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就业范文

2024-09-03

农村基层就业范文(精选9篇)

农村基层就业 第1篇

关键词:就业意愿,涉农专业,农村基层,Logistic模型

一、引言

当前, 我国处于工业反哺农业, 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的背景下, 农村急需各种涉农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1]。而与此同时, 城市的就业岗位相对不足, 绝大多数大学生首选在城市就业, 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比例偏低[2], 尤其是涉农专业大学生在城市就业难度更大[3]。如果能够扩大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比例, 一方面, 可以解决农村高等教育人才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 可以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就业比例[4]。同时, 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 可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对于农村的组织建设、民主发展、文化提高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5]。国家为了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2005年7月, 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之后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 但是效果都不明显, 大学毕业生即使是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比例仍然很低。涉农专业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无疑应该成为农村基层就业的主力军, 所以本文着重关注和分析涉农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

笔者首先对调查所获的有效样本, 937份“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调查表”中与本文直接相关的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分析, 揭示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基本现状;然后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高校因素和家庭因素对这一意愿的影响;最后提出主要结论并分析隐含的政策建议。

本文中农村基层就业范围包括, 在农村地区进行“三支一扶”活动;从事县、乡、镇机关或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或充实到金融、工商、税务、审计、公安、司法、质检等部门;赴西部地区充当志愿者, 支援西部大开发;到农村担任“村官”或到农村创业[10]。

二、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研究高校以及家庭因素对涉农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因此, 被解释变量为是否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 解释变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 学校因素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就读高校是否属于专业农业院校;大学是否提供了农村实习经历;学校是否有针对性的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宣传和指导;认为所学专业较非农科专业在农村基层就业更具竞争优势吗, 是否属于211学校。家庭因素包括:父母的职业、父母的受教育情况以及家庭年收入。控制变量包括大学生个人因素以及家庭所在地区。

主要变量分析如下:

1.就读高校是否属于专业农业院校。如果属于专业农业院校, 周围大多数同学和老乡所学专业都和农业相关, 对其到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应该具有正向影响。

2.大学是否提供了农村实习经历。这个影响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不能确定, 如果学校提供了基层实习经历, 对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取决于对实习经历的具体感受, 如果学生觉得农村生活条件差等, 会导致其对农村基层就业的排斥心理, 相反, 如果感觉农村确实急需人才, 去农村就业有用武之地, 那么会提高其到农村基层就业意愿。

3.学校是否组织农村基层就业的宣传和指导。如果学校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开展针对性地到基层就业的宣传和指导, 让学生了解农村基层缺乏人才, 能够让其学有所用, 并让其了解具体途径、政策等信息则会提高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

4.认为所学专业较非农科专业在农村基层就业更具竞争优势吗。考虑到当前很多高校开设课程实用性不强, 导致学生对将来的工作能力信心不足, 因此, 即使是涉农专业大学生, 可能也会认为自己并没有比其他专业同学, 在农村基层工作更具优势。因此, 如果感觉没有竞争优势, 会降低其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

5.是否属于211高校。211高校学生竞争能力较强, 可能倾向于在城市择业, 也可能更具理想抱负, 认为涉农专业只有到农村基层才能学有所用, 因此更倾向于选择到农村就业。因此, 影响方向不能确定。

6.父母的职业、受教育情况以及收入情况。这3个因素会影响到父母对不同工作的判断和喜好, 并决定了其拥有的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 因此, 对子女的择业意愿产生重要影响。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可能更容易为子女在城里谋到一个好的职位, 因此, 其子女越不愿意在农村基层就业。父母职业中, 农民尤其是专业农民 (种植大户、养殖大户) 以及开办涉农企业的农民, 其子女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更强, 其他职业如在企业工作、以及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 其影响方向无法确定。

三、样本来源及数据基本统计分析

(一) 样本来源

数据来自2013年3月—6月对即将毕业的大四 (2013届) 学生展开的调查。调查首先将全国高校分成两类:农业类高校和非农业类有涉农专业的高校, 按照学校层次、地区分布等因素, 采用分层随机的办法抽样。在农业类高校当中抽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5所高校;非农业类有涉农专业的高校抽出中国人民大学、广西大学和丽水学院3所高校。调查内容涉及到学生的个人情况, 学校情况以及家庭背景等情况。调查方式采用网上发放问卷以及直接发放纸质问卷两种形式, 网上发出问卷2300多份, 收回751份, 纸质问卷发出534份, 收回510份, 经过整理之后, 共得有效问卷937份。

(二) 数据基本统计分析

利用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了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与高校诸因素 (见表1) 、与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年收入 (见表2) 、与父母职业 (见表3) 之间的基本关系。这些数据反映出一些基本现象。

1.4成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937个有效样本中, 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384个, 比例为40.98%;较李海贞 (2006) [12]的调查结果1.3%, 邵科 (2007) [13]的调查结果20%, 均有大幅度提高。本调查专门针对的是涉农专业大学生, 前边两位的调查未做此区分。同时也说明, 国家对三农的重视、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各种激励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政策, 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 这一比例仍然偏低, 仍然有超过一半的涉农专业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

2. 高校的诸因素中, 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比例, 农业专业院校的涉农专业大学生比例 (55.70%) 较非农业专业院校的 (23.54%) 要高;学校组织农村基层就业宣传指导 (48.85%) 较不组织的 (34.19%) 比例要高;不属于211高校的 (43.82%) 较属于211高校的 (35.76%) 比例要高;认为学校所学能够胜任基层工作的 (50.75%) 较认为不能胜任的 (33.77%) 比例要高。而组织农村实习和不组织农村实习之间, 这一比例没有明显差别。

注:文化程度是父母受教育高的一方的文化程度。

注: (1) 职业是指父母收入高的一方的职业; (2) 表1、表2和表3中的数据均来自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计算。

