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假设范文

2024-08-16

教育假设范文(精选12篇)

教育假设 第1篇

一、人性与人性假设

(一) 人性。人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范畴, 所谓“人性”, 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全部基本属性, 主要包括人的属性、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这三个层次, 是人特有且共有的特征的一种综合体。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等

多方面属性和特征的总和。

(二) 人性假设。什么是人性假设?在高校管理学中, 世界上最早阐述“人性假设”这个概念的人是麦格雷戈, 他在书中提到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人性状态作出某种判断或设定。“人性假设”, 就是体现在管理中的人性观, 即指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的人性的基本界定, 主要涉及到的是被管理者的相关需要和动机。在某一点上, 人性这个观念是针对于高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而言的, 人性假设理论是整体构建整个管理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无论是高校教育理论还是教育实践, 都会以某种人性假设为基础, 不同的人性假设, 会引发对教育的不同理解, 形成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二、“人性假设”理论与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在关联

“人性假设”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 也适用于教育管理活动中。西方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理论, 主要包括“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四个阶段和内容。无论是从理论发展还是从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 人性假设都是现在教育管理中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 “经济人”假设与高校科学管理。18世纪, 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假设, 给人类社会的管理活动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经济人”假设主要强调的理论是, 第一, 人们受到经济利益的蛊惑和趋势, 人的一些动作和行为为人处世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心和利益;第二,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总是在努力回避个人的职责和义务, 需要受到上级或者其他方面的引导和指引才能完成之前设定的目标。第三, 自己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一定要采用强制性办法和惩治方案, 才能完成严格制定的目标。随后, 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延伸到学校管理之中, 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学校一般是下级无条件服从上级领导的任何决定, 即刻执行, 这个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下级服从领导的决定, 等级性比较明显;二是管理上有两点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 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纸质条令来约束被管理者;三是实践的教育管理结构中, 突出教师的权威性, 比较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主体意愿。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改革面临着一系列的艰巨任务, 我们可以将教育管理的发展立足于“经济人”假设理论, 把“经济人”假设理论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人性假设的前提和基础。

(二) “文化人”假设与高校人文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 迪尔和肯尼迪联合提出“文化人”假设。这一假设提到了人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本质。这个问题指出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在高等教育中, 我们可以运用“文化人”的假设来分析高等教育管理的相关活动, 通过有效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来促进学校师生和学校的发展, 推动学校教育管理机制的完善。高等教育的文化管理理论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人是教育管理的核心。该理论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来达到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 即服务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二, 在教育理念中, 倡导一种积极的状态, 因为每个人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地位都是相呼应的, 每个人都有可能创造文化;第三, 在教育管理的方式中, 突出师生共同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先进校园文化的形成, 改变以往用制度约束人的刚性化管理, 强调用文化引导人感染人, 使人在校园文化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 “社会人”假设与高校人际关系管理。“社会人”假设强调重视人性, 关注人的需求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社会人”假设的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人是社会中的人, 是存在于社会的一部分, 而不是某一个单一的个人,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调动广大成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第二, 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和自我尊重的需要可以激励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第三,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 “社会人”主要突出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地位, 激励人们参与到学校的工作管理中。“人性假设”理论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主体制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基本出发点, 在教育管理工作中, 主体者进行自身反省与自我认知, 不断了解人性理论, 以此来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人格和个性的完善;第四, 通过调查分析被管理者们的主体需求, 强调参与式管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着眼于调动人的积极性, 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以协同各个要素和谐共通的发展。

(四) “复杂人”假设与高校权变管理。针对工作管理活动中的人性复杂问题提出了“复杂人”的假设, 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样性的, 而且随着人的生活条件的改变和发展的要求而不断发生变化。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生活条件也在不断变化中;第二, 人的需要的内容和层次各有不同;第三, 不同的时间空间与不同的人的需要、能力等因素导致人们形成不同的动机模式, 进而形成权变的管理方式;第四, 人的动机是在个体原本的动机和组织动机的互相影响之中产生的。高校的教育管理系统是由许多互相作用的要素构成的, 并且这些构成要素会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学校教育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权变和发展的过程, 需要处理好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结语

总之, 人性假设理论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 不断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能够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摘要:人性假设的研究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基础性问题, 人性假设问题的研究, 将对高等教育研究的理念与方法产生重大的影响。当前的人性假设主要有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四种假设。回顾历史上曾有过的各种人性假设, 探究其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们把握理论演化的轨迹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人性假设的理论出发探讨高校教育管理问题, 将对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将对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性假设,教育管理,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任增元, 姜帆.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性假设研究评价[J].江苏高教, 2014, 2

[2]孙家明.批判与反思:西方教育管理中人性假设的人本追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7

[3]葛新斌.人性假设问题与教育管理人道化[J].江西教育科研, 1997, 1

[4]李朝晖, 陈芳.人性假设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创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 1

教育假设 第2篇

一、引子

由于英语高考加试听力,高中教师对听力教学越来越重视。然而,他们往往把听力课上成听力测试课,课堂教学分成三个步骤: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师生核对答案。学生经常是在答题的压力下上听力课。长此以往学生对听力课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未能使听力课成为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本文拟根据克拉申(Stephen D.Krashen)的输人假设(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设(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进行探讨。

二、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20世纪70年代末克拉申提出第二语言监控模式。此模式建立在输人假设、习得与学习假设、监控假设、自然顺序假设及情感过滤假设之上。输人假设是指可理解性语言输人,这是监控模式的核心。根据这个假设,语言输人话语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学习者只要获得可理解性语言输人,只要能够听懂对方的话语,语言即可习得。克拉申把学习者现有的第二语言水平定为“i”,把学习者将要达到的更高一级的语言水平称为“卜1”,“i”和“卜1”之间的差距是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所在。语言输人材料的难度要稍高于学习者现有的水平“i”,“i+l”学习者为了听懂新输人的语言材料,会求助于以前的知识经验或利用语境、上下文等进行判断。通过努力,学习者理解了语言输人中”难以理解的成分“,从而使语言习得取得进步。克拉申的输人假设重视学习者理解输人材料时所获得的较高一级的语言形式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这种印象的.有无和深浅与学习者的情感密切相关,决定着语言习得是否成功。由此克拉申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设。

克拉申指出,“对语言输人的理解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是这还远远不够”(Krashen,1982)。学习者必须吸收语言输人中可理解的语言成队习得才会产企他认为学习者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语言吸收障碍,阻碍了学习者把可理解的语言成份全部运用在语言交际中,他把这种障碍叫做“情感过滤”。“情感过滤”是“无意识的,由于缺乏自信心或焦虑而造成的”(Krashen,1985),即缺乏自信或焦虑阻碍了学习者形成对语言形式的深刻印象,以至于学习者在交际中不能自如地对语言形式进行排列组合。

克拉申的“输人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虽然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但对我国的英语听力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学习者必须获得难易程度适中的语言输人;(2)学习者必须理解语言输人材料中的新语言形式;(3)学习者必须具有自信心而且

教育假设 第3篇

【摘 要】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和评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具体依据和准绳,制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整个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回顾了托幼机构指标体现建构的阶段和方法,并着重分析了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矩阵对偶法的运用原理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输入与输出理论视角下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三阶段模式,并将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和矩阵对偶法相结合,探索一种新方法——“层次矩阵对偶法”,用于判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值。

【关 键 词】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矩阵对偶法;层次矩阵对偶法

一、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方法的相关研究匮乏

近20年来,幼儿园教育质量及其评价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关注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①刘焱认为:“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标准与程序,对托幼机构的教育工作进行科学调查,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过程。”因此,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应当具有适当的评价目的、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合理的组织实施。国内外的学者都试图编制出一套评价工具或标准系统,作为相对统一的尺度来评价各种不同类型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例如,1984 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颁布了一个关于高质量托幼机构的认证标准;1999年,德国联邦发起了《全国儿童日托机构系统质量推动研究》,试图订制日托机构的质量标准体系;1994年,澳大利亚对部分日托中心尝试推广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和评审体系”,到2012年此项评审体系形成了“早期教养国家质量框架”它标志着澳大利亚国家质量评价标准的全面确定。随着国外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引入,我国在1989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和《幼儿园管理条例》,掀起了依法治教的高潮,地方政府则开始制定颁布幼儿园分级验收标准,标志着我国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进入探索、实践阶段。2001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质量评价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今后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明方向。2010年1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标志着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得到深化和完善。

然而,设计一套科学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运用规范的方法。在教育类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中,台湾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他们在评价指标项目的选取和指标权重的确立过程中都进行了比较有益的尝试,通过比较发现,他们采用指标构建的具体方法和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如闫自安在《高级中学全面品质教育指标》一文中,在初拟指标时采用采用文献分析法,然后在筛选、修订指标使用问卷调查法、专家意见法,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建立高级中学全面品质教育指标评价量表;黄建忠在《国民小学教育品质指标》一文中,使用文献分析法初拟指标,运用德尔菲法来保留、删除、修正、合并指标,最后建立国民小学教育品质指标体系;柳蕙瑜在《完全中学品质指标》一文中,选择文献分析法来初拟指标,用问卷调查、德尔菲法来筛选、修订指标,最后建立完全中学品质指标体系。而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也随着国家对教育质量的重视,教育领域的指标体系构建成为热点,学者在教育领域指标体系建构方面也进行了大量颇有成效的研究。如姚丰桥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一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初拟指标,运用德尔菲法经过多伦次的专家意见选取修订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权重,最后建立高效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罗环在《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一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初拟指标,然后自编量表筛选指标,运用特尔斐法专家法赋予指标权重,建立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张丽在《高等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初拟指标,运用特尔斐法修订指标项目,运用层次分析法判定指标权重;薛建男在《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運用问卷调查和特尔斐法相结合来确定指标项目,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指标的权重,建立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张琼在《学前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建构》一文中运用文献法初步建立学前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运用专家评价法修正学前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学前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因此,可将指标体系的构建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初拟指标阶段:指标体系构建者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来确定初拟指标项目,其中也有学者采用问卷调查法、特尔斐法来确定初拟指标项目;第二,指标项目的筛选、修订阶段:指标体系构建者主要采用特尔斐法(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作为指标筛选和修订手段,也有少量学者使用自编量表、问卷调查法来修订指标;第三,指标权重的确定阶段:指标体系构建者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在每个阶段常用的方法有三种: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或矩阵对偶法。其中,特尔斐法是一种综合多名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的方法,②在教育领域运用最普遍,通常同时用于教育指标的筛选和指标权重值的判定;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多目标、多标准的系统分析方法,③由美国学者萨蒂首先引进教育评价领域,④也适用于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矩阵对偶法是通过对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在一系列可供比较的指标中找出各项指标的优先顺序,从而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值的方法,它也是编制教育评价方案中进行加权的常用方法。⑤以上三种方法的共性在于构建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都可用于判定权重值,而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综上,关于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关于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方法的研究却极为匮乏。因此,本研究在建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主要借鉴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主要方法,并根据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特点对上述方法进行创造性吸收。

二、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三种建构方法运用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分析

(一)特尔斐法

特尔斐法也叫专家调查法,在国内外教育评价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基本思路:依据系统的程序,由组织者就拟定的问题设计调查表,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获得具有统计意义的专家集体预测的结果。⑥最大的特点是在整个专家咨询的过程中实质上是一个对各种意见逐步趋于一致的过程。它成为解决非结构化问题的有效方法,对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重要价值。在教育领域,学者往往把它运用于评价指标的筛选和权重的确定。当评价指标的筛选完成的同时指标权重也同步确定,指标的筛选和权重确定工作具有同步性。

