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等教育范文

2024-08-11

国际高等教育范文(精选12篇)

国际高等教育 第1篇

国际化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多种途径迅速开展, 相关研究不断深化, 不过对国际化课程的研究文献较少。本研究根据我校国际化课程的教学组织经验, 讨论其中涉及的主要层面, 为国内高校组织类似课程提供参考。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国际化与全球化这两个概念紧密相关, 大学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主要策略是国际化, 即把跨国或跨文化维度融入高等教育的教学、研究和服务之中。“全球化……要求世界不同国家在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更大程度的趋同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是源于一些外在动力, 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也会是出于内在动力, 如学术需求的驱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广泛, 比如增强学生的流动性和增加海外学生招生、增强课程国际化。全球性的高等教育体系会有诸多特征:多样性和区别性, 遵循国际法, 学生与员工的流动性, 国际组织对高等教育产生影响, 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 对生源、员工和投资的竞争加剧, 大学强调培养全球公民。调查表明, 全球公民关键特征是有能力适应全球性的场景, 如跨文化交际能力、跨国读写能力、国际意识、全球意识和全球视野。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式多样, 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国际化目标。Maringe区分了五种形式的教育国际化措施:留学生招生、学生和员工流动、合作办学 (联合学历教育、海外分校、远程教育) 、合作研究和实习、教学计划改革。除了学生到海外留学外, 各国也在开发其他形式的国际教育, 提供成本较低的国际学习机会, 包括远程教育、合作办学、开办分校和交换项目。有研究表明, 很多高校在国际化过程中均采取两种主要形式:本土国际化和海外国际化。已经建构的一系列国际化模式也表明, 世界上不同地区的高校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国际化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也给高校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Maringe&Gibbs发现, 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高等教育机构往往收入来源多样、年收入高、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就业面宽、吸引更多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人才和世界公民, 最重要和有效的途径则是课程, 而教育改革的重心也是课程改革, 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性内容, 课程也是教育国际化的“经典载体”。

我校在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 逐渐凝练出四个方面:人才培养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和校园氛围国际化。我校暑期国际化课程的开设, 就是对国际化办学战略的具体实践, 而且国际化课程对国际化的四个方面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三、国际化课程教学组织

1. 制订管理办法。

我校由外教授课的国际化课程最初主要是各学院邀请教师, 给指定的学生开设某些课程。这样的教学组织具有偶然性、随机性、分散性等特点。2013年, 在组织第一批暑期国际化课程之初, 学校就指定具有长期国际教育经验的管理人员, 负责起草国际化课程管理办法, 以规范课程的过程管理。草稿完成之后, 学校多次召开有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和国际教育学院等部门参加的管理办法研讨会, 逐条讨论其中的每项内容, 最终形成定稿, 提交学校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或提出修改意见。2013年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暑期国际化课程管理办法 (暂行) 》分八章二十条, 对我校国际化课程的目标和分类进行了界定, 并就课程设置、课程修读、课程教学、考核评价、学分认定、课程保障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为我校国际化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2. 外籍教师聘请。

组织国际化课程的首要条件是聘请外籍教师, 高水平、多元化的教师是国际化课程质量的必要保障。我校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联系国外高校教师, 外籍教师主要来源包括:与我校签订合作协议的国外高校、来校洽谈合作的国外高校、赴国外洽谈合作意向的国外高校、与本校学院和教师有科研合作的国外高校和大型企业。学校制定政策, 要求各学院通过联系和沟通确定来校授课的教师。由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制作来校授课申请表, 统一联系国外教师, 要求提供个人简历和简易课程描述, 并提供两门课程备选, 明确课程层次 (本科或研究生) 和开课时段 (7月或8月) 。根据外籍教师提供的课程信息, 汇总全部计划开课课程基本信息, 会同教师简历和课程描述, 送交各学院教学管理人员, 组织专家确定各门课程所属学院、适合听课对象和层次, 并由学院安排课程辅导教师。2013年暑期, 最终来校教授国际化课程的外籍教师19人, 分别来自7个国家, 开设19门国际化课程。2014年暑期, 来校授课的外教包括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47位教师, 开设48门课程, 较上年显著增加。

3. 组织学生选课。

为了使更多学生在国际化课程的教学组织中受益, 开阔眼界, 拓宽视野, 我们对学生选课过程制订了详细的方案, 对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2013年, 学校召开了有分管教学副校长参加的宣传动员会议, 介绍课程实施方案、基本情况, 讨论可能问题和处理方案, 提出相关要求。针对2014年暑期国际化课程, 2013年12月专门召开布置会, 总结经验, 肯定成效, 分析问题, 布置任务。2014年6月, 召开了暑期国际化课程相关问题协调会, 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方案。选课前期的广泛宣传和准备, 为学生自主选课做好充分准备。进入选课阶段, 学校在教务处、研究生院网站发布选课通知, 并通过制作展板、纸质宣传页和其他网络系统进行宣传, 随通知上传所有课程基本信息。本科生在教务处教学管理系统选课, 留学生和研究生填写表格进行选课。2013年, 19门国际化课程的选课总数为730人次。2014年, 48门国际化课程选课人次增加到2236人。

4. 课程教学组织。

我校国际化课程分学期国际化课程和暑期国际化课程, 前者由各学院自行组织, 后者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暑期国际化课程分两个阶段实施和两个校区进行, 每个阶段两周时间。第一阶段是7月初暑期开始的前两周, 时间上紧接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之后, 第二阶段安排在新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前的两周时间。课程教学组织的第一步是条件准备, 包括课程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为了保证各门课程教学顺利进行, 遇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我们为每门国际化课程配备了一名辅导教师, 准备了课程表、点名册、成绩册、外教和辅导教师联系信息表、辅导教师听课记录表。国际化课程管理办法明确了辅导教师负责。此外, 在国际化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 相关人员还不定期地到课堂巡查, 加强过程管理。目前我校的国际化课程属于选修课, 学生可以选课, 也可以退选。因此, 课堂出勤记录主要目的是调查国际化课程出勤率。2013年的国际化课程出勤记录表明, 大多数课程的学生出勤率不高, 主要原因包括:学生对课程不够了解, 尚未培养出对国际化课程的兴趣;全英语授课难度较大;暑期上课, 学生不适应时间调整;课程修读与其他暑期活动时间冲突;暑期天气较热。2014年, 每门课程的学生出勤率显著提高, 统计列表如下。

2014年7月25门课程中的21门课程, 平均出勤率达到71%;8月23门课程, 总平均出勤率67%。两个阶段的44门课程学生平均出勤率为69%。照此计算, 全部选课学生中有约1500人次修读了这些国际化课程。这表明我校的国际化课程教学已经在学生中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7月出勤率在50%以下的2门课程分别为“机场管理与规划”、“云计算与应用”。前者授课教师为华裔澳籍, 选课51人, 最高出勤31人, 最低出勤14人;系统选课34人, 评教14人, 评价等级分91.3。后者教师也为华裔澳籍, 选课46人, 最高出勤30人, 最低出勤19人;系统选课33人, 评教8人, 评价等级分91.6。概而言之, 两门课程出勤率较低的原因可能与选课时对课程的了解程度、课程相对于全校工科学生的专门性程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对课程兴趣等有关。

5. 教学质量保障。

在国际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 我校还采取多种措施以保障课程教学质量。除上文提到的制订课程管理办法、召集国际化课程工作会议、管理人员巡查、配备听课教师、考勤制度外, 另外还进行了学生评教、外教评课、辅导教师评课和课程总结、全部国际化课程教学总结报告等环节, 对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校暑期国际化课程和学期中间的国际化课程, 均有至少一名辅导教师, 国际化课程管理办法对辅导教师职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辅导教师职责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教学辅助, 一是教学科研合作。在课程教学中, 辅导教师随堂听课, 担任助教, 进行课堂教学情况记录, 了解、学习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提高外语表达能力, 撰写课程小结, 提交课程资料。课程教学记录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特点、学生出勤等。在教学之余, 辅导教师作为学科与专业同行, 与外籍教师开展教学和学术交流, 发展有效科研合作, 促进学院与国际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专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可见, 辅导教师在国际化课程教学质量保证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对课程进行问卷调查时了解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2013年, 针对国际化课程设计了问卷调查表, 调查学生对课程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满意度, 以及国际化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2014年, 全部国际化课程进入学校教务管理系统, 实行学生网上评教。数据显示, 除两门课程未生成评教结果外, 其他课程的学生参评率为53%, 46门课程的学生评价百分制得分均在85分以上, 总平均得分为88.3分, 其中29门课程得分在90分以上, 占比63%。这些数据表明, 学生对于暑期国际化课程的满意度比较高。为了了解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效果, 我们还设计了由外教填写的问卷调查表, 征询外教对课程组织、听课学生的评价, 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其中有43位教师提交了问卷, 在“一般评价”、“评价学生”、“评价组织工作”、“存在问题”、“对课程组织的建议”和“其他”等六个方面, 均提供了很多评价信息, 为国际课程的改进提供了有力依据。

四、结语

综上,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多种途径迅速开展。围绕国际化课程和课程国际化的研究发表了大量文献, 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也在得到有效实施, 重要举措之一便是开设国际课程。上文论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以及我校暑期国际化课程开设中的主要环节, 包括制订管理办法、聘请外籍教师、组织学生选课和课程教学、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等。我们将在未来的国际课程组织中加强研究, 总结课程组织过程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推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更有效地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

摘要:当前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国际化课程的研究已经有大量的文献资料。高校采取各种措施实施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课程则是教育国际化的“经典载体”。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丰富, 国际化课程主要环节包括制订管理办法、聘请外籍教师、组织学生选课和课程教学、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等, 加强国际化课程研究, 有助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化课程

参考文献

[1]Knight, J.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New Directions, New Challenges:The 2005 IUA Global Survey Report[M].Pari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2006.

[4]Maringe, F.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A survey of UK universities[EB/OL].Paper presented at ICHEM Confer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ho, Portugal.http://www.doc88.com/p-982460090564.html, April1-3, 2008.

[5]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育国际化的“经典载体”[N].文汇报, 第6版.2010-10-23.

