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2024-08-12

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精选12篇)

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1篇

一、保险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1. 适应现代保险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 我国保险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保险教育突飞猛进, 但其保险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上世纪50年代向苏联学习后形成的模式。近十几年来虽然有了一些变化, 但没有突破原有的框框。而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需要随之变化。但保险学教学不仅专业知识不适应, 教学方法也跟不上科技的发, 导致培养出来的保险人才知识陈旧, 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更不能适应当代对保险人才的要求, 因此必须创新。

2. 满足风险性行业对学生就业的需要。

保险是经营风险的行业, 对学生的风险管理能力要求比较高, 所以大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学校要他学什么就学什么, 而要从社会需要, 从个人专长、兴趣爱好出发, 能自主地选择专业、选修课程, 自主地安排学习进度。用人单位从自身利益和经济效益出发, 也不再按计划接受毕业生, 而要自主地挑选毕业生, 采取供需见面, 双向选择。因而如开设大量选修课, 开设社会需要的新的课程等。保险专业学生只有掌握了广博而坚实的基础知识, 只有从社会和市场需要出发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才能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才能适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才市场的不断变化。

二、保险学教学内容的创新:“需求”与“适应”的吻合

保险学教学内容创新的实质就是要解决好“需求”与“适应”之间的矛盾, 社会需求决定教学内容, 甚至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保险人才需求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和迅速变化的, 而已经形成的教学方法则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样使保险业迅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变性与课程的相对稳定性之间存在矛盾。因此, 教学内容必须创新, 教材建设必须加强, 课堂教学内容必须不断充实和更新。

1. 适时进行保险学课程教学计划的调整。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范教学过程的基本文件, 它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 保险教学内容的创新首先涉及到与教学创新相适应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的调整。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是以专业为导向, 其不合理处表现为:第一, 以专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落后于时代发展。过去的课程大多是围绕专业开设的, 专业的内容和方向决定着课程的结构。而目前世界高教创新的一个特点是“淡化专业, 强化课程”, 即以课程为基础形成专业方向, 这样有利于推行学分制和选修课的开设。第二, 课程结构缺乏灵活性, 选修课范围窄, 不允许跨专业选修, 不适应学生知识领域的拓宽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第三, 专业课程设置过细, 门类多, 内容重复严重。第四, 一些课程陈旧, 又不能作出变动, 想调整而不得为之。随着保险市场的飞速发展, 保险学教学的发展也应该跟上保险的发展, 因此需对教学计划做了较大的调整, 教学计划的调整遵循“宽口径”“重基础”的原则, 按照保险学基础理论、保险应用理论、保险计算理论、保险支持理论和保险监管理论来构建保险学的教学方法, 要求课程设置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并注重素质教育, 在教学内容和结构上进行了更新。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 强化外语和计算机课程。在此情况下, 保险对保险学课程相应做了较大的调整。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专业课程设置结构的调整。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为了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应该增加专业基础课的总课时, 增加文化素质教育课模块和任意选修课, 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课, 以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拓宽知识领域和个性的发挥。 (2) 专业课程设置内容的调整。专业主干课的开设做到少而精, 压缩总课时, 删除部分过时、划分过细和内容重复的专业课, 如“农业保险”“保险史”“海上保险”等课程, 把其精华合并到其他专业课程中。增加了一些实务型课程, 如“保险市场策划”“保险核保核赔”。 (3) 对高年级的本科生开设保险专题课程。由担任不同专业课程、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和保险公司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担任, 使学生了解保险业和保险研究的新动向和发展趋势, 开阔学生的视野。 (4) 保险学教学内容的调整。我国目前许多高校在上保险学这门课时, 主要有三种教学内容, 即保险概论、保险原理和保险学, 其偏重各有不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保险市场新险种的不断诞生, 我认为, 保险学的教学内容应该进行调整以适应保险市场的发展。

2. 注重保险学教学内容的更新。

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保险理论研究处于初期阶段, 理论体系不成熟, 保险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许多问题有待探讨。虽然教学计划在进行调整, 教材在进行修改, 但教学计划和教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不可能随时变化。因此, 教学内容的更新除了注意前面两个环节外, 各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注意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还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 让学生了解保险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以及在此基础上保险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拓展学生的眼界。比如, 银行保险问题、保险资金入市问题、保险销售误导问题、保险市场开放问题、保险创新问题、保险税收政策及制度问题等等。

三、保险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 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 传授和掌握教学内容, 利用一定教学手段, 师生相互作用活动方式的综合。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方法体系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 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是二者的和谐统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为宗旨, 从教学主体看, 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教学方法的使用、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的内容安排等方面是以教师为中心, 往往是由教师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 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不可否认, 这种方法在教学中对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学生在学校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 要培养其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思维, 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 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要树立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增强实践环节。

1. 保险教学方式:

归纳与总结。 (1) 讲授型。讲授型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教师的讲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易懂的略讲, 难懂的详讲,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 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能动地获取知识、掌握理论、提高认识水平。 (2) 讨论型。讨论性教学的特点是教师组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讨论必须有明确的要求: (1) 要选准讨论的问题。问题要有典型性、普遍性, 或是当前保险实务中急于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2) 要发挥教师的方向引导作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组织好讨论, 始终掌握好讨论的方向, 及时扭转不正常的趋势。 (3) 讨论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 允许争论, 允许不同观念的碰撞。但对一些本质错误的认识绝对不能放任自流, 要疏导和帮助。 (4) 讨论要梳辫子作结论。教师要把学生讨论中的意见进行梳理, 力争得出正确的结论。 (3) 答疑型。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 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一是集体答疑, 分别选择从学员中所收集的问题或现场提出的问题解答, 其他教师补充。二是课后答疑, 教师讲完课后留下一段时间解答学员学习本课中的问题。三是通过邮件答疑。 (4) 论坛型。在保险教学过程, 应该针对保险教材、保险实务中一些典型问题, 诸如保险合同的解释、保险人解除合同的条件、被保险人在合同中的权利等问题, 要求学生用PPT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论述。

2. 保险学教学方法内容的创新。

(1) 励志教学法。保险业与其他行业比较, 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保险不是“买”的, 而是“卖”的, 保险业界这句最能说明保险学生励志教育的重要性, 励志法要求教师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学习动机, 着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刻苦奋发精神。保险学与实务紧密结合, 涉及的险种、条款众多, 内容烦琐, 且文字表达死板、枯燥,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热情, 因此加强励志教学法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 (2) 设疑教学法。“疑”是探索知识的起点, 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 在课堂教学时, 我们从“疑”入手, 巧设悬念, 启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 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 进而激发解疑的动机和兴趣。例如在教授人寿保险保险金额确定方法的教学中, 老师指出人的生命或身体是无价的, 不能用货币来衡量其价值, 接着又提出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是以人的生命价值来确定, 这就使学生自然生出“老师讲授的内容前后是否矛盾?人的生命价值是什么?如何确定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等疑问, 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学习、解疑的兴趣。老师再进行讲解, 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 讨论式教学法。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记, 很少互动的情况讨论式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好方式之一。讨论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就保险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或疑难问题, 或实务中有争议的理论问题, 进行讨论和辩论。要求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讨论题目动手查找资料, 动脑分析研究, 动手写出发言提纲, 通过PPT方式将自己对该问题的观点、看法表述出来。这使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 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和扩展, 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实际锻炼。 (4)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 而且重视知识的应用。案例教学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 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法中, 主要让学生面对保险实务具有影响的典型案例, 如“高保低赔”“重复保险分摊”“撞了白撞”等, 要求学生依据所学理论知识做出分析, 从而在讨论分析中学到保险实际业务中的种种经验教训。 (5) 归纳演绎教学方法。保险学科涉及到的知识既包括法律知识, 又包括金融知识, 更包括自然科学的很多内容。如保险精算学, 需要学生有扎实的数理基础, 还需要具备财务、法律和保险等专业知识, 并应当有分析与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保险教学过程中, 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 通过归纳演绎教学方法的教学, 为学生将来从事保险精算奠定基础。

