重改进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 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做合一”, 学练并重, 提高教学效果。要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突破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教与学都看成是“学习—实践—创新”的过程, 特别强调实践和创新在教和学中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对本门课程负责, 还要对学生成长过程起指导作用。因此,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地域等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式。

由于学校不同, 资源不一, 所在地区不同,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不同, 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会有差异。可在一定区域、一定条件下各自形成一套包括上述教学目标在内的完整的建设类人才培养资源, 让其他各校共享。

摘要:建设市场的繁荣, 条件、地域的差异, 促进了建设类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通过对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阐述、分析, 探讨其作用与需要进一步规范的方面, 旨在对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有所裨益。

多样性人才 第7篇

近年来,淮阴工学院积极推进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改革,努力构建满足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培养体系,确立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柔性化的教学运行机制、全程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一、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前提依据———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依据,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落脚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按照服务地方的原则,坚持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服务方向,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建设应用型的学科专业,开展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的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各行各业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淮阴工学院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定位,确立主要面向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2]。同时,根据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同,提出了多样化的细分培养目标,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培养多样化人才。如工科类专业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 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主; 对于专转本、单独招生的专业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为淮阴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保证了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序推进。

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通过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专业特点,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培养过程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使之能够适应不同类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淮阴工学院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依据学校多元化的培养目标,逐步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各种类型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1.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淮阴工学院大力实施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代表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通过让企业、行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逐步实现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切实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淮阴工学院十几个本科专业先后与江苏微软、顺丰公司、淮钢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联办“微软班”、“顺丰班”、“淮钢班”、“大运班”、“神工班”等,采用卓越式、嵌入式、订单式等培养方式,共同培养人才,各专业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2. 专业大类培养模式。淮阴工学院自2005年开始对工商管理大类、电气信息大类近十个专业分别按学科大类进行统一招生、培养。大类培养的一二年级主要开展通识教育、大类基础教育,三四年级主要开展面向具体专业方向的专业教育。学生经过基础教育后,可根据自己的志趣、爱好和特长,确定专业及专业方向,增强专业教学的社会适应性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校际联合培养模式。从2009年起,淮阴工学院先后与常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实施本科生校际交流计划,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每年选派近百名优秀本科生到这些学校开展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学习,学生在交流高校修完与淮阴工学院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对等学分。通过校际交流,广大学生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4. 中外合作培养模式。从2007年起,淮阴工学院多形式、多途径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先后与印度NIIT、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台湾中华大学等国际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教育机构联合培养人才,引进国际优质课程资源和优秀外籍教师,选派学生到上述地区深造,合作采用“2 + 2”、“3 + 1”或嵌入对方课程的方式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学习境外先进办学经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5. 校内合作培养模式。淮阴工学院鼓励不同二级学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合作,将属于相同、相近专业大类的专业联合到一起开展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共享改革成果。计算机学院与电子与电气学院从2010年起合作开展“物联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从两个学院的计算机类和通信电子类专业中遴选优秀学生,培养物联网方向学生,取得良好效果。

6. 虚拟学院培养模式。为了加强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淮阴工学院成立了虚拟的翔宇学院,集聚、整合全校资源,举办学科竞赛实验班、专业技能强化班、创业能力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每年开班数达一百多个,数千名学生参加培训,有数百名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机器人等学科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上述各类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淮阴工学院还辅之以弹性学制、主辅修制、第二学历,在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实施分类教学,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满足了广大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实现方式: 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样化的培养模式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多种类型的培养方案。其在知识结构方面,要以行业与职业需求为本位,以技术体系为依据,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融,形成复合性、动态性和先进性的知识结构; 在能力结构方面,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综合素质方面,要加强调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的养成[3]。

