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脂肪瘤范文

2024-07-20

血管脂肪瘤范文(精选9篇)

血管脂肪瘤 第1篇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45岁, 因体力劳动后腹痛腹胀1d急诊入院。1d前, 因体力劳动 (搬石块) 后出现中下腹钝痛不适, 疼痛无放射, 稍感恶心、无呕吐、腹泻、发热、寒战等症。病后未予重视, 次日因感腹胀、头晕、乏力就诊入院。查体:T 37.2℃、P 100次/分、R 25次/分、BP 80/40mmHg。心肺 (-) ;腹膨隆, 未见肠型及蠕动波, 全腹有轻压痛及反跳痛, 腹肌不紧, 未及明确包块, 移动性浊音 (+) , 肠鸣音4~5次/分。血液分析:WBC 10.5×109/L, N 80.1, HGB100g/L, HCT 0.45。超声:肝脾未见异常, 腹腔大量积液。诊断性穿刺:左下腹抽出不凝血。临床诊断: (1) 腹腔大出血。 (2) 失血性贫血。 (3) 脾脏破裂。急诊在全麻下剖腹探查, 取左上腹切口入腹, 见腹腔内有大量积血及凝血块, 经清除约2500mL, 探查肝脾无异常, 大网膜远端呈不规则饼块状, 大小约10.0cm×8.0cm×2.0cm, 血管脂肪组织增生, 并粘连于下腹壁, 扩大切口探查见网膜有一0.7cm静脉血管破裂, 并见活动性出血, 诊断大网膜血管脂肪瘤血管破裂。分离下腹壁粘连, 做清扫性大网膜切除。手术后恢复顺利。术后抗炎支持等治疗7d出院。病理报告为大网膜血管脂肪瘤。

2 讨论

大网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脂肪组织, 并具有趋向性, 当腹腔手术、炎症等情况下发挥保护作用, 极易并发大网膜粘连, 少数可出现大网膜粘连综合症, 诊断较困难。本病例大网膜粘连因素分析为大网膜本身病变或先天性因素引起。引起血管破裂、大出血因素分析如下: (1) 因搬石块时腹压增加、腹部受压致使粘连的大网膜过度牵拉, 导致网膜血管破裂出血; (2) 因网膜血管缺乏保护, 血管管壁薄弹性较差, 收缩性差, 大网膜血供较丰富, 导致腹腔持续大量出血。治疗建议积极手术, 且选择适宜麻醉方式及手术切口以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临床类似患者极为少见, 以供临床参考。

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第2篇

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是脂肪酸的一种,其碳链上只有一个双键.研究发现MUFA能够正向调节血脂代谢,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氧化敏感性,保护血管内皮和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介绍MUFA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作 者:刘跟生 徐贵发 Liu Gen-sheng Xu Gui-fa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济南,250012刊 名:卫生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年,卷(期):35(3)分类号:Q547 R54关键词:单不饱和脂肪酸 血脂 内皮 心血管

外阴血管脂肪瘤1例 第3篇

1病例报告

患者, 35岁, G6P1。因发现外阴包块5年于2011年10月28日入院,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 末次月经:2011年10月15日。5年前因外阴疼痛发现左侧外阴部有一花生米大小肿块, 活动度好, 伴压痛、局部发热不适, 于当地医院就诊, 给予抗炎治疗5天 (具体用药不详) , 疼痛及发热症状好转, 但肿块未减小。未行后续治疗。5年来, 自觉肿块逐渐增大, 伴触压痛, 无周期性疼痛和大小变化, 无异常阴道分泌物及出血。近半年来, 感觉行走不便和性生活困难, 遂来我院就诊, 门诊以“外阴包块”收入院。2004年, 因“异位妊娠”在沙洋市人民医院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 并接受输血治疗。否认家族相关病史。体格检查:T 36.8℃, P 81/min, R 20/min, BP 103/79 mmHg, 意识清楚,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平软, 肝脾肋下未及;专科检查:左大腿内侧根部至 (左侧) 大阴唇外侧区域可见一直径约5cm包块, 质软, 活动度差, 边界不清, 压痛 (+) , 阴道畅, 宫颈光滑, 子宫前位, 正常大小, 无压痛, 活动度可, 双附件区未及异常。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下腹及会阴部三维彩超检查示:右侧附件区少量积液, 左侧外阴皮下实质性包块。血尿常规、血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查均正常, 心电图、胸片及肝胆脾B超检查正常。入院后拟诊:外阴包块:脂肪瘤?神经纤维瘤?给予会阴部擦洗准备5天, 于11月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外阴包块切除术。术中切开左侧外阴皮肤及皮下脂肪, 触及肿块, 质软, 形态不规则, 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钳夹、钝锐性分离包块周围组织, 逐渐向深部完整剥除肿块, 分层关闭瘤腔。术后肉眼观:肿块包膜完整, 表面光滑, 呈分叶状, 约6 cm×4 cm×4 cm大小。剖视:灰黄色, 类似脂性组织。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示:来源于脂肪组织, 偏良性。手术顺利, 术后预防感染、止血治疗。术后第3天取阴道填塞纱条。术后第6天, 外阴手术伤口愈合好, 伤口周围有3 cm×4 cm大小硬结, 给予微波照射。术后第9天, 病理检查结果示:外阴血管脂肪瘤 (见图1、2) 。患者外阴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周围硬结明显缩小, 办理出院。术后诊断:外阴血管脂肪瘤 (结节状) 。

2讨论

外阴脂肪瘤来自大阴唇或阴阜脂肪组织, 与脂代谢紊乱有关。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有包膜。镜下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 常无明显的结缔组织包膜, 瘤细胞间散布有纤维结缔组织条索, 切面呈黄色, 与一般脂肪组织相同, 间质有多少不等的纤维组织和血管。当纤维组织占优势时, 则称之为纤维脂肪瘤;若肿瘤内有毛细血管增生, 则称为血管脂肪瘤。

