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相关范文

2024-07-19

安全相关范文(精选12篇)

安全相关 第1篇

1住宅电气安全设计的迫切性

当前,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家用电器种类逐渐增多, 科学合理的电气设计对家庭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目前, 人们在家庭装潢设计中, 最多的是关注格局和色调的设计, 往往忽视对电气的设计, 无图施工的现象非常普遍。然而这种无序施工的行为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绝缘导线、开关、插座等是家庭装潢的主要材料, 用户在购买使用时会选择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 它们的质量会有些差异, 居民在装修时随意对电气线路、插座布置进行改变, 使得电气系统产生安全隐患, 直接导致负荷跳闸、线路被烧、控制开关不能迅速脱扣跳闸等情况发生, 严重则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设备漏电造成人员触电等悲剧事件。

1.2当前, 我国大力发展住宅建设, 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伴随着经济增长形势下,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居民家用电器使用量迅速增长的局势, 居民住宅用电呈现负荷增长, 老式住宅的线路以及配电设备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21世纪的今天,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居民用电水平, 住宅电气设计必须着眼于未来, 以保证居民住宅安全, 防止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

2住宅电气安全设计的注意要点

当前, 国家对住宅电器的设计要求非常严格, 《住宅电气设计规范》中要求:每栋住宅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除空调电源插座外, 其他电源插座电路应设有漏电保护功能;住宅配电系统的设计应采用"IT、TN—C—S或TN—S接地方式, 并进行等电位联接。

住宅电气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配电系统设计

首先, 居民的嵌墙式配电箱内必须设置电源总开关, 且总开关最好是配备的两极开关形式, 要大小合适, 两开关不可过于贴近, 否则容易导致同时跳闸。

其次, 要设置适当的配电回路。配电回路的数量要充裕, 否则容易引起线路过热, 导致电压不稳, 久而久之会影响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经笔者分析, 一般住宅的回路数不应少于7个, 配电系统的设计如下:

2.1.1采用模数化的配电箱, 箱内留出适当卒位, 作为住户增补的后备, 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方便、灵活。

2.1.2浴室因浴霸取暖照明需设置两个回路。

2.1.3厨房的电器数量多, 插座要设为单独一回路;

2.1.4卫生间的插座需设置为单一回路;

2.1.5每个房间的空调插座设置为单一回路;

2.1.6一般插座均设置为单一回路;

2.1.7每个插座回路都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且保护装置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

2.2插座设计

电气插座广泛应用在住宅中, 在使用空调、电脑、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时我们通常都要借用插座。插座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大大的方便, 但是这个过程中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

2.2.1在选用插座时务必要关注其漏电保护性, 在插座回路上必须设置漏电保护。

2.2.2插座高度要有所控制, 一般距离地面0.3到1.8米, 防止住户乱拉乱接, 从而预防电器火灾的发生。一般建议在大墙面上设置固定插座, 注意两个固定插座间的距离不要大于36 cm。另外, 插座与门框的距离不得小于18 cm。

2.2.3插座一般分为两孔和三孔, 要注意两孔插座是左边接零线, 右边接火线;而三孔插座则是上孔接保护线, 勿胡乱连接。

2.3卫生间的电气设计

卫生间的电气设计是电气设计的重点。一方面, 卫生间内的电器数目比较多, 设备管道也多, 再加上湿度比较大, 非常容易发生危险;另一方面, 卫生间的电气设计位置都比较隐蔽, 通常不易引起注意, 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性。

2.3.1采用密闭型防水型的插座

卫生间内潮湿多水, 极易导致插座插孔发生漏电, 因此必须采用密闭防水型的插座, 并根据所在域内设置插座具体位置, 尽量避开使用水所覆盖的范围。

2.3.2采用局部等电位连接

《住宅设计规范》规定, 在潮湿区域、潮湿皮肤的状况下安全电压为24V, 在潮湿的环境中, 电阻值降低, 人体的阻抗也会相应降低。卫生间里容易出现电位差, 从而引发电击死亡事故, 因此在卫生间里设置局部等电位连接非常重要。

一般做法是:在离地约30~40 cm的墙上寻找方便检验的位置, 将等电位连接端子箱嵌墙安装。

药品安全相关知识 第2篇

1.概述:药品安全的概念、原则和影响因素。药品安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通过正常使用药物、器械和其他方法,达到预防、诊断、治疗和缓解疾病的目的。

2.药品分类:按照药品的来源和作用,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指必须由医生开具处方才能使用的药品,包括抗生素、抗癌药等。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消费者可以在药店自行购买的药物,如感冒药、胃药等。

3.药品不良反应: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和缓解疾病的过程中,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

4.药品监管:指政府对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和使用进行的管理和监督。包括药品的审批、认证、检查和处罚等。

5.药品安全事件:指药品安全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如药品不良反应、药品安全事故等。

6.药品安全法律法规:指国家制定的有关药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管理法》等。

7.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指对公众进行药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药品安全的认识和了解。

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的认知 第3篇

【关键词】幼儿;概念;认知;安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4-0032-06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意外事故的频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幼儿安全问题的关注。我们在寻找诱发事故的外部因素(如环境和设备的安全系数、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安全教育的开展情况等)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幼儿自身的因素。事实上,幼儿动作技能发展不完善以及认知水平偏低的确是某些事故发生的诱因。很多在成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幼儿却不一定持同样的看法,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对幼儿的安全认知特点进行研究,并在这样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对幼儿开展安全教育,以有效减少源自幼儿自身因素的意外事故发生。本研究着重探讨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的认知。

二、研究方法

在江苏南京市选择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和一所普通幼儿园,两所幼儿园位于不同的城区。在两所幼儿园的小班(幼儿年龄为45~56个月)、中班(幼儿年龄为57~68个月)和大班(幼儿年龄为69~80个月)三个年龄段中各随机抽取50名幼儿,男女各半,共计300名幼儿。

1.确定相关概念

研究者选择35名经常接触幼儿的成人(包括10名幼儿园教师、15名家长、10名学前教育专业专家及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问题是“您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一般会提到哪些与安全有关的概念”,最后汇总得出提及率最高的10个概念,即:“安全”“红绿灯”“斑马线”“危险”“受伤”“坏人”“陌生人”“电”“小心”“拥挤”。

2.访谈

研究者通过访谈了解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认知的基本情况。访谈内容包括幼儿对这10个概念所下的定义以及解释两部分。对不同幼儿进行访谈时,随机调整这10个概念的讨论顺序,以确保整个访谈过程中每个概念在不同时段出现的几率大致相等。访谈的记录方式以录音为主,笔录为辅。

3.编码及统计

编码时,研究者在提取初级编码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级编码(分为“不能理解”和“有所理解”)和二级编码(将“不能理解”分为“不知道”“认知不准确”和“原词造句”3种类型;将“有所理解”分为“具体举例”“直观特征”“措施描述”“结果描述”“重要属性”“实际功用”“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8种类型)。依据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并参考前人关于儿童概念认知的研究结论〔1〕,本研究将以上11种类型的回答划分为4种水平:水平一,幼儿对概念缺乏理解,包括“不知道”“认知不准确”和“原词造句”3类;水平二,幼儿从具体客体或可直接感知的外部特征来认识和掌握概念,包括“具体举例”“直观特征”“措施描述”和“结果描述”4类;水平三,幼儿从客体非直觉的内在属性以及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和掌握概念,包括“重要属性”“实际功用”和“种属关系”3类;水平四,幼儿能较完整地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对应于“正确定义”。依照上述标准,研究者以自然数1~11分别对这11种类型的回答进行数据赋值,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评分者信度检验结果显示,两名编码评分人员的评分结果相关性极其显著(p<0.01),说明本研究的数据处理具有较高的信度。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的认知

1.幼儿对“安全”概念的认知

300名幼儿中有72人(24.00%)处于水平一,即不能理解“安全”,其中不知道的有46人,认知不准确的有8人(如“安全就是头发烧”),原词造句的有18人(如“安全就是很安全的意思”)。处于水平二的幼儿有185人(61.67%),其中119人以具体举例的方式解释概念(如“安全就是不摔跤”“安全就是不被汽车撞到”),65人对防范措施进行描述,包括交通、游戏及发生意外时的防范措施(如“安全就是下楼梯的时候要扶着栏杆”“起火了要走安全通道”“安全就是不要做危险的事”),1人描述结果(认为“要是不安全,那就会被骗走了”)。处于水平三的幼儿有43人(14.33%),他们能概括出概念的重要属性(如“安全就是没有危险”)。

2.幼儿对“危险”概念的认知

300名幼儿中有46人(15.33%)处于水平一,即不能理解“危险”,其中不知道的有42人,原词造句的有4人(如“危险就是特别危险”)。处于水平二的幼儿有243人(81.00%),其中172人通过列举交通事故、高处跌落、碰撞、动物咬伤、坏人欺骗等方面的具体实例描述概念(如“危险就是撞到车子”“危险就是有老虎来吃你了”),少数大班幼儿已能意识到“潜在的威胁”也是一种“危险”(如“危险就是一个人过马路,有很多车在那边,准备撞到他,他还没看见,就叫危险”),68人描述防范措施(如“走路要小心一点,看着地”“遇到危险了,就要去告诉那些邻居们”),3人描述结果(如“危险了就会跌下来”)。处于水平三的幼儿有11人(3.67%),他们均能够概括出概念的重要属性(如“危险就是有什么伤害的事情”“危险就是很不安全”)。

3.幼儿对“红绿灯”概念的认知

300名幼儿中有34人(11.33%)处于水平一,即不能理解“红绿灯”,其中不知道的有17人,认知不准确的有17人(如“红绿灯就是不让汽车走,让人走”)。处于水平二的幼儿有82人(27.33%),其中15人以具体举例的形式解释概念(如“红绿灯就是马路上的红灯、绿灯”),59人从颜色、形状等方面作直观特征描述(如“红绿灯就是一个是红颜色、一个是绿颜色、还有一个是黄颜色的”“红绿灯是圆圆的”),5人描述措施(如“人遇到红绿灯的话,要看到绿灯才能走”),3人描述结果(如“红绿灯就是你闯红灯的话要罚款”)。处于水平三的幼儿有184人(61.33%),其中175人能概括出“红绿灯”的部分重要属性(如“红灯停、绿灯行”“指挥汽车和行人通行”),8人以实际功用来解释概念(如“红绿灯就是防止汽车撞到人”),1人能说出概念的种属关系(认为“红绿灯就是信号灯”)。

