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课堂创新的火花

2024-07-11

点燃课堂创新的火花(精选12篇)

点燃课堂创新的火花 第1篇

一、在情感共鸣处寻求契合点下笔

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动”方能“辞发”。新的语文教学, 应使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 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 流露自己的思绪, 诉说自己的情思, 展露自己的智慧, 展开与文本与万物的心灵对话。

1. 寻求文本与心灵的契合点

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意义的获得, 使得对话仅在认知层面上进行, 难免枯燥与单调, 无法与作者心灵之弦“和音”, 就更谈不上对文本的深层开拓。因此, 教师必须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 善于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在阅读中引领学生讨论、练笔, 让他们在实践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

如在教学《我的母亲》时, 我们先让学生感受母亲对儿子的那份别样的爱, 再让学生评价母亲的教子方式, 而后播放背景音乐, 老师则动情道:“同学们, 我们也沐浴在母爱的光辉下, 但我们却很少对母亲表达我们对她们的那份爱, 甚至母亲为我们所做的我们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 我相信我们一定大有所悟, 请你也拿起手中的笔捕捉生活中母爱闪光的瞬间, 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 表达对母亲的祝福和爱。”同学们被感动了, 他们或伏案疾笔或凝神沉思。此时, 他们感受的练笔已不是一种外在强加的负担, 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心灵的自然“生成”。

2. 寻求文本和生活的契合点

雷雅利曾经写道:“当一个人的思考有了足够的纵深, 当一份感情渗透了全身心, 表达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单从记忆与表达中练习语言技巧, 他永远是个肤浅的读者, 永远只能徘徊在语文的大门之外, 甚至无法享有一个有趣的人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地感受体悟, 寻找与自己生活中的共鸣之处, 从而与言语对象发生共鸣,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触摸到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

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文中父亲鼓励儿子下山的精彩片断进行感情朗读, 并反复体味之后, 可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生活实际, 想一想当你在碰到困难时, 你的所思所想所为, 以及你读了此文之后的感悟。文本的感染, 唤起学生生活的体验, 他们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情绪高涨, 体会深切, 个个定会奋笔疾书……

二、在角色体验中寻求交融点下笔

布卢姆说:“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促进了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入情入境的角色体验, 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巨大而合理的思维容量。他们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变化、体验的深入而不断地变化。他们与文本对话, 在体验中感悟, 使情感交融, 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意愿、经验积累、个性体验的习作设计, 拓宽空间, 少了羁绊和约束, 学生的主体体验更能充分彰显。

1. 寻找角色和情感的交融点

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中的角色, 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可以使学生入情入理地理解课文, 体验情感, 在情境体验中练笔, 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笔者在《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中, 尝试着设计了新的训练, 让学生融入角色与文本之间做了一次情感交流, 开启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激发了学生心灵的感触。《斑羚飞渡》是一篇极其悲壮感人的散文。我在备课中反复诵读此文, 每次都被斑羚种群那种最本质、最原始、最淳朴的自救自生精神感动得潸然泪下。镰刀头羊、老斑羚那种为了种群的生存, 毫不畏惧、甘愿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较圆满地欣赏了《斑羚飞渡》一文的精妙之后, 我尝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我给学生布置了书面作业, 要求融入角色, 以“这是一群的斑羚”为题, 想象斑羚在面临绝境时的对话。这时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 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一改往日作文的头痛惆怅, 写起来神采飞扬, 妙笔生花。由此看来, 学生经过与角色的内在交流后, 所产生的丰富联想和心灵震撼, 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的最佳表现, 是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精彩的说教所不及。

2. 寻求角色和体验的交融点

情感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就不可能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 要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亲身经历, 去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如上朱自清的《背影》时, 就让学生反复体会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恋, 对父亲的举动的独到感受, 正因为如此, 他才写出了感人至深的佳作来。同时布置学生回家观察父母的手、脚, 或为他们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后, 观察他们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等, 然后写一篇反映亲情的文章, 效果很好。

三、在弦外有音时寻求自由点下笔

萨特说:“作文就是自由的梦。”从中可见习作是一种生命活动, 是一种自由的、智慧的生活, 古人亦云: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培养作文的灵感, 就要像把鸟儿放归山林, 鱼儿放归海洋一样, 放飞学生的自由思绪。因此,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注重诱发学生自主阅读, 尽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有空间才会有自由, 有自由才会有学生自己的灵感, 才会让学生直接地、整体地投入到“弦外有音、余意未尽”的过程中。

1. 寻求留白和想象的自由点

好文章往往有意留出“空白”给人一种“字里乾坤天地宽”的感觉, 它或含蓄、或简练或由于表达的需要, 结尾处戛然而止, 让人回味无穷。教学中, 我们应该教学生读出文章中的“空白”, 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 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 把未叙述完的故事, 顺着情节的发展线索, 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 进行叙述或描写。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孔乙己》这一课, 结尾写道:孔乙己好像确乎死了。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 课文并没有做明确的回答, 这时可以请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大胆猜测假如孔乙己还活着的生活状况。

2. 寻求理解和感悟的自由点

流畅的文笔、真挚的感情, 源于对文本阅读的深刻感悟。课堂中, 当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后, 教师如果不失时机地安排随文练笔, 能促使学生对文章蕴意的反思和语言的内化, 从而文思泉涌, 妙笔生花。《安塞腰鼓》这篇课文语言流畅, 文字优美, 把安塞腰鼓写得气势磅礴。由于我们这里的孩子很少亲眼目睹过这样壮观的场面, 难免感受不深。针对此种情况, 借助多媒体的图像烘托, 引导学生入情入理地感悟文本。学生边欣赏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此时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看到的壮观场景, 再与文本进行对比, 看文本是如何把安塞腰鼓写得气势磅礴的。学生在如此强烈的刺激下, 对文本的写作特点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时此刻再引导学生观看“千手观音”, 让他们的感官自由地徜徉在优美的乐曲和美妙的舞姿中, 使他们的感悟渐渐地丰满了, 充盈了, 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的笔尖流淌……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这个目标, 精要地讲, 务必启动学生的能动性, 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他的话提示了从读到写, 以写促读的语文教学规律, 课堂小练笔正是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学生觉得有话可说, 有法可循, 有文可鉴, 有情可抒,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潜能, 给学生提供发现、模仿和创造的机会。

总之, 课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我们要充分挖掘文本资源, 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 拓展习作范围, 让学生在大量的练笔中学会倾吐, 学会写作, 爱上写作, 同时, 为他们创设一个渴望倾吐、期盼交流、急于表达的情境, 长此以往, 定会点燃学生习作创新的火花, 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完成每一篇习作, 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小芬.让练笔与阅读“共舞”

[2]毛燕敏.浅谈课堂小练笔

[3]董灵智.架起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桥梁

让智慧的“火花”点燃生命的课堂 第2篇

“我发现课文写了四个季节。”

“我发现一年四季都很美。”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感到满意,不住地点头,并表扬了发言的孩子。

“老师,我还发现课文中,小草、荷叶、谷穗、雪人都会说话。”

“真会发现,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朱老师及时地表扬了他,孩子脸上洋溢着喜悦,冲着同学伸了一下舌头,得意地坐下了。

上课继续着,开始教学“春天”这一小节。学完后,朱老问:“小朋友们,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又是那一个孩子,高举小手,高喊:“老师,我!老师,我……”站起来就迫不及待地说:“老师,草芽为什么会说话呀?”他的脸上显现着天真,话语带着稚气,望着老师,眼中充满求知的渴望。

朱老师一愣,趁着空隙,孩子朝着同学眨眨眼,还是那得意的样子。

“小朋友们,你们说什么才会说话呀?”朱老师引导孩子们理解。

“人才会说话。”

“是呀!所以,这里把他们都当作人来写了。”朱老师随即说道。

“小朋友们懂了吗?”

