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阅读范文

2024-05-25

引导阅读范文(精选12篇)

引导阅读 第1篇

一.激发兴趣, 指导学法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驱力, 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心里成分。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时, 必须与其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相联系, 必须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去巧设具有引导性的问题, 营造一种读书氛围, 进行阅读情趣的激发, 将其求知欲引发出来, 使他们产生非读不可的急切心里。有了这种氛围, 学生读书才会全身心地投入, 才会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改进语文教学, 从单纯研究教师的教法, 发展到研究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学法, 是新课改的一大进步。它不仅仅使学生得到“金子”, 而且要学生学到终身受益的“点金术”。因此, 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应注意方法指导, 诸如精读、略读的方法, 圈、点、勾、批、注的方法, 关键字词置换对比的方法, 以及分析、概括的方法等等;还应多运用“发现法”, 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勤于思考, 发现问题, 善于质疑, 以使读有所得, 学有所获, 提高自学能力, 养成自学习惯。

二.排除障碍, 做好铺垫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爱好等种种差异, 教师指导阅读, 则应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分层设计目标, 分层提出要求, 以使每个学生通过自我努力取得愉悦。另外, 有些课文写作的时代比较久远,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狱中联欢》等, 学生不了解写作背景, 很难读懂, 因此, 教师应先给予必要的介绍和讲解引导, 对其难点作些疏导, 以利于学生能“知人论世”, 理解内容, 把握情感。对有的文章也可以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来疏导难点, 如《迷人的张家界》等, 为学生顺利学习排除障碍, 做好铺垫。

三.设计练习, 以做到读

由于知识积累、阅读方法、理解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有一部分学生面对新课文不知如何去读, 不知从什么角度去思考, 常常抓不住重点, 理不清关键, 从而导致阅读效率低下。因此, 要把培养自读能力目标明确化、具体化, 通常的做法就是设计一些自读练习题, 让学生边读边做, 撷词品句, 领略课文的内容美和形式美;既把它当作自读的引导, 又把它看做检测效果的尺码, 教师也可依据它来了解学生的自读情况, 作出相应的点拨指导。设计的题型要多样化, 有选择性, 要有利于学生自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如《开国大典》一课的练习设计: (1) 快速自读课文, 然后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 再按顺序写下来; (2) 默读第二自然段, 画出天安门广场示意图; (3) 文中哪句话使你内心振奋, 为什么? (4) 文中词语丰富, 自选摘抄积累。这样以做到读, 以练带讲, 使学生读有所依, 读有目标, 便于掌握读法, 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引导学生阅读 第2篇

我们知道,阅读对语文的学习很是重要,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不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更不重视读书,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读物。尤其是等他们分科以后的理科班的学生,整天是数理化,学语文的时间很少,我们老师看到这种现象很是着急,但又不能听之任之,所以只得自己想办法让他们主动去读书。我觉得读书是一个兴趣问题,要想使学生喜欢读书,关键是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采用过一下几种方法:

一、影视导读法

就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的播放相关的影片资料,用鲜活、生动、形象的影片资料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记得在第四册 讲授小说单元时,配合教材,我播放了《祝福》《陈换成上城》《红楼梦.》《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影片,看了这些直观的东西,学生的阅读热情很高,认真阅读课本,课堂上积极讨论发言,我顺势给学生布置了课外的阅读作业。让他们读读鲁迅的其他小说,读《雷雨》的其他章节等,学生完成的很好。

二、故事导读法

就是在授课时,讲故事但只讲开头。促使学生自己主动通过读书了解之后的情节。在讲《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时,我给学生讲了其他章节的几个故事,讲到关键处戛然而止,同学们正在兴头上,他们就会自己去图书馆借阅的。记得那一周几乎成了三国周,同学们课下也相互探讨。还有讲《柳毅传》时也采用了这个办法,阅读的效果不错。

三、自备图书法

就是我把自己的图书杂志拿给同学们,要求他们去看。我先是把自己的一些杂志像《读者》《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意林》等等十几本书一次性放在教室。同学们便会你一本我一本的拿来看,看到同学的兴致很高。于是,我又组织同学们举行了“一人一本”献书法,就是每人从家里拿来一本课外读物(内容不限,但要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收集上来统一编号后找专人负责管理,把这些图书作为班级阅读资料库,大家可以互相借阅。这样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很高。当然不能白看,我要求每周同学们写出上千字的读书笔记。这个办法效果很好。

通过想各种办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慢慢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在读书方面有一定积淀以后,对于他们形成独立思想、形成个人见解,作用是非常大的。

课外阅读 重在引导 第3篇

一、课外阅读的形式

课外阅读指导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常见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 结合课文教学进行

叶圣陶说:“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结合课文教学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是大量的经常性工作,结合得好就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最佳效果。例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可指导学生了解古典名著《水浒》的特点,作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经过对集体创作的再加工,出色地塑造了宋江、鲁达、李逵等到众多英雄形象,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历史规律。故事完整,情节紧张,细节描写真实、细腻、语言口语化、个性化,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水浒》全书时,对作品的主题思想、语言艺术就比较容易把握。

2. 每周安排固定课时指导

每周划出一、二节课,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在指定的时间里,可把学生带到图书馆阅览室边指导边阅读,或先上指导课再带学生去阅览室翻阅摘抄资料,也可组织专题报告会、讨论会;或让学生自由阅读等。这种阅读形式,能适应学生的个性爱好,阅读习惯容易养成,因此深受欢迎,但要加强指导的计划性,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3.开设选修课

在一些师资、设备条件较好的学校,可开设课外阅读选修课,有目的、有计划地介绍阅读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语文工具书的使用,当代文学动态等。开设选修课,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语文修养,要选编合适的教材或讲义,也可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讲课。

4.组织课外阅读兴趣小组

组织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是普遍推行的一种形式。可按阅读兴趣自由组合,也可按家庭住址分地段组合。阅读内容可以统一推荐和自由选择相结合。这种活动应明确要求,具体安排,加强检查,关键在于做好小组长等骨干的培训和指导的工作。

二、 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还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要求和个人习惯选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掌握最佳的阅读方法对于提高阅读效益,培养学生专注、刻苦、顽强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阅读的方法教师亦应予以指导。

