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论文范文

2024-07-26

蚁族论文范文(精选12篇)

蚁族论文 第1篇

在北京郊区的唐家岭,这个城乡结合部,上万的大学毕业生聚集这里,如同蚂蚁一样“高知、弱小、聚居”。北大博士青年学者廉思在两年的时间里和他的团队,对“蚁族”进行了深入调查,写成《蚁族》一书,引起了社会对“蚁族”的关注。

调查显示,“蚁族”九成属于“80后”一代,大都是本科毕业。就业压力是“蚁族”面临的最大问题,自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不太容易,“蚁族”们缺乏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刚从大学毕业竞争力较弱,他们主要从事临时性工作,比如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等,有的甚至处于失业状态。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缺乏稳定的生活保障。

另一方面,“蚁族”的成员基本来自偏远县城和农村地区,为了支付上大学的费用,家里可谓倾尽全力。许多大学生不愿就这样两手空空地回家,他们选择继续待在大城市里,为着一个遥远的成功梦而奋斗。

由于收入低,“蚁族”只能聚居在低生活成本的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两三个人挤一间,最多时七八十人共用一个厕所和厨房,形成独特的“聚居村”。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而在全国,这一群体有上百万的数量。未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蚁族”的人数也势必将继续增加。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已成了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

“蚁族”这个词得到众多“80后”的支持,比起“漂一代”更好地反应了“80后”的尴尬。作为大学扩招的实验品,他们深深体会到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却也不得不背负起沉重梦想,尤其是“80后”中的“穷二代”。

虽然现实很不公,“蚁族”们却没有放弃梦想,渴望在大城市中打拼出自己的一番天地。《蚁族》主编廉思说:“在我眼中,‘蚁族’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奋斗’的真正含义。刚毕业的他们面对生活显得捉襟见肘,但是这些能直面现实、接受现实的年轻人,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他们有自己的理想,而且正在积蓄力量为实现这些理想而奋斗。”

如何走出“蚁族”部落 第2篇

政府应该担当起

“社会守夜人”的职责

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应该担当起“社会守夜人”的职责,动员并联合社会各界,成立专门的“蚁族”救助机构和蚁族问题研究小组,关注“蚁族”。当然,除此之外,还得来点实在的。比如,国家可以参照对待农民工的优惠政策,探讨建立“蚁族”福利宿舍、临时性户口、最低医保、失业保障金、特殊救助资金或福利资金等政策措施,来缓解“蚁族”规模不断扩大、无序积聚所产生的社会隐患。“蚁族”福利宿舍可以通过社会招标或社会捐资、捐赠的形式,建设类似于学生集体宿舍的规范公寓,并配备基本的水电取暖通风设备和宿管人员。

王梅珍: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蚁族”应换换就业眼光,

望眼二三线城市

作为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产物,“蚁族”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当二三线城市发展得更有吸引力的时候,无须动员,他们就会心甘情愿地回到自己的家乡。

有志于创造人生辉煌的“蚁族”青年,不妨换换眼光,变变角度,找到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真正舞台。事实上,二三线城市对急欲实现自己梦想的年轻一代来说,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作为信阳市长,很欢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高校毕业的“蚁族”青年前来创业、就业。“蚁族”受过高等教育,相信他们来到信阳,将在信阳的经济建设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出台相关政策,如设立创业引导基金、提供创业平台和载体、实行技术合作入股、实施税费优惠和重大贡献奖励等,同时,适当提高高科技人才的工资待遇,落实好住房和社会保障,吸引“蚁族”青年创业、就业。

郭瑞民: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市长

在大城市当“蚁族”

不如回家乡当“贵族”

我记得曾经有个名牌大学的学生问我,为什么理科名校的学生都能当大官,文科名校的却不行?我说,这就是毕业的走向问题。理科、工科名校的毕业生,毕业以后都到车间、到工地,得到锻炼成长很快,而文科学生毕业之后都是到大机关、深宅大院,论资排辈,不到四五十岁是干不出成绩的。所以,就业要看准,要经受磨炼,我们本身就是一种现身说法啊。

从人才成长规律来讲,不到艰苦的环境去锻炼,就成长不起来。

大学生的就业各级政府都非常关心,现在山东在校大学生每年有150多万,每年毕业的有50多万人。我希望大学生毕业以后,不要都去挤那几个大城市。宁可在大城市当个“蚁族”,也不愿回到家乡当个“贵族”,这个思想是需要改变的。

姜大明: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

“蚁族”现象凸显教育结构不合理

“蚁族”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就业难和收入低,这既有大学持续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等深层次因素的制约。我们最好不要让“蚁族”群体越来越扩大,这对教育来说是一种悲哀,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打击,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也是一种损伤。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教育产业化发展引发了毕业人数激增以及专业结构不合理等现象,这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

我建议,高校要放缓甚至停止扩招的步子。

王梓的“蚁族”生涯 第3篇

赤手空拳打天下王梓,终究还是依靠父母的帮助才走出“蚁族”部落,内心很有几分无奈,但他算是幸运的,更多的“蚂蚁”还在奋斗中

“蚁族”的热议,让王梓想起了2007年冬天的那碗热腾腾的面条。吃完那碗面条,他与初恋女友分手了。

王梓曾经就是“蚁族”的一员。初恋女友向他提出分手,他并不觉得意外。毕业半年多,自己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肯德基做兼职的那份收入根本无法满足他与女友的日常开销,更不能奢望买房、结婚了。

女友是王梓的同乡兼同学,两人都是武汉人,大学毕业后,他们与几个同学一起在回龙观以北租了一个“小窝”。那套13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被分割成11间“鸽子窝”,每一间小得仅能容下一张床,没有厨房,没有储藏室。

房子是挤了点,但终究是楼房,还有暖气,而且每月房租才130元,这对他们是最大的吸引力。

没住多久,他们发现问题了。由于房间朝北,终日不见阳光,住的人又多,屋里的气味非常难闻。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上厕所经常要排队。为此,他们摸清了周围公厕的位置。此外,交通也不方便,“连公交车都没有,必须花5元钱坐10分钟摩的才能到最近的车站。”王梓说。但为了省那5元钱,他常常小跑半个多小时去挤公交车。

女友多次畅想,一旦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搬出去。而这,几乎成了他们找工作的唯一动力。

