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生态文明

2024-06-24

乡村旅游生态文明(精选12篇)

乡村旅游生态文明 第1篇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也一直是当今世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国外生态文明的思潮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至90年代后,尤其是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的召开,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开始受到各国重视。经过近40年的发展,国内外已经形成包括生态伦理观、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等在内的六大生态文明观。我国从党的十五大开始,可持续发展思想就不断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到十八大时,明确提出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而乡村旅游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支撑、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对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而相比于生态空间、生态面积、生态包袱和环境账户,生态效率不论是在其内涵还是在其实用性上,它都是测度可持续发展水平最有效的指标之一。

一、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一)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效率内涵

生态文明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美丽中国,这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总体方向。乡村旅游产业通过提升产业核心部门与关联部门的生态效率建设旅游产业生态文明,这不仅是新时期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选择乡村旅游产业来评价其生态效率,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生态化发展水平做出科学测度。

(二)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

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而又独立的指标集构成。从国内外已有的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研究中,生态效率评价一般从资源、环境两大维度进行。本文在解析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诉求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维度及其表现形式建立出多层次的评价结构体系,旨在更为全面的评价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生态效率。该评价指标体系由投入要素与产出要素两部分组成。投入要素的指标借鉴邱寿丰生态效率指标体系设计的结果并结合旅游产业的特征,将能源、水和土地投入纳入自然要素层,将资本投入纳入经济要素层,将劳动力和产业政策纳入社会要素层。产出要素除了借鉴生态效率指标中的自然作为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池和经济产出外,还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将环境改善、产业效益、产业设施、产业管理、产业服务和产业氛围考虑进去。

进一步分解要素层后选取了34个评价指标,并由此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所构成的旅游产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第一层为目标层,即旅游产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用符号S表示;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分别用A、B来表示,投入与产出要素不同的三个维度分别用A11、A12、A13和B11、B12、B13表示;第三层为要素层,是对准则层的进一步细化;第四层为指标层,具体见表2。

二、评价方法

(一)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并引入了1-9比率标度的方法,即判断矩阵中的值根据重要程度按1-9进行赋值,通过两两逐对比较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完成参数模型(表1)。本文选择旅游学科研究领域的专家、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教授和长期从事相关专业的具体工作者等18人共同组建专家小组,对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三个层面的同一层指标相互的重要性程度做出n(n-1)/2次判断,构建出重要性判断矩阵,再利用yaahp v0.5.0软件一致性检验模块计算得出上述重要性判断矩阵构造的不一致性最大值0.0067,最小值0.00015,均小于0.01,模型构架合理,利用数据导出各指标权重(表2)。

(二)综合评价

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单项指标都是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本文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即常用的综合评分法对其全貌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借鉴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提出的生态效率计算公式:

而本文中基于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效率考虑了社会、经济、自然三大维度,因而其计算公式变形为:

其中SA代表投入要素综合评价得分;SB代表产出要素综合评价得分。指标体系建立后,依据此评价体系制定打分细则,按每项最高分100分计算,由公式(1)计算得出SA与SB的得分,其中SA得分通过对9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得来,SB通过对25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得来。最后再由公式(3)计算出旅游产业的生态效率。

三、结语

乡村旅游生态文明 第2篇

遂昌湖山旅游度假区项目规划总面积7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7平方公里,本着“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基本原则,依托湖山区域丰富的森林、河段、岩壁、岛区、地热、乡村、人文等资源,建设集“湖泊度假、温泉养生、休闲体育、峡谷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引领带动整个区域生态产业的发展,加快库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

卢子跃说,遂昌与衢州同属乌溪江库区,同饮一江水,本是一家人。自2008年初遂昌遵照吕祖善省长的指示精神提出建设湖山旅游度假区以来,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三年多来,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先后深入遂昌专题考察湖山旅游度假区开发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最大鼓励。实践证明,建设湖山旅游度假区有助于发展库区经济、加快库区困难群众脱贫步伐,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保护库区水质、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是现代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引领性产业,是一二三产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山区发展模式。

卢子跃表示,衢州与丽水一衣带水,地缘相近,人脉相亲。在遂昌湖山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中,衢州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希望衢州市委、市政府和衢州人民进一步理解、支持、帮助遂昌湖山旅游度假区建设,促使湖山旅游度假区项目早日实施,造福库区人民,共同推动乌溪江上下游地区的统筹协调发展。希望遂昌县委、县政府继续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深化研究,强化沟通,积极探寻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最佳产业形态和开发模式,努力把湖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乡村休闲旅游引领区,走出一条欠发达山区和生态屏障地区特色化、差异化、生态化的科学发展之路。

孙建国表示,衢州市委、市政府将大力支持遂昌湖山旅游度假区项目的开发,彼此建立一种共生共荣、利益共享、良性互动的良好关系。两地将共同探讨、深化研究、达成共识,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市委秘书长朱继坤、市政府秘书长梁忆南,龙泉市、缙云县、遂昌县领导以及市旅游局负责人等参加了座谈会。

遂昌县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山区经济发展 遂昌县立足自然生态优势,高举生态文明建设大旗,逐步探索建立起以乡村休闲旅游为引领,一二三产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

一是乡村主题休闲旅游业蓬勃兴起。先后建成了南尖岩、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神龙谷等三处国家4A级景区,飞石岭、竹炭博物馆两处3A级景区,以及汤显祖纪念馆、湖山温泉、汤沐园等一批文化休闲项目。2009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49.76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10.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29%和50.15%;短短4年时间游客接待量增长10.35倍,旅游经济增长14.57倍,两项增幅连续4年位列丽水市各县(市、区)之首和全省26个欠发达县(市、区)前列。全县50个村参与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农家乐考核连续两年获全省一等奖。

二是原生态精品农业异军突起。率全国之先把“原生态”作为县域品牌来培育,制定了全省首个原生态农产品地方标准规范,出台了《遂昌县原生态精品农业发展规划》,提出“三年内告别农药化肥”的目标,着力培育“五区五园百基地”,已先后培育了黄泥岭土鸡、金竹山茶油、建洋原生态米等一批原生态农产品品牌。每公斤价格高达120-160元的黄泥岭土鸡成功进入杭州市场,每公斤100元的建洋原生态米供不应求,初步实现了“帮助老百姓把好东西卖出好价钱”的愿景。

三是新型生态工业稳步发展。遂昌县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建筑五金制品生产基地、特种纸研发生产基地和竹炭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围绕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优势,遂昌县正努力拉长产业链条,打造一个集建筑五金、电动车、高档自行车于一体的朝阳环保产业集群。

遂昌县致力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的新山区经济模式

遂昌县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有效融合乡野环境、民俗文化、生态产业、乡村生活方式等元素,逐步探索建立起了以乡村休闲旅游为引领,一二三产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

一是乡村为主题的休闲旅游业蓬勃兴起。先后建成了南尖岩、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神龙谷等三处国家4A级景区,飞石岭、竹炭博物馆两处3A级景区,以及汤显祖纪念馆、湖山温泉、汤沐园等一批文化休闲项目。2009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49.76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10.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29%和50.15%;短短4年时间游客接待量增长了10.35倍,旅游经济增长了14.57倍,两项增幅连续4年位列丽水市各县(市、区)之首和全省26个欠发达县(市、区)前列。全县50个村参与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农家乐考核连续两年获全省一等奖。

二是原生态精品农业异军突起。在全国率先把“原生态”作为县域品牌来培育,制定了全省首个原生态农产品地方标准规范,出台了《遂昌县原生态精品农业发展规划》,提出“三年内告别农药化肥”的目标,着力培育“五区五园百基地”,已先后培育了黄泥岭土鸡、金竹山茶油、建洋原生态米等一批原生态农产品品牌。每公斤价格高达120-160元的黄泥岭土鸡成功进入杭州市场,每公斤100元的建洋原生态米供不应求,初步实现了“帮助老百姓把好东西卖出好价钱”的愿景。

三是特色生态工业稳步发展。遂昌县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建筑五金制品生产基地、特种纸研发生产基地和竹炭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同时围绕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优势,遂昌县正努力拉长产业链条,打造一个集建筑五金、电动车、高档自行车于一体的生态产业集群。

以生态文明引领新山区建设

生态,一笔无形而巨大的天赐财富,一项无可替代的后发优势。

遂昌,地处钱瓯两源的全省生态屏障,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切从县情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兴起的历史潮流,以生态为引领,以生态来兴县,以生态谋富民,以生态求跨越,以十足的底气和非凡的大气谋求和实践一条着眼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发展之路。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和睦和气相处的标志,更是在当今生态文明兴起的潮流下人们生态道德、生态素养的一种无形见证。

去年省委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作出生态文明建设决定后,省里就一直在抓生态文明建设典型,特别是“十二五”期间,面临节能减排大背景,因此无论从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还是从发展定位上看,都给我们实践 “以乡村休闲旅游为引领、一二三产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山区发展模式指明了道路。

