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的人学基础

2024-06-07

政治哲学的人学基础(精选10篇)

政治哲学的人学基础 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转向,探讨

自改革开放以来,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也在不断地前进和发展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凝聚人类智慧的结晶, 不断开拓人类的思想, 提高人类综合素质的学科, 它的起点和终点都与人有关, 与诸多人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 可见,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转向对整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追求“以人为本”,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思想已经不能再适应人类发展需求。因此, 我们必须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转向, 促进人类的全面综合发展。

1 人学转向观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理念方面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理想化的基础上过分注重人的社会价值, 而忽略了人类本身的个人价值的实现。这实质上是一种过分强调组织, 忽略个人的极端集体主义思想, 把每个人都看成了集体的附属品, 完全抑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1.2 教育任务方面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看重的是对人的道德教育, 教学内容局限且单一, 往往关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怎样能教育出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 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帮助一个人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任务虽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却限制了个人的上进心和创造力。

1.3 教育方法方面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非常的单一枯燥, 可以视为一种“填鸭式”的教育, 受教育者失去了主观能动性, 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传统的教育方法只是为了向人们灌输各种道德规范, 忽视了对人类的个性和其他能力的培养, 抹杀了人类的一部分天性。

2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转向的现实意义

2.1 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在新时代逐渐兴起的新学科, 它的教育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学会相关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出适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人, 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很强的服务性和实践性,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下的每个人都具备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最终实现人类思想的全面解放, 满足人类精神文明需求。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出能积极参与到人类社会进步的进程中, 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事实上, 这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首要教育任务。

2.2 尊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人的本质

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具有以下本质特征:其一, 人与自然、社会是一个整体。马克思曾指出, 人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此句话表明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不是孤立的个体, 而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存在于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所以, 人与自然、社会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人是社会在自然界的外在表现, 社会则是人类展现本体的重要途径和纽带;其二, 人是具备主观能动性的。传统的唯物主义观念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只是外在表现, 而忽略了人的感性活动和主观能动性。事实上, 人类一直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心的潜在愿望来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三, 人的根本需求是本质的体现。人类的需求主要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物质需求主要取决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但是精神需求却各有不同, 常常因为人的爱好、追求、欲望的不同有不同表现形式, 是人类本质的体现。以上几点都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转向是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3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转向

3.1 实现人类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转向的根本目标

全面发展是指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人类可以充分协调自身身体及智慧等因素进行各项活动, 这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历史发展进程, 是一个具体全面的发展体系。人类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主体, 社会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外在体现,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一方面, 人类实现综合全面发展能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发挥更多的优势, 有利于推进社会的变革, 促进社会的成长进步;另一方面, 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体现了人类的实践能力, 也是人类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实归根结底, 社会的发展还是源于人类本身。

3.2 满足人类各项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转向的基本要求

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中, 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存在各种不同的需求, 且人类的需求是有一定层次的, 最顶层的需求就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需求。只有把人类的个人需求与社会的整体发展需求相结合, 才能达到人类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人的需求因价值追求的不同而不同, 而人类的价值追求则是在客观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体现的人类对客观世界创造后的更深层次道德精神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热之间人文关怀的一种教育, 它的教育任务是帮助学生清醒地分析各种结果的可能性, 进而进行自己的判断, 最终形成独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3 适合的教育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转向的有效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间进行必要的沟通, 相互理解, 共同进步的一个过程。这种交往式的教育艺术注重的是主体间的互动, 这种互动的重点是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是否发生着或者已经发生了沟通和理解。如果二者相互之间是理解的, 这表明在对某种事物的认知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有共鸣的, 会因为一方的某种见解因为这种共鸣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也会因此信任对方, 进行心灵深处的有效交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 只有充分掌握了这样的教育艺术, 师生之间的共同学习才真正开始。这样的教育艺术也充分调动被教育者的主动性, 让其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 发挥主观能动性, 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基本保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转向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 充分满足人类精神层面的内在需求, 以人类全面综合发展为最终目标, 帮助广大被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最终完成人类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使命。

参考文献

[1]聂坤.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转向[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

[2]王天瑞.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转向的内涵[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论古希腊哲学的人学思想 第2篇

人学问题贯穿于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的时期,人学研究的`侧重点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理性人学是古希腊人学的主旋律,但也涉及到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等人性思想,发掘这些人性思想的萌芽,便能理清西方人性思想发展的脉络,把握哲学与人学的关系.

作 者:王春风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马列部级研究生,呼和浩特,010010 刊 名:前沿  PKU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B502 关键词:古希腊人学   理性   自然性   社会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 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不符合唯物史观。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同时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胡锦涛同志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已基本建立,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产生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理论分析框架,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以深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人学是最为接近的学科,是人学向社会生活实践的渗透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价值就在于“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使人学最终化为现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人文精神。目前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研究中,对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主要表现为:对“以人为本”的涵义进行了阐释,并分析了“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体现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及具体部门和领域的人本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作了一定的阐述。为了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学科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忽视人性,忽视人学基础的表现

任何一种教育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基础之上,其人性基础是否正确,直接关系着教育活动是否合乎人性;合乎人性则能达到预期目的,不合乎人性就达不到预期目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特指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以“灌输”为主要手段,以为执政党和国家的利益以及社会发展服务的工具性目的为唯一目的,以培养无个性的“服从型”的“听话人”为主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从人性基础方面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于强调人的“社会性”中的整体性,忽视现实的个人丰富多彩的“个性”

第一,教育方法上,过分依赖单一强制性的“灌输法”,使教育对象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二,内容上,过于强调教育内容目标要的一致性,用统一的理想化的标准来要求和塑造一个人,忽视了人的差异性,使思想政治教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教育目标上,过强调培养整齐划一的“听话型”和“服从性”人格,忽视和抹杀了不同教育对象之间的丰富多彩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不利于教育对象个性化人格的培育。众所周知,时代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有所不同,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永葆青春的法宝。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用人性的眼光来正视现实的个人的个性,用真诚的态度来培养受教育者的个性,培养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以自己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来发展和张扬自己的个性。

