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置范文

2024-06-28

课堂设置范文(精选12篇)

课堂设置 第1篇

新课标把阅读教学定义为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课堂模式由传授型模式转为对话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堂对话流于形式、碎片化、空泛化,游戏化的对话充斥于课堂,倍受诟病。伪对话的“泛滥”偏离了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真”。何以“纠偏”,科学、高效的问题设置“当之无愧”成了剔除诟病的关键。

斯滕伯格设计了三种提问策略:第一个是以讲课为基础的,称之为照本宣科式策略;第二种是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式策略;第三种是以训练思维为基础的问答式策略。如何训练思维,“苗头”直指问题的设置。

主问题的设置契合了在思维理论指导下设计问题的要求,把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内容紧密地粘合在了一起,使课堂对话紧贴文本内容,带动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本,避免流于表面的肤浅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发言虽不乏精彩之语,但比较零散,如果能够娴熟地设计出高质量的主问题,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让教学过程至始至终处于思维的“流”中,那么,课堂对话的效率则有望大幅提高。

主问题的设计是教师文本解读功力的彰显,是追求高效课堂实现的保障,是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关键,是教学方法得以确定的基础。

有论者指出,主问题设计可从“文章的核心句,留白处,语言特色,思想感情,结构脉络方面入手”,也有论者指出可从“文章的标题,关键词句,中心事件,文本类型处入手”。为主问题的设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抓手”,但了解了“抓手”不代表就具备了“万能钥匙”,主问题的设置要根据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本文仅以《孔乙己》一文为例来谈谈教学中所应具备的设置主问题的理念。

《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文中没有一个“悲”字出现。叶圣陶在1924年5月15日发表在《国文杂志》第一期上的一篇文章《〈孔乙己〉中的一句话》,认为《孔乙己》的主题在于“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意识和姿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的人的冷淡———除了随便的当作取笑的资料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关心”。纵观全文,不难发现,一个细节———“笑”贯穿全文。“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的笑声,不是一般的描述,而是整篇小说情绪的逻辑起点和整篇小说的结构支点。整篇课文中,笑声伴随着孔乙己的活动全程,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迂腐地走来,又在人们的笑声中难堪地离去,最后,在人们的笑声中孤寂悄然地死去。小说立意的焦点,显然就在这种“笑”上。因此,笔者以“笑”为切入点,统领全文,进行主问题的设置,即“谁在笑?笑什么?为什么要笑?这些笑又说明了什么?”

一、笑者为谁?

阅读课文,不难找出这样的两句话,“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甚至“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丁举人的狂笑,掌柜的奸笑,众人的哄笑、取笑,孩子们凑热闹的笑以及我附和着的笑。总之,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

二、笑什么?为何要笑?

1. 孔乙己的可笑首先在于他是一个“站着喝酒的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

一个被时代抛弃了的穷困潦倒的书生,就在这站着的与坐着的夹缝里艰难地生存着,作为这矛盾结合体的孔乙己一出现在人们中间,自然就成了人们取笑的对象。

2. 孔乙己的可笑还在于他的言谈举止,热衷于科举的孔乙己,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那些喝酒的嘲笑他又偷了书,又挨了打,而且有人指出是亲眼所见,“吊着打”的。这是确确凿凿的事实。

而孔乙己否认的态度又是十分坚决的,“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但是,否认的论据却是十分薄弱的,甚至是不能成立的:“窃书不能算偷”。显而易见,这不过是把偷窃的概念从白话变成了文言,并没有改变偷窃的实质。

3. 教小伙计识字,孔乙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回”字的四种写法。

但他所教的却是毫无用处的“回”字的四种写法,也无怨小伙计表现出鄙夷的笑。

4. 即使对孩子们讲话,孔乙己也是满口的之乎者也,“多乎哉,不多也”。

文白夹杂,语体不辩,也无怨孩子们都笑出了声。

5.“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以及后文的“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从“排”时的得意炫耀到“摸”时的倾其所有,他骨子里的穷酸相就跃然纸上。

三、“笑”说明了什么?

也即是鲁迅在这笑里挖掘了怎样深刻的含义呢?

从掌柜的冷漠无情的笑,到长衫主顾的轻蔑的笑,再到短衣帮的取笑,嘲笑,哄笑,孩子们凑热闹的笑,从上层到下层构成一个鲁迅惯用的小说结构模式,即看与被看的模式,不单是《孔乙己》存在着一群看客,在鲁迅的其他小说里如《明天》里的单四嫂子,《祝福》里的祥林嫂,《阿Q正传》里的阿Q,《狂人日记》里的狂人,他们周围都有一群看客存在着,这些看客是一群“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无时无刻地制造着吃人的悲剧。我们从这些笑声中听出了看客们的冷漠,无情与精神麻木,同时,也从侧面认识到了科举的罪恶。

牵一“笑”字而动全文,即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四个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由表到里。

传统的文学理论形成了传统的文学解读模式: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内容———艺术特色。这一模式被应用到文学教学中,直接转变成为机械的程序化模式:时代———作者———社会内容———艺术特点。这一固定的程序化模式长期“统领”语文教学实践,根深蒂固于语文教师的心目中,已然形成了教学思维定势,但是,若教学中一味地循着固定模式进行教学消解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更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忌讳一种模式一统天下,当然,主问题的设置能否适合于每一篇课文,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而语文教师需要逐渐培养“窥一斑而知全貌”的能力,走出长期“统治”语文教学的固化模式,着力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摘要:<正>一堂课,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教,不应该用什么方法教,得益于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的设计直接体现着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不言而喻,问题是否有“含金量”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合适与否,教学目的的达成与否。如要提高“含金量”,则应足够地重视与全方位地考量问题的设置。新课标把阅读教学定义为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课堂模式由传授型模式转为对话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堂对话流

参考文献

[1]【美】斯滕伯格.《思维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2页。

[3]余虹.《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高中语文有效课堂设置初探 第2篇

河池市 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那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导语呢?是不是一定要像小说一样充满悬念,跌宕起伏,极尽峰回路转、一波三折呢?其实不然,从这次听课来看,成功的导语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即可深入人心:

1、悬念设臵,吸引学生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不少时隔久远,且内容深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精彩短小,直切重点

导语设计贵短,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等内容简单罗列;过于冗长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

3、营造氛围,创设气氛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而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总之,“教无定法”,一堂课的导语设计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学生的程度随机应变,但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成功的导语。,即: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的设臵

1.课堂提问艺术和激励艺术。

用提问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方法。用提问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是设计的问题既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还要激发学生思考;二是问题要大小适宜,多少适量,难易适中,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三是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方式;四是设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并激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辨析;五是解说学生答问后语言要适中委婉,既要考虑答问本身的正确性,又要顾及学生的心理影响,特别要以激励为主,迂回圆说,做到正确答案与学生自尊两全其美。

2.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课堂教学中的讲解,不应面面俱到,而是要精讲精练,重点突出,形成系列。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地根据预设的教学设计,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临时应变与调控。课堂上,教师要整体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偏差,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2)依照内容灵活变通。课堂上,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和教学实际,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实际和学习能力实际,灵活处理已经预设好却不适应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步骤。比如,可以是前后的变通,也可以是主次的变通,还可以是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之间的变通。