事实上,王梓的家境非常好,父亲是家乡某局的副局长,母亲是中学教师。王梓毕业时,父母支持他留京,并有意出资为他在北京买套房。但王梓拒绝了,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北京立足。而女友则一直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应该接受父母的援助。

两个月后,女友找到了一份网站编辑的工作,2000元的月薪足臥比他们欣喜若狂。但王梓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矛盾在两人之间逐渐产生。

校园的爱情很美好,很单纯,也很脆弱,很多校园情侣在走人社会后即分道扬镳。

王梓和女友终究还是分手了。那个冬天,王梓最后一次请女友吃了--碗8元钱的牛肉面。在学校时,他俩经常同吃一碗面,还戏言说,希望他们的未来像《一碗阳春面》里的结局那么美满。然而,生活就是生活,不是小说。

接下来的日子,王梓依然住在那个‘小窝”里,一千人,一边找工作,一边准备考研。

2008年6月,王梓终于熬出了头,他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进入了现在就职的外企,并搬离了那个“鸽子窝”——父母为他在北京中关村附近购买了一套住房,60平方米的小两居,96万元,父母一次性付清。与他一起搬进新居的,还有他现在的老婆。这是王梓“蚁族”期间最大的收获。老婆也曾是那个合租屋里的一员。

如今回想起那段时光,王梓依然有些不寒而栗,“我一度坚持独立,想毕业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城市立足。但是,真的太难了!”

王梓说那段时间之所以能坚持,是因为身边的同龄人给了他力量。“他们很多都是‘80后’甚至‘90后’,他们同样是独生子女,但是。非常能吃苦。”

蚁族:不需怜悯,唯需指引 第4篇

这一部分人群的生活对于“80后”来说并不陌生, 因为周边的同学朋友很多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这一过程。刚刚离校, 没有稳定的工作, 往往选择租住在学校附近房租相对便宜的城中村, 本想着是暂时安顿在这里, 却不想一晃便过去好几年。他们的“蚁巢”——城中村, 往往白日清净, 夜晚喧嚣。一到傍晚, 熙熙攘攘的人群便驻足在村中狭窄泥泞的街道上, 那是下班回来的年轻人在四处觅食。这样的城中村, 蚁族们玩笑地冠之以“小香港”“小上海”之称, 心下却暗暗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个鬼地方。

这一群体, 应该家境都不算富裕——大学毕业, 凡是家里“有办法”的, 无不早早安顿孩子的就业。而蚁族们, 他们的父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将他们送入大学, 如今他们仍然没有成为父母的经济支柱, 而只能凭借一己之力, 妄图在城市中闯出一席立足之地。

或许他们还有些迷茫, 经历了初入社会的艰难磨砺和思想上的务实转变, 日复一日的蚁居生活磨平了他们的棱角和激情, 贫与富、高与低的差距让他们心生挫败和焦虑, 付出与回报的悬殊让他们对自我奋斗的意义产生怀疑, 更让他们感觉原先预想的出头之日越来越遥不可及。

他们会抱怨, 为何我的父母花尽一辈子的积蓄供我上大学, 我却无法回报他们想象中的生活;为何我勤奋了努力了, 却不如那些有个好爸爸的同龄人;为何我吃尽了苦头, 还不如城中村成日打牌的大爷大妈活得滋润?

有媒体将之联系到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发起的一场人生观大讨论。当时杂志刊登了读者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呵, 怎么越走越窄》, 信中, 潘晓说:“有人说, 时代在前进, 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说, 世上有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 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人生的路呵, 怎么越走越窄?”

显然, 当下的蚁族也有类似的感慨。但“80后”其实更为现实。年年扩招使大学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 这一去精英化的过程早已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刻痕, 毕竟现实的接受要比高亢的咏叹要早得多。尽管现实如蚁, 梦想成蝶, 他们仍一路行色匆匆, 或许也会在休息间隙抽空失落, “我们大学生为何沦落到这步田地?”可那又怎样, 他们知道, “生活无力改变, 我们只能努力生存”。

也有人对自己仍坚守在大城市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从而向二三线城市分流。然而, 在社会资源配置和制度建设仍大幅度倾向于大城市的现状下, 恐怕聚集于大城市的蚁族们仍不会散去。

如今, 被称为“蚁族”的这部分大学毕业生, 被认为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三大弱势群体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 他们大部分是“穷二代”“穷三代”, 踩在父辈祖辈们的肩膀上延续奋斗。从本质上, 他们与他们毫无区别, 仍是城市边缘人群, 如我们日常所见到的那些为城市的发展默默贡献自己微薄力量的人——卖菜的小贩、送水的工人……他们通过自己弱小的能力祈望实现自己的价值, 获得美好的生活。

对蚁族来说, 目前的状况只是一个过渡, 未来将会光明灿烂。生活在这边, 而希望在那边。他们无时不期待着离开当下的这个生活驿站, 狂奔向前, 最终融汇到那些边界清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之中。但当下的他们仍处于一条通向光明的黑暗隧道中, 迫切需要指引。

蚁族奋斗语句 第5篇

1、等实在不行了我回沂蒙山陪我妈种树去,当地主,娶个村姑,养条狗,这叫做门墩、胖狗、肥丫头,农夫山泉它有点甜。

2、我和所有准备扎根北京的毕业生一样走出了校门,那一刻我的一切要从零开始了。那天,我看着行李和梦想,涌进了上井村,把自己的身体放在了三百块钱一个月的上铺,而我的心却激荡在北京的上空。

3、10月1日,晴,全国人民都在欢度国庆的时候,而我发出了第一百张简历,我突然发现第一张简历是为了生活的理想而奋斗,到了第一百张的时候是为了生存。北京的地面时时刻刻都在堵车,而车里的人们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而我也在其中拥挤着。没有鱼不渴望遨游大海,也没有人不渴望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我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车到站迎接我的是一份好的工作,好的未来。

4、看你平时老实巴交的,没想到关键时刻还挺肉麻的嘛。

5、你看你,长这么多肉,多麻烦,简称肉麻。

6、人生就像股市,有时候涨,有时候跌,不是说你现在想牛呢,你就能牛。你现在熊呢,不代表你永远都熊。爱情呢,亦然。现在的姑娘,不是全盯着那些创业版吗,现在很少有人再拿青春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去押潜力股了。

