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2024-07-16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选12篇)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第1篇

《辞海》里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是: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 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套用这一概念, 我们可以把奥林匹克文化定义为:奥林匹克运动为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而奥林匹克运动研究员熊斗寅认为, 奥林匹克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在古代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 也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1]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是指涉及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切活动、仪式、思想观念等。而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指涉及奥林匹克运动的文艺活动和思想观念等。

奥林匹克文化的核心要素就是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主旨、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之下表现出来的道德规范。它不仅强调参与者对于个体自身品行的规范, 同时也包涵了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准则, 并期望以此实现世界整体的和谐与安定。这一思想体系是与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相一致的, 因而奥林匹克精神始终为全世界人民所推崇。[2]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的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 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 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 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原则尊敬为基础的。”

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异化———人文危机

1. 异化概念

“异化”一词是近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源于拉丁语Alienatio, 意为疏远、脱离、转让、他者化。从施动者方面来分析它有两种用法:一是主体自身主动向另一物转变, 也就是事物自身向异于自身的他物的变化;另一个就是主体是在他物的影响和支配下向异与自身的他物变化。在哲学范畴中常用来指“人类的异化”———从主体 (人类) 分离出来的东西反过来支配主体 (人类) 本身。

2.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异化表现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异化

(1) 奥林匹克精神将体育运动作为实现人和谐发展的途径;是主导体育运动与教育、人性、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的崇高精神。[3]但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及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人性与教育性淡化, 对竞技成绩、经济利益的追逐意识膨胀, 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进而阻碍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发展。[4]过度的和不当的商业化运作常常使奥林匹克精神成为一句口号。每当体育利益和经济利益发生矛盾时, 体育利益常常成为牺牲的对象。 (2) 人的异化。运动员是竞技运动的主体, 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和实践者。由于受到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和不同影响, 原本只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教育形式的奥林匹克运动却成为部分人实现和达到个人或部分人目的和利益的工具。这样就致使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兴奋剂泛滥、运动员赛场斗殴、组织者的权力腐败、假球、黑哨等等丑恶现象。这些受到各种利益驱使的异化行为不但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 而且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3. 产生原因

(1) 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强烈的政治化倾向。民族主义是20世纪国际竞技体育的主要潮流和基本背景。[5]而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环境又加速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异化。1916年和1940、1944年因两次世界大战而使奥运会停办。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巴勒斯坦的“黑九月”成员袭击奥运村、枪杀以色列运动员的事件给现代奥运会蒙上了恐怖的阴影。由于苏军出兵入侵阿富汗, 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抵制, 苏联为报复美国又率东欧国家集体抵制4年之后的洛杉矶奥运会。这种政治的对抗剥夺了人民享受体育的欢乐的权力, 奥运会成为国际政治力量抗衡的舞台。 (2) 体育的商业化。从1896年首届奥运会开始, 奥运会的财务就由城市而不是政府来支持, 因此历届奥运会都会造成主办城市财政的巨大亏损。到了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 财政亏损达到了10多亿美元, 给举办城市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在1978年国际奥委会雅典年会上, 洛杉矶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获得了1984年奥运会的承办权。这次奥运会成为奥运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通过采用商业化运作, 不但没有亏损, 还获得了高达两亿两千三百万美元的收益, 挽救了垂死边缘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商业运作大型运动会从此成为一种惯例。但经济利益的驱动也使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如行贿受贿、裁判不公、服用兴奋剂、赛场暴力事件等一系列的竞技异化问题。[6]

(3) 运动员的职业化。80年代,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对现代奥运会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 首先肯定了商业化的积极作用;其次废除了对参赛者业余身份的限制, 宣布奥运会向世界上一切最优秀的运动员开放, 从而保证了奥运会比赛的竞技水平和观赏价值。职业体育的加盟给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但它将运动成绩和商业利益挂钩的本质, 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的, 这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互补

1. 两种文化的特点

(1) 奥林匹克文化的特点。奥林匹克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 具有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地处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半岛属于多山地带, 气候多变, 雨量不足, 这些自然条件决定了希腊人不能单单依靠农业生产, 而主要从事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海外贸易的发展给希腊人的生活带来了勃勃生机, 挖掘了人的潜力, 发展了人的身体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形成了古希腊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他们喜欢竞争, 但又不失公正公平的原则;他们勇敢好斗, 但又向往和平和自由;他们有宗教信仰, 但又追求真理, 崇尚思考。古希腊人找到了表达他们美好追求与愿望的方式———奥林匹克运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古代奥运会的继承和发展, 但又有适应现代社会的特点。 (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儒家和道家两个思想体系。儒家文化主张中庸, 安于现状;重群体, 轻个体;以和为贵, 强调礼让;重文轻武。中国的体育文化明显带有这些思想的烙印。由于人们习惯于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 因此不热衷于有冒险、冲突和对抗性质的竞争活动, 甚至形成一种蔑视竞争意识、抑制竞争能力的文化心理结构。但另一方面, 道家的思想体系在强调维护人体的生命功能 (即养生) 方面有独特的价值。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追求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协调和平衡。

2. 两种文化的互补

在政治、经济的参与和影响下,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变得浮躁和俗套, 远远背离了它的精神———参与、竞争、公平、和平和奋斗。现代奥运与古代奥运的根本区别之一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 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多样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伦理价值观念和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等对于探索解决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弊端、克服竞技运动的异化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7]中国传统体育注重内在的修为, 以养生为目的, 调节身心平衡, 有助于人们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找到平衡。“以和为贵”的思想强调人的和谐发展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互补。奥林匹克文化的科学性、合理性、开放性可以充实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促进其融入到国际体育文化的潮流之中。而奥林匹克文化所表现的追求真理、崇尚科学, 积极进取的价值观, 以及运动规则中的经济理性和法治精神等也可以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则更具魅力。

四、和谐的现代奥林匹克文化

“人文奥运”理念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精华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 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参考。

1.“人文奥运”: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复归与扬弃

奥林匹克主义给竞技运动设置了一个理想主义的目标和方向, 它强调体育的人文价值, 强调体育的真、善、美, 强调体育应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贵和持中, 看重和谐, 坚持中道。不仅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而且在国与国的关系上都提倡和平、宽容。这些特征与《奥林匹克宪章》所提倡的“奥林匹克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以促进建立维护人的和平和尊严的社会”, “通过没有任何歧视, 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团结、友谊和公平的精神互相了解”是完全契合的。

2.“人文奥运”:奥林匹克新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天人相参,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共生, 这为奥林匹克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而“中庸之道”强调的是“执其端而用其中”的互补和谐性。这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危机”将起到积极的反思作用。

参考文献

[1]熊斗寅.论奥林匹克文化[J].体育学刊, 2005, 1 (12) .

[2]郑李茹, 林少娜.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与学校体育教育[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5 (5) .

[3]刘一民.运动员异化行为简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10 (10) .

[4]郑国祥.奥林匹克精神异化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成人教育学刊, 2006 (5) .

[5]万晓红.现代奥运报道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异化与背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6 (6) .

[6]姬上兵.竞技运动异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7 (4) .

龙舟文化见中国传统文化 第2篇

摘要:在浩瀚无际的中华民族文化星空里.龙舟文化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龙舟比赛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有很强的地域性、群众性、竞技性和民俗信仰。现代社会的龙舟竞赛,在传承了其原始的娱乐性和民俗信仰的同时,增加了竞技成分,更多的注重其团队的合作精神,以及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体育竞赛精神。成为华夏民族一种内在的、文化的、精神的内聚力量。关键词:龙舟文化;龙舟竞渡;文化内涵

在浩瀚无际的中华民族文化星空里.龙舟文化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以龙图为 根底.以水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旗帜,数千年来为人民大众所喜爱。它生动群活的形式承载着千年累积的文化信息,长盛不衰,并傲然走向世界,这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龙舟文化是在不断融合嬗变中形成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复合体。因此.我们研究龙舟文化,也必须从多角度、全方位来分析总结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形式特征。龙舟文化是图腾文化。众多学者认为,对龙图腾的祭祀崇拜是龙舟文化的起源。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考证的那样:“龙舟竞渡应该是史前图腾社会的遗俗。这可以从船上图蚊和挂龙子幡得到暗示。他们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我们不仅从龙舟活动的起源,而且从龙舟活动的延续也能证明龙舟文化是一种图腾文化。如果不是出于对图腾的尊崇和仰慕,如果不是图腾对^们的震撼和影响,一个如此直接的文体形态何以历百纪而不衰呢?图腾的民族性决定了龙舟文化的民族性,而真正民族的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震撼力,这也是为什么龙舟文化能随着华人向世界的流动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原因。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龙舟文化是大众文化。龙舟文化的观赏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协作性特征决定了龙舟文化的大众化属性。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幡、飞驰的龙舟、飞扬的号子,与两岸敢呼雀跃的 人群融为一体。哪里有龙舟赛,哪里就有激动的人群。桨手、鼓手、舵手是一个战斗的集体.一艘、两艘,数艘,多舟齐发,参与者众,方称龙舟竞渡。每场龙舟赛事少则成百上千,多则数十万众参与,表演者也好,观赏者也罢,无不如痴如狂,乐在其中。龙舟竞赛是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具有^民性的一种文化形式。

龙舟文化是生态文化。龙舟竞渡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其盛行的地方往往是滨湖沿江、水网密布的平原之乡。人们驾驭龙舟搏浪急行,寄托了芸芸众生征服自然和与自 然协调共生的强烈愿望。一个良好的龙舟赛场必须是周边生态环境受到良好保护的场所。一场激烈的龙舟赛事过后,也不会给自然环境留下一丝遗憾。没有良好的水域不可能赛好 龙舟,没有和谐的生态环境。也不可能发展和延续龙舟文化。荆州九龙龙舟赛场,依托护城河,背靠古城墙.紧邻凤凰广场,是一个生态环境和谐、人文景观独特、历史积淀深厚、赏心悦目、庄重典雅的标准龙舟赛场。在此时此地举办龙舟赛事,将进一步顷养^气.沟通古今,提升龙舟文化的底蕴。

龙舟文化星爱国主义文化。龙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龙舟文化所蕴含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人文精神,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滋养着江汉大地,塑造着荆楚儿女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龙舟竞渡,祭奠屈原,相沿成俗。屈原是中华民旗精神的典范。屈原的爱国情怀、忧民思想、高洁人格,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甚至不同的国度,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正如一代伟人毛泽东所言: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晨,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我们为追荐屈子忠魂,祭奠大夫英曼,邀四海宾朋,办龙舟盛会.就是要弘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龙舟竞渡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龙舟运动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平等与参与

现代的体育运动都在走产业化的路子,但是产业化的前提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全民化。龙舟竞渡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应以全民健身为纲,本着平等的原则参与运动。在 龙舟竟渡活动中,只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身体健康会游泳,在没有辅助救生设备情况下,能穿着比赛服装游泳100米以上:.在无年龄限制的组别中,如果选手的年龄未达到12岁,则要有父母一方或指定的责任人在船上陪同——均可以参加龙舟比赛。我们从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就可以看出龙舟竞渡包含的甲等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运动中,其他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可以降低到最低水平。比如人与人之间学识、学历、社会地位、所获成就等方丽的差距,在运动过程中往往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在其它的体育运动中并不

多见,它为平等参与创造了前提。其次,龙舟竞渡规则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如它不按照身高、体重进行分级比赛。从现实也可以看出,一般参加龙舟的人都是普通百姓,龙舟文 化是作为一种大众的普及文化。