道路指明了,就等于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我们要着眼于“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以生态理念引领思想解放,以生态产业促进经济转型,以生态文化展示区域形象,以生态道德提升全民素养。我们要凝心聚力,勇于创新,全力发展生态产业,合力优化生态环境,大力打造生态文化,致力构建生态社会,加速推进以生态为引领的新山区经济建设,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以生态为引领,要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要用生态的理念发展经济,用经济的理念保护生态,促进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以最小的经济成本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在生态与经济这场“博弈”中,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实现经济发展效益、生态环境质量、老百姓幸福指数的共同提升,让全县23万人民共享生态福祉。

“十二五”,仙县遂昌,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一个新的良好开端。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正以生态为引领,以昂扬的斗志、满怀的信心、实干的作风默默地践行新山区发展模式。

以生态文明视角发现乡村的价值 第3篇

看待乡村,人们习惯用工业文明的视角,也就是以工业化、城市化标准衡量乡村,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规模效益。在这样的视角下,乡村的生产和消费似乎都变得不“经济”,也无法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场域。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乡村只能依附于城市。

然而,当我们换个评价体系,以生态文明视角看待乡村时,就会发现它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

事实上,乡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与习俗,都维系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跳出依附视角就能发现,乡村完全可以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慧农业,而不是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伤害环境或“有水快流”的掠夺性农业。乡村生活,也可以相对超脱“时间就是金钱”的经济属性,寻求与大自然更合拍的生活节奏,缔造有利于生态、生活和生命健康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乡村具有传统文化的保存功能,可以成为刻板都市生活的精神后花园。

如果说,工业文明理念让人们更注重生产结果,更追求财富,生态文明理念则给予生产和生活过程同等重视,因而更能发掘生命的意义,洞察生活的幸福。

现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不少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城市文明机械地移植到乡村,诸如“用城市建设的思路改造乡村”“就地城市化”等想法,其实是把城市问题复制到了乡村,甚至用一个存在问题的模式替代了乡村最美好的东西。比如,把城市的垃圾处置方式移植到乡村后,乡村生产与生活之间的有机循环被消灭了。在乡村,农民生产的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以及动物的粪便,更可以变成有机肥回到农田。可惜,这一有机循环文化在错误的理念支配下被消灭了,于是出现了秸秆焚烧、动物粪便污染以及垃圾收集、运输、填埋等问题。

乡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去理解,乡村像是一座尘封的宝库,又像是一块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对待它、体会它,就会发现其中不可替代的价值。1992年,1575名科学家曾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这正是与工业时代的过度索取有关。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村,承载了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学,始终哺育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理想。农民的明哲适度,似乎是永恒的。乡村的自然、自足、自养、自乐,是乡村生活的最大魅力;顺应自然、有限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智慧产业,则是乡村的最大财富。因此,新型的城乡关系,一定是尊重城乡差异基础上的互补。而美丽乡村建设,也是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而不是用城市替代乡村,或在乡村复制城市。

乡村旅游生态文明 第4篇

一、广西中越边境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

(一) 生态文明和乡村旅游的关系。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即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 强调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简而言之,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目标和实践的革命性变革, 涵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和人与人和谐包容等基本理念[2]。乡村旅游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欧美, 在国家向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追求精神生活的变革。乡村旅游追求回归自然, 感受田园风光的淳朴, 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彻底享受休闲带来的心灵感知。20世纪60年代, 美国学者Hetzer提出“生态性旅游”发展思路,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 成为世界旅游行业的热点。发达国家做生态旅游的观念超前, 旅游客户群定位为:社会的中间阶层和上层, 位于旅游的金字塔上层, 乡村旅游的精髓是“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的绿色度假”[3]。我国乡村旅游业虽然起步晚, 但新的乡村旅游必然融合了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的特点, 它的出现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也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

(二) 广西中越边境丰富的生态资源为龙州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提供坚实基础。龙州县地处泛北部湾合作区和陆路东盟南崇经济产业带, 毗邻越南, 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第一, 十五万亩弄岗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 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三个生态系统最完好的峰丛峰林自然保护区之一, 是原生态隐居生活的理想旅游度假区;第二, 一百多公里的左江河段, 有九百亩的龙州左江国家湿地规划区, 是中越边境大地母亲的“肾”;第三, 丰富的亚热带森林生态资源为品种繁多的动植物创造了“诗境家园”, 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花族皇后”金花茶、千年树龄的“枧木王”等;第四, 巍峨壮观的大青山和风光秀丽的金龙湖, 五彩斑斓的根村田园风光, 绵延184公里的边境线, 是桂西南的绿色屏障。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同志以“发现山水崇左·圆梦别样桂林”来形容龙州天然的美、清新的绿和安静的魂, 这里没有大都市的污染和喧嚣, 没有车辆的拥堵和竞争的烦恼, 是一个能让人坐下来找到乡愁, 让人难忘的好地方。龙州县政府抓住生态资源优势, “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青山绿水”, 将生态理念融入到乡村旅游建设的各个细节, 做足“生态”文章。“十三五”期间, 乡村生态旅游作为区域内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和发展, 大力开展旅游扶贫工作, 让百姓享受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成果。

(三) 广西中越边境面临有史以来最好的历史机遇, 为龙州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政策保障。龙州是自秦朝以来的千年古城, 百年商埠, 边关重镇, 建国以后属于“老少边山穷”外加一个“美”的地区, 如今终于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15年中国国家战略部署“一带一路”的框架中, 把广西定位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特别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的五大合作重点, 即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为广西进一步加强同越南等东盟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31号) 提出,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采取有利于边境旅游的出入境政策, 推动中国同东南亚等区域的旅游合作。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 (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 , “三区统筹”战略 (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 , 使龙州全境享受“三区叠加”的政策福利, 带来新的开放发展机遇。

二、广西中越边境龙州县乡村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整体水平不高, 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造成有资源无产业, 有品牌无优势。主要表现在: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定位模糊, 业已开发的景点产品单一, 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对游客吸引力很低, 造成游客停留时间短, 经济效益无法体现。

(二) 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小, 占经济总量比重偏低。2015年1~10月, 全县共接待游客为233.37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24.46亿元, 而乡村旅游产业年收入仅仅1, 000万元, 不足0.4%。农家乐、休闲山庄、农家旅馆、乡村旅游区属于起步阶段, 布局分散, 经营领域窄, 生产经营能力弱, 尚未形成旅游产业链条, 缺乏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广西高铁、高速路和航线四通八达, 龙州却“被”成功避开发展现代经济需要的全部交通设施, 目前无高铁、无高速路、无机场。接待服务设施、道路基础设施等严重滞后, 边境经贸旅游中转站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

(四) 旅游人才严重匮乏, 全县旅游管理人才和旅游服务人才处于瓶颈状态。全县有农家乐20多家, “农家乐”的从业人员仅仅100人, 大多数乡村旅游产业人员服务质量不高, 缺乏服务意识、服务基础知识、服务技巧和技术;旅游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乏旅游专业知识。

三、新常态下龙州县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

(一) 指导思想。按照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 树立“五大理念”, 抢抓时代新机遇, 以“生态立县、旅游旺县”为定位, 以“富民兴边、惠及民生”为目的, “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做到稳中求进、稳中求好。

(二) 具体措施。

1.制定整体规划, 准确定位, 引领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2012年龙州县政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原则, 组织专家和规划设计单位编撰了《龙州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2~2025年) 》, 明确全县旅游发展总体框架。为了进一步规范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聘请专家和规划设计单位编制《龙州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在规划中) 。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 把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同产业布局、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 突出山水文化、壮族民俗、边关风情等特色, 确立不同功能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 打造以休闲度假为主, 民俗文化为辅的乡村生态旅游格局。

2.整合资源、设计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根据龙州现有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知名度, 走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即“政府引导、自主投资、中介管理、市场调控”的“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6]。重点推行四种旅游模式:第一种, 乡村历史遗址和遗迹类型, 指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古乡村环境氛围等旅游资源为主;第二种, 乡村边境风光类型, 以边境线区域内的自然山水风光、边关文化遗址、边境口岸为主, 这些资源具有边缘独特性;第三种, 乡村休闲娱乐类, 主要包括农家乐、渔家乐、家庭旅馆、乡村旅店等资源, 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良的休闲、度假、娱乐等场所设施;第四种, 乡村地文、水文景观类, 在有限的空间中形成了因地制宜的小村落环境, 强烈构造了山野乡村、水域风光所具有的自然恬静的景观意境。但是不管选择哪一种开发模式, 其发展最后的归宿都是“民宿”。“民宿”旅游强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感受, 要的是“不仅养你的眼, 更要占据你的心”的效果。乡村生态旅游只有深得“民宿”的精髓, 才能做成臻品, 经久不衰。

3.打造特色旅游品牌。20世纪30年代的龙州曾经是广西五大旅游名城之一, 仅排在桂林之后;建国后因为政策、国防、交通等因素渐渐衰落, 被人称为“没落的贵族”。今天的龙州正属于旅游文化“复兴”时期, 要打造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贵族式的“雅”、诗境般的“慵”、百年长寿之乡的“慢”, 成为都市人放下身段、放慢脚步、放松心情、净化心灵的休闲养生圣地。如上金乡根村人间仙境, 面积近70公顷, 左江两岸翠竹相依, 农舍小院点缀其中, 农田交错, 环绕四周的山将左江、农舍、农田环抱, 呈“盆地”状, 构成了一幅色彩和谐、仪态万千的原生态山水田园画, 形成了自然资源与农耕文化诗意般的田园牧歌组合体, 是广西区内稀有的“世外桃源”。