特尔斐法的优点在于: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定量或得到文献上未反映出的信息;⑦采用外局专家咨询的形式,从而减少了内部人员因切身利益关系可能带来的偏差;“背对背”的通讯咨询方式,可以避免权威人士的威望影响和其他干扰;专家咨询的面更广、权威性也趋向于更高;有控制的多次反馈,对问题的探讨较为深入,使意见逐步趋向一致;咨询的结论便于定量处理。⑧特尔斐法的主要问题:参与咨询的所有专家都必须是长期从事与本课题相关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这是应用此方法的关键所在;此方法是一项有组织、有目的的咨询方法,容易出现专家为了保持与其他专家意见的一致性而出现勾选指标项目的“趋同”现象;与前一种问题相反的情况是,由于专家人数在10人以上,也容易出现经过多轮次的专家意见征询后,分歧仍然很大的情况;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过于主观性,缺乏科学性。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由美国学者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引进教育评价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分析方法。它改变了以往最优化技术只能处理定量分析问题的传统观念,而率先进入了长期滞留在定性分析水平上的许多科学研究的领地,提供了对非定量事件做定量分析的方法。⑨这种方法在教育评价领域主要用于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特别适用于目标结构复杂且缺乏数据的情况。基本思路是:首先要求把问题(评价指标)层次化,即根据评价对象的性质把评价目标分解成不同类别系统和不同层次的指标;然后对同层次中各指标两两比较,判断相对重要程度,并把比较判断结果按给定的标准量化;最后通过统计运算,得出该层次各指标权重。⑩运用层次分析法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在总体指标项目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在于:是一种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较好的科学决策方法。把经验认识和数理方法相结合,使得计算结果比较合理、科学,充分吸收了定性分析的结果,又发挥了定量分析的优势;在结构上采用层层分解指标的系统分析方式,充分体现了辩证的系统思维原则,也体现了整个过程规范性的特点,大大降低了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是一种确定权重的重要方法。层次分析法的主要问题:指标两两比较的等级至少在五类,即绝对重要、确实重要、基本重要、略为重要、同等重要,在具体指标权重的分析出现等级过多以及复杂繁琐的现象;当同层次的指标项目偏多时,容易造成决策者做出混乱的判断,出现判断矩阵的不一致现象,造成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通不过,最终影响指标权重值的判定。

(三)矩陣对偶法

矩阵对偶法的数学基础是矩阵理论,被应用于教育评价领域后进行了简化改进,用于求解指标项目的权重值,与层次分析法相比,由层次分析法的五个判断等级标度或者九个判断等级标度简化为三个判断等级标度,大大简化了计算难度,给实际的教育评价运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同一类评价目标中的各指标逐条做两两比较,比较顺序不能随意改变,然后,按指标项目的重要性程度记分。最后,将各指标得分求和,再作统计处理,所得数值即为各指标的权重。若由两位以上的专家来确定权重,则将各专家对各指标的权重值分别求和,再取其平均值即是。{11}

矩阵对偶法的优点在于:计算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矩阵对偶法的主要问题:把所有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具有笼统性。特别在教育质量指标体系中,由于其至少是由三级指标构成,所以把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项目放在一起进行两两比较就显得多余和浪费时间。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者认为上述三种方法在建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时各有优缺点。在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特尔斐法适用于教育质量评价指标项目的筛选、修改,而对于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问题,特尔斐法凸显出专家判断的主观性,即科学性不强;层次分析法对于(文科类)教育研究者而言,计算方法过于复杂,不宜使用;矩阵对偶法中将所有指标均进行两两对比,不仅负责而且笼统。经过“去粗取精”、“不断提炼”的过程,研究者把层次分析法和矩阵对偶法进行改进、综合并吸收层次分析法中对指标项目分层结构和矩阵对偶法的三级判断标度的优点,形成“层次矩阵对偶法”。本研究尝试将层次矩阵对偶法运用于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中。

三、输入与输出理论视角下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输入与输出假设理论

20世纪80年代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和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对本研究“输入与输出假设理论”的构想提供了思路。本研究中输入过程是教育质量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环节,获得科学性、广泛性,尤其是真实性即具有地域特征的指标对于下一个阶段的研究非常重要。为此,本研究提出“真实性输入”概念,据此输入假设为指标体系的建立依赖于研究者对当下当地实际教育发展状况全面把握程度的输入,同时结合教育质量评价已有研究结果是建构教育评价质量指标体系的两个重要变量。其中,第一个变量资料和数据的获得主要采用开放式问卷实现,第二个变量数据和资料的获得主要采用文献法实现,两个变量资料和数据的实现过程是研究者不断与现实状况互动、与以往研究结果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越广泛越深入越有利于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提取。本研究中输出过程是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修订、完善的环节,充分利用不同群体资源的智慧并激发不同群体观点间的相互碰撞而收获的对指标体系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度理解把握,从而不断修订和完善指标体系是该环节的重点。为此,研究提出“修订性输出”概念,据此输出假设为指标体系的完善与使用依赖于与该指标体系相关的政策、环境、工作人员的智慧与付出,以及研究者对指标体系及其关系的理解和技术性处理两个重要变量。其中,第一个变量资料的获得主要通过特尔斐法和行动研究实现,第二个变量资料的获得主要通过层次矩阵对偶法实现,两个变量资料的实现过程是研究者不断与指标体系相关的政策、环境、人互动的过程,是研究者不断加深对指标体系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逐步完善的过程。

(二)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三阶段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评价指标初拟阶段、评价指标筛选、初定阶段和评价指标完善、定稿阶段(见图一)。在评价指标初拟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和开放式问卷两种方法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维度和具体的评价指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获取资料和数据方式的有机结合,能够较好地保证输入信息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针对性,为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奠定扎实基础。在评价指标筛选阶段,需用三把“筛子”考察和筛选第一阶段建构的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一把“筛子”为与评价内容相关的教育目标、教育政策等,从宏观视角把握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第二把“筛子”为托幼机构,即将评价指标体系在相关幼儿园进行试用,从中观视角把握评价指标体系的针对性;第三把“筛子”为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教育专家及幼儿园一線教师,即采用特尔斐法让上述专家和一线教师对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从微观视角把握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针对性。在评价指标完善、定稿阶段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统计软件考察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从而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三)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具体方法

1. 开放式问卷在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初选中的运用。由于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的差异性,我国托幼机构教育发展也呈现出较大不同。如果运用全国统一的评价体系评价不同地区的托幼机构教育发展状况,无疑会掩盖或忽略不同地区托幼机构多有的文化特色,而放大其与主流评价指标的差异性,不利于各地区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为此,各地区都应在我国托幼机构基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指导刚要的引领下制定符合本地文化特征的具有针对性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达到上述目标,广泛地开展实地研究获取大量的一手数据和资料尤为重要,开放式问卷为此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具体方法。开放式问卷又称为无结构问卷,是问卷制定者设计的相对开放的、无标准答案的、需要填答者结合自身经验用文字填写的问卷,被调查者可自行构思自由发挥,按照自己意愿回答问题的问答型问卷。开放式问卷通常针对某些尚不清晰的问题开展的探索性研究,在探索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初选过程中运用该方法颇为贴切。开放式问卷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根据研究目的设定问卷问题,问题以开放式、低结构为主要特征,问题不宜过多,给填答者足够的填答空间;其次,采用分层整群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实地选取填答对象,指导填答对象完成问卷;最后,剔除无效问卷,对问卷资料进行类属分析,初步建构评价指标的三级维度。

2. 特尔斐法在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筛选中的运用。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一项极为复杂且困难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国内没有一种公认的托幼机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所以这样,指标项目的科学性是其得不到公认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认为在托幼机构教育指标项目筛选阶段,使用特尔斐法具有其特有的优势。首先,特尔斐法有一套系统的程序,它通过“专家意见形成——统计反馈——意见调整”的过程,并且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和验证,因此在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指标项目筛选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按照程序进行,充分发挥了信息反馈和信息控制的作用,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的特点。其次,从托幼机构教育特点来说,它具有实践性、灵活性、时代性。而教育质量高低的评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在评判是否达到教育目标的实践性活动。教育目标又是因时因地在慢慢发生改变,特别是根据各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侧重点不同而在做适时的调整。

因此,选用特尔斐法可以充分发挥特尔斐法选择专家的这一特点来解决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因为特尔斐法中参与指标项目筛选的专家都是来自长期从事与本课题相关工作的理论专家、一线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他们当中有些精通于现象的综合描述,有些熟谙于现象的趋势预测,有些擅长于理论,有些侧重方法应用。而且他们在筛选指标项目时,都会从当下教育目标来考虑和做出抉择的,正好可以避免受时间、地域和工作侧重点不同而影响教育质量指标的调整,这对教育质量内涵与标准达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由此共同构成的咨询团队一定可以做出有效的决定,这对教育质量内涵与标准达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针对当前教育质量评价构建,使用特尔斐法,其参与专家人数一般在10~15人,在指标筛选的时候能够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抽象到具体等角度考虑以避免当前评价指标过于笼统,不够具体的现状。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因此适中的人数可以实现指标项目筛选最优化。

3. 层次矩阵对偶法在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中的运用。层次矩阵对偶法是指通过对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逻辑分层,在每一层次内对各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在同层指标内部中找出各项指标的优先顺序,从而确定本层各项指标权重值,最后统计指标体系权重值的方法。运用层次矩阵对偶法确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基本思路:首先,对教育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归类处理,划分指标层次,即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把评价目标分解成不同等级层次的评价指标(一级、二级、三级);其次,列出优选矩阵,编制权数调查表,对每一层次或者类别的评价指标逐一进行两两对比,按照指标项目的重要程度记分;最后,对各层次等级指标得分进行统计和归一化处理,所得分值为指标权重值。如果有多位专家参与判断,则先把每位专家的判断结果分别计算出来,最后进行归一化处理求得平均权重值。由于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有三级指标体系构成,其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更加适宜使用层次矩阵对偶法来判定权重值。层次矩阵对偶法不仅可以减少层次分析法中的复杂的数学运算,同时避免了矩阵对偶法的简单化和笼统化,充分体现了层次分析法在指标项目分层中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因此,它也吸收了矩阵对偶法三级判断标度来进行指标间的两两比较,既提高了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值确定的科学性,也方便了广大制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教育工作者。

四、结束语

本研究提出的输入与输出理论视角下托幼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三阶段模式,以及将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和矩阵对偶法相结合探索的一种新方法——“层次矩阵对偶法”,是对构建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一次初步尝试和探索,既需要从理论层面不断审视和拓展,也需要在实践层面不断调整完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使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估工作更为科学、适宜,对于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方法的研究尤为必要。本研究初衷为抛砖引玉,期待引发更多更好的关于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方法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刘占兰.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与1992年幼儿园质量状况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2(2):3-10.

②徐蔼婷.德尔菲法的应用及其难点[J].统计科普,2006(9):57-59.

③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98.

④⑧金娣.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107-116.

⑤孙丽冰.德尔斐法在高职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中的运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2(11):110-112.

