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文化范文

2024-09-14

公民文化范文(精选12篇)

公民文化 第1篇

作者考虑到战后世界大环境, 选取了美、英、西德、意大利和墨西哥作为写作的基础调查对象, 这样的选择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笔者一直对没有亚洲国家的加入而耿耿于怀, 但笔者相信现在会有研究组织更有条件的将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纳入到公民文化的研究范围的。

首先, 我们需要搞清楚公民文化这个概念。在作者看来, “公民文化即是那种既不同于传统文化也不同于现代文化, 而是两者相结合并建立在沟通与说服基础上的多元文化, 是允许有节制的变革的一致性与多样性并存的文化。”具体上来讲它有三层含义:认知的取向, 情感的取向和评价的取向, 同时它也有三个理论上的分类, 即:村民文化、臣民文化和参与者文化。

作者从公民个人、社会以及组织等多个角度对这五个国家的公民进行调查, 目的在于通过实证的方法最终找到民主前景、政治参与和各国公民文化之间的具体联系, 我笔者认为对公民主观能力和政府政党方面的研究是这本书最经典的部分。

首先作者调查了五国公民的政治认知模式, 从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谁更对政治感兴趣, 谁更对政治持冷漠的态度。被调查的五个国家中出现的明显分野让我们可以初步猜想:英美倾向于参与者的公民文化;而西德对于政府输出 (具体来讲例如福利, 税收等政策) 比对于政府的输入 (具体决策的制定) 更加感兴趣, 所以它的臣民性更多一些, 而意大利人更倾向于臣民村民型文化, 对政治态度比较冷漠;而墨西哥是个很特殊的例子, 公民对政府多持离异态度, 但却充满着参与的热情, 可以初步归入村民参与者类型。

接下来便是从政府与党派两个方面来讨论他们与政治文化的关系。首先通过作者对各国公民民族自豪感的调查可以看到各国特点。美英两国对于自己国家政治制度和有关政治的方面颇感自豪。西德人, 战后通过自我牺牲式的工作, 取得了举世闻名的经济成就, 他们自然对本国的经济体系更感自豪。而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的源地, 在党派政治极其不稳定的情况下, 必然不会为政治而自豪。墨西哥这个有着革命传统的国家, 对于各个值得自豪的选项表现得很平均。民主国家的选举也是一种对党派的选举。通过书中的调查我们也可以看到西德和意大利人可能更是惧怕报复而倾向于秘密投票, 并且不愿意透露自己给谁投了票。但是墨西哥人不是这样, 因为他们的革命党是第一大党, 大多数人也都是革命党人, 票投给了谁自然不言而喻。在党派活动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美英两国的公民表现得更宽容, 他们对于另一党的评价较为中肯, 互相抵触的情绪不是很浓。而意大利, 在党派问题上互相抱有敌意的现象更加明显。作者一开始就认为政党政治是有效民主的一个重要形式, 只有参与到政党活动中, 才能使得政治因竞争更清明, 政策因有人反对而得以改进。五国之中, 除了意大利各党成员开明程度很低以外, 其余四国的党派开明程度都比较高, 基本属于温和的政党政治。

在谈完了以上的一些议题之后, 作者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更能体现公民文化实质性内容的公民个人的认识与参与之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公民是最倾向于参与政治活动的, 无论是地方或是国家层面, 超过被调查者一半的数据揭示了这一点。而其余四国除意大利最不具备参与愿望之外, 其余三国表现得比较平均。接下来便是公民的能力与参与的意识和能力的问题了。一个公民具备行使影响的政治能力比较困难, 但是只要他相信自己主观上有能力去施加这种影响, 那么他便是积极的公民。纵观全书始终贯穿着这样的一个结论:男性, 受教育程度高的, 收入较高的一类人更乐于参与, 主观能力更高。

公民自身的主观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对于现代政治来讲, 我们更多提出的是公民的参与和民意的胜利。只有公民具有了主观能力, 发挥这种主观能力, 才有可能在追求民主的路上不断前进。欧美的民主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先行, 而对于我们中国, 这种现象也已经起步。前年厦门的PX化工项目催生了一个非正式的群体——厦门人, 正是这些普通的民众具有了这种参与的意识, 这种主观能力, 才最终使得他们联合在一起, 试着影响政府可能错误的决策, 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是民意的胜利, 是参与者公民文化形成的迹象。又如邓玉娇案, 网络舆论的介入, 亦表现出民众渴望参与并改变的愿望。如何运用这种主观能力, 如何汇集并发挥力量, 如何真正使得主观能力转化为政治能力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比如NGO (非政府组织) 的发展 (这在国外已经不是什么问题) , 比如舆论监督的深入。这一切的一切都必将在主观能力和民主制度间架起一座桥梁, 正如政治学家达尔所说:“民主的政治文化有助于塑造公民的信念, 使他们相信:民主和政治平等是可欲的目标。”

最终我们可以同作者一起得出关于五国公民文化的结论。不出开篇所述, 意大利获得了离异文化的称号, 这正是一种持更多反感与对立态度的典型的偏村民型公民文化。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当国民处于一种漠视政治的状态时, 这个国家的民主前景是暗淡的。墨西哥则是离异与渴望的结合, 这基本符合了对其村民参与者文化类型的描述, 她的公民热心于政治却又不相信政府, 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参与来改变社会上的不平等与政治中的不民主, 这种渴望是墨西哥迈向民主健全与完善的动力。德国的历史经历已使她的公民具有了超然的能力, 一战二战的破坏以及纳粹集权的残害使得民众们已不太热心于政治的参与, 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从政府那得到什么, 更多的做遵守秩序的好市民, 这就是典型的臣民文化。英国是一种恭顺的公民文化, 参与度上自不如美国, 但同美国这样一个参与者类型文化的国家一样, 走在了迈向完全意义上参与者文化国家的路上。

读书的过程中, 有两个与公民文化密切相关的因素值得注意:教育和宗教。教育一直是作者认为能改变历史传统使得公民形成良好公民文化的最重要因素。而宗教的影响正如马克思韦伯曾提到“某些宗教观念对于一种经济精神的发展, 所产生的影响, 或者说一种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 一般来说是一个最难把握的问题”。

《公民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模板, 自然美国式的公民文化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但我们在借鉴的同时也要思考我们自身的特点。我国在迈向真正民主的路上还拖着基数庞大的人口;儒家谦虚礼让, 善于忍耐的态度还在深深的影响着大部分民众。无可否认, 现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度还很低, 但我们欣喜的看到了政府渴望朝着民主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显, 例如汶川大地震对于信息的及时披露。民众也希望更多的参与到政治决策和民主选举中来, 例如南京电视选官民众的积极观看与投票。可以肯定的是, 参与者文化有利于政治民主制度的健全和民主观念的扩展, 无论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还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都需要这样一种积极的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来推进和完善。

摘要:公民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尤为重要, 根据自身情况借鉴优秀政治文化的模式发展自身的公民文化, 提高人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是在当前社会主义社会高速发展阶段的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重读介绍公民文化的经典著作, 从阿尔蒙德那里寻找公民文化的实证要义。

关键词:公民文化,政治参与,主观能力,民主

参考文献

[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M].华夏出版社, 1989.P8

[2]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 1999.P165

公民道德传统文化总结 第2篇

活 动 总 结

为了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营造“讲道德,做好人”的浓厚氛围,迎接全国文明县城复验,近期认真组织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按照县国文复验办要求,xx镇合理安排道德讲堂的时间,认真开展岗位学习和“道德讲堂”教育活动、学习传统文化。组织观看宝鸡市第二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光碟,引导干部职工、广大群众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真心真意为群众服务,人性化的开展各项工作,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至活动结束,各村、驻镇单位、镇机关共组织观看第二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60余次,参与人数5000余人,撰写心得体会90余篇。

二、积极开展“四德”教育

利用业余时间,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以礼仪、诚信、和睦、友善为核心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学习优秀公务员先进典型和身边先进人物,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境界,振奋精神,激发斗志,使先进的道德理念在镇机关内植于心、外化于行。

三、学以致用,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县城复验相关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深入村组,开展法律法规知识“三进”(进学校、进村、进企业)宣传活动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将“道德讲堂”深入到每个村组,通过组织收看“道德讲堂”活动,积极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大力整治农村卫生环境。在如何促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我们通过召集农民代表、产业带头人和种、养殖大户进行座谈,就土地流转、大力推广“一村一品”、发展好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头作用,形成了共识。

四、注重结合实际,打造特色讲堂

文化也有“公民权” 第3篇

【“雅”、“俗”之辩】

在如何看待大众文化的性质和价值取向的问题上,“雅”与“俗”的问题常被拿来讨论。所谓“雅”与“俗”,本是一个审美形态与审美评价标准问题。“俗”其实是相对“雅”而言的,有时“俗”与“雅”判然有别,但如果发展到极致,则“大俗”与“大雅”不但可以共存,甚至也有相互转换的可能。当时有外媒解读这又是一场新道德运动。我认为此种解读未必精准,但大体上看,是社会机制出了问题。这里不妨作一些考量:

第一,凡是對中国当下社会的思想文化状况有所体察和思考的人都不难发现,由于在学术和思想文化领域中必然包含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深度思考和探索,换句话说,“雅”中有危险性因素存在,因而在思想、言论空间远未实现多元和自由的时候,在铺砌“雅”文化的路径上,尽可能减弱其中的不稳定因素,便是一项“重要任务”。另外一种对“雅”文化的消解方式,就是以大众文化的面貌改造严肃文化,在公共传播中不断挤压思想文化的“雅”空间。以“俗”冲“雅”,在大众文化的“娱乐”中实现“愚乐”,这是很有效的策略。笔者前不久看了一部德国人拍摄的关于马克思《资本论》的思想政论记录片,长达近10个小时,Ô¬是在德国公共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播出,这在我们的电视台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第二,大众文化中所谓的“俗”本是很“安全”的,从“恭喜发财”到“选美”、从美食广场到时尚杂志,对主流意识没有任何挑战性。但还是应了马克思的那句老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现实中的中国遇到种种问题时,在一片“俗”声中,便无法不夹杂着嘲弄与反叛、讽刺与怨恨的声调,更无法避免成为底层社会宣泄郁闷、贬损权贵、嘲弄体制的渠道之一。这些语调、声音会让一些人感到不那么舒服,但又难以上升到什么政治高度。当这种“俗”中的嘲弄与反叛到了无处不在的时候,整顿就成了一种必要的选择。

其实,所谓“三俗”各有其源头,在现实中更是各有其主要形态。“低俗”Ô¬是大众文化中必然存在的要素之一,“低”是自然的产物,人为地拔“高”是不可能的;而“庸俗”是属于人的素质与精神境界的问题,也是长在人身上的一种人性的弱点,再高尚的人可能也有某个庸俗的念头或瞬间;而“媚俗”则更多的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和现实选择,突出的是媚态与功利心。但无论如何,不管是大众文化中的低俗还是人性中的弱点,“俗”本身不是罪,你可以不喜欢,可以不跟从,但不可以强制的力量来消灭。

