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写作范文

2024-05-24

真实写作范文(精选12篇)

真实写作 第1篇

倡导真实写作, 可引导学生写“自由作文”, 练笔要放得开, 搞得活, 让学生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写作小天地, 提倡自由表达, 真正使作文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位女生写道:“我的随笔满一周岁了, 粗略算来, 已有三万四千字, 我真惊讶也为自己骄傲。它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记录了我成长的轨迹, 其中有成功, 有失败, 有期盼, 有失望。它实实在在地反映着我的思想和个性。或许几十年后再来欣赏它, 会笑它的稚嫩和肤浅, 但那时恐怕也会失去少女的纯真。追忆往事, 该是多么美妙的感觉!”这就是真实写作的魅力。

倡导真实写作, 教师要用真情来写评语。学生特别在意老师的评语, 评语对学生的写作有导向作用, 同时又是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热线。有一位男生被失恋煎熬了一个多月后, 写下了长达十几页的随笔诉说他那想忘却忘不掉的痛苦“恋情”。我是这样写的评语:“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 抓住了写作的真谛……想忘掉过去?那只是让自己又复习了一遍, 忘不掉的, 但你可以走出来, 把她封好, 珍藏于心房一隅, 多年以后, 在某一个享受孤独的夜晚, 悄悄地打开, 像看一本曾经喜爱至极的旧书、老相册之类……。”这种既委婉又温馨的方式, 不但引导了学生的写作, 而且很容易沟通感情, 学生乐于接受。

倡导真实写作, 要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口。比如, 在他们的作文本上写下这样的话:“听说在级部篮球赛中, 你为班级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转播一下实况吗?”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过程, 不仅需要适当的策略, 更需要有耐心。

真实的写作必须与生活相结合, 必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联系。学生为真情而写作, 为兴趣而写作, 为交际而写作, 为实用而写作。从目前见到的一些调查材料看, 几乎所有的作文尖子都认为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课外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在他们那里, 作文是抒写心灵的园地, 是联系社会的纽带, 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课外自由读写主要是针对内容的, 是真实的。其次, 真实的写作以真实的阅读为前提。古人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之谈, 像人们熟知的“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还有杨雄的“大抵能读千赋则能为之”, 这些都是说“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从一些典型个例看, 中学生中的写作尖子大多是从大量阅读开始走上爱好写作道路的, 许多作家也有类似的经历。第三, 真实的写作是一种大量、持续的写作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心智技能, 写作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才能形成和提高。对此, 许多作家都有精辟的论述。如鲁迅先生说:“文章应该怎样做, 我说不出来, 因为自己的作文, 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巴金也曾告诫文学青年:“写吧, 只有写, 你才会写。”真实的写作不仅要求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 而且要求这种写作实践是大量的、持续的, 只有经常性坚持不懈的真实的写作, 才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受网络的启发, 我在班级尝试了论坛式随笔, 同学们自由结合, 组成小组 (七人以内) , 用一个精致的笔记本作为论坛, 每一个同学持有一天, 既可以原创, 也可以评议别人的文章, 彼此相互激发, 往往在一个主题之下, 有数篇精美的文章。班级里几个爱好文学的同学组成的小组, 他们为自己的论坛命名为“异域”, 各自也取了笔名, 像“西风漂流”、“落英缤纷”之类。我称这个“论坛”为精华本的珍藏绝版, 不仅因为这个“论坛”上每个同学都才思飞扬、文笔流畅, 难得的是他们的字都写得很漂亮, 在这个满眼都充斥着标准打印字体的世界里, 这些精致的手写体着实让人爱不释手。

真实写作 第2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指引

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下称“新版课标”)已经发布,与旧版本课程标准的发布时间相隔十年。在这十年中,社会生活发着变化,人们对语文学习———包括写作有了一些新认识。这两份课标关于作文的内容上有哪些差异呢?这些差异对我们准确理解课标内涵、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完成课标提出的要求,都有哪些积极意义呢?新版课标在保持原来理念和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在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方面有部分调整。这些调整使得课标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在操作性等方面也有所提高;同时,在表述语言上,新课标也更趋于准确合理。仔细研读两份语文课标的共同之处和差别,辨析课程标准设立的原则与留给教师创造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和实施。写作是综合性语文活动,包含观察、认知、记忆、思维和表达等多个维度,既有单纯的表达技巧,也有具体语境下的运用。语文课程在目标方面体现出来的总价值取向,将决定写作各阶段目标的制定,制

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写作素养的发展。新版课标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对作文部分的表述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这个总目标包括了关于作文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具体说来有这样几层含义:(1)在作文内容的要求上课标要求学生作文应做到“具体明确”。“具体”是指写作对象集中在一个范围内,不要东拉西扯没有中心;“明确”是把见到的一个人、一件事情说清楚,把心中的一种想法说明白,他人通过这篇文章能获得切身的感受。(2)在语言文字运用层面,新版课标要求学生作文做到“文从字顺”。“文从字顺”应该包含这样一些含义:书写正确少有错别字,用词恰当,句子通顺,文气前后连贯,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便于与他人交流。(3)在写作动力和材料来源方面看,新版课标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4)在写作的价值导向方面,新版课标要求学生应“根据需要”而写,也就是写作过程中要有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和交流意识,不是为作文而作文。细读新版课标便不难发现,这些要求的价值所指可以归纳为一个核心,即“真实的写作”。从社会发展史来看,写作是一种相对高级的社会活动,人们见到一件新鲜事,心里产生一种新的想法,急于要告诉别人,但因时间空间阻隔,或口语不足以表达,才转而通过写作来实现。因此,绝大多数生活中的写作状态,都是作者内心有强烈的表达愿望。我们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感受到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的浓浓亲情;从林觉民的《与妻书》中感受到的是壮志未酬、爱意难尽的无边悲愤;从海伦 ·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看到的是一个盲人向往光明的呐喊;从法布尔的《昆虫记》中看到的是与自然真诚对话的童心。就是鲁迅的杂文,虽然表达对象中不乏敌手,但在他写文章的过程中,常因情势所逼,一吐为快,痛快淋漓。作文教学,也应该循着自然真实表达的路子才是,学生写文章,或介绍新奇的见闻,或倾诉内心的感受,或与对手辩论,也都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也能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体验表达的快感,不知不觉中提高表达能力。但是,近代以来,以全日制班级授课为主要特征、以专项知识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一所所学校变成了制造肉体机器的流水线。这条流水线在快速复制人才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弊端,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副作用是造成了“教育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

的分离”,反映在作文教学中,便是把学生的写作素养知识化、把写作过程抽象化。一句话,表达者脱离丰富真实的生活,变成了一种虚假写作。而中国基础教育中浓厚的应试色彩,更使得写作的虚假性大大强化。这里所说的“虚假”,倒不是说学生的写作活动是不存在的,他们的写作动机是出于欺骗,而是指学生的写作动机、写作对象均是虚构出来的,具体表现在:作文题目不是来自表达者与他人的交流需要,而是命题人临时设定的,因而这种表达除了考试以外往往没有实在意义;学生的表达环境被抽去了具体的时间、空间标志,即既不知道写给谁,也不知道在哪里写,更不知道为什么写,只剩下一个概念或知识的空壳;文章没有具体的阅读对象,没有具体的语境,学生的心目中只有一个虚拟的阅卷老师,这个老师常常不知道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更不知道他有哪些性格特点,有什么阅读喜好。写作

中学生缺乏倾诉的欲望和交流的快乐,自然也无需付出多少真情实感,学生写作文常常是一个机械的码字过程。于是,才使得空话泛滥,无病呻吟流行,有的学生甚至刻意去编造故事情节。例如,写以“母爱”为题的记叙文,为了突出母爱 的伟大、亲情的可贵,一个班里竟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杜撰了自己父亲早亡、生活艰难的虚假情节。顺便说一句,近年来一些教师在指导作文中片面强调材料要新颖,故事要感人,其作用很难预料。新颖和感人如果没有真实写作为基础,很容易走上胡编乱造之路;而大量的虚假写作反过来又会败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对写作避之唯恐不及。新版课标中强调的“具体明确”和“根据需要”,无疑是对以往过度虚假写作的积极回应和反拨。除了上文所引的总目标中的关键 词以外,课标中还从不同的角度多次强调这层意思,例如第一阶段1—2年级的阶段目标中只有简短的三条内容,其中有两条涉及真实写作“:写自己想说的话”,“根据表达的需要”;在第二阶段的 6 条要求中,涉及真实性的要求有“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根据表达的需要”等4处以上;在第三阶段的8项目标中,有“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等 5 项涉及真实写作要求。其中的3、5、7条中都含有真实写作的意图,反复强调要“根据表达需要”,可见新版课标在写作价值上的倾向性与重视程度。新版课 标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这比老版课标相关的表述———“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更明确。新版课标为教师培养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感悟记录生活、保护学生的写作个性以及学生自主选择写作话题都给出了更切实的指引。其实,古人早就有“言为心声”“、我手写我心”的主张,新版课标在这方面的表述应该看作学生作文由单纯的教学需要向真实的表达需要的回归。当然,在中国大陆,这回归过程不是自2011年新版语文课标的颁布才开始的,而是20世纪初新课程改革以来确立的一个方向。2001 年 6 月教育部《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六个教育目标中,有“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和“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两个目标指向该内容,而于同年颁布的各科课

程标准无疑是对这些目标的具体化。200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写作部分 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两者相比,新版课标的总目标几乎完全承接了2001年语文课标的基本理念。只不过相对而言,新版本比2001年版课标更加自觉,真实写作方面得到更多强化。例如,2001年第三学段的目标之一有“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而2011版改为“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前者仍然带有“以文章自身的逻辑为中心”的痕迹,后者则完全化为以表达需求为中心。在总目标中,新版课标把表达内容由原来的“意思”改为“见闻、体验和想法”,使得课标的语言更加准确,内容落点更细致、实在。为了促成引导学生向真实写作转化的目的,新版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这些建议和要求对教学实践中确实落实课标的旨意、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将起到积极作用。不过,如何把先进的理念化为广大教师自觉的教学实践,真正 促进作文教学由应试向育人本位回归,由虚假表达向真实表达的回归,由单纯的写作知识技能学习向素养提高和成长需要回归,我们至少需要在课课程标准的完 善、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师的创造性工作这三个维度上做出持久不懈的努力。所谓课程标准的完善,指其中关于文的标准由单纯“方向”的要求向具有一定“程度”的规定性逼近,使其更加符合“标准”的内涵。例如,同样表示“写作时要有读 者意识、目的意识”的内容,澳大利亚的课程标准中关于5年级(水平3)的写作要求是这样表述的(丛立新 章燕编译.澳大利亚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44.):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特定的目的和对象选择恰当的文体类型来写作当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结果时,他们能够:针对特定的对象写作适当的文本,如为低年级学生写故事,为校刊或网页写报告预测哪些主题能吸引特定的读者,并选择相应的文体类型通过提供适当的背景信息满足读者的需要从个人写作档案中选择并解释不同写作目的的作品样例在新版课标中,同为具有读者意识的内容,同为5-6年级的要求,有关表述如下: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初中阶段,澳大利亚课程标准(水平5,相当于7—8年级)有“根据各种情景、目的和对象调整写作”“,修改文本时考虑不同读者的背景和知识,如给一位家庭成员或一位海外的笔友写信”,“面向正式情景和不熟悉的对象调整写作风格”(同上,60 页)等内容,而新版课标中的表述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两者相比不难看出,在“根据表达需要进行写作”这项内容上,新版课标中提出的还属于原则性的,对至于怎样才算“根据表达需要进行写作”、如何通过教学指导让学生做到“根据表达需要进行写作”,显然不如前者描述得具体和更具有操作性。据介绍“,修订工作组曾经试图对有关语文知识及相关建议尽

