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化教育范文

2024-07-25

英语文化教育范文(精选12篇)

英语文化教育 第1篇

对比母语教学,我国英语教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受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影响而十分偏重在语言形式及基本技能的教学,如大家都熟知的听、说、读、写、译,英语教学显得特别急功近利,而重中之重的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极其低下,甚至根本不受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理解逐渐加深与透彻,人们开始肯定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不可分割以及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形成的途径,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语言,文化的某些部分将难以得到表述、延续和传播。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反映该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窗口,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因此文化的教育必然要渗透到英语语言教学之中。本文将探讨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并着重论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方式与途径。

1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要受语言赖以生存的社会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就认为,学习英语只要掌握了语音、语法、词汇便可以毫无障碍地阅读和交际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毫无疑问,语言基本功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该明白,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毕竟不只是为了记忆一些词汇、语法规则。因而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应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要使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能依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语言。因此,就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对讲英语国家的文化,甚至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也就是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这也就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在汉语文化背景下教授英语的目标之一。

要掌握一门语言,最好能知道它的根源。英语的根源很复杂,包括拉丁语、日耳曼语、凯尔特语、挪威语等等,这样一种语言难免不会出现混乱,但它同时也因此变得更富有弹性,也更强大。在需要新词时,英语本身设置的障碍很少。出版商每年都要推出记录大量新创词的字典,而英语随时准备接纳它们。

目前,全世界有3.8亿人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大约2.5亿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另外还有10亿人正在学习它;全球大约1/3的人口每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它;并且据估计到2050年,世界上一半的人都能比较流利地使用这种语言。它是全球化的语言,广泛应用在国际商务、政治和外交领域中;它也是电脑和互联网的通用语言。你会在罗马街头的广告上发现它;从东京的流行歌曲里听到它;在柬埔寨官方文件中读到它;德国的电视和广播中有它的专门节目;法国的商务学校教授它;波利维亚内阁开会时,它是主要的表达工具。诚然,这种在14世纪的英格兰只有“下等人”才讲的口语,已经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演变为全球通用的语言。

但是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才会出现歧义和误解。

2 英美文化对掌握英语所起的作用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元素,是对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而文学作品又隐含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文化的深层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经常使用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评论。

英美文学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约、或粗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音乐性的语调和五光十色的语汇,回味其“弦外之音”。

因此,开展英美文化研究,有助于开阔眼界,了解异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其掌握英语技能。两方面综合作用,能推动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快速、良性发展。

3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方式与途径

文化的教育渗透在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可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重言语,轻文化”的现象,即英语教师们沿用了中小学老师的做法,只注重对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的教学,而忽略了对语言中所体现的文化的深层次的挖掘。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课文的一知半解,只懂句子的表面意思而不知其深刻的内涵,不能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等问题的出现。所以经常听到有学生抱怨说“句子中的每个单词都认识,结构也清楚,但就是不明白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其实这就和我们的大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有莫大的关系:一种是老师对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文化点加以详细的阐述,让学生了解整篇文章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另一种是一语带过,整堂课都在硬生生地分解,文章划分成段落、段落分割成句子、句子拆解成词汇,只注重讲解词汇的用法和分析句子结构。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前者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理解课文透彻,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后者的课堂乏味单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应该特别注重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方式与途径。

首先,教材选择上应注意兼顾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同步发展。俗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因此在语篇选取时要考虑那些语言精华、内涵丰富的英美文学作品和介绍语言国家风俗习惯的语言材料。只有教师和学生深层次地了解了所学语言的背景环境、语境、语态,才能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成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和多元。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语言文化教学,注解、实践、对比、融合等都是常用教学方法。本人在教授《大学英语精读》这门课程时,为了使课堂更加活跃,教学模式更加丰富,经常采取“角色扮演法”,即让学生扮演文中不同的角色进行现场演绎,这样学生便能深入角色内心深处,体味真实的情景,不仅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而且使学生有了更多运用语言的机会,教学效果很不错。当然,方式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创新,更加多元化。

最后,课外充电要跟上。古语有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我们的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布置难度相匹配的英语原版读物任务,同时运用书写阅读心得,主题概括和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巩固阅读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有的要掠读,有的要精读,还有的就要反复咀嚼,以此来大量摄取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深层挖掘语言背景信息。教师要教授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和环境去学习和了解语言文化。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与人、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真的已经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中国的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与世界接轨已然成为大势所趋,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出更多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尤其是精通英语的国际化人才。而未来社会的英语人才,不仅仅要具有英语语言的自如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更加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文化通识能力,深厚的异国文化底蕴。因此,我们英语教育队伍,尤其是大学教师应特别注重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在文化教育过程中进行英语教学。

摘要:无论何种语言教学,其实质肯定不仅仅是教授该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同样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在实施一种文化教育,所以在实施这种语言文化教育的同时就不能仅仅只向学生传输语言本身的知识,更要结合语言特点赋予其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英语授受的效果。本文旨在通过理论与笔者自身大学四年英语教学实际经历相结合的方式,浅析英语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所起的良好促进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模块化和超文本——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05).

[2]张红玲.从跨文化角度看中国外语教学改革:中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现状调查[A].

[3]许国璋.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A].

英语文化教育论文 第2篇

1.

1符合语言特性的要求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表现.

语言的特征之一是其社会性,语言的产生、使用、发展基于一定的地域以及该地域的文化背景.

学习一种语言是学习当地文化的过程.

因此,在学习英语时加强跨文化教育是与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相符合的,符合客观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

1.

2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集体,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在这个强调联系与合作的时代,作为21世纪的人才,当今的大学生必须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强化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的连系.

不同国家间的连系依赖于语言的沟通,英语的重要性在此得到体现.

但仅保证语言沟通还不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要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就要求具备跨文化的观念和意识.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跨文化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差异与多样性,懂得尊重不同的文化,在差异中寻求沟通与合作.

1.

3促进文化交流与本土文化发展

网络的发展已经将全世界紧密的连系在一起.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国家都会面对大量外部传播来的信息.

跨文化教育强调尊重文化的差异性,这不仅指对外来文化保持开放客观的态度,同时也要求对本土文化的尊重,认同和传承.

通过跨文化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到每一种文化各有其特征,不存在优劣.

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不同之处,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外来文化,同时也让大学生更加重视和了解自己的本国文化,有利于本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1.

4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

全世界的高等教育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各国间连系的不断深化,人才交流不断加强,人才竞争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现在每一所高等教育院校的竞争对手不再是本地区本国的学校,而是全世界的高等教育院校.

其次,各国间连系的加强,也增加了对国际化人才的要求.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要顺应时代趋势,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因此,现在各国高等教育院校间的合作和交流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

在这样的国际交往中,跨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吸收外来文化,同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在接触不同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成为国际化的人才.

2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的现存问题

2.

1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及能力有待加强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已经有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跨文化教育意识和能力,但是要真正实现跨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还需要相当程度的普及和加深.

主要的问题体现在:(1)跨文化教育意识缺乏,片面重视语言知识.

在上文我们已经讲过,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是学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素.

跨文化教育强调语言的沟通特质和文化特性,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文化素养教育.

语言的沟通特质要求在语言教学中加强沟通的练习,不仅学习语言本身,如何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传达给对方,如何理解对方想要传达的讯息,是跨文化意识所看重的.

但是仍然有教师在英语教学上只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跨文化教育意识还比较薄弱.

(2)跨文化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方法较单一.

现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还没有一套成系统的,以文化导入为目的的教材或教学材料.

虽然有不少介绍西方世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内容,但是大多是介绍性的文章,缺乏在跨文化层面的深入思考和引导,而在英语教育领域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就更加的缺乏.

跨文化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直接影响了跨文化教育的发展.

其次,我国的英语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采用书本教学的方式,没有主动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的满足跨文化教育对沟通的要求.

2.

2学生参与跨文化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有待加强

在应试教育阶段,我国的学生以分数为唯一目标和指导,学习行为的最高目标就是获得尽可能高的分数.

受这一思维方式的影响,进入大学以后,仍然有相当大部分的学生以文凭或证书作为学习的目的.

如果只在乎掌握知识量的多少以及考试分数,获得证书的多少,无疑不符合跨文化教育的要求.

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机结合.

跨文化教育不仅仅依靠老师,还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具备跨文化意识,积极了解和接受相关的知识;其次要主动的采取可以利用的方式来提高自己在跨文化方面的知识构成与能力,例如直接与外国人交流,浏览外国媒体等等;另外还要保持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对中国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

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的发展措施

3.

1加强教师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作为跨文化教育的实施者、推动者,首先要从教师开始进行改变,摒弃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面对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积极了解各国文化特征,背后的文化因素,与我国文化的差异;同时积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去掌握这些跨文化的意识、知识和能力.

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加强自身跨文化教育意识,在制定教学方针,在安排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等各环节中,都要带着跨文化教育的视角去看问题,不片面看重语言知识的传授,积极思考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跨文化教育中,切实提高沟通能力.

(2)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掌握.

除了书本以外,还可以利用外国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方式搜集教学内容和材料,力求把国外实时、真实、客观的情况展示给学生.

不局限于教或讲的形式,把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思考,设置开放性问题等等,都是有效利用教学内容的`方式.

(3)做到教育方式多样化.

除了教师传授以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进行讨论.

利用新型的科技手段,可以把传统的书面作业改为与外国友人通信,或者进行演讲等各种生动的形式.

还可以利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寻找国外高等院校的公开课资源,让学生进行学习,把各种教育方式有机结合.

(4)重视引导学生关注母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英语和吸收外来知识同时提高母语能力和本国文化素养.

3.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纠正学生的“分数优先”、“证书优先”、“书本优先”等错误的学习理念,以及被动等待老师传授的错误学习方法,向学生灌输正确的跨文化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例如,弱化分数对学生的影响,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积极主动参与跨文化教育的学生进行奖励等各种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大学的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记单词,写文章,而是通过对英语的学习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提高自己和外国人沟通交流时的能力,让学生把英语学习的目的和重点转移到真正在国际化的交流中实现高质量的沟通,培养国际化的视野,和理解尊重各种各有差异的文化.

