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物理学案范文

2024-07-05

优化物理学案范文(精选6篇)

优化物理学案 第1篇

一、学案教学的编制

1. 明确教学目标, 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导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 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

2. 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利用导学案把问题交给学生, 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 让学生自己动脑, 分析解决问题。

3. 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依据学生的情况, 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

4. 通过课堂检测和课后复习巩固学习成果。在导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检测题对学生进行巩固。

二、对于学案的运用

1. 利用小组合作平台, 引导学生做好预习

学案预习是开展好学案教学的关键, 我们在操作中充分根据我校特点, 利用小组合作的平台,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预习, 在预习中明确目标, 通过合作探究讨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并且完成预习作业, 把预习中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录, 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 对新知识就会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在预习时有了自己困惑的问题, 经过预习这个环节, 学生就提前找到了重点和难点, 这样听课的时候, 对这部分重点听, 对重难点的突破很有帮助, 同时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帮助, 还能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质疑、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热爱科学的意识。这样做, 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 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总之, 课前学生的预习是“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因此, 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预习。

2. 课堂教学, 注重实效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教师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只需一带而过, 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达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或存在的共性问题, 教师应及时汇总, 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和导学案。针对导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知识点, 进行课堂检测, 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测题在编写时应充分结合典型题型和考点, 同时应当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 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目标。我们备课组在编制导学案时要充分考虑近几年各地的中考题。

3. 课后复习, 巩固知识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关键, 我校就此对学生做了专门的要求, 因为我们是农村中学, 住校的学生比较多, 在下午放学和晚自习的时候, 小组长就会召集自己小组的成员, 开展统一复习。同时交流自己当天的学习体会, 讨论未解决的问题。

高中物理学案 第2篇

知识点:电场、磁场的性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偏转;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问题:类平抛问题、圆周运动问题、复杂的曲线运动问题; 关键点:做出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图;

方法:按粒子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运动性质,找出遵循规律。

1、如图,在宽度分别为l1和l2的两个毗邻的条形区域分别有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电场方向与电、磁场分界线平行向右。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以速率v从磁场区域上边界的P点斜射入磁场,然后以垂直于电、磁场分界线的方向进入电场,最后从电场边界上的Q点射出。已知PQ垂直于电场方向,粒子轨迹与电、磁场分界线的交点到PQ的距离为d。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及粒子在磁场与电场中运动时间之比。

2、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的x轴下方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磁感应为B,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电场线平行于y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球,从y轴上的A点水平向右抛出,经x轴上的M点进入电场和磁场,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从x轴上的N点第一次离开电场和磁场,MN之间的距离为L,小球过M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的方向夹角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2)小球从A点抛出时初速度v0的大小;(3)A点到x轴的高度h.3、如图甲所示,建立Oxy坐标系,两平行极板P、Q垂直于y轴且关于x轴对称,极板长度和板间距均为l,第一四象限有磁场,方向垂直于Oxy平面向里。位于极板左侧的粒子源沿x轴间右连接发射质量为m、电量为+q、速度相同、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0~3t时间内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不考虑极边缘的影响)。

已知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恰好在t0时,刻经极板边缘射入磁场。上述m、q、l、l0、B为已知量。(不考虑粒子间相互影响及返回板间的情况)

(1)求电压U的大小。

(2)求1时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2(3)何时把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最短?求此最短时间。

v0

图乙

图甲

4、如图所示,x轴正方向水平向右,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在xOy平面内有与y轴平行的匀强电场,在半径为R的圆内还有与xOy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在圆的左边放置一带电微粒发射装置,它沿x轴正方向发射出一束具有相同质量m、电荷量q(q>0)和初速度v的带电微粒。发射时,这束带电微粒分布在0

(1)从A点射出的带电微粒平行于x轴从C点进入有磁场区域,并从坐标原点O沿y轴负方向离开,求点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请指出这束带电微粒与x轴相交的区域,并说明理由。

(3)若这束带电微粒初速度变为2v,那么它们与x轴相交的区域又在哪里?并说明理由。

5、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场强为E。在A(d,0)点有一个静止的中性微粒,由于内部作用,某一时刻突然分裂成两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微粒,其中电荷量为q的微粒1沿y轴负方向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到达(0,d)点。不计重力和分裂后两微粒间的作用。试求

(1)分裂时两个微粒各自的速度;