淮阴工学院根据不同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设计。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两个主体”,即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了“强基础,重实践”的总体要求和“优化体系,突出应用,尊重个性,推进开放”的基本原则。“强基础”即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重实践”就是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的层次性,做实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方面,构建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在加强通识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地方未来人才需求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在专业选修课中构建了模块化的课程结构,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统合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强化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打破选修课程的条件限制,实行跨学院、跨专业选修,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各种培养模式在满足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下,制订不同类型的富有特色的培养方案,保证了各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需要。如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其课程体系注重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嵌入一些企业课程与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大类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其课程体系注重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多个学科大类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四、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制度保证: 柔性化的教学运行机制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必须逐步实现从教师和管理者本位转向学生本位,从重视控制的管理模式转向支持学生的自我构建和能动的学习实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运行机制[4]。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应“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最优化发展为出发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为此应构建有利于各类学生成长的条件与环境,实现教学运行机制的柔性化、开放化。

淮阴工学院确立了“以生为本、尊重个性、自主选择、多样发展”的教学管理理念,建立了“选择性、柔性化”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五开放、六自主”教学管理运行模式。淮阴工学院建立了课堂开放、课程开放、辅修专业开放、教学资源开放、实验室开放等五个方面开放的制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学生通过“五开放”,获得了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培养模式、自主选择学习计划、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学习形式等六个方面自主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淮阴工学院注重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建立以应用能力考核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知识、技能、能力的综合考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实现课程成绩构成多样化。淮阴工学院依托翔宇学院,整合、组织、统筹、协调全校的教育资源,全面开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强化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受益面,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年有数千名学生参加翔宇学院每年开设的各类实验班、培训班,学科竞赛参与度达30% 左右,每年都有500人次以上的学生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

五、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 全程化的教学质量监控

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成败,教学质量监控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高校应对涉及教学质量的各个方面、培养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实施全程化监控,保证教学质量。淮阴工学院在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确立“常态化、一体化和立体化”的原则,明确将教学质量监控由随机检查向常态控制的转变,由终期检验向教学全程控制转化,由单一监控手段向立体化监控转化,有效地保障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 建立评教、评学、评管的常态化教学评价制度。学校建立评教、评学、评管“三评”协调的常态化教学评价制度,健全领导、专家、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五元”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全面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和教师教学质量考核、院部教学管理工作考核等活动。同时,将评估考核与学校日常教学检查紧密结合,努力丰富和完善学校教学评价体系及运行机制。

2. 实施督教、督学、督管一体化教学督导制度。淮阴工学院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及其运行机制,拓展教学督导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坚持从教学各环节中的质量关键点入手,重点加强对教学大纲编制、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试卷批阅等方面的督察工作; 坚持对学生学习秩序、课堂纪律、考风考纪和学风建设等进行常态化督察; 坚持在对教学各环节的督察过程中,把督教、督学与督管相结合,并适时开展针对教学安排、考试安排、试卷存放、档案建设等方面的专项检查。

3. 健全立体化的教学信息采集、反馈与调控体系。淮阴工学院采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教务信箱、网上信箱、教务QQ群、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等渠道建立了立体化的教学信息采集、反馈与调控体系。依托上述渠道,通过教学检查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学生教学满意度调查制度、听课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及时搜集教学信息,并通过教学例会、教学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反馈院( 部) 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通过督导检查制度,对院( 部) 整改情况进行监控,确保教学监控效果。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统计和发布制度,依托教学状态数据采集系统每年定期统计、分析和发布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及时掌握人才培养基本状态和变化趋势,为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摘要: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是社会、高校和学生的共同需求,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淮阴工学院积极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构建满足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确立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柔性化的教学运行机制、全程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多样化

参考文献

[1]雷晓斌.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4(5):122-123.

[2]朱永江.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探索[J].教学研究,2011(4):24-26.

[3]沈健.江苏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4(4):6-9.