1.指导精讀

精读就是咬文嚼字,由表及里精思熟读。元代人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续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 首先,要扫清文字障碍,所谓“字求其训”;其次,弄清句段含义,所谓“句索其旨”;第三,领会全文中心,所谓“通解章意”。其实字词句篇是一个整体,分三步阅读,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截然分开。精读要从部分到整体,由整体到部分,反复研读,领悟精义。

2.指导速读

精读的目的是学习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今后工作和深造奠定基础;速读的目的是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或者是为了深入研究读写问题翻检资料。

当前国外也很重视速读。速读法对于大量地接收信息、获取知识和加快发展智力都有巨大作用。法国语文教育家丹·考斯特认为,以口语为媒介的间接阅读法速度比较慢,他提倡直接阅读法,不以口语为媒介,而由书面文字直映脑海,采取整体认识的方法,速度较快。客观存在不以单个的字词短语为单位顺序读,而是一下子读完复杂长句、整段、整篇文章,了解主要内容。

3. 指导写读书笔记

古人读书“手不停批”,“手自笔录”。写读书笔记是从事各种工作和治学科研的基本功。读书笔记有多种形式,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笔记方式。

(1)批注。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按照徐特立老师“不动笔墨不看书”的教导,在《伦理学原理》这本书上作的批注达12100多字。

(2)摘抄。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及全篇原文摘抄下来,以备学习工作研究之需。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认为自己的书也要摘抄,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立法。每抄一遍,记忆就更加巩固,理解加深,从而激发创造。鲁迅的《小说旧闻钞》就是他“废寝辍食,锐意穷搜”,汇编成集的。

(3)札记。札记是读过书以后写下来的心得、体会、感想、意见等。札记要紧扣原文,不随意曲解作者的观点;要用自己的话来写,有实感真情;要联系个人和社会的实际,有现实意义。

(4)做卡片。读书笔记有本式和卡片式卡片两种方式。卡片式是记活页笔记,比本式更便于查找,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做卡片要注明资料来源、书刊名、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等,要按题分类,并标上导片,便于翻检,还要定期复习、整理,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4.及时检查,评比课外阅读的成绩

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切实完成课外阅读计划,并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评比,其形式多样:

(1)调查统计阅读篇目、字数、笔记、卡片等。

(2)举行阅读竞赛、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

(3)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把课外阅读的成绩作为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档案。

(4)检查评比要以正面鼓励为主,积极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不断改进阅读方法,注重提高阅读的能力。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语文教学活动中占首要地位,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吸取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

引导学生个性阅读鉴赏 第4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 不断充实精神生活, 完善自我人格, 提升人生境界, 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要求, 要求学生每学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 (五部以上) 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认真进行阅读鉴赏教学就是要把握理解、鉴赏、触发。理解有两方面, 一个是关于词句的, 一个是关于全文的。在理解基础上的就是鉴赏, 揣摩文中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意义。要求学生把我放入作品中, 两相比较, 并能冷静地思考。夏丏尊先生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中说:“诗要反复的吟, 词要低徊的诵, 文要周回的默读, 小说要耐心的看。”引导学生注意用自己的体验去欣赏作品。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就是触发, 有作品感悟到其他的内容, 让学生从作品出发, 又从作品跳出来, 有属于学生自己的心得体会。阅读中, 理解是基础, 鉴赏是提高, 触发则是升华。理解的深度, 鉴赏的水平, 触发的丰富程度, 应作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检验学生阅读能力强弱的具体标准。在这种前提下, 我是这样进行阅读鉴赏教学的:

首先是倡导个性质疑阅读

阅读鉴赏教学中学生的个性质疑, 是一种有意识的发问、探究的心理状态。个性质疑在阅读鉴赏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该努力把学生从琐碎的、不切合实际的习题中解放出来, 使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主动发现, 主动探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阅读鉴赏教学应倡导学生个性质疑, 对学生的个性质疑及时点拨。学生的个性质疑可能是幼稚的或是钻牛角尖的, 甚至是错误的。如学习《故都的秋》一文时, 有位同学提出, 郁达夫为什么认为秋是悲凉的, 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秋却是“万类霜天竞自由”?我引导学生联系两位作者的身份、所处的社会环境、写作的时代背景去讨论, 其他同学站出来展开了生与生、生与师的平等互动讨论交流, 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学生主动地对老师设问、对教材内容、对编者的意图发表自己的看法, 与文本中的作者或文本作品中的人物对话, 提出疑问, 通过老师的引导, 学生的讨论、交流, 解决了疑问, 获取了知识。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质疑技巧, 质疑能力就会大大加强, 对文章的体验也随之加深。质疑不是终结, 学生的思维随着质疑——释疑——再质疑——再释疑, 语文能力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

其次是诱导个性情感阅读

古人说:“诗言志, 词言情。”其实, 不管是古诗词, 还是现代文, 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要使学生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 就必须诱导情感因素的激发。阅读鉴赏教学应以情感去诱导个性情感。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 我采用对话式教学, 让学生读课文, 谈海伦·凯勒是怎样度过三天, 让学生视线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 让部分学生用布蒙住双眼从教室外走进教室, 走到自己的座位处, 感受失去光明的感觉, 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课文中的内容, 让学生当老师, 讲解读本中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 让学生与学生对话, 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 让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进行交流, 串起课文内容, 串起了学生丰富的读、说、议、写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对话交流, 老师精要地给予点评, 自己设问, 讨论交流、解答疑难问题, 形成了动人心弦的课堂交流。讨论交流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被动的听老师的指令、听老师的讲解的被动者, 而是学习的主人, 具有高度的个性的自主性。