英语文化教育 第3篇

【关键词】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英语文化节;校园英语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校园文化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英语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起非常重要作用。校园英语文化对学生英语学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已得到教育界的认同和重视。[1]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以英语文化节这一品牌活动为载体,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及创造性,突出商务学院应用型、国际化特色,推动了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一、校园英语文化节概况

商务学院英语文化节是一个旨在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了解英美国家文化的校园文化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在七年的发展过程中,英语文化节的影响范围从国际商务系走向商务学院,成为商务学院师生共同参与、中外学子各得其乐的文化盛事,成为广受商务学院同学关注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同学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商务学院“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发向的确定,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文化节应运而生。英语文化节在举办之初,是国际商务系团总支为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兴趣而举办的。随着多年的积淀和发展,英语文化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扩张。第六届英语文化节得到了《北京晨报》、《现代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第七届英语文化节正式改由院团委主办、国际商务系承办,成为一项全院范围的品牌文化活动。在配合“应用性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推动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商务学院的校园英语文化建设。

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体文化的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变化作用于校园的中介。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进而增强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通过教学实践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它的活动形式和生存环境所组成。校园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文化活动四个层面,它是学校人文精神的历史积淀,是学校精神风貌、培养目标、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形式,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完善,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方面,对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心理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2]

校园英语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英语是一门国际性语言,在学语言的同时,还向学生展示了英语国家的优秀文化。英语文化这一独特文化现象,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人生品位以及审美观念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挖掘英语文化这方面的积极因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建设,并有助于创建健康向上、文明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3]

三、校园英语文化节的具体做法

每届英语文化节在确定的主题下设计分项活动,通过闭幕式集中展示英语文化节各项活动成果。全程由学生组织、学生参加,在英语文化节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活动中实现了“四个结合”:

1.“教与学”结合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普及的情况下,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接受者,而应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的理念。英语文化节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老师们默默的巨大付出。老师们在课堂外的指导和帮助,英语文化节的每项校园英语文化活动都有相关教师和管理人员帮助、指导和监督,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学与练”结合

学生在校不仅要学习英语知识,而且要动笔用,张嘴说,告别哑巴英语。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是单一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任务。英语文化节通过开展融实践性、文化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英语文化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寓教于乐,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提高应用能力。文化节期间,校园里到处能看到学生讲英语、用英语的场景。

3.“课上课下”结合

课上是学习,课下也是学习。语言环境对英语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英语学习仅仅依靠课堂学习,课后缺乏运用实践所学语言知识的环境和机会,要想快速提高英语水平和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英语文化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英文话剧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美文化展示、英文电影鉴赏等系列活动,在校园形成学英语、用英语的良好环境。

4.“校内校外”结合

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加强与国外大学学生和留学生的交流和学习不失为一种真切而高效的学习英语的渠道。英语文化节在国际交流合作处的支持下,邀请国外知名教授开展讲座、组织学生与来校交流的外国学生进行交流活动。英语文化节还针对留学生专门设计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英语文化的机会和与国际友人交流的平台,丰富了校园英语文化生活的内容,并促进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英语文化节对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作用

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是单一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任务。创造优美的学习环境,英语文化节通过开展融实践性、文化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英语文化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寓教于乐,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提高综合能力。

1.营造英语学习环境

英语文化节每年举办一届,持续近一个学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对象为全院学生和留学生。英文话剧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美文化展示、英文电影鉴赏等系列活动,在校园形成学英语、用英语的良好环境。

语言环境对英语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英语学习仅仅依靠课堂学习,课后缺乏运用实践所学语言知识的环境和机会,要想快速提高英语水平和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英语文化节通过营造与创设一种宽松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让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第二课堂,随时随地都能融入英语学习中去,不仅能够拓展课堂教学,强化课堂知识,让学生获得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能力;还拓宽学生英语学习渠道,全新地、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语言潜力,使英语教学从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向多样化、媒体化,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突出个性化、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英语文化节为学生课外英语学习提供更多的场所和机会,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他们各取所需,各尽所长,都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2.打造师生和谐关系

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线实践者。英语文化节的每项校园英语文化活动都有相关教师和管理人员帮助、指导和监督,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辅导、练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实现了专项活动与英语教学相互融合。

英语文化节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老师们默默的巨大付出。老师们在课堂外的指导和帮助,在为学生参加活动提供鼓励与支持的同时,也为师生交流、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学生进而加深了对教师的了解和尊重。英语文化节中学生的表现也超出了老师们的预期,回报了教师的付出,给教师以极大的鼓舞。在理解、包容、尊重和相互欣赏的基础上,融洽的师生关系逐步得到成长和加深。

3.塑造学生学习信心

校园英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的是指导和协调作用。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大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心态,参与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因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他的英语活动来参加,结果必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实现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作为校园英语文化活动的主体,学生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自由地创造、编排一些新颖独特、诙谐幽默、体现校园生活的英语节目。这也是英语文化节生命力的源泉。英语文化节英语歌曲大赛、电影对白模仿、自创小品表演、经典短剧表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英语的机会,提供了展示自身能力和学习成果的平台。形式多样的英语文化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并把实用性、趣味性结合起来,变原来被动学为主动学,从不敢说到我要说,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了,克服了刚入校时的害羞胆怯心理,见到英语老师或外教,他们也不再躲着走了,而是大胆地用英语打招呼或走上前去热情地交谈。校园里掀起了一股新的学英语热。

4.创造国际交流机会

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而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其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学好英语,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培养大批既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人才显得尤为迫切。而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加强与国外大学学生和留学生的交流和学习不失为一种真切而高效的学习西方文化的渠道。这既可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人生修养。英语文化节在国际交流合作处的支持下,邀请国外知名教授开展讲座、组织学生与来校交流的外国学生进行交流活动、针对留学生专门设计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英语文化的机会和与国际友人交流的平台,丰富了校园英语文化生活的内容,并促进了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全面和谐发展。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是当今高校的根本任务。英语文化节为其提供了实施、发展、创新的平台,成为课堂英语教学的延伸。英语文化节已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体现在教师的教学中,贯串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英语文化节的实践,丰富了学生生活,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断提升目标,将英语文化节的实践和研究作为我院“争优质、创特色、打品牌”的一个新亮点。

参考文献:

[1]何新敏.语言输入输出理论指导下的校园英语文化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2]何新敏,罗虹.论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

[3]王艳玲.加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对策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11).

作者简介:李倩茹(1979—),女,河北唐山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学。

英语文化教育 第4篇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想要对一种语言有了解, 或者想对某种语言有更深刻的学习和研究, 就需要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和学习。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下, 人们对产品等互联网内容的了解, 以及哥哥国家对外发布信息之时都需要英语的作用。国家重要官员的互相访问和交流带有翻译官或者同声传译员, 这也可以看出英语在社会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必须对本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否则违背文化内涵的文化交流必定是会产生矛盾和误解的。若在语言交际环境中, 由英语语法方面的错误引发误解, 可能辨别和解开误解的难度会稍小, 但是若是由语用方面的错误引发了误解, 那么解开误解的难度也就会相应增加了。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文化中, 人们是不愿意麻烦别人的, 因为这个原因当主人给客人安排某项活动征求客人意见时, 作为客人一般不会提出异议, 而完全是由主人做主的, 中国的学者是这样回答的:I don’t care.It’s up to you.这就会导致因为中国学者没有去了解外国的文化, 而产生社交时候的语用错误, 所以就更加证明了加强英语文化的教育其必要性。

2英语文化教育最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

在学习英语的时候, 一些文化方面的教育是必须要学习的, 比如在饮食与服饰, 日常交往礼仪与购物等方面, 我们都是社会的个体成员, 在与外国人交往中, 必须先了解英语中最基本的文化背景知识。

2.1饮食与服饰方面

说英语的国家中的人们在重要场合穿着都很正规, 但在平时穿着中追求朴素、舒适的服饰。如西服能称上是英国国家的国服, 虽然, 说上班族西装革履, 甚至在重要场合, 男士穿着燕尾服, 女士穿着低胸晚礼服, 但是, 很多老百姓在日常还是喜欢穿休闲服、舒服合体的衣服。另外英国的饮食习惯也很简单, 但注重营养。早餐是通常是麦片粥冲牛奶或者一杯果汁, 加上涂上黄油的面包片, 熏咸肉以及鸡蛋。中午, 孩子们大多都在学校吃午饭, 而工作的人们一般买上一杯咖啡, 外加一个三明治作为主食, 就凑合一顿饭。只有到周末, 英国人才会吃上丰盛的饭菜。而中国人往往不会注重服饰, 即使是工作人员工作时也会穿休闲装, 还有在食材一般以米和面为主, 主要解决温饱问题, 都喜欢请朋友下饭店。

2.2日常交往礼仪与购物

在以英语为背景文化的国家里, 一般人们在正式的社交场合, 非常看重礼仪, 特别注重教养、礼貌、尊重妇女、德行。这种绅士风度不仅体现在教养、礼貌、尊重妇女、德行等方面, 还充分的体现在以英国为文化背景的人们正直勇敢、诚实节制、自爱自强、行为语言上。每个国家的人见面的礼仪各不相同, 就像英国人初次见面, 是否握手, 谁先伸手, 都有讲究。英国人待人礼貌客气。美国人见面不一定会握手, 只要笑一笑, 打个招呼就行了。在法国肯定是与对方亲切的拥抱, 亲吻。在英国人看来, 初次见面, 握手、拥吻, 都不是绅士所为。可是在中国第一次见面肯定要问贵姓, 家庭情况, 年龄等有关问题, 但是欧美国家, 请教他人的私人问题不仅是无礼的表现, 而且会侵犯他人隐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问他人地址, 不要和中国人一样, 随便说别人胖了, 在以英语为文化背景的国家, 若是问吃了没, 在很大程度上对方会误认为你想和他一起吃饭, 甚或让对方产生你要和他约会的误解。还有以英语为文化背景的国家的语言有些是不可以直接翻译, 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是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 直接翻译有时会由错误的理解。以英语为文化背景的国家的人们在买卖时有两个约定成俗的规范行为:第一, 不讨价还价, 明码标价;第二, 顾客会自觉排队等候, 厌恶插队这种行为, 这是与中国人日常行为的不一样之处, 所以在学习英语的时候, 知道中西文化不同之处也是非常重要。

2.3家庭观念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中西文化的不同让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同时也学习了西方的文化, 以此慢慢减少文化交流的障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很多材料是以家庭为背景设计的, 然而, 在家庭观念和家庭成员关系上中西方的差异也很大。中国的家庭观念, 早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已经形成。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以家庭为基础建立, 而这也是中国人家庭观念比较重的原因之一。而在英语为文化背景的国家, 他们受基督教道义的影响, 使得他们的家庭观念没有中国这么重,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不紧密。在西方, 子女一旦成年, 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就终结了, 父母不在履行监护人的责任。所以英语的自由使用是必须了解其文化背景为前提的。

3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美国语言学家Timonthy Light说过:“如果学生根本不知道一种语言的文化习惯, 那么他就不会使用那种语言, 尽管他的语音语法都很好”。那么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英语文化背景具体有哪些益处呢?

3.1有助于学习英语习语

语言之中词汇和民族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词汇中对民族文化发展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是习语。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 与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密不可分。如: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出自《旧约出埃及记》, 意指“一眼还眼, 以牙还牙”。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English disease一种软骨病 (不是英国疾病) 。Like knows like英雄所见略同。

3.2有助于学习英美文学作品

文学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就很难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 也就很难体会到英语这种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巨大魅力。在文艺复兴时期, 就是将许多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的构思都是源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将这些神话传说发掘出来, 加以深入的研究和传播,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西方的文学艺术。要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就必须要了解希腊神话。西方文化中的那些经典作品, 从乔叟到莎士比亚、济慈、拜伦、歌德、雨果等作家, 都是从神话中获得启发, 寻找到题材, 进而创作出了这些经典名著。

“语言就像一只变换不已的蝴蝶”, 只有熟知其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的捕手才能捕捉到这美丽的精灵。从英语文化教育入手是学好英语的必要前提条件, 只有这样, 才不会望文生义, 才会减轻外语学习过程中文化的冲突和摩擦, 才能从文化内部入手来彻底地有效地掌握这门语言。因此, 在我看来, 了解文化差异, 理解文化氛围的不同是英语学习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孙晓斌.浅谈文化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09年11期.

