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程回顾范文

2024-05-17

历程回顾范文(精选12篇)

历程回顾 第1篇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外的布线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为国内市场带来了5类布线系统, 支持频率最高达100MHz, 真正支持10Mbps和100Mbps的以太网传输。当时中国布线市场可以说是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而且价格十分昂贵。因此, 南京普天凭借自身技术队伍和制造装备, 于1997年推出了中国自己的第一套5类综合布线系统, 开启了国产布线市场的序幕。

1997年时, 进入中国的国外综合布线制造商占有很大的比重, 南京普天的综合布线是新生儿, 在市场上没有知名度。布线和智能化技术又是新兴产业, 国内很多用户对综合布线基本无认识, 只能看到国外厂商对综合布线市场的宣传与推广, 许多人在选用产品时都会优先考虑进口品牌, 这对刚刚推出的本土品牌普天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南京普天布线在发展中, 始终坚持自己产品在技术方面与国际标准看齐。为了让用户了解国产布线, 2000年4月, 普天布线召开新闻发布会, 现场将其综合布线产品与一些国外的产品进行现场对比测试, 让用户切身体验国产品牌的质量, 打消用户心中的顾虑。

从1999到2005年, 普天坚持免费对用户进行了广泛的长时间、大面积的技术培训, 普及推广综合布线知识。在短时间内公司的产品门类、品种迅速增加扩大, 充分发挥本土企业的地域优势, 通过持续努力宣传南京普天产品, 确立用户使用国产品牌的信心, 使得南京普天的品牌形象逐步确立。

2 品质不是口号

随着21世纪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布线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由于5类线缆在传输速率上已不能充分满足需求, 超5类线 (155MHz) 开始被用户普遍认同, 成为布线工程的首选。伴随着电信工业协会 (TIA) 在1999年冬季正式批准了超5类标准, 2000年4月, 南京普天楼宇公司推出中国第一套超5类综合布线, 并被列为“建设部2000年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指南项目”。

品质决定了市场, 品质决定了生存发展。如果要进入电信、金融、政府等高端行业, 高品质是必备的条件。普天成立了专门的质量把关部门, 无论在产品早期研发过程中, 还是在中期生产过程中, 甚至在后期客户反馈过程中, 力求对产品进行规范、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测试, 不断锤炼出精品品质。逐步地, 普天布线开始被市场广泛接受与认同, 在国内一些重点项目中成功应用并受到好评, 2001年当年实现销售200万信息端口, 次年2月, 全面通过ISO9001 (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各厂家大显身手, 国外知名品牌多足鼎立, 积聚多年力量的国内厂商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一些国产品牌开始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当时, 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开始大规模建设中国宽带网, 南京普天提出了以太网方式的宽带小区解决方案, 并成功应用于中国第一个运营商级商用宽带项目。此后, 以普天楼宇为代表的国产综合布线产品由于较高的性价比被广大运营商接受, 成为运营商宽带市场主流产品, 宽带建设为未来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基础。

与小区宽带建设同等重要的是国内家居布线市场的崛起。南京普天楼宇结合国际标准和国内应用需求, 推出中国第一套国产家居布线产品。解决了信息到户后, 家庭内部网络的规划管理, 提高家居生活的信息化水平。由于全新的消费理念和较高的性价比被广大居民和房地产开发商接受, 相关产品理念和开发标准成为市场主流, 众多国内厂家也纷纷加入家居布线产业中。近年来, 普天楼宇不仅逐步改进自身的家居布线产品, 还积极参与起草推行中国自己的家居布线产品标准的工作。

3 用户由认知到认同

布线市场发展初期, 一些大型项目在采购时不选择国产布线厂商, 原因主要是对国产布线产品不信任。宽带市场的机遇终于使用户逐渐认同并接受了国产布线品牌。随着普天楼宇等国产布线厂商在宽带市场的成功, 一些行业市场的用户也逐渐把眼光放得更宽。

经过几年布线市场的发展, 用户在逐步的成熟与理智, 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布线仅是使网络连通, 而对布线方案的合理性、可延续性、扩展性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时很多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到用户选择某一布线产品的主要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产品的技术性能, 而不再仅仅只是价格。

随着用户对网络速率的要求日益提高, 布线技术也在不断发展。6类综合布线系统传输频率由5类的100MHz增加到250MHz, 满足千兆网络传输。用户在投资建设高带宽网络系统时, 通过使用6类布线系统, 可以大大减少在网卡、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方面的投资。

2003年初, 普天楼宇推出了中国第一套6类布线产品, 在带宽、抗衰减及串音干扰、回波损耗等方面性能优异, 顺利通过了信息产业部权威检测和入网。

从2003年, 南京普天布线作为国产布线产品, 频繁中标一些中高端项目并得到甲方和施工方的一致认可, 已从根本上说明国产布线完全有能力为高性能的网络传输提供保障。

4 核心技术战略

2001年宽带建设使国产布线厂商异军突起, 经过几年苦练内功, 国产布线厂商不再只有性价比的优势, 在6类系统等高端的系统上也有了国产布线厂商的身影。迄今为止, 南京普天楼宇已经获得了包括6类产品系列的FT2-55H型单面8对高频接线模块、模块的簧片及空间排列方式等近20项国家专利, 掌握了综合布线产品的核心技术, 打破了国外厂家在技术上的垄断。2004年, 普天楼宇结构化6类综合布线系统通过国家级验收, 公司“亚洲博鳌论坛年会布线工程”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网络大会上荣获“公共与服务领域优秀典范奖”。

南京普天楼宇公司在不断开发核心技术的同时, 紧随国内外综合布线行业标准的要求, 在满足链路级测试指标的同时, 接插件产品通过检测大多达到元件级水平, 性能指标超越标准更高余量。另外, 普天还积极参与了综合布线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促进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早日出台。先后参与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白皮书》、《光纤配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白皮书》、《住宅布线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CECS119:2008) 等技术规范和技术白皮书的组织编写工作。另外, 普天还加强与信息产业部质量认证检测中心开展检测工作。

伴随着2008年2月超6类国际标准ANSI/TIA/EIA 568B.2-10的正式颁布, 南京普天楼宇推出了中国第一套超6类综合布线系统, 性能指标超越了国际标准要求, 传输带宽达到500MHz。

5 技术以市场为导向

我们关注新技术的发展, 新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的进步,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 新技术本身需要市场商业化过程来消化接受新技术, 需要好的商业模式和成熟的市场应用来为这个技术买单。

2008年下半年,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对于任何一家布线品牌厂商, 不管是跨国公司还是国内公司, 这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南京普天及时调整战略, 利用金融危机这个机会,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适应市场变化。同时增强与最终用户、各地代理商、集成商等所有业务合作伙伴的有效沟通, 并在关键时刻给予支持。另外, 公司在不断改进提升老产品的同时, 不断研发新产品和新的应用系列, 让目前市场应用的主流产品跨上新的台阶, 适应更宽泛的市场应用, 使施工安装更便捷、尽量减少因施工差异带给网络性能的变化。产品性能参数达到更高的水平, 短链路, 多接点, 轻松应对复杂的网络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数据中心的建设已经越来越多, 但是数据中心并不是简单地将IT设备进行堆积, 这其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提升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 同时尽量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南京普天楼宇公司推出新一代数据中心开放式机架, 产品性能完全满足TIA/EIA 942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要求, 在质量、性能和可靠性上均达到了数据中心物理层解决方案的高标准。专门针对灵活安装、加强网络管理、优化网络效率、改善可靠性并保护网络基础设施组件的需要而设计制造。这种创新型开放式机架产品与同行业各类数据中心产品兼容, 能够高效地管理各种系统, 为客户的网络基础设施组件和需求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南京普天楼宇公司作为民族品牌企业, 通过近12年的积累与发展, 其布线产品性能已全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2008年, 作为北京奥运多个场馆的综合布线供应商, 接受了奥运赛事过程中大业务量、高可靠性检验, 为网络高效平稳快速运行提供了充分保证, 得到奥运专家组好评。继成功应用奥运场馆之后, 公司又成功参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建设项目选型, 得到亚组委好评;同时为2010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提供6类布线系统产品。

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 各个行业都存在智能化建设需求, 综合布线作为智能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更是呈现出好的景象。虽然金融危机给市场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但并不影响整个环境的全局发展。很多公共建筑对信息网络改造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国内综合布线厂家完全有能力生产出高品质的线缆和各种接插件, 用于满足国内各行业对布线产品的需求。

南京普天楼宇作为国产布线的代表, 未来将继续加大技术投入, 持续关注智能建筑领域的发展方向, 关注基础通信领域;住宅建筑;教育、金融等各行业信息化进程中的需求, 为国内外各行业用户提供优秀的布线及楼宇智能化产品, 一如既往的与建筑、通信及同业的朋友们加强沟通合作, 为中国综合布线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志愿者历程回顾 第2篇

一直以来,我会在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和区志愿者总会的领导下,在团区委、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和汾湖高新区团工委的正确指导下,以“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提升自我、实现价值”为宗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围绕“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建设优秀公益组织”的目标,组织开展了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子女”、“低碳环保”、“春运暖冬行动”、“高温送清凉”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1、“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该项目以汾湖高新区内70周岁以上困难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开展日常生活照料、心里慰藉、交流互动等志愿活动,帮助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情和稳定的精神状态,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和寂寞感,鼓励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区,提升他们参与社会、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生活质量,使他们不仅能安度晚年,更能欢度晚年。汾湖青年志愿者协会根据协会情况、结合汾湖高新区实际,共结对了20户空巢老人,组织青年志愿者每月或逢年过节走进老人家中,开展日常生活照料,温“心”陪伴等能改善老人生活质量的活动。该项目从构思时,即以形成长效化、持续性的关爱活动为目标,多次活动开展下来,青年志愿者们与老人建立了长期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良性的、有效性的、持续运作模式。

2、“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以新友花苑“七彩小屋”为服务点,“七彩小屋”是团中央为推动“青春助力—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重点打造的农民工子女课余学习和活动基地,旨在以“七彩课堂”为主题,立足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的实际需求,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内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持久关爱。组织青年志愿者定期走进小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3、“低碳环保”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以勤俭节约、低碳出行等为主题,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已开展“以物换物,快乐共享”换客活动,“绿色青春,春风骑行”低碳骑行活动,垃圾分类宣传,大渠荡绿色环保等各类宣传低碳环保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旨在向社会市民宣传低碳环保的理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环保每一天。

4、高温送清凉活动:每年夏季高温天,为感谢环卫工人在高温下坚持工作,给汾湖人民创造了干净、安全、整洁的道路环境,组织青年青年志愿者为他们送上清凉用品,嘱咐他们在高温天要注意休息,做好清凉避暑工作。该活动已连续开展4年,并将长期开展下去,关爱高温下的工作人员。

5、春运暖冬行动: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外来务工者的辛勤工作,为让这些外来务工者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每年春运期间,组织青年青年志愿者前往火车票代售点、候车厅,向他们送上热姜茶和面包。该活动已连续开展5年,并将长期开展下去。“春运暖冬行动”,2月7日,2014年春运正式启动,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踏上了回乡的旅程。协会已连续6年,组织青年志愿者前往吴江和苏州火车票代售点、候车厅,向他们送上热姜茶和面包,外来务工者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们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一点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浓浓关怀。

3月份“争做好事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为弘扬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志愿者学习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开展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志愿服务,重点结合绿色环保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志愿者服务的内涵和形式。3月7日,组织青年志愿者慰问贫困妇女家庭活动。3月29日关爱农民工子女感受城市亲子游活动,“以物换物,快乐共享”换客活动,作为吴江团区委“俭以养德,青年在行动”系列活动中的一项子活动,2014年5月19日,汾湖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汾湖乐购超市广场举办了首场换客活动,是为教育引导青年树立节俭意识、倡导节俭文化,培养青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2015年5月3日乐购广场爱心义卖活动,善款就走救助袁大姐抗癌治疗。5月17日在太浦河大桥下义卖活动继续。

