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钢琴专业范文

2024-08-21

高师钢琴专业范文(精选12篇)

高师钢琴专业 第1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水平,探讨,借鉴

近年来,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师资源日渐紧缺, 学前教育专业也迅速变得火爆起来, 各大中专院校都陆续开办了这一专业。其中, 钢琴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钢琴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音乐教学和音乐活动的开展。所以, 我们钢琴教师要在不断提升钢琴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方面做不懈的努力。以下是笔者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的方法探讨上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所做的一些浅显的论述。

一、强调基本功, 抓好基础练习

对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而言, 学生学琴基本功同样至关重要。如果学生的基本功不够扎实, 不仅会阻碍自身进一步的学习, 还会影响到学琴的信心。例如, 手指的触键能力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学生触键的正确与否, 是弹琴的关键所在。然而, 在实际的钢琴教学中, 教师虽然明白这个环节的重要性, 但由于生源的质量和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制约, 导致很大一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赶进度而将触键教学一句话带过, 敷衍了事。同时,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基础练习太过简单乏味, 从不对其进行认真的训练。为了避免以上这些情况的发生, 我们广大钢琴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 注重学生的钢琴基本功, 并要求学生多加练习, 为自己日后的钢琴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而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 真正提高学生的弹奏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

在实际的钢琴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每个学生的外在条件都有一定的差异, 如钢琴基础不同、手指大小不同、手臂力量不同、身体条件不同等, 而其内在的条件, 诸如乐感、耐性等也不尽相同。因此, 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钢琴教学时, 钢琴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 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长处和不足,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自身的特点。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兴趣, 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使学生得到全面、独特的发展与提高。试想一下, 如果钢琴教师一味地采用单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样的教学效果只能是差强人意。可见,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 想要上好钢琴课就必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三、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丰富教学内容

钢琴的学习是很辛苦而且枯燥的, 学生在学习中也容易产生疲倦的心理, 甚至抗拒练习。而现代视听技术、声像技能为音乐教学扩大了容量和空间, 电脑和网络又使音乐的传播和复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育的资源, 对音乐教育的方法和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手段的种种限制, 使时间、空间、地域构成一种立体的状态, 也使古今中外、世间万象、风土人情一一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使他们身临其境、乐趣无穷。因此, 钢琴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 钢琴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钢琴演奏家的演奏视频或音乐碟, 让他们体会到钢琴旋律的美妙。这种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同时这一资源也丰富了我们的课堂。

四、补充多样化教材, 拓展学习范围

新课标指出, 音乐教育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而言, 除了学习弹奏钢琴教材中的一些指定曲目外, 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选修教程作为课堂教材的补充。例如, 学生普遍喜欢流行钢琴作品, 钢琴教师就可以将这些钢琴作品纳入到学生的学习范围中来, 可以让学生弹一些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浪漫曲和一些现代流行歌曲小品等, 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和注意力, 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钢琴的学习中;也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简单的儿歌, 要求学生进行钢琴的配弹,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拉近师生距离

实践证明, 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针对这一点, 广大钢琴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 决不能一味地摆出高姿态, 而应多多进行师生换位, 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上教师要从传授者的位置上退下来, 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下教师也要放弃权威者的姿态, 成为学生的朋友, 多与学生谈心, 交流学习。相信只要我们以友好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 拉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 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兴趣, 从而更好地进行钢琴教学。

综上所述,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的探索还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 以上所提到的几点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新的教学形式和手段, 而且要求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更强, 我们对此应抱有充分的信心, 努力学习, 不断研究, 使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方琪.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钢琴弹奏技能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1) .

[2]王英爱, 赵颖.对普高生进行钢琴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成才之路, 2008 (13) .

[3]赵殿元.探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新途径[J].音乐生活, 2007 (10) .

[4]王兢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3) .

[5]刘杨.关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2) .

高师钢琴专业 第2篇

论高师钢琴教学中采用双钢琴教学的设想

本文能过对于双钢琴教学与传统琴教学模式的的比较,阐明了双琴教学的特点和意义,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在高师钢琴教学中推广双钢琴教学模式.

作 者:马维纳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音乐系,安徽淮南,23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7) 分类号:G421 关键词:高师   双钢零教学   设想  

高师音乐专业钢琴教材的合理应用 第3篇

【关键词】高师 钢琴 教材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28-02

钢琴课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技能课,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重要的核心专业课。它对音乐理论课和其他技能课的教学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高师音乐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可以说,钢琴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专业培养模式的运行。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笔者认为,积极探求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这其中涉及到的教材更待补充和调整使之合理应用,以备课堂教学。

现阶段我国高校主要以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钢琴基础教程》和21世纪高师音乐系列教程之《钢琴教程》这两套教材为主。这为高师钢琴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并已产生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我国钢琴教学发展现状参差不齐,各高校间招收的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相差甚远,实际上很难对钢琴教材进行全国性的统一。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师本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专业技术基础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他们在音乐领域的深造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编写教材应遵循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特点,重视钢琴艺术的审美性,也应遵循实用性。

一、注重选曲

从教学内容上看,通常包括:音阶琶音、练习曲、复调、乐曲的弹奏。然而,现在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介接触各种音乐风格的演绎,并受多元音乐元素的熏陶,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要求和审美习惯。所以,高师钢琴教材的曲目选择应本着多元化的原则。当然,这不是否定以往教材对技术的严格要求,而是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出发,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在以往教材中,除24个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弦外,练习曲常以车尔尼系列作品为主,复调作品基本选自巴赫作品,乐曲多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大家较为熟知的作曲家作品。我们是否可以多选择一些其他作家的作品,如练习曲可以选择克拉莫《60首钢琴练习曲》,克列门蒂《名手之道》、《莫什科夫斯基15首钢琴技巧练习曲》。这几本练习曲不是单纯、机械的手指练习,而是在训练手指各方面能力基础上又赋有音乐性的作品,是技术性和音乐表现的完美结合,也是以后向《肖邦练习曲》、《李斯特练习曲》过渡的极好的教材,学生可以穿插使用。

俄罗斯钢琴家巴拉基列夫在教学中有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坚持选用艺术性强、有价值的作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这一阶段古典乐派的奏鸣曲、变奏曲以及巴赫的复调要继续学习,除锻炼学生理性的头脑之外大量学习浪漫乐派、印象乐派及近现代的大型作品:舒曼的《蝴蝶》、《童年情景》,门德尔松的《e小调随想回旋曲》,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德彪西的《24首钢琴前奏曲》,拉威尔的《华贵而伤感的圆舞曲》,斯克里亚宾的《钢琴练习曲26首》,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24首钢琴前奏曲》以及阿尔贝尼斯的《玛拉格尼亚舞曲》等。此外,再如爵士乐派、新古典、新民族,还有流行音乐;不同的地域,如欧美、拉美、亚洲、俄罗斯的作品均应涉及。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在教授国外音乐作品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国本土钢琴作品的涉猎,激发学生对本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本民族的音乐作品,从而继承发扬。教师可由浅入深地为学生安排曲目:从《卖杂货》、《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旱天雷》到《平湖秋月》、《夕阳箫鼓》、《百鸟朝凤》;从《水草舞》、《浏阳河》、《绣金匾》到《春舞》、《二泉映月》、《长短组合》;从《思春》、《彩云追月》、《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到《他山集》、《巴蜀之画》、《东山魁夷画意》等。

二、注重歌曲伴奏训练

“对所有的学生来说,为旋律选配伴奏应该成为培养创造性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1]高师主要是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培养对象的,这就要求我们针对教学对象,突出师范性的特点。不仅注重钢琴的基本演奏技能训练,还要服务于社会音乐工作。因此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伴奏能力和较好的自弹自唱技能。从初级阶段开始即引入伴奏的训练内容,在初步的钢琴弹奏技巧基础上,选编简单的儿歌、童谣伴奏并带有歌词的练习以方便自弹自唱。中级阶段,教材可适当编入一定数量的经典的歌曲,如校园歌曲、电影歌曲、通俗歌曲等。这既可练伴奏又可练弹唱,将其穿插在钢琴演奏技能训练中,避免练琴的枯燥,提高了学习兴趣。再深入训练则可适当选择一些爵士、流行音乐等节奏、律动复杂多变的乐曲,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培养创编能力,从而使学生在钢琴演奏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逐步促进其伴奏水平的提高。

三、注重协作

钢琴是一件合作性很强的乐器。相互之間的合作是有趣而实用的训练。它能使演奏的音响更为立体、丰富,表演精彩,还能使学生的钢琴演奏更加规范和完整。但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条件的限制,我们往往也容易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教材中引入钢琴合作性曲目,如四手联弹、双钢琴作品、钢琴与其它乐器重奏作品、钢琴协奏曲等已是急不可待。这些作品不仅是钢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和学生的必修课。我们还可以编写有关协作的旋律、节奏、律动等多元的训练环节。这对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材应解决的问题

