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理论模式研究

2024-05-12

货币理论模式研究(精选5篇)

货币理论模式研究 第1篇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货币主义学派的崛起, 人们对货币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对货币及货币政策感兴趣。作为货币政策核心的货币政策规则自然也备受关注。一国货币当局到底应依据什么样的规则执行自己的货币政策,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盖棺定论式的说法。从19世纪末到现在理论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货币政策规则。近年来, 泰勒规则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领域得到了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和应用。大量的经济学文献介绍和发展了这一规则。本文回顾了自1993年以来, 泰勒规则在理论和实证领域的主要扩展和应用。

1 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 (Taylor rule) 也叫利率规则, 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泰勒在1993年提出的。这一规则表明, 货币政策当局所使用的政策工具 (短期名义利率) 主要对两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敏感: (1) 通货膨胀缺口, 即通货膨胀率与目标通货膨胀率的偏离; (2) 产出缺口偏离百分比, 即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偏离的百分比。模型的具体形式为:

Rt=r¯+πt+α (πt-π*) +βy¯t (1)

y¯t=yt-y*y* (2)

这里Rt是短期名义利率, r¯是长期均衡实际利率, πt是超前4个季度的通货膨胀率, π*是目标通货膨胀率, y*代表潜在产出水平, 即名义量完全灵活条件下的产出水平。y¯t代表实际GDP与潜在水平偏离的百分比。模型平稳的约束条件是α>0。

通常我们把泰勒规则写成如下形式:

Rt=ω+ (1+α) πt+βy¯t (3)

其中ω=r¯-απ*

泰勒规则暗含的央行实际利率目标为:

rt=ω+απt+βy¯t (4)

其中rt=Rt-πt为实际短期利率。

由此可见, 模型平稳的约束条件α>0是必要的, α度量了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央行实际利率变化的边际影响, α>0说明当通货膨胀率上升1个单位, 实际利率上升α个单位, 实际利率的提高抑止了通货膨胀上升, 从而达到平稳经济的目的;α<0说明通货膨胀率上升1个单位, 实际利率下降α个单位, 进而刺激了通货膨胀, 加速了经济的不平稳。

2 泰勒规则的应用及扩展

泰勒规则问世后, 受到了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泰勒规则的优点在于, 简单、易于处理, 并且它从本质上反应了货币当局的行为。因此, 泰勒规则在实证分析领域里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理论界把泰勒规则的扩展称为泰勒类型规则。大量的经济学家运用泰勒类型规则模拟和分析货币当局的政策行为, 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和政策启示。

泰勒规则在实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主要有:

2.1 后顾型 (Backword) 泰勒规则

原始的泰勒规则强调利率对当期通货膨胀缺口和当期产出缺口偏离百分比敏感, 所以有人把原始的泰勒规则也称为当期泰勒规则。在实证分析中经济学家发现用下面的规则来代替原始的泰勒规则是方便的, 即给出了后顾型泰勒规则:

Rt=r¯+α (πt-1-π*) +β (yt-1-y*) (5)

其中πt-1为t-1期的通货膨胀率, yt-1为t-1期的产出。

不言而喻, “后顾”一词的含义是:央行依据t-1期的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来设定t期的利率。

2.2 前瞻 (Forword) 型泰勒规则

由于政策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存在时滞, 为了克服这种滞后影响, 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在制订政策规则时考虑预期因素, 基于这一想法, Clarida、Gali、Gertler (1998) 提出了前瞻型泰勒规则, 具体形式为:

Rt=r¯+α (E[πt+nΩt]-π*) +β (E[ytΩt]-y*] (6)

其中n代表向前预期的时间长度, E代表预期算子, Ωt是央行在t期设定利率时所能获得的全部信息集合。通常情况下把前瞻型泰勒规则写成如下形式:

Rt=η+αE[πt+nΩt]+βE[y˜tΩt] (7)

其中η=r¯-απ*y˜t=yt-y*为产出缺口。

前瞻型泰勒规则暗含的实际利率目标为:

r=rr¯+ (α-1) (E[πt+nΩt]-π*) +β (E[ytΩt]-y*) (8)

其中rr¯=r¯-π*

2.3 动态 (Dynamic) 泰勒规则

Judd和Rudebusch (1998) 用误差修正的方法对泰勒规则进行了改进, 修正后的泰勒规则允许利率进行动态缓慢调整。具体的模型形式如下:

Rt=r¯+πt+α (πt-π*) +β1y˜t+β2y˜t-1 (9)

具体的调整过程为:

ΔRt=κ (Rt-Rt-1) +ρΔRt-1 (10)

系数κ表示对利率设定误差的修正程度, ρ刻画了规则的惯性程度, 体现了调整过程的动态性。

2.4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泰勒规则

汇率渠道是货币政策传递的重要渠道之一, 特别是对那些对外贸易占GDP比重较高的国家来说, 汇率的变化时刻影响着国内经济政策的变化和经济稳定。因此, 为了在政策规则中体现这种汇率效应, Batini, Ball和svesson等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了泰勒规则。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泰勒规则形式为:

Rt=s1πt+s2y˜t+s3et+s4et-1 (11)