(2)当微粒1到达(0,d)点时,电场力对微粒1做功的瞬间功率;

(3)当微粒1到达(0,d)点时,两微粒间的距离。

6、如题25图,离子源A产生的初速为零、带电量均为e、质量不同的正离子被电压为U0的加速电场加速后匀速通过准直管,垂直射入匀强偏转电场,偏转后通过极板HM上的小孔S离开电场,经过一段匀速直线运动,垂直于边界MN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已知HO=d,HS=2d,MNQ=90°。(忽略粒子所受重力)

(1)求偏转电场场强E0的大小以及HM与MN的夹角φ;(2)求质量为m的离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3)若质量为4m的离子垂直打在NQ的中点S1处,质量为16m的离子打在S2处。求S1和S2之间的距离以及能打在NQ上的正离子的质量范围。

7、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的第一象限有一匀强电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y轴向下;在x轴和第四象限的射线OC之间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有一质量为m,带有电荷量+q的质点由电场左侧平行于x轴射入电场。质点到达x轴上A点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A点与原点O的距离为d。接着,质点进入磁场,并垂直于OC飞离磁场。不计重力影响。若OC与x轴的夹角为,求

(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速度的大小: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8、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中,过原点的直线OC与x轴正向的夹角φ120°,在OC右侧有一匀强电场:在第二、三象限内有一心强磁场,其上边界与电场边界重叠、右边界为y轴、左边界为图中平行于y轴的虚线,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抵面向里。一带正电荷q、质量为m的粒子以某一速度自磁场左边界上的A点射入磁场区域,并从O点射出,粒子射出磁场的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θ=30°,大小为v,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为纸面内的一段圆弧,且弧的半径为磁场左右边界间距的两倍。粒子进入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又由O点返回磁场区域,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离开磁场。已知粒子从A点射入到第二次离开磁场所用的时间恰好等于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忽略重力的影响。求

(1)粒子经过A点时速度的方向和A点到x轴的距离;(2)匀强电场的大小和方向;(3)粒子从第二次离开磁场到再次进入电场时所用的时间。

9、两块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极板水平放置,极板间加有空间分布均匀、大小随时间周期 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变化规律分别如图

1、图2所示(规定垂直纸面向里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在t=0。时刻由负极板释放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若电场强度E0、磁感应强度B0、粒子的比荷

q均已知,且m,两板间距h=。

(1)求粒子在0~to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极板间距h的比值。(2)求粒子在极板间做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用h表示)。(3)若板间电场强度E随时间的变化仍如图l所示,磁场的变化改为如图3所示,试画出粒子在板间运动的轨迹图(不必写计算过程)。

10、飞行时间质谱仪可以对气体分子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在真空状态下,脉冲阀P喷出微量气体,经激光照射产生不同价位的正离子,自a板小孔进入a、b间的加速电场,从b板小孔射出,沿中线方向进入M、N板间的偏转控制区,到达探测器。已知元电荷电量为e,a、b板间距为d,极板M、N的长度和间距均为L。不计离子重力及进入a板时的初速度。(1)当a、b间的电压为U1时,在M、N间加上适当的电压U2,使离子到达探测器。请导出离子的全部飞行时间与比荷K(K=ne/m)的关系式。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案”的编写 第3篇

摘要:物理学案是指导学生学习新课的学习方案。在实施物理新课程教学的今天,学案更应发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物理知识和规律的作用。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结合自身编写学案的体会,对新形势下物理学案的编写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物理学案;编写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9)3(S)-0029-3

众所周知,教案是教师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案。而学案,则是指导学生学习新课的学习方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案设计进行学案编写。学生在上新课前一至两天接到该课的学案,然后根据学案所提出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并将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进行集体交流和讨论。

运用新课程理念,审视过去的物理学案,可以发现其形式和内容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强调知识本身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过于注重结论的强化和应用,偏重于题型训练、淡化了知识的探究过程、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揭示、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在践行新课程的今天,物理学案的编写应与时俱进,要体现课程的人本精神,着力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个性化思维品质及科学素养;应坚持学习目标的全面性,知识形成的过程性,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学法指导的有效性。为此笔者结合新课程理念对“物理学案”的编写谈一点粗浅看法。

“物理学案”的栏目主要可设置为:课题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方法、学法指导、素养和能力提升、学后反思(视野拓展)等。实际编写时还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适当灵活变动。