3. 进一步探索保险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1) 加强教学理论与方法的讨论和研究。保险学的教学有其特殊性, 同时也应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和原理, 教学创新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并加强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和交流。积极准备加强对教师教育思想的培育, 不时选择一些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文献, 分发给全体教师, 让教师自学或者集中学习。同时, 每期组织一次教育思想与理论经验交流会。 (2)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创新。一方面, 尊重教师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 各有特色的特点;另一方面, 我们也必须在注意教育普遍规律与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 鼓励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创新;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开展集体观摩教学,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创新。 (3) 积极探索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由于多媒体教学直观性较强, 且减少了板书环节等, 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师把收集到的各种案例, 保险业务中出现的新问题等制作成为多媒体, 通过多媒体教学, 把这些案例、问题生动地贯串于教学活动中, 减少了理论的抽象, 理论不再“苍白无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聘请企业界人士参与保险教学工作保险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聘请保险实践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或工作者做一些补充教学。吸收保险公司的有关人士定期来学校讲课, 介绍保险发展的新动向, 企业面临的新问题及可能采取的对策。这种做法, 既有利于让学生了解保险发展的最前言知识, 又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书本知识。

参考文献

[1]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保险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探索[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黄达.金融-词义、学科、形式、方法及其他[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3]刘诗白.构建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4]王广谦.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5]张亦春.金融学专业教育创新研究报告[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米双红;赵晔.高职保险专业启发式教学方法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 (学科教育研究) , 2007, (7) .

完善与创新并举 形式和内容共谋 第2篇

完善与创新并举 形式和内容共谋

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自治制度的核心之一。针对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加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完善和创新并举,将形式和内容纳入制度的完善和创新的整体架构内统筹谋划,从而进一步激活村民代表会议的生机和活力,提升村民自治的水平。     一、处理好四个关系,积极推进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一是处理好村民代表会议与其它村民自治内容实现形式的关系。以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渠道和基本载体,建设起以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目的的一套体系及搞好村务公开制度的民主管理形式。     二是处理好村民代表会议与村民会议的关系。村民代表会议必须经过村民会议授权,村民代表会议对村民会议负责,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设中应该明确有关的村民会议授权范围,建立健全明确的规定和制度。     三是处理好村民代表会议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委会要向村民代表会议负责报告工作,村民代表会议由村委会召集并主持。在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范围内的关乎村民利益的问题,村委会要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代表会议作出的决定,则由村委会组织实施。     四是处理好村民代表会议与党支部的关系。村党支部对村中重大事务进行研究,提出建议,然后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党支部不能更改,如需变动,党支部需要提请村民代表会议重新讨论。     二、把握重点环节,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首先,应以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为依据,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的形式,明确相关内容,使村民代表会议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同时,严格推行代表候选人,按选举程序选举村民代表,经常对村民代表进行培训教育,保证村民代表的“质量”。     其次,村民代表会议内容和程序不仅要以村民自治章程等形式加以明确,而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村民代表会议的议事内容还应该不断扩大,逐步深化,并要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做好村民代表会议召开前后的工作。     三、以推进制度建设为核心,创新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要建立针对村民代表的五项制度。一是竞选制度。二是述职制度。三是培训制度。四是撤换制度。五是奖励制度。针对村级民主理财要通过建立村民理财小组的形式来体现,对村级财务活动实施监督,从而克服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局限,深化和加强村民代表会议监督管理职能。并可以通过事先申请旁听的形式,更好地让群众了解决策的过程,使决策更能体现村民的意志,使决策更科学更民主。

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3篇

关键词:高职 机械制图

高职院校以培养优秀技术人员为办学宗旨,在教学时,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应不断改革各专业教学,而机械制图教学就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高职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的创新举措

1.减少单一理论知识的教学

由于机械制图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地删减理论知识。因为学生已经接触过几何作图,所以教师可以删减这部分教学内容。而在讲解立体组成基本条件时,教师可融合点、线等要素与立体三视图的知识,重点讲解投影方面的知识,减少线面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内容。

2.强化专业重点内容的教学

机械制图教学的重点是制图工具的使用规范、手绘草图以及读图等内容,以培养专业技术实际运用能力为主。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重点讲解制图操作规范,还要结合实际操作,强化学生制图的综合能力。根据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强化学生计算机的操作,让学生掌握CAD制图和三维图等电脑绘图技术。

3.创新零件图技巧教学内容

在制作零件图时,教师需把公差、配合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元素加入其中,它们都是机械制图教学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师可以首先讲解标注的格式,然后细分说明标注的含义,最后教给学生标准要求与方式的内容。

二、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方式的创新举措

就机械制图教学而言,传统教学方式与新型教学方式各有优势与劣势。在改革教学方式时,教师要综合分析两种教学方式,取长补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1.传统教学方式

机械制图是一门极为严谨的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图线画法、尺寸标注以及字体格式等知识,所画图纸能够符合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

充分挖掘传统教学的优势,再结合教师的示范,不仅能让学生明确了解制图的正确方式、规范和要求,还能使学生把教师的专业绘图作为制图标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切实提升学生的制图能力与严谨性。

2.新型教学方式

新型教学方式是教师运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生动、形象地把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弥补了传统教学直观性和立体感不足的缺陷,使学生能更深刻地记忆知识点。

机械制图这门课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力与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讲解复杂结构和模型制作等知识时,可以使用新型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如在教学三维模式制作时,笔者将课件制作成动画,把物体不同位置、不同拆分以及不同组合时的状态呈现给学生,把复杂的物体结构简单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功能,以学生易接受的形式呈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高职机械制图考试模式的创新举措

制图考试通常以投影基础、机件表述方式以及标准件等知识为主要考试内容,而零件图和装配图则以主题设计的形式进行考核。由于主题设计时间长,教师无法监督学生,导致网络抄袭等现象泛滥,阻碍了学生绘图能力与识图能力的提升。可见,创新机械制图的考试内容势在必行。教师可将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识图能力纳入考试范围,提高学生识图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入“理论+答辩”的考试模式,全面评定学生的制图能力,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

四、结语

创新机械制图教学,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教学,而是充分发掘传统教学的优势,与最新教学模式相结合,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模式,达到切实提高学生绘图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兵,车林仙,易建,王艳戎.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6).

[2]朱凤艳.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3).

[3]彭彬,徐萍.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2008,(4).

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4篇

一是作为一门学科, “美学”的独立是以1750年“美学之父”鲍姆嘉通的同名著作《美学》第一卷的出版为标志。但是美学的学科史并不等同于人类的审美史, 同前者相比, 人类的审美史更为悠久。我国先秦两汉和西方的古希腊时期的先人们已经在探讨美的问题, 只是这种探讨往往和哲学问题、伦理问题混杂在一起。鲍姆嘉通的贡献在于从人的心理的“知”、“情”、“意”三方面入手, 在逻辑学、伦理学之外, 提出“美学”这一学科概念, 从而为研究人的感性认识的科学划定了范围。在美学所走过的二百六十多年的学科历史中, 中外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美学的论著。