(3)去糟粕取精华。要有所取舍,就是要“忍痛割爱”,把那些不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甚至是超出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环节和内容舍去,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或内容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3.从老师自身出发,开创个性化的教法

首先,教师的知识底蕴和个人经历是教学之本。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

其次,高中语文课是既是讲授课,也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再三,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多种要素,但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要做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才能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师永远要怀着一颗爱心进课堂,慈爱和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的,愉悦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最后,要注意把课本与生活巧妙讲说,融通感性与理性知识的教学。教坛上流行这样说法:三流老师在讲台上演绎他的教本;二流老师在讲台上演绎他的教案;一流老师在讲台上演绎他的人生。这一方面,其实就强调了我们老师在讲课中要注重生活知识的灌输,在课堂上,学生最喜欢的是活生生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讲说,才是最有效果的教学。二方面,就是强调个性化教学,风格化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在十个语文老师的讲课中领导到十种人生,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四)课堂拓展的设臵

在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的有效拓展设计中,要求教师要做到多元设计,精心安排。1.是要考虑拓展方式多元性。对于课堂教学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学生认为的疑难性“问题”和可拓展性“问题”等,教师要选择多种途径和手段,给学生提供宽阔的拓展平台;

2.是考虑通过拓展 使学生进一步实现转变学习方式。从学习方式上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并不仅仅是指课前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转变,应该包括课后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课后拓展,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具体的拓展设计时,主要是选择与教学适应的拓展模式,如果选择问题思考模式,那么,重点涉及在课后问题思考方面应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如果选择问题作业模式,那么,重点设计在作业设计与安排方面应采用哪些方式与方法;如选择问题展示模式,那么问题展示的设计与安排应采用哪些方式与方法;如果选择问题探究模式,那么,问题探究活动设计与安排应采用哪些方式与方法。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拓展模式,由教师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需要来创新性的选择和确定。

(五)结堂总述的设臵

一堂精彩高效的课堂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

1.突出知识重点。

一堂课总有重点讲说的内容,也是学生必要记住的知识点,老师在总结时要特别点明,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或记忆上加深印象,使本堂课的重点知识得到掌握。

2.真情实感,富有诗意。

老师也是从学生中走过来的,也经历过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或是感人的,发人深省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多或少的感动着你,不妨就讲出来给自己的学生听听。在一堂课快结束的时候,教师以自己经历过的一段往事为话题,引出对今天的总结。同时,你运用的语言可以富有诗意,是同学们更真实,跟生动的感受那份感情,这样的结束语不仅可以得到感情的升华,也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举例。激起他们的兴趣,抓住他们的心。

3.语言生动,富有张力。

我们从情感上赢得掌声的同时,语言很是重要。在结束语中运用对偶来总结、排比来评价、引用来阐述、比较求不同等等方法是很好的选择。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涉及到我们老师方方面面的自身积累和素质底蕴,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付出努力。当然,课堂的精华各有各法,但是

我们强调的共同目标是其有效性,本文在这只作一些较浅的探索,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还有待语文界的同仁们不断探索,以便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学论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8 [2]林祟德《教育的智慧》 开明出版社

语文课堂问题的设置 第3篇

新课标把阅读教学定义为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课堂模式由传授型模式转为对话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堂对话流于形式、碎片化、空泛化,游戏化的对话充斥于课堂,倍受诟病。伪对话的“泛滥”偏离了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真”。何以“纠偏”,科学、高效的问题设置“当之无愧”成了剔除诟病的关键。

斯滕伯格设计了三种提问策略:第一个是以讲课为基础的,称之为照本宣科式策略;第二种是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式策略;第三种是以训练思维为基础的问答式策略。如何训练思维,“苗头”直指问题的设置。

主问题的设置契合了在思维理论指导下设计问题的要求,把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内容紧密地粘合在了一起,使课堂对话紧贴文本内容,带动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本,避免流于表面的肤浅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发言虽不乏精彩之语,但比较零散,如果能够娴熟地设计出高质量的主问题,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让教学过程至始至终处于思维的“流”中,那么,课堂对话的效率则有望大幅提高。

主问题的设计是教师文本解读功力的彰显,是追求高效课堂实现的保障,是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关键,是教学方法得以确定的基础。

有论者指出,主问题设计可从“文章的核心句,留白处,语言特色,思想感情,结构脉络方面入手”,也有论者指出可从“文章的标题,关键词句,中心事件,文本类型处入手”。为主问题的设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抓手”,但了解了“抓手”不代表就具备了“万能钥匙”,主问题的设置要根据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本文仅以《孔乙己》一文为例来谈谈教学中所应具备的设置主问题的理念。

《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文中没有一个“悲”字出现。叶圣陶在1924年5月15日发表在《国文杂志》第一期上的一篇文章《〈孔乙己〉中的一句话》,认为《孔乙己》的主题在于“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意识和姿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的人的冷淡——除了随便的当作取笑的资料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关心”。纵观全文,不难发现,一个细节——“笑”贯穿全文。“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的笑声,不是一般的描述,而是整篇小说情绪的逻辑起点和整篇小说的结构支点。整篇课文中,笑声伴随着孔乙己的活动全程,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迂腐地走来,又在人们的笑声中难堪地离去,最后,在人们的笑声中孤寂悄然地死去。小说立意的焦点,显然就在这种“笑”上。因此,笔者以“笑”为切入点,统领全文,进行主问题的设置,即“谁在笑?笑什么?为什么要笑?这些笑又说明了什么?”

一、笑者为谁?

阅读课文,不难找出这样的两句话,“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甚至“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丁举人的狂笑,掌柜的奸笑,众人的哄笑、取笑,孩子们凑热闹的笑以及我附和着的笑。总之,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

二、笑什么?为何要笑?

1.孔乙己的可笑首先在于他是一个“站着喝酒的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

一个被时代抛弃了的穷困潦倒的书生,就在这站着的与坐着的夹缝里艰难地生存着,作为这矛盾结合体的孔乙己一出现在人们中间,自然就成了人们取笑的对象。

2.孔乙己的可笑还在于他的言谈举止,热衷于科举的孔乙己,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那些喝酒的嘲笑他又偷了书,又挨了打,而且有人指出是亲眼所见,“吊着打”的。这是确确凿凿的事实。

而孔乙己否认的态度又是十分坚决的,“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但是,否认的论据却是十分薄弱的,甚至是不能成立的:“窃书不能算偷”。显而易见,这不过是把偷窃的概念从白话变成了文言,并没有改变偷窃的实质。

3.教小伙计识字,孔乙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回”字的四种写法。

但他所教的却是毫无用处的“回”字的四种写法,也无怨小伙计表现出鄙夷的笑。

4.即使对孩子们讲话,孔乙己也是满口的之乎者也,“多乎哉,不多也”。

文白夹杂,语体不辩,也无怨孩子们都笑出了声。

5.“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以及后文的“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从“排”时的得意炫耀到“摸”时的倾其所有,他骨子里的穷酸相就跃然纸上。

三、“笑”说明了什么?

也即是鲁迅在这笑里挖掘了怎样深刻的含义呢?