国际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处工作 第2篇

国际交流处工作

2018年第一期(总第1期)

国际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主办 2018年4月25日

本 期 要 目

党建工作

学生工作 ▲

教学工作 ▲

留学生工作 ▲

出入境管理工作 ▲

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 ▲

交流与合作工作 ▲

对台交流工作

【党建工作简讯】

▲党总支完成 “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整改报告。3月初,部门党总支认真梳理了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情况,按照上级要求,认真整改,完成了整改报告。提出了认真落实好支部大会;认真落实好总支和支部支委会,发挥支委的作用;坚持党课制度,提高党课质量;联系实际,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等四项措施。

▲全体教师党员组织观看《厉害了,我的国》。3月7日下午,部门全体同志集体观看了大型纪录影片《厉害了,我的国》。影片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成果与前行轨迹,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论述,以电影纪录片形式投映于银幕之上。影片讲述中国故事、刻画中国面貌、展现中国变化,传递的正能量令人振奋、备受鼓舞。▲入党积极分子观看爱国电影《红海行动》。3月13日,为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学习中国军人具备的优秀品质,学生支部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人民海军撤侨行动电影——《红海行动》。

▲党员爱绿护绿植树活动。3月14日,我院党总支积极响应校党委号召,成静老师组织15、16级院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参加校园树木爱绿护绿活动。

▲学生支部预备党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3月19日,学生支部十名学生预备党员在成静老师的带领下,很认真严肃地开展了一场批评与自我批评,督促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3月21日,部门全体党员在402会议室集中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讲话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宗旨和发展思想,阐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回答了我们进一步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干什么?怎么干?的一系列问题。关键所在,归根到底是党的领导。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开展党支部书记述职工作。3月22日下午,部门全体党员在402会议室听取了教工支部书记祝井亮同志和学生支部书记成静同志的2017年度工作述职。组织部郑之左副处长一行到会指导。

▲学生支部召开支部大会确定9名发展对象和8名入党积极分子。4月3日,学生支部召开支部大会,根据党章要求和我院学生党员发展标准,讨论并确定了9名发展对象和8名入党积极分子。

▲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4月8日,学校召开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了会议。我院党总支书记王宏海、院长刁翔正代表部门与联系校领导王志凤副院长签订了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按照责任书要求,部门党政 负责人要从坚持“一岗双责”,认真履行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等10各方面履行部门的廉政责任。

▲召开主题党日活动方案申报、关工委年度工作专题讨论会。4月11日下午3点,部门在402会议室召开主题党日活动方案申报、关工委年度工作专题讨论会。确定了总支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教工支部共建大学城国际社区、学生支部传承中华文化,相聚水韵江苏三个主题党日活动申报方案。关工委工作要按照学校要求早布置,落实班级责任制,保质保量完成2018年度工作。总支王宏海书记、薛敏副书记、教工支部祝井亮书记、学生支部成静书记、关工委郑步淮副主任、王天云老师参加会议。

【学生工作简讯】

▲开展雷锋月活动。3月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环境保护宣传,交通安全宣传、秩序维护,自闭症儿童陪护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雷锋精神,展青年风采。

▲16会计(海本2)班参加周恩来同志诞辰纪念活动。2018年3月4日,16会计(海本2)班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参加团委组织的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暨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周恩来团支部、邓颖超团支部”命名宣誓仪式,深切缅怀周恩来同志,学习周恩来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

▲召开新学期学生工作会议。2018年3月8日上午国际教育学院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学工会议,党总支书记王宏海布置了近期学生工作,从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以及自我修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工作要求,并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新学期学生工作计划。

▲开展安全法制宣传教育系列活动。2018年3月8日下午六点半国际教育学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安全法制教育专题讲座。3月中下旬各班级陆续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2018年4月17日中午,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全体学生干部在图书馆报告厅门口举行国家安全宣誓签名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大家提高了安全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

▲开展学生工作检查。2018年3月15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开展了学生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党总支书记王宏海和党总支副书记薛敏对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工作和专项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指导。

▲开展校级奖学金评审工作。2018年3月14日到3月30日国际教育学院认真组织开展了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校级奖学金评审和上报工作,共评选出一等奖学金获得者25人,二等奖学金获得者38人,三等奖学金获得者51人。

▲做好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评审工作。2018年3月29日到4月4日国际教育学院认真组织开展了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评选和上报工作,2015级会计(海本1)班杨慧同学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2016级会计(海本2)班被评为省级 “先进班集体”。

▲开展五四评优活动。2018年3月27日到4月18日国际教育学院认真组织开展了2017—2018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和红旗团支部的评选和上报工作,共评选出优秀共青团干部11人,优秀共青团员42人,红旗团支部3个。2018年4月18日下午在行政楼226会议室王天云老师代表国际教育学院团总支做2017-2018年度团总支工作述职。

▲成功举办第三期学生干部培训班。2018年4月11日,国际教育学院在明德楼212举行第三期学生干部培训班结业典礼,历时4个月的培训终于圆满落幕。参加这次培训的学生干部在工作能力、思想品质、综合素养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开展学习交流活动。2018年4月19日中午国际教育学院邀请已经毕业的学生马广程跟大

二、大一的学生分享学习经验,交流学习心得。马广程是2013级旅游管理(海本)班的学生,2016年通过专转本升学到南京晓庄学院继续学习,目前已成功考取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简讯】

▲ 澳大利亚高登职业学院教师赴我校授课。3月12日-23日,澳方Kate赴我校开展为期两个星期的教学检查和授课,对上学期的考试材料进行了督查。

▲荷兰泽兰德大学教师来我校授课。2018年4月2-27日,荷兰泽兰德大学教师共计7名外教来我校为16级物流(合作)班的同学授课,授课的课程为Production Planning和Physical Distribution。

▲我校三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项目延期。4月8日,江苏省教育厅国际交流处组织专家对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延期评审,我校中新电子商务专业、中澳会计专业和中荷物流管理专业三个项目全部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获得专家的一致认可。

▲2016级物流(合作)班赴苏宁实地教学。4月24日,2016级物流管理(合作)班赴苏宁雨花基地实地教学,在苏宁雨花基地物流总监郭燕经理的陪同下,学生参观现代化立体库的运作模式,仓库的进出库流程及货位的选择方法,并进行了现场互动。

▲我校建立外教信息联络员制度。新学期伊始,为了加强外籍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工作,国教院配合质量管理处在所有 有外教授课的班级聘任外教信息联络员,共计18名学生,负责每周反馈外教授课情况,同时及时了解教学内容、进度等基本情况。4月19日召开了外教讯息员会议,对外教的授课情况进行评议。

▲ 参加海本“卓越杯”英语大赛决赛获佳绩。4月20日,我校16级海本项目4名同学经过层层选拔,代表我校参加在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第八届海本卓越杯英语大赛并取得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同时继2017年获奖之后再次获得优秀教学奖。

【留学生工作简讯】

▲戴庆华书记春季前夕看望留学生。2月14日,腊月二十九,带着满满的新春祝愿,带着学校党委行政的亲切关怀,校党委书记戴庆华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走访慰问了寒假春节期间在校外国留学生。在银杏苑留学生宿舍,戴庆华书记询问了留学生们假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介绍了中国的春节民俗与文化,并向他们致以新年的祝福。留学生们纷纷表示学校领导带来的祝福和温暖让他们感到莫大的欣慰,对学校的关心表示由衷的感谢。慰问活动结束时,戴庆华书记等与留学生们合影留念。参加慰问活动的留学生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俄罗斯、也门、泰国等国家。

▲我校成为首批留学江苏优秀人才遴选计划入选高校。近期,江苏省教育厅为推进来苏留学提质增效,实施“留学江苏优秀人才遴选计划”(简称“优才计划”),这是“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为适应江苏来华留学教育新要求,采取的新的资助形式。“优才计划”包括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行业精英人才培养项目、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三类,全省高职院校共获批20项。我校报送的《江苏兴达泰国分公司市场营销专业泰国留学生订单培养项目》获批,成为20个“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之一。成为首批入选该计划的高校,每年将招收20名留学生。

目前,首批省“优才计划”项目正在江苏省教育厅统筹下,依托留学江苏网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是泰国)开展招生宣传工作,首批“优才”留学生将于今年9月入学。

▲HSK4备考工作启动,开展考前集训工作。2月28日下午,刁翔正院长召集留学生教学团队讨论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是全力以赴力争在6月10的HSK4考试中100%通过率。4月16日晚自习,为期8周的考前集训营正式开营,2017级学历一班33人,学历二班23人,语言班也有10人参加集训营。为提高集训的效果,每个班配备3位中国学生担任助理,每天辅助7:30的晨读,18:30-20:30的晚自习做习题,每周二晚上开展全真模拟测试。通过8周的努力学习,力争本年度的HSK4取得好成绩。【因公出入境工作简讯】

▲落实整改措施,修订《因公出国(境)实施办法》、《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报销管理办法》。以国家与省政府、省外办相关文件精神为依据,按照省巡视组的整改要求,加强我校因公出国(境)工作的管理。4月2日学校发文:关于印发《因公出国(境)实施办法》的通知,(经贸院〔2018〕21号);关于印发《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报销管理办法》的通知(经贸院〔2018〕22号。

▲ 积极进行学校因公出国(境)材料的汇总与归档工作。汇总、归档《2017年度出国出境个人及团组信息反馈表及出访总结》并及时提交党院办及上级主管部门。

▲信息公开材料的更新与完善。更新国际合作与交流信息中合作情况滞后公开条目(2014.4-2018.4):9-2-1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境外交流情况、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出国出境学生情况、9-2-2 接受来华留学生情况。

▲落实省外办2018年度因公出访计划。4月起指导二级学院暑期出国出境团组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规范报批流程。【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简讯】

▲修订《关于聘用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办法》。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以国家和我省外专局的相关管理法规为依据,国际交流处修订了《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聘用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办法》,4月11日学校发文:关于印发《外国专家管理工作细则》的通知(经贸院〔2018〕29号);关于印发《聘请外国专家管理细则》的通知(经贸院〔2018〕30号);关于印发《外籍专业人员管理办法》的通知(经贸院〔2018〕31号),内容包括:

一、聘请基本原则与聘任条件,二、外国文教专家的管理体系,三、聘用管理聘用待遇及经费管理,等等。同时更新了中英文版的《外籍教师行为规范》。

▲我校新聘2名外籍教师。本学期开学,来自英国的2位外籍教师来校报到。寒假中,外专工作人员及外国专家教研室工作人员协调两位外教入住并进行了新学期教学任务的对接工作。外专工作人员顺利完成其来华前及入华后的相关证件、手续的办理。

▲召开外国文教专家教学工作专题会议。3月15日,我校召开外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专题会议。从立德树人、专业教育、服务师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等方面对外籍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我校获“江苏省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3月29日至3月30日,江苏省外国文教专家工作研究会年会暨外专外教聘用政策研讨会在镇江召开。我校获“江苏省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商讨建立健全外教教学保障工作。4月11日,校质量管理处刘登辉处长一行来我部门,与相关同志共同商议我校外国文教专家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大家共同研讨了新形势下外籍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建设和教学管理与监控的具体措施。

▲协助开展外语角系列活动。自新学期开学以来,国际交流处利用我校外教资源协助旅游外语学院举办每周1次的常态化外语角活动。

【交流与合作工作简讯】

▲与荷兰AK高尔夫学院开展合作。3月26-27日由荷兰AK高尔夫学院派遣高水平教练赴我校指导高尔夫实践。部门与体育系共同推进该项目。将引导体育系学生赴荷兰考取职业证照。

▲澳大利亚墨丘利商学院高桦校长一行访问我校。4月20日上午,澳大利亚墨丘利商学院校长高桦一行3人来我校访问交流。期间两校围绕养老四级证书、领导力提升和企业管理证书、11 无人机项目认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专业建设、科研合作、师资培训、学生交流、国际证照引进等方面合作签署了备忘录。