3.父母文化程度以及收入方面。父母文化程度最低的“小学及以下”组, 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比例最低 (36.08%) ;家庭年收入最低的“3万元以下”组, 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比例最低 (37.21%) 。教育程度最高的“研究生组”和收入最高的“20万元以上”组, 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比例最高。与预期不符。进一步的检验要看通过下文的计量经济分析。

4.父母职业方面, 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比例是:“自营工商业”最高, “行政事业单位”居中, 其次是农民企业和“企业”农民、最低是“企业”和“其他”。与预期存在差异, 具体如何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

四、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Logistic模型分析

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与本文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上文的统计描述中得到了一些反映, 但是, 上文所反映的关系是否具有真正的统计意义, 影响是否显著, 而且, 存在与预期不符的现象。因此, 有必要采取计量经济分析的办法, 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验证。

(一) Logistic模型和变量简介

要分析的因变量“涉农专业大学生是否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是一个定性的二分类变量, 因此论文选择Logistic模型来分析。涉农专业大学生是否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概率模型为:

式 (1) 中, Pj表示第j个样本选择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概率, 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取值为1, 不愿意在农村基层就业取值为0, 为第j个样本愿意在农村基层就业与不愿意在农村基层就业的概率比。χi代表影响农民定居地选择意愿的解释变量, 包括本论文主要关注的两个视角:高校因素和家庭因素, 两大方面具体包括的变量, 表1、表2和表3中基本都有列出, 其中家庭因素中几个变量有所调整, 受教育程度这一变量在Logistic模型中改用受教育年限这一连续变量;家庭年收入由多分类变量改为连续变量;父母职业变量中, 把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和领导合并成一类, 企业员工和企业管理层合并成一类, 而农民分成两类 (农民I包括:种植、养殖大户以及在农村开办涉农企业的农民;其他农民为农民II) 。还有学生个人因素 (性别和是否是班干部) 以及家庭所在地区 (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 作为控制变量。e是扰动项, βj为待估参数。

(二)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回归结果 (见表4) 显示:

1.学校因素中, 是否属于农业专业院校和学校是否组织农业基层就业宣传指导两个变量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 符号均为正, 与预期相符;认为学校所学可以胜任农村基层工作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 符号为正, 与预期相符;是否是211高校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 符号为负, 即211高校的涉农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较非211高校更弱, 说明对很多大学生来说, 仍然首选在城市就业, 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可能愿意之一是在城里缺少竞争优势。

2.家庭因素中, 父母接受教育年限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家庭年收入变量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 符号为正, 即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大学生越愿意去农村基层就业, 与预期不符, 可能原因分析如下: (1) 来自于东部地区的大学生家庭平均年收入较高, 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生活条件、基础设施等都发展很好, 所以东部地区的大学生较能接受去农村基层就业。 (2) 来自于农村的年收入高的家庭, 很多在农村属于种养殖大户或者经营涉农企业, 这些家庭的父母更倾向于子女毕业后回农村发展。 (3) 家庭收入高的父母不太在乎农村的低收入, 从这点来讲, 不排斥到农村基层就业。父母职业当中, 农民I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 符号为正, 与预期相符;农民II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 符号为负, 说明普通农民的子女回农村就业的意愿较低, 与预期不符。父母职业为自营工商业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 符号为正, 说明父母职业为自营工商业较参照组在企业工作的, 其子女更能接受去农村基层工作, 可能因为自营工商业的父母及子女想法会更加开明, 愿意接受农村基层的历练。

注:*, **, ***分别表示通过了10%、5%和1%的显著性检验。

3.控制变量结果显示, 男生更能接受到农村基层工作, 符合常规。家庭所在地为东部地区的较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更能接受到农村基层工作。

五、主要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以及对学生的访谈和调查中发现, 即使当前我国处于农村的大发展时期, 即使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鼓励政策, 但是涉农专业仍然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 其他专业还要远远低于这一比例, 而且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有部分可能是因为竞争力不足, 在城里谋不到好的职位。那么如何提高这一意愿, 让更多的大学生尤其是涉农专业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扎根农村。通过分析发现, 在高校方面, 提高农业专业院校的涉农专业和学生比例, 加强高校对农村基层就业的宣传和指导, 通过改变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提升涉农专业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信心等措施, 会提高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

在家庭因素中, 父母的职业为专业农民 (种养殖大户) 以及开办涉农企业的, 其子女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更大, 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同时普通农民的子女反而不愿意回农村就业, 政策设计如何引导这部分人回农村基层就业创业, 而且最好鼓励他们回自己的家乡就业, 因为这部分人回家乡之后更容易扎下根来, 而不是把农村作为跳板。以大学生村官为例, 很多大学生去考村官为了以后读研、考公务员加分, 因此, 去农村当村官只是权宜之计。而农民的子女回农村尤其是回家乡之后更容易在农村谋求长远发展, 真正的带动农村发生改变。浙江省2006年开始, 通过由浙江农林大学委托培养的方式, 向浙江省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的县 (市、区) 招收定向培养涉农专业的本科生, 定向培养生按期毕业后, 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县 (市、区)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工作, 期限为5年。这样的政策设计有助于大学生回农村后扎根农村, 实现个人和农村的共同发展。另外, 在我国, 大学生受父母的影响很大, 很多重大事情都是由父母代为决策甚至包办, 因此, 如何对父母加以引导应引起关注。

农村基层就业 第2篇

工作的通知》

京人发〔2008〕22号

各区县,市委、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在京各高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三支一扶”工作的有关要求,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现将做好我市2008年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工作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了新的目标、提出了新的任务。各区县、各部门要从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培养年轻干部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工作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确定工作重点,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环节的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带动农村人才队伍的整体发展壮大,加快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深入开展聘用高校毕业生到京郊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工作