可能‘细化、系列化’。但是在征求意见时,有一些教师提醒,过分细化和系列化,有可能使课程标准显得繁琐,并对教师造成束缚”(巢宗祺.应该深入理解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2,3(1)).。当然,我国课程标准研究的编制历史总体上不长,许多有关理论和实践的问题需要思考,而且,英语等拼音文字的学习规律也未必都适合汉语文学习,因此这个话题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语文教材是课标思想的直接载体,也是教育观念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之一,作文教材的编写思路、作文教学内容的编制,具体如作文训练题的设计等,应提供一些具有真实生活信息的情景,使学生写作更容易与真实生活建立联系。不过,国内语文教材———尤其是教材中的作文提示与训练题,所提供的真实情景信息整体上有限。请看以下几道作文题(引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 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从“ 处”学到了语文 围绕月球这一话题,展开想象,写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在你的日记本上,写下你参加这次活动的心得请以“老照片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关于规范街头用字的建议小议荧屏错别字观察夜空中的牛郎织女星,查找有关它们的天文知识,写一篇短文这是一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几道作文题,从题目预设的写作内容本身来看,与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还是较为紧密的,有的题目小巧活泼,不乏可爱之处。但是,这些题目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几乎判断不出特定的表达环境、表达对象和作者的表达目的,因而其真实性受到了严重限制,原本可以很真实的写作被抽象化,因此失去了很多光彩。如果把部分题目稍作修改,或添加表达环境、表达对象的信息,将真实写作成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很有可能被激发出来。例如:有位低年级的网友请教你如何学好作文,请你写一篇博文告诉他:生活处处有语文。某杂志征集“老照片背后的故事”,请从你的影集中选一幅照片,并把照片背后的故事写出来告诉大家。街头的标语和广告牌中常常出现错别字,收集同学们的发现,向管理部门写一份关于规范街头用字的建议。你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请想象一下他们现在在银河两岸过着怎样的生活,写一篇向他们表达问候和祝福的短文。课程标准为作文具体化预留出来的空间,相当大的一部分要靠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来完成。日本的作文教学中有一个“生活作文”流派,主张从生活中选择题材,为生活需要而写作文。日本的生活作文分“儿童诗歌”、“调查作文”、“集体作文”和“自我成长史作文”(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年:摘要第 3页),不同的学校、教师都可以依据 其主张设计不同的作文训练。下面是一位教师设想的初中部分的作文题材(海老原治善.现代日本教育实践史[a].见: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 [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年:102.):中学一年级 本地的住房本地的服装和气候本地的工厂和产品研究食品中学二年级 研究本地的职业研究本地的动植物调查图书馆 采访本地名人生活作文的具体内容当然不必完全照搬,但其紧贴生活写作文的思想可供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和语文教师借鉴。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应适当介绍一些如何考虑根据读者需要进行表达的知识,并在每一次作文写作前对如何考虑读者 意识、表达语境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以提高真实写作的成分,尽量少做抽象的作

文技能训练,真正激发学生兴趣,实现课标所希望的“使学生乐于写作”。(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00)

回归本真:写作教学的应然之义

写作教学难。有人说,难在无统一的教材,难在无科学的序列,难在无明显的实效??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写作教学效率低,谁之过?说是我们一线教师似乎有些不公平,但是一线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作为”的问题的确值得反思。我们写作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太强了。

程少堂先生说,做人要公,作文要私。这话从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写作实在是一件主观性、个性化极强的活动。这也是写作教学之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我们很多教师认为写作指导作用不大的原因之一。

毋庸讳言,那些写作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说不是教师教(训练)出来的。这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教师教的作用。我们的教,能帮助那些不会写的学生写得像作文了,能帮助那些会写的学生有一些提高,能帮助那些能写的学生写出一定的格调出来,做到这些就功莫大焉了。

华东师大中文系郑桂华博士指出:当下教育与生活分离的弊端,反映在写作教学中,便是把学生的素养知识化、把过程的抽象化。一句话,使表达者脱离丰富真实的生活,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引自《虚假向真实的追求》《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2年第5期)

那么写作教学教什么呢?写作知识、写作技法还需要吗?

在叩问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搞清楚这样的问题:写作教学到底为什么?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到底为什么?答案似乎已经很明确了,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而教。这样的回答,对一线教师而言,又似乎显得那样的茫远。

有研究者指出,写作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为生命的,一种是为生存的。为生命的写作更多是一种自主自由,而为生存的写作,更多的是一种指令性,是为了某种特定目的目标和要求需要的写作。大多数教师关注更多的是为生存的指令性的写作,甚至将之窄化为以应试为唯一指向的。我以为无论是为生命的写作还是为生存的写作,无论是自由写作还是指令性写作,都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组成部分。如果把写作教学窄化或异化为单一的“应试技能”的训练,显然是违背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的。

可以看到,学生日常的写作更多的是指令性活动,是实现自由或者生命的基础性活动。我们研究、探讨的写作,更多的基于教学意义上的写作。

郑桂华博士认为虚假写作主要是指学生动机、对象都是虚构出来,具体表现为:写作题目不是来自表达者与他人的需要,而是命题人临时设定的,因而这种表达除了考试以外往往没有实在意义;学生的表达环境被抽取了具体的时间、空间标志,即既不知道写给谁,也不知道在哪里写,更不知道为什么写,只剩下一个概念或知识的空壳;没有具体的阅读对象,没有具体的语境,学生的心目中只有一个虚拟的阅卷老师,这个老师常常不知道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更不知道他有哪些性格特点,有什么阅读爱好。

郑博士的描述非常真实,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其实,这样的表现,也带有非常鲜明的教学意义特征。也正是这样的写作状态或者写作教学状态,学生写作呈现出这样的一些弊病:一是形式包装下的内容空乏,二是华丽语言伪饰的情感苍白,三是叙议杂糅的文体错乱,四是无“我”的情感荒芜,五是无“故事”的简单无味。(拙作《中考写作的五大硬伤及教学反思》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09年第4期)

写作是综合性的语文活动,既有单纯的表达技巧,也有具体语境下的运用,包含观察、认知、记忆、思维和表达等多个纬度。就这个意义上讲,我以为写作知识和写作技法等一些基础性的常识,有教的必要。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那样“随文渗透”,切忌概念化、系统化的教学,为教而教。我更强调写作教学是一个“过程”性的活动,训练过程必须具体化。

语文教师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写作教学序列,让写作回归本真。

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历制定了初中写作教学三年规划,在循序渐进的螺旋式训练中,力求使学生写作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第一,“入格”,这里的“格”,是写作的一般性规范。掌握必要的规范,教给学生必要的写作知识,写作的审题、立意、选材、结构等等,这些看起来有些的“老”的知识,我觉得还是需要让学生了解,了解这些知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规范的过程。入“格”是奠定写作能力的基础和抓手。第二,出“格”,让学生写作跳出“规范”,放胆,走向自由,突出个性,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心灵体验。教师写作指导的形式要更多样,方法要更灵活。第三,升“格”,在对写作的材料(立意)、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训练基础上,提升达到一种新的高度,使学生写作达到有“情趣”、有“意趣”,有“理趣”的境界。

情趣、意趣、理趣,是我多年写作教学的整体追求。简言之:情趣,写出真情,写出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言为心声,写作就是为了表达自我。在自我的表达中,打动自我,感染他人,这应该成为初中生的基本出发点。意趣,学会自我的感动,还要学会自我的发现,学会有自己的独特的思考,让笔下的生活从“有意思”走向“有意义”,这是写作教学追求的另外一种境界。这样的写作,可以让他人在会心的颔首之后,有一种顿悟的明澈。理趣的达成对初中生来说,似乎有些高。但是学会理性思考,生活应该是最好的教材。引导学生从小我走向大家,从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中提升分析、审美能力。让学生的写作焕发出理性之光,少点文绉绉的脂粉气,多一点开阖自如、收放有度的大气。这也应该是写作教学的应然之义。

当然也有人提出疑问:这样的序列会不会僵化了学生的思维,会不会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这样的序列带有我个人对写作教学的理解。在这样的序列实施中,我特别关注以下问题:

让经典阅读垫高灵魂。无论在什么时候,阅读与写作都是语文教学中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的不可偏废的主体。读是写的附庸,写是读的剩余,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阅读经典,就是种植精神的种子,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更加清明与健朗,让我们的学生变得仁爱和智慧。这些都是写作中最为重要的精神元素。没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要实现写作的飞跃,那显然是无稽之谈。语文教师要做好与写作教学相匹配的阅读经典的规划。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在给我班学生的寄语里这样强调 “要写出见心性的文字,阅读必不可少。我认为阅读必须是一个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但是,今天这个社会为孩子所创造的文字,大部分缺少经典的许多宝贵品质——比如,经典作品中的忧郁感、悲悯、雅致、美感、圣洁、庄重和意境等等。我们缺乏感动,缺乏悲悯,缺乏面对苦难时的从容,因此无法拥有一种大智慧去洞察世界,也无法品味到人生真正的乐趣。我们的快乐似乎总是欠缺些什么,幽默也只是停留在热闹搞笑的层面上,一笑而过。所以,我建议孩子首先读那些被专家被时间考验过的经典名著,接下来要读一些原创的、具有文学色彩的、讲究审美的、讲究悲悯的、具有经典性的作品。这两大类是阅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读一些喜欢的书。”(参见《绿洲》杂志2006年第2期)

就初中三年而言,初

一、初二要有充分的课外阅读指导和阅读积累(初三过后在现实的教育中,学生用来读书的时间真的太少太少了)。语文教师要不遗余力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营造阅读氛围,创造书香教室,要把学生自由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要舍得腾出时间给孩子读名著,读经典,读时文;要舍得花精力组织主题阅读活动,开展专题性阅读指导活动和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要创造机会邀请名家大师与学生对话。让学生爱阅读,真阅读。我想学生亲历亲为的这些活动,不仅仅是读了什么写了什么发表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读写中品尝了快乐,获得了阅读与写作的兴趣。我常年坚持开展“今天我讲诗”的课前活动,让学生与古典诗词对话,学生在大量的资料搜集与整理中,丰富了文化底蕴,写作语言平添了几分文化气息,使文章主题更有情更有意更有理。