“绿色青春,春风骑行”低碳骑行活动,5月4日青年节上午,一支朝气蓬勃的青年志愿者“绿色青春,春风骑行队”成了汾湖高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青年志愿者一行近10人,着统一服装,骑着汾湖的公共自行车有序地穿梭于街道,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活动。通过青年志愿者们的快乐的骑行向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同时这个活动也与年轻人热爱运动的理念相契合,开展此类活动的,有助于引领绿色时尚,在全社会形成低碳出行、共建美丽汾湖的良好氛围。倡导低碳生活,少开汽车,多骑公共自行车,希望能有更多的市民朋友加入到骑行的队伍中来,让我们的家园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点文明。

宣传文明交通活动,2014年5月29日,汾湖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汾湖交巡警中队举办宣传文明交通活动。在莘塔小学校门口,青年志愿者们与中队民警一道向小学生们发放交通安全资料,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以送安全的形式为小朋友们送上儿童节的祝福。

端午携手商家慰问空巢老人活动,在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2014年6月8日,协会与汾湖乐购超市联合举办了迎端午包粽子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与社区阿姨一起动手包粽子,喜迎端午佳节。所包粽子将用于协会慰问社区空巢老人活动。9-10日,协会组织青年志愿者带着慰问品分别走访了社区的空巢老人,给他们送上节日的关怀。

夏日送清凉活动,2015年8月2日,组织青年志愿者联合邮政储蓄局来到汾湖环卫所慰问,正在高温下坚持工作的环卫工人,感谢环卫工人为汾湖的人民创造了干净、安全、整洁的道路环境,为青年志愿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并送上了清凉用品,嘱咐他们在近几天的高温环境下一定要注意身体。

6月20日我为城市洗把脸活动,9月4日一滴水书香驿站公益文艺演出现场维护活动,9月19日中秋节看望老人活动,9月24日欧普公司大型文艺演出现场后勤维护保障活动。9月26日乐购现场招募新志愿者活动,10月17日重阳节带老人游览东太湖新城活动,10月31日新友花园七彩小屋志愿活动。

协会不断为志愿者创造志愿活动的机会和条件,让志愿者能够在活动中积极展示自我、肯定自我,通过自身行为来影响他人,实现其社会价值。

再生资源产业联盟发展历程回顾 第3篇

2010年6月1日,科技部下发《关于选择部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国科办政[2010]37号)正式确定我联盟为国家试点联盟。2010年11月2日,我联盟在科技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座谈会上做了典型交流,受到了部领导的表扬。2011年1月24日,由我联盟参与制定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工信部联节[2011]51号),正式由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该《规划》是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是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规范发展的指导性文件。2011年2月12日,科技部下发《关于表彰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国科发计〔2011〕49号)授予我联盟“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优秀组织奖。2011年7月18日,我联盟作为国家试点联盟代表在第四次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交流,受到了部领导的高度赞扬。2012年5月8日,由我联盟参与制定的《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国科发计[2012]116号),正式由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住建部、商务部和中科院等七部门联合印发。该《规划》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我国再生资源、工业固废、垃圾与污泥等废物资源化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指导和推进全国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支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规划》也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目前,我联盟作为科技部联盟试点工作联络组发起单位之一,负责联系科技部各试点联盟以及研究制定有关推进试点联盟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再生资源科技和产业发展迈入一个新的阶段。通过围绕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链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集聚科技资源,突破再生资源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打通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渠道,推进产学研用战略深层次结合,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对行业优势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的有效组合,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并能够引领我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的“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支撑国家核心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以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住建部、商务部和中科院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国科发计[2012]116号)为契机,积极配合国务院七部门做好该规划的宣贯实施工作。我联盟还将组织成员单位把技术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瞄准市场需求,健全研发体系,进一步深刻把握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新趋势,着力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进一步推动社会化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与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通过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平台,加快先进技术推广与产业化应用,全面推进全国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支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赵 静)

玉溪花灯发展历程回顾 第4篇

一、历史渊源

花灯大致包含花灯小唱、花灯歌舞、花灯小戏、花灯剧等四种不同层次的内容, 是从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 大约形成于明、清时期。明洪武十四年 (公元1381年) , 傅友德和沐英率大军出征云南, 在滇中设澄江府。位于滇中的玉溪, 土地平坦宽阔、环境优越, 地理上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明军在新兴州玉溪大河两岸驻兵屯田。明军士兵, 不少是南京后裔, 军队平时为农, 战时为兵。闲暇、逢年过节及祭祖拜神时, 这些中原汉族经常结队嬉戏玩耍, 载歌载舞以演唱江南小曲为主, 其歌舞的主要形式就是花灯歌舞。这种花灯歌舞与玉溪土主神祭祀结合后, 成为了玉溪“社火”活动的主要内容。

清初的玉溪花灯已有演剧活动[1] (P20) 。主要是在土主出巡归殿期间进行, 即每年农历从正月初一起, 至二月十五, 后延续至三月二十二日止。土主出巡至归殿, 在玉溪成了一特殊过节方式, 即“米线节”。节前, 一般人家都事先去接姑娘和女婿, 富余的人家还请至亲密友来过节, 除招待酒肉糖果外, 还吃米线。白天村里的灯会随龙灯、狮灯等游行祝唱迎送土主, 晚上则正式演出, 让各村来过“米线节”的亲友及本村人观看。后来白天的演出队伍中还加入了“打虎饶儿”的铁叉舞, 晚上则加请滇剧班子唱戏。由于过“米线节”是依土主出巡日子地点在各村轮流过, 除小村子外各村都有自己的灯会, 村村都按时迎送土主, 演出花灯。活动中, 各村相互竞争、比较、交流, 大大普及了花灯, 并形成各自的特点, 如梅园花灯就以“崴”动作出名。

清代后期, 玉溪花灯从乡村小范围演出到州城遍街演出, 与彝族老秧鼓灯等活动一起成了正月十三日“唱戏五日”[1] (P21) 的重要内容, 游行表演花灯在玉溪已经十分兴盛。

二、“新灯”的形成

20世纪初, 玉溪经济迅速发展, 市民阶层演唱花灯之风更盛。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以及五四运动所带来的民主思想, 推动了玉溪花灯的变革。玉溪花灯艺人从滇戏等其他剧种中吸取养分, 改造花灯, 使花灯发生了很大变化。创作了一大批新灯剧本, 如上山头创作演出的花灯剧《双接妹》, 梅园灯会改编演出的《出门走厂》等。随着具有戏剧情节的剧目出现, 演出内容不断丰富, 逐渐出现了“教灯”师傅, 出现了由各灯会中比较爱好而又有一定水平者跨灯会而组成的“斗凑班”。这些已具半专业的性质了。

1912以后, 军阀割据, 玉溪农民的土地不是被强占, 便是被迫出卖, 庄稼又遭天灾, 农村经济解体, 大多数农民和城市贫民以做泥工等到各地另找生活出路, 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云南的大城、小镇。这些劳动人民将玉溪花灯带到各地, 也把各地的花灯、民歌、舞蹈带回自己的家乡。这种自发的传播交流, 年深月久, 就起了作用。玉溪花灯被传开了, 并且在不断地丰富和衍变着[1] (P35) 。1922年, 便有人推荐玉溪上山头灯会贺家才、段安国等, 到昆明参加唐继尧庆贺复辟成功的游行表演, 玉溪花灯首次在昆演出[1] (P17) 。

玉溪花灯传入昆明后, 很受欢迎。虽然玉溪花灯有受昆明花灯影响的痕迹, 但玉溪花灯表演的内容突破了旧灯剧讲述距当时七八十年前农村社会的陈旧内容, 而演出如《出门走厂》等,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经济破产时, 贫穷农民被迫背井离乡到矿山寻找出路等当时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另外玉溪花灯在形式方面也一改调子繁、曲文长短参差的旧灯剧形式, 形成曲文整齐, 对话、动作接近现代生活方式, 容易练习和记忆的形式。因而, 从那时起以“弥勒寺”、“明家地”等盛极一时的灯剧班子为代表的昆明花灯等被称为“老花灯”, 玉溪花灯被称为“新花灯”。才一两年间, 旧灯剧全无人唱, 而新灯剧则风靡一时。新灯的影响及于全省, 甚至传到四川的会理与贵州的盘县[1] (P38) 。

三、“花灯之乡”品牌的确立

玉溪新灯的发展, 以剧目为中心, 带动了舞台艺术的发展。在表演上, 行当的划分由简单渐趋复杂, 一些艺人的表演开始走向专业化, 有的在艺术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其中, 较有声望的有佘四 (佘永宁) 、申六 (申国文) 等。“新灯”的出现, 直接推动了花灯演出场所的改变, 从广场万人围观的“簸箕灯”走上了舞台。

20世纪30年代, 玉溪花灯班会逐渐解体, 在原来玉溪农村业余名角组成的“斗凑班”基础上建立了专业的戏园子, 使花灯走向了专业的营业性演出。这些情况的出现, 不但促进了舞台艺术的发展, 而且推进了剧目的生产, 使花灯有了更多适合剧场演出的本子戏、连台本戏, 有了较齐全的角色行当, 以及必需的服装道具, 使玉溪花灯臻于完善。

1938年前后, 王旦东等人组织了以玉溪花灯艺人为主要成员的农民救亡灯剧团, 创作了《张小二从军》、《茶山杀敌》等宣传抗日救国的现代戏。农民救亡灯剧团到昆明、滇西、滇南等部分地区巡回演出, 扩大了玉溪花灯在省内的影响。从当时的演出形式、演出内容、作品的艺术性、作品的专业水平及建立具有专业化性质的“农民救亡灯剧团”, 剧团管理的规范化、演出舞台综合手段的利用等方面来看, 对玉溪过去仅为民间歌舞、小戏、广场艺术的花灯来说, 这一切均是前所未有的。这对于玉溪花灯的发展是一个突破性的飞跃, 使花灯从农村广场演出进入到大城市专业舞台, 使花灯成为舞台艺术。

随着发展, 玉溪花灯走进省城替代“旧灯”, 并出现一批知名的玉溪籍职业花灯艺人, 形成专业性质的职业花灯艺术演出, 使得玉溪花灯的名声大振, 玉溪“花灯之乡”品牌得以确立。

四、从民间自生状态走向政府支持, 迎来发展新天地

建国以后, 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等方针的指引下, 花灯得到了迅速发展, 全省建立了不少专业花灯剧团。20世纪50年代, 玉溪、新平、峨山、华宁等县出现了以表演花灯现代戏为主的文化工作队。熊介臣等玉溪人成为云南花灯剧团的主创人员。一些玉溪花灯老艺人与新文艺工作者共同整理、改编出一批内容健康, 艺术性较高的传统剧目。如1953年全国第一届民间歌舞会演中, 玉溪花灯首次进京演出就受到了普遍欢迎和好评的《玉约瓶》 (根据传统花灯《四季崴莲》改编) 。另一方面, 全省许多专业工作者曾先后深入玉溪各地, 对花灯进行收集整理, 加工了一些花灯教材, 并经过教学实践, 在全国得到广泛认同和推广, 提高了花灯的普及率和专业化程度。近十余年来一批优秀花灯剧目如《情与爱》、《卓梅与阿罗》等获多次获得文化奖、曹禺奖、中国戏剧奖、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奖等国家级奖项, 也涌现出了以梅花奖获得者杨丽琼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花灯艺术家。这些优秀的花灯节目的产生和花灯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大大的推动了花灯舞蹈艺术的发展。2009年7月, 玉溪市花灯团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亚洲第十三届中国·日本·韩国三国舞蹈文化交流演出, 2010年1月访问伊朗并在德黑兰著名的团结宫剧场上演出花灯剧《典妻》。通过演出、学术交流、教学等形式, 将玉溪花灯