7、我一直想做一个为你挡风遮雨的男人,我觉得我能扛起全世界,可是后来我发现,你扛着我呢。

8、这就是一份工作给人家带来的自信和满足。

9、我承认我不能一步登天,但我不能沉底。

10、不管怎么样,你也不能抛弃张晓燕,我突然之间我很羡慕你,你说一个女人能做到不离不弃,同甘共苦。值了,真的。

11、我知道你自尊心强,可是你得记住了,你就是拳头再硬,自尊心再强。你现在没工作,你就等于是趴在了地下,没有人会尊重你,没有。你需要找一个工作,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12、我用不着重新振作,我压根就没趴下,我只是有点着急,有点失望,但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方向,我宁愿艰难的抬起头我向上望,我也绝不会为了混口饭吃给人家涮盘子洗碗去。你们管着这做“高不成,低不就”是吧,可我管这叫沉淀。

13、这跟输赢没有关系,谁没理想啊,这全北京城里塞满理想,可是我问你,把理想放到现实生活中叫什么,就是让你仔细地、理智地想一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过程,没有什么好丢人的,这很正常。

14、我不管那叫奋斗,这叫战斗,为了我的理想和尊严而战。所以我绝不对耷拉个脑袋,我瞅着我自己脚尖我往前走。

15、机会就是这样,你不接着,自然有人接着。

16、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跟晓燕在一块就两字儿,信任。

17、两个人在一块处了七年,不太容易了。而且一个女孩子,把最好的青春年华全给我了,我得对人家仗义。

18、好了,没事了,要是真觉得累了,我养着你。

19、你自己心里脏,别看谁谁都脏啊。

20、别提钱,俗,太俗了,别让钱脏了咱们的梦想。

21、你这简历就别做了,你的经历啊,比你这脸还坎坷。

22、人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可在北京没有人去了解你的性格,只有学历决定命运。所以就要现实点。

23、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衣服贱点没有关系,只要人不贱就行了。再说了,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24、希望,这心里头啊最容易产生的就是希望,可最难承受的是失望,()这承受不住的时候它就是绝望。

25、看开点什么都能过去,熬住了,什么都能成精。

26、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我看你的为人还真没有你的学历高。

27、我哭是因为她说得对,我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可这多么年生活教会我的本事就这些。

28、我说过了吗?那你把它当个屁放了吧。

29、像咱们这种人,唯一值得炫耀的人就是尊严,输什么都不能把尊严给丢了。

30、你也是有尊严的人,不轻易求人,可是为了我你求了孙铁军。我怎么还可能为了我那狭隘的自尊去伤了我的亲人。

31、是爷们就得勇往直前,摔倒了一身泥再爬起来。

32、不,爱情是有价的。一个大学教授找了50对情侣做了一个爱情测试,他提出谁要是能分手,就给他一万块钱,那他当场就受到了鄙视;可当价码抬到十万的时候,很多人动摇了;价码抬到一百万的时候,大多数选择了分手;那我就想,如果价码抬到了一百万或者是一亿的话,恐怕连这个教授他自己都会离婚。

33、那得看那个女孩在我心里是一文不值,还是无价的。

34、饭炒炒就热了,感情炒炒就淡了。

蚁族博尔赫斯 第6篇

读《阿莱夫》的时候,我23岁,刚刚从大学毕业,在一个都市村庄的公寓顶层租住小单间。那个房间只有七八平米,没有厨房,没有厕所,没有暖气,没有空调,除了一张床外什么都没有。而且楼间距很窄,这幢公寓跟那幢公寓相距不到两尺。假如一男一女分别租住在两幢公寓的同一层里,哪天一见钟情,根本不用下楼约会,各自走到楼道尽头,打开窗户就能激吻。

间距这么窄,当然影响采光和通风。对面楼上的房客炒菜,我在屋里就能分辨出他都加了哪些作料。我还记得我租的公寓是声控照明,晚上下班回住处,得对着黑黢黢的楼道猛咳,后来我怀揣一面铜锣,每爬一层就敲一声,哐,一楼亮了,哐,二楼亮了⋯⋯这样敲锣很不雅观,但可以避免把嗓子喊破。

我总觉得博尔赫斯也有过类似的租房经历。那时候我跟《阿莱夫》的主人公一样,喜欢盯着角落使劲看。刚开始,能在阴暗中瞧见一个萤火虫那么大的亮光,很快那亮光变大了,视野变得异常开阔,噪音、异味和内心的烦躁一扫而空,感到自己就像在水面上行走,很爽。爽完了,心就定了,就有了宁静和狂喜,就忘了自己是蚁族。

徐小平:我觉得“蚁族”这个词不好 第7篇

同时, 低收入的弱势学生群体也不要自怜自艾。我大学刚毕业, 也住过地下室、住过违章建筑、住过风雨夜随时可能倒塌、深夜常常有老鼠侵袭的民房。我的无数朋友, 都是从地下室走出来、从集体宿舍走出来、从艰难困苦中走出来的成功者。假如在没有商品房、国家经济都看不到希望的80年代, 我们连个挣钱买房的奋斗目标都没有, 那么今日青年, 至少有无数不同价格层次的住房可以作为对自己的奋斗激励之一, 当然, 我指的是大家可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可以追求!

低收入可能变高, 高收入可能变低;小公司可能变大, 大公司可能变小, 甚至变无。市场经济时代一切都在变动。弱势大学生也并非一成不变, 他们中间必将走出未来的俞敏洪、未来的牛根生——他们两位当年其实也属于这一族群!

我不喜欢“蚁族”这个词, 但既然你已经被人称之为“蚁族”, 你更要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 发扬蚂蚁契而不舍、团结协作的精神, 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事业前途。在这个时代, 凡是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开动商业脑筋的人, 都有机会成功。

最后, 我呼吁社会要为弱势大学生群体创造机会、创造条件、提供关怀。让他们在艰苦奋斗的路上, 充满温暖, 充满信心, 充满被爱的感觉。

过度热炒“蚁族”无助年轻人发展 第8篇

毕业生就业难, 其生存状态更令人心酸。从一系列“蚁居“、”蜗居“、”蛋居“、”柜居”等无奈的“创意穴居”中便可管窥一斑。个一有趣的现象与, 是“蚁族“、”蜗居”相伴的, 是昔“日天之骄子“、”小太阳“、”小皇帝“、”会社精英等”通向远大前程的好美词语。这种反差有“点望梅止渴”的意味, 指向远方期的望越高对, 现的实望失越大“。知识改命变运“、”读书脱贫曾”是经现在也依旧是很多“蚁族”怀揣象牙塔之梦的精神梁脊如, 今梦, 想似乎正成为一地碎片。