国外的“美学”经历了从“本体论美学”到“语言论美学”再到“生活论美学”的发展过程, 特别是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和消费文化的崛起, 美学转向生活已是大势所趋, 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提出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命题。于是, 分析美学逐渐式微, 实用主义美学兴起。随着人与环境矛盾问题的凸显, 生态保护成为当代的时髦话语, “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也成为当今国外学者研究的新宠。所以, 德国哲学家、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斯提出了“重构美学”的设想, 这愈来愈凸显出美学学科的发展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目前, 国内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两次热潮之后, 逐渐走向落潮。但是, 美学的发展并没有停滞, 而是在借鉴吸收国外美学发展成果的同时, 与当代西方美学的发展保持一种共振相应的发展态势。并且在“美学四大派”的基础上, 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美学思潮, 如“和谐论美学”、“后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生命美学”、“存在论美学”、“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生活美学”、“分析美学”、“生态存在论美学”等。美学学科的发展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除了哲学美学之外, 文艺美学、园林美学、旅游美学、建筑美学、影视美学等学科纷纷出现在不同的专业门类里。与此相适应, 目前美学课程的开设和教材的编订在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加注重特色, 例如北京大学叶朗教授著的《美学原理》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在讲解美学基础理论的同时, 力图“把美学理论核心区的前沿课题的研究往前推进一步”;复旦大学中文系朱立元教授主编的《美学》 (教育部高教司“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 努力贯穿“审美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广义的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主旨;南京大学文学院王杰教授主编的《美学》 (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材)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力图概括近十年来国内外美学研究的新进展, 实现对美学基础理论的明晰论述;上海师范大学刘叔成教授等主编的《美学基本原理》 (全国高校文科教材) 是国内发行时间较长和发行量较大的文科教材, 是一部以“理论体系和整体章节框架”为基本特色的美学教材;厦门大学中文系杨春时教授的《美学》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力图超越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思想, 构建自己的“后实践美学”体系的思想形态。另外, 还有一些美学家积极构建自己的美学体系, 如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曾繁仁教授的生态美学研究就是在会通中西生态智慧的基础上, 力图“建设一种包含中国古代生态智慧、资源与话语的并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某种中国气派与中国作风的生态美学体系。”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刘成纪教授的《物象美学》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2) ,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潘知常教授的生命美学 (《生命美学论稿》,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2) ,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吴炫教授的《否定主义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等都是极具特色的美学思想。

目前, 国内出版的美学教材有几十种。如上所述, 有的教材强调特色, 有的教材重视突破, 有的重在体系的构建, 而现实的情况是高校中文系《美学》课程的教学课时一再被压缩,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讲述系统的美学基础知识, 这确实是教学的一大问题。

笔者认为, 首先应该优化美学课程体系, 简化美学教学内容, 剔除一些老旧的美学知识, 普及美学常识, 可以将美学史和美学文本的讲解在选修课中进行。同时, 将美学课程体系分为“美学理论”和“美学鉴赏”两部分, 前者重在讲授美学基础知识, 后者重在美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 在强化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 整合现有的美学教学内容, 将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些美学问题和思想融入到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中。特别是吸纳近年来美学转向后产生的一系列成果, 如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影视美学、景观美学、旅游美学、建筑美学、城市美学、医学美学、数字美学、音乐美学、设计美学、艺术美学等的研究论著, 丰富美学教学内容。

最后, 创新美学教学内容, 在充分吸收现有美学成果的基础上, 在理论中创新, 在实践中创新, 在交叉中创新。理论的创新可以从实践中涌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中获得启示, 从而在美学研究的基础、对象、范式上进行创新。实践的创新可在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下展开。交叉创新可以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发展与推进。同时, 在当前美学发展中, 交叉创新也是体现美学研究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生机与活力的重要领域之所在。

二是针对美学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 在美学教学方法上也应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在美学教学中, 应该优化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 其中多媒体教学就是整合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比较普遍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 应该针对美学课的教学特点, 认真制作精美的美学多媒体课件。根据课程讲授的内容, 选择使用合适的声音、图片、文字等运用在课件中, 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自然美的教学中, 可以将自然界莺歌燕舞、流水潺潺的声音影像, 皑皑雪山、浩瀚星空、高峡平湖的图片以及咏叹九曲黄河的图片与诗歌文字等运用到多媒体课件中;在社会美的教学中, 可以将体现人体美、各地民俗风情、狂欢节等的图片制作到课件中。这样, 一方面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 另一方面也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所以, 在美学教学中, 应该重视和优化多媒体教学, 在课件的制作应该贯彻以美为主导, 以知识点的讲授为主线, 以育人为目的的教学思想。

在美学教学中, 还要重视讨论式教学法的使用。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导他们参与美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在运用该教学法时, 应制定好讨论的话题并加以引导, 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正误。其实, 学生对美学是十分感兴趣的, 所谓“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美学在很多学子的心目中是十分神秘和崇高的, 只是有时美学课过多的理论讲授让他们感觉枯燥无趣, 所以,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除了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之外, 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美的本质教学中, 笔者首先向学生梳理介绍了中外美学史上关于“美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 然后播放了“99国际大专辩论赛”关于“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视频, 之后, 让学生根据授课内容谈谈自己关于美本质问题的看法, 许多同学加入到该话题的辩论中, 然后笔者又向他们开列了一些书目让他们课下阅读, 有一些同学还写出了学术论文, 并公开发表。在美感的教学, 引导学生讨论“美感与快感”的区别;在艺术美的教学中, 针对目前流行的反艺术的艺术创作, 引导学生讨论“艺术终结论”话题;同时, 针对美学的生活化趋势, 引导学生探讨美学转向生活之后所带来的社会利弊问题;在美学范畴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讨论优美与壮美、优美与崇高在中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不同以及悲剧性与喜剧性的审美特征等;在美育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讨论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 应该如何更好地将审美教育贯彻到个体的成长中。通过讨论式教学, 很多学生积极融入到美学教学过程中, 在主动学习中加深了对美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在笔者所工作的学校, 美学既是中文系汉语言专业学生的基础课, 同时也是全校学生的通识教育课, 所以, 美学的教学一方面要强调专业性, 另一方面又强调普适性。因此, 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深化课程知识的深度, 另一方面又要拓展课程知识的广度, 所以, 在教学中, 需要从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整合与创新, 唯有如此, 美学才能够“以美育人”、“以情感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美学发展形势, 探索丰富完备的课程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可以更好地贯彻美育方针, 培养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同时, 对《美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可以优化学科知识结构, 丰富教学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该课程的优化, 将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从而发挥理工院校美育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

摘要:当前美学教学面临着教材众多, 课时压缩, 美学新问题新思想不断呈现的现状, 所以, 应该优化、整合并创新美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一方面, 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积极吸纳新的美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 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很好地将多媒体教学和讨论式教学运用到美学教学中。通过教学改革, 可以优化学科知识结构, 提高教学质量, 丰富教学实践, 进一步发挥美学“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的功能, 为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美学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优化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朱立元.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王杰.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4]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5]杨春时.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和内容论文 第5篇

任何一种文化的塑造都离不开企业至上而下的正确的有效的引导而创新型文化是基于战略新范式的定位传统的战略竞争的范式主要注重的是市场地位的竞争,即在产业中的产品或服务的概念已经明确的基础上,关于产品的功能成本价格等方面为夺取市场地位的竞争;而战略的新范式除了关注市场地位的外显竞争之外,更加关注企业深层次的竞争:即对未来产业变化的预见的竞争以及为使产业预见变为现实而塑造核心能力的竞争创新型文化以这种战略范式为基础,着眼于企业和产业的未来来开展和引导创新活动,以推动企业各方面的创新活动来逐步塑造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创新型文化的构建更需要富有挑战性但又具有前瞻性的组织愿景的引导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导者以及充满激情的管理队伍的带领

(二)人本文化

创新从知识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是一种知识创造的过程,新知识的创造非常强调相互合作,知识分享和开展建设性的冲突,因此,创新型文化的塑造注重员工在知识专业和思维方式上的多样性;而且员工的知识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默会的知识,只有在员工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达到最好的知识分享和相互合作传递默会知识的效果因此,创新型文化不仅强调组织结构部门设置上要便于员工交流沟通和协作;而且更加强调一种人本文化,重视每一个员工的创新价值,注重决策的民主性,尊重员工的意见,对员工充分授权;注意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鼓励员工进行合作和沟通