“懂了!”孩子们高声齐答。随后朱老师示意发言的那个孩子坐下,孩子有些不情愿地坐下了。

接着,朱老师开始教学“夏天”这下一小节……

案例二:“太阳有时也是弯的!”

这是一节学校公开教研课《口耳目》,在教学“日、月、火”这一组汉字时,李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一个谜语引入教学:“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请听: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李老师还没说完,孩子们已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还一个劲地喊,“老师,我知道!”“老师,我!”“老师,让我来!”有的已经答案喊出来了。

“老师,我知道,是月亮。”

“老师,我觉得是太阳。”

“是太阳。”

“不对,是月亮。”

点燃课堂创新的火花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种杰出的思维品质,创新以想象为基础。没有想象,创新意识就没有立足的土壤。小学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担负着语言交流、文以载道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旋律。这不仅需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功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一、以“趣”导引,打造和谐民主的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在打造和谐民主课堂方面下大工夫。因为长期以来,受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怕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而急于将正确答案告诉学生。教学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意识在这种“被老师告知答案”中被抹杀了。其实,兴趣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属非智力因素范畴,它支撑着人的动机、意志力来坚持不懈地投入活动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只要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才能发挥自身的潜力。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时,在学生掌握了寓言的基本含义后,我设置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讨论:如果青蛙跳出井外,会看到什么?它会想些什么?这就为学生的想象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自身生活经验,自由畅想。有的学生说见到了美丽的风光,从此青蛙不再想回到井里去,想在田野里与小伙伴们一起快乐生活。有的学生则提出不同的见解,青蛙看到人们捕杀鱼儿及同伴来作为下酒物,真是惨不忍睹,青蛙还是想回到井中,过安全舒适的生活。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大家都纷纷献计献策,治理环境。最后,我提出问题:“如果青蛙依然待在井里,它能不能发现这些问题?”这使课文的教学在发挥学生想象的同时,又不偏离文本价值取向,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多向思维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对什么事情都感到新鲜,这是一种良好的思维探求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并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具备了质疑能力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并提出创新的思路。例如,在学习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我启发学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而课文中为什么又把它称作是一条“祸河”,“祸”从何而来?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精读课文,发言十分热烈。最后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怎样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学生能够根据课文中黄河环境变恶劣的原因,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治理办法。

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时候,很可能出现错误或者与课文主题有偏差,但教师要耐心引导,耐心等待。对于正确的要及时表扬鼓励,对于回答出现偏差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这样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

三、强化学生互动合作,发展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与生、师与生、组与组的互动,并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探究,在探究中发展创新思维,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采取了分组讨论的形式。在讨论之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别辩论。正方的观点为: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反方的观点则是:等地球不适合人类生存了,我们可以到别的星球去开辟生活环境,到外星去生活。在辩论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交流及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因为矛盾的碰撞,不时会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是课堂的点拨和引导者,要充分把时间还给学生,要把学生看做是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的一种资源,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而是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的平台,让创新之花恣情绽放。

四、加强探究,激活想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想象是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要用想象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如果你是清朝的皇帝,或者是皇帝手下的大臣抑或是普通老百姓,当侵略者袭来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进入人物内心世界,去对文本做深层次的思考。在思考交流过程中,学生不仅表达出对侵略者残忍的仇恨,也纷纷出谋划策,提出治国强军和发展经济之计。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教学工作,教师应该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教学过程的实施,都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设置教学环节及内容。只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赵建霞.浅谈小学教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1(03).

[2]金桂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新模式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0(09).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喀拉尕什特小学)

点燃课堂创新的火花 第4篇

一、巧设情境, 边听边演

在上课导入阶段,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一幅荷叶田田、小荷尖尖的夏日荷塘美景图, 用美丽的画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领学生走进炎炎夏日中“池塘”的情境, 然后结合歌曲《闻着荷花的香气》, 鼓励学生边听边展开丰富的想象, 构思荷塘里蜻蜓与小荷的故事, 按音乐的韵律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 为后面的小组合作创作表演埋下伏笔。

二、巧借歌曲, 边唱边演

夏天的池塘里, 并不单单只有荷花和蜻蜓两位主角, 这可是一个热闹的大舞台!这里不仅有风姿翩翩的舞蹈家, 还有婉转嘹亮的歌唱家。大家想知道, 他们都爱唱什么歌吗?青蛙和蜜蜂是怎么唱歌的?它们唱的是什么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学唱歌曲后分组展开讨论、合作编辑故事、设计简单的情节, 搜集合适的音乐素材和乐器为本组的表演润色, 居然搞得小有规模, 有声有色:如有的同学鼓起腮帮扮演青蛙“呱呱”叫, 有些同学用彩带把自己扮成了勤劳的蜜蜂“嗡嗡”地叫、忙碌地飞, 女生就地取材用上了纱质道具绿色荷叶, 还有的律动摇摆, 俨然是“亭亭玉立”的一朵小荷花。打击乐演奏、歌唱、舞蹈、嗡嗡呱呱的哼鸣有节奏、有韵律地奏响了夏日荷塘的和谐交响曲。此时再让学生利用“站立”或者“下蹲”的姿势来区别高低音, 一起演奏一曲《青蛙合唱》。

三、巧编故事, 边创边演

在本节课教学计划初步完成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组织开展音乐剧的策划及表演活动了。首先, 要分配好角色, 根据学生各异的性格特点和特长爱好安排任务:有的担任“导演”, 有的担任“演员”, 有的担任剧务, 有的担任“旁白”……

【时间】炎炎夏日

【地点】荷塘边

【领衔主演】蜻蜓

【主演】小荷花、青蛙、蜜蜂。

引子: (音乐响起:《闻着荷花的香气》) , 十几位同学手拉着手围成了一个大大的“池塘”, 一学生扮演的荷花婀娜多姿, 一学生扮演的蜻蜓忙里忙外, 他们用夸张、大胆的肢体语言诠释着美妙的情境。

旁白:这是一个宁静而又炎热的夏天, 知了在枝头吱吱喳喳的吵着 (知了声此起彼伏) , 荷塘边垂柳依依, 在微风中轻轻拂起 (律动) 。美丽的荷塘中央, 有朵朵含苞欲放的荷花, 一只蜻蜓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不知道要去哪一朵荷花家做客, 于是他飞呀飞, 飞呀飞, 终于停在了一朵露出尖尖花瓣的小荷上。

蜻蜓: (热情地) 您好!小荷, 我是蜻蜓, 夏天来了, 我来向你问个好!