▲ 荷兰泽兰德大学国际部主任FRANK来我校访问。2018年3月13日,荷兰泽兰德大学国际部主任FRANK及翻译访问我校,双方就合作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未来的合作内容进行了探索,确定了教师和学生境外实习的方式和方法。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来校交流。3月20日上午,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王艳秋院长一行5人来我院学习交流留学生的教学及管理经验。刁翔正院长就我校留学生的招生、录取、教学及管理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就具体问题回答交流。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来校交流。3月22日下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处曹雪处长一行4人来我院对口学习交流留学生的教学及管理经验。

▲ 特许科技学院房兵主任来我校访问。2018年3月23日,特许科技学院房兵主任来我校访问及翻译访问我校,双方就合作的内容尤其是国际证照在我校推广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来校交流。3月28日上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徐功瑾副校长一行6人来我院就国际化办学考核评价制度建设与管理、教师及学生海外交流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留学 12 生招生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等方面学习交流。薛茂云院长与国际交流处相关同志参加了交流。

【对台交流工作简讯】

▲9名交流生赴台交流学习。2月初,我校选派杨艳秋等9名学生赴台湾龙华科技大学进行为期1学期的研修学习。

▲圣约翰科技大学校长艾和昌一行来我校访问交流。3月13日下午,圣约翰科技大学校长艾和昌一行来我校访问交流。校党委书记戴庆华、院长薛茂云分别会见了来宾,国际教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发展规划处主要负责同志与艾和昌校长一行就师资交流、专业合作、学生交流等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圣约翰科技大学介绍了该校在“银发产业”、时尚经营管理相关专业的教学优势和以实务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两校就学生专业证照、创意和特色课程、师资互派互聘等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在校期间,艾和昌校长一行参观了校史馆和苏商文化展览。

▲修平科技大学黄茂荣博士来访我校。3月24日下午修平科技大学黄茂荣博士一行4人来我校访问交流,院长薛茂云在办公楼308会议室会见了来宾。薛茂云院长介绍了我校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创建国家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牵头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和专业群建设等情况。他希望加强两校合作,积极开展职场伦理研究和应用,全力推动博雅教育的体系化、品牌化建设,力争取得更多成果。人事处、国际教育 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和凤凰传媒集团负责同志与来宾随后就博雅全人教育、职场伦理研究、博士师资引进等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第六届海峡两岸高职教育校长联席会议和第三届飞越海峡两岸青少年公益行活动“传承中华文化 相约水韵江苏”获得省台办立项支持。第六届海峡两岸高职教育校长联席会议将于今年11月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第三届飞越海峡两岸青少年公益行活动“传承中华文化

相约水韵江苏”将于7月由我校联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

▲万能科技大学国际暨两岸交流中心成汉副主任访问我校。4月13日,成汉副主任访问我校,双方就校校企合作、学生互派、空乘和食品专业的合作等内容进行了座谈和探讨。学校港澳台办、旅游外语学院的相关人员和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我校参加2018年江苏省台办台湾青年教师招聘工作座谈会。4月16日,我校人事处宋兵处长、港澳台办王宏海书记参加了江苏省台办在淮阴工学院举办的台湾青年教师招聘工作座谈会,会上汇报了我校海峡两岸高职教育校长联席会议工作和台湾博士招聘工作。【简报工作小组】

总负责:王宏海、刁翔正 编

辑:周仓库

党建工作简讯小组 王宏海、祝井亮、成静 学生工作简讯小组 薛敏、成静

教学工作简讯小组 刁翔正、祝井亮、王炜 留学生工作简讯小组 刁翔正、赵卓、宋如卉 出入境管理工作简讯小组 王晓燕、柯越

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简讯小组 王晓燕、柯越、胥丽卿交流与合作工作简讯小组 刁翔正、祝井亮、王晓燕

国际高等教育 第3篇

摘 要:王洪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获得福建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称号。在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因素方面,王洪才教授对本土生国际化做了深入调查,并得出了一些有创建性的结论,本刊就此对王教授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王教授指出,国际学生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对于分析本土生国际化问题意义重大;中国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待提升。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学生流动;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本土生国际化

一、国际学生流动

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王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众所周知,国际学生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首先,请您谈一谈我国近期在国际学生流动方面的发展态势。

王洪才: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国际学生流动既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显然,对国际学生吸引力越强标志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越高,也意味着高等教育质量越高。我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使留学生规模达到50万人,其中高等学历教育的规模将达到15万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地国家。从目前来华留学生增长情况看,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近30年来,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数量一直在增长,进入新世纪后增长势头尤为迅猛。不过目前来华留学仍然以短期留学为主。在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之中则以本科层次为主,研究生教育分量还很低,这也是未来中国留学生政策需要调整的方向,因为留学生层次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国际学生流动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的。中国儒家文化倡导的“和而不同”价值观,适应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化的要求,并成为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政策的推动起到了明显作用,《留学中国计划》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0年以来,获得奖学金项目支持的留学生数量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2014年,各类外国留学人员达到377054名,比2013年增加20555人,增长率为5.77%。其中,亚洲学生占59.8%(225409人),这一数字比2013年上升了 2.58%(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在这些国际学生中,有35876人攻读硕士学位,12114人攻读博士学位,其中36943人获得政府奖学金资助,占总数的9.8%,而 340111 人(90.2%)是自费来华留学。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在注重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之际,对本土生的国际化问题重视不足,这将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国际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只有创造适宜的国际化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到中国留学。本土生国际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国际化环境构建。众所周知,国际学生来到中国之后,迫切希望与本土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中国文化,提高汉语水平,增强与本土学生的交流能力。如果本土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则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本土生国际化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提到了本土生国际化这个概念,请您就此进行更加深入的论述。

王洪才:上世纪90年代,瑞典学者尼尔森(Nilsson)重新定义了本土生国际化概念。简言之,本土生国际化就是为那些无法出国学习的本土学生创造国际化的环境。一般而言,这种国际化是通过接触多元文化实现的。本土学生是学生国际化的第三类人群,第一类人群是那些有条件出国留学的学生,第二类是那些来本国留学的外国学生,第三类就是这些在本国学习的本土学生。对于前两类人群的国际化已经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而对第三类人群的国际化则鲜有关注。加强该方面研究有助于推进该部分学生的国际化,从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水平。

1993年,英国学者贝内特(Milton J. Bennett)提出了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概念,该模型旨在针对多元文化提供跨文化能力的解释框架。该模型包括人际交往和行为规范两个维度,可以用来衡量本土生国际化的水平。在该模型中,贝内特将跨文化敏感度(DMIS)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其中前3个阶段属于种族中心主义时期,后3个阶段属于种族相对主义时期。种族中心主义时期包括否认差异、抵制差异、差异最小化三个阶段;民族相对主义时期则有认同差异、适应差异、融合差异三个阶段。该模型在解释个体对文化差异的体验方面很具有说服力,因而经常被国际化研究者引用。

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可以做如下解释。第一,在否认差异阶段,人们往往不能区别不同文化,这说明人们对文化的体验并不深刻,或者说还没有体验到文化的价值观不同。第二,在抵制差异阶段,人们虽然能够描述差异,但总是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这说明人们已经体验到文化差异,但总体上仍然是不愿意积极面对新的文化。第三,在差异最小化阶段,承认文化的普遍性,对差异的感受因对文化相似性的强调而减弱,这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承认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但还不能承认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差别。从种族中心主义到认同差异的种族相对主义的过渡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个体互动是促进观念改变的主要动因。第四,接受文化差异,以种族平等价值为前提,显然这与坚持种族主义观念是不同的。第五,人们在接受文化差异观念之后就会尝试调整自己的行为,出现整合文化的动力并逐渐培养出新的行为方式,这就是适应差异。第六,差异融合是最后阶段,到此实现了尊重文化差异,从而人们开始具有一个广阔的文化视野。这个发展过程也说明,文化观念改变是以社会交往为前提的。

可见,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观察视角。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各个阶段之间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但一个人的认识会出现进步或倒退的现象。当一个人处于种族中心主义时期,他经常表现为“逃避文化差异”或“否认文化差异”,在心理上表现出一种防御性特征,即使承认文化差异存在也尽量淡化其意义。在进入种族相对主义时期后,则是以“寻找文化差异”为导向的,即不仅承认文化差异的意义,而且尝试适应它,以便融入不同文化。

贝内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告诉人们,在跨文化框架内对待另一个人就是要恰如其分地承认其文化差异,但承认文化差异不是将差异最小化。因此,真正有跨文化能力的人能适应与融合不同的文化。贝内特所定义的跨文化能力就是指在跨文化的背景下有效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无论在中国大学还是其他国家大学,发展本土生的跨文化能力都不可能仅仅通过招收国际学生这样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轻易实现。

三、中国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待提升

《世界教育信息》:经过您的研究,您认为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王洪才:第一,跨文化意识比较淡薄,常常把国际学生与“西方人”混为一谈。我在调查中发现,中国学生对校园内的国际学生普遍持欢迎态度,乐意与他们一起上课,并表示这对个人发展是有利的。不过,不少学生将“国际学生”等同于“西方人”,所以常常以“西方视角”来看待国际学生。很显然,“西方人”并不包括所有国外学生。

第二,与留学生互动机会非常少,而且行动上不积极主动。中国学生大都承认,即使与国际学生在一起上课,他们之间的互动仍然是很少的。虽然他们认为课堂中有与国际学生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但他们因为怕自己英语说不好而错失了这个机会。也有学生对与国际学生交流不感兴趣。这说明,中国学生跨文化学习意识比较被动,不会积极寻求机会与国际学生进行交往,以增强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第三,英语水平妨碍了中国学生与国际生交流,在交往上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单向性。不少学生都希望与国际学生交流,但有些学生更希望将汉语而不是英语作为优先选择的沟通工具。本土学生非常欣赏国际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演讲能力,并希望与国际学生交流,了解对方,具有跨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但并不想通过英语来进行沟通,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自信。相反,有些学生尤其喜欢与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学生沟通。当问到他们偏好的原因时,发现其动机多是想学好外语。而且,这些学生也以英语能力来确定自己的交流对象,因为他们更愿意使用英语而非汉语与留学生进行交流。其实留学生也想提高自己的汉语交际技能。总之,中国学生在交往对象选择上不仅具有功利性,而且具有单向性,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

第四,本土生对国际生持积极评价,但在交往上面临文化障碍。中国学生对国际生的认知大多是积极的,认为他们学习认真、思想开放、勇于展现自我、友好善良和爱护环境,基本上没有负面评价。此外,他们也感到存在着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文化和个人性格上都存在着一些屏障。中国学生非常渴望跨越这些障碍,增强跨文化能力。

