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风险范文

2024-08-11

升级风险范文(精选6篇)

升级风险 第1篇

风险是指不确定因素导致的概率性危险与损失。从本案来看, 它集合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也希望能够再次对本案的剖析与解读, 结合会计达标升级工作的相关要求, 达到规避风险, 防范会计风险的目的。

(一)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 亦称道德危机, 指参与合同的一方所面临的对方可能改变行为而损害到本方利益的风险, 简言之:因缺乏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而产生的风险。本人认为, 道德风险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第一大风险, 是多数风险产生的根源, 也是其他风险形成损失的主要原因, 其危害性巨大。本案中, 财政局经建股股长李华波等人与信用社主任徐德堂狼狈为奸, 道德败坏, 以非法占为目的, 采取多种手段贪污巨额公款, 这些人的道德观念缺失、法律意识淡薄、主观恶意和贪念是案件发生的根本。

(二)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批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 或由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简言之是制度和执行力缺失而产生的风险。操作风险包含范围广, 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最为常见风险, 其危害程度仅次于道德风险。

(三)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因企业经营活动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外部法律事失导致的风险损失的可能性。即因侵权、违约、违法产生的风险或赔偿责任。鄱阳案中主犯李华波在逃, 仅追缴赃款和查封财产1380万元, 初步查明5400万涉案资金去向, 共计1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城区信用社所在的鄱阳县联社作为法人机构, 必将为人员侵占客户存款、未履职尽责, 承担法律相应后果, 对县财政局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二、达标升级, 防范各类会计风险

会计达标升级包罗了会计基础管理、内控制度和操作流程管理、会计核算质量、现金出纳安全管理、会计档案管理个方面的内容, 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防范会计风险要通过管人和管事相结合, 所谓的“管人”, 就是指通过设置岗位, 配备人员, 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培训学习, 监督检查等方面,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管事就是要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业务流程, 科学绩效考核, 加大监督检查等方面, 规范人的行为, 将各项会计业务的管理和核算, 做到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一) 强化人本管理,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做好会计工作根本的问题也就是人。首先, 高管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着力培养和任用一支素质过硬、道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干部团队;其次, 强化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教育和培训, 弥补制度和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其三, 注重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能力;其四, 建立良好的奖罚激励机制, 增强会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 突出委派会计的重要作用

在会计达标升级工作, 会计主管 (结算中心主任、事后监督负责人、委派会计)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内勤人员较少的情况下, 委派会计的作用更为突出。以本联社为例, 委派会计多承担着业务审批岗、反洗钱业务管理员、数据管理员、对账经办员、差错管理岗、结算账户管理员、业务授权员、安保管理员等诸多岗位, 这对委派会计的工作能力的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强化制度建设, 完善业务流程

总结本案的沉痛教训, 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够以各种手段做案, 损害了客户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其根本就是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往往是制度已经建立, 可是经办人员有章不循、内部控制不到位, 个别领导靠经验办事、甚至内外勾结做案。农村信用社要做到有业务发生就有相关制度覆盖, 还要加速制度更新和后续评价, 使现行的业务制度和操作流程具有严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和综合业务系统。农村信用社还要能过加大网络科技投入, 定期更新和改造综合业务系统, 提升科技避险水平和案件防控能力, 特别是本异地分级授权管理系统和系统操作流程, 如增加指纹识身份识别, 客户身份识别, 分级授权等以加强对重点业务和特殊交易的流程控制。

(四) 强化事后监督的建设

事后监督是规范业务流程和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手段。优秀的事后监督队伍能够及时发现管理上的不足和业务差错, 从而达到堵塞漏洞, 消除隐患的目的。一是事后监督中心要选取那些经验丰富、熟悉制度政策、责任心强的同志, 以提高监督工作质量和监督水平;二是定期向会计部门报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业务差错、工作建议等;三是培养事后监督人员非现场监督能力, 通过报表, 传票中的异常数据, 特殊业务及时准确的发现隐患;农村信用社领导要充分重视会计监督工作, 把事后监督工作作为强化制度执行力,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达标升级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五) 加大稽核检查震慑力度

县联社业务部门和稽核部门要挥好的监督管理职能, 不断创新检查方式, 设法提高检查质量, 做到常规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县联社会计部要认真按照省联社《会计达标升级实施细则》的要求, 定期组织会计达标升级的整改与提高, 稽核部门要针对易发生会计风险的重点环节要务必实现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检查, 重点抓好易发风险及案件的薄弱环节;监保部门的切实做好要害部位、要害岗位和重点人员的隐患排查。