血管脂肪瘤为一特殊类型的脂肪瘤, 可自觉疼痛, 触之亦有压痛。在临床诊断时需与外阴脂肪肉瘤、外阴神经纤维瘤以及皮赘等疾病相鉴别。血液生化检查项目中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指标的检测可协助明确诊断。高血脂症可能提示机体脂肪组织过多, 能提示外阴肿物可能为脂肪瘤。

对于外阴血管脂肪瘤的治疗, 应积极防治脂代谢紊乱问题。在预防方面, 注意饮食控制, 避免过于油腻及高热量饮食。建议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清淡低盐饮食。

对于小的外阴血管脂肪瘤可给予饮食控制治疗;若肿瘤较大, 引起行走不便和性生活困难, 应进行手术切除。

血管脂肪瘤 第4篇

【摘 要】 目的:探讨肝内血管相对密度法结合肝脾CT值比值法在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脂肪肝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对其进行肝脏CT平扫,测量肝脾CT值、肝内血管相对密度指标,根据影像结果及指标比较常规CT值阈值法与肝内血管相对密度法联合肝脾CT值比值法用于脂肪肝定量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采用联合法定量诊断的准确率为97.00%,确诊率明显高于常规CT值阈值法的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不同病情程度的肝CT值及肝血管反转现象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联合法检出敏感度更高。结论:采用肝内血管相对密度法结合肝脾CT比值法可提高螺旋CT对脂肪肝定量分析诊断的能力,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肝内血管相对密度法;肝脾CT值比值法;脂肪肝;定量诊断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1-0114-02

脂肪肝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肝内脂肪代谢异常、肝内脂肪聚集所导致的脂肪变性或脂肪浸润,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1]。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条件及膳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脂肪肝每年发病率呈指数增长,并且已显著表现出年轻化趋势。对于脂肪肝临床常采用螺旋CT或B超进行辅助诊断,但由于不同病情、病程的脂肪肝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脂肪肝的定量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本组实验旨在探讨肝内血管相对密度法结合肝脾CT值比值法在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5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在30~69岁,平均年龄为(56.2±4.3)岁,所有患者经血生化检查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TG指标异常,并根据病情将其分为轻度脂肪肝84例,中度脂肪肝62例,重度脂肪肝54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本组实验完全知情同意;均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2];无精神疾病病史,语言沟通、思维能力正常;排除标准:明确其他急慢性肝病;严重心、脑、肾功能不全者;凝血机制、造血功能、免疫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SOMATOM Emotion 16-Slice configuration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实验,实验前常规校正CT参数,患者未口服阳性对比剂,在一次憋气下完成肝脏平扫,CT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40mA,层厚2.0mm,螺距1.0mm,FOV 35~40cm,窗位40HU,窗宽350HU,同一层面取三个不同肝脏部位的CT值,并计算其平均值作为参考数据,同时测量同层面脾CT值,ROI范围在90~110mm2,获取原始CT影像结果采用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数据测量,测量肝脾的CT值及其比值,并对比肝实质与肝内血管的相对密度差别。

1.3 评价标准[3] 肝内血管相对密度的评价标准:肝实质密度高于肝血管则为正常,肝实质密度与肝血管密度相同则为肝血管湮灭,肝实质密度低于肝血管则为肝血管反转显示。肝脾CT比值法病情评估依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中病情程度与CT值关系判断,其中CT比值小于1.0时为轻度,0.7~0.5为中度脂肪肝,0.5以下则为重度。肝CT阈值以肝组织T阈值的1.96倍作为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联合法与CT阈值法诊断结果比较 采用联合法定量诊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常规CT值阈值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不同病情程度的肝CT值及肝血管反转现象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结果见表1。

2.2 联合法与病理证实结果的比较 比较病理证实结果与联合法确诊结果可知,联合法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阈值法确诊率明显低于病理证实结果,并且与联合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脂肪肝是多种肝脏恶性疾病的病理变化基础,若脂肪肝患者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有较大的几率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最终发生肝硬化、肝癌等。脂肪肝主要表现为肝脏代谢与功能的障碍,目前对于其具体的产生机制尚未研究清楚,但普遍认为脂肪肝的发病与TG在患者肝脏内部聚集有关[4]。临床上对于不同病情程度脂肪肝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脂肪肝的准确定量诊断及病情评估对指导临床治疗依据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同病情程度的脂肪肝CT值存在一定范围内的重叠部分,影响脂肪肝定量诊断的准确性[5]。

目前通过大量实验已证实正常肝实质的密度略高于或高于肝内血管密度,但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则表现为肝实质等于或小于肝血管密度,并可根据是否发生肝血管湮灭与肝血管反转客观评估脂肪肝患者的实际病情[6]。本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肝内血管相对密度法结合肝脾CT值比值法可提高CT对脂肪肝定量诊断,明显优于常规CT值阈值法,并可准确评估肝血管湮灭与反转显示。而通过实验回顾与资料分析可知,肝内血管相对密度法作为脂肪肝定量诊断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但其量化概念能力减弱,极易受到主观判断影响,并且易受周围肝组织的影响而降低定量诊断准确性。肝脾CT值比值法目前在临床上受到质疑,主要是由于脾脏CT值的变化范围较大可能影响CT值比值的准确性,并且不同病情的脂肪肝CT值存在重叠部分,不利于处于过渡时期脂肪肝患者的定量诊断。二者结合则可显著提高脂肪肝的定量诊断能力,对于轻度脂肪肝及过渡时期脂肪肝病情的评价可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诊断准确率。本组实验中6例误诊、漏诊中有5例为轻度脂肪肝,1例重度脂肪肝,笔者认为可能与部分轻度脂肪肝患者肝实质与肝血管密度差异尚未显著,血管翻转现象并不明显,而导致误诊、漏诊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肝内血管密度法与肝脏CT比值法作为脂肪肝定量诊断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对于临床治疗指导、追踪观察及复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孟颖,梁宇霆.定量诊断脂肪肝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37(1):28-32.

[2]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0,2(4):43-48.

[3]林彬,陶杨,王东宁. 脂肪肝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64-65.