四、提升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途径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中国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差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王洪才:中国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较差,缺乏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与自信,这对构建和谐的国际化的校园环境构成了潜在的障碍。我建议必须重视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的交流,否则就会影响国际学生对于东道国的印象。在通常情况下,本土学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角色容易被忽视,而真正的国际化需要把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一起纳入共同参与的制度环境中,促进他们相互理解。因此,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之间的有组织的互动应该被重视起来,否则,就会产生文化误读现象,甚至还会产生文化歧视和种族主义等严重后果。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造成中国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低下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您认为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王洪才:调查表明,多数中国学生渴望与国际学生交流,但又缺少互动。交流出现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授课语言和留学生的生活区域安排。此外,中国学生常常以英语能力来区分交流对象,这对提升多元文化交流能力是不利的。

此外,调查发现,中国学生在跨文化能力习得方面主动性不足,中国学生仍然停留在种族中心主义阶段,拒绝文化差异,甚至采取防卫心理。相对而言,他们是处于最小程度的种族中心主义阶段,但仍然没有进入种族相对主义阶段,因为该阶段特征的是接受文化差异,并且使自己适应甚至融入多样性文化中,尤其是在外国学生在场的状态下。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那些拒绝其他文化的学生一般表现为轻视文化差异的意义,但那些略微重视文化差异的学生,也没有真正理解多样文化的价值,他们误解文化差异的实质。有趣的是,这些拒绝文化差异的学生虽然对文化差异无动于衷,但对西方文化则是一个例外,即比较乐意接受西方文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他们处于防御阶段,但并不重视自己的文化。事实上,在防御阶段,人们只是把自己的文化看成一种主要的文化,而且抱怨其他文化的干扰。对自己文化的社会防护心理并非真正因为害怕其他文化干扰,而是因为个人不怎么需要其他文化。他们对国际学生的爱护环境、勇于表达自己等持积极态度,这可以引导他们向下一阶段的跨文化能力发展。

差异最小化的意义在于认识和意识到了自己的文化。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另一种环境中并能感知到差异的存在。然而,在差异最小化阶段,个体仍然把自己的文化作为中心,但他对自己的文化认识并不清楚,从而缺少欣赏其他的文化的能力和倾向。一旦个体突破了这个阶段,将形成一种种族相对主义取向,研究的被访者主要处于“差异最小化”阶段。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要培养跨文化能力,学校应采取一些实际的措施来促进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互动,最好要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包括从学士到博士所有层次的教育。大学领导者对学生互动的机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他们应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把促进本土学生与留学生之间的互动列为一项重要的办学目标。

国际高等教育 第4篇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 (简称“国贸”) 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施教育国际化是对我国教育国际化理论的实证研究;国贸专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显著国际化特征。因此, 对国贸专业学生实施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一轮教育国际化, 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的不同国家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模式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其运作方式主要包括教育观念、战略、内容与对象以及手段的国际化, 并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构建体现国际视野的校园文化等。因此, 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应包括明确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设施、教学环境以及师资队伍的国际化, 以保证国际化教学的成功实施。一是明确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具备更广阔的视野。通过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的胸怀、熟悉国际化惯例, 为学生构建国际视野下的复合型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站在国际视角, 成为符合不同国家需求的国贸专业人才。二是实施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应按国际标准衡量和发展国贸专业,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的培养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熟悉现代经济与科技知识, 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知识、国际视野, 能进行国际沟通和国际竞争的高级专业人才。三是构建国际化的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及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各种教学资源是学生开拓国际化视野的物质条件。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理论方法探索与实践, 为学生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增长学生的国际交往经验和技能。四是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学校的灵魂, 学校要通过具备国际化教育背景的师资队伍, 在校内形成国际化氛围, 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国际化背景和环境。

二、来自实践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国贸专业在校学生、已毕业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00份, 主要调查结论如下:

1.调查对象国际化经历信息。98%的调查对象没有海外交流经历, 未参加海外交流项目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参加途径、费用昂贵和语言水平;比较希望参加的交流项目形式有短期留学、海外志愿活动、海外实习, 而选择长期留学和参加国际会议的较少。

2.调查对象专业学习信息。近90%的调查对象很少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 在专业和课程论文中有35%左右学生引用外国文献, 超过90%的学生认为自己阅读、分析外国文献的能力较差;半数以上学生表示关注国外时事, 并有意识培养国际思维能力;95%的学生认为学校很少邀请国外学者到校演讲或讲学、很少为学生提供条件去国外参加国际性交流会议;超过70%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有足够的国贸专业外文资料, 但不能链接国外著名学术网站, 让学生自行下载或不确定是否有这项服务;多数学生没有或不确定在撰写专业 (课程) 论文时有分析“国外研究现状”的内容;87%的学生未通过大学六级考试;所上专业课程中, 双语或全英语教学课程 (含英语类课程) 所占比例约为0%~25%;87%的调查对象认为国贸专业双语或全英语教学方式是利大于弊;认为教育国际化弊大于利的原因是学生语言障碍限制教师教学深度。

3.对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调查对象主要通过网络、他人介绍和报刊了解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信息, 而通过中介和学术文章了解的极少;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国内开设的国际学校 (或国际班) 是出国留学的过渡、是在国内体验国际教育的场所, 能克服中学、大学教育的一些不足之处, 如果经济允许, 愿意去国际学校 (班) 就读。在对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内与国外的对比问题中, 被调查对象多数认为, 国外的学生学习目标比国内学生清楚明确, 课堂气氛比国内活跃自由, 课堂学生参与度比国内高, 学校管理比国内人性化, 师生关系比国内更为平等, 教育考试比国内更关注过程性, 更为公平科学, 教育方法比国内灵活, 学生课余活动比国内学生丰富, 学生学习主动性比国内学生强。多数调查对象认为, 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措施应包括支持扩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引进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教育区域协作;开设双语教程, 培养外语人才, 引进境外优秀教材, 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建立国际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调查对象认为, 本校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经费可获得性低、相关项目较少和信息宣传不足。

此外, 多数调查对象提出如果有机会且家庭条件允许, 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愿意出国留学或上国际学校, 不仅可以获得更多语言优势, 而且能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与见识, 对以后工作有益。

三、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方法

(一) 教育制度国际化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在学制设置、学历、学分等方面的国际确认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给国际合作办学、留学生交换派遣等带来困难, 阻碍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发展教育制度国际化, 政府应转变职能, 放开并鼓励高校自由、自主地参与国际竞争, 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多种形式办学, 创新办学制度, 加强国与国之间学分、学制、学历等的交流互认, 提高彼此知名度, 采取开放办学模式。

(二) 课程设置国际化

1. 课程结构国际化。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国贸专业的一些课程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些主干课程缺乏科学论证, 教学内容间缺乏逻辑联系, 课程间沟通不足, 使得教学活动存在内容重复、效率低下的问题;一些课程内容理论性太强, 缺乏实践操作指导意义, 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应进行课程结构的国际化建设:通过进行专业建设研讨和社会调研, 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评估, 去掉或改进那些不适应国际化教学要求、存在问题的课程;借鉴和推广国外高水平大学的课程设置, 结合本国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 加强重点课程建设, 围绕重点课程进行教改研究, 提高课程结构的科学合理性。

2. 课程内容国际化。

目前, 国贸专业采用的教材大部分为国内学者编写, 国际化视野不足, 一些教材照搬或借鉴国外教材, 脱离中国实际, 在授课中又无法结合国外实际情况授课, 实用性不强, 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 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国际化创新:精选教学内容, 适当提高外语教学、双语教学比重;尽量扭转教学中的应试教育倾向, 强化和提高学生使用外语的基本技能;教师要对所授课程中国际化的内容与中国实际实现更好的结合, 不能生搬国外相关课程内容。

(三) 国际化教学实践

1. 案例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国际化指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借鉴国外实践教学方法, 通过模拟实践交易、案例教学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理论。案例教学法关注社会现实,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环节中, 教师应重视教学流程设计, 学院应建立专业案例库, 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能运用于实践。

2. 课程讲座应用。

国贸专业课程一般具有较强实践性, 应通过专家和工作人员的不定期讲座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讲座, 深入浅出地给学生带来实践经验和方法, 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3. 培养认知实践。

认知实践是一种专业教学模式, 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重视。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生认知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是通过对一些企业和机构进行实地调研, 以提高学生直观认知能力, 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实践基础;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产学研项目, 给学生提供研究实践机会, 通过参与项目研究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与社会实践能力。

4. 建设实习基地。

国贸专业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社会实践。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 岗位实习是最直接的实践方式, 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较全面地了解单位运行机制, 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力, 进而使学生提高工作和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国贸专业应着力发展教学实践, 合理建设实习基地, 增加校外合作。

(四) 师资队伍国际化

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教育国际化背景下, 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传授专业知识, 更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处理事务的能力;教师除具有本专业知识外, 还要具有国际化的教学意识与教学理念, 掌握最新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研究方法, 培养出符合国际化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四、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效果评价

1.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国际化教学的评价体系是学习国外先进的课程考核体系,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率, 更好地实现课程的全面学习和评价。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 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实现, 主要包括课程大纲讲解、课前预习、课上提问与讨论、习题作业、各阶段考试、社会实践等, 所以需要针对各环节构建全面的教学考核体系, 对学生的各项能力综合考核, 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真实反映学生能力水平, 避免粗放式的教学考核。具体考核方式是将课程成绩分解到平时教学的各个环节, 如出勤、习题作业、课堂讨论、文献查阅、课程论文、期中考查、期末考试等, 这样可以合理分配教学资源, 在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减少学生期末考试压力, 避免考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能力, 失去考试意义。

2.实践教学效果评估。教育国际化必须重视学生实践, 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国外实践教学评价模式中,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以外, 还应积极与实践单位或机构进行有效沟通以及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以科学全面地评估学生实践效果。应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安排专门人员客观、全面、科学地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估。应明确评估的实质, 评估是手段, 不是目的, 要在评估中总结每种实践教学模式的经验与不足, 并制定和完善实践方案以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模式。

3.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国贸专业需要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教师教学活动和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 应借鉴国外教学的评价方式, 对教师教学活动和学校教学体系进行不定期评估, 并根据教学效果进行调整, 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具体做法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 并针对社会人才需求变动, 每年对不同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学单位共同论证课程考核方面的教学规章制度、量化考核标准, 并于课程教学及考核结束后进行课程教学总结, 以保证国际化教学模式的质量。

五、总结

国际禁毒教育作文 第5篇

毒品是无形的,它不在明处。毒品,这个白色的魔鬼,他占领了一个健康人的身躯,侵入了一个纯洁的灵魂。这个灵魂在呐喊,耳边却只剩下魔鬼的声音在回响;意志在挣扎,身心却早被恶灵所摧残!多么可悲的现实!一旦被魔鬼所缠上,将灵魂交给了魔鬼,便几乎永无翻身之日;活生生的一个人,竟然成了行尸走肉般的傀儡,身不由己,为了满足到自己一旦发作的欲望可以做到抛妻弃子,六亲不认,为了筹集昂贵的毒资,可以打家劫舍,偷讹拐骗,无恶不作。

毒品是什么?毒品就像是一个电脑黑客,一旦进入你的脑中,目的只有一个——控制你的思维,让原本你主宰的大脑转变为它驾驭的领地。毒品是一颗种子,在你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当你向要除去他时,他发出了狰狞的笑脸,你惧怕了,退缩了,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你完全被他所虏获,不能自拔。