4.挖掘本土文化内涵, 增加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底蕴。龙州县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近年来在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中注重挖掘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使旅游和文化不断融合发展。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正冲刺申报2016年世界文化遗产, 有16处岩画点划入遗产区范围, 重点打造了天琴文化、壮族山歌等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通过举行天琴表演、赛龙舟等民俗文化表演展示, 举办具有本土风情的“侬垌节”吸引游客亲身体验、参与互动等活动, 进一步宣传推介了龙州独特的边关风情和民俗文化, 提升了龙州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有中国天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中国长寿之乡、全国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等美誉。

5.旅游营销手段需多样化, 推动生态旅游业信息化建设。在互联网极+条件下, 乡村生态旅游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营销方式, 一方面创建“龙州旅游信息网”和“龙州旅游微信平台”, 利用网络加强对龙州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另一方面邀请区内外旅行商、新闻媒体、知名作家、摄影家、旅游达人到乡村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采风和体验生活, 使龙州的乡村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目前最急缺的乡村旅游APP平台建设, 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已经做到“一站式”的服务, 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APP平台把旅游路线、注意事项、交通指南、饮食住宿、农产品采购等一“网”打尽, 坐享乡村生态旅游带来的优质服务。

6.区域联动, 拓展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前景。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人数暴增, 游客选择最多的国家是韩国、东南亚等周边国家。作为边境重镇, 龙州要发挥国内旅游外大通道的作用, 加强与南宁、北海、百色等区域以及旅行社合作, 将边关历史探秘游、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游、红色文化体验游、壮乡民俗文化体验游、边境户外运动休闲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与南宁、北海、百色等旅游线路串连成线, 进一步融入北部湾大旅游圈。利用“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品牌, 加强与越南高平旅游合作, 开通龙州—越南高平跨国红色自驾游线路。鉴于每年几十万人自驾边关旅游的壮举, 龙州县旅游部门应提早做好应对准备, 精确选址, 做好“自驾房车营地”的规划与建设, 为乡村生态旅游增加亮点。

7.发展交通, 改变“三无” (无高铁、无高速、无机场) 状况, 融入南宁一小时经济圈。未来五年之内打造两条高速路:崇左至水口, 河池—天等—大新—龙州高速路, 改变龙州无高速的历史。湘桂铁路扩能改造 (南宁—崇左—龙州—凭祥) 列入《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重大项目和全区“市市通高铁”工程;龙州通用机场有望列入全区首批30个机场前期推进项目。五年内, 全县境内实现乡镇之间通二级路、村与村之间通水泥路, 保证乡村生态旅游通道畅通无阻。

8.全面实施“人才强旅”战略, 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乡村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目前我国高校培养旅游人才是为城市中的旅行社和星级酒店服务, 没有专门的乡村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 导致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奇缺的状况。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好坏最终取决于旅游人才, 必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第一, 组织编制乡村旅游人才中长期培养计划,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第二, 与旅游专业的高校、中职院校合作, 以定向方式委托培养专业的乡村旅游人才;第三, 出台各类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 吸引各种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来本地区就业;第四, 加强对原住民的培养, 加强旅游职业技能培训, 打造一批有旅游知识、旅游意识、旅游服务技能的从业者, 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

四、结语

乡村生态旅游业源于欧美, 并从发达地区向全球不断扩散辐射;转型中的中国, 有着世界上最广大的旅游市场, 乡村生态旅游业必然成为旅游行业的引领。就人类文明发展的现代性而言, 乡村生态旅游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越是原始生态, 越是绿色产品, 越是文化独特, 今后就越具有竞争力和发展空间。中越边境重镇龙州, 天然具备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的优厚资源, 需合理规划布局、整合各种资源, 积极开拓市场, 打造中越边境乡村生态旅游业的“翘楚”, 成为中越边境经济、贸易、文化、旅游交流汇通的中转站。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总布局之一, 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思想。本文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 以广西边陲重镇崇左市龙州县为例, 探索新常态下广西发展中越边境乡村旅游业的新思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越边境,乡村旅游,新常态,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广西旅游品牌营销新突破:首次微信广告投放启示[EB/OL].搜狐网http://mt.sohu.com/20150804/n418136954.shtml

[2]郑耀星, 刘国平, 张菲菲.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对福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 2013, 7:211~214

[3]邹智深等.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城市化期刊, 2014, 3

[4]潘善环, 粟维斌.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探析[J].广西教育, 2013, 4:116~118

[5]陈幼君.试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2:144~145

[6]孙维维.乡村旅游资源的集约开发与管理[J].循环经济, 2015, 9:44~46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汇报材料 第5篇

根据鲁发《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和德州市委、市政府、平原县委、县政府在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要求,桃园办事处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在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中勇于创新实践,推进工作落实,促进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已创建生态文明乡村53个,比例达82.8%。

一、围绕生产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实现生产发展是生态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为此,桃园办事处一是高度重视辖区内个村庄的农业发展,将县级财政用于“三农”及农村民生的专项拨款全部专款专用,并从办事处财政上划拨一定数量的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农业种养殖产业;二是多粗并举,积极协调,先后建成了占地一万亩的高产示范田和总占地上万亩的经济作物种植园区和禽畜养殖园区,多次迎接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检查与观摩;三是鼓励农民大力发展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组织辖区内农民成立了20余个农业合作社,标准化水平达6%、规模化水平达11%,并与德州市多个农业合作社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四是通过招商引资和扶植本土企业,在辖区7个社区建设了7个产业园区,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和集体经济实力,鼓励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预计2011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7500元,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1%.二、围绕生活宽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桃园办事处围绕“三民”,走出了具有桃园特色的富民道路:一是围绕“利民”,依靠精品园区,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我办事处以“双区同建”为抓手,先后在7个社区建成了7个特色产业园区,引导各社区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及合作经营的方式,在各产业

园区大力发展集约化农牧业,将农民从单一农业逐步引导至工业、加工制造业和蔬菜种植业上来,农民不但能获得土地流转租金或分红,还能在园区内打工拿工资,从而确保了农民“流转土地不失业、换个工作更赚钱”,成功实现了农业农民向产业农民的转变;二是围绕“便民”,优化了村庄交通环境,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水平。2009年,我们以平原县“村村通”工程为契机,实现了辖区内64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公路化,打通了城乡一体化的桥梁,也打通了农民的致富之路。同时我办事处立足实际,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以搭建社区信息平台为载体,使网络、有线电视得以全覆盖,实现了农村的“五通一化”;三是围绕“保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提高农民就业率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区养老保险,实现了我办事处2.7万适龄人群全覆盖,形成了“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大好局面。

三、围绕乡风文明,完善农村社会管理

在大力发展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须同步跟上,为此我办事处始终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工作的关键来抓。一是完善了村庄建设与发展规划,推进了农村住房建设深入发展。2010年,我们先后聘请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院对办事处做了细致的测量测算,在此基础上对办事处总体发展和7个农村社区做了细致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划,实现了村庄建设与发展规划全覆盖;2011年我们按照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农房建设,目前,我办事处共实现了寇坊社区、胜利社区490户群众的拆迁工作,拆迁总面积7.46万平方米,实现了1195户安居楼的开工建设,完成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完成投资1.5亿元,总投资额可达4.5亿元。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村容村貌。一方面大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下乡活动,不断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搞好乡规民约建设,改变俗风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加快各社区文化大院建设进度,建设生态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开办娱乐活动中心、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用优秀的文化占领社区

阵地。三是健全配套公益性、经营性和互助性服务组织,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先后成立互助合作组织20余个,在带领群众开展“三清”、“四改”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围绕村容整洁,构建优美宜居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优美宜居环境,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此我办事处通过四种途径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在各个社区成立环境卫生管理大队,实行“村庄收集、乡镇运输、县城处理”的城乡垃圾集中一体化处理模式;二是大力宣传科学种养,提高农作物和畜牧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降低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与激素的使用,打造田园生态肉鸡、饮马店绿色黄瓜种等有机、绿色品牌8个;三是利用科技、法律、文化下乡平台,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普及沼气和作物秸秆的高效利用,既减少了垃圾排放,又提高了农村资源利用率;四是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充分利用境内荒滩以及沿路、沿河、村庄周围和农田林网带,实现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五是大力引进低耗、高效的二、三产业,坚决遏制了高污染的工业发展,保证了辖区内所有水体水质达标率100%,形成了“沟沟有水、有水即有鱼”的水文环境,实现了办事处“天蓝、水清、人美”的环保目标。