⑥霍力岩.编制教育评价方案的一个关键问题——加权及其方法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0(1):35-40.

⑦周福.德尔斐法在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J].浙江气象科技,2012(3):38-41.

⑨李黎,谢敏芳.有标度的层次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1(2):185-187.

⑩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123-129.

教育假设 第4篇

2006年以来,原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相继颁布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59号),为高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深化高校教育职员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指导,使得高校职员制度的改革进入了快车道。

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校教育职员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而当前高校职员制度改革的瓶颈在于缺少一种紧扣高校管理人员主体属性以及高校管理人员这一职业定位的理论基础和管理方法体系。本文旨在通过“知识人”假设的概念和高校管理人员“知识人”的角色定位,来进行高校职员制度改革的相关研究。

1 知识人假设的提出

人性的假设是对人本性的认知,分析人的本性,了解人的需求,是一切管理学的前提。诚如著名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所说:“每一种管理决策或行动都是以人性的假设为前提和后盾的[1]。”对组织成员的人性假设分析和探讨,是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前提和手段。

1.1“知识人”假设提出的社会经济现实

人的本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是受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环境所制约的。不同人性假设的提出都是与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的,亚当·斯密结合当时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正式提出了“经济人”假设,指出“自利的心理动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也是社会分工的根本原因[2],”并以人的自利性原则为基石,强调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开展一切有效经济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受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马歇尔、凯莱斯、西蒙等人对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进行了持续的修正,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现实。

西方管理学中,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面》中根据“经济人”的假设,结合激励理论,总结出了“X理论”。其主要内容是:(1)大多数人有懒惰的本性,都想尽办法的地去逃避工作和责任……;(2)大多数人都是缺乏理智的,必须加以指挥、控制、诱惑、收买,须靠外力严加管制,以惩罚来相威胁……(3)大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都是不一致的,个人为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将会选择能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事做。而管理人员依据对他们人性的假设,可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控制和激励他们。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又出现了“自由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负责人”等人性假设理论及以此为基础的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理论体系,特别是随着阐释对个人需求和行为动机的激励理论的研究深入和日趋完善,如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激励-保健理论、公平理论等,将人性假设在管理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提高了组织效率。

纵观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1)人性假设理论总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现状相适应,并受之影响。如斯密时代的英国,机器大生产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技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处于急剧的上升期,似乎所有的经济行为主体都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的价值取向,认为通过自由竞争完全可以实现“自然均衡”,斯密在此构念上提出了以“自利心”为行为动机的“经济人”假设[3]。(2)科学的、符合当时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现状的人性假设理论和与之对应的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理论和实践能提高组织效率,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人性假设理论所适用的主体正在不断细化,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由于教育背景、职业特性、工作生活环境等不同,需求层次也各不相同,应适应于不同的人性假设。没有一种对任何行为主体、社会职业群体、任何时间都普遍适用的人性假设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知识科技以爆炸式的增长,日渐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未来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活动中每一个行为的行为特征和行为动机。具体表现为:(1)创新能力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实物资本”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2)在社会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社会”、“知识”、与“行动”之间建立了特有的联络机制,互联网、移动通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沟通方式,颠覆了人们过去社会参与、知识获取的手段。(3)在知识社会中,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终身学习成为人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必然需求。同时知识社会、知识经济发展产生的知识化变革萌发了不同知识类型的行为主体:知识型政府、知识型组织、知识型团队、知识型个人等,也为“知识人”假设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1.2 知识人社会角色分析

德鲁克[4]认为,知识人假设是:作为人要想实现自己全部的经济利益和自己全部的社会本质必须有且使用特定的具有社会结构的知识。应该说知识人是具有“理性利己性”、“理性利他性”和“社会性”的有知识能力的综合体,尽管知识人拒绝单一的经济人,但不能否认自己没有“利己性”。人们最初获取和应用知识的动力往往源于利益的驱动,但又会在某种条件下,对社会公益和组织利益表现出“利他性”和“社会性”。这种知识人的复杂性,往往又和其社会角色息息相关。社会学家弗洛里安·兹纳涅茨基[5]认为,社会角色是一个动态的社会系统,尽管不同种类的社会角色各自有相当不同的成分,但社会圈子、自我、地位和功能是所有社会角色都拥有的基本成分,而知识是所有社会角色的先决条件,并将知识人可能扮演的角色分为了技术顾问与圣哲、学者、探索者三大类,其中技术顾问与圣哲可细分为技术领导、技术专家、职业顾问、保守主义者、创业主义者;学者可细分为真理发现者、组织者、贡献者、真理的战士、知识散播者5个子类型;探索者包括了事实的发现者和问题的发现者2种子类型。他同时也指出,这是对社会角色的分类,而不是对人类进行分类,每一个知识人都可能兼任几个这些在分析上加以却别的角色。

2 基于“知识人”假设的高校行政人员表征

对于高校的教师而言,是典型的“真理发现者”和“知识的散播者”。已有学者从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对高校专任教师的社会角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6],但以此为视角对高校中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圈子”——管理人员及对应的教育职员制度的研究尚有待深入。

2.1 高校教育职员是典型的“知识人”群体

《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校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教育职员究竟是哪类群体,从事何种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教育职员的范围进行了定义:高校中的教育职员是指在高校中从事行政管理的人员,以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党务工作和工会共青团工作的专职人员[7]。故本文所出现的教育职员均指高校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高校社会功能的多元化,高校中行政人员身份正在由原来行政化的国家干部向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教育职员转变,特别是《高等教育法》和《国家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之后,明确将高校行政人员排除在高校教师和国家公务员之外,定位为专业化的教育职员。《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59号)中要求高校的管理岗位要求控制在学校基本编制数20%以内,据教育部统计,2000年全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总数为111.3万人,其中管理人员为18.3万人,占比16.4%,到2010年高校教职工总数达到215.7万人,行政人员为29.8万人,占比为13.8%,总体上是符合国家要求的[8]。这些数据可以看到管理人员所占比例正在逐年下降,体现专任教师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和精简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的理念和趋势。与此同时,高校管理人员自身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00年以前高校管理人员的中很大部分是来源于军队转业干部、引进人才家属、后勤人员、教师转岗、接收毕业生等,但随着在职进修、接收毕业生要求提高等,高校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有了很大幅度提高,聂伟近调查了江苏省11所不同层次的高校发现,管理人员本科以上学历已达96%,硕士以上也有49.4%,而且这一比例正随着教育职员内部结构优化而逐步提高[9],是典型的知识型群体。

根据德鲁克对知识人假设的定义,可以发现:高校教育职员群体具有相关的高等教育和管理学知识,并以此作为实现自身需求的工具。这种需求包括了经济利益的需求、社会地位的需求、实现组织目标的需求,更有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由此我们可以说高校教育职员是典型的“知识人”群体,具有“知识人”所特有的表征。

2.2 基于“知识人”假设的高校教育职员角色分析

高校教育职员要把握学校的发展方向,制定战略规划,为从事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提供服务和保障,为学校筹措和争取更多的优质办学资源,制定和实施各项内部规章制度,还要从事各类思想政治和党务工作。特别是中高级教育职员,他们一般都有丰富的高校管理实践经验,对高校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判断,对高校管理工作有着较强的热情,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是典型的兹纳涅茨基所称的“职业顾问”和“组织者”。

作为“职业顾问”,当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重大变化,或者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障碍而面临困境时,就需要根据自己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来提供意见和忠告。但这又有一个前提,为保证“职业顾问”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顾问自身不要参与到向他求教人的实际角色中去,他必须处于竞争圈子之外,这样,参与咨询的人才能相信他的意见和建议是公正超脱的。一旦与顾问意见发生分歧,他们也能顺从顾问的判断,使自己的意见服从于顾问的仲裁。但在现实的高校中,教育职员往往和教师角色交织在一起,特别是目前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尚不完善,所谓的“双肩挑”和具有教育研究的系列职称的人员,他们在项目申报、奖项评选、论文发表等学术竞争中,利用其自身的行政权力来谋取和占用教师的学术资源,难以建立让教师群体所信服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这也是在高校教育职员制度建立过程所亟需解决的难题,让行政的回归行政,让学术的回归学术。

作为“组织者”,组织的对象是高校中人、财、物,但是所面对的“人”都是高层次的人才,是对自己的学科忠诚度远高于对组织的,有较强独立性的高知识型群体。有效的组织起他们来实现组织目标其难度可想而知。此外,高校中“财”与“物”的组织与有效管理也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和特征。兹纳涅茨基认为,“组织者”的任务是检验与组织某一现实领域的现有总体知识,并把经受住检验的真理组织成一个体系,“组织者”需要有靠理性洞察发现的,显然确定的真理,并愿意接受,最后能系统地传播给被组织者,实现系统化。由此可见作为“组织者”角色的高校教育职员需要有与其任务和岗位相匹配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涉及到高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论等多个学科门类和体系,需要通过各类进修和培训加以充实和对原有知识技能进行更新,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化素质,更好地从事知识化、专业化的高校管理工作。

3 基于“知识人”的高校教育职员制度完善原则与对策选择

高校教育制度作为一项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包括了对教育职员的聘任、考核、晋升、培训、奖惩、退出等基本规章制度,是高校教育职员群体自身发展,提高管理能力,促进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和支撑。

3.1 基于“知识人”的高校教育职员制度完善原则

高校教育职员制度在改革中不断摸索完善,职员制的理念已经在高校管理中初步形成,特别是从教育职员改革试点的来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表现在:明确了高校中各类人员的分类管理,行政人员的职业定位、法律定位有了制度保障,提升了高校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专业意识和服务水平[10],提高了管理和办事效率,强化了岗位意识,促进了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但问题和矛盾也是比较突出的,如:“双肩挑”设置的规范问题;教育职员岗位的适用范围问题;原有职称和现有职级对应问题;职员考核晋升等问题,在职员制实施过程中都是需要认真分析,加以规范解决的。

根据对高校教育职员群体“知识人”假设的角色分析,可以遵从以下几个原则来完善高校教育职员制度。

(1)利益非相关原则当前绝大多数学术资源分配仍由政府所主导,在这种集权分配模式下,具有行政权力的教育职员在参与这种模式下的学术竞争中,显然具有信息、人脉关系等“非规则性”优势,这也是高校教师意见最大,所难以容忍的。因此必须对高校教育职员制度中利益非相关进行明确,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职员具有权威性,在开展管理活动中充分赢得教师的信任和支持。

(2)专业化导向原则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支能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高效、专业的管理队伍,助力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教育职员从录用、培训到考核、晋升等各个环节坚持以专业化为导向,使其真正成为一个专业化群体。

(3)激励性原则作为“理性的利己性”、“理性利他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体,高校教育职员群体有着复杂的需求。在完善教育职员制度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合的激励手段,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整体待遇水平上,在保证高校教师主体地位的同时,要保证教育职员与教师两者之间合理的收入差距;在个人发展上,能为教育职员个人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2 基于“知识人”的高校教育职员制度完善与对策选择

高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为深化和推动高校教育职员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与挑战。许多高校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以“知识”假设的角色视角,对深化高校教育职员制度改革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设想。