从掌柜的冷漠无情的笑,到长衫主顾的轻蔑的笑,再到短衣帮的取笑,嘲笑,哄笑,孩子们凑热闹的笑,从上层到下层构成一个鲁迅惯用的小说结构模式,即看与被看的模式,不单是《孔乙己》存在着一群看客,在鲁迅的其他小说里如《明天》里的单四嫂子,《祝福》里的祥林嫂,《阿Q正传》里的阿Q,《狂人日记》里的狂人,他们周围都有一群看客存在着,这些看客是一群“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无时无刻地制造着吃人的悲剧。我们从这些笑声中听出了看客们的冷漠,无情与精神麻木,同时,也从侧面认识到了科举的罪恶。

牵一“笑”字而动全文,即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四个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由表到里。

传统的文学理论形成了传统的文学解读模式: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内容——艺术特色。这一模式被应用到文学教学中,直接转变成为机械的程序化模式:时代——作者——社会内容——艺术特点。这一固定的程序化模式长期“统领”语文教学实践,根深蒂固于语文教师的心目中,已然形成了教学思维定势,但是,若教学中一味地循着固定模式进行教学消解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更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忌讳一种模式一统天下,当然,主问题的设置能否适合于每一篇课文,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而语文教师需要逐渐培养“窥一斑而知全貌”的能力,走出长期“统治”语文教学的固化模式,着力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美】斯滕伯格.《思维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2页。

[3]余虹.《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巧妙设置课堂质疑问题 第4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质疑问题,有效教学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灌输式的教学不仅无意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设计适当的质疑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的形式展开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可以取得认知思维的高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质疑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增强学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诠释。

下面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怎样更好地设计课堂质疑问题。

一、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

实施课改之初,有些老师确实摈弃了满言堂、满堂灌,在课堂中出现了满堂问,这实际上也就走向另一个极端。虽然满堂问在形式上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课堂表面很热闹,但仔细看看在老师接二连三的问题中,很多问题在书上一眼就能找到。一般说来,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总提那些不假思索就可回答的问题。课堂问题要难易深度合理。实践证明,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老师所提问题的难易深度密切相关:问题太浅,学生提不起兴趣,甚至觉得不屑一答。所以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 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备学生)。

教师讲课前应该对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及相关知识的水平有所了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比较合适的问题。对于不同班级,问题设计还应有区别。

2. 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备课本)。

采用问题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绪,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于采用问题教学法。对于那些教学内容浅显,学生一看就懂,或道理过于艰深只须简单记忆的教学内容,则宜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加以点拨。

如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对于有关战争的基本史实知识点,学生自己看书解决,课堂上主要解决四个问题,即为什么会爆发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战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中国战败给我们什么启示?这样,一堂课就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了解了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己总结出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二、设计的问题要有思维的必要

问题的设计,注意对突破、理解重、难点问题的引导。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把前后知识联成一体。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引领学生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体验生活,在对历史事物的认识中吸取历史智慧,在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中感悟英雄的灵光,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层次:浅层———是什么?怎么样?即让学生在阅读、观察基础上感知历史,在分析、归纳基础上整理历史知识。中层———为什么?即启发学生从知识的纵面、横面进行联系、比较,深刻理解并正确认识;深层———怎么办?即在得出历史结论的基础上,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进一步验证、完善、审定、修改已有结论,或就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办法。三个层次由浅入深,从认知到理解再到认识,使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而且是经验和能力。

如在设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浅层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中层目标是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定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深层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的力量。在比较《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时,学生全情投入、义愤填膺,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观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人民正义的爱国举动。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努力使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学生面临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中不仅注重设置合理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加强师生互动,而且从单向的师问生答到多向的生问师答、生问生答,创造一切机会引导学生求问质疑。一般情况下,课堂上我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看不懂的内容、想不出的原因、解决不了的问题,或交流见解、观点等。经常性的交流、提问,学生也能在不同思维碰撞中闪出智慧的火花。

三、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有解决的可能性

从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阶段特征来看:初一要求“能简单地复述教科书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提高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初二要求“能够初步综合、归纳所学重要问题的史实、找出因果关系”;初三要求“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编出提纲”。要求的逐步提高,体现了历史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问题的设计,既要让学生有思考的价值,又要让学生有解决的可能性。如何做到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设计的问题要有合理的深度。问题太深,学生望而生畏,问题太浅,学生又提不起兴趣,甚至觉得不屑一答。而合理深度的提问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问题,深刻地领会教材中所反映的实质性、本质性的东西。如我在讲授《新文化运动》时,就把“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作为最主要的提问,因为这两个问题深度合理,而要回答好这两个问题则几乎涉及全课堂知识点,广度适宜。因此,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联系前面相关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列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至于问题该达到怎样深度,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既要符合教学大纲,又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据心理学家研究,如果学生能用现有的知识去回答问题,那么思维过程就不会发生,相反,当提出的问题必须借助于那些他们还未掌握的知识才能解决时,思维过程也不会发生。为此,提问必须与学生应有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风气与态度等各方面相关联、相衔接。

四、设计的问题要有拓展的空间

问题的切口不要太窄,而要有梯度。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我们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尽量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易,浅的问题上找到“成功感”,从而激发学习探讨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相反,提问不讲究梯度,时不时迸出一两个难题,如突兀之石,学生一时无法回答,整个课堂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如讲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对于西藏的有效管辖,我们可以设问:达赖和班禅的封号由来如何?驻藏大臣是何时设立的?它在西藏起到什么作用?它的设立有何意义?为什么说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直接提问最后一个问题,学生就显得无从下手,回答得不好。通过讲述驻藏大臣的设立:雍正时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标志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管辖。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重大事件有何意义,说明这些措施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因此,对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将其分解成一组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层层推进,最终得到圆满解决。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照顾全体学生,不至于使有些学生连笔都不敢动,连口也不敢开,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不同层次梯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去积极思考,积极讨论,积极作答,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般学生进入高年级段后,不愿意举手发言,但是老师在课前精心准备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质疑问题,学生参与课堂发言的热情就高,而且发言的质量有所提高,用历史思维的方法去考虑问题。在历史课堂上,不仅气氛活跃,而且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例如:在学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之后,我设计了问题:“如果你是身处于19世纪末的爱国青年,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你会怎样去做?”学生经过一分钟考虑之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发动起义,抗击洋人和清政府;游说慈禧,劝她联合人民,抵抗侵略者;要效仿历史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抗击侵略者;甚至还有提出要刺杀慈禧,但是此观点一出,马上遭到大部分学生的反对,这样属于鲁莽行为,会造成天下局势混乱,不利于抗击侵略者,学生还是比较理性的。当时发言的同学很多,提出了八种各不相同的观点,但是基本上每个发言的同学都提及到了采取行动之前,要进行思想(反抗侵略)传播,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联合更多的力量反抗外来侵略。

在历史课堂上,不仅我设计质疑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积极提出质疑问题。如在讲授《红军不怕远征难》这课时,学生提出红军为什么要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的问题。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学生提出:新中国刚成立时,党为什么决定武力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为什么确立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党为什么不再用“解放”一词谈台湾问题,而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等问题。学生对历史课的喜爱不言而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目可睹,学生对历史的感悟潜移默化在平时的学习当中。