按照《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目标的实施方案》(京组发〔2005〕16号)所确定的工作目标与任务,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2008年继续选聘3000名高校毕业生到京郊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全面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每村有两名大学生”的工作目标。同时,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认真做好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养、培训考核、管理服务、进京审批以及合同期满后就业政策研究等各项工作。

三、全面推进“三支一扶”工作的深入开展

进一步整合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各种工作模式,统筹岗位规划、生活待遇、保障措施,努力做好“三支一扶”工作。2008年,采取公开招聘的形式,继续选聘700名高校毕业生,到京郊农村中小学开展支教工作。选拔一批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重点是山区、半山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继续做好首都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工作。

四、充分发挥到农村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的积极作用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工作,培养是基础,使用是关键,管

理是保证。要针对到农村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不同的岗位和工作阶段,制定培养方案,适时开展系统的岗前培训、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强化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工作技能培训,真正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切实提高他们的农村基层工作能力。到农村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每年至少要轮训一遍。各区县、各部门、各乡镇要本着有利于大学生开展工作、有利于发挥大学生作用、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原则,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灵活采取各种有效形式,优化配置好这支人才队伍,加强锻炼、大胆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整体作用。要进一步明确到农村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岗位职责,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规范管理,扎实推进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努力营造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良好环境

各区县、各乡镇、各行政村要从思想上关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爱护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鼓励他们多做贡献,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同时,要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就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重大意义、政策规定、积极作用和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认真做好在农村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学习和交流工作,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在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切实加强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农村基层就业 第3篇

一、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能力的内涵

从现有研究文献看,目前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着不同的理解。郑晓明(2002)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本领。谢志远(2005)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赵颂平、赵莉(2004)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涉及能力本身,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素质群。崔海英、王淑仙、栗蕊蕊(2010)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对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通过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培养,所获取的能够实现就业目标和自身价值,满足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多种能力的集合。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综合能力。由此,可以将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能力含义界定为:大学生能够满足基层需求,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综合能力。

二、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能力实证分析

1. 被调查大学生基本情况

课题组成员利用2009年暑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结构化访谈等形式,对驻山东农村基层工作的162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

被调查大学生中男性占66%,女性占44%;农村籍大学生占81.5%;在校期间入党的占45.7%;通过选调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占14.8%,“三支一扶”的占11.7%,大学生“村官”占52.5%,通过特岗教师计划的占5.6%,其他占15.5%;负责的工作与所学专业非常一致的占4.3%,比较密切的占68.5%,毫不相关的占27.2%;在基层工作不足一年的占53.1%,不足三年的占39.5%,三年以上的占7.4%。

2. 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本研究主要借鉴刘新民等(2010)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解,采用李可特五点量表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中,大学生基层就业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能够很快接受农村新的事物,具有自学的意识,懂农业基本经营知识三方面;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能够将专业知识用到农村实践活动中;团队合作能力主要包括能够识大体、顾大局,遇到问题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两方面;沟通能力主要包括能准确地向老百姓口头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很多事情上能够与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很多事情上能够与老百姓进行有效的沟通三方面;组织协调能力主要包括懂得恰当安排工作任务的进度,为达到目标能够整合农村各种可利用的资源两方面;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进行交流时会顾忌别人的感受;自我调控能力主要包括对待一些事情或现象能够忍耐,会及时调整使自己尽快适应农村工作两方面;信息处理能力主要包括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能够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且及时有效两方面;应变能力主要包括对农村工作突发情况能够随机应变,遇到挫折能够非常冷静两方面;自主能力主要包括能够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工作中能独挡一面、独立完成一些工作两方面;自我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愿意为自己的工作去奉献,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有一个明确定位三方面;心理承受能力主要包括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愿意承担来自工作的压力两方面;领导能力主要包括懂得怎样有效带动老百姓干事创业的士气,能够比较豁达地处理一些农村复杂事情,喜欢提出大胆新颖的思想观点,敢想敢试、不瞻前顾后四个方面;社会化程度主要包括具有一定的洞察力,懂得察言观色,比较注重自己的仪表、恰当时候能够很好地表现自己,乐意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四方面;个人特质及道德品质主要包括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对人非常客气礼貌三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较差,均没有达到平均值2.5以上,表明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培养迫在眉睫。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最差的是个人特质及其道德品质,特征均值仅为1.83,其中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对人客气礼貌测项均值分别为1.9、1.7、1.9。其次依次为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另外,特征均值为1.95,学习能力特征均值为1.97,人际交往能力特征均值为2.00,沟通能力特征均值为2.06,自我认知能力特征均值为2.07,自我调控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社会化程度特征均值为2.10,自主能力特征均值为2.15,组织协调能力特征均值为2.25,应变能力特征均值为2.30,领导能力特征均值为2.33,实践能力特征均值为2.50。

三、提高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1.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一要通过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要培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道德品质;三要强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教育。

2. 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就业指导服务职能。

一要加强校内舆论,营造基层就业氛围,转变大学生基层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找准自我定位,认识到走向基层既有挑战又有机遇,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建功立业;二要调整更新就业指导内容和形式,注重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工作适应能力培养;三要加强自主创业教育,尽快将创业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并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考察企业创业经历等方式,搭建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1]。

3. 开展农村社会实践,加强农村基层就业能力培养。

一要与村社签订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使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农村基层工作;二要通过“三下乡”、假期社会调研、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与农村发展需要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基层服务的能力,缩短基层就业的适应期,坚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信心;三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实践能力考核机制,把学生实践能力作为素质考核的指标并进行细化,加大实践能力评价在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权重[2]。

4. 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培训服务体系。

一要有计划地聘请专家学者,因材施教,突出实践,鼓励创新,把理论溶于基层就业实践;二要完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基层就业的认知度和自信心;三要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好的大学生基层就业指导队伍,使大学生尽快适应农村基层工作;四是将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培训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内容。

参考文献

[1]杜毅,肖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多角度剖析及对策探讨[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4),36.