[4]赵黎明,宋彬,陈光文,等. 肝脏脂肪含量 MRI 定量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1,18(6):666-671.

[5]方春,王立章,王延春,等. 脂肪肝 MRI 同反相位定量测量与 CT 值相关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 (2): 81-84.

[6]宫媛媛,张立苹,张洁,等.脂肪肝的CT定量定性分析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5):385-387.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表现分析 第5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收集2001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手术病理确诊为HAML 8例患者的CT或MRI资料。其中女6例,男2例,年龄45~58岁,平均(52.8±8.6)岁。8例中4例接受CT扫描,3例接受MRI扫描,1例接受CT和MRI扫描。所有病例无肝硬化证据及家族史。

1.2 检查方法

CT检查采用Neu Viz64i螺旋CT机;扫描参数:电压为120k V,电流为150 m A,螺距为1.0,扫描范围从患者膈顶到肝脏下缘,扫描层厚3 mm,层间距3 mm。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海醇,经患者肘静脉采用高压注射器以3 ml/s速度注入75~90 ml,于注射对比剂后25 s、60 s、180 s分别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扫描。平扫和增强扫描均以层厚为1.0 mm,间距为1.0 mm重建。做直方图测量病灶内感兴趣区CT值。

MRI检查采用Siemens Magnetom Verio 3.0 T高场强MRI成像仪,腹部相控阵线圈。层厚6 mm,层间距1.2 mm,平扫序列包括轴位T1WI、T2WI和轴位、冠状位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T2WI;同时行化学位移成像T1WI正反相位扫描。增强T1WI扫描,采用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VIBE)序列,层厚3 mm,经肘静脉注入钆喷酸葡胺(Gd-DTPA)15 ml,扫描时相同CT。

2 结果

2.1 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境界

8例中6例为单发,2例为多发,其中1例在肝右叶及尾状叶各1个病灶,另1例在肝右叶有3个病灶,一共11个病灶。病灶直径2.4~5.4 cm,平均(4.6±2.3)cm。9个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2个病灶为不规则形。平扫9个病灶的境界欠清晰,增强界清。

2.2 HAML病理类型

脂瘤型2例,血管瘤型2例、肌瘤型1例,混合型3例。2例脂瘤型影像学诊断与手术病理一致。2例误诊为血管瘤,1例误诊为局灶性增生,3例误诊为腺瘤。

2.3 CT影像表现

HAML脂瘤型CT图像观察到大片脂肪密度,病灶动脉期显著强化伴有中心血管征,2例诊断为HAML,与手术病理一致。回顾薄层重建另外3例,4个病灶密度不均匀,直方图测量病灶内含条片状或小灶性少量脂肪密度,CT值-12~-46 HU。1例病灶有点条状弯曲钙化。病灶动脉期显著强化,病灶包膜表现不明显,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出血、囊变、坏死征象。见图1。

注:1.肝右叶可见团块样混杂密度影,边界不清;2.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明显;3~4.病灶持续强化,病灶强化边缘强化程度逐渐减弱

2.4 MRI影像表现

MRI检查4例,1例T1WI和T2WI表现为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用脂肪抑制,T1WI高信号消失;化学位移成像病灶T1WI高信号部分反相位信号明显减低。1例T1WI和T2WI表现为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脂肪抑制信号减弱不明显,化学位移成像病灶T1WI高信号部分反相位信号减低。2例病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增强9个病灶动脉期显著强化,其中3个病灶见强化血管影,7个病灶静脉期及延迟期中等强化,2个病灶轻度强化。延迟期6个病灶边缘强化程度逐渐减弱。3个病灶周围有异常供血血管,2个病灶早期显影的静脉。见图2。

注:1~2.肝尾状叶可见团块样混杂信号,边界清;3.脂肪抑制序列信号明显减低;4.动脉期病灶脂肪成分强化不明显,强化血管

3 讨论

HAML是肝脏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单发、可多发,女性多发,5%~10%可合并结节硬化。本组有6例女性,2例男性,这与之前的报道相接近[1]。

HAML由平滑肌、厚壁血管及成熟脂肪组织组成。Tsui等[2]将HAML分为:脂瘤型、血管瘤型、肌瘤型和混合型,其中混合型常见。HAML影像表现取决于脂肪、平滑肌和异常血管3种成分的比例,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HAML的CT和MRI表现有所不同[3]。

3.1 脂瘤型

脂肪成分占瘤体≥70%,多表现为边缘清楚的混杂病灶,局灶或弥漫分布的脂肪密度或信号,CT值一般<-20 HU,增强扫描脂肪成分内见到点状血管影,则更具诊断意义[4]。MRI脂肪抑制序列对脂肪成分敏感。脂肪成分无强化,软组织强化明显。2例病灶观察到脂肪密度或信号,拟诊HAML,与手术病理一致。鉴别诊断:(1)肝脂肪瘤及脂肪肉瘤:肝脂肪瘤表现为类圆形均匀一致的明显低密度或短T1稍长T2信号,不强化;脂肪肉瘤体积较大,边界不清,明显异常强化及肿瘤血供。(2)肝细胞癌,80%有肝炎及肝硬化背景,甲胎蛋白升高,增强扫描“快进快出”为特点,癌栓和假包膜较常见。

3.2 血管瘤型

由大量畸形厚壁血管及平滑肌细胞组成,脂肪含量少。CT薄层扫描可以发现点条状细小钙化,这是血管瘤型较为常见特征。8例中有1例病灶有点条状弯曲钙化。由于该类型畸形血管成分更多,因此增强动脉期强化更明显,并且呈条状、斑片状强化,持续时间长,即存在早期显影为静脉。血管造影证实其内的管状结构为大的静脉湖,可持续强化,但无血管从外周渐渐充填的特点[5]。本组11个病灶增强动脉期显著强化,CT薄层重建其中3个病灶有线样血管影,2个病灶早期显影为静脉。鉴别诊断:肝血管瘤,强化呈“早出晚归”,动脉期病灶周边结节样向中心推进充填,延迟扫描呈等密度。