高中数学课堂问题设置的要求及误区 第5篇

一、问题设置的要求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能够很好的将学生的精力集中起来,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创设情境进行问题设置。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置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创设出一定的情境来,从而提高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有趣味的东西或者问题往往兴趣会比较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的积极,课堂氛围自然也会更加的良好。比如说,老师在进行抛物线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篮球投篮加入进去,并进行相关情境的创设,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便会兴趣盎然,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2.问题设置必须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必须注意其启发性,学生在思考的时候便会有一定的疑惑,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为了一个问题进行争论,这样学生的交流也会增多,学生的思维也很容易得到开发,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便会愿意更加积极的进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创造力和探究性思维。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应该设置一些灵活性比较强的题目,并对学生进行启发,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的灵活,很容易学会一类题的解法。

3.问题设置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度性。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置的时候,必须根据数学科目的特点进行,保证课堂问题设置的针对性和适度性。适度性指的便是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仔细的分析教材,这样设置出来的问题不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和数学知识发展的过程,还能够确保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难度不会过于简单也不会太大,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容易被激发出来。其针对性便是,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和学习中的难点重点有关系,这样学生便能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好的突破学习中的一些难点,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4.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的评价。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论文代写教师的评价比较积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便很容易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认真的对待学生回答的答案,并进行合理的评价,绝对不能在学生回答完之后不进行任何评价便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讲解,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启发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的全面,若是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不应该马上批评,而是将学生的错误指出来,鼓励其学习和改正。

二、避免提问的误区

1.忽略学生思维过程

有部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往往会大量的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记忆性的内容,如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锥体柱体的体积公式等。诚然,这样的提问是必要的,但不应为成为课堂主要的提问问题,虽然这样的问题学生回答的比较踊跃、班级回答问题的气氛比较热闹,但太多这样的提问,其实是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效率的提问并无实际意义。

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好坏,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提问能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一个提问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那么这样的提问不管怎么热闹,它都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提问。因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方面,对于问题的设置要注意有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提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留给学生适当的思维活动时间,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使其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以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倾听并注意及时的鼓励与提示,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友好和睦的思维环境;同时,对学生的回答,不管学生回答的质量如何,教师都应该追问你这样回答的理由是什么?你用什么来支持你的答案?如发现不足,就可问如何修正?这样通过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以及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修正、归纳、总结,就会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逻辑是否清楚、依据是否充分、推理是否正确。只要能长期坚持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就一定会对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优良的思维品质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教师理答未能深化

所谓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应该是对学生应答的评价、补允、修正、拓展、提示本质等。但有部分教师在理答时,往往只是简单的对学生做一个很简短的评价如“你回答的很好”或是只简单的关心结果的正确与不正确如“同学们,你看他回答的对不对?”“对,请大家以后要注意这样做”,“不对,那正确的是什么?”.以上这些言语,表面上看,这个教师理答的非常好,但实际上,作为教师的理答,理应有一个更高的层次,就是不仅要指出学生的对与错,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的本质进行阐述,通过对问题的拓展、延深使学生对这一问题得到升华与深化,使学生知道知识的迁移以及融会贯通,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3.提问对象考虑不周

有的老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往往会潜意识的喜欢提相对优秀的学生,这样似乎可以让课堂教学显得更“流畅”,但有时候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让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去答有可能会导致他觉得没有意思――他没有从内心深处获得思维得到提升的快感。另外,有一些老师可能是为了促进基础不怎么样的学生认真思考而让他回答一个对他来说似乎过难的问题,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并且这种做法还可能会挫伤他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的提问显然并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所提的问题相对某个同学来说不是位于他的最近发展区。为此,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与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提不同的学生。比如误区二中所列出的三个问题,问题1可提知识水平一般的同学来回答,问题2可提知识水平较好的同学回答,问题3应该请相对优秀的同学来回答。这样,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获得了思考的快乐、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对这个问题充满兴趣,这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必然会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另外,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多少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从教学公平的角度来看,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相对平等的回答机会,以促使所有学生均能积极思考、不断提高。还有,教师最好也不要老是提知识水平一般的同学回答相对所有人(包括他们)都认为比较简单的问题,因为这样长期下来,可能会使他们形成教师已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对他们不信任的心里暗示,这种暗示会进一步引发他们的自我否定以及潜意识里的对数学学习的抵制,从而更加不利于他们的数学学习。

合理设置课堂形成性练习 第6篇

关键词:课堂练习;实验课;新授课;复习课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这一正确论断,同样指出了课堂形成性练习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利用课堂形成性练习来强化《科学》课堂教学,力求做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以求发挥课堂形成性练习的最佳效果”,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明确课堂练习的提出及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学生的知识不是简单地靠听讲而“听会”的,而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技能活动学会的,课堂练习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途径。课堂形成性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及时地消化、巩固和运用知识面,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课堂练习是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练习的内容大部分是本堂课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这样,就能加强学生对学习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中、下程度的学生也能在练习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在当堂反馈教学效果,以检测教师对本节课重点、难点和疑点的把握,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不搞“题海战术”,要求课堂教学做到精讲精练,可减轻学习负担;是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

二、做到课堂练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一)教会学生知识迁移和转化的能力

在一些带有演示实验的新课中,我们曾经做过以下的尝试:

在实验《铁和硫酸铜的反应》安排的练习:

1.将一根10克的铁钉,插入某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覆盖有铜的铁钉,洗净后干燥称量为10.4克,则有多少克铁参加反应?生成铜几克?

在实验《镁、铝、锌、铁跟稀硫酸的反应》安排的练习:

2.用相同质量的锌、铝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以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在图1、图2、图3、图4中符合反应的图像是( )

[点评]在训练中,合理地运用知识会使学生理解得更深,同时也能发展能力。因此讲练结合得当,就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若对调上述二题,就显得有点生搬硬套,突不出实验教学的重点,也降低了题目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二)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6.4.2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关于“我国能源消耗危机”和“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这两处知识点的教学中,笔者对两个平衡班实施如下比较:

[讲解]:在现代社会中,人口观、资源观、生态观、环境观已经成为公民必不可少的科学观念。面临能源危机,我们一方面要树立节能观,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能源;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开发新能源。

[练习]:1.学校教学楼里共有24间教室,每间教室里安装了“220V 40W”的日光灯8盏,若每天上午“9:20~9:45课间操”由班级电教员负责关灯和开灯,则一个月(除双休日外,23天计)可以省电几度?

2.若太阳能每分钟射到垂直于阳光的1cm2的地球表面上有8.1焦耳的能量。某幢楼屋面的面积是100m2,设阳光垂直照到屋顶,1分钟得到太阳的能量是 焦耳,太阳辐射的功率相当于 千瓦。

[点评]:采用习题教学的班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优越于教师讲解的班级。

(三)归纳知识要点和基本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科学》新教材对“电学”知识体系的安排采取了循序渐进的编排:“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电路探秘”是对电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电和磁”进一步学习电磁学基础知识,也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则是初中阶段电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提高。在本章结束以后,我们试着安排了以下课堂形成性练习:

1.把“220V 40W”和“220V 60W”的灯泡并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分别是多少?在5分钟内,电流通过两灯泡产生的热量之比是多少?哪个灯泡更亮些?