升级风险 第2篇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转型升级成为农村金融机构必须面对的课题。但一直以来,农合机构风险管理基础薄弱,风险管控能力不高,且目前部分农合机构个别重要业务领域潜在风险突出,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合机构转型升级的推进步伐。基于此,为筑牢农合机构转型升级内部基础,保障转型发展顺利推进,应立足实际,积极构建全面、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本人本着“一三五”的思路,浅析如何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助推农合机构转型升级发展。

一、“一个关系”,力促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齐头并进

在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一个关系”,即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发展始终是农合机构永恒的主题,特别在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应把推动业务稳步、持续发展放在首要的工作位臵,而且在确保传统业务发展的同时要不断拓展新业务,增强发展后劲。但业务发展过程难免会积聚风险或滋生一些新的风险,若风险管理跟不上,未能有效管控风险,随着时间的推进,风险一旦暴露,可能成为发展的“包袱”,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把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两者高度统一,协调推进;把加强风险管理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全过程,使各项经营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发展,并以此推动农合机构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均衡发展。

二、“三个摒弃”,避免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减效和走样 当前部分机构存在的一些错误行为,为发展埋下风险隐患,与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相违悖。主要有三方面的误区:一是“规模压倒一切”。部分农合机构片面强调业务规模,有的甚至为了短期的目标任务而不惜进行一些违规行为,导致潜在存量风险上升;还有的认为只要规模上去了,自然而然可以稀释部分风险的存在,而未把风险消灭在萌芽或初级阶段。二是“习惯代替制度”。比如,贷款五级分类相关规定,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上应反映为不良。制度上这样要求,但目前部分机构仍习惯于粗放的经营管理行为,工作中过分强调实际(认为客户有抵押或目前经营仍正常),对部分本金逾期或欠息超90天的客户,其贷款分类形态仍反映为“正常”,形成了隐性风险。当然,业务领域的隐性风险虽不会立即构成案件,但如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往往会造成案件,给单位和员工都带来损失。三是“情面代替纪律”。比如对一些业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当“老好人”,对问题的反映避重就轻,未能全面、真实暴露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潜在风险);再如在违章违规行为处理方面,处罚力度“就低不就高”或以经济处罚代替行政处理,未能起到应有的“惩一儆百”效果,导致出现“有章不循、有禁不止、屡查屡犯”的现象。因此,要彻底摒弃“三个误区”,避免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减效和“走样”。

三、“五项措施”,积极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领导重视是前提,风险管理文化是基石,流程银行是载体,协调机制是推手,人才保障是关键。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实力,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不断提升农合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并以此来推动经营模式转变,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一)着力提高领导的源头带动作用。“源头带动的力量是无穷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各机构领导层的带头、支持和狠抓落实至关重要。落实“从高层做起”,重点是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机构董(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相互制衡,进而落实好“董(理)事会对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经营层的主事责任和监事会的监督责任”,并以机构领导的重视和率先垂范,有效带动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着力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机构真正的“防火墙”。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文化,营造一种正确的风险管理氛围,使全体员工能够在这种氛围中工作学习,进而养成了较强的风险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到落实风险管理工作成为每个干部员工的自觉行动。一是以思想转变为突破口。应培育风险的“回报”理念,让全员树立风险防控本身也在创造效益的理念。二是以完善的制度为引导。根据改革发展需要,不断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同时,经常对各项制度进行后续评价,及时修订完善,使到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为和业务操作“有章可依”。三是以教育培训为抓手。持续进行风险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强化全员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让全员熟知并相应掌握风险管理有关知识。同时,认真梳理各业务线条中存在的风险点,通过对全体干部员工的培训,使全员了解本职工作的风险点,并在工作中加以防范。四是以激励、约束机制为保障。把风险文化建设与业务发展提到同等地位,并制定专项考核制度,激发全体干部员工遵规守规、提升风险防范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严格执行干部员工“违章违规违纪”行为的有关处罚规定,使之成为全体干部员工日常行为的一种约束。

(三)着力推进流程银行建设。流程银行建设是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载体。流程银行建设,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按照有效满足市场和客户需要,建立规范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同时,贯穿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按照有效促进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对农合机构自身的合规建设、风险管理、内控体系、营销及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在此过程中,特别要对每项业务、管理活动中的主要风险点予以识别、揭示,进而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使到对流程的每个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