3.3 肌瘤型

主要是平滑肌和血管为主成分,脂肪成分少。由于畸形血管壁较厚,且较完整,造影剂进入肿瘤实质速度慢,因此门脉期仍呈稍高于同期肝实质密度或信号,这是肌瘤型特征性强化。由于周围瘤组织的强化,微量脂肪在CT增强扫描时可被掩盖。通常,为显示微量脂肪,宜采用薄层平扫,并做直方图来测量CT值[6]。本组病例中有4个薄层重建病灶内含条片状或小灶性脂肪密度,直方图测量CT值范围在-12 HU~-46 HU。少量脂肪成分MRI常规序列难以显示的,MRI脂肪抑制亦无法发现,应采用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确认病灶内是否含有少量或微量脂肪成分[7]。本组1例病灶T1WI高信号部分反相位信号明显减低。鉴别诊断:局灶性增生:动脉强化明显,以中央瘢痕放射状分布为特征,瘢痕有延迟强化,瘢痕T2WI表现为高信号。

3.4 混合型

最常见,脂肪和血管均较丰富,MRI显示脂肪和血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增强强化明显,表明其血供丰富,延迟期强化显著。鉴别诊断:细胞腺瘤:血供丰富,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呈略高或等密度,延迟期主要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

关于部分HAML病灶强化边缘减弱征象,可能是病灶周围炎细胞浸润和扩张的小胆管而形成的[3]。这一征象在分析的6例病灶可以观察到,可能对HAML具有一定意义。但本组病例少,还需要进一步跟踪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脂肪和血管成分是HAML CT和MRI影像的2个特征,采用CT薄层扫描或薄层重建,定量测量分析,MRI脂肪抑制序列和化学位移成像,增强检查技术有利于发现少量脂肪和血管成分,对HAML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摘要:<正>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是一种较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病理上由平滑肌细胞、厚壁血管和脂肪组织组成。HAML各种构成组织的比例差异性较大,影像表现多样化,定性诊断较为困难,易误诊。文献报道HAML易误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肝血管瘤、腺瘤、局灶性增生等。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HAML的CT和MRI影像表现特征,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指导意义的参考,以期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Carmody E,Yeung E,Mc Lougblin M.Angiomyolipoma of the liver in tuberous sclerosis[J].Abdom Imaging,1994,19(6):537-539.

[2]Tusi WM,Colombari R,Portmann BC,et al.Hepatic angiomyolipoma;Aclinicopat hologic study of 30 cases and delineation of unusual morphologic variants[J].Am J Surg Pathol,1999,23(1):34-48.

[3]张鑫,严森祥,肖文波,等.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析[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6(1):88-92.

[4]严福华,曾蒙苏,周康荣,等.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及MRI征象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11):821-825.

[5]Blumgart RL,Payne M,Rhodes AH.Angiomyolipoma of the liver[J].Clin Radiol,1987,38(3):329-330.

[6]孙淑霞,卢光明,李铭山,等.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5):375-378.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搜集1999年至2008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肾AML患者资料。AML患者中女12例,男9例,年龄18~75岁,平均45岁。主要临床表现:腰背部胀痛9例,血尿4例,腹部包块2例,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6例。

3例用GE 9800B全身CT扫描仪,扫描条件120 k V,140 m As;18例用SIEMENS Somatom螺旋CT扫描仪,扫描条件120 k V,180 m As,扫描层厚5 mm,球管单圈旋转时间为1 s,螺距1,重建间距8 mm,10例重建厚度2 mm,间距1 mm,然后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均行CT平扫,18例行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碘的质量浓度:P(I)=300 g/L),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对比剂总量90 m L,注射流速2.5~3 m L/s,注药后30 s行肾动脉期扫描,120 s行肾静脉期扫描。

2 结果

2.1 肿块部位及大小

右侧7例,左侧11例,双侧3例,共25个病灶,分别位于两肾上、下极及中部,病灶直径0.8~11 cm,平均2.9 cm。

2.2 CT表现

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17例,呈不规则形4例;肿块突出肾轮廓外16例,病灶周围肾实质沿病灶周缘掀起(见图1~3),位于肾实质仅肾包膜稍隆起5例(见图4);15例呈含脂肪成分的混杂密度肿块,5例呈稍低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1例呈高密度肿块(见图5)。多脂肪AML,密度不均与皮下脂肪或腹膜后脂肪相等,CT值-40~-125 HU;少脂肪AML,肿块以平滑肌和血管密度为主,CT值40~55 HU。增强扫描:多脂肪AML脂肪密度匀,脂肪成分与皮下脂肪或腹膜区脂肪相似不强化,软组织密度块成分有强化,迂曲不规则血管呈明显增强;少脂肪AML,动脉期,病灶边界尚清楚,5例呈结节状或条片状不均匀强化,密度与肾皮质相似,静脉期病灶边界清楚,密度大部分均匀减低,其内可见点状低密度区,与周围结构关系更加清晰;1例均匀强化,密度较肾皮质略低,肿块与周围结构关系欠清晰(见图6,7)。

3 讨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混合瘤、间叶瘤等,起源于肾间叶细胞,系由异常厚壁血管、平滑肌和脂肪3种组织按不同比例组合构成[2],是临床上较多见的肾良性肿瘤,临床上可分两型:I型,常合并脑结节性硬化,多为双侧或多发;肾内肿块,但较小,以青少年多见;可有头面部皮脂腺瘤,智力低下,癫痫等。Ⅱ型,多为一侧肾内肿块,且常较大,多有泌尿系症状,以中年好发,常见于40~60岁女性,肿瘤生长缓慢,可单侧或双侧发病,早期多无症状,因肿瘤膨胀性生长或瘤内出血可出现腰腹部包块、腰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少数有血尿,部分患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由于肿瘤血管明显扩张、增厚、缺乏弹力层易导致肿瘤内出血,故肿瘤出血及自发性肾破裂是本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本组病例均为不伴结节硬化型。