精心指导为学生的写作提升搭建脚手架。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以落实。过程指导的不到位也是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学生固然有其天性,但学生写作与作家的创作有其内在的差别,教师的作为会直接影响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质量。当下写作教学中的指导不是担心过于精细的问题,而在于随意性或者教师的不作为。就写作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修改等都应该有一个具体的指导方案,做好规划。如选材问题,我要求做到“五应”:应景、应情、应时、应人、应事。情景相生,因时生情,情因人而异,事因情而变等等,在现实的情境、真实的场景中,捕捉动人的细节,展示生活、情感的冲突。

写作评改效率是影响写作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自批互批,被普遍采用,可大多流于形式,未能形成能力。教师要强化学生批阅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从题旨、材料、结构、语言等角度评判写作的优劣的方法,给予学生一定的可以效仿的“范式”,让学生学会写批注,写总评,有小组的评改交流,有班级的佳作评改推介,还有教师的精批精评示范,辅之教师的重点面批,这样多形式多渠道立体化的写作评改才能取得成效,同时把教师从繁重低效的写作批阅中解放出来。

以《我的母亲》开头片段为例。曹溢同学《我的母亲》的开头:您,一位美丽、慈祥而严厉的母亲。同学认为虽然有简洁,开门点题等优点,但还是觉得概括性过强,缺少情味。我让曹溢同学接着读第二小节。第二小节写的是三岁时母亲喂饭时的情景。第一句话是:你的怀抱也一样温暖着我的世界。我感觉第一句话可以结合开头的修改做些文章,于是要求大家模仿“你的怀抱也一样温暖着我的世界”写两句话。小组接龙交流,句子的形式相似,但内容就比较直白了,如你的关爱??,你的教育??,你的言行??,比较选择,形成一组排比:你的怀抱温暖着我的世界,你的双眸明澈着我的心灵,你的双手为我托起一片天空。这样的句子连接上曹溢的开头,还是显得有些生硬。如何更有抒情性,大家动脑筋。我提示,能否引用些什么?集中大家的智慧,修改后的开头是这样的:“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是冰心对母亲的深情诉说——母亲,你的怀抱也一样温暖着我的世界,你的双眸也一样明澈着我的心灵,你的双手为我托起一片天空,我的美丽、慈爱而严厉的母亲,今天我拿起笔,书写我心中的歌。

这样的修改指导,重在过程,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共生,让学生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成果,我想不仅对于被修改者,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有所裨

益的。我们还可以设计修改结尾、穿插情境描写、添补过渡句段等等专题,形成修改指导的系列。

用丰富的活动拓展提高写作能力的空间。在写作中提高写作,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日记,有教师把它异化为单纯的“小作文”训练,但我更注重通过日记让学生养成主动关注生活,主动观察生活,自觉反思生活的习惯,较好地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的写作有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活水。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日记是一种精神的长跑。很多时候,学生外在的眼尽管打开了,可是写作还是平平淡淡,千篇一律,我以为不是学生缺少生活,而关键在于没有用心,眼中的生活没有成为心中的生活。外在的眼睛打开了,内在的眼睛还遮蔽着,孩子对生活缺少了内在的心灵关照。正如特级教师管建刚先生所言:“我对‘观察’的一大担忧是,一天到晚强调学生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观察外部世界,他们很容易被纷繁复杂的世界迷惑并迷惘,渐渐丢失自我,听不到自己内在的声音的召唤,也看不到内在的自我世界。”(《人民教育》2011年第3期)日记正是让学生倾听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

课前的“话题式口头作文”,提前一天给学生一个话题(命题),第二天上课口头作文,或叙事,讲眼中所见,或议论,谈心中所想,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表达的感染力,提高了思维的敏捷度和审美能力。下水,是对学生习作的一种引领和示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坚持和学生一起,展示自己的文章,和学生平等交流,做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生也会因此多一种信心,形成和谐的氛围。师生共创共生,也是一条写作教学值得尝试的课题之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老同时强调:“生活充实的涵义,应该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性情丰富,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到这地步,会再说虚妄不诚的话么?”2011年版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句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总体目标和内容为我们指明了写作教学的方向,即走出虚假的泥潭,走向真实的写作。让学生的作文写出“诚实、自己的话”(叶圣陶语),在贴近自我中,实现超越自我。

回归本真,写作教学的应然之义。语言赏析题有法可筅

追求写作的“真实” 第3篇

有人说,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还有人说,真实,是文章的第一生命。自然,这些观点的强调对于克服与矫正当下一些学生作文的“虚假”之风、“套用”之习是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是不是说,能够把有关的生活情景原原本本地、实实在在地再现出来,就是“真实”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了呢?——那也不尽然。比如,以下的一些所谓的“真实”,便不符合写作“真实”的要求。

(一)事无巨细式。有些同学在作文时,不能对事件作必要的分析、剪辑,只是“原生态”地展现,事无巨细,无所不写。也许自认为写得很“出力”了,可这样的“出力”却往往讨不到好处。比如一位同学在写《我与作文》一文中,是这样来记述自己的一次作文经历的:

又到作文课了。一见到语文老师抱着作文本子走进教室,我顿时像散了骨架似的瘫坐在了凳子上。老师刚走上讲台,把讲稿和作文本朝讲台上一放,把眼镜向上推了推,然后环视一下教室,对大家说:“这节课我们写一篇作文,要求描写一件物体。”接着,老师又讲了一些作文的方法,可我一句也听不进去。

“好吧,下面大家开始写作文吧。”

“唉,怎么写啊!”大家都在叹息着。

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拿起笔,看看课桌上的书,看了看教室里的一切,也没有什么好写的啊。不知不觉中,已到了下课的时间,可不少同学和我一样都没有动笔。没有办法,老师让我们带回家去写。

回到家里,我吃饭也没有精神。吃完饭,我无精打采地坐到了书桌前,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这时,我抬头看到了书橱里的一本作文选,我灵机一动,对了,抄一篇吧……(接着,习作又写到自己第二天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忐忑的心情交了作文,又紧张地等待结果……)

这样拖泥带水的叙述,好像是细致翔实了,真实完备了,而其实呢,文章是不是显得太拉杂,主题是不是太模糊?

(二)东拼西凑式。写作总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一切有利于表现中心的材料才是有用的材料。鲁迅先生曾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这里强调的便是选材的严格性问题。写作中,我们要能够从众多的材料中挑选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鲁迅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比如他的《藤野先生》一文。在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值得写值得记的事一定有许多,但是,鲁迅先生只从中精选出如下几件小事:订正“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敢不敢解剖尸体、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之事等。事例典型精要,文章干净利索,一个可爱可敬的藤野先生被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可是,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却时常看到有些同学总是抱着凑字数的心理,东拼西凑,胡拉乱扯,任意而作。就拿我们的“我与作文”的习作训练来说吧,便有同学在大段地记述作文课迟到了,被老师当作违反纪律的典型,在班会上检讨之事;有的同学还记述了自己在一次作文课上因和同学讲话影响了老师的情绪,耽误了上课,后来被老师调开了他们的位置之事;有的同学还记述了一次丢失了作文本,自己只好到超市买了本子重写之事……这些材料虽然与“我与作文”好像是有些关联,但它们对于表现“我”对作文的态度、“我”对作文的认识或作文与“我”成长的关系等却不起任何作用,而且让人有脱离主题之感。自然,这些都是选材不严的结果。

(三)空泛纪要式。表现人物或叙述事件,只有具体,才会生动。而我们不少同学在写作中,总喜爱用概括式、纪要式的笔法,干巴巴地罗列事件,泛泛而谈,索然无味。比如,在一次关于表现“母爱”的习作中,我们就见到不少同学运用了如下的“笔法”:

记得在家时,每到天气要变冷了,妈妈就会提醒我多穿些衣裳。每次和同学到集市上去玩,妈妈都会叮嘱我早点回家。每次生病,哪怕是小小的感冒,妈妈也总是急得像什么似的。现在我上学了,每次回家,妈妈都会到村口去接我,一看到我就急切地问我吃得怎样呀,累不累呀等。而到了家中呢,妈妈也总是早就做了许多好吃的东西……

全篇都是这样的“每次”“总是”“都是”“常常”的概括。也许在作者看来,文章写了这么多的事,母亲的关怀备至与无私关爱是表现得很充分了。但我们看到,由于缺少了具体事件的记述和细节性的刻画,文章却是显得很苍白,很平淡。

(四)客观讲解式。李贽在他的《杂说》一文中曾言,“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此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问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就是说,写作当是意在笔先,情在笔前。而我们同学的写作呢,却常常是置身事外,“无动于衷”地去作一番纯客观地讲解。比如,有一位同学是这样来记述自己的父亲的:

吃过午饭,父亲要我赶快把东西整理一下。……父亲的力气很大,二话没说就扛起了我的行李走出了家门。父亲走路很快,虽然是走,但我在后面需得小跑才能跟得上。有时,他看我落得远了,也会停一下,回过头来喊一声:“快一点”,他就又大步地向前走了……

也许,我们不能说这位同学所记的内容不够“真实”,但由于叙述中情感的缺位,人们渎了之后,至多是了解了这件“事”,而不会体会到某种“情”。人们常说的“要感动别人,就得先感动自己”,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从以上种种情形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在追求写作之“真”时,如果仅仅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或原样“翻版”,即使合乎生活之“真”,那也是难以成就上乘之作的。

二、从生活之“真”到写作之“真”

有人讲,“文学是一种谎言,但它是一种伟大的谎言”。著名作家莫言于2012年12月8日在瑞典文学院演讲中说:“个人的经历无论多么奇特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小说必须虚构,必须想象。”北京大学附中程翔老师在谈到教学体会时也曾言:“虚构不等于虚假。语文教学中有一种惯性,就是要强调写真人真事,往往束缚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虚构是一种方法,目的是要引出真情实感,激活学生思维,有利于把文章的美丽境界和美好情感表达出来。虚构是表达心灵真实的需要,可以避免写作绕弯路。”因此,对于中学生的作文,不应拘泥于生活的真实,在追求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还得追求写作的“真实”。那么,如何才能使生活之“真”转化而为写作之“真”呢?