大学生基层就业评价 第4篇

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才匮乏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创业是促进这些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基层、西部需要大学生用艰苦努力去改变面貌。几年来,党和政府为推动基层、西部发展,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所以今天的基层、今天的西部,是一片蕴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的沃土,是大学生接受锻炼、增长才干、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青春选择,机遇难得。希望青年朋友们选择基层西部作为自己人生事业的起点。

同学们、青年朋友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殷切希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是青年学生全面成才的必由之路。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许多扎根基层、拼搏奉献的当代青年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只有这样的青春才是永恒的青春,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无悔的人生。同学们、青年朋友们,今天,“五四”先辈的火炬已经传递到大家的手中,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去谱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壮丽的青春乐章!

农村基层就业 第5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响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这个论断科学地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十分令人鼓舞。同时, 新农村建设给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一条广阔的路子。

一、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分析

近年来, 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但从当前情况看, 农村由于受资金、人才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发展还相对缓慢。‘硬”项目的建设, 而对于用于启迪智慧、开发潜能、教授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等人才资源开发的‘软”项目则重视不够。建设新农村光靠农民本身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众多领域专门人才的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高级专门人才。如果每个自然村每年吸引2名高级专门人才, 则全国农村每年需要上百万的高级专门人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战略任务。南此可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圈的稳定,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作为与农业、农村、农民联系最为紧密的高等农业教育, 必须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积极努力地探索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法途径, 这对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要政策有利、机制灵活、渠道畅通, 每年上百万的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全能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和施展才华的平台, 实现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二、大学生扎根农村的现实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才、引智战略的策划与实施者的各级领导和部门, 要从根本上转变和更新观念, 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理念, 做到对于“知识”和“人才”的真正尊重。大学生基层就业担任村官, 可为新农村建设更新思想观念、增强执政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为新农村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带领农民走“科教兴农, 人才强农”之路, 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上来。

第一, 大学生村官可带去新的思想观念。大学生村官年纪轻、有知识、有文化、思想解放、头脑灵活, 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后, 可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的年龄层次和知识结构, 开拓农民视野, 转变农民思想观念。

第二, 大学生村官可提高村务工作水平, 增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当代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较高, 民主法制意识较强, 思想观念先进, 文化知识丰富, 可运用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处理农村事务, 以崭新的视角, 科学合理地制定村里的各项建设规划, 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村务管理的实践中, 提升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增强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第三, 大学生村官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及二、三产业, 关键是人才。大学生村官学有所长, 能够在技术、信息、教育、卫生等方面为农村发展提供最现实的服务, 可结合当地特色, 引进或创办各类致富项目, 带动本村农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第四, 大学生村官是国家培养造就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基层就业担任村官, 在复杂的基层环境中工作, 零距离地接触普通群众, 长期一起生活和工作, 能够培养他们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血肉联系。从他们中选调干部进入党政机关, 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时候, 就能够更了解实情, 更符合实际。因此, 大学生基层就业担任村官, 是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据有关统计, 2001年~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分别为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人。相应地, 当年未就业人数分别为34万、37万、52万、69万、79万人, 2006年超过100万人。另据资料统计, 200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总就业率是73%左右。近几年,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重。而目前我国共有72.3万个行政村, 按照2010年突破65万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预计, 加之岗位的合理流动, 大学生村官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切入点和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李占廷:关于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扩大就业途径的思考2009 (03)

[2]李庆波:对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担任村官的思考2008 (09)

[3]翟书斌.刘军铭: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的内发核心力2007 (06)

农村基层就业 第6篇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高职技能型人才, 为高职生创业创造了发展空间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重点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六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而要完成这六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 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从我们对浙江省“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人才需求的调查中了解到, “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尤其是高职技能型人才。

“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模式是指把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等组织联合在一起, 组建合作协会, 并以此为平台支撑, 整合各种资源, 充分发挥其综合服务功能的新型农村经济模式。这种形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 浙江省在瑞安市试点的基础上已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县市。这一经济模式的发展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运行过程中也碰到了困难和问题, 有体制缺陷的问题, 更有人才缺乏的问题。为此, 我们专门设计了相应的人才需求调查问卷, 在浙江温州、台州等地7个试点县市的382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放问卷500份, 收回有效问卷382份。其中, 农民专业合作社179份, 供销合作社92份, 信用合作社71份。

问卷调查中设计“你认为在‘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建设中最紧缺的资源是什么”这一问题, 备选的项目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政府支持”。结果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人才的选项比例为63.1%, 仅次与“技术”选项, 供销合作社对人才的选项为82.3%, 是比例最高的选项, 信用合作社对人才的选项比例为69%, 与资金选项74.6%相差不大。“三位一体”中的每一位对人才都有需求, 而且比例较高。

问卷调查中“目前‘三位一体’中最缺哪方面的人才及学历要求”这一问题, 选项从学历上分为本科及以上、高职及专科、中职及以下, 在人才类型上分为管理型、技术型。结果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技术型、高职及专科学历的人才需求比例最高, 为87.2%, 对技术型、中职及以下学历的人才比例为其次, 占63.1%, 对技术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需求比例为最低, 只占13.4%。供销合作社对技术型、高职及专科学历的人才需求比例最高, 为82.6%, 明显高于其他学历层次的需求比例, 对管理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需求比例为40.2%, 对管理型、高职及专科学历的需求比例为34.8%, 对管理型、中职及以下学历的需求比例较低。信用合作社对管理型和技术型、本科及以上和高职及专科学历的人才需求比例较高, 分别为40.2%、34.8%和38%、39.4%。“三位一体”中的每一位对高职技能型人才需求比例最高。