1 “以人为本”的“学习目标”栏目

在进行学案设计时,应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为指导,全面分析和充分挖掘教材的三维因素,贴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特点、基础和能力,制定符合学生实际和需求的学习目标。

2 科学、全面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栏目

2.1 学习课题的科学引入

物理教材中每一课题内容都有一定的体系背景,因此在进行学案的设计时就要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的引入就可通过复习旧知识并运用旧知识解析新问题时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来设计,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何探究新课题?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中只有设置学生感兴趣并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情境,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案中就要创设新颖有效的物理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以极大的兴趣,迅速、自觉地与教师一道进入探究物理新知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为整节内容的成功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2 学习内容的科学呈现需要

学习内容中的知识有的需要传授,有的需要探究。对于传授性的知识,一般需教师直接讲解。在学案中,以填空题或思考题等形式,指导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带着思考进入课堂聆听讲授,以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探究性的知识,学案要引领学生切实投入探究的过程,经历“现象(问题)——猜想(假说)——实验(推理)——分析(论证)——结论(评估)”等环节。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在学案中,教师可将新知识转化为一个个台阶式的子问题,引导学生逐个探究,拾级而上。同时更要善于鼓励学生学会自己设制问题并自主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为此,“教师有必要对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因此,在学案的内容设置上就要有助于引发小组讨论,促进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氛围的形成。学案中要体现人本主义,鼓励个性张扬,预留足够的动态生成空间,鼓励学生勇于突破课本或教师的教学设计,自主进行多样化的学习和探讨。2.3 物理思想方法的挖掘提炼

新课程理念要求现代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承和应用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探究知识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其科学素养和能力,构建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物理学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同时,要着力让学生领略到物理学家探求科学的深邃思想和高妙方法!

学案可从教学内容出发,启发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提炼出其中所渗透的思想方法,铭刻在他们心中,并与同学交流、共享和互勉。

3 全面、有效的“学法指导”栏目

物理是一门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是客观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转换角色以主导者和服务者的姿态,真正参与到学生的物理学习中去,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情,结合所学内容的特点,准确地预测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疑难和障碍。在学案的这一栏目中,教师可根据上述预测,设身处地地以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基础和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指导策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需求”。学案的指导策略最好以间接性面貌出现。诸如:“你可参阅某本书或上网查找某种资料”;“过去我们是怎样学习某个知识的,那一学习方法是否可以借鉴?”;“我们要得到的这一结论可通过以前所学哪几个规律推导而来,请你尝试推导下”;“对这一问题你们同学之间是否可讨论一下”等等。

4 切实、多层面的“素养和能力提升”栏目

新课标在课程评价中指出:应该关注学生对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对物理学基本思想和观点的了解等。此栏目的内容最好以典型例题和反馈性训练题为载体,用于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其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4.1 典型例题

要多侧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思维方法和技能。题目不宜太难,能力题不一定是难题,难题不一定是好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一些有能力梯度的题,逐步发展学生的能力。例题除了具有针对性外还应有多解性、开放性和变式性,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个性创新。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新课标也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例题的背景也应多贴近生活、社会和科技等,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的实际价值,激发学生对物理的亲和力和学习动力。

4.2 反馈性训练题

反馈性训练题要具备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重点内容的掌握、难点内容的化解、规律的理解应用和实验技能提升情况的效能等方面。题型最好是基础型和能力型,理论型和应用型。在题型的设计上应比例适当,难易适中,覆盖全面。此外,还要有一定数量的易错题和思考性强的综合题或开放题,从而来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灵活构建物理模型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题量应少而精,信度和效度要高。

5 优化提升的“学后反思或视野拓展”栏目

5.1 学后反思

反思是人们在进行某种活动时,善于思考过去的经历,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追求合理、优化和完美,最终达到成功的一种行为。学习反思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常回头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求得更大进步。学生可在此栏目中记录下学习本课内容后的特别收获和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提出新的更深刻的问题,并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如果想要更高层次的提升,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一点自我评价,以激励自己。

反思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教育形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设置此栏目,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达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发展的目的。