论东北民间剪纸的特征

于爱红 (辽宁省北镇市文化馆121300)

提起民间剪纸它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术。早在南北朝时期, 我国就出现了真正的用纸剪的作品, 而用其他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则要更早。剪纸的作者多为东北的农家妇女, 因为东北地区冬季寒冷, 她们长期在室内生活, 剪纸是她们打发冬季时光的娱乐形式, 东北人也十分注重各类节日及婚、丧、祭祀等活动的过程和仪式。东北剪纸最早的产生就是源于生活的需要。东北民间剪纸艺术在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下, 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正是这些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东北剪纸在剪纸艺术族系中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

一、东北剪纸风格上传统古朴

民间剪纸是符合民间习俗的一种艺术活动, 它的存在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东北剪纸从起源到发展都存在于东北人生存的特定环境中, 因此, 它反映的都是东北人的生活习俗、对神的信仰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等等, 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和地域性。

(一) 作品多反映东北人的信仰和精神。

东北人大多信奉萨满教, 相信鬼神的存在。因此, 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很多鬼、神的形象。有“嬷嬷神”、“佛托妈妈”、求雨的“独女捣棒槌”、求晴的“扫天婆”, 还有娃娃生病时老奶奶剪的一串吊魂的小人人, 另外还有专门对萨满巫术场景的刻画。东北人还认为喜鹊、乌鸦是他们最尊崇的始祖, 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多有反映。在医巫闾山满族聚居区, 艺人们的剪纸作品还记录了对山林文化原始自然神的崇拜。其中有头上长着各种各样树枝的女人, 半人半兽的神人等。这些怪异的图案, 在今人看来或许有些迷信色彩, 但面对他们执着的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祈求家人平安的愿望, 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我们看到的只有美和震颤心灵的感动。

除了对自然神的崇拜, 东北人还有他们对本民族英雄人物的崇拜,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对民族英雄努尔哈赤的崇拜。在剪纸作品中就有很多努尔哈赤的英雄形象以及对他英雄业绩的描述。如“乌鸦救汗王”、“索罗杆”等。

(二) 作品多具地方特色。

东北人的祖先多生活在东北的山林地区, 以狩猎为生。东北地区冬季漫长, 到处是皑皑白雪, 出猎时, 白色是最好的掩护, 而红色则容易被野兽发现。久而久之, 他们在色彩上就认为白色吉祥, 而红色凶恶, 这就是满族的“色尚白”。因此, 最初满族祭祖的挂签剪纸是白色的, 而清明节上坟的佛头纸则是红红绿绿, 五颜六色。这与汉俗迥然不同, 充分显示了满族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取向。

满族的萨满教崇奉的天神、地神、祖先神、家神等等有170多个, 而其中有160多个是嬷嬷神, 也就是老太太神。女神多, 男文化传播到海外。

约三百年的发展中, 玉溪花灯早已经与玉溪文化融为了一体, 成为与玉溪人精神世界血脉相联、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清末民初, 当其它地方的花灯保持原状不变时, 在辛亥革命运动和进步思潮的影响下, 玉溪花灯艺人对旧花灯实行大胆改革, 使玉溪新花灯从内容到形式适应时代文化需求、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和心声。在云南大城小镇的各界人士中掀起了关注花灯, 甚至参与花灯的新浪潮, 使云南花灯的发展迎来了新生。玉溪花灯不但开启了花灯变革的先河, 更对整个云南花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决定性的影响。花灯由乡间的团场歌舞向舞台戏剧化发展, 正式成为一个剧种, 增加了花灯艺术的表现形式。玉溪“新灯”在全省的推广普及, 使玉溪花灯成为云南花灯的主要流派之一。2006年玉溪花灯入选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神少, 是满族母系氏族社会习俗的遗迹。在剪纸作品上, 也是反映女性形象的作品居多, 且生动灵活, 别具一格。像头梳“上抓揪”的“嬷嬷人儿”、身上带有各种怪异图案的生殖女神、身披柳叶的“媳妇人”、头梳满族特有发式——大翻车, 身着旗袍, 脚穿盆底鞋的姑娘等等。

这些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充分显示了东北剪纸特有的传统古朴、自然率真风格, 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二、表现形式上取材广泛, 随意性强

东北民间剪纸除了反映满族人民对各类神的崇拜外, 还有更多对东北人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祭祀、娱乐等日常生活的记述。从各种形象、各种服饰的人物, 到鸳鸯、喜鹊、乌鸦、熊、鹿、虎、石榴、荷花等动植物, 再到东北人日常的生活习俗、祭祀及节庆场景, 甚至于万、丰、福、禄、寿、禧等文字都可以在剪纸作品中出现。因此说, 东北民间剪纸的取材十分广泛,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东北剪纸还有很大的自然性和随意性, 许多作品只是了了几剪子就完成了。作品在构成、塑造上多以弧线、直线为主, 除了特殊部位外, 很少精雕细刻, 有的作品大刀阔斧, 一气呵成。手法上也多采用折叠、对称等方法, 代替形象内部装饰的镂空。乍眼看做工显得有些粗糙, 但仔细琢磨下来, 其中却蕴涵着原始的、古朴的美, 令人耳目一新, 叹为观止。是上古民族精神的自然传承和流露。

东北剪纸这种独特风格的形成除了与东北人粗犷豪放的性格息息相关之外, 也与他们剪纸的工具有关:东北人剪纸用的就是平常的大剪刀, 极少用刀刻, 有的甚至用香火烧洞、刻画动物的皮毛。这与内地用专门剪花的小剪刀, 用刀精雕细刻有很大区别。

随着清王朝的建立, 满汉杂居, 东北人的生活习俗也渐渐同汉族互相融合, 从而使反映东北人生活的剪纸艺术也不断发展、变化, 但总的来说, 基本上仍保留了东北剪纸本真的模式。于零四年六月在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北镇医巫闾山民间剪纸艺术展”上, 独具闾山地区满族特色的剪纸作品在首都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很多专门研究民俗的专家、学者都被这些传统、古朴, 粗犷、豪放的作品所深深折服。其中的大部分作品被民俗博物馆作为精品收藏, 并常年展出。

近年来, 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东北民间剪纸尤其是传统的剪纸形式也得到了有力的保护和较充分的挖掘。相信在保护力度不断加强这个外因和东北剪纸本身的优势特征这个内因的相互推动作用下, 东北剪纸一定会发挥东北特色, 代表东北形象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玉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玉溪县志资料选刊 (第二辑) [Z].政协玉溪市委员会内部资料, 1983年7月

[2]玉溪市文化局《民舞集成》编辑组.玉溪市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资料卷[Z].1987年

[3]玉溪市文史资料选 (第二辑) [Z].政协玉溪市委员会内部资料

[4]石裕祖.云南民族舞蹈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2月

新课改历程回顾与反思 第5篇

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分析我县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抓好新课程改革工作,顺利完成第一轮课改,新课改历程回顾与反思。我经过一个多月的下乡调研,先后深入到全县的20余所中小学,通过听课、评课、座谈、讲座、送教下乡等形式,对我县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1、校长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方向的领导者。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教师反映在课堂教学上思想观念,无不与校长的领导有关。我们的部分校长长期以来忽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自己成为了学校事务的领导者,对教学工作的管理、组织不到位,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不高,不能指挥和领导教学工作的开展,心燥事粗,常规管理抓不细,过程管理抓不牢。致使教师囿于传统的思想和模式,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因此,校长要首先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一个积极的学习者,真正成为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方向的引领者。

2、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工作压力很大,但是缺少有效地办法。把自己的压力转嫁给学生,迷信补课,迷信题海战术,自己经常加班加点,也迫使学生加班加点,自己不断重复自己,也迫使学生不断重复自己。课上以传授、讲解为主。也不管学生愿听不愿听,能不能听懂,能不能接受,照本宣科地说完自己的教案,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能贯彻落实,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有改变,学生学习无兴趣,甚至厌学。我们认为这是当前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学校和教师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办学的唯一宗旨和目标。

二、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亟待进一步改进。

1、教学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听完一节课后,和教师座谈,我们首先问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有的教师答非所问,有的教师三维目标确定不明确或不准确,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忽略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直接把目标确定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失去了本学科根本性的东西。这反映出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学习不透,对文本解读不够。教学目标出现偏差,直接导致教学方向性错误。如果把文化学科首要教学目标定为情感态度与价值,学生应学会的知识、该掌握的技能就会被削弱。

2、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如果说课改之前的课堂是满堂灌,那么课改后的课堂就大有满堂问之势。本来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叙述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暗示;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然而现在的课堂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许多问题有没有提问的必要值得商讨,判断性提问、叙述性提问太多,“对不对”“是不是”充斥课堂,而思辨性提问太少,“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不能成为问话的主流。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很少,似乎每节课都是在引导学生寻找几个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过程,它的意义何在呢?

3、教师要不断的提醒、追问自己教学的实质是什么,教学反思《新课改历程回顾与反思》。教学的实质是在教师科学指导下,学生积极的、能动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教学是师生的交往互动。在调研中看到的课例有些依然是教师在统治课堂、教师依然是课堂主角,教师没有由“演员”变为“导演”。所以,课改后的课堂首先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选择以交流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运用激励、表扬、欣赏的教学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持久发展,让课堂充满活力。对课改的新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要从口号转变为行为,由行为形成我们的习惯,成为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行动。

4、教学手段需要更新和改进。在我们走到的很多农村学校,许许多多教师上课还是一张嘴、一只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手段还很落后,图书室的图书数量不足,图书内容陈旧,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学仪器也需要更新补充。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配套设施基本齐备,但是能够充分利用的很少,这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利用好图书资源、网络资源、利用好教学仪器,使我们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不断改进。

三、进一步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与措施。

1、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让每位教师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热心去从事好教育事业。

2、提高校长的专业引领水平。采取多种培训形式进一步抓好校长队伍建设,提升校长引领新课程实施的水平。进一步明确实施新课改,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有责任、有义务实质性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增强校长的责任意识。

3.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着力解决课改中的问题。校本教研是伴随着新课改诞生的一种教研形式,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以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教师们通过合作、交流、互动的方式共同解决,共同发展。

4.突破课改瓶颈,探索发展新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这次新课改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课改发展进程的瓶颈。为此,各学校要把开设、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做为一个重点工作来抓,并逐步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机制、考核机制,使其顺利健康发展。同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指标来评价学生,取代“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

5.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不断更新完善教学设备。广大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水平,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加大资金投入,补充图书和仪器设备,适应教学需要。

6.开展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教师培训。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的培训,开办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学科教师等多层次的培训活动,特别是小学科、薄弱学科的培训。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历程回顾与分析 第6篇

一、事业单位业务恢复与公共服务职能延续阶段(1978年—1985年3月)

这一阶段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至1985年3月科教文卫体制全面推进改革止,主要特征就是业务的恢复与传统职能的延续。建国后,我们采取了福利平均的政治取向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始终将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尽可能多的福利,作为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政府几乎掌握着所有的社会资源,并按计划使用和分配,直接举办事业单位可以在形式上确立主管部门的权威,保证事业单位作为政府完成各项公益服务的具体承担者,一切活动都服从于政府的统一调度与安排。在随后几十年中,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但是,文革时期对各项事业带来的破坏严重地动摇了这个基础。