问卷调查中, 我们根据本院设置的现有专业, 结合访谈内容, 列出14个专业, 设计“对缺乏的人才, 如果是高职技能型人才, 你需要下列哪些专业的人才?”这一问题。统计结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企业管理、农产品经纪人、财务会计和种植养殖业等专业选项的比例较高, 分别占54%以上, 最高是市场营销和农产品经纪人专业占71.3%, 其次是电子商务、计算机、食品、生物技术等专业的选项, 比例均在40%以上;供销合作社对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农产品经纪人、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生物技术等专业的选项比例均较高;信用合作社对金融与保险、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等专业的选项较高。这为高职生创业创造了发展空间。

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实践性教育, 为高职生创业奠定了素质基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高职院校根据高职教育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选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性教育模式。近几年来,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注重专业设置与新农村建设和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关系,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灵活调整专业, 加强专业建设。例如食品营养、食品安全专业, 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专业等, 都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及时设置;例如对物流管理的专业调整是及时与“新网工程”相衔接, 进行实践性教学, 采用物流现场教学实物模型、物流作业实训系统、物流企业管理模拟沙盘、物流仿真教学系统等方法。这些专业从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 无论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是供销合作社都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还充分利用行业优势, 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建立合作伙伴, 构建合作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平台, 目前, 该院正在筹划与黄岩涌泉柑橘专业合作社、泰顺乌岩岭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江山银泰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江山白鹅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绍兴县供销社、萧山长河供销社、临浦供销社等基层供销合作社建立校社合作基地。校社合作基地的建立可以推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首先是课程体系改革。学院各专业课程设置是以学生胜任岗位工作的要求设置能力模块, 以“宽基础、精专业、重应用”为原则, 通过人文素质课、通用技能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课、职业技能训练几大模块的课程设置保证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落脚点安排教学内容。比如, 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专业有一半以上的课程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主要教学, 采用的专业课程教材也是企业正在使用的专业培养资料。这样可以使学院对该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始终与新农村日益发展的新技术要求相结合, 使学生牢牢掌握当前新技术、新食品设备的操作技能, 并对该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有深刻的了解。其次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和实行顶岗实习制度。以校社、校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 大力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效。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专业的食品作坊、物流专业的现场教学实物模型、汽车专业的汽车维修组、动漫专业的漫画设计工作室、会计专业的代理业务公司、连锁专业的超市业务等, 这些实训基地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生产技术技能以及创业创新能力。在实践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会伴随着世界观的形成或改造、社会生活基本素质的养成, 最终实现个人能力、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充分统一。这为高职生创业奠定了最重要的素质基础。

三、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导向与环境, 为高职生创业提供了支持系统

目前, 从中央到各省市地方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和创业。2009年初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拓宽就业门路,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 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知的第一条就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围绕基层面向群众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领域, 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 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 按照国家现行促进就业政策的规定, 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 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列支;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 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 所需资金按现行渠道解决, 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 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 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 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 在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也要进一步扩大招考录用的比例。

各省市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浙江省2008年出台文件规定, 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 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 从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收费。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高校毕业生, 如果自筹经费不够, 可以向当地经办银行申请2万至5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的小额担保贷款, 到期还款的, 由当地财政给予50%的贴息。

浙江省各市也根据当地情况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杭州市去年专门出台了《杭州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资金实施办法 (试行) 》, 对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推出商业贷款贴息和项目无偿资助两种资助形式, 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可以选择申请其中的一种资助形式。商业贷款给予50%贴息, 最高额度为1万元。项目无偿资助针对有具体创业项目并具有可行性的大学生, 分为2万元、5万元、8万元、10万元4个等级。2012年上半年, 杭州市又将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政策延伸到在杭高校的在校大学生。

杭州市前任市长蔡奇在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要结合杭州实际, 全面部署“九项计划、一个平台工作” (即实施万名大学生实训计划、 创业带动就业计划、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计划、事业单位招聘计划、农村和社区招聘计划、公共就业服务进高校计划、大学生见习计划和建设杭州市毕业生就业创业网上服务平台) 。 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 杭州市政府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一是免除大学生创办企业的所有手续费用, 工商注册试行“零首付”, 两年内到位。二是资金扶持。大学生创业企业可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 申请创业资助每个项目不超过20万元。三是鼓励带动就业,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 按每人1000元补贴。四是引导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与大学生创业企业对接。五是建设大学生创业人才公寓10万平方米, 加快经济租赁房建设, 以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以上自主创业任务由市人事局分解落实到各区县市落实。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专门设立100万元的专项资金, 用于对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社区、军队国防、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等基层工作岗位就业, 或自主创业毕业生的补助和奖励等。

综上所述, 一系的政策措施和整个社会的环境, 为高职生创业提供了支持系统。

四、个体对自我概念及自我价值目标的追求, 为高职生创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方面, 每一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一定的自我概念, 高职学生也不例外。他们都想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尤其是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学生, 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他人重视自己;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人, 可以做成一翻事业;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人, 他人爱自己, 并尊重自己;认为自己是有较强的自尊, 也懂得尊重他人。越是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 就越具有乐观、勇敢、直率、自信、自律、有恒心以及积极的心态等人格特征。自我概念不仅能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 而且在个体面临重要任务时, 能够调节、维持有意义的行为。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 认为自我效能是个体组织和执行某个目标活动所达到的水平或从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重要的行为决定因素, 它对行为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支持行为的各种技能。另一方面, 高职学生面向农村基层创业是实现个人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 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个人的发展必然是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相适应的, 只有当个人目标与企业、社会目标相吻合, 个人资源与企业、社会资源充分、合理、有效地进行配置与利用, 才能达到个人利益与企业、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才能获得更多的人生成就感和幸福感。同时, 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在实现个体自我价值的同时, 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