[2]赵艳萍.文化与交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张华.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S1期.

[4]王艳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2008年S1期.

中美文化比较(英语作文教育) 第5篇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ese educ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make a better education.As all of us can see, our Chinese have numerous differences with Americans, especially in education.In the first place, the Chinese teachers aim at fostering the high-degree and more skillful students, however, the goal of the American system is to motivate pupils to be creative and help them reach their maximum potential.Meanwhile, Chinese universities admit students mainly by the grades which they got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ecause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he exam should be the justice.But for the American universities, they take consideration of not only the GPA but also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recommendation、the interview performance and so on.Apparently, they think it could be better if children develop in an all-around way.In addition, Chinese students especially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burdened with pressure from homework.As a consequence, almost all of us take persistent efforts to work hard to get a good grade.Differently, Americans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 children should experience their happy childhood by playing instead of hard work before college.What’s more, American students emphasize more on practice so they always take a crack at trying anything they want.But for the Chinese students, it is exactly on the contrary.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we both have merits and demerits.As a result, it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for us to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All in all, we will definitely benefit a lot if we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make up for our disadvantages.

文化教育,英语课堂永远的“根” 第6篇

一、立足教材,挖掘文化因子

教材是学生学习运用的例子,也是他们汲取丰富文化知识营养的来源。从教材中挖掘相应的文化因子,不仅能使学生熟悉其中的内容,还能使他们在传承的过程中感受与众不同的效果。围绕教材做好搜集整理,让文化因子在教材中得到展现,使学生主动接受相应内容。

立足教材,让学生发现更多的美妙与精彩。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Fog”阅读教学中,针对人的五官感受,可让学生闭眼聆听Helen Keller的《Three Days to See》(《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相关章节内容,并建议他们闭上眼睛用手去触摸水、课桌、书本等,让他们体味盲人的世界。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就“What did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 from the article?”去捕捉the old blind man 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要求学生结合海伦·凯勒的故事,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感受其中有意义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来引导学生学习感知,使学生对“God closes a door for you at the same time, another door will open for you.”(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产生认同感。

借助教材找出其中值得关注的文化内容,让学生在主动体味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深层次内涵,使学生在不断尝试和挖掘的过程中发现有价值信息。多为学生选择与教材文本相似的阅读素材,让他们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触类旁通,使教材发挥更多的引导、促进作用,让学生从丰富的文本中感受鲜活的文化,储备知识。

二、趣味导入,创设文化情境

文化虽是心口传承的东西,但仍有一定的生命力,学生须要借助特定的情境去感受。运用趣味化导入,让学生在感受其中浓厚的氛围的同时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使得文化更加韵味十足,更利于学生开阔思路和视野。

通过趣味化导入,让学生在感受文化特有气场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如,在模块八Unit 4 Films and film events的教学中,不妨通过制作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克·埃夫隆、布莱德利·库珀、科林·法瑞尔等明星的生平资料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并建议学生就自己喜欢的明星围绕“My favorite star”制作海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主动表达和展现,帮助他们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可通过播放奥斯卡颁奖时的场景片段,让学生在感受西方明星的气质的同时感受电影人以及电影文化的氛围,引导学生围绕“What did I get from film star and films?”进行主题演讲,让他们从自己所感悟到的情境中筛选相应的有效内容。

趣味化导入,能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更快地进入文本,让他们在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和输入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感悟。教师应多从学生感兴趣的西方民情风俗、礼仪习惯、价值理念等方面寻找相应素材,让他们在体味不同文化的基础上获得不一样的知识。多围绕节日、餐饮、交际等方面内容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在真实感受中找到学习感悟点,帮助他们拓展运用。

三、课外阅读,了解文化内涵

阅读是英语大餐必不可少的经典菜肴,更是学生积淀语言文化知识的重要佐料。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其中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深入研读的过程中找出更多有价值信息,在获得丰富感悟的过程中增强探索的主观能动性。

课外阅读让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让文化的耀眼光芒闪闪发亮。如,在模块七Unit 3 The world online的“Read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阅读教学后,我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以及爱的话题,推荐学生阅读具有哲理意义的小说文章等,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悟。教师可向学生推荐《The Gift of Magi》,引导他们从普通的礼物事件中入手,找出其中具有一定可读点和生成点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圣诞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互赠礼物,结果阴差阳错,两人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而他们却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爱。让学生从“Being wise, their gifts were no doubt wise ones, possibly bearing the privilege of exchange in case of duplication.” 中理解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主动弥补课堂学习不足的基础上,深化感悟,对西方文明中相关文化有更为具体细致的理解,感受中西方的不同文化。

以课堂阅读为主线,给学生提供更多相关或者相似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在找出各自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形成更深入的认知。借助课外阅读延伸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使学生在理性认知的过程中发现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他们在主动阅读中找出闪光点。

四、对比鉴赏,升华文化素养

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食粮。透过异域文化,引导学生在对比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获得丰富感知。在对比中鉴别欣赏,能使学生获得更多更丰富的感悟体验,让他们将了解文化主动转变为灵活自如地运用英语。

对比鉴赏,让学生在识记中获得更深的感悟与更高的认知目标。如,在模块一Unit 1 School life的“Reading B School life in the UK”阅读中,结合“The culture of school life in the UK”,要求学生运用互联网资源和报刊杂志,围绕“自由”“社交”“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引导他们就“What did you get from the school life in the UK and in China?”找出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建议学生围绕“How do you think of school life in the UK?”进行主题演讲,让他们自由表达所搜集整理的素材,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悟。

对比鉴赏运用,使学生有了更多参照学习的目标,让他们在主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悟。以教材中的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多给学生搜集素材的机会,让他们在主动对比的过程中强化感知,使课堂教学富有情境趣味。多鼓励学生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让他们在不断对比的过程中加深印象,促进知识技能的生成。

英语文化教育 第7篇

引言

近几年来, 英语教育改革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要求“全民学英语热”降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些学者所担忧的主要还是面对教育中英语的“强势”地位, 凸显的“英汉失调”和“母语文化失语”的现象。

教育部也意识到这一问题, 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明确地将《中国文化概览》纳入选修课程, 并在教学要求中提出英语专业学生应熟悉中国文化传统, 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传统文化相关课程, 但多是针对汉语讲授的非英语专业的选修课, 并不能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和讲述中国文化的交流能力。大纲颁布将近十年, 可真正让中国文化走入英语专业课堂的高校并不多。自2004年, 我校率先在河北省普通高等院校中的英语专业开设用英语讲授的中国文化课程, 旨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继而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最终实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多年来, 我校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颇具研究价值的问卷调查资料。笔者针对在普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开设英文中国文化课的必要性方面也做了相关问卷调查和研究。

一、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

今年三月份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 (2010) 》。这份报告中介绍:世界文化市场, 美国独占鳌头, 占43%的份额;欧盟紧随其后, 占34%;人口最多、历史悠久的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 日本占10%, 澳大利亚占5%, 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 也就是说, 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这的确反映了我们国家在文化软实力发展方面极为欠缺, 亟待提高。提升和发展文化软实力, 增强文化自信就要传承厚重的文化传统, 培育文化自觉意识, 增强文化凝聚力, 加大文化传播力度。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 世界各国了解中国、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愿望十分强烈。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就是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中,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进而提高我国的软实力。而提升和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源泉和文化自信的源泉则是厚重传统的传承和创新。近几年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在国内外迅速升温。至2010年12月, 为推广汉语教学和弘扬中华文化, 我国已经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比2009年增加了56%, 达到36万人。国内60多所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 主要提供到国外教授中文的教师和招募志愿者。这个文化传播的重担不可避免地落在我国土生土长的大学生身上, 他们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也是该文化的传播者, 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更是责无旁贷。已然掌握了全球化的语言—英语, 再熟悉母语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他们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 落到哪里, 就将我们的文化种子播撒到哪里。在英语专业开设英文讲授的《中国文化》课适应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二、素质教育的需要

1. 增强专业素质,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专业的学生以英语学习为在校学习的首要任务。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外语教学中, 语言和文化并重。几乎所有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欧洲文化》《西方文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英美社会与文化》等相关文化课程。目前国内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可与外国文化和英语的强势相比, 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明显被冷落,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令人担忧。英语专业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馒头、稀饭、豆浆、油条”。更难说跟外国人介绍我们博大精深的儒、道思想。“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 (儒/道) 的真谛时, 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只能顾左右而言他。” (从丛, 2000) 还有学者把Confucious (孔子) 和Mencius (孟子) 奉为异国圣者音译其名的笑谈。

如今身处全球化的浪潮中, 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日常所需。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流, 须建立在文化平等的基础上, 文化的导入和导出同等重要, 对母语文化不甚了解, 不懂表达, 缺少文化导出, 跨文化交际就处于失语状态, 变成纯粹的文化输入和文化侵略。在英语专业开展双文化教育, 中西文化并重, 使学生了解异族文化的同时, 提高他们介绍母语文化的知识和语言技巧, 加强母语文化意识, 培养民族文化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对其他文化开放的同时, 更应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根基。如果每个懂得英语的学生都有对外传播母语文化的意识和爱国精神, 并真正将所学传播, “水滴石穿”, 终会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英语也真正发挥到语言工具的作用。

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有融合中西文化为我所用的能力, 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失语和文化误读现象。面向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课 (英) , 把中国传统文化列为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 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 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知识内涵、人文素质、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以满足新时代跨文化交流的需要。

自2004年, 我校针对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为了解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课程的态度及本课程行课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某校2007级二本和三本英语专业各三个班的三年级学生开展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的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112份, 二本A班学生56份, 三本B班学生56份。

问卷的第一部分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对待我校在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的态度。在ABCD四个选项中有72.32%的学生选择A, 认为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程很重要, 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 对于跨文化交际很有帮助;7.14%的学生选择B, 认为此课程可有可无, 对于跨文化交际帮助不大;2.68%的学生选择C, 认为此课程完全没有必要开设, 知道如何用英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17.85%的学生选择D, 认为有必要开设此课程, 但应该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难度。

从上述数据可知, 90.17%的学生认为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很有必要, 能帮助他们系统地了解母语文化, 对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很很大裨益。此外, 问卷调查中有20名学生选择D, 其中15名为三本学生, 此结果表明二本和三本英语专业同时开设的此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难度上应根据他们的文化基础和英语语言基础加以调整。

就当前《中国文化》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内容能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笔者做了专项调查。中华传统节日一直是《中国文化》课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作为一种展示民族文化整体面貌的社会行为, 作为民族文化身份的代表, 传统节日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 如果能得到有效地积累、继承和发展, 它则可以把拥有共同文化传统的成员团结到一起, 产生巨大的亲和与认同情感。所以笔者选择这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之一的主题作为调查内容。

