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现实范文

2024-06-03

中国社会现实范文(精选12篇)

中国社会现实 第1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认真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 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思想,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开创, 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 具有很重要的现实启示。集中起来主要有:

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方面, 任何时候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 它没有“过时”, 更没有“失败”。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 它揭示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特别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普遍规律, 它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它的创立, 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正因为如此, 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 虽然总有人“宣布”马克思主义已经“失败了”, 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没用了”, 但历史已经反复证明, 作为科学真理的马克思主义, 只会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和发展, 而不会被历史所淘汰。邓小平指出, “我们搞改革开放, 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没有丢马克思, 没有丢列宁, 也没有丢毛泽东, 老祖宗不能丢啊”, 后又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我坚信,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 没用了, 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就会归于失败”。胡锦涛也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 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 又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把自己的理论当作教条, 而是当作行动的指南, 当作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从不把自己的理论视为一成不变的终极真理。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俄国实际, 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科学地回答了有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并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开创了如何认识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革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境界。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不仅带领党和人民冲破了“两个凡是”束缚, 而且勇于实践和创新, 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从而开创了如何认识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境界。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 马克思主义已经经历了160多年的历史, 100多年以来, 世界发生了剧烈和深刻的变化, 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仍然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的。我们坚持的就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也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必须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和集中体现, 它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根本基础, 成为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总纲, 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正如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987年,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007年, 党的十七大修改了党章, 在总纲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做了新的概括, 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在党的基本路线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贯通、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共同构成党的基本路线,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和根本, 没有党的基本路线, 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任何偏离、动摇、干扰甚至否定党的基本路线, 就是偏离、动摇、干扰、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和实践经验, 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0多年来, 我国正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锐意改革, 大胆开放, 努力奋斗, 使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 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 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 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 整个国家焕发出勃勃生机。30多年来, 尽管国际国内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重大事件, 然而由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我们经受住了风浪, 站稳了脚跟, 顶住了压力, 克服了困难, 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生命力。

总之, 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 体现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 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政治基础。党的基本路线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 能否毫不动摇地坚持它, 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动摇不得。”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成功开创, 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过去,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中国, 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后来, 在党的领导下又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再后来, 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我国轰轰烈烈地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虽然在建设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但成就是巨大的。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 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这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事实证明, 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不愧为领导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 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艰苦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在今天, 国际国内情况都发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我们更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信念, 锐意改革, 迎难而上, 坚持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和推动力量, 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形成与发展过程, 离不开亿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我们党来自于人民, 也应该植根于人民, 服务于人民。党领导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 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 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 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一定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要使群众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不断增加。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祖国的富强之道, 也是人民的富裕之道, 更加自觉地为之共同奋斗。这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

四、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推动力量。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 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 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发展很不平衡, 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基本国情就决定了中国决不能也完全不可能依靠国外进口得到解决。因此,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照中国的情况来办, 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包办代替解决中国的问题。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全部的资金和技术, 单靠外部力量的帮助不可能使我国富强起来, 基本的途径, 只能是依靠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也是一条改革开放的道路, 同时, 它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时代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国际局势发生着大变动大调整, 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 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严重挑战, 但中国共产党临危不乱, 准确判断局势, 认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基于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 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走和平发展道路, 与世界各国一道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 实现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和平发展,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之一。今天, 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 只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大局中来思考, 坚持和平发展, 那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越走越宽广。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重道远, 不会一帆风顺, 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善于总结经验, 纠正错误, 扬帆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长期探索并经历了艰难曲折才找到的, 是在继承建国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累的正确经验并纠正过去“左”的错误特别是“十年动乱”的严重错误的基础上, 而开辟的一条崭新的正确道路。

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 中国共产党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许多艰辛的努力, 但是由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实践, 人们对如何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的认识, 加上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 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十年动乱”等曲折, 特别是“十年动乱”那样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 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十年动乱”也深刻教育了中国共产党, 它没有压垮中国共产党, 而正是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力量纠正错误, 放下包袱, 轻装上阵, 扬帆前进, 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 这一点要归‘功’于十年‘文化大革命’, 这个灾难的教训太深刻了。”“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 不改革不行, 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这样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走上了新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来之不易的, 它前进的路途也不会一帆风顺,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不断总结经验, 克服困难, 纠正错误, 扬帆前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中国社会现实 第2篇

[摘要]中国改革的成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作为私有制经济,经历了限制、改造和最后取消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破除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我国现阶段发展私有制、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在发展私有制经济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必须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关键词]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合法私有财产

[中图分类号]F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0)10-0033-05

一、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关于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及其特征的科学预测中,对社会主义所有制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或一些理论构想。关于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研究和批判中发现并科学论证的。由于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什么必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关系,马克思自然从总的方面认为二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一,对私有制的批判,构成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起点。马克思在他所作的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尝试《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著作中,力图以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的剖析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主题,提出要“从私有财产同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说明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显然,马克思是把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提出来的,认为,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是“社会的财产”,这种生产资料占有方式是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的直接否定。

第二,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里,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与无产阶级的对立。

第三,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做了科学探讨。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中,马克思认为,“个别人占有生产条件不仅表现为一种不必要的事情,而且表现为和这种大规模生产不相容的事情”,“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被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代替,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四,建立未来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经之路,是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的幻想”,即试图不通过社会的革命转变,依靠资产阶级国家帮助建立社会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驳斥杜林把暴力看作绝对的坏事的荒谬观点时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这就深刻地说明,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经过暴力革命。

第五,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马克思在对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的比较中,设想未来社会“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这些是马克思所揭示的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显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二、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实践中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

1、列宁过渡时期理论和新经济政策理论中有关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

列宁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将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付诸于俄国的具体实践,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也进行了艰难探索,在公有制和私有制关系上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个国家的过渡时期在经济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因为“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征。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这就是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可以既有资本主义成分也有社会主义成分,既有私有制也有公有制。

第二,俄国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就明确地把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作为苏维埃政权的一项重要任务。相继采取了对私有制的大中小企业和地主庄园分别实行没收、赎买、改组和联合的办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之后,又提出“由继续剥夺资本家这个极简单的任务转到一个更复杂和更困难得多的任务,就是要造成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生产的条件。”可见,过渡时期结束之日,就是私有制变成公有制之时,这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实现的。

第三,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允许农民的自由贸易和私人商业的发展。列宁指出:“既然国际国内的全部经济政治条件给我们造成了这样一种经济现实,即不是商品交换而是货币流通变成了事实,……。”那么,“只有经过这条道路我们才能恢复经济生活。必须恢复正常的经济关系体系,恢复小农经济……。”这是列宁总结了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的教训提出来的,实际上已经立足于资本主义关系,允许个体私有制存在。

2、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的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无论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还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在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所有这些都只能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权宜之计。社会主义经济的最终建设目标还是要建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斯大林时代便将这种单一公有制理论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有所发展。1929年底,斯大林正式废弃了新经济政策,他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是不能建立在公有和私有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只能采取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

制这两种公有制形式。这一观点在斯大林直接领导编写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样,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在所有制上采取的是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即以国有经济为代表的公有制。这种模式曾一度成为“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效仿或流行的模式。

3、前苏联东欧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探讨

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国家一度流行的“苏联模式”的弊病日益显露,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对公有制和私有制关系进行了新的探讨。他们在设计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时,不主张把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所有制理解为单一的结构,相反,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在所有制结构的选择上,他们探讨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可不可以允许私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问题,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可不可以兼容一定形式的非公有制?对此,波兰经济学家兰格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除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外,还存在着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例如农民、工匠和小规模企业家的个人所有制。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充分肯定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捷克经济学家锡克认为,集体所有制应当和公司合营、私有制形式相并存。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由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两大部分构成,非国有经济包括私营经济。匈牙利改革的一个重要成就是私有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实践,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改革的成功也为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尤其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破除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是对立的,私有制经济经历了限制、改造直至取消的过程。这在理论上有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做科学依据,在实践上符合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新中国建国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的社会性质,使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1919~1949年);第二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49~1956年)。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就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过程。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留下来的多种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为了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就需要对这些私有制经济成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性质不同,改造的方式也不同。具体途径是:无偿没收大资本,建立全民所有制;和平赎买中小资本,壮大全民所有制;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集体所有制。这样,到1956年底,私有制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确立,过渡时期结束。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开放后,允许发展私有制,但绝不是放弃公有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之一就是突破了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经济的旧观念的束缚。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前,公有制经济比重过高,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使得生产关系某些方面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因而,对当时的很大一部分公有制经济来说,它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要调整和改革,使这部分公有制经济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在改革过程中,当公有制经济退出的份额将要达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要求的最低界限的时候,必然会发生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争论。其实,发展私有制决不等于放弃公有制。

首先,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统一关系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内的统一。改革开放30年中,非公有制经济逐渐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由对立的关系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平等竞争的统一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重大突破起始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命题,并指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两个毫不动摇”相提并论。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了宪法。其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有两处重要修改。第一,进一步明确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第二,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36条》)。这些方针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其次,国家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为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已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到前沿。2003年,国务院公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条例》指出:“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定本条例”。2007年,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2008年,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资产法》指出:“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制定本法。”这些法律都是与《宪法》所规定的“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基本法律相一致的经济法律。它们与“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一道,共同维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毋容置疑,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既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要求,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特别是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更有利于公有资产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规模经济、资本增值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有质的提高;也更有利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也能更好地发挥国有经

济的主导作用,更有效地支配着国家的主要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国民经济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对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到重要保证和领导作用。

四、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60年中,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从消灭私有制―允许发展私有制一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但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私有制、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至于现阶段为什么允许发展私有制,要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上解释,要坚持“生产力标准”。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所有制形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调整和变革所有制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不能把所有制本身是公是私,是这种形式还是那种形式,作为目的去追求。到现在为止,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未达到消灭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程度。相反,我国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具有多层次性,非公有制经济更有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和私有制不是对立关系。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是私有制。关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被认为是对立的同时,他们也认为,私有制与其他所有制一样都是历史的,最终会灭亡,但这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样,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所认为的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对立只是性质上的对立,他们并未对公有制与私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并存进行预测。而在他们去世以后这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使私有制形式不断变化;社会主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情况,个体、私营等具有私有制性质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同时存在。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现阶段暂时消灭不了,它既在世界上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存,也在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存。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的弱点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后允许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历史较短,其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也较低。从生产力方面看,我国非公经济的产业分布较广,其中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商业、运输等服务业,以及进入障碍比较低的制造业。从管理水平上看,有的非公企业低水平重复投资,追求短期化目标、违法经营、家族治理等。所有这些亟待国家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将其引导到现代企业制度上来,从而得到健康发展。