当然, 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机制, 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教育, 使得大学教育成为阶层向上流动的通道, 高等教育中的基层和农村创业与就业“缺位”。所以, 帮助学生规划和设计职业生涯, 树立为“三农”服务的理念, 鼓励学生到农村基层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实现社会的就业均衡, 是高等院校, 尤其是高职院校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方向。

摘要:作为占大学毕业生半壁江山的高职生如何应对就业难, 如何利用高职教育的优势, 创出一条新的就业路径,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高职生面向农村基层创业的现实性分析, 认为高职生面向农村基层创业是就业路径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高职生,创业就业,农村基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06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文件

农村基层就业 第7篇

1 农业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

河北农业大学作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的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经过110 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校四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专业涵盖了农、工、管、理、经、文、法、医八大门类,全日制在校生30 000 余人。农村生源占较大比例,生源来自全国24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做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现状的调查,笔者设计了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背景、未来就业偏好、对基层就业政策的看法等58 个问题。

调查对象选取了河北农业大学2012 级与农业关系度较高专业的在校学生,发放问卷1 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 237 份,回收率82. 5% 。

1. 1 对农村基层工作环境较乐观( 见图1)

由图1 可知,30% 的学生认为新农村建设一定会促进农村发展,基层工作环境将越来越好; 48% 的学生认为乡( 村) 干部会比较欢迎或非常欢迎大学生到乡( 村) 工作,22% 的学生认为不被欢迎。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赴基层工作将受到欢迎、能够得到农村基层政府支持,认为农民对大学生持欢迎态度。学生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持积极态度,自信心很强。

1. 2 在一定条件下愿意到农村基层短期工作

在回答“如果新农村建设需要你,是否愿意去”时,86% 的学生“愿意回农村工作一段时间”,反映出农业院校学生对农村有感情。但大多数学生到农村工作是有条件的。

调查表明,农业院校学生不愿意长期在农村工作,不愿意长久扎根基层,“愿意到农村工作一段时间”属经济人行为,他们愿意( 或同意) 到农村工作有自己的诉求: 一是锻炼自己,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是捞取政治资本,获得优惠政策,为回城市工作做铺垫; 三是出于使命感、责任感,到农村贡献部分青春;四是在严峻就业形势和压力下,将此作为缓冲。

1. 3 绝大部分学生愿意将户口落在地级以上市

愿意到乡村工作两年的学生中,40% 的学生希望户口落在地级市,36% 的学生希望将户口保留在学校所在地,16% 的学生希望迁回家乡,8% 的学生表示随便。对“长期到乡村工作希望的户口所在地”这一问题回答显示,43. 6% 的学生希望户口落在地级以上城市,18. 7% 的学生希望户口落在县城,只有14. 3% 的学生,希望户口落在乡村,23. 4% 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1. 4 大部分学生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对“毕业后是否想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及原因”调查时,61. 8% 的毕业生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 38. 2% 的毕业生选择与所学专业不相关,其中68. 2% 的毕业生不喜欢所学专业,认为与专业相关工作没前途。

2 农业院校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障碍因素分析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亟待农业院校学生大展拳脚。但调查显示,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重点选择依旧是大中城市、沿海中东部发达地区,自愿去农村基层工作的为数不多,到农村基层就业面临着诸多障碍。

2. 1 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多数学生及其家长对在大城市、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情有独钟,普遍存在“向往大城市、热衷公务员”的想法[1],认为一旦去农村和基层工作,会被别人笑话,被认为没本事。这种就业观导致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人满为患。就业中还普遍存在“先择地,再择业”的思想,既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也阻碍了毕业生自身发展。

2. 2 基层工作福利待遇水平低

49% 的毕业生将经济收入作为择业首选条件。我国县域以下地区人均收入、福利待遇较低,是阻碍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到乡村工作,毕业生最担心的是工资福利和生活环境两个方面。影响毕业生择业的条件见图2。

2. 3 担心难以适应农村社会环境

多数农村经济基础较差,有的农村最起码的物质生活和工作条件都难保障。与大城市的繁华,优渥的物质条件,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反差巨大。从大中城市中的母校走向基层,毕业生很难适应,产生巨大失落。

许多学生担心农民、基层劳动者素质偏低,人际关系复杂,难于开展工作; 自身无依无靠,工作起来困难重重; 也有的毕业生担心农村缺乏合理的用人机制,消磨自己的心志。

2. 4 学校教育与基层服务有较大差距

不可否认,我国农林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很多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具有很强的城市指向,较少考虑基层工作需要; 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设置少,学生去基层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学非所用。

3 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战略部署,为农林院校毕业生提供广阔舞台,鼓励毕业生赴农村基层就业。为切实推动广大农林院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建议农林院校做好如下工作。

3. 1 加大赴基层就业的宣传力度

农林院校作为与农村基层最接地气的院校,应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培养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服务基层”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大力弘扬赴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优秀事迹,选取最为优秀的典型人物将其艺术升华,通过小品、戏剧、小说创作、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使赴农村基层就业的优秀事迹深入人心、广泛传播,对在校生进行启迪教育,增强示范教育效应。

3. 2 加强成才观和就业观的教育

农林院校要始终把培养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献身三农”的意识作为毕业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让毕业生切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对他们的迫切需要,认识到只有与基层生产实践相结合,与淳朴、可敬的一线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够锻炼自己、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3]; 只有到农村、到基层、到偏远地区去,才能得到更多锻炼,尽快地成长成才。

3. 3 努力培养“双创型”的人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高等农林院校作为高层次农林人才培养基地,应迅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4],转变培养观念、培养方式,优化培养结构,积极培养基础扎实、创造力强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