这里假定目标通货膨胀率为零, 所以规则中没有截距项。et表示实际汇率, 该规则暗示, 名义利率不仅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敏感, 而且对实际汇率的变化也有反应。当实际汇率上升 (et↑) 时, 名义利率下降, 实际汇率下降 (et↓) 时, 名义利率上升。

2.5 光滑 (Smoothed) 的泰勒规则

以上所介绍的规则都不具有光滑性, 即利率的变动依具体的经济条件可能是剧烈的。然而, 现实中的利率路径都是比较光滑的, 它通常倾向于在一个方向上缓慢地变化。这意味着央行在设定利率时可能考虑了光滑性问题, Sack和Wield证明了这种光滑行为是央行故意引入的。因此在政策规则中引入光滑项是必要的, 关于在利率规则中引入光滑项的一般解释是: (1) 光滑的利率行为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定; (2) 考虑到公众预期的作用, 光滑的利率行为有助于央行建立自身信誉。

光滑的泰勒规则的形式为:

Rt=ω+ (1+α) πt+βy¯t+ρRt-1 (12)

参数ρ的大小刻画了规则的光滑程度, ρ越大规则越光滑。

光滑的前瞻型泰勒规则的形式为:

Rt= (1-ρ) {η+αE[πt+nΩt]+βE[y˜Ωt]}+ρRt-1+υt (13)

这里υt表示随机扰动, 同样参数ρ的大小刻画了规则的光滑程度, ρ越大规则越光滑。Clarida、Gali、Gertle (1998) 给出了可估计的光滑前瞻型泰勒规则形式:

Rt= (1-ρ) η+ (1-ρ) απt+n+ (1-ρ) ηy˜t+ρRt-1+εt (14)

εt=- (1-ρ) {α (πt+n-E[πt+nΩt]) +β (y˜t-E[y˜tΩt]) }+υt (15)

由 (10) 式知εt是通货膨胀预测误差、产出缺口预测误差和外生随机扰动υt的一个线性组合, 且有:E[εtΩt]=0。 (9) 式可以用GMM方法来估计。

3 泰勒规则的估计与稳健性

有两种办法估计泰勒规则。 (1) 运用计量方法来估计; (2) 通过最优化方法来求解。大量的经济学文献用上述两种方法估计了泰勒规则, 结果发现泰勒规则的稳健性不能令人满意。

运用计量方法估计泰勒规则不稳健的原因在于:

3.1 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标或方法度量通货膨胀率和潜在产出水平

到目前为止, 主流的度量通货膨胀率的指标有:CPI、核心CPI、GDP价格折算指数和私人部门平均预期通货膨胀率, 主流的测算潜在产出的方法有:对实际产出进行时间趋势拟合, 对实际产出进行局部线性趋势回归和二次回归, HP滤波等方法。Kozicki (1999) 以美国为例, 用上述指标和方法对泰勒规则进行了估计, 并对估计结果进行了稳健性分析, 结果表明:用不同的指标度量通货膨胀率导致利率设定从0.6%~3.8%不等;用不同的方法测算潜在GDP导致利率设定从0.9%~2.4%不等。

3.2 泰勒规则对数据选择比较敏感

实证分析中有两类数据:Current data和real data, 所谓的current data是经过修改后公布于众的数据, 所谓的real data是未经过修改的原始的统计数据。用不同类型的数据去估计泰勒规则, 结果会产生很大差异。Taylor (1999) 用current data对泰勒规则进行了估计, 结果显示如果联储当时按照泰勒规则的方式设定利率则可以避免70年代的通货膨胀。但是Orphanides (2001) 用real data的估计结果建议, 联储按泰勒规则设定利率不会避免70年代的通货膨胀。

通过最优化方法得到的泰勒规则的稳健性也存在着争议:Levin和Taylor (1999) 研究认为, 泰勒规则对不同的宏观经济模型来说是稳健的。但也有人认为他们所使用的宏观经济模型在本质上没什么差别, 因此他们的结论不足以证明泰勒规则对不同的经济模型是稳健的。后来, Cote (2002) 等人运用加拿大的宏观经济模型重新对泰勒规则进行了稳健性分析, 结果显示, 泰勒规则对不同的宏观经济模型是不稳定的。

4 结束语

以上我们简述了泰勒规则在理论和实证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尽管泰勒规则在具体的实证分析中存在一些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 泰勒规则的提出在货币政策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泰勒规则的问世及随后对这一规则的扩展和争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货币政策理论。特别是在金融创新不断进步, 金融管制日益放松的发展趋势下;在传统的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规则发展受到制约的情况下, 以利率为主要工具的泰勒规则的发展显得格外抢眼。毫无疑问, 泰勒规则的发展已日趋成熟, 但泰勒规则能否在实证和理论上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结果, 还有待于时间和具体的经济条件来验证。

参考文献

[1].钱小安.货币政策规则[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2].Batini, Nicolleta, Richard Harrison and Stephen Mil-lad.Monetary Policy Rules for Open Economics[J].Bank ofEngland, Working Paper, 2000

[3].Clarida, Richard, Jordi Gali, and Mark Gerler.Monetary policy rules:in practice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8, 42:1033~1067

[4].Clarida, Richard, Jordi Gali, and Mark Gerler.TheScience of Monetary Policy:a New Keynesian Perspectiv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9, 37:1661~1707