第四,法律形态的所有制要反映现实形态的所有制。研究所有制,首先要研究现实形态上的所有制,这是第一性的。而法律形态的所有制则是第二性的,它反映现实形态的所有制。法律形态的所有制即财产所有权或“产权”。马克思认为,产权是财产所有关系的法律表现,或“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我国现实形态的所有制既有公有制又有私有制,那么,在法律形态上就既有公有产权又有私有产权。国家法律在保护公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同时,必须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恰恰是由现实形态的所有制决定的,或者说反映了现实形态的所有制。

第五,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和公民私有财产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大多落到其从业者,即个体、私营业主身上,他们的合法权益很大程度上由其合法非劳动收入构成的合法私人财产体现。其他公民的私有财产除合法劳动收入构成的生活资料外,还包括由合法非劳动收入构成的各种物业资产租赁的收益,以及储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收益。这些都属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就是说,私有财产的内涵不仅包含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形式的所有制,还包括公民或私人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它比私有制具体形式宽广得多。我国未来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即将步入小康社会的公民的最大的保护,就是保护他们的合法私有财产,让他们有一定的财富积累,更快地奔向小康。宪法如果不在强调“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明确“保护私有财产”,那就不仅意味着宪法没有反映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而且意味着人们努力追求和创造财富的行为失去激励和保护。因此,为了实现小康,有必要从法律上明确保护私有财产。

五、结语

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我们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必须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不断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这就不能排斥非公有制经济,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但不能搞私有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以便不断地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地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关键是要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这就是我们在现阶段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关系时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不能搞私有化和单?公有制的辩证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2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3。

[7]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57。

[8]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斯大林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51。

[10]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78,57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8,9。

中国社会现实 第3篇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共产党宣言》写作背景及影响

《共产党宣言》创作于欧洲1848年革命爆发的前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作为共产主义同盟的政治纲领公开发表于1848年2月。共产主义者同盟脱胎于1836成立的正义者同盟。在1847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介入下,由一个手工业工人组成的德国政治流亡者秘密组织改组为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政党。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大会上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观点。大会经过辩论,接受了他们的观点,并委托他们为同盟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纲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底用德文写成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底在伦敦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德文单行本。到21世纪初,,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自己文字的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在其余四大洲的各种译本迅速扩展,在中国、日本、朝鲜、蒙古、越南、印度、土耳其、阿拉伯也都有各种译本陆续出版, “150多年来,它被译成为一百多种文字,出版了一千多种版本,发行了几千万册。”《共产党宣言》成为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成为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共产党宣言》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为工人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全世界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共产党宣言》共分为序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序言是在《宣言》发表后,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并结合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为其在各国的出版撰写了不同7篇序言。序言是对《共产党宣言》的必要补充。正文共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阐述了关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的学说;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讲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纲领和理论;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抨击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表明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三、《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必由之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开始进行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路。建国初期,我国曾经按照苏联模式进行建设,但后来实践证明,苏联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把握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宣言》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这就要求执政党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对世情、国情、党情,要有正确的把握,懂得如何确定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按照历史方位提出现阶段的治国方略,以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是一个执政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挫折,按照中国的实际国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决反对中央集权制统治,在经济上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模式。党的十三届三中后,我國按照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加快推进小康社会步伐,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任务,我国的经济发展飞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又一次用事实有力地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问题上的创新,坚定不移地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共产党宣言》在中国问题的延伸与创新。任何具有活力的理论都能在实践的过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共产党宣言》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本着对历史、党、国家和人民负责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依靠集体智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具体的国情很好地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在经历了照搬硬套苏联模式、大跃进、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后,党和国家在经过认真反思、总结后,结合中国的国情,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提出了“中国特色论”、“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市场经济论”等理论;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在江泽民同志的带领下,提出了“三个代表”、“三个先锋队”、“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理论;21世纪初,在全面构建小康社会之时,新一届的领导人在胡锦涛同志的带领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等理论,共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比《共产党宣言》,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容上与《共产党宣言》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可以这样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全就是对《共产党宣言》文本的第二次重构,是对《共产党宣言》的继承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三)《共产党宣言》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未来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个自由人联合体的科学论断,使人类社会和谐理论由空想转为科学。不仅如此,《共产主义宣言》论及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高度发展,人民群众的广泛的民主政治参与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共产党的领导是建立、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顺应时代潮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战略举措,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国和国家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现代化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其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基本特征、重要原则、主要任务及落实举措的相关论述是《宣言》中光辉思想的继承、丰富与发展,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也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重大认识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中国社会现实 第4篇

一、在该联合作用机制中, 经济增长的涓流效应和扩散效应

在该联合作用过程中, 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涓流机制和扩散机制来影响贫困状况。具体来说,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 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得到扩展, 经济活力也逐步提升, 同时政府的财政和税收收入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使部分贫困者可以实现就业, 改善自身收入地位, 而且还促进政府相应的扶贫政策绩效的提高, 从而为贫困问题的缓解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 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和技术能通过乘数机制而得到扩散, 并且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公共服务会逐渐得到普及, 从而有利于改善贫困者的非收入状况。

然而, 结合相关理论研究结果和现实经济状况, 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上述两类机制并不会自动地发挥作用, 其最终减贫效果受到经济社会环境, 特别是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具体来说, 当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 现有的收入分配体制越有利于穷人, 那么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就越明显。而对于贫困群体自身而言, 单个的贫困者无力改变现存的经济增长状况和收入分配体制, 或者说他们是经济增长结果和收入分配制度的被动接受者。

从中国实际情况看, 世界银行在2009年发布的《从贫困地区到贫困人群:中国扶贫议程的演进中国贫困和不平等问题评估》报告表明,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中国的一系列经济改革帮助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这对于中国取得的扶贫成就至关重要。1981—2005年期间, 实际人均G D P实现了年均8.3%的增长速度, 贫困人头指数年均下降7.1%。因而, 人均G D P每增长10%, 贫困率就降低9%。同时, 该报告还指出, 尽管经济增长对扶贫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其扶贫效应已经开始下降。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 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 就能使贫困率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 然而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 贫困率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已经下降到1左右。

二、在该联合作用机制中, 人力资本主要影响经济成果的分享

随着研究的深入, 部分学者开始重视人力资本反贫困效应的发挥。他们强调贫困者可以通过一些行为和方式来改善其参与收入分配能力, 从而能有效地分享到经济增长成果, 并最终摆脱贫困。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指出, 以教育、技能、健康等形式存在的人力资本, 不仅对个人生活是重要的, 而且能够使个人更有效地参与经济与政治活动。在这个意义上, 人力资本的缺乏, 或具体来说即教育机会的缺乏以及不能享受到有效的医疗保障, 不仅是贫困的表现也是贫困产生的实质原因。因此, 通过必要的人力资本的培养, 贫困人群就可以重新获得被剥夺了的“基本可行能力”, 从而为他们的长久脱贫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 在我国反贫困政策选择中, 对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大学毕业就业困难学生的技能培训、创业支持、职业指导、求职介绍将是一项长期的制度建设。

但是, 尽管现有的研究已充分表明人力资本对个人收入状况的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贫困者也认识到人力资本对其贫困状况的缓解意义重大。然而在现实经济中贫困者的人力资本存量一般较低, 其人力资本的投资倾向也较小, 同时当劳动力市场不健全时, 贫困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难以通过市场体系的供给机制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

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 个人的受教育状况以及营养和健康等人力资本因素是影响其收入状况的重要因素, 并进一步对个人的贫困状况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产生重要的影响。姚毅等 (2010) 借助“中国营养健康调查” (C H N S) 数据库从统计描述和计量分析两个方面考察了教育水平对于城市家庭贫困状况的影响。其结果表明:从统计分析来看, 户主为初中以下学历的城市家庭的贫困发生率为47.06%, 而户主为初中以下学历的城市家庭的贫困发生率仅为22.11%;从计量分析结果来看, 户主的教育程度能显著改善城市家庭的贫困状况, 其边际效应为负的0.15。张车伟 (2003) 的研究在控制了营养和健康变量内生性的前提下, 估计了不同的营养和健康指标在中国贫困农村的弹性和回报。其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营养和健康指标都会影响到农村的劳动生产率, 其中, 营养摄入和疾病的影响最为显著。平均来看, 卡里路的摄入量每增加1%, 种植业的收入会相应增加0.57%;而家庭劳动力因病无法工作的时间每增加一个月, 种植业收入将减少2300元。

三、在该联合作用机制中, 社会资本主要影响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

实际上, 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面向于未来预期收益的投资, 从最初的人力资本投资到其最终的价值实现经历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人力资本的匹配以及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三个阶段, 而人力资本价值的最终实现程度 (即人力资本的支付) 取决于上述三个渠道的畅通, 这不仅取决于现有的市场正式规则和制度, 还受到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具体来说, 社会关系网络 (社会资本) 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三个阶段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而最终影响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

首先, 社会资本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对于该问题的最早也是最经典的研究是科尔曼的《人力资本构建中的社会资本》一文, 他指出在教育信贷市场不完全或缺失的发展中国家, 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们筹措子女学费、获得教育信息和机会的重要渠道, 故而社会资本对家庭人力资本的积累有显著的影响。处于同一社会关系网络的个体之间存在着互相模仿和互相竞争的关系, 正是这种关系的存在使得网络成员之间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大小和类型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

其次, 社会资本影响人力资本的匹配。个人就业状况的改变不仅仅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个人工资收入水平的改善也并不完全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来实现。如格兰诺维特等的研究发现60%~90%工作是通过非正式渠道 (主要是社会关系) 找到的;同时还发现社会关系网络和个人工资收入状况密切相关。由此看来, 社会关系网络对个人工作的搜寻以及个人的工资状况改善至关重要。