2.把“220V 40W”和“220V 60W”的灯泡串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通过两灯泡的电流分别是多少?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分别是多少?在5分钟内,电流通过两灯泡所做的功之比是多少?哪个灯泡更亮些?

学生通过短时间的训练和指导,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功、电功率等知识有机地贯穿起来,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四)巩固已有知识,提高审题能力

此外,中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更应加强计划性、针对性,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要认真研究各地中考的例卷,明确考试的范围、目标、试卷结构、题型等。设置一些具有导向性的形成性练习(如跨学科试题、信息题、应用题、社会热点问题和创新试题等),让学生了解考试信息和中考命题的趋势。

[参 考 文 献]

[1]袁云开、赵铮、余自强.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陈才奇、汪建红.科学(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徐建忠、李世德.科学(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4]郑青岳、汪建红.科学同步练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村九年级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语文情境课堂的情境设置 第7篇

多年来, 我们老师都在学习和实践着“情境课堂”。近来, 笔者有幸参加了灌南县初中课堂教学视导检查, 听看了18节课, 写下了18节听课手记。在课堂教学深入改革的今天, 我们课堂教学的现状让人担忧。听课一个循环下来, 老师导学案设计的问题琐碎, 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朗读”“情感”“品味”等元素都难以突显, 课堂环节之间生硬粗糙, 谈不上情境的渲染, 更少有知识的生成和智慧的火花。语文有其学科的特殊性, 可以说是一门情感性特别强的学科, 在当前我县全力推进“高效课堂”的情势下, 作为语文老师, 应当怎样设置情境, 设置什么样的情境呢?下面, 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感受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课堂对话——人文情境

这是我2008年“江苏省送培到县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上的一节公开课的片断, 课题是《蓝蓝的威尼斯》。

师:大家欣赏一组图片 (播放音乐《威尼斯之旅》、投影威尼斯的图片)

学生欣赏音乐和图片。

师:同学们, 刚才我们听着美妙的旋律, 欣赏了一组威尼斯优美的画面, 不少同学发出啧啧的赞叹, 大家心里肯定有所感, 有所想, 请大家说一句话, 投影:“的威尼斯”。

生1:美丽的威尼斯。

生2:奇特的威尼斯。

生3:神秘的威尼斯。

生4:金碧辉煌的威尼斯。

生5: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威尼斯。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真实地感受, 正如同学们所说, 水城威尼斯的画面非常优美, 而作家马信德笔下的《蓝蓝的威尼斯》则更加优 美, 更加让人回味无穷。 (板书: 蓝蓝的威尼斯)

请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 应该读出什么感情?

生:读出赞叹的语气, 赞美的感情。

(学生再读一遍)

师:同学们, 文章有文眼, 题目有题眼, 本文的题眼是哪个词?

生:蓝蓝

师:谁能理解“蓝蓝”的含义?

生1:蓝蓝是一种美丽的颜色, 色彩。

生2:蓝色代表安静,

师:有依据吗?

生2:医院里护士穿的衣服是蓝色的, 给病人一种安静的感觉。

生3:蓝色代表神秘, 蓝色的天空和大海给人神秘的感觉。

师:还有吗?有人还认为, 蓝色还代表着幸福、和谐、友谊等等。

师: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1) 划出作者行踪的词语; (2) 威尼斯蓝蓝的美体现在哪些地方?

这堂课的效果令人满意, 学生的表现令人振奋, 得到了语文特级教师、金坛华罗庚实验学校副校长张和忠的高度评价。其实所谓“课堂对话———人文情境”, 就是能激活课堂、激活主体的对话不只是言语上机械零碎的你来我往, 更不是操作式回答, 而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共享型对话。

二.课堂激情——诗意情境

一堂好课, 师生如沐春风, 如饮甘泉;或惊或喜, 或悲或泣, 或开怀畅笑, 或拍案而起, 或冥思苦想。课堂教学情与景的契合, 营造出课堂的诗意情境。

以景激情。学习《与朱元思书》时, 我们先欣赏富春江美丽的山水纪录片, 配上诗意的语言描述, 只觉得清风拂面, 水声泠泠, 竹木萧萧, 流水潺潺, 物我同化, 心境澄明, 在此基础上, 学生诵读课文, 理解课文, 不仅获得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巍巍中山陵》时, 先让学生欣赏一组中山陵的图片, 让学生从视觉上饱享中山陵的雄伟气势, 进而产生心灵的震撼。

以声激情。美妙的音乐, 优美的歌声, 动听的朗诵, 能让学生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体味语言、声韵之美, 把学生引入语言描绘的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审美意境。在教学铁凝的《生命与和平相爱》 时, 上课之前, 我播放了一段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图片, 配上《辛德勒名单》主题曲, 那舒缓、沉重的提琴乐音立刻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 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震撼, 这和文章表达的厚重主题是吻合的。教学杜甫的《石壕吏》 时, 老师的范读配以《二泉映月》, 老师的动情朗读和音乐那悲切的音符缓缓地流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营造了诗意的氛围, 在音乐中, 学生走进诗的天地, 在诗意的牵引下, 展开联想的翅膀, 使我们的语文课就像一个审美场。

三.课堂想象——体验情境

学习的本质是体验。体验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情境。情境可以弥补方法、手段和内容的不足。在课堂上, 老师要善于创设激发学生想象、联想的体验情境。欣赏《荷》 专题, 有条件的可以先带领学生去实地观赏荷花, 或组织学生观看《荷》的专题片;写想象作文时, 让每个学生自带一个玻璃杯, 装上大半杯清水, 学生向杯中滴入一滴蓝水或墨水, 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蓝水或墨水的变化, 展开想象的翅膀, 学生的习作让人心情振奋。

学生1:一滴墨水落下去, 它迅速下沉, 形似一个大蘑菇, 接着分裂, 像一个一个的小蝌蚪在竞赛, 又像一个一个的水母, 拖着长长的尾巴, 构成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图景。

学生2:一滴红水滴入水中, 平静的水面泛起了涟漪, 一圈一圈向外扩散。起初, 红水像个羞答答的小女子, 十分胆怯。她仔细打量身边的这位朋友, 看到这位晶莹透明的朋友很包容, 她总算可以放心了, 大大方方地、毫无拘束地在尽情玩耍, 时而犹如老练的游泳运动员, 身手敏捷, 英姿潇洒, 在水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曲线;垂下的秀发时而宛似一泓瀑布倾斜而下, 足以让人惊艳。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让孩子们当一次“残疾人”, 或者蒙上眼睛, 或者绑了一条腿, 或者吊起一条胳膊, 作了几分钟的体验后, 再来读读海伦的文章, 那种新的感受, 岂是坐而论道所能得到的。

四.课堂实践——活动情境

人的发展只能在有意义的实践中才能 实现。“ 活”的内 容和“动”的形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活动的本质。或眼动、或 嘴动、或手动、或互动, 归根到底是心动。

作为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 和作品、作者有时隔着很深的沟, 作为有经验的老师, 创设一定的情境, 达到时空距离的生活化。《沁园春·雪》是一首充满了革命乐观 主义豪情壮志的诗篇。这首诗作于1936年2月, 是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之后的第二年。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也是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此诗抒发了一个共产党人、一个革命领袖主宰世界、建功立业, 创造前无古人的光辉业绩的豪迈誓言, 以气概取胜。因此让同学们以体验式活动展开朗读, 第一组读上阙第一层“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第二组读“望”字领起的七句, 第三组读上阙的第三层, 给人广阔的意境, 宏大的气魄, 对壮丽河山的热爱;……最后一层, 全体起立高声朗读“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把全诗的意境推向高潮。