多样性人才 第8篇

1“2+0.5+0.5”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2+0.5+0.5”多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由三个阶段完成,即三个学年划分为2年的技能培养、半年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和半年的毕业设计与就业(如图1所示)。“2+0.5+0.5”多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培养和实践基地建设)、“平台+岗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四维一体的技能训练体系、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机制、顶岗实训与毕业设计。限于篇幅,本文将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重点介绍“平台+岗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四维一体的技能训练体系、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机制等三个方面的设计与构建。

2 就业导向的“平台+岗位”系列化课程体系

(1)“平台+岗位”的系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在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我们经常用到“集群式”课程体系结构。即:首先制定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人文素质),然后面向与专业相关的特定职业岗位群(集群)的多种职业方向,抽取出该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共同的知识与技能,作为职业方向的基础部分,设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设计出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并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应。“平台+岗位”的系列化课程体系是一种扩展的“集群式”课程体系结构。即:按大类专业设置基础平台和职业岗位方向系列,并根据技术变化和市场对各职业方向人才的需求情况,动态修改、增加或减少部分职业岗位方向系列。

(2)就业导向的“平台+岗位”的系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1)就业导向指出了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该课程体系考虑到了就业市场的需求,课程设置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在课程体系中清晰体现;课程设置指向岗位需要,即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定课程内容,使“能力本位”的思想得到体现;专业基础课程考虑到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职业方向课程满足了学生即时就业的需要。(2)职业岗位课程系列化确定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首先对某一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设计为专业平台;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职业岗位的技能设计为满足就业需要的职业岗位系列课程;按照“基础(A)+技能(B)+(下转第113页)(上接第69页)综合实践(C)”的解构原则,对各岗位课程进行纵向分解,形成链式结构,或称岗位系列化,并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衔接。

3 四维一体的技能体系

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建设理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且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体结构为纵向“三层次”、横向“六模块”。“三层次”为“感性认知层次、强化训练层次、创新实践层次”;“五模块”为“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课内实验(实训)模块、岗位综合实践模块、专业综合实践模块、综合设计模块、生产实践模块”。

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主要包括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基础技能或素养的教学与训练,如: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公关与礼仪、系统维护、网页制作、电脑组装等。

课内实验模块:各类演示、验证性实验,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基本实验的能力。

岗位综合实践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某个岗位技术技能的能力,如:多媒体作品制作实训、网站建设与管理实训等。

专业综合实践模块:各类或需学生一定构想,或需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技能)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严谨求实工作作风、工程素养等综合素质。

综合设计模块:各类与产品、工程相联系的设计,以掌握设计方法和手段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基本的创新能力。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生产实践模块:各类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实习,以了解、掌握实际生产过程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系统观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如认知实习、校外实习等。

4 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机制

为了实现教学实训技能与企业职业岗位技能相统一,同时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特长的培养,校企合作机制应该体现多样化,在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集体组织到校外实训基地实训。集体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由校外实训基地安排指导老师,严格按照企业项目运作模式进行专业综合实训。

(2)企业项目校内组织完成实训。引进企业项目,在企业项目负责人指导下,组织学生在校内按照企业项目运作模式进行专业综合实训。

(3)在企业进行个性化教育。学生自主在宁波大市范围内选择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专业综合实训,并联系一位企业实训指导老师与校内实训指导老师共同负责实训期间的指导工作。

为了满足企业个性化人才需求,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即实施“双导师”制(学校指导教师(学校导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企业导师))。“双导师”首先根据用人企业的要求,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拟订实习计划,明确培养目标,了解实习内容和考核标准,再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实习过程,并对实习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最后由用人企业对学生的临岗实习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考核以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划分等级,考核达良好标准的,给以学分认定。

实施“双导师制”的意义在于:学生顶岗实习,置身于岗位中,学的都是用得着的东西,学习效果好,岗位针对性强。而且对实习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都有真切感受,对于学生毕业后的自我设计和成长,以及个性化发展,促进就业和自我创业,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与行业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教学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2+0.5+0.5”多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重点说明了该模式三大核心构建的内涵与设计。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陶剑文,丁佩芬.基于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2+1”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7(4).

[2]方程,黄崇本,陶剑文.高职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与实践.职业教育研究,2007(2).