[5].Hamalainen, Nell.A Survey of Taylor-Type Mone-tary Policy Rules[J].Department of Finance Ministere des Fi-nances Working Paper, 2004

[6].Judd, John P.and Rudebusch, Glenn D..Taylor sRule and the Fed:1970~1997[J].FRBSR Economic re-view, 1998, 3:3~16

[7].Kozicki, Sharon.How Useful Are Taylor Rules forMonetary Policy?[J].Economic Review, Federal ReserveBank of Kansas City, Economic review, 1999, 84:5~33

[8].Taylor, John B.Discretion versus Policy Rules inpractice[J].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on Public Poli-cy, 1993, 39:195~214

货币理论模式研究 第2篇

摘要:估算现金类资产的最佳持有量是企业流动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货币需求理论出发,梳理基于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等三类货币需求的企业现金类资产持有动机,提出了估算现金类资产相对应的财务和经济运行指标,并结合ZJ公司的财务案例,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现金类资产 最佳持有量 货币需求 线性模型估计

在企业资产项目中,现金作为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着其他任何一种资产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现金管理中,对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估算往往存在多个误区,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制造业企业多采用存货模型估计现金需要量,忽视了现金持有的机会成本;第二,服务业企业多以备用金、差旅费、项目垫支等为依据计算现金持有量,未能考虑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第三,企业普遍狭隘地理解现金概念,未能从流动性控制的角度统筹管理货币现金、活期存款以及超短期证券资产①。这些做法一方面可能导致现金持有不足,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也有可能导致现金持有量超过企业实际需要,丧失投资收益。

因此,本文拟在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上,从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三个方面分析企业实际的现金需求,提出要从更为宽广的视角理解现金,应把现金、活期存款以及超短期证券资产视同现金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影响企业现金需求量的具体因素和财务指标,提出企业现金最佳持有量模型,并结合ZJ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一、企业持有现金类资产的需求动机

根据货币理论,企业持有现金类资产是出于三种需求,也即交易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所谓交易需求,是指企业为完成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交易行为而持有的现金,尽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交易活动可以通过非现金形式完成(如转账、账务冲抵),但是,企业的收入和支出往往在时间上并不完全匹配,而且在数量上也不对等。因此,在部分交易场合,企业仍然需要使用现金。并且,企业还需要持有现金来支付零星的经营支出。

企业持有现金类资产的第二种需求被称为预防性需求,这主要是指企业为应付风险或突发情况而持有的现金。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处处充满不确定性,企业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事先难以预料的突发情况,为了保证企业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稳定持续经营,企业需要持有一定现金或变现一部分现金类资产进行预防,这就是预防性的货币需求。

第三种需求为投机性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价格的波动性很大,利率会随着货币供需的变化而起伏,因此,企业所持有的现金可以通过购买货币市场的某些金融产品进行谋利,谨慎的短线投资和合理的资产配置将为企业带来不菲的投资收益,通过这种途径形成的现金类资产实际上已经成为很多企业重要的流动性管理工具。

二、基于货币需求的企业现金类资产最佳持有量测算方法

从以上对三类货币需求的分析来看,企业应把现金、银行活期存款以及在超短期内可以变现的资产纳入现金管理的范围,并根据企业相关财务数据和经济运行环境指标进行持有量估算。本文提出以下企业现金类资产最佳持有量测算方法。

(一)明确与三类货币需求对应的企业现金持有量测算指标

仅仅明确三类货币需求来源,并不能直接测算出企业需要持有多少现金,要定量估计企业现金类资产的最佳持有量,首先必须选择能够体现企业货币需求的定量指标。从交易需求来看,由于这类现金资产主要用于满足日常交易和管理运行,因此,可选取企业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采购额、应付账款、管理费用等指标进行估算。从预防性需求来看,企业持有这类现金资产是用于应对临时性的突发事件,当此类现金不足时,企业不得不寻求外部融资,这将带来额外的融资成本,因此,可选取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作为企业因持有现金不足而导致必须临时融资的成本,以反映企业预防性现金需求。从投机性需求来看,可选择同期金融机构间同业拆借利率、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为企业因持有现金而丧失投资收益的成本(见表1)。

(二)企业现金类资产持有量测算模型

通过对企业持有现金类资产的货币需求分析,建立以下企业现金类资产持有量测算模型。

■(1)

该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C表示企业现金类资产持有量(因变量),解释变量包括三类,其中T为基于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指标,P为基于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指标,S为基于投机性货币需求的指标。α为常数项,ε为随机波动项。将与货币需求相对应的企业现金持有量测度指标代入(1)式,则得到具体的模型形式。

(2)

其中T1i、T2i、T3i、T4i分别表示分期企业年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采购额、应付账款、管理费用。P1i表示按照企业融资类别加权计算的企业综合融资成本,S1i和S2i分别表示同期金融机构间同业拆借利率、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以企业历史数据为回归样本,以最小二乘法估计以上线性方程,可得到企业现金类资产最佳持有量的测算公式。