(二)过于强调人的“社会性”中的“阶级性”,不承认人有“共同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普遍的共同的人性体现在具体的、现实的、特殊的人的个性之中,不包含任何共性的个性是不存在的。这里,所谓人性的普遍性就是指“全人类”所共同的“特性”,即人区别于动物的、人之为人的基本特性。它反映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同时,人性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中的人,有着不同的人性;在阶级社会中,个人总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即个人总以一定阶级中的个人表现出特定的人性,所以人性又具有阶级性。那么,作为属于某一特定阶级的个人的思想、观念等意识形式必然是从该阶级的状况出发,反映该阶级成员的需要,即打上该阶级的“烙印”。阶级性是人性的特殊性,反映的是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人们之间的区别。由此可见,阶级性只是人的社会属性当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特性,但决不是唯一的社会属性。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曾经出现过一个严重偏差,这就是没有全面科学地理解人的社会性,而是把人的社会性简单等同于阶级性,时时以阶级的眼光”来审视一切,不承认人类存在共同的人性。

(三)过于强调人的“精神性”,忽视人的“自然性”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着过于强调人的“精神性”,有意淡化人的自然性,不重视人的物质利益的偏差。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精神性”主要是指高度的革命性和理想性,用生活中英雄人物的完美形象来要求教育对象,这显然是高于当时的社会实际和人们的思想现实状况,具有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的特点。这就造成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人们的自然性需求和物质性需要,从而把“人”看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物,不可避免地对每个人都提出了“做圣人”和“做完人”的至高至纯的精神属性方面的高要求。这也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弊端之一。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然性的论述表明,物质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人的自然性使得人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物质利益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离开衣、食、住、行、用等物质资料,人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人的自然性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关注教育对象的物质需要为实践起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教育对象物质利益的合理满足。否则,就会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政治化和形式化,使本来生机勃勃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毫无生机,更无实效可言。

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人学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尤其是以人的思想、精神世界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人的主体性,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全一致。因为“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承认人的力量和能动性,立足于以人为根本”。简而言之,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和实证性日益凸显,实用功利思想颇受重视,人的整体价值渐趋冷落,导致“人的缺位”。因此我们必须在反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人性的缺失而导致的工具化、功利化、机械化的倾向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借鉴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立足于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模式,呼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向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人本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对进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对进一步建构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提高其实效性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类的两大根本任务,即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能够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它的建构和完善可以从研究内容和方法论上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朝着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即“只有以此(马克思主义人学——引者注)为指导,以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为出发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才能在当前多种学科发展取向中,扬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建设起有中国特色的、有相对稳定性和坚实理论内容、并为社会认同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同时还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加强其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我们深入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邱柏生,张怡.思想政治教育新解[J].思想教育研究,2002(9).

[3]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基于人学视角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第4篇

1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活动,无疑是有目的、有指向的,然而,不同的人对这种目的和指向的理解不尽相同。现实中,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许多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往往不知道“思想政治工作是什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了什么”,导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那么,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

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受教育者思想和行为及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在笔者看来,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以便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方向性、时代性、整体性、差异性和实践性。

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一些企业存在思想政治工作“无效益”“无地位”“虚无”的论调,企业领导往往重视不够,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漠不关心。二是社会消极因素阻碍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推进。有些企业分配差距逐年拉大、企业改制造成的身份和待遇冲击、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冲击和改变了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人生观,导致不同思想观念彼此交织。三是激励机制错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深入渗透。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以来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决定了员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相对不足,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四是机制不灵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手段方法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五是缺乏思想政治工作人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多数为兼职,缺乏政工干部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近年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干部的重要性在“经济效益第一”的导向下极易被忽略,企业缺乏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经济、市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导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难于上台阶、上水平、收实效。

3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

从人学的角度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人的发展是不断实现的、历史的过程。人的发展在根本上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实践,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国虽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国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与实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社会主义本质;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实践,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可以看到实践中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走向。当前,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每个企业都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来开展,并不断实践着这种理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科学发展”的企业精神,“信誉为本、竭诚服务、客户至上”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以质创优、管理增效、服务至上”的质量方针,“诚信铸就品牌、创新促进发展”的经营理念,激发职工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

所谓“以人为本”,实质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也是其归宿,思想政治教育要为人的发展、解放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始终以人的发展和解放作为目的,必须选择人性化的方法、人性化的内容,在人性化的环境中进行,必须始终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在整个过程中,必须突出服务意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就是平等对待每位员工,尊重员工的人格,尊重员工的劳动和创造成果,尊重员工的合法权利,尊重员工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当企业员工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因此应充分关注每一位员工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他们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都有平等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员工的个性、才智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理解人,就是以诚相见,将心比心。关心人、帮助人,就是对员工满腔热情,诚恳宽厚,把受教育者的学习、工作、生活放在心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通过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

4 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进行影响的重要因素,如果这种因素是自觉影响,还存在着很多自发的影响因素。尤其是现代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这反映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则表现为多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因此,企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之解放的目的,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循序渐进。

4.1 增强企业政工干部的引导力,加强价值引导

企业政工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引导主体角色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增强教育者的引导力。这种引导力的增强最重要的是提高企业政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当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企业的全面发展及网络的普及,教育信息变得开放,以往企业政工干部所拥有的信息垄断和信息优势已经逐渐消失,企业员工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各种信息,这对企业政工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教育者需要注意加强市场体制与经济全球化推进过程中的国家政治主导;对外开放和多元文化激荡中的民族文化主导;社会民主化和个体特色化发展中的核心价值主导。同时,随着人们独立性和民主观念的增加,教育者也必须改变那种“我说他听”“我打你通”的教育方式,探索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双向互动的教育方式。因此,不断提高企业政工干部的素质,增强其吸引力和调控力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的一个重要保证。

4.2 促进企业政工干部自我教育,增强其自我构建能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认知、情感、兴趣和价值取向对教育信息进行取舍,自主地发起对自身的教育活动,并调整活动过程,能动地把自己的需求、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本质力量表现出来。

由于企业员工是相对不成熟的主体,他们的自我建构和自我教育虽然充分显示了他们作为主体的本质力量,但由于这种建构具有较大的选择性、随意性,而且在建构中,陈旧的观念、落后的思维方式、不当的心理定式及自我中心倾向等都可能使员工的这种自我建构、自我教育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企业政工干部需要不断加强对员工自我整合、自我建构的引导,从更高的层面提高员工的自我建构、自我教育能力。同时,企业政工干部更应该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尊重并鼓励他们自我建构,不断增强其主体能力,优化其接受机制。

4.3 实施生活化的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并且在生活中进行。我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对人之提升、对人之发展和解放的促进,但人是社会性的人,从事着现实的生活实践,也只有从对人生活的关心、对人生活需要的满足及对人现实生活的引导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离开人的现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人文关怀的目的只是空有其表,难以找到其实现之道。

实施生活化的人文关怀,不是主张对生活的消极适应。因此,实施生活化的人文关怀,必须对人所处的现实环境给予关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引导。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员工解疑释惑,明确发展方向,激发工作动力;要引导员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合法、合理地取得收入,诚实守信地从事经济活动;要引导员工的文化生活,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要引导员工的精神生活,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

企业实施生活化的人文关怀,要加强对员工的幸福教育。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可以用幸福指数来度量,幸福指数就是衡量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和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虽然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幸福感并未得到同步提升。因此,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幸福教育,通过幸福教育,使员工树立起正确的幸福观,增强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5 结语

在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干部要深刻认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艰难性和复杂性,立足企业,面向员工,以企业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渗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积极渗透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需求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学处理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的关系,为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发展,促进企业的经济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双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余心言.话说思想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0.