试验方法:A班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中国传统节日, B班教师要求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 课上未讲授。

实验目的:在课堂讲授和指定自学两种教学方式下, 分别考查A、B班学生对传统节日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56名接受问卷调查的A班学生中只有一人感觉对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是没什么兴趣, 16.07%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变化;82.14%的学生认为学习中国文化课后, 所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 (不包括妇女节, 劳动节, 国庆节等) 更多、更全面, 更深刻。而对于没有讲授传统节日的B班学生来说, 2人表示没有兴趣, 67.86%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变化;而只有28.57%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中国传统节日方面的知识更丰富, 更全面, 更深刻。从上述数据可知,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都比较缺乏。

但在调查“学习中国文化课后, 你是否能用英语较详细地介绍你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日期、由来和意义等?”中, A、B班学生中有8.04%的学生认为几乎完全不能介绍;3.57%的学生认为全部都能做较详细、全面的介绍;33.93%的学生认为能够对个别重要的节日, 如春节、中秋进行较全面的介绍;54.46%的学生认为只能够简要地介绍, 但不全面。也就是说90%多的学生认为能够简单介绍传统节日, 这其中将近一半的学生能对传统重要节日做较全面和详细的介绍。虽然B班67.86%的学生认为学习《中国文化》课后, 所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没什么变化。但一系列的数据还是表明在潜移默化中, 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基本具备了交流传统文化的表达能力, 课程的设置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是颇有成效。调查也发现《中国文化》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灵活多变, 但课上讲授内容一定要包含体现我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代表我国文化符号的东西, 民族文化在未来的知识精英中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承、发展。

2. 培育人文素质, 提升民族文化意识

林语堂也指出:“文化输出的民族是比较发达的民族, 而接触外来文化的民族, 由于环境的变化, 总不免引起纷乱。” (林语堂, 2002) 每年圣诞节前夕, 从一线城市北 (京) 上 (海) 广 (州) 到穷乡僻壤, 庆祝圣诞的商品从玩具到饰品随处可见, 平安夜更有人们狂欢不眠。而中国传统节日之际却很少有节日气氛, 哪怕是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中国青年热衷过情人节、愚人节和圣诞节等“洋节”的时尚彰显了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淡漠。疏远的是节日, 遗失的是传统。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田青和中科院院士杨叔子都曾把传统节日看作民族的身份证。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传统、自己的人文就等于丢失了这个民族身份的基因和“身份证”, 丢失了这个民族的精神和整体记忆。在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高速发展和高度发达的今天,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则会面临不打自垮的危机。

高等院校开设的中国文化普及课程属人文素质教育范畴。教育是文化的摇篮, 它创造着文化, 也传播着文化, 它使文化薪火相传。但高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管理缺乏变革, 在教学内容上长期忽视人文精神的培植。大多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虽有文化类课程, 但几乎全是西方文化为核心的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明显与学生的母语文化脱节, 弊端明显。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民俗和对文学的鉴赏水平令人担忧。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相比, 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是最根本的。即便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再优秀, 不知孔孟之道, 不懂传统节日内涵, 不会欣赏中华文化精髓, 中华民族文化必将被西方文化侵蚀。

更何况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教育部都已经推出双文化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课程教学, 尤其针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生, 在跨文化教学中, 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课程选择, 其目的是培养一批既了解中国, 又能同西方联系的精英。国外尤如此, 国内高校更应该在英语专业学生中普及中国文化知识。高校课堂应开创为新时代传播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 培育、激发他们的民族精神。

在“你认为我院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对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一项调查中:3.57%的学生认为有更多消极影响;19.64%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影响;76.79%的学生认为有更多积极影响。其中认为没什么影响的学生中三分之二是B班学生。结合其他项的调查结果, 笔者发现他们的选择与老任课教师的课堂表现有很大关系。但统计结果依然能够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认可《中国文化》课对他们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 41.07%的学生认为学过此课后, 非常喜欢这门课。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了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更加喜欢母语文化;44.64%的学生认为还可以, 但是不会积极做准备, 听课较认真;另有占总数14.29%的16名学生声称不喜欢这门课。问卷中笔者对于学生不喜欢此课的原因列出四项:1.本来不喜欢中国文化;2.没有做好课前准备, 听课理解困难;3.老师教法不得当;4.其他, 请列明。在上述原因中5名学生选择第二项, 11名学生选择第三项, 而选择第三项的11名学生和选择第二项的2名学生均来自B班。

通过数据分析可得以下结论:根本不喜欢中国文化的学生微乎其微, 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或自己课前准备的不充足是阻碍他们喜欢中国文化的关键因素。如果对教学方法和手段加以改善,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则《中国文化》英语课在培育英语专业大学生深厚的人文素质、提升和强化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方面则会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精英和带头人, 应该对自己本民族文化有所了解, 并对其未来的走向有一个反思。我校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旨在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教学内容, 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培养一支高水准的教学师资队伍并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体系, 使英语专业学生能够集中而较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重要领域的知识, 提高其中国文化底蕴, 增益其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这既是新时代大学生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的要求, 也是英语专业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要求。该课程的开设必将使他们在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同时, 反思不同的文化, 提升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在他们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驱动下, 优秀的中华文明不仅在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流中得以广泛传播, 在世世代代炎黄子孙中也会得以有效地传承。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 2000-10-19.

[3]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英语文化教育 第8篇

2013年9月《成都商报》报道了一位父亲在有条件的前提下拒绝供女儿上大学[1],事件引发了全国热议。当时媒体焦点集中在前半句“读书无用”上,对后半句“我都养她到18岁了,也尽到责任了”几乎未见讨论,其原因不外乎是大家都默认了后半句的合理性。合理吗?这位父亲只知道孩子成年后应该自立——要读书也可以,自己挣学费,但他怎么也没想过,西方人18岁自立的同时也不用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但他的女儿却享受不到这样的“福利”。中国传统家庭美德中尊老爱幼的“习惯”到底是什么时候变成赤裸裸的“责任”的?我们很难找出一个质变的时间节点,这恰恰说明西方“和平演变”(很多人对这个字眼已经比较陌生了)的图谋正在得逞!痛定思痛,笔者对冲在西方文化前沿的外语教育重新作了一番定义和内省,对这些年所做的相关努力作了深刻的反思。

国外学术界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抛出了“语言帝国主义”(Phillipson,1992)和“语言霸权”理论,就英语成为世界语,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小语言区的语言和文化冲击进行了持续和系统的研究。中国当前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也逐渐多了起来,其中“外语战略研究丛书”就作了不少有价值的探索。在笔者所做的乡土文化与英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中,我们也是受到一连串事件的启发才从固有思维升华到国家意识层面的,现试就相关认识与各位同行切磋。

一、中国外语教育在意识形态上存在重大失误

中国当前的外语教育在大战略上实行的是全民普及政策,其中主要是英语普及教育。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搭上了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的“顺风车”,英语普及教育有效提高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但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乃至政治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似乎有些得不偿失,搬起“金子”砸了自己的脚———从晚清到民国,我们的外语教育一直背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沉重包袱,人们来不及思考祖国的精英文化及其未来走向,一头扎进了对西方的顶礼膜拜中,加上五四运动对国粹肆无忌惮的践踏,人们突然失去了几千年的“根”基,变得轻浮和虚无。其后改革开放初期的懵懂无知又让我们在抵御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入侵上缺少足够的经验。从国际规则制定到技术性术语的定义尽为西方所掌控,我们在意识形态上几乎被西方劫持了。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根基,“语言的弱势将导致民族的弱势”[2]。在多语言国家,小语言区(包括非主流方言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总会受制于语言问题。然而,当英语成为广大民族地区和偏远落后地区必修课,并作为升学和职场门槛的时候,“外语实质上已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一些人的受教育权并且影响到了其人生的发展”[3],更多的学生因为英语成绩被迫止步于继续深造的大门外,进一步恶化了当地本就薄弱的人才水平,并导致经济和文化的连锁反应。此外,自从文化教学理念传入中国,我们就在概念上被绑架了。汉语的“身份”和“认同”在英语中都是identity(阎嘉,2006),身份投入情景教学被认为是学习者学会适应和认同目的语文化的重要途径。问题就在于“认同”不仅仅意味“确认或承认”,更可理解为“赞同,或者是承认并接受”,包含“信任与承诺”之意[4]。一旦学习者真的认同了目的语文化,就会努力使自我身份向目标文化中心靠拢,同时也会对原有的母语文化认同产生质疑和动摇。由于学生“对母语文化大多停留在感性认知的层面,缺少足够的理解与坚守”[5],被同化就势所难免。

(二)语言与人

“语言即人,人即语言”[6],语言是“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心理素质”[7],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历史上每个民族语言消失的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语言认同。德国尚且允许移民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将自己的母语作为必修外语或第二外语[8],中国普及英语教育的同时却“容不下”自己的语言。在四川,羌族聚居地小学开设英语课和羌语课被取缔在时间上就存在重叠;藏区开设英语课的同时,国文课又被大幅压缩。教育上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歧视”和外语地位非理性的提高日复一日地蹂躏着少数民族人民的意志,他们对中华文明尚且认知不够,何谈在外语文化和国家文化间作出正确的取舍?举例来说,汶川县水磨中学从青海、甘肃借调的藏英双语教师更善于使用英语而不是国语来表达思想,而该校从偏远牧区招收的藏汉双语学生入校时对达赖喇嘛也具有一定的认可度,相反国家意识却比较模糊,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但任其发展必将导致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混乱以及意识形态的被动。

(三)语言与话语力

语言是哲学的语言,哲学是语言的哲学。哲学是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源泉,是语言逻辑和思维模式的原始形态,哲学的倒退将直接导致民族灵魂的堕落。我们已经深陷西方哲学的囹圄,即使解读古代哲学经典也只能借用西方的术语和辩证,最后发现在西方的学术框架下,老子、荀子等都缺少严密的范畴推演和逻辑推理,尤其缺乏明确的结论———原来中国几乎没有真正的哲学——这种以“器”论“道”的“形而下”制度学派作风是典型的学术绑架,直接削弱了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力和话语权,是对五千年文明的极大讽刺。与哲学对应的是文学。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文学缺乏人类学的哲学视野与普世精神,所以才迟迟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且不论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西方人按照西方的概念和逻辑制定了具有霸权性质的规则,我们要想参与游戏就必须遵守规则,或者凭借自己的学术权威更改规则,而后者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概念和逻辑体系,增强世界话语力。

二、外语教育的国家战略

刘跃进(2004)把语言文字看作“国家文化安全”的第一个构成要素,指出文化安全虽然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但其中最主要的是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念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四个基本方面。“随着英语及其标准的输出,英语国家成功实现了文化扩张,其宗教、习俗、文学、艺术、体育,特别是青年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英语国家的价值观逐渐成为其他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价值取向。”[2]自诩为文化大国的中国也正面临着这样的尴尬,我们必须对现有外语教育体系作出新的战略上的审视和调整。