合作与竞争

龙舟运动是一项集众多划手依靠单片桨叶的划桨作为推进方式,在鼓手积极有节奏地敲鼓指挥之下运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舟船前进的运动。龙舟比赛的胜利,是整个 集体齐心防力,默契配合,以达到整体动作谐调、和谐,合力向前的结果。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伴随着龙舟竞渡的全过程。龙舟竞渡自始至终都包含着这种关系。这种竞争包含了运动者之间精神、心理、体能、技能等方面的全面较量。同时作为一个集体运动项目,龙舟竟渡要求运动员具备与同伴进行合作的精神。因此,在龙舟运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表现得非常明了,对促使人们树立合作与竞争的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它体现的是一种团队的精神,讲求集体力最大于个人力量,这与重视集体等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中国有许多成语.如患 难与共,风雨同舟,同舟共济等都是这种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的体现。龙舟竞渡对促进人类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在激烈紧张的工作生活中,人们需要一定的方式以求得心理健康,其中的最佳方式就是运动。现代社会虽然为人们创造了广阔的空问,在紧张的工作节奏和繁忙的生活压力,使人们背负了越来越多沉熏的心理负担。体育运动是喧泄情感、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之一。参加龙舟竞渡是体育活动中驱逐紧张和压力的好方法。因为龙舟运动是一项户外水上运动,举行的地点⋯般是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空旷水面。人们在龙舟竞渡的过程中,可以脱离原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望着·片绿波荡漾的水丽,会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客观现实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压力就会降低。因此龙舟竞渡可以在减轻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焦虑情绪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龙舟竞渡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龙舟竞渡能促进人类生理健康

龙舟竞渡是群众性娱乐与竞技运动交融结合的一种活动,它与常规的竞技运动不同,其形态自然,可以在欢快中,自然的完成操作,达到锻炼的目的。龙舟竞渡的技术特点是需要保持自己的动作节奏和所有队员的节奏一致,这就要求运动员,要集中精力听指挥,做出正确的判断,因而能够提高人体感受器官的功能,提高中枢的灵活性,以及运动中枢支配个人体器官的能力。长期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能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如心脏收缩能力增强,呼吸系统功能增强,循环系统功能增强等等。

龙舟竞渡是我国一项最其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的文化遗产。透过龙舟竞渡的多元的文化现象与龙舟竟渡在当代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创造的实际意义的研究,对进一步挖掘龙舟文化资源、丰富我国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健全人类身心与创造社会财富其有重要意义。同时启发我们应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努力使之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 第3篇

【关键词】毛笔书法素质教育实现价值热爱文字

【中图分类号】J29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9-01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世界范围影响力的逐渐加大,中国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视和学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毛笔书法更是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那么如何让我们中国的这一古老传统文化很好地继承发扬下去呢?我认为毛笔书法应该走进课堂,尤其要走进小学课堂,让更多的孩子接受、了解、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下面我仅根据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和体会加以阐述。

首先,在小学教毛笔书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得到领导、专家的重视、支持。

就拿本人所在单位来说,学校领导特别务实,在教育教学方面,只要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只要是对学生成长有好处,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好处的科目,他们都亲自抓,亲自管。实施新课改后,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于是出现了校本课。校本课上什么内容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体现本学校的特色呢?学校领导反复思考后,找到了我说:“凡有,你有特长,咱们学校的校本课你来上吧,你教学生写毛笔字,有什么困难,可以跟学校提。”我看领导这么重视校本课,而且内容是教学生学习毛笔书法,这正是我所喜爱和想要做的,于是欣然接受了上校本课的的重任。

其次,在小学教毛笔书法,能发挥书法教师的长处,实现书法教师的价值。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它有着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鲁迅先生曾讲:“视文字为美观是华夏之独特”。而今这门独特的艺术已经成为了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们有责任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并积极努力地传扬下去,使我们的书法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永世辉煌。

本人小时候就比较喜欢书法,上学后又进行了一系列书法研究,参加工作后就想当一名书法老师,现在如愿以偿了。教小学生毛笔书法,不仅能把自己所学到的本领发挥出来,而且还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值得欣慰的是当看到学生进步,有成绩的时侯,心里会有一种无比至上的成就感。所以我不但喜欢写书法,而且更喜欢教书法,在教与写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着书法带给我的快乐。

第三,在小学教毛笔书法,,能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小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小学生学习毛笔字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的写字姿势概括的讲:坐着写字时头要端正,不倾斜,不低伏在桌面上; 两臂自然分开成对称姿势,右手执笔,左手按纸 ;腰背正直微微前倾,两肩齐平,胸离桌沿约一拳距离;两脚自然分开,平稳踏地。用毛笔写大字就需要站着书写。这时注意两脚自然分开,一腿稍向前跨,身子微倾,左手按纸,右手悬笔,以便调动全身之力。毛笔正确的执笔采用“五指执笔法”。按,即用大拇指上节按住笔杆,拇指关节要微突;押,即食指上节压住笔杆和大拇指配合夹住笔杆;钩,用中指上节钩住笔杆前方;格,用无名指由内向外顶住中指钩来的力量,以稳住笔杆,地,用小指紧贴无名指给无名指以辅导力量。(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大约需要3-4节课的时间。)小学生学习毛笔书法要了解“文房四宝”的知识。

毛笔是文房四宝之首。从笔锋原料看,分为三类:一是用兔毫,狼毫,鼠须,鹿豪,豹豪为原料制作的毛笔称为硬豪笔。二是用羊毫,鸡豪,胎豪为原料制作的毛笔称为软豪笔。三是软硬兼施的毛笔,如“七紫三羊”,“五紫五羊”“三紫七羊”及各种号称“大白云”“小白云”的毛笔都属于这类。

墨从品种来看,可分为油烟墨和松烟墨两种。油烟墨是用油烧烟再加入胶料,麝香,冰片等制成。松烟墨则是用松树枝烧烟,再配以胶料,香料而成。油烟墨质地优良,坚实细腻,乌黑发光;松烟墨色黑但缺少光泽,胶质较轻。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的古老造纸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唐代人们就开始用宣纸写毛笔字,现在,小学生练毛笔字一般都用既经济又实用的竹纤维纸或是用稻草纤维制作的元书纸。

砚是古人用来研磨和盛墨所用的器具。它有端砚和歙砚两大名贵种类。古人用的砚除具有实用价值外,还兼有象征身份,地位和工艺品的价值。

小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做基础,然后就可以练写毛笔字了。小学生通过笔画的学习能感受到汉字的线条美;通过间架结构的学习,能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通过布局谋篇的学习能感受的汉字的章法美。小学生在练毛笔字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耐心,细致,有始有终的品行,能够磨练坚忍不拔的毅力,陶冶积极向上的情操。在小学生德艺双手的同时,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加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汉字和汉字书法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形态,深刻的内涵,享誉世界语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法,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写好汉字,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用毛笔字写好汉字,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对于中国人而言,民族的、传统的精粹是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的。鼠标和笔杆,一个是带有工业特征的快捷效率,一个是带有感情色彩的闲适优雅,这两种感觉不能互相取代,也都应该保留在我们的生活中。学校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阵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围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此,在学习现代技术的同时,加强写字教育教学,使一代又一代学生较好地掌握用毛笔字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第4篇

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两个根本不同的体系。它们是随着历史发展先后出现且并列平等发展的两个文化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间交流的频繁, 特别是由于西方列强在近代对外侵略扩张, 使两种文化开始正面交锋, 日益冲突和斗争。由于这两大文化本体及其存在环境的巨大差异, 所以它们在交流中的对立是绝对的。

1.1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等理论之中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 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及与自然界的和谐, 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科学实验、解剖学、生理学、现代医学等综合运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节奏、韵律、神韵、内涵、和谐美, 抽象、含蓄美, 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重阳刚的力量、速度之美, 形体美。

1.2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贯向着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方向发展注重个人修养, 形成以追求“健”和“寿”为目的的民族内向性格, 削弱了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性;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始终向着竞争性、惊险性、公开性、健美性方向发展, 并使体育形成体系,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而忽视了人竞争中的道德教育。西方竞技体育文化追求“强与险”, 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追求“健与寿”。

1.3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身体锻炼来以外达内、由表及里, 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 透射出十分明显的重人格倾向;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则重人体胜于重人格, 更讲究从人体的培养上来考虑体育的价值, 通过让人在肌肉的运动中去实现完美人体的塑造, 进而实现理想的人生。

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互补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个长期孕育演变的过程, 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存在, 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 势必会互相吸收融合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2.1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追求。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政治经济条件,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势必要注入新的血液。因此, 西方的竞争观念, 自我价值的彰显也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追求。西方一些知识分子也开始致力于东方体育文化精神的研究, 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寻求解脱。

2.2相互移植对方的优秀运动项目。

如气功、武术、龙舟竞渡、放风筝、秋千等, 开始向西方移植, 冲破了西方竞技一统天下的局面。而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已深入中国各民族人们的心中, 获得大家的喜爱。

2.3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西方所接受, 西方竞争观念为东方所认可。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生命观、健康观和与此相适应的保健体育, 蕴含着有关人体科学的丰富内容, 对指导当今的人类保健活动, 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竞技体育所表现的竞争观念和现代社会是相吻合的, 正被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所认可和接受。

3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矛盾存在的意义

3.1体育文化是一种需要人们广泛参与的休闲文化, 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任何一种形态或地域的体育文化都在寻求与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中得到对方的文化精华, 可以推动世界体育改革的步伐, 促进世界体育的发展。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深入中国内地, 很多项目获得各民族人民的喜爱, 在全国兴起了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

3.2维系体育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 其中频繁的内部与外部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虽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交流还不到几百年的时间, 由于其文化的相互矛盾存在, 不断碰撞磨合, 它们不仅各自获得新的文化血液, 而且获得新的文化生存空间。

3.3调节各地区体育的平衡发展。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的差异使得世界体育文化发展形成不平衡状况。各体育文化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流的各方吸引对方精华, 吸取对方的经验教训, 互相补充。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有着对立统一, 才有其交互影响的可能, 东方与西方的体育文化对话可以丰富世界体育运动的手段与形式, 完善世界体育科学思想体系, 拓展人类体育功能结构的外延。中国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在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之后, 力争与西方体育文化平衡发展而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如中国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也开始产业发展, 并与其他产业诸如旅游产业联姻发展, 这在云南、西藏、内蒙古等民族旅游地区已取得了一定成就。

4 两种体育文化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是客观的, 它不仅会改变原来体育文化的性质, 还会由于两者契合发展产生新的体育文化, 带来体育文化的变迁。体育文化的冲突是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集团性等多种类型的综合, 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就应在此入手。对于两者的这种对立统一, 我们应认识其是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由于各层次发展水平不一, 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会冲击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发生激烈而全面的冲突。此时,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作出全方位的调整才能适应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矛盾冲突。有效利用这两种体育文化的内在统一因素, 寻找两者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这将有利于消除或减少两者冲突所产生的负面因素, 使其健康发展。

摘要:分析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 对两者的对立统一进行了理论思辩, 并指出了两者矛盾存在对各自健康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冲突,互补

参考文献

[1]张忠利, 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9, 9.

中国传统文化 第5篇

【中国传统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

 o o o 1.“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是谁说的? A.李白 B.苏轼 C.朱熹

答案正确!

 2.第一个获科学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的名字中的“呦呦”二字出自哪部古代经典?

o o o A.《诗经》 B.《楚辞》 C.《春秋》

答案正确!

 o o o 3.习主席和彭丽媛出访外国时,在哪些方面特别体现了“中国风”?

A.行礼 B.服装 C.饮食

答案正确! o o o 4.2014年10月11日,李克强访问德国时,曾送给汉堡市长什么礼物?

A.一件景德镇的瓷器 B.一幅苏绣

C.一艘明代商船模型

答案正确!

 o o 5.为什么说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更像“白雪纷纷”?

A.柳絮比盐更像雪花飞 B.柳絮比盐更白

答案正确!

 o o o o 6.经典诵读应该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下列什么作法不属于此类?