五、围绕管理民主,健全农村组织建设

乡村旅游生态文明 第6篇

一、政府修路,带动旅游产业大发展

张壁村曾荣获“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荣誉。村内的古堡集军事、民俗、宗教、星相于一体,博大精深,弥足珍贵,富有独特而丰富的宗教和民俗文化。早在2007年,该村就被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2009年,在当地政府“大招商、大引资,创优发展环境”战略思想的带动下,张壁村成为了“大招商、大引资”的先行村。为了利用村内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该村通过努力,引进了本地大型企业对村内古堡进行全面保护性开发。2010年政府出资新修了7.5公里旅游道路,2011年又启动了378旅游线路改线工程,形成了更加合理的绵山、张壁旅游线路框架。如今,张壁村旅游业发展迅猛,吸引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

二、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了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

随着张壁村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村民的生产生活也与旅游产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村民的收入来源由最初的农业生产、劳务输出转向了旅游服务及与旅游相关的活动。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村民们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和特色旅游农产品加工业,并以旅游为依托,开办了农家乐饭店。同时,张壁村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现有核桃林2560亩,已有2000多亩到了挂果盛期,500亩为幼苗树。下一步,该村计划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核桃深加工产业为主,建立集观光、采摘、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模式。

三、随着旅游产业的开发,新农村建设更加完善

2011年,为了进一步扩大旅游开发范围,使村内古堡得到更好的保护利用,张壁村在村外建设了住宅新村,安排堡内村民进行迁移。张壁新村建设占地141亩,总投资9700万元,住宅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以单元楼和二层小楼为主,所有住房全部为精装修,可安置村民350户。新村按照“安全、质量、精致、一流”的施工要求,充分体现“古朴、典雅、实用、宜居”的设计理念,村内商铺、道路、管网、花园、学校、文体中心、AAA级公共卫生间、污水处理厂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目前已有部分村民搬进新居,提前享受文化旅游发展带来的城镇化生活。

四、生活在美丽乡村的农民家庭更加和谐,精神生活更加多样化

在巩固“生活富裕、村容整洁”成果的基础上,张壁村开展了“文明乡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文体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占地1000平方米,村民们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大大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五、建设清洁农村,使新农村更加整洁漂亮

张壁村还完善了垃圾收集体系,建造垃圾焚烧炉和垃圾中转站,聘请10名垃圾清运员,新建15个垃圾池,配备了60个垃圾桶及两辆垃圾运输车,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村集体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实行垃圾袋装化,形成垃圾“户集村收、村运村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达到了村庄整齐整洁的效果。

六、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张壁村党支部还经常召开党员大会,发动党员干部起到示范作用;召开座谈会,邀请“三老”(老党员、老干部、老长辈)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上门入户宣传,为群众讲解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做好资源整合的“三结合”工作,即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幸福家庭建设相结合,形成“人人是美丽乡村形象,处处是美丽乡村景点”的良好氛围。

对于今后的打算,张壁村干部群众早已心中有数。

一是打好文化牌,让张壁美得有底气。张壁古堡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打造“美丽乡村”工程的力量之源。他们决心把文化的文章做足,充分挖掘多元文化资源,运用多种手段,丰富文化内涵,创造文化产品,放大文化效应,把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寓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中,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使张壁发展的事事处处都体现出文化气息,让张壁在发展进程中底气十足。

二是打好产业牌,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文化是魂,产业是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丰富旅游产业的内涵,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通过2~3年的建设,将古堡景区打造成以星相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休闲观光、影视动漫为支撑,以黄土高原乡野休闲度假为延伸的AAA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能力达到50万人次。同时,鼓励、扶持新上核桃加工业、绿色种植养殖、传统手工业、农家乐项目,积极引导农民组建旅游服务、造林绿化专业队伍,增强群众的参与度,让旅游产业富有活力,让群众得到实惠,让张壁美在人气。通过一村一品的实施,使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千万元,农民收入翻一番。

三是打好生态牌,让张壁更美丽。依托一村一品工程建设,以核桃干果经济林为基础,在工程管护上下工夫,真正使工程项目成为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完善各种旅游设施,游客在张壁不仅可观光、采摘、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不仅要改变群众的人居环境,而且还要改善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在“十二五”期间,该村计划以建设旅游休闲服务基地为目标,把张壁古堡旅游景点逐步发展成为旅游风景区,同时发展农家乐、生态庄园旅游和观光农业,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乡村旅游生态文明 第7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文化,文化生态,生态失衡,生态建设

乡村发展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党与国家一直高度关注我国乡村的发展问题。自20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战略布局后,2013年2月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指出从乡村的产业布局与文化生态实际出发抓住乡村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从产业联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层面推动农村发展。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范围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与人文风情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与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1]。我国学术界一直重视对旅游开发与乡村文化生态建设之间关系的研究。就文献而言,一是肯定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的贡献。秦红增等[2]指出“乡村旅游是促进文化生态的生产性保护与活态传承的重要手段”。二是从发展模式、规划开发、景观设计、空间重构等方面对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乡村文化生态建设进行了探索。李星明等[3]通过对文化生态系统与旅游规划系统的耦合构建出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陈睿智和董靓[4]指出要结合乡村既有景观要素设计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以发展乡村经济、建设文化生态。三是伴随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进入调适期、过热的旅游业对乡村旅游目的地文化生态建设的负面影响日益显露,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乡村文化生态问题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杜艳[5]指出乡村旅游的不恰当发展会导致乡村文化生态失衡。

中国30多年旅游发展实践也证明,乡村旅游开发在改善乡村地区人居环境、优化乡村地区产业布局,最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乡村传统文化的威胁、乡村社会价值观的遗失等问题,极大危害到乡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文化生态理论为指导,分析乡村旅游开发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探索旅游开发中的乡村文化生态建设路径,无疑对保护乡村文化生态、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开发,最终实现乡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相关理论与分析框架

1.1 相关理论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6]。文化生态理论则是借用生态学的理念以研究文化的结果,由美国文化生态学家斯图尔德于1955年首次提出。斯图尔德开创性地把生态学原理引入文化研究中,发现了文化与环境因果关系,并系统论证了其对于人类社会组织的作用、类型与意义[7]。根据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包括文化的内部生态秩序与外部生态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内部生态秩序是指“以一种类似自然生态的概念,把人类文化的各个部分看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而正是这样互相作用的方式才使得人类的文化历久不衰,导向平衡[8]。外部生态环境则是强调人类的文化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9]。据此,本文中的乡村文化生态,是指乡村文化各要素之间、以及乡村文化与其所处乡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制衡关系。影响乡村文化生态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自然地理环境,二是社会生产方式。实践证明,乡村生产方式越简单就越依赖自然地理环境,乡村发展相应受环境的制约也就越大。而乡村文化生态环境正是这种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与乡村文化融合形成的乡村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的总和。

“乡村文化生态”与“乡村原生态文化”是相互区别但又关联的两个概念。根据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范式,原生态文化是从“原生态”概念衍生出来的对于某些文化形态的表述[10]。就乡村地域而言,乡村原生态文化是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下产生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文化与自然地理的耦合。乡村旅游开发高度依赖乡村的文化自然资源,根本原因在于乡村文化所具有的“原真性”是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吸引物。因此,作为旅游资源的乡村文化从本质上是在一定的乡村文化生态环境下形成的“原生态文化”。

1.2 分析框架

恩格斯将时间与空间视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11]。时空设置作为社会文化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划分、标志和安排,由此成为生活世界的基本结构[12]。据此,本文从“时间”与“空间”两个层面,构建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问题的分析框架(图1)。在时间层面上,提出文化伴随乡村旅游开发的深度而不断积累,伴随旅游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变化,乡村旅游开发推动了乡村文化的变迁。在空间层面上,提出乡村旅游开发改变了乡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自然地理环境,从而改变了乡村的文化生态环境,最终改变了乡村传统的文化生态。由此,乡村旅游开发中乡村文化生态的“失衡”体现在“时间”与“空间”两个层面:在时间层面,乡村旅游开发破坏了乡村传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情,导致乡村传统文化朝着丧失其“原真性”的方向发生变迁。在空间层面上,乡村旅游开发破坏了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却又没有力量建立并维系新的文化生态环境。

2 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生态失衡的表现形态

乡村文化有不可再生性,在乡村文化生态变化的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一旦消逝、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然而在我国乡村各地旅游发展中,这种遗憾已经而且仍在继续发生。

2.1 在时间层面上,乡村传统文化朝着丧失其“原真性”的方向变迁

原生态文化的“原真性”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文化生存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以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为主要内容,而非存在于舞台上的表演;二是文化的主体是普通民众;三是文化的形式质朴,原汁原味[13]。

1)乡村旅游目的地出现了“舞台化”倾向,引发乡村文化真实性问题。我国许多旅游发展后的乡村如同一个“舞台”,旅游从业人员即舞台上的演员,这些从业者在提供旅游服务的过程中,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游客的活动、塑造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认识。因此,旅游的开发往往会促使乡村旅游目的地通过“舞台化”的表现手段将乡村传统文化进行粗浅的展现,以迎合游客的消费需求。如四川省第一批4A级乡村旅游景区——三圣乡红砂村在发展旅游前是一个客家村落,为了激发和满足游客对川西文化的想象,红砂村大量兴建川西民居建筑,将川西文化强行“植入”红砂村。受此误导,游客或将“舞台化”的乡村文化视为“真实”的乡村文化,从而导致“舞台化”的乡村文化挤占乡村传统文化生存空间,使乡村文化失去“真实”存在的基础;或对这种“舞台化”的乡村文化的“原真性”产生质疑,从而无法投入到社区的乡村文化当中去、拒绝消费“舞台化”的旅游商品。两种结果都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商品化危机,极大威胁到乡村的文化生态。