1.识谱视奏

视奏的训练实际上从学琴就开始了,但作为一种能力专门培养时宜放在大学后阶段的学习中。在教材中可按难度选用,如名家经典作品选段,歌剧、舞曲主题选,民间音乐选段等供学生弹奏练习。视奏之前要将谱看一遍,视谱三要素为:找难点、找规律、找感觉。视奏时要求速度放慢,不错不断,强弱分明,指法不乱。

2.背奏、精练一定量的作品,进行由量到质的审美提高。

教材中应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曲目要求背奏。背奏三要素为:记乐谱(视觉感)、记乐感(听觉感)、记手指与琴键(触觉感)。背奏的练琴方法是:先听一遍范奏或录音,明白重、难点,掌握风格、要领,然后练习,练一句记一句,练完了也记完了,再练就不用看谱了。背奏注意事项:入门时期不主张背谱,已背会的曲目要反复习、经常复习。

3.舞台表演能力

舞台表演能力的训练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该常告诉学生,学好一门乐器,不仅要下工夫苦练,而且要敢于登台演奏。在演奏时,要注重音乐表现,身心放松,不要考虑与演奏无关的事情。另外,在登台前进行一些模拟训练很有好处。要勇于参加各类演出、考级、比赛,使登台演奏成为经常性的活动并将其作为学习过程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这样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舞台表演能力,增强自信心。

五、教材的分级

现今学生们大多数都不是“琴盲”,有些甚至已经过了业余钢琴考级的相应级别。我们可以尝试将教材分为几个级别,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教。程度低的学生从初级教材开始,程度高的学生可从中或高级入教,这样改变过去那种不管学生的程度如何一律从《哈农》起步的作法。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

参考文献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探讨 第4篇

一.明确教育目标, 能够因材施教

随着钢琴学习的生源规模不断增加, 学生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在校学习之前就有较好的钢琴基础, 对于音乐的领悟力也较强, 这样就可以扩充练习曲目的范围、种类以及难度。而有的学生基本功不扎实, 音乐表现力也欠佳, 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充足的耐心,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课程, 进度, 不仅要夯实基本功, 而且要不断提高表演水平提升感染力。

二.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和强化

尤其对于初学者要打好基础, 牢记理论原理, 以及各种指法要求, 触键盘、手指下键的要求等等。要坚持长期训练夯实基础, 帮助学生在初始阶段提升兴趣、培养意志力、提升音乐素养, 达到训练应有的效果。弹奏技巧也是重要的练习项目, 通过加强技术训练能够使学生掌握更纯熟的演奏技法, 学习表演技巧, 逐步认识旋律、和声、织体三者的关系。以提升乐感为基础, 积累演奏经验,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科学性

要求学生认真记录课堂笔记, 更好的跟进每堂课程的内容, 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为学生渗透课程要旨。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形成独立思维, 挖掘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提高演奏速度和准确性, 逐步提升对作品的熟练程度。其次, 教师应将自己的演奏经验有条理化的提高到理论认识的高度,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对比教学等方式, 多渠道, 多角度的对学生进行渗透, 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 增加音乐作品鉴赏课程, 钢琴文化介绍, 组织参加音乐会等形式, 丰富学生的艺术素养, 开阔眼界, 拓展知识面。学生应该熟知更多的钢琴艺术, 全面的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钢琴文献, 通过阅读不同风格的作品, 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使他们具备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

四.构建完善的评价和测试制度

科学良好的评价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 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肯定, 从而更有信心的学习。尽可能的多鼓励、挖掘学生的潜能和长处, 减少心理负担, 使之成为一种学习的动力。将每次的评价和测试成绩有效的保留, 定期进行分析对比, 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走向, 及时发现进步并予以肯定, 而对于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和纠正。使学生更好的认清自己的不足和优势, 能够进行自我指导和锻炼也让教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定期进行测试, 并将结果进行保存并定期进行研究, 发现教学内容的遗漏, 完善教学方式, 明晰每个学生现阶段的问题, 可以有的放矢, 明确下一阶段的教学方向, 提高教学成效, 也能有效节约资源和成本,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完善教学设施

长期以来, 音乐教育课程一直存在着教师无教材, 没有内容规划, 无大纲指引, 较为松散随意。教师应该制作教学教案, 按照计划进行规划安排, 按照统一标准, 规范课程记录, 避免个别课程的随意性导致最终整个教学进程的打乱, 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需要统一教学教材, 加强与艺术团、歌舞团等专业机构的联系,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也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技术纯熟的, 优秀的表演者, 邀请演奏家进行讲座或者交流会, 丰富学生的课业生活。在进行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到其他乐器, 为了使学生熟悉伴奏, 学会乐曲的融合要开始其他介绍伴奏乐器的课程等等, 帮助学生丰富创作灵感, 更加全面的学习钢琴。

六.创新教学理论学习国外经验

学习借鉴域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高师音乐教育成果的一种途径, 在针对我国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 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已经较为成熟的教育管理制度、高效的教学方法等等, 都是推动教学理论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的途径。在课程当中, 教师也可以涉猎和尝试国外的教育方式, 定期让学生进行反馈, 了解学习进展, 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七.结语

随着社会文化的丰富发展, 音乐教育逐渐走向国际化, 能否与国际接轨, 培养优秀的钢琴人才成为重要的课题。整体培养未来年轻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是发展钢琴教育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基本演奏技法及音乐表现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方法与要领, 在使学生在掌握科学规范的方法的前提下, 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以演奏技能培训为主的教学理念。钢琴教学过程需要具备一个系统正规的教学规划, 教师应该开拓思维, 创新教学思路, 根据整体目标和培养规格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充实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再次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培养钢琴人才, 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元:《钢琴学习有哪些方式?》, 中央音乐学院

[2] .冯德钢:《谈高师钢琴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拓展》,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3] .《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难点与对策》, 中音网

[4] .汪毓和:《关于钢琴音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钢琴艺术研究》 (中) , 人民音乐出版社

高师钢琴教学的研究(最终版) 第5篇

摘要:目前,对于高师钢琴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高师的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不应该只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就高师钢琴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关键词:高师 钢琴教学 人才培养

我国高师的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钢琴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乐感,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是,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日益扩招,学生和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那种仅是改变授课的方式的改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教学改革失去了意义。所谓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显然有着舍本逐末之嫌,不利于素质教学的提高。笔者就高师钢琴教学进行分析,探讨钢琴教学的理论问题。

现代的教学是追求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不仅仅是指知识的积累,更要求学生有新的观念,具有综合的素质。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我们在教学的观念上要转换的问题。学生能力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学生一般的理解能力,学生在钢琴演奏中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对音乐的辨别和演奏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协调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钢琴的基础能力。这些基础的能力中也可以表现出学生自身素质的优劣。学生的创作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的现有的知识和技术的情况下,能发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再次创作出作品的能力,如即兴的表演。这是学生对现有知识的个性化的处理。

基于上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论述,笔者对于现今高师钢琴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高师的钢琴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学到了知识的本身,并不能算是一个好的学习者。真正应该学到的是学习的能力和方法,这样才能保持学习知识的持续性。目前的高校教学太注重效率,为了大量的产出人才。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只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只是听从教师的指导,没有创新的能力,没有独立的思考问题。要改变这种禁锢学生头脑的传统型教学模式,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提出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然后,要学生针对问题,利用自己所积累的只是来进行反思、交流、完善,最终总结问题。并形成一定的书面材料或者口头材料,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独立的思考。

在高师的钢琴教学中,学生的爱好兴趣及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进入到这个阶段的学生心智已经成熟,他们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性格,有着自己独特的喜好和个性,已经具备了进行学习方式选择的条件。即使是不依靠教师,他们也能自主学习,按照自己的计划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场所。教师此时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目前对钢琴人才的需求也是更看重人才的素质,需要能够教学、能够从事实践、能够从事科研的教师。

第二,高师的钢琴教学应丰富相关的课程内容。以前的高师教学中对教学的曲目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练习曲、复调作品、大型乐曲、中小型乐曲。而在实践中因为时间所限,没法完成教学任务。可见,以往保守的授课安排的科学性是值得商榷的。对于师范生来说,不一定非要模仿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因为本身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不同的,授课所选择的钢琴曲目不一定非要一致。更何况钢琴的曲目是多样的,可以选择各种不同风格的和不同题材的曲目进行练习和授课。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的必要。如果选择更好掌握和驾驭的曲目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师的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以往的教学中较多的是选择独奏曲目,演奏的形式单一,学生都是单个的演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果适当的选择协奏合奏等的曲目,更能培养学生钢琴的综合能力,加深对钢琴音乐的理解。学生对这种声部交织的演奏的运用,更能理解整个音乐作品中器乐与声乐是有机组合,能够辨识各个声部及音色的变化,关注合作者的变化,做出交流与互动,是整个的演奏能够达到和谐的统一。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毕竟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才可以。