5.2 视野拓展

学案可借此栏目向课本外的相关课程资源延伸,吸纳学生、家庭、社会和现代科技的物理元素和其他学科门类的相关元素。在编制学科内综合问题的基础上,可编入与实际生活、邻近学科知识、最新科技成果等综合性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开放性的研究课题,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案可使学生在明确的目标、正确的方法指导下进行顺利而有效的学习。它优化了教学结构,提高了学习效率。借助“学案”这个手段,能有效地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研究的科学素质。

当前,随着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广泛普及,为物理学案的编写开辟了更灵活、更广阔的空间。渗透着多媒体元素的物理学案,不但增进了导学功能,而且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创新。近年来,为进一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还应尝试将学案由教师编写转变为师生合编或纯粹由学生自编。这样尝试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学案优化会议记录 第4篇

会议名称:学案优化(撰稿标准+同步练习优化新思维)

会议地点:芍药居大礼堂

会议时间:2014-7-1510:00—12:00

参会人员:

会议议程:

一、学案优化

二、【同步练习】解决方案

三、教学计划优化

四、学法及月考试卷

五、参会人员自我介绍

六、房老师总结

七、编辑分享学案和同步练习心得

记录员:晏博深

会议内容:

一、学案优化

《101网校学案撰稿标准》(以理科体例说明,其他学科供参考)

1.课标定位

尽量列表(尤其是理科),精准精练,关键字词可用其他颜色标记

2.考点精讲

(1)重难点、要点、易错点要有例子

(2)知识点的表现形式可以用列表、配图、细化等方式

3.典例精析

(1)真题要标注地区和年份

(2)题型题量上,一般每节微课2—4题。易:中:难=0:1:2

(3)例题解析要指出考查的知识点和已知条件

(4)例题答案要给出具体的解答过程,解答要有规范性

4.提分宝典

(1)呈现方式多样。可在【矫正训练/变式训练/满分训练/例证/解析】中国选取2—3 条进行强化

(2)无论用哪种方式呈现,都要做到突出主题,要有总结,有例证或者说明

二、【同步练习】解决方案

1.按照例题组织

2.题目的选择上,要强调难度(*表示中等难度;**表示较难;无星号表示简单),对应的答案也要标识星号,改配图的要配图

3.题量上,每节微课7—9道题。综合复习课的题量等于模拟卷的题量

4.具体要求

(1)保证答案的正确

(2)解题尽量规范

(3)内容点拨要到位,解析含糊不清的要更改

(4)不合适的题可以替换

三、教学计划优化

1.知识点覆盖全面。答疑网将每个学科和年级提问次数最多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汇总,课程计划的知识点要全面覆盖这些提问率较高的问题。

2.重难点突出,课时安排合理

3.经常与老师沟通,及时向老师反馈学生疑问率高的知识点

4.教学计划重新梳理。与答疑网列出的TOP问题对比,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另外,在越改越好的前提下,编辑可以对老师的来稿自行修改,必要时也可大改

5.教学计划的命名要有技巧,能快速吸引家长和孩子的注意力

四、学法及月考试卷

注意新版本、新课程知识的匹配

五、参会人员自我介绍

参会人员作简要自我介绍,以便大家相互认识和了解

六、房老师总结

1.课件的制作上

(1)PPT的颜色最好不要超过三种

(2)PPT页面适当留白,不要满页的文字

2.当前需要做的工作

(1)从503期课程开始,每期课程的【同步练习】要添加“解析”和难度的标识

(2)各学科组长在本学科内统一解题前分析的名称、解题后的总结归纳的名称,并于本周五(2014.7.18)上交

(3)利用三周时间,重新梳理教学计划

七、编辑分享学案和同步练习心得

“特案免税登记”政策优化建议 第5篇

【关键词】特案免税登记;中资外籍船舶;船舶登记;船舶检验;税赋;船舶融资

1“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实施背景

海运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拥有规模足够、结构合理和竞争力较强的现代化中国籍船队,对保障我国重要战略物资运输乃至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船队规模不断扩大,在境外注册、悬挂外旗经营的中资船舶数量出现大规模上升。我国船舶海外移籍始于1950年。当时的船舶移籍主要出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考虑,目的是取得某些国际航线上的航行便利。自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后,移籍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1993年,中资外籍船舶吨位合计872.6万载重吨,占中资船舶总吨位的30%;1994年,上升为万载重吨,占总吨位的36%;截至2009年1月,中资外籍船舶吨位合计万载重吨(共艘),占总吨位的59.91%。