多样性人才 第9篇

关键词:多样化军事任务,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

新时期, 我国的海岛争端、边界争议等传统安全威胁时有发生, 分裂主义、恐怖活动、严重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也呈现出大幅上升趋势。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和途径日趋多样化、复杂化, 对我国的安全发展和社会稳定提出了现实挑战。直升机以其独特的飞行特点, 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发展。2000年以来, 直升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性凸显, 我军已经把直升机列入主战装备的行列。然而, 我军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队伍建设, 难以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 制约了直升机战斗力的生成。为了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 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队伍,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多样化军事任务对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

多样化军事任务条件下, 直升机承担的使命任务主要包括:首长专机、参加联合作战、反恐维稳、应对边防突发事件、处置群体性事件、国际维和、军事演练、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公安执法、消防救火等。多样化任务亟须多样化人才, 多样化军事任务提出了能力复合、一专多能的人才素质标准。对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来说, 除了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能力外, 还应具有较强的维修保障能力, 即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应急作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协作沟通能力。

1. 专业应用能力

直升机维修保障的特殊性, 要求维修保障人才应具有机械、军械、特设、无线电多专业, “空中与地面一体化”维修保障多层次综合专业知识。同时, 要求维修保障人才将综合专业知识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融会贯通, 最终转化为娴熟的直升机维修保障操作能力, 以适应多样化的作战要求。

2. 应急作战能力

多样化军事任务中, 直升机所处的战场环境较歼强击机更为复杂、多变, 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对应急战场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性。尤其是空勤维修保障人员要能在紧急情况和复杂条件下与驾驶员密切配合, 凭借其快速的反应能力、体系作战适应能力, 灵活应变、克服困难。

3. 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条件下, 直升机维修保障需要采集的信息量大且种类多, 直升机维修保障人员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维修保障信息资源, 使信息在整个维修保障体系中快速、顺畅、有序地流通, 并通过对维修保障相关信息的使用、转化, 实现快速、持续的精确保障, 从而提高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直升机维修保障的整体效能。

4. 协作沟通能力

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 需要多兵种联合, 军地协作, 甚至国际合作, 迫切要求实现多种力量的相互支撑和保障, 形成合力。多样化军事任务, 既有激烈的武装对抗, 也有遏制冲突、营救生命等和平援助行动。因此, 维修保障人员除了要保持良好的内部关系之外, 还必须善于与各种当事群体沟通, 调和冲突、控制局面。

二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装备效能的发挥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直升机战斗力的生成。我军陆军航空兵自1986年成立以来, 通过不断加大直升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为直升机部队培训了大批维修保障人才, 我军直升机维修保障力量建设得到了大幅提升。但随着新时期直升机所承担的军事任务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维修保障人才队伍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

空军直升机维修保障力量建设与陆军航空兵部队相比, 又有一定的差距。1986年陆航成立后, 由于空军大量直升机移交陆航, 直升机数量减少, 装备规模萎缩, 人才大量流失。近十年来, 随着空军所承担的使命任务对直升机需求增大, 直升机新机陆续装备空军部队, 维修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很大加强。但是, 空军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着整体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骨干, 专业技术能力不强、应急处置事态能力不足、信息处理能力弱等问题。

三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针对多样化军事任务对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 结合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建设现状, 从确立建设目标、培养观念、培养模式, 强化针对性培训、突出实战化训练等方面入手, 研究加强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1. 确立建设目标

加强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找准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定位、瞄准发展方向。面对多样化军事任务, 结合直升机使用特点和承担的任务。我军应努力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一专多能、指技合一, 能快速、机动地完成好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高素质复合型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要着重加强“四种人才队伍”建设:一支以老、中、青指挥干部相结合的, 既懂军事又懂装备维修保障的高素质维修保障指挥人才, 主要负责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直升机维修保障指挥工作;一支以经验丰富的专家型人才和高学历专业技术干部人才为主体的科研攻关队伍, 主要攻关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直升机维修保障出现的新情况、新课题;一支以空中机械师、专业技术干部和士官相结合的维修骨干队伍, 围绕直升机装备, 结合多样化军事任务, 搞好直升机维修工作;一支以初级士官和士兵相结合的基础维修保障队伍, 在各种军事任务中, 起到基础服务维修保障作用。