(1)完善教育职员的晋升制度为保证教育职员作为“职业顾问”的公正性与权威性,教育职员在职业发展路径上应区别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建立一套适合教育职员队伍稳定、健康发展的晋升制度。教育职员根据岗位重要性、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确定相应职级,而不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在《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对管理人员原有行政级别做了简单的职员职级对应,对职员职级的晋升也只做了基本的一个年限规定,后续配套政策至今都尚未公布,这严重挫伤了教育职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没有明确晋升政策依据直接了职员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迷茫与失落。

在调查中发现,教育职员花大量时间写专业文章、申报课题,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主要还是为了兑现待遇,为此在职员晋升制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由于领导职数限制而未能担任领导职务的职员,只要能达到规定的任职条件,就能获得职员职级的晋升,这样就解决了他们的待遇问题,铺设了教育职员职业发展的新路,让他们能更好地安心于本职工作。而对担任领导职务的职员,除享受原有的职级工资外,可再享受规定的领导职务津贴,一旦不在担任领导职务时,领导职务津贴自动取消。由此一来,由于职级不在和职务挂钩,担任领导职务不在是职员主要的晋升途径,就可以彻底实现领导职务的能上能下。

(2)完善与规范“双肩挑”人员管理“双肩挑”人员是高校教育职员改革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并将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高校的特殊性和发展需要,部分中高级职员需要有一定学术背景、有教学科研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但是,对“双肩挑”人员而言,如果他们过多地投入教学科研工作就会影响领导和管理职责,对教师也会产生“在其位不谋其政”和“学术利益冲突”的印象,因此这是职员制改革中的一个难点。

许多省市已经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浙江省出台了《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浙人社发[2010]37号),规定“在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确有专业技术背景,实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并能够完成专业技术岗位职责的人员,可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其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同时任职。”对在高校的“双肩挑”人员适用范围做了特别的规定:“原则上须原为教学科研人员,评聘了高校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因工作需要担任领导职务,并且仍继续承担部分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纳入专业技术人员或职员岗位管理。”但在具体操作上,不少高校盲目扩大“双肩挑”适用范围,规定:五级职员(原正处级人员)可评聘教育管理研究员或思政教授,六级职员(原副处级人员)可评聘教育管理副研究员或思政副教授,而七级及以下职员不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可以理解这样处理能大大降低改革阻力,但却显然有背于教育职员改革初衷,给人以一种担任领导职务才能享受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权利的印象,是十分值得警惕。

为完善与规范“双肩挑”人员管理,应该对这个群体加以区别对待,对于一直以担任行政工作为主,已评聘了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不能纳入“双肩挑”范围,在行政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学术人员应纳入职员管理序列,享受领导职务津贴;在学术团体担任领导职务,则可根据本人意愿,在职员和教师两类职业中选择一种,同时享受领导职务津贴,但若选择教师职业则必须纳入教师的管理序列,完成相当的岗位任务,保持内部的一致性,一旦不在担任领导职务,领导岗位津贴也自动取消。

(3)完善教育职员的专业化培训制度为做好“职业顾问”和“组织者”的角色,教育职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必须紧跟高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论等多个学科的发展,适应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新现象、新问题,这就需要对教育职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培训。但目前相较于教师较为完善的培训制度,教育职员培训仍存在不少问题,变现在:教育职员自身动力不足,缺少激励机制;开展培训主体主要为上级主管部门,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不足;培训内容政治性倾向过重,专业理论与专业实务不足,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上基本都是“满堂灌”的讲授,缺少互动式的参与;培训没有制度保障,经常是为落实某一项政策进行的突击式培训,而缺少目的性明确的教育职员培训规划;同时专业的培训师资力量薄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此教育职员的培训要有的放矢,首先要让教育职员了解现代大学对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对照自己的不足。其次,高校要充分重视对教育职员的培训,要使教育职员培训工作常规化、制度化,做好培训规划。为教育职员培训提供和创造便利条件,提供经费支持,营造良好的培训和学习氛围。再次,注重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无论从培训内容还是培训方式上都要针对教育职员日常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不同岗位职员的专业需求。最后,建立培训评估和激励机制。客观考核各类培训的实际效果,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晋升、评奖评优的一个重要指标。使得教育职员在不断培训和学习中真正实现高校管理工作由单一的经验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变。

总之,高校教育职员是典型的“知识人”群体,在高校教育职员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认识教育职员作为“知识人”的角色特征,这不仅对高校教育职员自身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且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管理效能,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M].韩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7.

[3]张军,朱方明.从“经济人”到“知识人”:解读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与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构[J].经济评论,2004(4):36-42.

[4]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M].傅振焜,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35.

[5]弗洛里安.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郏斌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20-78.

[6]金美福.知识人:教师角色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3(4):19-2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释义[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教职工情况(普通高校)统计报表[.EB/OL][.2012-01-0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00/201201/129590.html.

[9]聂伟近.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50-54.

假设作文300字 第5篇

面对各种灾难,人类是那样的脆弱、不堪一击。但是,面对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我们还是在幻想,在期盼、在祈祷。生命如此可贵,决不能在失去他时才读懂他;生命如此脆弱,决不能在它备受重创时才珍惜它。

尽管命运以最冷酷的方式回馈着我们,但是我们仍要坚持走过这条人生之路。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不止发现了冷漠,还发现了对生命的不敬。比如“我爸是李刚”这种荒唐的事。一个副局长的儿子撞、死了人还如此蛮横,试想,在全中国,还有多少官二代自称着“我爸是李刚”?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还发现了这样一种人,他们虽然很普通,很平凡,但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比如“富士康员工跳楼”的事件。他们虽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却用自己的生命来告诉我们生命的伟大与神圣。

合理假设 有效探究 第6篇

一、案例呈现

【案例1】

在研究“水的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假设。

放在火上烧,蒸发得快;

放在太阳下晒,蒸发得快;

放在炉灶上烘烤,蒸发得快;

用电吹风吹,蒸发得快;

用嘴对着吹,蒸发得快;

用扇子扇,蒸发得快;

……

看起来,学生思维活跃,提出了许多种假设。其实稍加归类,就会发现学生实际上只提出了两方面假设:一是温度,二是空气流动。该问题的本意是让学生说出是哪些可能的因素影响水蒸发的快慢,而学生却表述成了能加快蒸发的方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是学生没有搞清楚研究问题和假设的表述方法两者的区别。

【案例2】

研究“降落伞下落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教师让学生根据问题作出假设。于是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假设。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重量有关,降落伞越重,下落得越快;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风有关,风越小,下落得越快;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下落得越快;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降落伞的材质有关;

……

这些假设让教师颇为失望,因为没有一个是在教师预期的范围内。于是教师提醒学生:“你们看看降落伞由哪些部分组成,然后再进行假设。”经过反复提示,学生终于说到了“点子”上:降落伞下落快慢可能与伞面大小有关;可能与伞绳长短有关;可能与重物重量有关。

【案例3】

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提出了如下的假设。

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全班五十个学生,竟然只提出了这两个假设,而且这两种表述也只是对同一种因素的不同猜测。教师再问有没有别的不同假设,回应他的是一片沉寂。

二、案例场景回放

虽然教师不希望出现上述现象,但是这些现象的出现往往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直接关系。

例如,在案例1中,教师在开始上课前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观察活动:用一块湿布看似无意地把黑板上的一道粉笔划痕擦掉了,留下了一小块水迹,并略带遗憾地喃喃自语:“哎呀,黑板湿了!”等到师生问好后,“无意”中扭头一看“咦?干了!”于是向学生求解:“你们知道水去哪里了?”学生纷纷帮忙:“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这时,教师顺水推舟地提出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就有了案例1中学生的众多假设。

在这节课中,虽然教师的设计巧妙,但学生只观察(且是无意中观察)到了一种水蒸发的现象。他们只能在“黑板上水不见了”这个现象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联想,提出假设。而这些假设一定会受到所观察到现象的局限。事实上,学生就是把目光“聚焦”在黑板上的水很快不见了的原因的推测上,以及还有哪些可以让黑板上的水很快消失的方法的设计上。如果教师能提供更多的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供学生观察体验,他们可能就不会出现思路的局限和方向的偏颇了。

案例2中的教师在课堂上用PPT向学生展示了多幅降落伞下落的图片,有的伞面宽大像巨大的蝙蝠,有的伞绳较短如同蘑菇,有的下落时形似笔尖,还有的降落伞在风中飘摇。有的图上是单独的一个降落伞,有的却像许多大大小小的花朵竞相开放。

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降落伞,提出了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降落伞下落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提供丰富的图片信息,期望通过让学生充分观察各种降落伞,能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发现降落伞下降的速度究竟是与哪个因素有关系。然而,教师的意图展现在零散的图片中,不能让学生很好地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学生对于降落伞的结构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制作和试用降落伞的体验,只是根据对每一幅图片的观察,加入自己的生活经验,不确定地表达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甚至还会尝试着去揣度教师的提问意图。

案例3中,教师在揭示了摩擦力概念后,用一个测力计拉动一块木块,来演示木块在桌面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并提出了“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主题。为了让学生看清楚,教师将木块从左拉到右,再放回原处从左拉到右,在反复的演示中,拉木块的速度也有轻微的差异。学生看出了这些变化,并且理解为可能是教师的有意暗示,于是将教师拉木块的速度与用力的大小自然联系起来,得到了这样的启示: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拉力大小有关。由于对假设内容表达的方式缺乏认识,所以错误地将“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和“拉力越小,摩擦力越小”看成是两个假设。为了激励更多学生踊跃发表见解,教师及时表扬了发言学生。可是,学生又错误地将教师的表扬理解成了是对假设内容的肯定,于是就不再去思考其他可能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

三、指导策略

(一)充分观察研究的对象

科学问题的提出一般都会基于某个或某些具体的现象或生活场景。从中产生的问题多多少少会涉及这个情境中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对问题的结构分析。因此,在提出一个问题后,需要让学生对研究对象及其所在的情境进行充分的观察,只有在了解了这些因素对研究对象和问题所起的作用后,才能作出选择和判断。

首先,要充分观察研究对象的结构。比如在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时,教师出示一组来自学生生活的图片——教室顶上的横梁、高架道路下面的横梁、桥面下方的横梁等,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图中横梁的共性和差异。学生分小组从横梁的长度、宽度、厚度、横截面等形状和横梁的材质等方面进行比较,很自然地产生推测:是不是这些因素在影响着横梁的承重能力?经过对信息的整理,学生提出对这个问题的假设。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长度有关,横梁越长,越容易弯曲;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宽度有关,横梁越宽,越不容易弯曲;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厚度有关,横梁越厚,越不容易弯曲;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横截面形状有关,横截面是梯形(上大下小)的,不容易弯曲;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是否空心有关,实心的横梁不容易弯曲;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材质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不容易弯曲;

……

学生提出的假设比较全面,考虑到了横梁结构的各个方面。这都应该归功于学生对横梁形状和结构的仔细观察比较。

其次,要充分观察研究对象的作用。一个物体在体现功能的时候,其实都是组成它的结构中的某一个或者几个结构发挥了作用。在充分观察物体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和具体的功能联系起来,能更好地让学生提出合理的假设。比如研究“皮球落地后反弹高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学生对皮球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知道了皮球内有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地面的软硬程度也可能影响皮球反弹的高度等。他们提出这样的假设。

皮球反弹的高度与球内充入空气量有关,充气越多,反弹高度越高,充气越少,反弹高度越低;

皮球反弹的高度与地面软硬程度有关,地面硬,反弹高度高,地面软,反弹高度低;