觉悟吧,那些吸毒的人们,觉悟吧,那些贩毒的人们,赶快从毒品的泥潭中爬出来,我们不会放弃你们,社会也不会放弃你们,为了家人,为了孩子的将来,远离毒品,让我们携手,创建一个没有毒品的美好世界。

201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 第6篇

林蕙青指出,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3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步推进,在提高质量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改革发展思路更加明确,颁布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等,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二是优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区域布局等高等教育结构迈出重大步伐,建立更加科学规范并且更加开放的新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动态管理新机制;着力引导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启动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作”、对口支援等。三是积极探索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有效地集中更多优质社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四是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引导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五是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我国网络课程建设。六是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大幅提高生均经费保障,加强教师培训,着力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本届论坛围绕国家现代化战略中的教育现代化使命与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创新任务与责任、高等教育与区域现代化建设和MOOCs(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据《中国教育报》 唐景莉)

■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启动

本刊讯 (冯丽 柯昌万)10月30日,中央政法委、教育部在西北政法大学召开法律人才互聘“双千计划”现场会。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姜伟,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是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今年7月联合启动实施的。主要任务是,2013年至2017年,选聘1000名左右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法学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承担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任务;选聘1000名左右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或挂职,参与法律实务工作。

姜伟强调,实施“双千计划”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深度对接、促进法学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政法机关和高校双方要发挥优势、互惠共赢,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双方合作向纵深发展,确保计划的各项部署和措施落到实处。

杜玉波指出,实施“双千计划”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举措,是创新教学团队发展模式、深化高等法学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高校要把“双千计划”作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聚焦点、着力点,增强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复旦大学成功创建全球首个心脏研究新图谱库

上海复旦大学11月6日披露,该校专家与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等合作,时经3年多,创建了全球首个统一标准的心脏细胞器蛋白质图谱库。

校方介绍,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特聘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戴卫·格芬医学院著名心脏病学专家平琲琲及其研究团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专家葛均波研究团队及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等合作完成。这项研究在心脏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犹如一座桥梁,把原来“分散进行”的心脏生物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心脏医学研究两大领域连为一体。

据了解,“心脏细胞器蛋白质图谱库”平台设有很多已经过整合的“重要数据”和专为研究人员设计的宽泛、快速鉴定蛋白的搜索引擎;该平台同时含有一个数据库和一套生物信息工具,可用来整合已知生物医学特征(如基因突变及疾病表型等)。

(据中新社 陈静 孙国根)

■我省26所教育厅直属本科院校财务预算全部公开

本刊讯(丁洪刚)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1月 1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陕西省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实施情况。在去年11所高校财务预算公开试点的基础上,今年10月实现了全省26所省属本科高校财务预算的全部公开。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 第7篇

大学的竞争模式和竞争对手发生了巨大改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时代已经来临。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再将视野和思维封闭在本国范围的高等教育系统内;更重要的是,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经是在全球化经济和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如果我们的教师自身不具有国际眼光、综合眼光和比较眼光,就不可能有效地引导我们的学生。

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命运还是从大学自身命运来说,中国大学都得应对新的时代带来的关于提升国际性的挑战。

要培养适应国际化时代的人才,需要采取很多措施:首先,教师队伍的国际性要很强,开设的课程能够有利于培养这样的人才;其次,学生在学习期间要有机会接触到国外,所以学生的交流要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就是在科学研究领域,要想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要有若干所大学在若干学科领域站在世界学术的前沿,与世界的同行们能够对话能够交流,拥有自己的国际话语权。

为此,我们希望国家在有关的制度建设上能够跟上时代,为提升大学的国际性创造更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当然也需要为这一块加大投入。

我从不认为大陆学生选择出国或赴港是多么大的危机,这么大一个国家,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提升国际性,不是全盘西化,而是要加强与世界上有代表性的院校的沟通和交流,展开对话和合作,形成学术的良性互动,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一方面要借鉴先进的高层次的学术成就,开拓视野,丰富特色;另一方面要提升我们自己的国际形象,争取国际话语权,让自己的形象和成果为世界所知。

这个过程中,把握好本土化与国际性的关系很重要。国际性要分类型分层次,不能一刀切,不能乱套用国际化的概念。

另外要看到人才由于学科的影响,国际性的要求也不同。人文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不同,自然科学有先进落后,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学科有时很难分高下,所以这方面的国际性可能主要是相互理解和沟通,让我们的年轻人对东西方有个正确的认识。

解析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 第8篇

一、课程国际化有着深刻宏大的社会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缘起于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浪潮开始波及政治、文化、教育领域, 由此促使人类社会开始迈入全球化时代。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 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国际化成为其典型特征之一, 199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关于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认为适切性、质量、国际化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核心概念[4] , 高等教育开始面临培养世界公民的任务。而作为世界公民,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应有国际态度、国际意识, 还应具备在国际社会领域的活动能力。国际态度主要指关心地球、关心人类、关注变化、友爱合作、公平竞争等;国际意识主要指国际理解意识、相互依存意识、和平发展意识等;国际活动能力主要指竞争参与能力、国际交往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人才是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重大变化, 课程是落实培养目标首要和基本的环节, 因此高校课程必须进行国际化的改造。

二、课程国际化是对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弘扬和彰显

人本主义课程论是在扬弃传统课程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20世纪中期以来, 致力于传授事实性学科知识的传统课程理论弊端日显, 课程成为培养社会所需要工匠的工具, 在以固定课程进行灌输式教学的模式下, 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主体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被大大忽视, 个体差异也被忽略不计, 这实际上是忽视了教育涵养人性的作用, 忽视了教育在构筑社会所需要价值观及人生观方面的功能, 因此饱受争议。在批判传统课程理论种种弊端的基础上, 随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 当代西方人本主义课程论应运而生, 此种课程论关注于人的全面发展, 符合人的发展与时代发展的需要。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落实于教育教学实践时, 对于课程要素的各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核心在于强调以培养“自我实现”的人为课程目标, 其表现为:根据学生多种需要选择课程内容;以“重人文轻科学”为课程特色;以非指导性教学实施课程等方面 (阎乃胜, 金林祥, 2010) 。而课程国际化则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上述要求, 课程国际化所呈现出的多元文化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所追求的课程内容的多样化有利于实现学生“各取所需”, 所体现的课程形式的灵活化有利于非指导性教学的实施, 课程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文与科学课程并重的态势, 则是对人本主义课程论“重人文轻科学”课程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包容与发展。

三、课程国际化是对后现代主义

课程论的反映和体现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后半期在欧美国家首先形成的一种有着广泛国际影响的社会和学术思潮, 在教育研究中也形成了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 反映在课程论方面则形成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基于对知识的新认识来阐释课程, 它提出知识并不限于科学甚至不限于认识, 追求知识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强调知识的自我生成性和内在性, 强调课程更应体现建议的、反思的和批评的特征, 在课程实施中着重关注了师生的个体经验和师生的话语权, 师生的个体经验得到认同并成为课程目标与内容生成的基础, 师生的话语权在课程实施中得到充分的尊重, 基于此, 课程评价也以师生的个体发展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这种课程观中的“人”, 不再是抽象的、群体中的、大写的人, 而是具体的、真实的、小写的人[5] 。

课程国际化从表面上看是课程设置与实施从一国走向世界的变化与发展, 然而其内里不仅蕴含着人本主义课程论的要素, 而且还蕴含着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踪迹。这股新的课程发展潮流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一是包含了对主动建构的认同。基于不确定性的主动建构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区别于传统课程论的首要方面, 笔者发现课程国际化进程中, 虽然仍存在对知识的被动接受, 但有越来越多的课程开始鼓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知识加以重组与建构, 课程学习成为学习者运用自己头脑对现象或规律加以理解的过程, 课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习者内心寻找意义和发现意义的活动, 主动探究成为课程学习过程中一个典型的特征, 大大冲击了传统静态的课程观。二是包含了对个体经验的肯定。课程国际化主张面对多元文化学生应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这种选择性首先包含了对个体经验的认同, 不仅课程选择需基于个体经验, 更主要的是课程的具体进行同样需基于个体经验, 课程学习成为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建构与生成过程, 个体经验成为课程学习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三是包含了对师生话语权的重视。课程国际化推进过程中, 课程制作者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往往会给师生留下一定的交流平台与空间, 学生由此获得了充分的发言权, 通过与教师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从而实现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建构。

四、课程国际化不仅是促进知识共享的重要方式, 同时也是文化价值观上实现互补的重要手段

课程国际化隐含着一种开放性和普适性, 因此, 它有利于促进知识的共享, 是现代社会条件下促进知识共享实际而有效的一种方式。除此而外, 课程的文化载体的属性决定了课程国际化也是文化价值观上实现互补的重要手段, 有利于弥补一个国家传统文化价值观上的缺陷和不足。例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数千年来铸就的文化品格内敛、含蓄、深沉, 文化价值观主要表现为重道德而轻事功, 尚“义理”而鄙“艺器”, 法经典而薄今世, 尊“往圣”而抑个性, 亚洲其他国家受汉文化影响, 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同样具有上述意蕴, 如日本、新加坡、韩国等, 这种文化传统注重群体观念而缺乏对人的个性的尊重, 注重中庸求同式思维而缺乏批判性思维, 在促进大一统国家稳定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现代社会以创新求发展而言则成为一道急需跨越的屏障。而以英、美等国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则与东方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文化品格外显、张扬, 此种文化的特征在于:受多元竞争影响, 讲求效率, 富有创新精神;受古希腊文化影响, 普遍重实践, 求真务实;受宗教信仰影响, 尊重人权及个性自由。在价值观上注重鼓励自我表现、崇尚个人成就、追求科学真理、提倡质疑和批判, 与东方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西方文化也存在需要借鉴和改造之处。每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都有其优秀的一面也都有其腐朽的一面, 而课程国际化不失为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价值观上取长补短的一剂良药。

五、课程国际化是课程主要要素的国际化

人们一般是从学科知识、计划组织、生活经验等维度认识课程的, 由上述方面出发课程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等, 课程国际化涵盖了上述各要素的国际化。

首先, 课程国际化是课程目标的国际化。课程目标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中的反映, 传统的课程目标往往致力于培养学生了解并掌握某门具体的学科知识, 目标设定较为单一、狭隘和片面, 而国际化的课程在目标定位方面则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 强调知识的同时也强调了能力, 尤其是强调了适应全球化发展需要的能力, 这是对传统课程目标的深化与发展, 最早推行课程国际化国家无不首先设定了国际化的课程目标, 如美国提出培养“有全球意识的人”、“有国际眼光的人”, 日本要求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中的日本人”等教育目标均对其课程目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使课程目标融入了浓重的国际化的色彩之中。