再次是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阅读

阅读鉴赏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章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 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到陌生。学生对这类文章的阅读体验就会停留于表面, 甚至发生偏差。在阅读教学中就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阅读, 学生只有了解了生活, 才会理解文章, 因为文章源自生活的。如在《故都之秋》的教学中, 我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故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将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故都, 让学生去感受故都的“清、静、悲凉”人文底蕴。学生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走进文本, 用清、静、悲凉的恬静洗涤内心的浮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信息处理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息无处不在。在这样的现实下, 只有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才能较好地立足于日趋激烈的竞争社会。语文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生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讲, 也就是语文信息, 多且杂。学生读书写文章, 实质上就是一个信息的处理过程。这种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了, 语文能力才会水涨船高。同时, 在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社会中, 知识也被认为是一种信息。从教学的角度来看, 教学的过程就是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增值。学生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对信息进行收集、辨别、储存、运用, 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网络提供了各种资源, 能快捷地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现代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 为情感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自然是水到渠成。在教学中, 如能够将网络资源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并在处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处处皆语文, 增长见识和才干。

如在学习卡夫卡的《骑桶者》一文, “如何理解小说的主旨”这一问题, 学生们讨论, 甚至辩论, 见仁见智。有的学生认为小说主旨是多义的, 主要是透视“周围人”的冷漠, 要学会与人沟通。有的学生认为小说的主题是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篇小说延续了卡夫卡小说的一贯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有的学生认为这篇小说运用了对比、象征、夸张等一系列表现手法, 特别是“我”骑着煤桶去讨煤这一情节的安排, 看似虚假荒诞, 却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有的学生认为空桶是匮乏、冀求的象征, 正是在艺术的空桶的飞翔中, 我们见识了生活的沉重, 将生活的沉重用文学的轻逸来表现, 是以“轻”表达本质的“重”, 表面的不真实写出了文学的真实, 这也是作为西方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卡夫卡惯用的技法。有一位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到一些知识, 引用意大利作家安贝托·艾柯的话语结束讨论:“当我们踏进小说林的时候……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例如狼会说话的事实。”

针对“小说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 其内在的含义是什么?”这一问题, 学生认为最后一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 暗示主人公理想的彻底破灭, 对现实世界的畏惧和彻底弃绝。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冷峻的幽默色彩, 耐人寻味。老师、学生平等交流后理解深化了。

引导阅读的快乐 第5篇

——评《不一样的卡梅拉》

南海实验小学包柳燕

很喜欢绘本,也接触过许多,如《月亮生日快乐》、《爷爷总是有办法》等等,所以,也对陈娜老师的那堂指导课印象深刻。

陈老师这堂课介绍的是《不一样的卡梅拉》。这是一套系列丛书,讲的是母鸡卡梅拉和她的儿女们卡梅利多和卡门的历险故事。卡梅拉家族里的每个人都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敢于幻想,更敢于去尝试别人不敢想的事情。书中充满了惊险的情节和法式的幽默。当然,也不乏那些捧着肚子哈哈大笑的段子。

这堂课,陈老师主要介绍的是其中一本——《我想去看海》。陈老师先出示几本大家熟悉的绘本,让大家知道这一类书的统称——绘本,这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组成的故事。接着,老师拿出了那本《我想去看海》。看得出,那本有了精美封面的书一拿出来,就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眼球。陈老师趁机进行想象性的猜测:卡梅拉是怎样的人?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大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陈老师补完课题:不一样的卡梅拉。再进行第二轮的猜测:卡梅拉有什么不同?小朋友的猜测也有意思了:会运动、会说话、会飞、会下金蛋、会下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蛋„„看到孩子们兴趣盎然,陈老师出示了群鸡下蛋的图片,让孩子们找一找,哪一个是卡梅拉——这个环节的设计真是巧妙,一是回顾刚才的内容,进一步理解不一样;二是引导学生看图,根据卡梅拉的特点,能够找出来。果然,聪明的孩子找到了卡梅拉,那个不想下蛋的小家伙。

根据故事的情节,卡梅拉不愿意下蛋,它想去看海。老师没有直接出示,而是问题引路:如果你是卡梅拉,你会干什么?小朋友的回答五花八门:探险、开车、散步、去游乐园玩、秋游„„“卡梅拉想去看海!”老师不紧不慢,出示了课题:我想去看海!于是,文中有一次想象开始了:小朋友们,卡梅拉会怎么样?她会在海边干什么?这下,孩子们开始了想象。在此基础上,老师出示了图片——卡梅拉遇见了大航海家哥伦布,于是——卡梅拉为了保全自己,下蛋了:你们想象一下,卡梅拉怎么下蛋?用了哪些方法?这又让大家兴趣盎然。

最后,陈老师带着大家认识了作者与画着:克里斯提昂兄弟,有推荐了这套精彩的绘本,并带着认识了卡梅拉、皮迪克、卡梅利多等等人物。课堂中,孩子

故事引导,快乐阅读 第6篇

关键词:快乐阅读;故事引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快乐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文学修养、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升。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其年龄和心理特点,加上课外活动的诱惑,很难静下心进行书面文字的阅读。本文将故事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利用故事的情境性、趣味性和教育性来引导学生上好阅读课。

一、老师读故事

曾有人做过实验,对同样的内容,人们读、写、听的记忆力分别是10%、20%和30%。对于读写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听故事无疑是更好的阅读教学引导方法了。以《格林童话》引导阅读的教学为例,课堂上,老师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呀?”讲故事突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流程,小学生更乐于在故事的王国里徜徉,纷纷回答想听。老师:“这个故事叫《跳破的舞鞋》,大家想一想舞鞋怎么会跳破呢?”大家天马行空地乱说了一通,“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好丰富啊,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揭秘!”老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在讲到故事中的转折点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如讲到士兵第一天就发现了公主们的秘密,却在第二天依旧装作若无其事,小学生着急了,“三天期限就要到了,国王会把他砍头的,他为什么还不赶紧说明白啊?”老师道:“第三天可不一样了,你们猜猜士兵做了什么?”老师在学生猜想后,再说:“他把舞会上的酒杯和树林里的一截树枝呈给了国王,大家说说他为什么要把这两样东西给国王呢?”引导学生去思考原因,明白故事创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回过头来问问学生,“如果让你给故事起题目,起什么题目好呢?”学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题目,如《公主与士兵》,但这时个别学生就提出异议:这个题目说不到公主半夜参加舞会啊!大家在对题目的讨论中提高了对阅读中题目的重视,在老师的总结下大家也会知道如何更好地起题目。学生在听故事中,结合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讲述和提问,对故事的发展有更明确的了解,在全班学生共同回答问题的情境下,大家思考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对从故事中学到的文章内容等有了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二、师生互动,学生分享故事

“大家听完了《格林童话》里这个《跳破的舞鞋》,觉得《格林童话》好不好?”学生高兴地说,“老师再讲一个故事吧!”“再讲一个故事可以啊,不过这次老师也想坐在下面听故事,那你们来讲故事好不好?大家了解《小红帽》和《灰姑娘》的故事吗?或者谁还有更多的故事跟大家分享呢?”