2. 确立培养观念

为了实现人才建设目标, 应确立“超前、综合、联合、创新”的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培养观念。 (1) 确立超前培养的观念。要树立发展的观念和超前的意识, 合理预测未来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挑战, 提前培养多样化军事任务所需的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 (2) 确立综合培养的观念。多样化军事任务对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素质要求更加综合、更全面, 应按照“主业要精、其他要通”的标准, 采取多种方式, 抓好综合式人才的培养。 (3) 确立联合培养的观念。不断完善军地协作联合培养的新模式, 借助军队院校、训练机构、研究所、地方工厂、部队的优势, 开展联合办学、联合攻关。注重在联训、联演、联战的平台上, 强化联合意识, 提高维修保障人才的联合素养。 (4) 确立创新培养的观念。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创新能力, 才能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因此要在传授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设法提高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 确立培养模式

建立总部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协调领导, 军兵种牵头负责, 军队院校、训练机构、研究所、地方工厂、部队“五位一体”联教、联训的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培养新模式。军队院校、训练机构、研究所、地方工厂、部队五方要在总部和军兵种协调领导机构的指导下实施培训, 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及时沟通情况, 交流经验, 分析教育对象, 协商解决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军队院校、训练机构、研究所、地方工厂、部队各方共同设置教育课程、开展教育活动。多方密切协作, 共同努力, 使军队院校、训练机构的基础教育和型号理论培训, 地方工厂、研究所的针对培训, 部队岗位的实践锻炼三个环节有机衔接。应注意把握好以下两点: (1) 分工明确, 相互配合。各单位要破除本位主义, 避免各自为政、推卸责任。 (2) 注重培训过程的连贯和衔接。各方开展的教育课程和教育活动, 内容上各有侧重, 程度上要深浅有别, 避免教育课程重复设置、教育内容重叠安排。

4. 强化针对性培训

围绕维修保障人员构成, 强化针对性培训, 可大大提升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能力的素质。 (1) 强化“三支队伍”的培训。中队长、空中机械师、技术骨干这“三支队伍”, 是直升机维修管理和保障的中坚力量。坚持每年组织一次中队长轮训, 提高他们的维修管理和组训能力;空中机械师要重点在提高机组协同、一专多能和特情处置能力上下工夫;坚持每年组织技术骨干培训, 应严把培训人员关、质量关、时间关。空中机械师应作为单机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积极推行维护组空中机械师专责制, 由空中机械师全程全面负责直升机维护工作, 在确保直升机维护质量的同时, 有效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2) 抓好维修保障人才的储备和保留。强化人才培训的同时, 还应注重人才的储备和保留。各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和个人发展需要, 注重维修人才的储备、保留、优化。直升机新机部队应重点抓好维修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老机部队应加强技术骨干的保留。

5. 突出实战化训练

突出直升机实战化训练, 是提升直升机维修保障人员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1) 充实课程内容, 将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相关内容纳入教材、进入课堂和实践训练中, 使“教为战”落实到教育全过程。 (2) 不断深化战斗精神培育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 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 确保落脚点向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聚焦, 使直升机维修保障人员牢固树立“为战而学”的思想。 (3) 将夺岛作战、边界争夺、反恐维稳、灾害救援等多样化军事任务纳入部队日常训练, 积极开展多样化军事演习, 创造“练为战”的练兵条件, 锻炼、提高、检验直升机维修保障人员的能力素质, 提升维修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复杂条件下的战场适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4) 引导直升机维修保障人员深入学习、研究直升机在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涉及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装备和新战法, 加快从单一知识结构向复合结构、从知识学习到能力提高和素质养成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希成.着眼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努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J].空军军事学术, 2009 (2)