为此,改革开放初期的事业单位还谈不上改革,其任务只能以恢复和延续为主。改革的成效主要是通过业务的恢复与发展实现事业单位原有职能的延续。通过改革,恢复了被错误政治运动所破坏的事业建制、管理体制、员工队伍,从而为事业单位发展奠定基础;改革措施呈零星态势,主要是自下而上的一些尝试,生存是主线索,改革尚未成为事业单位的主旋律,也未有任何理论指导;事业单位的改革尝试主要针对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基本未涉及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

二、简政放权与市场化倾向下的公益职能弱化阶段(1985年3月—1992年)

1985—1992年是改革的全面启动阶段。以1985年和1986年连续发布几个《决定》和《意见》为标志,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4月,文化部《关于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意见》发布,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的若干规定的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1986年4月,国家体委《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

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提出对事业单位要实行企业化经营:“现有的大部分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

这一阶段改革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的主要措施有:(1)针对传统计划体制对事业单位高度集中管理的弊端,首先通过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普遍推行,以“简政放权”为目标,逐步扩大了各类事业机构在人权、事权、物权、财权等方面经营管理自主权,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了与绩效挂钩的包干制,以合同形式明确了国家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责、权、利相结合,打破大锅饭。(2)通过公共资金供应机制和拨款办法的改革,将事业单位划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等不同类型,以财政手段促进了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机制的转换,促使事业单位面向市场提供服务,国家鼓励部分事业单位自收自支、实行企业化管理,完全通过市场获取资源。(3)针对事业资源配置格局与利用方式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自成体系的弊端,采用鼓励事业单位“开放”、“联合”、“协作”的政策,淡化了传统的单一行政隶属关系,提高了公共事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从改革的成效分析,改革初步打破了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事业管理模式,扩大了事业单位的管理自主权,提高了“事业”型产品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扩大了事业经费的来源和渠道,增强了事业单位适应环境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缓解了各项事业发展的严重困难。

这一阶段改革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在“等米下锅”的财政困局下,强化了“市场化经营、自负盈亏”的公司化、企业化改革,而市场化倾向造成了公益职能的弱化和遗失,最终的结果是,这种“甩包袱”式的改革,不但没有真正解决事业单位的生存问题,反倒激发了越来越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将改革堵在了“死胡同”。

三、政事分开与社会化倾向下的公益职能明晰阶段(1992—2002年)①

1992—2002年是改革的深化阶段。以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为标志,改革进入了一个探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新机制的阶段。事业单位改革已不再仅仅依附其他改革和停留在对经济改革的借鉴,而是开始了自身改革价值的梳理,开始了政事分开与社会化目标的改革。

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措施通过几个关键性的政策文件可以较好地体现出来:199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事业单位要按照政事分开和社会化的原则进行改革。党中央印发的《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实行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1996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出台《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再次明确事业单位改革要遵循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的方向。1998年《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颁布,从立法高度初步明确事业组织的分类及各类事业组织(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性质、法人地位、管理体制等。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将部分仍作为事业单位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2000年中办印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加大,主要是推行聘用合同制度,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公开招聘制度。同年中组部、人事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教育、科技、卫生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等陆续出台②,标志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展开。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全面推进包括聘任制、公开招聘、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

nlc202309021919

这一阶段改革的成效主要有:(1)事业单位自身改革价值已被认识到。国家开始从总体上部署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了对事业单位改革的宏观领导③,各部门纷纷出台措施,加大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力度④。(2)事业单位公益性职能的组织定位得到明确。1998年发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明确了事业单位是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公益性的“社会服务组织”,并正式建立起中国的事业单位登记制度。(3)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关系已经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社会化”改革首先体现为国家确立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社会事业社会办的方针,推动了民办事业单位的发展。国家引入非营利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但是,这一阶段改革同样未能全面实现改革的目的,一些关键问题仍然没有解决:(1)改革市场化倾向仍然在延续。减轻财政负担,增强事业单位活力的制度惯性与追求利益的冲动未得到调整和约束,改革仍然明确要积极发展既为市场经济所急需又在经费上实行自收自支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2)政事分开探索和政策成效有限。政事如何分开仍然没有成熟的理论与改革实践。政府管理与社会组织参与的分工尚未理清,非营利性组织发展方向逐渐淡化。“民办事业单位”改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正式将民办事业单位从事业单位中分离出去。(3)制度实施缺乏保障。虽然在事业单位理论定位上明确了公益职能,但没有相关的政策实践保障,没有解决实际公益职能履行问题,也没有很好地将事业单位改革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

四、分类改革下的公益职能强化阶段(2003年以来)

这一阶段以党的十六大为分界线,尤其是2003年以来,是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强化公益性的攻坚阶段。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标志,按照政事分开原则,以分类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各类事业单位改革。2004年四中、2005年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2007年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

从2003年7月开始,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9个地区和35个单位展开。试点将文化事业单位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类,前者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后者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

2010年卫生部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决定在各省、区、市已经分别选择1—2个城市(城区)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同时,国家选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⑤。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并明确到2020年,建立起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同步进行的是事业单位各项机制的改革深化。涉及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养老保险制度、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等机制全面推进。

2006年人事部和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事业单位进行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构成。

2008年国务院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⑥。

201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中发布了涉及分类、法人治理结构、财政、国有资产等9个配套文件。

2011年11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至此,改革呈现了全面统筹推进的态势。

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思路与成效:一是分类改革成为这个阶段非常突出的主线。事业单位根据职能划分为行政管理类、公益服务类和生产经营类。二是强化公益性职能。对于保留下来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着重强调其公益服务职能。三是事业单位内部规制改革全面推进。对事业单位改革的诉求直接转向内部规制的不断强化,主要体现在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机构编制、法人治理结构、人事管理制度、养老保险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

这一阶段改革仍然存在问题:一是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仍然存在过度行政化问题。受制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事业单位行政化倾向与行政化管理问题突出。二是改革出现了制度内卷化倾向。在法人治理结构、人事管理和养老保险改革上的探索无法解决事业单位活力与公益服务发展问题。三是人员稳定与公益精神没有保障。由于改革的路径很容易走向事业单位人员的进一步规制和减负上,而在其公益精神方面没有太多涉及,事业单位人员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其公益职能同样无法得到确实体现。

五、地方事业单位改革的尝试与创新

与中央事业单位改革同步进行的是地方事业单位的改革创新。各地的做法千差万别,但是按照中央政府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精神来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事分开与管办分离的模式探索积累一定经验。北京市海淀区成立了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将区卫生、文化部门所属公益性事业单位划归公共委管理。上海在卫生领域组建了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作为市政府办医主体,管理市属的22家医疗机构,市卫生局主要履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行业监管职能。江苏无锡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领域,分别组建了学校、医院等管理中心,教育局、卫生局等原主管部门不再直接管理这些事业单位,工作重点转到全行业政策制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监督检查等职责上来。

2.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在地方先行试点。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在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和分类改革方面走得比较早。2007年,广东省审议通过《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指导意见》;2008年拟订了《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于2009年在该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此外,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自2008年就已成为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地区,按计划应于2010年底结束并向全国推广经验,但由于遇到诸多棘手难题,截至目前试点工作仍未结束。

nlc202309021919

3.事业单位改革与乡镇改革配套进行。从2003年开始的农村配套改革的乡镇机构改革中,把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结合乡镇行政机构一并进行改革。一些事业单位通过改制成为非营利组织,如湖北省在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中将5590个事业单位转制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广东顺德地区的事业单位改革直接与县乡和街道办事处的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县乡以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直接作为政府雇员参与公共服务。

六、事业单位改革的总结反思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历程,可以看到,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效还是非常大的,分类改革思路已经明晰,事业单位活力得到很大提升,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有较大提升,基本适应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2011年《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为30多年的事业单位改革作了个系统梳理总结,并规划了未来10年的改革目标和路线方针,明确提出“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到2020年,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为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最终确定了非常明确的方向。改革的最主要成效是明晰并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思路与发展体系。非营利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已成为事业单位的绝对主体,架起了政府与民生之间的桥梁,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仍然滞后于公共服务发展的客观要求,仍然没有实现改革的既定目标。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改革实践而言,改革最核心目标一直在于减轻财政负担,而非强化公益服务职能。减轻财政负担始终是一条主线,虽然决策者多次否认,但是从政策制定的过程考虑,往往无法体现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满足,而更多的是减负的体现。包括事业单位人员的编制只减不增思路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体现。各级政府改革的主要导向及推动力是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为此各级政府对事业单位“放权让利”,转换事业单位经营机制,促使事业单位面向市场提供服务,实行事业单位财务的独立核算、自我积累、自我约束。一些公益性关乎国民公平和国家目标的事业单位,比如医疗、教育等也参与进来。

(2)事业单位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没有得到有效规范,改革内在动力明显不足。事业单位改革初衷是为了解决自身运行经费不足的问题,因此市场化诉求非常强烈,“创收”意愿日益高涨,加上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没有规范,容易造成以牺牲社会公共服务目标来进行市场化改革,市场化倾向侵蚀了事业单位整体改革的成效,以致于医患冲突、教育产业化、计划生育乱罚款、婚姻登记乱收费等。但以往的改革过程中没有对这种利益追求倾向加以规范。

(3)事业单位改革理论与政策基础不充分。事业单位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组织形式,与国外的非盈利组织或公司法人体系都不一样,如何有效改革始终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且改革涉及3000多万人员,更为改革提出了难题。涉及社会组织问题一直又比较敏感,容易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因其他因素中断。

(4)改革始终缺乏统一的战略部署,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统筹,改革执行步骤缺乏应有监管,造成改革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各项改革存在制度内卷化问题,各地的一些探索也仅限于局部突破,容易衍生新的问题。

当然,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路已经明晰。在我国公共服务发展体系基本规划思路下,笔者认为,未来的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关键要切实注重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策略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明确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目标是满足公共服务发展体系发展需求。从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角度,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未来前景,不是弱化或消灭事业单位,而是强化其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与功能,从而使社会公益资源的配置更有效率并更为公平。改革不是减负,也不是甩包袱,一定是立足于公共服务发展的要求来设计。事业单位必须成为我国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要明确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职能定位,厘清自己在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的作用,真正提升自己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服务质量。

二是完善改革配套政策体系的联动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能简单等同于事业单位改革,如何推进改革仍然需要总体设计和可行性的科学论证,尤其是各个配套文件存在制度内卷化倾向,配套文件间的联动性和科学性同样需要论证。一些配套文件解决的是自身领域的问题,并没有从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来设计。例如,事业单位人员定岗定编等思路,设计时可能有其科学性,执行时最终的结果却有较强的计划体制的倾向,事业单位人员聘任制也没有真正解决能上能下和能进能出的问题,必须对这些政策配套体系进行联动性设计,尤其是对配套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实施细则进行设计,确保政策的一致性与目标的可达性。

三是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规范与评估。一直以来,由于政策不配套、制约机制和制度的缺失,造成一些事业单位对自主权的滥用,一味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服务对象的利益,忽视社会的利益。要确保事业单位公益性职能定位,必须明确其职能履行的措施,要规范其内部管理,并在财政上投入公益保障,基于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和配套政策文件精神,进行政策效果的阶段性实际评估,并依据契约合同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估,从而确保改革的成果与改革的目标的一致性。

注释:

①一些学者将1998年作为一个阶段分界点,但是从事业单位的职能和改革的趋势来讲,1998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1998年的前后时间段主要是社会化从政策语言到实践的过程,因此,笔者在此将2002年作为这一阶段的分界点。