“大家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么讲故事的,大家可以模仿老师,把故事重新呈现给大家。”当然,小学生如果实在想不起来还有哪些故事或者忘了故事情节,老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不同的纸质版故事,下发给学生,请学生做好准备。学生可以一个人讲故事,其他人来配合表演,大家进行一个讲故事比赛。在听故事的高涨气氛下,请学生上台讲故事,首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其次可以让学生在讲故事中回顾自己曾经看过的故事,对脑海中的故事进行逻辑整理和语言表达,实际上是将阅读纸面文字的故事转变为再次阅读脑海中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在浅阅读的基础上对故事的发展变化和描述方法进行细致的回顾和理解,用听故事、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阅读课堂中,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把故事拓展、再生

故事的阅读教学作用,还表现在老师通过启发学生,引起学生思考,使他们自己来分析人物特点,领悟其中的道理,进而达到阅读教学更高层次的目标,即训练学生对故事进行拓展和再生的创造力。

“大家印象中的猪八戒是什么样的呢?”《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早已被搬到了电视屏幕上,抛开现在流行的《熊出没》等动画片,小学生对《西游记》拥有浓厚的兴趣,对其中的故事情节也有大概的印象,但是学生并没有主动思考过师徒四人的特点,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学生对《西游记》的了解和兴趣,通过和学生共同回忆故事情节,启发学生从细节着手分析一下这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在和老师的探讨中,课堂气氛热烈,对故事是如何呈现人物特点的表达技巧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邀请学生根据总结的人物性格特征和学到的表现方法,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小组形式来编一个师徒四人之间的故事,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对故事的创造力。

这样有趣的课堂形式,通过师生互动的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自己编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学生对故事中表达方法、人物呈现、故事发展、道德观等的学习和塑造,在快乐阅读中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范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故事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如何引导学生踏实阅读 第7篇

尽管许多人都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 但阅读的现状却并不让人乐观, 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是信马由缰, 漫无边际, 毫无目标可言, 白白浪费了学生的大好时光;或是导之无法, 引之不当, 读而不读, 读而未读, 致使阅读的效果大打折扣……那么, 在课堂中阅读应该怎样踏实有效地开展, 才可以避免这些现象呢?

一、目标要明确:牢牢掌握每一学段的目标与要求

不能说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没有目标可言, 只是我们没有对其细化, 没有将其真正落到实处, 并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一般说来, 小学生的阅读分三个阶段:低年级的阅读, 中年级的阅读和高年级的阅读, 每一学段都有不同的相互衔接的阅读训练目标, 呈螺旋上升式。作为教师, 应该熟知这些目标并解读到位, 做到心中有数。

二、计划应周详:扎实考虑每一步的衔接与过渡

阅读不仅要有短期的目标, 更需要有长远的考虑, 而且要有计划, 有步骤, 有措施, 有衔接与过渡, 不可以眉毛胡子一把抓, 无所轻重。制订计划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生理的和心理的因素) , 要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古人的教训不可不铭记, “不怕慢就怕站”, 俗话也是饱含哲理的。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有大的阶段目标, 或者小的课时目标, 而疏忽每一步的衔接工作, 致使每一步不能环环相扣, 对学生稳步扎实的提升不利。因而我们制订计划, 不可不考虑如何进行有效的过渡。

三、方法需得当:切实引导每一次的训练与积累

方法得当, 事半功倍, 方法欠妥, 事倍功半。阅读不可忽视引导的方法, 这是实现阅读飞跃的前提, 是教师课堂智慧的迸发, 是阅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每一次阅读, 都要切实做好引导工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阅读才有望发挥最大效应。

有这样一个人, 他是著名的古吟派诗人, 为了琢磨一句诗, 竟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他就是———贾岛。

是他, 当危险突然而至时, 毫不惊慌, 从容地“指挥着, 控制着, 领导着”;是他, 不顾自己的安危, 面对死亡, 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是他, “屹立在舰桥上, 一个手势也没有做, 一句话也没有说, 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这是他最后的亮相, 也是他留给世人最美丽的印象, 你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船长”。

着眼一点渲染, 由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地方入手, 让学生怀着一种激情进入文本, 必然为阅读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而且始终能够对阅读抱有一种激情, 有一种阅读的冲动。

2. 培养阅读习惯。

知识的快速累积, 科技的突飞猛进, 都使得“死记硬背”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 取而代之的是将资料的搜集、整合、应用与创新能力整合起来, 只有善于学习并终身学习的人, 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而这种能力的形成, 必须借助从小所培养的阅读习惯。一个人不会阅读, 不去阅读, 他将无法在未来社会立足。很多的阅读习惯都要在平时一点一滴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养成。比如, 自主阅读, 耐心阅读, 制作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 圈画, 批注……

3. 引导深入。

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如《您好, 老师!》一文, 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 就可以让学生触摸文本, 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 而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那些和老师相处的岁月中的点点滴滴) 揣摩和体会关键字词, 如“春蚕”“朝霞”“甘露”等词语的含义, 进一步实现从感知语言形象到感悟诗意和作者情感的跨越。

在教学中,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在朗读和分析中感悟, 而非走过场, 不流于形式, 将每一步训练落在实处, 逐步深入, 达成目标。

4. 着意积累之功。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积累, 在阅读中注重积累, 注重习惯的培养, 必然带来诸多的益处。这种积累是阅读的积累, 看似点点滴滴, 但每一步都在潜移默化中为提升做准备。

怎样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第8篇

一、依据年龄特点,选择阅读书籍

1. 选择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书。

例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小熊维尼》等,这些经过读者多年筛选得以留存下来的好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也喜欢读,这样的书就应该选取。