再次, 社会资本影响人力资本价值实现 (即人力资本的使用) 。从经典的工资决定模型——内部人—外部人模型可以看出, 模型在两大理论假设的基础上, 主要从厂商的角度分析了工资决定和就业。然而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看, 作为内部人的雇员具有一定的讨价还价能力能影响厂商的工资决策, 从而获得生产的联合剩余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充分就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 其原因在于内部人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社会网络关系, 而正是由于这种社会网络关系的存在使得内部人能有效地传递信息, 并通过社会网络关系所衍生的网络信任和网络互惠有效地解决“囚徒困境”而节省交易成本。

综上所述, 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的三个阶段均产生重要的影响, 进而影响个人的基本可行能力, 并最终影响在分享经济增长成果时个人在收入分配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社会资本匮乏是导致城乡居民 (家庭) 贫困发生的重要因素, 而通过改善贫困者社会资本状况能有效降低其陷入贫困的可能。如边燕杰 (2004) 的研究表明, 社会关系网络 (社会资本) 的网顶、网差、网络水平和网络规模等变量是影响个人和家庭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还会影响其相对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观评估。同时, 王朝明等 (2009) 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社会资本总量对于中国城市贫困家庭人均贫困距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 网络规模、网络差异、互惠、参与和共享等不同纬度的社会资本也能显著改善城市贫困家庭的贫困状况。

四、结论及建议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结论:第一, 单一时点上的贫困状况的产生是经济增长因素、人力资本因素以及社会资本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交互效应;第二, 贫困问题的本质是一个动态问题, 即微观层面的贫困状况随着上述三个方面因素的作用, 而处于不断地变化过程之中, 单一时点上的贫困状况仅是贫困动态演化中间过程的外在表现, 而非其最终结果。

由上述结论我们可以看出, “中部崛起”计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国家级贫困县”的设置和反贫困的“区域开发战略”、“整村推进计划”等反贫困的经济增长策略并不能自动地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 其实际绩效的发挥取决于贫困家庭相应资源禀赋的积累, 取决于贫困家庭脱贫能力的构建。而人力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性资源, 对于贫困状况的缓解至关重要。同时, 社会资本对于贫困状况也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因而, 中国未来反贫困政策调整应通过相应政策提高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 从而提高其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能力, 并使得我国贫困问题最终得到有效的缓解。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在此情况下, 中国城乡贫困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表现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 而相对贫困日益凸显的局面。本文结合贫困研究的相关理论, 着重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对中国城乡贫困发生机制进行了理论解读。

关键词:贫困发生机制,理论解读,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1]王朝明、姚毅: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1990—2005[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3) .

[2]世界银行:从贫困地区到贫困人群:中国扶贫议程的演进中国贫困和不平等问题评估[R].2009 (4) .

[3]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2.

[4]姚毅、王朝明:中国城市贫困发生机制的解读——基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J].财贸经济, 2010 (10) .

[5]张车伟:营养、健康与效率——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证据[J].经济研究, 2003 (1) .

[6]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9.

[7]格兰诺维特著, 张文宏译: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8]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5) .

中国社会现实 第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这一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引领、激励我们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要随之而不断发展。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它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的政治信仰,在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显现出巨大的指导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面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旗帜,是一面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近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现出无可置疑的真理性、科学性,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和回答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它不但回答和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它一经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就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联系社会现实,张开想象的翅膀 第6篇

首先必须掌握漫画针对性、讽刺性、幽默性的特点,其次是联系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张开想象的翅膀,感悟作者的意图,认真品味漫画蕴涵的寓意,才能概括出正确答案。

现试举几道中考漫画题一一解说,供2005年的考生参考。

一、采用象征手法,寓情子物。

漫画常使用象征手法,借助某一事物的形象,以表左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从而使抽象的情理具体化,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领会漫画含蓄而深刻的意思,同作者产生共鸣。

[例1]下面是一幅寓意深刻的漫画,想想看它蕴涵着当今世界一个怎样的重大社会问题。

(2004年甘肃省中考题)

[解说]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境界。考生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只被瓜分得伤痕累累、碎片黄飞的苹果,原来像一个布满经纬线的地球仪。再从标题“一个苹果”,考生自然会联想到这只苹果的象征意艾。这只苹果的处境和当今的地球是何等的相似。于是,“只有一个地球”的概念油然而生。原来,作者是想借“一只苹果”这幅漫画,警示人们“要保护地球,爱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作者用苹果的伤痕累累,象征当今地球的满目疮痍,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共同谴责那些不加节制地开采、掠夺,浪费矿产,强占耕地,毁坏自然资源,造成地球资源困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威胁人类生存的罪恶行为。画面形象生动,所蕴涵的意思是深刻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鲜明的。只要关心我们的生活环境,具有一点良知的考生,都能理解这幅画的深刻含义,与作者产生共鸣,并作出正确的答案。

二、采用拟人手法,以物喻人。

漫画中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富有形象性、生动性,使读者便于理解,产生联想,这样就能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深思。同时,拟人手法能表达强烈的爱憎感情,增强其感染力和战斗力。

[例2]看下边这幅漫画,完成下面两题:

1、用简洁语言概括画面内容。

2、看了这幅漫画,你一定有许多感想,请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2002年黄冈市中考题)

[解说]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作者在《伯乐收了好处费》这组漫画中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揭露了当今社会中的腐败现象,诙谐而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画面通过肥猪向伯乐行贿,得到“千里马”的称誉后,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的神态,针砭了当今社会中行贿受贿的丑恶现象。读者从画面中可以看到肥猪嚣张的气焰,其言行令人啼笑皆非,怒不可遏,增强了读者对行贿受贿者的憎恨和厌恶之情。而伯乐受贿这一现象,更让读者联想到当今社会至上而下。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根深蒂固的腐败现象,从而警示人们,腐败是社会主义肌体的毒瘤,反腐倡廉,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决不可掉以轻心。要全民共诛之,全党共讨之,才能把反腐倡廉的工作进行到底。如果考生爱憎分明,又对漫画有如上诸多想法的话,答题中遇到的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三、采用夸张手法,寓理于境。

漫画中运用夸张手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或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用讽刺或歌颂来感染读者,引起联想、深思和共鸣。

[例3]请你仔细观察下方题为“僵持”(鸟和蚯蚓)的这幅漫画,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可以对画面进行描述、说明,也可以根据画面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还可以展开联想,发表议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00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题)

[解说]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境界、思维品质和分析说理能力。漫画中一只貌似强大的肥鸟正在凶猛地吞食蚯蚓,它的尾巴却被蚯蚓死死地缠着,陷入“僵持”不下、忧心忡忡的尴尬境地。弱小的蚯蚓怎么会缠住肥鸟的尾巴呢?原来,漫画家用的是夸张手法,意在通过蚯蚓缠住肥鸟尾巴这种情境,警告人们:“人在鲸吞动物的时候,也会遭到动物的报复。”另外,画家的画中有画,画外有音,它还告诫人们,弱小者未必弱小,强大者未必强大的道理。漫画揭露了强食者外强中干的本质,带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同时,也使施暴者颤栗,寝食难安。考生如果能联系生物圈中弱肉强食、以强凌弱等现象,对漫画进行描述、说明或编成小故事的话,阅卷老师一定会拍手称赞。思维敏捷的考生也许会联想到2002年一度报道的“非典”病毒是由果子狸引起的新闻和人们谈“非”色变的情景,可以此为话题发表联想,展开议论。或许考生会以当前美英联军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为话题,谈及貌似强大的美英联军至今陷在战争泥潭,致使恐怖愈演愈烈的尴尬局面。像这样富有时代气息的好文章,定会赢得评卷老师的首肯。或许考生会另辟蹊径,写赞扬弱小者不畏强暴,与施暴者进行英勇斗争的话题,其效果一定不同凡响。

网络热词与现实社会 第7篇

2009年, “贾君鹏, 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红极一时, 成为大众焦点。为什么这句话却可以在短短5小时内便引发20万网民的点击浏览和近万民网友参与跟帖呢?这就要说到它的特殊历史涵义了。网上的一位名为“并非司马迁”的作者便赋予了这一事件更深的情感:“一句儿时在街边玩耍时, 才会听到的熟悉的简讯, 却夹带起我们心中一串幸福却苦涩的回忆, 看似诙谐好笑的一句话, 这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一个挚友。”这段话, 无疑说出了许多70、80后学生时代的心声——那些年里, 放学回家便会在弄堂里和小伙伴玩耍, 只要听到远方有人喊:“某某某, 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就知道要到点回家吃饭了, 内心透着无限的温暖。“贾君鹏事件”是一种对儿时纯真友谊的一份执著与怀念。这也恰恰反映出当今社会人们内心潜在的孤独和寂寞, 再也没有那个你值得信赖的朋友替妈妈传话。而若这现象映射到公司, 所有人都处于竞争的位置, 没有人会把老板的意思正确传达, 映射到社会, 所有人都处于独立的位置, 没有人会为别人真心着想。所以, 这也是对“贾君鹏事件”爆红最恰当的解释, 人们正在渴望着这种和谐友好的社会关系。网络热词之所以“热”也就是由于大家对一种共同情感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引起的共鸣。

2010年, “给力”一词更是红遍全国各地。关于这个词的出处, 也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网友在世界杯期间说得最多的不是“越位”, 不是“进了进了”, 而是“给力”。另一种说法是, “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在海南话和闽南话中“给力”就是很棒、很精彩的意思。长期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吉林大学副教授叶君表示:“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这两个词, 但是“给力”和“不给力”这两个词在民众中人气狂飙的现象很正常,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说明社会的活力和民众很强的创新意识, 人们正在试图用这种更为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笔者认为“给力”一词之所以可以迅速走红, 是由于简单且直接的“给力”能让我们给一些我们真正值得骄傲的事一句激励。

2013年, “土豪”的出现则更反映了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理。“土豪”本是革命时代的词语, 在21世纪的今天, 却以“反讽式”的全新含义兴起, 隐喻着中国社会已进入一种明显的贫富差距悬殊的两极社会, 犹如回归到当年的那种状态。

综合2009年至今的各种网络热词, 我们不难发现网络热词的特点:创新性、实用性和诙谐性。创新性表现在, 这些词往往自其出现后, 最初涵义被改变或曲解才为大众所接收和广泛传播;实用性表现在, 网络热词发源于网络, 但由于精炼且寓意丰富而被广泛使用于现实生活;诙谐性表现在, 网络热词往往带有“黑色幽默”式的调侃与讥讽, 可以给网络交流和现实沟通增添不少乐趣。虽然人们对网络热词褒贬不一, 但我们不能否认在某种程度上它确实反映出了社会现状。可是我们也要正视某些网络热词的负面影响。比如“屌丝”“矮挫穷”等, 它们所引起的舆论是一种病态的社会精神, 这也是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传统媒体尤其是极具强势的党报、电视、电台, 它们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 因此, 传统媒体应该对网络媒体加以正确引导。最为“给力”的“舆论监督”应是传统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合力, 网络媒体发掘网络热词, 传统主流媒体将网络热词作为引导舆论的参考, 从而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 更富“正能量”的社会。

参考文献

[1]于丽霞.网络热词传播原因及效应探析[D].太原:山西大学, 2013.