(三)鼓励冒险允许失败激励创新的价值观念,是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灵魂

创新型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把高新技术发明应用在本企业的主导产品上,从而不断地开发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高技术产品的开发成功,无疑会带来高额利润良好的投资回报一旦研制失败或产品没有市场价值,巨额的投资就会付诸东流,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巨大影响如果缺少激励机制,开发人员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承担失败的风险因此,创新型企业必须建立鼓励冒险,允许失败,在冒险中求创新的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成功的创新型企业无不以“追求卓越”作为经营理念,形成了敢于冒险大胆创新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根据以往理论研究的成果,及对创新型文化的界定和特征分析,笔者总结了构建创新型文化的十二个要素

1。 被企业员工理解和广泛接受的富有挑战性的企业目标和愿景:必要要素

2。 富有创新精神敢于冒险和尝试的企业家:必要要素

3。 有效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管理队伍:必要要素

4。 鼓励冒险鼓励创造性思维和容忍善意的失败:必要要素

5。 员工允许参与决策,自由发表意见,欢迎异议:较强的必要性

6。 倡导相互合作知识分享和相互沟通:较强的必要性

7。 各级管理者在支持创新容忍失败上的表率和言行一致:较强的必要性

8。 对员工的创新行为给予及时的认可和奖励:必要要素

9。 便于信息沟通和创新协作的组织结构和部门设置:辅助要素

10。 注重员工知识结构专业思维方式等的多样性:辅助要素

11。 树立来自一线员工的创新模范和典型:辅助要素

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对策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进入现代社会生活场景,不断深化所学专业知识,磨练意志和增长才干的一项教育活动。它是当代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以自己的才干奉献和服务社会的前奏。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塑造自由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新形势下,应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一、新形势下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客观要求。实践活动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际行动,在内容上直接反映着人的主观目的和主观需求。而人的主观目的和主观需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改变的。这就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停留在过去,而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变迁实际不断进行创新,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从而体现出社会实践活动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价值。

其次,这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显著的育人功能,是大学生深化所学知识,认识自己和认识社会,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一项极其有意义的活动。一般情况下,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容易得到认可,也更容易取得良好效果;而那些内容和形式都陈旧落后的社会实践活动,则往往会受到大学生的排斥和抵制,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这就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其中来,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再教育,实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再次,这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带给大学生真知,让大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还要让大学生成长成为人格健全、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人,自觉主动地服务于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只有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把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和大学生的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磨练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境界,塑造他们的人格,促进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对策

1.深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首先,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自身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给予社会实践活动一个重要的位置,加快建设校内社会实践硬件设施建设,加快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进而把社会实践活动全面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环节中。例如,在医学院校,就应该把到社区、乡镇乃至乡村进行义诊和卫生宣传纳入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医学理论和医学知识的理解,逐渐培养其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职业精神与职业追求。

其次,要教师队伍深化认识,积极转变过去那种只重理论学习,轻社会实践的教学方式方法,要正确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成长中的重大作用,进而主动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需要联系起来,积极创设具有社会实践特性的教学课堂,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创造条件。

2.深入大学生,切实把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需求。深入学生,切实把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需求,特别要求发挥大学生辅导员群体的作用。辅导员群体要加深与大学生的日常联系,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耐心倾听他们关于社会实践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辅导员还应该把这些零碎的、不成系统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出来,报送学校的教学部门,督促教学部门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出新的安排和调整,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

3.深入社会,把握时代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出的要求。首先,深入社會,了解各行各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新要求。并依据这些新要求,重新调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实现创新。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发重视身体的健康,那么,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对医疗、养生、预防疾病、保健以及体育锻炼都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呢?这都是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后所要面对的。只有把握了这些新要求,才能更好地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深入社会,把握地方在处理经济社会事务上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份子,需要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务中实现自身价值。沈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迎接全运会就是具体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事。作为医学院校,就应从创建文明城市实际出发,加强卫生宣传和监督,加强包括文明礼貌在内的公民道德宣传等等,进而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应从为迎接全运会的实际出发,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加强全心全意服务他人、帮助他人等美好品德的宣传,深入社区宣传体育健身等方面的内容,创新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胡树祥,吴满意.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的新界定[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2-44.

[2]肖凤莲.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163-162.

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7篇

一、国内文献综述

笔者通过对一些高校统计学课程调查及知网搜集资料,发现很多讲授统计学的教师认为传统统计学教学内容、方法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通过资料搜集和文献查找,如何更好的编排统计的教学内容和运用更好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石秀丽(2011)学者认为根据经管类学生的特点应把统计方法、数量分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李慧敏(2016)等学者认为对经管类统计学的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量的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宋继华(2013)等学者认为采用项目驱动方法教学能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应用能力。这些专家学者对统计学的教学内容都提出了创新性的研究,尤其是高职高专对经管类学生的统计学教学很多高校都采用了项目驱动的模式。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决策都需要数据来支撑,统计方法及数据分析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应用于管理、金融等领域,而今天又处于大数据时代,因此,掌握统计方法和数量分析的专业人才成为时下的新宠。所以,在经管类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传统统计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为高校经管类统计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1. 教学内容编排上增加统计实务部分。

统计学原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总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综合指标、动态数列分析、指数分析、抽样推断、相关分析等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基本理论知识,针对当前社会需求和统计变化的特点,应该加大统计实务部分的内容,可以适当增加企业统计标准(常用统计标准)、主要统计指标(采购经理指数、消费信心指数等)、企业主要统计报表(生产活动统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报告撰写(统计报告写作要求、原则、流程)等内容。

2. 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验教学。

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到大量的公式,主要是定量的分析,在传统教学中比较侧重这些公式的推导、计算。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计算机统计软件的广泛应用,使计算变得更加简单、准确。因此,在统计教学过程中,统计计算技术已经不是教学的重点。由于大量复杂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统计学教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整理分析的训练,统计教学中适当增加实验教学,把统计方法与计算机的应用紧密结合,实现统计学教材的内容与EXCEL的应用全面结合。在一些章节可以专门增加一节内容,介绍如何用EXCEL实现本章数据处理问题,例如:在讲解统计整理、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抽样调查、相关和回归分析时都可以借助于EXCEL来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还可以利用计算机SPSS软件对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分析,利用计算机对平均数和标准差中等内容进行处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统计思想,同时帮助其掌握一定的软件应用技能,如EXCEL、SPSS、SAS等。

3. 引入综合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在国外课程教学中运用较多,因为案例来源于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统计学教学中也引入了一些案例,但这些案例大都是孤立的只是为了学习某个知识点而设定,这些案例并不是真实的案例,而且缺乏前后因果,与实际生活脱钩,学生学起来就没有深刻的记忆和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案例,将统计计算方法与数据分析方法用到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中去,这样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综合指标这部分内容就可以设定某个企业的实际案例,通过这个案例可以解决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计算应用。

4. 图表归纳教学法。

统计学第一章内容是学习整个统计学的基础,只有把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学懂了,才能更好的学习以后的内容,可是很多学生学了第一章以后对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还是模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疑解惑,不断启疑思导,经过苦心孤诣,可以把这些基本概念编成如图1。

通过框图,可以把这些抽象的名称联系在一起,然后层次加以剖析,提纲挈领地板书这些名词的特点与作用,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语言说明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异同。采用这样直观清晰的框图教学,让学生一目了然,分析清楚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在讲完第四、五、六章后也总结归纳如图2。

5. 点线教学法。

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8篇

目前,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我国本科生攻读经济类硕士、博士学位的必修课程。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的专业素质的进一步的深造。而作为西方经济学两大主干之一的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视角、思维方式、基本理论和学科前沿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从我国各高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情况来看,应该说,我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个学科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容易出现“填鸭式”灌输教法,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谈理论、画图表、讲模型、推公式。其现有课堂教学方法表现为:教学手段上已经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但课件内容以教材为主,教学素材来源单一;授课方法以“灌输式”为主,师生互动较少,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角,其中案例教学法以小案例为主;教学内容上不注重课程铺垫,缺乏经济史方面的背景介绍,侧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解而轻视理论联系实际,偏重主流经济学而忽视非主流经济学。