另外,目前已完成流程银行建设的机构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运行情况较好的机构,要强化经济资本约束,重点从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初级法入手,通过借鉴省内试点单位的经验,逐步推进基础数据、系统建设、制度配套等工作,建立信贷业务内部评级初级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内部评级结果的贷款风险定价方法,实现依照风险程度设计不同的信贷产品利率,通过利率准确反映每笔贷款的风险程度,从而能有的放矢对贷款后续风险加强管理,有效防控信贷风险。建议省联社继续扩大“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初级法”的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量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四)着力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协调机制。建立以法人机构为主体的横向、纵向协调机制,是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有力推手。其中横向协调主要是领导和职能部门两个层面。一是进一步明确董(理)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并在履职过程中高度协作。二是各机构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机构建设具体事项,是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内审(稽核)部门负责对各部门、各业务条线进行风险事项的现场检查与适时监督,是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各业务部门、业务条线及相关职能部门应负责本部门和本条线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是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对本部门和本条线的风险管理负第一责任。在明确和界定部门职责的基础上,要加强日常工作的沟通协调,支持配合。纵向协调主要是加强与省联社及当地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是一个涉及广泛、政策性强、需要先进管理技术支撑的系统工程。在工作过程中要加强与省联社及当地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在政策理解和把握、知识培训、风险计量技术等方面争取得到支持和指导。

升级风险 第3篇

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月重工”)是一家从事铸造研发、生产、销售的民营科技企业。其产品主要面对风电和塑料机械行业,对这两个行业企业的销售收入占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合计超过80%。该公司2014年11月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投资者报》记者阅读日月重工招股说明书,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公司上市募集资金将投资年产10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是否会造成产能过剩?2011年至2014年上半年,该公司存在大量关联交易行为,上市后这家公司能否减少关联交易行为,降低风险?

为帮助投资者对该公司投资价值进行合理预判和估值,做出正确抉择,《投资者报》记者今年5月20日给该公司董事会秘书韩松发去了采访提纲,很快就得到了他的邮件回复。

由毛坯铸造向精加工发展

日月重工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上市募集资金将实施年产10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建设项目,将精加工产能内移,完善公司生产体系,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一站式精加工铸件采购需求。然而公司在2014年已经具有17万吨产能,扩大产能是否会导致产能过剩?

财报显示,2013年日月重工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实现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了60%。201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实现净利润9429万元。日月重工将公司2013年以来的业绩大幅增长归功于全国风电产业回暖并强劲增长,塑料机械行业也平稳复苏。

公司董秘韩松介绍,2013年,日月重工拥有年加工15万吨铸件的产能,实际产量达12.8万吨,产能利用率达85.4%。日月重工2014年拥有年产17万吨的产能规模,而2014年1~6月产量达8.1万吨,换算成全年产能利用率达95.8%。显然,扩大产能已经成为迫在眉睫之事。

所以,该公司在未来两三年内,希望凭借上市募集的资金扩大产能。不过日月重工并非简单扩产,而是强调通过扩产,实现产品升级。该公司投资“年产10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建设项目”,在扩产的同时向精加工工序延伸,将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目前生产的产品以铸件毛坯件为主,为满足客户需求,日月重工只能通过外协加工的方式,为客户提供配套精加工服务,或由客户采购日月重工的铸件毛坯后自行交由其他加工厂商加工。在公司未形成精加工能力的情况下,2011年,公司外协加工规模为1.39万吨/年,2014年已跃升到约5.10万吨/年。而且目前客户有意向在2016年采购精加工铸件的规模已达4.7万吨。

韩松介绍,基于客户需求,本次募资将投资的项目有很好的市场基础。从公司自身产能结构的匹配程度来看,2014年公司铸造产能17万吨/年,为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10万吨精加工产能的1.7倍。精加工规划产能一定程度低于铸造产能,表明本次募投项目的产能规划与当前公司铸造产能相适应,具有谨慎性,符合公司生产能力均衡发展的需要。

这一项目的实施通过自建产能,将降低日月重工对外协加工厂商的依赖,发展新客户尤其是业内高端客户,同时促进公司盈利点从毛坯铸造向精加工领域自然延伸,进一步获取精加工利润,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

关联交易风险不容忽视

记者通过阅读日月重工招股说明书显示,2011年~2014年上半年,该公司存在大量关联交易行为。虽然报告期内,日月重工关联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43%降至0.94%,但其关联采购占营业成本的比重从2.95%上升到了3.84%。