二、企业现金类资产最佳持有量测算:以ZJ公司为例

ZJ公司是一家电力多种经营企业,主要业务集中在电力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监理等业务,同时兼营电力设备制造、运输等业务种类。由于电力工程业务的特殊性质,ZJ公司的经营情况相对稳定,财务收支具有较强的规律性,现金类资产的持有量也比较大。因此,如何在公司经营过程中选择较为恰当的现金类资产持有水平,最大程度地解决满足业务需求和提高投资收益之间的矛盾,就成为ZJ公司亟待解决的财务实践问题。为此,选取ZJ公司2010—2013年4个会计年度(16个季度)的财务数据和经济运行数据,自变量共包含112个样本数据,通过(2)式得到估计方程。

Ci=47.56+0.000928T1i+0.00373T2i+0.00131T3i

+0.00236T4i+873.23P1i-158.90S1i-492.22S2i+εi (3)

(41.45) (20.91) (9.73) (15.43) (10.99) (6.14) (4.09) (22.01)

R2=0.919 F=198.33

估计结果表明,方程拟合度为0.919,F检验值达到198.33,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所有自变量的T检验值(上式括号内数值)均显著。为对现金类资产最佳持有量进行估测,将ZJ公司2014年第1季度财务数据和经济运行数据代入(3)式,得出ZJ公司该季度最佳现金类资产持有量为598.81万元(包括现金、银行活期存款、理财产品和其他超短期证券资产)。

三、结论和研究展望

基于货币需求的现金类资产持有量估算模型,不仅考虑了企业日常交易和运营管理的现金需求,同时还将企业用于预防突发性情况的现金需求纳入分析;不仅从企业持有现金的直接成本进行估算,还从企业因持有现金而丧失的投资收益这一机会成本视角分析问题,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现金测算方法,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的现金类资产估算量较为全面、准确。但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各个行业的现金需求规律各不相同,因此,本文所提出的现金类资产持有量估算模型,还应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具体特点进行调整,特别是需要把现金的季节性和周期性需求量波动反映出来。

注:

①一般来说将1年作为在财务管理上划分长期和短期的界限,这里的超短期可以理解为1个月以内的期限。

参考文献:

[1]张宇驰,郝洪.财务灵活性视角下公司治理与现金持有量关系[J].会计之友,2014(5)

[2]张军波,周伟滔.动态环境下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与经营业绩关系探究[J].财会通讯,2013(35)

[3]肖明,吴慧香,张群,颜瑞.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3)

[4]肖明,吴慧香.国内外公司现金持有量实证研究述评[J].北京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13(3)

货币理论模式研究 第3篇

一、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马克思认为应该从运动的形式、经历的路线、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货币如何完成此运动这几个方面来考察货币流通速度。马克思把货币流通速度和流通中的货币量作为不同的两个问题来分别讨论, 他认为并不能用流通中的货币量的研究去取代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由于货币的流通是一种随机分散的运动, 它在流通过程中分解为众多个体的买和卖, 货币在流通环节中不断形成买和卖的小循环, 每一件商品都是一个循环的起点, 由于商品的数量极其庞大, 而且他们循环的时间也难以测定, 所以这种循环难以控制和测量, 更何况货币运动不仅反映着商品流通, 而且它自身也在不断流动, 这就使得货币流通速度的计量成为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对此, 他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他认为同一些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流通次数可以用来作为货币流通的速度。因为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是完全不同的,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只有一种, 是具有完全的独占性和排它性的, 但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却有很多种。

马克思提出了货币必要量的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他认为价格、价格的变动、市场中流通的商品数量、同一时间发生的买和卖的次数以及货币流通速度是决定流通手段量的重要因素, 而它们同时又依赖于人口、城乡关系、生产的方式、分工的层次、信用水平以及运输的发展。总而言之, 只要能够影响到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因素基本上都会影响到货币流通速度。

二、西方货币理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1、古典经济学家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1) 威廉·配第 (William Petty) 提出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威廉·配第 (1623—1687) 是最初研究货币流通速度的古典经济经济学家之一。他对英格兰和爱尔兰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 当时的社会财富总量要大于执行货币功能的黄金存量。因此威廉·配第提出了第一个货币流通速度函数。尽管他没有明确地写出函数的代数表达式, 但他对这个函数用文字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认为人们的收入、支付的规模、收入在社会不同阶层的分配、支付的频率以及银行体系的出现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这五种变量中, 支付的频率与货币流通速度为正比关系, 因为支付频率加快意味着支付的周期变短, 因此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变少。支付的规模与货币流通速度为反比关系, 因为对于金额较大的交易所支付的货币, 需要购买者用较长的时间去积累, 所以会造成货币流通速度变慢。收入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关系, 由于存在规模经济, 所以高收入者的货币资产比率要低于低收入者。这使得高收入者更倾向于将货币投入到市场中去, 也就是说, 高收入阶层的货币流通速度要快于低收入阶层, 当收入提高, 高收入阶层比重上升, 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加快。在收入在社会不同阶层的分配方面, 由于不同阶层的人群生活方式并不相同, 导致他们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期的不同, 最终造成他们的货币流通速度不同。