其次, 课程国际化是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这是课程国际化最基本、最核心的方面。尽管人们对课程国际化还有着这样或那样不同的认识, 但课程内容的国际化无疑得到了普遍认同, 人们认为应在课程中增加国际化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为了做到这一点, 普遍的做法:一是开设国际教育课程以及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程, 如世界历史、世界经济、国际文化比较、国际关系等具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二是在已有课程中增加国际性的内容, 使课程内容具有国际导向, 如增加课程中国际背景部分的讲授、援引国际案例探讨全球问题、或采用国外原版教材等。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所做的归纳也较为清楚地体现了这一点。OECD在总结各国开展国际性课程的基础上, 归纳出了9种类型的国际化课程: (1) 具有国际学科特点的课程 (如国际关系) ; (2) 传统课程通过国际比较与借鉴得以延伸和扩大的课程 (如国际比较教育) ; (3) 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职业的课程 (如国际商务、国际营销) ; (4) 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与外事技能的课程; (5) 外国某一个或某几个区域研究的课程; (6) 培养学生获得国际专业资格的课程; (7) 跨国授予的学位课程或双学位课程; (8) 海外教师讲授的课程; (9) 专门为海外学生设计的课程[6] 。其中涉及教育内容国际化的占了多数。

再次, 课程国际化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国际化。这主要是课程管理与实现的方法手段方面。为了使学生能意识到所有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众多世界性问题的普遍存在, 一些学校从管理入手主动开设了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我国一些“985”、“211”院校这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如清华大学2006-2007年度全校开设本科双语教学课程125门, 开设英文原版教材课程200门, 另外还开设了“海外名师讲堂”课程等[7] 。课程国际化的实施可以有多种形式, 主要是远程教育、与国外互派教师与学生等, 特别是当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实现了远距离快速、便捷的互动与交流, 增强了授课时间地点的灵活性, 为课程国际化的推进提供了所需的技术支持。

有的研究认为除以上方面, 课程国际化还包含课程评价的国际化, 对此笔者不能认同, 原因在于无论从课程国际化的已有实践还是从其今后的发展走向看, 课程评价都无法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课程国际化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处理国际事务能力, 这一目的的达成主要借助课程内容的变化以及与其相关的组织管理就能完成, 课程评价基本无需介入。课程评价如果成为课程国际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则有可能用相对统一的标准衡量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课程,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即使是同样的课程必定存在差异性, 用一样的标准加以衡量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

六、课程国际化经历了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国际化”的表述本身就存在发展与进步的意味, 课程国际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其内涵日益充实与丰富。从世界范围看, 时至今日课程国际化大体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单纯开设国际课程阶段, 这可以视作课程国际化的初始阶段, 如多个国家高校普遍设立的世界历史、国际经济、东方文明、欧洲法律等课程;二是开设国际课程与课程中融入国际化内容并存阶段, 如在课程讲授时以比较的视野增加对国际背景、异域文化、相关历史知识的介绍等;三是开设国际课程以及将国际因素整合到课程及其组织实施阶段, 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国际导向成为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 如利用开放课程的技术手段促使课程国际化进一步走向推广和深入等。以美国为主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经历约半个世纪的发展, 许多学校已推进到第三阶段, 运用国际化理念构筑课程体系、开设适应全球一体化格局的国际课程已走向常态化, 不仅在整体课程结构中占有相当比例, 而且多数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均已渗透了国际化因素。而我国由于历史原因, 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得以加快, 从目前看来, 上千所普通本科院校只有数十所国家重点建设的“985”、“211”院校在课程国际化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推进, 现已推进到上述的第二或第三阶段, 其他许多学校尚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七、课程国际化是课程引进与输出的双向流动, 这一过程中存在三种发展态势:课程引进和输出并重、以课程引进为主、以课程输出为主

国际化所体现的是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故其所涉内容的流动应是双向度的, 课程国际化同样也应是一种双向流动的过程, 既存在课程的引进, 也存在课程的输出, 通过课程引进, 积极吸纳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成果;通过课程输出, 将本民族的文化精华传播到世界各地, 为其他国家认同和接受。这种引进与输出并重的态势是一种理想化的课程国际化的发展状态。

由于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有相当一批国家呈现出了与理想化状态不同的发展路径, 一批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以课程引进为主, 高等教育发展相对发达的国家则主要以课程输出为主。比如, 我国高等教育历经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 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置身国际高等教育洪流中, 仍显出明显的劣势与不足, 从这一实际出发, 走以引进为主的国际化道路、积极“化洋为土”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而美国则是当今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 它要用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去影响其他国家, 则必然会走出一条以输出为主的国际化的道路。大学课程到底走什么样的国际化的道路主要是由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决定的, 在这一问题上, 笔者不赞同某些研究的观点, 比如有研究认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秉持的是一种狭隘的教育国际化的理念, 他们多是单向度的输出他们的教育价值和产品, 笔者认为这是割裂历史发展、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得出的结论, 美国如果不重视文化与教育的输入, 他们就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科教强国, 正如有研究指出的那样“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三百多年内建设成20世纪的世界科学中心, 其重要因素之一是它在三百多年中几乎是不间断地大量引进西欧先进的科学思想, 并用这些学术理念去分析和解决美国社会的实际问题, 逐渐铸就了根植于美国本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群体。”[8] 据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调查, 自1970年起在美国四年制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中, 西方文化、第三世界研究等具有国际内容的课程, 逐步受到学生的欢迎。1989年美国77%的四年制大学已在普通教育课程中至少开设了一门含有国际内容的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每年开设约600门含国际内容的课程、80余种外语课程[6] 。所以, 如果只看到美国教育输出方面的一些做法, 而没有看到它在教育输入方面的付出与努力, 这样的结论有失偏颇。

八、课程国际化是一个带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概念, 它将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深化而淡出历史舞台

大学是生产与传播知识的场所, 知识无国界, 因此承载知识的课程也应无国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 课程国际化原本就是大学的应有之意, 事实上从大学产生起, 课程国际化的步伐一天也没有停息, 只不过人们没有对其刻意驻足观望而已。

课程是培养人才的基本要素, 当前由于培养国际性人才成为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一项要务, 而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培养首先则离不开融入国际元素的课程, 课程国际化才形成一专门概念被反复提及并成为研究与著述的对象。

课程国际化是大学课程适应时代需要呈现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它并不是大学固有的属性与特征, 将来随着大学之间的国际化合作日益加强, 培养国际性人才日益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常态化做法, 各国大学课程日益参与到世界课程体系的交流与对话中来, 课程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 大学课程国际化的“高贵身份”愈发变得寻常和普通, 课程国际化这一概念必将逐步淡出历史舞台。

摘要:文章认为课程国际化有着深刻宏大的社会背景, 它是对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弘扬和彰显, 同时也是对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反映和体现, 它不仅是促进知识共享的重要方式, 同时也是文化价值观上实现互补的重要手段。课程国际化是课程主要要素的国际化而并非全方位的国际化。从纵向发展看, 课程国际化经历了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从横向发展看, 课程国际化是课程引进与输出的双向流动, 这一过程中存在引进和输出并重、以引进为主、以输出为主三种发展态势。课程国际化是一个带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概念, 它将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深化而淡出历史舞台。

关键词:课程国际化,文化价值,课程要素,引进,输出

参考文献

[1]Asa S.Knowles.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1977.2293-2295.

[2]徐辉, 季诚均.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224.

[3]汪霞.大学课程国际化中教师的参与[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3) .

[4]UNESCO.Policy Paper for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R].1995, (13) .

[5]王秀珍, 郭志明.“差异”中求发展——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人”的变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11) .

[6][9]邱伟芬.财经类高校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3) .

[7]袁本涛, 潘一林.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的案例[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9) .

国际高等教育 第9篇

为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改革和完善国际汉语教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的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而设置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经过长期探索,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生的培养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而本科专业名称由“对外汉语”直接调整为“汉语国际教育”时开始显现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对该专业本科生培养方面,培养理念、师资素养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的培养模式还亟待长期的探索。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教材,立足于培养学生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国家汉办早在2007年11月就制定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旨在以此为纲来培养更多合格的汉语教师,满足世界各地汉语教学及推广的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目的在于培养出具备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专业人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与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在一定层面上是不谋而合的,结合专业的设定与教师培养的标准来探讨《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教材是否能适用十分必要。

二、从《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来探讨《汉语国际教育导论》

下文将从《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所规定的汉语教师的五种技能的五个方面来探讨《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教材是否适用。

(一)语言知识与技能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所指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包括“汉语知识与技能”和“外语知识与技能”两个标准,对教师应具备的汉语及外语知识与技能进行了描述。而《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在第二章“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素质与能力”的第一节“汉语基础知识”,从汉语语言的角度来引入,并未提出外语能力的问题。但在世界交往如此频繁的今天,引导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增加“外语基础知识”。外语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汉语教学活动,还有助于学习者将汉语与其他语言进行对比,更好的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

对于外语知识的掌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长期以来束缚于“英语”这一门外语之中,然而目前来我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中,不乏大批来自日韩以及一些母语非英语国家。仅停留在英语一门外语不符合汉语教学市场的需求。尽管不能开始所有语言课程,但应该拓宽思路,鼓励学生在课后选择英语以外的其他语种作为第二外语。在《汉语国际教育导论》这样的教材中可以明确的传达这一观点,就一下小语种的国家及语言特点做简要概述,让学生能针对未来的就业趋向或者兴趣选择学习外语,而这样的引导对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的培养无异于如虎添翼。

(二)文化与交际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的文化与交际标准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两部分。要求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了解中国和世界文化知识及其异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规则。而在《汉语国际教育导论》的第二章“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素质与能力”的第三节和第五节分别概述了“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基础”两个话题。语言离不开文化,而文化和交际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话题。

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文化因素是必须的也是无法回避的。而在二语教学过程中,在讲述语言的同时要揭示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学习者才能使用这种语进行交际。汉语教师与其他语言教师一样必须对文化感兴趣,因为在语言的讲解中不得不讲授文化。没有文化的语言就如果毫无意义的符号。

(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学习策略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要求教师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和了解学习者特点,帮助学习者学习汉语。而在《汉语国际教育导论》的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语言教学理论”直接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四大学科入手,来引导学生对学科理论体系的进行直观的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学科理论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是最必要的知识补充。目前汉语国际教育还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而且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更需要其他理论积淀的作为基础,同时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将自己学科理论体系建立起来。

优秀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需要专业理论的支撑,《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中的原典阅读将这一问题进行实践。在学习其他学科经典文献的同时回头来看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内成果。本科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了解到许多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专家、重要的理论、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专业研究生涯奠定基础。