【保存文化的个性:以粤方言为例】

中国的大众文化若要在全球化和主流观点的夹击中保留自己的个性化空间,方言文化的保存将起到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前两年,在广州引发的一场被称作“粤语保卫战”的风波,为何在全国不少媒体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什么减少电视方言频道中的方言播出时段,恰好是由地方政Ь提出?这事虽然无关衣食住行之类的具体民生,却是大众文化中的“大事”。保留以方言播出的频道或节目时段,既是现实生活所必需的,更是由文化传统的地方性价值观念决定的。从大众文化的角度看,地方方言提供了有限的抵御文化同化等大一统趋势的语言根基。

就粤语而言,大半个世纪的文化激进主义,已¾¬使其Ô¬来无比茂盛纷披的语言枝干日渐萎缩,过去我们从小熟习的语汇、表述方式等,许多已成为语言的化石;过去是作为省城的广州的粤语领导着潮流,曾几何时,我们变得要从香港同胞的嘴里“接受再教育”,重新“捡”回那些已¾¬消失的语言。粤语的命运又与岭南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岭南的戏曲、音乐文化就不用说了,岭南的饮食文化、历史老城区文化、岭南文化与海外华人文化的联系等,无一不是以粤语为交流、传播的基本载体。在广州城市日新月异、文化旧貌急剧变为商业新颜的景观中,粤语几乎成了地方文化的最后立身之处。

另外,作为地道的、¾¬历过“文革”和知青生活的广州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认为是粤语使我们在大一统的主流话语之外,保持了一个特定的语言空间。有些广州人始终觉得自己和主流话语之间有一种距离感,这表现在很多方面。广州靠近港澳,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们读中学时,收听香港的粤语电台是常见之举。之前我写过很多关于老广州记忆的文章,其中就谈到了70年代的学生、知青中流传的粤语流行语,把这些词汇梳理下来,会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政治与生活态度。粤语的强大生命力与广东地处祖国最南端,与外界交流频繁的开放心态有关,是与大一统的文化观迥然有异的一种地方文化性格。正因如此,粤语具备了很多一般地方方言所不太具备的文化因素,这在此次争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因此,过去曾¾¬处于不断萎缩之中的地方方言,今天有可能需要重新扶持,重新作为地方文化的语言载体而受到保护;过去曾¾¬把地方语言看作是推行大一统文化之障°¬的文化激进主义观念,在今天应该被多元文化共同依存与共同发展的文化价值观所纠正;过去以公权力为主导的地方文化政策,在今天争取早日实现民主宪政的政治语境中,应被以公民意愿为中心的文化政策所纠正。若是这样的话,大众文化在发展的同时,就仍可保持区域文化多元性的可能,减少文化的统一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争取实现“文化公民权”】

“文化公民权”本是公共文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却很少被我们提及。“文化公民权”与“政治公民权”和“¾¬济公民权”的区别在于,它关注的是维护和发展文化的普适性,促使主流社会对差异性文化的承认与尊重。可以认为,这三种权利是相互连结和依赖的,也就是说,政治参与、¾¬济发展和文化塑造之间是相互倚赖的——而这种关系不正是大众文化健康发展、寻求重建大众文化秩序的内在动力所必备的吗?

在这种文化公民权中包含有几个核心价值:第一,公民的自由权利。例如,每位公民选择文化产品的自由权利,自由地选择满足自己需要的公共文化政策,对关于社会公共文化生产的知情权、监督权与参与决策权,在所有与文化发展相关的利益冲突中保持公民“自由权”的普适性和在程序中的优先权等。第二,以法治保障上述自由权利的实现,在文化的发展中建立相关的受法律保护的社会机制,使社会管理者无法以各种意识形态的理由剥夺文化生产的创作自由与实施自由。第三,以“文化公民权”促进“政治公民权”的实现,通过文化生产与事件不断扩大利益表达的合法性,推动社会管理的开放性与参与性,推动从实现“文化公民权”到实现“政治公民权”的有益探索。

总之,必须在建设公民宪政社会的价值理想中探索大众文化的发展前景,只有在现代民主生活中才能使大众文化的正面价值得以实现。人们常说行动改变生存,在大众文化的发展中进行与建设公民社会同步的行动,是改造大众文化的应取途径。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变革学校文化,培养优雅小公民 第4篇

一个学校,“如何在儿童现在生活的河流里,引入一股他们未来生活的水流,把我们藏匿在遥远地方的教育目的的种子移植到生机勃勃的儿童生活的心田”(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促进他的精神成长?

回顾近几年我国公民社会推动的进程,我想起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杨团的话。他说:“如果说2008年被历史标定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启动元年,那么2011就是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元年。”是啊,2008年,汶川地震、三鹿奶粉等事件使得国人的公民觉悟、公民意识空前提高了。2011年,乌坎事件、郭美美事件、温州动车事件、小悦悦事件等发生在公共政策、公益慈善、公共、公民四个领域的事件的出现,使得中国公民以前所未有的公民热忱和个体的权利自觉,积极认真地投入公民社会的建设中。

也正是在2011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高瞻远瞩,面向未来并立足于今天,区域推进中小学公民教育,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

2012年,我担任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育德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校长。作为一个校长,如何审时度势,在儿童生活的“河流”里引入公民教育这股“水流”?我带领全校师生开始了思考、探索、实践之旅。

一、择高而立,提出共同愿景

荣毅仁先生为人治家有一句格言:“择高而立,就平地坐,向宽处行。”我觉得,办学也该如此!我们该如何给师生、家长描绘一幅美好的愿景图呢?

首先,我们对自己学校进行盘点。我校前身是解放军341高级工程兵学院子弟学校,建校于1958年,1966年收归地方所管,取名“育德”。育德之意,源自于唐代陈子良的“育德润瑶琼”和宋朝著名文学家宋祁的“育德吾君子,庸亲天下公”。校名源自这样的诗句,表明了育德人要像润泽、打磨玉石一样,培育学生的公民品质,以便将来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58年来,学校秉承这样的信念办学,培养了一批批有用之才。可是近十年,学校发展走到了高原期,且一直没有得到突破。

新加坡的治国理念使我深受启迪。新加坡要把社会治理成优雅的社会,我们学校完全可以借鉴这一理念来办学。于是,我们在传承“立德树人,细节育人”的传统基础上,提出了“育优雅公民,办优雅学校”的美丽构想。

围绕这一教育理想,我们建构起了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系,明确了学校发展的六根支柱:崇尚健美、注重锻炼;崇尚礼仪、富有温情;崇尚责任,敢于担当;崇尚人文、最为儒雅;崇尚艺术、流淌诗歌;崇尚静雅,环境幽美。拟分四个阶段逐步实行优雅管理,建设优雅组织、优雅课堂、优雅环境,培养优雅教师和优雅小公民。从此,我们的事业都指向四个字:育德、优雅。

二、与时俱进,确立变革内容

《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先生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学校不能分析把握时代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发展的方向,就难以建立一种适合学校发展的学校文化,更难以形成学校特有的文化。变革就是改变、革新和创造,就是在发展基础上的自我否定和扬弃,通过自我工作的不断改善实现创新。因此,我们决定,以公民教育为抓手,变革学校文化,培养优雅小公民,建设优雅学校。

我们确立了变革的基本内容为三个“革新”、一个“重建”:革新物质文化,濡染公民教育氛围;革新管理文化,体验公民生活;革新课程文化,习得公民精神;重建学校善好的公共生活。

我们明确了学校公民教育的重点为三种素养(文学、艺术、身体素养)、四种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五方面的教育(权利与义务教育、生态环保教育、规则教育、礼仪教育、民主教育)。

于是,我们申报了区域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小公民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申报了“小公民教育”特色建设项目,申报了长沙市特色项目建设示范学校,开始了学校文化变革的探索。

三、变革文化,培养优雅小公民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棵生命树,承载着学校的办学灵魂。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不间断地进行文化的变革与创新。

(一)变革物质文化,濡染公民教育氛围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形外壳,它以特有的象征符号,借助视听手段传递学校的思想、规范和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成员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态度与行为。

2013年寒假开始,我们向全校师生、家长发出了“今天我为小事建言,明天我为国事献策”的号召,要求大家以优雅、育德为核心,以营造公民教育氛围为宗旨,围绕儒雅精致的名称文化、厚重广博的厅廊文化、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别具一格的橱窗文化、简洁高雅的办公室文化为学校物质文化建言献策。之后,经过集思广益,我校物质文化由旧到新,从无到有开展了改建和新建。

现在,博雅楼、弘雅楼、连廊的每一层都有主题,师生们濡染的是“礼仪、责任、友善、规则、民主、公平”的教育氛围,陶冶的是人文、艺术情怀。安雅园的西北长墙,通过一个个公民教育的微故事,让大家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整个校园,以物质为表,蕴文化于内,已经构成了一部内涵丰富的公民教育课本,向师生散发着绵绵不绝的体温。

(二)变革管理文化,体验公民生活

爱因斯坦说:“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它养成了学生驯服的性格。”我校变革管理文化,将“象牙塔”式的封闭型权威式管理转向“玻璃屋”似的开放型民主管理,让学校更有凝聚力、向心力,学校生活更有幸福感。

受捷克前总统哈维尔和教育家林格思想的影响,我校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理念:“教育需要的不是强硬,而是教养。柔美的气息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我们倡导用美丽思想、美丽语言实行优雅管理。优雅管理引入民主、平等、自由、公正思想。我们觉得,只有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公民身份,才能更好地开展公民教育;只有学校成为学生民主意识养成的土壤、发展的摇篮和强化的阵地,小学生的民主意识才能得到培养,他们的公民品质才能逐渐养成。

为了让孩子们参与公民生活,习得公民精神,我们进行了顶层设计。

1.建保障系统

一是新成立了学校特色建设委员会,学生、家长志愿者协会等组织;二是新建了《育德小学对话守则》《育德小学师生申诉制度》《育德小学大事民主协商制度》《育德小学优雅小公民评选制度》《育德小学教育教学奖励制度》等;三是开展了多形式、多层面的培训学习。我们请来了湖南师范大学的郭娅玲教授、长沙市开福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的刘翠鸿老师进行专题培训,学校行政人员经常对老师、家长进行培训,老师们经常对学生进行培训。通过培养,让老师知晓公民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公民的身份培养小公民;让学生形成关注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公民精神;让家长知晓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做好表率,确保公民教育的参与面和推进力度。

2.建实施系统

通过课题“小公民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的引领,将课程、课堂、课题结合推进,确保公民教育的推进途径。一是通过课堂教学来推进。我们开展集体备课,建构优雅课堂“情境、激情、民主、尊重、艺术”五要素,公民教育领军人物上示范课,进行课例研讨、课堂教学竞赛,让教师自觉建立符合公正与关怀原则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二是通过常规实践、特色实践、主题实践、社会实践等开设小公民学习与实践课程。