第三,进一步完善高师钢琴教学中的理论课的安排。高师的学生在入学的时候钢琴的基础多为零。为了在短暂的在校期间更好地掌握钢琴的课程,就要注重钢琴的理论课与技能课的有利结合。高师的钢琴教学中理论课程经常被忽视,比较基础的钢琴理论课经常开设的时间较晚,本应该第一学年就完成的,却开设到第二学年,这对于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规划是无益的。还存在着钢琴课程与其他音乐课程缺乏必要的联系。其实,在众多的乐器中钢琴的音区最为广泛,也是乐器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但是在目前的高师教学中,钢琴只是为声乐和器乐的曲目进行伴奏之用,忽视了钢琴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第四,高师的钢琴教学要更多地开展实践活动。高师的教学主要是培养中小学的教学人才,钢琴的教学应该更多地依托于实践。使学生掌握中小学的教学规律和规则,这种教学的实践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钢琴课程教学的始终。应该让学生更早地体验教学工作,了解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了解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了解学习的目的,制定好自己的学习的规划和目标,这样对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五,对高师的钢琴教学树立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高师的钢琴教学一定要有相应的教学的成果。现在的高师教学中,是由负责授课的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效果、学习的潜力来进行考察和评价的。这种传统的评价的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往往更多是教师个人的片面的想法,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所以,应该引用综合性的评价机制。应该由全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把形成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客观、细化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考核,使教师能够改进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高师的钢琴教学应该注重的是学生钢琴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知识的能力,应该摒弃以往的只是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培养“学习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结合的培养模式上来,这样才能实现高师钢琴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简介:

石新竹,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高师钢琴专业 第6篇

【关键词】音乐能力 钢琴教学 艺术素养 综合

2012年度获宝鸡文理学院重点科研项目立项资助,项目名称:基于能力发展的高师“综合性”钢琴教学方法研究,项目编号:ZK12084。

“音乐能力”是指在音乐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个性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是从事音乐活动所必备的一种特殊能力。对于音乐学习者,“音乐能力”不仅是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必要前提,也是将音乐知识和技能付诸实践的重要品质,更是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养、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但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却长期忽视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更无所谓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基于多年的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和冷静思考,加之积极了解国内外音乐的前沿理念,在总结归纳现有音乐钢琴教学种种弊端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综合性”钢琴教学法作为改善目前教学现状、培养学生能力的举措。

本文所指“综合性”钢琴教学法包括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模式再到操作层面的三层含义。“综合”是借来之词,它的核心是坚持人本原则,坚持学科内部以及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的沟通整合,形成一种学科内部和不同学科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各种教学活动心理活动共同参与、以提高学生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的、既符合学科发展规律更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综合性的音乐钢琴教学方法。

“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具体来讲,“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与目标如下:

1.将关注和开发钢琴作品中的“美”和人的感性生成作为引导钢琴教学具体展开的中心和长远目标。作为一门艺术,“美”是音乐生命力得以持久的关键因素。因此,将音乐作品中的“美”作为教学主导和统领,反过来指导各种弹奏技能是“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的首要理念。

2.钢琴教学中鼓励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发展学生的审美“通感”能力,为能力的发展提供心理基础。心理学研究发现[1],人的心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心理体验引起另外一种心理体验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作联觉或通感。联觉或通感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处处皆是。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审美通感能力,既是学生轻松获取真谛的心理基础,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3.建立钢琴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紧密联系,将孤立的钢琴单科教学置于与其他艺术学科教学的相互联系中。在教学中以钢琴教学的独特内容和方法为主线,同时有机地穿插并融合钢琴以外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达到一种有所侧重的综合式的钢琴教学。

4.改进传统的学科主题,设计合理的人文主题,并将两种主题相互结合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环境,真正实现钢琴教学中情感与技艺、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识的结合[2]。

“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

在内容安排组织上,“综合性”钢琴教学法基本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性和顺序性。综合性教学内容是本文所提倡的“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的主要载体和实现途径。它从广度上要求钢琴教学的内容不仅应包括与钢琴弹奏有关的一系列作品、理论和技能,还应该包括学科内部其他课程和其他艺术学科甚至非艺术学科的相关内容。顺序性指是要刻意打破传统钢琴教学中注重按照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安排课堂内容的观点,主张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心理发展为顺序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2.思想性和艺术性。思想性主要是指钢琴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以及全部内容传递出的所有思想意义,这种意义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常常能启迪人的心智、鼓励人的意志、唤醒人的道德。艺术性主要指钢琴作品在表达生活、抒发情感、塑造形象时所体现的美的程度,这种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常常以毫无功利的纯形式让人愉悦,并将人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变得完美和谐。“综合性”钢琴教学法要求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体现出以上两点。

3.经典性和广泛性。所谓经典就是指该作品无论形式、技法还是精神内涵,往往能够反映人性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能够代表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最高艺术成就,能够经得住时间的筛选和考验。“综合性”钢琴教学法要求必须把经典作品引进课堂,以培养学生较高的审美评价能力,提高他们的作品演奏和创作能力。广泛性是指钢琴教学在曲目选择上不应只局限于西方古典钢琴曲,而应该将中国作品、中西方现代作品、流行钢琴曲纳入进来;不应只局限于钢琴独奏曲目,还应该加入四手联弹、双钢琴弹奏、钢琴与其他乐器的重奏等曲目;不应只局限于钢琴作品正谱的学习,还应该把各种正谱伴奏、视奏也融入到教学中来。

4.理论性和实践性。这里的理论性主要指钢琴教学在注重弹奏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钢琴技术基础理论、钢琴艺术发展史、钢琴作品赏析、钢琴文献、钢琴教学法、钢琴论文写作等内容的教学。实践性是指钢琴教学在内容安排上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教师应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表现机会和舞台,这既是专业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又是实现培养学生上讲台和上舞台能力的重要一环,既是对学习成果的总结与呈现,也是查缺补漏的好机会。

“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综合性。这一特点包含以下四层含义:第一,在教学目的上,它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和发展。这里的“综合能力”既包含知识、能力,又包含学生需要、情感、人格。第二,在教学内容上,它提倡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和信息,更提倡多门学科内容的沟通和交融。第三,在教学方式上,它主张灵活多样,主张学科间的交流,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学习。第四,在评价方式上,它注重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作综合性评价,更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和钢琴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想象力、创造力和交流、合作等个性化能力;并且还让评价活动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3]。

2.体验性。这一特点主要指以下含义:第一,是指钢琴教学应主张学生多进行作品的实际听赏,特别是情感层面的体验和感受。第二,主张在具体作品的学习中,教师应将自己对作品理解的经验建议而不是强加给学生,应该多听听学生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作品的理解充分展示于自己的弹奏上。第三,主张让学生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展开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3.多样性。上课形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完成质量,传统钢琴教学长期以来多采用专业院校一对一的个别课形式,这样的教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但师生关系的非互动性和教学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缺陷。“综合性”钢琴教学法提倡由原来单纯的个别小课教学转向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以及教授课、讨论课、观摩课、实践课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形式。

4.人文性。这一特点主要指以下两点:第一,“综合性”钢琴教学法在终极目标上不以谋生等功利性作为教学价值导向,而是引导学生发现作为人的精神依托的价值意义,让他们知道艺术是为人类存在着的,如果不珍视它、失去了它,就无法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第二,“综合性”钢琴教学法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主张通过设计富有人文性质的单元主题来引导课堂教学,以人文目标来引领学科目标的完成,让学生在每一主题学习完成后,既明白该主题的人文内涵,也清楚具体作品是如何体现这一内涵的。

以上三方面是关于“综合性”钢琴教学法的理论设想,它摒弃了传统钢琴教学中强调学科独立性的弊端,将“综合”的理念始终贯穿渗透于与教学有关的所有事项中,是符合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继而在此理论指导下进行具体教学方法的构建和整合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赵宋光.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3.