(四)教学方法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教学方法标准包括“汉语教学法”、“测试与评估”、“课程、大纲、教材与教辅材料”和“现代教育技术与运用”四个标准,要求教师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知识,具备教学组织和实施能力。而《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分别在第三章从字与词汇;听力;语法教学等角度传递出应以怎样的方式和态度来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而在第二章第四节:课堂组织与管理,从教学技巧的角度来给出建议培养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第四章“汉语国际教育教材”从中国大陆、美国和法国汉语教材出发探讨国别化教材。第五章从地域的维度上探讨了汉语国际发展势头较好的北美、欧洲、亚洲的汉语教学情况。正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名字一样,“汉语”、“国际”、“教育”三者从“国际”变量的改变来剖析出现各种问题的本质原因才能使学科发展的更好,学生也能从中受益。第六章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概览从四个独具代表性的国家出发介绍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真实概况为专业学习者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参考。第七章从汉语国际教育水平测试和汉语国际教育等级标准入手探讨汉语国际教育测试的相关问题。而此前汉语测试是依附于西方语言测试体系之下的,而在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今天建立属于汉语的独立的语言测试体系十分必要。不难看出学科的发展是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才,这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开说无疑是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职业规划的选择。

(五)综合素质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综合素质标准主要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进行描述。该标准借鉴了国际第二语言教学和研究新成果,吸取了国际汉语教师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其窥探出国际汉语教学的特点。而《汉语国际教育导论》的第四章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素质与能力第一节汉语基础知识;第二节教师的学科意识与素养都是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层面来讲述的。笔者认为其中学科意识和素养是十分重要的,相对于汉语基础知识和教学方法,正确的教学态度在如今这个汉语国际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本书的结尾第八章汉语国际教育历史、现状与未来涉及了汉语国际教育历史范畴和发展状况,为专业学生确定其后职业规划提供参考。由于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学科的建设还不够成熟,刚刚进入这一领域的学生虽满怀期待但前途迷茫,迫切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老师和有经验的汉语国际工作者的引导。只有“实践”的传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才能有所发展,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才能学有所成,《汉语国际教育导论》这样一本专业教材才有用武之地。

三、结语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作为一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教材是十分有适用的,从《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培养标准来看,这本教材能帮助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和初学者全面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基础和素养。

笔者认为,在正本教材的开篇或结尾应当加入一个相对重要的部分,便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对外汉语专业的本质区别。现如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专业,而何为实践,这个概念是相对模糊的,区分二者区别十分必要。只有通过真正的界限的划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如何定义“汉语国际教育”是值得所有人共同探讨的问题。

摘要:国家汉办早在2007年11月就制定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旨在培养合格的汉语教师,满足世界各地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与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在一定层面上是不谋而合的,结合专业的设定与教师培养的标准来探讨《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教材是否能有效的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标准,教材,教师

参考文献

[1]傅其林,邓时忠,甘瑞瑗.汉语国际教育导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2]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设计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152.

[4]陆俭明.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J].世界汉语教学,2005,(1):60.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待加强 第10篇

据美国《高等教育评论》2008年5月22日报道:美国的大学校长们近来总是吹嘘他们的学校是多么国际化,许多事实也可以证明。比如,其中许多学校在国外办有分校,学校促进外国文化的研究,以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国学习一个学期等。但是,今日由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国际交流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发布的一项研究却表明,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状况不容乐观。

该研究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研究发现,27%的高等教育机构2005年的毕业生中,没有任何人有出国学习的经历;二、要求学生必修一门国际或全球关注的课程作为公共教育课程的高校比例由2001年的41%下降到2006年的37%;三、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高校要求所有的本科生必须学习1门外语;四、在学校的教育宗旨中具体提及国际或全球化教育的高校比例低于40%(尽管这一比例较之2001年的28%有所上升);五、大多数学校没有全职人员来管理或协调国际化教育的相关问题。

这一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国际化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研究型大学更关注国际化教育的策略,并且有全职人员从事这些计划。以4年制本科生为主的大学其学生出国学习的参与率最高。而社区学院则比其他高校更关注有关全球化的专业发展项目。

打造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一流品牌 第11篇

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批一流的名师,甚至要有大师。最根本的是要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因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大学必须能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同时,我想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品牌,品牌是与特色紧密相连,没有特色就没有品牌。一流大学的品牌最根本的标准就是要有一流的学科专业,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流的人才。实事求是地说,当前我们中国的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我想可能是大学精神的缺失和大学治理结构的不科学。以上两点总体看,很不利于中国一流大学的建设,不利于大学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因而使现在我们国家大学的同质化问题目趋严重。

正是因为以上的差距,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大学更需要来复兴。第一个问题是大学要复兴什么?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来审视,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在人类文明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独特而巨大的作用,从一个国家民族来审视,大学承担着民族复兴的责任。早期的大学在解放人性方面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19世纪德国的大学是德意志民族觉醒的先锋,20世纪以来,大学更是与民族融为一体,民族的命运决定了大学的命运,大学的发展引领着民族的文化。以20世纪初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序幕。

大学发展到今天,承担的职能也越来越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创新来培养创新人才,通过科学研究来进行知识创新,通过社会服务来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可以说今天的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社会的中心,大学以其知识理论、知识产地的独特地位成为现实社会的中心结构。由于大学的崇高性、神圣性,大学是科学的殿堂,是民族的守护者,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大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待大学,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学承担着神圣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是由于今天的大学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精神缺失。因此,才有了大学复兴的诉求。

大学要复兴的就是它的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理念和价值追求,是所有大学生的一般心理状态,大学精神是大学产生发展的最直接、最深刻的动力。大学通过高等教育的途径守护传承人类世代创造的优秀文化资源和精神传统,这本身就是教育,也是大学的最基本职守,是大学产生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而大学只有实践精神的复兴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才能成为民族复兴的引领者。根据以上定义,我认为大学精神的复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工具理性过度张扬,价值理性备受挤压,对于大学而言,无论是知识传授、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必须既强调科学精神,也弘扬人文精神,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二是创新人才培养与民族振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使命高度融合。大学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成为公民的表率、社会的栋梁,是民族振兴和创新型国家的担当者。三是服务社会与保持大学个性品质的协同并进,今日大学过分强调服务功能而缺乏个性,社会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造成办学无特色、无品牌,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大学应恪尽基本的职能,保持个性和精神品质,守护住大学的精神。这样大学才能引领社会发展。

大学的同质化不仅造成大学与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存在很大差距,而且造成办学无特色,无品牌。从世界上一流大学发展的经验看,一流大学都有着深厚的内涵,鲜明的亦学特色,高显示度的学科和专业品牌。一所大学因有特色而有品牌,因有品牌而成为一流。所谓的特色就是一所大学在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方面与众不同之处。特色就是学校的名片,一所大学有无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决定了学校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特色发展不仅是学校发展的竞争策略,而且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办学品牌,打造一流的最重要的要素。尽管中国大学的整体水平还不够高。但中国大学的学科有可能出现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和专业。上海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排名显示在理学、生命科学、臨床医学、社会科学等五大学科的世界一百强中,中国的大学在工科排名上有较好的表现,有九所大学进入了世界的百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中国大学整体实力可能很难在短时间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可以争取更多的学科和专业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所以,大力提升学科专业的水平,应该是中国大学今后选择的发展战略。

另外,学科和专业也有不可比的因素,比如我们的中医中药还有中文等一些学科,在世界上具有不可比性,绝对是世界一流水平。而这些恰恰是中国大学的特色学科和专业,更是今后我们国家一些特色型大学发展的战略中的重点。

未来十年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目前在世界上排名绝对第一。但是还没有世界一流品牌的大学,从办学的层面来说,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大学缺乏特色,没有形成高显示度的、为世界所公认的一流品牌。可以说,没有高等教育强国,就建不成创新型国家,就很难实现民族复兴。大学自身也很难实现复兴。而高等教育强国最核心的指标应该是培养出一批创新型的人才。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格局中,有一大批历史上依托于行业的、专业性很强的大学,这些大学我们姑且称之为行业特色性大学。这些大学的特色鲜明,有很多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直接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品牌学科的专业。因此说我国的行业特色性大学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是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它们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实施高等教育特色品牌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我所在的中国矿业大学为例,它是一所中国煤炭行业特色型的典型代表,其发展是中国煤炭高等教育历史的缩影,其地位是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是国家创新型建设的重要节点和能源资源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从品牌战略的角度来说,中国矿业大学一百多年的办学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是高度珍惜品牌财富,始终拓展保持矿业特色。中国矿业大学与民族工业、现代化同进步,与民族共命运,始终秉持建校初期的“教育因材,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从事研究,求我国学术之独立”的大学使命,始终没有改变“矿业”这个大学名称,坚持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的历史责任,这也是在去年百年校庆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我校一百年办学的一个肯定。我们秉持了这个特色来立校,坚持品牌强校战略,打造出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中国矿业大学目前已经是世界上办学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学科体系最全的矿业高等学府。

二是汇聚特色学科高峰,以特色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中国矿业大学在煤炭开采和利用等相关领域代表了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在未来的战略中我们学校将汇聚特色高峰,以特色提升品牌影响力,要重点把矿业工程、深部地下工程、矿产资源与环境三个学科形成国际领先的学科高峰,形成能源资源领域国际一流的学科型,使之达到国际的领先地位。

三是发挥特色学科的优势,大力推进品牌国际化。几年来,学校致力于推进品牌国际化战略,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高端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在2008年,学校与德国的大学研究所、知名企业联合成立了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研究中心,把我校的国际特色进一步拓展,形成了国际的产学研平台。德国前任总理施罗德先生出任该中心的名誉主任。此外,在去年百年校庆期间,我校又与澳大利亚的八所著名高校联合成立了在中国第一所中澳学院,同时组建了中澳矿业研究中心。去年我们发起成立了国际矿业能源环境高等教育联盟,秘书处常设中国矿业大学,这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校牵头的国际高等教育联盟。美国、澳大利亚,饿罗等矿业大国的11所世界知名高校共同签署了国际矿业能源环境高等教育联盟的宣言,该联盟已经成为国际矿业领域推动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和研究共同关心的环境与气候问题的重要平台,这也标志着中国矿业大学将成为国际矿业高等教育的中心。

国际高等教育 第12篇

20世纪80年代末, 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为了确保其国际地位, 增强综合国力, 芬兰教育部提出了一项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行动计划, 其重点是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90年代初, 特别是芬兰1995年正式加入欧盟以后, 全面参与到欧盟所有高等教育项目中, 国际学生的交流工作在各高校得到迅速地发展。1999年, 芬兰正式加入博洛尼亚进程, 成为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重要成员国之一。同年, 芬兰教育部成立了国际交流中心 (CIMO) , 该中心与各所高校所属的国际办公室构成网络化, 共同推进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

进入21世纪,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芬兰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新一轮的变革。2001年, 芬兰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 对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并力图在2010年将芬兰打造成欧洲教育科研中最知名的、最有竞争力的国家。2006年3月, 芬兰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宣言, 其目的是优化芬兰高等教育体系结构, 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竞争力和科研效果。2011年, 欧洲委员会发表了对高等教育现代化中五个优先行动领域的改革议程。其中, 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获得额外的技能, 通过国外学习或培训, 并鼓励跨境合作, 以促进高等教育。