②《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等。

③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会议,对政府机构改革之后的事业单位改革进行了部署。

④1993年,国家教委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国家体委发布《关于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的意见》;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⑤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⑥《方案》明确: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单独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与缴费相联系的待遇计发办法,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作者系华润电力人力资源副总监,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

历程回顾 第7篇

关键词:广东省集体球类项目,发展历程,回顾启示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 一直拥有处于全国前列的竞技水平。然而广东的集体球类项目, 作为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及群众性的一个项目群体, 其发展过程有起有伏。广东集体球类项目中, 足球、排球、水球在七运会之前都曾创造过辉煌。但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八运会以来, 集体球类项目陷入低谷时期, 八运会、十运会上集体球类项目颗粒无收, 九运会男子曲棍球夺冠, 十一运会上男篮、水球、棒球的有所突破, 十二运会男篮、水球保持优势, 但整体形势并不容乐观。整个集体球类项目的发展状况, 与广东在全国的竞技体育的位置、全省人民的期望、广东全运金牌战略不相协调。因此, 对广东集体球类项目的发展历程回顾及分析, 对研究其发展对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及实践应用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广东集体球类项目 (足球、篮球、排球、水球、棒球、垒球、曲棍球、手球8个项目) 发展对策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国家体育总局、广东省体育局、百度等网站, 收集国内外集体球类项目相关研究, 国家与广东集体球类项目发展历程、现状及相关政策;通过广东省体育局全运办收集有关比赛信息;查阅有关集体球类项目、发展战略著作, 为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对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为该研究提供客观、直观的量化支持。

2 结果与分析

广东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全国前列, 在竞技体育领域广东也处于全国排头兵的位置。新中国以来举办的12届全运会中, 广东金牌总数4次第一、3次第二、1次第三、4次第四;中国参加的第23~30届奥运会中, 广东籍运动员共获得24.5枚金牌, 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 体现出竞技体育大省的综合实力。这其中, 集体球类项目为广东竞技体育整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广东省加强建设体育强省的要求指出, 竞技体育要攻克发展难题, 全面增强综合竞争力。其中, 要求之一就是努力破解“优项不优、大项不强、尖子不尖、球类弱势”等发展难题, 迅速提高科学训练水平, 力争基地有奥运冠军、队伍有全运冠军, 整体体现省有奥运冠军, 市有世界冠军或亚洲冠军, 县 (区) 有全国冠军。按照这个标准, 广东省不断地增强集体球类项目, 尽力在赛场上展示实力, 做到名副其实的竞技体育全国排头兵, 为体育强国的建设增添砝码。

2.1 广东集体球类项目具有广泛雄厚群众基础

广东集体球类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 足球形成了曾在国内享誉一时的“南派打法”, 为国家培养出容志行等足球人才, 20世纪70、80年代到90年代初, 广东籍球员几乎占据了国家队的半壁江山;广东台山更有“排球之乡”美誉;东莞虽是一个新兴的篮球城市, 篮球群众基础与文化非常好。截止2007年, 东莞市各类篮球场接近2万个, 其中多功能体育馆20座, 标准篮球场2 044个, 东莞市32个镇区的500多个村委会, 都至少有一个篮球场。东莞有工厂企业21 200余家, 几乎所有的工厂企业都有自己的篮球场和篮球队, 此外还有12 000多名学生业余篮球运动员。正是由于东莞有这样浓厚的群众基础和球市, 2006—2006赛季初广东宏远售出套票1 500张, 每场比赛座无虚席。虽然当时东莞新世纪的成绩并不理想, 但一个赛季平均每场比赛的上座率达到7成。2006年2月10日东莞市第三支职业篮球俱乐部东莞市柏宁篮球俱乐部注册成功, 一个城市出现3家职业篮球俱乐部, 足见东莞这个篮球城市的群众基础厚重。近几年, 篮球培养出了易建联、朱芳雨等球星, 尤其是广东宏远篮球队则在2004—2013年间八度夺得CBA总冠军, 更加增加了群众对篮球的热爱与参与程度。

足球是梅州的传统体育项目, 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1956年, 国家体委根据梅县足球运动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 授予梅县“足球之乡”称号;1979年, 梅县被确定为全国16个足球重点地区之一, 被誉为“北有足球城 (大连) 、南有足球乡 (梅州) ”。2010年8月6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梅州市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 使足球运动进一步得到群众的认同和喜爱。

20世纪50年代台山就被誉为“排球之乡”, 当时排球运动在台山相当普及, 无论哪个级别的排球比赛在台山举行, 上座率均可达百分之百。同时, 各年龄段的运动队在全国排球赛中均成绩显著, 国家男排成员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台山。当时, 《人民日报》记者曾撰文首次为台山冠以“排球之乡”美誉, 台山因此而得名并广为人知。据统计, 目前台山市拥有3300支业余排球队, 会打排球的群众近50万人, 约占该市人口的50%;在台山, 现有排球训练馆16座, 排球灯光球场410个, 室外一般球场1 630个。

体育之乡的蓬勃发展, 奠定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孕育了造就顶尖的运动员的环境, 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量的竞技人才。

2.2 广东集体球类项目设置适时增减

1979年, 中国竞技体育重返国际奥运大家庭, 回归国际竞技体育的主战场。国家根据“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原则, 开始实施奥运战略, 其重要表现是全运设项开始突出奥运项目, 体现了全运为奥运练兵的战略。

紧随着国家对全运集体球类项目增设, 广东集体球类项目设置有较大变化, 除篮球 (成年) 、足球 (成年) 、男子水球保持设项外, 其他项目均有调整。一是依据全运设项适时增设项目 (小项) 。如, 篮球、足球、排球根据第11、12届全运会设项变化, 分别增设男子、女子青年组;橄榄球虽未组队, 但十二运周期已于解放军达成双计分协议, 解放军队全运会获得分数计入广东;女子水球未设项。二是根据项目竞技水平增减项目。如, 男女排球在第6届全运会无成绩、第7届未出线的情况下, 八运周期将该项目撤销;男子手球于第6、7届、女子手球于第7届全运会撤销。三是增减主场优势增设项目。广东为2001年九运会东道主, 为备战主场全运会, 八运会期间就增设曲棍球、棒球、垒球, 九运会重设排球项目。 (见表1)

2.3 广东集体球类项目竞技水平曲折发展

全运会是一个省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 也是各项目展示竞技水平的平台。第6~12届全运会, 广东所设集体球类项目参赛表现有起有伏, 八运会、十运会上颗粒无收, 十一运会上男篮、水球、棒球有所突破, 十二运会男篮、水球保持优势, 总体曲折、非衡发展。 (见表2)

从表2看出, 第一, 集体球类项目全运会的总体不稳定, 表现起伏较大。第6届全运会男子足球、男子水球两项获得金牌, 占当届全运比赛金牌总数的3.7%;第7、9届全运会分别仅有男子水球、男子曲棍球获得金牌, 各占当届代表团全运金牌总数3.4%、2.9%;第8、10届全运会, 集体球类项目未为代表团贡献金牌, 到达最低谷;第11届全运会, 男子篮球、男子水球、棒球3个项目获得6枚金牌, 占到代表团金牌总数的13.3%, 达到历届全运会以来比较高的位置;第12届全运会同获6枚金牌, 但因广东金牌总数提升, 集体球类项目所占比例又下降。可见, 集体球类项目总体竞技水平起伏不平, 但最近的第11、12届全运会表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 (见图1) 第二, 集体球类各项目之间发展不均衡, 表现出较大差异。根据各项目在第6~11届全运会上比赛名次, 透过图2变化特点, 可划分为5种类型。其一, 保持稳定型。如, 男子水球, 图示柱一直处于较低位置, 表明其全运比赛成绩稳定保持在较高水平 (前3名) , 并有4届次获得冠军。其二, 稳步提高型。如, 男子篮球, 除第7届全运会无名次外, 基本处于逐届上升趋势, 稳步提高, 并连续第11、12届全运会获得冠军。其三, 起伏较大型。如, 男子足球、女子足球、女子篮球、棒球。其四, 持续不前型。如, 男女手球、男女曲棍球, 除男子曲棍球第9届获得冠军外, 其余均处于第3~6名位置, 徘徊不前。其五, 持续低迷性, 如男女排球, 图示柱一直处于较高位置, 第6、7届全运会连续无名次或预赛未出现, 第8届全运会撤销, 第9届全运会恢复设项但成绩仍未进前8, 第10、11、12届全运会又持续低迷。第三, 集体球类各项目自身竞技水平起伏不平, 表现不稳定。如男子足球, 第6~8届全运会处于前3名位置, 甚至获得冠军, 但第10届跌至第9名, 第11届又回升至第2位;女子足球从七运会的第2名, 至11运会跌至第7名;男子曲棍球九运会曾获得冠军, 至第10、11届均未获奖牌;棒球第11届全运会夺冠, 随之的12届全运会仅获得第5名, 竞技水平表现亦不稳定。

2.4 广东集体球类项目重点布局初见成效

鉴于广东集体球类项目在全运会上竞技水平的起伏不定, 尤其是在十运会金牌毫无建树的情况下, 在备战第11届全运会周期提出了发展球类项目工作方案, 重点解决球类弱势问题 (除篮球、排球、足球、水球、手球、曲棍球、棒球、垒球等8个集体项目外, 还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3个单项球类项目) , 并提出2008年奥运、2009年全运的目标定位, 按照影响大、有冲金夺牌可能的基本原则, 对球类项目进行布局和实施指导。通过十一运周期的备战, 球类项目弱势得到了改善, 实现了既定目标,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获得团体、个人两项金牌, 2009年十一运会男子篮球、男子水球、棒球获得金牌, 十二运会男篮、水球保持优势, 球类项目为代表团的金牌贡献率明显比往届增加, 重点发展球类项目的方案初见成效。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广东集体球类项目的发展历程中, 表现出雄厚的群众基础, 项目设置适时增减, 竞技水平曲折发展, 重点发展初见成效等特点, 为广东竞技体育的整体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 集体球类项目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 广东发展集体球类项目, 要从系统的角度, 结合所拥有的资源与项目竞技水平的各要素, 提出合理可行对策。

3.2 建议

当前我国职业体育正在经历深刻的改革探索, 足球作为职业化改革先行先试项目, 中国足球协会已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 在职业化的进程上又迈出了一步。广东集体球类项目发展, 应顺应以足球等集体球类项目的改革发展变化趋势, 明确目标定位, 结合广东省的发展现状, 提供全方位保证保障, 提高集体球类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为广东体育强省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岳冀阳, 黄静.广东宏远男子篮球俱乐部成功经验的启示[J].体育科技, 2007 (1) :12-14.

[2]丘乐威, 龚建林, 陈琦.梅州“足球之乡”的形成与发展困境及其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 2009, 16 (4) :37-40.

[3]http://baike.baidu.com/view/4907093.htm.

[4]http://baike.baidu.com/view/702185.htm.

[6]蒯放.后奥运时期中国加快发展集体对抗性球类项目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 2010 (2) :20-22.