[2][3]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之我见 第7篇

一、高师音乐教育钢琴教学现状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 生源多数来自爱好音乐, 在某些方面有着一定特长 (如唱歌, 演奏某种西洋或者民族乐器, 舞蹈) 的高中或者中专毕业生。在这批学生中也有许多人在高中学习阶段学业成绩差, 由于担心考不上大学, 才临时学了一段时间的声乐或器乐, 就来报考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显然, 这些考生只是为了就业才来报考音乐教育专业, 并不是因为喜爱音乐为了献身音乐教育事业而来学音乐。因此除极少数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有着较为规范系统的钢琴学习, 而且具有中等以上的程度之外, 大多数同学是没有任何的基础的钢琴盲。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完成十余门专业课程的学业, 还要花大量时间来完成钢琴、声乐等技能课的练习, 再加上中西方音乐史、和声、作曲等专业理论课及政治、体育、德育等公共课以及劳动、军训、教育见习, 扣除个寒暑假, 所剩学习时间不多。而钢琴教学必修课仅开4个学期, 第5学期则开始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怎样在有限的4个学期内将一个钢琴盲训练成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知识和技能, 并且能为今后的工作中为歌曲配弹即兴伴奏, 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学习目的, 制定学习目标

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不是培养专门的钢琴专业人材,

切分音、简谱记谱法、附点音符、三八拍、六八拍、反复记号、歌曲伴奏的相关知识 (半音、全音、音程、大小二度、大小三度、大小三和弦、大调式、音级、伴奏步骤、和声连接规律) 。

“《拜厄》”第45、50、52首、

“《钢基》”《西藏民歌》

简谱《午睡歌》、《春之歌》

第五课

跳音、分解和弦练习、变音记号、简介莫扎特及歌剧《唐璜》剧情、“《拜厄》”第55首、《香槟》、简谱《小星星》、《玲儿响叮当》

第六课

和弦练习

“599”第11、12首、

“钢基”P26《卡尔图里舞曲》

简谱歌曲伴奏《划船曲》

第七课

C大调音阶、“《拜厄》”P46《音阶练习》、《滑梯》

简谱伴奏《小红帽》

第八课

“前后十六”节奏、“《钢基》”P17《信天游》、P23《幽默曲》、P34《风笛舞曲》

简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第九课

G大调音阶、三连音、移调知识简介

“《拜厄》”P48第74首、

而是在较短时间内把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音乐教师,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键盘和即兴伴奏的能力, 使学生在毕业之后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教学中, 能把钢琴作为一件得心应手的教学工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面对学生教师要强调并使学生理解钢琴演奏能力在毕业及就业之后的重要性, 从而要求学生树立强烈的学习责任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立正确的弹奏概念, 科学进取。学生必须明确首先掌握一定的钢琴弹奏技能、才能进行即兴伴奏的学习, 这样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得到提高, 到了教学实习时, 学生对歌曲伴奏才不会不知所措, 无从下手, 影响实习效果。

钢琴学习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在正确重复性的练习过程中正确理解量变到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掌握弹奏要领, 通过练习过程, 脚踏实地的实现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演奏质量的优化。

三、科学的学习及教学方法

1. 加强基础练习

基础是万物之本, 越是基础的, 越是最重要的, 越要讲究规范与科学。加强基本功, 优化基本功, 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 要端正姿势, 情绪饱满, 精力集中, 明确要领, 方法得当, 善于思考。对于基本的弹奏方法 (如断奏、连奏、跳奏等) 和基本的弹奏技术 (如音阶、和弦、琶音等) , 需要掌握牢固, 自如运用。因此, 这种基本功的练习要贯穿学琴过程的始终, 并且持之以恒。

2. 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

很多学生多年学习钢琴, 却未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 每拿到一手新曲子, 急于求成, 谱子还没有看清楚, 盲目手上运动, 使得自己的演奏错误百出, 浪费了大量的练琴时间。德国作曲家舒曼曾说:“必须训练自己, 使音乐在纸上也能一目了然。”正确的读谱是使自己的弹奏从开始就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重要步骤。

(1) 在拿到一手新曲子之后, 在演奏之前要学会看谱, 认识一首乐曲的全貌。初学时更要看清楚作品的谱号、调号、拍号。

“《钢基》”P27《练习曲》、“《钢基》”P25《练习曲》

将前面几首简谱歌曲移至G大调伴奏

第十课

F大调音阶、“《拜厄》”P64、第94首、

附点音符练习一“《拜厄》”第48首、《大家一起跳起来》、简谱《平安歌》

将前面几首简谱歌曲移至F大调伴奏

第十一课

三度双音、半分解和弦、圆舞曲的伴奏、波尔卡的伴奏、小调歌曲的伴奏

“599”第17、21、24、26首

简谱歌曲伴奏《四季歌》、《娃哈哈》

第十二课

简介《进行曲》、《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进行曲、摇篮曲的伴奏

简谱歌曲伴奏《长大要当解放军》、《摇篮曲》参考文献:

[1]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599.上海音乐出版社.[3]《儿童钢琴初步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4]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基础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吴宗奎,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

学会看清楚左上角的速度术语及曲子里面的表情术语, 然后从头到尾看几遍, 认清音符的音高位置, 看清音符的时值, 节奏长短的组合, 确定节奏、节拍的强弱循环规律, 并将节奏与音高结合, 打拍子哼唱出来。哼唱时将乐曲的乐句划分清晰, 使得乐曲结构在脑海中清清楚楚, 再开始动手练习。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避免最少的错误。

(2) 乐曲难度增加后, 在正确读谱前提下下, 对于作品作者及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历史的角度看, 处于一定时期的作曲家其创作思想必然会受到该时代社会, 思想动态, 政治制度及文化的影响, 会反映时代的精神和审美情趣, 他们所代表的民族以及民族风格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一部作品, 从而不会曲解了作曲家的表现意图。

(3) 形成结构概念, 做好曲式分析

分析作品的段落结构是为了更好的探索作者的构思及音乐发展的逻辑性, 可以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要表现的音乐内涵和作者所用的表现手法。研究乐曲中每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必须对和声、复调、曲式的知识有所掌握, 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必须全面掌握音乐知识, 广博文化素养。

3. 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

拿到一首曲子之后, 一要对全曲有全面的了解, 二要合理的制定出练琴计划, 三要把重点, 难点单独拿出来分析, 四要掌握对表现乐曲内容的演奏方法, 有必要时要单独练习。五要量力而行, 不可急于求成。要养成慢速练习, 分段练习, 分手练习, 合手练习, 继而进行乐段与乐段之间的连接, 最后才合成全曲的习惯, 有效避免作品中因个别地方卡壳, 中断, 颗粒感差, 音符弹奏不清晰等等而重新返工的不良后果。

4. 教师要对学生因材施教, 合理选择曲目难度

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强,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个人喜好选择曲目。因为高师音乐专业钢琴学习时间相对较短, 在曲目的选择上不可能像教授童子功那样一年都在练习考级的曲目, 一级级慢慢爬。因为大多数同学在4个学期之后面临结业, 基本终止了钢琴的学习, 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可以在应聘面试考试时的钢琴演奏中有较好的表现, 所以应尽量要求结业考试时掌握至少6级难度以上的作品。而对于想要考取主修, 而且接受能力, 理解能力, 演奏能力等都比较优秀的学生, 可以酌情选取难度较大, 但是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努力能够达到弹奏要求的曲目。适当的拔苗助长, 可以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为避免拔苗助长过度, 要做到搭桥式的选择, 不可一蹴而就, 要善于阶段式选择。

比如在选择曲目时, 将练习曲练习目标和乐曲中难度较大的技巧相统一, 这样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的掌握乐曲的难点, 而且把练习曲的练习成果更好的应用。再比如, 有的学生入校前没有任何基础, 但是花了一年的时间准备了两首难度较大的作品应对考试, 而且完成的质量较高, 接受能力又特别好, 这种状况下我认为此同学可以不必再从拜尔初级练习开始学习, 因为在难度较大的作品里必然涵盖很多的技术技巧, 能把作品弹奏的好了, 说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弹奏方法和部分技巧, 可以跳跃式学习, 进入下一个阶段。

5. 依照学生个人程度选择教学模式

2000年何虑发表在《音乐探索》的《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初探》, 是新世纪早期对教学模式的探讨。作者认为:扩大招生造成教师少、学生多、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特殊情况, 是促使高师钢琴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师师资有限, 学生入校后, 我校惯例是按照学号分配给钢琴教师, 由教师安排授课时间, 一般除大三开始专业主修“一对一”形式上课以外, 其他大一大二专业必修课都是“一对四”的形式, 这样有些基础和完全没有基础的同学就混在一起, 因为时间有限 (每堂课40分钟) , 而学生程度又参差不齐, 给教师备课和学生进度都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困扰。我个人的想法是在大一进校时就进行摸底考试, 对于完全没有基础的同学尝试数码钢琴教室小组课, 即每组8人, 80分钟一节。以40分钟为单位, 稍有程度的同学“一对三”, 中等程度的“一对二”, 再好一些的就是“一对一”。每个学期按照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作出调整,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而且也让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游刃有余, 不再为担心内容完成不了而拖堂, 从而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6. 多渠道全面认识、理解作品