小荷: (含羞答答地) 您好蜻蜓小姐, 我很好, 再过几天, 我就要穿上最美的衣裳, 向各位观众展现我最美丽的一面了, 请代我向垂柳问个好吧!

旁白:于是, 蜻蜓向荷塘边的垂柳飞去了。飞到半路, 蜻蜓遇到了蜜蜂。

蜻蜓:听说您是一位舞蹈家, 能不能为我跳一支舞啊?

旁白:于是蜜蜂翩翩起舞。 (学生扮演的蜜蜂跳起舞来) 告别了蜜蜂, 蜻蜓又飞呀飞, 飞呀飞, 遇到了荷塘里的青蛙, 于是她向青蛙招手。

蜻蜓:您好, 听说您是伟大的歌唱家, 能否给我唱一首歌呢?

旁白:于是青蛙欢快的唱起歌来, (学生边律动边唱《青蛙合唱》) 。最后, 蜻蜓飞到了荷塘边的垂柳树上, 代小荷向垂柳问了好, 然后向着“夏天的池塘”道别…… (下课铃响, 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带着满足的微笑离开教室。)

后记:

儿童音乐剧综合教学凸显小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投入的角色对话能促使学生体会人物心理, 把内心的情感更好地外化表现出来, 大大增强语言表现力;大胆、夸张的形体表现辅助语言诠释剧情、感染观众, 久而久之, 形体表现力有效提升;按节奏拍手、走步、规定情节的音乐小品练习等等,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节奏表现能力。学生通过多方面的探究, 新的想象、新的创意、新的灵感不断产生, 学生自己陶醉在自己的作品中, 体验着、感受着创造成功的快乐。在这样的教学中, 学生的创作欲望得到了充分展现, 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创造力也得到了锻练。

另外, 一部好的音乐剧, 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净化与升华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让学生从中认识美、接受美, 以美导真、以美引善, 让学生领悟到什么是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合作表演过程中, 学生会投入地与角色相融, 随着剧情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纯真的友情、感恩的亲情、爱国的热情……潜移默化地流淌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润物细无声”。

总之, 每一部音乐剧都是一个用音乐编织起来的艺术品。“小型化”的儿童音乐剧以其大胆的创意、精巧的情节, 独到的舞美, 为小观众们所喜闻乐见。让我们引领可爱的孩子们走近音乐剧, 亲近音乐剧, 点燃创新音乐课堂的火花, 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贯穿一个“新”字, 体现一个“趣”字, 深化一个“创”字。

参考文献

[1]陈瑜《将音乐剧引入音乐教学》J《.校园歌声》2007年第04期

[2]居其宏《音乐剧创作教学互动论》J《.音乐探索》2008年02期

点燃课堂创新的火花 第5篇

在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文章的写作来说,创新则是文章的生命;对于文章的阅读来说,创新则是思维的火花;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说,创新则是探究学习的根基,故此创新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创新”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靠后天的开发和培养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新教材,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力,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义不容辞责任且必须为之的任务,由于普通中学学生(高中),阅读少视野不广阔,思维狭窄,制约着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又由于近几年中考的压力,教师的着眼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上,学生不能深入地探究问题,致使学生认识肤浅,,缺乏创新精神,面对当前的激烈的竞争形势,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心理学认为,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形式。创新思维具有以下特点:敏锐性、独特性、发散性。

那么,针对农村中学,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新编的高中课本和读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也为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很好的训练场地。

一、选择课本和读本的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训练,培养学生的再现形象思维、创造思维及多项联想思维,训练思维的敏锐性、灵活性、独特性、开放性、流畅性、深刻性、批判性。

1、发挥想象,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是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或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设想出它的具体形象的思维过程。因此说想象是新形象产生的桥梁,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再现形象思维的培养:形象思维是凭借表象或形象进行的思维。再现形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而再现想象是阅读中再现形象思维的核心。我们通过作品的语言文字的示意进行想象,再现作品中的形象与景象,达到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具体做法是:1、让学生复述故事梗概。(略)2、合理想象补充和丰富想象的内容。具体做法是: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课文中美丽的景象。如:我们曾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诗句展开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句中美丽的画面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性。

创造形象思维的培养:创造形象思维是以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方式为主,它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态,它主要是通过作品的语言文字的示意进行想象,在融入读者的思想和情感,进行再创造。如学习臧克家的《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他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他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下刻的命,他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我这样设计问题:1、诗中的“老马” 是怎样一个形象?2、你是否赞成这个形象的做法?3、请根据你的想象改写此诗为记叙文,要有创新。学生抓住“横竖不说”、“沉重地垂下”、“往心里咽”、“望望前面”这几个短语,惟妙惟肖的刻画出了老马的性格,有的学生抓住“望望前面”这一短语,进行心理刻画,表现老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性格。

2、运用联想,启迪创新思维

联想:是由某人某事而想到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概念而引出若干其他相关的概念的思维过程。具体训练学生由此及彼、由己及人、由人及社会的思维模式。联想是创造思维的重要因素和重要的思维途径,而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通过联想、想象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独特性、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联想的方式很多,现总结如下:

同一联想:由同一事物、同一概念进行的联想。如我们学过的《过万重山漫想》作者第一次穿越三峡而联想到第一个-第一次穿越三峡是在什么时候?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是谁?由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联想┄┄由此我让学生联想到所有的“第一个”的思维训练,然后让学生以“第一”为话题作文,学生写出了丰富的“第一个”,如:第一次包饺子,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吃汉堡包,第一次离家求学等等;由学习苏轼的《石中山记》、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写作《走进苏轼》、《改革家王安石》、《我读欧阳修》等练习,使学生由联想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训练,从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学生为了写得好一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从而使学生的视野广阔了。

相似联想:由所写的人、事、物联想到与之相似的人、事、物的联想。如我们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由刘兰芝的爱情故事联想到《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通过两个人的爱情故事进行再现思维,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抽象思维的再创造,学生在比较中明确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同时达到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也就是发散思维的训练的目的。

相关联想:以原来的人、事、物为起点,向外延伸联想到与原来的人、事、物相关的人、事、物的联想。如我们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由刘和珍君的惨死,联想到白莽、柔石等革命志士的故事,由刘和珍君的惨死,联想到反动统治者的残暴,进行形象思维的再认识,学生在相关联想中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