4.幼儿对“电”概念的认知

300名幼儿中有101人(33.67%)处于水平一,即不能理解“电”,其中不知道的有27人,认知不准确的有51人(具体表现为将“电”解释成“雷电”或电器、电线、插头等与电相关的物体,或作其他无关解释〈如“电就是魔法变出来的”〉),原词造句的有23人(如“电就是有电”)。处于水平二的幼儿有101人(33.67%),其中75人以具体举例的方式解释概念(如“电就是插头里面的电”“电就是高压电”),6人描述了直观特征(如“有电火”“会闪”“从电线里通过”),20人描述了具体措施(如“小孩不能玩电”)。处于水平三的幼儿有98人(32.67%),其中5人能够说出电的重要属性(如“电是电流”“电是可以传电的”),92人以实际功用来解释概念(如“电可以照亮,可以电到东西,还可以电到人”),1人并不十分精确地描述了概念的种属关系(“电是一种自然物体”)。

5.幼儿对“陌生人”概念的认知

300名幼儿中有157人(52.33%)处于水平一,即不能理解“陌生人”,其中不知道的有40人,认知不准确的有115人(其中认为“陌生人就是坏人”的幼儿人数多达91人),原词造句的有2人(如“晚上外面有陌生人”)。处于水平二的幼儿有40人(13.33%),其中9人以具体举例的方式解释概念(如“叔叔阿姨是陌生人”),17人从外貌形象、行为特征等直观特征来描述概念(如“陌生人就是穿黑衣服的”“陌生人就是感觉不是家人,感觉很恐怖的那种人”),14人提出了面对陌生人时的具体措施(如“怎么都不要跟陌生人走”)。处于水平三的幼儿有19人(6.33%),他们能概括出概念的重要属性(如“陌生人就是不认识你”)。处于水平四的幼儿有84人(28.00%),认为“陌生人就是不认识的人”,基本达到正确定义的标准。

6.幼儿对“小心”概念的认知

300名幼儿中有59人(19.67%)处于水平一,即不能理解“小心”,其中不知道的有36人,认知不准确的有16人(如“小心就是有个东西很危险,你去搞那个东西就是小心”),原词造句的有7人(如“小心就是小心一点”)。处于水平二的幼儿有212人(70.67%),其中208人列举了需要小心的具体情境、行为表现等(如“小心过马路”“小心就是慢慢走”),4人描述结果(如“不小心就会跌跤的”)。处于水平三的幼儿有18人(6.00%),其中12人概括出概念的重要属性(如“小心就是注意安全”),6人以实际功用来解释概念(如“小心就是能够不让自己受到伤害”)。处于水平四的幼儿有11人(3.67%),他们能对概念下正确定义(如“小心就是注意”)。

7.幼儿对“斑马线”概念的认知

300名幼儿中有108人(36.00%)处于水平一,即不能理解“斑马线”,其中不知道的有50人,认知不准确的有55人(如“斑马线是给盲人走的”),原词造句的有3人(如“路上的斑马线”)。处于水平二的幼儿有105人(35.00%),其中80人从颜色和形状上描述斑马线的直观特征(如“斑马线就是一条黑的,一条白的”),25人描述具体措施(如“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处于水平三的幼儿有71人(23.67%),其中64人能概括概念的重要属性(如“斑马线就是行人过马路的路”);7人以实际功用来解释概念(如“斑马线保护人的安全”)。处于水平四的有16人(5.33%),他们能正确定义概念(如“斑马线就是人行横道线”)。

8.幼儿对“坏人”概念的认知

300名幼儿中有68人(22.67%)处于水平一,即不能理解“坏人”,其中不知道的有30人,认知不准确的有26人(如“坏人就是一个妖怪”“坏人就是陌生人”),原词造句的有12人(如“坏人就是坏蛋”)。处于水平二的幼儿有218人(72.67%),其中102人以具体举例的形式解释概念(如“小偷是坏人”),112人就“坏人”的外貌及行为特征作了直观描述(如“坏人是那种穿翘起来的鞋子的人,我在电脑上看到的”),4人描述具体措施(如“一个人在家,坏人来了,小孩不要开门”)。处于水平三的幼儿有14人(4.67%),他们能概括出概念的重要属性(如“坏人就是做坏事的人”)。

9.幼儿对“受伤”概念的认知

300名幼儿中有55人(18.33%)处于水平一,即不能理解“受伤”,其中不知道的有26人,认知不准确的有17人(如“受伤就是发烧”),原词造句的有12人(如“受伤就是人受伤了”)。处于水平二的幼儿有209人(69.67%),其中171人列举出跌、撞、烫、蚊虫咬伤等多种“外伤”的实例(如“受伤就是用刀划破手了”),26人对概念作直观特征的描述(如“受伤就是身上青了、紫了”),10人描述具体措施(如“受伤了就要去医院”),2人描述结果(如“受伤就会发生生命危险,然后就死了”)。处于水平三的幼儿有36人(12.00%),他们基本能概括出概念的重要属性(如“受伤就是身上什么地方破了”)。

10.幼儿对“拥挤”概念的认知

300名幼儿中有147人(49.00%)处于水平一,即不能理解“拥挤”,其中不知道的有119人,认知不准确的有26人(如“用的时候把它挤出来”),原词造句的有2人(如“就是很拥挤”)。处于水平二的幼儿有80人(26.67%),其中27人以具体举例的方式解释概念(如“一个滑滑梯上,很多小朋友都挤来挤去就叫拥挤”),8人描述了概念的直观特征(如“拥挤就是很多人”),24人提出了避免拥挤的具体措施(如“就是好多人,要一个一个来”),21人描述结果(如“拥挤会把人挤倒”)。处于水平三的幼儿有64人(21.33%),他们能概括出概念的重要属性(如“拥挤就是很挤很挤”)。处于水平四的幼儿有9人(3.00%),他们基本能对概念下正确定义(如“拥挤就是很多人啊什么的挤在一起”。幼儿对“拥挤”的认知水平差异较大。

(二)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认知的比较分析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对于这10个概念都有幼儿回答不知道,其中,尤以“拥挤”为最。这可能是因为口语中说“挤”的机会多于说“拥挤”,幼儿对于“拥挤”一词较为陌生。

除“危险”概念外,幼儿对其余9个概念的定义都存在“认知不准确”这一类型,尤以“陌生人”为最,居然有近30%的幼儿认为“陌生人就是坏人”。然而,能对“陌生人”作正确定义的幼儿人数比率也居10个概念之首(达28.00%)。这说明当今社会,成人十分重视对幼儿的人身安全教育,就“危险”这一概念而言,80%以上的幼儿对于什么是危险以及如何避免危险有或多或少的认识。

除“斑马线”概念外,幼儿对其余9个概念都有以具体举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现象,其中,对“小心”“危险”及“受伤”以具体举例方式定义的幼儿人数所占比率均超过50%。此外,有近30%的幼儿描述了“斑马线”的直观特征。这说明幼儿对与这些概念有关的情境、内容和具体行为等有较丰富的认识,但这些认识较为粗浅,这或许与生活中成人反复但并不深入的告诫有关。

在10个概念中,以描述措施的方式来定义概念的,以“危险”和“安全”这两个概念为最(分别为22.67%和21.67%)。这说明幼儿较善于用各种防范措施来定义这一对反义词,这可能也说明成人为了力保幼儿安全,通常会结合生活实际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

近60%的幼儿能把握“红绿灯”的重要属性,超过30%的幼儿能认识“电”的实际功用。幼儿之所以对这两个概念的认知水平较高,可能缘于以下原因:第一,交通安全是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在平时的生活、游戏中都有机会接触到“红灯停、绿灯行”这一交通规则;第二,“电”是极具危险的事物,为了幼儿的生命安全,成人通常会尽早、频繁地教育和督促幼儿远离这一危险事物。可见,适宜的安全教育可以提升幼儿的安全概念认知水平。

幼儿对10个概念的定义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其中“安全”“小心”“斑马线”“坏人”“受伤”及“拥挤”这6个概念定义水平的年龄差异极其显著。“危险”“红绿灯”和“电”这3个概念的定义水平虽在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年龄差异,但无论小班到中班还是中班到大班其发展速度都较为平缓。幼儿对“安全”“危险”“红绿灯”“电”“小心”和“斑马线”这6个概念的定义,中班和大班之间的年龄差异均不显著。除了对“陌生人”概念的定义中女孩的水平显著高于男孩之外,幼儿对其余9个概念的定义水平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幼儿对“安全”“红绿灯”“陌生人”“小心”“斑马线”“受伤”和“拥挤”这7个概念的定义水平存在显著或极其显著的园所差异,表现为省级示范幼儿园幼儿的定义水平高于普通幼儿园幼儿的定义水平;而幼儿对“危险”“电”和“坏人”这3个概念的定义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园所差异。

四、对幼儿安全教育的建议

(一)应重视幼儿安全认知的建构,并致力于促进这种认知向行为的转化

幼儿安全教育应是一种能促进幼儿由安全认知转化为安全行为,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体对于概念的认知状况将影响其整体认知水平,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与态度。〔2〕安全心理学认为:“无论是要克服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是要辨识物的不安全状态,都和人的认知心理有密切关系。认知不良或认知缺陷是导致事故(显事故)和准事故(隐事故)的深层原因之一。” 〔3〕也许我们不能绝对地说有了正确的认知就必定能保证不发生危险,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幼儿正确的认知是行为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幼儿错误的认知以及由此导致的不良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温床。因此,幼儿安全教育应重视幼儿安全认知的建构,要及时更正幼儿的错误认知,并致力于促进这种认知向行为的转化。

(二)应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并有意识地促进中大班幼儿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初步认识