钢琴艺术是声音的艺术, 仅从文字资料, 乐曲结构入手仅仅是一个开始, 要学会欣赏实实在在的音乐形象, 因此要求学生多听好的音乐资料。

俄罗斯钢琴家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曾提到:“学生怎样才能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作品有正确的认识?显然最好的方法是听听音乐会上, 声望不容置疑的钢琴家是怎样演奏的。”所以, 权威钢琴家研究作品, 理解作品家透彻, 好的钢琴大师的演奏及演奏录音, 在音乐形象的刻画, 表现音乐意境, 把握音乐风格, 技术技巧等方面都堪当典范。在听的过程中, 也是学习演奏的开始。

因此, 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多看多听名家的声像和音响资料以及对名家教学的VCD, DVD进行欣赏及分析, 开拓眼界, 提高自学能力和练琴的效率。注意细节, 少走弯路。

综上所述,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学习虽然起步晚了一些, 但是只要方法正确科学, 坚持学习, 努力练习, 持之以恒, 完全可以把钢琴学好, 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较高的水平, 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 成为一个更加全面而且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摘要:高等师范学校 (简称高师) 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要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和实际水平因材施教, 同时要明确学习目的和目标, 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师,钢琴,学习方法,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吴晓娜王健.钢琴音乐教程[M].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2]司徒璧春、陈郎秋.钢琴教学法[J].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易法建等.心理医生[R].重庆出版社出版, .2006.

[4]张建国钢琴基础教学导读[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5]魏延格.钢琴学习指南—答钢琴学习388问[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1

[6]罗小平.音乐表演再创造与注意力[N].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3 (1) .

[7]代百生.浅谈钢琴教学中形象性用语的运用[J].中国音乐.2000.2

[8]肖承兰.浅谈钢琴教学中学生潜能的开发.[J]中国音乐.1998.3

[9] (涅高滋.谈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1

高师钢琴专业 第8篇

钢琴, 是人们所熟知的西洋古典音乐的一种键盘乐器, 因为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被大家公认为乐器之王。从钢琴诞生的三百余年时间里, 一直在乐器中占有不可低估的统治地位。正是因为钢琴拥有着其他乐器所无法比拟的音乐表现力, 所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 钢琴课程一直被教育部设定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主干课程。在高校大量扩招之前 (也就是1999届学生) , 一般师范类音乐专业学生, 一届也就是几十人的规模, 其中钢琴专业的学生一届最多不过十余人。这些同学们毕业的时候, 基本都能够从事比如钢琴基础教育, 比如中小学音乐教师, (幼儿园教师都很少, 一般都是中专幼师类学生) 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师范类音乐学专业钢琴专项的学生大量的涌入社会, 这些学生不得不夹在两类毕业生中间, 一类是以八大音乐学院为代表的, 从演奏技术角度更加精湛, 舞台经验相对丰富, 更加“专业”的一类, 另一类是高职甚至中专幼师专业的同学们, 他们是针对某一特殊人群所培养的。例如, 幼儿园、小学等。这就直接造成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钢琴专业学生毕业人数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失衡的局面。真正到专业的演出团体做专职演奏家、或幼儿园中小学做专职老师的人寥寥无几, 而整个社会对钢琴教育的渴求, 这个市场却很大, 除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级各类钢琴培训班, 还有一些企事业单位、居民社区、各类社会团体, 其实他们对高师师范类钢琴专业的学生是有很大需求的。一方面, 是该专业学生上拼不过八大音乐学院, 下顾不及中专幼师专业, 毕业后没有明确的出路, 另一方面是社会对这类人才的大量需求。这其中是存在根本矛盾的, 是亟待解决的。

二、研究思路

高师音乐学钢琴专业的学生, 他们不是朗朗、李云迪之类的钢琴演奏家, 他们有自身专业的特殊性, 需要在大学的学习阶段就加以正确的引导, 不能还是几十年的老思路, 师范毕业就去教授音乐课。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高校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步伐, 培养人民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研究对策

1. 高校培养模式应该改进, 学校的教育方向应该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

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是随着物质世界的提升而提升的, 高校教育出来的大学生, 就应该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 就应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从前师范生毕业就能分配, 毕业就有工作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老黄历了。而目前师范类高校对于钢琴专业学生的教育, 与以八大音乐学院 (中央、中国、上海、天津、西安、沈阳、星海、四川) 的教学模式完全相同, 只是在曲目的难度上有所不同。让绝大部分实际演奏能力逊色很多的师范类钢琴专业学生, 跟从小练琴, 科班出身的音乐学院的学生拼专业, 纯粹是以己之短博人之长。为了能让高师钢琴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更好的出路, 师范类高校音乐学专业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培养。

(1) 钢琴技术课程不能丢。钢琴演奏技巧是基础, 是弹好任何内容的必须。师范类钢琴专业的学生, 要把二十四的大小调的音阶、主三和弦、属七和弦、减七和弦, 各调式中的正格进行, 双手同反向音阶、琶音、主三、属七、减七和弦。熟背于心。一首曲子的第一步应该是唱, 就像是文学作品的简单通读一样。然后是对曲目调式调性的确定, 确定了各段落的调式调性, 就可以根据不同的调式调性来提前进行相关调式的基础练习。促使本专业学生习惯分析曲目, 解释曲目, 弹、谈结合。

(2) 充分发挥枝干课程的优势。我们都知道师范类钢琴专业的学生, 自身的优势是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这在普通音乐学院的教学大纲中是没有的。我们师范类的钢琴专业学生, 就应该充分利用本专业除了钢琴演奏技巧之外的支撑课程, 这其中就包括前文说到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 这其中还可以更详细的划分, 比如幼儿钢琴学习的心理, 成年人钢琴学习的心理, 中老年人钢琴学习的心理。除了大纲要求完成的高师钢琴基础教程一至五册之外, 还要加强对以完成曲目的讲解。曲目完成后的讲解能力培养, 是一般高师类钢琴专业教学中所没有明确要求的, 而这部分内容, 往往最能体现高师钢琴专业学生的优势。通俗一点讲, 把曲子弹下来, 弹得优美动听, 经过刻苦的练习, 每个人都可能做到。但是曲目演奏结束之后, 用生动的语言, 和逻辑思维把曲目讲出来, 示范每一个技术点, 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身份、文化水平、对音乐的认知能力等等方面的不同, 加以讲解, 会弹更会教这才是师范类音乐学专业钢琴主修学生价值的最大体现!

(3) 最大限度的增加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比重。钢琴即兴伴奏课程, 本应是师范类音乐学专业钢琴主修学生的最主要课程。它囊括了钢琴演奏技巧、和声、曲式、声乐作品分析、键盘和声等等诸多门类, 是一门最能体现高师音乐学专业钢琴主修学生价值的课程。可在实际教学当中, 老师和同学们往往都在一门心思的钻大曲子, 钻难曲子。可这类学生毕竟不是表演专业, 本专业学生的价值是要流入社会的各个角落, 综合的体现音乐的生命力。

2. 各级政府的就业行政部门应该改革。

政府的就业行政部门应紧密联系各高校的学生就业办, 把基层群众对就业岗位的要求, 贯彻到高校的教学中去。政府就业部门、社会需求的团体、高校就业部门这些方面应该聚到一起, 政府搭桥, 社会需求提要求的条件, 高校按照社会需求来调整培养模式。

3. 学生的就业思想应该改良。

本来我们的专业就不是表演专业, 我们毕业的方向就应该是社会音乐, 同学们要对自身的专业有充分的认识。认真苦练专业技巧也要有方向性, 要真正的针对社会的需求。不是必须成为演奏家才对社会有贡献。

四、结论

钢琴室乐器之王, 与钢琴相关的产业在我们日新月异的中国, 属于朝阳的产业, 是有着非凡生命力的。高师音乐学钢琴专业学生, 只要调整心态, 正确学习, 就业形势一片光明。师范类高校的改革应从社会的需求入手, 任重道远。

摘要:高师音乐学钢琴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 有扩招因素, 有社会对口需求少的因素, 但最主要、最根本的是高校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老旧古板单一, 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增长需求而随之改变。本课题力求改变现状, 钻研出新的高师音乐学钢琴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从根本解决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高师钢琴专业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2]黎英海.歌曲即兴伴奏编配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4.

[3]庄裕安.音乐气质[M].东方出版中心, 1999.