目前,我国船公司经营的远洋船队中约有60%的船舶悬挂外旗。在国内登记的船舶平均船龄达19年,平均吨位仅1.57万载重吨;在国外登记的船舶平均船龄仅12年,平均吨位达3.66万载重吨。

为促进我国航运业健康发展,加强船舶安全监管,维护我国船员权益,交通运输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报请国务院批准,于2007年发布《关于实施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公告》,在现有船舶登记等制度基础上,实施“特案免税登记”政策,鼓励中资外籍国际航运船舶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航行。

2“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积极效果

“特案免税登记”政策为中资外籍船舶的回归提供优惠政策,为深入推进我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打下良好基础,也为进一步优化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造条件。截至2009年12月31日,财政部先后发布4批享受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中资外籍船舶清单,共计50艘船舶通过财政部的审批。“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实施取得一定的成效。

首先,有效增加中国籍国际航线船舶的登记艘次、船舶吨位,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我国船队规模。目前,我国国际航线船舶共艘(万总吨)。新增“特案免税登记”船舶50艘,占现有国际航线船舶4.9%。

其次,有利于巩固我国在国际海事组织(IMO)中的地位。IMO的A类理事国是在提供国际航运服务方面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国家,而船队规模是衡量是否具有最大厉害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吸引的回归船舶能增加我国船队规模,有助于我国继续当选A类理事国。

再次,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在进口环节上免除关税,但在申办过程中产生登记费、检验费、公司管理税费等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此外,回归船舶增加国内就业机会,带动相关航运业务的发展。

最后,有助于国内航运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实施直接给航运企业带来免除进口关税的利好,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给航运企业提供很大的帮助。

3“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存在的问题

目前“特案免税登记”政策仅适用于2005年之前建造的船舶。据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UNCTAD) 2006年的统计数据,约有艘中资外籍船舶符合条件,然而截至2009年6月30日,申请回归的船舶仅50艘(共计载重吨)。这些数据显示“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对船公司的吸引力显然还不够。究其原因,“特案免税登记”政策虽解决中资船舶进口环节高昂的税赋问题,但并未触及当前我国船队面临的其他政策性制约因素。

3.1政策本身的局限性

航运公司在决定是否将外籍船舶转籍回归时,主要考虑船舶转籍带来的经济利益。现行“特案免税登记”政策为航运公司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相当有限。

3.1.1移籍船舶不能享受与其他中国籍船舶同等待遇

(1)移籍船舶经营范围受到限制。根据《关于实施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公告》第3条规定,“特案免税登记”船舶原则上应继续从事国际航运,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第23条的规定办理营运船舶备案手续。根据国内运输需求和船舶安全技术状况,经交通运输部批准,也可从事国内航运。这一规定限制“特案免税登记”船舶的运营范围一般为国际航线,如需从事国内运输,必须获得交通运输部的批准。这一限制导致政策的具体执行与市场主体的预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2)现行“特案免税登记”政策适用范围为符合一定船龄要求,并在2005年12月31日之前在境外登记的中资国际航线船舶,政策还对船型作出具体规定。

(3)海关要求办理“特案免税登记”的船舶在海关监管期内不得转让,否则需补足剩余年份的税款。

(4)游艇不在“特案免税登记”政策适用范围之内。

面对以上的限制条件,航运公司在考虑船舶移籍时存在颇多顾虑。那些已经移籍的船舶在运营中也感到“缩手缩脚”,难以为公司带来较大利益。这种认知导致航运公司对于“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3.1.2运营税赋是决定船籍是否回归的重要因素

税收负担是造成我国船队悬挂外旗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方便旗国家注册船舶低廉的税赋相比,目前我国船公司所纳税种繁多,税率高昂。表1对我国大陆与我国香港以及新加坡现行涉及航运的主要税种作一简单对比。

由表1可见,对于航运企业而言,国内税赋名目繁多,税率居高不下,甚至部分税种之间相互重叠。因此,受利益驱动,企业更愿意选择在其他税赋较为低廉的国家或地区登记船舶。

“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在税赋方面仅涉及进口环节的关税,并不涉及其他营运税赋和船员个人所得税,这也是导致政策吸引力不强的原因之一。