(一)巧为剪裁。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指出,“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平时作文也应学会剪裁,因为写作的材料通常是牵连不断、纷繁复杂的,只有细心分析、巧于裁剪,才能使文章中心明确,主旨突出。

对于叙事性文章而言,我们万不可平铺直叙,“有头有尾”地一叙到底,而应精心挑选,大胆剪裁。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对于祥林嫂一生,本该有许多悲惨的往事可写,作者仅是截取了她初到鲁镇、再到鲁镇、离开鲁镇等几个生活片段,就充分集中地反映了祥林嫂一生的苦难与不幸。

对于议论性文章的事例引用而言,则更应学会剪裁。因为往往一个事例可以对应于多个论点,如果引述某一事例的整个过程,就会产生针对性不强、论证力量不集中之弊。比如,要用钱学森的事迹来论证“爱国之心”,我们最好是选取他解放初期排除万难,回归祖国的那一时段加以引述,如果你选择他早年苦学、国外求学、回国后受到重用等时段或刻苦攻关、奖掖后学等方面加以叙述,可能效果不会太好。

(三)精心润饰。写作要尊重生活的“真实”,但在此基础上,还应对有关的生活材料作一番润色与加工。鲁迅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也曾言,“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一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著名作家莫言在谈阅读鲁迅的小说《铸剑》的体会时说:“《铸剑》之所以有如此撼人的力量,得之于其与现实保持着距离。”因此,经过润饰、加工的“生活”会更感人。比如对某些事件的叙写,我们可以将场景特殊化——写母亲背着“我”去医院,便可以用夜间、大风、雨雪等背景去加以渲染;写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可把事件放到中秋、除夕等特定的氛围中去刻画;要表现某人的性格、精神,也可以“杂取”多个人的有关方面,拼合为一……这样,就可以让原本的生活素材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了。

(三)展开想象。想象是写作的翅膀。立足生活实际的想象,可以活跃思维,丰富形象;着眼现实世界的想象,不仅不会降低作文的真实性,反而可以更真切地表达人们的情感,突出文章的主题。

比如《好奇心——青花瓷的自述》一文,作者便是展开想象,运用拟人手法,化身为一尊极为珍稀的景德镇千年青花瓷,回忆了自己诞生的经过。文章分三个部分:其一,制瓷师傅与众弟子谈论最美丽的瓷器。其二,制瓷师傅把陶胚送到炉火中烧制,随着炙烤油滴也滴落下来,一个小男孩看到了这一情形,好奇地以为陶瓷哭了,便拉开炉门。由于温度骤冷,正在烧制中的陶瓷发出一声巨响,小男孩受到师傅的一顿责骂。正当大家认为这件瓷器肯定已经报废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瓶身上虽然爆出很多裂纹,却是意外地美丽。其三,数千年之后,陈列在博物馆中的青花瓷想到了那个充满好奇心的小男孩。文章想象奇妙,又不失生活的真实——古瓷器的珍贵、瓷器须烧制而成、孩子的天真好奇……同时还巧妙地扣住了文题——“好奇心”。不愧是考场中的上乘之作。

我们有不少同学作文时总是打不开思路,总是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兜来兜去,文章干巴巴,不大气、没精神,大多是因为不能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感悟升华。写作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活动,是对现实生活再创造的过程。所谓“再创造”,既指作者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剪裁、润饰,也还指能够渗透一些主观的情感,加入一些理性的思考。台湾作家龙应台曾作一精彩比喻:“文学,只不过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可能更真实的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那么,如果把龙应台说的“白杨树”视为“生活之真”的话,那么,那水里的“倒影”便是带了一定主观感受的“艺术之真”了。

有了“主观的情感”和“理性思考”,便会让文章体现出个人的感悟,便会让文章主旨得到升华。

我们可以参看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中关于刘和珍事迹记述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那一天,我独自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

片段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片段三: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竞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

可以看到,以上几个片段都不是单纯的叙事,片段一通过“独自”“徘徊”等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沉痛,片段二中的“虑及”“黯然”等表现了刘和珍对前途的担忧,片段三通过“欣然”“不会料到”“但竞”“只是”等写出了反动政府的残暴。以上三个片段,都在叙事的同时融进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再比如,一篇题为“弯弯的道路在延伸”的高考优作,作者由眼前雪地上留下的一行脚印写起,在雪地上走过,留下了“一行并不笔直的脚印,弯弯曲曲”,然而这“弯弯的足迹”却引起了“我”的一番思索——“行走的路上,生活的路上,我们没有一双慧眼让足迹不弯曲,可是我们有力量,我们有心让这弯弯的足迹延伸。”“执著坚毅的人总会有志走过属于自己的路。”“求知的路永远是漫长的,我们该怎样走完,这只能依靠自己”……文章由一行脚印而悟到了当如何面对人生之路、求学之路,意蕴深远,给人启迪。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第4篇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必须完全准确无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和结果、新闻涉及的背景材料和数字等;第二, 报道的事实要全面。即从事实的全局加以把握, 不以偏赅全, 以点带面;第三, 新闻的观点、认识的角度、事物发展的程度, 都要切合实际情况, 讲究分寸, 留有余地, 防止片面性、绝对化。可以说,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新闻的真实性, 是关乎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一个重要原则。

要坚持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避免道听途说。新闻必须是真人真事, 这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新闻工作者要做到真实地反映生活, 就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这样才能获得有价值、有创意的新闻线索, 才能捕捉到货真价实的第一手材料, 同时也能有效防止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记者是最接近新闻事实的人, 如果能够做到对所报道的事件从个体的真实、准确, 到总体、本质以至于发展趋势上都坚持真实性原则, 多较真, 多调查, 不捕风捉影, 不道听途说, 那么新闻才能真正体现出其社会权威性和舆论导向性。

近年来, 一些新闻撰稿人的写作态度不严谨, 为了多挣稿费, 随意在新闻稿件中对报道的事实添枝加叶、捕风捉影;或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的低级趣味, 把道听途说的传闻、绯闻和丑闻当成新闻大肆渲染, 以至于对一些极其私密的生活场景、个人内心独白, 都杜撰得活灵活现以哗众取宠;还有一些媒体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扩大发行量的需要, 为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在新闻写作过程中, 马虎草率, 胡编乱造, 采取“拿来主义”, 把其他媒体刊登的报道“移花接木”, 据为己有;甚至干脆借助互联网搜集素材, 再改头换面发表。这些道听途说的材料经过七转八转, 虚假的成分颇多, 这都是和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背道而驰的。新闻记者一定要到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 找到当事人、知情人等, 仔细查证, 否则, 光凭道听途说就匆忙上报, 将严重影响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导向性。

坚持客观报道, 如实记述, 避免合理想象。新闻报道欲求得生动感人, 就要在采访上下工夫, 即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 采集、挖掘生动感人的事实。采访决定写作, 采访深入, 则新闻事实就生动感人;同样, 采访材料不足, 则必然导致写作时思路枯竭和语言贫乏。某些记者实际采访不足, 到实际撰稿阶段, 为求得材料的生动感人, 竟不惜违背新闻报道真实性的要求, 凭借主观猜测闭门造车, 搞所谓的合理想象, 这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是极大的损害。

新闻对社会的引导功能, 是通过事态信息自身的内涵去实现的, 如果新闻报道的不是客观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事实, 而是报道者的主观想象和臆造, 那么, 新闻就背离了新闻的主旨。对于记者来说, 首要的职责就是竭尽全力认清事实的真相, 然后加以清晰、准确的陈述或再现。将新闻事实以朴素的风格还原其本来面目, 呈现得原原本本、实实在在, 以新闻的方式对待新闻, 这才是漂亮的、高超的新闻写作。若超越自己的本分, 报道的事实中还包含着其认为、以为、推理、猜测的事实是什么, 则新闻就干扰了人们对事态信息本身的准确认知和理解, 误导社会, 从而损害新闻的真实性, 可见, “合理想象”在新闻中是不合理的。

新闻写作要避免主观性。事实上, 面对同一客体, 不同的新闻传播主体的报道和解读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 甚至可能完全相反。其根源就在于新闻事实的报道是要由人来完成的, 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的新闻是在人的主观价值的判断过滤中完成的。而新闻传播主体的价值观念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立场角度、不同的观点和倾向、对事实材料不同的取舍剪辑, 甚至版面的安排、字号的大小、位置的摆放等, 无不打上新闻传播主体的主观价值认同的烙印。因此, 在新闻写作中, 客观事实包含着主观判断, 这是新闻写作真实性原则始终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坚持真实性, 又要时刻避免主观性。

所以, 要坚持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就要避免记者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自觉地评价有关新闻事实, 尤其要避免表达作者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从新闻专业角度来说, 记者必须在新闻写作中自觉排除自己的价值表达, 极力克服主观性, 真正实现新闻“让事实说话”的基本目的。

新闻写作要免受商业利益驱使。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冲击。一些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 就放松了新闻职业道德的准绳, 以制造假新闻作为卖点吸引受众;或者受金钱利益的驱使, 追逐功利, 公然造假, 把媒体当作牟利的工具;此外, 社会上一些商家为打压竞争对手, 不惜重金拉拢和引诱一些媒体及其记者, 结成利益同盟, 捏造事实, 散布谣言, 损害对手声誉;还有的新闻媒体为利益放弃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 对给予赞助的广告大户大开绿灯, 明明有问题, 说是他们没问题;明明是大问题, 说是小问题, 帮其掩盖和遮挡错误, 编造新闻, 维护他们的正面形象。在这种情况下, 记者成为功利的俘虏, 新闻成为功利的工具, 这种商业化观念的倾斜, 使得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经常公然充斥媒体, 极大地削弱了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 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摆脱商业利益的驱使是前提。媒体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些创收, 原本无可厚非, 但必须有一个尺度, 不能违背新闻的最基本原则。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第5篇

第一节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一、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一)确有其事

(二)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三)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四)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二、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一)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

(二)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

第二节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传播者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体制性失实

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

二、经济性失实

经济性失实是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

三、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

这类失实是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这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第三节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一、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二、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新闻写作的谋篇布局,即消息或通讯的结构设计、段落安排,实际上体现着写作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认识与分析。此时此刻,要掌握与运用科学的方法,辩证地、全面地反映和报道事物,这是防止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

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将推测、推论、合理想象的东西作为事实来写均属想当然,无可非议地在严禁之列。

四、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

(一)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资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

(二)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

(三)要注意核对数字。

五、描写要有分寸感

我国新闻界最常见的是滥用溢美之辞,描写时夸大、渲染、拔高。新闻描写是否恰如其分从根本上说,起决定作用的是记者的态度,能否保持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如果带着个人的好恶,就会有意无意地夸大或缩小有关的事实。

六、要注明新闻来源

一般来说,新闻来源主要包括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新闻事件的知情者等。

七、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审稿者主要是被采访对象。这个程序不仅有助于纠正稿件中的失实之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二次采访。

真实是写作的灵魂 第6篇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写真话没有环境,因为担心家长和老师批评。其次,写了真话,家长和老师缺乏教育艺术,只能按成人的思维模式简单粗暴的扭转。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写真话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措施可以一试:

一、家长和教师的鼓励褒扬至关重要

学生其实很小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在不认识字之前是通过

语言来表达真实思想的,上学之后又多了文字表达。家长面对孩子的真实表达就该正确的应对,除是非问题要及时纠正外,应该庆幸孩子能说真话,先要肯定真的可贵,然后深入分析,鼓励孩子说真话(当然遇到陌生人保持警惕时除外)写真话,并教导孩子如何做到得体的说真话,切忌斥责发怒,小心保护孩子的真纯的内心。