(一)从语言领域看西方文化入侵

首先,强行推广英语普及教育有操之过急之嫌。老百姓是世俗的,他们只会把上学和个人前程联系在一起,而外语教育界之浅薄就在于过分迎合了这种功利化的需求,美其名曰市场引导教育,并直接影响了国家战略的制定。国家和民族地方之过就在于外语和民族语教育投资力度的严重不平衡,这种牺牲民族语换取世界语的做法无异于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是饮鸩止渴。我们不能放任自己的理智迷失在好大喜功的虚荣和所谓的经济需求中,新的国家战略必须从类似卢晓东“三里屯”[9]的认识中走出来,结合地区差异大的国情,将语言生态平衡纳入语言规划,并作为外语教育战略的前提条件。而在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上,我们也必须从对学术权威的迷信中走出来,更加重视基层工作者的意见———尽管这些意见有时候看起来似乎缺乏宏观视野和研究深度。

其次,文化自主产品及其对大众的吸引力严重不足。图书“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 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 030种,输出16种……2005年,对美版权贸易是4 000∶24。”[10]为什么茶文化大国出版的介绍茶文化的著作还不如西方人的热销?王银泉(2013)没有给出答案,但本文至少可以从语言产品的角度认为,问题不在书里写了什么,而在于那是足够话语力的英语国家的作品,就算作为参考文献也很有分量。学术心理的变态会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心理的变态,并在文化市场上得到连锁反应。老百姓心甘情愿地接纳了西方文化,国家语言战略和语言产品战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不能任由市场“公平”竞争,至少在语言和文化霸权面前,相关产品没有公平竞争的可能。我们应该从国家的层面加强语言产品的研发与市场运作,而不能任由文化人在所谓的市场经济中自生自灭。

(二)重新审视外语教育的战略目标

外语战略到底目的何在?我们必须重新回答这个基本问题。笔者对国家层面的初衷是怀有敬意的,普及英语教育,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提高国际竞争力,这是大智慧,并且在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得到了验证。但在广大民族地区和偏远落后地区,不但走出去的可能性很低,外资外企走进来也几无可能,相反英语却成为学生升学的致命短板,让他们失去了接收更好教育的机会,继而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更谈不上获取先进知识了———无论是过去还是可以预见的将来,在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真正起到积极作用的只有而且只能是国语和民族语。这样的地区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切实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国家战略对此就不能不有所考虑。

不得不说,当前外语在中国的地位已经变态了———卢晓东认为全民英语“不会影响中国人的中文水平”[11]确实过于乐观了,前述水磨中学的情况至少在四川、甘肃和青海的藏区就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那么多殖民地国家将英语作为官方通用语也没见他们占尽先机,何况地区经济文化差异悬殊的偌大一个中国。“门修斯”(Mencius)和“常凯申”(Chiang Kai-shek)事件在学术界引发的地震似乎仍然没有警醒学究与浑噩的外语教育界,看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跨学科的研究来促进语言文化危机的觉醒,至少在全民学外语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在学术概念和逻辑体系上要重新找回民族文化的根本,找回文化自信。

(三)教材中的国家战略

继续回到问题的出发点———外语教育的主要目标究竟是培养学习者阅读外文书刊,获取先进知识的能力,还是关注语用得体,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很显然国家更偏向于前者,但学习者和教育界似乎更关心后者,这种矛盾在外语教育教学实践中碰撞交织,并将主要矛头直指教材和教法。

国家统编教材往往是根据“一般原则”和全国平均水平而设计的,可以说是一种通识教育。为了体现国家的战略目标,教材文本以语言文学和科普类内容为主[12],因而被很多人指责为学术性和文学性太重,实用性不强(赵洪玮,2004),远离生活体验的弊端也让学习者看不到考试之外的其他用处。而且,“由国家或地区主编的教材一般来说更新周期较长,其内容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12],在地区和人群适应性上存在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如叶小军,2013)。然而,即便是时下流行的各种《交际英语》教材,表面看似满足了以交际为目的的外语学习需要,但中国的学生其实并没有多少机会直接进行跨文化交际,因而也备受诟病(刘春彦,2011)。争来争去,人们始终无法达成共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外语教育“理解其他民族”的同时,也要“被其他民族理解”[13],如果我们的学生连“一国两制”、“人民代表大会”,甚至经常吃的油条、锅盔(肉夹馍)都不知道该怎么用英文表达,又怎能指望他们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话语力呢?

三、英语人文教育的几点研究

英语的世界霸权地位已经确立,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将得到继续巩固。既然必须要学英语,我们就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在确保国家语言和文化安全的前提下教英语。学习者往往是怀有明显的功利性目的的,但教师不能落入俗“套”,或者必须尽快从陷阱里爬出来。下面笔者就英语人文教育谈一点体会。

(一)教材开发与课程设计

校本课程开发早在1973年就已经被菲吕马克(Furumark A.M.)和麦克米伦(Mc Mullen I)提出来,中国较早的官方认定是《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然而时至今日,校本课程开发在基础教育领域仍然难以破冰。现有外语教材除了在少数民族文化上缺少足够的观照[14],对乡土情结和国家意识也缺乏积极引导,更谈不上支撑模块的开发了。我们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在汶川县水磨中学,我们保留了统编教材中“通识”的成分,取消了对藏族学生来说生僻难懂的单词和文化现象,融入了更多的藏族文化元素,再以英语小导游等支撑模块为基本框架,搜集了一些涉及本地餐饮、服饰、建筑、民间艺术等旅游资源的英文资料,作为扩展阅读之需。材料本身已经让学生倍感真实和亲切,而且他们还可以在街上给外国游客当小导游,学以致用,因此这些藏汉双语学生对英语校本教材的兴趣远远超过了政治课。在阿坝师专的文化教学实证研究中,笔者将英文版国务院工作报告作为《英美报刊文章选读》和《商贸英语》等课程的必读材料,随时从New York Times和China Daily官网上摘选突发时事热点,着重就同一事件下两种文化的视角进行课堂学习讨论等等,在学生学习兴趣和国家意识培养上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配套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将“乡土文化优越感效应”升华到了国家意识的层面,也就是石坚(2012)所谓的“用中国的观点和立场,用国际接受的表述形式讲好、讲透、讲深中国故事”[15],这才是合作共赢。尽管如此,“一个学派无论怎样先进,也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用同一种方法都会取得相同的效果”[16]。就教材本身而言,“一部严肃的外语教材往往是与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科学研究成果相联系的”[16]。校本教材开发不仅仅是在文本内容上盲目迎合学生甚至有些世俗倾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体现编者在外语教学法,乃至教育心理学、人类语言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的学术思想。而就教材的使用来说,教师必须要对教材进行二次改编和开发,完成Mc Don ough&Shaw(2004)所谓的“匹配”(matching)的过程[17],才能达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效果。

(二)评价体系

国家统编教材往往由各种学术专长的专家共同编写,并有一套编前预估、试行评估、推广跟踪的评价机制,校本教材不可能做到如此精细,但还是应当有一套简单有效的评价机制。

笔者认为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当同时考虑对学生和教师双方的适合性,要有利于师生双方的兴趣培养和潜能激发;还要在价值观层面的基本需要和功利主义的实用性需求(这往往牵涉到学习者的动机)之间谋求平衡。中小学的校本教材应当在兼顾乡土文化和国家意识的前提下,以语言知识积累为主要目标。大学的校本教材最好能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以利于学生接触更多的国际先进知识和理念。此外,教材应当同时兼具稳定性和灵活性。稳定性是意识形态和升学考试的基本需要,这一点可以从国家或地区层面解决。灵活性是对地区经济文化乃至教育发展水平的观照,可以从地区或学校的层面解决,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才有利于三级管理的课程模式建设。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考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以防止受编者个人学术水平和学术倾向的影响而走偏、走极端。

(三)文化教学的方法

有了合适的教材还要有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目标。实验中,我们一直将外语教学看成是对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再认识、再学习,“以往理所当然的东西,在学习中被重新审视,重新认识”[18]。虽然我们的立场未必就是客观公正的,但至少我们在谋求这样的立场,并为此提出了“语言立场”理论体系。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我们特别注意把握“优势比”,也就是中西方文化中各有比例相当的精华和糟粕,经常就成对的案例展开广泛讨论,例如,美国人将顺路捎人视为一种习惯,但灾难时却很少捐款,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纳税了。美国人到底是有情、无情亦或是过于理性,类似的结论应该是学生自己讨论得出来的,不应该由教师直接告诉他们。

实验发现,以富有乡土特色的英语直觉学习代替规则讲解,这样学生就逐渐将英语作为交际的手段和获取先进知识的媒介,而不是纯粹的考试科目,而且真实亲切的乡土文化比空洞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能激发寻根意识。本着根在家乡,家乡在中国的基本思路,我们提出了“乡土文化优越感效应”[5]理论。尽管国家意识很重要,但真要是把英语课上成了德育课必然会招来学生的反感,这其中润物无声的尺度把握非常重要。

结束语

中国当前的英语教育是急功近利的,教师往往过分相信学习者对母语文化自然习得的水平,借口课时有限将中西文化比较直接简化为西方文化背景介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将零散接收的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准则信条,母语的价值观和道德约束力就被大大弱化了。“教书育人”,“教书”是智育,“育人”是德育,包括外语在内的任何一个科目都应该遵守这一基本要求。虽然笔者本人也反对什么东西都上纲上线,跟政治挂钩,但国家意识不仅仅是政党政治,它关系的是民族的根,是个根本性的问题。自从外语成了求学深造和职场的门槛后,国人在外语上耗费的时间从来都不逊于国文,甚至幼儿园里外语都处于优先地位,全社会自愿的和不自愿的都一起走入了魔道,勇往“无”前。作为现代大国,外语普及教育是应该的,但应当有步骤,分阶段有序推进,而且要降低外语在升学考试中的权重,这样才能让外语教育回归到应有的理性,也才能恢复母语教育的核心价值。

摘要:英语被置于非理性的高地位,刺激了学习者和英语教育界变态心理的产生。对英语教与学的急功近利直接导致英语文化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影响到了学生民族情结、乡土情结和国家意识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文化的安全隐患。不能过分依赖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自然习得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必须要从乡土文化向国家文化衍射,将国家意识教育纳入英语教育的宏观规划和微观教育教学实践。

英语文化教育 第9篇

中国的英语教育已经开展多年,虽然有进步,但步子较小、成效不大,那么,我国的英语教育模式存在哪些不足?国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建构更有效的英语教育模式?这些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为此,笔者选取了芬兰和韩国这两个国家的英语教育体系改革和英语教学模式,对其进行介绍、比较和评述,进而结合目前国际语言教育形式探索我国英语教育模式改革的设想。

一、研究背景

本文将主要评述芬兰和韩国(北欧国家和东亚国家)在英语教育政策上的演变,以及目前采用的英语教育模式。这两个非英语母语国家都相当重视语言教育,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英语教学模式。选择芬兰是因为其代表了一直处于全球英语能力评分最高等级“极高熟练度”的北欧地区国家;而选择韩国不仅因为其在外语学习背景和文化上和我国颇为相似,还因为韩国在四次全球英语能力评分测试中均被划分为“中等熟练度”,排名一直居亚洲3~5 名,仅偶尔落后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和香港。中国、芬兰及韩国历年成绩、排名及等级见下表:

(数据来自www.ef.com/epi,2011,2012,2013,2014英孚全球英语能力报告。)

二、芬兰、韩国的外语教育政策演变和外语教育模式

1.芬兰外语教育政策演变

(1)从双语言教育到多语言教育

1922 年,芬兰将官方语言定为芬兰语和瑞典语,当时国内分别有90.7%和5.4%的人民以这两种语言为母语。二战以后政治形势改变,芬兰社会开始更多地接受欧洲和美洲价值观的影响,英语开始受到重视。英语作为选修课程进入学校始于1970年代的全国教育改革。这一次教改将早期的多样化分散的学校体制统一为综合性学校系统,教改成果成为后来芬兰教育体系的核心。[1]教改使得外语(除芬兰语和瑞典语之外的语言)从部分中学选择性教学扩展到全体中小学强制性教学,可供选择的语言包括英语、法语、德语和俄语等,其中英语逐渐成为学生的普遍性选择和中小学的常见科目。

(2)从本国语教学到外语语言与内容融合教学

1976 年至1978 年,芬兰语言教育部门提出了一项教改提案,建议芬兰人人都须学习瑞典语和英语,30%人口要学习德语和俄语,15%~20%人口学习法语。提案还指出高中学生应该在两门官方语言之外再学习两门外语。这一提案为芬兰的语言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使芬兰早于其他欧洲国家20年确立语言教育目标。[2]从1980 年代开始,芬兰政府颁布了数条政令以扩大外语教育的语种选择,并提升语言熟练程度。到了1990 年代,芬兰高中80%的学生选择学习外语。

同时,在1980 年代政令的影响下,1989 年教育部下属机构建议从中小学开始使用外语进行教学,此前,芬兰学校教学语言主要为芬兰语和瑞典语。现行法律规定,在九年制综合性学校和高中学校里,可适当选择除本校教学语言之外的语言进行教学。在初、小学校和高中学校可以自愿组织一到多个教学团队以提供外语教学。[3]

2.芬兰外语教育模式

调查显示77%的芬兰人在外语方面有天赋,这一数据超过欧洲平均水平44%。英语作为芬兰的最普遍外语,会讲英语人口占总人口的63%,领先于官方语言瑞典语(41%) 和传统优势外语德语(18%)。芬兰政府鼓励民众学习多门外语,且芬兰人学习外语动力强。欧洲的一项语言调查表明,排名前三的积极语言学习国家依次为瑞典(32%)、拉脱维亚(28%)和芬兰(28%)。[2]

从1990 年代早期开始,跨文化技能开始成为芬兰外语教学的指导性概念。芬兰的外语教学为学生们提供了外语沟通氛围,目的是一方面让他们了解并尊重他国的文化,另一方面让他们熟练地使用语言技能。从1991 年开始,芬兰的教师们采用语言与内容融合教学法,开始使用外语进行全学科的教学。因此尽管所有的外语教师都是芬兰本国人,从小学到高校,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基本完全使用外语教学,仅在解释语法时使用本国语。学生提问时也只可使用外语。在语言学习的早期,学生的口语训练甚至是在还未充分学习语法的情况下进行的。语言课程结束时学生接受笔试,口语测试则在学期中进行。学生的口语技能在整个学期内受到多阶段形成性评价,因此他们须积极参与课堂口语活动。[4]

3.韩国英语教育政策演变

(1)韩国英语计划和外教的输入

韩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变革始于上世纪90 年代中期,1995 年在金泳三总统执政时期,韩国制定了最早也最具影响力的、旨在提升国民英语水平的英语教育政策———韩国英语计划,该计划邀请英语为本族语者教师(下简称外教)进入韩国任教。政策实施当年韩国接受了59 名外教,1997 年激增至856人。1998 年因受金融危机冲击降至274 人,至2002年经济复苏重新攀升至500 人。[5]

而该计划虽每年花费千亿韩元,却未如预期达到效果。由于并未对外教提出有效的准入要求,以至于早期赴韩任教的外教仅凭着一纸任意专业的学士学位即可入境求职。后期虽增加了对外英语教学资格证的要求,但因学时要求较低,因此外教的大量输入并未给韩国的英语水平带来实质进步。

(2)韩国英语计划的修订

2008 年,韩国政府为应对国内居高不下的英语学习需求,修订了外教入境政策。将外教输入来源国扩充至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双语国。其中后两者在亚洲拥有最高的英语熟练程度。对来自于这些国家的语言教师,韩国提出了更高的入境门槛要求———语言熟练程度证明和教育或英语相关学位。然而该项举措收效不大,菲律宾因为一些手续问题暂无法派出外教,而印度仅在2010年和2012 年各派出两名外教。

(3)本土英语教师培训及英语口语培训师计划

外教输入计划收效甚微,韩国政府意识到培养本国英语教育人才的重要性。2008 年,韩国政府教育机构决定将公立学校的英语教育交给本国教师。后来三年里,政府录用了23,000 名本国教师进行英语教学,并建立了每年3000 名的本土英语教师培训计划。[5]

除外籍教师和本国教师以外,韩国2009 年采用新计划雇佣英语熟练的韩裔英语口语培训师。口语培训师无须接受常规教师培训,须提供英语母语国家的本科以上学位、英语作为外语教学或对外英语教学证书、英语能力证明及测试分数。有推测认为,政府最终计划用口语培训师取代外教。首尔市已于2012 年削减了255 名高中、200 名小学以及252 名初中外教。

4.韩国英语教育模式

韩国教育部1992 年颁布的“第六版国家初高中课程大纲”中建议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模式从语法翻译教学法转变为交际性语言教学法。2003 年颁布第七版大纲,要求高中英语教师以全英语授课,并在前一版基础上增加了语法要求。2008 年新计划要求截止2012 年,全国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高中英语课堂以全英语授课。韩国推行交际性语言教学法的四个目标是:第一,提升英语学习兴趣;第二,树立使用基础英语语言的信心;第三,建立使用日常英语交流的基础;第四,通过英语教学了解国外风俗和文化。而交际性语言教学模式在韩国中小学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遇到的障碍包括教师信心不足、教师口语能力不够、课堂人数过多、缺乏对教师交际性语言教学法的培训以及缺乏教育经费等等。尽管韩国教育部公开表明英语教学需要使用真实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来提升中、小学生的沟通能力,但现行的中小学教材(2012 版)中却鲜见沟通性教学任务。[6]而多数韩国学校学子们对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性语言教学课堂(包括小组活动、课外语言练习、任务学习法、使用真实教学材料以及信息差活动)表示欢迎。[7]

5.比较及评述

从总体来看,芬兰和韩国的英语教育政策的演变是遵循各自国家的社会发展背景和国家发展需要规律的。芬兰受到二战后德国战败,英美战胜的影响,而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从农业化北欧小国到现代化科技强国的定位转变,而开始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统一教育体系;为了平衡与周边各国的关系和加强交流,而致力拓展外语教育的语种。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而开始社会及教育政策变革;为了加速国际化并拉近东方文化与世界的距离,而大规模引进英语为本族语的英语教师;为了切实保证英语教学质量,而着力培养韩裔英语教师。

从语言教育背景上,两国具有很多共同点,如两国都是非英语本族语国家,都基本属于单一化民族国家,两国教师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等。但在各自的英语教育变革后,两国所取得的英语教育成效却具有较大的差距。芬兰在语言教育上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国人令人惊讶的语言天赋,还有他们在语言教育理念上超出其他国家20 年的前瞻性,将语言内化于文化中的教学实践以及语言教师过硬的专业水平。韩国意识到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推广交际性语言教学,在初、中等教育阶段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教师素质不过关、教考分离和配套措施跟不上等阻力,可见语言教学从理论到师资准备、从体系建构到教学实施需要一个过程。

三、对我国英语教育模式的启示

1.对我国英语教育模式存在问题的反思

近年来英语改革已成热点话题,研究者们纷纷指出当前学校英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归纳来看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学历及能力和英语教育环境。

从课堂教学组织来看,很多教师教学内容的呈现和语言操练基本上以PPP模式为主,即presentation(呈现)、practice(练习)和production(输出)。由于学生数量多,练习时间少等原因,学生小组活动徒有其表,缺乏有效性。很多教师在进行外语课堂设计时,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只有与教材有关的教学内容,无具体目标和要求;学生在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上依旧处于被动地位。[8]

从教学效果评价来看,缺乏英语学习的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学习者很难把其学习者英语提升到使用者英语这一层面。[9]

从教师学历来看,我国绝大多数英语教师的学历背景都是英美文学或英语语言学,而非二语习得或教育语言学。[10]这样的学历结构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很难在教学中灵活使用教学法,有效地传授知识。从教学能力上来看,“很多教师的外语使用多限于课堂组织,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真正的‘人际交流’,而且语言表达不丰富,语法和用词错误多”。“由于无法用外语自由表达,教师常常会采取‘回避’或‘缩略’策略,呈现给学生的是不地道、不准确的外语。”[8]

从教学环境来看,全国的学校英语教学,无论哪个层次的学校大致执行的都是教育部制订的统一培养方案,接受的是统一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教材的选用范围有限,缺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教材。[11]不仅如此,王初明认为目前的英语教学“针对考试而学,学不好外语”。

2.我国英语教育模式变革设想

鉴于以往的研究虽对学校英语教改提出了各方面意见,但多数立足于本国的英语教育阶段性发展和改革,很少能结合国际英语教育的大趋势,现提出国际性视野下我国英语教育模式变革的一些设想。

(1)全面提升英语教师素质,形成教师终生学习观念

在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方面,语言教师不仅要掌握语言和文化知识,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也至关重要。因此除现有的英语教师在职培训项目以外,可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中长期教育理论和实践培训,定期更新、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教育学理论,并可采用工作坊、公开课等形式帮助教师进行实践,以掌握多样化教育技巧运用于不同类型学生;可鼓励教师进修教育学相关学位。在培养未来的语言教师方案中,可仿照芬兰方式,实行“4+1+X”教育模式,即四年语言学习、一年教育理论及实践、一段时间海外学习生活经历。教师要形成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打磨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保持竞争力。

(2)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促进个性化教学

关于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区别,White做出了以下比较———Type A以教师为中心“学什么”,Type B以学生为中心“怎么学”。[12]

White认为习得的过程更重于习得的主题,而Type B通过内化语言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具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沟通商量确定每一次课的教学重点,化教学单元为不同项目任务,每项任务中由学生提供部分教学材料。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并通过频繁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而内化并习得语言。通过轮流负责项目任务的方式,也可兼顾每个学生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指导他们以个人兴趣申请科研项目,以发挥其所长;对于能力较弱的同学,可仿照欧美模式,另设“特殊教育”,教师进行单独辅导。数名英语教师可组成备课小组,共同讨论教学手段和学生类型,分享教学心得。