关心“蚁族”当然没有错, 这是社会的短板, 他们的生存愿景会社与现实题问切密相关。但有人将“蚁族”问题“妖魔化”认, 为是这中国特色体的制之弊。其, 实西方发达国家在其城市进化程中, 存也在着大量年轻的人“蚁居现”象, 纽约、东京首、尔都曾因年轻人住宅空间紧张爆发示威游行。还有人过度渲染“蚁族”的代际问题事, 实上在, 任何社会中都应该承认先赋地位对体个展发的影响这, 种系关不言自明。

如果说今天中国刚刚起步奋斗的年轻人有何特殊之处的话, 一是其数量的增速和规模, 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中国龄年在20岁至25岁的年轻, 人现增已加到1.23亿, 比4年前增加约1700万;是二教育大众化使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发生巨大转变这, 种高速转型期的巨大落差是许多国家没有的。

有人将“蚁族”题问归咎于教育大众化。其实, 教育大众化本身没有太大题问, 它带来了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高这, 些大学生本应是中国各地推动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未来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型力生的军。题问在于, 现阶段哪有这么多和“高技科“、”高知识”相匹配的岗位?说到底是产业结构没有调整好, 而教育部门“高估”了国家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仍是劳动密集型导向的产业模式缺, 少足够的“高端”岗位。怎样的产结业构决定了怎样的位岗供给, 怎样的岗位供给造就了怎样“的蚁居形”态。

度过热“炒蚁族等”概念并没有太大意义这, 种情绪渲染无益于年轻人的个人发展, 也无益于形成理性包容的社会心态。我更愿意追问“蚁族”到哪里去“, 蚁族”会不会像“官二代“、”富二代一”样也有惯性也、“会世袭”?如果通过斗奋、努力, 明天能够成功地“金蝉脱壳, ”即便今天甘心做个默默的小蚂蚁又, 有么什干系?

蚁族论文 第9篇

唐家岭是北京最大的“蚁族”聚居地, 聚集了大约6万租户, 其中70%为大学生。对于这些被戏称为“三高” (高学历、承受高房价、承受高额医疗费) 和“三无” (无体面工作、无房子、无家庭温暖) 的“蚁族”群体和其他弱势群体来说, 即便房价很低, 他们也没有能力购买。怀揣着梦想的他们, 多么希冀全社会的肯定与关爱。然而整天饥饱无常、居无保障, 难免他们对社会有些怨言, 让其理解和融入社会也比较难做到。而加大保障房里的公租房和廉租房建设, 便是缓解他们 (包括其他弱势群体) 现实困境的最好办法。李勤代表今年的提案, 彰显了社会对“蚁族”及其他弱势群体的包容情怀。

长期进行“蚁族”研究的专家廉思认为, 蚁族比“漂”这个概念更贴切地表达出人们的一种状态:孤立无援, 没有尽头, 人处于一种“被抛”的境地。它反映出“80后”一代的集体焦虑, 这种焦虑, 深深根植于当下转型社会的矛盾纠结之中。好似国家越强大, 人们的渺小感越强烈似的。这说明, “蚁族”现象 (包括弱势群体现象、边缘化现象等) 凸显的是社会在机会上的不平等现象。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中指出:“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 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在上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中, 机会公平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意义。因为目前的中国, 消除机会上的不平等, 已成为解决社会各种不平等问题的肯綮之所在。

“包容性增长”是一年来被社会和学界广为关注的一种发展理念。亚洲开发银行首先提出了“包容性增长”概念, 并在《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一书中把“包容性增长”界定为机会平等的增长。认为这种增长理念既强调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与其他发展机会, 同时又强调发展机会的平等。这一界定是在分析产生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的。该书从政策制定的视角, 将产生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甄别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背景或所处环境 (individual circumstances) 的不同, 另一类则是个人的努力与勤奋程度 (individual efforts) 的不同。”这一分类使得人们能够区分“机会的不平等 (inequality in opportunities) ”和“结果的不平等 (inequality in outcomes) ”这两个相关而又具有重要差别的概念。机会 (包括就业、受教育、接受基本医疗服务等) 的不平等通常是由个人背景或所处环境 (如家庭财富与权势、社会关系、宗教信仰、肤色、性别、所处的地理环境、所工作的行业等) 不同所造成, 反映的大多是制度缺陷、市场失灵或政策失误, 它最终会造成结果的不平等。这是不可接受的, 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消除;而结果 (如收入) 的不平等除了一部分反映机会的不平等, 还有的则是由个人努力和勤奋程度所造成, 反映的是市场机制的酬勤罚懒, 是良好的激励机制起作用的表现, 这是可以接受的, 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所必不可少的。在上述界定的基础上, 该书认为, 机会平等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 而强调机会平等就是要通过消除由个人背景或所处环境的不同所造成的机会不平等, 从而缩小结果的不平等。亚行有经济学家也指出, 一方面, 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基础之上, 只有通过增长才能创造就业及其他发展机会;另一方面, 和谐社会需要提供充足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并保证享受这些服务和设施的机会均等, 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够获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这就是包容性增长战略的实质所在”。

不言而喻, “蚁族”们所缺少的, 大多是因制度缺陷、市场失灵或政策失误所造成的不平等, 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是须要社会高度关注、国家和政府尽力解决的。正如廉思先生所指出的, 要让没有机会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知识青年在时代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他们虽然在体制外, 但仍能保持对体制的高度认可;让他们不会因为生活的种种不如意, 对整个制度的合法性产生质疑;让他们存有中国梦, 成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以上这些, 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 不能单就大学生就业问题谈就业问题, 单就高等教育问题谈高等教育问题, 必须站在整个中国知识青年未来发展的高度上, 通盘考虑。在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下, 重新定位大学毕业生, 重新制定关于知识青年的方针政策。

面对“蚁族”这类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 面对他们毕业后暂时没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蜗居的现实境遇, 有关部门要拿出实际行动, 围绕户籍改革、房地产市场调控、大学生就业、社会公平与和谐等问题, 促使“蚁族”们 (乃至所有弱势群体) 在机会上获得公平待遇, 使他们走向梦想的路更平坦一些, 保障其体面的、有尊严的基本生活, 帮助和引导他们满怀信心地融入社会。这是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摘要:怀揣梦想的“蚁族”们, 希冀社会的肯定与关爱。“蚁族”们所缺少的, 大多是因制度缺陷、市场失灵或政策失误所造成的机会上的不平等。这是不可接受的, 是需要社会高度关注、国家和政府尽力解决的。