公司其他的关联交易行为还包括股权和资产转让、房屋和设备租赁、专利和商标转让、代付资金及非经营性资金往来等形式。

例如,为提高员工福利,日月重工的母公司日月集团为旗下各公司基层干部以上员工提供购房和购车等无息借款。2010年底重大资产重组完成,相关人员均转至日月重工及其子公司,但该等借款资金仍由日月集团支付和管理。为进一步减少关联交易,2012年10月起陆续转由日月重工承接该借款资金,连同2011年之前的借款余额, 截至2013年12月,日月集团结清之前的借款余额为1445.8万元,均转由日月重工承担。

事实上,日月重工与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高齿”)的关联交易更值得关注。

南高齿为日月重工第一大客户,该公司是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以下简称“高精传动”)的控股子公司,而高精传动持有日月重工4.7%股份。2011年~2013年,日月重工对南高齿的销售额分别为3.4亿元、2.4亿元以及2.8亿元,占日月重工同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1.9%、27.2%以及26.1%。2014年上半年,这一趋势略有回升,占日月重工当期收入的27.2%。在日月重工的销售业务中,占有颇高比例,除此之外,日月重工还与南高齿在铁屑采购、铸件修理等业务上存在往来。

对于日月重工上市后能否减少关联交易,降低风险?韩松给出了颇为原则性的答复:1,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在《公司章程》(草案)中,规定了有关关联交易的回避表决制度、决策权限和程序,以保证公司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和公允性。2.公司在《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办法》、《防范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管理制度》和《对外担保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中对关联交易决策权力与程序做出更加详尽的规定,确保关联交易行为不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升级风险 第4篇

关键词:省级电力公司,门户升级改造,风险控制

0 引言

甘肃省电力公司企业门户系统于2007年全面上线运行,并于2009年12月完成了16家地市公司门户系统的接入,目前门户系统的注册用户数量达到17 000左右,日均点击量22万次左右,日均在线人数1 000人左右,作为信息系统的统一门户,甘肃省电力公司企业门户系统在甘肃电力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给广大电力员工的日常工作带来了巨大便利。但是随着目录系统接入的应用系统数的增加、地市门户的逐步推广和门户深化应用工作的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对门户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和访问性能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门户系统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因此启动门户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也就势在必行。

1 升级改造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风险分析

1.1 门户升级改造方案

甘肃省电力公司企业门户系同升级改造工作旨在提高门户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今后门户实用化工作以及整个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次门户系统升级改造工作主要以省公司系统和地市公司系统分开部署为根本出发点,本着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的目的,从Oracle数据库升级、门户扩容、目录升级、负载均衡策略配置、搜索系统升级、服务器需求6个方面展开。系统整体拓扑如图1所示。

升级改造完成之后的门户系统采用省公司和地市门户分开部署的模式,由20台PC服务器和4台小型机(通过虚拟分区技术划分出12台服务器)组成,其中目录系统占用16台PC服务器(图中标注成黄颜色);省公司门户和地市门户系统占用4台小型机;搜索项目占用4台PC服务器。

1.2 升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

1)网络问题。由于在门户升级改造过程中会涉及到数据库系统升级、目录系统升级、门户架构及应用的扩容等,需要增加新的服务器数量,因此会涉及到IP地址的重新规划,可能会出现IP地址被占用、网段无法访问等问题。同时,由于新设备的接入,防火墙策略、网络环境的稳定性等都可能会出现问题。

2)服务器问题。在门户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对省公司和地市公司门户系统分开部署的改造,必然会涉及服务器的重新部署以及新服务器的接入,可能会导致诸如服务器负载不均衡、单节点压力过大、服务器前端参数与后端参数不一致、服务器信息修改后未能及时生效等问题的出现。

3)操作系统问题。在门户升级改造过程中门户系统架构的改变、各种软硬件的升级还可能会带来与系统版本及补丁、安全策略、系统参数相关的问题,比如操作系统无法安装、操作系统无补丁包、找不到驱动等。

4)应用本身的问题。门户改造之后的新环境会带来与应用系统兼容性相关的问题,主要包括AG应用和门户应用2方面,可能会出现某些业务应用无法单点登录、启动异常等,同时还可能会涉及到原有业务应用数据源的移植等问题。

2 风险管控方案

2.1 风险管控目标与原则

针对门户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行风险管控,力争在整个升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障门户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实现门户系统的无间断升级,同时保障整个过程中时间的可控性和风险的可控性。

在对升级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控之时,要尽可能遵循以下3个原则。

1)前瞻性。前瞻性原则是指在门户升级改造之前要对门户升级改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针对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预防性。预防性原则要求防患于未然,将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灵活性。灵活性原则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风险之时,必须保证各种措施的灵活有效性,在最短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2.2 风险管控措施