3.1.3船舶融资环境较差

航运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一般而言,船公司用于船舶经营的自筹资金相对有限,造船资金的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因此,船公司在造船环节对融资的依赖度较高,对利率、金融产品及金融创新的灵活度较为敏感。目前国内各大银行面向航运业的融资渠道较窄,融资产品较少,船公司融资成本较高,审批手续繁复,偿还条件苛刻。相比之下,国外品种众多的金融产品及其便利的取得方式、优质的服务以及灵活的运作模式等都对国内航运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是驱使我国船舶所有人利用国外资金购造船舶的原动力。

企业获取国外融资的前提是与投资方签订融资租赁经营协议。这意味着船舶实际所有人是国外投资方,他们对船舶国籍的选择具有决定权。出于对政策和金融等因素的考虑,他们一般不会选择将船舶入中国籍。目前我国大约80%的新造船舶都选择入外籍。

3.2办理效率低下

由于“特案免税登记”政策仅仅在进口环节给予适用船舶以税收方面的优惠,在程序上仍视为进口,除报批免税资格及海关进口报关环节免征关税及增值税外,并不改变现行其他政策法规。故此,“特案免税登记”的申报、审批过程涉及部门众多,流程复杂,手续繁琐,时间冗长,费用项目杂而多。

现行“特案免税登记”船舶的进口、登记流程共包含11个环节,整个流程涉及交通运输部、船舶登记机关、中国船级社、商务部、申请方所在地海关、船舶进境地海关、船舶登记地海关、登记地船级社等多个部门。其中争议较多的2个问题是:(1)部分审批事项没有明确的办结时限;(2)船舶停航待查时间过长。

总而言之,“视为进口二手船舶”的“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程序设计存在明显弊端,复杂的申请流程使航运公司视之为畏途。

3.3程序过于复杂

“特案免税登记”政策明确规定适用船舶依然采用二手进口船舶的检验程序。这一规定使得相关船舶的船检程序相当复杂,申办检验时限较长,费用昂贵,且相关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检验项目设置不够科学。

4其他国家或地区船舶登记制度的启示

目前国际通行的船舶登记制度主要有:封闭型登记制度、开放型登记制度、半开放(半封闭)型登记制度。

4.1封闭型登记制度

封闭型登记制度要求船舶所有人在国内成立航运公司并将所购船舶全部注册在该公司内,且对船舶登记条件限制非常严格。一般而言,在封闭型登记制度下,对船公司不会减免税收,对船舶所有人的国籍、本国在船舶资本中所占的比例以及船员的配备等都有较严格的限制。另外,封闭型登记制度对登记船舶的船龄、技术状况等要求十分严格,不允许船舶具有双重国籍。当前采取这类登记制度的国家有我国、日本、美国等。

4.2开放型登记制度

实行开放型船舶登记制度的国家的船舶登记机关允许任何国家的船舶所有人前来进行船舶登记。开放型船舶登记制度具有如下主要特点:船舶登记手续简便,一般在驻外领事级的机构即可办理;只收登记费和年度费用,征税较低;船旗国对登记船舶实施宽松的甚至是“有名无实”的监督管理,船旗国与船舶所有人之间只存在形式上的关系。对船公司而言,开放型登记制度意味着低廉的登记管理费用、大幅度的税收优惠、较为宽松的财务监管和安全监管以及廉价的船员。现阶段实施开放型登记制度的国家主要有巴拿马、利比里亚、塞浦路斯、马尔他、圣文森特、马绍尔群岛等。根据劳氏船级社的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10月底,巴拿马籍船舶注册数量艘、万总吨。

4.3半开放型登记制度

在船舶海外移籍情况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逐渐意识到移籍对本国经济、政治造成的负面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海运国家普遍推行吨位税和第2船籍制度。这种制度被称为半开放型登记制度。这是西欧国家为复兴其海运业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性制度,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实施这种登记制度的国家有英国、法国、葡萄牙、德国、挪威、丹麦、希腊、卢森堡等。

半开放型登记制度的特点有:减免各项税费,施行较为宽松的财务制度;对船舶所有人、管理人员的国籍和出资比例没有过多的限制;对船舶的技术标准和登记程序要求较封闭型登记制度有所降低,但较开放型登记制度略有控制;放宽船员使用限制,允许配备外国船员。

较之于开放型登记制度,半开放型登记制更有利于对船舶实施监管,维护本国船队声誉;能更有效地防止本国新增运力移籍,加快本国船队的发展,提升船队技术等级,壮大海运实力;能较显著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航运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5“特案免税登记”政策优化建议