2)乡村旅游目的地出现“飞地化”现象,致使乡村传统文化的主体濒于消失。在我国许多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后,外来投资者占据着旅游业中的经营者地位,占有绝对或者绝大部分的受益权,使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为了投资者的“飞地”。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受资金、技术、能力等因素影响,管理层与报酬高的工作基本由外来投资者从事,他们租赁村民的土地开展旅游接待,以较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聘用当地居民。当地居民大多只能从事低报酬、技术含量低的辅助性工作。并且,由于在就业方面缺乏竞争优势,即使同样的岗位,当地居民的劳动报酬往往低于外来的雇佣劳动力。同时,投资者、雇佣人员、游客涌入乡村后,对旅游消费品、基本生活用品的需求推动了物价上涨、乡村呈现出明显的“卖方市场”。乡村居民在生活、就业双重压力下大量外迁,致使乡村传统文化的主体濒于消失。如对全国第一批4A级乡村旅游景区——三圣乡红砂村调研中发现,“红砂村农家乐三分之二的老板换成了外来人氏”[14]。

3)乡村文化出现了“庸俗化”现象,丧失了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内涵。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为了迎合一小部分游客低俗的娱乐心理,开发出一些落后文化,导致乡村文化的庸俗化。如安徽黄山市一乡村旅游景区重现的“鬼子进村”场景,在这个集体参与的旅游项目中,游客分别扮鬼子、汉奸等。“鬼子进村”旅游项目让历史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歪曲了乡村淳朴的民风,降低了乡村文化的品位,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庸俗化”的表现。此项目引发了绝大多数游客的反感与愤慨,项目开发不满一个月就在的强烈质疑中被叫停。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也出现了旅游商品以假乱真、滥竽充数的现象,亦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庸俗化”的表现。一些乡村旅游接待点用批发自家禽养殖场、饲料喂养生产的鸡场鸡,冒充“自产自销”、“纯谷物喂养”的“土鸡”,高价销售给游客。这种以假乱真、滥竽充数的行为一旦被游客发现,必定引发游客的不信任,导致其对乡村文化的情感疏离。

2.2 在空间层面上,乡村旅游开发破坏了乡村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

乡村文化生态环境既属于一个物质空间范畴、也属于一个人文空间范畴,包含有乡村自然地理环境、乡村文化历史环境两方面因素。乡村旅游开发破坏了乡村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乡村旅游改变了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割裂了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的联系。乡村文化应于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存在,因此从产生到发展、演绎都直接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束缚,直至与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对应匹配的共生关系。目前中国许多地方的乡村旅游开发改变了乡村的物质空间,割裂了乡村文化与乡村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以川西地区林盘旅游开发为例,林盘由农舍、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溪渠小道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组成,是川西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15]。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为了建设景观大道、整理土地修建商业设施,大多在拆除林盘后另外找空地集中修建川西民居风格的村民安置小区,村民安置小区既自住、也接待游客。这样一来,林盘内部由“屋、林、水、田”构成的自然环境被完全破坏,农耕文化赖以存活的自然地理环境被摧毁。乡村旅游在改变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同时,也割裂了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的联系。

2)乡村旅游破坏了乡村文化空间的“场所感”,割裂了乡村文化与乡村历史文化环境的联系。一直以来场所感被视为联系乡村文化与乡村历史文化环境的纽带,因此对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文化空间“场所感”的破坏体现在旅游开发后乡村传统礼俗失去文化隐喻、亲缘关系逐渐淡漠、邻里关系逐渐功利等现象带来的维系乡村归属感力量弥漫功利气息;乡村空间肌理断裂、乡村空间尺度失调、传统建筑风貌丧失等现象导致的乡村空间感力量弱化上。前者例如,传统乡村社会具有祭祀、娱乐和物资交流功能的庙会,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往往被隐去祭祀的意义只保留后两项。然而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内容,祭祀的意义消逝不仅是庙会主要功能的缺失,也意味着乡村民间信仰礼俗意义的丧失,这在一定程度加剧了旅游发展中乡村亲缘关系淡漠、邻里关系功利化等诸多问题。后者譬如,乡村旅游开发拆除川西林盘、集中安置居民,林盘内的溪渠小道被笔直的柏油马路所替代,风貌统一的安置小区沿柏油马路比肩而立。现代主义式的城市规划手法在设计时完全忽视了当地村落原有的空间肌理,以及因此而形成的亲切生活空间[16]。

3 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生态失衡的原因

乡村文化生态系统既建立在相应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上,也在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受到多元因素的影响[17]。因此,乡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原因是多样的。本文把对乡村文化生态失衡置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微观环境中探讨,以寻找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文化生态失衡的原因。

3.1 乡村文化生态系统固有的特性

乡村文化生态系统具有功能性、平衡性、演化性等特质。在功能性方面,我国乡村在旅游发展前大多以农业生产为生计手段,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旅游发展后,乡村建设对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功能需求减弱或者依赖度,乡村文化生态失衡危机加剧。就平衡性而言,乡村文化生态系统本身是开放的,如果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趋于相等,即使有外力干扰,系统结构和功能也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而根据演化性,乡村文化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具有限度。一旦超越了限度,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将降低甚至消失从而导致文化生态失衡[18]。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乡村文化生态失衡,就是超越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限度推动旅游发展所导致的结果。

3.2 乡村旅游开发理念错位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理念的问题,即开发乡村旅游缘由何在。显然,发展乡村旅游并不是简单的追求经济利益,而是为了实现乡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出现的文化生态失衡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开发与保护关系的失衡。体现在乡村旅游开发中,重视物质空间建设而轻乡村发展中应有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延续,由此,割裂了乡村文化与乡村历史文化环境的联系;在建设物质空间时,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忽略乡村自然地理环境对乡村文化的影响,损害了乡村文化存在的空间底板;在乡村文化的产品开发中,重旅游商品的外在形式,轻视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引发乡村旅游目的地舞台化、非地化,乡村文化庸俗化等现象。

3.3 乡村旅游开发技术良莠不齐

乡村旅游开发是对乡村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重新整合过程,这一过程凸显了乡村旅游开发对技术的要求。乡村旅游开发技术良莠不齐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划技术良莠不齐,截止目前,全国甲级、乙级旅游规划机构超过200家、丙级旅游规划机构不计其数,各类旅游规划单位的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0万人[19]。规划机构水平实力不一、从业人员水平不齐、专业性不强,很多机构为了经济利益什么规划都做。二是设计技术良莠不齐,致使村庄出现严重的“景观污染”或“千村一面”现象。而这样简单的符号复制湮没了乡村的文化特色、让众多乡村面貌趋同,极大损害了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对乡村文化生态造成威胁。

3.4 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未能充分参与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既是乡村文化的拥有者,也是乡村文化生态失衡的直接承担者,理应成为乡村文化生态保护的主体。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未能充分参与旅游发展,既体现于缺乏乡村旅游规划的话语权,也体现在不能充分获取乡村旅游带来的利益。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未能充分参与旅游发展与乡村文化生态失衡相互影响。如前文分析,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大量外迁,无形中断了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延续的链条,冲击了乡村传统文化代际传承机制,削弱了乡村文化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另一方面,乡村既是乡村居民的生活家园、也是其精神家园;即使能在乡村以外的地方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乡村居民依然对乡村有着割不断的情感归属。乡村文化生态的恶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乡村居民,尤其是乡村年轻一代,对乡村“家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加剧乡村居民的外迁、进一步刺激乡村文化生态的恶化。

4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生态建设路径

根据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生态建设的问题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应遵循有利于乡村文化传承价值的目标,有效保护乡村原生态特质及其文化空间、创造有利于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乡村文化生态建设。

4.1 树立科学的旅游开发理念,采取合理的旅游开发模式

发展乡村旅游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科学理念,通过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乡村文化生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把乡村全面发展视为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不以破坏乡村原有自然与文化环境为代价谋取乡村旅游经济的增收。二是可以采取“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业有所限制”的“前台—帷幕—后台”旅游开发模式。打造“前台”来“舞台化”展示乡村文化、大规模接待游客;建设“后台”以“真实性”保护乡村文化,只对少部分与后台相关或后台允许进入的人才(如科研者等)开放;设置“帷幕”来分割前台与后台。在许多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这种模式已取得良好效果,可以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尝试,探索乡村文化生态建设路径。

4.2 提升规划和设计水平,提供乡村旅游开发技术支持

乡村旅游开发的技术既包括规划技术,也包括设计技术,良好的开发技术能够为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提升乡村旅游开发的技术水平,一是要提升规划水平。在规划主体上,邀请专业的乡村旅游规划公司、农业领域的专业咨询策划公司或者高级别的综合旅游规划公司承担乡村旅游开发项目。承担规划任务的规划主体也要摸清乡村文化家底,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一村一策”,将乡村文化生态建设融入到乡村旅游开发中去。二是要提升设计水平。如建筑的设计要在生态景观理论和技术指导下,尊重各乡村特色与风貌,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和乡土特色。乡村整体设计要立足于乡村地域范围内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符号,不能简单的复制、抄袭。在乡村设计中彰显乡村文化特色,无疑是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4.3 建立良好的社区参与机制,保障乡村居民的社区参与权利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第8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美丽乡村,建设