国内体育彩票业历程回顾及趋势展望 第8篇

1 我国体育彩票业发展历程

中国体育彩票主要由竞猜型彩票、乐透型彩票、即开型彩票“三驾马车”组构而成。1984年,我国发行了第一张彩票(体育彩票)—“北京国际马拉松赛”。1994年4月,国家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成立,对全国体育彩票进行统一管理。1998年6月,江苏电脑型体育彩票率先在全国上市。2000—2003年,电脑体育彩票全面推广。2001年,全国联网足球彩票推出。2004年,全热线系统建设工作启动。2006年,全热线系统建设切换完成。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2007—2009年体育彩票发展实施纲要》。同年,体彩“超级大乐透”上市。2008年,即开型体育彩票以奥运为主题上市。2009年,国家颁布《彩票管理条例》。2011年4月6日,体育彩票开奖实况开始通过网络直播。2012年3月,《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开始施行[1]。2012年2月21日,全国体育彩票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体彩精神”,即责任是“体彩精神”的基石;诚信是“体彩精神”的灵魂;团结是“体彩精神”的核心;创新是“体彩精神”的精髓。“体彩精神”是体彩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体彩管理哲学和行为规范的核心理念,是体彩人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也是展示体育彩票形象、引领体育彩票事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2 体育彩票业发展趋势

2 . 1 即刮型体彩票面主题设计更加多元化

2008年3月,即刮型体彩(顶呱刮)面世。2008—2012年共发行票种200多个,5年总销量超过798亿元,筹备公益金159亿元。(1)大型运动会赛事主题票:奥运票(8种北京奥运会票和2种伦敦奥运会票)、全运会票(11届全运会票)。(2)运动赛事主题票,NBA主题票:NBA球队队徽;NBA“总冠军榜”;NBA巨星。足球主题票:神射手;射门得奖;点球大战;足球盛宴。俱乐部主题票:保龄球;台球;飞镖。(3)赈灾主题票:大爱无疆、爱心永存。(4)景区主题票:青海湖、昆仑山、日月山。(5)贺岁主题票:金牛报春、锦虎送福、玉兔送财、金蛇添财。(6)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票:节日主题、生日主题、爱情主题。(7)城市宣传主题票:赛事之都(北京)、多彩贵州、青海风光。(8)其它主题票:中国风主题、宝石主题、游戏主题、百万幸运主题。

2 . 2 竞猜型体育彩票玩法多样化

竞猜型体育彩票是以体育比赛为媒介,竞猜比赛结果为目的博彩游戏。汲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最能凸显体育运动的竞技性、胜负观。彩民要想成为“大赢家”,就必须时刻关注比赛、钻研比赛。竞猜型体育彩票以趣味性强、中奖率高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的新老彩民,其多彩的玩法越来越适应市场需求,从2001年单挑乏味的足彩开始,中国体彩竞猜型游戏从简单的13场奖池型游戏发展到了今天的单场竞猜和固定奖金玩法,如今,标准化管理的“竞彩”店遍布全国,游戏竞猜范围已覆盖全球几乎所有重大国际比赛。截至2013年11月26日,竞猜型体育彩票已经突破300亿元大关。

2 . 3 体育彩票的销售量、公益金逐年增加

1994—2012年,中国体育彩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十亿”迈向“千亿”走过了刻骨铭心的18年。18年来体彩捐助的公益金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飙升,创造出累累硕果。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体育彩票的销量更突破1000亿,使中国体彩走上“千亿时代”,山东、广州两省首次突破百万销量,江苏继续领跑。中国体彩进入大跨步发展。

回首往昔,1994年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成立。体彩发行伊始以即开型的2元彩票为主,主题单调,玩法枯燥。1994—1995年度销售额仅为10亿元,筹集公益金3亿元,主要捐助了包括第43届世乒赛在内的13项大型体育赛事。2012年体彩销售突破1000亿,公益金达300亿左右,其销售量与公益金均为1994年的百倍。中国体彩界已经形成了竞猜型、大乐透、即开型体彩三足鼎立的格局。其多元的主题、多样的玩法、劲爆的奖项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同和彩民拥戴。不可否认,体育彩票在销量增长的同时,为我国的社会公益事业、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事业等事业的发展筹备了更多的资金。有人赞美道:体育彩票卖的是投注单,收的销售额,筹的是公益金,献的是情与爱。

2 . 4 体育彩票管理更趋于规范化

2001年“湖北4·20体彩案”、2005年“西安假宝马彩票风波案”、2007年“吉林全国私彩第一案”以及近年来频发的“网络博彩”等彩票恶性案件,严重违背了“体彩精神”,损害了彩民利益。彩票“无法可依”的局面摆在了政府和人民的面前。

2012年年底,我国体彩进入“千亿时代”,“千亿时代”在带来了无限荣光的同时,也带来了数以万计的投注站、上亿的彩民,以及无限的商机和广袤的市场。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我国体彩在“无法可依”的背景下,这亿万彩民的购彩安全,千万售点的彩市运营、千亿资金的有序流通该如何得以保障?每一个关心体彩事业的人都翘首渴盼《中国彩票法》的面世。笔者认为,《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出台是《体育彩票法》成形的一个缩影。回溯《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颁布历程: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彩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2009年4月22日,国务院通过《彩票管理条例(草案)》;2009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公布《彩票管理条例》,8日财政部发布了《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讨论稿)》;2010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草案)》(征求意见稿);2012年出台了《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可以看出《条例实施细则》的最终成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看出我国体育彩票的管理更加趋于规范。

2 . 5 体育彩票业跨国经营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历程回顾与评价 第9篇

二语习得始于20世纪60年代, 一般以Corder (1967) 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上发表的“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和Selinker (1972) 在同一杂志上发表“Interlangauge”两篇文章看做二语习得研究的开始。二语习得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借用母语研究、教育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 与语言学、认知心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教育学、社会语言学等社会科学进行交叉融合, 研究视角进一步扩大。二语习得研究至今已取得丰硕成果,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仍有诸多争论和分歧, 理论不完善, 实践指导性不强。为了进一步推动二语习得研究和发展, 有必要对二语习得研究历程和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

2. 研究历程

2.1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假说的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语言迁移理论, 有强式和弱式两种形式。强式假说认为, 通过对比母语和目的语, 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进而预测研究难点 (差异=难点=错误) 。但强式假说忽略了在语言差异和错误之间, 还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弱式假说关注的是学习者的实际错误, 并通过语言对比分析来加以解释。弱式假说只解释已经发生的现象, 没有预测能力, 很难认为是一种学习理论。对比是分析语言错误的一种有效方法, 至今仍在应用。对比分析的主要假设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是要建立一套新的习惯。母语会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二者之间的差异越大, 错误越容易产生。母语会对第二语言产生迁移影响, 第二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习差异。因此教师应该关注负迁移, 需要对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

作为语言分析方法的一种, 对比分析并没有退出语言教学和研究的舞台。对比分析和其他类型的语言描写具有相同的特性, 对比分析的结果, 也就不限于解释和预测错误, 而是有更广泛的用途。

2.2偏误分析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 随着认识的深入, 研究者发现, 用迁移理论不能解释学习者的全部错误。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 也受到了很多批评, 偏误分析应运而生。

二语学习过程的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方法是偏误分析。Corder作为偏误分析的主要代表, 主要思想有:1) 从学习策略和过程的角度, 将偏误分为简化、泛化、迁移以及回避等。从学习者语言描写的角度, 将偏误分为系统前错误、系统错误和系统后错误三类。从交际的角度, 偏误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 如局部错误和全局错误等。2) 学习者的语言代表了学习者的语言过渡能力, 具有系统性和不稳定性,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错误同儿童习得母语时的错误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 都是学习者检验假设的一种积极的手段和策略;偏误分析一般分认定、描写和解释三个步骤, 它们都有一定的难度。辨认和改正偏误都需要依靠语境, 但二者涉及的语境常常不一致, 辨认偏误需要的语境更大。

错误分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 错误分析过分强调学习者语言运用的分析, 但忽视了学习者语言理解的分析。2) 错误分析忽视了学习者语言的正确的、流利的形式。学习者正确的、流利的语言输出是学习者交际能力的重要表现。3) 错误分析没有把“错误”放在语言习得这一动态过程中去分析和解释, 而只关注“错误”本身, 忽视了对二语习得发展过程的总体把握。

2.3中介语分析

Selinker (1969) 提出了中介语的概念, 开始把第二语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现象来研究。他认为中介语的心理基础是大脑中的潜在心理机构。中介语是两种语言系统 (母语和目的语) 在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中互相影响的产物, 是学习者在试图用目的语进行表达时所用的形式, 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系统。其主要假设认为:中介语是一种自然语言, 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 语法自成体系。中介语具有变异性, 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 是动态的、可变的。另外, 中介语的偏误具有反复性。初期的中介语, 与学习者的母语更相似。随着中介语的发展, 目的语的特征越来越突出。在中介语向目的语靠拢的过程中, 可能出现“石化”现象。中介语发展过程中的“石化”现象是过渡性的, 其主要特征是:持久稳定, 不受外界影响、对成人和儿童都起作用。严格意义上的“石化”需要经过严密的证明, 其成因也往往非常复杂, 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介语是两种语言系统 (母语和目的语) 在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中互相影响的产物。这一心理活动, Selinker称之为“语际认同” (interlingual identification) .具体来说, 语际认同是通过五种学习过程建立的, 它们是语言迁移、训练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以及过度泛化。Selinker认为, 这五种过程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核心过程 (但并非全部) , 中介语是这些学习过程的产物。中介语的进步是通过对现有系统的“重组” (recognization) 实现的, 重组的目的是使中介语在形式上与目的语一致。但是, 中介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石化”现象, 使大多数人没有办法达到母语者的水平。

2.4 Krashen的监控理论

Krashen的监控理论 (Monitor Theory) , 源于七十年代对语言习得过程某些方面的研究, 特别是习得顺序 (order of acquisition) 的研究。习得顺序作为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的研究重点是对语言学习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其主要假说为:1) 学习-习得假说;2) 自然顺序假说;3) 监控假说;4) 输入假说;5) 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提出的监控理论是第二语言学习比较系统的理论, 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来说, Krashen的监控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应值得关注。Krashen认为, 成功的语言教学应包括习得和学习两个方面, 而不像传统那样, 分成听说读写等技能。习得包括吸入和流利性。吸入是必备内容, 是语言教学的核心。流利性是可选内容, 但流利性练习能够促进吸入。学习也包括两部分, “经验规则” (rule of thumbs) 和语言结构。他强调可理解性输入语, 特别是强调应提供略高于学习者目前水平的语言输入;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缺乏应有的严密性是这一理论遭到批评的最根本原因。

2.5普遍语法理论

严格地说, 普遍语法指的是对语言普遍性的研究。乔姆斯基及其他一些语言学家认为:人脑有一种先天的特定结构或属性, 即语言习得机制, 它是人类学会使用语言的内因。儿童之所以能够学会语言, 是因为具备先天的语言机能。这一机能在其“初始状态” (initial state) 中, 就包含一系列关于语言的“原则” (principle) 。这些原则决定了自然语言可能 (或不可能) 采取的操作手段。原则分两类, 一类原则对于所有语言来说, 都是一样的 (language-invariant) 。这类原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儿童并不需要学习。另一类原则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现不一样 (language-particular) , 这类原则规定了若干可能性 (一般为两种) , 称为“参数” (parameter) 。儿童不需要一个个地去学习这些特征, 只要根据输入设定了参数, 这些特征就随之而来, 自然就学会了。这样, 在普遍语法及其原则的引导下, 语言习得的难度就大大降低, 儿童也因此能够克服逻辑问题, 在不利的情况下, 也能完成对母语的习得。研究普遍语法理论对进一步理解人类大脑如何形成语言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2.6语料库语言学和二语习得

语料库 (corpus) 亦称语库或素材, 是收集并科学地组织起来的一套语言材料, 这种材料是某种语言中自然出现的, 可以是书面的, 也可以是口头的。它有自己独到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这种方法以大量的真实语言为基础, 来解决通过其他途径很难解决的问题, 丰富了现有的研究方法。语料库语言学以大量精心采集而来的真实文本 (authentic texts) 为研究素材, 主要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得出结论, 因此语料库语言学从本质上讲是实证性 (empirical) .