针对门户系统升级改造可能出现的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等方面的问题,秉承前瞻性、预防性、灵活性的原则,为了最终将门户系统升级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降到最低,甘肃省电力公司从管理和技术2方面着手,按照“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报告监控”的流程,通过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保障和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力争实现门户的不间断升级。

1)风险管控的管理制度保障。由科信部门人员牵头,成立由门户日常运行维护小组成员以及实施厂商技术支持人员组成的风险管控小组。科信部门人员负责门户升级过程中的整体规划管理,门户日常运行维护小组成员负责整个门户过程中的技术保障工作,实施厂商负责配合运维小组成员提供辅助技术支持。

2)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升级改造。风险管控小组制定了详尽的分阶段计划,将门户升级改造实施过程依次划分为数据库升级、负载均衡调整、门户升级、目录升级、目录搜索6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又分为升级准备、升级实施、测试与验证、系统交割4个步骤。通过制定分阶段的实施计划将风险管控的过程细化到门户升级改造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阶段,通过对每一个阶段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保障,力争实现门户的无间断升级。

(3)对整体的应急处理流程进行规划,其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整个应急处理流程从总体上分为问题确认、原因分析、问题处理、事后评估与报告等4个步骤:在问题发生之初要进行确认和判断,判断是否为已经预计到的风险,如果是则按照预先制定的风险处理流程和方法进行处理,如果不是则应迅速组织相应人员分析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在问题处理完成之后要对处理结果进行报告并评估此次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

4)技术手段保障。技术手段保障主要是指在门户升级改造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与手段,保障门户升级改造的顺利进行。为了保障门户升级改造工作的顺利完成,甘肃省电力公司在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采取的准备措施主要包括对系统进行备份和对升级脚码进行预先演练2部分。备份所涉及到的系统主要由数据库系统、目录系统、负载均衡器系统等,通过备份防止升级改造过程中数据信息丢失现象的出现,从而降低升级风险。对升级脚码进行演练有助于发觉升级脚码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问题。

(5)风险管控小组通过对门户升级改造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6个关键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找出每个阶段相应升级措施实施过程中门户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制定相应的风险规避策略。同时,分别制定了诸如《数据库集群安装手册》、《企业门户配置数据源完善方案》、《门户登录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尽可能地将升级改过程中的关键流程和关键问题的解决规范化、标准化。

3 结语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启动及SG-ERP工程的全面开展,为了进一步打造覆盖面更广、应用水平更高的一体化信息平台,全面提升门户系统的应用水平,甘肃省电力公司决心启动门户系统升级改造工作。针对门户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从管理和技术上分别采取相应措施。成立专门的门户系统升级改造风险管控小组负责对整个升级改造过程中风险管理,把整个升级过程按阶段进行划分,制定详尽的应急处理流程;通过预先的数据库备份和脚码升级演练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针对关键流程做出详细的方案设计进行规范,对升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最后,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保证整个门户系统的无间断升级,同时保证整个升级过程在时间和风险方面的可控性。

参考文献

建筑企业转型升级中的风险体系建设 第5篇

本人投身于为大中型建筑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近二十年, 在处理建设工程纠纷时, 我常常感觉到建筑企业在建立全过程法律风险体系时的力不从心, 而许多时候, 正是由于对法律风险的预测及管控不及时才引发纠纷, 最终导致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现阶段而言, 对于建筑企业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想, 应该是学习法律、懂得运用法律。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 在建筑领域也是一样, 由于企业独特的阶段性和区域性, 成为百年老店的企业少之又少。但是, 如果企业能够学习借力, 懂得规避法律风险, 那么, 这样的企业将成长为一个健康的、长寿的、有持续竞争力的企业。这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 如果饮食得当、作息良好, 又能坚持锻炼的, 比起那些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且从来不锻炼的人, 患病几率较低。

但现实常常与此相反。我们很多人只有在患病时, 甚至是患上很严重的病时才就医求助, 且像热锅上的蚂蚁, 千方百计住好的医院, 挂专家门诊……我们重视治疗, 但我们丝毫不关心预防保健。这里隐藏的风险是什么?那就是你今天出院了, 一不小心明天又进来了。反复几次, 当病入膏肓, 哪怕神医华佗转世也无事于补了。