政治哲学的人学基础 第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人学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205—02

近年来,国内学者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溯源性反思,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见物不见人”向“以人为本”嬗变。这一嬗变从理论上正是科学发展观的人学旨趣:科学发展观正是随着人们对人的意义与价值的彰显、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求和认识日益深刻而逐渐彰显的。另外,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科学发展观视野之中,重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向度,不仅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而且也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路向。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人,对人的深切关注是其应有之义。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必须深入研究人,深刻把握人们思想活动的特点,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中反思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存在严重的人本失落。

1.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和实践属性。由于过去只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片面强调集体利益的先天合理性。学界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在这种单因素的本质构成论的指导下,不仅抹煞了人的本质的丰富内容,否定了人的本质中规定和影响人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诸因素,使人们对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形成和变化的理解失去了可能。而且还必然得出一些片面的逻辑结论,这就是完全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把人降低到机械物的水平,使得人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忘记了教育对象实际上既是被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作为被教育者,他需要教育和社会的作用和改造,具有他制性和被动性;作为教育者,他又对被教育者和社会发生反作用,具有制他性和主动性。而且也忘记了前者必须通过后者才能起作用,具体表现出不能尊重、理解、关心教育对象的自主权。

2.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的本质是通过需要表现出来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种极端:一是只重视精神需要,认为解决了理想信念,一切问题都能解决了,把人的物质需要看成是万恶之源,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最根本原则: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吃、喝、住、行的需要,然后才能从事文化、科学、政治等其他活动。忽视了人的思想问题主要是由其实际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而产生的。二是用“物质文明”来替代一切工作,忽视了人要获得全面发展,一定要有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保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所规定的,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导向目标。人的思想活动规律被忽略,导致教育模式空对空,从教育者方面看,一味地单纯地说教,不立足于帮助教育对象解决实际问题;从教育对象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因而也就引不起他们的关注,更激不起他们的思想活动从而转变思想。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路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所彰显的人学思想为指导,学会更多地关注人的需要,把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受教育者身上,关注每个人的个性特点,通过有效地改变影响人思想的外在因素,达到影响人的思想的目的。

1.以人为根本,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启发人的自觉性。世界因为有了“人”才有所谓价值和意义,社会历史因为有了“人”才存在、变化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有了“人”才有必要和可能并成为现实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人,就没有人的价值和意义,就没有社会历史,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就要以人为根本,尊重人之为本的根本权利,尊重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包括尊重人的尊重的需要,即把人当人看,看到人是主体和目的,而不是把人当物看,仅仅把人视为客体、手段和工具。这是由人的本质和特征所决定的,因为人对尊重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的一部分,是社会中的人对人自我评价和自我尊重以及社会评价和社会尊重的渴望。满足尊重的需要会导致快乐、信心和力量,相反,则会产生悲伤、自卑和无能的消极感觉。

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而人的自觉性是以其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为基础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从一定意义上讲,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对启发人的自觉性起着决定作用。满足人的尊重需要是其取得实效、启发人的自觉性的重要前提。如果不能做到尊重人,不能使工作对象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肯定收不到好的效果。可以说不懂得尊重人就是不懂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尊重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比没有更糟。

2.以人为基本,关心人的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在世界上生存、在社会中生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就是人们的利益之所在,离开人的利益及其满足,就没有人的能动实践和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成员的思想活动日益表现出趋利性特点。人们对现实政策的评判、对社会前途的关心,更多地与自身利益是否得到满足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人们的物质利益尤其是根本利益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每一个人从关心个人切身利益的实现上去关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由此凝聚成有利于满足人们根本利益的强大精神力量。如果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不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众自然会无动于衷甚至反感。

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的起点和归宿。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从机理上而言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并反过来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就是说,它是用思想教育的方式反映和维护一定的利益关系的,是服从和服务于一定的社会、阶级和集团利益的,归根到底是一定的社会群体谋取利益的工具。利益是其无法回避的,因为市场经济已把人们的利益动机和欲望充分激发出来了,不讲利,不参与市场的交换与竞争是无法生存的。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仍沿袭过去“空对空”的模式是难以奏效。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可见,离开利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空洞的,当然也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效果的。

3.以人为资本,开发人的价值,激发人的创造性。人是最宝贵的资本和资源,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就要开发人的价值和个性。

人的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有价值,是指人具有自觉能动性,具有潜在的认识和履行世界的能量和创造力。所谓外在价值,是指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其固有的创造力,创造了有益于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向外在价值的转化,求得内、外在价值的高度统一,必须具备一定的主客条件。其中,最根本的主观条件是人的创造性实践。价值是劳动的结晶,人的价值靠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只有把个人的发展同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幸福同人类的幸福、自我实现同社会贡献自觉地统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提升自我价值。实现人的价值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人们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创造有利于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社会氛围。

我们应该在这样的意义上理解人的个性发展,即为了人类共同的进步事业,让每个人多方面的潜在智慧得到充分发挥。现代社会已将所有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彼此之间有效的协调、配合与支持,就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发展。同样,没有每个人个性的创造性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或是大打折扣的。因此,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要禁锢人们的头脑和手脚,限制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而是要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引导人们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同时为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科学发展观所彰显的人学思想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只有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把它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而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韦廷柒.当前我国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

[2]张雷声.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2).

[3]宋聪丽,郑燕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用科学发展观[J].党史博采:理论版,2008,(7).

[4]李欣.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1).

[5]江丽.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于教育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6]陈琴.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2006,(12).