5.1突破现行政策限制

考虑到“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实施以来的种种困难和面临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建议充分利用位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的有利环境,突破“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限制,在洋山港区实施彻底的“特案免税登记”政策。

5.1.1保证移籍船舶享受与一般国船的同等待遇

(1)取消对移籍船舶经营范围的限制,允许其按照一般国船的要求正常安排或申报营运航线;

(2)扩大现行“特案免税登记”政策适用范围,尽可能多地吸引各类船舶,特别是优质船舶;

(3)放宽对于中资船舶的定义,扩大政策适用范围,允许民企的境外资本投资船舶适用该政策;

(4)与海关协商取消“办理特案免税登记的船舶在海关监管期内(8年)不能转让,否则需补足剩余年份的税款”的政策,打消航运公司对于船舶移籍的种种顾虑。

5.1.2实施财税扶持政策

对于船舶所有人而言,税款是船舶营运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财税部门在综合试验区建立针对“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优惠税收制度:降低公司营业税率,引入财政补贴政策;减免船员个人所得税;减免港口使费;引入登记年费制度;等等。

建议参照国外船舶登记制度,将航运公司的财务收支管理部分地从国家财政体系中分离出来,代之以船舶登记年费或公司登记年费等项目。

5.1.3调整船舶融资相关规定

(1)引导在综合试验区注册的航运企业寻找适宜的融资渠道,结合本地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为航运融资开设绿色通道。可借鉴挪威的K/S模式或德国的K/G模式,在上海设立船舶产业基金,吸收国内富余资金投入航运市场。

(2)为规范建造中船舶的抵押行为,建议加快制定《建造中船舶抵押融资和登记管理办法》。

(3)设立船舶融资租赁登记制度。船舶融资租赁兼具买卖、信贷和租赁的性质,以“融物”的形式实现“融资”的目的,具有特殊的法律性质。我国船舶融资租赁市场潜力巨大。考虑到我国船舶融资租赁业今后的发展,建议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首先在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设立船舶融资租赁登记制度,以促进这种融资方式的健康发展,并进一步健全我国的船舶登记制度。在这种登记模式下,船籍港应当依据承租人的住所地确定,其有利之处有二:①在融资承租人与出租人住所地不一致的情形下,可以避免在承租期内须到融资出租人住所地办理船舶登记、船舶检验,而在租购后又须转到融资承租人住所地办理船舶登记、船舶检验的情况出现。②融资承租人在承租期内可以享受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内的国际航运企业的优惠政策,如免征企业营业税等。

5.1.4优化船舶保险政策

(1)完善船舶保险制度,优化船舶入保服务,丰富险种,降低保费以外的附加费用,提升我国船舶保险行业的信誉;

(2)进一步开放国内船舶保险市场,引入国外优秀的船舶保险企业;

(3)大力培育国内船舶保险中介机构。

5.2优化“特案免税登记”流程

打破目前的诸多限制,实现“特案免税登记”流程再造,提供大幅度政策优惠,实现大规模吸引船舶入港登记的目的。(1)改变“视为进口二手船舶”的性质,各主管机关联合制定具体的审核认定办法和实施细则;(2)引入预受理制度,彻底简化登记流程,大幅缩短办理时限,切实为相对人的经济利益考虑;(3)参照各国关于半开放式登记制度的成功范例,将登记港限制在洋山港区范围内;(4)降低入驻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航运企业的船舶登记门槛,突破现有法律框架下对公司注册资本构成的限制;(5)针对在综合试验区通过“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回归的船舶,建立登记前船舶安全检查制度和登记后年度船舶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对船籍港登记船舶的质量监控,提升注册船舶的品质。

5.3优化船舶检验制度

5.3.1适度开放机构限制

考虑到上海港作为亚太地区枢纽港和物流中心的定位,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内的国际航线船舶检验机构应当适度放开。允许船舶所有人自由选择船舶检验机构,有利于各国船级社船舶检验质量的提高。建议有关部们有选择地认可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成员参与国际航线船舶的建造检验、年度检验和特别检验等。