3.变评价方式

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有着导向、鉴别和诊断的作用。我校积极推进评价方式的变革。在学生层面,我们制定了《育德小学小公民成长记录卡登记方案》《育德小学优雅小公民评选细则》。小公民成长记录卡设立雅礼、雅行、雅读、雅艺、特别奖章等五个奖章,从“举止文明、品性优雅”“知识渊博、崇尚阅读”“知晓规则、遵守规则”“行为优雅、担当责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表现突出、成果显著”六个大的维度,涉及学生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跟踪记录小公民成长的足迹,班级每月两次评定,学校按定期和不定期两次盖章,每年设六一和元旦两次兑奖,也与评优挂钩。这样的评价方式,有效引导了小公民的思想行为过程,促进了小公民的成长。

4.实行民主管理

每年伊始,我校便由工会、少先队组织征集教师、学生、家长的提案。每年征集的学校发展大小提案都有几十个,学校有专门的回应会议和改进措施。学校各项重大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评价标准的制定、规章制度的更新、评优评先、岗位晋级等均采取民主化,常年实行公示制,师生有权知晓了解、参与评论,有权有异议。平时,我们通过日常的大中小队管理融入民主意识。每年9月为我校的选举月,孩子们每人都有一张选票,他们采用民主的方式来选出自己喜欢的大中小队干部,心中民主意识的嫩芽逐渐生长。

(三)变革课程文化,习得公民精神

课程文化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获得一切经验的过程,它最终的价值是关注生命教育,关注生命体验的深度和高度。因此,我们把公民教育课程理解为学校塑造公民的“跑道”。

课程文化的变革,我们的思路是:以课程作保障,以课题为引领,以课堂为阵地,三课并推,从常规、特色、主题、社会实践四方面辅助,让公民教育在我校播种—发芽—生长。

1.修建“跑道”

我们从五个方面修建公民教育“跑道”:一是国家课程,我校把综合实践课课时的一半直接开设公民教育课,并通过其他学科的国家课程整合或渗透公民教育。二是校本课程,利用校本课程选修课开设了直接、间接的公民教育课程十四门,直接的公民教育课程有三个小公民社会实践活动班,一个小公民礼仪班。三是特色课程,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开设十分钟的公民教育特色课程,讲述公民教育的故事,宣传公民教育的核心理念,播报学校新闻,评论时事、热点问题,指出不雅行为,表扬优秀小公民。四是活动课程,我们开设了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公民教育活动课程。五是隐性课程。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公民教育的隐性课程,因此,学校努力营造一个场,让每一个师生都成为学校公共生活的真正主人。

2.在“跑道”上跑起来

有人说:“一盎司的公民实践比一吨公民理论的价值大。”的确,公民生活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习得的,公民精神的本质在于参与,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政治生活。因此,我们按照公民教育的思路,每年有所侧重,确立了三年的教育主线:“2013播种行动”—“2014发芽行动”—“2015生长行动”,其他学习与实践活动内容则与主线教育相辅相成,让孩子们在听中学、做中学,逐步养成公民意识,习得公民精神。

“2013播种行动”———关注、模拟,激发参与热情。当长沙橘洲浪漫烟花每周一燃放时,市民关切了,大家围绕“该每周燃放还是少燃放”进行热议,也正是这时候,我校引导全校学生收集社会、学校、班级公共问题。孩子们收集了五十多个公共问题,通过民主决策,大家选取了社会最关注的“橘洲烟花燃放问题”进行模拟听证活动。怎样开展模拟听证活动?学校先对他们进行了培训,之后,孩子们分别采访旅游局、电视台、环保局、浏阳烟花公司。他们实地考察橘子洲头,与远大空气品质公司的人员一起去浏阳河边燃放烟花测试PM值,了解到橘洲烟花燃放的利与弊,之后举行了模拟听证会。模拟听证之后,孩子们将意见整理并上呈给相关部门。现在,橘州烟花燃放次数减少了,我校孩子们的意见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一实践活动得到了长沙晚报等十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播种这颗种子后产生了草根式效应,孩子们兴致高了,又开展了“德雅路公交站点设置问题”等探究活动。播种行动,让孩子们有了关注、参与公共问题的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之后,学校好好总结播种行动经验,编印了《小公民实践活动指导手册》,指导孩子们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14发芽行动”———学会理性建言,习得参与知识。学校为了谋划发展,由工会、少先队组织征集金点子,开展“今天我为小事建言,明天我为国事献策”系列活动,学校提出了具体的严格的要求。一是要围绕“关注自己和他人”“关注家庭和集体”“关注国家和社会”三个层面。二是要围绕主题,我们公推了六个主题(儒雅精致的名称文化、厚重广博的厅廊文化、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别具一格的橱窗文化、简洁高雅的办公室文化、精细规范的制度文化),学生也可以自选主题。三是有建言的形式要求。四是有内容要求:每一份建言,都要有主题背景介绍、现状分析、建言内容呈现,还要有收获与感悟。上学期,十二个班级学生为班级文化建设建言献策,确立了团队名称、班级公约、班级口号,装扮了班级,各班的文化建设情况都在教师会上进行了分享。暑假,师生及部分家长也参与到建言献策之中,出现了不少金点子,学校表彰奖励了20个优秀建言者,其中九个优秀建言在接待湖南省名校长挂职研修时进行了分享。这些建言,让师生懂得了要发表自己的建议,一定要基于理性的研究分析,才能有理有据,这样才会对班级、学校、社会发展有用。这样的学习研究,不仅让孩子们更加关注、参与公共事务,还不断习得公民知识,提高了参与技能。

“2015生长行动”———研究规则与自由,习得思辨能力。2014年末,我应《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的邀请,参加了他们“法治教育,我们还缺少什么”的沙龙活动。回校后,经过研究,决定将2015年拟进行的志愿者精神培养主线教育改为规则、法治教育。寒假,我们对全校师生、家长发出倡议,要求围绕规则教育,每人写一份研究报告,编撰一个公民教育故事。经过学校评选,有三十四个故事的编撰者和20个研究报告分别获得一等奖,现已结集汇编成我校的《微故事,大道理》,这些材料将用于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用。2015年上学期,我们每个月都有一个主题:3月为“定规则、学规则”活动月,4月为“践行规则,履职担当”活动月,5月为“守规则,树楷模”活动月,6月为“人人讲规则,个个当模范”活动月,力图让规则、法治教育成为校园的公共生活,以提高小公民的民主自治能力。近来,孩子们重温了班规,重温了校园公共生活规则,完善了各项规则。3~6年级的同学围绕“自由与规则”开展了有趣的论辩会,通过论辩,孩子们明白了人生在世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懂得了应该把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当作自己行为的标准,同时也获得了分析研究能力、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开设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播种—发芽—生长,让我校的公民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3.跑得欢快,跑向成功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公民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抓住那些又易又细的小事,一点一滴地做开去,我们却收获到了喜悦。当孩子们向你深深鞠躬时,当孩子们主动拾起校园里的一点纸屑、认养一棵小树时,当孩子们主动去清理花盆里的枯枝败叶时,当孩子们主动将翘起的沟盖板盖上时,当孩子们在课堂上大侃时事新闻时,当孩子们踊跃报名当志愿者时,当孩子们激辩自由与规则时……他们所表现出的热心关注、积极参与、敢于担当、敬畏规则、友善待人、乐观向上的公民精神,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我们知道,这样做,是为他们储蓄了一笔又一笔走向成功的资本。我们相信,到了一定的生命节点上,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认为:公民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支点或基点。我相信,推进它,一定能培养出“撬动地球”的优雅公民。

公民文化网上作业2参考答案 第5篇

第 1 大题 判断题

1、公民是主人,政府是公仆。对

2、公民社会是公民真正志愿性活动的领域。对

3、公民是政府权力的来源,政府是公民同意的产物。对

4、公民既是公民社会的起点,也是公民社会的归宿。对

5、公民共同体与臣民共同体的不同,不是没有服从,而是服从的权威不同。对

6、公民社会是以民间的形式出现的,不代表政府或国家的立场,但是是盈利性活动。对

7、公民社会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大拼盘。基于不同利益、文化及目的而形成的公民社会组织林林总总。对

8、公民社会与政府、市场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有人形象地将现代社会的结构形容为“三足鼎立”。对

9、公民社会的自治主要依靠法治来实现,法律划分了公民社会与国家各自的活动领域,不允许国家随意干预公民社会的内部事务,从而保障公民社会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领域。对

10、公民社会使公民组织起来,摆脱了原子化的一盘散沙的状态,使公民与国家之间距离适度,不至于过远或过近,两者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保持有效地接触、联系。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对

11、在民主国家,法律可以视为全体公民自己统治自己的承诺。对

12、在公民共同体里,体现公民集体意志的法律就是最高权威。对

13、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在国家巨大权力的重压下,公民社会的发展一直步履艰难。对

14、在传统的专制主义社会里,政府脱离民众,成为对民众的压迫力量或沉重的负担。对

15、责任公民是对公共事务负责的公民,是自觉地履行义务的公民,是自主自律的公民。对

16、现代国家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而法律体现的是公民的集体意志,属于公共权威。对

17、以为公民服务,对公民负责为宗旨,是责任政府的原则之一,也是责任政府的灵魂之所在。对

18、隐私是指自然人不愿意为其它人所知悉的个人生活秘密,包括日记、生活习惯、生活经历等。对

19、法律禁止我们的某种行为,就是对他人权利的保障;法律禁止他人的行为,也是对我们的保障。对

20、除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更应提倡宪法观念即所谓“和女士”。这位“和女士”大名叫human rights,就是人权。对

21、宽容就是承认彼此的价值,承认彼此的平等,承认彼此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这是公民社会赖以存在的一个前提。对

22、如果说公民与公共权力的关系体现为公法的规定,那么,公民与公民之平等主体间的关系则主要体现为私法关系。对

23、有限政府的涵义是,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它有特定的功能、效用和范围,不能够想干涉什么就干涉什么。有限政府的权力范围是由法律规定的。对

24、法律规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禁止性的,即禁止人们的某些行为,如果有人违背法律,做了法律所禁止的事,便要受到惩罚;一类是保障性的,它明确规定个人的权利、利益和自由的内容,不允许受到侵犯。对

25、公民是手段,政府是目的。错

26、“公民社会”的理想状态是由政府扶持和控制的,是“准政府组织”或“准非政府组织” 错

27、法治要求政府的权威必须高于法律的权威。错

28、建国后,在计划经济下,公民社会重新获得了生机。错

29、在中国,五四运动以来,民主和科学的精神逐渐深入人心,我们普遍认识并接受了赛先生(民主)和德先生(科学)的价值。错

第 2 大题 单选题

1、下列法律不属于私法范畴的是()D刑法

2、下列法律不属于私法范畴的是()B行政法

3、以下哪些可归结为公民社会活动。D参加工会

4、以下哪些可归结为公民社会活动。A参加球迷协会工作

5、以下关于宪法表述错误的是()D

6、在我国,()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C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的是()。C