政治哲学的人学基础 第6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关系, 关于人的属性、人性、人的本质, 关于人的价值、实践、理想和信念, 关于人的自由、解放及全面发展等理论, 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开阔的、崭新的视野[2]。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 立足于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性,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 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内容坚实稳定的、并获得广泛认同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3]。

也有学者从具体方面分析, 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科学理论, 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直接理论依据并奠定方法论基础[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社会关系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逻辑思路与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设定了明确的价值原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定了根本目的并指明了方向[5]。

(二)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然性

华中师范大学张耀灿教授分析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然性, 认为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人学的内在逻辑关联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现实选择[6]。

也有学者从人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两个层面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然性。其一,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 是当前人学兴起大趋势的必然要求, 是对人与自身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认识再深化的必然要求。其二,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要求:指向目的性,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势在必行;深化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刻不容缓;实现超越性,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是顺势之举[7]。

二、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人学视角

(一) 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建构的人学视角

有学者指出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 坚持马克思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 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代转型和重新建构, 以人之生成为切入点, 以培养主体性的人为实践途径, 建构以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宗旨的本真的、全新的、属人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之生成的可能性在于人的开放性和超越性, 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整体建构提供了现实依据;如何生成主体性的人, 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重构的实践路径;生成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建构的最终目标。通过人之生成以达到人之引出的目的, 最终回归人是目的的基点, 生成自由、全面、和谐的人[8]。

(二) 思想政治教育微观建构的人学视角

1.对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概念的探讨。

张耀灿首先提出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核心概念进行优化, 将该概念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社会、组织、群众与其成员, 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 引导其成员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促进其成员知、情、意、信、行均衡协调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构建的社会实践活动”[9]。指出该定义的优点在于由“单一主体性”转向“交互主体性”的现代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有利于学科发展;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强调引导、促进、自教自律和思想品德的自主构建。此外, 王升臻也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人学透视[10]。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与争鸣。

2.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探讨。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内在于人的立足生存境遇而自我寻思人的终极意义的生存方式,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生命的探寻, 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取向[11]。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才能更加符合人性、贴近生活和实际、倾注人文关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才能提高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达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以人为本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坚守和贯彻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2]。

3.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探讨。

有学者指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的价值取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教育目的定位的基本原则是现实性原则, 教育目的的现实依据是促进和谐社会主体的生成[13]。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优化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发展, 达到“天地人合一”的完美境界[10], 最终指向人之存在的提升、人之本质的生成和人性的完善、人之自由全面发展[15]。

4.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应达成个人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的个人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内在统一[16]。现实个人的存在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起点, 满足人的多样需要是其价值中心,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价值指归[17]。应深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追问的解释性价值、理论探索追求的前瞻性价值和当下教育实践崇尚的导向性价值[18],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以先进引领后进的激发价值、将意义融入心灵的唤醒价值和让自由放飞生命的提升价值[19]。

5.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变革的探讨。

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人学思想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 必须从抽象体系化的教育教学内容转变为具体生活化的教育教学内容[20]。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人学视野中还应强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特别是提高主体能力素质的教育[9]。

6.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讨。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必须坚持历史性原则, 实施系统开放式教育;坚持对象性原则, 实现教育主体、介体和环体的有机统一;坚持个性化原则, 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坚持民主性原则, 贯彻群众路线的思想工作方法[22]。要拓展并加强自教自律、隐性教育、渗透教育、实践教育和体验教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应从传统的社会本位转向从现实的人出发[23]。

7.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探讨。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服从和服务社会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人的可塑性和主体性是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人性基础, 人的社会性和工具性是服从和服务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性基础[24]。也有学者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切入点, 尝试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内容:需要驱动律、多位互动律、相互制约律、发展导向律[25]。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人学研究范式

(一)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内涵分析

“范式” (Paradigm) 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26]提出的, 是指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研究方式、话语体系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内,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公认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本质研究所持的共同信念和看法, 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思考[27]。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范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贯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把研究对象界定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用观察、调查、经验总结等社会科学方法和文本解读、对象理解、体验生命等人文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综合研究[28]。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强调以人为本, 致力于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29]。

(二)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历程

曾卫卫《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与人学基础》一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渊源与人学基础作了综述性分析, 开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阶段[30]。褚凤英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一书中提出从“社会需要论”到“现实的个人”研究范式的转换这一观点[31]。万光侠所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32]一书, 运用人的存在论、本质论、发展论来系统地考察思想政治教育, 阐释了生存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四有公民教育, 深入全面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意蕴, 最终归结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该书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研究成果, 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新阶段, 标志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学派的初步形成。

(三)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

张耀灿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 实现由传统“社会哲学范式”向当代“人学范式”的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社会哲学范式是历史地形成的, 侧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需要、工具价值, 是由我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夺取政权中心任务所决定的, 向人学范式转换是时代的呼唤;人学范式不是对社会哲学范式的颠覆重建, 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扬弃与超越;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 首先要优化核心概念、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完善理论体系, 在汲取其他范式和流派之长的基础上, 是集体奋斗、协作攻关的渐进发展和探索过程[33]。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转换, 应找准理论基点、树立问题意识、拓展原有范式[34]。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人学成分研究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厚重人学特色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民本”思想为关照,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以统一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为导向, 以开发人的精神能动性为主要动力[35]。深入领会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人学思想的科学内涵, 对于增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和彰显以人为本, 实现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36]。

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 邓小平从发展战略的高度, 着力强调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 丰富了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有学者认为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人学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新时期的“四有”新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从源泉和支柱、熏陶形式、有效方法运用、传递平台等四个方面, 对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人学思想贯彻的路向进行了阐释[37]。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机制等方面, 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根本目标的自觉探索和践行, 充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意蕴。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人学特色体现在: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确立以教育人和培养人为导向的任务;遵循人学规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和过程;积极探索并运用以人为本的富有群众情趣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方式和新方法[38]。

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立足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胡锦涛同志发展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教育途径方法等理论和观点,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推进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主要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载体等信息传播方式的教育功能;把加强重点对象的教育作为工作的突破点[39]。

五、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为我们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学科体系, 建设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 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和意义。但同时,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是一个前沿性的课题, 相关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总体而言依然比较薄弱, 不够系统深入, 存在一些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理论资源借鉴上的失衡

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集中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 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突出。因此, 应在立足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础上, 广泛批判借鉴西方人学资源和丰厚的中国人学资源, 博采众长, 融会贯通, 惟其如此, 才能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 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断裂