回到我们的建筑领域, 企业家们在这个行业里应该如何进行风险预防?我想, 一是要了解我们的风险体系, 二是要学会控制风险。

建筑企业的风险体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内容纷繁复杂。为便于理解, 我们可以将这个体系简要划成三个阶段:

一是招标投标阶段的风险。这个阶段是一切风险的源头, 比如项目的遴选、合作伙伴的遴选都是非常关键的。有的项目, 不论你怎么管控风险, 可能都会出现亏损;有的合作对象, 不论你们之间的合同怎么签, 可能都会产生纠纷。

二是签约阶段的风险。虽然建筑领域是一个甲方市场, 在甲方强势的立场下, 建筑企业为了承接项目不得不在签约时放弃很多对自身有利的条款, 或者签署对自己不利的条款。但是, 企业一定要有个尺度, 这个标尺就是你的底线。超过这个尺度, 无论如何也不能签这份合约。否则, 由此产生的不利风险仍然是自己承担。这个风险是很难估量的, 有的企业甚至被一个这样的项目直接拖垮了。

三是履约阶段的风险。这是三个阶段中最需要建筑企业重点把控的部分。不少企业家疏于过程中的管理, 在甲方出现违约行为时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应对, 错失了解决问题的良机, 也给企业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最为常见的是甲方的“六拖行为”, 即拖延开工、拖延付款、拖延验收、拖延结算、拖延签证、拖延审批等。对此, 建筑企业必须做好应对方案。

那么, 企业在了解了这个风险体系后, 如何控制风险?

首先, 企业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一方面, 在招投标、签约、履约的各个阶段, 均需法务人员全程参与, 对于重大、重点项目还需专业的律师团队提供全过程法律服务。另一方面, 企业要运用现有资源, 认真总结自有的风险案例, 并针对每个风险点作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杜绝同类风险再次发生。日积月累, 风险案例的总结库将会成为企业独一无二、宝贵无比的智慧库, 助力企业的长足发展。

其次, 企业要学习先进的经验, 包括国际惯例。现在已有不少企业在管理工程项目时按照国际惯例来管理, 这是非常好的方式。我的体会是:企业一定要关注招投标, 注重投标前的审查, 包括招标文件的全部内容, 并由专业的审查小组 (至少包含造价小组、法务小组、施工小组) 进行审核工作。工程价款的计价原则、业主使用的合同版本、工程的范围和业主要求等, 都是极为重要的审查内容。此外, 风险的合理分担、避免合同歧义或“文字陷阱”等, 也是排查风险的主要内容。

第三, 组建专业的索赔团队。在国际上, 承包商是非常重视索赔的, 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人员 (法律、工程、财务、造价等) 组成的超级强大的索赔团队。同时, 承包商通过索赔挽回损失、创造利润的情形也很多。在国内, 我们企业大多认为, 索赔这个“字眼”, 提都不能提。目前也有企业开始重视, 向专业律师团队寻求索赔技能的帮助和指导, 但这毕竟是少数。但是, 我们国内的业主是非常重视索赔的, 很多项目从招标开始就已经聘请律师团队全程参与。所以, 如果建筑企业不重视, 相当于“在起跑线上就输了”, 在项目后续的建设过程中也会非常被动。随着法治越来越健全, 我相信“契约精神”在国内会得到更好地尊重和执行。建筑企业应当重视索赔, 组建专业的索赔团队, 为企业预防风险、创造利润。

升级风险 第6篇

数字化城市管理 (简称数字化城管) 是以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的市政工程、公用设施、市容环境、环境秩序进行监督与管理, 处理、分析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 进而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N市正在推进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进程, 在2007年建成运行数字化城管系统, 实现了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流程的创新, 2014年开始进行升级改造。由于数字化城管对传统城市管理运行体系来说是新兴事物, 相关研究大多倾向于技术应用、组织机构建设、多层次资源整合等内容, 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很少, 加之是政府投资型项目, 很少能用风险管理手段和风险管理工具去分析、防范、应对风险。因此, 本文对N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进行风险识别、评估, 提出风险管理措施。

2 N市数字化城管系统现状

现行的N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实行全天候运行方式, 对城市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街面秩序等进行监督与管理, 将全市250平方千米建成区划分成3 000个万米单位网格和90个监督员巡查工作网格, 导入54万个城市部件和城市管理相关信息, 每日由近500名监督员巡查、发现上报城市管理问题, 数字城管机构立案、派遣给相关行业部门处置, 相关部门处置完成后, 再由数字城管机构结案、评价。南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自运行以来效果显著, 为南宁市获得一系列荣誉称号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建设当年场所限制、投入至今使用年限长、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等原因, 存在办公场地分散、设备老化落后、接入单位剧增等问题。由此, 启动了对现行系统的升级改造项目。