(2) 约翰·洛克 (John Lock) 提出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约翰·洛克 (1632—1704) 对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的研究有重大贡献。首先, 他是将货币需求函数与货币流通速度函数联系起来的第一个经济学家。他认为, 每个人所持有的刚好满足他交易所需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密切相关。其次, 约翰·洛克是将利率引入货币需求函数的第一个经济学家。他将利息率看成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利率上升表示着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增加, 进而造成人们减少手中所持有的货币量, 最终造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当时, 英国经济学界提出了应该设定4%利率上限的提议, 对此他持反对意见。他通过引入了货币流通速度的需求函数来证明自己的见解:一是利率过低会造成黄金流入他国套利, 造成本国的货币短缺。二是利率作为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利率的降低会造成人们持币的机会成本下降, 人们相应增加持币的数量, 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因此, 货币的短缺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会对总需求产生紧缩效应。紧缩的需求最终会导致总产量的减少。三是应该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 因为这样可以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这样有益于社会。货币流通速度变快会相应减少交易所需要的货币量, 但市场中的货币量并未因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快而减少, 那么这些多出的货币量又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交易量。但他犯了一个错误, 他忽略了在封闭的经济体中, 货币存量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会相应地造成等量价格的上涨。

(3) 理查德·坎蒂隆 (Richard Cantillon) 提出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理查德·坎蒂隆 (1680—1734) 是18世纪在货币流通速度函数中引进变量最多的经济学家。他对货币流通速度见解的突出地位源于177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 在当时的理论界, 此论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见解最为全面。他在威廉·配第和约翰·洛克的理论基础上, 补充了货币的窖藏、商业信贷、城市化、物物交换的程度、购置资产的最小货币单位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这几个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变量。其中货币的窖藏、城市化、购置资产的最小货币单位的变化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与货币流通速度呈反方向变化;而物物交换和商业信贷会造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

货币的窖藏表明一些货币被储藏起来, 退出了市场中的流通;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会使人们持币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购置资产的最小货币单位的增加会使人们为了购买某一商品不断聚集手中的货币, 以达到他的最小货币单位。上述的三种情况都造成一部分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一定时期的消失, 减缓了货币流通速度。而商业信贷的产生和发展相应地替代了市场中所需交易的货币, 进而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因此, 理查德·坎蒂隆大致估算出欧洲当时的货币每年的流通速度为9次, 国民收入Y约为租金收入的三倍, 年租金R约为货币存量M的三倍, 那么, 货币流通速度:V= (R/M) × (Y/R) =Y/M=3×3=9, 这个结果略小于配第得出的每年10次的结果。除此之外, 坎蒂隆暗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发展趋势将呈U型, 即货币流通速度先因为经济货币化的原因下降, 而后由于金融创新等货币替代物的出现而上升。尽管坎蒂隆已经非常细致地考察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众多因素, 但在他的研究当中仍忽略了通货膨胀的因素。而到了18世纪末期, 整个西欧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许多经济学家都开始意识到通货膨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4) 享利·桑顿 (Henry Thorton) 提出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享利·桑顿 (1760—1815) 不仅是第一个将通货膨胀预期引入到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家, 而且也是第一个赋予货币作为一切交易媒介的流通手段的定义。他将货币的组成分为纸币、硬币和汇票三种。由于持有这些货币的机会成本和其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关系。在这三种货币中, 持有纸币和硬币不能产生任何利息, 所以持有纸币和硬币会具有较大的机会成本, 因此汇票的流通速度在三者中是最快的。在纸币和硬币的流通速度之间, 硬币更多用于储藏, 因此纸币的流通速度要快于硬币的流通速度。这三种货币流通速度的加权平均值就是市场总的货币流通速度, 如果货币的构成或者构成比例发生变化, 货币流通速度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享利·桑顿认为, 商业信心也会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影响, 当商业信心较高时, 交易和投资性的货币需求增加, 预防性的货币需求减少, 而前者的货币流通速度快于后者, 导致市场的总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反之, 商业信心降低, 预防性的货币需求开始增加, 交易和投资型的货币需求减少, 货币流通速度减慢。除此之外, 享利·桑顿还指出由于金融创新的出现替代和方便了货币的使用, 相应地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而且货币紧缩会刺激金融创新的加速, 最终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 而后抵消了之前的货币紧缩。

(5) 克努特·魏克赛尔 (Knut Wicksell) 提出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克努特·维克塞尔 (1851—1926) 被称为19世纪末在理论界上做出贡献最大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把货币定义为黄金, 把票据和存款作为加快货币流通度的信贷工具。由此, 货币流通速度被认为是黄金平均闲置期的倒数。他认为有五个变量在货币流通速度函数中最为重要。一是企业和居民对货币交易性的需求;二是企业和居民对可能突发的意外事件所作的预防性的货币需求;三是简单贸易信用, 因为信用可以节约货币的需求;四是银行的综合信用, 这个也被克努特·魏克赛尔认为是最重要的变量, 他认为银行信用的好快决定着一定量的黄金所能创造出票据和存款的多少, 而由此所创造出的票据和存款决定着货币流通速度;五是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的差值, 他认为如果差值为负数, 即货币利率小于自然利率, 投资倾向将大于储蓄倾向, 贷款的货币需求就会大于存款的货币供给, 产生了货币缺口, 对此银行必须创造信用媒介来填补这个缺口, 结果就是, 相同的货币存量基础上, 银行创造的信用媒介能够完成更多的交易, 进而造成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