5.3.2缩短检验时间

将申请进出口勘验和法定检验的船舶纳入预受理过程,利用形式审核手段缩短办理时限。在有条件的地区,口岸单位可尝试实行“一站式”受理。对内完善运作流程,整合政务资源,尽量避免船方在多部门之间往返沟通而造成的船期延误。“一站式”受理完毕后,由各部门统一协调检验时间和检验地点,并及时告知船方排定船期接受综合检查组的统一检验,将对船方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5.3.3简化检验流程

建议根据技术状况、管理水平和诚信记录等因素对船舶和船公司进行等级评定,对综合水平较高的单位简化检验流程,免除部分次要检验项目。对于非原则性项目检验中发现的不对船舶安全和防污染构成重大威胁的缺陷,可在证书上予以签注,给予船舶一定的整改期限,减少船舶在境外或不便利水域停泊所产生的费用,缩短进口时的靠泊时间。

6结语

完善学法指点 优化语文学案 第6篇

一、提出问题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的进一步深入,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教材教法的改革和创新,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实践证明,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学活语文。导学案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是课改的模式体现,也是适应课改教学的需要。那我们的语文导学案怎样才能适用于学生的学习和使用呢?

二、现状分析

在确定导学案的设计之前,我们对本校的学生进行了一个全面且系统的调查,特别是初一的新生,结果如下:①初一新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差,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导学案不能较好地运用。②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预习及巩固,不懂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记笔记,不会举一反三。③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阅读训练机械重复。④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对老师有依赖心理。因而,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不懂学习,更不知用方法来指导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不高。

由此,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首先从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制上着手,集全体语文老师的力量和智慧讨论,反复地把有导学案设计的课上公开课,再推敲定稿。笔者也参与了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过程,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对学案在教学过程中导学的教学模式有了逐渐的理解和思考。特别是针对以上几种情况,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成绩。那么,在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中很有必要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并在导学案中加以体现,把学法与学案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导学”这一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预习、交流、展示、巩固等环节的调控,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达成学习目标最大限度的落实。

三、學案实施,问题初现

在课改的最初时期,我们导学案的设计已初具形态,形成了最开始的五个部分:课前检测,预习讨论,展示交流,课堂小结,课内检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语文导学案起了明显的效果,因为它上面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学习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由于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有的老师在编写学案时把学案做得跟教参一样,或者就是几个问题的简单设计,跟原来的教师备课相比是换汤不换药,当然还是给这些流程冠以了导学案的各个环节。后来,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我们远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课改经验,去东庐、洋思中学学习导学案的设计,把学案设计得似乎完美了一些,学校领导也鼓励教师们创新,结合自己的教学把学案做得更完善。

四、重视学法,逐步完善

经过一番争论和实践过程后,学校领导和全体语文组教师集中在一起最终给语文学案的设计定稿,遵循了学案设计的主体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梯度化原则。我们根据学情重新制定五个环节:前提测评—预习交流—展示提升—梳理巩固—当堂反馈。

预习首先是自主学习过程,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先学会阅读文本,阅读文本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长此以往地指导学生预习,就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培养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无论是在预习交流,还是展示提升中都要对学生进行指导,特别是展示提升这一环节,是展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综合素质全方面的体现。在展示环节中的方法指导,可以是在学案上注明,也可是讨论时老师给予建议和指导。

至于梳理巩固,很多教师对于这个环节并不重视,其实它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照本节课的目标理清本节课的思路,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以便查漏补缺,加深印象。

因此在当堂反馈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时,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应通过“举一”培养学生“反三”的能力。老师选的“一”要有代表性、典型性,要与反的“三”有相通性,从而达到知识迁移指导的理想效果,并且要设计一个学生反思或总结栏。这样的话,督促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一个梳理、归纳,以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能力,并且老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学案进行细致、认真批阅,对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则由个别辅导解决。对于共性的问题则下一课讲解,真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收到实效。

五、因材施法

1.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个性逐步设计导学案,或者是第二次备课。有时并不是每篇课文都需要设计使用导学案,不能用导学案限制和主宰师生的教学行为。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文言文适合用学案,因为文言文需要学生提前自主学习,而且在学案中可以明确提示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导学案设计中的学法指点,不能一成不变,学习方法应该随着学情,随着时代不断变化,而且每个学科中的学法不同,文科注重读、写、说这些基本的能力,但理科注重的是思维和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应因材施法,根据学科来确定指导学习的方法。

上一篇:资源统一整合下一篇:宣传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