3. 4 加大赴基层专项计划的执行力度

国家实施了包括选调生、西部志愿者、特岗教师、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多种项目在内的系列就业计划,对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推动基层地区发展,效果显著。但没有形成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整体规划,建议有关部门牵头,统筹规划,制定统一政策,特别加大选调、招聘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力度,为新农村建设、偏远地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 小结

政府、高校、学术界应高度重视农林院校大学生与农村基层、偏远地区对接问题,采取措施,鼓励广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农林类高校应立足实际,积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发挥专业优势,创建有效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和就业观、把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到艰苦地方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摘要:新农村建设需要高层次、掌握涉农知识的农业院校毕业生,但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面临复杂环境,基层对毕业生能力与素质要求也具有特殊性。笔者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毕业生,农业院校,基层就业,障碍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海波,左永强.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15(3):16-19.

[2]任晓静.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农林高等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9上):70.

[3]杨春,王立明.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高校主体作用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6):117-119.

[4]李琳,韩福明,乔孟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东盟博览,2013(04):40.

大学生基层就业略论 第8篇

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 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05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将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给予高度重视。2009年, 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强调“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与此同时, 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大大促进了大学生的基层就业工作。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实意义

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代大学生基层就业, 有利于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有利于促进青年人的成长成才, 有利于加快基层的建设步伐, 从长远看, 大学生基层就业符合我国国情, 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 大学生基层就业, 有利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由于各地区的人才供求失衡, 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在大城市或沿海地区“无业可就”和基层或西部地区“有业不就”的困境。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其实现就业的重要渠道, 也是平衡各地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 大学生基层就业, 有利于促进青年人的成长成才。

大学生基层就业, 在艰苦的条件下, 不仅可以砺炼人生、磨练意志, 培养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联系群众的良好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 而且可以熟悉国情、了解民情, 增强热爱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大学生基层就业, 有利于加快基层的建设步伐。

广大的基层地区, 特别是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迫切需要大批大学生去服务、建设和发展。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能够带去新的生机和活力, 带去先进的技术、充足的知识及创新能力, 缓解基层人才匮乏状况, 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各地大学生基层就业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大学生主动到基层就业仍然不多, 并且无非是无奈选择和权益之计,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传统就业观念没有改变。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普遍存在着“向往大城市、热衷公务员”的观念及“先择地, 再择业”的趋势, 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 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价值观念上, 大学生和部分家长存在偏好城市的不良倾向, 对到基层就业和发展缺乏正确认识。部分学生过分留恋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 宁愿长期从事临时工作以等待很渺茫的高薪岗位的机会, 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 严重浪费了人力资源, 也阻碍了其自身发展。

(二) 政府调控力度仍不足。

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基层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相对比较艰苦, 在人文环境、娱乐生活上与城市更是无法相提并论。近年来, 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 虽然政策框架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但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仍有不足。

(三) 高校教育与基层服务脱节。

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指向存在问题, 高校的培养跟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很多是脱节的, 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表现出很强的城市指向的特点, 没有考虑基层的需要, 大学生所学技能不能在基层工作中得到应用。大学生一旦去了边远地区和基层, 可能学非所用。此外, 高校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社会或生产的实践活动较少, 导致大学生毕业后仍不能很好地了解国家、社会、基层的发展, 导致毕业后仍需较长的适应期。

(四) 社会舆论环境不成熟。

在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心目中, 到基层就业, 会感到很不光彩, 甚至担心引来亲戚朋友的诧异和家长的反对。同时, 不少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停留在提供招聘信息、举办就业讲座层面, 还未真正涉及就业的内涵和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设计导航, 还未营造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

(一) 加强政策引导, 增强基层就业的吸引力。

当前, 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 但仍需进一步细化, 如在人事关系代理、创业优惠、工资标准、职称评定、生活补贴、公务员录用等方而, 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 发挥政府和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 加大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的力度, 进一步增强基层就业的吸引力。

(二) 转换传统观念, 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

针对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期望值过高、无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 必须采取多种形式, 使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 把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使他们认识到走向基层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使他们认识到通过基层工作的磨练和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来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为今后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做好舆论宣传, 唱响基层就业的主旋律。

学校、教育部门及社会舆论媒体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项目的良好契机, 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宣传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同时, 让大学生了解到近年来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毕业生面临着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双重压力;了解到基层就业是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趋势。

摘要:近年来, 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 大学生基层就业成为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成长成才、加快基层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政府、高校、毕业生及社会均应积极应对, 共同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义,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结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Z].中办发[2005]18号.

[2]关银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9, (11) :5-8.

[3]彭小孟, 肖池平.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J].教育探索, 2008, (11) :128-129.

[4]代洪甫.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和机制构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37, (1) :186-189.

[5]周海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现状及其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 2008, (12) :84-85.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研究 第9篇

1. 整个就业市场影响大学生就业。

首先, 中国现阶段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 企业制度改革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使劳动力市场仍然处于一种低级形态, 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使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量不旺盛形成严峻的就业形势。其次, 中国劳动力总供给严重大于总需求, 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是制约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性因素。再次, 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激烈时期。经济发展进入了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 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第二产业技术水平和资本密集程度提高吸纳就业相对减少, 作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第三产业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发展滞后, 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快但吸纳就业人员仍然有限的现状。

2. 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 加剧了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矛盾。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2007年的三十年间, 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增长了逾20倍。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达到570万人和42.4万人, 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高居世界第一。但是2005—2007年大学生的就业人数分别是307万、377万、495万人, 而平均就业率仅为70%, 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未能及时就业。可见, 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与用人单位有限的岗位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