A.诵读《岳阳楼记》时带领学生游览岳阳楼。B.诵读《滕王阁序》时,讲述王勃当众挥毫的故事。C.诵读经典时,分组PK,优秀者发奖品。D.每天晨读时,背诵一段古诗文。

答案正确!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 第6篇

中国文化有与并世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绝对相异之一点,即为中国社会有士之一流品,而其他社會无之。夏、商、周三代,中国乃一贵族封建社会,然其时已有士。

孔子曰:“士志于道”,孟子曰:“士尚志”,即尚其所志之道。其道始则修于身,继则齐其家。推而广之,扩而大之,则有家族,有家乡。更推而广之,更扩而大之,则有治国之道。又更推扩,超国家而上,则有平天下之道。其实所谓身、家、国、天下,此诸分别,即古代封建贵族之所传,如所谓禹、汤、文、武,上溯及于唐尧、虞舜,莫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以成其为圣帝明王。惟当时建有修、齐、治、平之礼,而孔子则综合会通加以阐发,倡为修、齐、治、平之道,以求广大奉行,而成为一完整之体系,如此而已。

孔子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用者,用其道,非指用其身。能用其道,则出身行道。不能用其道,则藏道于身,宁退不仕。不显身于仕途,以求全其道而传之后世。故士可以用,可以不用。可以仕。可以不仕。而社会有士,则其道乃得光昌传播于天地间。战国虽称为士势力之骤张时期,而诸子之聚徒讲学,自成一家,如儒、如墨、如道、如名、如阴阳、如农家之许行,凡属开山宗师,及其继承人物,在当时学术上有大名望大表现者,均不曾在政治上获大用。其获用于上层政治者,在学术上仅属第三四流以下之人物。而亦鲜得安于位。不致身死,已属大幸。然则所谓士之一流,其在中国文化传统历史影响上之特有意义与价值究何在?

明白言之,中国士流之影响与贡献,主要在社会。即如许行,亲操耒耜,耕于田亩,而陈相之徒聚而从之。士之亲其师,尊其师,有过于其君。此不仅孔子、墨翟为然,下至如许行亦何莫不然。故在中国社会上,最受尊亲者,乃师而非君。乃在野之士,而非在朝之卿相。战国之时,仅七雄为大国,分别统治了整个全中国。而为之士为之师者,乃为当时全中国人所向往所仰慕。为君者又乌得与之比?乃使政治上层,亦不得不俯心下气。以尊贤而礼士。如颜斶见齐宣王,明告以士贵王不贵,而宣王亦无如之何。又如秦昭王见范睢,乃至长跪以乞言。当年七雄中,齐宣王秦昭王岂不更巍然为之魁首,而其尊贤下士有如此。如颜斶,如范睢,岂诚为当时一大贤上士?而齐、秦之君尊礼之如此。其最大之意义与价值,则在政治上层不敢自居为最尊最贵之地位,而自知尚有当尊当贵之过于彼者,其人不在远,即在其所统治之社会下层。姑举一例,如秦兵围赵,赵国存亡在即,不得不屈意帝秦,求获苟全。时鲁仲连在围城中,乃独抗议反对,谓苟帝秦,则仲连惟有蹈东海而死。以一白衣穷途之士,蹈海而死,于天下大事,国家兴亡,何足轻重。而帝秦之议,竟以作罢。此等事因其千古传颂,后人视若固常,不复厝怀。而于其对文化传统历史影响之大意义大价值所在,今人乃不复存怀。此岂非一大可惋惜之事乎?

重道而轻仕,此亦涵有一番甚深衡虑,岂率尔而出之一言乎。此下中国政治业务,必求士为之。而为士者,则宁退不进,此诸葛亮之所谓“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而中国政治亦常得保持一次好之地位。其社会人生,乃终得蒸蒸日上。务使为人更上于為政,此诚中国传统文化一大特征。倘必奉政治人物为尽善尽美至高无上之人生标准,则此人生亦何多望。惟中国则为人另有一更高标准,更高境界。而政治人物,群向此境界而趋赴,亦得群向此标准而崇仰。此中国社会之有士,所以为中国文化所特具之一最有意义与价值之所在。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第7篇

中国传统文化极为丰富并且非常辉煌, 门类众多, 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书法、中国传统家具都非常讲究运用各种直线、曲线的不同组合, 充分利用线与面所产生的光影和层次塑造这些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几乎所有的传统艺术形式都追求一种刚柔相济、流畅舒展的外在表现, 从而达到一种完美的节奏感、韵律感。反过来看中国现代家具对于形式的追求包含了更多的内容, 但是最为本质还是追求家具的舒适度、品味感、价值感。这些也都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所追求的本质性的东西。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六法”理论首先就是“气韵生动”, 这种“气”, 就是艺术形象中所呈现出来的感动人的一种力量, 一种艺术造型上所表现出的和谐的节奏与韵律, 一种赏心悦目的风致。中国现代家具也是同样的, 要通过对家具形式的设计传递出一种气韵, 这种气韵包含着设计师的文化情感, 同时也包含着家具设计的人文关怀, 通过家具这个载体传递给消费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中国现代家具的人文内涵传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具本身的文化属性也决定了消费者购买家具的使用功能时, 也购买了家具的文化价值。现代中国社会向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消费者希望寻找家具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元素, 以此来满足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 并且通过高品质的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体现自身的文化品味。

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民间文化、地域亚文化等都是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灵感之源。符号强调典型性, 中华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艺术风格, 尊贵祥和的龙与凤、蝙蝠、辟邪的蜈蚣、蟾蜍、蟠螭等都是中国图腾文化的象征符号。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根据目标群体的不同将这些符号进行消化吸收, 并加以简化和提炼使其更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但是, 有些家具企业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传统家具的形式, 或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生搬硬套地用在中国现代家具上, 使得家具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这种方式注定是会失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现代家具应该继承的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天人合一”与当今社会所追求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中国现代家具与当今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也是追求“美观”、“生态”和“舒适”。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明晰的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核心内容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现代家具传承的主要内容之一。

广东南海市的联邦家私集团公司在1991年推出了一组实木沙发系列“联邦椅”, 包括单人椅、双人椅和三人椅, 以及长短两款茶几。这几款家具199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行, 并且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这个系列的成功有着多种因素, 但最为重要的是家具的设计形式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雅、内敛、和谐、韵律等等因素。靠背曲线有着明式家具的反“s”形的优雅。整体造型虽然与明式座椅家具截然不同, 但却有着某些相同的神韵。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现代家具的巨大影响。只有当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能够将传统文化精神融于其中, 中国现代家具才能摆脱西方家具形式的模式, 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二、中国现代家具对中国传统家具功能的传承

中国传统家具所追求的不同功能决定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不同的类型。比如圈椅、案几和屏风都是依据不同的功能衍生出来的。特别是屏风这种传统的家具形式, 它的类型多种多样, 具体功能也各不相同, 例如枕屏、座屏、挂屏等等, 都是具有极佳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

中国古代有行军打仗、野外出游各种等室外活动, 在室外活动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停顿休息, 而传统家具因为其体积庞大又特别重, 所以非常不方便携带。古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椅腿设计为交叉折叠, 收拢时便可解决其携带不便的问题, 满足了自身的需求。到了宋元时期, 出现了带靠背的交椅, 这就让使用者坐起来更加的舒适与惬意。到了明代, 又将交椅细分为折叠椅和圈背交易, 既丰富了它的形式, 又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特别是明代交椅造型优美流畅, 做工考究。其前足底部安置脚踏板, 装饰实用两相宜。在扶手、靠背、腿足间, 一般都配制雕刻牙子, 另在交接之处也多用铜装饰件包裹镶嵌, 不仅起到坚固作用, 更具有点缀美化功能。

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性是非常强的, 而这些功能的设计都是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当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功能依然可以作为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时的重要参考, 并且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因此, 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也是中国现代家具传承的主要内容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具设计的专业化, 越来越多的新的家具形式层出不穷。然而, 这些形式往往只是从商业噱头的角度出发, 却忽视了家具最本质的功能作用。任何一件家具都是为了一定的功能目的而设计制作的。因此功能构成了家具的中心环节, 是先导, 是推动家具发展的动力。

中国现代家具追求的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对于设计师而言, 功能是每一次家具设计时必须考虑的要素。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从材料、结构、形式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例如, 现代屏风设计就是在保留屏风分割空间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设计。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家具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因为中国传统家具与中国现代家具之间存在着前后相承的血缘关系, 所以中国现代家具对中国传统家具的传承是必须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完全不加舍弃地模仿甚至照搬也是行不通的。在传承的基础上对于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地方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加以改良、革新, 使中国现代家具的发展在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满足新时期家具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体现中国现代家具自身的风格, 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提升中国现代家具在世界家具体系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沈嘉禄.《时尚老家具》.[第一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6

[2]方海.《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第8篇

一、人文奥运的内涵追溯

1. 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内涵

古希腊人创造了古代奥运会, 所体现的理念和竞赛方式均折射出对善与美的追求。它强调形体的健与美, 不仅是指体魄强健, 而且指精神健全、身心和谐发展。这些充分体现了古代奥运会的人文精神。奥运会的创始人在创始之初希望以一种广泛的、人文的文化精神来指导和规范奥林匹克体育发展的方向, 要求参赛者必须是道德上没有污点的人, 运动员要公平竞争, 裁判员禁止贿赂, 如遇战争, 奥运举办期间所有参赛国都需休战。

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也试图把它建立在一种具有人文精神的哲学基础上, 避免奥林匹克仅仅流于单纯的体育运动而缺乏良好的思想基础以致走向歧途, 这给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注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最新的《奥林匹克宪章》也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 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纯洁和公平比赛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 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因而奥林匹克运动已不单纯是一种体育活动, 而是展示人类人文精神的特殊平台。

然而, 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到现代, 在实践中出现了与其宗旨不符的现象, 诸如竞技体育给人体带来的伤害、球场暴力、违禁药物的泛滥、种族的歧视、体育赌博、过度商业化运作等危及奥林匹克理想的问题, 这些也对顾拜旦所倡导的充满人文精神的理想构成了威胁, 异化现象已经阻碍了现代竞技运动的健康发展, 引起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前景的焦虑, 而面临的最大问题即是“人文危机”。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在物质层面可谓风光无限, 但在精神层面却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颓废乃至苍白。

2. 关于北京“人文奥运”理念

中国提出了“人文奥运”的理念, 一方面, 它并非像一部分人所认为的“是北京向世界提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创新理念”, 因为“人文奥运”绝非我国之发明, 而是继承与彰显奥运精神的体现, 是针对现代奥运的“人文危机”而倡导的对“奥林匹克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追溯和回归。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对其加以丰富和发展, 特别是通过中国人的参与, 用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来注入奥林匹克以鲜活的血液, 从而达成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而促成该项运动的跨越式发展, 这便是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 同时也是北京“人文奥运”理念的时代意义与使命。

3.“人文奥运”的内涵

对于“人文奥运”的理解, 一般媒体的说法感性认识偏多, 而学术界对其理解也存在诸多分歧。大致归为如下三种理解:

(1) 人文的解释。

也即字面的理解。在这种理解中, 人们侧重探讨的是体育与人文的关系, 强调人文体育与体育的人文化。有感于20世纪中后叶奥运会的物质化及科技化, 一些有识之士呼吁, 人文奥运的内涵在于铸造人文精神、倡导人道关怀, 提升人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社会和谐, 使奥林匹克真正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2) 人本的解释。

它强调展示人的本质力量, 倡导对人的尊重, 谋求人的全面发展, 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哲学, 强调以奥林匹克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

(3) 文化层面的解释。

学术界在这种层面的探讨较多。认为, 人文奥运将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 也应当是“文化奥运” (culture) 。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特别是源自于希腊的奥林匹克文化与具有悠久文明史的中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文化的层面来理解人文奥运, 其功能在于强调中国体育文化对于奥林匹克文化发展的深远意义。本文认为, 前两种认识过于偏激与狭隘, 而从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有关文献中也可以看出从文化层面来理解比较恰切。

学术的纷争丰富和深化了国人对北京举办人文奥运的认识, 有助于北京办好奥运会, 为科学的落实人文奥运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中的人文底蕴