3 N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内容

针对现行N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N市在现有系统基础上, 升级完善设备, 拓展城市管理业务, 其主要内容有以下4个方面。

(1) 办公场地装修及搬迁。办公场地从分处三地搬迁至XXH大楼办公室;配套建设综合布线系统、电气工程、音响系统、空调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大屏幕系统、系统机房等工程。

(2) 硬件设备更新。重新购置语音交换机扩容40套IP坐席;主存储磁盘阵列增加至可用容量60T, 设4T容灾备份;更换市级数据库服务器;新增加15个高倍摄像监控点。

(3) 应用软件调整。扩展数据库系统平台;升级桌面GIS子系统;改进地理数据接口;升级录音子系统;升级远端数据库备份软件;扩容“12319”服务热线功能;完善地理信息数据库;完善与拓展综合评价子系统;完善与拓展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完善与拓展监督受理中心子系统;完善与拓展监督受理中心子系统。

(4) 新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开发责任单位申请案件延期处置审批子系统、便民通子系统、微信交互子系统。

4 N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的风险识别

4.1 风险识别

用头脑风暴法、经验参照等方法梳理整个升级改造项目的综合风险清单, 归类, 整理为技术质量风险、组织管理风险、费用风险、进度风险、割接安全风险等5类, 包含14个风险因素。

4.2 风险分析

4.2.1 技术质量风险分析

(1) 设备与软件的匹配风险。新购的100种硬件和配件、数十个软件模块与原有旧设备、旧软件拼装, 有可能存在新购设备接入后与原软件不匹配, 新数据库服务器与原数据库服务器不匹配, 新数据库与原数据库的数据接入端口不匹配的问题。

(2) 应用技术风险。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升级改造数字城管系统必会应用到新的技术, 这就会存在应用的技术成熟度不够的风险。

(3) 设备方面的风险。该项目是在2007年建设的系统基础上升级改造, 新增许多电子设备, 基础设施需重新购置, 因此设备选型是否有欠缺, 质量是否过关, 原有设备从旧场地搬迁到新场地过程中会不会损坏, 是存在的风险。

(4) 数据丢失风险。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已经运行了7年, 产生的原始数据量巨大, 这些不可替代的数据相当珍贵, 一旦丢失将无可挽回。

4.2.2 组织管理风险分析

(1) 组织机构不科学。政府投资建设项目, 采取临时“一次性业主”管理模式, 在项目审批立项后才由N市城管局牵头组建一个临时性的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个代表市政府监督、指挥、协调全市行政管理部门的数字化城管, 其系统的升级改造项目却只是由一个市级的职能部门来组建项目管理组织, 自行运作建设, 在实际项目建设工作中难以对整个项目建设进行监控、管理。

(2) 人员控制风险。监督中心与指挥中心约110人支撑机关各科室、座席大厅业务, 人员数量大。同时移动、搬迁至新场所比较困难。

4.2.3 费用风险分析

存在资金不到位和超预算问题。因政府部门每年可使用资金都必须在上一年度做预算申请, 如果前期工作经费在当年没能解决也就不能开展前期调研, 进而不能上报立项, 导致项目不能申请次年的财政预算。一系列循环式的相互制约, 容易造成申请不到升级改造项目所需财政资金的风险。同时, 相关电器设备、配套设施以及资料文件等数量巨大, 容易导致项目费用超过预计支出。

4.2.4 进度风险分析

(1) 搬迁不同步。如果网线、电话线路不能同步迁移, 原办公电话号不能迁移到新场所, 或者搬迁物品太多当日内搬不完, 旧办公家具摆放进新办公场所有难度, 都会影响后续工作的进度。

(2) 设备不能按期到位。有一部分设备需要从国外订货再运输到本市, 如果发生特殊情况, 会直接导致采购设备不能如期抵达现场, 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后续实施, 可能会拖延整个项目的工期。

4.2.5 割接安全风险分析

(1) 兼容风险。对原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容易发生新设备与旧设备不兼容、新软件与原设备不兼容、新开发的应用子系统接入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困难、旧数字化城管系统升级接口衔接不到位等问题, 给新、旧系统的割接工作带来隐患。

(2) 无缝对接风险。N市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365天, 7×24小时运行, 要求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及相关设备必须保证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升级改造项目最关键的一环, 就是在原有系统不间断运行、维护业务正常开展情况下, 确保新、旧系统的安全切割、无缝衔接。