本研究显示,大部分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的认知处于水平二,即从事物的具体客体或可直接感知的外部特征掌握概念的阶段。因此,幼儿安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的关联性以及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具体形象性。同时,对于中大班幼儿,可以基于其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掌握的各种实例越来越多这一发展现状,引导和帮助幼儿学习概括各种具体实例的共同特点,初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并据此对周围环境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三)应遵循概念学习的规律,并区别对待幼儿的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学习

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概念的形成是人们通过大量接触事例,从而获得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并通过肯定或否定的例子来加以证实的过程。〔4〕另有研究者认为,类化与辨别是概念学习的重要机制。个体习得某一概念必须以能对此概念内的实例进行类化,并能辨别此概念与其他概念的不同为主要条件。〔5〕因此,教师在帮助幼儿理解安全相关概念时,可以首先为幼儿提供最容易类化的实例以及容易辨别的实例与反例,然后引导幼儿在概念名称与实例之间建立联系,并帮助幼儿了解概念的重要特征。对于具体概念,可从直观形象的特征入手,通过举例让幼儿对概念进行类化与辨别,并进一步引导幼儿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加深其对概念的实际功用和重要属性的理解,而不仅仅满足于把握具体实例或直观特征。抽象概念不像具体概念那样可以通过实例和经验来学习,它只能通过语言来学习,而这一过程更依赖于情景等因素,因此,在教授幼儿必要的抽象概念时,应注重生活情景的创设和与已有经验的联系。

(四)应重视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并坚持生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本研究结果启示我们,成人与幼儿的互动方式会影响幼儿对概念的掌握和运用,幼儿的不准确认知或错误认知有一部分来源于成人的无意识误导。比如,幼儿持有“穿黑衣服(或‘戴手套’‘感觉很恐怖’)的人是陌生人”“陌生人就是坏人(‘坏人就是陌生人’)”“坏人是那种穿翘起来的鞋子的人”等错误观点,这与成人习惯于将“坏人”塑造成相貌丑陋、着奇装异服的人并因此使幼儿产生某种心理暗示有内在关联,虽然貌似是依据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而进行教育,却在不经意间误导了幼儿。这种留有疏漏的教育其后果是严重的,因为生活中出现在幼儿面前的坏人往往并不具有上述“坏人”的典型特征,面对巧妙伪装却怀有卑鄙企图的人,幼儿很可能轻易落入其圈套。这或许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何尽管已经花气力开展了安全教育,幼儿还会毫不犹豫地跟着花言巧语、服饰整洁的骗子走。因此,幼儿安全教育必须坚持生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当然,要让幼儿建构科学的安全认知是极不容易的,这也正说明我们应当进一步研究幼儿的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许政援,等.儿童发展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284.

〔2〕陈惠珍.儿童发展与辅导〔M〕.台北:千华出版公司,2004:113.

〔3〕陈士俊.安全心理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23.

〔4〕刘爱伦.思维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4.

住宅电器安全设计相关问题探析 第4篇

1 住宅电器安全设计的迫切性

当前,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家用电器种类逐渐增多, 科学合理的电器设计对家庭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目前, 人们在家庭装潢设计中, 最多的是关注格局和色调的设计, 往往忽视对电器的设计, 无图施工的现象非常普遍。然而这种无序施工的行为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绝缘导线、开关、插座等是家庭装潢的主要材料, 用户在购买使用时会选择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 它们的质量会有些差异, 居民在装修时随意对电器线路、插座布置进行改变, 使得电器系统产生安全隐患, 直接导致负荷跳闸、线路被烧、控制开关不能迅速脱扣跳闸等情况发生, 严重则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设备漏电造成人员触电等悲剧事件。

1.2 当前, 我国大力发展住宅建设, 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伴随着经济增长形势下, 居民生活水品提高所带来的居民家用电器使用量迅速增长的局势, 居民住宅用电呈现负荷增长, 老式住宅的线路以及配电设备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21世纪的今天,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居民用电水平, 住宅电器设计必须着眼于未来, 以保证居民住宅安全, 防止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

2 住宅电器安全设计的注意要点

当前, 国家对住宅电器的设计要求非常严格, 《住宅电器设计规范》中要求:每栋住宅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除空调电源插座外, 其他电源插座电路应设有漏电保护功能;住宅配电系统的设计应采用"IT、TN—C—S或TN—S接地方式, 并进行等电位联接。

住宅电器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配电系统设计

首先, 居民的嵌墙式配电箱内必须设置电源总开关, 且总开关最好是配备的两极开关形式, 要大小合适, 两开关不可过于贴近, 否则容易导致同时跳闸。其次, 要设置适当的配电回路。配电回路的数量要充裕, 否则容易引起线路过热, 导致电压不稳, 久而久之会影响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经笔者分析, 一般住宅的回路数不应少于7个, 配电系统的设计如下: (1) 采用模数化的配电箱, 箱内留出适当卒位, 作为住户增补的后备, 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方便、灵活; (2) 浴室因浴霸取暖照明需设置两个回路; (3) 厨房的电器数量多, 插座要设为单独一回路; (4) 卫生间的插座需设置为单一回路; (5) 每个房间的空调插座设置为单一回路; (6) 一般插座均设置为单一回路; (7) 每个插座回路都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且保护装置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

2.2 插座设计

电器插座广泛应用在住宅中, 在使用空调、电脑、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时我们通常都要借用插座。插座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大大的方便, 但是这个过程中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

2.2.1 在选用插座时务必要关注其漏电保护性, 在插座回路上必须设置漏电保护。

2.2.2 插座高度要有所控制, 一般距离地面0.3 m到1.8 m, 防止住户乱拉乱接, 从而预防电器火灾的发生。一般建议在大墙面上设置固定插座, 注意两个固定插座间的距离不要大于36 cm。另外, 插座与门框的距离不得小于18 cm。

2.2.3 插座一般分为两孔和三孔, 要注意两孔插座是左边接零线, 右边接火线;而三孔插座则是上孔接保护线, 勿胡乱连接。

2.3 卫生间的电器设计

卫生间的电器设计是电器设计的重点。一方面, 卫生间内的电器数目比较多, 设备管道也多, 再加上湿度比较大, 非常容易发生危险;另一方面, 卫生间的电器设计位置都比较隐蔽, 通常不易引起注意, 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性。

2.3.1 采用密闭型防水型的插座

卫生间内潮湿多水, 极易导致插座插孔发生漏电, 因此必须采用密闭防水型的插座, 并根据所在域内设置插座具体位置, 尽量避开使用水所覆盖的范围。

2.3.2 采用局部等电位连接

《住宅设计规范》规定, 在潮湿区域、潮湿皮肤的状况下安全电压为24V, 在潮湿的环境中, 电阻值降低, 人体的阻抗也会相应降低。卫生间里容易出现电位差, 从而引发电击死亡事故, 因此在卫生间里设置局部等电位连接非常重要。

一般做法是:在离地约30 cm~40 cm的墙上寻找方便检验的位置, 将等电位连接端子箱嵌墙安装。

总之, 住宅电器安全设计是关系到居民生活安全的大问题, 必须保证万无一失。在对住宅电器设计中需注意把握预防和控制电器安全的关键点, 才能保障其设计的安全和稳定, 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住宅电器安全设计的重要性, 对电器安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和探讨。

吊装安全相关要求 第5篇

1、大型吊装工程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安全专项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吊装方案、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其他吊装工程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安全技术要点和安全技术措施。吊装前,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起重机械设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书,并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

3、吊装作业应指派专人(持证司索工)统一指挥,吊装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吊装时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牌,必要时拉起安全警戒线。

4、吊装作业前须严格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做好试吊记录。

5、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6、作业中遇有停电或其他特殊情况,应将重物落在地面,不得悬在空中。

7、起重吊装作业中须坚持“十不吊”规定:(1)斜吊不吊。(2)超载不吊。

(3)散装物装得太满或捆扎不牢不吊。(4)指挥信号不明不吊。

(5)吊物边缘锋利无防护措施不吊。

(6)吊物上站人不吊。

(7)埋在地下的构件不吊。(8)安全装置失灵不吊。(9)光缆阴暗看不清吊物不吊。(10)六级以上强风不吊。

二、安全防护设施

1、汽车吊

(1)在吊装作业半径内应设置警戒带、告知牌。

吊装作业半径内警戒带、告知牌

(2)操作室内应配备1kg的灭火器1个。

2、龙门吊

(1)龙门吊轨道铺设和基础处理应符合相关规定。轨道应平顺,采用鱼尾板、道钉固定,自由端须设置挡铁限位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2)龙门吊应安装夹轨器、铁楔、警报器、警示灯等装置。

(3)使用电缆的龙门吊,应设有电缆卷筒,配电箱应设置在轨道中部。

(4)用滑线供电的龙门吊,应在滑线两端标有鲜明的颜色,滑线应设置防护栏杆

(5)吊装作业时,吊装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牌、告知牌。

吊装区域警示牌、告知牌

(6)操作室内应垫木板或绝缘板,配置2kg灭火器1个。接通电源后应采用试电笔测试金属结构部分,确认无漏电方可上机;上下操作室应使用专业扶梯。

3、塔吊

(1)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35,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1000,预埋件的位置、标高和垂直度以及施工工艺应符合出厂说明书中的技术要求。(2)混凝土基础周围应修筑边坡和排水设施,并与基坑(槽)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在受冲刷和受撞击影响的地段,应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

(3)塔吊每6个塔吊标准节设置一道专用附着装置,附着装置的距离或角度应进行受力计算。

(4)吊装作业时,吊装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牌、告知牌(需禁止攀爬、禁止停留、严禁站人等)。(5)操作室内应配置1kg灭火器1个。

4、架桥机

(1)轨道应平顺,采用鱼尾板、道钉固定在枕木上,自由端须设置挡铁限位装置,两侧固定高度对应水平,并严格控制间距。(2)架桥机须安装轨道两头的档块和限位开关,配备行走塞铁保护装置。

(3)架桥机应设置可靠避雷装置。

(4)桥梁纵坡大于3%,架桥机纵移时须用卷扬机牵引保护,防止溜车。

(5)吊装作业时,吊装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牌、告知牌(需禁止攀爬、禁止停留、严禁站人等),如上图所示。