五千年的文明史铸就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长廊,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其深厚的人文精神。早在西周时期, 中国的人文精神就已萌芽。“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文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强调“克已复礼”, 这就决定中国传统体育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注重人伦道德的内容。道家主张各安天命、无为而治, 追求一种自然的人格,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维持自然界的生机流畅, 事事讲究整体和全局的把握。在此基础上, 道家思想强调形神互相依存, 形神兼养的自然养生观。佛家文化则是中国化了的舶来文化, 主张世俗的超脱, 提倡目空万世, 追求心空万物的超然人格, 认为万物的运动都有轮回, 把追求内部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统一、个人身心平衡及其与整个环境的平衡看作是进入自由世界的路径。

就当今体育文化来说, 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流行的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 这类运动项目是由古希腊、古罗马, 以及欧美娱乐活动项目发展起来的, 被称为西方体育文化;另一类为东方各民族特有的, 如中国武术、印度瑜珈、日本相扑、韩国跆拳道等, 都是从各自国家和民族传统的健身、习武、娱乐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有学者将这类体育运动称之为东方体育文化。代表东方体育文化之一的中国, 受儒、道、佛主体文化的影响, 其传统体育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内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同和一致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道德所体现的与自然、与人和社会和谐共处的思想以及重人格的观念, “和而不同”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体育价值观。北京“人文奥运”的理念自然就带有中国这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人文奥运是在继承奥林匹克运动所包容的人文思想的同时, 吸纳了东方文化中人文思想的合理成分, 更具时代性和完整性。

“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方面体现出浓厚的整体观念, 另一方面还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精神, 在天人协调中高扬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 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竞技体育中, 正体现了施以人文化管理和训练及竞赛, 体现人文关怀的崇高理念, 也符合现代体育竞技的发展规律。北京申奥时提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也正是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使然。

2.“中庸之道”、“天下为公”的精神境界

注重和谐、崇尚中道, 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孔子主张“礼之用, 和为贵。”强调以“礼”为标准的和谐, 而作为达到与保持平衡的手段。“中庸之道”作为衡量伦理道德的标准, 其核心就是思想行为适度、守常, 反对偏激, 以理节情, 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强调的是作为一个主体的人应当得到他人的尊重。“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克己复礼为仁”, 就是要求人们以群体利益为重, 以个人的追求服从于集体的利益。社会的发展本身就是各种矛盾相互转化的过程。其根本宗旨不是不要竞争, 而是要把自己的言行限制在一定的许可范围内, 遵守一定的规则。反映在体育行业中, 当不同的体育文化相汇时, 应异中求同。既不能盲目排外, 又不能全盘“拿来”。表现在竞技体育中, 运动员不仅要遵守既定的项目规则, 遵守体育道德规范, 更应该要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和观众。

3.“宁静以致远”、“自强不息”的超然追求

诚如一些学者所言,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内在超越型”。当今世界竞技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也是如此。运动员只有在心理上首先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才能设法冷静去攻克对手。“宁静以致远”追求的是身心的完美统一、内外兼修, 从而达到体格、心理与道德的协同提升。它所体现的正是东方式的人文底蕴。“宁静以致远”并非不要竞争, 而是首先追求心理上的优势与胜算, 且志在千里。而现代竞技体育过分渲染对抗与竞争性, 无疑会导致人们的功利趋向, 最终引发诸多负面体育社会效应。《易经》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正是中国文化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培育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增强了中国奥运健儿自立自强的精神, 从而在诸多项目上实现霸主地位。

4.“养生”、“修身”的立足之本

体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增强体质,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修身”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另外, 中国人注重人格精神和道德修养, 讲究“武德”、“恕道”, 注重心性修养及和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的自我控制,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育伦理体系, 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体育中的人文精神。

源于本土文化的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走上了不同于西方体育的发展路径:从认知模式来看, 中国传统体育认知强调“和合”, “内省”与“守道”。所以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讲究和谐、安乐、康泰的生活理念, 偏重于人体的康寿、保健、疗养等养生文化思想, 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功能结构和理论科学的养生体系。

三、“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1.“人文奥运”凸现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讲的“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和社会义务, 是通过修身养性, 处理好各种伦理社会关系来实现人生价值;而奥林匹克所讲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是追求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个人的个性、权利与自由。一个以“社会人”为本位, 一个以“个体人”为本位。所以, “人文奥运”的提出, 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的提炼与发展。赋予我们在实现奥林匹克的崇高理想和追求的同时, 将民族传统文化与奥运主题进行有机的结合。是对奥林匹克哲学把地域的演进为世界的、把民族的演进为人类的一次最好的诠释。

2.“人文奥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契机

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展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大舞台, “人文奥运”的提出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切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造了巨大的空间。这些可以通过开幕式、闭幕式、艺术活动、观众、工作人员及文化北京等载体充分展示在世人面前。坚持“文化自尊原则”, 使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充满个性魅力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真正实现北京奥运的人文理念。

3. 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推动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回归与提升

众所周知,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模式和竞技运动在发展中所出现了种种弊端, 出现了“无道德”竞争, 这无疑有悖于奥林匹克的最初梦想。正如顾拜旦所言:“竞争日益激烈带来了越来越大的腐败的危险。不加约束的竞争给公平竞赛精神带来了巨大的危险, 造成了盲目的举动。猜疑、嫉妒、虚荣和不信任引起的糟糕气氛, 这在社会各领域均可看到。体育运动也不可避免。”

西方文明和现代西方体育文化在这些问题面前束手无策, 人们转而反观东方传统文化。而中国, 具有浓厚儒家色彩的体育传统思想中所表现出来的公正、诚实、仁爱等观念对当今世界体育竞赛中的负面现象无疑具有净化作用。这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美德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互补成为一种可能。而国际奥委会也正是在奥运的“人文危机”彷徨中, 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体育发展的启迪才投以北京以希望的目光。那就是, 在北京奥运会之后能为全世界留下一笔比文字或影视更过的、更久的、具有里程碑式的“奥运”遗产, 这样的希望也几乎只能寄托给中国, 因为别的国家具办“奥运”往往是一座城市或承办商团之事, 多少总难免带有商业色彩, 唯有中国视举办“奥运”为一国之大事。

四、结语

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 是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思想的深刻把握, 也是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内在精神的概括与发展。当今世界各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均离不开奥林匹克全球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导的现代体育文化并不是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惟一模式, 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共同融会在奥运会中, 让世界聆听中国之声已成为可能。民族体育文化的生命在于不断吸纳与创新, 而西方体育文化中的讲竞争倡个性的精神恰能弥补中国传统体育中的那种封闭、缺乏个性和创新竞争性的弊端。“人文奥运”为东西方体育的文化结构和价值取向提供了互补与发展的平台, 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与历史使命。

摘要:北京奥运会承办在即, 如何把握“人文奥运”的理念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的具体运作。本文在解析“人文奥运”内涵及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人文奥运”的和谐发展, 旨在澄清与深化认识的同时, 拓展北京“人文奥运”理念在举办中的运作路径, 凸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与魅力。

关键词:人文奥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谐

参考文献

[1]“人文奥运”思想的历史追溯及影响[J].体育与科学, 2005, 26, (1) :41

[2]廖君瞒钟平:对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内在精神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6) :109

[3]刘雪松许传宝:人文奥运研究述评[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11) :42

[4]黄世懋:中国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互动互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0 (6) :33.

[5]舒慧文易小坚:也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J].内江科技, 2007, (7) :47

[6]陈彦华君: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 (9) :1170

[7]陆雯惠悲荷:中国体育文化与“人文奥运”理念和谐发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3 (4) :4

[8]王岗:人文奥运与文化自尊[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12) :18

[9]孔涛:浅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7, 22 (3) :147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第9篇

天人合一

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的基本问题, 也是人与生俱来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西方将外部世界作为客体独立于主体之外, 天与人是独立的客观存在, 中间有一条分明的界线。而中国人一开始对于外界的认识就是浑沌的、感觉的、整体的, 因此, 中国人的天人观是合一的。

春秋时期, 作为儒家的开创者孔子虽然很少讲天, 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有自己深入的思考。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意思是说,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 昼夜旦暮的转移, 万物的生生不息、新陈代谢, 这些都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进行的。

孔子对山水情有独钟。子曰:“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 (《论语·雍也》) 意思是说智者之所以喜欢水, 在于水的灵动, 就像人的智慧;仁者之所以喜欢山, 就在于山的坚定, 就像人的仁爱。孔子在谈山水时总是与人的品德和人生联系在一起, 这是儒家的特点。

一般人认为, 孔子是现世的、功利的、道德的, 其实孔子的理想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的自我的心灵自由。《论语·先进》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一天, 孔子饶有兴致地问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得意弟子的志向, 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慷慨陈词, 表达了自己不凡的理想和追求。唯有曾点 (曾皙) 与众人的志向相左:“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意思是说, 当春天来了, 穿上舒适的春装, 相约上五六成年人、六七少年人, 结伴到沂水里去游泳, 然后在凉爽宜人的舞雩台上吹吹风, 大家优哉游哉地玩个痛快, 之后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家。这番话表面上看起来很没有抱负, 没想到却得到了孔子的赞同:“吾与点也!”意思是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呀!

孔子在天人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他的“比德说”。与其说孔子关注自然、热爱自然, 不如说, 孔子更关注自然与人性的联系, 他的落脚点仍然是人自身的德性和修养。

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人, 主张把天道和人道联系起来, 他说:“尽其心者,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上》) , 认为天有善恶之心, 人性天赋, 人有善端, 与生俱来, 因而性天相通。

道家与儒家不同, 他们看待天人关系, 更注重发现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老子在《道德经》一开篇就讲, “道, 可道, 非常道;名, 可名, 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老子第一次提出道的概念, 既作为万物的本源, 又作为他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这些都说明道为万物之源, 一切由此而生。人作为天地一物, 只有顺其自然, 才能适得其所。

如果老子更多讲的是大千世界的辩证法, 那么庄子则在老子强调“道”的基础上更崇尚人的自由, 强调人对世俗的超越。他认为, 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因而天人是统一的, 但由于被名利诱惑, 种种不善之行, 又造成了天人对立。要恢复人之本性, 必须破除束缚人性的东西。他主张“无以人灭天”, 反对人为, 追求“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他主张人应该发现天地之间的美, 顺应万物之理。他追求的是一种“逍遥”境界:“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逍遥于天地之间, 而心意自得。” (《庄子·知北游》) “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物我合一, 物我齐一, 是庄子心中的理想。“昔者庄周梦为胡蝶, 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表达了物我合一的人生理想。

《周易大传》在天人关系方面提出“裁成辅相”之说, 《象传》云:“天地交泰, 后以裁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民。”《系辞传》云:“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故不过;旁行而不流, 乐天知命, 故不忧;安土敦乎仁, 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文言传》云:“夫大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

汉董仲舒讲天人合一, 提出“天副人数”, 把人体与自然界的时令节候相比拟, 认为天有阴阳, 人也有阴阳, 提出“以类合之, 天人一也” (《春秋繁露·阴阳义》) 。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天人合一论过于牵强附会。

宋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天人合一”。他认为儒者“因明致诚, 因诚致明, 故天人合一, 致学而成圣, 得圣而未始遗人” (《正蒙·乾坤》) , 在张载的思想中, 天地皆由气构成, 气是万物的本源, 也是天人合一的基础。《西铭》云:“乾称父, 坤称母, 予滋藐焉, 乃浑然中处。天地之塞吾其体, 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意思是说天地犹如父母, 人与万物都是由气生成, 气之本性也是人与万物的本性。人与自然万物在本性上是相通的。人民都是我的同胞, 万物都是我的朋友。从本质上讲, 张载是主张性天相通的, “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 (《正蒙·太和》) 他把天人合一看成是最高境界, 主张穷理尽性。“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完成人道天道的统一。