多样性人才 第10篇

关键词:多样化;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03-01

一、引言

工程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好课堂。以“学习工艺知识,训练操作方法与操作技能,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教学目标的现代工业制造工程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发挥着其它课程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往的工程训练学生动手的机会很少,只是给学生做演示,学生的动手能力很难提高,一个实习下来,学生走马观花似的,没什么印象。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配合我校的专业特色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我校的工程训练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使工程训练中心真正成为学生创新设计制造的活动中心。

二、根据机类、近机类和非机类学生的不同要求,确定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时数

根据我校的专业特色,按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重新修订工程训练教学计划。

1、对于我校机类、近机类的学生

(1)增加某些工种的实操时间。在对机类、近机类的学生进行理论讲授的同时,我们主要增加了他们的实操时间。在车工的操作中延长学生加工工件的时间,每个学生都要亲自操作;在铣工的操作中,改变以往只给学生做演示的做法,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铣一个平面,并根据所做的件给相应的评分;在数控铣或加工中心的操作中,让学生自己亲自编写程序、亲自操作机床加工零件,图形不固定,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编写任意的图形进行加工,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能够掌握自动编程的技巧,能独立操作机床;在线切割的操作中,也是改变以往给学生做演示的做法,让学生自己画图,图形也是不固定,根据自己的喜好任选,然后自己亲自操作机床,直到把零件加工完成。学生通过这个训练可以让他们掌握线切割的画图、编程、加工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有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整体认识,通过这样对各工种的改革实践,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利用工程训练,为机类、近机类的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对多门工程训练实践课程的整合,形成课内外结合、模块化、分层次的创新实践相链接的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新体系,形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实践教学平台,指导机类、近机类的学生参加学校、省、国家举办的各类创新竞赛活动,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体现出综合性工程训练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提高了我校学生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成本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对多门工程训练实践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使课程内容呈现模块化、分层次性,通过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实习验证、创新实践相链接的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建立起多学科基础知识交叉渗透的实践教学平台。

2、对于我校非机类(文、理、管、艺)专业本科生

针对我校非机类(文、理、管、艺)专业本科生,修改实习项目和教学内容,完成对实习报告的修改,并针对其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在已构建的数控实训模块中,制定数控实训教学计划,探索现代制造技术实践教学方法,通过课程重组,制定了40学时的实践教学内容,加强我校非机类(文、理、管、艺)专业学生数控技术的实训,使数控技术实践教学达到30学时,占总学时数的四分之三以上,通过参加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劳动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态度等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初步建立安全、质量、环保、群体、责任、管理、经济、竞争、市场、创新等工程意识。

3、根据我校本科培养方案和“中心”现有设备的具体特点,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材。

三、实行开放性管理,加强资源共享

工程训练中心不仅是对大学本科生进行工程素质和实践技能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基地,也为高年级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研究生论文课题提供现代化公共教学实践支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1、工程训练不仅面向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的本科生,而且面向非机类专业的本科生进行全面工程训练,使学生在大工程、大机械以及工程集成进行全面实训,学生受益面大。

2、积极组织和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学生在“中心”进行自主学习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部分学生的成果参加了相关的创新设计竞赛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获得了证书。

3、作为实践平台,硕士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和高职学生均在工程训练平台上完成各类实训任务以及毕业论文的实践活动等,达到了多层次人才培养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传统的工程训练出现的问题,根据我校的专业特色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我校的机类、近机类和非机类学生的工程训练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充分利用中心的一切条件和资源,将着力点集中在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上,分阶段、有侧重地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训练中心应有的功能,调动学生参与工程训练和创新实践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工程训练中心真正成为大学生创新实践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于佟佟,陆向阳面向非机械类(文、理、管、艺)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32(4):62-64

[2] 刘舜尧,李燕,钟世金从传统的金工实习教学到现代工业制造训练[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4):84-87

上一篇:合理规避下一篇:设计实践中的设计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