关键词:“蚁族”,机会平等,政府责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 《人民日报》2010年9月17日。

[2]、林毅夫等:《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年版。

[3]、袁蓉君:《中外专家认为中国应重视包容性增长》, 《金融时报》2007年8月10日。

“蚁族”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思考 第10篇

关键词:蚁族,档案管理,对策

“蚁族”是指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后没有高收入的工作, 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 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 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 他们没钱租房子, 更没钱买房子, 只能居住集体宿舍。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再加上我国就业形势变化、房价过高、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原因, “蚁族”人数正在逐年增加。

一、大学生的档案及管理现状

学生档案是学生从录取到毕业在学校期间形成的第一手资料, 涵盖了学生德、智、体及家庭情况、经济情况等各方面的资料, 档案内容一般包括:新生录取册、学生成绩单、学籍表、各种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入团入党材料以及毕业生登记表等, 种类多, 流动性强, 详细记录了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 全面、真实地反映他们的成长过程和相关情况, 对大学生以后的工作录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 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按照学生档案管理的规定, 毕业后如果学生已经找到用工单位, 并且可以接受档案的, 学校会把这部分档案直接转给用工单位;对于还没有找到就业单位或者就业单位不接受档案的, 一般会把学生档案转到学生原户籍所在地, 也有个别学生申请, 可以把档案保留在学校一定期限。

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档案分散在各部门, 如:招生办、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实训中心、各院系中, 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中学生档案没有作为一个专门的科目来进行分类, 学生档案也分别在教学档案、党群档案中归类, 以上种种情况都造成了学生学校期间档案归档的复杂性。由于这些档案分散在不同的部门, 如果在学生毕业时没有及时的归档整理, 时间久了以后, 有可能会造成学生档案的丢失或不完整。

二、“蚁族”现象给大学生档案管理带来的冲击

由于“蚁族”毕业踏入社会后, 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 所以要面对就业、生活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 这些学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存, 所以对档案的管理无暇顾及, 等多年后在职称评审、购房等事务中需要档案时, 往往不知道档案存放在哪里。造成这种情况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就业市场化以来, 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一年比一年严峻, 特别是2007年-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对我国就业市场也造成一定冲击, 企业用人需求减缓, 经济增长速度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也相应减弱, 造成毕业生一时很难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按相关规定, 大学生毕业后经个人申请, 档案可以在学校寄放两年。于是一些尚未落实工作单位或选择到非户口所在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便将档案留在学校, 却在日后的工作变动中无暇顾及档案, 这一类人群在“弃档族”中所占比重较大。

(二)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劳动用工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注重的是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不是档案怎么样, 因此, 这些学生在外谋职只需带上毕业证及相关证书就行了。对于他们来说, 最重要的是如何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获得一份高收入, 档案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且, 他们也清楚档案存放在人才服务中心或原单位, 即便是永远不来交费, 也没人敢毁掉, 正因为这一点, 存档的大学生也自然懒得去“理睬”它, 因而产生了大量“弃档”。

(三) “不满意就跳槽”已经成为学生就业中的普遍现象, 这些学生在跳槽时与原用工单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纠纷, 有些用工单位会故意刁难扣押学生的档案, 而这些学生又没有能力解决这些棘手问题, 使他们最终选择放弃个人档案。造成大量的“弃档”、“死档”。

由于“蚁族”面临的很多实际问题自身又没有能力解决, 在客观和主观上造成了大量的学生档案成为了“弃档”“死档”, 对学生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实际工作中, 曾经遇到有时毕业生因职称、落户问题返校查找档案会跑多个部门, 甚至他们连上哪个部门找自己的档案都不知道。为更好的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有必要为这些“蚁族”学生的档案管理建立一种新的模式。

三、“蚁族”大学生档案管理模式思考

由于造成“蚁族”学生“弃档”因素很多, 从学校层面来讲, 做好学校内“蚁族”档案的管理是义不容辞的也是可行的。

(一) 单独设立“蚁族”档案:对于毕业后档案资料没有及时转入工作单位的往届生, 进一步完善学生档案资料的收集, 把分散在各部门的有关学习经历、培训情况、考核情况、个人能力、性格特征、工作特长及诚信记录等方面信息及时收集整理, 完善学生档案的内容, 并制定专门的人员, 对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便于日后便捷查找等。

(二) 进一步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 建立“蚁族”存档人员基本信息统计制度和定期分析制度, 研究分析“蚁族”基本情况, 掌握“蚁族”的数量、专业、分布和流向等方面的信息, 提高“蚁族”人事档案的使用价值, 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三) 加强对在校学生的人事档案重要性的教育, 特别要提醒大学毕业生, 如落实了工作, 且工作单位具有人事管理权, 应将档案转到该单位;工作单位如不具备人事管理权, 应将人事档案放到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务中心委托管理。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生, 人事档案将回转到生源所在地的人事部门, 应按照相关规定, 及时办理毕业报到手续, 并把档案转人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保存。

“蚁族”正处于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期, “蚁族”现象所反映的不仅是住房问题和就业问题, 而是“转型时代”的结构型问题, “蚁族”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校、社会和个人具有历史保存价值, 高校有责任和义务管理好这些“蚁族”档案, 从档案方面给他们以帮助, 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袁慎芝, 张居永.蚁族问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蚁族”:生活之下,生存之上 第11篇

观察:

城市边缘的窘迫生活

小月河位于北四环外、八达岭高速以西的一片城乡接合部,是数万名大学毕业生聚居的村落,这些年轻人大多是“80后”,他们毕业后不愿告别繁华的北京,于是怀揣梦想,苦苦奋斗于斯,他们被称为“蚁族”。

杨珊珊算得上是小月河的“老人”了。杨珊珊不知道这个奇怪的名词,但她已经在这里住了将近四年,知道有关小月河的一些传闻。比如,演员王宝强当年“北漂”时也在小月河住过,他可能是现在最有名的“小月河人”。小月河主营学生公寓的物业公司有八家左右,他们经营的建筑物多为每栋两三层的小楼,一楼住男生,二楼以上住女生,顶层有自习教室,像最普通的大学宿舍,只需登记身份证号码,交钱就行了,半年的租金需要1 500元。住在这里也不容易,因为杨珊珊在一家私企工作,月薪1200元。