皮球反弹的高度与皮球下落速度有关,下落速度越快,反弹高度越高,下落速度越慢,反弹高度越低;

皮球反弹的高度与皮球下落高度有关,下落高度越高,反弹高度越高,下落高度越低,反弹高度越低。

虽然由于知识面的局限,学生对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速度之间没有能建立关联,把下落高度与下落速度看成两种因素,但是学生充分地关注了皮球下落过程中相关因素所发挥的作用,提出的假设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验证价值。

(二)加强感官情绪的体验

在提出假设前,学生在操作实验材料时产生的主观体验和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会帮助学生作出判断。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操作材料的体验过程,应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相关经验,来提高假设内容的合理性。

比如在研究降落伞下落速度的影响因素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做一个降落伞。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仔细识别了制作材料的特征,知道了伞面有大有小、形状各不相同,伞绳有长有短、有多有少,重物有轻有重。在玩的时候观察了降落伞下落时的姿态,并在观察了别人的降落伞后,不经意间将这些降落伞进行了比较。有了这样的直观体验,当教师提出“降落伞下落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学生很自然地对降落伞制作材料和刚才的观察结果进行进一步审视,发现了一些可能影响降落伞下落速度的因素。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伞面大小有关,伞面越大,下落越快;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伞面形状有关,伞面是正方形(圆形),下落越快;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伞绳多少有关,伞绳越多,下落越快;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伞绳长短有关,伞绳越长,下落越快;

降落伞下落快慢与重物重量有关,重物越重,下落越快。

再比如研究“找到最快使冰融化的方法”一课时,教师出示了一部分实验材料——方糖、烧杯、水,让学生思考怎样可以让冰更快融化?学生看到实验材料马上会联想起小时候喝过的糖水。有不少学生亲手调制过糖水,观察过糖的颗粒在开水中瞬间溶解的过程。于是学生提出假设。

把方糖碾碎,可以加快融化,碾得越碎,融化速度越快;

把水加热,可以加快融化,水温越高,融化速度越快;

用筷子搅拌,可以加快融化。

经过验证,学生证实了三种方法都可以让冰融化得快一些。在此基础上,学生将三种方法进行整合,提出了最快使冰融化的方法:把方糖碾碎,放在热水中,用筷子搅拌。这些科学问题其实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意识到用生活中的经验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实现了。

(三)指导表述假设的方法

首先要突出重点。以《电磁铁》一课为例。在提出研究问题时,需要学生对“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假设。学生在讨论中,除了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罗列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外,还会把后续的验证方法也迫不及待地提出来,以此来博取同伴的认可。教师在组织汇报时可以提示学生仅汇报自己或自己小组对这个问题所作出的假设,而对于后续的研究设想暂时不需要呈现出来。这样能让假设的内容更清晰地凸显出来。

其次应分解内容。有时候,探究问题过于复杂或者笼统,会给学生理解探究问题的含义造成困难,而有时学生的表达也会不够准确或不够完整。当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提示学生将假设内容进行分解,形成完整的表达思路。

比如学生在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有关”“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有关”“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的假设。教师应该及时提示学生,这些都仅仅是“观点”,只有具体表达出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有怎样的关系、与摆锤的重量有怎样的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怎样的关系,才能表达出对这个问题明确的假设,也就是对所研究问题的可能存在结论的预设。

再比如组织学生对“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假设时,有学生认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这个假设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同。但是教师经过进一步询问,发现这些学生中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通过这两种观点的比较,让学生发现在表述假设内容的时候,不仅仅要说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何种因素有关,还要说出具体有怎样的关系。

在对比实验中,学生对研究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不仅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更需要在具体的探究情境中逐步练习提高。随着探究经验的积累,对研究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会促进整个探究过程的高效进行,从而有效地获得探究的技能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教育假设 第7篇

20世纪70年代末,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第二语言监控模式。此模式建立在输入假设、习得与学习假设、监控假设、自然顺序假设及情感过滤假设之上。输入假设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 是指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根据这个假设, 输入的语言既不能太难, 也不能太简单, 学习者只要获得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只要能够听懂对方的话语, 语言即可习得。克拉申把学习者现有的第二语言水平定为“i”, 把学习者将要达到的更高一级的语言水平称为“i+1”, “i”和“i+1”之间的差距是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所在。语言输入材料的难度要稍高于学习者现有的水平“i”, 学习者为了听懂新输入的语言材料, 会求助于以前的知识经验或利用语境、上下文等进行判断。通过努力, 学习者理解了语言输入中“难以理解的成分”, 从而使语言习得取得进步。克拉申的输入假设重视学习者理解输入材料时所获得的较高一级的语言形式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这种印象的有无和深浅与学习者的情感密切相关, 决定着语言习得是否成功。由此克拉申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设。

克拉申指出, “对输入语言的理解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学习者必须吸收输入语言中可理解的语言成分, 习得才会产生。他认为学习者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语言吸收障碍, 阻碍学习者把可理解的语言成分全部运用在语言交际中, 他把这种障碍叫作“情感过滤”。“情感过滤”是“无意识的, 由于缺乏自信心或焦虑而造成的”, 即缺乏自信或焦虑阻碍了学习者形成对语言形式的深刻印象, 以至于学习者在交际中不能自如地对语言形式进行排列组合。焦虑感较强者, 情感屏障高, 获得输入少;反之, 则得到更多的输入。

二、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在教学中的运用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对我国的英语听力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学习者必须获得难易程度适中的语言输入; (2) 学习者必须理解语言输入材料中的新语言形式; (3) 学习者必须具有自信心而且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 以消除焦虑情感; (4) 新语言形式必须给学习者留下深刻印象; (5) 学习者要经常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要解决语言输入问题, 即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根据克拉申的可理解输入假设, 听力材料应该难易适中。第一, 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语法和单词大部分应该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第二, 语速不能太快, 也不能太慢。学生在听音时, 教师的原则是要让大部分学生能基本听懂所用的听音材料。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获得必要的语言输入。倘若学生不能听懂, 何以习得语言?第三,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班里集体听的语言材料要适合大部分学生, 并且应该前后连贯。其余听力材料就不能全班统一, 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听力材料, 教师在这方面应该给学生提供帮助。每个学生都应有一套连贯的、从易到难的适合自己的听力材料。目前, 有些学校为学生准备的听力材料不是太易, 就是太难, 而且前后听的语言材料缺乏连贯性, 教师不了解学生能够听懂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必须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听懂、应该何时调整听力材料的语速等。要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应对所教班级听力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进行规划, 根据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和使用教材。

我国的许多中学生, 在通过听来学习英语时, 焦虑是他们的最大障碍。由于受到听力考试的压力, 教师经常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多项选择中选出正确答案。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不可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听。他们的心情一直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之中, 唯恐听不懂、做不对, 影响考试成绩。学生的这种紧张焦虑情绪阻碍了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因此, 在听力课上教师要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 改变那种“听录音—答题—核对答案”的教学模式, 努力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时, 除了要考虑难易适度、语速适中外, 还应考虑材料的趣味性以及它们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情感, 进而影响学生的听力学习。

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听力材料库, 听力材料按级别分类。每一级别的听力材料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除有听力磁带外, 还应有光盘、录像带等等。学生们除了听以外, 还可以看。有趣、形式多样的听力材料能使学生的心情放松, 消除他们的焦虑情感, 激发他们听英语的兴趣, 使他们在理解语言材料的同时, 形成对语言形式的印象与记忆, 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

教育假设 第8篇

“经济人”假设也叫“理性经济人”假设, 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前提。最早提出“经济人”思想的是“古典经济学创始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A dam Sm ith) 之后, 西尼尔 (N assau W illiam Senior) 第一次明确把“经济人”当做公理提出。约翰·穆勒 (John StuartM ill) , 依据西尼尔所提出的公理, 对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进行了形式化的处理, 提炼出了“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内容:经济人是会计算并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

马歇尔 (A lfred M arshall) 等新古典经济学家引进了实证主义的“行为”概念, 确立了“经济人”假设的重要基石———极大化原则, 并将“经济人”假设归结为约束条件下的求极值问题。此后, 经萨缪尔森 (PaulA.Sam uelson) 、弗里德曼 (M ilton Friedm an) 等人的发展完善, “经济人”假设的内容变为:在理想情形下, 经济人具有完全有序的偏好, 充分的信息和完美的计算能力, 在经过计算之后, 会选择使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中, 自利原则和理性行为原则是其核心。

后来, “经济人”成为涵盖人类所有行为的公理, 在任何行为中, 人们都能够通过成本收益分析, 经过精密的计算和仔细的权衡, 对可供利用的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最优选择, 以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西蒙 (H erbertA lexanderSim on) 从“管理人”角度批判了人的完全理性假设。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 经济人并没有假设中的完全信息和完美的计算能力, 在很多经济行为都是在信息不充分, 计算能力也不完美的情况做出的, 经济人是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追求的往往不是最优解, 而是满意解。

马克斯·韦伯 (M ax W eber) 认为人们的行为不仅仅基于理性, 还有非理性行为;韦伯进一步分析了理性行为的类型及实现形式。他在《经济与社会 (上) 》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把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分为四种类型:目的理性 (或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感情因素和传统因素。

沿承这种“理性主义”、“个人主义”或“原子主义”的研究范式, 综合上述文献, 本文同意一下观点:个人是社会和组织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 个人是组织分析和社会分析的基础和单元;人性和人的行为既有理性因素也有感性因素;个人的经济理性是解释组织和社会的基本概念;理性分为目的 (手段) 理性和价值理性, 目的 (手段) 理性分为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理性主要表现为“合理的” (reasonable) 决策;形式理性的实现手段是会计, 合理的经济决策通过会计系统实现。

作为意识和心理活动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性决策和控制系统, 这种理性决策和控制系统提炼概括为“形式化” (form alization) “系统化” (system atization) 的部分就叫做“个人会计系统”;每个人的经济理性程度取决于其对“个人会计系统”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个人会计是企业会计的基础和逻辑起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本质是“会计人”假设。

二、个人会计与“会计人”假设

按照服务的主体不同, 会计可分为企业会计、家庭会计和个人会计, 相对于企业和企业会计来说, 家庭会计与个人会计没有本质区别, 可以合二为一。但是, 当家庭内每个成员的经济利益不一致的时候, 个人会计与家庭会计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 经济利益不同或者目标不同也可能有不同的个人会计。所以应该说, 个人会计并非企业会计还原后的最基本“原子”, 但是的确是根据会计主体划分的最小单位。个人会计专指以个人为会计主体、对个人经济利益进行管理和核算的会计, 不包括适应外部需求 (如征税和财产公开需求) 被动建立起来的会计系统, 也不包括个人对公共利益的管理和核算, 但可以包括外包和代理形式下他人 (代理人) 利用会计系统对本人经济利益的核算和管理。