8、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必须由()代理民事活动。D

9、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

10、中国古代有一种罪名,叫做(),指老百姓如果心里诋毁政府就是犯罪。B

11、()原则假定,权力集中必然导致腐败,这是铁的必然性,古今中外,没有例外。集权体制下的腐败不是一两个官员的贪污,不是偶然的腐败,而是结构性的、长期性的、制度性的腐败。A

12、()即法律的统治,它强调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法律是最高权威,政府在法律的统治之下。B

13、在社会上,公民们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志愿性社团组织,发起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运动,这些社团组织和社会运动就构成了()C

14、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民社会逐渐发展壮大,政府开始受到来自外部的社会制约,形成了()的态势。A

15、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执行,不得非法拘禁、剥夺、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D

16、一般认为志愿服务具有利他性?非专职性?自愿性,以及非报酬行为等四种特性?国内有些大学将社区服务列为毕业必修学分,其用意在于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与关怀社区的精神;然而,部分人士却认为此种作法无法落实志愿服务的意涵,主要理由是因为此项作法并不符合哪项特性?()C

第 3 大题 多选题

1、下列法律属于私法范畴的是()ABCD

2、以下哪些可归结为公民社会活动?ABCD

3、以下哪些宪政原则是责任政府的体现()ABCD

4、公民的监督权,具体包括()。ABCD

5、公民社会的组织有如下哪些特征:()。ABCD

6、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即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有权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及政治上表达个人见解和意见的自由。包括()ABCD

7、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ABCD

8、在我国,()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D

9、任何公民都享有法律规定的人格权。公民的人格权包括()ABCD

11、现实社会生活中,公民社会在公民与国家(或政府)之间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下哪些方面是这一作用的具体体现?()ABC

12、古代罗马的一位思想家曾说,“因为法律统治执政官,所以执政官统治人民”,“执政官是会说话的法律,法律是沉默的执政官”。这句话说明什么:()ABD

第 4 大题 简述题

1、现代法治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答:(1)法律必须具有公开性、普遍性、稳定性、明确性等特征。(2)法律在内容上必须以保护公民的个人权利为目的。(3)在法律与政府的关系上,它确认法律高于政府。

2、简述专制制度下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答:首先,它的产生和构成不由民众决定,统治者和为其效力的大小官员,或由世袭产生,或以武力或阴谋夺取,或以金钱购买,或在很小的范围内经由有限的选举产生,或以假选举的方式产生等。

第二,政府及其官员不受民众的监督,其行为不对民众负责。这里的不负责任是法律意义上的,就是说,政府的行为在法律上不必向民众做出交待,政府不接受民众的监督,如果政府失职,民众无权过问,无权以合法的手段对其进行惩罚。

3、法治社会要求政府依法行政,简述依法行政的尺度(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答:第一,政府的一切活动有法律条文的依据; 第二,民众对政府的不法行为有权抵制;

第三,政府因不法行为给民众造成损失,应予以救济,包括行政救济、司法救济和赔偿等形式; 第四,政府官员要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法律责任。

4、现代文明国家一般都是通过公民的自由选举产生政府,简述这种做法的优越性。

答:(1)选举是和平的权力交接,减少了“争权夺位”血腥和暴力,即用“点人头”方式代替了“砍人头”的方式,用选票代替了子弹。

(2)选举也意味着更换或罢免不合格的政府官员,从而保证政府对人民负责,是公民控制政府的主要(3)选举能够保证使较为优秀的人物掌握国家权力。

(4)选举权本身是公民其它权利的载体,能更好地实践公民的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等权利。一句话:选举权是培养责任公民和责任政府的最重要的权利。

5、为什么说私法文化是法治主义的文化基础?

答:私法中的人格权、财产权、平等权是近代公民权的雏型,它是公民权在经济领域的孕育。私法中的权利神圣和契约自由精神,成为宪政和法治的文化源泉。独立人格、平等权利、自由意志,是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催化剂,它会有效地促成民主政体的权力结构,并为民主政体的良性运转提供长期动力。

6、为什么公民是政府的目的?

答:第一,社会是由公民组成的,没有公民,就根本没有政府。第二,政府是公民出于自己的需要而建立的,它应该服务于公民的需要。第三,公民是纳税人,政府以公民的纳税为物质基础。

第 5 大题 案例分析

曾经有一个公民因为不服某国家单位歧视性的招聘条件,愤而起诉到法院,其理由是我国宪法规定了人人平等的原则,而该国家机关却违背了这一规定。但法院并没有立案,因为法院对这一案件感到很为难。最后只能以和稀泥的方式解决了这一纠纷。试分析法院为什么对这一案件感到很为难?

公民文化 第6篇

关键词:文化场;企业文化;组织公民行为

一、 问题的提出

信息时代,组织公民行为因其促进组织沟通,改善工作氛围,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并提高企业绩效等功能越来越被研究者所重视。在其前因变量研究方面,目前學者们主要是将领导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关系进行反复验证,尚未能从其产生机理揭示出组织公民行为的本质。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与实际意义,本文选取家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家族企业中,“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使得领导行为呈现了较为相似的特征,而家族企业中涌现的组织公民行为又相对较少,因此,研究经过“家文化”影响的领导行为是如何引起组织公民行为的,可能更有助于认识到组织公民行为的本质属性。

二、 理论与研究假设

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长久以来,虽然已经确定了比较多的前因变量,例如“个体特征”“工作任务特征”“组织特征和”“领导行为”(Bateman & Organ,1983;Farh,Podsakoff & Organ,1990;Moorman,1991;Wiliams & Anderson,1991;Van Dyne,Graham & Dienesch,1994)。这些研究确实确立了对组织公民行为能够产生影响的几个因素,但由于缺乏对这些前因变量共性的研究,使得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了解仍停留在描述性定义上,未能触摸到其本质与发生机理。

领导行为是已得到广泛深入研究的组织公民行为前因变量,Podsakoff认为“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利他主义行为、礼貌、良心、运动家道德和公民道德维度有显著正相关,“交换型领导行为”则与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由于“交换型领导行为”因其局限性已逐步淡出研究视野,本研究所提到的“领导行为”均指“变革型领导行为”。将组织公民行为的主要前因变量进行对比,不难发现,这些变量均与企业文化相关,例如在工作任务特征变量群中,“绩效反馈”“满意的工作任务”与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员工在受到重视,有较广泛施展的空间和成长前景时,其组织公民行为能得到较大激发;“任务程序化”和“规则化”与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员工而在不需要投入太多创意,只需按部就班地工作时,其组织公民行为会受到抑制;在组织特征变量群中,“正规化”“组织僵化”“顾问—员工支持”“领导权力距离”“群体凝聚力”“知觉到的组织支持”也与企业文化相关,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能够呈现出更加正规化、更具组织柔性,领导与员工的沟通更加和谐顺畅,具有更高凝聚力等特质。

由于我国“家文化”的深刻影响,“差序格局、天下一家、圈内圈外、关系主义”广泛存在于家族企业中,平等的、有广泛激励功能的企业文化不通过有意识的人为建立根本无法存在,因此,绝大多数家族企业都正处于企业文化“缺失”的状态中,领导层凭借国家文化与商业文化的“惯例”来进行家族企业的管理,领导行为主要体现着“家文化”特征。

由于(1)企业文化与大多数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变量都相关,(2)行为是文化的表层体现,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领导和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从理论上说,领导行为和员工行为都是企业文化的表层体现,领导行为必然体现着企业文化,因此有:

假设1:企业文化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作为包含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的空间,场域同时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这些争夺旨在维续或变更场域中这些力的构型。个人,就像电子一样,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场域作用的产物”。在家族企业中也存在着家族文化场。由于大多数家族企业未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者培养的程度不足,使得企业文化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无法实现或仅能有限地实现部分激励功能,因此在家族企业中,存在着“家文化”与“企业文化”相叠加的企业文化场,而通常是“家文化”起主导作用。领导行为就处于这两种文化场的叠加中,同时受这两种文化场的影响。

当家族企业文化低迷时,家族企业中存在的文化主要是“家文化”,“家文化”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国家文化,在员工以往的生命中已得到了长时间的强化,这使得员工对于某些“家文化”规则十分看重,比如非常重视上级的要求及上级对自己的评价,直接导致了员工对于“领导行为”的极端敏感性。因此,在现阶段研究家族企业文化问题,不可能绕过“领导行为”这个变量,必须将企业文化与领导行为进行综合研究,才能完整地描述企业的文化场,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企业文化与领导行为影响力的对比,判断企业文化所处的真实水平。

综上,本研究将对企业文化与领导行为进行综合研究,来验证企业的文化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激励作用,及探讨现阶段家族企业的企业文化与领导行为的力量对比,有:

假设2:企业的文化场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

三、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是在2015年12月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的,共收集了位于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34家家族企业的数据,这些企业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及零售业等多个行业。收到回复问卷234份,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样本221份。样本描述性统计表明,在被调查者中,男性占62.4%,女性占37.6%;管理层占33.3%,基层职员占66.7%;从年龄上区分,18岁~25岁占25.2%,26岁~30岁占35.9%,31岁~35岁占29.1%,36岁~40岁占8.5%,41岁~50岁占1.3%;从文化程度上区分,初中及以下占2.1%,高中/中专占12.8%,专科占44.9%,本科占38.9%,研究生及以上占1.3%。

针对家族企业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采用了奎恩(Quinn)和卡梅隆(Cameron)的OCAI量表来测量企业文化,采用樊景立的“十一因素模型”量表测量组织公民行为,并以李超平、时勘(2005)在Bass(1999)的MLQ量表基础上编制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变革型领导行为量表来测量领导行为。在题项的确定上,对各个维度的初始量表分别进行了专家咨询,对量表中不适用于本研究的部分进行了修正和删减,并根据专家评分,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个题项设置了不同的权重。问卷以Likert 5量表进行评价,从“不同意到同意”过渡,1分~5分分别为“完全不同意、基本不同意、不确定、基本同意、完全同意”。本研究采用Eviews7.0进行统计分析。

四、 统计分析

1. 变量解释。

(1)组织公民行为(Y)。企业文化(X1):包括團队型文化(W1),创新型文化(W2),市场型文化(W3),层级型文化(W4)。

(2)领导行为(X2):包括德行垂范(L1),愿景激励(L2),个性化关怀(L3),领导魅力(L4)。

2. 散点图。从图1与图2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领导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3. 多元回归分析。

(1)把企业文化和领导行为作为分散变量的回归模型:

Y=0.661+0.145W2+0.285W3+0.106L1+0.269L3+μ

如果把企业文化和领导行为做为分散变量,从回归结果来看,W2,W3,L1与L3与因变量呈现回归关系,统计指标都较为显著,拟合优度R2=0.682,除变量德行垂范(L1)系数的t统计量在10%水平上显著之外,其余变量均在1%水平上显著。从回归系数的值来看,市场型文化(W3)的系数是创新型文化(W2)系数的两倍,说明市场型文化和创新型文化能够激励组织公民行为,但目前市场型文化的影响大于创新型文化的影响。从领导行为的影响来看,个性化关怀(L3)的系数超过德行垂范(L1)系数的两倍,说明领导的个性化关怀和德行垂范能够激励组织公民行为,且个性化关怀的影响大于德行垂范的影响。