(3)实现教材多样化,鼓励教师编写符合教学目的的讲义、教案

个性化教学要求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编写的统一教材难以适用。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了解到,EFL/ESP教师几乎不使用固定教材,他们的教学内容多是围绕教学目的由教师选用、学生补充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选取材料,还可积累学生提供的好素材编成适合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内化语言知识的讲义、教案。可根据难易度、侧重点不同,编写出适合不同层次、不同教学类型的讲义。学校还可举办自编讲义、教案比赛以鼓励教师的教材研究热情。

(4)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对输出性技能说、写的形成性评价

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比例,降低终结性评价比例。说、写技能强调平时的积累和使用,频率不够则无法形成知识内化。同时,提高形成性评价使得学生不再过度关注终结性考试,不再为考试而学,从而强化了平时语言训练动机。现有英语测试形式对英语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对阅读、词汇、听力和语法的强化和对口语的弱化,使得学生重听读、轻说写的功利性明显,可仿照国际性考试将口语考试项目常规化,并增加写作所占比例。

英语文化教育 第10篇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英语思维,交际能力

近年来, 为适应建筑事业发展的需要, 设有《管理学原理》课程。该课程目前的状况是:涉及面广, 理论性强, 抽象难懂, 大多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 亟需进行改革与创新。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课程的开设缺乏专业的针对性;

b.课程建设不力;

c.教材选择重理论、轻实务, 缺乏优秀的案例辅助教材;

d.对考核与评估体系不够系统和全面;

e.重教师作用, 轻学生参与。

1《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1.1 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原则

职业教育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加强教学建设和教育改革”, 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灵活、快捷和适应性等特点”。

1.2 实践性和技术性的原则

学院的课程改革应适当引入交通领域中的一些新的理论、新的科技内容、方法和技术, 并不断地加强土建类管理的社会实践活动。

2《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课题组主张对《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进行改革, 并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角度入手。

2.1 以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为核心, 综合性和实践性为特点, 重点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应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相结合的先进方法进行教学。

2.2 探索把中西方管理理论与专业特点相

结合的实用有效的理论体系, 建立以中国本土企业为主的、具有中国本土管理文化特色的管理案例库, 着重突出案例教学的互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协作性。

2.3 在我院的帮助下, 建立了多个企业和

地方企业实训基地, 邀请长期奋战在企业经营管理一线岗位的优秀管理者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带学生出去参观访问与实地调研, 进行管理实习、企业诊断, 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理论教学有效的转化为实践技能。

2.4 深度开发多媒体教学, 探索网络信息

化互动教学, 形成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实现课堂与课外教学平台的完美对接, 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5 对考核与评估体系的研究, 改变过去

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 创建更加合理的课程评估体系, 采用丰富多样的考核方式。

3 紧跟市场与结合专业, 创建与优化实践

性教学环境

3.1 运用模拟实践教学

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式。在课堂内或校园内, 引入管理要素, 建立仿真环境, 使学生像实际管理者那样进行模拟决策。

3.2 建立企业实训基地

建立了多个企业实训基地, 邀请长期奋战在企业经营管理一线岗位的优秀管理者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

4 改革与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体现科学性高效率

4.1 构建网络教学环境

在学院校园网的支持下, 从互联网上及时下载大量的管理学资料, 为老师和学生提供学习了解国际最新管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的信息。

4.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基本原则是“多种并存, 互补互融”。力求做到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 优劣互补, 更好地辅助教学方法的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4.2.1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为核心, 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 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以学生听为主转变为学生以练为主。教师甘当“指导者”“、辅导者”、“助手”。

4.2.2 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

式。模拟实践, 是在课堂内或校园内, 引入管理要素, 建立仿真环境, 营造管理情景, 使学生向实际管理者那样进行模拟决策。

4.2.3 教师及时向学生推荐扩充性学习材料, 并指导学生阅读学习, 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5《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点

5.1 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应一直注重学生的参与。学生反馈的信息可以使我们的改革设想避免主观臆断, 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学生的反馈信息很多成为改革创意的来源。

5.2 教学内容统筹安排

教学时, 要将各教学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 不能厚此簿比, 有所偏废。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最好将课堂由教室搬到实训实验室或企业。

5.3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 及时反映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 讲授内容不要与企业实际脱节。

5.4 教学理念的转变

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以便于和学生从心灵角度得到沟通并达到默契的程度, 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

结束语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改革, 我们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未来的教学中, 如何把握与体现我院土建类专业的职业教育特色, 研究高职与本科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上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探索高职土建类专业《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优化的途经, 作为职业技术院校, 如何培养学生具备以上能力是衡量其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有着紧迫性及现实性。

参考文献

[1]孟宪平.“教学常规”质疑[J]教育参考, 2003,

[2]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004, 9.

[3]彼得·圣吉 (美)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第2版) [M].2007, 6.

作者简介:张林毅, 男, 南通广播电视大学建筑工程系教师, 研究方向:管理学。

(上接140页) 结合词汇, 介绍相关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语。例如, Dutch一词, 本意是荷兰的、荷兰人等含义, 但是和go以及treat搭配组成的词组go Dutch和Dutch treat却有着与本意毫不相干的意义, 分别是AA制和各自付费的聚餐。如果不介绍相关的文化内涵, 学生一定会产生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 影响沟通和交际的正常进行;课外活动和角色表演。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歌曲常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人们的喜怒哀乐, 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角色表演。从对角色的反复排练中切身地体会外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也可以搞化装晚会, 使学生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 置身于异国文化的生活中。最终通过种种方式方法,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 提高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交际能力方面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从而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作者简介:刘晓艳 (1974, 10, 17~) , 女, 籍贯:辽宁盘山;单位: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外语教研室;学历:本科;职称:英语讲师。

言是文化的载体, 更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语言因为受文化的深刻影响, 却在某些方面又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如果不了解target language的文化, 是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的。如:grammar school, 可以望文生义为“语法学校”, 实际上是指为升大学的学生而设立的中学, 即大学预料;如a la carte, 不了解语言背景的人, 怎么会知道指的是零点或者零点餐厅呢。同时, 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虽然是交际能力的基础, 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 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 (听说读写) 加上社交技能 (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 。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不但应树立文化意识, 在传授语言的同时, 同步传授文化和背景知识, 使语言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接待英语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向学生渗透英美人的文化习俗和饮食习惯, 英式、法式、俄式、日式、墨西哥式等不同国家、不同菜肴的风味特点和组成;适时讲解不同背景文化的国家的人民, 喜欢不同的食物。让我们的接待英语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更符合英美了, 哪儿不能去啊!于是说:Of Course, You can go anyway (请随意) 。这一句话, 把老外弄的晕头转向。其实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老外的“someway”指的是厕所, 而英语“娴熟”的中国学生却让老外随地大小便。由此可见, 由于文化差异, 导致的语言不和适宜, 必然导致交际失误。

3在课堂教学中, 帮助学生了解并熟知词义和文化的差异将会导致语义不同

词义和文化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 具体反映在词汇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的不对应上。由于文化中的的差异, 虽然心理上对世间万物都具有某些共同的联想, 但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 比喻和联想也各不相同。在这类词语中, 尤以表达动物的词、数字词和颜色词最有代表性。例如, 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 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 认为它是一种凶残的怪物, 是灾难的象征。在英语中, 如果把一个woman叫做dragon, 意思则是她很凶狠, 令人讨厌。我们再看看数词。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认为单数吉利, 基督教文化的三位一体 (the trinity) 确定了“三”的神秘文化内涵, 人们习惯于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 以图吉利。然而“十三”却被视求是的行为。而他们请客吃饭, 菜肴特别简单, 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 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 to some vegetables, 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自定。

5密切关注英语词汇的新变化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新事物、新现象也不断涌现, 促进了语言本身的发展变化。新词汇、新的表达法不断出现, 旧词新义更为普遍。这些词汇是一国文化的侧面反映。我们应该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这些词汇上, 以便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词汇的变化最快也最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如这几年世界遭受了一些灾难, 产生了SARS (非典型性肺炎) , bird flu (禽流感) 等词, 2004年东南亚的天灾海啸使得“Tsunami”一词也应运而生。这些词汇反映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 了解这些词汇实际上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该领域的文化, 而对某领域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必然有助于词汇的学习。

论文化教育深入中职英语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英语 文化教育 跨文化交际能力

引言

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说:“语言的教学就是文化教学”。语言是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的,现在被社会流传下来的语言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以及数千年历史的积淀。我们都知道语言的形成受当地的自然气候、人文的信仰与风俗等因素制约,所以形成的语言都各不相同。中文内敛而平和,英文则热情且奔放。因此在外语的教学上也不单单是语言学习也包括着对异国文化的教育,只有这样我们表达出来的语言才不是生涩、呆板的词汇叠加而是由内而外的文化表达。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将文化教育融入中职英语教学之中。

一、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之分析

基于对笔者将要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提出如何将文化教育融入中职英语课堂的对策,在此就首先分析下现阶段中职英语课堂存在问题,做到对症下药。我们都知道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的都是应用性的职业型人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就比较注重语言的应用性而忽视英语教学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这种教学目标以及学习环境就导致了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忽略了对英语文化的学习。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对单词与词汇的理解偏重于表面而英语文化教育往往需要教高的理解力与学习能力,薄弱的功底也造成了学生对语言文化不感兴趣。下面笔者将结合上述问题来分析如何加强英语文化教学。

二、中职英语中培养学生跨文化素质之方法构建

1、加强英语文化意识的渗透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

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在理解异国文化的基础上能够准确的进行交流与沟通,具有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具备了语言能力并非就自然具备了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应该是在语用(听说读写)技能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能力即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首先就应在教学中给学生不断灌输语言的文化差异以及语言的社会属性等。通过树立这些语言意识令学生感受到语言是存在着文化差异的,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交际方式。比如说我就经常应dragon这个单词来说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2、基于教材、贴近生活是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

笔者认为既然是中职英语的文化教育就一定要切合教学的大环境以及贴近生活,令学生容易理解。我总会在开始第一节英语课的时候就对同学说:“It is important to know how to behave when you meet foreign friends. In some countries you should not try to shake hands with a lady unless she offers her hand first”用这段话来告诉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行为有着不同的理解,在英语学习上一定要做到“入乡随俗”。另外,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中有介绍各种国外节日的单元,像西方传统的Christmas day、Halloween 和巴西狂欢节Carnival in Brazil等。我会利用这些很多已经深入中国人生活的节日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对话,从情景中来感受中西方语言以及风俗习惯、文化的差异。

3、多种方式、双管齐下加大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感知是重要途径

如果单纯的运用教材进行课堂讲解容易造成课堂气氛呆滞、师生互动少等的问题。利用英文电影以及英文歌曲进行语言文化教学能够直观的将西方文化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欣赏外国电影以及歌曲的时候既能锻炼听力与口语又能领略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与社会文化。比如说我在课堂上会穿插给学生放一些Blues或者是黑人音乐,像Elvis Presley也就是猫王,他的著名歌曲“Macdonald Had a Farm” 就是一首描述英国早期乡村生活的歌曲,充满了喜剧色彩,从曲调中就能感受到英国乡村的气息。在电影方面,我建议教师给学生播放的一些欧美的大片,比如说泰坦尼克号,即是一种视觉的享受,也在不知不觉中拓宽了学生的英语思维。