(3) 适应度风险。两中心在分处三地的办公场所、相对独立的监督大厅和指挥大厅中工作了7年, 已形成一套稳定的办公流程, 在搬迁当日全部迁移到一个新场地, 共处一楼, 共用一个大厅, 使用的是升级改造更新后的数字化城管系统, 办公流程也相应改变, 这就难免会出现办公人员与新办公环境不相适应、办公人员与升级改造后的数字城管系统不相适应的情况。

5 N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的风险应对措施

5.1 技术质量风险应对措施

(1) 设备与软件匹配风险的应对。将新购设备接入原软件、新数据库服务器联接原数据库服务器、新数据库衔接原数据库的相关验收运行工作适当提前, 提早发现并修正相关风险点。

(2) 应用技术风险的应对。多参考其他已经使用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省市反馈的效果、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难点和经验教训;多听取专家团队的意见和建议, 进行充分论证;到这些新设备提供商的厂址进行实地考察和专项研究, 取得第一手资料;在前期就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做一个模拟运行环境, 先期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3) 设备方面风险的应对。采用风险转移的应对措施, 将原有设备的搬迁、新购设备的质量性能、集成安装的稳定方面的风险及其他不可预见意外事故导致的风险, 通过项目整体打包转移给系统集成商或设备提供商。

(4) 数据丢失风险的应对。搬迁前期备份各种数据, 将相同数据拷贝分别存放到2台以上存储设备中作为异地备份。到关机前2小时左右再取一次数据。

5.2 组织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1) 组织机构不科学的应对。引入第三方监理机制, 委托有一定资质的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 由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手段, 对升级改造项目的各方参与者进行必要的协调、疏导, 协助建设单位顺利实现升级改造目标, 达到预期的目的。

(2) 人员控制风险的应对。建立指挥沟通协调机制, 成立系统搬迁工作组, 明确各个责任人的角色和职责分工。配备对讲机等沟通工具。提前通知全体员工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到新办公场所后的具体座位及新分机号码。

5.3 费用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资金不到位和超预算的应对。加强与财政部门、发展改革委沟通, 争取项目列入重点工程项目及资金储备调拨等工作;项目资金不落实或无有效资金, 不开工建设;在资金有限情况下, 合理调整占比, 将其中一些次重要的部分调整为下一期实施。超预算采取风险转移措施, 将办公场地的搬运工作外包给搬家公司。

5.4 进度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1) 搬迁不同步的应对。网线、电话线路等迁移问题外包给通讯服务公司, 由其负责移机、新电话线路申请、旧电话线路取消等, 确保网线、电话线路同步迁移到新场所;搬运办公物品工作外包给搬家公司。

(2) 变更计划的应对。建设中涉及的装修设计方案、搬迁日期及时递交相关领导审核明确;一旦发生变更, 在可调控的资源、时间、资金范围内变动;如果需要追加资金, 要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 争取理解, 继续按原进度计划施工, 同时尽快申请追加资金。

(3) 设备不能按期到位的应对。将设备的技术性能、运营成本、服务承诺及供货周期、违约金等方面要求与设备提供商达成共识列入合同;制订总工期计划, 在项目各个层次单元的衔接上预留机动时间差;明确各个设备的提供时间, 由专门人员跟进进度。

5.5 割接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1) 兼容风险的应对。软件选型时, 充分考虑技术架构的移植性及集成性;选择能够与现有设备、软件等资源充分兼容的技术架构。

(2) 无缝对接风险的应对。与原系统的开发、维护单位一起建立解决方案。安排有技术经验的专业人员和工程师配合监控跟踪各子系统联动运行情况;在新机房预先新建一套单机系统与老机房组成“1+1”系统, 老机房设备停机后新机房系统继续工作, 不影响业务。

(3) 适应度风险的应对。提前对各类工作人员进行与其他部门衔接配合模拟操作培训。

6 结语

本研究运用项目风险管理知识和工具对N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升级改造项目进行了风险识别、评估、应对, 得出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经验做法, 为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的管理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孙亨杰.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及过程分析[J].科技视界, 2012 (4) :181-18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升级风险】相关文章:

扩容升级05-05

组织升级05-07

升级测试05-08

质量升级05-14

升级路线05-21

升级障碍06-13

整合升级07-05

升级拓展07-08

升级建议07-09

升级动力08-15

上一篇:地面交通下一篇:地震数据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