5、船吊

(1)应按照海事部门划定的安全作业区域设置有关安全警示标志和航标船。

(2)施工船舶应配备有效的通信设备、救生装置(救生衣、救生船等)、消防器材。

三、安全管理要点

1、汽车吊

(1)汽车吊行驶和工作的场地应保持坚实平整,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汽车吊启动前应重点检查以下项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各安全保护装置和指示仪表齐全、完好; ②钢丝绳及连接部位符合有关规定; ③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及冷却水添加充足; ④各里连接件无松动; ⑤轮胎气压符合规定。

(3)作业前,应全部伸出支腿,并在撑脚下垫方木支垫牢靠;调整机体使回转支承面的倾斜度在无载荷时不大于1/1000(水准泡居中);支腿有定位销的须插上。

(4)作业时回转半径内不得有障碍物;起重臂伸缩时,应按规定程序进行,在伸臂的同时应相应下降吊钩;当限制器发出警报情况后,应立即停止伸臂;起重臂缩回时,仰角不宜太小。(5)起升或降下重物时,速度要均匀、平稳,保持机身的稳定,防止重心倾斜。严禁起吊的重物自由下落。

(6)驾驶室内不得存放易燃品。雨天作业,制动带淋雨打滑时,应停止作业。

(7)在输电线路下作业时,起重臂、吊具、辅具、钢丝绳等距输电线的距离不得小于下表的规定。

(8)工作完毕,应将机车停放在坚固的地面上,吊钩收起,各部制动器刹牢,操纵杆放到空挡位置。

(9)在起吊作业时,驾驶室内不得有人,重物不得超越驾驶室上方,且不得在车的前方起吊。(10)作业中发现起重机倾斜、支腿不稳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使重物下降,落在安全的地方,下降中严禁制动。

(12)作业后,应将起重臂全部缩回放在支架上,在缩回支腿。吊钩应用专用钢丝绳挂牢。

2、龙门吊

(1)门式、桥式起重机作业前的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机械结构外观正常,各连接件无松动; ②轨道和起重机运行范围内无障碍物; ③钢丝绳外表情况良好,绳卡牢固; ④各安全限位装置齐全完好。

(2)作业前,应进行空载运转,在确认各机构运转正常,制动可靠,各限位开关灵敏有效后,方可作业。

(3)开动前,应先发出声音信号示意;重物提升和下降操作应平稳匀速,在提升大件时不得用快速,并应拴拉绳防止摆动。(4)吊运易燃、易爆、有害等危险品时,应经安全主管部门批准,并应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5)在起吊过程中,由于故障造成重物失控下滑时,须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向无人处下放重物。(6)作业后,应检查钢丝绳、滑轮、滑轮轴和导轨等,发现异常磨损,应及时修理或更换。应将平台降低到最低位置,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

(7)空车行走时,吊钩应离地面2m以上。停止作业时,应将吊钩收起。

(8)起重机行走时,两侧驱动轮应同步,发现偏移应停止作业,调整好后方可恢复作业。

3、塔吊

(1)塔吊基础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安装工作。(2)起重机的拆、装须由取得行政主管部门频发的拆、装资质证书的专业队伍进行,并应有技术和安全人员在场监护。(3)起重机拆、装前,应按照出厂有关规定,编制拆、装作业方案,并经相关部门审批,同时还应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4)塔吊作业前,应检查塔吊基础设施和现场施工环境,检查各制动系统是否灵活可靠。

(5)起重机在停工、休息或中途停电时,应放松抱闸,将重物放下至地面,松钩,不得使重物悬在空中。(6)多塔作业时应保证安全作业距离。

(7)起重臂与起吊物须与高低压架空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8)双班、多班作业时,须做好交接,填写交接记录。

4、架桥机

(1)架桥机的安全装置须与主体结构同时安装、同时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拆除。

(2)前、中支腿的横向运行轨道铺设要求水平,并严格控制间距,二条轨道须平行。架桥机行走前,检查架桥机轨道铺设情况,架桥机轨距误差不超过2m,相距轨道接头高差不大于1 mm;禁止使用报废的枕木,限位块安装牢固。

(3)架桥机拼装完毕后,应检查每一个销轴联接是否牢固,并插开口销;检查螺栓情况,保证所有螺栓紧固;检查电气系统是否正常,接线是否正确,电机转向是否一致;检查液压系统,油泵运转是否正常,阀体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漏油现象。

(4)盖梁上枕木根据桥梁横坡调整,保证钢轨横坡<0.5%,枕木垛搭设根据具体情况定,要求稳固可靠。枕木间距不大于30 cm。

(5)架桥机工作前,应调整前、中和后支腿高度,使架桥机主梁纵向坡度<1.5%,检查绳夹螺栓是否拧紧。架桥机前移时,起吊天车须走到架桥机后部配重,并与主梁锚固,纵向移动须一次到位,不得中途停顿,(6)架桥机天车携带砼梁纵向运行时,前支腿部位应用葫芦与横移轨道拉紧固定。

(7)每安装完一孔,须对架桥机进行全面检查。

5、船舶吊

(1)施工作业前,应取得业主和海事部门及有关单位的许可,办理水上施工许可、航行通告等有关施工手续。(2)作业时,应显示水上作业号型、号灯、信号旗。

(3)作业前,应对吊钩、滑轮、卸扣、链条、转环、螺栓、插销、钢丝绳等零件及起重设备、甲板机械等设备进行检查。吊重卸扣、滑轮、螺栓、插销、转环等的截面直接磨损超过10%时应更换。受力钢丝绳,断丝根数在8倍直径的长度内超过10%或有显著的过度磨损者应更换。

(4)起吊前,应查看和计算船体吃水是否满足要求;正式起吊物件时,应经过试吊,物件离地不超过0.5m,发现不平衡、不稳或制动不良,应放下重新调整。

(5)吊重物移船时,各绞车应注意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做到松紧均匀,避免突然停止或突然启动,使重物在空中摇摆。(6)在起吊埋在土中或水中的物件时,应缓慢进行,防止超载,等该物件有移动时在起吊。

(7)当用两艘起重船同吊一个物件时,须制定操作方案和安全措施,经安全部门和技术部门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

船舶修造业相关安全因素分析 第6篇

关键词:船舶修造 危险因素 对策

船舶修造业因其工期短、劳动强度大、工人易疲劳,危险点多、不确定因素多、交叉作业多,易燃易爆场所多,高处作业多,电气设备多,起重作业多等特点,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多发。尤其在高处作业、起重作业、密闭舱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中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火灾、爆炸、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中毒窒息、高温灼烫等事故。基于以上特点,它在各行业中的危险程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前列。

船舶修造业重点岗位危险因素分析

船厂的作业岗位众多,工种的划分有各种方式,根据船厂的作业特点和易发生的伤亡事故类型,按照高处作业、脚手架作业、电气作业、焊接与切割作业、起重作业、涂装作业、机加工等进行重点岗位危险因素分析。

1、 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类型基本上均为二级以上高处作业(高于5m),其高处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作业人员除了防坠落外,还要防触电、防火、防爆等。高处作业大体可分为高处临边作业、洞口边高处作业、攀登高处作业、立体交叉作业、机械行走升降平台高处作业五种形式。

2、 脚手架作业

船舶修理过程中,登高作业需要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属高空立体交叉作业,易发生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事故。不同的脚手架适用于船舶修理的不同阶段和部位,悬空脚手架适用于在船体舷外或舱壁等处的作业;插入式脚手架、钢管式脚手架适用于舱室内的各种登高作业等。

3 、电气作业

船舶在修造过程中,除了常规的安全用电管理外,船厂经常会出现临时用电,电气作业较多,应时刻注意用电安全。因为在舱室内工作,就像在金属容器内工作一样危险,尤其在夏季,天气炎热,在舱室内工作就像在蒸笼里一样,人的身体要出很多汗,所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移动式电器设备的绝缘损坏或不正确使用,很容易发生触电伤害和火灾事故。

4 、焊接与切割作业

焊工发生事故的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有触电、烧伤、灼伤、坠落、砸伤和中毒等。作业环境不良是导致焊工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船舶焊接时,焊工有时在进出不方便,甚至转身都比较困难的狭小船舱内作业,身体往往会直接触及金属舱板,更换焊条时极易发生触电事故。思想麻痹也是焊接和切割作业中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有些焊工在甲板上开工艺孔时,由于思想不集中,在割板中间作业,割完后自己也随着割板掉入舱内。此外,切割工在使用切割机的过程中,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5 、起重作业

门座起重机和桥式起重机等大型起重机械作业具有机械化程度高,运动速度快,兼有垂直水平吊运性能,操纵过程复杂,起重负荷量大,吊运物料复杂,负荷不定型,而且由于作业环境复杂,流动性大,所以操作人员在吊运过程中只要稍有疏忽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生起重作业事故的主要原因有:①起重设备、工属具缺陷;②违章作业或误操作;③起重工在吊运重物时,吊钩下降过快或起吊物不稳,使吊物在空中游荡导致碰撞或脱钩;④违章指挥、指挥信号不清或由于思想麻痹不能及时避让造成起吊物坠落伤人;⑤通讯联络失误、设备存在缺陷(如警示信号不能正常工作)也是发生伤亡事故的重要原因。

6 、涂装作业

由于修造船时间比较长,而且种类繁多的船舶涂料,几乎都含有易燃有毒的有机溶剂,而船舶的涂装作业,往往要在狭小的通风不良的甚至几乎密闭的舱室内进行,且船舶的修理过程中处处有明火作业(电气焊、气割等),这些作业不可避免的与涂装作业在同一时间、相近区域交叉进行,因此船舶涂装作业时的燃、爆危险性很大,人员中毒的危险性也很大。所以要有严格的防尘、防毒、防火及防爆的安全措施,以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人身和船舶的安全。

另外,在所有的事故类型当中,尤其以火灾事故最为突出。原因是修造船厂在修理和建造船舶的施工过程中,焊割明火作业处于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状态,船舶本身又存在着可燃物质多,热传导性能强的特点,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发生火灾,且一旦发生火灾,又具有火灾蔓延速度快,人员伤亡大,爆炸事故多,产生大量有毒烟雾导致能见度降低等特点。