高师钢琴专业 第9篇

一、教学目标具体化,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目标具体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统一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 并根据学生学习阶段与实际水平的不同, 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 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总体的教学目标, 并根据这一目标单独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计划和安排,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差强人意, 无法使钢琴教学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 在新时期的教学过程中, 广大教师必须制定符合学生各阶段学习能力的具体目标, 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而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 必须在统一的课程教学目标下, 结合学生个体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其次, 教师还应多与学生交流, 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 共同分析、确定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教学目标脱离实际, 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为实现有效的教学提供保障。

二、针对学生差异, 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在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 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然而,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一个合格的钢琴教师必须做到熟知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钢琴课堂的教学效果。如女同学普遍自尊心较强, 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就不能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 使其丧失信心, 更不能对她们的错误置之不理, 而应用温和的语气帮她指出错误所在, 这样的方式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也更容易及时改正。而对于一些男同学而言, 他们虽然比较聪明, 但总是过于粗心, 面对教师的讲课无法集中注意力, 这时教师就应以严厉的态度去对待。此外, 对于一些学习的优等生和中等生而言, 教师可以在其完成作业的基础上, 布置一些额外的作业, 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而对于一部分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 则可以多给一些时间让他们消化已学过的知识, 然后再学习新知识, 哪怕是有限的进步也应对其进行鼓励, 使其重新建立学习的自信心。通过这种因材施教的进一步实施, 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对钢琴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学有所得, 并对学习钢琴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弹奏教学,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 加强基本功教学

基本功的训练是钢琴教学中最基本的部分, 同时又是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它主要包括音阶、和弦、琶音、八度等技巧的掌握, 而这些方面的练习又比较枯燥, 很多学生不愿意去练习。针对这一情况, 在实际的教学中, 首先钢琴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没有扎实的基本功, 就无法弹奏有难度的乐曲, 更不能全面地表现音乐的内涵, 使其从学习态度上对基本功训练加以重视;其次钢琴教师还可以探索一些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 让学生通过对一些简单、短小的小曲目的练习, 不断提升自身的基本功, 使自身的演奏技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 重视弹唱能力教学

弹唱能力主要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幼儿歌曲的能力, 是教学的重点。然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多数学生由于弹唱能力的欠缺, 往往会出现能弹不能唱或者是能唱不能弹的情况, 比如, 很多学生能弹奏教材中的乐曲却无法很好地弹奏幼儿歌曲的伴奏, 或者常常出现调式不对, 找不准位置等, 这些情况直接暴露出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弹奏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 广大钢琴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点, 多加训练,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弹唱能力。同时,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以后的教学工作,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观摩幼儿园音乐课堂教学及进行一些弹唱比赛、考核、表演等,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弹唱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而能够重视弹唱训练, 自觉地进行相关练习,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 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近年来, 随着社会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学生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和一定的实践能力, 必然会阻碍其日后教学活动的展开。同时, 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影响,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教学中, 教师总是一味自顾自地进行讲授, 学生也只重视“埋头苦干”地练琴, 导致学生实际的应用能力十分薄弱。然而,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钢琴教师, 首先应具备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广大钢琴教师应适当地与学生互换角色, 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进行实际演练,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尽管在实际的演练过程中, 学生的表现不一, 但只要教师及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实践能力, 相信一定可以使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任重而道远, 认识到实践能力在自己未来的工作中的重要性, 从而不断地进行学习与锻炼, 提升自身的社会竟能能力。

以上是我对钢琴教学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对于广大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而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改革传统教学的弊端, 努力探索出更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进而为其走入社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兢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3) .

[2]李洪.关于学前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文学教育 (中) , 2012 (07) .

高师钢琴专业 第10篇

关键词:高师,音乐学,钢琴,改革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新的改革条例的颁布和实施, 以及与之配套的音乐实验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实验与推广, 加快高师音乐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 以适应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需要, 尽快建立与新课改相同步的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钢琴教学作为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必修课, 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是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为了配合“以学生掌握理论技能知识为目的、突出教师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熟练掌握音乐教育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基础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为目标, 摸索、总结出适合新课改要求下的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体系。

一、教材的规范性

由于全国各高校的所招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 各高校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水平也形式各异, 因而教材选择的层次也褒贬不一, 制定出适合不同级别高校的具有一定依据性、科学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教材, 为教材选择提供良好的空间。

以往的高师音乐学专业的钢琴教材在选择曲目时多数倾向于国外著名音乐家的独奏作品, 如:练习曲选择车尔尼、莱蒙等系列, 复调则倾向于巴赫的作品, 奏鸣曲多是莫扎特、贝多芬的成名之作, 乐曲则是印象派时期之前作曲家们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涵括了从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印象派风格时期钢琴艺术宝库中的不朽之作, 但是随着近现代流行音乐的繁荣和盛行, 这些曲目的选择就显示出了局限性和落后性。高师音乐学专业是针对于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进行有目的性的培养, 现在的中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更为普及的是流行音乐和现代音乐, 特别是国外的时尚音乐和外文歌曲是许多青少年模仿和喜爱的对象, 因而可以在教材选择时增加一些近现代音乐家们所创作的具有时代性、前沿性的作品, 与国际流行趋势接轨。

由于钢琴是一件独奏性很强的乐器, 因而成人学生通常只注重对个人能力的学习, 其实在年龄层偏小、个人能力偏弱的中小学音乐学习中, 与他人的合作性往往更为重要和突出, 对于这个缺憾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钢琴的合作性作品, 如钢琴四手联弹、六手、八手联弹作品, 双钢琴作品, 钢琴与其他乐器的合奏、重奏作品等, 既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有提高了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兴趣。

对于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中小学生为教学对象, 因而相比之下钢琴教学法的掌握比钢琴技能的掌握更为重要。只是技能好不会掌握科学的教学法, 就不具备教育中小学音乐的素质和能力。钢琴教学法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正确、有效、快速的钢琴教学, 包括钢琴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把钢琴教学法引入到高师音乐学专业的钢琴学习中, 对于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使学生在教学工程中发现、弥补自己的不足, 提高弹奏水平;对于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可以调动他们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通过对钢琴教学法的学习可以在自身的钢琴学习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提高学习效率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教案的科学性

新的课程体系的改革的对象不但是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要求, 对于高校教师的促进也应作出相对应的调整和规划, 打破传统的、纯技能的教学方案, 提倡与各种文化形式现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案, 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方案时结合新课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增加与新时期钢琴教学相比拟的教学内容, 如:强调对钢琴艺术史的学习和了解, 加强对钢琴各种元素的理解和运用;强调对作品创作背景的熟悉, 加强对乐曲风格和曲式的分析;注重对钢琴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拓展艺术视野;增加对作品和声功能和曲式分析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与之相关的理论课技能。

音乐学专业的钢琴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与时俱进, 及时了解和获悉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原则, 与学生自身的水平相结合, 制订出更加适应新的教学目标、更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的教学方案, 以更好的促进新课改教育目的的实施和推广。

三、教学的灵活性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多、学生水平良莠不一、教学形式传统单一等多种原因的聚集, 以往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对于培养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极大地局限性, 同时也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 新的教学模式的倡导和提出迫在眉睫。

首先要改革教学形式, 根据学生入校的实际水平进行分级、分类、分组, 采用大课、小课、集体课、个别课相交叉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纵横教学。学校在学生入校时进行专业测试, 以有良好基础、一般基础和无任何基础为界限, 划分为三个等级的小组课形式进行教学, 同时对于一些钢琴艺术理论课和赏析课也可以采用大课形式集中教学, 对于在同组学生中表现突出者也可以以小课形式单独教学, 基础弱的小组也可旁听高组课上课形式, 互相督促学习。这种不拘泥于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 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根据教学需要灵活的进行纵横交措的教学方式, 也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中国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国家, 很多民间音乐都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因而高校在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应注重钢琴教学与地方民族音乐的结合, 强调钢琴音乐的民族性。把这些极富民族性和自然性的地方音乐与钢琴相结合既可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普及民族音乐, 又可以与当地的中小学生取得共鸣, 更加有利于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工作。

四、考核的专业性

改革传统的弹一首曲来确立成绩的考核方法, 建立专业的考核体系, 将表演能力、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等各种因素相结合来进行考核评价体系。

要着重提出的是, 一些高校在入学测试分级后就一直固定不变, 基础差的学生在经过一番努力后已经比原来进步很大但是分数缺总比基础好不刻苦学习的学生的成绩低, 这就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论基础的好与坏, 每一位学生成绩的评价标准应与上一次的成绩为度量衡, 基础差的学生如果进步很大也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数, 但如果基础好的学生不学习、吃老本, 就是再好也不能给予及格, 对一个人能力的衡量不能以另一个人的能力为标准, 这就要求在制定考核体系时要注意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严格性。