中国社会现实 第8篇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

2008年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与以前年度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包括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相比, 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一是增强了报告内容的实质性。2008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和绩效进行了相应的披露, 根据行业的特点对相关社会责任的履行有了一定的重视, 部分报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是提高了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度。尽管大部分报告未对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问题给予有效回应, 但是从报告中可看出, 绝大部分内容对员工的履责绩效披露较为具体, 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履责也有了一定的涉及。三是提高了报告的规范性。虽然一部分报告缺乏较为正式和规范的社会责任报告形式, 但是部分企业已参考国际社会责任报告的标准制定, 编制报告, 增强了报告信息的可比性。

笔者收集了2008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有效样本共368家, 利用社会责任专业咨询机构——润灵公益事业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得分, 对2008年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梳理, 发现了几个新特点。

1. 总体质量不高

368家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整体得分偏低, 平均为29.58分, 远远小于总分的一半。同时分值的分布也很广泛, 最高为72.09分, 最低为15.2分, 只有24家公司的总分超过了50分, 占6.52%, 说明上市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水平还较低。另外, 在这些上市公司中包括金融和保险公司22家, 平均为44.21分, 50分以上的有10家, 说明金融类公司的社会责任得分高于其他公司。如果将这些公司剔除, 那么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报告质量更差。

2. 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所有制结构分布发生了改变

在368家上市公司中, 国有产权控制的企业占73.9%。尽管发布报告的主要以国有产权控制的企业为主, 但是与以往年份相比, 非国有产权控制的企业逐渐增加。在资本市场上, 国有产权控制的企业占绝大多数是由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的。随着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非国有产权控制企业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分析

2008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虽然从各方面看都有了很大改进, 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

1. 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法规和准则不完善

我国的社会责任法制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虽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关法律法规众多, 如公司法、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但都不是专门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而制定的, 大多数规定不仅过于原则化, 而且零星分散在各法律法规中, 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另外, 还缺乏规范的社会责任审查体系和有效的监督评价体制。法律法规存在漏洞、监管存在缺失, 导致企业对社会责任采取漠视甚至逃避的态度。

深交所虽然鼓励上市公司按照《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国际标准执行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但是并未形成自己的标准。上交所发布的2008年年报工作备忘录第一号, 提供了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格式、董事审议社会责任报告的工作底稿, 但内容简单笼统, 如“公司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 至少要关注公司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 例如对员工健康及安全的保护、对所在社区的保护及支持、对产品质量的把关等”。这些笼统的提法大而化之可操作性较低。

2. 企业还未真正将社会责任纳入战略规划

企业履行和披露社会责任有两种动机:资源价值需求、合法性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积累声誉资本, 履行和发布社会责任信息或报告, 会对企业的声誉产生影响。只有在得到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时, 如员工认同、消费者忠诚、投资者偏爱、合作者支持、行动集团认可和媒体称赞, 企业的声誉资本才能逐步积累。企业的声誉是一种难以“获得”和“维持”的资源, 也是最难以被其他企业复制或模仿的无形资产。良好的企业声誉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可增加企业的财务回报, 因此有远见的企业会主动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战略规划中, 这是资源价值需求。而合法性是对适当性、可接受性和期望性的社会判断, 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 其行为方式与社会预期要基本一致, 主要体现为公众、政府对企业这种生产组织认可和支持的程度。这也是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和规则体系推动和强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而执行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是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合法性一旦受到质疑, 便会遭到公众的谴责和抛弃及政府监管力度加强。因此, 在现实中为了不影响生存发展, 企业往往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方式以适应或达到公众和政府的期望, 这也就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目前, 我国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还处于合法性阶段, 还未主动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一种资源, 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中, 造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质量较低。

3. 各利益方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不强烈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 不论是企业自身, 还是投资人、债权人或公众,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并没有期望的那样强烈。除了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有较高的需求之外, 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对企业社会责任几乎没有迫切的需求。尽管多年的市场经济建设使得企业和公民对企业社会责任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了解欲望还很低。需求低导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无适用之处, 这也是造成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迟滞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作为上市公司中最大群体的普通个人投资者, 主要将投资行为定位于中短期, 以赚取股票买卖差价为主要目的, 不关心企业的基本面, 导致企业缺乏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

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质量的措施

1.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结构的决策者和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影响力量, 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动因主要是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 或迫于公众或企业社会责任组织的压力, 说明了目前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以强制性为主, 也进一步说明了在未形成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大背景下, 政府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上的作用 (尤其在初期) , 强制性作用很明显。今后, 政府应通过立法、行政管理、对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引导, 建立和强化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压力机制 (如制定社会责任考核标准) 和利益诱导机制 (如制定社会责任奖励标准) , 制定更多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全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有较大程度提高的情况下, 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信息自然会由强制性向自愿性转变。

2. 媒体应增加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需求报道

新闻媒体的广泛影响力和惊人的传播速度, 可迅速将单个或部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评价转变为公众和社会评价甚至国家意志, 从而对企业有较强的督促作用。企业面临的媒体压力越高, 就越有可能披露高水平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媒体曝光的次数提高了企业被关注程度, 导致企业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监督。因此, 一方面利用媒体曝光, 促使企业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力度;另一方面, 也可利用媒体进行宣传, 促使全社会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 以提高不同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多少和好坏的判断能力。

3. 企业要尽快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目前, 大部分企业还未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企业内部也未设置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2007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对500家国有企业的调查表明:10%的企业设有社会责任部, 10%设有可持续发展部, 21%设有环境管理部, 42%设有公共关系部。由此可看出, 大部分企业还未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专门的一项工作对待。而在国外, 凡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声誉卓著的企业, 无不建立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要求的较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融为一体。企业通过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日常运营和信息沟通中, 观念也会由合法性向资源价值转变。

4. 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要起模范作用

新古典企业理论把国有企业看做一种企业制度, 用于弥补现有制度的缺陷, 以实现经济社会整体利益的增长。国有企业特殊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它应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国有企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主体, 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众多的利益相关者, 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社会地位, 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上市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代表, 由于具有先进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现代管理理念, 拥有较多的利益相关者, 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因此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要率先而行, 起到示范效应, 带动一般企业和非上市公司, 共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通过供应链所带来的压力, 激励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策略研究 第9篇

一、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初步定义

纪录片的类别划分纷繁复杂, 业界难有统一的分类标准。 如果按题材属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人文历史纪录片、自然地理科教纪录片、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等。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就是以当代社会为背景, 关注时下社会进程中正在发生和发展的事情、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矛盾, 或关注处于时代变革中的个体命运, 并以之为拍摄对象, 从中找出带普遍性的社会现实问题、剖析矛盾, 在促进矛盾解决中推动社会前行和发展, 进而呈现出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发展轨迹。因此,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照相式”、“镜子式”的记录, 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活相册”。其反映社会、记录历史的作用尤其明显。

二、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现状和困境

(一) 题材选择广泛和创作手段多元化, 导致当前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数量趋少

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艺术门类。它以真实人物或真实事件为表现对象, 不经虚构而直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的一种影片类型。因此, 它可以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 为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领域和自由的创作空间。在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早期, 由于社会环境和创作理念、手段的制约, 基本承袭了新闻电影纪录片的模式, 主要是为宣传服务。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纪录片界秉持着对现实生活的高度关注, 高举纪实主义的大旗, 生产出一大批关注社会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 如《流浪北京》《藏北人家》《茅沿河的船夫》、 《江湖》《老头》等。他们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 关注他们的情感、命运和奋斗历程。这一时期, 《沙与海》《最后的山神》先后斩获亚广联电视大奖, 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遗憾的是, 进入21世纪, 由于数字虚拟技术与纪录片创作的紧密结合, 在丰富了纪录片创作手段的同时, 也导致纪录片工作者将视线密集地转向历史人文和自然地理科教题材, 少于把镜头对准当代中国人最为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和焦点问题。于是,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数量趋少, 优秀作品更是凤毛麟角。与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发展迥异的是, 大投入、大手笔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和自然地理科教纪录片大获丰收。从《复兴之路》到《大国崛起》, 从《考古进行时》到《消失的古国》, 从《庐山》到《畅游中国》, 从《腾冲腾冲》到《东方主战场》 等, 这类纪录片成为当前纪录片创作的主流。综上,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规模较小、播出和放映数量偏少, 有影响力的作品更少。

(二) 事件发展难以预判, 拍摄时机稍纵即逝, 难以把握

纪录片与故事片虽然同为影视艺术门类, 其创作方式、方法却迥异。前者追求真实和纪实, 后者可以虚构和表演。故事片可以通过策划、导演、编排、表演等方式进行创作, 而纪录片只能基于真实和正在发生的前提进行创作, 尤其是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更是如此。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记录过程和事件的发生是同时进行的, 创作者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很难做到准确的预判。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纪录片创作来说,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很难用重演、“搬演”、口述、数字虚拟技术等方式来进行创作, 这就大大增加了创作拍摄难度。因此, 对大多数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者来说, 通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用等拍、多拍、抓拍等方式来把握住拍摄时机, 难度很大。