3. 结语

我国的二语习得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二语习得理论。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我国二语习得起步相对较晚, 术语使用现象混乱, 一直存在术语使用不规范, 不一致的现象。其次,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发展不完善, 还有很多分歧与争议, 比较缺乏真正有深度的理论研究。再次, 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强, 在外语的教与学的应用需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Bialystok, E.Come of Age in App lied Linguistics[J].LanguageLearning, 1998, (48) .

[2]Corder, P.S.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81.

[3]戴曼纯.普遍语法可及性三假说[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1) .

[4]高远.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2.

[5]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历程回顾 第10篇

这一定义所揭示的内涵在于:首先, 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显著的标志是成员国之间关税等贸易障碍的消除;其次, 谋求最佳的国际生产分工是一体化的根本原则;最后,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国时更大的利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依靠地区优势, 实现区域合作, 提高国际竞争力,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选择。中国在参与多边贸易体系, 融入世界经济的同时, 日益重视区域经济合作, 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举措不断出台, 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对中国而言, 深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不仅是加强与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 也是带动沿边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

1.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空白期 (20世纪80年代-1991年)

面对挑战和困扰, 这一时期的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似有而无, 是一种观望、等待的战略, 没有实质性地进展, 或者说这一时期的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是一种“无为”战略。其主要原因是:在区域经济合作不断高涨的浪潮面前, 刚刚打开国门、尝试性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中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一方面, 如果中国始终处于区域经济合作之外, 那么, 中国将面对严峻的挑战。首先, 区域集团化浪潮将重新组合世界经济格局, 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以及国家与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将成为主导。那么, 如果中国游离于区域经济合作之外, 作为一个整体的区域经济集团会对中国做出不利的决策, 如不公正的贸易歧视或做出其他有损于中国利益的行为。其次, 区域经济集团实行内外有别的原则, 将给中国在贸易以及吸引外资等方面的竞争力产生负面的影响。如贸易转移;投资转移。竞争力相对下降和新贸易保护壁垒。

另一方面, 如果过早地选择了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经济也会因被迫过快的开放市场而产生负面的影响。首先, 中国是一个对外开放时间不长, 经验不足, 抗风险能力不强的国家, 快速而又广泛地实行贸易自由化, 特别是投资自由化等势必对中国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其次, 国家主权和国家经济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区域经济合作必然要求成员国间一定程度上让渡国家经济主权, 这表面上看是平等的, 但实际上却是不平等的, 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这种不平等尤为突出。因此, 如果在这方面处理不当, 将会弱化中国政府保护民族经济、提升中国经济实力的努力, 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起步阶段 (1991年-2001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步伐加快。在这一过程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1991年, 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 (APEC) , 这是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区域经济论坛, 也是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开端。1992年, 参加了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的, 旨在通过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 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GMS) 。2001年参加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加入了《曼谷协定》 (现更名为《亚太贸易协定》) , 这是中国参与的第一个区域贸易安排。

(1) 中国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 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 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由部分亚洲及太平洋国家和地区为促进本区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成立的区域性经济组织。1991年11月, 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 中国台北和香港 (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 以地区经济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现有21个成员国, 成员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0%多, 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0%, 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5%。APEC是亚太地区最重要, 成员最多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在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成员之一,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整个亚太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近年来, 每年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贸易额均占到中国当年贸易总额的70%以上, 中国的贸易伙伴排在前五位的均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对华投资排名前六位的也均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2) 《曼谷协定》

2001年5月23日, 中国正式成为《曼谷协定》成员。它是亚太区域中唯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关税互惠组织, 其宗旨是通过该协定成员国对进口商品相互给予关税和非关税优惠, 不断扩大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作与共同发展。作为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区域性多边贸易组织, 《曼谷协定》在中国关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一方面, 在《曼谷协定》框架下, 我国第一次根据协定给与其他国家低于“优惠税率” (从2002年1月1日起改称为“最惠国税率”) 的关税优惠税率, 另一方面, 我国也是第一次通过关税谈判从其他国家获得特别关税优惠。

3.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阶段 (2002年至今)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 中国与东亚及周边国家地区的合作主要是依靠投资导向和市场推动, 开放的地区主义为宗旨, 采取非歧视的原则, 而政府并无突出的战略设计和干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中国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为了突破国际多边体制和区域经济集团的双重制约, 避免被边缘化, 中国开始经济参与区域贸易安排:。

2002年11月, 中国与东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2004年11月, 双方签署《货物贸易协议》, 并于2005年7月开始实施全面降税。2006年1月, 中国与东门所有国家的早期收获产品实现零关税, 东盟老成员国也对我国的早期收获产品给予零关税的待遇。2007年1月, 双方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 并于2007年7月顺利实施。2006年11月, 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2007年7月, 《中巴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进程全面启动。2008年4月7日, 《中国和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此外, 中国与新加坡、澳大利亚、海湾合作委员会、冰岛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在进行中, 与日本、行、印度、挪威和秘鲁建立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的联合研究也取得积极进展。, 同时, 中国还不断加强各类区域和次区域的经济合作, 图们江开发计划、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已经上海合租组织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特点和主要发展趋势

1.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特点 (1) 区域贸易协定数量急剧增多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 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到与多边贸易目标同等重要甚至更加优先的地位。据2005年世界贸易组织统计, 区域贸易协定的数量仅在过去20年间就增加了8倍, 截至2006年3月, 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已达340个 (其中80%是近十年来缔结的) , 而且正在以平均每个月一个的速度递增。已实施的区域贸易协定中, 84%采取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参与了不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几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都隶属于一个或多个不同程度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区域内贸易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已超过50%, 且呈快速上升趋势。欧盟和美国则在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区域经济合作程度深化和涵盖范围不断扩大

如果说迄今为止区域贸易协定的数量和质量在同步发展的话, 那么今后一个时期区域贸易协定的数量增长速度有可能会放慢, 发展将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提高质量上。一些贸易协定涵盖的领域和规则已逐渐超越世贸组织的框架, 扩展到投资、竞争、知识产权、环境和劳工标准等。

新区域主义理论提出大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机是多重的, 除了传统的贸易利益, 还追求以提高贸易报复能力及整体国际谈判交易能力为主的非传统贸易利益。在多边贸易体制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可以把这些非传统贸易利益归结为影响国际经济规则的能力。因此, 目标函数的多元化决定了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扩大了。许多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并不完全依赖于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即使纯粹的贸易利益并不明显, 区域合作也可能会发生。

(3)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成为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形式

据2005年世界贸易组织统计, 截至2005年2月, 在全球已经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中, 自由贸易协定 (FTA) 占84%, 局部的自由贸易协定占19%, 关税同盟占9%。自由贸易协定占区域贸易协定比例的迅速增长包括欧盟和非洲、拉丁美洲、欧洲、中亚等地区的新型经济体之间的数十个双边FTA的实施, 以及亚太地区正在商签的大批双边FTA。可见, 在今年的区域贸易合作组织中, 自由贸易区占绝大多数, 而且这种协定通常都涵盖非常广泛的领域和规则。以美国和日本为例, 业已签署的和正在谈判之中的所有区域贸易协定都属于自由贸易区协定。况且, 这些自由贸易区协定并没有进一步升级为关税同盟的打算。

2.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发展趋势 (1) 新区域主义迅速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成员的同质性要求减弱, 异质性或混合型趋势日益明显。以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总是以社会政治制度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和具有共同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条件。人们通常认为同质的国家易于建立区域经济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 这一传统框架逐渐被打破, 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效运行, 有力的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体制和机制上有了新的重大开拓和突破。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一种新的趋势:在大国和小国缔结区域贸易协定过程中, 小国会对大国做出更多的让步, 不仅体现在传统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减让领域, 而且更主要体现在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法规、政策向大国靠拢。

(2)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非经济因素凸显

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 经济和政治紧密结合、相互交叉影响的现象日益显著, 形成了经济关系政治化和政治关系经济化的典型表现。区域贸易协定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政治条款, 政治考虑有时会成为某些大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动机。欧盟本身已经进入经济一体化阶段, 并向政治经济一体化阶段迈进, 任何新成员的加入都需要全面接受欧盟现有的各项制度安排。

(3) 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复杂化

重叠性自由贸易区大量出现。在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很多国家都希望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 获得巨大的现实经济利益, 由于利益推动, 很多国家参加的不只是一个自由贸易协定, 这就导致了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的大量涌现, 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成员之间交叉重叠, 形成一种“大圈套小圈, 小圈套小圈, 圈圈连环的格局”。

大国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竞争, 欧盟在积极开展“东扩”的同时, 美国也在致力于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 小国有时会成为两个或更多大国缔结区域贸易协定的争夺对象。这其中行动最早、成就最大的是墨西哥, 它是全世界惟一和美国、欧盟、日本这三大经济体都有FTA的国家。

三、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

1. 立足东亚, 努力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东亚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 与东亚的投资贸易安排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日本、韩国、东盟等与我国产业结构有很强的互补性, 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来源。因此, 推进中国与韩国、日本和东盟的“10+3”合作, 以及中国与东盟的“10+1”合作, 无疑有着自身的战略考虑。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既可有效发挥其市场潜力, 也是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 中日合作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两国在资源方面有较强互补性, 中国拥有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日本有丰富技术和资本。在建立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过程中, 中日合作不仅对双方都有益, 对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只要两国互补经贸关系充分发展, 完全可奠定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其次, 东盟各国与中国各地区只见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双方广阔的市场领域内供给与需求只见容易形成不同的对应关系, 因此, 中国与东盟双方贸易存在互补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由于双方产业层级上存在相似性, 总体发展水平近似, 基本处于相同的国际分工阶梯之中, 确实存在产品的同构性, 因此竞争有不可避免, 把握不好的话, 会发展成为恶性竞争, 对双方都将造成损失。中国应分阶段、按地区逐步提升经济产业层级, 尽量避免与东盟国家产业趋同、出口商品趋同, 从而避免与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发生恶性竞争, 在双方的合作当中逐渐消除东盟国家对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所产生的疑虑, 这将对双边政治经济关系产生积极的作用。

最后, 拓宽双方合作领域与范围。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贸易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除传统的合作领域之外, 双方应拓展合作的范围, 如金融货币、人才交流、高新科技、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等。

2. 积极利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 交往平台

亚太地区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依托, 中国长期以来同APEC成员有十分密切的经贸关系。自1991年以来, 中国与APEC成员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始终维持在60%以上, 来自APEC成员的直接投资在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也保持在60%以上。近几年更是高达70%以上。因此, 加强同APEC成员的经贸合作, 加强彼此的理解与沟通, 对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 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虽然中国在APEC机制中不能算是驱动力, 但是中国却可以利用这个重要的多边平台, 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APEC有领导人会议、不同部门的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工作组会议、学术研究机构会议、商界会议等。这些都为中国与成员国交流意见、加强理解与合作提供了机会。此外, 中国应继续力促APEC成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实施茂物目标上, 决不能使茂物目标半途而废。茂物目标要求发达国家在2010年率先实现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这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也有利于缓解中国目前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

3. 注重跨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开始主要发生在具有地缘优势的相邻国家和地区只见。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周边可利用的资源渐渐减少, 而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是的跨区域的经济合作成为可能, 并成为区域经济合作新的热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一来, 约有三分之一的区域贸易安排发生跨洲国家之间。2005年初, 已运作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约占全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5%, 但已经签署协议或者正在谈判的跨区域经济合作占三分之一, 提出进行跨区域合作的占40&以上, 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

目前中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大多在亚洲地区, 然而种种因素导致现阶段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十分缓慢。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需要突破地缘性限制, 将参与亚洲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贸易安排并列起来。我国应该根据本国的战略发展需要来选择区域经济合作伙伴, 应与评估友好的国家或有战略利益的国家达成区域贸易协定, 同时要尽可能避免贸易转移带来的损失。加大与非洲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合作, 是今后经济合作的重点。非洲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但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很强, 区域经济合作对双方都有益处。