象征联想:是用所写的具体事物代替某种人或某种精神的联想。如孙犁的《荷花淀》一文,那“一望无边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作者由“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联想到人民所铸成的反日的“铜墙铁壁”,由“粉色荷花箭”联想到“白洋淀的哨兵”,我们让学生由粉笔、橡皮、蜡烛、石子等等,进行联想,联想与之具有相似特点的人物,然后让学生写作。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由感知上升到理性,学生思维有了深度,就有了自己的独特性和批判性。

类比联想:由所写的人、事、物,联想到与之同类的人、事、物的联想。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作者由尼采联想到拿来主义;我们可以由“拿来主义”联想到当今的改革开放怎样“拿来”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现代文明,联想到当今社会考试的作弊现象,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我们还进行了写作练习,题目为《我谈拿来主义》、《我的拿来主义》、《拿来随想》,通过课文材料,让学生思维想开去--想的远,想的深,使学生思维灵活、流畅、深刻。

对比联想:由所写的人、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反的人、事、物的联想。如《拿来主义》的作者鲁迅先生,由送去主义联想到拿来主义。我们可以由祥林嫂联想到水生嫂,通过对比联想,两个人物的性格、命运,跃然纸上。学生在一正一反的两个人物分析中,是非曲直辨明了,思维也在分析中得到了训练,这为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奠定了基础。

事理联想:由事到理的联想。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作者由邹忌的妻妾及客人对他的态度联想到齐王的治国之理。我们由水滴石穿、金石可镂等联想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这种由形象到抽象的联想,拓展了思维的深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深刻性。

二、选择课本和读本的内容进行逆向思维、同向思维、多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流畅性。

1、同向思维的培养:

同向思维:即循着问题的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同向思维是创新思维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最低级的思维方式,其重点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延展性。这种思维的训练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主题,因为进行同向思维训练是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并能领会教师设置问题的关键内容,使学生沿着教师设想的问题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

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和读本时,可以这样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是怎样写的?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如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药》一文,可以这样设计: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文章情节是怎么展开的?为什么要采用明线和暗线交织的写法?明线暗线又是怎样交织的?又如学习杰克﹒伦敦的《警察与赞美诗》一文,可以这样设计:为什么苏比想尽办法极想入狱的时候却不能入狱,当他听到赞美诗的时候,不想入狱反而入狱了呢?他是怎样入狱的?作者到底要揭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重点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从而训练创新思维发散性之流畅性的特点,使学生形成不论做什么都

2、逆向思维的培养:

逆向思维:是指从某个已知意义的相对位置去认识、研究和提出一个相反意义的思维方式。它是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其重点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针对这种思维训练,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如果不这样,那会是怎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事情的反方面。如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可以这样设计:如果祥林嫂的阿毛没有被狼吃掉,或者贺老六没有病死,祥林嫂的命运会是怎样?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否有原来那么深刻?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重点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和发散性的特点,改变学生习惯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形成不论做什么都应该有独立、灵活的思维模式。

3、多向思维的培养:

多向思维:即从多角度、多方向、多方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创新思维发散性的具体体现。多角度、多方向、多方面思考问题,关键是看能否打破思维的定势,敏捷而灵活的思考问题,在问题面前,人们往往习惯于凭借自己的经验模式看问题,要想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就必须锻炼他们思维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方面看问题。针对这种思维训练,我们可以这样提出 “假如既这样,又那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开来。如我们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可以这样设计:假如你是杨志,你应该怎样做?同学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首先他考虑的是吸收杨志的优点改正他的缺点,其次是根据当前的形势怎样做的问题。又如在《祝福》一文中,对祥林嫂捐门槛一事的再认识:祥林嫂捐门槛一事是反映了她的封建迷信思想,但是她捐门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思维形成多角度、多层面的思维模式。

实践证明,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创新潜质,关键看我们的教师如何在教材和读本有效的阅读范围内开掘学生思维,燃起学生的创新的思维火花,从而创造出智慧的火焰。经过几年的努力,自己的以新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学生的思维已经有了深度和广度,而且很具有批判性、深刻性,已表现出较高创新的能力,这使我十分欣慰。但是由于研究的还不够深入,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卫灿金 《语文思维培育学 .9

何名申《创新思维修炼》 .5

作者邮箱: lingzhi63@sohu.com

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第6篇

一、和谐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学生长期面对教师冷酷古板的面孔,处于紧张害怕的环境中,会胆小如鼠,瞻前顾后,死气沉沉的课堂是激发不出学生的创新激情的。而长期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会大胆、勇敢些,而且创新人格也易于养成。所以,教师应以情激情,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呵护,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再者,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点“不听话”的权利,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和千奇百怪的疑问,教师不能压抑、挖苦和讽刺,而应实事求是地解答或组织讨论,对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避免简单地指责和训斥,应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异想天开,避免拘谨,这样的宽松环境有利于学生多思考、多发现问题,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授课方式与课堂气氛紧密相关,只有当好学生情感的“催化剂”,营造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和谐氛围,才能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师生间才能产生共鸣,使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产生创新的愿望和追求。

二、激发学生好奇心,以“疑”作为学生创新的动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更多的疑问,让疑问成为他们思维的催化剂,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后大胆质疑问难,学生质疑就意味着思维有了方向,有了目标,它会推动人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通过激励,使学生从“不敢问”至“敢问”,从“敢问”过渡到“善问”。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应时刻爱护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怕问题多了耽误时间而反感,也不能怕问题深了,因一时回答不上来而顾虑。因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创造发展的过程,是思维活跃的表现。从这一点来看,教师应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还可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如围绕课题、含义深刻的词等抓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提问、抓特殊标点质疑、联系生活实际质疑。

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板书完课题后,笔者让学生读课题,及时根据课题创设情境,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圆明园在哪里?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什么时候被谁毁灭的?为什么会遭到毁灭?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在这样的设疑中积极地开始了。随即,笔者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让他们边读边悟,独立思考,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就这样,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在边读边议中全面、透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只有这样为学生的质疑铺路搭桥,才能带动大面积的学生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进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文也就在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中深入理解了。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创新途径

语文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必须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创新时间和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问,尽量让学生说,让学生读,让学生写。教师的责任就是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学生思维断裂时起衔接作用,思维堵塞时起疏通作用,模糊时起点拨作用,散乱时起梳理作用。教师要巧妙地将打开思维的钥匙交给学生,“授人以渔”,让学生自主探索,把质疑问难的内容弄个水落石出,把似是而非的问题想个一清二楚。

如在教《鸟的天堂》一课时,笔者先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鸟的天堂”特指什么?为什么作者两次在“鸟的天堂”见到的不同?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并展开小组讨论,此时学生既可以畅所欲言,表现自我,又可以共同合作,取长补短。这一自主探究的過程,帮助学生获得自我实现感,也促进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我要学”“我会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文延伸,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仅靠听、说、练而不去实践,是无法得到提高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延伸,选择恰当的活动,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利用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创新的道路上自由驰骋。

例如:学完《鸟的天堂》后,笔者让学生结合有关资料及自己学课文的所得,在语文活动课上以导游的身份带领“游客们”到“鸟的天堂”一游,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为了当好导游,抓紧整理资料,广泛收集信息,解说词各有特色,有的还伴有动作解说。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

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第7篇

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我校根据新课程标准, 结合学生实际, 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借助问题质疑,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意识

在讲《曹刿论战》时, 为了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我讲述了一则高原苹果广告的故事:美国一农场主种植的高原苹果味美, 无污染, 畅销市场。有一年, 成熟的苹果被突如其来的冰雹打得遍体鳞伤, 经济损失似乎在所难免。智慧的农场主想到了一种好方法, 挽回了经济损失。

质疑: (1) 农场主怎样才能减少经济损失呢? (2) 有没有能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的方法呢? (3) 这些方法都容易想到吗?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4) 能不能把这些思维方式运用到写作中去呢?