(三) 制约因素多, 创作周期“短、平、快”, 很难生产出优秀作品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大多关注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真相等, 从而展现出当下的中国正在发生什么。其在传播过程中, 逐渐对社会产生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的大小就是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和魅力所在。然而, 这类纪录片与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科教等题材的纪录片相比, 拍摄周期长、投入大, 成本与回报不成比例, 且更易触碰“敏感区”, 因此操作难度大。目前, 中国纪录片的生产更是栏目化运作模式, 管理者考核创作者的是质量, 更是数量。因此, 创作者出于“趋利避害”本性, “关注个体生命与生存状态的纪录片消失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更多是宏大叙事、重构历史的作品。”正因为以社会现实题材为创作对象的纪录片严重缺失, 让中国纪录片对人的命运和社会发展进程缺少关注, 因此很难产生优秀作品, 也就缺乏角逐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选题策略

(一) 切合时代背景

纪录片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由于关注个体命运、反映社会真实, 集聚了越来越多的目标观众。当前一个现状就是, 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引发了劳动力人口大迁移。但是, 劳动力在迁移过程中却遭遇融入城市的种种隐形壁垒。于是, 留守群体就成了当下中国的阶段性写照。纪录片《姐弟》中, 留守在家的7岁姐姐带着5岁弟弟一起生活, 他们的生活就是留守儿童群体生存状态的缩影, 最具典型性。反过来, 空巢老人也一样。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正是纪录片《那山那老人》的突出特点。 转型时期, 中国面临着很多复杂的现实问题, 空巢老人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他们辛苦大半生却享受不到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 甚至有些老人还陷入了老无所依的境地, 这些都将触发人们的思考和社会的反思。总之,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要切合时代背景, 或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风貌, 或揭示时代本质、触及社会矛盾。

(二) 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当下, 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养老保障、子女教育、扶贫攻坚等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它们既是社会热点, 也是焦点问题。这些不能只是新闻关注的热点, 更应成为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选材的焦点。2012年, 朱宇导演的《造云的山》, 是一部关注旷工生存状态的纪录片, 表现了在恶劣环境中劳作的石棉工人虽然过着艰苦和与世隔绝的生活, 但他们苦情却不悲情, 因为他们看得到生活的希望。观影后让人反思中国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应该如何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2015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食品工厂的“黑洞”》, 关注当下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记者深入工厂进行隐蔽式采访, 在历时3个多月的调查采访过程中, 以严谨客观的态度, 忠实记录下观察到的事物。通过层层推进的情节, 多角度、多机位的镜头呈现, 充分发挥了电视新闻纪录片的特长, 画面生动, 细节抓人。该片重在回应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引导人们重新审视食品安全监管问题, 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三) 关注普通人的命运, 发现人性光辉

就普通人的心态来说, 总是会关心身份地位和处境与自己相近的人。如何让纪录片拥有众多的观众和持久的生命力?只有把镜头对准人, 尤其是普通人。人既是构成社会的个体, 又是社会的主体, 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始于人, 后又回归于人。2013年, 焦波导演的《乡村里的中国》把镜头对准了沂蒙山革命老区沂源县杓峪村, 以一个小村庄为切入点, 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环境保护、农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等诸多社会现实话题, 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农村形象, 既生动有趣, 又深刻感人。曾多次执导央视春晚的金越评价《乡村里的中国》直观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农民不同个体的喜怒哀乐、家庭关系和民俗民风, “是这个时代有记录意义的、不可多得的中国农村生活标本。”最终, 该片斩获电影华表奖等十多项大奖, 成为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典范。普通人是纪录片关注的重要对象, 只有讲好普通人的故事, 才能更好地引起人们的共鸣, 进而映射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

四、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拍摄技巧

(一) 平等沟通, 充分了解;融入生活, 建立感情

一直以来, 纪录片强调“真实是生命, 强调摄像机与拍摄者应隐匿如墙上苍蝇一般, 客观记录事件的发展, 以便呈现不加干预的真实影音。”但是, 拍摄者和被拍摄者都是鲜活的人, 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隐匿如苍蝇”真的能做到吗?对被拍摄对象而言, 拍摄者就是“不期而至、来意不明的陌生人、窥视者”。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生存, 谁也不期望自己能够如玻璃般透明。裸露灵魂的不适肯定大大超过裸露躯体的不适, 而展现出来的多是躲在某种面具后的假象。因此, 每当扛着摄像机把镜头对准被拍摄对象时, 必然遭遇一个前提, 就是与被摄对象的沟通和了解。这种沟通和了解能否达到双方认同决定了记录程度的深浅, 甚至纪录片最终的成败。

编导在拍摄《深山不归人》时, 开始见到的场景是深山寨顶长年住着一户人家, 每天举行的升旗仪式寓示着主人公似乎过着桃园般的美好生活。然而, 事实真是这样吗?拍摄之初, 我们没有直接扛起摄像机关注对象的一举一动。拍摄双方只有在平等的视线里呈现出拍摄者的坦率与真诚, 被拍摄对象才能在确定后把我们当做朋友, 才能让我们了解他的真实生活。开始, 我们和主人公一起生活在岩洞中, 所有的工作就是聊天, 一起劳动。几天下来的沟通了解加上不期而至的雨让我们的拍摄发生了戏剧性改变。由于连续的下雨, 无法下山买粮, 凑巧的是女主人在这个时候病倒了。眼看就要“弹尽粮绝”, 主人公触景生情, 往日在深山里的艰苦生活历历在目, 常年累积在内心的悲苦一下宣泄出来, 号啕大哭……此情此景, 我们迅速抓起摄像机, 拍下了这段真情流露。由此, 我们开始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这个时候主人公不再拒绝我们的摄像机, 不再拒绝我们对他内心世界的窥视, 纪录片创作正式开始。在创作纪录片《姐弟》时, 我们不但是纪录片编导, 更是小姐弟生活中的朋友。在拍片的同时, 照顾着小姐弟的生活, 我们也自诩为他们的保姆。所以全片中没有一个姐弟俩表现出胆怯的镜头。所以, 对于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拍摄, 我们首先要和拍摄对象建立真情实感, 相互信任, 他们才会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我们, 才能打动观众。

(二) 记录真实, 捕捉细节, 找准拍摄时机

细节是电视画面语言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对观众而言, 细节是能够刺激人的感官系统, 进而可以获取人的注意力的有效视听元素。真实、生动, 有丰富内涵的细节具有震撼人心的画面表现力, 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 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纪录片《姐弟》中人与狗的亲昵、小姐弟俩相互分享盒饭、弟弟捡起掉在地上的零食、弟弟等父母而找姐姐撒娇哭泣、大年三十夜姐弟俩放烟花等细节描写, 串起小姐弟俩的生活状态和轨迹, 将留守儿童无助、无依的真实生活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将留守儿童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增强了全片的感染力。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关注对象是生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个体。他们在时空延续中按照自己的轨迹生活。如何在不同时空中捕捉到扣人心弦、让人感动的细节, 拍摄时机也非常重要。关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两部纪录片《姐弟》《那山那老人》拍摄时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传统农历春节前后, 是因为春节对中国人来说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几千年来, 春节是中国人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然而, 社会化进程中劳动力迁移、农民工进城造成了“制度性”留守群体的产生。本该春节合家团聚的一个个家庭却变成了两地相思, 给观众留下思考, 给社会留下反思。

(三) 提炼主题, 讲好故事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 思想是纪录片的灵魂, 主题是纪录片的主旨、观念或思想, 是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形成的。纪录片中素材的选择与安排都是围绕主题进行的。然而,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一开始很难确定好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始讲故事。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主题大多是在拍摄中不断总结、修正和提炼出来的。纪录片《暖冬》是反映一家高山少数民族家庭的故事。与一般纪录片一样, 可以展现他们的坚强、亲情和相互守望相助。然而, 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 拍到的是他们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最终社会介入并帮助了他们。于是主题就修正提炼成一个讲述社会大爱的故事。

纪录片的核心诱惑是讲好故事。好故事未必是好作品, 但一部好的作品必然是一个好的故事。正是由于故事, 纪录片才具有了影视剧或戏剧的成分。没有故事的纪录片难以打动和留住观众。纪录片《深山不归人》所讲述的故事可以用“一部个人史来概括, 却囊括了三个人物以前、现在和今后的命运, 折射出的却是几个不同时代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故事围绕“逃避——生活艰难——努力改变——萌生归意”展开。在他们回归的过程中, 折射出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 观众也从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五、结语

就普通人的心态来说, 总是会关心身份地位和处境与自己相一近部的优人秀。的如纪何录让片纪作录品片应拥当有以众时多代的为观背众景, 和关持注久当的代生人命的力生?存只状有态把或镜社头会对发准展人的, 进尤程其, 是通普过通纪人实。手人法既真是实构地成记社录会下的当个代体人, 的又情是感社、会命的运主、困体惑, 社和会奋的斗变, 或革记和录发下展中始国于社人会, 后发又展回的归轨于迹人, 从。2而01担3负年, 起焦为波时导代演留的影《、乡为村历里史的写中真国的》社把会镜责头任对和准历了史沂责蒙任山。革由命此老可区见沂, 源优县秀杓的峪社村会, 现以实一题个材小纪村录庄片为作切品入是点一, 展种现对了生中活国的农尊村重的和巨理大解变, 也迁是、环对境人保的护价、值农与民尊的严精的神关追怀求和和维物护质, 追担求当等着诸抚多慰社情会感现、沟实通话心题灵, 塑的造责出任一, 带个给个观鲜众活安的慰农、村思形考象和, 希既望生。 动在有记趣录, 真又实深生刻活感的人同。时曾, 多达次到执了导温央暖视人春心晚、启的迪金智越慧评、价传《播乡价村值里观的念中的国目》的直, 观这鲜也活正地是呈社现会了现中实国题农材民纪不录同片个社体会的责喜任怒和哀社乐、 会家价庭值关的系终和极民体俗现民。 风, “是这个时代有记录意义的、不可多得的中国农村生活标本。”最终, 该片斩获电影华表奖等十多项大奖, 成为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典范。普通人是纪录片关注的重要对象, 只有讲好普通人的故事, 才能更好地引起人们的共鸣, 进而映射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