1 引言

美好乡村的“美好”主要是指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 其中, 外在美主要包括生态的良好、环境的优美等, 而内在美则主要包括产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以及社会的和谐。但无论是内在美还是外在美, 均需要遵循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等原则, 从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2 科学制定城乡规划,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1 以品牌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 必须要突显出生态主题, 并且还要构建生态品牌意识。美丽乡村作为其所在省市的品牌, 必须要对当地自然条件进行综合的考虑, 以突出美丽乡村特色。通常情况下, 传统的村落几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 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优美的田园景色。基于此, 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与设计工作时, 应当严格遵循现存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 最大限度的保留山地、水乡等风格与特色。此处以某城市为例, 其应当在坚持“最美荔乡”与建造中国版“欧陆小镇”理念的基础上, 采取全区域公园化策略与城乡绿道网建设, 以此来构建宜居城乡。从近几年发展情况来看, 该城市现已成为一个生态之城、活力之都, 并且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游玩, 是真正的“美丽乡村”。

2.2 做好功能区规划建设

(1) 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村庄布局规划与乡村建设规划, 并且还要重点落实村庄布点、新村庄建设与旧村庄改造规划工作, 使其能够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等方面的要求。 (2) 依据农村功能布局情况, 对各个功能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 并且还要明确规定公共服务区等, 从而构建具有农民集中居住区与特色产业园区等功能区域的美丽新农村。

2.3 强化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生活便利、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是美丽乡村的基本表现, 对于美丽乡村优美生态环境的建设, 必须重点做好村庄综合整治工作, 并且还要重视村庄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工作, 以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从古至今, 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图1所示。同时, 在村庄环境综合整合治理过程中, 还需要严格遵循布局科学、设计合理、风格独特的要求, 不断强化农村居住地景观环境建设, 并且还要做好以自然村为单位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以此使得构建的生态型村庄满足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产无害等方面的需求。

3 发展农村生态经济, 夯实美丽乡村基础

3.1 重点发展生态经济

(1) 大力推行生态经济化策略, 并向市场机制中引入生态建设理念。 (2) 积极采用现代化科技与管理措施, 将农村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以满足生态资源经济化要求。 (3) 积极发展以“青山、碧水、农趣”为特色, 有效结合现代文明与乡村特色的旅游休闲经济, 将乡村转换为真正的“生态城”。 (4) 积极发展经济生态化, 并通过改造传统产业生态化的方式, 构建具有高效经济、和谐环境与满足社会需求的农村生态产业。 (5) 实施清洁生产, 推行循环经济, 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与降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程度, 最终满足村域经济生态化需求。

3.2 大力推行都市型高效生态农业

在农村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 生态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能够有效缓解农村资源紧缺问题, 并且还可以大大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价格。同时, 通过建设生态农业, 还可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一定的保护, 进而为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此外, 生态农业还具有维护农业与平衡生态环境的作用, 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进而促进农民长效增收目的的实现。

基于此, 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 必须要重视生态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并且还要鼓励发展有特色、有效益、有前景的生态产业循环环境链, 以构建良好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格局。之后, 还需要依据优质、生态等方面要求, 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当然, 不断优化农业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绿色食品认证体系等也是很重要的, 进而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

对于当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制定与落实, 需要对农产品地区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差异进行全面的考虑, 以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生态产业体系。例如在临近两市绿色产业发展推行过程中, 分别制定了适宜的涵养区生态保护等政策规定, 并鼓励农村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休闲、生态种植等产业, 以生态带动农民致富, 这使得两地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生态旅游等得以迅速发展, 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态得以有效交融, 并且取得了优良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4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提供美丽乡村建设动力

4.1 建立和完善生态规章制度

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 政府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要严格执行农村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等内容, 并且还要坚持“生态为政”的理念, 构建绿色的、高效的、廉洁的行政管理体系, 形成生态文明性政府。例如在生态建设考核机制完善过程中, 某城市积极推行绿色GDP考核制度, 并将单一经济考核转变为了综合考核制度。对于该城市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考核制度, 不仅需要对经济增长情况进行详细的考核, 还要严格考核社会发展, 并且还要按照不同功能区域、不同乡镇生态各方面发展需求, 制定不同的目标与要求, 有效融合生态建设与干部实绩考核, 确保“生态为政”职责得以真正落实。

4.2 建立健全的农村生态恢复及补偿制度

(1) 不断强化生态环境补偿排污收费政策。 (2) 依据美丽乡村建设实际需求, 合理优化环境污染限期治理制度与生态破坏限期恢复制度。 (3) 真正落实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活动的惩罚制度, 并将破坏人员、污染人员恢复、治理已破坏生态系统、环境污染的期限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 制定相应的价值补偿制度, 但需确保其满足生态资源保护、恢复、更新等方面要求, 以确保农村生态资源环境的循环使用。

4.3 构建健全的农村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制度

(1) 构建、落实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 构建、落实农村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制度, 并启动执行听证会制度。 (3) 构建、推行农村环保重大决策事项落实反馈机制。 (4) 构建健全的农村自然资源使用许可制度, 并将其真正运用于所有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的领域。 (5) 逐渐强化政府人员、社会公众生态道德人格培养机制的构建, 并建立完善的生态道德教育制度。 (6) 制定并积极推行农民生态道德监督评价制度, 增强农村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监督, 使得生态文明理念深入美丽乡村建设过程。

5 结语

综上所述, 乡村文化是建设美好乡村的重要基础, 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仅变现为物质生活的满足, 文化精神生活富裕也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通过文化的推广, 不仅能够使得乡村民风更加的淳朴, 还可全面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进而激励全体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此外, 要想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发展, 还必须要确保乡镇文化站所与农家书屋等基础性设施的完备, 并在有效融合我国传统节日与乡土风俗的情况下, 合理传承文化, 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军.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浙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综述[J].今日浙江, 2010 (21) :10~13.

[2]张小超.运用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泉州美丽乡村建设[J].决策与信息旬刊, 2014 (07) :68.

乡村生态旅游竞争战略研究 第9篇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 是可持续发展旅游。乡村生态旅游以农业为基础, 以旅游为媒介, 招来八方宾朋, 不仅为本地区带来大量服务收入, 而且会带来经济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合作机会, 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人才, 同时也有助于培育和开拓市场, 提高当地产品的知名度, 增加销售渠道。

二、巢湖市富硒香生态园简介

安徽巢湖市富硒香生态园占地140公顷, 其中, 山林56公顷, 玉泉湖水面17公顷, 有机稻田67公顷。那里的农、林、山、水、田植被资源丰富, 地形地貌奇特。富硒香生态园在山水环抱之中, 风光绮丽, 秀美宜人。生态园曾是新七师南家山战斗地点, 远离集镇, 周围5公里范围内无污染源。基地内三面环山, 一面临水, 山上拥有野生枣以及野茶等多种水果和珍稀树木, 山间有一口自然泉水, 长年不竭流入山下农田, 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开发有机食品。

依据生态平衡与循环经济理论, 富硒香生态园把有机食品开发作为生态园建设的主导产品, 重点建设以有机香米与有机茶生产为主的118.4公顷的生态生产区;以观光果园、农耕文化展示教育、休闲为主的14公顷的生态观光区;以原生态野生柿、枣与国外松等珍稀树种、桩景为主的7.6公顷的生态供给区。最终将建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 农林业生产与观光旅游完美结合的度假山庄。

三、乡村生态旅游竞争战略

(一) 融入体验, 加强专题旅游产品开发。

“体验经济”一词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于1999年4月在其专著《体验经济》一书中首次提出来。他们认为, 经济发展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时代后, 人们正迈向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将是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一种新的价值源泉。体验要求企业以服务为舞台, 以商品为道具, 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服务产品, 游客花钱购买的是一种经历, 其核心就是从出发点到目的地再回到出发点的这一过程的体验。生态旅游可以旅游服务为舞台, 设计多种主题活动如劳动节专题等, 让游客参与进来, 通过经历与体验, 让游客从中获得精神的放松与娱乐, 并让这种美好体验伴随着游客长久存在。

游客的消费需求是千差万别并不断变化的, 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在采取无差异市场营销的同时, 也应加强对专题生态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 不断丰富产品结构, 并适当采取差异性营销策略, 开发特定市场, 使特色产品与特定市场结合。如, 第一, 开发青少年学生市场。旅游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 开阔眼界, 这种作用已日益得到家长的认同与重视, 因而青少年学生的修学旅游将成为我国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一股潮流与生力军。城市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从未去过乡村, 对农村以及农业生产规律缺乏了解, 并且在金钱物质富裕的条件下不少城市学生沾染了浪费、怕吃苦的劣习, 而乡村则是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与特性的天然课堂;农民的辛勤劳作、勤劳朴实也是对城市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现实素材。依托乡村附近的各类学校进行教育、学习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将具有巨大的潜力。第二, 开发老年市场。城市老年人厌倦了都市车水马龙式的纷扰与嘈杂, 对乡村的“山美、水美、人美、田园风光美”的恬静的乡村生活情有独钟, 同时他们具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和购买力, 可把各类生态园的开发与银发族的养老、度假、休闲旅游相结合。