二、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新挑战

受全球化的影响, 芬兰面临着高等教育领域以及经济社会所带来的新挑战。

1. 芬兰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参与国际交流的意识薄弱。

当今社会的国际人才需要具有强烈的国际观念和意识、了解世界各国文化传统、熟知国际经济对外贸易、适应国外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促进人类和平和健康发展的能力。但随着国际交流规模的扩大, 芬兰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参与国际交流遇到阻碍, 例如发布国际交流的信息不够及时, 国外高校的课程信息透明度不高, 缺乏自身专业相应的长期规划, 以及时间和经费方面的限制等, 由此迫使他们参与其中的观念和意识不强。

2. 国外留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受芬兰本土语言文化的限制。

由于芬兰本土语言和传统文化的限制, 国外留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无法对当地民众进行深入沟通和了解。为此, 芬兰教育部希望凭借丰富的英语授课课程吸引国际学生, 并在学业结束后进入芬兰职场获得就业的机会。然而, 高校在大力发展英语授课课程的同时, 忽视了芬兰语言文化课程的设置, 没有整体的规划和具体的要求, 导致国际学生在学业结束后不能熟练地掌握芬兰语, 而国外的教学科研人员由于受本土语言和背景文化的限制, 在教学和研究方面无法深入进行。

3. 芬兰劳动力数量的减少迫切需要国际人才的参与和支持。

根据2010年5月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 芬兰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已经超过了17.0%, 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芬兰经济发展最大的难题, 而如何吸引国际人才成为发展芬兰经济的重中之重。在这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 优厚的工资待遇和无限的发展空间, 更能吸引国际人才的眼球, 而高校在其中往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 芬兰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 以高质量的教育科研体系吸引国际人才, 才能改变芬兰高校中国际教学科研人员数量短缺的现状。

4. 芬兰高等教育在国际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仍需提高。

芬兰实行高等教育免费制, 由于国内高等教育规模和市场的局限性, 高等教育治理体制和高等学校竞争目标主要是由政府来管理和控制。长此以往, 芬兰高等教育与快速发展的全球高等教育市场就出现了相脱离的状态, 这就导致芬兰无法在教育、科研和创新等相关国际事务中有立足之地。虽然, 芬兰有着丰富的英语授课课程和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但是在教育和知识输出能力方面, 芬兰与英国、法国和德国等传统的欧洲高等教育国家相比, 仍然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完善。

三、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目标与措施

为了建立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 提高高等教育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芬兰教育部发布了《2009~2015年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 提出了五项发展目标, 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来保障其实施。

1. 创造优良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大环境。

为弥补芬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芬兰高等教育将为国际人才提供就业的机会, 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参与到国际交流中, 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水平, 并重视在优势学科领域中设置英语授课课程。据有关数据统计, 到2015年, 国际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的数量将会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特别是国际学位生的比例将从2007年的3.7%增长到2015年的7%, 研究生院国际学生的比例将从2007年的15.8%增长到2015年的20% (具体如表1所示) 。

(表1来自Ministry of Education, Finland.Strategy for theinternation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Finland2009-2015 [R] .Helsinki University Print, 2009.)

芬兰教育部计划将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设立一个总预算3000万欧元的国际交流资助项目。高等学校将合并所有的学位课程计划, 根据不同的学习计划, 学生可自由选择参与国际交流, 也可以选修高标准的国际性课程。针对国际留学生和移民背景的学生, 高校将协同学生组织开展咨询和辅导活动, 并通过辅导教师为他们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扶。同时, 为了避免本国学生与国外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尽可能地减少教育上的分歧, 使他们的学习和能力一致, 实现教育公平。另外, 高校要求英语授课的教学科研人员必须通过外语资格证书或其他合理的方式, 以此来保障英语授课课程的教学质量。

2.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

芬兰将以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高标准的人性化服务的标准来吸引优秀的国际人才前往本国发展。与此同时, 芬兰将一如既往地以优质的服务吸收国际人才, 以满足芬兰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 提高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芬兰教育部和科学院将联合高校参与到国际基础建设的发展中。教育部和就业与经济部将联合启动“竞争力集群增长与国际化项目” (Growth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Competence Clusters Program) , 引导高校参与国际研发。芬兰科学院与国家科技创新局将联合推出“芬兰杰出教授项目” (Finland Distinguished ProfessorProgram) , 用于支持高校招聘优秀教学科研人员。地方当局与高校合作为国际人才提供居住、卫生医疗和就业机会等相关服务。芬兰教育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和高校将合作开发和研究更高标准的国际学生选拨系统。从2010年开始, 芬兰教育部对富布莱特中心 (FulbrightCenter) 的年度拨款将提高50%, 主要用于支持与北美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学术合作。

3. 增加高等教育与专业知识的输出。

芬兰一直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这将为芬兰高等学校与国际高等学校提供多种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提高芬兰高校的知名度。鉴于芬兰所处的地理位置, 将特别把俄国作为该地区文化科技大国的重点, 进一步拓展与俄罗斯政府及其高校的合作范围。

国际交流中心 (CIMO) 、芬兰科学院、国家科技创新局将面向国内外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 为其提供学习和工作相关信息的在线服务。芬兰将把跨境大学 (Cross-Border University) 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 吸引更多的高校参与, 同时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场, 大力宣传由芬俄十所高校联合发起的巴伦支跨境大学 (BarentsCross-Border University) 项目以及学位课程计划。另外, 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 (FINHEEC) 、国家教委 (FNBE) 以及芬兰高校将联合起草跨境大学教育质量保障条款。芬兰教育部将把芬俄学生交流项目 (Finnish RussianStudent Exchange Program) 的年度拨款增加到每年的50万欧元。

4. 加快促进社会发展的多元化。

国际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具有移民背景的学生是推动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来源。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 芬兰高校将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 提高他们对多元文化主义的认识。同时降低移民踏入高等学校的门槛, 为他们更好地融入芬兰社会提供语言、文化和技能上的培训。

芬兰教育部将扩大学业凭单资助体系 (StudyVoucher Aid System) 的对象范围, 并每年增加100万欧元的拨款, 以支持高校对国际学生设置丰富的芬兰语言文化课程。芬兰高校将充分利用欧洲社会基金会的拨款, 对全国的教学科研人员实施多元文化主义相关培训, 放宽移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学条件, 逐步推进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劳动技能的认定。芬兰职业技术学院将为移民提供劳动技能的培训课程。芬兰教育部、各所高校以及劳动力市场合作方共同开发就业指导课程, 为国际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对于有意在芬兰就业的国际学生来说, 延长六个月的居住许可签证则为他们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择业的机会。

5. 加强高等学校的全球责任意识。

芬兰高校以高超的科研技术水平解决全球化问题, 加强芬兰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并采取负责任的态度,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芬兰高校将培养国际学生解决全球问题的能力, 并为他们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良好的机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芬兰将继续推进“北—南—南高等学校联 络项目” (North-South-South HigherEducation Institution Network Program) 。该项目为芬兰与发展中国家的高校提供了合作的机会, 并通过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方式, 共同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芬兰将进一步扩大参与国的地理覆盖范围, 并将继续增加项目经费予以政策的实施。

四、实施效果

2013年2月, 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 (FINHEEC) 针对《2009~2015年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进行了评估, 具体内容如下。

1. 芬兰高校对国际学生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

一半的芬兰高校表示, IDPs (国际留学生和芬兰移民学生, 简称国际学生) 是他们职能的核心, 并与其国际战略密切联系, 甚至认为以不同的方式满足IDPs的需求是合乎情理的。另外, IDPs并不是一个同质性的实体, 而是一个多样性的群体, 因为他们来自于不同的领域, 从人文科学到更多的应用领域和理论学科, 并遍布于整个芬兰。从赫尔辛基到拉普兰德所有芬兰高校中IDPs随处可见。

2. 国际学位课程学生主体具有多样性。

在114个学士和285个硕士学位课程中, 约有13000名学生代表了大约144个不同国家, 24%的学生是来自于芬兰, 剩下76%来自于其他国家, 他们来芬兰求学的目的主要是:1. 无论是在芬兰还是在国外, IDPs都希望在某一行业或学术界有所发展;2.IDPs为了自己国家利益接受高等教育, 希望完成学业后报效国家;3.DPs希望在国际中的某一行业或学术界有所发展;4.DPs在参与英语计划同时, 希望通过自己学习与IDPs良好合作, 丰富自己知识。

3. 学生主体的多样性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在现场观察过程中, 发现许多IDP学生在接受不同学习方式和芬兰国家文化中遇到困难。教师和相关支持者也认为, 由于国际学生缺乏面对面的交流, 从而导致他们无法深入学习。为此, 高等教育机构针对IDP学生提供了两个可供选择的预备课程:学习技能课程和信息通信技术课程。

4. 芬兰IDP管理者对IDPs师生的质量颇为满意。

高质量的教师是芬兰IDPs主要力量之一。在UASs, 十个国际学生中有一个教师 (10:1) ;在大学, 三个国际学生中有一个教师 (3:1) , 虽然这些数据是暂时性的, 也显示了很高的比例, 但他们仍明显低于芬兰高校普通学生的相关比例 (具体如表2所示) 。

(表2来自Korkeakoulujen arviointineuvosto.An evaluation of internationaldegree programmes in Finland [R] .The Finnish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Council Print, 2013.)

从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做出的具体评估报告中,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提高其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增强国家竞争力和促进社会革新的重要渠道。

五、启示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体制尚不完善, 仍需要不断地改善和发展, 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参考。

1. 积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 我国留学生人数逐年上升,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校留学生比例并不乐观, 开展合作办学项目, 是我国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关键。一方面, 为广大的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 同时也填补了我国高校一些专业上或学科上的不足;另一方面, 为国内的学校带来一定的资金, 改善办学条件, 引进先进的课程、教材和学术上的专家, 更新教学观念, 改革教学模式。因此, 各高校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对现有的合作办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良。

2. 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水平。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提高我国高校科研成果和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一方面, “引进来”是指积极吸引国际化师资和高端人才, 引进出国留学人员, 主动邀请海外合作院校的在职或退休教师通过短期讲学或长期兼职的方式参与到我国教学中, 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 “走出去”是指积极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各所高校应重点培养“双向人才”, 使其回国为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因此, 加强高校师资力量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3. 加强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将大大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在教育领域信息化方面, 应积极推动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终身教育, 培养其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的技能, 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教育与研究信息网, 为师生提供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平台, 并鼓励他们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机构、大学和图书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提高高校硬件水平;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准备。

4. 注重保持我国本土化与民族化的特征。

积极推动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提高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然而, 我们在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同时, 不能失去自己本土化和民族化的特点, 应着重分析我国各高等学校的现状,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重点学科和重点教学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在立足于凸显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基本取向的同时, 我们应积极吸取实用主义的诸多合理要素,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 大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

摘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 芬兰高等教育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为此, 芬兰政府出台了20092015年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 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予以实现。同时, 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对此做出了评估报告, 认为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增强国家竞争力和促进社会革新的重要渠道, 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芬兰,战略,评估报告,高等教育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王俊.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战略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37 (6) .

[2]崔瑞锋, 张俊珍.芬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 2007, 5 (2) .

上一篇:推进房产税改革论文下一篇:热点与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