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目前的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普遍存在着课堂较为枯燥、学生主动性较差、参与程度比较低的状况。虽然学生能够掌握大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但难以建立较强的宏观思维,容易混淆当今宏观经济中各流派的不同观点,这就造成学生的基本原理运用能力较差,无法较好地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有必要对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提高课堂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思路

1. 实施创新型的教学方法

所谓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就是在基本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型的符合课程与实践要求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不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包括谈论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等。

具体而言,就是在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学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的基础上,一方面积极探索谈论式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这有利于强化教学活动中的“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教师由“讲解者”到“组织者”的转换。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实行穿插式案例与综合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方法。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中,穿插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使案例与理论相互印证,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综合案例在某一章或某几章的理论问题系统讲授之后,有意识选取所涉及问题跨章节的综合性案例让学生加以分析、讨论并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复杂案例的综合能力。

2. 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在教学内容方面着力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具体表现在实施案例教学、多样化教学素材、强调宏观思维的构建、重视经济史的渗透及加强非主流宏观学派观点的融合。这主要体现在备课和授课两个环节。

在备课过程中扩展课件素材的来源,丰富课件内容。具体包括课件素材(尤其是视频素材)、讨论资料、案例以及宏观经济史和其他流派的核心观点和理论。

在授课过程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主要表现为:首先,要树立宏观理念,构建宏观思维,这有利于学生把握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思维方式;其次,实施穿插式案例和综合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使案例与理论相互印证,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次,通过经济史方面知识的渗透,加强课堂的经济学铺垫,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最后,适当增加非主流学派的理论,通过主流宏观经济学与其它非主流学派观点的对比,增强学生对于核心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及相关理论的运用。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具体措施

1. 完善课件内容,丰富教学素材。

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新型教学方法,将图、文、声、像高度集成于教学中,具有扩展信息量、节省时间、活跃课堂气氛的优点。这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授的效率和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要抛弃“教材照搬”的课件,拓宽课件素材的来源渠道,在课件中补充视频、音频等新型素材,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2. 探索谈论式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法,提高课堂参与程度。

参与式教学法和谈论式教学法是相对于“灌输式”教学法而言的,强调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意识。具体做法是在课堂上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查资料,整理、分析、总结,形成个人观点,并展开讨论,从而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实现教师由“讲解者”到“组织者”的转换。

3. 通过案例教学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在案例教学法中,实行穿插式案例与综合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方法。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中,穿插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案例与理论相互印证,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综合案例在某一章或某几章的理论问题系统讲授以后,有意识选取所涉及问题是跨章节的综合性案例让学生加以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复杂案例的能力。

4. 构建宏观思维,重视经济史的渗透。

由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学生往往在学的过程中感觉抽象、枯燥、晦涩难懂,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经济学”铺垫。首先要树立宏观理念,构建宏观思维。这可以通过GDP、CPI、失业率等概念和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构建和扩展等理论以及IS-LM模型和AD-AS模型等实现。其次要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史。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到六十年代货币主义的兴起,再到七十年代“滞胀”现象的形成,导致新宏观经济学、供给学派和公共选择学派加入到反凯恩斯主义的战斗中,最后在七八十年代新凯恩斯主义、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奥地利学派等在宏观经济视角和研究方法方面的突破。了解这段历史有利于学生树立一个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5. 适当增加非主流学派的理论。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在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理论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它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时尚不能有效地解释宏观经济现象,解决宏观经济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讲解主流经济学观点外,还应该尽量融合其他流派的观点,如新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剑桥学派等。

参考文献

[1]江秀辉, 李伟.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重视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J].科学大众, 2008, (12) .

[2]江秀辉, 李伟.在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中注重经济学思想培养[J].科学大众, 2009, (1) .

[3]林霞.浅谈西方经济学的几种教学方法[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

[4]韩红莲, 张红程.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体会[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7, (6) .

浅议新闻报道的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 第9篇

新闻大体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种是少见的奇特新颖的事, 第二种是在稀松平常的小事中发现新的东西。奇特新颖的事, 不可能天天有, 有了也是众多家媒体抢播的热点, 很难从中找出更独家的东西。所以要想牢牢的吸引住观众的眼球, 就要在第二种新闻上找切入点, 让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变得不再普通, 这需要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深入斟酌, 大力创新。

一、新闻的内容创新

新闻内容是否新颖多样, 影响着观众对该新闻甚至该媒体的满意度和信心, 因此, 新闻记者和编辑在符合事实的基础上, 必须创造性地选取和整合新闻内容, 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如果, 一个新闻记者总是坐在办公室, 将网络上已有的信息粘贴、拼凑, 那这样的新闻注定是缺乏新意、缺乏真知灼见的。播报相同的新闻事件, 注重在每天的采写工作中下功夫、花心思的编辑、记者, 往往会找到更加新颖的报道细节。

1. 要做到深入生活

优秀的电视新闻报道一定来自生活、来自实践、来自记者心中的真实表达。编辑、记者一定要在社会实践, 广泛了解, 全面分析, 理性选择之后, 才可动笔构思内容。写一个单位或其中某个职工的事迹, 哪怕新闻呈现的不多, 记者也要从过去与现在、正面与反面等角度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个单位和这个人物, 只有这样, 才能在广阔的空间内找到吸引观众的突破点, 由此展开, 一个真实、新颖的新闻报道才能形成。不仅从本质上把握了报道事物的真实性, 还能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到新闻报道中来。

2. 要做到注重细节

构思新闻报道的内容不能省略任何细致的思考、不能忽视现场的任何细节。如果能深谙“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 你做出的新闻自然会与众不同。前一阵子有位网民在网上登出一组照片, 引起了全国40万网民的关注。第一张照片是当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的温家宝前往寿光, 在蔬菜批发市场慰问时留下的, 拍摄时间是1995年。第二张照片上的温家宝已经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了, 他正在山东农村和当地群众一起过春节, 拍摄时间是2006年。本来是两个很常见的照片, 为什么会引起40万网名的关注呢?原来, 两张照片的时间跨度是10年, 而我们敬爱的温总理穿的是同一件羽绒服, 唯一的不同就是, 那件羽绒服已经旧了, 并已稍微有些过时。这个细节是一位网友在新华社记者报道的新闻中发现的, 40万网民的关注正说明了细节力量的巨大无穷。同理, 细节也决定着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二、新闻的形式创新

除了新闻的内容创新之外, 新闻的表现形式是否富有创新性也是一个电视新闻节目成败的关键。电视新闻形式的创新, 不但可以将新闻内容以最好的角度表现出来, 还可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使整个新闻节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效果和深刻的印象, 满足观众的期待与好奇, 得到观众的认可与喜爱。

1. 形式上要满足观众的互动心理

互动纪实把新闻的单向传播转变为与观众的双向交流, 大胆给予观众说话的权利, 打破常规的“我播你听”的传统新闻播报模式, 使新闻的传播空间变大变近。2002年1月, 《南京零距离》开创了中国新闻互动的先河。首次让观众用电话直接参与到新闻节目中, 和主持人进行即时的互动交流, 在表现形式上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愿望。而现在, 互动的媒介越来越多, 交流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电视新闻也可以积极探索新颖的互动方式, 满足观众的互动心理。