2.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书。

所选书籍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那些拟人化、比喻性、趣味性比较强的书籍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在买书时,家长还要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点,从而买到孩子喜欢的书。

二、结合学生喜好,引导学生阅读

在引导学生阅读四大名著时,我们可以把趣味性浓厚、接触次数较多的《西游记》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阅读。考虑到纯文字的版本可能无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选择带有插图的版本,让学生边欣赏插图边阅读文章。这样,当他们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看完后,我们就可以推荐另一本书,并特别指出这本书的观赏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自然而然养成阅读习惯。

三、创建良好氛围,组织亲子活动

父母和子女一起诵读经典,能增加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父母与孩子一起在书中感受世间的人情冷暖和万千气象,亲子间便有了共同的经历、认知和话题。书开启了亲子间的对话,而对话又带来了彼此间更深层次的了解。父母与子女共读的过程愉快且具有开放性,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且能享受到爱的过程,如此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加深孩子对经典的理解。

四、坚持听的熏陶,提升阅读能力

学生看文章看到的都是刻板的、静态的文字,时间长了,不但会产生视觉疲劳,而且会减弱阅读兴趣。听文章,尤其是听配有背景音乐的文章,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浓。配有优美音乐的文章,会把学生带到故事的情节中,即使是比较难懂的哲理,通过优美的诵读声,也会起到深入浅出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家长可以给孩子配备一些诵读经典文章的磁带,或者下载一些配乐朗诵,让孩子不定时地去听,这能大大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不断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五、结交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团体

学生诵读经典,不仅可以达到开发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人格和学习语言的目的,使学生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礼、善良聪慧、乐观坚定,还有利于学生记忆力的增强。结合教学的经验,笔者发现,学生最爱的朗读方法是集体朗读,集体朗读的好处有:学生注意力集中;不认识的字可以跟别人读会;相互比较,爱放开声音朗读;可以延长朗读时间;形成一种集体意识。因此,给学生找一群爱阅读的小伙伴,组成一个诵读经典的小团体,对学生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很有帮助。

六、借助榜样力量,浓厚阅读兴趣

小孩子都爱得到别人的赞美,喜欢和别人竞争,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给他们选择一个喜欢阅读经典的榜样。这一榜样最好是获过奖的,或者是大家公认的好孩子,而且这一榜样最好是我们身边的人。先让学生了解这一榜样的阅读事迹和阅读成果,再给学生适量的阅读任务,让他完成阅读任务,用对照的方法表扬他们,让他们一步一步地向榜样看齐,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越来越浓。

七、参加公益活动,爱上阅读经典

社会公益活动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和公众的义务活动,是从小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良好途径,是培养学生养成文明和谐行为和大公无私精神的基础。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维护环境卫生,养护绿地,帮助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为灾区捐物献爱心,宣传卫生知识等等。把书本的知识和公益活动结合起来,使书本知识具体化、实践化,同时学生可以从中感到学习经典知识的好处,从而更加喜欢阅读经典。

引导阅读 第9篇

并行式发展:传统与现代阅读的发展趋势

1. 现代阅读蔚然成风

学生需要电子阅读吗?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电脑、手机等电子阅读设备正在迅速走入学校和家庭,也走进了学生的生活。随着物联网的迅猛发展,整个世界已结成一个信息的网络,学生也被“网罗”其中,电子阅读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2. 传统阅读无法取代

书本,作为一种物质的实际存在,所具有的某些方面的优点是电子书无法取代的。电子阅读不可能消弱带有“笔墨书香”的纸质阅读对阅读者在人品、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巨大而又难以言传的熏陶和影响。因此,有着上千年悠久传承的纸质阅读,谁也无法断言它会消逝。

互补性特质:传统与现代阅读的利弊探讨

当前,国内外大部分专家对现代电子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各自利弊的探讨。

1. 现代阅读比传统阅读具有更高的吸引指数

美国阿克伦大学读写能力中心开展了一项研究项目,评测电子阅读对儿童产生的影响及父母对电子书的接受程度。调查发现,很多教育工作者把电子阅读看作一种很好的“助推手段”,他们认为电子阅读有利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对那些不爱读传统图书的孩子,效果更为显著。现代阅读的优势已在“可汗学院”中得到旁证:电子阅读(学习)比纸质阅读(学习)更具有吸引指数,并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晓芜则提出,利用信息化的科技成果,逐步改变应试教育的困境,建立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电子书就成了解决阅读条件受限等诸多困难的手段和途径[1]。

2. 传统阅读比现代阅读具有更高的绿色指数

在国内,沈阳师范大学秦旭芳教授认为,学生如果大量地使用电脑进行阅读,长期地接触电脑,会造成严重的电脑辐射、视力下降并形成鼠标手,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学生的睡眠时间,从而影响其学业成绩和行为[2]。而纸质阅读则相对“绿色”,对人体的影响较少。当然,从科技发展角度来讲,不断进步的技术可以逐渐减弱电子产品对儿童视力等身体机能的伤害。同时,国外一些教育学者也注意到,电子阅读器里的卡通人物和游戏形象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他们认为,保持对故事本身的注意力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方面非常重要[3]。

最优化原则:传统与现代阅读的兼容策略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在阅读中养成一种习惯,生成一种情调。电子阅读是辅助孩子学习和认知的一种手段,应和传统纸质阅读有效结合,相互补充,以期取得最优的效果。电脑等阅读设备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使其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同时学生更需要直接的感知和真实的交往,需要能慰藉精神的纸质阅读效果。因此,发挥两种阅读方式各自的优势,才能达到阅读应有的深度并让学生产生心灵的悸动。笔者认为,从学校教育教学角度来说,不管是教育学生如何阅读,还是教会学生掌握现代阅读工具,信息技术教师与语文教师应相互配合,使学生在传统阅读与现代阅读并行发展的交融中,实现“互助互长”的兼容性阅读。

1. 应对条件限制,走向双会式的“兼容阅读”

案例呈现:在学校里,六年级学生张××比较喜欢使用家里带来的平板电脑上网看书,还经常利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间从学校电脑下载电子书到自己的平板电脑上。同桌李×很羡慕,也非常渴望能拥有这样的读书方式,但李×受家庭条件影响,并不能进行电子阅读。