通过对高师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希望能更好的培养出: (1) 具备正确理解音乐、音乐学科、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课程在学科体系、文化、教育中的位置和特点的能力, 并能够以此为指导来进行学科、课程的教学实践。 (2) 具备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多项音乐专业基本技能技巧的能力。 (3) 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和多元文化、学科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4) 掌握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注重实践、提倡创造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5) 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先进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 (6) 掌握科学的教学评估理论、方法, 具备正确评价自身、他人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能力。 (7) 具备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传授音乐能力的适应新时代要求和发展的新时期的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文波.新课改下怎样加强高师钢琴课教学[J].教育艺术, 2009, (06)

[2]刘向阳.高师钢琴课教学的新思路[J].大舞台 (双月号) , 2009, (03)

[3]王琪萍.高师钢琴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09)

[4]孙鸣.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之我见[J].钢琴艺术, 2002, (06)

浅谈高师钢琴教学改革 第11篇

[关键词] 高师钢琴教学 改革

一直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钢琴教学存在着“非师范性”现象。没有从需要出发, 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一般钢琴专业训练,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没有把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起来,贯穿在学习过程中,而且,在时间安排上将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分开,学生在大部分学习时间里很少主动意识到自己的未来角色及其与现在学习的关系,从而模糊了培养中等学校音乐师资的总体目标,后果是所培养的师资质量下降和人才的流失。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总体改革的形势下,钢琴教学改革必须跟上。

一、冲破传统性

长期的钢琴演奏史上,由于学习钢琴基本功时一招一式的严格性,教材使用一级接一级的层次性,必须一对一上课的传统性,给钢琴教学不分领域地披上了一件不可改变的“合法的外衣”,我国的高师钢琴教学内容和方法一直在效仿音乐院校的模式。一般钢琴专业训练与高师钢琴专业训练在演奏属性方面虽有共同之处,但由于培养目标不同,它们又有各自的专业特性。其区别主要在于实用性,实用在某种意义上是师范性的核心, 针对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学生达到钢琴业余考绩五、六级(相当于车尔尼849、299)的水准,便已基本能适应中小学的教学工作。高师学生都是高中毕业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任没有学过钢琴,而且他们的年龄偏大,学习时间有限,但是由于今后的工作性质又决定他们需要具有从演奏技术、风格流派、音乐解释到传授手段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批判地继承。在提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是提高效益和质量的有效手段,比如数码钢琴教室。目前高校钢琴学科现行的质量检查,从学科本质的类别以及检查方式、方法都应该再仔细地琢磨,使之耕规范化,合理化,单单一个钢琴结业分数并不能说明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二、认真进行各种基本练习

学习弹琴不止是学习弹奏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需学会在钢琴上通过自己的弹奏来表达一定的情景,感情以及思想。也就是要让钢琴发出圆润、饱满、结实的声音,要能弹出连、断、跳等不同性质的音。虽然高师学生年龄多为偏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钢琴学习上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和希望。正因为成年人的手臂比较僵硬,更应当学会放松,这可以减少其因年龄偏大而带来学琴上的不便。学会放松是“重量弹奏法”的关键,要掌握这种正确的弹奏方法,首先要学会手臂、手腕和身体的放松,弹奏时动作要协调,避免一切多余的动作。要充分发挥生理上的自然重量,节约用力。在放松的前提下,进行积极的手指训练。钢琴的音色应该丰满而富于弹性的,可参考下面方法进行练习:先从断奏入手。掌握断奏的关键是手臂自然垂落与手指支撑的相互结合。断奏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将学生的手臂抬起来,使学生手臂的重量完全被动地落在教师手上,然后教师的手撤开,如果学生的手臂自然垂落下来,说明学生的手臂是完全放松的;如果仍然悬在空中,或者有控制地放下,这说明学生的手没有完全放松。2、学会放松后,让学生先用3指触键,(因为3指处在中间位置,力量比较均衡),然后过渡到2指和4指,稍晚些进入1指,最后是支撑力最差的5指。经过一段时间的“断奏”训练,让学生掌握了手指在钢琴上的站立,就可以学习“连奏”了。连奏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第一个音弹下去,手指不能离开键,只有下一个音弹下去,前一个手指才能离开琴键,指与指之间要交接紧密,使音与音之间连贯顺畅。就像走路时,一只脚落地,另一只脚才能抬起来。2、变换音符的时候,要用手指本身的动作去弹奏,这一点不同于断奏。连奏时手指除了继续支撑重量外,还要启动掌关节,主动抬起手指去弹,也像走路一样,必须主动抬脚向前迈步。3、要学会重心“重量转移”。这是重量弹奏法当中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所谓重量转移,就是手臂的重量(重心)要随着手指的移动而转换,每个手指要轮流支撑住手臂的重量,就像走时人的重心要随着两脚的运动不停地转移一样。在重量弹奏法中,断奏是学习支撑重量,是触键的基础;连奏是学习转移重量,是重量弹奏法的关键。学会重量的转移,才能避免紧张和僵硬,使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的训练加强。因此,认真掌握断奏和连奏的要领,是掌握钢琴“重量弹奏法”的基础,也才能使“重量弹奏法”的基本训练方法落到实处。

三、对教学内容加以选择

⑴要选择适合高师钢琴培养目标的初、中级练习曲和乐曲进行训练,教材的特点首先就应具有师范特点,笔者认为:高师钢琴教学应以钢琴基本弹奏能力,应用能力,教学法及全面修养的结合为特点,如果高师的钢琴教材与艺术院校钢琴系的教材相同或相似,就失去了作为高师钢琴教学特点,也脱离了学生实际水平与知识结构及各学科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脱离了学生能力与培养目标的实际。因此,教材选择的起点与终点就成了具体操作中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可根据办学层次,各学校师资力量与学生水平及教学设备等具体情况,可分为必修、选修,专修,从而确定各种课程内容的程度,起点与终点,使教材选择既有相应的程度,又有明确的目的,真正做到有的放矢。⑵熟练地掌握各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及伴奏音型;⑶介绍钢琴艺术知识,弹奏各类型的成品伴奏曲;⑷为歌曲编写并能配弹的即兴伴奏;⑸掌握钢琴的基本教学法。教学目的以培养能力为主充分发挥高师生生理成熟、智力完善的特点,可以较早地加入八度、和弦,在音色的控制和弹奏速度上不易要求太严。运用音乐与技术相结合的训练法,把练习曲和流畅的乐曲片段结合起来,训练手指的跑动;⑹要求学生一定要看谱弹奏,要用耳朵去倾听自己的弹奏,亦或用脑弹琴。我们弹奏的好坏是通过声音来体现的,只有通过听觉才能去比较、鉴别、发现问题。当然要做到这点对高师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学生在开始阶段一定要用慢速去练习,这样就可以给自己的大脑留出一部分空间去听、去想,只要持之以恒,这种耳朵与大脑的能力是可以具备的;⑺视奏练习也是高师生钢琴学习的难点。教学中很少有针对视奏的课程设置和具体目标要求,从而造成了学生视奏能力自生自灭的状态,我们的许多毕业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低下造成了教学工作和艺术实践的不便和遗憾。在教学中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视奏训练,尽可能多安排学生浏览作品,扩大音乐视野;⑻开设合奏课,培养学生相互之间协作、默契的能力。⑼重视艺术实践。音乐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表演艺术,音乐艺术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经常性的舞台艺术实践,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相比,高师学生更需要加强在校期间的艺术实践活动。可组织学生定期举办个人或是多人的演奏会,使每位学生每学期都有几次登台演奏的机会;⑽加强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音乐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要从各方面做好准备,让学生在实习中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位合格的音乐教师,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的与钢琴的弹与教有关的各种问题。

四、改革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方法和步骤

解决钢琴即兴伴奏授课问题关键在教师与教材,目前由于钢琴即兴伴奏课受到高师音乐专业,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视,已经出版的这方面的书为数不少,以即兴伴奏内容编写的教材就更多了。除了有较好的教材和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以外,还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即兴伴奏的艺术规律与教学规律。因此,解决以下十个问题是很重要的:⑴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即兴弹奏状态,练出一手快速应变的本领⑵加强钢琴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即兴伴奏的基本功⑶将即兴伴奏与键盘和声有机地结合, 熟悉各种和声定式⑷将和弦织体、分解和弦织体、带低音的和弦织体作各种变化运用⑸让学生掌握伴奏的语汇学会控制运用和弦、织体与节奏的变化⑹将不同体裁的歌曲与不同类型的伴奏织体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⑺在调性训练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⑻解决即兴伴奏中遇到的和弦连接、和声节奏、声部进行、和弦外音的处理、音区的分配、结构布局以及低音进行等问题⑼要重视节拍、节奏的训练,这是在学习与教学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它会影响弹奏的各个方面⑽在学习后期,学生的即兴伴奏要放活,让学生自由探索性地掌握各种和声与各种织体,提高审美能力,以便创造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形象。总之,即兴伴奏的特点就是要求拿到谱子很快弹奏出来,又要基本保证弹奏乐曲的质量。因此在弹奏中听觉连通思维一直处于积极协作的状态,当弹奏第一小节旋律时,眼睛和思维要将第二、第三小节的旋律记住,并且迅速地将大脑设计好的和弦和伴奏织体传递出来,并根据听觉意象的灵感进行补充、修正、调整合适的节奏、速度、力度與演唱(奏)者默契配合。即兴伴奏的能力与其它表演艺术的技巧一样,是在不断的,大胆的实践中得以提高的。要鼓励学生为不同风格的乐曲编配,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五、添加适应社会业余学琴需要的措施