课前三分钟带领学生欣赏《论语》, 每堂课一个人, 其他人补充, 同学们对这一形式很感兴趣。在一节班会课上, 我让大家讨论《论语》里的“无欲速, 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句话, 每人给10分钟时间准备, 然后当堂交流。

顾苏婷同学发言:“我的理解是, 学习如盖楼房一样, 根基务必要打得牢牢实实, 否则即使楼上雕栏玉砌, 也不一定稳当。学习过程中一味地贪求速度是不行的, 有时不但不会有成果, 还会适得其反。我们更不能贪图小微小利, 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迷惑, 只有这样才会获得成功。”

朱亚兰同学:“从小, 父母就教导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其道理很简单, 一口吃不成胖子, 速度快自然是好事, 但质量跟不上就事倍功半了, 我们追求的不是又快又好, 而是又好又快。小恩小利是不可贪的, 贪小利的人成不了一番大事业。古往今来, 成大事业者都不耻于去贪图小利, 因为他们有远大抱负, 胸襟开阔。”

张宇星同学:“我认为,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在科学的道路上, 纵然需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但在走每一步的同时, 要提高效率, 正如我国提出的又好又快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 质量是最重要的, 但速度也是不可或缺的, 要把追求速度控制在追求质量之下, 永远把质量摆在第一位, 那么追求速度也是无可厚非的。常言道, 贪小便宜失大利, 这是不可否认的, 但也要分清情况, 对于大利与小利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 当然要弃小利, 而大利已得, 顺便将小利化为己有, 何乐而不为?最重要的是要审时度势, 该取的小利便取, 不该取的便及时放手, 追求大利, 这才是一个成功人士所应该做到的。但这句话能够流传至今, 其正确性是不可否认的, 在学习生活中, 对知识的积累是需要踏踏实实、一点一滴的, 要坚持自己的目标, 不要被生活中艳丽的花草吸引了注意力, 应向着最终的果实进发。”

晓辉同学:“人生在世, 不要心存太多欲望, 平平淡淡, 才是生活的真谛;心如止水, 也就不会存在速度、小利了, 空才是道。谢谢给我写信的人, 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

课文中的一些作品不是一动不动的由专家剖析, 也不是由教师一厢情愿的解剖, 它们是活生生的, 只有让那些作品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的心灵, 才能引起长久的震撼。

精心设置问题构筑高效课堂 第8篇

课前知己知彼, 设置问题方能有的放矢。教师深入研读教材, 反复斟酌后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接着设计学案, 考察学生一部分重点的语言基础知识的理解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情况。而后学生质疑。充分理解文本精髓和了解学生学情, 可以加强课堂上问题设置的针对性, 为充分利用好课堂做保障。

遵循认知规律, 由浅入深, 精心编排设计问题的呈现顺序。作者的行文思路, 或因有些带有较强的情感, 思维的跳跃, 在叙述的时候并没有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 如若按照文本内容顺序推进, 在理解方面会有难度。如《纪念刘和珍君》起始段, 鲁迅先生抒发了沉痛的悼念之情, 对反动派的愤怒之情, 如若要求学生在未了解刘和珍其人、其事时去理解这种情感, 无疑是要求学生建立空中楼阁, 违背正常的认知规律。问题设置的程序应当为学生的学习铺设一级一级的台阶, 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问题设置时注意系统性和逻辑性, 教师必须将自己理解的文本加以重组建构后设置问题, 那样学生才可渐入文本学习的佳境。

问题的设置应当从小处, 文本寻常之处入手, 空泛、无趣的提问只能让学生生厌, 磨灭学生学习的热情。设置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提问, 教授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方法。寻常之处可以是动词、意味深长的句子, 哪怕是文下的注解。《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为了让学生体会国民党反动派的残忍杀戮, 我们可以让学生研究第五部分国民党射杀欣然前往许愿的学生的弹道曲线, 学生仔细体会细节可以看出早有预谋, 极其凶残。抓住文本精彩传神的细微之处, 深入体会, 可以将冰冷的文字复活。学生的情感、智慧、悟性, 在咀嚼品味和表达中一次次得到激活, 主人公的人性光辉也就发出耀眼的光芒。此种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培养一种缜密的思维, 推敲的语言表达习惯, 体会思考带来的快乐。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问题的设置应当深入浅出, 富有启发性;有一定的难度梯度, 让不同思维能力水平的同学, 各有所得。如《合欢树》的讲授:母亲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 后来竟变成了一棵合欢树。思考母亲为什么要把路边的合欢树搬回家?她为什么没有搬其他的草或花?这个问题在文本中可直接找到, 看似浅显, 却包含着深刻的情感探究价值和文章表达方面的技巧。学生可以想到他想让残疾的儿子感到欢乐的气氛, 是情感主旨的角度理解。抑或对应第一段, 母亲其实是个爱美的女子, 注意文本前后的勾连照应的角度。抑或写含羞草其实是写母亲这个人, 美丽而不耀眼, 坚强温柔。这里品味的表面上是树, 实质上品味的是母亲真挚的爱, 坚强的个性, 其实是以物喻人。看似浅显的设问, 不至于让学生有畏惧感, 学生愿意去思考;有难度梯度的设问, 通过学生的深入思考、合作探究, 思维碰撞之后, 学生获得一种思维、情感上的互动, 相对教师答案的直接呈现, 学生将更易理解, 接受, 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精心选择诵读片段, 引导学生诵读。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是一门读的学科, 只有想办法让学生读进去, 才是真正的与文本的近距离, 深层次的接触。选择那些情感蕴含比较丰富的片段, 让学生思考如何诵读, 包含感情, 声调, 重读, 停顿等方面。在诵读之中, 学生的知识、情感和思维获得了真正的提升与发展。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所能达到已经不是教师简单某个情感标签的词语所能够达到的程度, 而是一种能够化进生命血液感悟, 教师可适当的范读, 采用多样的诵读训练, 在不断的研读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情感的语文带来的快乐。

课后学生需及时巩固已学的知识, 同时教师可选取文本最具特色的部分, 适当的拓展,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 触类旁通的能力。比如结合《越州赵公救灾记》, 可适当拓展绵阳桑枣中学在汶川地震中无一伤亡的事例, 让学生谈谈灾难频发的现在社会中, 如何应对自然或人为的灾难。某些抒情性很强的片段可以让其续写, 扩写。在语文的学习中通过问题设置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学生从文章中读出见识, 读出自我, 提高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置有效问题构建高效课堂 第9篇

一、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提问现象分析

通过观察, 我们不难发现, 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提问中以下几种比较突出:

1.“满堂问”式, 提问过多.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数学问题.”在这整节课中, 教师是不停地提问, 学生是不停地回答, 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探究的时间没有了, 学生也十分疲惫.

2. 提问实效不高, 提问中开放性问题比例太少.