应对策略:电子阅读因其便利、快捷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青睐。但是,学生要能进行电子阅读,必须具备一定的硬件基础。比如身边要有电脑、电子书等数字化设备,甚至还需借助网络或无线设备。因此,对学生来说,电子阅读并不是随时随地就能进行的,受到电子设备、电力供应等因素的影响。纸质阅读则完全不受条件限制,只要学生对一本书拥有阅读权,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因此,从当前学校组织教学的便利性层面来说,信息技术教师与语文教师可以跨课程配合:语文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更多地在传统阅读中品味“一纸书香”;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则可面向广大学生提供电子阅读平台,让学生遨游网络书籍的“海洋”。这样,就能根据当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所具备的不同硬件条件灵活调整学生的阅读方式,具备数字阅读条件的可进行数字阅读;不具备条件,纸质阅读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只有让学生切实掌握两种阅读方式,才能让学生有切实的体会,才能顺应时代的呼唤,面对两种阅读方式都不“羞涩”。

2. 突破个性倾向,走向效能型的“兼容阅读”

案例呈现:学生陈×在家里阅读时,喜欢一个人躲在书房里,一待就是半天。为了让她能及时看到一些新书,父亲给她买了i Pad以便上网下载书籍,但她并不喜欢这种阅读方式,就把i Pad送给表弟李××。李××对i Pa爱不释手,在i Pad上一边阅读一边与他人通过聊天工具分享阅读心得。

应对策略: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偏好,体现为各自较稳定的阅读个性。这种“个性”是指个人相对较稳定的阅读心理品质,它包括阅读个体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如有学生喜欢在较为安静、悠闲的环境和心境下进行阅读,独自一人阅读书籍,细细品味书本内容所带来的情感体验,那么,就会选择以自我封闭为主要特征的传统阅读方式;而有学生偏重于与其他阅读者的互动交流,那么,则可能选择电子阅读形式,同时通过网络即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想和收获。从教师教育教学角度来说,更应关注学生阅读的品质和效果。因此,在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工具以后,对于偏爱纸质阅读的学生,语文教师不妨引导他们将读书心得发布在班级网络论坛上,在与同学网络交流中逐步体会到“读书与人分享”的快乐,并在互动中不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对信息技术教师而言,要教会学生能够在泥沙俱下的网络资源中,辨析错综复杂的信息知识,引导学生甄别并吸收健康有用的信息,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去伪存真”的能力。

3. 实施模式切换,实现双卡式的“兼容阅读”

案例呈现:五年级的丁×喜欢看一些名著,时常看到他拿着本厚书在教室里阅读。当遇到一些生僻的字词时,他就向教师借用办公室电脑在线查询字词含义。学生萧×则喜欢在同伴面前卖弄一下“周边新鲜事”而受到同学们的“崇拜”。据他透露,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机房,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阅一些时事新闻,甚至还经常把一些有趣的事情记录在书本上。

应对策略:当代社会,社会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当学生阅读一些时事讯息时,可以借助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快餐式”阅读。而中外名著底蕴深厚,适合细嚼慢咽地品读,因此对这些书籍的阅读适合以传统纸质阅读为主,阅读中遇到生僻字词时,通过上网查询即可迎刃而解。当在网上阅读一些信息,捕捉到自己喜欢的文段,也可以记在书本上,以便以后翻阅。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线上与线下密切配合的阅读方式正逐步走向大众、趋于成熟。对学生来说,不管是纸质还是电子阅读,发挥两者的优势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与语文教师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纸质书与电子阅读器都是知识承载的工具,关键是要合理地使用它们,让它们对于自己的阅读产生正向的影响。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的互动整合,帮助学生应对条件限制、突破个性倾向、实施模式切换,最终能深入“阅读”、品味“阅读”。

体验阅读教学的引导策略 第10篇

高中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面对当前的阅读教学的实际, 我认为确立体验阅读教学观是非常必要的。

一.体验阅读的内涵

体验是主体对客体一种生命化的经历, 经过体验, 客体已成为主体生命中的一部分。“在体验世界中, 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 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体验有亲身体验 (主体直接参与生活实践, 在实践中对生活产生体验) 和亲心体验 (主体没有直接参与生活实践, 而是用心去经历客体所产生的一种体验) 两种形式。阅读属于亲心体验, 就是主体在阅读中, 阅读对象经过主体的亲心经历, 从而产生体验。在体验阅读中, 阅读主体的生命是充满情调的。“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 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遭遇以及全部的文化的情感的积累出发去体验和揭示意蕴;而体验的归结点也是情感, 体验的终结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情感的生成。”阅读客体一般都是凝结着真善美并蕴涵丰富情感的文学作品, 随着主体的阅读体验, 这些蕴涵情感的真善美因子就进入阅读主体的生命意识之中, 他们的灵魂因之越来越纯净, 人格因之越来越高尚, 情感也因之越来越丰富。

二.体验阅读的策略指导

传统的阅读策略指导几乎没有把学生引向阅读体验, 体验阅读策略应该为学生与阅读对象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或者说有了恰当的阅读策略, 学生很容易在文本的阅读中产生体验。不同的文学样式, 容易引起阅读者的体验的策略是不同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体验阅读策略。

1. 创设情境。

教师努力创造适合学习的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眼中有人, 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讨论交流的参与者, 不是一锤定音的拍卖师。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上《七颗钻石》时, 有一个精彩的教学环节:进入录音棚。师问:同学们, 童话应该怎么读呢?童话是写给咱们儿童看的文学作品, 我们在朗读童话时应该怎样?有学生说:“我们在读童话时应有感情地去读, 要配合人物的性格来读。”有学生说:“童话里有人物、有故事, 所以要充满感情地来读。”这时候大屏幕显示:用童声来读。接着, 余老师说:“可以这样读。”并模拟一种童稚的声音, 示范朗读课文开头部分, 然后学生便各自快乐地大声“用童声”来读课文了。这样, 余老师以自己的语言和范读将学生的情感引入到了一个童话的情境里去了。当然可利用音乐 (配乐) 创设情境。音乐与文学有着难解之缘。笔者在上戴望舒《雨巷》时, 就用了配乐朗读, 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音乐情境中, 感受漫步雨巷的心境。