古典经济学家在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中, 基本上都把货币定义为黄金, 把票据和存款仅仅视为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的工具。对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函数并不是用数学方程式的形式给出, 仅仅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古典经济学家大多数都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内是较稳定和不变的, 他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他们研究得出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为后人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简单货币数量论者提出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 货币数量论的影响一度达到了顶峰。费雪、马歇尔以及庇古都是这段时间理论界的顶峰人物, 著名的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就是在当时产生的。

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 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式中, M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指数;T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从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可以看出, 货币数量乘以货币使用次数等于名义收入。费雪认为流通速度V是由社会制度和习惯等因素决定的, 所以在短期内它是固定不变的, 在长期内也比较稳定。同时在充分就业条件下, T作为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总交易量, 其数值也是较为稳定的。而且, 交易方程式还提供了价格变动的一种解释:货币数量的变动造成了价格的变动, 当M发生变动时, P同方向同比例发生变动。费雪认为交易是人们持有货币的主要目的, 交易方程式揭示了名义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人们所持的货币数量。

1917年, 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庇古教授在《货币的价值》一文中, 提出了著名的剑桥方程式:Md=K×P×Y。公式中, Md为货币需求, K为居民持有的现金量和名义收入的比值, P为当时的价格水平, Y为实际收入。因而货币需求Md是人们持有的现金量占名义收入比例和名义收入的函数。在此方程式中, 变量K正好等于交易方程式中的V的倒数, 但表示的含义却不相同, 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 它的倒数为货币的周转周期, 而K是人们以货币形态所持有的现金占总名义收入的比例。剑桥学派认为, 可以作为储藏财富手段的非货币资产的收益率以及预期收益率, 决定着人们意愿持有的货币数量, 所以当这些非货币资产的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发生波动时, K值必然也随之发生波动。

庇古所提出的剑桥方程式, 理论依据源于马歇尔的货币数量论。马歇尔认为, 人们持有货币的时间以及持有货币的数量决定了他们的财富中多大一部分是以货币的形态储藏起来, 同时也决定着货币流通速度的大小。所以货币流通速度会随着人们持有货币的时间以及持有货币的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庇古的货币需求函数, 正是马歇尔货币数量论的数学化。在剑桥方程式中, 因为假定处于一个充分就业的环境, Y被作为一个常数, 且固定不变。那么, 货币的需求的变动就取决于K和P的变动。而K的变动又取决于人们所拥有的货币和非货币的比例形态, 如果人们倾向于以货币形态存储财产, 现金余额会增加, K值相应增大。根据M=KPY, 在M和Y假设固定不变的前提下, P必然会相应减小。这表明居民持有的现金量和名义收入的比值与实际收入的乘积KY和货币需求M成正比关系, 和价格水平P成反比关系。

3、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在凯恩斯学派兴起之前, 货币流通速度大都被认为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西方经济学界中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理论界开始对货币流通速度是固定不变的这一观念提出质疑。凯恩斯主义者指出货币流通速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一个较易波动的变量。

凯恩斯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推翻了古典学派所提出货币流通速度是固定不变的这一观念, 同时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加入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凯恩斯主义在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首先是对货币职能认识的深化, 在货币所具有的价值尺度和交易职能之外, 增加了价值储藏手段的职能;其次认为人们持有货币不仅是为了满足交易的需求, 还有价值储藏的需求。因此, 货币的需求就是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凯恩斯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为:L=L (i, Y) 。其中, L表示货币的需求, 在货币供求达到均衡时L=M, 代入可以得出:。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货币流通速度是实际收入和利率的函数, 由于在现实中, 人们的实际收入是在不断变动的, 而且由于利率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人们对利率的预期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所以货币流通速度也会相应发生变动, 并不是古典学派所说的固定不变。

凯恩斯后继者对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的发展:二战后, 凯恩斯所提出的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理论得到了其后续者的进一步发展, 他们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利率对货币需求进而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方面, 他们在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析中引入了一些其他因素。在交易型的货币需求方面, 一些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例如著名的经济学家鲍莫尔和托宾, 他们从微观个体的持币行为加以分析, 提出了平方根公式, 即, 其中, M表示最优货币平均持有量, tc表示现金和债券之间的交易成本, Y表示收入, r表示利率。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交易性的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 也就是说, 货币流通速度与利率正相关。而且, 随着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发展, 现金和债券之间的交易成本会不断降低, 货币需求相应减少, 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在预防性货币需求理论方面, 惠伦 (Whalen) 从最小持币成本, 持有预防性现金余额的最优数量方面分析, 提出了立方根定律:, 其中, S表示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的变化与货币支出分布的标准差, z表示转换现金的手续费, r表示利率。从公式可以看出, 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与利率负相关, 因此, 货币流通速度与利率正相关。

4、货币学派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现代货币主义的兴起始于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20世纪50年代所提出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认为, 市场上货币量的变动是决定实际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并提出了他的货币需求函数:

其中, Md表示货币需求, P表示价格水平, yp表示恒久性收入, rb表示债券预期回报率, re表示股票预期回报率, πe表示预期物价变动率, rm表示货币的预期收益率。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实际货币需求和恒久性收入正相关, 和债券的预期回报率、股票的预期回报率、预期物价变动率三者各自减去货币的预期收益率所得的差额负相关。