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理论构建层面, 实践层面的人学研究较少, 更不够深入。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现实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的理论研究只有在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彰显其价值。

(三) 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分离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过分重视社会本位、工具价值而忽视个人价值、目的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学的空场、教育效果的弱化。探索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转型, 大多数学者只强调人的个体层面, 提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社会转向个人。这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本位弊端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 但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 防止过犹不及。

(四) 人学范式合法性阐释的乏力

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成果, 更多地在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移植嫁接。有学者对此公开质疑, 认为人学范式研究思路中存在三个自相矛盾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与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与社会哲学范式;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的人文关怀与其辐射面窄化甚至是断裂的矛盾[40]。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合法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转换的立足前提, 对此亟待深入论证。

(五) 自觉建构学科意识的薄弱

政治哲学的人学基础 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

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是在继承基础上具有创新特性的人的活动。在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过程中, 创新是推动力。实践是创新的前沿, 实践创新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直接表现, 也是理论创新生命力的来源。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建构创新, 正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和中国人学结合发展的根本力量所在, 也是中国人学发展的目标所在。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构建马克思主义人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实践创新模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人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输入了理论养料, 指导着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是指,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领域全方位的新理念、新作法、新元素。人是具有历史性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人学因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理论体系, 其指导下的人学实践也应本质含有发展和创新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内涵中的新理念, 是指马克思主义人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富有人文关怀、重视人性升华、突出个性引导、强调科学发展的时代新理念。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开放性和发展性, 决定了它将追随人及人的发展, 不断探讨人的问题的新领域, 因而能够持续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趋近时代和人的发展要求的理念革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受教育者为“类存在物”, 将教育对象看做机械化、模式化的类群体。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有助于给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科学的定位, 使得我们可以还原受教育者的类存在、群体存在与个体存在并存的真实状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 则必须重视大学生群体的类存在特性及个体存在特性, 既重视大学生群体的人性需求及特殊要求, 和关注大学生个体的人格完善与全面发展。因而, 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新理念, 就内在地包涵了高度人性化、强调个性化、发展科学化等内容。这种人学向度下的新理念, 将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取得跨越式进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内容

(一)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创新

马克思主义人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念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彰显了科学与人性的思想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是指以高校思想教育活动中的师生为主体, 以师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教学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不仅思想政治理论课, 其它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也都内涵着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专业课中认真钻研、求真务实的学习品质培养, 热爱专业的敬业精神培养;再如语文课教育, 宋代朱熹就将语文教育看作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他在《性理精义》中写到:“为学之道, 莫乎穷理;穷理之要, 必在于读书”。当代著名语文学家张志公也高度重视语文教育的思想教育内容, 他指出, 思想教育的天地广阔、途径多样, 语文教育是重要和必须的途径之一。他认为决不能把一个人的写作能力, 从思想修养、经验学识之中孤立出来, 首要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感情, 而不是专门从事写作的文艺创作能力。语文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读写, 还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语文教育中的“所谓思想教育, 主要指的是, 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对学生的感情、趣味、思想境界以至于理想、抱负等方面的熏陶、感染、培养和提高。”“思想教育和语文训练是密不可分的, 离开思想教育, 语文训练也是搞不好的。”[1]他还分别从课堂训练、作文、正音辨字等语文教育各环节说明了思想道德教育对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同样, 数学教育、体育教育等基础教育课程, 也都渗透着思想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途径和方式。

因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不仅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 也包括专业课、基础课等所有兼含思想教育内容的课程的教学实践在内。在马克思主义人学引领下, 提出人性化的教学实践创新做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本质要求赋予受教育者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让他们可以得到个性的充分发展。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 良好的个性是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必需品质。因而, 在大学课堂上, 更应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 温馨教学法或称愉悦教学法, 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顾名思义, 温馨愉悦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温馨的外在环境中, 在愉悦的内在心境中, 以一种身心最佳状态投入教学活动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客观要求,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真正体现了教育活动“以人为本”的最高宗旨。并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传统教育教学压抑的课堂氛围, 冷寂的教学环境, 促成了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产生, 并有可能因此而产生其它心理障碍和个性问题。

在教学环境的布置方面, 温馨愉悦教学法要求改变传统教室布局和教学环境。应该试行意蕴式学校走廊和温馨教室。意蕴式走廊是指, 改变白色为主的单调走廊, 将学校的走廊建设成传播文化文明的有意蕴和思想的活性走廊。让大学生在其中潜移默化受到美和高尚思想的熏陶。温馨教室是指, 改变以往过分单调枯燥的教室氛围, 将教室布置成充满和谐温暖氛围的场所, 可以用剪贴画、照片、窗花及其它装饰物进行布置和装饰, 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 爱上教室, 并在温馨中感到归属感和温暖。这样的布置, 无疑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并有助于学生良好心境的形成, 进而促进学生形成阳光心态和健康心理。

(二)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创新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上述理论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细致入微的长期工作, 要求尽力做到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心理因素。因而, 这就对高校扩招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大量的工作是学生思想工作, 而扩招导致的高等院校学生人数的过量增长, 使得深入具体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成为奢望。这就导致学生管理工作者及高校辅导员不能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实际, 从而收不到理想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实效。针对此问题, 可尝试下述途径解决和革新:

1. 改变盲目扩招的办学思路

在注重高等教育量增长的同时, 更加注重高等教育质增长。有扩招愿望的高校, 要严格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的配比是否到位, 并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培训力度和深度, 以保证做到有足够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 则应从教育的原本宗旨出发, 自觉限制招生人数, 应重视教育效益而非经济效益。

2. 尝试小班编制

高等教育虽然已经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但大众化教育不等于粗放式教育。小班式教育教学可以适应教育总量和教育效应同步增长的要求, 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关注每个人发展的人学宗旨。但是目前大班教育成为了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的普及形式。学生们表示:“很多大课, 要是去晚了, 只剩下后面的位子, 老师声音如果小一些, 听不清在讲什么。”[2]在笔者所在高校, 选取二年级学生做问卷调查, 问题之一:你认为理想高校每班学生人数多少为宜?选项有:A.20—30人;B.30—40人;C.40—50人;D.50人以上。调查结果, 选A的占37%;选B的占27%;选C的占19%;选D的占17%。调查表明, 多数学生认可大学小班式教育。由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倡导的“小班化”改革方案, 对四川大学的班级设置和课堂教学进行大的改革, 实行每班20—25人的小班化教育。按照此改革方案, 四川大学从招生、班级编制、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方面全方位实行小班化。每班编制为20-25名学生。继四川大学之后, 2011年1月, 获教育部正式批准筹建的创新办学体制的南方科技大学, 也开始实行小班教学, 已建成的教学楼内, 教室多为小班教室, 以配合小班教学需要。中国高校能否逐步推行小班学生编制管理, 将决定着中国高校教育质量的未来发展。