CT能准确显示瘤内脂肪成分,对脂肪成分的显示有高度特异性。根据肿瘤的脂肪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从CT表现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分为多脂肪、少脂肪、很少或无脂肪AML 3种类型。(1)多脂肪AML,较多见,其内富含脂肪,有的肿块主要由脂肪和肌肉组成,称为肌脂肪瘤,本组发现15例,表现为肾实质内占位,境界清楚,呈脂肪和软组织密度,多层分隔肿块,瘤内脂肪CT值通常为-40~-125 HU,增强扫描肿块内软组织成分强化,而脂肪成分无强化,且与正常肾组织分界更清晰。(2)少脂肪AML,以平滑肌和血管为主,脂肪含量少,本组发现4例,1例误诊为肾细胞癌,肿瘤显示为稍低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CT表现类似肾细胞癌。(3)很少或无脂肪AML,本组有2例,2例均误诊为肾细胞癌。CT诊断肾AML的关键是显示肿块内的脂肪成分,典型的肾AML可定性诊断,是肾AML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少脂肪成分的肾AML不易诊断,分析其主要原因:(1)肿瘤内脂肪成分数量及分布影响,孔祥田等[3]对11例误诊的AML进行分析,发现当弥漫性分布的脂肪成分低于40%、局限性分布的脂肪成低于30%时,可以导致影像学诊断困难或误诊。本组6例少脂肪及无脂肪AML中有3例误诊,术后病理切片,2例显示脂肪组织以局限结节分布为主,脂肪成分在30%以下,CT检查未能显示脂肪密度;1例脂肪组织少,脂肪细胞分化较成熟,局部可见平滑肌束围绕血管并向周围脂肪组织延伸(见图8),为具有恶性潜能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累及肾蒂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2)肿瘤体积小,肿瘤以血管、平滑肌组织为主,脂肪成分少,常规CT扫描难以反映肿块真实密度。采用薄层及放大扫描、缩小兴趣区等方法可提高脂肪成分检出率,本组有3例薄层CT平扫及增强均发现病灶内有散在分布的点状低密度影,尤其以增强扫描薄层(2 mm)像上显示更清楚,像素分析能测出脂肪密度。(3)肿块内完全无脂肪成分,本组有1例。(4)肿瘤因内出血而未能检测出脂肪成分,本组1例属于此类。

鉴别诊断:(1)肾巨大AML与肾周脂肪肉瘤的鉴别。肾AML起源于肾实质,肾实质可见缺损,肿瘤向外生长,肿瘤内含有丰富的异常血管,其起源于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缺乏弹性,易形成小动脉瘤[4,5];而肾周脂肪肉瘤起源于后腹膜脂肪,常与肾包膜紧贴,压迫推移肾脏但一般不侵犯肾脏,与肾实质接触面光滑,分化好的脂肪肉瘤相对缺乏血供,一般没有扩张血管。(2)少脂肪肾AML与小肾癌的鉴别。少脂肪肾AML好发于女性,多数体积较小[6],呈膨胀性生长,可位于肾实质内外,病灶多以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平扫肿瘤多呈稍高、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肿瘤强化呈速升但不速降,表现为结节状、条状片或均匀强化,坏死少见,平扫及增强所见点状低密度多为瘤内少脂肪所致。小肾癌以男性好发,浸润性生长多见,肿瘤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其内无脂肪成分,增强扫描多因坏死而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强化程度同肾实质,呈速升速降;少数肾癌见钙化,而肾AML中钙化十分罕见[7]。此外,肾AML还需与肾囊肿、肾转移瘤及肾腺瘤等鉴别。

综上所述,典型肾AML表现为肾实质含脂肪密度的实性、边界清楚的占位,多向肾外突出,增强扫描不均匀中度或显著强化,但低于肾实质,脂肪密度区不强化,CT不难诊断。对不典型少脂肪成分的肾AML,必要时可行CT薄层扫描或螺旋扫描薄层重组,有助于显示其多种成分混杂的特点,散在点状低密度影有助于定性诊断。对无法确诊的病例必要时可借助穿刺活检确诊。

摘要: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CT表现,提高术前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女性12例,男性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和CT资料。结果本组21例中,15例CT表现为含脂肪成分的混杂密度肿块,5例表现为稍低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1例表现为高密度肿块;18例为单发病变(左侧11例,右侧7例),3例多发病灶。结论CT对肾血管平滑脂肪瘤的确诊取决于病灶中的脂肪成分,对含较多脂肪成分的肾AML能明确定性诊断,对少脂肪成分的肾AML散在点状低密度影有助于定性诊断。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

参考文献

[1]周康荣.腹部CT[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75-177.

[2]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845-847.

[3]孔祥田,夏刚,曾荔,等.肾错构瘤影像学误诊原因的探导[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9(11):658-659.

[4]Steiner MS,Goldman SM,Fishman EK,et al.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nal angiomyolipoma[J].Journl of Urology,1993,150(6):1782-1786.

[5]Eble JN.Angiomyolipoma of kidney[J].Semin Diagn Pathol,1998,15(1):21-30.

[6]沈比先,黎刚,沈新平,等.肾错构瘤的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5):384-385.