经过讨论之后, 我告诉学生:农场主的方法是抓住苹果上的疤痕做文章。他从一般人意想不到的角度, 拟了一则独特的广告:本果园出产的高原苹果, 风味独特, 无污染, 请认准它特有的冰雹疤痕标记, 谨防假冒。听完之后, 学生不仅对农场主的新奇思维击节赞赏, 而且受益匪浅。他们马上阅读课文, 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有从乡人角度立意, 抨击乡人无爱国之心;有从庄公角度立意, 指责庄公不善战, 急躁冒进;有从作战条件立意, 指出做工作应取信于民;更有新意的则是一位同学对鲁庄公大加赞赏, 赞扬他任人唯贤, 敢于启用人才, 重用人才, 并联系到现今社会批评任人唯亲的不良行径。这些见解相对于以前, 则新颖多了, 深刻多了。

二、运用多种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叶圣陶说:“语文教育在基本训练中, 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 不要只顾到语言文字方面, 忽略了思维的训练。”因此, 在开启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大门之后, 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这种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 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 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可以说, 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 是创新力的核心, 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方法:

1.命制形式多样的作文题, 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例如, 借助成语题求异, 如“雪中送炭”, 其实并不是真正关心群众冷暖, 如果干部心系百姓, 暮秋时节就该把炭送到百姓家里, 而不必等到寒冬雪飞时才行动;利用俗语求异, 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撞钟”是和尚的分工, 是和尚的职责, 和尚们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地做着枯燥而平凡的工作, 正是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 应大力赞扬;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或景物求异, 如月亮, 可提示学生, 虽然满月易引起游人的思乡之情, 但它只让人看到光明的一面, 而隐藏了黑暗的一面;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常用器物求异, 如对天平, 可以剖析它自诩公正的楷模, 却谁多给一点就倾向于谁的无原则性。

这样的训练, 常常能使学生对问题发前人之所未发, 道前人之所未道, 见解新颖深刻。

2.以补写、续写、看图作文、科幻作文等形式, 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训练,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 看图作文∩∩, 正着看为∩∩, 可以想象为石拱, 彩虹, 列车窗口, 飞机烟雾, 夕阳下老农愉快地插秧, 体操运动员正对着镜子苦练;倒着看为∪∪, 可以想象为别致的吊篮, 悠悠的秋千。

3.利用发现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谓发现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根据教材或材料, 结合老师提供的一些问题或提示, 积极思考, 独立探索, 自己发现并掌握知识, 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运用这种方法, 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 大胆发言, 讲自学中所发现的问题, 哪怕只发现一点点, 也应予以鼓励。其次要适时指导学生讨论发现的问题, 明辨是非, 为继续讨论再发现做好铺垫。通过发现、讨论, 学生有辨析、有补充, 既发挥了群体力量, 达到更高层次的发现, 又促进了集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之, 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热情, 可以使学生掌握很多知识和技能, 成为学习的主人和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可以使你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生动有趣, 可以使你的课堂教学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马振海.素质教育:观念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创新火花靠智慧点燃 第8篇

一、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营造创新气氛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 而且使最大多数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由此可见, 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可以使学生没有精神压力, 没有心理负担, 心境愉快, 情绪高涨, 从而使大脑皮层易形成兴奋中心, 激发神经系统, 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因此, 教学中首先要形成一种自由轻松和谐的心理气氛, 使学生感到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自由氛围, 让学生能自由地思考、想象、选择和作出决定。例如, 在教学《掩耳盗铃》一课中, 笔者提问:“他在偷铃铛之前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笔者先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然后小组讨论“那个人为何刚碰到铃铛时就被人发现?”接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 当一些中下生的回答中不能准确地分析, 笔者对这些中下生的答案并没有轻易地否定, 而是肯定了部分内容或表扬他们动脑筋的习惯和举手发言的勇气, 尽量避免学生产生被否定的沮丧感, 并注意引入民主氛围:“还有补充吗?”“有没有更完整的说法?”等方式来启发学生更丰富的联想, 使这部分学生都能大胆地举手, 基本能讲出个大概内容, 个别答案说得还很好, 令人非常满意。

二、拓展思维空间, 点燃学生创新火花

创新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 它表现为能够做出新的发现, 提出新的见解, 解决新的问题。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 让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说话, 把读书的自由、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这样才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反之, 教师如果一味害怕学生乱“说”, 担心收不了场, 往往就会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扑灭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荷花》的第二段时, 引导学生背诵:“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背书过程中, 突然一个学生问:“老师, 我想向编书的教师提个意见。你看这一段后三句, 写得多没顺序呀, 像课本上这样写, 我们很容易背错。我不按课本写的顺序背行不行?算不算错?”对老师、对课本都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 这很好, 至于说怎样背, 那要按课文要求背, 若要求创造性复述, 就可以按你的想法发挥……我们不仅为学生的大胆质疑和创新意识鼓掌喝彩, 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法, 这才是新课堂的理念, 而且为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友善的语气和学生讨论的问题的民主精神所感动。

三、引导想象, 培养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是的,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想象是创造之母。如果善于抓住课文的想象点, 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 表演课文内容想象。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演, 这是他们的共性,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指出:“利用表演进行教学, 本身包含创作等因素,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课文《赤壁之战》是一则历史故事, 讲了曹操因自大, 错误信任黄盖而惨败。在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之后, 让学生演一演这个故事, 学生经过自己的想象, 把曹操的自大自满、轻敌和黄盖的聪明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表演中学生对教材有一个再想象创造的过程, 这个过程推动了创新精神的发展。

2. 利用课文结尾想象。

教材中的一些文章虽言尽而意未尽, 给学生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份“空白”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如《跳水》是以“把他救上了甲板”为结尾。那孩子会不会苏醒了, 他醒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作者没有给我们肯定的答案, 这样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于是笔者就以《孩子获救后》为题,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自由地翱翔在想象的世界。