(2)把企业文化和领导行为作为综合变量的回归模型

Y=0.494+0.436X1+0.400X2+μ

如果把企业文化和领导行为作为综合变量,从回归结果来看,各统计指标更为显著,拟合优度R2=0.669,说明企业文化和领导行为作为综合变量对组织公民行为同样有较好的解释力。各个变量的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都很显著,且达到1%水平。从回归系数的值来看,企业文化的系数为0.436,高于领导行为的系数0.400,说明企业文化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整体上高于领导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五、 研究结果

企业文化对组织公民行为确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能够激励组织公民行为的是“创新型企业文化”和“市场型企业文化”,而“团队型企业文化”和“层级型企业文化”不能激励组织公民行为,说明,组织公民行为是能够受到以外部为导向的,以创新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的激发的,组织公民行为多出现在外向的、灵活的组织中,而非出现在内向的、等级化的组织中;在领导行为方面,“德行垂范”与“个性化关怀”能够激励组织公民行为,而“愿景激励”和“领导魅力”不能激励组织公民行为,这说明,相比能够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领导行为,有助于员工完成个人内部素养提升的领导行为更能激励出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因此,本研究证明,组织公民行为是员工受到企业文化与领导行为相关文化场所激励出的具有“成全组织、完善自身”性质的行为。

从影响系数上来看,市场型企业文化系数是创新型企业文化系数的两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现状,创新的目标对于大多数家族企业来讲还是偏高的,而积极走出去抓住现有市场更加符合家族企业的实际,大部分的家族企业还处于层级型的封闭状态,如何打破“家文化”的壁垒,释放员工的主动性,努力占领市场是这些企业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个性化关怀的系数是德行垂范系数的两倍,说明个性化关怀缺失是家族企业领导的最大通病,与德行垂范相比,更迫切需要提高,这也证明了“家文化”目前在我国家族企业的垄断地位,家族企业中,员工作为外人,很难被领导层纳入到考虑的视野中,对员工的关怀流于形式,甚至有为数不少的家族企业还将员工当成潜在的坏人时刻防范,这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面向全员的,无论是员工还是领导,都被统一在企业文化之下,企业文化不仅能够激励员工,也能够激励领导。当这样的企业文化建立起来时,领导行为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平等、尊重以及个性化关怀会成为常态,此时领导行为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变得不那么明显了,激励员工的是企业文化中自我价值实现等先进观念。企业文化足够先进,能量足够大时,完全能够将“家文化”的等级鸿沟彻底填平,并将领导行为完全吸收纳入企业文化的体系中。企业文化逐步增强的过程,就是“家文化”逐渐消解的过程,领导行为对员工激励的影响力会逐渐降低,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会越来越高。

六、 结语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有以下三点:(1)揭示出企业文化也是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变量。(2)从产生机理上扩展了组织公民行的内涵:组织公民行为是员工受到企业文化与领导行为相关文化场所激励出的具有“成全组织、完善自身”性质的行为。(3)提出了企业文化与领导行为关系的理论模型:企业文化越是低迷时,领导行为越表现“家文化”的特质,随着企业文化的提升,领导行为将逐渐被吸纳到企业文化的体系之中。

组织公民行为对企业的绩效及可持续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组织公民行为在我国当前家族企业中却较为罕见,因此亟待从源头改善家族企业的文化场。我国家族企业应当努力建立平等的、能够激励全员的企业文化,以期打破“家文化”的壁垒,将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释放出来。

参考文献:

[1] 崔勋.员工个人特性对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4).

[2] 徐长江,时勘.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争议与思考[J]. 管理评论,2004,(3).

[3]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85.

[5] 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5).

[6] 樊江春.中国微观组织中的“家族主义”[J].新华文摘,1999,(5).

[7] 储小平.中国“家文化”泛化的机制与文化资本[J].学术研究,2003,(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企业家的道德信仰对企业综合价值收益影响的实证研究”(项目号:71472093)。

作者简介:李亚楠(1981-),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管理哲学、企业文化。

公民文化 第7篇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文化互动的增强以及公民社会的日渐成型,族群意识、文化认同与少数权利逐渐受到关注,形成了日益增长的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权利诉求和文化主张的压力。这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毋庸置疑,多元异质化的社会必然要求具有多元意识的公民来维系,以建立共融的公民社会来包容多样化,由此,实施具有多元特质的公民教育便责无旁贷。在这方面,加拿大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的“马赛克国度”,其多元文化背景加上联邦政治体制所形成独具特色的公民教育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如果加拿大是一个由有知识的和受过教育的人构成的国家,我们就不需要担心政治上的极端激进主义者和反动分子。教育是国家最好的安全措施”。[1]加拿大的公民教育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家认同感的加拿大公民,又尊重学生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实现了对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认同的兼顾。问题是:加拿大公民教育背后的指导理念是什么?它秉持何种公民资格观和公民教育观?这些理念是如何贯彻落实在公民教育的具体实践中的?本文以政治学的公民资格为分析起点,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以期为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公民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二、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差异的公民资格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资格观建立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基础之上,认为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公民资格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弱势族群的不平等问题。因此,多元文化论者从“差异政治”(politics of difference)的理想出发,提出“差异的公民资格”(differentiated citizenship),主张“从政治或司法的制度层面,赋予族群权利,以解决族群受压迫导致的冲突”。[2]差异的公民资格是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的核心,其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差异的公民认同(Differentiated citizenship identity)。

对于西方大多数民主国家而言,国家公民被整合到同质的社会文化中,他们倡导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成员身份,对于官方语言、核心教育课程和公民需要的决策根据整个社会文化而制定,促进基于社会参与的公民认同。[3]然而,加拿大的建国历程和传统很少寻求统一性,同化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因此,社会更多提供的是广泛的多样性来表达不同的身份存在。“国家认同与地方族群认同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特殊的认同体系,统一的基础并未建立在国家认同之上,加拿大的公民认同反映的是加拿大社会深刻的多样性,所有的社会碎片能够在多样性中发现身份认同的共同组成部分,特殊的组成部分存在于不同归属的群体之中。尽管加拿大一直致力于建立统一而同质的社会,但加拿大政府没有足够力量同化法裔民族、土著居民和外来移民”。[4]可见,加拿大的公民认同不是由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民族文化定性,多元文化的背景无法实现广泛共享的国家公民认同,决定了差异的公民认同的现实。

2. 差异的族群权利(Group-differentiated rights)。

作为加拿大的少数族群,除了个人基本权利获得保障之外,政府还为这些族群提供“差异的族群权利”。差异的族群权利一般包括:(1)自治权(Selfgovernment rights)。自治权的诉求意味着政治权力由少数族群成员掌控。试图由少数族群进行自我管理来延续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并减缓多数民族所掌控的政治社会体制对他们造成的实质威胁,确保族群的利益与文化的充分发展。(2)多元族群权(Polyethnic rights)。少数民族具有要求自身的文化传统应该受到平等尊重的期盼,而多元族群权是用来协助少数族群或少数宗教团体展现他们文化的特殊性,以及避免被主导族群阻挠他们在经济与政治上的成功。多元族群权包括政府应该协助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互动、协助研发及推行适合少数民族下一代的教学课程等。[5](3)特殊代表权(Special representation rights)。特殊代表权是以族群差异为基础的特殊权利,是为了在公共领域中确保差异族群的文化经验、生活观点等能有效地表达,以豁达、平等原则对待差异族群的公共发言的空间,并能对公共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特殊代表权可以通过在政党的政策纲领中涵盖不同族群的意见和利益或通过建构一定的比例代表制度使这种理论构想得以实现。[5]

3. 公民德行(Civic Virtue)。

公民德行通常指“作为‘好公民’所应该具备的态度、价值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素养,公民只有凭借这些素养才能拥有相同的基本权利、自由和机会,才能得到正义原则的保护”。[7]多元文化论者强调以积极的公民责任与德行的实践取代消极意义上的权利的接受,认为处于多元异质社会中的公民应当包含两个层面,即应当汲取“实践家”(actors)与“行动者”(doers)的特质。具体来说,公民行为必须符合以下特性:公民应表现积极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公民权利的获得要通过社会的互动关系,即对于权利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去理解个人拥有的权利;通过公民的行为实践,保障族群与个人的差异及对差异的相互尊敬。[8]需要指出的是,在多元文化论者看来,不同族群成员公民德行的养成是建立在给予肯定与尊重的政治认同之上的,使其成员对国家产生认同,进而培养公民德行。

三、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并重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强调,应该通过传递包容文化差异的民主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包容和尊重文化差异和价值多元,应该积极地肯定并尊重少数族群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族群身份,在此基础上培养具有国家认同感的加拿大公民。

1. 公民教育目的观。

加拿大公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参与的、积极的加拿大人。相互尊重应被视为多元文化社会中加拿大人的基本素养”。[9]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特别是对相异文化的欣赏、包容和尊重,通过文化的相互尊重为文化间的互惠合作提供重要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面对与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加拿大公民教育致力于培养未来公民的健全的人格特质,包括开放的自我,对待他人的宽容态度,与他人共享价值的能力,多元的价值取向。只有培养这样的积极公民,加拿大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历史转型。

2. 公民教育内容观。

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差异公民资格观的指导下,加拿大公民教育内容既强调普世伦理,即一种以人类公共理性和共享的价值秩序为基础,以人类基本道德生活、特别是有关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道德问题为基本主题而整合的伦理理念,也要呈现多元文化,使学生除了共同的国家认同之外,也能理解族群独特的文化认同。在教育权利上,要考虑到族群成员的差异性,给予族群特殊的权利保障,使不同文化群体的利益、文化经验、生活态度得到公开展示的机会。[10]

3. 公民教育实践观。

基于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加拿大公民教育的开展也遵循多元的实践路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主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教学活动中考虑来自主体民族以及少数民族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施教,从而帮助族群与个人认同的形成。要着重从实践入手,培养未来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增进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民主的了解,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技能;强调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理解及处理差异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手段上,既要积极改进传统的教育手段,又要充分运用新技术以更有效地展示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教育效果。[11]

四、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的具体实施

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差异的公民资格观的指导下,加拿大公民教育既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又兼顾了对学生族群身份的肯定与尊重。加拿大公民教育具体由联邦政府、学校和社区等通力合作而展开。

1. 公民教育的目标。

加拿大的好公民应该是“了解当代社会及其面临的问题,致力于追求公共利益,支持多元主义,善于采取行动以促使他们的社区、国家和世界更加美好”。[12]公民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尊重差异、包容、有责任心的、积极参与到多元社会中的公民,这也是差异公民资格观中的公民德性的具体体现。公民教育的具体目标体现在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和态度(dispositions)三个领域:其一,知识方面,主张强化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了解自身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理解少数族群的传统、价值和态度;明确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以便有效地参与到多元社会中;理解世界地理、历史、政治和经济概况等。其二,技能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包括获得、评价和利用信息的技能,进行良好沟通和决策的技能,有效地解决差异和冲突的技能等。其三,态度方面,倡导学生应该养成思想开放、尊重多样性与人类平等、善于包容、忠诚勇敢等品质。好公民应该了解并珍惜不同文化、种族、宗教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们所做的贡献。[12]