得到成人的肯定褒扬,孩子就会知道说写的思想导向,思想不会被禁锢,放飞心灵,思维会自由驰骋,灵感也会随之而来,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指导如何得体的说真话、写真话。

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表达

真实的思想需要用真实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表达之间就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当学生有了真实的思想,并非就是全部,要激发学生先通过语言真实的表达出来,先说后写。在学生落笔之前,纠正学生语言的方面的偏面、极端甚至粗俗,帮助学生分析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为了主题突出,真实的思想、真實的语言要保留什么,舍弃什么,另外的层次、结构等等一些写作技巧问题,当应慢慢训练,但是真实是必须坚持的,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得体的表达。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常见的问题就是代劳,教师总觉着学生的思想不够高,用一些固有的框框有意无意在约束学生,往往看到学生习作时候,隐约有教师的影子,成人化的思维在其中,本来学生就是要表达一个简单的主题,到结尾教师总觉得不加个高大上的点题难登大雅之堂,结果违背了学生的初衷,小脑袋冠以大帽子。比如,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在孩子眼里不算什么,打打闹闹,增进彼此感情,学生也能写出来感激,友情珍贵,而教师指导后却要加上大公无私,品质高尚,口号式的向他学习之类,读来让人哭笑不得。这样的指导,其实是强学生之难,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新的八股模式,套话、大话就随之而来。

所以,真实的思想到真实的语言并非简单的转换,教师的指导一定要遵从学生真实的心理,站在学生的立场角度去想事情,找突破口,而非包办代替,强加于人,否则就会返回老路上去。

三、真实和虚构并不冲突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需要真实,文学也需要真实,但是和虚构并不冲突。鲁迅写塑造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集中了生活中真实的四个人特点,笔下的闰土也是有生活的原型,正所谓,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由此来看,写作需要真实的生活积累,虚构也就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了。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而言,这是后话了,教师也不能急于求成。

真实是写作的灵魂,无论是初学写作还是后期的文学创作,真实是写作的基础,没有真实,无创作可谈。

中学生写作的真实与想象 第7篇

想象是指“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人脑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 对过去存储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成”。 (辞海) 想象能力影响并制约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语文学科理应努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并应用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语言与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内容。”法国《想象心理学》的作者萨特认为:“艺术品是一种非现实的想象的创造物, 只有意识进入想象的境界时, 这一审美课题才会出现, 才成为与想象联系的审美对象。”由此可见, 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同理, 中学生作文, 作为一种稚嫩的文学创作在真实地表达自己情感的同时, 也离不开想象。由此可以看出, 想象与学生写作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综上所述, 教师在学生写作指导中, 引导学生处理好真实与想象的关系, 充分重视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地位, 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如果从一篇学生习作的角度作微观探究,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现实意义, 下面结合实例加以阐述。

一、想象能增强作文语言的形象性与情感性

“情感是语言的内在标志”, 表情达意是作文的真正目的, “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是作文评价的重要方面, “言能达意, 语能传情”是文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也是最难达到的要求。

想象往往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喜、怒、哀、乐都会刺激大脑皮层, 引起表象的运动, 从而产生想象和联想。情感是想象和联想中的活跃因素, 是启发想象的强烈动力。陆机在《文赋》中说, 当作者进入想象的时候,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才能创作出形象性与情感性强的作文。

【语段点评】

是你吗?打着补丁的黑板。那长长的伤疤是你与空中飞来的足球亲吻的结果。老师曾无数次在你身上留下知识的印迹, 那写下的是真理, 擦去的是功名。或许老师对我们的爱是轻柔的粉笔灰, 纷纷扬扬而又无孔不入, 如轻风般萦绕你身边, 当你回头去找寻时, 才发现它早已在那里积了厚厚的一层。

是你吗?已是千疮百孔的课桌椅。我轻轻抚摸着你们, 那儿仿佛还残留着同学们鲜活的气息和几十种不同痕迹。几千个日子里, 你与我们相拌。苦读时, 我们在这里笔耕不辍;困倦时, 我们又把香甜的梦留在这里。

[呼唤2004江苏南京《你唤我回头》]

点评:选段语言极具形象性与情感性。小作者抓住了教室中常见的黑板、课桌椅, 展开想象, 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回忆了初中三年难忘的学习生活, 表达出自己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回忆真实感人, 对母校依恋之情溢于言表, 借助想象使语言的形象性与情感性达到完美统一。

二、想象能丰富作文的表达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中明确提出:“根据表达的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的内容。”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丰富的想象力, 适时加以指导。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的思维尽情驰骋, 想象出更丰富的内容, 写出更感人的文章。

【语段点评】

人生旅途漫漫, 我把生活诠释成一段孤独的流浪, 通向梦想的大道旁驿站不断, 我却不愿停步, 期待一份轰轰烈烈, 一份举世无双, 直至筋疲力尽, 蓦然回首, 惊觉原来道旁有的不仅仅是残香……

也许是在题海里浸泡得太久, 有些水肿, 我披星戴月而归, 脸上总是挥不去“疲倦”二字。

打开灯, 书桌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把小小的房间点缀着, 格外温馨。母亲知道我需要的一切。轻轻的, 我听见门被开启, 一回头, 妈妈抱着一床被子走了进来。棉被满是阳光的味道, 似乎在这不足十平方米的空间内, 又升起了一轮小小的太阳。

[来自网络《好暖, 那杯浓浓的奶茶》]

点评:选段作文真实的生活内容很简单, 叙述了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生活关心的几个细节:泡一杯奶茶, 晒一床被子。无疑是真实的生活再现。可贵的是, 在文章的开头, 小作者就展开联想, 就把人生的旅途与现实的旅途结合起来写。小作者通过想象做了细微的刻画, 丰富了作文的表达内容, 使作文情感饱满。

三、想象使作文的主题凝练而深刻

写作是一种创造, 想象是一个人创造的先导。没有想象, 就没有创造。想象力甚至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语) 作文创新的关键是激发创造性思维, 促进创造力的开发, 简而言之就是使学生具有新颖独创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通过想象、转换、联想等, 能对作文的主题起到更为生刻和凝练的表达效果。如:鲁迅在《故乡》一文结尾时, 通过联想和想象, 写出“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的议论式结尾来, 这以篇末点睛之笔, 包含深刻的思想哲理, 启发人们深刻地领悟作品主题的丰富内涵。

【语段点评】

买之时尚, 唱之时尚, 头之时尚, 博之时尚, 咱们也品出了那么一点味出来了, 剩下的, 就是咱们自己去消化了。记住, 品味时尚, 所谓的时尚, 可以咀嚼, 可以回味, 但万万不可以下咽, 就像嚼口香糖!

[来自网络2009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

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第8篇

一、假新闻的特点及成因

从性质上区别, 假新闻包括“无意的”和“有意的”两种。“无意的”的假新闻指的是新闻失实, 而“有意的”假新闻则纯粹是新闻造假。针对无意造成新闻失实的假新闻行为, 媒体要及时进行更正并诚恳道歉, 以挽回不良影响;而针对故意炮制假新闻的不良行为, 必须要严厉打击并从严查处。深究假新闻的根本成因, 不难发现,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 为了利益。贪图以稿谋私的暴利或者仅仅是奖金、稿费类似这样的一些蝇头小利。其二则是为了名。抱着哗众取宠的心态想要一举成名。有偿新闻行为指的是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在宣传方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之下为其采写或者刊发带有明显商业性质的新闻稿件。至于那些报道失真的假新闻, 80%是由记者的采访欠缺全面性、不够深入造成的, 是业务素质不高的体现, 是严重的工作失误。而对炮制假新闻者除了进行舆论谴责和批评之外并没有在制度上制定刚性的惩处措施, 得不到实质性的惩罚, 以至于假新闻泛滥成灾、屡禁不止。

二、假新闻的危害性

虚假、有偿新闻对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扰乱作用, 对做好正常的舆论宣传工作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假新闻泛滥, 是社会诚信危机在新闻业的具体体现, 不但极大地危害着新闻单位, 而且诱发或催生社会其他行业的弄虚作假, 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党的执政能力, 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

三、杜绝假新闻应当从何着手

假新闻危害性之大, 是众所周知的, 如果不采取得力的措施予以根治, 其对社会的危害也不亚于“经济腐败”、“官场腐败”。根治虚假新闻, 坚持新闻真实性,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是新形势下抓好新闻事业改革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对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 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以及构建和谐与节约型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要有效地杜绝假新闻, 不仅需要新闻工作者的以身作则, 还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笔者认为, 必须下大力气抓好以下几点:

首先, 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统领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社会新形势下, 媒体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切实把握正确导向, 更好地了解和反映社会现实, 精心组织宣传报道, 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要带头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内涵, 并且要在学习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用科学发展观思想武装头脑, 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 要切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 做好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桥梁和纽带, 从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媒体新闻工作者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并以此来衡量和检验新闻工作的实际成效,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其次, 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博大精深, 内涵十分丰富, 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舆论导向论的高度统一,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领域的集中体现, 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新闻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保持清醒的头脑,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变,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不变, 坚持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不变。在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下, 各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从业人员, 必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必须学深学透, 深刻领会, 并要做到学以致用, 为杜绝假新闻、坚持新闻真实性、维护新闻纯洁性打牢思想基础和理论功底。必须牢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特点: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和1942年10月28日, 毛泽东同志在给中央局、分局的指示中指出的“务使通讯社及报纸的宣传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 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等重要著作、论述充分阐述了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性。

第三, 要大力推广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建设。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新闻工作者必须切实遵守诚实公正、严守法纪、团结协作、清正廉洁、敬业奉献的新闻职业道德。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主动维护新闻队伍形象、恪守职业品格、遵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作为一项崇高的社会职业, 新闻工作对社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党性原则, 大力弘扬忠于党和人民的新闻职业精神。

第四, 要正确处理好“两个效益”的关系。新闻事业既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 又是一门重要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的驱动下, 一些新闻单位的从业人员, 没有明确“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 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个观点, 变味地为一些单位、企业搞有偿宣传、有偿新闻。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打造“诚信、廉洁”新闻, 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要旗帜鲜明地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第五, 要建立完善管理机制, 为新闻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制环境。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 是促进新闻采编业务、广告经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在采访报道各类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时, 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杜绝置新闻事实于不顾打压一方、偏袒另一方, 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在调查采访中必须征询有关各方意见, 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并向当事各方取证, 广泛认真听取当事人和相关各方的意见, 并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监督。笔者认为, 坚持新闻真实性, 切实防范、制止虚假和有偿新闻, 必须进一步加大新闻单位的管理力度, 重点在队伍管理、建章立制等方面下功夫, 坚持从严治社 (台) 的方针, 净化舆论宣传环境, 维护形象及声誉。本人还认为, 要真正扼杀、根治虚假新闻, 很有必要对在职新闻工作者进行全面的清理, 对杜撰过假新闻的从业人员, 必须按有关的法律法规予以批评和处分, 性质恶劣的还应清理出新闻队伍, 这样, 才可正本清源。