四、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一堂好课是教师精心设计导演而成的。在使用多媒体授课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 集文本、图表、动画、视频、音乐于一体, 生动形象的优势, 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通过示意、写实、虚构、拟人等表现形式, 以多姿多彩、有声有色的画面, 给学生以鲜明的直观感、动态感。利用多媒体手段揭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通常难以看到的微观或宏观世界。模拟各种与实际相类似的现象, 将转瞬即逝或非常缓慢的自然变化过程以正常速度呈现出来, 供学生观察, 变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变深奥为简明, 帮助学生发现这些规律, 理解其本质。解决那些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表现、难以讲清楚的现象和理论, 使学生感知直接, 理解容易, 简化了将抽象语言转换为自己知识的复杂过程, 以强化对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教会的, 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以建构教学理论为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 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民主、自由、平等、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 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为学生创设新颖优美的学习情景, 启发学生自己去畅想、探索和发现。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灵活多样的特点,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了解同一问题, 在学生中就容易产生不同的认识, 导致思维多元化的发展,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从而引起讨论, 并进行交流,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递, 由学生自身积极构建所学的有关知识。同时,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得以体现, 形成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过程, 以达到强化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的目的。

只有把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合, 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才能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再先进的教学手段如果缺乏与内容的本质联系, 都会成为华而不实的无效手段。只要我们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通过不断探索、反馈、总结, 不断开发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 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多媒体技术必将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教育只有走在时代的前列, 改变传统教学中那些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模式, 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结合现代科技成果, 以最快的速度、最优化的教学方式, 培养出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具有较强能力和扎实基础的创造性人才, 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语文教学中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第9篇

一、鼓励学生质疑, 疑中求新

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质疑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获得发展的前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 大胆提出自己思考得出的不同意见。鼓励他们敢于向老师质疑向课本质疑, 向同学质疑。引导他们课前预习后质疑, 课中学习时质疑, 课后进行延伸性质疑。同时,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质疑, 从而让学生在质疑、解疑中求创新。需要注意的 是 :我们对学 生的异见 , 要尊重理 解 ;对于学生 的误见, 要宽容引导。例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时, 我刚写完课题, 有个学生问道:老师, 只有人才有住宅, 蟋蟀怎么会有住宅呢?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带着疑问深入课文学习。学生通过一番细读 发现课文 中提到的 住宅 , 其实只是 蟋蟀的洞 穴 , 不过, 这洞穴也要通过蟋蟀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样学生通过质疑, 紧扣课文内容合理学习, 思考, 言之有据 , 创新思维 得到了极 大的发展 , 同时 , 受到了热 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二、放飞梦想, 想中求新

心理学家指出: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无论是创造想象, 还是再造想象,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十分有益。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只要教师创造条件, 正确引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就能很好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教学《凡卡》一课后, 我引导学生想象凡卡寄信之后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并要求他们把自己的所想象的写下来。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表达欲望强烈。有的认为凡卡的命运更悲惨, 被老板活活折磨死了;有的认为凡卡回家无望, 只好乖乖地干活。又如教学《落花生》一文时, 我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 联系亲身经历、所见所闻, 然后说说:什么样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最后布置他们写一篇读后感。再如指导课外阅读《丰碑》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思考:将军得知被冻死的是军需处长时, 为什么“愣住了”? 为什么庄严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这正是课文中的思想空白之处, 教学时, 我让学生结合课文, 展开想象想一想:当时将军心里是怎么想的?总之, 在展开想象的过程中, 他们的创新思维是最活跃的, 经常性地做这样的训练, 学生的创新能力定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鼓励标新立异, 破中求新

要让学生以创新的态度对待学习, 并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多、想得巧, 教师平时应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引导他们摆脱思维定势, 倡导变向思维。所谓变向思维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 它的发展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 , 文中的“神机妙算”, 集中体现了诸葛亮杰出的才干。如果只是从文中的理解, 学生的思维就很难变通。我提问:如果诸葛亮那次借箭没有成功, 可能是什么原因? 然后学生从诸葛亮通天文、善用人、懂心理、晓兵法、精计算等方向对借箭没有成功的假设一一进行否定, 这样引导学生变向思考, 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神机妙算”的含义。又如教学课外阅读《铁棒磨成针》一文后, 总结时我提问:铁棒是不是真的能磨成针?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 讨论得出:“能, 但得花费很长的时间。”这时, 我顺势再提出:那么我们该不该向老大娘学习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一下子议论开了, 各抒己见。有一个学生说:“那样太浪费时间了, 直接去买一根不就行了, 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 浪费了多可惜啊! ”又一个学生说道:“的确是浪费时间, 我们做事, 都得讲究效率才对。不过, 她那样做是有可取之处的, 她那有决心、肯下工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样让学生各抒己见, 标新立异, 不但培养了创新能力而且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鼓励求同辨异, 异中求新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它要求学生凭借智慧和能力, 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 主动探索知识,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可凭借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例如教学《猫》一课时, 当学生读到:“你见了, 绝不会打它们, 它们是那么的生机勃勃, 天真可爱! ”这句话时, 大多数学生都读得很重, 表示出作者对于猫的称赞。这时, 我问学生:“还可以怎样读呢? ”有一个学生思考后轻声地将这句话读了出来。我再问他:“为什么这样读呢? ”他说:“我觉得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小猫的称赞, 还表达了作者对满月小猫的怜爱和无限回忆。”这样, 把求同和求异辩证地统一起来, 辩证地对待“同”与“异”, 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新问题, 产生新观点, 不但使学生的创造欲得到了激发, 而且培养了学生提炼新思想的胆识。

五、鼓励独立思考, 培养创新

对于学习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发散的思维, 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分析判断, 找出纵横系列和他们相交而形成的立体系列,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更好地点燃学生创新思想的火花。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 我问:“读了课题, 你们能猜测出课文主要写什么吗?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纷纷回答:课文一定介绍了桂林山水的样子, 桂林山水在什么地方, 桂林山水有什么特别之处……尽管学生的猜测不一定与课文内容相吻合, 但利用猜测推断课文内容, 可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 它需要的初步灵感, 需要有创新的意识, 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了, 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 就会主动地去思考, 去发现, 去探索。

点燃课堂创新的火花 第10篇

新课改针对于数学教学的提出便要求其回归于生活, 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要通过从生活中去观察数学的应用以此来进行探索式的学习, 并在获取相关知识内容之后回归于实际生活中, 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入门, 实际上是要求教师通过一些现实的生活例子来带动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以促进其自主学习来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现。

如在针对于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内容时, 教师通过将教室假设成为一个超市, 要求学生在一些文具上进行标价, 学习整数加减法时便标示整数的价格, 抽选一些同学来选购商品, 通过购物结账的方式来推动学生们进行计算, 由于平时学生们在购物时就已经有意无意地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了, 在教学课堂设置的这种环境之下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情景之中, 开始迫使自己进行计算。而教师通过这样一个情境创设的方式, 就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因为整个过程教师并未有向学生们进行强制性地灌输, 而是通过在一旁组织引导来激励学生自己进行学习。久而久之, 以多样化的生活实例引导教学, 让学生们自主自发地进行学习,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就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课程都能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的, 在应对于教学设计时, 要研究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 尽可能地与现今社会上一些引起小学生关注的点来进行结合, 教学设计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以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 以此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