2. 公民教育的内容。

(1)政治与法制教育。政治教育的重点集中于有关政治和政治行为的现实世界,关注加拿大的政治体制、国家政府机构和权力、公民选举以及当前的政治热点问题,经常把社区作为学生探究和实践的场所,以加强课堂与外部政治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并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14]法制教育主要让学生学习法律的原则和概念、立法司法程序以及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等。加拿大很多中小学都参与到与社会和政治问题有关的活动中,以此来教授法律的基础知识。大多数省都设有某种形式的公共法律教育机构,帮助各年龄段的公民了解法律知识。(2)人权教育。尊重人权是一切民主社会中公民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加拿大大多数社会研究课程都包含人权讨论,但这种讨论通常都以一种辩论的形式进行。此外,各种组织也都在积极促进学校中的人权教育,但更多是在社区。(3)国际和全球教育。对于加拿大来说,“今天的公民日渐成为世界的公民”,因此,培养“负责任的世界公民”是相当重要的。[12]培养世界公民通常是通过国际与全球教育、和平教育和环境教育等来实现。国际教育强调有关国际事务的知识,重在提高加拿大人的能力以使其能成功地立足于世界舞台。国际教育的内容涉及国际关系、国际理解、国际正义感和责任感等。全球教育是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知识,使学生了解全球性问题,鼓励学生要和其他全球公民通力合作以促使形成更适宜的生活环境。(4)环境教育。加拿大学校在各年级逐渐推行环境教育。环境教育通常渗透在科学课程中,内容主要涉及自然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问题、生态伦理等,致力于教给学生理解环境的知识和环境面临的威胁,激发学生以保护环境的方式生存的行为。除正式课程外,许多学校还有环境俱乐部和使学生直接参与环境活动的项目。(5)多元文化教育。加拿大公民教育以多元文化为背景,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历史与现实、价值与信仰,了解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所作的贡献,致力于促进包容的民主社会的建构。同时,让学生明确尊重差异的义务,在决策中尊重民主原则和过程,在社区、省、国家和全球的层面培养学生归属感。大多数多元文化教育集中在历史、语言文学和艺术等方面,主要通过社会活动、节日、仪式等进行。

3. 公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加拿大学校公民教育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社会研究课程(the subjects of the social studies)来实施的,社会研究课程属于综合性课程,通常首先学习历史和地理,之后是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16]社会研究课程促进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与参与,反映不同族群学生的价值需要,使学生对多元族群及国家发展形成整体的理解和认识。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公民教育具体的实践方式通常遵循建构主义,让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活动中以帮助他们培育、发展公民理念和实践。当前,加拿大的课程包括社会研究课程都与建构主义密切相关。魁北克省对此更加推崇,强调“掌握复杂的知识和发展能力都需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的实践”。[17]此外,社区服务也是加拿大开展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社区服务为学生提供接触现实世界问题、进行直接经验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其中可以参与多种社区活动。在进行社区服务时倡导四项基本原则:人权和民主责任的整合、尊重并接受差异、集体认同的形成以及培养文化意识和能力。在教育方法方面,加拿大公民教育中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其一,发现—探究法,主要运用于历史和社会研究等传统人文项目中,强调遵循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其二,民主协商法,强调校园和课堂中的民主及法律、人权教育;其三,批判反思法,倡导学生的自主权、为自身的行为负责以及教学实践中普遍的人文伦理。[18]

五、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的评价及启示

多元文化主义及联邦体制使得加拿大公民教育独具特色。加拿大力求保护每个民族群体的权利,力求使加拿大“马赛克”上的每一个成分都能得到平等对待,都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多元社会中。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推行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并没有否定自由主义的民主国家模式,自由主义依然主导着国家的政策与基调。因此,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实质是一种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在这种自由多元文化主义的规制下,加拿大的公民教育呈现出一种包容而非排他性的特点,主张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相互兼容,国家认同在公民教育中以一种变化的、多元种族的方式展开,追求国家认同并不意味着要排斥族群的差异认同。作为族群成员身份,既要尊重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也要承认其文化多元性的维持是在一个共同的政体之下,也就是对国家公民身份概念的觉知。[19]换言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拿大的公民教育是在共同的国家认同的前提下对族群身份的认同方式,实现在统一中尊重多元,在多元中追求统一。当然,加拿大公民教育实践与理论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公民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和缺憾,而且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加拿大公民教育“偏重科学教育和技能的养成,呈现出某些功利倾向,缩小了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教育实际效用的价值也引起人们的质疑”。[20]

加拿大通过公民教育较好地实现了多元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认同的有机结合。对于同样面临多元文化、民族差异问题的我国来说,加拿大的公民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长期以来,我们不断努力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的途径与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进一步注重文化的多元现实、注重族群历史与现实差别、强调教育机会均等以及尊重合格公民的多样性。将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教育作为开展教育的起点,进行立足于本族群文化的现代民主素质教育,从而实现族际和谐与整个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和谐与统一。在具体实践方面,教育的实施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学校课程必须体现多元文化的特点,强调语言对公民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对多元文化社会的体认来获得认识,并在民族内外部参与社会事务,学习公共生活的技能,获得公民素质的提升。此外,应该从多元文化视角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以及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公民培养机制。总之,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在民族、城乡、语言和文化日渐增多的交流与融合中,我国教育必须倡导平等、尊重、宽容和理解等价值观,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形成自身教育的特色。值得强调的是,我国教育应该是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意识形态统一的前提下寻求族群认同和差异的平衡。

摘要:加拿大作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马赛克国度”,在公民教育中秉承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差异的公民资格以及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并重的公民教育观,并将此理念贯彻落实在公民教育的实践中,通过公民教育实现了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的有机统一。对于同样面临多元文化和民族差异问题的中国来说,加拿大的公民教育理念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公民文化 第8篇

一、公民文化权利与民生档案的界定

公民文化权利作为一个法律概念被提及和关注始于1966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是指公民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应该享有的不容侵犯的各种自由和利益的资格或全能, 从根本上来说, 是公民自由从事社会实践活动, 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进行传播、利用和欣赏文化产品并以获得利益的权利。中国政府于1997年正式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并于2001年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批准, 这一重大决策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公民权利国际标准的认定, 表明了党和政府不仅注重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政治权, 而且开始把公民的文化权利列入保护的范畴。根据档案法律相关规定, 公民享有利用档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民文化权利的内在体现和要求, 是档案文化功能面向民生传播与服务的重要发展路径。民生档案是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档案文化融入公民文化权利保障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创造社会记忆、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的源泉。重视民生档案的文化资源建设, 这与公民文化权利诉求休戚相关, 公民对档案文化权利的要求表现在档案不应成为某一阶层或某一集团的特权和专利, 而应是社会共享的文化资源和社会记忆。作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社会的民生档案更应该从公民文化权利的视角来建构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服务国家的档案文化服务体系。

二、公民文化权利与民生档案文化的内在联系

公民文化权利包括受教育的权利、文化认同权、文化信息权、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等, 更重要的是, 公民文化权利既是一项集体的权利、普遍的权利, 又是一项个体的权利, 它和公民的政治权利、经济和社会权利是平等和同等重要的。随着社会和民主宪政的不断进步,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工作重心, 公民文化权利日益受到重视,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成为未来文化事业发展基调, 民生档案文化作为文化事业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 在目前形势下, 审视公民文化权利有利于民生档案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完善, 有利于满足公民对档案文化的需求;同时, 通过认真履行公民文化权益, 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基本措施, 构建民生档案文化服务, 也推动了档案馆工作积极变革, 转变服务角色, 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也为完善公民文化权利法律体系提供了实践上的指导。换言之, 民生档案文化服务的本质就是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 档案馆作为社会公民所有的文化事业机构, 为民生谋利益, 应该切实保障实现民生的合法权益。作为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和社会责任为基本价值观的民生档案文化服务必须在公民文化权利保障护航下, 才能赋予广大公民以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只有这样, 才能够开创民生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民生档案文化事业才能够蓬勃发展。

三、公民文化权利中的民生档案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从公民文化权利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关系来看, 公民文化权利具有四个层面的含义:包括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以及文化成果应受保护的权利。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成部分的民生档案文化体系建设也必须在完善的档案法律、法规规范保障前提下, 满足公民文化权利的四个方面, 才能够真正实现公民享受民生档案文化服务。

1. 构建公民文化权利中的民生档案文化资源共建体系。

文化对于人的发展的根本价值, 不但体现在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 更体现在主动参与过程中, 积极倡导公民参与民生档案文化建设其实是一条双赢之路。一方面, 有利于档案部门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档案, 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进而拓展思路, 提高档案馆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新型档案不断涌现, 这与公民的参与性、创造性分不开的, 让公众参与民生档案工作的建设, 有利于培养档案用户正确认识档案的宝贵性, 充分调动公民参与文化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供自由的文化创造空间和机制, 引导公众由自发到自觉的保护、传承、创造身边的档案;同时, 两者也共同建构了档案文化评价体系与指标, 行使公众的监督评价职能, 实现文化管理与文化服务的互动。

2. 构建公民文化权利中的民生档案文化资源的共享服务体系。

享受档案文化是公共档案文化权利的主体。民生档案折射出的知识、科学、艺术、道德、习惯、法律、权益、政治思想、政治信仰等文化内涵, 是社会现象的真实积淀, 它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决定着档案部门要切实维护好公民享有档案文化的权利, 它是公民文化权利普遍性实现的内在要求, 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保障, 并且它在很大程度上客观反映了档案部门文化服务的水平与现状。因此, 档案部门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 以丰富民生档案资源为目的, 不断整合各类民生档案资源, 建立面向民生的多元化档案资源体系, 以不同传播渠道向民生提供档案服务, 公平享有文化权利, 因地制宜进行各种形式的有效整合, 合理解决因区域经济实力差距而造成的公众档案文化权利不均衡的问题, 创造出更多的与民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密切相关的档案文化产品以及享受文化成果的条件, 保障每个公民都能够分享文化成果的合法权利。

3. 构建公民文化权利中的民生档案文化资源的管理与保存系统。

公民的文化成果受到保护的权利是为权利人的文化创造活动提供积极的法律预期, 为权利人享受其成果之利益提供保护, 从而对于整体的文化创造活动给予制度激励。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为社会民众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的文化创造空间, 除了与民生工作、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教育等政策性民生档案之外, 还产生了以个人、民间为主体的智力性信息成果, 当部分信息成果成为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 就会产生因档案信息共享而带来公民文化权利问题。公众文化创造成果能否得到法律的保障, 与知识产权保护紧密相关, 它直接关系到档案文化权利的最终实现, 这就要求建立能够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和机制, 激励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丰富和发展民生档案的多元化服务。因此, 档案工作部门在民生档案服务前端就应该按照国家相关知识产权法, 结合服务的性质和内容, 认真理清文化服务过程中归属问题, 既要尊重公民的著作权, 维护档案馆的所有权, 又要保证档案用户的知情权和公平权, 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保存系统, 收集和整理好民生档案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