4、融入实践、交流沟通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保证

语言的目的在于交流,因此我经常鼓励学生去“说”。我在早上见到学生的时候经常会跟他们问好,用“good morning”,“how are you?”这样的简单对话,久而久之,学生们就知道英语的问好不应该是问候是否吃饭了。另外,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我要求学生在业余时间查找以及观看英语国家对该专业介绍的资料或影片,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conversation。利用这种方法让文化教育与应用技能相结合。

三、结语

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大纲中指出:“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知道,语言中许多现象必须考察其内在的文化背景才能准备的理解它的含义,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因此笔者上文章中提出的文化教育进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式能够比较有效的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但这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这些英语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支持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N]. 2010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英语文化教育 第12篇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提出, 教育的目标是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外语教育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长期以来, 学习外语似乎就是为了交际 (交流) , 我们都把“发展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或“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核心目标, 从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 语法、词汇、功能等语言内容均有具体详细的要求, 而对认知和思维的要求、对语言教育的人文性内容却含混空泛。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英语只是交流的工具, 而没有从更广泛的社会、政治等方面去分析问题。现在, 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 英语教育既是教育行业, 又属文化与思想意识领域, 认为“英语教育只是教授一门外语”的看法正受到国外学术界的强烈质疑。正如Ellis指出, 语言课程是以一系列社会与政治价值系体为基础的, 任何课程的设置都要论述这些价值体系, 达成共识, 并能说明以何种价值体系引导课程的设计。因此, 我们需要从《纲要》教育战略目标的高度重新思考英语教育定位, 探寻英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的核心价值。

二、多元目标的英语课程

(一) 社会文化目标 (social-cultural goals)

“课程”对于“文化意识”的界定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概念, 即认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 介绍目的语国家文化, 模仿他们的行为举止、社交礼仪, 适应其生活习惯、流行文化和食品, 以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误解。学习者需要内化英语国家的文化规范, 比如当有人表扬自己时, 应该说谢谢, 而不是一味谦逊。所有角色统一遵照英语国家的习俗和行为, 交流者的文化关系是固定的, 没有什么冲突、误解或矛盾。但正如张正东指出, 如果只求适应英语民族和国家使用英语的习俗, 就有可能有形无形地损伤中国学生的审美观和自尊心, 从而损伤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人文内容。

这种“英本主义”观念近年频遭批驳, Holliday以大量实例揭示:以为某人出自某地就属于某种文化的观点实属肤浅。而Kramsch则认为, 人们在不断吸收多种文化, 形成“第三种文化”, 既不是原出生地的, 也不是某个外国民族的。世界上使用英语的人近80%来自非英语国家, 我们需要了解各国文化, 而不仅是英语国家文化。用“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价值观念等界定“文化”早已落伍。单一文化规划的理念不符合当今全球多元化的形势, 传统“跨文化交际”理念亟须更新。

实际上, 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构成一种认识社会、世界和各种文化的方式, 也即世界观。Scollon&Scollon提出:文化包括价值观、世界观、信念、理念、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结构、对于个人的概念以及个人身份认同等等。如果将“文化”理解为“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 难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学生被动接受某种文化规范, 贬低本身文化传统的有益成分, 忽视其他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外语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备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态度, 既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也不盲目崇洋媚外, 而是积极吸收各种有益的社会文化价值观, 同时又能以批判的眼光分析本族文化和其他文化, 改造本身不适合时代的文化传统和理念。如果仅把文化局限于“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 其结果可能使学生排斥或只钟情于英语国家文化。

“社会文化目标”包括价值观、世界观、信念、理念, 对于社会关系的看法和为人处世的哲学, 道德观念, 对社会和个人问题的看法, 也包括对于不同民族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的包容态度和学习意识等等。可以说, 社会文化目标包括但不局限于目前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内容。这个目标提升了现在“情感态度”的高度, 扩大了其外延, 也革新了“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综上所述, 用“社会文化目标”取代原有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 不仅丰富了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内涵和外延, 也使得情感和文化中更深层次的思想意识、世界观、价值观、个人品格建立了相互联系, 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实现培养健康人的战略目标。

(二) 认知思维目标 (cognition&thinking goals)

通常人们把“认知”与“思维”作为可互换的概念, 但许多研究者对认知与思维做出区分, 认为思维是为了某个明晰的目标而进行的更复杂、更高层面上的认知活动, 如推断、决策和解决问题。在这里将两个概念并列使用是认同思维比认知的外延更广阔。把为了解决一个明确的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定义为“思维” (thinking) , 这有利于从课程的角度考虑思维的因素。

语言教育不仅有教会学生交流, 还有培养思维能力的功能和任务, 特别是用另外一种语言思维的作用。思维能力不局限于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只是认知思维目标中的部分内容, 使用另外一种语言思维, 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评判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实, 无论是听、说、读、写, 都会涉及思维和认知过程。到目前为止, 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表仍然是认知和思维参照的主要依据。据Waters的调查显示, 目前即使自称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教科书中, 涉及解决问题的活动设计也寥寥无几。他指出, 中小学英语教师通常是以教授语法等涉及语言系统的内容为主, 而较少涉及思维的训练, 特别是低学段的教学。针对一些学者认为低年级难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看法。Waters援引Stevick的话说:“越是语言水平低的学生越需要思维性的活动, 越需要认知上具有挑战性的活动。由于初学者语言水平低, 为他们设计的内容往往使学习者在心理上被降低到婴幼儿的水平。因此, 尽可能给予初学者能正常使用自己通常运用的认知能力的机会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促进健康的、更成熟的心理学习状态”。调查表明, 我国中小学也存在这种现象, 语言浅显且思维简单的内容使学习者感觉幼稚。目前英语教学很少有系统的思维培养的设计。这是学生缺乏兴趣的原因之一。

Waters特别撰文介绍10~11岁学生如何发展思维能力。其中包括: (1) 记忆:回忆和识别信息; (2) 转换 (translation) :将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或语言, 此处的translation不是“翻译”, 而是将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3) 理解:能发现事实、规律、定义、价值与技能之间的关系; (4) 应用:运用和选择适当的规则和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 分析:根据部分知识和思维形式解决问题; (6) 综合或演绎: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一个问题; (7) 评价:根据学生自己制定的标准确定某事的正误。Waters提供了7种语言学习思维活动, 虽然这些活动由易到难, 但使用的语言难度却完全一致, 这充分说明简单的语言也可以设计复杂的思维活动。实际上,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只用2 000个词解释全本82 000个词, 而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达到1 500~1 600个词, 高中3 000个词, 这样基本就可以表达复杂的思想了。

言及此, 还有必要重提Cummins援引Roger Shyn的比喻:不同语言的形式 (发音、词汇、语法等) 虽然不同, 却犹如冰山一样, 从水面上看有几个不同冰峰, 但水下却是一个整体。换句话说, 两种不同的语言虽有不同的语言系统, 但是深层的概念和语言的功能却是相通的。在语言教学中, 人们往往注重的是表面的形式, 却忽略了语言学习是从深层的理解到表层形式的表达。他同时认为:只需在国外1~2年就可以满足个人外语交流的需要, 而认知与学科能力则需要4~7或5~9年。

要培养学生的素质, 应该用“认知与思维”替代“学习策略”, 并设定为独立的目标, 增加详细要求。思维能力包括培养学习者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 如:反思、推理、解释、分析、评价、证实、想象、变通等等。其实, 评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语言学习密不可分。中小学如果制定认知与思维目标, 在教学中增加评判性与创造性思维内容, 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另外一种思维方式, 无疑会提高一代人的思维缜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实现《纲要》中提出的战略目标。

(三) 语言交流目标 (communication goals)

从以上两个目标反观语言交流目标, 不难发现, 英语运用的目标有了比较实际的内容和主题。Cook说:“过去30年间,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交际’, 这似乎成为老生常谈的定论。但交际的概念太含糊, 难以承载语言教育的全部内涵。一方面, 这个说法回避了‘在何处’、‘与何人’以及‘为什么’交际这些问题。另一方面, 如果语言教育就是为了与不使用学生母语的人交际, 这个目标对于大多数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大重要, 在中国、智利, 很少有学生会常常在课堂外与非母语的人用英语交流”。Ellis也指出:“课程设计者要回答:我们究竟要学习者交流什么。”根据前面两个目标, 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三个与传统“交际”不同的“交流”概念。

1.重构交流目标和内容。从社会文化目标, 或者说从培养人的角度思考交流, 话题内容将会与“为和英美人交流日常生活内容”的话题有较大变化。话题内容更多涉及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心世界和他们面临的各种生活、学习、家庭、社会中的问题, 而不是与他们生活较远的预订宾馆、郊外野营、国外旅游等话题。这样的交流内容包括人的素质培养, 如何与人相处, 校园和社会存在的问题, 培养公民意识和高尚品德, 改造社会的理想, 等等。学生学会用英语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解释自己的文化特征和个人信念。他们通过英语学习树立正确的意识, 培养责任感, 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解决冲突的可选策略 (conflict resolution) 。由于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环境联系紧密, 材料的认知难度会大大减低;由于话题具有思想的真实性, 他们与人交流时可以言之有物, 而不是背诵交际套话, 学生会从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深度和视野, 也能在今后的国际交往时得到应有的尊重。英语界前辈在中学学习英语时并没有学习什么口语表达, 但是和外国人交往时却能进行沟通, 谈论有思想内涵的话题。

2.重构交流对象与文化规范。按照目前流行看法, 英语教学大多是介绍英语国家的价值观、生活习俗、历史地理等, 模仿英语国家母语者的行为举止和文化规范。Clark批评流行的课程“是要学生仿照目的语社团一模一样的语言模式, 记住模式化的语言 (stereotypical language) ”。但是, 在实际生活中, 对话者的角色取决于参与者互动中的功能, 而不是静止固定的。我们说的话源自内心深处的个性, 而不是预先设定好的脚本。如果我们不能预先练习, 把我们运用深层认知和情感特征的心理活动过程和所能表达的方法建立起联系, 学习者可能永远也无法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正如Kramsch说的, 学习者需要学会的是“用他们的语言, 表达我们的意义” (use their language to express our meaning) 。同时, 需要认识到, 我们交流的对象不局限为英语为母语的人, 而是各国英语使用者。交流的内容, 应包括各主要民族的文化, 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 而不能一味介绍英语国家文化。既然英语已经作为一种通用语言, 不应以某个民族的文化规范作为标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英语文化教育】相关文章:

英语文化08-27

英语国家文化05-04

英语文化现状06-03

英语文化意识08-07

英语词汇文化中的英语05-14

构建英语课堂文化07-06

文化赏析英语文学07-10

特色校园英语文化07-17

校园英语文化环境07-21

英语文化论文提纲08-26

上一篇:变形抗力模型论文下一篇:幼儿园特色环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