四、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拍摄技巧

(一) 平等沟通, 充分了解;融入生活, 建立感情

一直以来, 纪录片强调“真实是生命, 强调摄像机与拍摄者应隐匿如墙上苍蝇一般, 客观记录事件的发展, 以便呈现不加干预的真实影音。”但是, 拍摄者和被拍摄者都是鲜活的人, 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隐匿如苍蝇”真的能做到吗?对被拍摄对象而言, 拍摄者就是“不期而至、来意不明的陌生人、 窥视者”。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生存, 谁也不期望自己能够如玻璃般透明。裸露灵魂的不适肯定大大超过裸露躯体的不适, 而展现出来的多是躲在某种面具后的假象。因此, 每当扛着摄像机把镜头对准被拍摄对象时, 必然遭遇一个前提, 就是与被摄对象的沟通和了解。这种沟通和了解能否达到双方认同决定了记录程度的深浅, 甚至纪录片最终的成败。

编导在拍摄《深山不归人》时, 开始见到的场景是深山寨顶长年住着一户人家, 每天举行的升旗仪式寓示着主人公似乎过着桃园般的美好生活。然而, 事实真是这样吗?拍摄之初, 我们没有直接扛起摄像机关注对象的一举一动。拍摄双方只有在平等的视线里呈现出拍摄者的坦率与真诚, 被拍摄对象才能在确定后把我们当做朋友, 才能让我们了解他的真实生活。开始, 我们和主人公一起生活在岩洞中, 所有的工作就是聊天, 一起劳动。几天下来的沟通了解加上不期而至的雨让我们的拍摄发生了戏剧性改变。由于连续的下雨, 无法下山买粮, 凑巧的是女主人在这个时候病倒了。眼看就要“弹尽粮绝”, 主人公触景生情, 往日在深山里的艰苦生活历历在目, 常年累积在内心的悲苦一下宣泄出来, 号啕大哭……此情此景, 我们迅速抓起摄像机, 拍下了这段真情流露。由此, 我们开始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这个时候主人公不再拒绝我们的摄像机, 不再拒绝我们对他内心世界的窥视, 纪录片创作正式开始。在创作纪录片《姐弟》时, 我们不但是纪录片编导, 更是小姐弟生活中的朋友。在拍片的同时, 照顾着小姐弟的生活, 我们也自诩为他们的保姆。所以全片中没有一个姐弟俩表现出胆怯的镜头。所以, 对于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拍摄, 我们首先要和拍摄对象建立真情实感, 相互信任, 他们才会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我们, 才能打动观众。

(二) 记录真实, 捕捉细节, 找准拍摄时机

细节是电视画面语言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对观众而言, 细节是能够刺激人的感官系统, 进而可以获取人的注意力的有效视听元素。真实、生动, 有丰富内涵的细节具有震撼人心的画面表现力, 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 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纪录片《姐弟》中人与狗的亲昵、小姐弟俩相互分享盒饭、 弟弟捡起掉在地上的零食、弟弟等父母而找姐姐撒娇哭泣、大参年考三文十献夜:姐弟俩放烟花等细节描写, 串起小姐弟俩的生活状[1态]和庞轨新迹民, .将论留电守视儿纪童录无片助的、无选依题的策真划实[J生]活. 中状国态传表媒现科得技淋, 漓尽致20, 1同3 (时1将8) 留:9守9-儿100童. 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形象栩栩如生[2地]展于现璐在. 观电众视面纪前录, 片增的强选了题全策片划的思感路染探力索。[J].新媒体研究,

20社16会 (现4) 实:1题58材+1纪64录. 片的关注对象是生活在一定时间和空[3间]中刘的祺个. 体社。会他现们实题在材时纪空录延片续的中问按题照和自出己路的[轨J]迹. 生新活闻。世界如, 何在不20同13时 (空4) 中:8捕7-捉89到. 扣人心弦、让人感动的细节, 拍摄时机也[4非]常苗重珺要. 。社会关纪注录留片守应儿着童力和讲空好巢普老通人人的的故两事部[纪J]录. 片新《闻姐爱好弟 》《那山者那, 2老01人0 (》4拍) :摄165时. 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传统农历春节前[5后], 是牛光因夏为. 春中节国对现中实国题人材纪来录说片具的有困非境比及寻突常围的之意路义解。析[几J千].年来, 春中节国电是视中, 国20人13合 (家10团) :圆63、-敦66.亲祀祖的日子。然而, 社会化进程中劳动力迁移、农民工进城造成了“制度性”留守群体的产生。本该春节合家团聚的一个个家庭却变成了两地相思, 给观众留下思考, 给社会留下反思。

(三) 提炼主题, 讲好故事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 思想是纪录片的灵魂, 主题是纪录片的主旨、观念或思想, 是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形成的。纪录片中素材的选择与安排都是围绕主题进行的。然而,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一开始很难确定好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始讲故事。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主题大多是在拍摄中不断总结、修正和提炼出来的。纪录片《暖冬》 是反映一家高山少数民族家庭的故事。与一般纪录片一样, 可以展现他们的坚强、亲情和相互守望相助。然而, 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 拍到的是他们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最终社会介入并帮助了他们。于是主题就修正提炼成一个讲述社会大爱的故事。

纪录片的核心诱惑是讲好故事。好故事未必是好作品, 但一部好的作品必然是一个好的故事。正是由于故事, 纪录片才具有了影视剧或戏剧的成分。没有故事的纪录片难以打动和留住观众。纪录片《深山不归人》所讲述的故事可以用“一部个人史来概括, 却囊括了三个人物以前、现在和今后的命运, 折射出的却是几个不同时代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故事围绕“逃避——生活艰难——努力改变——萌 (下转第197页) (上接第180页) 生归意”展开。在他们回归的过程中, 折射出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 观众也从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五、结语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应当以时代为背景, 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态或社会发展的进程, 通过纪实手法真实地记录下当代人的情感、命运、困惑和奋斗, 或记录下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 从而担负起为时代留影、为历史写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由此可见, 优秀的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作品是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和理解, 也是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关怀和维护, 担当着抚慰情感、沟通心灵的责任, 带给观众安慰、思考和希望。 在记录真实生活的同时, 达到了温暖人心、启迪智慧、传播价值观念的目的, 这也正是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的终极体现。

参考文献

[1]庞新民.论电视纪录片的选题策划[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18) :99-100.

[2]于璐.电视纪录片的选题策划思路探索[J].新媒体研究, 2016 (4) :158+164.

[3]刘祺.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问题和出路[J].新闻世界, 2013 (4) :87-89.

[4]苗珺.社会纪录片应着力讲好普通人的故事[J].新闻爱好者, 2010 (4) :165.

浅谈会计信息对社会现实的影响 第10篇

会计学对社会现实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 会计数据也因此对社会现实产生各种影响。会计信息是会计理论的实践研究结果, 是会计应用过程中的核心成分。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高度的准确性, 不得有半点掺假。准确地会计信息不仅给企业的发展引领导航, 也对市场有着很大地贡献作用。

►►二、论述分析

1.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影响

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会计信息也是评价管理人员业绩的重要依据, 能够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利益。

2005年, 广东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更, 由原本的三位创始人股东变更为只保留一个创始人股东。主要原因是出任经理的吴长江坚持认为应将企业取得的利益用于扩大再生产, 以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长远利益的最大化, 而这样的看法和行为引起另两位股东的不满。通过会计信息重大作用, 事件最终以吴长江重新执掌公司管理权力, 另两位创始人股东则出让其持有的合计2/3的股份并退出公司而告终。

在高额营业利润使创始人股东取得股份收益回报成为可能地时候, 吴长江希望继续加大对主营业务的投入力度。而此时, 另两位股东则倾向于分红, 这样的分歧, 威胁到吴长江的利益。“广东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第l年就实现了3000万元的销售额, 第2年完成了6000万元销售额的目标。雷士光电的销售业绩以每年80%的速度递增, 7年时间, 销售额增长了30倍。”这样一组数据是评价吴长江自创业以来工作业绩的关键信息, 这一信息得到了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供应商、分销商的支持和肯定, 让他重新得到自己的职位, 而另两位创始人股东则黯然退场。

2.对决定股利分配方式的影响

企业的股利分配方式是在考虑企业发展的同时兼顾股东意见决定的。由此, 企业在会计期末的财务报表, 尤其是资产负债表的各种比率信息就成为影响股利分配方式的决定性因素, 成为企业大股东小股东共同的参考目标。当双方利益达不成共识, 股利分配方式就不能敲定。

2002年“用友事件”的原因主要是, 占公司股份总额75.69%的股东及股东授权代表审议通过了200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本公司2001年度净利润为70400601元,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7040060元, 提取法定公益金3520030元, 上年度结转利润286436元, 期末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60126947元。公司在2002年度对2001年度净利润进行一次分配, 每10股派发现金6元 (含税) , 共计派发现金股利6000万元, 占本次可分配利润的99.79%, 剩余126947元利润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此次分配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本年度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这样决议引起了大部分小股东的不满情绪。

对于大股东来说, 派发现金股利更能给他们带去经济利益, 而对于小股东来说, 派发现金股利带来的经济利益要远小于派发股票股利所能带来的利益。“用友软件上市于2001年, 上市当日开盘价就为每股76元, 已经比发行价每股36.68元高出2倍有余, 当日最高更是创下了每股100元的辉煌价格, 并以每股92元报收, 创出中国股市新股上市首日最高的收盘价。”公司这样的发展趋势, 对于小股东来说, 拥有更高的股份无疑是最有利的。公司自上市以来的业绩数据信息, 对于两种不同位置的股东来说, 产生的经济效益差距很大, 最终决定的分配方式也会对二者产生不同影响, 难以达到平衡。

3.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影响公司股票价格的因素主要有盈利能力、资产规模、现金流量、可持续成长能力等。其中盈利能力、资产规模、现金流量、可持续成长能力都是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分析才能得到的判断。首先, 现金流量的主要标志有销售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等。一般情况下, 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和支付股东现金股利能力是受到现金流量状况直接影响的, 并且三方都与股价的涨跌成正比。第二, 一般来讲, 除规模过大外, 大公司经营较稳定, 更具有竞争力。因而, 公司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与股价呈正比。第三,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回报率、净资产回报率和销售利润率等。很容易可以知道, 盈利能力会直接导致企业股价的波动, 盈利多, 股价便会上涨。最后, 公司成长能力的会计信息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公司的成长性越好, 未来盈利能力就会越强, 相应地, 股票的内在价值就会越大, 股价上升的可能性就越大。