2. 走近文本。

这是学生个性体验的基础, 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立足语言, 基于文本, 通过语言文字体味作品的神韵, 获得个性体验, 是文本阅读的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沉下心来, 仔细阅读文本, 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搜集信息, 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初步感受。连文本内容都不熟悉, 就让学生去进行个性体验, 是不现实的, 是浮光掠影的, 学生无法获得真正有效的体验和感受。文本内容阅读的指导, 主要有重要语句、关键细节、疑义之处、重要段落、全文的把握等五方面的内容。同时教师示范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 如朗读、默读、略读、精读及圈点勾画的方法, 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还有一个二次阅读的过程, 即“初步感受———探究讨论——再次品味”的过程。这里特别强调文本阅读的再次品味, 是因为学生对文本的深思、体验、感受, 有时是同学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引导点拨无法完成的, 因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 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阅读文本, 感悟文本, 否则犹如隔靴搔痒。

3. 设置问题。

由于学生自身的一些局限, 得出的问题和体验可能没有共性, 也有可能游离于与文本的对话之外, 或者根本就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来, 说不出体验来。这时教师要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体验没有被学生注意的内涵, 引出带有个性体验的谈话。如说说《沁园春·长沙》中的语言美与阳刚之气。

老师要善于从学生众多的问题中梳理、整合出一两个能从全局上贯穿全文的问题以保证对话的质量, 避免讨论交流流于形式。笔者的做法是, 在文本阅读后, 让学生提出一两个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挑选几个, 分给小组讨论。然后, 小组代表发言, 其它学生补充。

4. 对话交流。

这包括师生、生生交流。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同桌合作和师生对话的形式, 对自己的感受和问题, 对教师设置的问题, 一起讨论。通过交流、讨论, 大家整理、表达自己的见解, 同时也学会倾听他人的体验、见解, 在互相接纳的过程中了解与自己的不同之处, 不断地修正的自己的观点, 进而反思并建构对文本的新体验。

5. 评点体验。

阅读文学作品不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主动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产生体验的过程, 运用评点法是与文本对话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 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 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 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这种既成心理图式, 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 简称期待视野。读者阅读文本, 就是调动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与新的阅读世界展开对话, 使新的阅读世界能顺利融入原心理结构, 产生新的心理图式。这个过程也是产生生命体验的过程。评点法适用于一切阅读教学。评点法有两种: (1) 注读法, 侧重对文章中词句的诠注和对内容的阐释, 记录自己的主观思想和对文本的认识。以解释为目的。注释的方式有眉注、夹注、旁注、尾注等。它要求勤查、勤思、勤写。 (2) 批读法, 主要是通过对文本圈、点、批、画来帮助阅读的方法。侧重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观点见解、构思谋篇、表达手法等加以品评褒贬, 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见解。以鉴赏为目的。

体验阅读教学的引导策略, 强调的是自我体验下的引导,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 也不同于“放羊式”的教学, 它是一种“无序”下的“有序”。本着“立足文本, 平等对话”的原则, 在具体运用时可以根据学生、文本的实际, 灵活把握。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个性体验, 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 准确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内涵, 更是让学生学会发现, 学会创造, 丰富人文精神。这是个性体验的目的。

摘要: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着重知识传递, 轻个性体验的现象。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 其目的已不是单一的求知, 而是更为关注和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体验、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教师要以自己对文本独到的见解进行高屋见瓴的引导、启迪和提升, 并作出必要的价值判断。引导策略包括:创设体验阅读情境, 亲近文本, 设置问题, 对话交流, 评点体验。

关键词:体验阅读教学,引导策略,阅读情感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主编:《现代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

在微阅读时代引导大学生阅读 第11篇

关键词:微阅读时代   大学生   国学经典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倡导:“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并旗帜鲜明地表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地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地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这段话深刻地透析了包涵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能够千百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标志。

而今记载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国学经典却受到了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在移动设备上随意式、消遣式地阅读网文、微博、微信的浅性化微阅读的强烈冲击。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促使“拇指文化”催生出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在电子设备超文本中浏览、涉猎各种信息,这成为微阅读时代的显著特征。

微阅读时代的生力军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敏感,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在信息时代环境下成长出来的新一代大学生,热衷于方便快捷、易于交流分享且拥有海量信息资源优势的短消息、网文和微信。虽然微阅读可以随时随地以最小的时间成本换取足够用来“参与”和“炫耀”的谈资,但是微阅读改变的不仅仅是现代人的阅读方式与阅读习惯,而且还加速了微时代随处可见的浮躁心态和相伴相生的浅浮心理,大量信息背后的文化交锋容易造成心性仍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盲目与迷失。越来越少的大学生能静下心、沉住气地坐在书桌前,仔细思考和品读国学经典,品味国学经典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不知孔孟之道的大学生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大学生歪曲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老套的“之乎者也”,不了解也根本不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文化传承与创造的主力群体。在微阅读时代,人们对不同民族、地域、社会阶层,甚至不同年龄、性别、宗教和群体之间的不同文化认同的自由程度和宽容程度越来越高。文化成为一个舞台,多元化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准则不断涌入,容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师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不仅契合了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四大功能,而且能够达到树立高尚人格、塑造优雅气质、涵养人文精神的效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而富有现实意义的任务。

高校的基本构成形式是班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引导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应在班级文化中营造阅读经典文化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行不言之教。

班会主题的设计是辅导员从事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可以通过系列线性主题班会引导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如在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中,班主任可以开展“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的活动,激发大学生去图书馆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又如在班级中学生阅读国学蔚然成风的时候,班主任适时召开“在国学经典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主题班会,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喜爱的国学经典书目,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文化的自觉意识;再如班主任通过召开“静闻书香,我说国学经典”的主题班会,以读书讨论的形式,发表自己对国学经典作品的品读见解,体会国学经典的厚重,促使大学生对阅读国学经典产生积极的情感,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最终使全班学生养成精读国学经典的习惯。

班级活动是形成班级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可以利用班委、团支部在班级中开展“诵读论语”活动、“诗意生活”诗歌朗诵会和经典著作讲课比赛等活动,以更加贴近学生的方式,提高大学生对国学经典阅读的感知和认同,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阅读国学经典著作,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大学生自主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能力。