杨珊珊工作并不快乐,她曾经几次在电话里失声痛哭,告诉在湖南农村的父母自己想回湖南工作。“可是爸爸严厉责备我,希望我怎么着也得在北京坚持下去。他觉得我能来北京是光耀门庭的事情。”不过,住在小月河,杨珊珊觉得最缺少的不是文凭,不是北京人的身份,而是“安全感”。

与杨珊珊同龄的陈华是安徽人,1980年生,2001年来京,在中央党校读工商管理专业。他住的房间只有五六平方米,一张双层床,上铺堆杂物,下铺睡人。旁边还能放下一张电脑桌,但桌上没有电脑,只有几本书、两支笛子和一支箫。

陳华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私营教育培训机构,他要向北京各类公司的管理人员推销培训课程。这些公司高管很难见面,推销的主要方式是打电话,陈华每天打一百多个电话,常常是话还没说完,对方就直接挂断。工作地点在劲松,每天上班要斜穿整座城,倒三四趟公交车,往返约六个小时。工作时间和报酬都很有规律: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八点半赶到公司,底薪800元另加提成,没有三险。

与杨珊珊、陈华相比,郑章军算是“有钱人”了。郑章军生于1982年,内蒙古赤峰人,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现在一家国企做软件工程师,月薪5 000元。但是他说,就算有了钱,也不会为结婚而买房。郑章军认为,钱要用来开自己的软件公司,让钱生钱。要是买了房子,干事业的梦想便化为泡影。

2006年夏天来到这里,郑章军对小月河的第一印象只有两个字:蟑螂。住下的第一个晚上,就听见有人砰砰敲门。开门见是对面住的女生。女生说她屋里有很多蟑螂,害怕。郑章军就让她留宿了一晚。蟑螂多到什么程度?某天早上醒来,睡在郑章军下铺的青年觉得鼻子堵得难受,一挖,挖出来一只……

北京大学博士后廉思牵头完成了一项“蚁族”现象大型社会调查,这项调查有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百余名研究生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高校云集的大中城市存在大量“蚁族”,主要分布在城乡接合部,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较高的智商和知识水平;他们又是像农民工一样的困难群体,游离在城市边缘,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

对话:

青春为何停靠“蜗居”

2009年9月,北京大学博士后廉思的调查实录《蚁族》出版,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蚁族”这个新词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有人惊叹:“原来我们就是‘蚁族’!”也有人开始思考:原来还有这么一群“蚁族”。中国青年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廉思。

中国青年报:“蚁族”是个比喻,你能否给这一边缘青年群体画一个像?

廉思:如果让我来给这一群体画像,他们绝大多数是“80后”,收入不高,生活拮据,工作不稳定。具体来说,他们有的毕业于名牌高校,但更多来自地方和民办高校;拿着1 000元左右的工资,租着每月300元的床位,每天吃两顿饭,到工作单位要坐两个小时以上的公交车。绝大多数从事保险推销、餐饮服务、电子器材销售等低收入工作。有的完全处于失业状态。

中国青年报:你的团队曾对这一群体进行过问卷调查,是否有一些数量上的精确表述?

廉思:根据我们对546份有效问卷的统计,“蚁族”群体的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以毕业5年内的大学毕业生为主,税前月平均收入主要集中在1 000~2 500元。同时,“蚁族”的基本生活消费相对较低,每月的房租平均为377元,饭费为529元,月均花费总计1 676元。多数被调查者都处于收支平衡或略有结余的状态。就工作单位来讲,“蚁族”大部分成员(89%)任职于私、民营企业;其中有16.5%的群体成员的工作单位性质为个体经营。有32.3%的调查对象并没有与工作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36.4%没有“三险”的保障。

中国青年报:他们大都来自哪里?

廉思:被访者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最多,大部分系外地高校毕业后到北京找工作。从户籍来看,绝大多数人来自农村或者县城,但多数通过升学取得了城镇户口,又以外地城镇户口为主。

中国青年报:“蚁族”到底有多少人?

廉思: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课题组研究表明,仅北京地区保守估计就有10万人以上。此外,上海、武汉、广州、西安等大城市也都大规模存在这一群体。

中国青年报:他们为什么要聚居呢?

廉思:现有的“聚居村”所在地房租低廉、交通便利,同学、老乡相对集中,群体间容易形成认同感。此外,由于环城带地区交通便捷,生活成本低廉,可开发利用土地相对较多,开发建设速度加快,就业、创业机会相对较多,加之这些地区大量合法和违法建设的出租房屋,使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此落脚成为可能,因而形成聚居。

追问:

他们为何沦为“蚁族”

“蚁族”只是一个新名词,并非新现象。但是,随着这几年就业形势的日趋紧张,大学毕业生首次工资收入日益下降,竟然出现了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的现象。而同一时期,大城市房价疯狂上升,城市租房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租方市场,从而拉高了房租价格。一降一升的后果是导致了“蚁族”群体的扩大。那些刚刚上班不久的人,还依然租住在“狭小、低廉、简陋、不安全”的“蚁穴”里。所以,蚁族现象日益突出,并逐渐成长为一个百万级数量的群体。

“蚁族”的出现,当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时空背景。首先是大都市机会与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大城市的就业吸引力超乎想象地大。这种不均衡的后果就是让中小城市、乡村地区的“就业洼地效应”相对突出,在人口红利的巨大推动之下,中国的大城市呈现了异乎寻常的活力,塑造出一副发达的表象。而这种表象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就是一种人生发展机遇的“具象之地”。在人口流动量巨大的大城市,工资收入、住房价格、租房价格日新月异,因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后果出现了上述的“蚁族”人口的上升趋势。

另外,蚁族人口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条件本就不好的家庭,况且按照中国的“社会资本”积累路径看,这些家庭条件不好的青年大学生们在老家也会觉得没有“关系、人脉”而找不到体面的工作,从而不得不要到相对靠本事谋生的“大都市”就业。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刚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是偏远地区来到大城市的大学生必然加入到了城市蚁族行列。而当今的本科学历日益大众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寻找工作,毕竟家境条件好的学生数量有限,很大一部分条件不好或者一般的学生只能忍受着“劳其筋骨”的“蚁族”生活。

归根结底,大都市的高度竞争、高涨的房价,低廉的工资,底层的家境,“两高两低”状况导致了大都市“蚁族”的蓬勃生长。

思考:

警惕蜗居里的危机

“蚁族”的特征之一便是“蜗居”。蚂蚁和蜗牛,都是动物界的相对弱势群体。蜗居的“蚁族”们,在空间上塑造了中国大城市的“白领贫民窟”。

白领贫民窟,便是指那些由“蚁族”群居而成的社区。因为“蚁族”大凡也都能干着白领型的工作,诸如保险业务员、市场营销者、广告设计、公司普通文员等。但他们聚居的地方因为价格低廉而不得不享受“狭仄的、简陋的、拥挤的、非人道的”改装公寓。据说北京的天通苑竟然有一套房子里面住了三十几个租客,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等地也到处都有改装过的低廉公寓,往往都聚集了超员的大学生租客。一旦这样的社区逐渐聚集了几百人的规模,便基本上就是一个“白领贫民窟”了。外面貌似还是那个小区,但里面却是糟糕的如贫民窟的样子。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几十个人排队上厕所;没有公共的客厅,客厅也被改装成了铺位;没有安全的水、电、网络设施,只能过上最简单的“睡眠生活”。

年轻的大学生往往带着一种遥远且虚无缥缈的理想,去追逐大都市的美好生活。可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楼价飞涨、工资不涨的时期,大城市的生存可谓多艰。南京一个典型“蚁族”大学生月薪1 500,“蚁穴”中的床位就要350,吃饭最少400元,交通、电话、日常生活费要300,还有社交费用一个月二三百,整个月的工资几无可剩。面对南京不低于万元的房价,一个年轻大学生总是带着一种无奈、忧伤、焦虑的神色,何处是归处?何处是尽头?何处是我家呢?“蚁族”仿佛就是这个城市中的炼狱者。

“蚁族”处在这样的生存结构中,必然带来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更有可能在年轻人心中产生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这种情绪往往也是一种危险要素的潜伏。因贫富分化而带来的生活质量的两极化,让原本充满希望的大学生感受到绝望,这种社会心理的落差,难道不是一种巨大的危机的潜伏?

社会不会健忘到忘记马家爵事件的悲剧,也不会健忘孙志刚的悲剧,也不会忘记上海“蚁族”穴火灾的悲哀。诚如廉思感叹的“一个国家掌握知识的阶层过得不好,说明国家是有问题的”。我们当警惕。

寻找:

自我突围与社会保障

教育部日前透露,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現就业的,明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在此背景下,本已庞大的“蚁族”群体,如何突破现实的困境?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社会学家洪大用认为,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有很大差距,是“蚁族”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蚁族”应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找到并发挥自己真正的优势,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职场中客观评价自身能力,做到知足常乐。可以笃定自己的工作目标,但同时也要知道,身在职场总有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不要定下高标准为自己平添烦恼。另外要认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明确的人生和工作目标,目标和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按照职业规划有的放矢地实现目标。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将被破解。“蚁族”眼光不妨放长远一些,到二三线城市或基层去打拼,同样能够有所作为。

对于“蚁族”聚居区,廉思认为,政府和社区应当负担起更多的责任。一是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同时避免增加他们的生活成本。二是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增加文化和体育等活动设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是有关部门可为“蚁族”提供切合实际的就业培训,提供心理辅导等。

憧憬:

现实如蚁,梦想成蝶

2009年7月,23岁的叶尚海离开求学四年的长沙来到北京。这个来自河北邢台学计算机的小伙子在天通苑

的同学处蹭住几天后,在上地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并开始找房。有同事住在唐家岭,说那儿的房租便宜,叶尚海拜访同事时来到了邓庄子的一处大院:15平方米的单间,每月房租450元,水费10元,网费40元,取暖费另交。他就在这个2 000多人的小村子里住了下来。

叶尚海第一份工作月薪2 000元,转正后可以拿到2 500元。他在转正前一天辞职了,并在上地找到一家公司,待遇相仿,但平时有活儿做,可以学些东西。他对未来的规划很清晰,如果继续留在北京发展,就多学点技术,以后自己开个软件公司。虽然才来北京三个多月,但他对未来很有信心。

2008年秋,兰州某校新闻系女生马林林只身来到北京,在挤进无数场招聘会,网投100多份简历之后,一家广告公司接纳了她,不过每月只有1 800元的薪水。第一份工作“每天的任务就是做表格、打电话、写软文。”不久,马林林换了一份工作,月薪2 500元,在一家项目服务的网站做网络编辑。但半年多来网站没有任何效益,老板心急如焚,不停地变换运营模式,让马林林无所适从。

但马林林还是希望扎根北京,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兰州太小,放不下我的理想。”她也不想回东北家乡的县城,“回去什么也干不了,找工作还要托关系。”“虽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还是有向上的力量。希望是自己给自己的。”她给自己鼓劲。

这就是“蚁族”,一个孕育着希望的群体,他们知道,大学校门已走出,而社会的大门还没有完全敞开,这是一个艰难的过渡,也是一个必然阶段。不少“蚁族”表示,从表面看他们很苦,其实那是打拼的过程,人生的经历本就包括艰难和辛酸,条件差正应该是艰苦奋斗的起点。美国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在“蚁族”中流传甚广:“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丁宁宁含泪写诗与“蚁族”共勉:在那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代,他们诞生了。不管权力、关系如何戏谑平等竞争规则,他们仍然选择了勤奋工作;面对被金钱、权贵绞杀的社会道德底线,他们没有放弃理想和希望。关注他们就是关注——中国的未来。

蚁族论文 第12篇

一、“蚁族”成因分析

1. 政府失灵导致的“蚁族”问题。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 政府失灵本义是行政决策者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以个人偏好谋求私人利益最大化, 使公共政策只为少数政府官员或利益集团服务, 从而忽视公共利益, 造成政府失灵。目前, 政府应该做的事没有做或做得不好, 尤其出现政府“缺位”现象, 也被认为是政府失灵。“蚁族”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缺位, 即广义上的政府失灵。首先, 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 政府没有完善的政策体系来保障高校毕业生的权利。现有政策体系中的户籍制度扩大了城乡、区域之间的不公平, 使得农村、县级城市户口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住房、医疗等方面“积累劣势”, 生活与发展遭遇重重困难, 只能在城市边缘聚居, 成为“蚁族”弱势群体。其次, 政府在“蚁族”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缺位现象。由于住房成本太高, “蚁族”无力购房或租住条件好的房屋, 而政府在“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方面所做的工作远远不到位, “蚁族”只能被迫选择“聚居”“蜗居”。再次, 在公共服务方面, 政府应该提供更为全面周到的就业、创业培训及就业信息发布等服务,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就业服务平台, 然而, 目前这方面的政府公共服务与现实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 “蚁族”只能主要依靠个体有限的力量来艰难打拼。