4.对企业信用状况的影响

企业的信用状况是维持企业存货的根本, 它能帮助企业扩大发展, 依靠企业的信誉度获得资本成本, 从而扩大经营。

轰动一时的“蓝田事件”一直流传, 蓝田公司在无法融资配股的时候, 选择向银行贷款, 再度积累下债务累累的时候, 仍然妄图通过一次大地融资配股解决问题。蓝田公司之所以能够再次融资配股的原因就在于造假, 通过会计信息造假取得信用度, 从而使得融资成功。然而, 最终蓝田股份还是不可能满足报表上业绩的增长, 无法瞒天过海, 其公司的“绩优股”也轻而易举地变成了“垃圾股”。

轰动全国的蓝田股份造假事件不仅给蓝田股份带去了公司的没落, 也诓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影响深刻。企业失去了信用, 那么其经营状况只有持续下跌的趋势, 失败就成了必然。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它的真实度和透明度直接或者间接地对社会现实产生重大影响。从这一点上来说, 作为企业或者个人自身, 学习和关注会计信息就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良好的知识基础也是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条件。希望随着社会的进步, 会计信息能够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互相促进互为监督。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会计信息对社会现实的影响来阐述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采用企业财务数据实证研究方法, 真实有力地论证会计信息对企业管理人员、鼓励分配方式、股票价格和企业信用状况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信息,社会现实,影响

参考文献

[1]韩海荣.《中国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M].同济大学.2010

[2] (美) 哈里·I.沃尔克, 詹姆斯·L.罗佐基.《会计理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江苏如东:老龄社会的现实图景 第11篇

在江苏南通的如东县,作为外来者,当你一坐上出租车,司机就会忙不迭地告诉你:“我们这里没有夜生活。”他有点迫不及待地希望以此来满足一个外来者对如东的所有想象。

11月7日,周六晚上的8点,如东县城最繁华的购物地带三元世纪城,确实已经看不到太多市民的踪影了。

对于如东人来说,老龄化是一个尽人皆知的秘密。

穿过三元世纪城,往东走有一条漆黑的巷子,大多是破败的商店和老住宅,唯一的一点光亮来自“92 coffee”的蓝色灯箱,这灯箱也因为雨后大雾显得模糊不清。

老板徐飞一边喝着拿铁一边说:“我当然也想要第二个孩子。”

作为上世纪70年代在如东出生的独生子女,徐飞在成长过程中时常感到寂寞。现在,他有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女儿,他害怕女儿和他有相同的感受。

1950年代,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甫一提出就因社会动荡屡屡中断又反复,到1970年代初,周恩来重申计划生育的重要性,才逐渐形成了“晚、稀、少”的生育政策(编者注:“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拉长生育间隔,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1980年确立了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口政策在1980年骤然收紧,即从“晚、稀、少”迅速转变为“一胎化”。而江苏如东县的计划生育政策,比全国提前10年,开始于1960年代初,1970年代就实现了低生育水平。

据统计,如东户籍人口约104万人,60岁以上人口接近30%,65岁以上人口约占20%,截至2014年底,这两个指标在全国范围内统计数据分别为15.5%和10.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早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如东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17年,从1997年开始,如东连续17年出现人口负增长。2010年12月,时任如东县民政局局长的沈秀芬在当地电视台一档访谈节目中坦言,如东老龄化的趋势上升非常快,“假如不考虑国家重大政策的调整,到2035年的时候,我们有超过50%的人都是老年人。”

如果说逐渐放开的二胎政策志在于补救老龄化危机的话,在如东,这项补救措施的推进则显得困难。一胎化政策深入人心。2013年,如东县计生委对全县符合二胎政策的2.8万对夫妇进行调查,有生育二胎意愿的仅有11.6%。即便是这样,根据知乎用户chenqin的统计与分析,对于生育行为来说,从“意愿”到“行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口学教授陈友华就是如东人,他认为:“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少生优生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也会对构成老年人口比例的分母的总人口形成抑制作用,导致人口老龄化。”

早在1993年,陈友华就私下建议过计生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适度放开对生育的控制,避免此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当时没人理他。

上一代人的“不敢”生二胎来自政策压力,这一代人的“不敢”则更多是因为高昂的生活成本。如东人徐飞就是因为这个犹豫不决,在徐飞的朋友陈鹏洲看来,如东人已经习惯了从“四个养两个,到六个养一个”的生活状态,所有人都在尽全力把一切最好的都给小孩。他的小孩三岁,除去在托儿所的费用,每个月必要的花费在1000块以上,这在人均工资3000的如东县,算是不小的压力。

在接受记者采访后的一个月,陈鹏洲的第二个小孩将出生,他为此感到很兴奋。想象自己三岁的儿子将有一个新伙伴,也可以弥补他和妻子因为工作太忙不能时刻陪伴小孩的愧疚。陈鹏洲是湖南人,1984年出生,在那个计划生育最严格的年代,即便他的母亲本身就是妇女主任,但政策也没能阻止她强烈的生育意愿,在老家,陈鹏洲的同龄人都有兄弟姐妹,而在如东,则不然,他时常感觉他的同事都有点“自私”,不懂得分享。

他也担忧,一代一代的独生子会把传统忘掉,比如他们可能不知道“舅舅、舅妈、姑姑、姑父、外公、外婆”这样的传统亲属关系,他的儿子也称呼他的岳父岳母为“爷爷、奶奶”,而非“外公、外婆”,在他们看来,那个“外”字可能稍显扎眼,“如东人觉得这很丢人。”陈鹏洲说。

老年人对此感到焦虑,充满一种对家族传承的无望感,这也常常导致家庭矛盾,不少夫妻因为孩子的姓氏问题而离婚。

刘李平是个90后,从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回到如东的双甸镇教的一个小学教书,在他的印象中,他同龄的人有很多和他一样,名字里综合了父亲和母亲的姓,或许希望可以以此稍减轻两个家族的矛盾。

他的同事陈娟,刚刚生完第二胎。是在父亲病重期间,她感到作为独生子女需要背负巨大的养老压力,为了自己的儿子往后的负担不那么重,她下定决心生二胎,即便这可能导致两个孩子都没能有那么好的物质条件。

她的孩子也分别有两个爷爷、两个奶奶,他们被称为“东爷爷”、“东奶奶”,另一对则是“西爷爷”、“西奶奶”,分别住在小镇的东部和西部,与她类似的是,邻居家的小孩,还有“南爷爷”和“北奶奶”。她让第二个孩子随自己姓,以了却父亲希望孙辈的名字也能写上族谱的愿望。

陈娟告诉记者,在当地,有一对夫妻,分别姓王和姓朱,两人因为孩子的姓氏争执不休,最终取了个集合,孩子在户口本上的姓氏为“珠”。

银发世界的夕阳景象

人口结构的快速变化,现实与愿望的落差,给如东人带来了巨大的不适,老年人在忧虑传承问题的同时,养老问题也在困扰着他们和后代。

在陈友华看来,导致如东老龄化问题如此严重的诸多因素中,计划生育所占的比重将近40%到50%,此外还有死亡和迁徙。

走在小镇的主要街道上,几乎看不见年轻人的身影。刘李平是为数不多的回到如东来发展的年轻人,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那里近乎一个“精神荒漠”。外界总是对如东充满好奇,一个来自法国的记者问曾问:如东是不是一个银发的世界?

潘金环是前如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退休后通过调研等方式一直关注当地人口老龄化进程。他告诉记者:“这十年,被高等学校录取的59355名学子,有40000多名优秀人才在县外就业生活。”这导致下一代年轻人的数量更少,如东不得不进行布局调整,学校合并,从2000到2010年十年间,全县中小学总数减少了一半。

在刘李平的观察里,每天放学接送孩子的都是爷爷奶奶,当地的初中已经转移给不断在合并的小学使用,而原本的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都被空置起来,偶有居民晒晒粮食。

小镇中心地段的一家寿衣店,70岁的唐老太和王老太还在缝纫机前缝补衣服。她们每天一大早来上班,天黑了归,多的时候,老板给他们20块钱作为一天的工钱。唐老太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后代,王老太有五个儿子,可是养老的境遇,对二人来说没有太大差别,都要靠自己。

农田里都是形单影只的老人劳作。

走完整条街道,最多的是寿衣店和电动车店。几乎每隔两分钟,就有一位骑着电动车的60岁以上老人在你身边经过。匆匆忙忙,不知去向,对外来者行长久的180度“注目礼”。

电动车形态各异,最好的一种外形酷似奔驰旗下的Smart。老年电动车是随着老年人比例逐渐增多,顺势发展蓬勃的一个行业,几年前在如东县城也流行过。据媒体报道,这种电动车车皮薄、车身轻、做工粗糙,不用上牌照也不用上保险,简单易学操作方便。

主攻老年群体的推销员们这样推销它们:“这款老年代步车和汽车一样结实安全,时速40公里,充满一次电可跑60多公里,车上连司机能坐4人,平时当代步工具没问题 ”,“买它可好了,不需要驾照。买车把式,找个空地练习一下就能上路;买方向盘式,多练几天也就可以驾驶了。”

但现实是,这种老年代步车的事故率颇高,是如东市民口中的“新马路杀手”,2014年,县城里的老年代步车被相关部门叫停,严禁行驶。

而其他因老龄化发展起来的产业,却不如这一项红火。

在如东一家当地媒体做的《探路养老产业,做响银发经济》的系列报道中,该媒体为当地“银发经济”的总结为:“水已成池,而渠道未通。”

南通保亨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小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养老地产的发展时机尚未成熟,“在如东,大多数老人对养老消费观的意识不够高,能有千分之一的老人愿意住进养老房产来就不错了,他们还停留在伴子养老、陪孙养老的初级阶段,储蓄意识及消费能力制约了老人的有效需求。”

南通市曾在2012年6月提出,到2015年,南通将基本形成“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在全市老年人口中,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这是如东县解决养老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东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阚建斌说,“90%的这部分,是我们最传统的,也是最提倡的。”在如东的双甸镇,即便面对的是大多数空巢老人,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对记者说:“我们也很困惑,但我们当然推广子女养老。”这在现实面前颇像逃避责任的说辞。