二、从团队学习中来实现创新思维的构建

现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 也是一个合作的社会, 在教学上教师们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团队间的学习模式往往比单独的个人学习模式更有效率, 并且在团队间的交流合作中, 不同的意识和知识层面进行相互影响, 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新课改推行中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要求之下, 针对小学生这一活泼的群体, 他们正处于认知的阶段, 对于一切都有像海绵一样吸收的能力,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团队间的合作, 通过小组学习模式来进行教学,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其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小数的教学内容时, 教师在课前一周或几天便将全班分化成若干个小组, 要求各小组按照自己所拿到的任务在网上或者图书馆去搜集一些资料, 如一份企业员工工资表、一个城市的一年经济发展的数据、中国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等等, 在小组收集到相关资料时通过多媒体教学建立起的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实现资料的共享, 并在网上专门设定一个时间进行探讨, 以各小组交流看法为主, 包括这些数据中的什么是小数、小数与整数间的区别、小数点的意义、几位小数更为精确等等。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小组的实践之中, 通过各尽所能、各司其职来实现了一次思维的自我构建, 并且在这样一个小组学习之中, 往往会出现一个带头者和领头人, 在小组学习中便能看出哪些学生更适合做领导者, 哪些学生能够圆滑地处理事务, 学生的性情、能力等都能在这个过程中体现, 这也就更加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解, 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和教学设计中都能结合学生的特征来进行合理匹配的教学。

三、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 巧设问

问题的科学设计对于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选择有很大的作用, 如询问“钢笔是干什么的”“一支钢笔可以干什么”“两支钢笔可以做什么”“许多钢笔可以怎么用”这四个问题, 回答者可能会从一开始的“写字”变成后面的“可以改造成艺术品”、“可以建成钢笔屋”、“钢笔主题”等等不可揣摩的回答, 这也是因为提问者所提问题方式不同所引起的。平面的提问只能让回答者给出平常的回答, 而立体的提问却能激活回答者的思维, 让其不断给出创新的答案。此外, 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回答者的心理特征, 从其感兴趣的角度来进行提问, 以引起其好奇来刺激其思维。

(二) 多鼓励

当一个人在拥有独特思维时总是惶恐的, 这主要在于他周围的人所呈现的观点是趋同的, 他的异于他人的观点就显得有些异常和可笑, 尤其在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 一旦有人出现出类的想法时往往会受到同学的讥笑和教师的不认可, 由此也就大大扼杀了学生自我思维的能力。在当前各校依旧未能做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今天, 许多教师为了自尊依然无法接受有学生的质疑, 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质疑却做不到大胆说出, 长久的沉默最后变成了思维的固化, 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也会越走越难。因此在实际教学课堂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身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进行质疑, 要敢于对教材提出质疑, 要大胆在同学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尽可能地设定一些平台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现, 如小组间的竞赛、小组备课授课、个人授课等等形式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黄雯.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课堂实践, 2011 (12)

点燃音乐课堂的火花 第11篇

一、简洁明了,一针见血

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的确,音乐课堂导入部分宜简洁明了、一针见血,围绕歌曲主旨,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基调,更好地深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笔者曾观摩过几位教师参加的同课异构比赛活动,那次活动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的《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的主题是唤醒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但是有些参赛教师却将汶川地震、日本的海啸等自然灾害作为课堂导入的内容,然后又绕了一大圈回到了环境保护这一主旨上来,学生仿佛是“雾里看花”,朦朦胧胧很难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因而,课堂导入的定位一定要紧扣歌曲主题,不能南辕北辙,否则会适得其反。

当然也有成功的导入。其中一位教师的导入就紧扣主题、简洁明了、一针见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用颜色来描绘地球,你们会选择什么颜色呢?”学生回答是蓝色。紧接着教师又说:“可惜,我只能给它涂上黑色和黄色。”此时,学生马上有了反应,感到是因为地球受到了污染和土地沙漠化引起的。教师因势利导、简洁明了的导入,很顺利地将学生引入到歌曲的学习中去,同时学生也抓住了这个感情基调,深刻地感受到了歌曲所表达的精神内涵。整堂课学生都在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学唱,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音乐课堂的导入宜简洁明了。简洁明了的导入能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切入主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烘托作用。

二、 启迪智慧,诱发思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从何来?思由疑引起,有疑才有思。因而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善于钻研教材,巧设疑点,来启发学生思维,诱发学生思考,发掘学习潜能。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五年级的《大海啊,故乡》这首歌。课前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歌谱,教师的课堂导入是从倾听海浪声开始的,进而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一生回答:“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师乘胜追击,继续问:“那海浪的声音有何变化吗?”生答:“有强有弱。”教师又让孩子想办法来模仿海浪有强有弱的声音。此时,课堂气氛已然非常融洽,这一活动的设计更是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孩子们纷纷站起来表演。有的孩子站起来用口技模仿海浪的声音;有的孩子用拍手的声音来模仿海浪的强弱;还有一个学生用老师发的歌谱进行抖动来发出声音……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最终决定用歌谱的抖动来表现海浪声音的强弱,并将它作为歌唱时的伴奏。这一课堂导入不仅让课堂显得生动活泼,而且得到了孩子们精彩的生成,孩子们真的是学有所获,课堂也变得精彩。

三、 充满情趣、寓教于乐

一堂课能否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导入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满情趣的课堂导入往往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点燃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和热情,且是兴致盎然。

笔者在教学《十二生肖歌》一课时,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导入的方式。先让学生来讲一讲他们所听过或看过的十二生肖的故事,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再进行补充。学生不论是讲述的还是坐在位置上静静聆听的,无不表现出对十二生肖故事的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笔者趁热打铁,将讲故事改为唱故事,学生更是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想进一步学习新授歌曲。学生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还愁学不会、学不好这首歌吗?

当然,充满情趣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只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用智慧的大脑去思考,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多充满情趣的课堂导入方式。

音乐课堂的导入是充满艺术性的,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教师肯钻研、勤思考,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课堂导入方式,从而用精彩得体、五彩缤纷的导入有效点燃音乐课堂的火花,成为一堂音乐课的“亮点”所在,让每一堂音乐课都成为无比绚丽的课堂!