第六, 要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新闻队伍。坚定党性原则立场,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开展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中, 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新闻写作也和任何其他工作一样, 都有基本的原则和固有的规律。坚持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牢牢把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 是做好新闻报道的重要保证。真实性作为新闻报道的生命, 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新闻事业的改革和深化、新闻传媒的激烈竞争而有所改变。因此, 新闻工作者的天职便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性是传媒取信于受众的关键所在, 也是新闻传媒必须恪守的原则。记者是社会的、时代的史实记录者, 其社会使命如同史家一样神圣:今天的新闻正是明天的历史。美国著名报人约翰·德莱恩对这一点论述得十分明确:“新闻记者的职责与史家相同, 就是不顾一切寻找事实真相。”陆定一也说“唯物主义的新闻工作者, 必须尊重事实, 无论在采访中, 在编辑中, 都要力求尊重客观的事实。”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是新闻界的优良传统, 也是新闻工作者安身立命之本。严厉查处虚假新闻, 严把新闻真实性这道关, 并以此带动新闻队伍建设, 是党和人民的要求, 也是保证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

摘要: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 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陆定一同志给新闻下的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也就是说, 新闻要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 准确地反映所报道的客观事物。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就是内容真实, 这也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笔者作为一名常年工作在新闻岗位的工作者, 就新闻写作的真实性有以下感触。

真实写作 第9篇

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实情感来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 我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走进大自然, 陶治情操

学生们要带着情感认识周围的世界, 必须走进大自然, 对太阳、树木、花朵、云彩以及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色彩和音乐进行了解, 不仅用智慧, 而且用整个心灵来感知一切。因此,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比赛、浏览及其他有益的活动, 努力开辟第二课堂,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引领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

生命话题在语文教材中处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前两个单元都以“人生”为主线, 阅读教学自然会有感悟生命的内容。但这远远不够, 只有在作文教学中进一步引领学生、启发学生, 他们才能感悟到更多生命的真谛, 真正热爱生命。有了这份深情, 学生才会有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世界, 才能写出更多情感真挚的文章。

三、注重感情的积累

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写作前和写作中都必须有情感。情感从哪里来, 就靠平时的积累。用感情去读别人的文章是情感积累的第一个途径。情感积累的第二个途径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但生活也并不都是鸟语花香。作为教师, 要引导学生, 不仅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处处留心生活, 还要做一个生活的有情人, 去深切感悟生活中的情感。风霜雨雪皆会泪, 山川草木总关情。第三个途径是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名著的思想与感情更多的是要用心去“读”的, 除生活本身以外, 中学生更多的情感领悟还来自于对名著以及一些有分量的作品的阅读。

真实写作 第10篇

有必要说明的是, 平时的作文训练跟考场作文比, 要求相对宽松一点, “真实”的程度可能大点。本文要论述的“真实的写作”中的悖论仅指考场作文的写作。之所以如此, 一是因为考试是指挥棒, 考场作文的写法指引着平时写作训练的大方向;二是因为考场作文作用特殊, 与考生的利益关系密切, 攻破了这一点, 其他写作的真实性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一、“言语环境”中的悖论

李海林老师在《论真实的作文》一文讲到, 所谓“真实的作文”是指考生写作要有真实的言语环境、真实的言语任务和真实的言语成果[1]。我们认为, 对于考场中的考生来说, 真实的言语任务就是向批卷教师“示才”, 尽可能得到一个高分;真实的言语成果就是得到一个分数;真实的言语环境就是考试。如果我们的说法成立, 那么在考场中, 这三者都具有了双重性。

首先, 从“真实的言语环境”说起。什么是“真实作文”的言语环境呢?李海林老师认为指的是真实的对象、真实的情境和真实的自我体验。下面, 分别就这三个方面的双重性进行分析。

第一, 考场作文“真实的对象”应该是批卷者, 而作文题目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写作对象, 尽管所暗示的写作对象是不明确的。因为选什么题目来写, 本身就意味着有某种写作的需要, 已选择了对象。所谓, 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对象 (读者) “制约着写作者所写文章的写作目的、文章主旨、选择材料、布局谋篇和运用语言等”。[2]而考场作文, 题目是出卷者钦定的, 考生不得不写给批卷者看。考生知道, 给编辑部、给市长的一封信, 不是真的给编辑、市长看的, 而是只给批卷者看的。同时, 考生也不指望自己的“大作”能面世, 让广大读者或某种读者来阅读, 但他必须装作像是写给广大读者或某种读者看的。考试题目本身就导致了考生写作对象的分裂。

第二, 就“真实的情境”而言。考场中考生的“真实的情境”是为了考试取得高分, 向批卷者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根据给定的题目写一篇作文。同时, 作文题目又设计了一个情境。比如“心灵的选择”, 为了写好这篇作文, 你的“心灵”必须先“选择”离开考场, 进入题目为你设计的 (类似的) 情境, 在那个情境中你的所思、所感、所为, 即使你从没登过雪山, 此时也必须在想象中到了那里, 面对垂死的他人, 拷问自己的心灵。当然, 我们这里说的是指考生要进入作文题目设计的情境。考试虽然很紧张, 但考生此刻必须放飞心灵, 让心灵去旅行,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即使所命题目设计的情境非常贴近考生生活, 但生活化的写作允许作者“查资料, 搞调查, 了解个体情况, 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亲身体验”[3], 而考试时, 考生必须在特定的地点, 在规定的时间内, 写出规定字数的文章。可见, 考生真实所处的情境与他所要写的题目所要求的情境存在双重性。

第三, 就“真实的自我体验”看。我们批评考生的作文“假”、“大”、“空”、“废”, 批评考生作文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 似乎没有写出自我真实、独特的体验。然而, 从大的环境看, 考生基本上在同样的时间起床, 同样的时间吃饭, 同样的时间上课, 读同样的课本, 完成基本相同的作业, 考同样的题目, 同样的时间放学, 晚上同样要自修, 同样的时间睡觉, 周末、寒暑假同样要补课。我们希望这些过着“千人一面”生活的考生写出“千人千面”的作文是不是缺少现实基础, 要求太高了点儿?而且, 考生也知道写作文要讲创新, 要别出心裁, 要与众不同, 于是, 他们会认为写身边的生活恰恰容易造成与众“同样”, 于是他们就开始“编”, 各人思维不一样, 所编的东西应该各有千秋吧。可悲的是, 考生就是编也编得差不多。这种集体无意识, 思维的模式化、僵化是怎么造成的呢?发人深思啊。当然, 考生编的水平也有不同, 有的一眼就能看穿, 有的看不出“斧凿”痕迹。其实, 很多时候, 就单个考生作文看, 批卷者基本上看不出他们的内容是编的。只有在许多考生编得都差不多时, 批卷者才敢断定其中有一部分考生的作文肯定是编的, 于是, 可能有的批卷者就认为凡属“此”类的作文都是编的, 不管它是否真的, 全都一棍子打死。不管是考生真实写成“千人一面”也好, 编成“千人一面”也好, 我们都能看到考生“千人一面”的生活与考试“千人千面”的要求之间的错位。

其次, 说说“真实的言语任务”。“真实的言语任务”指真实的写作目的 (或者写作动机) 。写作应有真实的目的, 或交流思想, 或交流情感, 或交流信息, 而考试写作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尽可能地得到高分。

再次, 说说“真实的言语成果”。“真实的言语成果”是指作者与读者交流思想后的收获, 交流情感后的心灵变化, 交流信息后个人信息的增加。而考试写作的成果似乎只是一个分数。

综上所述, 我们要说的第一个悖论是:考试需要考生写出真实的作文, 但考试作文本身就有悖于“真实”。

二、“文体自选”中的悖论

开头讲到, 关于“真实的写作”有两个研究角度, 这两个角度对“真实”的内涵有各自的理解。李海林老师认为“真实的作文不是指写的内容的真实性, 而是指‘写作’这个行为的真实性”[4], 可谓高屋建瓴, 见解深刻, 但其中“真实的自我体验”一项也许应属于“写的内容的真实性”方面。许多研究者认为“写的内容的真实性”是“真实的写作”的内涵全部或之一。前者如胡辉、卢中华、宋丙之等, 认为所谓“真实”, 就是指作文中所有的信息, 包括取材、叙事、抒情等都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后者如廖圣河、赵成芹等, 认为“真实”包含的第一层意思就是“素材真实, 就是作文尽可能地展现生活中的真人真事”, 同时, 又强调“真实作文不等于纪实, 应允许考生对生活进行必要的加工、改造、补充或虚构”[5]。对“真实”的不同理解, 意味着不同批卷者在面对同一篇作文时可能作出是否真实的不同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之一是对考生所写文章“文体”的判断。

现在的话题作文基本上规定“文体不限”。作为批卷者, 拿到考生的作文时需要对考生写的文章到底是纪实文, 还是创作的文学作品有个判断。有些作文, 如果批卷者把它当做纪实文看, 而不是当作文学作品看, 那么就会大大地冤枉作者。比如2005年的一篇差一点被评为不及格的高考作文《敢小瞧老娘我吗?》, 文中的“我”应当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人物, 如果我们把“我”当作者看, 认为作者在三年时间里多次跟男生上过床, 到广州打过工, 两次给老板当过“二奶”, 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考生明明写的是小说, 阅卷老师偏偏按纪实文解读;考生用了反讽手法, 阅卷老师偏偏认为这是考生自己的思想”[6], 这难道还不错吗?“艺术真实并不要求艺术拘泥于个别事实, 而是指艺术品要包含真的理性内容, 即是艺术品要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人类的理想和愿望以及人生的意趣与真谛。”[7]文学创作鼓励作者发挥想象力, 允许虚构。赫兹里特认为:“诗严格地说是想象的语言;想象是这样一种机能, 它不按照事物本相表现事物, 而是按照其他的思想情绪把事物糅成无穷的不同形态和力量的综合来表现它们。这种语言并不因为与事实有出入, 而不忠于自然;如果它能传达出事物在激情的影响下在心灵产生的印象, 它就是更忠实和自然的语言了。”[8]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 这已是常识。既然诗人、作家可以虚构, 那么考生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况且新课标“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 让学生“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 “学写小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如果命题规定考生写一篇记叙文, 那么就要清楚叙事类散文和小说都属于记叙文。因为,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按照表达方式分类的, 而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是按照文体功能分类的。如果我们判断考生的作文是篇小说, 那么不管他所写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没有, 只要其作文内在的情感逻辑能自圆其说, 具有情感的真实性、想象的真实性, 那么它应属一篇“真实”的作文。

“文体不限”给批卷者判断考生所写文章的文体属性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批卷者在判断考生作文文体上的困难, 也许像1998年全国高考卷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或《战胜脆弱》) 明确要求“举出实例”, “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或像某个地方某年中考作文题明确规定“必须写亲身经历的事”, 或者在试卷的一个角落留个空格, 让考生注明自己所写的文体, 或者其他方法。

不管怎样, 就考试作文“文体不限”的要求来说, 对于“真实的写作”存在着一个悖论:有的作文当纪实文看则假, 当文学作品看则真。

三、“真实”中的悖论

在“心灵的选择”时必须选择善;在讲到“诚信”时, 必须选择崇尚诚信;有脆弱必须战胜之, 绝不能倒下, 一蹶不振。这些题目, 考生都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当代社会假话、假新闻、假药、假论文、假货充斥, 而一个省几十万考生, 一般说来, 多多少少有不善的人、不讲诚信的人、脆弱的人, 而如果所有考生都说自己是善的、诚信的、坚强的, 那么我们教育者是不是就可以欢呼庆贺了呢?而如果出现一个考生自认自己是“不讲诚信”的, 批卷者必将给他的作文打低分, 严重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我们谁都不相信考生一走进考场就都成好人了, 都讲诚信了, 都能战胜脆弱了, 谁都不相信“考试”成了“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 可是我们谁都不会容忍那么一两个说出真话的考生。是我们在逼着考生说谎吗?是不是我们口上说要他们写真实的作文, 而行动上却在打击考生写真实的作文?