年代久远的国学经典作品的内容、思想、艺术等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与当下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大学生在阅读时难免会理解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创办班级经典阅读的读书沙龙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清静场所,定期召开关于某一国学经典先素读后自由讨论的沙龙活动。素读的定义源自日本学者,他们把中国两千多年里私塾采用的教学方法定义为“素读”,指的是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地读,其目的是使人在记忆的黄金时期积淀大量的经典文字。在素读经典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并邀请一些教授参与沙龙活动,交流、点拨、开导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从而促使大学生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使他们自觉地在阅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气质,升华自身的精神世界,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这样一来,国学经典就能逐渐形成引力优势,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真心爱上国学经典阅读。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微阅读时代,现代化手段的便利快捷和易于分享是这一新兴事物的优势,所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等平台,在群里分享经典著作的经典章节、名家对相关经典解读的讲座视频,发起国学经典阅读的群组讨论,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解读,开阔学生的视野。

人无筋骨则不立,民族如果没有主导文化的筋骨,则必将走向解体。国学经典作品是经过了时代洗涤,沉淀下来的文学艺术精华,是我国最优秀思想的记录与保存,是确认民族文明感知的“诺亚方舟”。引导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文化的过程,更是大学生陶冶情操、丰富情感、完善人格、塑造心灵思政工作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人民网,2014-09-25.

[2]陈琴,柳恩铭,孔永志.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者视角与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4-10-17.

[3]王平.现阶段大学生文化经典阅读现状调查[J].中国统计,2012,(3).

[4]党怀兴.倡导阅读经典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3).

[5]李广松.阅读国学经典  建设书香校园[J].改革与开放,2010,(6).

[6]黄宇鸿,欧丽明.国家经典与高校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钦州学院学报,2011,(4).

用好《语文读本》引导课外阅读 第12篇

从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看, 《语文读本》无疑是紧扣时代脉搏的, 它与教科书若即若离, 又互相为用。每单元编入的文章, 有的与教科书课文内容相联系, 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的与课文的某些写作方法有共同点, 有助于学生学习借鉴相关的写作技能;有的选用与课文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 有助于学生增进文学素养, 充实语文知识, 提高读写听说能力。众所周知,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 它需要思维的参与, 需要灵感的迸发, 需要智慧的对话, 需要情感的投入。语文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和思维水平,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 与古今中外的圣贤交流, 让他们的周身始终涌流着思想感情的潮水——热爱故乡、祖国、人类, 珍惜青春、友谊、亲情, 理想美好, 意志坚强, 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语文读本》就是一块生机勃勃的园地,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空间。作为一线语文教师, 更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 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使初中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步走向理性、有序和有效, 从而切实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这样既拓展了阅读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又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习惯乃至阅读意识和能力。

学生的课外阅读, 必须在教师深入细致、具体实用的阅读引导下进行。对《语文读本》, 教师予以必要的引导性的“阅读提示”, 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古人所说:“书要苦读, 不读不得要旨, 不读不知其意味, 不读不能领略语言之美。”只有在广泛的阅读中, 学生才能具备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 才能受到熏陶感染, 从而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及审美情趣, 使自己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同时《语文读本》也给教师展示自己的学识、才华、个性、兴趣爱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教师如能将自己的“下水作文”和学生习作与读本中的相关篇目作对比阅读, 往往能大大提高教师和学生优秀习作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 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包括课外阅读的兴趣, 写作尤其是改作的兴趣, 评析作品的兴趣, 还能大大激活学生本来处于“待机状态”下的语文潜能。

用好《语文读本》,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可以采取四种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引导方式:

一、“迁移式”阅读

叶老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些例子。”对语文教材中的文章, 我们一般都能做到精讲, 学生也搞懂了这些“例子”。正像学数理化一样, “例题”搞懂了, 需要找“习题”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学语文也要有“习题”。那么, 我们到哪里去找“习题”最方便呢?《语文读本》上的每篇文章都编写了“思考”或“阅读检测”,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老师分析“例题”时的方法去独立解读。如《丰碑》一文, 标题“丰碑”有什么深刻含义?谁是“丰碑”?为什么把他比作“丰碑”?学生解读后明白:“丰碑”是指高大的石碑, 文中用来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军需处长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来就像一座丰碑, 他那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不朽精神在我们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样做, 既省去了另外找资料来进行训练的麻烦, 又完成了《语文读本》的学习, 方便及时地训练了教材要求的能力。

二、“摘抄式”阅读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它不仅是简单的识字释义、分段划层, 而且是一种运用语文积淀和生活经验, 与作者、作品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碰撞的过程。因此, 阅读不能只是读读而已, 而应该是读写结合, 这样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 提高阅读的质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积累了语言, 更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现以九年级上册《语文读本》为例, 我们可以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趣味和嗜好, 或是摘抄生字、生词 (如《陈奂生上城》) 、成语 (如《文物鉴赏两篇》) 、名人名言 (如《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 , 或是摘抄文中生动、洗练、富于表现力的语句 (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 或是摘抄文中引用的诗句和精彩的语句 (如《春来半岛》) , 或是整理心得体会, 写出读书札记等。这样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文学情趣, 以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点评式”阅读

《语文读本》学生人手一册, 不是借阅的, 完全可以放心圈点。好文章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 学生如果用心去读, 就会在作者引领下进入其情感世界, 或扼腕叹息, 或拊掌而笑, 或注目沉思, 甚或击节而歌。只要进入了文本, 就会情不自禁, 有话要说, 要把阅读时的思考、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此时, 不妨引导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 指指点点, 或用符号, 或用文字。可谈感悟理解, 可生发联想, 可从艺术表达的方面进行赏析, 这样易于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创造性的理解。

四、“质疑式”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整体感知文本, 揣摩品味语言, 是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质疑探究的时空,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 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认识到“尽信书不如无书”“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善于用质疑的眼光, 从自己的视角, 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的方式, 大胆提出疑问, 发现与众不同的东西, 体味自己独特的感受。

上一篇:建构主义与小学教学下一篇:大中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