禅宗作为中国化的宗教, 更与大自然结下不解之缘。僧人常年居于深山古寺, 看花开花落、云起云飞, 自然心灵空寂, 断绝烦恼。参禅, 重要的是心境。“境生于象外”, 才能心灵自由。“悟得来, 担柴挑水, 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 渴来喝水, 饥来吃草。”一切皆是自然, 立地便能成佛。“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同样是水, 在看的过程中, 心情发生变化, 看到的山水也就不一样。禅宗讲究的是人对自然的彻悟。

中国诗歌中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合一的美好篇章: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山流。”《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 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 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中国文化的格调、优雅、情趣尽在于此。虽然俗世并不使人快乐和自由, 但只要我们改变对于这个世界的态度, 仍然可以体味到心灵的快乐, 追求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栖居”。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 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 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5]159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5]200“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 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 必然是互相一致的。”[5]203恩格斯的这些论述, 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特别是在当代, 这种思想更有着深刻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以人为本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 虽然是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化理念, 但对人的重视并不就是西方的专利, 中国文化中也有不少重视人的价值的思想。西方近代哲学中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强调, 西方现代哲学对生命意识的强调, 都说明了人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而中国一开始, 就将目光投射在人的身上, 它不像西方那样具有过多的形而上追问和主客体的分离, 它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内心。儒家对于现实的关怀, 道家对于个体自由的追求, 禅宗对于俗世的摆脱, 都在追求人有一个内在完整、纯洁、自由的世界。人的价值不以外物占有的多少为标准, 而以道德的完善和心灵的富足为目标。

孔子学说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人本思想。孔子强调人贵于物, 主张“天地万物, 唯人为贵”。《论语》记载, 马棚失火, 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 人比马重要。孔子的人本思想的核心应该是“仁者爱人”。爱人就是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体谅别人的难处, 有体人如己之感。他所说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合在一起, 就是“忠恕”之道。在对别人宽恕仁爱的同时, 孔子要求个人应该有所追求, 有自己的人格和节操。孔子说:“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三军可以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不降其志, 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这种精神与《周易》古经所说的“不事王侯, 高尚其事” (《蛊》卦) 、“不事王侯, 志可则也” (《象传》) 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 进一步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孟子又特别重视个人人格的修炼, 他说:“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告子上》) 在义与利之间, 孟子是选择前者的, 以义为上, 以义为先。孟子说:“士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 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告子上》) 孟子之后, “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觉追求。

老子学说, “道”和“德”是紧密相连的。选择不同的道路, 就选择了不同的德性。而且老子讲“德”往往是与自然之“道”连在一起的。比如“上善若水”, 讲的既是自然之水, 又是社会中人。水性与人德有许多相同之处, 所以是人要向水学习, 要有水一样的德性。在做人方面, 老子明确指出:“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 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道德经·八十一章》) 一方面要人朴实无华, 诚以待人;另一方面要人“不争”, 不要在利益面前与人相争, 要无为谦让。只有当人断除了对于利益过多的追求和争斗, 人与人的关系才会和谐, 社会才会稳定, 国家才能得到治理。

荀子在观察自然的基础上深入地思考了人何以贵的问题, 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 与自然界的水火、草木、禽兽相比, 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 集优点于一身, 这是其他任何一种东西都无法相比的, 所以人最优秀、最珍贵。

墨子提倡“兼相爱, 交相利”, 具有博爱的情怀;所谓兼爱, 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 它是一种无差别、无差等的爱。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关爱。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诸侯相爱则不野战, 家主相爱则不相篡, 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 君臣相爱则惠忠, 父子相爱则慈孝, 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 强不执弱, 众不劫寡, 富不侮贫, 贵不敖贱, 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 以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誉之。”

管子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 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 本乱则国危。”他从政治稳定的角度, 讲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礼记·礼运》中描绘的“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

先秦时期这些思想家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基于当时的社会动乱、人心不古, 其中有不少理想成分, 而恰恰是这种超越现实的理想, 成了后世人们弥足珍贵的追求。

以人为本, 后汉思想家仲长统讲得最为鲜明。他说:“所贵乎用天之道者, 则指星辰以授民事, 顺四时而兴功业, 其大略也, 吉凶之祥, 又何取焉?……从此言之, 人事为本, 天道为末, 不其然与?” (《全后汉文》) , 这里提出的“人事为本”说明了人的重要性。

佛教东传之后, 宣扬灵魂不灭、三世轮回的观念, 一些人受此影响, 儒家学者起而反驳。南北朝时何承天的《达性论》、范缜的《神灭论》都反对神不灭论。宋明理学提出的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等学说, 也不承认鬼神的存在。宋明理学一方面执着于大千世界的形而上追问, 另一方面又致力于人之本心, 力图达到宇宙、万物、人生、本心的和谐境界, 都强调了人的本体性和主体性存在, 因此, 这一时期的哲学应该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一个高峰。宋代周敦颐说:“二气交感, 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太极图说》) 充分肯定了人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理想、人的道德, 因此, 它是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如果说, 在中国文化中, 道家更侧重于自然主义的话, 儒家则更侧重于人本主义, 儒家关注的是人的品德、习性、内心。自汉以来, 儒家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就在于它能切合现实人生。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儒家的人本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肯定人的价值; (2) 认为人的价值主要在于人具有道德的自觉性, 而人的道德自觉性表现为人格的尊严与社会责任心; (3) 认为人生理想的最高原则是“和”, 即多样性的统一。[6]

总的来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 它和西方以自然本位的文化不同, 它重视的是人伦关系。人是社会中的人, 是国家中的人, 是家庭中的人, 而不是自然意义上的人。中国文化的“三纲”、“五常”、“八条目”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都是将个体放在各种关系之中, 因此,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讲的是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它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 对于人的精神的开发, 对于个体道德自我的建立,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 用道德自觉抑制宗教强制, 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4]292

中国传统人本思想除了重视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人的品德、人生意义外, 还比较重视在政治生活中人的地位与作用。这就是历史上很多人提出的“民本”思想。虽然“民本”思想不是今天的“民主”思想, 但“民本”思想的提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中国社会是以皇权为中心的集权统治, 如果抽象地提“以人为本”, 可能助长帝王思想的泛滥。“民本”思想的提出尽管有其巩固政权的历史背景, 但实行起来对于老百姓是有好处的。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所谓“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所谓“休养生息”政策, 封建社会的太平盛世, 都是重视了老百姓的地位与作用。这一点, 我们在谈中国自身的人本主义思想时应该既看到它的局限性, 又看到它的积极性。

刚柔相济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刚柔相济, 既强调积极有为的进取, 又强调谦逊无为的处世;既强调人格节操, 又强调生存智慧;既强调人之内心的刚正, 又强调人之外在的圆通。刚中有柔, 柔中有刚, 刚柔互用, 取中为上, 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自然辩证法和人生辩证法。

儒家重视“刚”的品德。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刚毅即是具有坚定性。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 可以寄百里之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临大节而不可夺”即是“刚毅”。

《周易大传》提出“刚健”、“自强不息”的生活准则。《文言传》云:“大哉乾乎!刚健中正, 纯粹精也。”《象传》云:“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系辞传》云:“夫乾, 天下之至健也, 德行恒易以知险而克服之, 以达到恒易。”大自然包括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是崇尚刚强的, 只有刚强才能有生存有发展, 要生存要发展又必须努力向上、积极进取, 作为人, 也是如此。

在中国文化中, 与刚健自强相连的是关于独立意志、独立人格、独立不改的生命原则。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证·子罕》) 又赞扬伯夷、叔齐“不降其志, 不辱其身”。他说:“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孟子提出:“生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孟子·告子上》) 他还举例, “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意思是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 不能得到就要饿死, 如果是轻蔑地吆喝着叫别人吃, 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 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 那就连乞丐也不会要了。这就是中国古代讲的“饿死不食嗟来之食”, 人宁可饿死, 也不接受人格的污辱。他说:“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儒家刚健进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屈原、司马迁、嵇康、陶渊明、李白、岳飞、文天祥、郑板桥、闻一多、朱自清、梅兰芳等都是有骨气的志士仁人。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西伯 (文王) 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西晋大音乐家、“竹林七贤”代表人物嵇康宁可被斩首洛阳东市, 也不为司马氏王朝所用, 临刑前还当众演奏了他的拿手曲目《广陵散》。东晋诗人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唐朝诗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岳飞以“精忠报国”四字为一生处世的准则, 宁可以“莫须有”的罪名死于狱中, 也不向奸臣秦桧求情。文天祥被俘乃书《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囚禁四年, 经历种种严酷考验, 始终不屈, 于1283年从容就义, 年仅47岁。郑板桥清正为官后因请求赈济农民而得罪豪吏, 告疾罢官归, “掷去纱帽不为官”, 居扬州以诗书画自适。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在云南大学致公堂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美国的救济粮。梅兰芳以民族大义为重, 蓄须明志, 不为日寇演戏。

当然, 中国文化中除了具有“刚性”的一面, 也有“柔性”的一面。与儒家“重刚”相反, 道家“贵柔”。老子非常推崇水, 水的特点恰恰与道家崇尚的美德贵柔、谦下和不争相同。《道德经》上说水是“善立万物而不争”之物, 所以在道家看来确实是“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柔弱胜刚强, 这就是水的“柔德”。水铺天盖地柔和地展开, 柔光所及, 木石皆成琉璃, 每一寸柔光都含着粉碎一切、荡涤一切的力量。“天下之至柔, 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 入于无间。”水没有形状, 所以可以渗透到没有空隙的地方。水无孔不入, 无坚不摧, 无往不胜。水是最柔弱的东西, 也是最坚强的东西。“滴水穿石”、“抽刀断水水更流”、“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一切事物、个人在水面前好像都是软弱的和渺小的。水是最美的:“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水又是最有情的:“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中国文人曾经用超群的才华和无数的篇章描写水、歌颂水, 由此可以看到人对水寄予了多么深厚的感情。

在关于人的修养问题上, 庄子及其后学提出了“心斋”、“坐忘”等理论, 要求忘掉人己、物我的区别, 停止一切心智活动, 以达到“形如槁木, 心如死灰”的境地。魏晋玄学在道家的基础上将“无”强调到很高程度, 知识分子抨击纲常名教, 热爱自然山水, 追求个人心灵的自由宁静。隋唐佛学大讲虚静无为, 涅槃静寂, 即使是宋明理学, 也沾染了佛教的一些思想。道佛虽有差异, 但以“无”为宗, 强调内心的纯净、空灵还是一致的。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一直有出世与入世, 刚健有为与清静无为, 动与静的争论。儒道互补, 佛道互渗, 三教合一, 成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

总的来说,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它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尽艰难而不灭, 就是有一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同时, 谦和处世、以柔克刚更是一种人生修养、人生智慧、人生境界, 特别是当人们处于形为物役、明争暗斗、斤斤计较、你死我活的境况中时, 更需要一种战胜自我、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锲而不舍的勇气和毅力。在这个意义上, 刚柔相济又不仅是一种辩证思维, 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知进知退、有舍有得、有刚有柔、有入有出、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才会达到一种高妙的人生境界。

以和为贵

和谐, 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也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西方文化一开始就强调物我二分、主客对立、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一直纠结于物质与意识、现象与本质、物与我的一系列矛盾之中, 而中国文化一开始就主张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我身心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民族国家之间的和谐, 和谐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话题。

“和”是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价值。

儒家很早就开始关注“和”的问题, 孔子的弟子有若说:“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学而》) 礼作为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治国”的概念, 《乐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 大礼与天地同节。”如果音乐的本质是和谐, 那么礼的本质也是和谐。礼的作用是规范社会每一个人的言行, 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让每一个人做事说话都能恰到好处。如果“礼崩乐坏”, 社会就会大乱。因此, 对于每一个人来讲, 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 (礼) 来加以节制, 是不行的。

孔子还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这句话这样解释:“君子小人所为不同, 如阴阳昼夜, 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 则在公私之际, 毫厘之差耳。”君子出于公心, 小人囿于私利。出于公心所以能胸怀宽广, 纳百川而归于海, 搞五湖四海而不搞拉帮结派。出于私利所以就心胸狭窄, 结党营私而排除异己, 搞宗派主义而不讲道义原则。