有些问题, 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最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的发展没有作用, 说到底, 还是无效的, 时间一长也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3. 问题提出后急于求答, 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数学课堂中有许多需要进行分析、归纳的知识, 需要一定的思维时间.有时教师看到几名学生已经想到了一些, 就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 可是那些中等学生和后进生呢?他们还沉浸在思考中, 还没有想出自己认可的答案.如果学生经常由于思考时间不够而没有自己得出答案或无法作答, 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 逐渐由无法得出答案演变成懒于思考.

4. 对学生的回答评价不合理, 使学生的思考与回答得不到成功的体验.

例如, 当一名同学的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 有的老师就直接让他坐下, 马上去叫另一名同学作答这实际上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5. 追求表面现象, 要求全班作答的问题过量.

在课堂教学中, 有时候确实需要提一些要求全班作答的问题, 来引出下一个环节或下一个问题.虽然全班作答能使课堂气氛看起来更热烈, 但如果一节课中这样的提问数量较多, 我们就会看到许多学生摇头晃脑地随声附和, 缺少积极性.

6. 惩罚性提问.

许多教师发现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会点到他回答, 把这当做课堂管理的机会.其实处理的方法有很多.而惩罚性提问对学生的心理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致使他难堪, 会伤了他的自尊心, 使他产生对问题畏惧的心理.这样的做法也许能达到课堂管理的某种效果, 但与我们的教学目的相违背, 弊大于利.

二、在数学课中, 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什么是有效提问呢?有效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优化教学结构,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我觉得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

1. 预设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研究表明, 知识处于“最近发展区”时, 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预设问题时, 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 预设的问题坡度太大, 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过于复杂, 从头到尾受益的学生寥寥无几, 提问也只能流于形式、走过场, 结果多数情况下教师自问自答.比如说, 某教师在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 先要求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配方法解两个方程:x2+15=10x;3x2-12x=6在学生解完这两个方程后, 教师说:大家能用配方法来解关于x的方程ax2+bx+c=0吗?结果全班基本没有人解出.教师原本想用配方法解系数为常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来为解系数为字母的一元二次方程作一个铺垫, 但由于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解方程ax2+bx+c=0的复杂性, 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大大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因而没有为解方程ax2+bx+c=0预设引导性的问题, 最后教师不得不自己一步一步讲解.

2. 预设问题要避免低级庸俗, 应具有启发引导性

在新课程“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改革的浪潮下, 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启发式原则, 达到一种双边互动充分、课堂气氛热烈的效果, 经常大量设问, 于是不由自主地提一些不疼不痒的问题.例如, 一教师在讲“雉兔同笼”问题时, 提出“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什么?”“雉有几只脚几个头?”“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的意思是什么?”这样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 还有“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问题.这种问题缺少启发性, 难以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是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及其主观能动性, 是对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漠视“有疑而问”本是天经地义, 但这种浅显的问题, 往往问而无疑, 学生对答如流, 表面上互动得轰轰烈烈, 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学生从这些问题中得到了什么呢?这种设问除了在形式上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外, 没有什么教学价值.

设置智慧陷阱成就快乐课堂 第10篇

导入时设置陷阱: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引入新课时, 通过设置智慧陷阱, 先让学生遭受小小的“挫折”, 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趣味问题上,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设计, 不但能很好地融洽师生关系,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如在教学“拉伸和扭曲”内容时, 我出示图1所示的图片, 向学生提问:“试一试, 能否用我们学过的画图知识画出下面的图形?”我话音刚落, 就有学生脱口而出:“能”、“复制、粘贴”……我听了很开心:“好啊, 给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做的。”

有的学生运用“复制、粘贴”操作, 可产生的是同样的图形, 有的学生试图通过“翻转/旋转”来改变方向, 甚至有学生用“选定”工具改变其大小。可是, 经过一一验证, 这些方法都不能改变其形状。通过反复尝试, 大约两分钟后, 就有学生发现使用学过的方法根本就行不通, 于是不由自主地向同学或教师寻求答案。有的学生不肯轻易罢休, 说:“老师, 再给我们点时间, 我相信能完成的!”此时, 他们的“愤”、“悱”状态正是课前故意设置学习障碍所要达到的效果。教师无论是引导学生自学还是适时点拨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因为他们对新知的渴望是一触即发, 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有时, 教师还可以通过“猜一猜”故意引起学生对新授内容的关注, 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如学习画图软件中的“复制、粘贴”时, 我在上课伊始就向学生呈现一幅图片, 里面有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和方向不同的蝴蝶, 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画了几只蝴蝶”。学生猜一只、两只、三只的都有, 更有趣的是, 有的学生真的一只一只地去数, 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之后, 争论的焦点就变成“一只”和“两只”了。这时, 我便见机行事, 向学生抛出究竟“几只”的问题, 从而引入新课, 把学生带进探究发现的情境中。

新授时设置陷阱:突出重点, 巧解难点

新授时可以把一些知识点、重点或难点设置成陷阱, 引起学生重视。在教学画图软件中的“选定”和“任意裁剪”工具时, 教材上本来是通过两个同样大小相交的圆 (如图2) , 用“选定”工具“剪”下其中的一半来完成的, 为了体现两种工具的不同效果和各自特征, 我设计了图3。

这时不少学生仍试图用“选定”工具来完成任务, 可是根本实现不了, 他们只好尝试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于是, “任意裁剪”工具便应运而生。通过实践操作, 他们深切地体会到了不同工具的妙用了。

在教学Word 2003的“修改文字”一节时, 为了解决区分“改写”与“插入”两种不同状态这个难点, 我把要修改的内容 (《春天在哪里》歌词) 先通过局域网下发给每个学生, 让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修改, 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在“插入”状态下将输入错误的文字改正, 但必须让学生明白“改写”状态下如何进行文字修改。于是, 我把发给学生的内容在教师机上呈现 (“春天在那青的山林里”) , 并故意把“当前状态”设为“改写”状态, 让会修改的学生为全班同学演示。结果学生输入“翠”后就把“的”删掉了, 再输入“的”又把“山”删掉了。很显然这种方法行不通, 怎么办呢?我让他们找原因。他们也感到很奇怪, “为什么我在输入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里?”当他们无计可施时, 我提示他们看看“状态栏”, 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状态, 于是他们恍然大悟!采用这种方式授课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比教师一次又一次强调的效果不知好了多少倍。

再如教学“彩色世界”时, 教师把要填充的图形“点”上一个小缺口, 让学生涂色, 他们会发现整个画布都被填充了同一种色调。这时, 教师再引导他们发现“缺口”问题, 从而让他们明白涂色必须在封闭图形内进行的必要性。

课堂上有时为了故意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和学习兴趣, 教师不免来一点“欲擒故纵”的做法, 即换一种说法, 引诱学生“上当”, 这比正面要求的效果更好。比如, 我在讲“复制、粘贴”时, 为了强调“选定”的重要性, 故意对学生说:“请你们闭上眼睛, 老师开始变‘魔术’, 不许偷看啊!”结果绝大部分学生是假装闭眼, 实则偷看, 且比睁眼看得更认真、更投入!这样教师的目的达到了, 学生也觉得学习新知如做游戏一般有趣。