“谈读书”, 考生在考场作文中可能写读书的好处N条, 读书作用无穷大, 可是一出考场可能就把课本、练习、试卷都烧了, 庆贺终于“解放”了。但如果考生在考试时, 写读书无用论、读书枯燥论、读书误人论, 你作为批卷者, 会打几分?“真实的写作”需要面对的不只是考生, 还有我们教师。我们真的做好接受“真实的写作”的准备了吗?我们有条件, 有能力, 有胸襟接受考生的真实写作吗?

另外, 有学者从伦理学角度否定了写作做到“完全真实”的可能性, 指出, “由于‘角色’的限制, 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出来的都大约不会是他内心的完全‘真实’的想法, 而他内心的‘完全真实’的想法又是永远也不会给任何一个人吐露无遗的。”[9]在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同时, 他强调“必须对学生在表达‘自由意志’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加以有效的引导”。[10]可见, 从写作内容角度提倡写“真实的作文”是片面的, 它不是包治百病的药, 只是治病之药的一种, 需要搭配其他药品一起使用才好。凡美必真, 而真未必美, 也未必善。如果只是一味地倡导“真”, 使考生误认为凡是真的, 就是美的、善的, 那也可能会使考生走错方向。

我们要说的第三个悖论是:教育者表面上要求考生写出真实的作文, 某处程度上又在打击考生写出真实的作文;“真实的写作”的要求中本身就有不真实的成分。

“真实的写作”中的悖论 第11篇

目前,关于“真实的写作”有两个研究角度,一个是从写作行为的真实性角度研究,比如李海林老师的《论真实的写作》,另一个是从写作内容的真实性角度研究,这是大部分该题目研究者所选择的角度。应该说两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应用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时候,我们碰到了许多难题,产生了一些困惑,细细思之,发现“真实的写作”中存在着悖论,殊难解决,在此提出,求教于方家。

有必要说明的是,平时的作文训练跟考场作文比,要求相对宽松一点,“真实”的程度可能大点。本文要论述的“真实的写作”中的悖论仅指考场作文的写作。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考试是指挥棒,考场作文的写法指引着平时写作训练的大方向;二是因为考场作文作用特殊,与考生的利益关系密切,攻破了这一点,其他写作的真实性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一、“言语环境”中的悖论

李海林老师在《论真实的作文》一文讲到,所谓“真实的作文”是指考生写作要有真实的言语环境、真实的言语任务和真实的言语成果。我们认为,对于考场中的考生来说,真实的言语任务就是向批卷教师“天才”,尽可能得到一个高分;真实的言语成果就是得到一个分数;真实的言语环境就是考试。如果我们的说法成立,那么在考场中,这三者都具有了双重性。

首先,从“真实的言语环境”说起。什么是“真实作文”的言语环境呢?李海林老师认为指的是真实的对象、真实的情境和真实的自我体验。下面,分别就这三个方面的双重性进行分析。

第一,考场作文“真实的对象”应该是批卷者,而作文题目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写作对象,尽管所暗示的写作对象是不明确的。因为选什么题目来写,本身就意味着有某种写作的需要,已选择了对象。所谓,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对象(读者)“制约着写作者所写文章的写作目的、文章主旨、选择材料、布局谋篇和运用语言等”。目而考场作文,题目是出卷者钦定的,考生不得不写给批卷者看。考生知道,给编辑部、给市长的一封信,不是真的给编辑、市长看的,而是只给批卷者看的。同时,考生也不指望自己的“大作”能面世,让广大读者或某种读者来阅读,但他必须装作像是写给广大读者或某种读者看的。考试题目本身就导致了考生写作对象的分裂。

第二,就“真实的情境”而言。考场中考生的“真实的情境”是为了考试取得高分,向批卷者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根据给定的题目写一篇作文。同时,作文题目又设计了一个情境。比如“心灵的选择”,为了写好这篇作文,你的“心灵”必须先“选择”离开考场,进入题目为你设计的(类似的)情境,在那个情境中你的所思、所感、所为,即使你从没登过雪山,此时也必须在想象中到了那里,面对垂死的他人,拷问自己的心灵。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指考生要进入作文题目设计的情境。考试虽然很紧张,但考生此刻必须放飞心灵,让心灵去旅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即使所命题目设计的情境非常贴近考生生活,但生活化的写作允许作者“查资料,搞调查,了解个体情况,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亲身体验”,而考试时,考生必须在特定的地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规定字数的文章。可见,考生真实所处的情境与他所要写的题目所要求的情境存在双重性。

第三,就“真实的自我体验”看。我们批评考生的作文“假”、“大”、“空”、“废”,批评考生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似乎没有写出自我真实、独特的体验。然而,从大的环境看,考生基本上在同样的时间起床,同样的时间吃饭,同样的时间上课,读同样的课本,完成基本相同的作业,考同样的题目,同样的时间放学,晚上同样要自修,同样的时间睡觉,周末、寒暑假同样要补课。我们希望这些过着“千人一面”生活的考生写出“千人千面”的作文是不是缺少现实基础,要求太高了点儿?而且,考生也知道写作文要讲创新,要别出心裁,要与众不同,于是,他们会认为写身边的生活恰恰容易造成与众“同样”,于是他们就开始“编”,各人思维不一样,所编的东西应该各有千秋吧。可悲的是,考生就是编也编得差不多。这种集体无意识,思维的模式化、僵化是怎么造成的呢?发人深思啊。当然,考生编的水平也有不同,有的一眼就能看穿,有的看不出“斧凿”痕迹。其实,很多时候,就单个考生作文看,批卷者基本上看不出他们的内容是编的。只有在许多考生编得都差不多时,批卷者才敢断定其中有一部分考生的作文肯定是编的,于是,可能有的批卷者就认为凡属“此”类的作文都是编的,不管它是否真的,全都一棍子打死。不管是考生真实写成“千人一面”也好,编成“千人一面”也好,我们都能看到考生“千人一面”的生活与考试“千人千面”的要求之间的错位。

其次,说说“真实的言语任务”。“真实的言语任务”指真实的写作目的(或者写作动机)。写作应有真实的目的,或交流思想,或交流情感,或交流信息,而考试写作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尽可能地得到高分。

再次,说说“真实的言语成果”。“真实的言语成果”是指作者与读者交流思想后的收获,交流情感后的心灵变化,交流信息后个人信息的增加。而考试写作的成果似乎只是一个分数。

综上所述,我们要说的第一个悖论是:考试需要考生写出真实的作文,但考试作文本身就有悖于“真实”。

二、“文体自选”中的悖论

开头讲到,关于“真实的写作”有两个研究角度,这两个角度对“真实”的内涵有各自的理解。李海林老师认为“真实的作文不是指写的内容的真实性,而是指‘写作这个行为的真实性”,可谓高屋建瓴,见解深刻,但其中“真实的自我体验”一项也许应属于“写的内容的真实性”方面。许多研究者认为“写的内容的真实性”是“真实的写作”的内涵全部或之一。前者如胡辉、卢中华、宋丙之等,认为所谓“真实”,就是指作文中所有的信息,包括取材、叙事、抒情等都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后者如廖圣河、赵成芹等,认为“真实”包含的第一层意思就是“素材真实,就是作文尽可能地展现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同时,又强调“真实作文不等于纪实,应允许考生对生活进行必要的加工、改造、补充或虚构”。对“真实”的不同理解,意味着不同批卷者在面对同一篇作文时可能作出是否真实的不同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之一是对考生所写文章“文体”的判断。

现在的话题作文基本上规定“文体不限”。作为批卷者,拿到考生的作文时需要对考生写-的文章到底是纪实文,还是创作的文学作品有个判断。有些作文,如果批卷者把它当做纪实文看,而不是当作文学作品看,那么就会大大地冤枉作者。比如2005年的一篇差一点被评为不及格的高考作文《敢小瞧老娘我吗?》,文中的“我”应当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人物,如果我们把“我”当作者看,认为作者在三年时间里多次跟男生上过床,到广州打过工,两次给老板当过“二奶”,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考生明明写的是小说,阅卷老师偏偏按纪实文解读;考生用了反讽手

法,阅卷老师偏偏认为这是考生自己的思想”目,这难道还不错吗?“艺术真实并不要求艺术拘泥于个别事实,而是指艺术品要包含真的理性内容,即是艺术品要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人类的理想和愿望以及人生的意趣与真谛。”文学创作鼓励作者发挥想象力,允许虚构。赫兹里特认为:“诗严格地说是想象的语言;想象是这样一种机能:它不按照事物本相表现事物,而是按照其他的思想情绪把事物糅成无穷的不同形态和力量的综合来表现它们。这种语言并不因为与事实有出入,而不忠于自然;如果它能传达出事物在激情的影响下在心灵产生的印象,它就是更忠实和自然的语言了。”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这已是常识。既然诗人、作家可以虚构,那么考生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况且新课标“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让学生“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学写小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如果命题规定考生写一篇记叙文,那么就要清楚叙事类散文和小说都属于记叙文。因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按照表达方式分类的,而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是按照文体功能分类的。如果我们判断考生的作文是篇小说,那么不管他所写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没有,只要其作文内在的情感逻辑能自圆其说,具有情感的真实性、想象的真实性,那么它应属一篇“真实”的作文。

“文体不限”给批卷者判断考生所写文章的文体属性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批卷者在判断考生作文文体上的困难,也许像1998年全国高考卷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或《战胜脆弱》)明确要求“举出实例”,“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或像某个地方某年中考作文题明确规定“必须写亲身经历的事”,或者在试卷的一个角落留个空格,让考生注明自己所写的文体,或者其他方法。

不管怎样,就考试作文“文体不限”的要求来说,对于“真实的写作”存在着一个悖论:有的作文当纪实文看则假,当文学作品看则真。

三、“真实”中的悖论

在“心灵的选择”时必须选择善;在讲到“诚信”时,必须选择崇尚诚信;有脆弱必须战胜之,绝不能倒下,一蹶不振6这些题目,考生都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当代社会假话、假新闻、假药、假论文、假货充斥,而一个省几十万考生,一般说来,多多少少有不善的人、不讲诚信的人、脆弱的人,而如果所有考生都说自己是善的、诚信的、坚强的,那么我们教育者是不是就可以欢呼庆贺了呢?而如果出现一个考生自认自己是“不讲诚信”的,批卷者必将给他的作文打低分,严重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我们谁都不相信考生一走进考场就都成好人了,都讲诚信了,都能战胜脆弱了,谁都不相信“考试”成了“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可是我们谁都不会容忍那么一两个说出真话的考生。是我们在逼着考生说谎吗?是不是我们口上说要他们写真实的作文,而行动上却在打击考生写真实的作文?