3. 用人单位设置就业门槛阻碍大学生就业。

大多数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 盲目设置就业高门槛, 不考虑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不切实际地对大学生提出过高要求, 影响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就业门槛主要体现在: (1) 经验准入门槛: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一个明显的劣势, 但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这样的限制条件屡见不鲜, 经验不足已成为阻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道门槛; (2) 男性准入门槛: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在招聘人员时只招收男性, 对女大学生来说就业更加困难; (3) 本地户籍准入门槛: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的紧密程度, 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人际关系网, 选用人才时把目光局限于本地生源的毕业生, 把有潜力的大学生拒之门外。

4. 就业观念陈旧及缺少职业规划而且盲目择业导致求职成功率低。

在中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的背景下, 人们的社会意识相对于社会存在具有滞后性, 人们观念的转变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择业过程中很多陈旧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影响了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选择。就业观念陈旧首先体现在就业观念的地域化、部门化:很多大学生认为, 自己就应该留在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 从事精英工作或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担当领导职务, “得天独厚”的优越感导致择业目标过高, 加上社会和家庭对大学毕业生的过高期望使他们宁愿做大城市的“漂泊一族”, 也不愿做小城市的“精英一族”。

二、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有利因素

1. 国家已经落实和完善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 如来去自由的户口政策, 免费人事代理服务, 国家偿还助学贷款, 提前执行转正定级工资等。现各级政府已经完全开始落实这些优惠政策。让大学生们可以安心地工作, 各单位还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现除了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和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外, 还有出台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

2. 政府与高校大力支持营造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社会环境。

长期以来, 国家为鼓励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与优惠政策, 各高校在认真贯彻落实这些优惠政策的同时, 还出台了配套的鼓励支持措施, 帮助营造良好的基层就业政策环境。例如对志愿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优先推荐评选校级、省级“优秀毕业生”;免费托管基层就业学生档案和户口;对已考取研究生但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毕业生可保留学籍至服务期满;对在基层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学校为其创造条件, 无偿提供技术援助等。

3. 基层就业是解决目前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好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 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持续下降, 绝对失业人数大规模上升。据统计,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为570万人, 今年将近有600万人, 2008年金融风暴和国家大灾难影响到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失业群体。中国处在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引起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进而带来就业需求的不平衡。发达地区经济环境比较优越, 具有较强的人才吸引力, 并且就业竞争压力比较大;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人才匮乏, 但由于工作环境和经济条件差, 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比较劣势, 成为大学毕业生最后的选择。但现面临目前的严峻的局面选择到基层工作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4. 面向基层就业的指导实习制度。

现许多高校一方面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 根据自身特点和基层的实际需要, 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的基层职业;另一方面, 通过实习活动加深大学生对基层工作的了解, 提高对基层工作的适应性。各地区增加基层就业编制和提供信息服务, 解决编制问题为吸引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三、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不利因素

1. 基层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相对比较艰苦。

由于西部地区和县级下面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收入水平及生活环境与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差别较大, 加之基层单位受财力、编制所限, 致使他们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有限。

2. 工资待遇是基层单位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之一。

一些非公有企业、中小企业的用工制度不规范, 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等待遇难以保证, 使得大学生的正当权益得不到合法的保护和保障。目前除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外, 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人均实际月工资仅500元左右, 基层科研机构也只有800元~1 000元左右, 且奖金福利低微。我们认为, 基层工资低是农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最大困难, 这会挫伤了毕业生到这些单位就业的积极性。

3. 毕业生及家长的就业观念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一方面, 绝大部分大学生仍然把农村看成是贫穷、落后、艰苦的代名词;另一方面, 生在农村的大学生家长也总是希望子女能“跳龙门”、“吃皇粮”, 找到一份待遇好而又稳定的工作。甚至有的家长认为, 大学生回农村就业等于大学白读了。至于城市家长则更不希望子女“下嫁”农村基层, 视到农村基层工作为“发配”、“充军”。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高校毕业生走向农村基层的可能性。

4. 发展机会少。

在大多数农村地区, 基层成才环境较差, 不少乡 (镇) 村干部出于财政负担和竞争性等因素的考虑, 并不欢迎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很显然, 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后, 如果没有一定的成才环境作支撑, 他们将很难有机会参与到经济管理中, 很难获得向上谋求发展的机会, 其个人才智的发挥也将难有空间。因此, 发展机会太有限也是影响农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一大因素。

5. 工作转换难。

目前, 中国劳动力市场还不具有充分的竞争性, 城乡之间的分割仍然比较严重, 以致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需要较高的转换成本。

四、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对策

1.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 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采取多种形式, 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 把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使他们认识到走向基层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不仅可以大有作为, 而且可以大有收获。

2. 满足和给予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合理的物质利益需求和物质回报。

对志愿到西部和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高校毕业生, 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应积极制定有关措施, 如在人事关系代理、创业优惠、工资标准、职称评定、生活补贴、公务员录用等方面, 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

3. 探索灵活的就业方式和教学实践活动。

按照“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来去自由”的原则, 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关系, 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扶贫等全方位的合作与援助, 尝试培养“候鸟型”的人才。

4. 实行面向基层就业的定向招生制度和“订单式”培养。

如河北农业大学开展了面向农村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也可以对西部和偏远地区实行“订单式”的培养学生办法, 还可以开展“双证书”教育, 以便为基层更多地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

5. 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地方财政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安排专门经费, 用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可在现有渠道中,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 有关费用减免等方面的便利。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龄计算、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评审等方面的工作, 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6. 培育和建设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推动并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和资源共享机制。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 都要开辟毕业生就业的专门窗口, 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培训和招聘活动。

参考文献

[1]高玖伟.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决策的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 (1) .

[2]史永江.浅谈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 2006, (2) .

上一篇:弱电机房工程防雷设计下一篇:表演训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