事故原因

对近年来船舶修造业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表明,工业气体爆炸、触电、高空堕落和特种设备砸落等是事故主要原因;死亡的从业人员以外来民工为主体;事故发生季节多在夏季高温天气。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一是安全生产意识落后。企业主安全意识淡薄,普遍缺乏安全管理能力。一些企业主一遇事故,费尽心机企图逃避应当承担的安全生产法律责任,而不是把心思花在如何掌握安全管理知识和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上。另一方面,造船业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的安全操作能力薄弱也是个现实问题。现有船厂产业工人主要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大部分由本地农村转产,小部分为外来民工。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靠传统师徒带教形式获得,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未能真正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安全作业常识。再有是安全生产设施落后。船舶修造企业安全装备投入少,使用效率低。普遍未落实排风设备,缺少检测、测爆仪器,职工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足,长期存在高空作业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不穿劳保鞋等行为,电焊工等特殊工种还长期存在较为严重的无证上岗现象。

对策和建议:

加强培训。要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加强对从业人员上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取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上岗证书,进一步提高各类人员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素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综合预防。要突出重点,采取市场准入、安全奖惩、持证上岗、加强检查、加大投入等综合措施,督促企业切实加强外包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同时,要严格作业现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防范事故的发生。

加大投入。要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作业方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同时,要确保安全设施、安全设备的完好,对特种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并督促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断改善企业职工的劳动作业条件。

联合整治。各级安监、经贸、质监、消防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强化对船舶修造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尤其是各级安监部门应加强对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的单位或个人要依法作出处理,同时,要严格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严格经济处罚、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追究工作。

落实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切实履行《安全生产法》赋予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职责。

(作者单位:九江市地方海事局)

安全相关 第7篇

从投产至今, 哈一热电厂始终以确保员工生命安全为根本, 以敬畏之心来对待安全生产, 以安全无小事的态度守护安全, 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做好安全工作的工作方向和要采取的工作方法, 大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在提炼安道文化核心理念时, 以龙江分公司“零起点, 大安全”文化理念为基础, 坚持创新、丰富内涵, 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提炼, 形成了“遵道重德”“精细慎行”的安全文化氛围, 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受到业内一致好评。

安道文化是企业“同越文化”的子文化, 是在哈一热电厂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思想和理论, 它具有活力、激情、阳光、致远的鲜明特点。其中, “安全大唐, 国际一流”的愿景, “生命至上, 安全为天”的核心理念, 都充分地体现了全体员工对安全目标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和追求本质安全的必胜信心。

大道至简, 悟在天成。安道文化贵在坚持不忘初心笃行致远, 不断的向本质安全型企业迈进。

二、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1. 提炼安全核心理念, 发挥安全文化的渗透力

安道文化就是要不断的探索做好安全工作的方向和方法, 而采取何种方向和方法是由人的意识, 也就是安全理念所决定的, 该厂不断的总结、广泛征求员工意见, 提炼企业的安全理念。

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为建设安全文化提供良好的环境

(1) 强化制度落实和责任落实, 有效发挥安全文化渗透力。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标准, 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更新、企业生产发展的实际, 定期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机制进行梳理、修订和完善。每年, 由厂长主持召开一次了整章建制专题会议, 讨论安全生产管理上出现的新问题, 理清管理界面, 其次确定全厂制度清单和修编分工, 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做到安全工作有章可循。2014年, 该厂通过对系统内外发生的大量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 汲取经验教训, 剖析事故发生的关键成因, 历时近两个月, 编制完成了企业及外委单位《安全生产红线手册》, 并用制度保障对触碰“红线”的零容忍, 运用“红线管理法”, 构建了安全生产高压态势。在责任落实上, 每年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等, 把安全目标任务量化、细化, 逐级分解落实, 逐级监督负责。

(2) 打造良好的作业现场环境, 为安全文化提供有力的支撑。自投产以来, 该厂始终坚持打造安全的现场作业环境, 通过不懈的努力, 于2012年顺利实现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今年, 按照企业安全设施标准化管理标准有关规定, 依据大唐集团制〔2005〕100号《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设施标准》及DL/T1123-2009《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施配置》有关行业标准, 对全厂实施安全设施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月度检查, 排查问题20项, 已全部完成整改。并在每月的安全分析会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 监督整改, 促进了安全设施的逐步完善。

(3) 提高设备的安全防护性能, 夯实本质安全建设基础。2016年我厂将制定和全面落实年度“两措”计划作为全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之一, 通过扎实有效的开展设备改造、隐患排查治理, 将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重点要求真正落实到位, 消除设备、系统安全隐患, 提高设备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改善作业环境, 认真落实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 为员工创造安全、清洁、舒适的工作环境, 预防职业病, 杜绝人身事故发生。在各责任部门、责任人共同努力和配合下, 截止到11月30日, 我厂年度“两措”计划已大部分得到落实。

3. 通过精细化管理, 将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提高安全文化的执行力

(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增强安全文化的感染力。该厂将“安全培训不到位视为最大的安全隐患”, 注重安全宣传的多样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年初制定的《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2016年度生产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以安全规程、两票、反违章、消防、重大危险源、特种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三讲一落实、两票和人工急救等为重点的, 先后组织了安监人员、生产管理岗位人员、检修运行人员及外委单位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安监部根据上级部门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定, 下发了《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外委人员三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将外委人员入厂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明确并细化, 完善了安监部的厂级安全教育培训、设备部车间级安全教育培训、检修部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的体系。层层教育、层层把关, 有效的提高外来人员安全素质, 保障了我们安全生产稳定的局面。

二是提高生产人员的素质是我们安全教育培训的保证, 2016年初起, 根据厂领导的工作要求及上级部门对安全培训工作的部署, 先后组织进行了生产人员的集团及省公司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奖惩办法、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安全生产责任制、有限空间作业》培训考试、春检《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及全厂生产人员的“三权”资格认证考试, 生产人员的《职业健康知识》考试工作, 在各车间安全培训的协助下完成了两次的生产人员心肺复苏培训工作。多项举措努力提高培训人员素质和理论水平, 从而确保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完成。

(2) 开展广泛的安全活动, 扩大安全文化影响力, 提升安全文化凝聚力。该厂倡导和鼓励员工开展好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每年利用安全生产月巧动心思开展新颖活泼的安全活动, 如:安全短信、安全案例分析、安全扑克、安全警句征集、家属亲情协管安全、安全承诺签名等系列活动, 并将好的活动内容延伸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 以安全活动促进各部门、班组以及班组内部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 形成了团结互助的氛围, 在生产过程中达到互相提醒和帮助的目的, 减少因习惯性违章和安全隐患造成的安全事故。推行情感管理, 改善安全管理干部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打破传统的以罚为主的管理方式, 坚持服务、指导、提醒为主, 使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并且, 通过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 员工的安全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安全修养不断提高。

摘要:安全生产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 文章以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为例, 通过论安全生产与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性, 找准实现安全之道的切入点和实践形式的角度, 以务实、有效的安全管理, 建设形成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安全文化, 取得了安全管理绩效。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安道文化

参考文献

[1]焦丽萍.浅谈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的关系[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4, 27 (3) :56-57.

网络安全机制及其相关技术研究 第8篇

当前,全球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也给人们的网络行为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损失。因此,了解基本的网络安全机制,并利用相关网络安全技术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规避网络不安全因素,是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的重要途径。

1 网络安全机制

1.1 身份识别控制

在网络的发展、应用中,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是最基本的网络保护功能。身份识别功能能利用特定的识别手段对网络使用者的身份进行有效识别,从而防止不法分子冒充用户访问网络给用户造成的不必要的信息、经济损失。身份识别功能主要通过主机与节点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辨别,同时再结合应用系统识别真、假用户,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上网环境。

1.2 密钥管理

密钥是一种可将明文与密文进行相互转换的必要参数,是网络安全技术中的基础要素[1]。密钥可分为公开密钥与私人密钥两种,在保障网络操作正常进行的同时也能保护重要的信息在传输、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窃取。用户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利用密钥能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通常用在用户身份识别、访问权限等方面。

1.3 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是在密钥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网络安全机制。数字签名包括加密算法、RSA公钥等主要方式,通过对信息接收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化分析,从而判断出信息的来源,确认用户的身份。该安全机制在提高计算机系统对用户身份真伪的辨识度的同时也保障了用户对接收到的信息的浏览、使用的安全性。

1.4 存取权限控制

为提高用户信息交流的安全性,减少信息泄露,通常对用户对信息的存取操作进行权限控制,该控制可分为自主访问与强制访问两种类型。存取权限控制主要通过对网络中主、客体之间的访问授权进行控制,可保障合法用户对网络的信息使用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法分子的行为。存取权限控制能减少用户对信息存取行为的随意性,提高信息、数据的安全。

1.5 保护数据完整性

不法分子在窃取数据、从事计算机犯罪行为时通常会对用户的计算机信息进行修改或删除,因此,利用保护数据完整性机制可对前后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帮助用户发现信息被非法修改、删除的行为,提高对不法分子修改、删除信息行为的抵御能力。此外,对于用户的错误操作造成的数据破坏,利用数据完整性保护机制可对数据进行备份、恢复,从而保护数据的安全。

2 网络安全技术

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网民人数在不断上升,网络金融、网上购物、在线转账等网络行为不断普及,给当前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也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步伐加快。

2.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可在内网和外网、公网及专网之间形成一堵具有信息保护作用的防护墙,保护用户信息不被外泄,并抵御外来威胁行为的入侵(如图1 所示)。通常外网与内网之间的数据需先由防火墙进行过滤,判别其无威胁后才可进行传输,从而减少病毒、木马链接、含毒信息对用户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的破坏。电力等行业的企业内部网络通常由MIS与SIS两个不同的子网构成,SIS不与外部网络连接,而是通过在SIS与MIS之间设置内部路由器的方式向MIS提供服务;同时,在MIS与外部网络之间设置一台外部路由器,由MIS向外界提供服务,保障企业的网络安全。利用两台路由器进行内、外部网络的区别屏蔽,在保障网络正常使用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但是该技术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创新。如防火墙对于来自于网络内部攻击的防御能力较低,对于利用服务器漏洞传输有毒文件等行为的察觉能力较差等等,因此,要经常对防火墙进行软、硬件升级,提高其对网络攻击的辨别、拦截能力,从而保障网络安全。