个人会计就是对个人的经济利益和目标进行反映和控制的会计, 是个人“财务会计”和个人管理会计的融合, 其职能可以简单概括为事前决策, 事中记录, 事后分析。个人会计也是一种信息系统, 是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包括信息搜集、确认、计量、记录、汇总和分析等信息加工环节。搜集信息就是广泛搜集与所需管理和控制的经济利益或目标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预测性信息或历史性信息。由于“有限理性”, 个人不可能获取有关问题的所有信息。但是, 搜集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信息处理和决策的质量高低, 是决定个人理性水平的第一环节。确认是筛选、确定计入个人会计系统的信息———即使是个人会计也会有一些无法处理和对比的信息, 这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如果是复式簿记还需要对筛选出的信息分门别类计入不同账户。计量就是选择计量工具和计量模式对筛选进入个人会计系统的信息进行赋值、计价、计分等的过程, 也包括数据的归纳整理。个人会计的计量手段不限于货币计量, 还可以包括时间计量、劳动量计量, 甚至可以包括效用、幸福指数等的计量, 也可以采用属性计量, 只要满足可比性和可计量性要求即可, 目的是通过对比得出决策和评价结论。记录就是采用头脑式或簿记式、单式或复试对搜集、确认和计量的信息分门别类加以存储。汇总即归纳已经记录的零散会计信息, 形成简单概括可以纵览全局的报告形式, 也可以在头脑中进行。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决策结论、进行评价。对于个人会计来说, 总结后的信息虽然一般不需要对外报送, 但对自己未来的预测、现实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自我反馈。

即使对于个人, 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理性决策也应该科学规范, 但是这与个人的理性计算能力有关, 同时也与理性计算成本与决策控制收益的对比有关。相对于企业会计和大的利益权衡和决策, 个人会计一般不需要过分强调规范化和科学化。如果从个人会计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水平来区分, 个人会计可以分为若干层次:按照“外化”于头脑的会计内容分为:简单簿记式、“简单簿记+决策会计”式、“简单簿记+决策会计+财务分析”式;按照记录方式不同分为:头脑记忆式、文字叙述式、单式簿记式、复式簿记式;按照信息处理方式分为:头脑式、手工式、电脑式、网络式;按照计量手段不同可以分为:属性计量、变量计量;变量计量又分为货币计量、时间计量、劳动计量、效用计量、指数计量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 都应该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利益管理这个目标, 实现个人利益极大化。由于个人无法搜集、处理所有信息, 决策行为应是“满意的”而不是“最佳的”。但是无论如何, 采用系统化、规范化 (哪怕仅仅是在头脑里采用) 的个人会计系统应该都是减少主观、偏见、感性、习俗等非理性决策因素, 克服大脑生理局限的一种方法。而且, 无论多么广泛地搜集数据、进行多么复杂的计算, 最终都归结为利弊得失的权衡和分析, 归结为+-符号和T型账户。所以, 简单的个人会计系统是对个人经济利益和目标最便捷可行的决策和控制手段。

每一个有理性和理性能力并且追求经济利益的人都具有适合自己特色的个人会计模式, 换句话说, 每个“理性经济人”都是“会计人”。即使是看起来凭直觉进行决策的人往往也是熟练运用个人决策会计系统和熟记既往会计信息的结果, 正如西蒙所说:“直觉和判断 (至少良好的判断) 也都是分析, 只不过已被固化成习惯, 培养出通过识别熟悉的情境类型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而已。”每个理性经济人的理性有限性程度取决于其个人会计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反之, 个人会计水平也有助于提高理性水平。

尽管也有个人会计代理的情况, 但是最终的权衡判断仍然是个人独自作出的, 这仍然是个人会计形式。典型的个人会计是个人对自己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的核算和管理系统, 具有核算者与核算对象相统一, 簿记、规划和分析职能相统一、记录与决策相统一、账证表合一、个人理性与感性及知识水平不可分离的特征, 所以这是会计系统的“原子”形态, 是分析现代经济组织会计职能和本质的起点, 具有重要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会计系统, 但不能因此认为每个人都是“会计人”, 因为每个人还都具有非理性的成分。但是, 在特定意义上和应用领域内, 只要承认“经济人”假设就应该承认“会计人”假设———假设每个人都具有他能够搜集到的足够的信息并有能力对此进行计算、分析和权衡, 作出他的个人会计系统所能作出的最佳决策。

三、会计人假设的意义

个人会计和会计人概念的提出可以从科学意义上打开个人理性的黑箱, 揭示理性的来源和基础, 说明理性程度的区别, 并进一步将企业会计立足于个人会计基础之上, 还可据此分析宏观经济现象, 把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领域联系起来。

其一, 从个人会计系统角度揭开经济人“理性”的黑箱。理性主要表现为决策, 西蒙认为决策分为四个阶段:搜集信息、设计方案、选定方案、评价方案。西蒙等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人类决策的基本规律, 研究了决策思维的信息输入、加工及输出过程, 分析了学习、记忆和理解在决策中的作用及其有限性。本文的探讨可以从个人会计信息处理角度说明经济人决策和控制的机理和机制, 从而破解决策者从完全理性、有限理性到无理性的差别的会计原因。

其二, 揭示企业会计的微观基础, 说明企业会计信息影响个人决策的机理。企业是各方利益主体要素的集合, 利益主体要素投入决策就来自于个人会计。加入企业后, 个人会计也是企业决策执行的基础, 组织决策效率程度高低取决于组织中每个人决策的理性程度。西蒙“认为组织的任何一个成员的第一个决策, 是参加或不参加这个组织。在他做出这个决策的过程中, 就要对他为组织所作的贡献 (劳动或资本) 和从组织得到的诱因进行比较。如果诱因大于贡献, 他就参加。”这种权衡和比较就是一种个人的决策会计, 决策者搜集的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 决策者获得并加工整理这些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后进行权衡和选择, 做出自己的投资、投劳决策。“一个人在做出决定, 参加某一组织以后, 虽然他的个人目标依然存在, 但却已经退居从属的地位了。”“组织剥夺了个人的一部分决策自主权, 而代之以组织的决策制定过程”。但是, 组织成员的部分决策权仍然存在, “组织就是作为决策者个人组成的系统”, 组织向它的每个成员提供其决策所需要的大量相关信息 (如管理会计报告) , 并确定了其成员的决策前提、预定目标和行为态度。组织成员据此预测未来、权衡代价和晋升的可能性、比较离职的成本和收益, 决定自己是否继续留在组织内、是否接受某项任务, 决策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晋升、调动等, 组织成员的这些决策影响了组织的发展, 进而影响了要素的流动和生产的发展。个人会计既是企业会计的基础也是企业会计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其三, 个人的消费决策决定了消费品的需求和生产。作为消费者的个人会计对消费品效用和代价的权衡决定了消费品的购买行为, 对生活消费开支的簿记记录可以使其更好地总结分析得失, 影响未来的决策, 控制某个时期的消费额和现金流进度, 使消费者消费品开支更加理性化, 促进消费品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从而间接影响消费品生产的发展。

其四, 个人会计揭示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的内在关系, 对于全面认识宏观经济具有一定意义。厂商理论和消费者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两大基础, 二者都是建立在要素所有者和消费者个人通过信息处理权衡利弊进行决策基础之上的。但是成本数据、收益数据以及消费者的效用数据从哪里得来, 西方经济学并没有给出答案, 个人会计和会计人假定的提出可以填补这个分析漏洞, 支持了厂商理论和消费者理论的相关结论。个人会计概念和内容直接来源于决策形成、信息处理等管理和会计学理论, 个人会计系统一头连着经济信息, 一头连着个人心理和行为系统, 打通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领域的联系, 丰富和完善了经济和社会世界的知识系统。

审计基本假设探讨 第9篇

一、审计产生的必要性———不确定性假设

该假设对审计作了空间上的限定, 是审计工作得以开展的基本前提条件。所谓不确定性, 是指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及状况有值得怀疑之处, 因此需要通过审计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与确认。试想对一项任务没有形成一个意见或见解, 就能表明它是完美无缺、真实可信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确定性假设是针对受托经济责任而提出的, 回答了为什么需要审计这一问题。首先, 从委托代理理论本身来说, 委托人和受托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都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并且代理人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 在这种情形下, 受托人会利用信息的不对称采取不诚实的利己主义行为, 从而损害受托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侵犯委托人的利益。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道德风险, 委托人为了避免或降低自己将遭受损失的风险, 就需要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检查受托者履行责任的情况和效果。其次, 从能力方面来说, 每个人的条件、禀赋是有差异的。由于委托人无法准确地了解受托人的能力, 造成某些劣质受托人充斥市场的现象, 最终导致劣质者驱逐优秀者。而且, 在现实环境中, 存在许多受托人难以把握的不确定因素。而这些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因素可能会妨碍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再次, 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来说, 正是基于相信独立的第三方——审计能有效缓解委托人和受托人以及潜在的投资者之间的矛盾或冲突, 信息使用者才认为经过审计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比未经审计的信息更可靠, 更具有使用价值。由此我们可看出, 如果放弃此项假设, 就意味着没有怀疑, 也意味着没有审计的必要了。

二、审计能进行的条件———可验证性假设

审计既然如此重要, 那如何才能保证其顺利进行呢?可验证性假设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可验证性假设, 是指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和相关信息是可以被合理地验证和核实的, 也即通过审计能核查出潜在的或故意的差错。该假设具有以下内涵: (1) 受托经济责任提供的信息是可确认的, 重大的差错和非法行为是可以被查出或揭露的。 (2) 审计人员能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收集和评价相关的证据来验证并表明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3) 为实现这种确认, 应有一套适合的模式和标准。正是基于提供的信息能被确认, 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以及审计模式与标准的制定才具有实际意义。否则, 审计工作无法展开, 审计就只能停留在凭空想象阶段。上述三方面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由于受托经济责任具有可验证性, 所以我们能通过收集证据建立起相关的审计模式和标准。设想一下, 如果没有证据, 就谈不上验证, 更别说形成意见和见解;同样, 没有一系列的标准, 验证也会变得毫无头绪。可见, 没有可验证性假设, 审计工作的实施是困难的, 甚至可以说基本无法展开。正如莫茨和夏拉夫所言:除非财务资料是可验证的, 否则, 审计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如果放弃该项假设, 我们就会偏离审计这一主题。因此, 可验证性假设是必不可少的, 它是审计准则理论、审计程序理论与审计证据理论的基础, 也是审计中运用概率理论的前提和确立审计师责任界限的依据。

三、审计能被接受的前提———可信性假设

该项假设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为何如此肯定呢?我们可以作个假设, 如果审计人员不可信, 那么由他们出具的审计报告就不会被利益相关者所接受, 更进一步推断就可得出审计没有存在的价值。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来说, 由于人们相信独立的第三方能站在公正的立场解决问题, 因此认同审计的存在。难道说只要是独立的第三方, 人们就会认可其得出的结论吗?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知道, 一个无知的人可能通过纯粹的直觉或模仿得出正确的判断, 但如果将他置于一个新环境, 他做出正确判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故笔者认为可信性假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该假设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 (1) 审计人员应具备审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2) 审计人员应具备充分的审计职业责任和道德素质, 一旦审计结论出现偏差, 就应承担审计责任所包含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 对审计人员来讲, 他们所接受的每项任务都面临一些全新的内容, 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在众多看似相关的资料中排除那些与目的不相容的干扰视线的证据, 而且要找出那些隐蔽的、不易被发现的线索。可见, 能力和知识对审计人员是相当重要的, 只有满足了这方面的要求, 他们所做出的判断才具有社会效力, 才会为公众所接受。但是, 仅仅因为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就能相信其提供的结论吗?回答是否定的。为了保证审计结论得到公认, 审计人员必须承担与其职业地位相称的职业责任, 他们不仅对其委托人和利益相关者负有责任, 而且作为审计人, 他们理应对社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对审计职业界的信任, 从而提高审计职业界的声誉和地位。