2. 形式上要符合观众对时效的需求

迅速是新闻的价值, 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新闻的价值, “新闻”就变成了“旧闻”。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是希望了解更多有时效的细节和故事, 这要求我们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 要敏锐地发现, 尽快地了解, 迅速及时地反映。新闻节目在编排上不妨摒弃传统的对已发生新闻进行报道的制作理念, 尽量实行直播式, 第一时间的同步播出, 能使观众获知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与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差距缩到最短, 时间差几乎为零, 进而满足观众同时收看、及时关注的需求。另外, 由于直播的报道是连续进行的, 能给观众展现较为详尽完整的事件全过程, 使报道更具真实性。

总之, 新闻报道工作就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创新实践活动。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成为电视新闻工作者锐意创新的标尺和方向, 只有把更丰富、更全面的新闻新鲜、迅速的传递给广大电视观众, 才会实现媒体效益的最大化。为了创造出更优秀的新闻节目, 广大记者、编辑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 选取独特视角, 从新闻内容和新闻形式上大胆探索, 从而使新闻达到创新创优的目标。■

摘要:新闻的“新”字就体现在新闻的鲜活, 这就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钻研, 追求创新, 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密切联系群众、尊重事实, 在此基础上选取独特的视角, 运用创新的思维, 写出真实、深刻而又吸引观众的新闻。本文将结合多年新闻工作经验, 从新闻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闻报道,内容创新,形式创新

参考文献

[1]曹学庆;给新闻报道新的最佳报道角度[J].新闻采编2002年06期

[2]李明忠;向广处寻觅往深处开掘——新闻写作的几点体会[J].新闻导刊2000年03期

简述企业创新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创新管理,意义,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依据这一精神, 我国的企业必须进行创新管理。

一、企业创新管理的涵义

一般而言,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管理者通过协调组织中人的适当行为和劳动, 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工具, 从而实现生产系统最高效率目标的社会活动。管理的实施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基本环节进行的。管理虽然不能直接产生、形成物质产品或知识产品, 但却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决定社会集体劳动生产力的关键。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说, 管理是生产关系, 是生产力诸要素的催化剂。而所谓企业创新管理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运用现有的资源, 依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 研究并利用新的生产经营过程, 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 并重新选择和构建新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的配套系统工程。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 力求做到企业内部人人创新, 事事创新, 时时创新, 处处创新。现代管理学家熊彼特认为, 创新在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 它从来不是静止的。他把那种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 即不断地破坏旧的, 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的过程, 称为“产业突变”、“创新”、“新组合”、“经济发展”, 这些都是创新管理的本质特征。所以, 企业创新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内部结构的调整、改变与重新组合使其发生整体功能的转变。

二、企业创新管理的意义

(一) 企业创新管理是适应科技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现代社会, 信息高速公路、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程序式转输设备和监控仪器, 组成了一种全新的生产力体系;自动化生产线、计算机辅助设计、管理自动化已成为企业的主旋律;自动柜员机、家庭影院、国际互联网络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家庭办公、视频会议、遥控医疗、电子商务已成为议论的热门话题。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正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现在发达国家已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这对包括我国在内的还未完成工业化的各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巨大压力。但知识经济的发展“向世界上的最穷国家和最富国家都提供了全新的机会”。因此, 只有适时做出管理变革和创新, 我国的企业才能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 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新形势的需要。

(二) 企业创新管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必将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 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体系, 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所以, 加强企业创新管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三) 企业创新管理是其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期, 由于资源及通讯科技的发展, 因特网的广受欢迎, “创新速度”决定了一切。唯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维持企业、产业及国家的竞争力。进入新世纪, 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 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 各国经济通过商贸往来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我国加入WTO后, 已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之中, 现代资源、技术、信息、人才和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济的法则是优胜劣汰。企业在竞争中要想占据优势地位, 出路只有一条, 那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升管理水平, 实现管理创新, 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创新是一种理念, 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创新管理, 才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合理, 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 保证和促进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三、企业创新管理的内容

(一) 观念创新

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因观念决定思想, 思想决定行为,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一定的观念决定一定的行为。企业创新管理的观念创新更是企业创新管理行为的导向。在企业各种创新管理中, 观念创新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没有观念创新, 就不会有其它创新。实践也证明, 在企业创新管理中, 观念超前, 不断创新, 就能想别人之不敢想, 为别人之不敢为, 自然就能够发现别人视而不见的商机, 将企业的优势发挥出来, 取得创新管理的成功。所以, 观念创新是企业创新管理的首要内容。

(二) 组织创新

在很大意义上, 管理是通过有效资源配置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 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创新, 是创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 任何组织机构, 经过合理的设计并实施后, 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引起组织结构变革的因素通常是:外部环境的改变、组织自身成长的需要以及组织内部生产、技术、管理条件的变化等等。实行组织创新, 就是根据变化了的条件, 对整个组织结构进行创新性设计与调整。

(三)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在企业创新管理中具有积极意义。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 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 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 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所以, 制度创新是促进企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 战略创新

战略创新是指企业发现行业战略定位空间中的空缺, 填补这一空缺, 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大众市场。战略创新的核心问题是重新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确定的经营目标会决定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顾客、竞争对手、竞争实力, 也会决定企业对关键性成功因素的看法, 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策略。成功的战略创新者会采用与所有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竞争策略和经营目标。当今的时代是战略创新的时代、战略制胜的时代。我国加入WTO后, 企业面对的是世界性的跨国公司,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是进行战略研究、战略选择与战略创新。

(五) 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 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突破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脱节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 实现向贯穿于全部创新过程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21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六) 市场创新

市场创新是企业创新管理的另一重要内容。所谓市场创新, 就是企业通过引入并实现各种新市场要素的商品化与市场化, 以开辟新的市场, 促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新市场研究、开发、组织与管理的活动。它包括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牌、新包装、新广告创意, 提供新的市场服务、新的原材料, 制定新的价格, 采用新的市场营销途径和方式, 开辟产品的新用途、新的市场领域、新的客户群等等。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创新能力和条件, 因而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展不同程度和水平的市场创新, 选择不同形式的市场创新, 才能取得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

(七) 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投入知识、资金、人才等要素, 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或新客户等的活动。投入的技术知识的来源可有内生外生之分。内生是指通过自主研发拥有的技术知识, 外生是指通过引进或兼并等方式获得的技术知识。创新成果按成果类别有产品型、工艺型、市场型之分, 按创新程度类别有革新型和改良型之分。企业如果拥有核心技术可大幅提升产品竞争能力, 而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威胁, 而且引进技术也已越来越不易。现在, 缺乏核心技术已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所以, 技术创新是当前企业创新管理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内容。

(八)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企业的创新离开了人, “便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管理是资源, 人才是资本。企业能否永葆青春, 关键在人, 因此, 如果没有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创新管理是无从谈起的。很难想象一个年龄和知识层次严重老化的管理团体中会出现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因此, 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是管理方法、手段创新的基础。当前, 人们的认识在某些方面仍囿于旧观念、旧体制、旧做法, 只有厉行改革,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才能使人才迅速成长和才尽其用。所以创新管理, 其关键还是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来调动广大员工的创新热情, 来齐心协力地发展壮大企业。可以认为,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比较能动的因素和非常活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07

[2]姚凤云.创造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07

[3]王富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EB/OL].http://www.smehen.gov.cn/ArtPaper/Show.aspx?id=85719, 2005-02-18

开放教学内容,培养创新思维 第11篇

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以“开放”的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育内容的开放

科学与真理来自生活,走向发展。因此,教育内容就应具有开放的属性。然而传统的教学内容却较少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提供服务,因而影响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要打破教学内容的封闭,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教学内容。就小学语文而言,教师不仅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因素,赋予传统教材以新的活力,更要善于结合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信息资料,设计以情境为特征,以自主探索过程为重点和以开放性为主的内容,并尽量注重问题的探索性、题材的丰富性、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选择性以及解答方法的多样性等,以丰富学生的认识,拓宽思路,训练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口语交际课时,我就设计了一个买文具的情境:文具用品店里,货架上摆满了文具,售货员正在接待买文具的小学生。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售货员或是顾客)进行现场表演,引导学生讨论该怎样进行买文具的口语交际,接着又进行购买其他物品的口语交际的扩展练习。这样一个以开放性为主、灵活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不仅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而且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二、空间的开放