2.2 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一项具有较长应用历史的、安全性能最高的基础性技术。它以密匙为应用基础,采用加密算法将需要传递的信息明文转化成密文,再利用特定的解密密钥对其进行破解,转化成接受者可识别的信息明文,从而保护信息传递的安全性。数据加密技术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可分为对称密匙加密与非对称密匙加密两种方式[2](如图2 所示)。私人场所通常使用私钥加密保护技术,而商场、企业、政府等通常使用公钥加密保护技术。一般情况下,为提高网络安全性,加密技术对非对称与对称密匙进行综合使用,从而为用户的网络信息提供双层保护。随着对加密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密码设计、密码分析及验证技术等纷纷被应用于当前的数据加密中,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用户的隐私和信息安全。美国IBM公司研制、应用的数字加密标准(DES)加密算法、RSA公司的推荐的(RC6)加密算法,推动了私匙体制的发展。美国RSA公司研制出最小模数的768bit,发展到现在大多数网络用户通常采用1024bit、2048 bit的公钥体制,加密技术的保密能力越来越强。当前,用户通常采用多种加密技术综合应用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保护,大幅增加了信息的破解难度,有效减少了信息泄露情况的出现。

2.3 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从网络用户的访问权限着手,通过对用户入网、网络权限、目录级别及属性安全等四项内容进行分析控制,从而保护网络资源不被不法分子访问和使用。其中,入网访问控制是第一道网络保护关卡。利用入网访问控制技术能对入网用户的类型、入网时间及工作站进行有效的限制,把不符合要求的访问者阻拦在外,从而减小不法分子非法访问及用户本身访问危险网站的可能性。网络权限控制主要针对不法分子及用户本身的非法、错误操作行为,通过限制用户对目录、子目录及文件的内容、范围的访问,保护重要信息和文件的安全。与网络权限控制相似,目录级安全控制主要限制用户对重要目录、文件及网络设备等的访问,从而减少非法操作、错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而属性安全控制通常可由管理员进行操作,通过属性控制对文件、目录等进行指定的访问,限制访问者对网络资源的随意使用。

例如,在学校网络中,访问控制可通过限制学生访问非法网络资源的方式保护校园网络安全。针对校园网的不同网段,在相关网络设备上设置相应的访问控制列表并将其连接至对应的接口,在避免学生对相关服务器进行恶意攻击的同时也保障其他用户的合法访问权限。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单项网段控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及上网行为,如试卷等秘密数据不宜给予学生访问的权限,而教务处、教师办公室的网络可以进行访问。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实验等课程时,利用网段控制可限制学生机浏览新闻网页、社交网站及玩网络游戏等,从而保障课程的顺利进行。

2.4 入侵检测技术

黑客入侵等非法入侵行为会给用户带来较大的损失,为提高对非法入侵行为的感知能力,入侵检测技术应运而生[3]。近年来入侵行为、技术、手段的提高也刺激了相关机构人员对入侵检测技术的研发、创新,不断提高入侵检测技术的检测能力。当前,入侵检测技术不仅可以检测来自外网的入侵,也可用于网络内部入侵行为的检测,提高了网络整体的安全性。该技术不仅能防止合法用户对网络的滥用,还能追究非法入侵者的犯罪证据。当其发现可疑的访问或数据传输行为后,能迅速向用户发出警报并采取主动回击的方式阻断入侵。为保障国家安全与社会的稳定,入侵检测通常提倡使用国产检测系统,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入侵检测系统有北京中科网威“天眼”及清华紫光Uri1S入侵检测系统等,普遍用于银行、电力、石油等行业中。

3 网络安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单纯的安全服务是不能全面保护用户的网络安全的。因此,未来的网络安全技术应向多系统组合应用发展。如当前入侵检测系统与防火墙联合应用的方式,能够实现两种安全技术的优势互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此外,自动化与智能化也是未来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基于大数据的数据采集、分析、信息辨别、信号跟踪等网络安全工作的常见运行也将变得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对危险信号进行主动拦截与追踪[4]。同时,为提高对危险信息与安全信息辨别的灵敏度,可引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提高网络安全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梅玫.关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策略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

[2]应钦.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

[3]王玲玲.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和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

煤矿掘进安全管理相关问题分析 第9篇

作为传统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煤矿企业, 它的改革和发展正处在曲线前进的状态, 所以有时为了片面提高产量, 增进效益而忽视了安全生产问题。笔者认为, 当前煤矿掘进工作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主要在政府、机械设备、人员素质、安全管理体系等四个方面。

1.1 政府监管问题

当前政府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 不过任何较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落实就不能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该套监管制度需要经过各级政府的积极落实, 在这一过程中, 监管力度不但没有得到增强, 反而使其受到大大的削弱。在此种情形下, 煤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受的制约有所减弱, 为安全管理问题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1.2 煤矿掘进设备存在的问题

处于转型时期的公司企业, 对于设备会有更高水平的要求。不过再先进的设备在井下掘进作业时也难免出现某些性能缺陷, 若此时维修管理人员没能及时做检查处理, 将对之后的煤矿掘进工作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1.3 员工素质不高

煤矿管理人员及掘进人员是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 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较高, 不过在生产管理工作中, 只凭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是不能开展工作的。另外, 还存在部分抱有侥幸心理的管理人员, 由于他们管理中的疏忽大意, 致使煤矿掘进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规避。掘进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由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农民工组成, 他们有时不能完全操作高科技含量的机械设备, 这也是煤矿掘进工作中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

1.4 安全管理体系较差

虽然当前许多大中型的煤矿企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 但是机构间往往不能高效地协调起来工作;同时, 煤矿企业虽然重视对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教育, 不过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且安全培训工作中经常存在缺乏师资力量, 培训对象素质较为低下等问题。

2 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当前, 煤矿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 煤矿企业要切实注意安全管理问题。安全不仅仅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关系着工人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 政府、煤矿企业和煤矿工人都应当切实注意这个问题, 保证煤矿掘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1 加强政府监管, 发挥调控作用

政府监管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政府作为监管部门, 要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调节煤矿的生产行为, 促使煤矿企业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 兼顾社会利益, 实现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双重目的。政府的监管行为能够有效制约煤矿企业只顾自身利益盲目开展掘进工作的行为, 能够促进煤矿企业更好更稳定的发展。

2.2 及时更新设备, 引进先进理念

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是安全生产的基础。设备陈旧老化, 未能及时检修更新是煤矿掘进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 要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和更新, 配备维修人员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制定检修规章制度, 规范检修程序, 切实落实检修规程。引进先进的掘进技术, 及时进行观念更新, 建立适当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型, 强化安全生产评价体系, 根据模糊数学的分析方法, 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指标建立有效的客观评价标准, 将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纳入到安全生产评价体系中。

2.3 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员工素质

煤矿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 选用有经验、有技术的师傅, 引进具备先进技术的培训人员, 提高培训质量。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 提高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内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法, 注重对员工的层次提高, 有区别的对职工进行培训。建立培训考核机制, 在培训过程中加强对员工的评价和分析。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激励制度和奖惩制度, 将员工的切身利益与员工的工作相结合,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提升员工的认真工作观念, 促使员工注重按照规章进行掘进工作,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 煤矿掘进作业中的安全隐患

3.1 火灾隐患

在许多老矿井的地下总是存在着许多自然发火区, 在以前的生产过程中, 尽管施工人员对于这些发火区采取了一定的办法进行处理, 使得总体情况得到了稳定。不过, 随着实际工作的开展, 随着地下风压的变化, 部分火区的情况也会有相应的变动。同时, 在巷道的贯通工作中, 两端的贯通往往会改变整个巷道内部的风压, 致使之前对于发火区的预先处理失效, 从而使得发火点复燃, 所以, 巷道内风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3.2 瓦斯爆炸隐患

在进行煤矿掘进作业时, 往往巷道的掘进均是由一个工作面独立进行的, 该工作面往往只顾及到自己的情况而难以综合考虑其他相关的工作面。而在科学合理的作业中, 在一个工作面作业时, 恰恰需要对另一边的工作面也做详尽了解。若未能充分考虑其他相关工作面, 在进行连接的时候因为管道口两端的风压没有进行适当的处理甚至根本没有得到处理, 就会出现瓦斯在一头累积的情形。若此时工作面放炮则会直接导致瓦斯发生爆炸。据统计, 我国许多煤矿井下事故基本上都是该原因所造成。

4 掘进作业的技术措施分析

4.1 安全准备工作

在进行巷道贯通掘进作业前务必要进行安全措施准备工作, 保障掘进作业的安全。该安全措施的制定需要由项目的总工程师亲自组织进行, 并做好监督工作, 之后再安排有关人员开展整体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持续到巷道掘进作业的完成。

4.2 绘制测量图

在进行掘进作业的过程中, 若碰到需要与旧管道和采空管道贯通的情形时, 作业管理人员第一步应当是绘制测量图, 弄清将被贯通的管道内部的整体情况, 比如是否具有火、水、煤气等危险物质, 因素是否超标等。摸清情况后再依照有关安全法规设计安全保障措施, 并在掘进作业中贯彻落实, 从而在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3 重视重要部位的管理

要高标准管理巷道内的重要部位顶板, 若处理不当, 顶板附近的岩石层破碎则很有可能会导致顶板附近出现整体巷道压力过大, 致使支架之间的距离缩小和最大控定距, 因此, 在掘进作业中, 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管理,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结语

总之, 生产安全是煤矿生产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制约着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 同时也是有着较强系统性的工程, 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协调工作。最重要的是煤矿企业和员工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 加强掘进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 并且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煤矿生产监管, 以保证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九红.煤矿掘进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 6 (5) :52-53.

[2]管俊才, 柳军涛.煤矿巷道掘进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2 (7) :85-86.