4. 构建公民文化权利中的民生档案文化服务的法律保障机制与路径。

公民的文化权利作为公民享有的权利越来越受到维护和重视, 其源于被法律确认并由国家强制力予以保障, 从而转化了法定的权利, 要构建民生档案文化服务体系也必须健全和完善档案工作的相关法律。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 我国现行的档案相关法律更多的偏重于管理和规范, 并没有充分体现法律在保障公民实现文化权利的实质性内容, 部分法律条文带有明显的国家本位价值观和计划经济色彩, 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现的新情况, 况且也制约了档案馆深入开展民生档案工作。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民生档案管理的法规和制度”, 这是民生档案文化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 从设施规划、资金投入、服务内容、队伍建设、管理利用、资源整合等方面, 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 为公民文化权利提供最基本的平衡与保障, 从而能够自由、平等分享档案文化成果。因此, 要加快档案相关法律的修改与完善, 把民生档案工作以法律的形势规范下来, 切实保障公民享有合法的权利与义务, 为民生档案服务扫除制度层面上的障碍。

公民文化权利是一种以民主精神为价值目标的人类创造活动, 它的主要功能就在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以法律的强制力和严肃性来保障公民获取文化的自由、公平与公正。民生档案文化建设正是基于文化权利的角度来理性思考档案工作如何做到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民生档案工作不能一蹴而就, 民生档案文化服务更是任重而道远, 做好民生档案服务的前提就是对公众文化权利的认可与尊重, 这是构建档案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核心问题。档案部门只有做到社会记忆建构和档案文化权利的双重实现, 才能有效推动民生档案工作深入民心。

摘要:文章从公民文化权利的内涵出发, 分析文化权利与民生档案文化服务的内在联系, 结合公民文化权利的基本内容, 构建民生档案文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公民文化权利,民生档案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嵇亚林.公民文化权利与公共文化服务[J].艺术百家, 2006 (6) .

[2]王辉.维系“档案魂”-社会记忆·文化权利[J].山西档案, 2008 (6) .

[3]张东华.关于档案文化权利的思考[J].北京档案, 2008 (11) .

公民文化 第9篇

一、创新群众文化管理, 提升公民道德水准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纵观我国历史发展的轨迹, 我们不难发现历史发展和创新都是有人民群众来完成的。可以说, 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亦是国家的创造者, 而对国家的建设和创造, 包括硬性的建设和软性建设。群众文化作为国家建设的软性建设部分之一, 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在新世纪的今天, 为了促使我国能够长久的屹立于世界之林, 在推动国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应当将创新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纳入到重要工作任务当中, 积极落实群众文化管理工作, 促使群众文化深化到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准, 以此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红为目标的实现。

目前, 对于创新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落实已经基本普及到各个城市中, 使城市居民长期在群众文化的熏陶下生活, 这会使城市居民更加注重道德, 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但是,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使得群众文化管理工作无法普及到各个地区, 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 相应的偏远山区群众文化建设还处在初步阶段, 偏远山区还没有接触到更多、更全面的群众文化, 偏远山区人们的道德水平相对较低。所以, 在新世纪的今天, 我国应当注重加大群众文化管理力度, 尽可能的普及和深化群众文化, 真正意义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 为促进我国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创新群众文化管理, 提升公民道德水准的新途径

(一) 创新群众的精神生活

群众文化主要体现在自我参与到各种娱乐性的、文化性的活动中去, 通过学习和观摩来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了更好的弘扬群众文化生活, 在落实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创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也就是开展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娱乐文化活动, 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娱乐文化活动中, 接触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 并受其影响, 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自我意识, 使之支配人民群众的行为, 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规范的、有道德的行动。所以说, 创新群众的精神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其对于提升公民道德水准有很大作用。

(二) 强化民族民间文化

民族民间文化是群众文化的起源。在创新和落实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强化民族民间文化作为工作的重要一部分, 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影响, 从而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准。群众是劳动的缔造者, 我国民族民间文之所以能够形成, 就是群众在劳作过程中总结的劳动感悟和体会, 将这种领悟和体会转化成民族民间文化, 这使得民族民间文化成为群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的今天, 注重民族民间文化的弘扬是对当前人民群众的一种道德教育和道德指引, 可以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准。所以说, 在新世纪的今天, 宣传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可以真正实现群众文化的心智得到启迪, 情操得到陶冶, 精神得到振奋, 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从而推动公民的道德水准的建设。

(三) 提升公民道德水准

在当下, 群众文化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准。为了促使此目标可以达成, 在落实群众文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创新群众文化管理工作。对于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创新, 应当从加强公民大道德建设的角度出发,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培养群众的文化兴趣爱好, 促使群众能够对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爱好, 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中, 从而培养群众道德, 以此来实现群众道德水准的提高和进步, 而道德水平的提高又能为群众文化的建设提供现实的动力支持, 这充分的说明了道德与群众文化的发展是水乳交融, 相互推进, 不可分割的。所以, 在我国大力支持和落实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当下, 群众文化管理工作人员应当重视加强群众道德培养, 促使群众道德水准提升, 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 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群众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在我国经济、科学迅猛发展的情况下, 应当树立科学发展, 来落实群众文化管理工作, 这样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 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予以高度的重视, 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那么, 在群众文化管理工作中如何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管理工作呢?应当以发展群众文化管理为重点, 在推进各项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从而有效的培养群众的道德, 促使群众道德水准得以提高。总之, 在现代化的今天, 创新群众文化管理工作, 应当注意与时俱进, 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群众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不仅能够提升文化管理工作水平, 还能够提高群众的道德水准。

三、结语

群众文化管理的有效实施是提升公民道德水准的关键。但要想使群众文化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在具体落实此项工作的过程中, 应当注意创新群众的精神生活、强化民族民间文化、将提升公民道德水准作为群众文化管理的终极目标、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群众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 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准。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于文化的关注是越来越强烈, 对文化的理解越来越细致, 对文化的传承越来越重视。在此种情况下, 管理、弘扬、发展群众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只有做好群众文化管理工作, 才能够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准, 才能够促进和谐社会更好更快的来到。对此, 本文就如何创新群众文化管理, 促进公民道德水准提升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文化管理,道德水准,公民

参考文献

[1]陈军荣.创新群众文化管理, 提升公民道德水准[J].群文天地, 2012 (12) .

[2]王明霞.论专业文化与业余文化之和谐发展[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3) .

[3]朱明仕.我国转型期社会心态与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初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

[4]任向阳.繁荣群众文化——关于地方政府有关职能的探讨[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

公民文化 第10篇

全球化是今日生活在城市中每一个普通人的切身之感和基本认同。英国学者汤林森认为全球化具有“复杂连结”的特点 (Tomlinson, 2007) 。这种复杂连结一方面造就了无法想象的物质全球流动, 也使得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连结日益紧密;更为重要的是, 在“电视无国界”、“网络不设限”的现实下, 人们拥有了“去疆域化”的经验及跨界想象, 这让我们在思维方式中产生了一种“全球意识”——人们在面对一桩地区性事件时, 都会基于全球情势的察觉进行思考 (Robertson, 1992) 。在此背景下, 一国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分析虽然仍是从民族-国家的角度进行的, 但已不可避免的要考量全球化的因素。

从全球意识出发, 新自由主义者与“第三世界国家”对于文化政策有两种态度。对前者而言, 文化政策即为经济政策。在“去调控”和“私有化”的大方向下, 文化艺术本身的经济价值及其附加价值———如就业机会的提供、刺激旅游观光、振兴地方发展、提供其他工业的附加利益、增加出口与国际贸易等———获得高度关注, 艺术投资被看做对刺激经济有立竿见影之效, 而国家干预及市场调控的措施则往往被认为压抑了市场力量的发挥, 窒息创造性。与此相反, 后者则认为文化商业化损害了真正的艺术, 降低了文化标准。同时, 第三世界国家普遍对美国文化席卷全球格外警惕, 在“文化帝国主义”的命题下强调各民族-国家有责任保护并扶持高雅文化及本民族文化, 以抗衡西方商业文化的入侵。

在上述两种意识形态交锋的复杂辩论中, 我们能发现文化政策这两种视角都存在问题。就新自由主义文化政策而言, 这种源自于商业市场与产业动机所形成的文化政策导致对文化经济价值的强调, 而文化的美学、社会批判等过去被认为文化艺术最核心的价值却逐渐降低, 同时在市场理性的作用下, 文化公用领地也面临被资本圈占的危险。与之相伴随的是, 文化政策整体上成为国家或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广泛的政治、经济目的相连。在此过程中, 文化政策看似变得愈发重要, 但实际上文化政策的制定已被太多的分歧行动所环绕, 而逐渐脱离文化部门的掌控 (O’Gegan, 2002) 。这种新自由主义主导的文化政策已经引起很多社会学家的抨击。

相反, 对奉行“文化帝国主义”命题的国家, 文化政策成为以本国文化对抗美国商业文化的代名词。但是, 国家对于文化保护的有效性已遭到越来越多实证研究的质疑。也有学者认为传统艺术鉴赏力的欠缺是由于教育的失败而非全球商业文化的入侵, 因此这种文化政策实际上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之上 (Braden, 1978) 。更有德国纳粹主义的文化政策警示我们对国家扶持文化寄予极高的期望是危险的, 打着文化政策重塑灵魂的幌子, 文化领域极容易被极权主义者所控制 (Grosshans, 1983) 。

二、基于公民文化身份建构的文化政策

超越新自由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的单向思维, 在全球化发展中, 一国文化政策的塑造应以公民文化身份的建构为依据。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传播科技的发达使得人们进出某一地区变得愈发容易, 世界人口大规模流动;大众传播媒体在日常生活中无远弗届的影响力也让人们足不出户却能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与地区都不感陌生, 真正实现“天涯若比邻”。这导致许多文化身份形式超越了民族栖居地, 形成了局部的飞地, 并产生了许多国际性的网络形式。由此, 对现代人而言, 身份认同不再是一个建立在共同的起源或共享的特点的基础上固定的进程, 而变成流动的、交叉的、永远未完成的过程。在此, 一国文化政策在捍卫和延伸公民文化身份、调和不同的族群身份和国民身份上将发挥巨大作用。

一方面, 我们的文化政策制定应致力于扩大普通民众的文化权益, 使公民享有公平的文化接近权, 能够积极参与各种文化生活, 并在此过程中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公民自豪感。与此同时, 文化政策也应凸显教育功能, 使得民众能具有足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自觉维护文化多样性, 提升文化创意能力。在各种官方的文化展览中, 并非简单地以展示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力量而令观众敬畏, 而应力求生动和“人性化”, 以将公众纳入其中, 从而更好的传播智识, 并推广民族-国家的理念。