两年前,75岁的如东人朱才刚死在出租房里,一个星期之后才被房东破门而入发现。人们并不为此感到惊讶,甚至顺理成章地接受这个事实,“他的儿女又不在,后事还是他前妻操办的。”在如东,空巢老人死去十几天才被发现的事情并不鲜见。

“养老行业有发展前途”

2001年,夏建荣在如东县城开了一家旅店,希望依靠旅游业和从农村来县城“漂泊”的青壮年形成自己的生意,迎接她的是可想而知的现实。她望着那些空出来的铺位,绞尽脑汁。充满戏剧性的是,这个本来给年轻人的空间最后变成了一家私人养老院。

在白纸上写了广告贴在街上,七八天过后,有了第一笔生意,一个小老头,一来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大便在身上。那一年她30岁,差点没哭出来。14年后,用夏建荣的话说是:“这个工作太难了,几十年如一日,用爱心、耐心、决心、热情去面对这些老人”。

她的私人养老院,十几年来来回回住了几百个老人。2011年,她把养老院从那个小旅馆搬回她家的三层小楼房,设置了30几个床位,她和她的老公全职照顾老人,最小的老人有75岁,最大的102岁。“有一些是婆媳关系不好,有一些是太忙了,所以把老人送到我这儿来。”她负责喂饭、清洁,简单的护理,夏建荣说,一个普通老人每个月收费1200元,她的利润只有300元。如果有相对严重的精神疾病或者瘫痪的话,费用要到2000元一个月。

夏建荣是如东最早开设私人养老院的一批人,即便是这样,她仍然因缺失相关部门要求的经营许可证、消防证等而烦恼。政府没有因为她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而给她任何便利或补贴,当然,也并没有阻止她继续进行她的这份事业。

夏建荣的儿子在上大学,她听儿子和同学聊天,说:“养老行业有发展前途。”

2010年,从如东出来的“富豪”王玉新出资建立了江苏省第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宾山(医院)养老公寓,是当地职工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一栋五层的大楼,一二楼接受普通大众就医,三到五楼专供养老,有320个床位。

“养老不赚钱,做好了不会亏本,但医疗能赚钱,只要公寓维持起来,这一块的病员就稳定了,这就是‘养老带动医疗,医疗促进养老。”宾山养老公寓主任刘建红说。

即便有政府和资金的支持,宾山养老公寓的状况也并非那么理想。在如东,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会被认为子女不孝,当地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三个儿子都不在身边,老伴去世后,他想要入住宾山公寓,却被儿媳大骂:“我们哪里对你不好了吗?为什么要让我们出洋相?”

宾山养老公寓的入院标准是:有法定监护人;有一定经济来源;没有精神病史。最低收费标准,针对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是1500元每个月,最高的需要一对一照顾的是5000元每月。

入院的第一对老人,来自上海,毕业于黄埔军校,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没有子女。老人把上海的房产卖掉,全部用于到如东养老。这里基本集合了如东的“精英”老人,老干部老教师,高学历高素质。刘建红曾经带着自己的儿子来拜访这些“精英”老人,希望儿子能有所感悟,没想到这一拜访,刘建红就留在了养老公寓工作。

她对进养老院养老的方式很认可,她认为人们不必再强调过去那种传统的“孝”,老人觉得好才是真正的“孝”。相反,她觉得家庭养老很不现实,尤其在农村,没有老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仍然留在家里。有人笑刘建红,说:“你以后养老肯定就在宾山公寓吧。”她也认为这是必然。

人民网曾经报道过一个例子,一个如东农村的90后需要赡养9位老人。在记者的此次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都认为这个例子其实太极端,在常规的环境下,都是一代人养上一代人。80后甚至90后的养老形势或许并没有那么严峻。

作为那一代特殊的独生子女,80后陈鹏洲承认自己和妻子面临着养老和培育小孩的双重压力。但如果在未来,他并不希望他的儿子需要面临养老压力,“我不会让我儿子给我养老。”陈鹏洲说。

“那怎么办呢?”

“我希望这个国家会有发展,能解决这个问题。”陈鹏洲答得很认真。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 第12篇

一、广东省会计市场需求情况调查

高职毕业生 主要就业 于中小企业, 本调查以广东省的中小企业为对象, 发放调查问卷500份, 回收435份,回收率87%,有效问卷415份。调查内容涉及会计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要求, 以了解会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探讨广东省高职会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吻合度,改进会计教学。

(一)广东省会计岗位和会计人员情况调查

中小企业会计岗位人员数量普遍较少, 调查表明,82.6%的中小企业会计人员数量在3人以下,5人以上的仅占3.9%。未来三年,中小企业的会计岗位人员招聘人数较少,86.5%的企业只招1-5人,仅7.7%的中小企业招聘6人以上,这与企业的性质相符合。但毕业生对岗位的认同性不高, 只有9.5% 的毕业生工作 时间较长且 安心工作,超过50%的毕业生不能安心工作, 说明高职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较差, 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从事的岗位升职空间不大,因此有些毕业生热衷于再次学习,考取本科学位, 或者期望获取实践经验后更换职位, 导致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以上调查综合反映出,广东省各中小企业的会计 岗位所需人员 数量较少, 且招聘的高职毕业生工作稳定性较差, 未来3年招聘的会计人员平均数量也不高。

(二)广东省中小企业会计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1.会计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分析。根据调查数据,80.8%的中小企业要求的学历为专科层次,100%的中小企业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40.4%的企业要求毕业生具备初级会计师证书。问卷关于就业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考虑的专业技能, 主要列出了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财务软件应用能力、法规应用能力,要求被调查者对能力项目的重要性进行描述(分值范围为1-5分,1分为非常不重要,5分为非常重要)。问卷的各项能力项目总体均值为4.33, 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均超过总体均值,说明这两项能力是企业最看重的专业技能。该部分还针对毕业生欠缺的专业技能进行调研, 其中毕业生最欠缺的专业技 能依次是 财务分析 能力(55.7%),会计核算能力 (34.6%),法规应用能力(26.9%),财务软件应用能力(23.1%)。说明目前高职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还不能满足会计工作要求。

2.会计人才素质要求分析。问卷关于会计人才素质要求的调查, 设计了职业道德、计算机应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会计信息系统维护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文字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外语能力共11项,以全面了解毕业生素质, 要求被调查者对各项目的重要性进行描述(分值范围为1-5分 ,1分为非常不重要 ,5分为非常重要)。同时该部分还要求被调查者在上述11项中选择毕业生欠缺的素质。问卷各素质项目总体均值为4.01,其中有7项素质项目超过均值, 最重要的五项素质依次是职业道德、计算机应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见下页表1)。而最欠缺的五项素质依次是职业道德、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见下页表2)。其中职业道 德在素质要 求中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毕业生最欠缺的,表明高职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同时, 需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值得注意的是,毕业生在工作中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会直接影响其工作效果,因为会计工作的涉及面较广,会计人员不仅要同客户、供应商和本单位人员进行业务往来, 还要与工商、税务、海关、审计、银行等政府部门进行广泛的沟通, 因此人际交往能力直接影响其职业发展的机会。自我学习能力同样是最主要但又最欠缺的, 表明高职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主观意识。

基于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本调查还设置了诚信、客观、注重细节、工作态度、责任心、保密、坚持原则和良好的职业行为共8个方面的道德要素, 了解企业对道德要素重要性的评价。问卷的各职业道德要素总体均值为4.44,其中4项道德素质超过了均值, 依次是责任心、诚信、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行为。这表明诚信、责任心等职业道德是企业对财会人员的基本要求, 也是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但责任心的缺乏是当前会计毕业生最为突出的问题, 表现为不能耐心完成繁琐工作,专注力不强,工作不主动等方面。

3.对学校主干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分析。对“您认为高职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调查结果显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在会计工作中应用广泛的课程都居于前列。而对“您认为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哪些重要”,80%的被调查者认为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最重要,仅3.8%选择毕业论文, 这反映出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重视。

二、广东省会计人才市场供需矛盾分析

供给层面,广东省会计专业近几年招生规模较大, 受会计专业高薪酬、高就业率的诱惑,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大量增加会计类专业,扩大会计专业的招生规模,从表面看来会计人才的供给满足了社会需求。

需求层面,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广东省会计人才市场需求有限,企业选择应届毕业生, 除关注专业技能外,更看重学生综合素质如责任心、诚信、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而且企业招聘一般要求能直接上岗,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培训或者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上岗的毕业生, 或者直接注明要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这个要求在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下很难达到。由此产生了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高技能型人才, 另一方面大量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的矛盾现象。

三、会计人才市场供需矛盾的缓解对策

(一)合理控制高职会计类专业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

根据调研数据, 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招生规模过大, 个别院校的年计 划招生规模超 过千人以上,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为此,应科学规划, 适当控制民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

(二)缩小高职会计人才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缺口

高职会计教育应定位于为中小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资源有限, 财务人员的数量不多,分工不细致,因此需要掌握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的会计人才。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数学、计算机、英语和国际商务知识不足,职业道德意识淡薄,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强,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综合应对能力及操作能力差等问题。为缩小高职会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 高职院校应以社会对会 计职业素质的 要求为导向,改革课程设置,增加与会计学相关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课程, 构筑多元化知识结构,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模式, 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靠单独开设课程解决, 应把职业道德教育嵌入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潜移默化地加以强化, 以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沟通能力。

2. 改革实践教学 ,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信息分析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人才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缺口一方面源于毕业生知识结构中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源于在校生实务经验的匮乏。通过实践教学 引导学生自己 应用技术,掌握整合专业知识的科学手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从而提高综合的应用能力。同时,课程内容应紧跟行业的革新和前沿,导入新的行业标准,在教学过程 中要不断的拓 宽专业口径, 不断更新专业教学内容, 增加会计实务能力,提高学生应变、信息分析和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受课时限制,专业课程通常只能完成理论知识的讲授,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对专业课程进行 自主学习以强 化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如财务会计、税务、审计以及信息系统等课程。鼓励学生多参 与案例讨论 、会计技能 比赛、调研项目等需要灵活运用综合知识的活动,加深理解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了解了近几年广东省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供需情况,分析会计人才市场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以及广东省高职会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吻合度,为探索市场竞争环境下会计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数据支撑,改进会计教学。

上一篇:打造农业节目产业链下一篇:互联网金融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