[3]田忠元.煤矿生产掘进工程中的安全管理试论[J].科技创业家, 2013, 13 (4) :156-158.

物联网安全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第10篇

智能城市,感知中国,智慧地球,这是由物联网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智能图景,这一切美好的前景是利用网络将人与物相连,通过物体上的微型智能化感应芯片,实现人和物之间的“对话”,物和物之间的“交流”来实现的。物联网被称为是世界的新经济引擎,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遍及国防安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工业监测、医疗健康、水系监测等多个领域。可以说大到全球卫星系统,小到智能尘埃,物联网正无处不在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运行与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随着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力度的不断提高,已经逐步从产业愿景走向实际应用。截止到2012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达到3650亿元,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我国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元。

目前,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特点表现为:行业性强,公用性和参与度不足;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能力不强;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商业模式不清晰,规模效益不足;相关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缺失,行业行为不规范等。这些因素已经成为制约物联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需要政府通过调整产业政策以及立法等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行业标准,保障物联网行业安全、稳定、快速地发展。

2 物联网所引发的安全相关法律问题

2.1 物联网所引发的网络系统安全法律问题

物联网的网络系统安全主要是指计算机、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网络自身的安全问题。由于物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其中运行的软件和程序多种多样,难免存在各种安全漏洞以及不法之徒的破坏活动,使得物联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系统安全性漏洞、跨平台数据交换引起的数据丢失、人为的网络数据被篡改、拒绝服务等方面。网络中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物联网的发展。据统计,计算机病毒传播和黑客攻击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物联网网络安全威胁。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技术也在快速地变化,从木马病毒的编写、传播到出售,整个病毒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网络系统安全的另一个威胁来自于黑客的威胁和攻击,以牟利为目的的黑客产业已经成为新的暴利产业。但是我国物联网网络系统安全技术及立法尚未完善,物联网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能力不足,是目前物联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物联网应用所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

物联网是由大量的信息终端和智能节点构成的复杂异构网络,潜在的软硬件漏洞、网络缺陷将引发针对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数据所进行的恶意代码攻击、数据驱动攻击、拒绝服务等安全隐患。完善物联网网络信息安全需要强大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支持,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信息采集和传输中的安全问题。

如果不能有效地对采集和传输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加密保护,数据很可能会被攻击者截获,通过恶意篡改或删除等方式破坏传感节点感知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用户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传播来威胁网络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破坏物联网的正常运行。

2.2.2 信息权的法律保护问题。

在物联网活动中的信息权最多涉及到的是个人隐私权的保护问题。相对于互联网而言,物联网所涉及到的隐私权主体和内容更加广泛,传播的速度更快,侵权的影响和损害更大,因此对物联网的发展的安全保护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3 物联网核心数据的应用问题。

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物联网应用层集合了海量的用户数据信息,既包括水利、电网、交通等国家经济的核心数据,同时也包括健康状况、通讯数据、位置数据、消费习惯等个人数据。由于物联网时代数据信息所包含的经济价值促使出现数据信息非法应用的利益链条,以及非法侵入或破坏大数据中心的行为出现。这不仅威胁到隐私和信息安全,同时可能危及国家及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

2.2.4 用户身份信息的保护问题。

用户在访问物联网时,需要提供相应的身份信息来验证其合法性,很多行业和领域都采取了实名制验证制度,有效地保障了物联网系统对于合法用户提供安全、稳定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合法用户信息被泄漏和窃取的法律问题。

2.3 物联网所引发的交易安全法律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利用物联网进行的交易行为越来越普遍。电子商务对于网络安全的基本需求包括交易主体的真实性、交易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有效性及确定性。物联网中比较常见的影响交易安全的情形包括:

2.3.1 交易信息被截获和窃取;

2.3.2 交易信息的篡改;

2.3.3 交易主体不真实;

2.3.4 交易抵赖。

除此之外,物联网所引发的其他安全法律问题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犯罪等问题,针对现有的安全问题,以及物联网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前瞻性、建设性地制定和提出包括物联网安全法律体系在内的系统解决方案。

3 物联网安全法律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物联网安全立法的基本原则

首先,确保安全的原则。物联网立法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同时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通过技术手段和制度途径对可能发生的网络安全威胁及隐患及时的加以提示、制止或避免,对于已经实施的侵害网络安全的行为进行惩处。

其次,利益均衡、注重实效原则。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在内容上要协调一致,具体法律的实施细则、政府部门的规章、地方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有系统性。关注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经营者的利益;既强调社会利益优先,又不牺牲个体利益,较好地协调社会各方利益。

再次,与国际惯例接轨原则。物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最重要的特点是突破了地域和空间,语言和文字的界线,把全世界联系在一起。物联网整体性、动态性、关联性的运行模式要求在物联网安全制度、安全标准、安全机制等问题的法律规制上要突破传统法律体系的格局与规定,建立起在世界范围内通行统一的标准体系,确保新的立法能够使网络信息安全立法与网络技术发展相衔接,减少信息网络发展的障碍。

3.2 完善和构建物联网安全法律体系

首先,物联网安全法律、法规的立法完善及行业标准的建立。我国必须建立和完善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协调统一的物联网安全法律、法规,为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市场准入制度。对网络连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数字证书认证机构等经营者的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合格后方能进入网络市场。

建立网络经营者和网络运营商地连带责任。消费者基于对网站的信任,与网络上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由于消费者获取经营者的信息有限,而网站有义务对经销商的资质进行审查,因此网上购物纠纷发生时,网络运营商与网络经营者之间应当确立连带责任。

电子认证安全制度。从组织制度上保证交易双方当事人的身份的真实可靠。

电子支付安全制度。除了采取加密保护、线上认证等技术手段保证电子支付的安全以外,通过法律规定的方式确保各支付环节的安全,例如第三方平台支付、先行赔付等。

其次,加强政府监管和行业、第三方机构相结合的管理平台。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调控和政策的支持,物联网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同样需要政府的主导和参与,协同行业标准制定部门及第三方测试机构,逐步建立起以政府监管为主导,行业主管部门和第三方测试机构参与的物联网安全体系。

再次,提高公众的物联网安全防范意识。除了法律和技术保障外,公众的安全意识教育也将是影响物联网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做好物联网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网络用户及各单位对物联网安全的防范意识,切实落实物联网安全体系规定的要求和责任。使道德和伦理内化为公众内在的物联网行为约束机制,努力构建和谐良好的网络环境。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物联网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在极大地惠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逐步凸显,已经成为制约物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确保物联网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有必要针对物联网安全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建立完善的物联网安全法律体系和行业标准。

关键词:物联网,网络安全,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秦成德.物联网法学[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3]刘宴兵.基于物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J].中兴通讯技术,2011.

[4]赵璐华.物联网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5(32).

[5]樊凡.物联网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浅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

[6]黎林.物联网时代信息安全与法律研究[J].产业聚焦,2013(3).

电力自动化安全系统相关问题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微机型

近年来,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大,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电力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自动化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并有效地解决了电力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成本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现阶段,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电力自动化安全系统的引入以及在电力工程中的广泛运用,对提高电力工程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的特点及运行现状

(一)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的特点

现行的电力自动化安全系统是在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传统的基于电磁型继电保护装置的电力工程系统相比,该系统实现了自动化,其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新型继保装置在维护和调试方面更为便捷,操作也更加简单,新型继保装置的保护性能要远远高于传统继保装置;其二,新型继保装置在原继保装置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使操作人员可以选择性操作,尤其是在逻辑回路方面,新型继保装置的动作正确率要明显高于传统继保装置,可靠性也更强;其三,新型继保装置的自动化功能主要体现为遥测、遥控、遥调、遥信等方面,基本上替代了原系统的人工操作模式,通过远程监控便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故障的分析和处理[1]。

(二)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的运行现状

电力自动化安全系统在电力工程的维护过程中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新型继保装置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了比传统继保装置更加优越的特点,但就当前电力工程运行环境来看,继保运行条件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现代化电网对电力工程安全系统的综合自动化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继保装置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防雷击、抗干扰等客观条件上。基于微机型继保装置的电力自动化安全系统,其在变电站远程监控的后台操作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问题进行解决,不断改进和完善继电保护的管理模式及其装置的运行环境,使其更好地满足客观运行条件的要求,补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功能,从而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2]。

二、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的实现途径

(一)选型设计与安装调试

目前,电力工程建设环境得到了不断的优化,电力工程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的性能,有必要對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严格的要求。电力工程安全系统能够有效运行主要取决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因此在性能、型号、规格的选择上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选型设计必须保证产品的可靠性以及技术的成熟,从而使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能够建立在设备硬件质量过硬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确保电力系统达到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选择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尽量达到合理配置、科学设计、有效运行三大要求,使继电保护装置能够与安全系统中的计量、控制、测量、信号等方面的功能实现良好的配合,发挥协调作用,保证电力系统始终保持高水平的运行状态。之所以说继电保护装置是安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就在于其能够为变电站设备更换、改造以及增容扩建提供更多的设计空间,使变电站能够在双重模式下转化运行。

综合自动化的实现必然要涉及到各种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如直流系统、测量表等,在调试阶段,相关人员应明确继电保护装置与各设备之间的责任分工,增强相互的工作协调性。通过反复实践证明,微机型继保装置虽然在功能上要远远强于电磁型继保装置,但在运行中,新型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没有明显高于传统继电保护装置,这主要是由于新型装置的防潮性、防雷击、抗抗干扰等性能并不理想,为了使其更好地达到客观运行条件,必须对其进行调试,做好各项防外力破坏措施,加强对工程各质量控制要点的控制,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3]。

(二)验收投运与运行维护

验收的重点是对“四遥”操作的质量把关,制定具体的操作流程,并列出系统运行要点,以便于今后系统的维护以及相关设备的改造。在投运之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增强其对系统的熟练程度,了解系统的运行方式,掌握操作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技能,便于今后系统维护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家电网的相关要求,必须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维护工作,高质量完成校检任务,确保继电保护装置以及其他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4]。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自动化安全系统在电力工程的维护过程中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电力自动化安全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电力工业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范晓东.浅谈建立健全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的措施[J].机电信息,2013,27(13):175-177.