4. 以双边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多边利益

在当今的区域经济合作中, 虽然双边经济合作成为热点, 但多边的区域经济合作影响力越来越大。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 2004年, 正在运行的双边区域经济合作占全部的80%, 正在谈判的90%均在双边之间进行。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虽水量不多, 但影响力越来越大, 而且出现不断扩张的趋势。然而, 要实现多边利益, 还是要以双边的经济合作为基础。

在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 美国、欧盟、东盟均有自由贸易区作依托。我们要想以双边的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多边的利益, 具体可以某一个国家为切入点, 先与其签订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 并将其作为进入该区域的桥梁和纽带。如在北美自由贸易区, 可选墨西哥或加拿大, 并与即将成立的美洲联盟内的重要成员如巴西、阿根廷等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自由化举步维艰的情况下, 小范围内的区域贸易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多边体制的有效运作。但我们要意识到, 区域经济合作只是最终实现多边贸易自由化的方法和路径, 而不应是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宫占奎李文韬: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分析[J].国际经济评, 2008 (3-4) [1]宫占奎李文韬: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分析[J].国际经济评, 2008 (3-4)

[2]王厚双:从无形到有形——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转机及动因[J].国际贸易, 2003 (12) [2]王厚双:从无形到有形——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转机及动因[J].国际贸易, 2003 (12)

[3]解丽君韩忠治: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国的发展战略[J].中国市场, 2007 (5) [3]解丽君韩忠治: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国的发展战略[J].中国市场, 2007 (5)

[4]宋一兵庄晓平: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J].经济论坛, 2006 (7) [4]宋一兵庄晓平: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J].经济论坛, 2006 (7)

[5]王亚飞:APEC的最新发展及中国对策[J].世界经济, 2007 (2-3) [5]王亚飞:APEC的最新发展及中国对策[J].世界经济, 2007 (2-3)

[6]易小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抉择与作为[J].中国对外贸易, 2007 (7) [6]易小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抉择与作为[J].中国对外贸易, 2007 (7)

[7]雷新芳:区域经济合作及中国的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07 (1) [7]雷新芳:区域经济合作及中国的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07 (1)

历程回顾 第11篇

关键词:凤城;蚕业;回顾;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24-1

1凤城市20年蚕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1科技兴蚕效果明显

中国现代柞蚕科学研究的中心和世界野蚕研究中心———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坐落于我市,为蚕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20年来我市完成的省级以上科技成果30多项,撰写论文100多篇。举办各类蚕业科技培训班500多次,受训人员200多万人次,发放资料10万多份。凤城市柞蚕业科技贡献率已经超过60%,新成果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累计40多亿元。

1.2柞园生态环境大幅度改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市的柞园总面积207万亩,由于区划的变更和对部分柞园实行封育,全市柞蚕场面积到2014年已减至150万亩。经过多年的改造,特别是对部分柞园实行补植,种植紫穗槐串带等生物措施和闸沟等工程措施,使全市柞蚕场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一类蚕场已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35万亩增加到近100万亩,三类蚕场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近70万亩降到10万亩。近20年全市累计建设标准化柞园50多万亩。全市柞园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变,并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化,蚕农逐渐从传统养蚕方式步入生态放养之路。

1.3柞蚕产业链进一步紧密

整个柞蚕产业链包括柞蚕制种、放养、蚕茧储存、蚕茧缫丝、蚕蛹加工利用、柞蚕场更新薪材等。目前,我市已经有了一个较完备的产业链,在蚕茧加工上已经拥有7家企业,年可加工柞蚕茧2000吨左右,可生产柞蚕丝50吨,缫丝蛹1300吨,年加工生产蚕丝被5万床左右,余下的蚕茧大部分割茧卖鲜蛹。初步统计,全市柞蚕产业全部链条的产值已达10亿多元。

1.4致富效果明显增强

凤城市的蚕区农民常说“吃粮靠种田,花钱靠养蚕”,“种地带放蚕一年顶两年”。近年来,随着柞蚕丝价格上涨,柞蚕茧价格突破30元/公斤。蚕茧商贩的抢购,保证了蚕茧销售渠道畅通,交易时期短,充分证明蚕业属于典型的高效特色农业,2013年柞蚕茧价格最高达每公斤32元。白旗镇莫家村9组,2013年有20户放养秋柞蚕,总收入70多万元;爱阳镇邵家村4组有23户放养秋蚕,2013年总收入达100多万元,明显的致富效果大大激发了农民放养柞蚕的积极性。

1.5养蚕队伍不断壮大

凤城市柞蚕生产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市100%的镇(区、乡)、93%的村及88%的居民组都放养柞蚕,全市近2万户农民以放养柞蚕为生,懂得养蚕技术的农民近5万人。

1.6增值空间逐渐拓宽

柞蚕茧原料的充足供应,为柞蚕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柞蚕業的不断发展,柞蚕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养蚕不仅限于缫丝织绸,而且在食品、保健、医药、日化及农业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影响凤城市柞蚕业发展的因素

2.1柞园资源大幅度减少,对保持全国最大的柞蚕业基地不利

凤城市因三次重大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公益林建设,现仅有150万亩,全市有1.4万农户不能养蚕,每年农民养蚕收入减少近3亿元,对发展我市特色产业和保持全国最大的柞蚕生产基地不利。

2.2部分农民养蚕采取掠夺式经营,影响了我市柞蚕场生态环境

为了多产蚕茧,蚕农增加投种量,使蚕场超出了担蚕能力,造成了掠夺式经营的局面。同时,由于连年过度放养柞蚕,使柞园得不到休养生息,也影响了柞园的使用功能和生态效益。

2.3柞园建设投入匮乏,制约了柞蚕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经调查:凤城市每年用于森林管护、建设等各级财政部门投入的资金3000万元左右。而占凤城市有林面积27%的柞园投入仅10万元左右,相当于投入凤城市林业建设资金的3.3‰。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加上农民建设柞园积极性不高,现有柞园内的30%左右空闲地被闲置,从而影响了农民增收和柞园生态环境改善。

3进一步巩固提升凤城市传统柞蚕业的建议

3.1合理规划山上资源,稳定现有柞蚕放养规模

建议针对全市柞蚕场资源进行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山上资源。根据凤城市农村实际,全市柞园面积应稳定在150万亩,同时,落实好蚕场的长期承包政策,让农民安心建设和管护蚕场,减少掠夺式经营的破坏行为。

3.2增加投入,加大柞园管理和建设力度

根据国家等生态保护相关政策,发展蚕业生产只能依靠现有柞园资源。建议对柞园采取造林补助政策,将森林植被恢复费反哺蚕业,蚕场质押贷款等用于柞园建设。各级蚕业主管部门应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最大限度提高柞园单位面积产茧量和郁闭度,达到柞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效果。

3.3扩大宣传、政策拉动、信贷保障,盘活现有蚕茧加工企业,实施柞蚕资源生物产品产业化工程

一是要广泛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客商到风城投资兴办蚕茧加工业;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减免税政策,盘活现有停产的蚕茧加工企业。同时挑选技术上已经成熟的“柞蚕雄蛾油”、“柞蚕胚胎精华素”、“媚灵丸”、“九如肝泰胶囊”、“雄(雌)蛾营养保健酒”、“柞蚕蛹虫草”等产品中的2~3种,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开发等形式进行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实施柞蚕资源生物产品产业化工程,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整体行业产值与综合效益。通过多方努力,回归当初“丹东丝绸节”的壮观场面。

历程回顾 第12篇

关键词: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发展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 一旦一家银行发生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就可能导致银行破产倒闭。流动性不仅直接决定着单个银行的安危存亡, 对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稳定都至关重要。

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 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发生了流动性危机, 迫使大批银行倒闭清算, 以致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由此可见, 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金融经济稳定威胁极大, 必须加以重视, 加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二、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演变与发展

流动性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流动性管理被商业银行视为资产负债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点。早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侧重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流动性管理又逐渐过渡到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平衡流动性管理等几个阶段。

1. 资产流动性管理阶段 (1) 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是最早的流动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 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多为短期资金, 所以银行的业务应集中于短期的、自偿性的贷款。商业贷款理论提出了满足银行流动性与进行资金配置时应考虑资金来源的性质与结构, 但缺陷也显而易见:一是银行资金配置过多的集中在盈利性较低的短期贷款上, 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二是没有考虑短期贷款的偿还能力也是相对的, 一旦遇到严重的经济衰退, 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可能无法收回。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 大量银行就是由于存户挤提和贷款无法收回而倒闭。

(2) 资产转换理论

1930年代大萧条后,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 资产转换理论开始流行。这种理论强调银行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保持一定的具有流动性的非现金资产为流动性需求做准备。当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过银行所持现金时, 可将这部分资产迅速变现以保证其偿付能力。资产转换理论突破了商业贷款理论对银行资金运用的限制, 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增加了盈利性。但也有其缺陷:一是持有过多的流动性资产不利于银行盈利能力的发挥;二是变现流动资产的能力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最终也可能影响到流动性预期目标的实现。

(3) 预期收入理论

二战后, 西方各国经济复苏发展, 产生了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长期性资金需求, 在此背景下, 出现了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取决于其预期收入, 而非贷款期限的长短, 银行据此开发了中长期分期还本付息贷款。预期收入理论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 促进了银行业务多样化, 但也增加了银行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尤其在整个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 会大大增加银行的风险。

综上, 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是和当时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相关联的。资产流动性管理战略是一种较保守的战略, 规模较小的银行通常实施的是这种管理方式。

2. 负债流动性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 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现, 给商业银行传统稳定的资金来源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这一巨大的筹资压力背景下, 商业银行开始改变以往的以资产管理为主的流动性资金配置策略, 而转向以负债管理为主的策略。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强调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流动性, 其核心是商业银行由被动负债转变为主动负债, 积极从事金融工具的创新开发, 开拓资金来源, 通过借入资金来满足流动性需求, 减少流动性资产的储备量, 将资金更多的运用于盈利性较高的资产, 从而提高其盈利水平。

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提高了银行筹集资金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增加了银行的收益, 但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一是负债流动性管理所依托的是货币市场, 而货币市场对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十分敏感, 一旦市场出现振荡波动, 银行可能无法在市场上筹借到资金;二是货币市场对筹资者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变化也极为敏感, 当银行陷入财务危机并因此对资金的需求最为迫切时, 市场却可能不再愿向困境中的银行提供流动性了, 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就可能演化成流动性危机。

3. 平衡流动性管理

从上述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的分析中可看出, 前者储备流动性具有较高的成本, 而后者依赖借入的流动性又具有较大的风险, 因此, 1980年代出现了一种折中的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吸收了前两种管理策略的精华, 又克服了其缺陷, 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 使银行经营管理更科学。平衡流动性管理是一种相机抉择的资金管理方式, 要求商业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情况, 通过对银行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协调管理, 达到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其基本思路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突发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 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备, 一部分可通过与往来银行或其他资金供给者事先达成的信用安排来解决;对突发性的流动性需求, 则由短期借款来满足。期限远一些的流动性需求须加以规划, 在需要时, 可通过将部分资产变现来满足流动性, 也可通过主动负债, 如创新存款工具等方法来满足。

随着社会经济与金融制度、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以及银行业务的开拓、金融工具的创新, 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方式还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力求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基础上增加盈利能力的、更加符合现代经营理念的管理方式。流动性管理已经成为实现金融经济平稳运行,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史建平:商业银行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高考物理实验备考策略下一篇:主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