大众产品与专题产品相结合的产品结构, 无差异性营销与差异性营销相结合的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将为生态园的发展增加客源, 延长逗留时间, 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二) 产业延伸, 建立旅—农—工—贸联动发展模式。

乡村生态旅游具有旅游行业的一般特征:劳动密集型高、关联带动性强、就业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等。这些特征使乡村生态旅游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形成以旅游业为中心的产业链, 可以推动农村产业分工。由乡村生态旅游延伸开的产业链包括:旅店经营、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 甚至包括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超越工业化路径、直接进入一二三产业的新产业形态, 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格局, 发挥生态旅游的乘数效应和拉动功能, 建立旅-农-工-贸联动发展模式。

可以围绕乡村生态旅游这个龙头采取产业化竞争战略:一是发展第三产业, 解决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问题, 兴建旅游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 保证农业产业化实施。二是发展第一产业, 兴建农副产品基地、农业观光基地, 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发展第二产业, 开发各种旅游食品、饮料、纪念品等, 对当地土特产进行深加工、精加工, 力求上规模、上档次, 丰富农业产业化内容。四是发挥旅游的牵线搭桥作用, 让旅游市场带动信息、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 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的引进, 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 建立科研基地, 提高科技含量, 走科技园林之路。

乡村旅游以自然景观为基础, 但是如果在天然大量资源的前提下, 有选择地集中建设某些科研基地, 无疑会增加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美学功能。一是对基地环境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的绿化、美化、净化, 并进行适当的形象包装后对外推介;二是对科研实验设施及生产大棚进行适当改造, 以适应观光旅游的需要;三是增建一些为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 如旅游餐厅、农产品展销厅、农具展示厅、休闲山庄等;四是穿插一些参与性强的休闲娱乐设施和项目, 如烧烤基地、钓鱼走廊及装盆栽花、组培实验等项目;五是要培训一支相应的旅游服务和管理专业队伍。

(四) 合理利用资源, 设施配套, 服务配套, 管理配套。

一般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资金有限, 不可能大量投入去搞景点建设。只有在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生态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文章:

1、转变观念, 注重开发观赏实用型科研项目。

科研和旅游管理人员应加强沟通, 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 开发人们喜爱的、既具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科研项目, 让游客既可观赏, 又可品尝, 有的还可买下带走, 以较低的成本取得较好的效果。此外, 应不断更换作物品种, 引进新、奇、特异的品种, 同时不断变换栽培方式, 使旅游吸引力越来越大, 回头客愈来愈多。

2、配套建设, 不断推出新的旅游服务项目。

企业刚开始开发旅游时, 只有旅游接待部从事专业讲解导游服务, 之后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服务日趋配套。相应成立餐饮部, 开设餐厅、烧烤场及钓鱼台等。成立产品销售部, 开设农产品商场、客房部, 使生态园逐步建成集吃、住、游、乐于一体、服务配套的综合性特色旅游景区。

3、重视管理, 提高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

首先, 建章立制, 制定《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 使权责利落实到人, 奖罚兑现。其次, 狠抓环境卫生管理, 大面积绿化、美化环境, 以优美的环境和优质服务留住客人的心。再次, 建立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标牌, 建设标准的公共卫生间和凉亭、护栏、宣传栏, 设立投诉电话和意见箱, 让游客游得开心、玩得遂心、吃得顺心、住得舒心、购得称心、行得安心, 保持生态旅游持续稳定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含义及意义, 以巢湖市富硒香生态园为例, 论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竞争战略。

美丽乡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综述 第10篇

关键词:美丽乡村,水生态文明,综述

党的十八大再次将“生态文明”写进报告中, 这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再次升华, 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党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民传统上居住分散, 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以农民居住集约化、生产工具机械化、养老保险普及化以及城乡服务一体化等为标志, 在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建设的同时, 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的目标。当前, 美丽乡村建设的任务摆在全国人民面前, 以突出优美的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完整的水生态体系以及具有深厚底蕴的水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水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达到人水和谐的状态, 这也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标志。以水生态文明体系指导美丽乡村建设, 构建美丽乡村建设中水生态文明体系,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美丽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同时, 对全面协调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解决水灾害频发以及水生态恶化等几大水生态问题, 促进农业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居住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美丽乡村水生态文明建设视角探讨国内外当前研究内容和重点, 进一步促进美丽乡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

1 国内外相关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现状

当前, 一个全球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中的水生态问题也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国内外学者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国外学者Fuhrer J等人分析了生物物种以及生物多样性受环境变化的影响问题。通过研究发现, 集约型土地利用方式相对其他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比较小[1]。Adamsa R M等人研究发现食品结构和其他系统可能受到社会生态系统影响, 但是社会生态系统对生态脆弱性和适应性的研究还不确定[2]。张艳会等人认为在相对固定的生态区域, 水生态是水生生物群落与自然水体相互共存、相互依存以及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 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3]。刘建设研究得出在一定水域内所有的生物通过与其生存的水环境相互作用, 并借助于能量流与物质共同作用, 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统一体及水生态系统[4]。韩春研究认为生态文明更多的是指人类遵循大自然客观规律, 尤其尊重人、自然以及社会的和谐共处的客观规律, 在改造物质世界时,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5]。李建中、黄茁等人认为生态文明主要涵盖人类所具有的保护大自然环境, 维护生态安全意识以及系列法律制度, 也涵盖在保持生态平衡、促进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的科学技术, 还涵盖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其中的实际行动, 同时分析了水生态文明的若干子系统, 对水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认为水资源、水生态, 加之社会与经济, 这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水生态文明系统[6]。郭晓勇研究发现, 水生态文明工作主要体现在人们要充分尊重水的自然属性, 尊重水的经济属性以及社会属性的同时, 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节约等一系列工作,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7]。马建华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8]。

2 国内外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发展方向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重视的热点问题, 国外在水生态文明研究方面虽然暂时提法较少, 但是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 确实进行了一定数量的分析和探究。有关生态文明的概念, 作为不同的专家学者对此概念的解释并不一致, 并无统一的定义。有关水生态文明建设定性研究比较多, 定量研究方面的成果相对较少, 我国有关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内容及主题尤其集中在概念、特征、内涵以及对策等方面,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关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深层次研究不够, 在有关建设工作任务路线图及发展思路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因此, 未来需要借助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客观全面地对美丽乡村水生态文明体系进行分析和解剖, 有必要科学构建具有一定价值的美丽乡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3 结论

在当前美丽乡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 从理论上对美丽乡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为进一步科学构建美丽乡村水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打下基础, 从而对全面协调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解决水灾害频发以及水生态恶化等几大水生态问题, 促进农业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居住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为美丽乡村水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研究探明方向。

参考文献

[1]Fuhrer J, Booker F.Ec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ozone:agricultural issues[J].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13, 29 (2-3) :141-154.

[2]Adamsa R M, Horst R L J.directions in air quality research:economic issues[J].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13, 29 (2-3) :289-302.

[3]张艳会, 杨桂山.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研究[J].资源科学, 2014, (6) :6-10.

[4]刘建设.水生态系统及其指标体系[J].中国给水排水, 2007, (6) :19-22.

[5]韩春.太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0.

[6]李建中.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系统思考[J]系统科技, 2011, (1) :38-45.

[7]郭晓勇.水生态文明内涵及外延探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14, 26 (8) :139-142.