血管脂肪瘤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3例,男25例,女78例,年龄14~74岁,平均42.3岁,左肾单发33例,右肾单发36例,左肾多发4例,右肾多发5例,双肾病变25例;肾及双肾多发肿瘤者肿瘤数目2~12个不等,平均3.4个。根据CT测量的肿瘤最大直径1.5~31 cm,平均7.1 cm。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18例(17.5%)。合并肝脏、脾脏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合并腹膜后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肾盂积水5例,合并结节性硬化症4例,表现为癫痫发作、面部蝶形分布的皮质腺瘤、脑CT示颅内结节样高密度灶等。临床表现:无临床症状体查时行B超或CT发现51例(49.5%),腰腹部不适或疼痛52例(50.5%),其中突发腰腹痛18例(17.5%),恶心呕吐10例(9.7%),贫血8例(7.8%),发热5例(4.9%),肉眼血尿3例(2.9%)。

1.2 影像学检查

103例患者均行B超、CT检查,32例行MRI检查。B超检查79例提示为RAML,11例提示肾癌可能性大,阳性率为76.7%。CT检查86例提示为RAML,6例提示肾癌可能性大,1例提示肾盂肿瘤,阳性率为83.5%。MR 28例提示为RAML,阳性率87.5%。行IVP检查13例,4例提示肿瘤压迫肾集合系统。行双肾功能动态显影检查44例,提示患侧肾功能正常30例37侧,轻、中度降低15例18侧,重度降低5例5侧。

1.3 治疗方法

103例患者中手术治疗93例,随访观察10例。93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行肾切除术18例,保留肾单位手术75例84侧,包括肿瘤剜除58例,肾部分切除17例。25例双侧肿瘤病人有2例Ⅰ期行双侧肿瘤切除术,7例分两次行双侧肿瘤切除术,2例先行一侧肿瘤切除术,后行对侧肾切除术,5例仅行单侧肾切除术,7例仅行单侧肿瘤切除术,对侧随访观察。术中阻断肾蒂32例,阻断时间8~40 min。21例肿瘤直径大于10 cm的患者中15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余6例行肾切除。18例肿瘤自发破裂出血患者均于出血后2~72 h内手术,其中8例行肾肿瘤剜除,5例行肾部分切除,5例行肾切除。8例肿瘤直径小于4 cm者行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中均未阻断肾动脉。17例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均诊断为RAML。

2 结果

1例肾部分切除术后因继发出血而行肾切除,其余92术后恢复良好,无出血、漏尿、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常规病理均征实为RAML。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21个月,B超及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转移,未见肾功能明显下降。10例未手术治疗的患者直径均小于4 cm,随访12~36个月,4例肿瘤缓慢生长,6例肿瘤无明显变化,未行手术治疗。

3 讨论

3.1 病因及分型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又称肾错构瘤或两性间叶瘤,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全部肾肿瘤的2%~6.4%,由成熟脂肪、平滑肌和壁厚血管三种成份以不同的比例组成[1]。近年研究证实RAML来源于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PEC),后者可分化成为血管平滑肌与脂肪组织,故认为RAML属于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家族,是一种真性肿瘤[2]。其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还不清楚,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例1∶9~4∶11,但很少于青春期前发病,而且国外报道RAML患者在妊娠期间肿瘤生长较快,推测可能与激素有关[3]。临床上分为两型:I型合并结节性硬化症(TSC),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双侧多发,肿瘤生长快,发病年龄小,国外报道约20%~30%的RAML患者合并TSC,而国内合并TSC的患者并不多见。本组103例仅有4例合并TSC。II型不合并TSC,肿瘤单发或多发,发病年龄较大。

3.2 临床表现及诊断

RAML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肿瘤体积较小时多数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肿瘤体积较大或破裂出血时出现腰腹部不适或疼痛、发热、血尿等非特异性症状。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居民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无症状RAML被发现。国内外学者[4,5]均报道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自发破裂出血的机率升高,本组103例中自发性破裂出血18例(17.5%),其中16例直径小于4 cm的肿瘤中1例(6.25%)破裂出血,66例直径介于4~10 cm之间的肿瘤中10例(13.4%)破裂出血,而21例直径大于10 cm的肿瘤有7例(33.3%)破裂出血,与上述报道一致。

RAML多可通过B超、CT和MR确诊。因肿瘤内大量血管、脂肪交错分布,组织界面多,肿瘤密度不均,造成界面声阻反差较大,故B超表现为不匀均强回声团块;肿瘤内脂肪成分在CT检查中为负值,故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含脂肪肿物,典型的RAML通过B超和CT即可确诊。但肿瘤内出血可以部分甚至完全掩盖脂肪密度,或肿瘤内脂肪密度极少时可造成B超和CT诊断困难。准确地显示RAML的特征性表现即脂肪性低密度灶是CT诊断的关键,可以进行薄层扫描以增加少量脂肪的检出率[6]。对于B超及CT诊断不清的患者可行MR检查,肿瘤内脂肪成分在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低信号或等信号,而肾癌则表现为T1加权像低信号和T2加权像高信号,借此可以鉴别RAML与肾癌。少数经影像学检查仍难以确诊的肿瘤应手术探查,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本组17例患者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诊断为RAML,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一致,避免了不必要的肾切除。双肾功能动态显影检查虽不能判断肿瘤的性质,但能够准确评估分侧肾功能,可作为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参考。本组5例患者双肾功能动态显影检查显示患侧肾功能重度降低,而对侧肾功能正常,为肾切除手术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依据。

3.3 治疗

绝大多数RAML为良性肿瘤,治疗的目的为消除患者不适症状、保护肾功能及预防肿瘤破裂出血。目前国内外对RAML手术时机的掌握仍存在分歧。多数学者认为,肿瘤直径小于4 cm且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可随访观察,也有学者认为无论肿瘤大小及临床症状,一经发现即应手术治疗[7]。笔者倾向于以2cm作为界限,因RAML有发生自发性破裂及恶变的可能,对于双肾多发和生长较快的直径大于2 cm的肿瘤即应手术[8]。手术方式尽量采用保留肾单位术式[9]。BOORJIAN[10]报道58例RAML患者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平均随访8年,2例(3.4%)发现影像学复发,但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血清肌酐均正常,包括4例孤立肾患者在内无一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SURENA[11]报道对所有RAML均可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体积巨大者可阻断肾动脉以减少出血。本组93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75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包括15例肿瘤直径大于10 cm的患者和13例肿瘤破裂出血患者,除1例术后继发出血行肾切除外,其余效果满意;术后无出血、尿瘘、感染、复发等并发症;患侧肾功能基本保留。所以,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RAML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即使对于肿瘤体积较大和自发破裂出血的患者亦是如此。