高师音乐教育的直接培养目标是基础音乐教育师资。钢琴技术教学在我国已初具规模,适应社会业余钢琴教学的需要,占领这一广阔的教育领域,是高师钢琴教学不容推辞的义务。在学生学习钢琴弹奏的同时,要把将来如何教好钢琴课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使学生能根据少儿年龄特征,研究少儿钢琴教学法;要把那些效果较好,引人入胜的钢琴教材介绍给学生,便于他们以后用于教学;同时要让高师学生知道家长在儿童钢琴教学中重要性。

高师钢琴专业 第12篇

音乐表现力描述的是音乐的呈现状态以及随之散发的艺术感染力。在乐器演奏中,演奏者将自身对乐曲的理解和发散性的音乐思维融入到技巧中,使得乐曲具备丰富的情感张力,进而让听众从表演中获得心灵的共鸣和感动。音乐作品本身的内容和属性是发挥表现力的基础,而深度则取决于演奏者对音乐的感知。钢琴演奏就是如此,音乐表现力在演奏效果的评判标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不仅要具备娴熟的技巧,对音乐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唯其如此,演奏者才能将乐曲的情感和气质以弹奏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让观众感受到钢琴的独特魅力。

二、培养音乐表现力的意义

钢琴音乐是一种流动的艺术,弹奏技术和内容的表现同样重要。高师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弹奏的基本技巧,还要致力于提高弹奏的音乐表现力。弹奏是一种手段,情感的表达才是核心目的。只有将内容和情感传递给听众,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无论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还是音乐素养较高的学生,都应该从细微处入手,加深自己对音乐表现力的理解。如果高师院校的钢琴教师能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将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设置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也将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自身的体验融入到弹奏中,进而完善艺术的表达。

三、培养钢琴音乐表现力的思路和建议

(一)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同音乐表现力密切相关,它衡量的是学生在音乐感知上的敏感程度。由于生理条件的不同,人们的乐感是有差别的。过去的人们曾认为音乐的感知能力是先天的,随着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狭隘而片面的。只有先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东西,并把自身的情感投入进去,才能更好地表现乐曲的内容,进而赋予钢琴弹奏更强的感染力。即使是有天分的学生,在培养钢琴弹奏的音乐表现力之前,也要经历一个准备的阶段。天赋的确很重要,但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则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后天的积累,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获得稳定的乐感。高师院校的教师应当利用类比、诱导和联想等手段,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

1.听力的训练。听力指接受声音信息、分辨音色的能力。要想在钢琴弹奏中具备良好的曲调感以及节奏感,较为敏锐的听力是必不可少的。听力训练的第一个要求是学生能够听清自己的琴声,以便在弹奏中进行调整。在满足基本要求之后,学生还要形成对音乐的想象,同时保持自身对音色的追求。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的时候进行录像录音,并通过回放来为学生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此外,教师应注意分块教学,将难度较大的曲目分成几小节或十几小节的段落,在反复的弹奏中提高学生的熟练度,最终使学生对所学的曲目形成敏锐的听感。

2.音乐感受能力的训练。浪漫派、印象派和现代派等类型钢琴曲的风格是大相径庭的,比较各派别的特点,了解钢琴音乐的发展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一首乐曲的灵魂。纤巧、细腻、优雅抑或是明快、奔放,每首钢琴曲都会因为弹奏者的不同感受而展现出富于变化的姿态。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欣赏经典音乐,从广博的艺术宝库中汲取营养,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增强自身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只有在尊重音乐、享受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在弹奏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学生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进而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二)提升音乐的理解能力

除了感性层面的认识,理性层面的理解能力也是培养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基础。在乐曲结构、调性、旋律和速度等方面,弹奏者都需要有一个相对正确的理解。如果没有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演奏的广度将受到极大地限制。为了让学生逐渐习得理解和分析音乐的能力,教师不仅要理清音乐作品中的基本要素,还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去揭示内在的思想情感。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当学生接触到一个相对陌生的曲子,通过乐理上的分析和举一反三就能迅速地掌握乐曲本身的特质。尽管不同的主体在认识上会存在差异,但理性的分析结果是相似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为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钢琴的乐谱上包含有音符、节拍、指法、速度、调性变化、曲式结构、重音符号等方面的信息,它们凝集着音乐家的智慧结晶,对于学生来说是宝贵的演奏提示和学习指导。因此,研读乐谱是形成音乐理解能力的必要前提。要想让演奏充满魅力,首先要忠实于原作。只有认真分析乐谱,我们才能对音乐作品做出正确的解释和模仿。钢琴的演奏是非常细腻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强调力度的变化,使学生分清旋律和伴奏的关系。在掌握乐谱上所承载的基本信息之后,演奏者要依据自己的理解对曲子的表现手法做进一步的探索,将理性和感性结合起来,以完成弹奏时的再创造,进而提升钢琴的音乐表现力。

(三)重视基本功的巩固

基础演奏技巧的巩固是器乐类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高师院校应坚持开展钢琴弹奏技巧的基础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张牢固的理论网络,最终实现音乐素养的提高。节奏是维持音乐形态的主要元素,准确控制节奏的能力是基本功中的重中之重。只有把握节奏,学生才能弹奏出一首相对完整的音乐作品。如果某些段落时快时慢,没有一个基本的节奏,不仅听起来不和谐,音乐的表现力也将大打折扣。针对此类问题,高师院校的钢琴教师可以设置四手联弹和双钢琴等合奏练习任务,以帮助学生学习较为复杂的节奏组合,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节奏感。在进阶阶段,还需注重音乐表达的细致和完整,通过改变手指的力度和角度来控制音色和音量的变化,从而让钢琴发出我们所需要的声音,将情感的变化和音乐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音乐的表现力。

多声部声音层次的控制能力也很重要,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将一首乐曲分成音响、声部、乐句和段落等层次来分析和教学,务必使学生明确乐曲整体的局部和各声部的特点。在弹奏时,力度、连断、起伏乃至呼吸都要进行细致的考虑和安排。在练习素材的选取上,巴赫的平均律曲集、肖邦的诙谐曲、舒曼的套曲以及近现代的交响化钢琴曲集都是不错的选择,各声部的协调、统一和对比,还有乐曲的起承转合都能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教学中,各个声部在合作搭配的同时也要保持着独立而清晰的逻辑线条。弹奏者不能只重视某一个声部,在整个乐曲中,只有让各声部显得主次分明、互相呼应、此起彼伏,才能在保证音乐感的同时提升钢琴的音乐表现力。

(四)提升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还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来实现。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较为深厚的艺术修养能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文化知识基础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钢琴弹奏者对于事物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知识匮乏的人很难在艺术道路上走出扎实的脚步。文化素养同音乐素养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钢琴的教学也可以看作教师与学生共同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高师院校应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以及专业素养,引领学生感受钢琴音乐的美感。在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教师必须考虑的,只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领会到情感在钢琴艺术中的巨大作用,他们的演奏才会更加吸引人。

(五)推广实践教学

钢琴的学习是一种艺术实践的过程,音乐并不是纸上排列的音符,如果钢琴弹奏脱离实践,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积累实践经验不仅能增强学生表演的自信心,还能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弹奏技能、用心感受音乐的流动。通过表演实践,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能得到更好的锻炼,进而达到更高的境界,钢琴的音乐表现力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

摘要:钢琴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钢琴伴奏和独奏等音乐技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教育的审美取向正发生着持续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高师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还要着重提高学生钢琴弹奏的表现力,将读谱训练、听觉训练和技巧训练等教学思路推广开,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文章将介绍音乐表现力的内涵,从感知、理解和实践等方面出发去分析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钢琴,音乐表现力

参考文献

[1]马雪竹.浅论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苏]涅高兹.论钢琴演奏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美]乔治·桑多尔.钢琴弹奏技巧[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上一篇:正畸儿童的健康教育下一篇:全民健身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