由此可见, 孔子讲的“和”是多样性的统一, “同”则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孔子明确指出, 做人要近君子而远小人。因为, 君子能够宽厚待人, 与人和谐相处。

其实, “和同之辨”始见于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的言论中。《国语》记述史伯之言曰:“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国语·郑语》) 意思是说, “和”是不同事物的结合, 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 这样的“和”才能长久, “和”物才能生。如果“去和取同”, 那就会“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 味一无果, 物一无讲”。在这里, 不同事物相互为“他”, “以他平他”即聚集不同事物而达到平衡, 这叫做“和”, 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以相同的事物相加, 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有关和谐的思想可以追溯得更远。和谐一词早已有之, 它原指乐律的调和。据《尚书·舜典》记载, 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声,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在这里, 和谐不仅是乐律的本质, 而且应当是自觉追求的境界。对和谐的推崇在《周易》中也有所体现。《周易·乾·彖》云:“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 乃利贞。”由于乐律来自对自然之声的发现, 所以古人推而广之, 逐渐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

《中庸》中有:“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和”也是万物生长的前提。老子也讲“和”, 《老子》四十二章云:“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万物各自包含阴、阳两个对立面, 这阴阳二气, 相互激荡, 而得到统一。它讲的是万事万物生成的过程, 这个“和”就是对立统一,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老子》五十六章云:“塞其兑, 闭其门, 挫其锐, 解其分, 和其光, 同其尘, 是谓玄同。”意思是说, 关闭传递知识的门窗, 挫掉自己的锋芒, 解脱自己的纷扰, 蕴藏自己的光彩, 混同自己于尘垢之中, 这就叫做高深奥妙的玄同。老子在这里强调的“玄同”实际上是一种生存智慧和技巧, 它好像与前边讲的“和”有矛盾, 但实际上并不矛盾。因为事物的起因产生于阴阳二气, 是一种矛盾。事物的存在也有矛盾即隐与显, 只有把握好隐与显的关系, 事物才可能很好地生存。就像一个人, 过于张扬, 反而容易遭人嫉恨, 而低调生存, 隐其锋芒, 反而有利于生存发展。人与事物能不能生存和发展关键是能否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把握好矛盾的平衡点。

《庄子·天道》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 此之谓大本大宗, 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 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 谓之人乐;与天和者, 谓之天乐。”中国哲学把“与天和”、“与人和”看作是最大的快乐, 正是因为其所追求的目的, 乃是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天人合一”和“天人之乐”。

儒家讲的和, 包括了自然界在内的和谐。《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悖。”这就是儒家所设想的“太和”景象。大自然的万物各有生长的空间, 相互不干扰、不侵害, 万事万物各行其道而不冲突而共同前进, 这就是一种非常和谐的状态。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他主要从战争的角度, 讲了“人和”的重要性。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 人和最重要, 它是战争胜利的根本。

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建立社会和谐方面, 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概念, 旨在实现“人和”, 提出了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正如《礼记·礼运》所云:“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荀子则提出:“和则一, 一则多力。” (《荀子·王制》) 道家反对追名逐利、人与人的相互倾轧, 希望能有一个和谐的社会。老子主张“无欲”、“无为”、“无争”, 彼此和谐相处, 宽大为怀, 人人过一种“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生活。老子提出的“去甚, 去奢, 去泰”、“知止”、“知足”等主张, 让人们效法天道, “有余以奉天下”, 实现相对均衡。

在处理身与心的关系上, 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 孔子说:“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论语·里仁》) 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 (《论语·尧曰》) , 反对放纵欲念。他说:“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血气已衰, 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也就是说, 人要掌握中和的原则, 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 不能贪得无厌, 不能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

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 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协和万邦”的思想。《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 以亲九族;九族既睦, 平素百姓;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周易·乾卦》说:“首出庶物, 万国咸宁。”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 , 又说:“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 (《论语·季氏》) 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 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提出“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 主张“以德服人” (《孟子·公孙丑上》) , 提倡王道, 反对霸道。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模式, 都是以“德”为本, 先管好自己, 治理好家庭, 才能治国平天下。而且平天下不是以武力压人, 而是以德服人、感化人, 这样才能实现“协和万邦”的理想。《易传》说:“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只有人心归顺, 才是实现和平理想的正确途径。

中国古代哲学家、政治家十分注意把“矛盾”作为和谐得以建立的前提, “《易》以道阴阳” (《庄子》) 。按照《周易》的说法, 阴阳恰恰是构建和谐时不可或缺的两大基本要素, 故古人认为, 没有阴阳矛盾, 便没有和谐;而没有和谐, 矛盾则无法得以化解。和谐是对合理性的追求, 故《周易》特别强调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居位要“中”、要“正”、要“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往往表述为“中”、“中庸”、“中道”、“中和”等概念。“和”与“中”密不可分, 实现“和”的理想, 最根本的途径是“持中”, 孔子把“中”衍化为“中庸”, 上升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使之成为一个道德哲学范畴, 他说:“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 (《论语·子路》)

总的来看, 中国人讲“和”是以“中”为前提。中国人的“和”不是无原则的“和”, 而是适度的“和”。“和”作为中国人的智慧和处世方式, 它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可以持续发展, 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可以得到一个人人都有自由、人人都能发展的稳定社会。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使人身体健康, 感到心灵的自足与快乐。追求民族国家之间的和谐, 可以赢得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 和谐是向心力, 和谐是凝聚力, 和谐是竞争力。有了一种和谐的思维方式, 我们每个人做事就不会走极端, 人与人之间就会求同存异, 国家与国家就会和谐相处, 人们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才会实现。因此, 和谐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人人有饭吃, 更重要的是人人有话说, 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特别是在当代社会, 和谐思维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和和平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376.[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376.

[2]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174.[2]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174.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293.[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293.

[4]张岱年, 方克立, 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6.[4]张岱年, 方克立, 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6.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第10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中国饮食文化

[提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我们必须重视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饮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重要而又最富代表性的一部分。在高校“中国饮食文化”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渠道, 经典著作《论语》中的思想、《黄帝内经》的理论、“阴阳五行”的观念无一不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中国饮食文化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餐旅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教职委教改课题”阶段成果 (课题编号:CLJZW201115)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5日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密不可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内容甚至各种经典、文献、制度当中, 它还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承受者与创造者, 无疑应该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这既是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责任, 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迫切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而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精神核心的当属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理论、中国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民俗、饮食思想等内容。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类。中国的饮食文化是由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 潜在地含蕴着大量的哲学因素。“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和为美”的哲学思想、“烹饪喻治国”的哲学思想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充分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自身修养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饮食礼仪文化”、“饮食风俗文化”等章节的内容, 我们每节饮食文化课上, 指导学生诵读10分钟《论语》经典著作, 借此使其懂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国传统礼仪道德。“半部论语治天下”, 通过《论语》经典诵读,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儒家文化的精华。要求学生诵读经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诵读经典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过程。

(一) 礼德传承。

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认为:如今的大学教育中, 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而比较忽视人的素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上大学的目的普遍是为了个人将来的飞黄腾达, 所以一旦毕了业, 就拼命挣钱, 过好日子。至于民族的发展、社会存在的问题, 都与自己没有关系。目前, 大学生普遍没有文化自尊, 也没有文化自觉。这是非常可悲、甚至是可怕的现象。

中国传统之礼是“天之经, 地之义, 人之行”, “经国家, 定社稷, 立人民”的“疗疾”良方。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孔子把礼仪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 认为“礼者何, 即事之治也”, 他还把礼作为做人的道德规范和个人及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孔子认为“不学礼, 无以立”。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在讲授“酒文化”时有座次之礼、迎送之礼、宴饮之礼、谦让之礼;在讲授“茶文化”时要学会茶艺表演的注目礼、端坐礼、应答礼、制茶礼、奉茶礼、谢茶礼;在讲授“食文化”的节日礼仪时, 介绍我国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礼仪, 通过这些礼学的学习, 就会让学生自觉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 继承和完善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

(二) 人格素养的培养。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 以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为主要内涵。

1、培养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

“仁”是先秦儒家的最基本的道德思想。孔子“仁”的核心是“爱人”。子曰:“人而不仁, 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 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 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孔子说:“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就是强调所谓“仁”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亲相爱, 相互友好。就是说, 一方面对别人要尽心尽力, 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另一方面自己要将心比心, 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 而不能苛求他人。这一点对当今的大学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 也是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2、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

《易经》里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是要求后人自强不息, 积极进取。孔子提倡:“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是激励后人发愤图强, 好学不倦。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当代大学生, 使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好学不倦的精神, 唯有如此, 我们的大学生才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诚信教育。

《论语》中说:“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信者, 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 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 要诚实可信, 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民以食为天”, 饮食与民众的生活与生命息息相关, 对于以后要从事餐饮业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 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文/孟晓翠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在今天, 我们搞市场经济, 强调效率、重视利益, 而重利轻义、见利忘义, 道德沦丧的事情时有发生, 从“毒奶粉”、“苏丹红”到“红心鸭蛋”、“毒馒头”、“地沟油”……不法商贩在“吃”上造假的技能发挥到了极致, 如此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业、求实、讲“诚”、“信”、“义”等思想, 可以引导大学生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社会观念, 有利于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体系, 促使经济持续发展, 同时又使社会更加和谐, 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包括思想、文学、建筑、绘画、音乐等各种文化体系、观念形态, 具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 而且可以在学习中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教育。

在《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上, 结合“古代饮食器具文化”、“筵宴文化”等章节内容,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古文化的好奇, 以及展示自己才华的热情,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让学生把相关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 搜集资料制作成PPT, 从中选择一部分选题和制作都具有示范意义的作业, 让学生上讲台介绍, 内容有:中国古代精美食器、酒器、茶器;中国古典名画欣赏;古代精美瓷器欣赏;宋代五大名窑;青花瓷等。

幻灯片制作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共同完成, 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 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学习幻灯片制作, 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上台展示, 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胆量。

观赏中国古典名画、精美瓷器, 体味中华文化之美, 从而使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以期使学生进而身体力行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一) 视觉是文化教育的具象载体。

通过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设计物, 比如远古的人面含鱼的彩陶盆、先秦古色斑斓的青铜器、汉代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北朝的雕塑、唐宋以来的瓷器、家具、建筑等等, 这构成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感知和印象。

1、彩陶。

彩陶的造型和色彩简洁凝重, 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格, 这些纹饰给人以生动、活泼、自由、舒畅、开放、流动的审美享受。

2、青铜器。具有威严、神秘、凝重之美。

3、佛教艺术中的图案。

佛教艺术的建筑、雕塑、壁画是实用性、艺术性、宗教性和审美性的结合。

4、我国各个时期的传统图案。

春秋时期的图形以云兽纹飘逸流动的线条为特点, 秦汉时期瓦当的装饰丰富、概括、简练, 汉代画像石 (砖) 的《播种图》、《戈射收割图》、《五陵母》等构图疏密得当, 人物动态生动、唐代的图案华丽, 饱满富有生命力, 宋代陶瓷图案丰富多彩, 明代家具造型简洁优美。

(二) 德音之谓乐。

乐音出于人心, 但又能成为一种新的外物, 给人心以反作用。今日的古典音乐与摇滚音乐, 尽管都属于乐音的范围, 但给听众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儒家尤其注重乐音对人心的影响, 主张乐音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 而不是为了刺激感官。认为以君子之道作为主导的乐音, 有益于人类的进步;以满足感官刺激作为主导的乐音, 会将社会引向混乱。