乡村旅游生态文明 第11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商品化;真实性;文化生态旅游;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33-04

一、乡村文化变迁:从“诗意栖居之所”到“旅游消费空间”

乡村生活的本质是“遵循着‘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1]。正如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描述的场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不仅可体察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而且能从中悟出人生真谛,这也是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lderlin)所赞美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乡村不仅是人们的劳绩之地,更是诗意地栖居之所。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生活形态由以乡村聚落为主向大规模城市集聚的转变,曾作为人类文明主要载体的乡村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或被城市和工厂侵占,或随着年轻人离去而失去了活力。19世纪后期以后,作为新的社会形态的城市生活也遇上了麻烦,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人际关系淡漠等社会问题使城市居民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人们开始怀疑城市生活的美好性和真实性,自然性的乡村生活价值被人们重新想起,“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一些上流阶层纷纷举家逃离城市而迁往郊区或乡村,以求获得清洁的空气和宁静的生活”[2]。在“逆城市化”潮流下,一批又一批的城市居民带着找回传统生活的愿望进入乡村,他们或重新迁入乡村居住,或到乡村进行短期观光度假。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这样描述20世纪中后期法国乡村的变化[3]:一切似乎都改变了:村庄现代化了,人又多了起来。在某些季节,城市人大量地涌到乡下来……一个拥有20户人家和若干处住宅的村庄可能只有二三户是经营农业的。这样,乡村重新变成一个生活的场所。

〖JP2〗在孟德拉斯看来,如先前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样,“逆城市化”(尤其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给凋落的乡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农民可以改变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转而围绕游客的消费需求开展多样化经营,一些乡村因此重新焕发了生机。这一时期,随着国民休闲权利的增长,旅游消费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生活常态和文化时尚,与温泉、沙滩、海岛等一样,乡村是人们最热衷谈论和消费的时尚符号之一。以英国为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国有近四分之一的农场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4],游客在农场里不仅消费农产品和自然景观,而且也消费文化遗产和旅游服务。市场交易逻辑替代了传统的自然生产逻辑,乡村物质景观、习俗都成为可交易的商品,格林伍德(Greenwood)称之为旅游导致的“文化商品化”[5]。乡村的文化内涵也由此发生转换——由诗意的栖居之所转化为大众化的旅游消费空间。

摘要: 乡村生活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合一,传统乡村是人们的劳绩之地和诗意栖居之所。工业革命摧毁了传统乡村,催生了现代乡村旅游业,乡村日益成为一个商品化的旅游消费空间。寻求真实体验是游客的自然愿望,但过度商品化会导致乡村文化变异,使其失去真实感和活力。文化生态旅游主张“文化生命观”、“均衡发展观”和“社区参与观”,并力求在商品化和真实性之间做到平衡,它可作为一条实现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优选路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商品化;真实性;文化生态旅游;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33-04

一、乡村文化变迁:从“诗意栖居之所”到“旅游消费空间”

乡村生活的本质是“遵循着‘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1]。正如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描述的场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不仅可体察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而且能从中悟出人生真谛,这也是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lderlin)所赞美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乡村不仅是人们的劳绩之地,更是诗意地栖居之所。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生活形态由以乡村聚落为主向大规模城市集聚的转变,曾作为人类文明主要载体的乡村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或被城市和工厂侵占,或随着年轻人离去而失去了活力。19世纪后期以后,作为新的社会形态的城市生活也遇上了麻烦,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人际关系淡漠等社会问题使城市居民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人们开始怀疑城市生活的美好性和真实性,自然性的乡村生活价值被人们重新想起,“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一些上流阶层纷纷举家逃离城市而迁往郊区或乡村,以求获得清洁的空气和宁静的生活”[2]。在“逆城市化”潮流下,一批又一批的城市居民带着找回传统生活的愿望进入乡村,他们或重新迁入乡村居住,或到乡村进行短期观光度假。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这样描述20世纪中后期法国乡村的变化[3]:一切似乎都改变了:村庄现代化了,人又多了起来。在某些季节,城市人大量地涌到乡下来……一个拥有20户人家和若干处住宅的村庄可能只有二三户是经营农业的。这样,乡村重新变成一个生活的场所。

〖JP2〗在孟德拉斯看来,如先前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样,“逆城市化”(尤其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给凋落的乡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农民可以改变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转而围绕游客的消费需求开展多样化经营,一些乡村因此重新焕发了生机。这一时期,随着国民休闲权利的增长,旅游消费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生活常态和文化时尚,与温泉、沙滩、海岛等一样,乡村是人们最热衷谈论和消费的时尚符号之一。以英国为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国有近四分之一的农场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4],游客在农场里不仅消费农产品和自然景观,而且也消费文化遗产和旅游服务。市场交易逻辑替代了传统的自然生产逻辑,乡村物质景观、习俗都成为可交易的商品,格林伍德(Greenwood)称之为旅游导致的“文化商品化”[5]。乡村的文化内涵也由此发生转换——由诗意的栖居之所转化为大众化的旅游消费空间。

摘要: 乡村生活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合一,传统乡村是人们的劳绩之地和诗意栖居之所。工业革命摧毁了传统乡村,催生了现代乡村旅游业,乡村日益成为一个商品化的旅游消费空间。寻求真实体验是游客的自然愿望,但过度商品化会导致乡村文化变异,使其失去真实感和活力。文化生态旅游主张“文化生命观”、“均衡发展观”和“社区参与观”,并力求在商品化和真实性之间做到平衡,它可作为一条实现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优选路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商品化;真实性;文化生态旅游;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33-04

一、乡村文化变迁:从“诗意栖居之所”到“旅游消费空间”

乡村生活的本质是“遵循着‘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1]。正如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描述的场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不仅可体察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而且能从中悟出人生真谛,这也是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lderlin)所赞美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乡村不仅是人们的劳绩之地,更是诗意地栖居之所。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生活形态由以乡村聚落为主向大规模城市集聚的转变,曾作为人类文明主要载体的乡村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或被城市和工厂侵占,或随着年轻人离去而失去了活力。19世纪后期以后,作为新的社会形态的城市生活也遇上了麻烦,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人际关系淡漠等社会问题使城市居民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人们开始怀疑城市生活的美好性和真实性,自然性的乡村生活价值被人们重新想起,“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一些上流阶层纷纷举家逃离城市而迁往郊区或乡村,以求获得清洁的空气和宁静的生活”[2]。在“逆城市化”潮流下,一批又一批的城市居民带着找回传统生活的愿望进入乡村,他们或重新迁入乡村居住,或到乡村进行短期观光度假。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这样描述20世纪中后期法国乡村的变化[3]:一切似乎都改变了:村庄现代化了,人又多了起来。在某些季节,城市人大量地涌到乡下来……一个拥有20户人家和若干处住宅的村庄可能只有二三户是经营农业的。这样,乡村重新变成一个生活的场所。

乡村旅游生态文明 第12篇

1 农村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

1.1 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济基础

农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开展的主要形式, 首先, 农事生产活动开展所依靠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各种生物资源等, 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其次,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人们逐渐的开始关注饮食健康问题, 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种植和生产优质的农产品提供了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保障农产品的种植与生产的安全, 实现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培育, 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有机农产品能够促进农业发展的转型, 提高农场品的市场销量。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政治需要

“三农”问题历来就是我国农村发展关注的重点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被再次提出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如何有效的解决我国“三农”工作在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党研究的重要的课题。 生态文明理念以和谐发展的观点为主, 主张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这一理念符合我国“三农”建设事业的发展规律。 “人与人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民之间的互帮互助, 共同发展, 实现农村良好风气的形成, 有利于和谐农村的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能够促进农民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开展农事生产活动, 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助于保障社会发展的稳定和谐, 为农民实现个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由此可见,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极具现实意义。

1.3 生态文明理念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具有思想指导作用

根据党的十八大有关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 生态文明理念主要以和谐发展理念为主, 结合其他相关的发展理念, 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指明了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乡村的推广普及, 能够帮助农民更加深入的理解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 使其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其自身以及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转变农民的生态价值观, 引导其树立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观念, 以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前提, 在充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

2 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生态破坏现象日益加剧

目前, 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大气资源等都受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 污染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由于频发的农业生产活动导致大量的农业化肥以及农药等渗入地下, 污染土地资源, 同时也有部分流入河流, 对农村的水资源造成了污染。 再者, 农民日常的生活废弃物等处理不当, 生活垃圾没有进行集中的回收处理, 而是被乱丢乱扔, 特别是一些含有重金属的有毒废弃物, 如废电池、体温计等, 以及一些不可降解的白色垃圾, 一旦被废弃, 可能会污染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 给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再者, 工业垃圾以工厂排除的废气、废水等没有达标排放, 加剧了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大气资源的污染。

2.2 农村生态资源逐渐减少

近些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工业化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 农村的许多土地资源被当作工业发展用地, 导致农村耕地面积锐减, 农业发展用地不足, 给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重创, 直接造成了农民收入的减少。 其次, 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建设体系发展不够完善,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时有发生, 例如, 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肆意进行树木采伐, 不仅破坏了森林资源, 还造成了地表的裸露, 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现象严重。

3 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措施

3.1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实现工厂的达标排放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的问题, 需要在我国农村地区大力推进“两型”农业的发展, 减少因农业化肥和农药等的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污染, 加快农业发展的转型, 通过使用有机肥料来取代化肥、减少农药用量等来实现农产品的绿色、无公害种植。 对于生活垃圾要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对于一些污染性较强的资源垃圾要进行及时的集中回收销毁。 要加快实现农村工厂的发展转型, 当地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工厂的排放控制, 实现工业废物、废水、废气达标排放, 防止因工业“三废”排放不达标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3.2 推动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 增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为了更好的保护农村的耕地资源, 保障农业发展的基础, 国家需要加强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合理规划, 全面统筹国土资源开发工作, 根据目前我国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土地利用计划, 实现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 保障最基本的农业用地。 同时, 需要转变农民的生态价值观, 增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引导农民用长远的目光来看问题, 不能仅为了眼前的小利益而去破坏生态环境, 而应该实现农业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再来获得个人经济利益的满足。

综上所述,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保障, 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目前,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大力的推进“两型”农业的发展, 实现工厂的达标排放, 优化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黄克亮, 罗丽云.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J].探求, 2013 (03) :5-12.

[2]王素斋.基于农村生态文明视角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3 (15) :66-67.

上一篇:优化作文下一篇:重要性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