四、审计的核心———独立性假设

作为审计本质特征的独立性, 不但是审计的灵魂, 而且是前面三个假设成立的关键。独立性, 不但要体现在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过程的独立性上, 还要体现在审计这一职业团体的独立性上。否则, 只能是形式上的独立, 而不是实质上的独立。审计只有保持了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才能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允, 才能够满足公众对审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和责任要求, 审计人员才能够保持其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地位。为何如此强调独立性呢?首先, 如果审计人员不独立于他的委托人就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展开。在压力和某些因素面前审计人员的诚实和公正无私会受到影响, 从而影响审计意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致使审计结论不为公众所认可。由此导致的后果是, 不但审计人员在社会中无立足之地, 而且审计这种职业也没有存续和发展的必要。其次, 对审计职业界来说, 被公众接受是其存在的关键条件。要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 就必须要求审计得到广泛的承认。审计职业团体如果不具有独立性, 就难以在公众中树立起自己应有的公正无私的形象。没有独立性不但会毁灭审计在公众中的形象, 而且在各种类型的潜在竞争之下, 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甚至会使公众拒绝接受审计服务。诚如某些学者所言, 独立性的外表跟独立性本身一样重要。除非审计得到了利用它的服务的人的信任和尊敬, 否则, 审计人员的这一服务项目就会变得没有必要, 而且不会扩展到公共政策这一广泛的领域中去。

摘要:本文根据审计基本假设是建立和研究审计理论的基石的原理, 提出审计基本假设应包括不确定性、可验证性、可信性和独立性, 并阐述了这四个假设所相应解决的为什么要进行审计、为什么能进行审计、审计结果为什么会被接受以及审计的根本特征和灵魂是什么四个问题。

关键词:不确定性,可验证性,可信性,独立性

参考文献

[1].莫茨, 夏拉夫著.文硕, 肖泽忠译.审计理论结构.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0

[2].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浅议财务假设 第10篇

我国财务学界在一开始对财务假设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忽视了这一财务学科的逻辑起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国内学术界越来越关注这一问题, 学术界关于财务假设论文数量有了明显增加的这一现象可佐证。

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研究和发展, 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 (陆建桥, 1995) 。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或奠定了基础 (李沪松, 1994) 。在财务实践中, 有些不确定的或无法正面论证的因素, 对这些因素认识不清楚或不一致会导致理论的混乱和财务结论的不一致 (吴树畅, 2003) 。可见, 如果不对客观存在的财务假设进行明确的表述和有效的讨论, 将无法在财务管理中进行推理或做出结论。

2 财务假设的性质

笔者认为财务假设的性质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2.1 客观性

任何科学的假设都应该来源于客观实践, 财务假设当然也不例外。因为假设是无法自证的公理, 如果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胡猜臆想, 那么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推理和结论一定与现实不符, 则由此展开的研究都是徒劳的、无用的。因此。笔者认为客观性乃是假设包括财务假设的第一性质。

2.2 重要性

在承认客观性是财务假设的第一性质基础上, 笔者认为重要性也是财务假设的基本性质。因为客观世界是无限广阔的,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在进行研究时做到面面俱到, 只能对客观世界的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探索。因此, 就要求对研究对象做一个合理的界定, 应该说假设是研究探索的基础和出发点, 如果没有它则无法进行后续工作。

2.3 科学性

笔者认为在客观实践基础上所作的假设必须保证是科学合理的。因为假设始终是人们主观所作的断定, 既然是主观断定, 那么由于人们各自的专业水平、知识素养等发面存在差异, 所作出的假设必定参差不齐, 其中就可能包括科学的和伪科学的假设, 而在伪科学的假设基础上展开的研究自然也是伪科学的, 最后会遭到摒弃。因此, 笔者认为科学性也应加入到财务假设的性质之中。

2.4 演绎性

假设除了说明自己之外, 还应该蕴含更加丰富的命题, 包含此类假设的体系便是具备了演绎性。

2.5 排中性

同一事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不能亦此亦彼, 否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因此, 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可能同时是真实的, 不能同时纳入同一个体系。据这一点, 财务管理假设应只考虑正常情况下的财务管理假设。例如, 企业的财务管理有正常情况下的财务管理, 也有破产清算情况下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假设就不能同时包含正常情况下的财务管理假设和破产清算情况下的财务管理假设。

2.6 系统性

要求财务管理假设之间不存在矛盾冲突, 并应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 各个财务管理假设之间应具有协调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条假设之间应能相互协调, 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二是整套假设作为一个系统应与企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相互协调。

2.7 独立性

独立性是假设的重要条件之一, 当一个命题不具备这种独立性时, 就不能成为假设。也就是说, 两条假设不能具有相关性, 不能够彼此推导出对方, 如果一个假设是从某一既定假设中推导演绎出来的, 那么它就不是一个新假设, 而仅是该项假设的一个推论。亦即一个体系中包含的假设应该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容的。

2.8 动态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间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财务假设同样不是固定不变的, 任何一门学科的假设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设定的, 由于客观世界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 因而由此在客观世界基础上进行的财务假设势必也应该紧随其后。其实, 学科研究正是在这种不断变化、不断摒弃之中, 其理论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升华。

3 对财务的认识

众所周知, 由于对财务的认识不同, 就会出现不同的财务假设, 所以要研究财务假设就必须对财务的概念做出一个较为科学、合理、准确的表述。笔者赞同将财务看作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这种概念描述。虽然该表述是狭义地特指企业, 但是它同样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因为虽然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只存在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个环节的简单资金运动, 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将会与其内部外部产生各种利害关系, 例如学校与基建工程承建方、学校与校办厂、医院与医药厂等。

4 财务假设的内容

4.1 财务假设的内容是整个财务假设的核心和重点

在我国, 最早研究财务基本假设的学者是王广明与刘贵生。他们认为, 财务基本假设是财务理论研究中对财务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提出的一些基本设想, 是财务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 (王广明、刘贵生, 1989) 。在财务假设研究领域比较著名的王棣华认为, 财务假设是指财务人员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财务现象, 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作出的合乎事理的断定, 是日常财务管理的必要前提 (王棣华, 1995)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表述虽然形式上有所出入, 但实质上并不矛盾, 只是后者所作解释更加全面和完整。正如文章前面提到:客观世界是无限广阔的,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在进行研究时做到面面俱到, 只能对客观世界的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探索。因此, 就要求对研究对象做一个合理的界定, 如果不做这样的假设, 则无法展开和推进财务学科理论。

4.2 笔者认为财务假设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4.2.1 独立理财主体假设

独立理财主体假设明确的是财务活动的空间范围, 从狭义上讲就是企业。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过程从价值形态角度描述为:企业为了获得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货币形态的资金, 需向债权人借入资金、接受所有者投入资金;取得货币形态资金后, 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和原材料等, 此时转化为固定资金形态和生产储备资金形态;投入生产过程之中又转化为生产资金形态;在产品完工验收入库后转化为成品资金形态;将产品销售之后回笼到货币形态的资金, 最后进行分配, 一部分上交所得税、一部分向债权人还本付息、一部分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这些都将退出企业, 还有一部分作为企业的自我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重新投入企业的资金运动。这里的债权人、所有者可能包括政府、其他企业和单位、甚至企业职工等, 而企业在以上财务活动中必定会与有关政府部门、债权方、债务方、投资方、受资方、企业职工等不同阶层不同方面发生经济利益关系。企业要维护自身利益不受侵犯, 就必须与不同阶层不同方面切割开, 只有在独立理财主体假设前提下, 企业才有可能正常有效地组织财务活动、合理有序地处理财务关系。

4.2.2 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明确的是财务活动的时间范围。对于处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中的企业, 按照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是不可能永远生存下去的。但是, 大部分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都能继续经营下去, 毕竟在可预见的未来就发生破产、清算的企业是少数, 并且即使可能发生破产、清算, 也难以预计发生的具体时间。由于在不同情况下, 采用的财务原则、原理和方法不一样, 只有假定企业长期存在, 我们所建立的一整套财务理论、方法才具有存在的意义, 我们才有进行财务管理的必要。因此, 在财务管理上, 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破产、关闭, 否则, 都假定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经营下去。

4.2.3 财务分期假设

财务分期假设是人为进行划分的, 它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之上的。根据持续经营假设, 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破产、关闭, 否则, 都假定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经营下去, 这样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也随之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而在这期间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可能一成不变, 为了分阶段地考核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产生成果扩大收获, 必须人为地将持续经营的企业划分为若干期间。

4.2.4 理财人理性假设

虽然独立理财主体是企业本身, 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通过财务人员来进行的。理财人理性假设是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理性的理财人员, 因而, 他们的理财行为也是理性的。理财人理性假设是企业进行各种财务利益分配的基础。尽管在实际上存在一部分盲目的理财人员, 但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来看, 只能假设所有的理财行为都是理性的, 因为盲目的理财行为是没有规律的。因此, 理财人的理性行为只是一种假设, 而不是事实。

4.2.5 市场公平假设

市场公平假设是指独立理财主体在资金市场进行筹资和投资等完全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交易状态。市场不会抹杀某一独立理财主体的优点, 也不会无视某一独立理财主体的缺点。独立理财主体的成功和失败, 都会公平地在资金市场上得到反映。因此, 每一个独立理财主体都会自觉地规范其理财行为, 以便在资金市场上受到好评, 以利于今后的财务管理工作。虽然实际上很难达到以上要求, 但如果不做这样的假设, 独立理财主体将会对客观市场失去信心, 不会自觉地规范其理财行为, 最终导致整个市场的混乱, 那样我们的财务理论体系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2.6 资金增值假设

资金的增值假设是指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营运, 企业资金的价值可以不断增加。如果在资金运筹过程中不能实现资金的增值, 财务管理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财务管理中, 在做出一决策时, 一定是假定这一决策的经济后果是增值的, 如果假定出现亏损, 这一决策就不会被通过了。资金增值假设是财务管理的基本前提之一, 如果独立理财主体认为资金不会增值, 那就没有理财的客观需要。事实上资金增值只是个别独立理财主体的美好愿望, 由于内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 有的企业会出现资金增值、有的企业会出现资金价值不变、有的企业甚至会出现资金减值。尽管如此, 财务管理必须假设资金是增值的, 否则, 企业财务管理就根本无存在的必要。

由于笔者的经验和水平有限, 以上只是笔者对财务假设的粗浅认识, 希望以后随着对这个问题认识的逐步拓展和加深, 能够得出更多有关财务假设的新的有建设性的观点和贡献。

参考文献

[1]陆剑桥.试论财务假设[J].四川会计, 1995; (2)

[2]李沪松.财务假设理论初探[J].当代经济科学, 1994; (6)

[3]吴树畅.试论财务基本假设[J].财会月刊, 2003; (4)

[4]王广明、刘贵生.企业财务理论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9

[5]王棣华.财务管理假设相关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 2003; (2)

[6]王培泽、熊焰.财务假设初探[J].中国农业会计, 1994; (2)

[7]王化成.试论财务管理假设[J].会计研究, 1999; (2)

[8]宋华.财务假设理论文献综述[J].中国工会财会, 2006; (5)

[9]刘俚燕、陈玉芳.财务管理假设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 (7)