我们要求学生在制作“饮食文化”幻灯片作业时, 要插播背景音乐, 音乐要选择中国古典名曲, 这样学生在展示精美图片的同时, 也使学生受到了古典美的乐曲的熏陶。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中国人审美精神的又一文化, 它注重对“心性”的抒发和表达, 能与中国文学与绘画建立良好的“通感”关系, 倾听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美旋律, 是提高学生领悟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些至真、至情、至善、至美的健康文化的耳濡目染,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心理期待和审美价值追求, 启蒙和引导学生浸透在传统文化之中, 积极地建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融入学生的文化学习当中, 有利于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陶冶大学生的心境。

四、“中国饮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

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第二章饮食原料文化”、“第三章主食面点文化”、“第四章菜肴文化”、“第五章烹调文化”等章节的内容, 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做“五味调和”、“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宜”、“五果为助”等专题宣讲。把内容相关章节设一个专题, 每个专题都从提出问题开始, 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 包含了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态, 涵盖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历史人文、饮食医药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自然哲学, 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起点。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各个领域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指出饮食文化的调和, 要遵循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 并根据运用其规律总结出来的经验, 指导饮食文化。

五行是古时人们对构成合规律的整体宇宙的五种基本要素的认识。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 把阴阳五行看成天地万物的根本, 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 人如果阴阳五行不调, 就会生病。所以饮食必然也要遵循“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中国饮食文化中不仅把味道分为五, 并产生了“酸、甘、苦、辛、咸”———“五味”之说, 而且还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畜”、“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而药、食同源于五气, 各具五味, 日常摄入饮食五味, 既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也是为了调和阴阳之平衡, 遵循着“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 去协调人体五脏的阴阳平衡。

五、《黄帝内经》与“中国饮食文化”

根据“第十章:饮食保健文化”等章节内容, 把古代经典养生名著《黄帝内经》中的理念充分地与授课内容相结合, 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 写成演讲稿, 上台宣讲, 可以深入理解“以食疗病”、“四季养生”等古代养生文化的内涵。

《黄帝内经·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中认为, 天人是合一的, 人与天地、时空、万物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把人放在四时中来认识。四时不同气候也不同———春风、夏火、秋燥、冬寒, 不同的气候会形成不同疾病的病因。《黄帝内经·素问》指出, 春伤于风, 病为洞泄;夏伤于暑, 病为疟疾;秋伤于湿, 病为痿厥;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

四时与五脏有对应关系,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应肝, 夏应心, 秋应肺, 冬应肾, 长夏应脾。把人放在时间中来认识, 就可以认识四时养生的哲理———春养肝, 夏养心, 秋养肺, 冬养肾, 长夏养脾。养生养在五味上, 春多酸, 夏多苦, 秋多辛, 冬多咸, 四时调之以甘。

总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经典能启迪学生的心智, 提高修养。其倡导的谦让、孝敬、勤勉、礼貌、诚实、善良、互爱等品德对今天的大学生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它能促进形成尊师自爱、诚信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没有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 就没有枝叶繁茂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的每个细胞无不吸吮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 无不受其巨大的影响。它集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 展示着一个民族的古老文明。

参考文献

[1]邓天杰, 陈煦娟.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0.4.

[2]张林.论传统文化对饮食文化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2.

[3]丁翔.论在大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包装世界, 2011.2.

[4]陈驰.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研究[J].才智, 2011.8.

[5]罗瑶第.中华传统文化与《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8.4.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第11篇

正如皮亚杰所说:“我们必须反躬自问。”现代学校体育是在文艺复兴时代体育活动走向教育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17世纪的德国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开始了近代体育教育的进程。我国从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中所设体操科为标志,中国的学校体育在蹒跚中起步,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风雨历程,几经彷徨,几经探索,终于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门日臻成熟的学科。然而,站在新世纪起跑线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深化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体育成为一门学科登上教育的大雅之堂之后,作为第四大课时科目的课程,究竟给了学生什么?体育进入学校的初衷和价值是什么?体育进入教育后的得与失是什么?……如此种种,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

一、体育文化的的缘起研究

就学校体育的本质而言,它以完善人为根本目的。学校体育首先是成年一代向年轻一代传授某种新的能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完美人格的过程,并通过学习者的个人感悟、体验、思维和创新,使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学校体育为何而存在,就在于此。然而,“并非每一种教育都能顺利完成这一任务,教育的关键在于开启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充分识自我、发展自我进而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最高价值……那么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进入了现代(甚至后现代)社会之后,是否达到了这个教育目标了呢?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我们暂时很难得出这种乐观的结论。”同样我也在思考,学校体育现状究竟如何,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在传统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中,对体育的理解是一种教化、一种工具,是体质、技艺。在这种理解中,人是不存在的,是一种无“人”的体育。体育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的丧失,使得在学校体育中把人当作没有自我发展生长能量的“物”,把人的变化或发展只看作是外力支配和推动的结果。学校体育注重的是外部影响,注重的是“施教”,注重的是灌输和强制,或是把人看作是与其他生命没有区别的存在,它只能为生理、心理客观规律所规定,教育所遵循的就是自然的客观规律。人只有在既定、给定的状态中生长发展,人的生命的超越性就会被抹煞,人的生命形式就会被异化。“这种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其实只能算是教育的一个方面,而且是初级的层面。如果以之为教育的全部,那么这种教育其实只是教学,而根本不是‘教育’。教育必须要触及人的灵魂,而不仅仅只是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我们不妨把这种扭曲和异化称为“人的失落”。也就是说,如果体育不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无视人的生命的生成性、独特性、超越性、整体性的特征,不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在体育过程中缺少人性的关怀。

二、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的关系

从学校体育的发展史看,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也存在着这样几种眼光,即健康教育的眼光、科学理性的眼光和文化建构的眼光。它们分别构成了学校体育研究的三种视野:健康教育的视野、科学理性的视野和文化建构的视野。这三种视野标志着学校体育的三个阶段。当然,这三者之间不是绝对分开的,三个阶段的分界也不是绝对明确的,它们互有渗透。但是,这三种研究视野各自带来的学校体育理念的区别是显然的:健康教育视野强调体育是对身体的教育,体育是政治伦理教育的手段。而科学理性视野其核心内容认为:“科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而科学方法是所有学科中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惟一的方法,科学知识的价值崇高性正是其方法惟一的产物。”学校体育则通过对体育进行科学理性的审视,使人们发现了体育的“育体”本质,而对本质的追问就获得了“工具”的理念,进而导致对学校体育研究作出纯理性、纯逻辑、纯形式化的叙述和处理,把学校体育等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而学校体育的对象是人,它不是纯客观性的东西,是一种复杂的充满许多不确定性的、主观色彩特别强烈的活动状态。甲骨文中的“人”字标划的是人身体侧站的形状,也就是说,汉语中的“人”字原始意义乃是指“人的身体”。由此可见,汉语原始思想,首先认识到人是肉身实体,是肉身实践者。其次,它也认识到此一肉身实体是包含着实践驱力的实践者—身体。当长期以来人们对身体的片面认识导致学校体育弊端越来越显著时,人们开始了对学校体育的更深层的文化反思。

1.学校体育因该是一种精神文化。具体表现在:体育是一种亲和作用独特的文化,对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有重要作用;现代体育对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着重要意义;体育是一种超越,意味着丰富的文化;现代体育能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学会公正、公平的观念,远离弄虚作假,形成诚实的品格。什么是体育精神?人们从不同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包括什么是人文精神(从哲学、文学、伦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和日常生活层面的理解和应用),如有的人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存在的思考,体现人的终极价值;有的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一种精神价值或价值信念,也可以价值创造;有的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一切人文学术的内在基础和根据;有的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一种新的“道”,在形而上学的层次上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整和提供意义系统和沟通规则,或将其与现实精神、自由精神、道德精神、文化精神、时代精神、人类精神等重和;有的则将其与民族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现代性精神相比照而言,形成了广阔论域。体育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对人文精神的养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运动不是简单的强体操练,不是纯生物的身体改造过程,“在体育运动中,我们仍发现和感觉到某种毕竟是伟大的东西弥漫于这个事业上。体育运动不仅是游戏,不仅是心灵的创造,也同样是一种升华,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恢复。”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精神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

2.体育教育应该是一种文化。体育文化既是一种精神文化,也是一种行为文化,行为指人们如何行动,特别是与人们合作的有关行动。体育运动对人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有着调节、控制和引导的功能,它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中起协调、稳定的作用。有一句谚语:“英国的贤明政治家都是从他们的运动场上培植出来的。”依据学习的迁移学说,运动的发达可以影响到政治的修明,培养优良的政治人才。”马约翰指出:“透过体育教学培养民主精神乃运用了‘迁移运动’,在体育活动中培养的诸美德能否迁移至生活中,从生理学家的神经元学说、心理学家的知觉与概念等解析,已得知这种迁移确有可能,而且颇能影响吾人的行为,因此,只要学生对运动发生兴趣,时而习之,并获得他人赞赏,日久当可获得一种良好的体育道德效果。”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现代体育已成为现代主流文化的具体文化,对道德和法律规范之外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的调节、控制和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使不同价值观、道德观的人,甚至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人汇集到一个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体育价值观之下,实现社会矛盾的缓和和协调。

3.体育教育应该是一种审美文化。美育也有价值的问题,但美育价值首先是非功利的,它超越功利而在一定条件下有了功利价值,这是文化的特点之一。从本质上来说,体育应该是一种艺术的形态,应该在美的层次上得到理解。亚里士多德在论及体操的目的时说:“最重要是优雅的魅力,而非野蛮的力量,体育的目的在给予一种自由的教育,而不是训练人的体力。”斯杜德尔认为运动的艺术就是体育美学。他指出:“可以想见,追求美的源泉有两种,即情感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所谓情感的艺术,就是试图通过绘画、雕塑、音乐等唤起人的情感而获得美的努力,所谓动的艺术,就是试图将人引入运动之中而发现美的努力,这个运动包括某种行为的速度、爆发力和娴熟的技术等。”顾拜旦提出“运动即生活的美”,认为“美与尊严在我们今天进行的最重要的体育比赛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他曾满怀激情地问道:“我们难道不应该完全确认艺术与体育运动的结合——即肌肉力量与创造性的想象力,是人类生活两极的完美结合吗?”

总之,文化源于人的存在,故此,体育最根本的原点只在于人的本身。学校体育以具体的、现实的人为对象,就是要以人为本,直面人的生命,关怀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学校体育的完整功能应当是生、群、德、真、善、美、自的统一。学校体育只有忠实于人的生命存在,只有从人类的这种本性出发,才会是健全的、进步的和生机勃勃的,学校体育的文化视野,更有助于整体性体育探微,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成人的潜能发挥,这正是学校体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伯特兰·杜林.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及教育.体育文史,1994(10).