“谈读书”,考生在考场作文中可能写读书的好处N条,读书作用无穷大,可是一出考场可能就把课本、练习、试卷都烧了,庆贺终于“解放”了。但如果考生在考试时,写读书无用论、读书枯燥论、读书误人论,你作为批卷者,会打几分?“真实的写作”需要面对的不只是考生,还有我们教师。我们真的做好接受“真实的写作”的准备了吗?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胸襟接受考生的真实写作吗?

另外,有学者从伦理学角度否定了写作做到“完全真实”的可能性,指出,“由于‘角色的限制,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出来的都大约不会是他内心的完全‘真实的想法,而他内心的‘完全真实的想法又是永远也不会给任何一个人吐露无遗的。”在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同时,他强调“必须对学生在表达‘自由意志”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加以有效的引导”。可见,从写作内容角度提倡写“真实的作文”是片面的,它不是包治百病的药,只是治病之药的一种,需要搭配其他药品一起使用才好。凡美必真,而真未必美,也未必善。如果只是一味地倡导“真”,使考生误认为凡是真的,就是美的、善的,那也可能会使考生走错方向。

我们要说的第三个悖论是:教育者表面上要求考生写出真实的作文,某处程度上又在打击考生写出真实的作文;“真实的写作”的要求中本身就有不真实的成分。

真实写作 第12篇

一、论《女勇士》中的叙述策略

美国社会有掺杂着较多的混杂性, 通过美国华裔作家不一样的写作手法, 可以了解到美国的社会生活。汤亭亭的《女勇士》展现了她独特的写作思路。传统的西方叙述, 作者会通过线性结构使故事的顺序性显现, 通过网状结构来使故事的复杂性得到显现。但是, 汤亭亭《女勇士》的叙述策略, 打破了传统, 采用了一种较为特别的叙述方式。用自己的写作方式, 来给读者讲故事。讲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会有一些联系的。但是, 汤亭亭的笔下也并没有传统的叙述中国传说, 赋予了这些人物新生命、新故事, 突显了男性和女性的混杂性, 但同时也展现了女勇士的真诚、责任心以及勇敢。《女勇士》由《无名女子》、《白虎山学道》、《乡村医生》、《西宫门外》、《羌笛野曲》这五个情节混杂、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故事组成。东西方故事的混杂使汤婷婷的故事显得独特而均衡。汤亭亭没有依照过去的写作传统, 就自己的想法, 自由的在写自己的故事。

二、刍议《女勇士》中的写作手法

(一) 论《女勇士》中的写作手法

在《女勇士》中汤亭亭的写作手法是丰富的, 通过改变中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甚至是著作来体现自己的作品。将中国神话和西方故事相结合, 以达到写作的目的和思想。在《白虎山学道》中, 汤亭亭将花木兰和岳飞的故事创新, 花木兰的形象在《木兰辞》上进行了改变, 并加入了岳母刺字。传统的中国文化里,

花木兰是因为父亲年迈, 弟弟年幼, 所以男扮女装替父从军。因屡立战功, 而受到皇帝赏封, 最后花木兰拒绝皇帝赏封, 并返还家乡。但是在汤亭亭的改编后, 花木兰变成了为给乡人报仇雪恨和改变华裔移民对女孩的歧视, 跟随自鹭上山, 拜神仙学武, 然后参军。在军营中有夫君和小孩。在传统文化中, 《木兰辞》主要宣扬中国儒家孝道, 而在古代女性几乎是没有地位的。但在汤亭亭的写作手法中塑造了花木兰如男性一样的勇敢, 并且独立、真诚和责任感的女性形象, 呈现了女勇士的原型, 创造出全新的符合女性生存的理想情景。花木兰上山过程中插入了兔子。在中国文化中, 女神把自己变成了一只兔子, 纵身火堆来将受灾的人从饥荒中解救出来。在西方的《爱丽丝奇遇记》中, 正是兔子的引领, 开启了爱丽丝的奇幻冒险。由此, 读者能够感受到汤亭亭深受东西方文化影响, 集东西方文化于一身, 将东方神话与西方故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 混杂的写作方式反而成为了她的特点, 同时, 也体现了她作为华裔美国人的既相融合又特别的身份。

(二) 论《女勇士》中写作手法的争议性

虽然, 汤亭亭的《女勇士》写作手法十分独特, 且巧妙和均衡的将东西方故事混合在一起。但是, 此作品还是十分具有争议性的, 有部分评论家对汤亭亭的批评十分的尖锐。有评论家指出汤亭亭扭曲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以及神话。混合与改编中国神话去迎合外国故事,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还有部分的评论家觉得汤亭亭的写作手法是后现代的拼贴手法。认为汤亭亭将传统文化、神话、童话以及家史和历史混合成一体, 使传统的花木兰美国化。东方神话与西方童话的结合, 形成跨文化的作品, 展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与碰撞。针对评论家的批评, 汤亭亭认为他们不大理解神话是需要变化的, 如果没有用处就会被人遗忘。把神话带到大洋彼岸的人们成了美国人, 所以, 神话也成了美国神话。汤亭亭认为自己写的是新的美国的神话。通过汤亭亭的话, 评论家认为在《女勇士》中东方神话与西方故事完美的结合, 把花木兰的故事美国化反映了她想要融入美国主流文化的写作目的。

笔者认为, 汤亭亭之所以有如此独特的写作手法, 是因为她的父母都是中国人, 她的父母应该是受中国的传统教育的影响的一辈人。汤亭亭对中国的了解多半来自于父母给她讲述的故事、神话。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她自己的幻想。此外, 汤亭亭还有阅读过中国的四大名著、神话故事和英译本的诗集, 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本来就是拼凑的、模糊的。因此, 笔者觉得作者并非有意采取后现代拼贴手法。汤亭亭了解部分中国文化, 接受的是美国文化的教育, 因此, 她成长在中西文化的交融间, 她笔下所描写的也是她最真实的想法。

三、刍议《女勇士》中的真实性

关于《女勇士》, 争议最多的是此作品有没有从正面来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女勇士》是否代表华裔移民的想法。笔者认为, 美国读者和一些国外读者都是抱着新奇的态度在看《女勇士》, 在看这本书之前, 汤亭亭留下了一个中国女人与周围人的故事的预设。里面的情结、传统、观点是围绕中国人进行的。因此, 外国人对《女勇士》颇感兴趣。但是汤亭亭却从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在任何地方都说自己是美国人。汤亭亭在《美国评论家的文化误读》中公开说道 :“《女勇士》是一部美国作品。但是许多书评家没有看到它的美国性, 也没有看到我自身具有美国性这个事实。”从她的话中, 我们能够了解到, 汤亭亭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在批评中国文化。汤亭亭对中国的认识仅来于母亲的故事、中国名著以及一些影片。对中国文化根本无法真正深入和了解。所以, 汤亭亭在作品中展现的华裔移民的生存情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弊端, 大多是缺乏真实性的。因此, 《女勇士》给外国读者产生了很多的误导, 让外国人误认为其故事是中国人和华裔美国人历史的真实描写。

汤亭亭的《女勇士》却以非虚构性作品获得很多奖项, 在国外影响较大。因此, 笔者十分赞同一些评论家认为汤亭亭用有限甚至是错误的中国传统编书为了满足外国人的猎奇心理。汤亭亭在《女勇士》中不仅扭曲了中国传统文化, 还故意夸张了中国妇女在父权夫权制度下遭受压迫的情形, 误导着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象, 严重践踏了中华文明。《女勇士》充斥着华人移民的诡异、粗鲁、愚昧。汤亭亭的作品里把华人形容的迷信、专制、奇怪, 把美国形容的平等、文明、自由、科学, 因此更是拉大了反差, 不具真实性。

但是, 也有读者认为汤亭亭没有义务顾及读者的感受, 读者的文化背景、成长经历和理解程度本来就不一样, 理所当然会有各种反映。有些评论者比较激动, 将此作品变为个人经验和集体历史的区别, 个人思想与群体意识的差距。觉得汤亭亭有权利按自己的思维模式来写作, 描绘人们不一定认同的现实, 认为汤亭亭是在展现一个独特的自己。虽然, 我们不要求作家非得跟从群体的意识, 但是, 作家应该对自己所写的作品承担责任。作为一名作家, 应该帮助别人去了解人类的自身社会。但是, 汤亭亭所认为的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在实际上, 她的作品与现实差别是十分大的, 更不存在什么全面之说。

结束语

笔者认为, 汤亭亭的独特写作手法, 客观来讲, 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在于作品构想有新意, 内容有意思, 让整个作品更丰富。汤亭亭《女勇士》的写作手法虽然架起了中西方融合的桥梁。但不好的一面则在于, 整个作品让读者有很多的疑惑, 分不清故事的真实性, 显得较为琐碎。其书指涉性很强, 其写作手法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写实有很大争议性。

摘要:汤亭亭是当代美国的著名华裔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女勇士》反映了华裔美国女性的生活现实。但是, 汤亭亭《女勇士》的写作手法和是真实性都存在很大的争议性。通过对《女勇士》的详细分析, 笔者就写作手法和真实性的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汤亭亭,《女勇士》,写作手法,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陈浩婷, 李卡娜, 张凤明等.不一样的性格, 不一样的人生——对《女勇士》三位女性的人物性格新解读[J].青年文学家, 2014, (3) :42-42.

[2]史蓓蕾.《女勇士》中的女性话语分析[J].文学教育 (上) , 2013, (11) :116-117.

[3]王群.美国华裔的出路所在——论《女勇士》中的叙述策略[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3, (9) :72-72.

[4]杜鹰.文化霸权下的华裔女性写作——以《女勇士》为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4) :92-96.

上一篇:应变分析能力下一篇:语文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