[2]孙晖,赵菁.建立专业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探讨[J].自动化仪表,2003,13(6):18-20.

[3]沈俊峰.浅谈电力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方法及标准[J].科技致富向导,2013,33(12):172-173.

[4]蔡媛媛,戚宇林,刘伟达.Linux在实现电力自动化中心无人值班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04,15(7):56-58.

安全相关 第12篇

1 Internet功能与安全研究现状

1.1 Internet的功能

因为信息技术的起源在美国, 尊重信息技术起源的人们仍以“Internet”作为网络的第一称呼。网络的功能显而易见, 已经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小到与朋友家人通讯, 大到国家的军事安全信息, 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2 Internet安全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以发现, 与Internet安全及其相关技术有关的研究很多, 大部分研究都从网络病毒角度进行安全技术应用的阐述, 实际上, 目前网络安全技术所涉及的早已超过病毒的覆盖范围, 人们最常受到的网络安全威胁需要被进行再次的梳理。

2 Internet安全的含义、风险特殊性与不安全因素

2.1 Internet安全的含义

Internet安全即网络安全, 由于网络对人类生活的覆盖性甚广, 因此可以说网络安全是个十分复杂的议题。前人研究对Internet安全的描述包括网络使用安全、网络信息安全两方面, 通过动态评估得来的。使用网络的稳定性和网站本身的安全性, 网络用户TCP/IP协议的有效性、IP地址分配和联网相关的硬件问题, 网络光缆的安装、安全保护、个人电脑的硬件设施等、网络信息安全即密码和个人信息或则公众信息数据的安全性都被涵盖在内。这些网络安全的含义还不足以囊括所有与网络使用有关的安全概念, 例如, 计算机由于进行网络信息交流产生的缓存数据的处理、由于软件更新带来的数据流失等问题, 也与网络有关, 属于网络安全的范围, 由此可见, Internet安全的含义在其外延上更为复杂。

2.2 Internet安全风险的特殊性

Internet安全风险因为网络使用的广泛性、多维性和连续性而显示出固有的特点, 首先, 因为网络被应用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 网络安全风险的破坏性和危害性是十分巨大的, 例如网络病毒的攻击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使计算机处于瘫痪状态。而且一旦攻击成功, 会给计算机用户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 更甚者将威胁社会和国家安全;其次, 由于不同个体使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不一样, 而进行的操作却能够通过网络实现不同时空的送达, 因此, 网络安全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 病毒对个人PC进行的攻击产生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 攻击往往需要潜伏在计算机程序中, 直到程序满足攻击效果产生的条件, 被攻击对象才会发现问题;最后, 由于网络联系了无数的终端用户, 因此, 网络安全风险通常是突然发生并且大范围弥散的。无论计算机网络攻击的对象是个体还是群体, 都会因为网络的互联性形成扩散的连环破坏, 其影响规模若不受干扰将会是无限的。

2.3 影响Internet安全的风险因素

由于网络运行需要满足各种条件, 因此, 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也十分复杂, 首先, 来自于网络本身的运营状态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即使现在各国政府均制定了与网络使用有关的法律法规来维护网络使用者的信息安全, 但使用者仍可以十分自由的进行有目的的搜索, 网络使用本身的公开性导致保密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其次, 安装在计算机上进行网络访问的系统和浏览器均存在各种漏洞, 虽然杀毒软件可以对电脑实施较为全面的防护, 但是病毒库的更新仍赶不上病毒的发布速度, 即使有云安全作为保障, 威胁也一样存在;再次, TCP/IP协议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因为该协议数据流采用明码传输, 且传输过程无法控制, 这就为他人截取、窃听信息提供了机会, 并且该协议在设计时采用簇的基本体系结构, IP地址作为网络节点的唯一标识, 不是固定的且不需要身份认证, 这是一个巨大的安全漏洞。

影响Internet安全的因素还包括来自自然环境的不可抗性因素, 比如由于天气等原因造成计算机故障, 给网络连接带来不便, 病毒的入侵和非法的访问等;网络使用者本身的安全意识是影响网络安全的最根本原因, 不进行电脑日常护理、网络设施护理和网络安全维护软件更新换代导致的网络故障比比皆是。

3 Internet安全技术的应用

为了维护Internet安全, 需要网络使用者对安全技术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懂得如何应用这些技术以保障上网安全, 因此, 进行Internet安全技术和应用的分析和整理十分必要。下面将针对Internet安全的不同方面进行安全技术的总结。

3.1 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防护措施

由于网络安全风险是由于网络本身的设计和运行特点造成的, 因此, 网络安全技术首先要应用在对网络系统的完善和改造上, 只有这样才能规避由于网络系统本身的漏洞造成的风险, 我们多次提及网络使用是一把双刃剑, 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不够智能”造成的网络安全风险, 只能通过控制使用操作来进行弥补。建立入网访问控制功能模块是完善网络系统的主要技术之一, 入网访问控制、规定可登录到网络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的用户条件, 限定用户登录的自端的位置、和时间。不断更新和完善操作系统能够达到这个目的, 这需要操作系统软件研发公司在系统软件的安全措施上进行细致研究。

除此之外, 使用网络的外部环境也应该进行安全方面的检查和改造, 学校、家庭和公司的普通网络应该设计的科学合理, 在网络连接器的选择上应符合网络迁入标准, 使用质量较好的网线、路由器、外接电源, 进行以保证网络运行的硬件正常工作, 避免由于断电和网络不畅而产生的数据传输中断或者提供可能的病毒种植时间。在多太PC公用一个入户光纤的情况下, 需要特别注意无线路由器使用的密码保护, 可以在路由器设置中进行指定的电脑IP地址的登入, 防止无线路由器产生的网络范围内被其他移动的IP使用, 造成网络不顺畅的问题。

与公共职能相关的单位则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标准进行建设, 通过安全检查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另外, 应该积极设计应急预案, 保护重要的网络通路畅通, 在网络通路出现故障的时候, 能够积极启用备用的网络通路, 以保证公共职能的运行。如城市交通部门应对城市交通灯的网络系统进行备份, 一旦出现网络不顺畅的情况, 启用备用网络以保证城市交通正常。同时, 涉及到公共职能和国家机密的网络和计算机系统按时进行定时的网络环境安全检查, 在机房附近的防火、防盗、防电磁干扰工作应严格执行。

3.2 计算机和网络数据保护措施

无论对于个人网络使用者还是公司以及政府部门, 文件泄露是最危险的一种网络安全威胁, 为了规避这个风险, 进行文件内容的备份和保护是唯一的方法。文件丢失的可能性有两种, 第一种是由于计算机被他人使用, 另一种是来自网络的病毒攻击导致的计算机系统瘫痪, 文件不能被找回。

为防止计算机被他人使用而造成文件损失, 可以使用文件加密和用户权限设置两种方法。文件加密就是将明文变为隐文, 即使计算机被他人使用, 文件被复制取走或者经过网络传输出去, 别人也因为不能读懂而不能获取信息, 网络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三种;用户权限设置是在系统上进行访问条件设置, 使用计算机密码保护、目录打开密码等方式, 使指定用户能够对计算机中的信息进行访问而其他人不能访问。

来自网络病毒的攻击可以使用防火墙技术和病毒防杀技术进行规避。防火墙技术是过滤危险因素的网络屏障。通过对网络数据包进行安全检查决定是否应该传输数据以控制非法数据传输的可能性, 另外, 防火墙具有监控和记录的功能, 能够提供网络使用的详细数据, 协助网络安全预警和网络安全问题的处理;病毒防杀技术通过安装杀毒软件来完成, 在网络病毒刚刚出现的时候, 大多数网络用户对病毒的态度是“杀”, 随着杀毒软件的不断更新和升级, 目前“防毒”成为规避病毒入侵风险的主要手段。云安全的出现为防毒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网络使用者应该按时更新杀毒软件, 以保证网络病毒防护的有效性。

3.3 培养Internet风险规避意识

无论网络使用者是个人还是公司集团乃至于政府, 对于网络风险的技术应用仍取决于使用者的主观意识, 也就是说, 重视网络风险规避必然会从各个角度进行网络风险技术的应用, 不积极的应对网络风险, 则很容易导致网络安全问题。对于使用计算机的个人来说, 多学习有关于网络安全的知识, 了解各种系统维护软件的应用, 注意更新电脑的硬件和软件能够加强网络使用的安全性;对于公司集团来讲, 严格筛选网络管理人员, 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建立是保证公司网络安全的根本, 另外, 建立网络使用制度也十分必要;政府部门的网络风险规避应依靠专业的团队, 使用先进的防御软件、聘任专业的网络评估和监控员是防御网络攻击和黑客的恶意行为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家已经对黑客行为和一系列而已的网络破坏行为制定相关的法律, 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集团, 都应该了解这些法律, 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 如今Internet的概念外延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一般理解上的“网络”, 更多是关于信息存储和应用在网络上的运行, 因此, Internet安全也远远超出了一般概念上的“防毒防盗”, Internet安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要确保网络工作运行正常, 就要从计算机系统好网络防护方面入手维护Internet安全, 还要重视计算机硬件上文件的保护, 提高人们应对Internet的能力和风险规避意识是Internet安全技术应用的根本。

摘要:Internet安全和保护Internet安全的技术是信息时代的独特产物, 这与维护某种工具相似, 随着工具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与之相关的维护技术也必将会有更新, 因此, 进行Internet安全和相关应用技术研究一直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以Internet概述引入Internet安全的细节描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Internet安全技术的应用, 以期从个人使用Internet的角度上进行安全知识的总结和普及。

关键词:Internet,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技术

参考文献

[1]戴宗坤, 罗万伯等.信息系统安全[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11) .

[2]段海新等译.网络安全事件响应[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0 (05) .

[1]卢昱, 王宇.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控制技术[M].南京大学学报, 2007 (04) .

[2]蒋坡.论构建我国网络安全体系的创建策略[J].现代计算机网络, 2003 (15) .

[3]胡昌振.新时期的信息安全概念及方法论探讨J].科技导报, 2004 (30) .

[4]王华忠.浅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 (08) .

上一篇:舞蹈意境的营造下一篇:支出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