更为重要的是, 公民文化身份的形成还需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为中介和前提。虽然19世纪以来, 哈贝马斯笔下的公共空间日益被商业力量“殖民化”, 但它依然具有“水闸”作用, 在国家与市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在这个公共文化空间里, 市民可以对文化发展的目的、文化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对文化干预的领域与形式等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 自由地交换信息和观点。在这样理性-批判的争论中, 一些信息和观点经过滤而成为有关文化问题的明确的公共意见。可以说, 只有一个成熟的公共文化空间才能成为约束文化资本、制衡国家权力的手段。

三、实现公民文化身份, 获得文化霸权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认为, 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 并不是单纯依靠“宰制” (dominant) , 而是建立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协商 (negotiation) 的基础上。文化霸权的形成, 是在真正赋予群众自由同意的基础上, 几百乃至上千万的普通人民主动接受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集团所执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当统治阶级与其阶级派系的联盟所提供的知识、道德和哲学的领导成功地为社会其他从属的和联盟的阶级与团体所接受时, 可以说就产生了文化霸权 (Bocock, 1991) 。换句话说, 文化霸权的达成, 不是只靠国家政党对群众的操纵就能制造出来的。要想寻求群众的积极同意, 统治阶级就不得不时刻追求代表全民和国家利益而非狭隘的统治阶级或其利益联盟的政策。这里面也就必然包含一种情感的面向:想要获得文化霸权必须要“得民心”, 说动民族-人民的情感, 而不可以看起来像是脱离群众的陌生人。

由此, 在建构公民文化身份的过程中, 就需要为市民话语留出空间, 并考察公民的文化行为。如果市民社会的文化自主受到限制, 这样的文化政策下公民不被信赖参与改革, 身份建构缺乏动力, 一国文化建设也将缺乏创造性。另一方面, 压制市民社会中文化与社会的正确性, 也会带来公民文化身份的压抑。当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发生改变, 社会整体有长足的进步时, 这种僵化的文化身份必然松动, 在展现社会活力的同时, 也会与官方建构的文化身份出现矛盾。而只有得到群众的认同而形成“共识”的文化政策, 才能凝聚社会, 形成公民文化身份的普遍认同。

同时, 文化政策要“得民心”, 还要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概念中, 所有非剥削阶级的人民因为经过教育和理解, 而不是通过党中精英的操纵和欺压, 都会同意“实践哲学” (即葛兰西所称的马克思主义) 。而对非剥削阶级的教育工作, 主要就是通过知识分子来完成, 因此, 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接触十分必要。但这并不是说要求知识分子与群众朴素的认识水平保持一致。相反, 知识分子应该成立广泛的知识联盟, 建构能真正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的“知识-道德”集团 (Bocock, R, 1991) 。同时, 知识分子也应积极地参与实际文化生活, 不仅仅做一个雄辩者, 而作为文化事业的建设者、组织者和坚持不懈的劝说者, 在具体的文化行动中积极促进各种文化共识的达成。

参考文献

[1]波寇克 (Bocock, R) , 《文化霸权》, (1991) , 田心喻译, 台北:远流出版。

[2]汤林森 (Tomlinson, J) , 《文化与全球化的反思》, (2007) , 郑棨元、陈慧慈译, 台湾: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3]Bourdieu, P. (1998) .A reasoned utopia and economic fatalism, New Left Review.227:125-30.

[4]Braden, S. (1978) .Artists and People, London:Routledge.

[5]Grosshans, H. (1983) .Hilter and the Artists.New York and London:Holmes and Meier.

[6]O’Regan, T. (2002) .Too Much Culture, Too Little Culture:Trends and Issues For Culture Policy-Making.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Incorporating Culture and Policy.No.102:9-24.

[7]Rifkin, J. (2000) .The Age of Access–How the Shift from Ownership to Access is Transforming Capitalism.London:Penguin.

公民文化 第11篇

一、加强基础建设,营造教育氛围,为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奠基

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塑造新世纪合格小公民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员负责,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建立有效的德育工作体制,做到统一协调、常抓不懈,方可收到实效。

学校必须建立一支由校长、书记、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教育队伍。形成教育工作三条线,即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的一条线;班主任、科任教师、教职工通力协作的一条线;学校、社会、家庭相互沟通的一条线,使学校的文化教育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更赋有实效性。首先,开展各类讲座,加强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如大队部举行“少先队活动”专题讲座;教导处举行“如何搞好班级工作”的讲座,以加强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同时,我们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如聘请解放军、交警、优秀企业家、科技人员等担任校外辅导员,这些乐于奉献的辅导员队伍,成为文化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

二、发挥队组织作用,提升教育实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

少年儿童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学校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小公民道德教育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通过开展有趣的少先队活动,使全体队员在队活动教育氛围中,达到心灵感悟,使简单的说教变成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使深奥的教育内容变成无形的渗透和正面的激励,我们注重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注重在结合“四个一”的活动中实施教育。

第一,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教育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使教育系列化。

第二,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教育少先队组织教育相结合,使教育具体化。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教育“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使教育形象化。

第四,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教育德育课程的教学相结合,形成教育规范化。

少先队开展“四个一”活动:

1.学一学。《学一学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让学生了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激发队员进行自主道德建设的内驱力。

2.议一议。利用广播、队报开展“如何争当合格的小公民”大讨论,提高队员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讲一讲。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专题演讲,努力塑造自身的新形象。

4.找一找。要求每个学生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道德建设活动。

三、利用校园文化,实施人格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提升

根据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指示精神,学校构建了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建设,突出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创新性,为学生人格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学校教学楼内各层应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如条幅、画像、模型等都要展示环境育人的特点。

一层以雷锋精神为主题,让学生伴着雷锋精神成长;二层以形象的小学生日常行规画像为主题,教育学生做新世纪合格小公民;三层以科技类为主题,引导学生向科技攀登,挑战世界为国争光;四层以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育为主题,为生命的升华培养自己的精神力量。

校园文化赋予了学生一种精神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受到熏陶,形成健康品格,发展个性,激发创新精神,个个争做新世纪合格小公民。

四、体验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道德教育的新境界

为了从小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空间。应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赋予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

一是开展“五个一”(一学、一讲、一读、一演、一评)系列晨会活动,沟通师生感情,使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评价,自我检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诚信品格。

二是进行规范的升旗仪式,让学生在规范的升旗仪式活动中提高爱国意识。

三是组织“值周中队”活动,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的管理,让学生进入角色,自我督促,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在活动中培养公正无私的健康人格。

四是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艺术活动,组织书画大赛、集体舞等比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审美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是利用舞蹈、电子琴、儿童画、口琴、竖笛、英语等艺术特长活动队和素质教育特长班进行道德教育,在体验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发展创新文化鲜明特色,这样学校就会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特色学校。

(责编黄春香)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第12篇

一、群众文化为公民道德建设充当载体

1、促进社会的文化建设

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 社区是城市构成的基础, 如果能够加强社区的文化建设, 将会有助于公民道德建设。在建设社区文化的过程中, 公民道德教育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它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水平, 促进社区文化的建设。经常在社区举行公德教育活动, 激发社区居民学习公德的自觉性, 加大力度促进社区的文化建设。对于社区居民来说, 如果社区内能够营造出公民道德建设的氛围, 社区居民就具有遵守社区公德的自觉性,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区的建设。

2、丰富群众文化建设的形式

在建设群众文化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国家提出的相关文化政策, 如双百方针、二为方向, 反映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体现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歌颂群众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 以便给人们提供优秀的文学作品。现阶段,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公民道德建设应该不断加大力度。广大的基层领导干部应该做好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 结合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 丰富社区文化建设的形式, 如开展文学学习、播放优质电影等。

3、发挥群众文化的载体作用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 群众文化是重要的载体, 只有着重发挥载体的作用, 公民道德建设才有保证。从群众文化发挥载体功能的角度来讲, 主要有三个方面需要加强建设。第一, 加大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 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改进硬件设施。要想使社区文化活动正常进行, 主要是加强街道文化的建设。做好基层文化的建设工作, 对于所属社区的文化加强建设的力度, 开展创建文明社区的活动。政府需要联合多个部门, 提高文化建设的综合性。第二, 提高群众文化干部的素质。对于群众文化的建设来说, 只有提高群众文化干部的素质, 社区文化的建设才有保证。注重社区文化队伍的建设, 紧抓社区文化, 把群众集结在一起, 组建社区文化队伍, 开展多样化的活动, 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 把以上几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 使社区文化起到更大的作用。第三, 鼓励群众创作文学艺术。在鼓励群众创作文学艺术时, 必须立足于民族精神, 展现文化的先进性, 文学作品需要反映出社会的精神面貌, 结合社会生活, 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鼓励群众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二、分析群众文化对公民道德建设所起的作用

1、发挥群众文化的调剂作用

群众文化所起的调剂作用主要指的是群众文化对参与者所起的作用, 主要包括: (1) 意识, (2) 思维活动, (3) 心理状态。在对公民道德进行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把教育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作用, 提高群众的参与性。对公民来说, 他可以积极参与到道德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也可以享受到道德建设所带来的好处。在建设群众文化时, 深化文化的思想内涵, 突出道德建设的目的, 不断充实群众的精神生活, 提升群众的道德境界。道德文化建设需要重视榜样的建设, 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2、发挥群众文化的教育作用

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公民道德的建设, 不断提出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 它为群众提供了荣辱是非的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以此来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

道德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家的发展, 增强社会的和谐, 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公民道德建设主要是靠养成, 社会风尚主要是靠培育。加大“平民英雄”的宣传力度, 平民英雄与群众的生活十分接近, 平民榜样的力量更能够发挥大的作用。依靠平民英雄, 使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道德模范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道德模范的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坚守的理想、坚持的信念, 道德模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很好的诠释。要想促进时代的发展, 加快公民道德建设的步伐, 必须注意模范的引领作用。

3、发挥群众文化团结凝聚的作用

一个伟大的民族要想实现自身的繁荣昌盛, 民族的团结是非常重要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比较悠久, 在它发展的过程中, 饱经苦难, 正是由于民族精神的存在, 使得中华儿女紧紧的团结在一起, 使得中国不断地走向富强。民族精神是民族积极进取、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 中国奋斗发展的历史也对民族精神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只有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 国家的繁荣发展才有保证。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 群众文化可以进行情感的沟通, 促进感情的交流, 有助于提高民族的凝聚力, 提高民族的向心力。

4、发挥知识的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注重群众文化的宣传作用, 进行科学知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群众文化内容比较丰富, 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 方法相对灵活, 可以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群众文化法可以发挥它的娱乐功能, 把需要传达的知识以娱乐活动的形式表达出来, 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素质。

结语: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 群众文化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它把文化和道德结合在一起。群众文化能够体现出道德的实践性, 促进道德建设的发展。道德可以为群众文化提供内在的精神力量, 依靠两者的力量, 促进社会的建设。

摘要: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 群众文化起到比较大的作用。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为道德建设充当载体的作用, 群众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中, 其中一项是社会功能, 它可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笔者将对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群众文化,公民道德建设,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愉万.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祈[J].群文天地, 2013 (2)

[2]杨秀梅.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J].卷宗, 2012 (12)

上一篇:国家档案局下一篇:PICC管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