3. 教学配套设施人性化改革

教学活动的属人性, 使得公寓、餐厅、文化娱乐设施等学生生活娱乐设施, 均归属于广义教学配套设施范围。这些配套设施的科学人性配比、设置, 有助于学生在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下以美好的心境开始大学学习, 从而也有益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设施的科学人性配比, 是指以人的需要, 即高校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和着眼点, 以满足学生需要为目标, 充足而合理地配备设施。例如, 卫生间的设施, 多数高校在设计卫生间时, 男、女卫生间数目等同。而由于男、女不同生理构造, 在2004年, 北京就提出应增加女厕空间, 男女厕空间比例应为1/2.5.上海世界博览会的男女卫生间正是如此设计的。高校学生密集, 特别是女生明显多的高校, 如财经类院校, 更应注重此改革, 要树立“人的事、无小事”的正确工作态度, 努力为大学生打造舒适便捷的学习、生活环境。

4. 重视保障学生课堂权利

人之权利实现是“以人为本”人学目标实现的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必须高度重视和保障大学生的各项权利。例如大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方面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大学生的休息权、生活方式选择权;创业权等。课堂权利也是大学生合法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权利是指, 大学生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拥有的各项合法权利, 主要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课堂人格权是指大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获得教师尊重和平等无歧视对待的权利。也包括大学生的一些基本自然权利, 例如健康权。高等院校应该从保护大学生身体和精神心理健康的综合层面来安排课堂教学。应该注意教学设备及教学环境是否有不利学生健康的因素或隐患, 对课堂上轻微违反教学纪律行为, 教师教育方式要讲求科学人性, 可以适当理解学生因为对教师所讲有感而发的轻声交流和探讨, 及劳动或病愈后不久困倦入睡的学生。这种从人性出发的关怀, 会深入学生心灵, 真切感动学生, 从而也促进了学生对教师的人性化理解和关怀。课堂身份权是指,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在课堂上享有学生身份, 受到教师教诲。因而, 提倡大学课堂圆桌型课桌布局, 即教师在教室中间, 四周环绕以学生的桌椅。这样的课堂布局, 可以使每一位学生, 均以平等较近距离接近教师。这就克服了排座式课堂后排学生与教师距离较远, 影响学习效果的弊端。同时体现了“以每一个学生”为本的人学细致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1.

政治哲学的人学基础 第8篇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关于人的本质及其全面发展的一门科学理论体系。从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等, 无不贯穿着对“人”的理论论述, 其理论十分深刻, 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人的本质”的界定

马克思在现实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做了多向度的解读。第一, 人的实践本质。实践活动的含义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它表明了“自由”和“自觉”是人的两种基本特性。首先看人的“自由”特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人们逐渐摆脱了人群共同体的束缚, 依靠自觉的能力来生存。但是在现代社会, 这种自由却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自主招生, 自主择业, 各种自主生存方式没有了计划经济的强制但也没有包办分配的稳定,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了人们自身能力增长造成的人们的不适感, 所以发展自我的能力才是应对压力的办法。人的另一特性“自觉”是指人的自我意识, 自主寻求发展、理性把握发展的观念与状态。自觉与自主都强调人的能动性, 但自觉更突出觉悟和反思。自由与自觉的互相配合才能促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二, 人的社会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56页) 这个对人的本质的定义包含着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各种关系, 人的社会本质说明人虽然是“自由自觉”的人但要受各种关系的束缚, 不能随心所欲, 所以人类历史是种种关系限制下的产物。在各种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重要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生产关系发展的基础上才实现了超越, 而且生产实践就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如果没有生产实践人类与动物并无区别, 如果没有生产关系人类社会也无法形成。

第三, 人的个性本质。从个体的角度看人, 人是完整的个体存在物, 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统一体, 具有自主精神、能动性与创造性, 所以人的本质就是人的个性。在这里就要提到马克思从人的角度提出的“三形态”学体现在“自主精神”“自觉能动性”与创造性三个方面。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的发展的终极阶段。

(二)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人的价值”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人的价值的内部关系做了更深的研究, 全面阐述了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条件, 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科学指导。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尺度和需要来建造, 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总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已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哲学上的价值是一种特定的主客体关系, 是一种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人的价值源于实践, 它造就了“人的价值”的二重含义, 因为人既是主体需要和目的, 又是实现这种目的的主体条件和手段之一。人的价值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人是有自然属性的, 因此, 他的生存与生活必然需要从物质世界汲取能量;另一方面, 人又是具有社会属性的, 必须通过劳动实践和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 获得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 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是自我创造与自我实现的过程, 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三)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人的需要观的界定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需要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占据重要地位。人的需要有衣食住行的需要, 交往的需要, 捕猎活动的需要, 自我尊重的需要等。没有需要, 就没有生产。随着人的需要的增长, 才有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 正当需要的满足是人应有的权利。

(四)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界定

马克思认为, 在未来的社会中, 人将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 将主宰自然, 成为自身的主人, 即自由人。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价值实现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 人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只有这样做, 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我们在教育中要尊重人的个性, 发掘人的潜能, 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理想、信念。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对人有共同的关注, 这使得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逻辑关系。首先, 新的社会形势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行反思与重建, 这使得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其次,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观需要转型, 这也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指导。

(二) 马克思主义人学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也是当前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灵活性的三大特征, 要与时俱进, 坚持实践, 不断创新。要在实践过程中处理好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的理论及发展各方面都塑造了可能性, 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必要。

(三) 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生成

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实践的活动, 而马克思主义人学在实现人的社会属性的同时, 也高度重视人的实践对人的能力, 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有着深远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对当前的大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在当前经济转型期, 作为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 大学生在价值观问题上很容易受到一些影响, 因此, 大学生应该从实际出发, 摆正自己的位置, 认清当前社会形势, 调整好心态, 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这就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