弗里德曼认为, 货币流通速度是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的, 因为根据弗里德曼所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 虽然其他资产的预期回报率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上升, 但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也会因此而上升, 由于货币需求是他们两者差的函数, 两者同时上升, 上升幅度互相抵消, 所以利率的变动造成货币需求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从而也不会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大的影响。而且, 货币需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恒久性收入, 而恒久性收入较为稳定, 所以货币需求的随机波动不大。这就意味着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货币需求, 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也能较为准确的预测。

总之, 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所表明的情况来看, 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内确实存在减缓的趋势, 但这到底是不是一种一般性的规律, 还需要从理论和实际中进一步加以证明。通过上文的综述, 可以大致了解国内外有关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的研究方法、观点。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 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理论界和实际操作部门将会越来越多地关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摘要: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是连接货币供给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出货币流通状况和经济运行质量的好坏, 其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以来, 对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 西方各大流派的著名的经济学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结论, 本文对此进行梳理总结, 以找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货币理论模式研究 第4篇

一、基于Enger-Granger协整理论分析

为分析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选取了1989—2008年的年度数据(表1)。经济增长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货币供给情况分别由M2和金融机构年末贷款来衡量,分别以MS和L来表示。为消除异方差差行,货币供给量M2(MS)、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L)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均采用自然对数形式,分别生成ln MS、ln L和ln GDP三个时间序列。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货币供给量和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具有相同的运动趋势,可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货币供给量M2、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是非平稳变量。为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将引入Enger-Granger协整理论进行分析。它弥补了计量经济模型中动态稳定性假设的不足。协整的概念最早由Engle和Granger在1987年提出,其含义是:尽管每个变量自身是线性增长的,但他们的线性组合确是平稳的。协整关系表达的是两个(多个)线性增长的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反映了序列之间的一种长期动态均衡,组合的结果是这些序列与均衡之间的均衡误差。根据Granger表述定理,如果变量是协整的,则变量之间可以用误差修正模型(ECM)来表述其短期非均衡关系。

注:1989—2007年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

(一)单位根检验

鉴于时间序列可能存在非平稳性,为避免为回归问题,首先对ln GDP和ln MS、ln L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不能拒绝ln GDP、ln MS、ln L含有单位根的原假设,拒绝ln GDP、ln MS、ln L的一阶差分形式含有单位根的假设。因此,ln GDP、ln MS和ln L都是I(1)序列,即自身非平稳,一阶差分后平稳。由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验证经济增长与货币供给量和金融机构贷款额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注:该表检验形式中三项分别表示带有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项,D(ln GDP)和D(ln MS)、D(ln L)表示一阶差分形式。

(二)协整检验

本文运用E—G两步法来检验ln GDP和ln MS、ln L之间的协整关系。若协整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平稳,则协整关系是成立的。首先对ln GDP和ln MS、ln L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其结果为:

对估计的协整回归方程进行检验,ln L的t统计量不显著,因此下面将金融机构贷款余额ln L和货币供给量ln MS合并为一个变量,用MS*表示,意思货币供给的规模。再次进行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下:

Adjusted R2=0.9941,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检验t=56.5149,解释变量的影响也是显著的;模型的显著性检验F=3193.935,说明模型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可见模型比较理想。

对残差et进行单位根检验,其ADF检验结果如表3

注:该表检验形式中三项分别表示带有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项。

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显著水平下,残差et是平稳的,接受ln GDP和MS*之间的协整假设。于是,协整向量为(1.6665,0.4224),误差修正项为:et-1

=(ln GDP-1.6665-0.4224MS*)t-1。可以认为(1)式代表了货币供给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波动关系。

(三)误差修正模型(ECM)

为了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需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以Dln GDP为被解释变量,DMS*和et-1为解释变量,做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下:

从判别系数、t统计量和F统计量等指标,很明显地看出这个模型不太理想。

尝试去除常数项,进行最小二乘估计:

可见在去除常数项后,模型还不理想。对模型进行残差检验,发现存在一阶自相关(ρ1=0.557大于0.5)。

模型的残差检验结果:

在模型中加入DLNGDP和DMS*的滞后项,再次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后估计结果如下:

解释变量的t检验没有通过,剔除DMS*(-1),再次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得到ECM的最后估计结果:

综合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将我国货币供给的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表述为:

长期均衡关系:

短期波动模型: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在做Granger因果检验时,首先必须对LNGDP、MS*两个序列进行ADF检验,经检验LNGDP、Finance都是I(1)序列。对DLNGDP和DFinance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其结果显示为: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DMS*是DLNGDP的Granger原因,呈单向因果关系。

二、模型对现阶段市场货币供给的解释

经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可以得出货币供给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与短期关系,结果显示:ln GDP对MS*的短期弹性为0.1036,长期弹性为0.4224。即我国货币供给量M2和金融机构贷款每增加1%,当前国民经济将增加0.1036%,长期国民经济将增加0.4224%,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且货币供给量M2和金融机构贷款等金融发展指标对经济的长期作用更为明显。货币供给量M2和金融机构贷款的短期效果不明显,可能是由于货币供给量M2和金融机构贷款的经济效果具有滞后效应。国民经济与货币供给量M2和金融机构贷款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货币供给量M2和金融机构贷款的变动是国民经济变动的Granger原因,这种影响是单向的,且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货币供给量和贷款余额均呈现持续增长,根据本文所做出的模型显示,货币的供给在短期内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在长期内将会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1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 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供给规模增加的优势将会不断显现出来,并保证我国经济的增长。当然,在制定宏观政策的同时,还要考虑可能会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尤为重要。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研究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尤为重要。通过Engle-Granger两步法和误差修正模型(ECM)验证了货币供给量、年末贷款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波动关系,并证明其长期的作用更为明显。这对分析和了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货币供给规模,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协整检验

参考文献

[1]4月信贷急跌担忧情绪弥漫,M2创十年新高[EB/OL]:www.stockstar.com.