[2] 申相星.论体育文学.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第12篇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在国家内部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和对世界他国形成的吸引力, 从内外两个方面构成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扩大了国家的影响力、竞争力、综合实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受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母体及主体封闭的地理环境影响, 形成了具有东方哲学价值体系的文化内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建设“文化强国”的同时,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西方体育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主流文化的趋势下, 如何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创新,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哪些优势与劣势, 又存在哪些机会与威胁, 都是我们当今必须认识清楚的重要内容。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SWOT是一种根据自身内部与外部环境制定发展战略的分析方法, 由美国学者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 S (优势) 、W (劣势) 、O (机会) 、T (威胁) 是根据“发挥优势, 利用机会, 克服劣势, 避免威胁”的基本原则, 文化的发展根据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实际情况, 为文化的未来发展战略制定合理的选择方案, SWOT矩阵分析图如下所示: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存在哪些优势, 又存在哪些劣势, 威胁又是哪些, 机会是什么, 基于SWOT分析法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分析, 望有助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优势-机会 (SO) 战略是传统体育文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合理利用外部发展机会的一种战略方式。

劣势-机会 (WO) 战略是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外在发展机会以便弥补自身的劣势。

优势-威胁 (ST) 战略是在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消除或减少威胁的一种战略方式。

劣势-威胁 (WT) 战略是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自身劣势, 提高自身认知与减少外在威胁的一种战略方式。

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

针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分析, 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SWOT战略分析, 如下图所示:

2.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优势 (S)

2.1.1 丰富性与多元化

按照我国地形地貌及气候差异区分的文化类型, 有河谷型文化、草原型文化、山岳型文化、海洋性文化, 等等。这些文化类型各有特点:河谷型文化以农耕为主, 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草原型文化以畜牧业为主, 特点是流动性和外向型;山岳型文化的特点是封闭性和排他性;海洋型文化的特点则是开放性和冒险精神较强。这些不同的文化类别, 以地理环境差异为特征, 表现为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并最终形成不同区域人们在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及思维意识、观念方面的巨大差异。这为形成不同类型、价值与功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奠定了基础。

从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地理环境进行分析, 西北是茫茫无际的戈壁沙漠和层峦叠嶂的山峰, 北面是严寒刺骨的西伯利亚针叶林地带, 东南是难以横渡的太平洋, 西南是高不可攀的世界屋脊和难以跨越的青藏高原, 由北向南, 由东向西, 延绵上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封闭的地理环境促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中心, 其他文化为协调发展的多元文化格局。中国是一个具有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 经过几千年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现存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近千项,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并且具有保健养生、娱乐怡情、竞技表演等价值功能, 数量多、价值广, 堪称世界之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在五千年的文明史的长河中, 由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生存环境不同, 语言符号不同, 民族之间的习俗和习惯不同, 文化也不同, 保持着文化的多元化, 也就是保持一种文化生态。在几千年不同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中, 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补充, 相互启发, 相互发展。

2.1.2 注重体育伦理与道德修养

儒家注重伦理规范, 强调“克己复礼”,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的思想观念, 无论从体育的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注重人伦道德, 集中于道德的发展方向, 道家强调形神兼修,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观念, 以及佛家追求身心平衡, 外部与内部环境的和谐。体育道德是通过体育礼仪具体地反映和表现出来并实现其功能。传统体育礼仪广泛地渗透于传统体育活动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 通过社会公认的反映社会道德的具体体育礼仪行为规范, 约束和规范体育活动者的道德行为。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典型的内省, 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严格性。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礼记·中庸》中记载“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赌,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道德调整和规范体育行为的道德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儒家文化提倡的“仁”、“中庸”以及“自强不息”精神等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奠定了基础。以及道家、佛家、法家等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以宗法为纽带的社会关系, 以“中庸之道”为方法的礼的行为方式,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形成了特有的东方社会的基本特征, 奠定了中国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 强调身心并重, 讲究技艺, 追求内在修养, 把道德说教及修炼方法与技能提高有机结合共同筑成了中国传统体育的整体和谐特征。形成了天与人、身与心、身体局部和全部的整体生命观念以及反对过度身体锻炼、违反自然规律的锻炼的行为标准, 推崇净化人们思想、洗礼身心的道德修养价值观。

2.1.3 融合性与传承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早的四大文明之一, 跟埃及、巴比伦、印度及希腊文明不同, 是唯一延续到现代, 且从未中辍过的文化体系。几千年来, 中国传统文化是大陆农业文化的产物, 其发展深受“以农立国”的农耕经济影响。儒家人文哲学深刻蕴含着“仁”、“天人合一”、“身心一元”等思想。其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内在动力, 并成为整个民族共同遵守的文化标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 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是各民族传统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不仅仅吸收、融合其他民族文化, 同时也融合外来文化, 典型的是佛教文化作为舶来品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东土, 是以儒家特有的思想价值观念, 以儒释佛, 形成了特有的中国化佛教观-儒佛合一, 并提出“克己复礼”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几千年来历经民族迁移、王朝更替, 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丰富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没有中断, 而且在冲突与融合中愈发顽强, 靠的是自强不息的生命力, 形成了以儒家的“天人合一”、“身心一元”, 道家的“各安天命”、“无为而治”, 佛教的“克己复礼”为哲学基础, 即其基本特质为:以儒治世, 以道治身, 以佛治心。主张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生命观, 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的运动观。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的特点, 将竞技、表演、游戏娱乐、趣味等组成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形式, 并保持着特有的生活方式、民族传统体育礼仪、节庆习俗、等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交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交流, 才能吸纳新的文化因素;只有经过融合, 才能产生新的文化成果, 才能不断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命力。

2.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劣势 (W)

2.2.1 缺少竞争性的体育价值观念

首先, 从文化地理学上来讲, 相对封闭的的地理环境以及源于农耕文明的文化传统, 形成了祭祀祈福、庆贺丰收、民族交往和娱乐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共性, 表现为娱乐怡情、强身健体、保健养生、不尚竞争, 其中多数朝礼仪性与表演性方向发展。其次, 在几千年等级森严的封建专制统治下, 长期的君主专制和文化专制造成了敬畏君主, 藐视臣民, 绝对服从的社会病态, 同时受这种自然地理条件的先天制约,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始终没有进入社会文化的中心地带, 在西方竞技体育为主导的今天, 传统体育无法承载社会发展的动力, 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最后, 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宗法观念与伦理思想浓厚的特点, 处事讲究“中庸之道”, “以和为贵”儒道释互补, 顺其自然, 反对竞争, 重德教、贵友谊、注重人治等, 这种文化积淀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向着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方向发展, 消弱了体育运动的竞争性。尤其是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了以模仿动物为主的运动方式, 典型的形意拳十二形则以不同姿势像龙、虎、猴、马、鹞、燕、蛇、鸟台、鹰、熊鸡、鼍基本拳法, 另外传统体育则以多强调小肌肉群、小关节参与的运动形式。而与西方体育注重肌肉发达, 骨骼强壮, 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充满对人体形态的崇拜与力量的鲜明对比。最重要的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抑制, 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以及统治阶级独尊儒术, 缺乏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再加上等级森严的礼乐观与娱乐观, 礼乐作为社会教化与统治工具, 它所富有的礼仪节文, 恰恰缺少人文主义所具有的自由、平等、独立、人权的精神, 娱乐观则是人们在闲暇时的娱乐项目, 从本质上严重压制了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发展。

2.2.2 传统体育文化固有的保守性

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以及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下, 传统体育文化长期深受母体文化的影响, 以及对传统体育的边缘认识, 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逐渐沉淀为稳定的思维定势, 形成了特有的中华民族的性格, 即对历史和权威的崇拜意识与保守倾向。造就了传统体育文化中许多不良的或违背人类发展的价值观念, 如不思进取、守旧、安于现状, 甚至勾心斗角、争权夺势、迂腐等行为。延绵几千年, 以儒学而确立的宗法制度, 无论上至君臣, 下至父兄妻子, 还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 “修身”、“养心”的道德修养方法, 都强调惟命是从, 尊卑有别的权威, 形成了愚昧、封闭、尊神拜祖的思维惯式。另外等级森严的礼系观和嬉戏观的思想, 培养了人们顺从天命, 缺乏勇敢、创新的性格。人们的思维方式突出对全局性的认识, 缺少理性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更多的从宏观分析与思考问题, 处理问题上多以维护公共利益或公共意志为主, 屈从群体意志, 思想僵化、保守、压制了个性的发展。抑制了人们逆向思维的发展, 造成人们冒险、创新精神的缺失。

2.3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机会 (O)

2.3.1 国家与地方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首先, 近几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对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继承、开发、创新工作力度。典型的是传统武术项目, 为了扩大武术的推广力度, 逐渐改造编制了适应大、中、小学的武术套路, 为了适应奥运会比赛的要求, 特编制了竞技武术, 也对器械、场地、评分标准进行了规范统一, 由中国带头成立的国际武术联合会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其次, 国家鼓励各地区各单位开发校本课程, 尤其是在高校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对继承、开发、创新本地区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31所高校建立了“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充分利用各地高校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 团结全国数百位高级人才共同完成研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门类繁多、受众广泛的中国体育文化的重任。最后, 近年来, 政府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一系列的政策举措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省、市、自治区地区为了保护当地传统体育文化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文化保护措施, 另外国家连续多次举办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运会、农民运动会以及少数民族运动会等赛会, 为不同民族之间交流提供了机会, 为传播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搭建了平台。

2.3.2 全球化语境下获得发展契机

随着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代表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快速发展, 人们过分的求“真”, 求“实”, 注重“对抗”与“竞争”, 崇尚力量与外在的形体美, 忽视了人文价值。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竞技体育所产生的“人文危机”等问题将西方体育文化的先天不足的缺陷暴露在世人面前。悉尼奥运会举办后, 国际奥委会作出一项决议:“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不应该由西方文化长期一元化主导, 而应该是更加多种的文化之间的大融合。”世界上任何多元文化组成的集合体如果长期任由一元文化主宰, 都不会有持久活力, 必将萎缩, 走向消亡。在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竞技体育的缺点后, 开始反思并寻求能够补充该缺陷的其他文化。此时, 蕴含伦理精神、艺术精神、生命精神并要求个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带来了发展契机。近几年来, 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 世界田径锦标赛等大型国际体育赛事, 中国以此为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的窗口, 让西方国家重新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接触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随着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与2019年男篮世界杯, 在以后的时间里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型赛事在中国举办, 中国完全可以以此作为传播良机, 加大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尤其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念的传播, 随着时间的延伸, 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根子在世界人们的骨子里, 那时将无形地增加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2.4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威胁 (T)

2.4.1 西方文化强势入侵

布热津斯基在《失去控制》一书中痛批西方文化帝国为首的美国, 写到:“削弱民族国家的主权, 增强美国的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 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必然实施的战略。”西方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和主导力量, 加上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 科技全球化时代使文化全球化成为现实, 并深刻地影响世界文化的走向。西方文化凭借着现代科学技术、网络的虚拟化, 将西方文化传播途径变得更加隐蔽化、多样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西方文化的侵蚀提供了温床。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 西方的一些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民, 典型的以阿迪、耐克等体育服装品牌为例, 不但在中国占据巨大市场份额的同时, 也在无形中传播着西方体育文化的价值意识。尤其是青少年对西方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模仿与崇拜, 以NBA联赛、欧洲五大足球联赛以及足球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为主的西方体育文化凭借着先进的网络技术一次又一次的清洗着其他民族的价值观念, 现在青少年崇拜的偶像里清一色的是西方球星, 而对国内的球星则毫无知情, 特别是学校体育开展的项目中, 绝大多数是西方运动项目, 而传统体育项目仍处于边缘化地位。

众所周知, 当今经济全球化席卷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时, 西方体育商品则穿着西方文化霸权的“隐身衣”踏至纷来, 凭借着强大的科技力量, 推行西方文化的意识与价值观念。

2.4.2 缺乏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公共合理性反思

20世纪, 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断遭受西方文化冲击、破坏和否定的世纪;也是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逐步失去自尊和自信的世纪。21世纪, 在西方文化乘着经济全球化的列车在世界各地“游说”之时, 中国正在面临社会转型期,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所面临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时刻警惕与反思,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哪, 是否定传统体育文化, 还是提倡西方体育文化, 如果是继承与弘扬, 那么如何继承, 又如何弘扬, 这些问题是我们前进道路上务必扫清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进行深刻反思, 反思的程度将决定中国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传统不是落后, 现代也不一定优秀,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 总有一些人把传统文化当作“糟粕”抛弃, 而把西方文化的糟粕作为精华进行消化吸收, 这种“扬眉崇外”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思。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 无论是大型体育赛事还是中小型体育赛事, 都被绑在了商业的十字架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 以获取经济利益的商业化体育赛事比比皆是, 在国内, 甚至有的地区打着传承与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旗帜, 将传统体育项目过度异化、扭曲以便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反之, 我们也不能为了继承传统体育文化而过度的将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异化。

因此,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 对西方文化的盲从, 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或否定。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造成了价值选择的迷茫, 诚然, 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 是自己;最大的威胁不是外界环境的恶劣, 而是我们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如何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要做的就是进行文化自我觉醒、自我反省, 更值得反思。

3 结束语

上一篇:基本因素下一篇:党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