合理假设巧解题 第11篇

“因为速度×时间=路程,所以要求速度必须知道往返总路程和所用的总时间,这里缺少条件,肯定算不出结果。”几个同学开始小声议论着。

“这简单,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0+60)÷2=50(千米/时)。”有一些同学似乎觉得可以这么做。

听着感觉很有道理,部分同学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老师,答案是50吗?”其中一个同学问道。

袁老师微笑着说:“50仅是两个速度的平均值,而不是这辆货车在这次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既然你们认为缺少条件,那我们可不可以先假设货车去时所用的时间,然后求出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呢?各小组再讨论试试吧。”

率先汇报的是阳光小组:“我们组假设货车去时用了3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就为40×3=120(千米),返回时所用的时间就是120÷60=2(小时),这样一来,往返总路程就是120×2=240(千米),往返所用的总时间就是3+2=5(小时),那么这辆货车在这次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就是240÷5=48(千米/时)。”

你追我赶小组也不甘示弱:“我们组假设货车去时用了1.5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就为40×1.5=60(千米),返回时所用的时间就是60÷60=1(小时),这样一来,往返总路程就是60×2=120(千米),往返所用的总时间就是1.5+1=2.5(小时),这辆货车在这次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就为120÷2.5=48(千米/时)。”

拼搏小组也说出了他们的假设:“我们组假设货车去时用了4.5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就为40×4.5=180(千米),返回时所用的时间就是180÷60=3(小时)……”

待各小组发言完毕,袁老师总结说:“实际上,不管我们假设货车去时用了多长时间,随着这个时间的变化,对应的路程、返回时所用的时间以及总时间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但这辆货车在这次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始终是每小时48千米。”

看来我们以后遇到缺少条件的题时,要多利用合理的假设巧解题。

226408 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石屏小学502班

指导老师 袁银兵

方晨 4月2日10:15:11

原来不知道时间也能求出平均速度,今天我又学了一招!感谢王戴轩。

高原峰 4月2日10:30: 30

这个假设非常合理,因为时间这个量在计算的过程中是会被消掉的。

林至聪 4月2日 11:10:08

高原峰研究得很透彻嘛,真是透过表面看到本质啊!

高原峰4月2日 11:12:20

哪里哪里,主要是日志写得详细,我从解题步骤里看出来的!其实我觉得这种假设做题法在做选择题时非常实用,不仅省时,还能保证准确率,比列方程简单多了,嘿嘿!其实,我们还可以假设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s,那么货车的平均速度就是2s÷(+)=48(千米/时)。

乔乔 4月2日 12:30:40

谢谢王戴轩的分享!亲爱的小读者,如果你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什么好方法和小妙招,可以投稿到我们的“我行我秀”栏目,秀出你的独家秘籍,和大家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会计假设之我见 第12篇

会计假设, 又称会计公设, 会计的基本前提, 它是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的基石, 是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基础。当前, 会计理论界对会计假设的认识并不一致。总起来看, 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 推断说

陈今池认为, 会计假设亦称会计假定, 是指会计人员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 对某些情况作出的推断, 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先决条件。

(二) 客观说

娄尔行认为, 会计学领域里存在着某些尚未确知的事物, 存在着某些现在还无法正面加以论证的事物。...对于这些事物就不得不做出一些合理的假设。假设不是毫无根据的虚构和幻想, 而是对客观情况合乎事理的推断。财务会计的假设是建立在会计原则和会计信条的基础上。

我们认为, 假设就是公设, 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言自明的先决条件或前提。会计假设也不例外, 会计假设就是在会计领域中对会计环境或情况所做出的推断, 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先决条件。

二、会计假设的内容

会计假设的内容到底有几项, 目前会计理论界意见也不同一。归纳起来, 有以下几种:

(一) 二假设论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1989) 曾提出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两项会计假设。

(二) 三假设论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94改为, 权责发生制、一致性和持续经营三项会计假设, 但到1998年则改为权责发生制、持续经营和列报的一致性三项会计假设。

(三) 四假设论

假设虽然是四项, 但内容各不相同。主要有, 葛家澍曾提出的会计四项基本假设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量度单位;娄尔行曾提出的会计假设有:特定的主体假设、持续营业假设、会计期间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四) 五假设论

王建忠提出的会计假设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权责发生制和市场价格等五项假设。

(五) 六假设论

佩顿和利特尔顿在1940年曾提出会计留假设:营业主体、经营活动的可持续性、可计量的成交因素、成本的归属性、努力和成果、可验证的、客观证据等。

我们仍然同意我国现行准则中提出的会计四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

三、对现行会计准则规范中会计假设的看法

(一) 会计主体

对会计主体假设定义的冲击:第一, 跨国公司组织内部不仅只是一个法人, 可能同时存在多个法人, 它们的活动是在同一个目标的统领下, 属于同一个经营实体。同时, 跨国公司又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日益紧密, 公司经营的明确主体性特征逐渐模糊。而作为规范会计空间范围的会计主体假设, 是在企业的经营环境及经营活动相对简单的初级工业时代界定的。一个企业的主体会计就是一个独立的法人、甚至是可以单独核算的分厂、车间, 经营活动的边界也比较清晰。显然, 跨国公司的出现突破了会计主体假设存在的简单环境。第二, 我国加入WTO后, 除了原有独立资金, 完整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经济实体外, 涌现出许多虚拟主体。虚拟主体实质上是一种名义上或形式上的企业组织, 如虚拟公司。它们突破了以往的空间概念, 它极大地改变了会计主体的存在方式。

当然, 有人认为, 对于网络经济动摇会计假设的合理性, 据此可用多重权益主体理论重新界定会计主体, 认为会计主体是多重的权益主体, 包括债权人权益 (银行、商品及劳务供应商) 、职工权益、政府权益、投资人权益等;对会计假设进行创新, 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取代现有的会计主体;甚至用相对会计主体假设代替传统会计实体假设等。其实, 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取代现有的会计主体, 仍然难以涵盖非赢利组织会计主体;“用相对会计主体假设代替传统会计实体假设”, 这样的会计主体概念并未突破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内含;用多重权益主体理论重新界定会计主体, 同样也未突破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

在会计主体假设中, “主体”只是会计活动所需要认识的“客体”。事实上, 这并不是会计主体假设的问题, 而是主体的选择和具体界定的问题。所以, 我们认为, 应该拓宽会计主体的观念, 重新界定会计主体的范围。可以根据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 将具有独立经济意义的资金与某一经济实体在外在形式上完成融合的经济实体, 视为一个会计主体, 从而解决会计主体假设的范围划分问题。

(二) 持续经营

首先, 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财务会计的时间纬度, 是指在缺乏相反证据的情况下, 认为企业将按照当期的状态和规模继续经营下去。然而, 随着会计主体面临的经济环境竞争加剧, 风险增大, 企业随时会出现被并购、清算、终止的可能。其次, 虚拟公司的经营活动呈现出即合即分的即时性, 退出与转换。第三, 有时一个企业为了让整个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出于战略或经营下去可能不利的考虑, 关闭、合并或增设该企业所属的某些分部, 而让整体企业仍然持续经营, 这导致企业整体持续经营与某些分部不再持续经营。这些都引发了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挑战。

我们认为, 持续经营仍有其存在的必要:一方面, 一个企业的存在必然是以其生存、获利和发展为根本目标;另一方面, 一个虚拟企业的许多工作需要非虚拟企业协助完成。对于风险因素的争议, 风险因素不应该由持续经营假设来负责, 这是个具体实践问题。况且, 会计在实务中也确实采用了一系列方法防范风险。破产或清算对其仍然是一种极端情况。对于网络组织, 我们可以暂时性理解为具有适应强、变化速度的暂时体制, 对于企业所属的某些部分的关闭、合并等, 可以增设企业持续经营与分部终止经营, 作为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

(三) 会计分期

对于会计分期的冲击, 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于网络经济环境中随市场机遇而产生的虚拟企业, 市场机遇的可变性决定了它的存续时间可能很短, 甚至可能在几分钟之间就形成, 完成一笔业务后即宣告解散, 所以在一个极短时间内再划分时间段已无必要。2.在网络时代出现的电子联机实时报告, 使企业在任何时间, 都可将已发生的经济交易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 使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无须等到会计期末, 便可以随时随地从互联网上得到企业最新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从这个层面上讲, 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电, 引发了对会计分期假设的挑战。3.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环境中, 一项交易可以在瞬息完成, 资金可以在瞬息划拨。在激烈的竞争机制下, 只有提供及时的、最新的会计信息, 才能满足决策者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的需要。而会计分期假设的间隔期太大, 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会计分期假设有利于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或是统一企业的不同项目进行比较分析, 若取消会计分期, 则会造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及评价体系的混乱, 投资者及其他信息需要者也无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做出正确判断。因此, 会计分期假设必须保留。然而, 会计分期假设虽然目前仍有存在的必要性, 但由于其受到了网络化、实时报告系统等的冲击, 其内容必须相应地得到修订。修订后, 会计分期假设的间隔期将大大缩小, 可能会出现按照季度、月甚至旬为时间单位编制的财务报告, 中期财务报告的作用将日益突出。另外, 考虑到年报的滞后性, 建议编制简化年度报告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尽快地了解企业本会计期间的重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浏览最终年度财务报表提供一种导读的作用。对于虚拟企业, 只要使其会计期间与交易期间统一即可解决问题。

(四)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受到的冲击主要有:1.电子货币的出现, 大大加速了资金流动速度, 使得资本市场交易更加活跃, 各种货币间的汇率变动更为频繁。货币出现了无纸化趋势。2.对企业而言, 一批高素质的专家、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可能对企业财富积累和价值创造的贡献最大。对这些资源的披露, 就要按专家或工程师的职称、专业水平以及他们的创造发明等特殊标志为量度。3.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开始降低, 使得信息使用者不能根据此信息正确地估计企业的真是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 进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4.比稳定不变假设是历史成本计量的坚实根基, 而与现行公允价值不相容的现状, 正成为财务会计、会计计量乃至财务报表改革的一个巨大的障碍, 我们认为, 企业最终生成的财务报表上体现的数字具有概括性的特征, 而货币则是唯一性的、同样的计量长度, 所以货币计量假设必须存在。此其一也。其二, 公允价值这一会计计量属性要想得到更广泛地运用, 币值稳定不变假设必须排除在会计假设之外, 但可以降格为会计假设, 仅仅使用于利用历史成本计量的经济业务中。第三, 对于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又无法用货币计量的因素, 必须发展非货币计量单位, 以使这些变动因素的计量变成可比性强且易于分析的因素, 以满足利害关系人对这些非经济性信息的需要。最后, 在网络时代, 经济全球化模糊了经济活动国内国外的界限, 同时国际贸易、国金投资、国际金融活动的不断增长导致了各国货币汇率的巨大波动, 这在客观上要求以全球一致的电子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参考文献

[1]陈今池现代会计理论概念〔M〕立信会计出版社上海19983

[2]娄尔行会计的任务、假设、概念和原则〔J〕会计研究1983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教育假设】相关文章: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假设09-11

教育叙事研究本体论假设的思考09-11

输出假设05-14

故障假设06-16

审计假设08-18

猜想与假设06-09

基本假设体系06-25

会计分期假设09-07

假设教学反思07-05

社会学假设08-23

上一篇:土压盾构下一篇: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