[2]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1%CPI同比下降0.6%[EB/OL]:http://www.sina.com.cn.

[3]赵卫亚,彭寿康,朱晋.计量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货币理论模式研究 第5篇

一、理论回顾

(一)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为方便分析流通中的货币量问题,完全以金币流通作为假设条件。其论证过程是:(1)商品价格由商品的价值和金的价值所决定,商品带着价格进入流通。(2)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多少黄金来实现它。(3)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领域,黄金留在流通中可以重复使用。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或称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表现在其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中,即: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这一规律表明,流通手段取决于流通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提到:“任何一个期间内当做流通手段发生作用的货币的总量,都一方面由流通商品界的价格总额决定,另一方面由互相对立的流通过程继续进行的速度决定。同量货币能实现那个价格总额多大的部分,就是取决于这种速度。但商品价格总额又视商品的数量和价格而定。这三个因素:价格的变动,待要流通的商品的总量,货币的流通速度,能够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比率发生变动。”

(二)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古典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本身并不存在内在价值,其价值纯粹源于其交换价值,即货币的价值。它是对商品和劳务的实际购买力,货币只是遮掩“实质力量行动的面纱”,或披盖于“经济生活躯体上的外衣”。这种理论思想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在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货币数量说”。相对于货币学派的新货币数量说,古典货币论的货币数量说被称为旧货币数量说。由旧货币数量说发展而来的古典货币数量说主要有以下两种成熟形态。

1.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费雪分析的出发点是一个被称作“货币速度”的概念。货币速度就是货币周转率,即1 美元货币每年用来购买经济中产出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货币速度(V)可以定义为总产量的名义价值(等于名义收入PT,P是价格水平,Y是总产量)除以货币总量(M)。即:

这里的货币是纯粹的交易工具,发挥流通媒介的功能。所谓货币数量不过是一定时期流通的用作交易媒介的货币量,因此交易方程式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

2.剑桥方程式。剑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经济单位在通常情况下所持有的货币量与国民所得保持一个固定或稳定的关系。如果以Q表示实际生产总量,P代表平均物价水平,Md代表货币需求,K代表一个常数即国民所得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例,则:

可见剑桥方程式着眼于货币储藏手段职能,认为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所以通常又被称为现金余额方程式。

(三)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他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3 种动机决定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个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

(四)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学说

弗里德曼给了货币数量说以新的解释,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新货币数量说。他将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归结为财富总额(Y)、债券的预期收益(rb)、股票的预期收益(re)、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rm)和非人力财富对人力财富的比例(W)以及财富所有者对各种财富的嗜好与偏好(U)等。根据以上因素,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综合分析以上货币需求公式的形式以发现,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公式与凯恩斯学派理论以及弗里德曼新货币理论的货币需求公式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这里把它们归为两类,然后再与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分别进行比较。

二、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比较

从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古典货币数量论有着本质区别。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认为货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价值是在进入流通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商品带着价格进入流通。货币的数量取决于交换中的商品数量和价格水平。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货币流通是第二性的。古典货币数量论则持有不同的看法。古典货币数量论以货币名目论为其理论基础,认为在进入流通之前货币没有价值,商品不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其价格由进入流通的货币数量与商品数量的对比来决定。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变化将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化。即货币流通是第一性的,商品流通是第二性的。

虽然二者在理论基础上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它们还是有共同之处的: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与古典货币数量论特别是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在揭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方面是一致的,即货币需求量都是由一国商品的产出量、商品的价格以及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的,二者的形式基本相同。

三、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因此,其公式的表现形式也截然不同。具体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研究的角度不同。马克思把货币作为媒介商品交易的手段,从商品流通对货币需求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问题,因而马克思货币需求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把货币视为资产或财富的持有形式,从货币需求的主体即社会公众持有货币的动机出发研究货币需求问题,因而货币需求不仅包括交易需求,还包括资产需求。其次,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不同。马克思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商品数量、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3 个因素的变动;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把货币需求范围扩大化,认为人们不仅对货币具有需求还对资产的持有具有需求,于是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不仅包括决定交易规模的收入水平,还包括影响人们资产选择行为的利率;在货币学派中对于资产的分类更细,不仅包括股票,还有债券等,因此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还包括各种财富的收益率或报酬率。

它们的相同之处是: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中,货币流通速度与商品数量及价格水平是3 个决定货币需要量的因素;凯恩斯虽然没有把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引入货币需求函数中,但他认为利率作用的最后结果还是反映在货币流通速度上;同凯恩斯一样,弗里德曼也没有把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引入他的货币需求函数,但他在证明其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时指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多变量的函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稳定的。

上一篇:检测与调整论文下一篇:北京加速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