练习时强化陷阱:拓展教学内容

由于学生在基础、兴趣、认知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面向全体学生, 把按难易程度设置成自助餐形式,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满足他们不同的需要。如教学“翻转/旋转”命令后, 我让学生练习画“风车”。有的学生用最基本的做法, 步骤较多 (7步) 。在此基础上, 我要求学生运用更智慧的方法去完成练习, 如只粘贴一次就能完成、不需要复制也能完成等。通过这种举一反三的拓展, 让他们觉得一个简单的大风车竟然可以有多种画法, 而且这些做法还非常高明。通过一“图”多画的探究学习过程, 学生们不仅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 获得了学习成功的快乐, 增强了自信, 还启发他们学会动脑、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求异思维, 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再如, 在教学“补间动画”时, 我只讲了变大变小、位置移动的动画, “翻转”、“旋转”动画则让他们根据展示的范例自己探究。又如学习画图软件中“添加文字”一课时, 学生往往只满足于会输入文字, 为了所要达到的效果综合运用更多技巧, 可以先让他们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些特殊效果的设置。当他们经过思考而又不能正确表现时, 我再向他们呈现阴影字、立体字、霹雳字、反色字等。他们十分惊讶, 想不到竟然可以做出那么多文字效果。这时, 再引导他们继续探究, 效果才会更好。

课堂问题设置的一些思考 第11篇

一、问题针对性强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提问之前必须要对提问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仔细考虑,做到深思熟虑,心中有数。如果教师做到所提的问题围绕教学中心、关键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使提问有明确的针对性。那么,就可以使学生在能力、智力等方面得到开发。例如,为了讲述 “惯性和惯性定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在乘车时,当车遇到突发事件突然刹车时,乘车人会有什么反应?如果车里不是人而是木块,木块又会怎样运动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教师通过这些学生经常看到而又不能解释的现象的提问,既围绕课题的中心,又抓住了学生迫切想找到问题答案的心理,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问题启发思考

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是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客观世界。然而只有学生头脑中有了问题,才会激发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如果问题的设置,学生不用思考,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就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问题的设计就需要下功夫,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耗其思维的火花,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顺利地完成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自由落体运动》可以这样提问学生: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举例说明。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学生很容易说出来(一张纸和一块石头同时落下,石头会先落地)。再问:一样重的物体呢?比如:相同的两张纸,将其中一张揉成团,另一张展开,同时下落会怎么样?先让学生猜想,按照前一个问题的思维,应该是一同落下。然后再演示,结果是纸团先落地。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受到空气的阻力。接着提问:那么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如何?教师演示:按教材要求做“牛顿管”实验,引出自由落体定义。这样的课堂提问围绕中心,既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又极大地启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巧妙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也使提问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三、问题要有梯度

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表现在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上。教师所提的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很好地引发和促进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问题过浅,学生虽然能对答如流,但学生的思维、能力等都得不到有效训练,甚至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问题太难,又超过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能达到的水平,他们想吃树上的“果子”,但怎么也摘不到,这样就会使学生心灰意冷。这样的问题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给学生当头一棒,失去学习的动力。作为教师,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根据具体的问题难易程度,多设计一些不同程度类型的问题,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每节课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让他们参与,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更好地激发班级群体积极思维的热情。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将一个边长为3 cm,密度是0.6 g/cm3的正方体放到水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按照学生的一般思路,要求水对木块底部的压强,需要求出木块底部所处的深度,然后再求压强。在出示这道题以前先提这样两个问题:计算压强的一般方法是什么?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即使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会在一步步提示下找出答案。

四、问题帮助解决迷惑

所谓问点,就是指提出问题的切入点。一般来说,问点应选在知识的关键之处,问在学生感到困惑之处,这样对问题的解决将有“茅塞顿开”的作用。比如,质量为m的物体从与水平方向成15°的地面上下滑,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求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多大?初学时,很多学生会写成f=umg,原因是学生对物体间的正压力理解不够透彻。如果教师先设问:物体与地面间的正压力是多少?显然学生能够判断出正压力为mgsin15°,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五、问题要突破重难点

从物理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提问应选择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产生偏差或受到思维定式的干扰时,教师及时提问以便排除学生的障碍,使教学按计划顺利进行。向心力只是根据力的方向指向圆心这一特点而命名的,或者说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并不是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对于初接触这个知识点的学生,经常会把向心力当作物体受到的力中的一种,这是一个难点。可以用类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学生已经对浮力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可以这样提问: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会回答: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接着提问:在受力分析时,已经考虑到浮力,还会再分析上下表面压力吗?当然不会。同样,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我们对物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并求出了合力,也就找到了向心力。

总之,有经验的物理教师,几乎在每一节课中都要精心设计不同水平的形式多样的提问,成功的问题设置,可以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明确学习内容。使其主动投身于教学活动中,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物理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可以根据信息反馈来诊断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难,评价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灵活调整教学活动的进程。同时,也是对教师课堂效果的当堂检验,更好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效率。

参考文献:

关于有效课堂设置的探究 第12篇

众所周知, 成功课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教师对课堂内容的合理设置却是它的内在因素。所谓的课堂有效设置是指教师本人针对教学内容应采纳的教学途径, 它是备课内容的体现。无论是新授课、习题讲解课还是一堂复习课, 教师都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设计课堂结构。

一、导入的激发性

正所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是本节课的开幕曲。能否在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进入“从想知道到想学”的良好学习状态, 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 一个学生是否愿意动脑筋, 是否喜欢积极思考, 是学生思维能力能否充分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导入教学中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调动他们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当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之后, 学生的自觉性往往便会大大增强, 他们也就会自觉地动脑思考, 从而使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可见,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是否成功, 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我们要重视课堂的导入, 巧设悬念, 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以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的层次性

首先, 对于任何教学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考虑到本班学生能力的层次性, 既要兼顾到中等生的巩固与提升, 又不能忽视优生的培养, 因此, 对于课堂内容的设置要合理而科学。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操作中教师有意识地把较容易的题目交由中等生来做, 而难题则由成绩好些的学生回答。这样, 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增强自信, 且不会出现好生或中等生不想听或听不懂的现象。

其次, 教师的课堂内容设置也不能忽略授课内容的层次性。无论是试卷讲评课、新授阅读课, 还是考前复习课, 教师的课堂内容设置都应该做到教学内容的主次分明、重难点突出, 同时配合着教师语调的高低起伏, 从而让学生在一节课的不同环节都带着兴趣学习。反之, 一节没有任何高潮或重难点的课堂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 不想听。

三、学生的主体性

21世纪的中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导向, 通过任务型教学模式来感知、体验、实践, 并参与到语言教学中, 从而实现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目标。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课堂内容的策略调整, 学生才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改掉以往“一支粉笔, 一张嘴, 从头讲到尾”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我曾试着把一些重要的单词和短语编到适当的语句中, 然后分配给各组任务, 让他们结合句义来猜测词的含义。

总之, 教师应该运用自身的智慧, 结合班情与学情尽可能地设置好每一节课, 教出每节课的亮点, 学生定会在这种有效设置的成功课堂中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课堂设置】相关文章:

规范设置05-05

习题设置05-20

设置研究05-31

正确设置06-09

创新设置06-11

路径设置06-20

设置属性06-28

设置原理07-03

如何设置07-09

设置场所07-10

上一篇:凋亡相关基因下一篇:地震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