三、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 以“人的历史性”为出发点, 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不断创新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源泉。坚持创新, 才会有不竭的动力, 坚持创新, 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有创新精神, 要紧跟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地关注大学生的发展, 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创造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 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二) 以“人的实践性”为出发点, 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不断融入社会实践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人学也特别强调人的实践性, 人都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交往、学习的。没有实践, 就没有人的交流, 没有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实践, 离不开现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中, 要立足现实生活, 满足实践需求, 让马克思主义信仰深深扎根于每个大学生的头脑中。

(三) 立足“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开发潜能作用

《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旧社会,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发掘社会与人的各种潜能。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下, 享乐主义思潮和拜金主义思潮纷纷涌入, 这给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困扰。使部分学生丧失了他们原有的理想信念, 以至于一事无成。因此,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来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信念,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 我们还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实际行动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总之,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关于人的本质及其全面发展的一门科学理论体系, 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当代高校必须及时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所以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作为理论指导, 及时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贯彻马克思主义始终, 在当代渐渐凸显出来, 是对人所做的高层次的思考。马克思人学内涵十分丰富, 其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关注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全面发展,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章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基础入手, 以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全面发展性为切入点, 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杨伟才.马克思人学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3) .[4]杨伟才.马克思人学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3) .

[5]郭沛霖.新时期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浅析[J].沧桑, 2007年03期.[5]郭沛霖.新时期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浅析[J].沧桑, 2007年03期.

[6]杨建国.人学视野中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09年.[6]杨建国.人学视野中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09年.

政治哲学的人学基础 第9篇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人学转向,和谐社会,方法论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变革问题,一直以来学术界存有争议。我们认为,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其实质乃是实现了哲学的主题、出发点及其研究对象和最终价值目标的“人学转向”。毋庸置疑,这一转向是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关注“现实的人”本身,坚持以人为本,同时正确看待人的实践活动在其中的决定作用,以科学实践观为指导,最终坚持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才能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朝着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马克思哲学主题和出发点的“人学转向”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论价值

马克思批判传统哲学,使哲学的主题和出发点从抽象的本体和抽象的人转向“人类世界”和“现实的人”。它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关注现实社会的主体即人,坚持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和核心,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这是马克思哲学实现其主题和出发点的“人学转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传统哲学,都是以追求“存在的存在”即抽象的本体为主题的“形而上学”。近代唯物主义,其中的自然唯物主义,把“抽象的物质”当着本体,直到霍布斯那里“变得敌视人了”[1]。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虽然使哲学转向研究自然和人,但是由于“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此,人在他那里只是与抽象的物质一样的“抽象的‘人’”[2]。而在近代唯心主义,笛卡尔是把“第一原因和真正原理”即把“抽象的实体”作为其哲学的主题,到黑格尔那里传统“形而上学”达到了顶峰,世界万物包括人在内都只不过是“绝对精神”的不同体现而已。马克思由此断言:“这种形而上学将永远屈服于现在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1]

马克思哲学的诞生,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它“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1],使哲学转向关注“人类世界”及其“现实的人”。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类世界”是“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的统一体。马克思并不否定先天自然物质的客观存在,但是,在马克思看来,“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是不存在的自然界”[2],就是说,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生活在其中的即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的自然界。同时,沿着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道路继续前进,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所设定的“一般人”,而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其哲学的立足点或出发点。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形式或社会关系当中的人,也即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正是由于从这种“现实的人”出发去研究现实的“人类世界”,马克思由此创立了其历史唯物论为核心的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主题和出发点的“人学转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它启迪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以“现实的人”即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首先,必须坚持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这是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身的特殊本质所决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主体即“现实的人”,无疑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就是确保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诸方面条件全面提高。

其次,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也是人的主体性(个性)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人的主体性即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人在实践中不断改造现实世界的过程,也是不断充分高扬和实现人的主体性,从而使人的需要和个性得到充分满足的过程,因而也是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的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实现的和谐社会,只有使人的主体性或个性得到充分的实现,才能充分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也才能使社会体现出真正的和谐性。

再次,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是人的各种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社会进步的不断实现,只有人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保障和落实,才能谈得上真正的社会进步。同时,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只有人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保障和落实,才能使社会体现出真正的和谐性。很难想象,在一个人的权利的不到充分尊重、保障和落实的社会里,会有什么真正的和谐状态的存在。

二、马克思哲学对象即建构原则的“人学转向”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论价值

马克思把哲学的主题和出发点转向现实的“人类世界”和“现实的人”的同时,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其哲学的建构原则或对象,即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理解和把握现实“人类世界”及“现实的人”的依据,由此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实现了其哲学对象的“人学转向”。它启迪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复杂而系统工程中,必须充分认识人的实践活动在其中的决定作用,以科学实践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构建全面关系和谐的社会,以实现和谐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人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哲学的对象或建构原则。所谓哲学对象,费希特曾说:“我们想把每种哲学提出来解释经验的那个根据称为这种哲学的对象,因为这个对象似乎只是通过并为着这个哲学而存在的。”[3]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诸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费尔巴哈的自然和人(抽象的人)。当马克思把哲学的主题和出发点转向“人类世界”及“现实的人”的同时,他就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其哲学的对象,即作为理解和把握“人类世界”及“现实的人”的依据。首先,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和把握“人类世界”。马克思并不否认“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但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关的“人类世界”。所谓“人类世界”就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也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其次,马克思从人的实践去说明和把握“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正是在实践中,人成为了“有意识的存在物”、“社会的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从而把人与一般的动物区别开来成为了人自身。

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出发,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和正确认识人的实践在构建和谐社会这项复杂而系统工程中的决定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全面实践活动,必须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全面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全面和谐,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必须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永远都处在矛盾之中,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正是由于其实践活动而成为了“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从而不断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是一项不断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伟大实践,需要人们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对自然的有效改造,这就必须以认识并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也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最终将要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也就无法实现人们的预期目标。

其次,必须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即人与人、人与社会整体的关系和谐。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因而也是“社会的存在物”。作为社会的存在物,每一个人都与他人、与社会处在必然的联系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也正是实现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就需要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激发社会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推动社会的民主与法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维护好社会的安定团结,构筑合理稳定的社会结构,以及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不断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此外,必须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马克思认为,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人自身。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作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因而也是“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而区别于一般动物。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人不仅有满足物质的需要,更具有追求精神满足的需要,因此,“现实的人”就其本质而言,也是“身”“、心”和谐与统一的人。实现人的“身”、“心”和谐与统一,也是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中,必须充分遵循人自身发展的本质规律,实现人与自身的全面和谐协调发展。