让智慧的火花在物理课堂中点燃 第12篇

一、以“趣”唤起智慧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 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 认识主体在探索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应充满快乐。这两方面的客观存在与结合是建构初中物理课程的关键, 也是物理课程设计的起点。一方面,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爱学、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另一方面, 由于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符合学生奇特的想象, 学生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 贴近学生的生活, 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唤起学生心中的智慧。

在“引言”课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可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 设计几个新颖、奇特的实验、游戏和情节。新学年的第一堂物理课, 我都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上课伊始, 我把一个装满大头针的盒子、一块布、一张光滑的纸和一块磁石 (吸铁石) 依次摆放在讲台上, 其间, 故意不小心将装有大头针的盒子碰倒, “啪”的一声, 盒子应声落地, 大头针洒了一地。教室里立刻热闹开了,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一地的大头针上来了。这时我适时引导:“哪位同学能以最快的速度把撒了一地的小铁钉捡起来?”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 有的用手帕包;有的用笤帚扫;还有的想到了用磁铁吸, 但发现也有个缺点:由于大头钉太细, 用磁铁吸上去容易, 可取下来难。这些方法都挺麻烦, 速度不快。最后有个学生想到:可以先用布把磁铁和盒子隔开来, 然后将盒子倒过来吸, 这样, 小铁钉在磁力作用下, 都被吸到盒子里去了, 这样的方法既方便又快。在我和学生的掌声中, 这位学生乐颠颠地回到了座位。类似这种趣味比赛式的实验, 让学生感受到了实验带给他们的快乐, 并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 使他们主体参与的意识大大增强。再如“瓶口吞蛋”、“悬浮在空中的乒乓球”等实验, 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魅力, 引导学生由对物理现象的好奇转为对物理知识感兴趣, 使学生心中的智慧得以唤起,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二、以“疑”激发智慧

教师针对探究的课题, 应恰到好处地创设好问题情景, 启发学生思维, 鼓励学生探索, 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疑问的澄清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升华情感、激发智慧。

比如在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时, 为设“疑”, 我特意准备了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 学生可明显地看到两个灯泡的亮度不一样, 电流流经的第一个灯泡亮, 第二个暗。学生马上就提出了问题:“是不是电路中先流过的灯泡中电流大, 灯泡也亮, 而后流过的电流小, 灯泡也就暗呢?”然而实验探究的结果却令学生大吃一惊: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一样大。这种反差强烈的情景深深地定格在了学生的大脑中。我又紧接着进行了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探究, 这次还是一个亮, 一个暗, 不过原来较亮的那个灯泡变暗了, 而原来较暗的那个灯泡却反而变亮了。学生的问题就多了:“是不是电流还是相等呢?”“为什么原来串联电路中较亮的灯泡在并联电路中反而变暗了?”而实验结果恰恰是暗的灯泡中的电流小而亮的灯泡中的电流大, 这好像验证了第一个实验的问题。在归纳出结论后, 学生又有新的问题:“能不能以灯亮暗来判断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电流大小能决定灯的亮度吗?”“灯的亮度到底取决于什么因素?”这样的教学设计, 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情趣丰富, 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成了一种精神享受, 难点在疑点的化解中不攻自破, 学生的智慧在探究中得以激发。

三、以“活”诱动智慧

“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灵魂全在于一个“活”字, 让学生在灵活多变的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是教师善于驾驭课堂的一个基本功,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诱动智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在与学生共同探究“浮力”这一课题时, 提出问题:浮力大小如何测量?通过测一测、想一想、观察图示实验进行验证。这种引导式的浅显的观察比较形式, 只能让学生看到表象, 很难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这一内在规律。所以我认为对教材的表达方式要进行突破, 要着力于学生与教材之间开放式的交往和对话, 拓宽学生的表达和交流渠道, 为他们创造更多与同伴、与自己原有经验进行对话与互动的机会。如对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我是这样重塑教材与学生的对话方式的:让学生想办法把橡皮泥浮在水面上而且能够载物后不下沉, 载物量越多越好。意在通过学生操作直观感知载物越多说明浮力越大。同学们的设计千奇百怪, 有捏成空心球形的, 有捏成空心船形的, 也有五角形的 (但无一例处都是空心的) 。再观察载物少与载物多时杯中水面的变化。随后我让学生动脑思考:你认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互相交流所设计的橡皮泥船:捏的橡皮船大, 浮力大, 载物多;捏的船小, 浮力小, 载物少;同一艘船载物少时, 船沉下少, 而载物增多时, 沉下去越深, 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通过一番辩论, 进一步感知了物体浸入水中部分不同时, 物体所受浮力的区别。这样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亲自实践, 并在实践中展开自辩;引导学生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在这里教材没有提供任何结论性的知识, 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提问、交流、实践、探索、再思考、再提问的空间,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和把握方法, 在合作的氛围中培养情感、形成态度, 在共同分享成功乐趣的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得以诱动。

四、以“探”催生智慧

问题是放飞思维与想象的钥匙, 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 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 这种渴求就是学习的动力, 一种创新的因素,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 给学生一泓启迪智慧的源泉。

在与学生共同探究“凸透镜使光线会聚”这一课题时, 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北极探险队员在极地遇险, 所带火种丢失, 虽然处在阳光照射下, 仍然寒风刺骨, 如何取暖?同学们能为他们想想办法吗?问题一提出, 学生们马上活跃起来, 展开想象的翅膀, 几人一组, 进行讨论、交流、共同探索研究。一学生回答找个向阳背风的地方, 我并不否定这一办法, 只是提出有局限性;另一学生回答说可以用凸透镜对准太阳光来取火, 我肯定这一办法并提出如何用实验验证这个想法是否可行。接着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并完成这一实验, 我提出焦点的概念后又提出新的问题:如果没有携带凸透镜, 还有别的办法吗?学生们又活跃起来, 分组讨论、交流。一学生回答:“我首先考虑的是凸透镜是用透明玻璃制造的, 而冰也是透明的, 我们为什么不能就地取材, 用冰磨一块凸透镜, 用冰凸透镜对准太阳光, 把可燃物质放在焦点处, 使可燃物质燃烧, 获得火种。”我肯定这名学生想象力丰富, 很有创新, 方法符合物理原理。并告诉大家这种方法在北极已由探险队员验证是可行的, 同时提问: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吗?要求设计并验证你的办法。几分钟的讨论后, 一些学生提出用一个充满水的圆柱形小瓶作水透镜适当移动, 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上, 也可充当火种。用开放性问题, 引发学生想象和探究, 使学生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 张开思维与想象的翅膀, 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寻求的过程有常规的思维, 也会有超常的想法。教师要及时引导和发现学生独特的、新颖的方法。整个课堂生动、活泼、自由, 创新意识在课堂中弥漫, 学生的智慧得以催生, 体现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应有的创新意识和氛围。

课堂是实施课程标准的主阵地, 教师应扮演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 既是探究中的伙伴, 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以“激趣”唤起智慧, 以“设疑”激发智慧, 以“灵活”诱动智慧, 以“探究”催生智慧, 让智慧的火花在物理课堂中点燃。

参考文献

[1]袁军等著.心理学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1.9.

上一篇: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性下一篇:硅酸盐钝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