2. 市场失灵导致的“蚁族”问题。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市场本身形成的垄断、收入分配不公平、市场外部性、市场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供给缺陷等, 从公共管理角度来看, 主要强调市场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另外, 由于政府在市场化改革中没有制定完善的市场秩序与法规, 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也会导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失灵现象。“蚁族”的形成与市场失灵具有内在关联性。“蚁族”生活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较低。造成“蚁族”收入低的因素很多, 但从总体来看, 在相同的工资水平下, 用人单位只会选择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熟练工人, 新入职场的“蚁族”只能进入收入较低的行业中就职, 市场机制在劳动力市场中会产生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 也使得“蚁族”收入水平不能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蚁族”的“在职贫困”。从住房资源来看, 市场机制作用下, 建筑业生产要素基本都流向高利润率的商品住房建设上, 具有公益性质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则无投资动机, 这也使得“蚁族”的居住条件更为有限。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还没有形成真正规范的市场秩序, 因此, 市场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一些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地方政策使得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存在, 这就使得城市中许多高校毕业生不能向更好的行业和就业岗位流动, 因此被迫加入“蚁族”行列。

3. 社会失灵导致的“蚁族”问题。

社会失灵的思想主要是由美国学者萨拉蒙提出的志愿失灵理论发展起来的, 他认为, 如同政府与市场一样, 第三部门也不是万能的, 存在着志愿失灵现象, 从这个意义来看, 社会失灵是社会组织的缺乏或自治功能发挥不充分, 从而使得社会组织不能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 导致社会失灵。就“蚁族”产生的社会失灵成因而言, 既是由于社会组织的缺乏, 也与现有社会组织的功能缺陷有关。首先, “蚁族”现象是一个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解决的社会问题, 为了弥补政府与市场的不足, 要有足够多的社会组织来提供公共服务, 解决公共问题。但是, 我国现有的社会组织数量与复杂多样的公共需要相比甚远, 关注“蚁族”问题的社会组织是比较有限的, 这种主体性缺失对于“蚁族”问题的自主治理而言则是杯水车薪, 致使“蚁族”现象不能得到应有解决。其次, 现有社会组织在“蚁族”问题上还存在功能缺陷, 不能很好地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一方面, 社会组织缺乏独立性, 对政府机构的依赖性过高, 不能真正自主地实现自我治理;另一方面, 社会组织的内部因素, 诸如组织机构、组织制度、管理方式等存在缺陷, 不能很好地发挥自治功能。因此, 在解决“蚁族”相关公共事务中, 功能缺陷导致了现有社会组织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改善“蚁族”现状所起的作用有限。

二、对策思路

1. 强化政府职能, 充分发挥政府主体作用。

社会弱势群体的形成大多与政府缺位有很大关系, 政府缺位又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 因此, 政府应该重视“蚁族”问题, 履行好维护“蚁族”权利的政府责任, 把解决“蚁族”问题的工作落到实处。首先, 要完善公共政策体系,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公民正常流动的巨大障碍,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民权利的行使。因此, 我们应该以维护公民合法权利为着眼点, 取消相应户籍限制, 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给予“蚁族”更多的发展机会。其次, “蚁族”困境要尽快得到改善, 必须把改善其住房问题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因此, 地方政府应该结合本地情况, 一方面要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 加大供给量;另一方面, 要制定相应的住房保障政策, 把“蚁族”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环境。再次, 针对“蚁族”在职贫困的现象, 政府应该建立以“蚁族”为代表的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和创业期的生活保障制度, 从而弥补市场缺陷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平, 给予职业生涯低谷期的“蚁族”应有的社会保障, 帮助他们尽快摆脱收入劣势。另外, 在“蚁族”聚居的城市, 应该针对“蚁族”群体的公共需要, 设置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为其提供相应服务, 比如“蚁族”最需要的就业信息服务、就业培训与指导、创业贷款等, 通过必要的政府公共服务来改善他们的生活与发展状况, 使得“蚁族”能够更顺利地实现向上流动, 从而摆脱弱势困境。

2. 完善市场秩序, 优化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首先, 要完善市场秩序, 取消不利于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各项规定, 建立和完善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 让市场充分发挥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样, “蚁族”才可以在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通过自己的能力来争取更好的就业岗位, 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其次, 针对生产要素向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流入不足的情况, 应该建立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通过间接手段引导企业向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适当投资, 改变建筑业中商品房过热、保障房不足的现状, 提高保障性住房供给数量, 为改善“蚁族”居住状况创造条件。

3. 调动社会力量, 健全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首先, 要完善我国现行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改革社会组织成立与管理相关规定, 适当减少对社会组织不必要的行政管制, 正确处理好“政社关系”, 给予社会组织更大的自主性, 创造有利于公益性社会组织成长发展的政策环境, 支持鼓励更多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到公共事务中, 使得公共服务供给能满足“蚁族”需要。其次, 现有社会组织应对“蚁族”群体给予更多关注, 在进行“蚁族”相关公益活动时, 应围绕“蚁族”问题和需要来加强自身组织建设,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增强公益服务供给质量。具体而言, 在对“蚁族”群体进行帮扶活动时, 要建立相关制度, 形成常态工作, 不能流于形式, 另外, 要根据“蚁族”群体的需要对志愿者进行针对性培训, 通过专业化来提高志愿服务质量, 真正解决“蚁族”现实需要。再次, “蚁族”群体内部也应该加强联系, 改变相互之间联系较少的“原子化”状态, 利用“聚居”这一居住特点, 把不利条件转变为同舟共济的有利条件, 扩大相互交往与信任, 树立互助共济的观念和自我服务意识, 通过建立自主组织实现自我服务, 通过自身努力来弥补当前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不足之处, 从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尽快改变弱势地位, 实现向上社会流动。

三、结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蚁族论文】相关文章:

蚁族奋斗08-09

时事报告,蚁族08-30

《蚁族的奋斗》的经典台词06-04

上一篇:提高安全管理建筑工程下一篇: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