三、马克思哲学最终价值目标的“人学转向”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论价值

实践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征,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指导人们去改造现实的“人类世界”。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视域下,现实的“人类世界”资本主义是“人对物的依赖”即人普遍异化的世界。马克思由此提出了消灭人的异化,实现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的共产主义理想,从而实现了其哲学最终价值目标的“人学转向”。它启迪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必须厘清正确的方向,即构建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的和谐社会。

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视域下,资本主义社会即资本原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2]。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在这里,人和物、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完全被颠倒,即造成了“人对物的依赖”,也即人的普遍异化,个人被沦为了资本增值的工具或和所有货物一样的商品。“个人从属于像命运一样存在于他们之外的社会生产;但社会生产并不从属于把这种生产当作共同财富来对待的个人”[4]。马克思展望未来由此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显然,在马克思那里,消灭“人对物的依赖”,即消灭人的异化,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未来理想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由此,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其最终价值目标的“人学转向”。

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最终价值目标的“人学转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这就是要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为此,需要从各方面不断创造有利条件:

首先,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为消灭人的异化,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5]在马克思看来,由于旧式分工的存在,使人片面或畸形发展即异化。而要消灭旧式分工,即消灭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障碍,最根本的是要高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惟有借助于这些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在这里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5]。

其次,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消灭人的异化,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马克思认为:“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5]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了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即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反过来又成为人们在实践中改造和支配自然的精神武器而使人们获得自由。因此,“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5]。精神文明是指先进的文化,促进先进的文化的发展,也就是不断增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

再次,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消灭人的异化,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即是政治上的自由与民主,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政治上的自由与民主是法律或制度的形式加以规定和明确的。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包括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治,不断推进行政决策的规范化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政治哲学的人学基础 第10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039-02

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和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人才。人的价值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精华,它强调人的主体性、现实性和价值取向,突出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对解决现实中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异化和增强其实效性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

人学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主要是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的基本原则的学问。人的发展问题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最终目标是寻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人的本质。这主要体现在人的现实性和社会性。“现实的人”是马克思研究人的问题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础。人的本质是指人的社会特质,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发展着的。二是人的价值。人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双重属性,人的价值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通过各种现实活动来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定位又与一定社会价值目标相联系。三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的理想和追求,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人类社会自由发展的基础在于个人得到普遍的全面发展,个人只有实现充分自由发展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具有全体性和普遍性,每一个个人的发展都不应影响其他人的发展。可见,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人类人学理论的集成和精华,应成为研究人的问题的理论源泉和方法指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研究人的问题,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引导教育对象从现实出发进行更好地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调适、自我发展,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并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多更大贡献。即在人的主体定位、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上,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都是一致的。因此,面对现实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应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寻求更多的理论支撑,并以之为指导创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异化因素分析

(一)脱离人的主体性和现实性,思想政治教育异化问题比较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决定了在具体工作中要从现实人出发,尊重人的主体性。但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很好地正视人的主体性,将受教育者视为被动的接受方,这就导致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内容、方法往往是出于教育者的主观意愿和自我安排,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主要体现为简单的主从、宣教与被灌输的关系,既挫伤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还可能引发他们的抵触情绪,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教育功能严重被消解。

(二)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出现分离。人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体。解决好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功能之一。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下,因教育理念的误导、教育内容的非科学性和教育方式的缺陷导致了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分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社会化功能远远置于受教育者的个人道德需要之上,在教育内容中用对国家、社会和集体利益的服从来挤占甚至是替代个人的正当利益,在教育方式上用命令式的方式强制受教育者被迫式地接受教育者的“非需求性教育”,这可能会导致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恐惧甚至抗拒。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非统一性还表现在唯个人价值观的层面上,一些人重个人需要,轻社会责任;重自我索取,轻社会奉献。上述两种价值观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宗旨的,其中的根源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的缺陷难辞其咎。

(三)精神满足与物质需要失衡,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问题突出。过于强调人的精神属性而有意淡化人的自然属性在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教育者过高地估计精神的作用,错误地认为政治说教和精神的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忽视了物质需要的基础性作用。正是在这一理念的误导下,他们在没有充分考虑和解决好受教育者实际物质满足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使受教育者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与道德理想,殊不知他们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实际生活困难的事实存在,这种唯精神论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理想化、空洞化、低效化。

三、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核心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把握好尊重人的主体性和现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点。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人的思想、感化人的心灵的工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好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的主体性和现实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主体性方面,要协调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由教育者主体唯一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被实践所证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因,教育者更多的是发挥引导的外因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是互动关系,而并非主从关系。这就要求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具体而言,在指导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原则,将教育的主体性还原给受教育者,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由被动教育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教育方式和内容上,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教育者的特点和需求,创新教育方式手段,摒弃灌输式传统模式,采取差异化教育策略,尽可能满足教育者的差异性需求。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立足当前的社会现实,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他们的现实问题。

(二)树立科学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它必然包含了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两个方面,这决定了评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标准应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这就是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价值的过度倚重而对个人价值的否定及个人正当需要的抹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所否定的,人一旦失去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的个人价值,必然会抑制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必须予以纠正。首先是要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理念,其应当具有兼容并包、相互融合的思想,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既不能单向度倾斜,更不能偏废。一方面,要重视个人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的解决,要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职业技能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综合素质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拓展他们个人的发展空间和选择度。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相关课程相互融合,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树立大局意识,增强集体观念,主动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物质需要和精神满足同时兼顾。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必须有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所蕴涵的这一内涵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并拓展了工作的思维空间。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同时兼顾。首先是要正视物质满足与精神能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具体工作中要对不同群体的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找出症结所在,而不能像以往那样主观地试图通过政治说教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途径,因为空洞的理论教育并不能解决物质需要缺失所带来的问题,应在不危害社会、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自然属性需求。纵然不提倡物质至上,但合理的物质需求必须保证得到应有的满足。在此基础上,应该同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虽然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但由于社会经验有限,社会实践不够丰富,在网络迅速发展,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并存且冲突的当今时代,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突出时代特征、符合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主流方向的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支持。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解决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异化问题,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齐敏,许凤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

[2]苏瑞莹.马克思主义人学经典理论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前沿,2010(9)

[3]洪波.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审视[J].探索,2007(3)

[4]张维香,吴锋锋.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映照和反思[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

[5]戴巍.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职业时空,2009(9)

【作者简介】甘伊玲(1965- ),女,广西平南人,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上一篇:场馆开发下一篇:权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