以前对于直径达10 cm以上的RAML多选择肾切除,随着手术水平的提高和对RAML认识的加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选择保肾手术。笔者对于较大RAML的保肾手术主要有以下体会:(1)手术切口的选择要适当,应根据术前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决定手术切口,前肋缘下经腹切口显露肾蒂较好,视野清楚,可优先考虑。(2)术中控制出血是此类手术成功的关键。切除肿瘤前一般须阻断肾蒂或肾动脉,阻断时间不宜超过40 min,阻断前快速静滴肌苷2 g,并以冰霄覆于肾周使肾脏降温可以延长其耐受缺血的时间。(3)肾脏创面的确切止血是手术的难点。对于较大的肾脏创面,笔者的经验是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肾脏皮髓质交界处1周,缝线尽量经过血管断端较密集处,此举不但能够缩小肾脏创面,而且可以止血,再用可吸收线“U”形缝扎血管断端,打结时宜轻重适当,创面较深时可填塞肾周脂肪组织或可吸收止血纱布以消除死腔,缝合创面时应注意避免将肾脏变为细长形状而影响肾脏血供。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在RAML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杨宏华[12]报道用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治疗10例RAML,肿瘤直径2.2~4.9 cm,对于较大肿瘤术中预置肾动脉阻断带以预防出血,剜除肿瘤后填塞可吸收止血纱布并迅速缝合创缘,取得满意效果。本组中有8例肿瘤直径小于4 cm的患者行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RAML极少恶变,可双肾多发且可能不同步发生,因此一定要严格掌握肾切除的手术指征。肿瘤侵占大部分肾实质、肾功能重度降低、出血无法控制或肿瘤位于肾门与肾蒂难以分离等情况下可考虑施行肾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B超检查79例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9/103),CT检查86例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6/103),32例行MR检查者28例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8/32)。75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肾肿瘤剜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其中8例直径小于4 cm者行后腹腔镜肿瘤剜除术。肾切除术18例,10例患者临床观察。随访3~36个月,未见肿瘤转移及复发。临床观察患者肿瘤生长缓慢。结论 B超、CT及MRI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主要手段,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理想方法,应从严掌握肾切除的手术指征。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NELSON CP,SANDA MG.Contemporar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renal angiomyolipoma[J].J Urol,2002,168:1315-1325.

[2]MARTIGNONI G,PEA M,REGHELLIN D,et al.PEComas:thepast,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J].Virchows Arch,2008,452:119-132.

[3]SINGER A J.Angiomyolipoma[J].Infect Urol,2001,14:94-97.

[4]张波,王禾,张绮,等.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8):482-485.[4]ZHANG B,WANG H,ZHANG Q,et al.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renal angiomyolipoma[J].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2004,42(8):482-485.Chinese

[5]YAMAKADO K,TANAKA N,NAKAGAWA T,et al.Renal an-giomyolipoma:relationships between tumor size,aneurysm forma-tion,and rupture[J].Radilolgy,2002,225(1):78-82.

[6]郭一清,孔繁磊.非典型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1):3287-3289.[6]GUO YQ,KONG FL.CT diagnosis of unusual renal angiomy-olipoma[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6,16(21):3287-3289.Chinese.

[7]齐范,范本袆,张轶庠,等.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诊治研究.(附48例病例报道)[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2):51-53.[7]QI F,FAN BW,ZHANG YX,et al.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of renal leiomyolipoma(Report of 48 cases)[J].China Journal ofModern Medicine,2003,13(12):51-53.Chinese

[8]ZHANG QC,SHAN YM,LI QW,et al.Surgical occasion andmanner for renal angiomyolipoma[J].Jiangsu Medical Journal,2009,35(9):1038-1039.Chinese.

[9]MULLERED M,HIDAS G,KASTIN A,et al.Nephron sparingsurgery as a treatment modality for renal angiomyolipoma[J].Harefuah,2005,144(9):619-621,678,677.

[10]BOORJIAN SA,FRANK I,INMAN B,et al.The role of partial nephrectomy for the management of sporadic renal angiomyolipo-ma[J].Urology,2007,70(6):1064-1068.

[11]SURENA FM,ANDREW CN.Nephron-sparingsurgery for renalangiomyolipoma[J].Urology,1998,52:577-583.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MRI诊断 第8篇

关键词: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MRI

T2WI扫描。参数:T1WI:TR 400~500ms,TE 18~35ms;T2WI:TR3800~4500ms,TE 100ms;矩阵调整为:128×224~256×384,层厚3~5mm,层间距为0.5~3.0mm,激励次数为2~4次。4例做了增强检查,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Gd DTPA,剂量按照0.1l~0.2mmol/kg,再进行矢状面、轴状面、冠状面T1WI。

1.3观察指标

MRI诊断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临床分型,分型标准:Ⅰ型:瘤体内以脂肪信号为主,血管成分较少,脂肪组织间有细条状、斑点状;Ⅱ型:瘤体局限于椎管内,血管成分约占病灶体积的1/2以上,呈现团块状,一般位于瘤体中央,周围包绕脂肪成分;Ⅲ型:肿瘤沿着椎间孔向椎管内生长,呈现哑铃状肿块。

2结果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均位于胸段椎管脊髓背侧,上胸段3例,中胸段1例,下胸段1例。其中Ⅰ型(2例):脂肪瘤呈现梭形,沿着脊柱纵轴生长,两端呈现“钢笔尖”样,脂肪信号为主,血管成分稀少。T1WI呈细条状低信号影,T2WI呈现高信号,肿瘤和脊髓之间可见到裂隙状低信号影。增强后血管成分明显强化。Ⅱ型(2例):肿瘤血管成分约占瘤灶体积的1/2以上,呈现团块状低信号,处于病灶中央,