对学生来说,社会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一个大课堂。因此,语文教学应建立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教育空间体系,在这一空间体系中,应该应用课内知识,结合课外见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这就要求课堂必须突破教材的限制,打破囿于教室、囿于学校的教育空间概念,向室外甚至校外的工厂、农村、社区及家庭等延伸,向影视报刊、电子网络等传媒延伸,使课堂变得博大、丰富、生动。如可让学生到街上寻找错别字;组织学生到市场调查,上网查询并下载有关资料,制作宣传海报。这种空间的开放既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现代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语文教学要从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运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论指导实践,既不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也不是“空对空”的虚假形式,而是要努力创设全方位接触、多层面应用的良好环境,才能真正达到学生走向社会,活学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过程的开放

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且是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提高主动寻求和发现新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是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其是以让学生理解(记住)大纲要求、书本知识为最终目的。课堂上教师条分缕析,细细讲解,所有的结论都是老师分析后完整地告诉学生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过程几乎被取代,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而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必须打破这种注入式、教条式的教学过程,构建自主探索的开放式学习过程的模式,理顺“过程”与“结论”的关系,采用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等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中得到训练与强化。如,在教学《称象》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受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这一教学难点比较吃力,于是,在突破难点时,我一改过去教师讲演、学生听看的信息单向传递为立体传递,要求学生先做实验,然后小组交流说明理由。结果有几个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运用数学语言能更清楚地说明理由。这种不唯书、不唯师,自主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就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所带来的。

四、训练的开放

首先,向“全脑”开放,让学生的五种感官全部打开,通过听、看、嗅、动、触感知多种媒体信息,以利于激发求知欲,以利于对事物的全面了解,也有助于右脑与左脑的配合产生灵感,开展创造性思维。其次,加强开放性的发散思维的训练。课堂的提问、试题的编制等都应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推出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的开放性问题,如非确定性、非唯一性结论的问题,现实性强、易调动研究热情的问题,鼓励独创、有广泛发挥空间的问题等。如,讲完《做风车的故事》后,我问学生:“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牛顿,喜欢他的勇于改正缺点、发愤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我再追问:“还有吗?”这时又有位学生说喜欢卡特,引来其他同学的一片哗然。但他却振振有词地说:“卡特质问并嘲笑牛顿的态度虽然不对,但他能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假如不是卡特的质问,也许牛顿就不会从此刻苦钻研、发愤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就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学生说得多好,有理有据,观点鲜明,论述清楚,敢抒己见。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思维的创造性。

五、形式的开放

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与心理情绪,对认知创新具有扩展强化的功能。同层的交往比上下层交往更趋活跃,更有利于潜能发挥。因此,课堂上尽可能采用“合作型”的组织结构与“聚合型”的学习模式。前者指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以是聚块状,抑或是平面辐射状等,目的是促使学生加强合作与互动,在自由的情境中表现自我,实现个性与潜能的发挥。而后者指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以是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模式的,抑或是独立探究与操作模式的等等,目的是使个体能在真正的自我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探究而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与满足,从而迸发创新的火花。

综上所述,开放式的教学,变单一的由教师讲解、发问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的知识与能力综合训练,变个体操作为集中交流合作,变单纯追求考试高分而不得不为之的模仿、硬记、照抄的苦涩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把学习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使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12篇

一、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是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 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应用、扩散过程。[2]学术期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文化思想、提供学术资源、满足读者阅览、促进学术交流, 这些传统的科研服务功能已逐步融入互联网时代并与之实现深度融合。

(一) 文化传播网络化

近年来, 互联网新媒体迅速崛起, 并且凭借自身的优势一举取得了主流媒体的地位。网络传播的优势是直观、迅捷、生动, 无论是何种内容均能够在网络上呈现出来, 其传播效果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因此, 网络传播控制权也成为目前各国竞争的新领域, 各国均希望能够抓住机遇、借助互联网传播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我国的学术期刊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作为传播中华文化、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必须紧紧抓住互联网这个新的强大的传播工具, 将其功能发挥到极致, 才能坚守阵营。

(二) 学术资源网络化

目前, 学术期刊与互联网实现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学术资源的平台化, 无论是单个出版单位还是综合性数字出版平台均已在这方面做出探索。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全方位推进数字出版创新发展, 构建“人卫云”中国医学数字出版综合平台, 内容广泛, 可以为用户提供各方面的在线数字化云服务, 从而构建立体化数字出版平台。此外, 我国已有500多家学术期刊参与了2010年由中国知网开辟的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系统, 对于加快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 阅读方式网络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C) 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截至2016年4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7.11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3]网络阅读已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 特别是移动学术出版平台的迅速崛起, 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革, 一些学术期刊开始尝试开发期刊APP、微信公众号服务, 开创学术期刊吸引读者、服务读者的新模式。人大数媒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开发的“壹学者”移动学术科研一站式服务平台, 是国内首个微信上的学术服务平台, 以“内容+工具+服务”为基础, 将学术服务功能装进口袋, 为学者提供智慧的学术科研服务, 大大提高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学者学术科研的效率。

(四) 学术交流网络化

互联网改变了读者和期刊之间的交流方式, 从单向到双向再到网状交流。传统的读者期刊交流方式是单向的, 读者通常也就是处于接受地位, 想要得到什么样的资源信息, 所得到的资源信息价值如何, 主要取决于期刊。但是在互联网时代, 双向互动成为互联网时代读者与期刊交流的主要特征。在这个互动环节中, 参与者并不仅限于读者, 广大作者乃至期刊编辑人员也成为互联网沟通中的一个因素。之前单一的线性关系逐渐发展成为网状关系, 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和质量。

尽管实现了上述方面的融合, 但学术期刊创新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不足。

二、学术期刊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 学术期刊创新发展动力不足

学术期刊有相对固定的作者队伍和读者队伍, 生存无忧, 无论是作者发表研究成果、读者参阅引用, 还是教学科研人员职称晋升, 学术期刊都身处“刚需”地位, 即使在专业领域内知名度不高的刊物也无生存压力。另外, 学术期刊基本上依附于高校和科研院所, 没有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导致对创新发展缺乏动力。

(二) 缺乏数字技术专业人才, 投入不足

互联网技术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更是有待开发。因此学术期刊创新首先需要技术支撑, 需要引进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而现状却是缺乏拥有相关技术的专业人才。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学术编辑、文字编辑人才, 资深的学术期刊编辑偏重于刊物的学术水平把关, 对数字化出版认识不深, 也缺乏新技术的掌控能力, 制约刊物的进一步发展。

除此以外, 我国大多数学术期刊单位都是不盈利的, 因此资金投入不足也成为学术期刊单位创新发展的掣肘。

(三) 对互联网技术认识不到位, 技术应用不深入

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本身发展时间较短, 学术期刊对数字化的认识不足, 依旧停留在计算机技术替代手工方面, 对于网络技术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还没有明确认识, 更没有深度开发其价值。即使能够利用网络也是浅尝辄止, 仅仅停留在粗浅的水平, 如利用网络收发稿件、创建期刊网站、设计编辑流程以及交流信息等。已经建立网络大数据的学术平台, 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 这些平台数据采集能力和分析能力都不够深入, 只是能够满足获取信息的需要, 增值服务功能缺乏, 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发展的创新路径探索

(一) 管理机制创新——逐步实行转企改制, 使学术期刊编辑部成为真正的独立的市场主体

2012年7月30日, 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该办法明确, 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 是报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要根据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的实际和特点, 本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加强保障的原则实施改革。

学术刊物应该着眼未来, 准确定位, 提前谋划, 逐步实施, 将学术期刊打造成为专业领域内的品牌、独立承担责任的市场主体。

(二) 角色定位创新——内容提供者向问题解决者转变

在网络技术和学术交流需求的双重推动下, 国际一流期刊已经开始实现自身转型升级, 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 从之前单纯的内容提供者开始逐渐转向问题解决者, 出版的内容范围、组织方式、发布及传播方式等均出现相应的创新发展。“5W出版”时代已经到来, 也就是能够允许任何人 (Whoever) 在任何时间 (Whenever) 和任何地点 (Wherever) , 采用任何方式 (Whichever) 获取任何信息内容 (Whatever) , 从而实现时间及地点上的不受限制, 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不受限制 (unlimited) 地进行阅读。所以在学术期刊的未来创新发展过程中, 其角色定位应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 论题组织者及新闻发布者。对世界范围内的热点及难点可以实施在线组织及研讨, 及时有效地确定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对相关学科及学者的研究方向起到引导和主导作用, 让学术期刊成为学术界中值得信赖的论题组织者以及新闻发布者。 (2) 科研过程监督者。在线可以及时发布研究数据及过程内容, 可以提供相应的“数字科研”辅助手段, 最大化地实现研究过程的“透明发表”, 从而真正成为科研过程的监督者。 (3) 学术成果把关者。可以在线组织大数据支持文献的对比工作, 在学术界成为值得信赖的学术成果把关者以及学术不端防范者, 对学术界中出现的不端行为起到防范作用。 (4) 权威专家评议中心。可以在线进行学术队伍组织, 借助于虚拟社区以及“大群体”同行评议, 及时、客观、准确地实施科研各阶段结果的“同行评价”, 让作者和读者均能够得到最专业的修改意见, 以此对自己科研过程中的盲点实施修正。在评议过程中, 形成权威专家评议中心。 (5) 创新知识服务中心, 可以成为在线组织的大数据支持专业实施服务平台, 将各行业的知识发布、组织、存储以及服务于一体共建相应的服务化平台, 从而成为“创新知识服务中心”。 (6) 学术观点聚焦中心。可以在线进行学术社交网络组织, 形成社交网络中的学术观点聚焦中心, 不但能够对思想发表产生推动作用, 同时还能够促进学术证明以及成果论证, 成为科研催化中心, 另外还能够对成果应用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 内容创新——立足学术前沿, 创建精品内容

内容的质量和水平是学术期刊的生存之本, 因此要树立办一流期刊的理念, 坚持在专业精深上下功夫, 用精品内容打造优势品牌。[4]我国同一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众多, 一家独大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但同一学术期刊内容相近、风格趋同现象非常突出。为了创建特色内容, 学术期刊首先必须要依照自身学科背景及学术资源, 依照相应的市场定位, 为用户提供具有专业独到的内容服务;其次必须要对内容进行精心策划, 选取能够反映各学科发展实践需求, 以及专业领域内最前沿的内容, 从而满足本学科内学者及专家的科研需求, 同时也显著提高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及影响力;再次, 学术期刊本身也具有服务科研或者一线生产的属性, 从这意义上讲也属于信息服务行业, 所以学术期刊要体现服务理念,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功能, 加大对大数据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应用, 实现优质学术资源的整合, 为各个行业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案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四) 人才创新——完善人才结构, 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

首先必须组建一支过硬的编审团队, 编审的专业水平对刊物的发展至关重要。通常对编辑的定位是“外行中的内行, 内行中的外行”, 但对于学术刊物, 则是越专业越好, 最好是专家型编辑, 不管是主编还是编委会成员, 均必须要加大对各学科最前沿科研课题及学术信息的关注, 具有较高的专业背景及鉴别能力。如Science在创建130年以来, 在办刊过程中一直有科学家的参与, 编辑队伍的组成成员均是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是在行业中具有一定成就的专家。

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观望不前, 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是专业队伍的问题, 出现了专业人才“断崖”而造成的后果。[5]学术期刊编辑部人才结构比较单一, 主要是负责内容把关的编审团队和文字把关的编辑团队, 以及必要的发行人员。但在互联网时代, 学术期刊需要具备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传媒技术和懂出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要加快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的进程, 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首先, 国家要加强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资金支持, 保证学术期刊单位有能力进行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其次, 学术期刊单位一方面要加大现有人才的培训和培养, 还要适当引进新的经营管理人才。

(五) 资源创新——以读者为中心, 充分利用用户资源

学术期刊在办刊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 必须要严格遵循“读者体验至上”原则。为实现这一目标, 学术期刊首先要做好读者调查, 对用户实际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如可以每年让用户评选“年度最喜欢的论文”等活动, 让读者参与栏目设计,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读者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对用户信息的归纳处理, 不仅可以指导期刊的内容策划, 而且可以提高期刊运营水平, 特别是能够对学术期刊广告和品牌衍生活动实施效果测定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从而提高广告内容及其推送的有效性及针对性。

(六) 传播发行创新——适应阅读方式变革, 制定合理的传播发行方式

当前, 移动数据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2014年, 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 网络在线阅读率高达58.1%、包括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 超过传统阅读。[6]其中, 手机阅读更是主要的方式。学术期刊如何适应手机阅读, 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下功夫。首先, 从内容上看, 学术期刊内容都是各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包含较大的文字表述及图表数据, 如果整体通过手机阅读似乎并不现实, 可以推出学术期刊单篇论文最精简方式来满足用户需求。其次, 要考虑到技术问题, 关系到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手机功能相符的问题。其中包括手机屏幕大小、存储容量、电池容量以及网速等相关问题, 必须推出适应手机功能的产品。

在“互联网+”时代, 用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对于针对性强、专业高度细分的大数据信息需求越来越迫切, 由此个性化订制服务应运而生。学术期刊要应用新媒体数据技术对内容进行加工梳理, 再根据读者的个性需求进行重新组合, 提供“订制化”产品。《自然》《先进材料》等一些国际知名期刊已经通过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了RSS订阅服务, 不但能够为用户热点关注以及深度分析提供便利, 同时也能够得到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工作信息。我国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也已经构建中华急诊网, 只要是网上注册的会员均可以享受期刊订阅优惠及期刊组织学术活动资料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

将来的数字化期刊不仅更生动, 而且一定会更主动, 通过对读者阅读习惯、网上阅读痕迹的分析, 就可以知道读者关心什么问题, 从而关心那些作者, 单独为读者制作一份期刊。[7]

四、结语

融合出版是在“媒介融合”学术语境下、顺应中国出版融合发展的趋势、基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产生的新型出版现象。[8]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 学术期刊出版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 只有在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创新发展。

摘要:“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传统产业都在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发展路径, 以此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期刊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成为当下出版界热议的话题。基于此, 着眼于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 首先分析学术期刊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其次分析学术期刊融合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最后从学术期刊的角色定位、内容创建和发行传播等几个方面提出学术期刊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学术期刊,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2014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5-09-02.

[2]孟琛.“互联网+”的媒体思考[J].中国科技传媒, 2015 (5) :49.

[3]段维, 谢琴.论“互联网+”时代出版业的走向[J].中国编辑, 2016 (3) :36.

[4]李静.“融”时代学术期刊发展探究[J].中国编辑, 2016 (2) :60.

[5]张毅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是实现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J].中国编辑, 2016 (2) :25.

[6]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月度调查数据在京发布.转引自李静.“融”时代学术期刊发展探究[J].中国编辑, 2016 (2) :60.

[7]颜维琦, 曹继军.人文社科期刊之困如何解[N].光明日报, 2014-09-11.

[8]曹继东.基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出版”[J].科技与出版, 2014 (9) :15.

[9]岳萍.数字时代出版编辑转型与创新[J].中国报业, 2015 (12) :66-67.

上一篇:服装文化观念论文下一篇:钟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