血管脂肪瘤是常见的良性病灶,一般情况下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者较少见,其主要是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和异常增生的血管成分共同构成。其主要由于肿瘤内血管成分含量的不同,在肉眼下可见到暗红色,和周围组织边界较为清晰,和正常的硬膜外脂肪较为容易区别。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病因目前无统一的观点,但是可能与是多能多极间质细胞分化为脂肪、血管组织有关。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多位于胸段,本组肿瘤位置为上胸段3例,中胸段1例,下胸段1例。随着MRI技术不断成熟,尤其是在硬膜外肿瘤广泛应用,逐渐成为一些肿瘤术前诊断的主要工具,肿瘤的MRI信号由脂肪和血管两部分组成,与肿瘤的病例组成也密切相关。笔者对其MRI征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一般矢状面上肿瘤多是梭形,两端尖细,呈“钢笔尖“状;在肿瘤和脊髓之间的裂隙状的低信号,为韧带和硬膜影,患侧的蛛网膜下腔变窄,脊髓有不同程度的受压移位。同时本研究通过对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在MRI征象下进行分型,其中Ⅰ型肿瘤由于血管成分稀少,沿着脊柱纵轴生长,呈现细条状的血流信号,已被脂肪组织强信号掩盖。T2WI呈现高信号,肿瘤和脊髓之间可见到裂隙状低信号影。增强后血管成分明显强化[5]。Ⅱ型肿瘤血管成分约占瘤灶

米非司酮结合介入治疗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结合介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刺、抽液并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术后用药组(30例)开始例)为单行硬化治疗,治疗后追踪观察2年,比较各组的疗效、复治疗的治愈率为27.8%,随访跟踪结果联合治疗的复发率26.7%,肿的临床效果肯定,复发率低。

【关键词】宫内膜异位囊肿;米非司酮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临床最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类型。其中,卵巢巧克力囊肿又占80%左右,由于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流至盆腔内的是陈旧积血,因其不会影响生命体征,通常采用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后囊壁破口愈合,症状消失,但不久又有可能发生自发破裂。如此反复发作、受苦,且发作次数越多,引起的盆腔粘连越重,使患者苦不堪言[1]。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易导致囊肿破裂、囊液播散,本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入无水乙醇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口服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妇产科门诊的就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50例,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1.5岁。50例患者共有68个囊肿,囊肿直径44~109mm,平均直径68.5mm。

1.2治疗方法

超声诊断仪采用ATL 3000,HP IP,Toshiba Capasee,阴道探头频体积的1/2以上,血管成分相对较多,呈现团块状低信号,多集中在瘤体的中央,T2WI呈现高信号,注射Gd DTPA之后显著增强。肿瘤呈现和海绵状血管瘤类似,但是瘤体周围脂肪组织和肿瘤之间的界限模糊,不规则。Ⅲ型肿瘤是当椎管内瘤体较小而椎管外的瘤灶较大,需

长,右侧形成“哑铃状”肿块。本组通过上述脂肪瘤不同类型特点进行分型,结果表明,Ⅰ型(2例)、Ⅱ型(2例)、Ⅲ型(1例)。综上所述,MRI诊断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特点明显,分型准确,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祝新根,刘新军,郭毕,等.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一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2):145.

[2]侯黎升,阮狄克.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综述)[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2):148-149.

[3]胡春洪,丁乙,王雪元,等.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MRI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1):1176-1179.

[4]李放,时述山,朱兵,等.椎管内血管脂肪瘤[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9(3):276-277.

血管脂肪瘤 第9篇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治疗,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亦称肾错构瘤(renal hamartoma,RH),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RAML的检出率明显增加。本文对2002年3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54例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男15例,女39例,男女比例为1:2.60;年龄16~73岁,平均45.6岁;肿瘤直径2.0~15.4cm,平均6.8 cm;左肾24例,右肾27例,双肾病变3例;无自觉症状体检发现23例(42.59%),腰腹部疼痛或不适31例(57.41%),肉眼或镜下血尿者3例(5.55%);合并结节性硬化综合征(tuberous sclerosis syndrome,TS)5例(9.26%),1例并发瘤体破裂出血致腹膜后血肿、失血性休克。

1.2 分组及治疗选择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和CT检查。其中超声43例提示为RAML,CT平扫+增强扫描52例提示为RAML。按肿瘤直径大小分为:A组(肿瘤直径<4 cm)16例,B组(肿瘤直径≥4 cm)38例。A组中14例无任何症状(87.50%),未行手术干预,2例有症状,表现为腰腹部疼痛或不适,行肿瘤剜除术。B组29例有临床症状(76.32%),表现为腰腹部疼痛、腰部或腹部可触及包块等。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肿瘤剜除术14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7例,行肾切除术7例。其中1例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行肾动脉栓塞止血后二期行肾切除术;2例术前误诊为肾细胞癌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2 结果

行手术治疗患者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平稳,无继发性出血及尿瘘,术后未发生肾功能不全。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6例患者获的随访,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或CT,随访时间平均43个月(6~103个月)。A组随访患者12例,其中有10例未手术患者肿瘤无明显增大变化,未行特殊治疗;手术患者2例术后无复发。B组中随访患者34例,随诊患者肿瘤无进展及恶变。

3 讨论

RAML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平滑肌组织和厚壁血管组成,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随着医学影像学发展,临床RAML检出率提高。Eble在人群中行超声筛查统计其发病率达0.13%[2]。患病以中年女性为多见,本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5.6岁,男女比例为1:2.60,与文献报道相符。RAML可以是独立的疾病,也可能合并TS,有双肾多发病灶、智力迟钝、癫痫、面部蝴蝶状皮质腺腺瘤等临床特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Cook报道RAML患者伴TS高达50%[4]。本组检出5例(9.26%)合并TS,发生率远较文献报道低。

RAML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有腰腹部痛、可触及的肿块、血尿等,但无自觉症状而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也属常见。由于瘤体内血管丰富且血管壁缺乏弹力组织,血管壁厚薄不均、血管瘤状改变而容易破裂出血。出血多局限在瘤体内部或肾周,引起疼痛、血尿症状,严重破裂可造成急腹症及失血性休克[2]。本组中23例患者无任何症状行体检检出,31例表现为腰腹部疼痛、腰部或腹部可触及包块等,其中1例因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就诊。

超声和CT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找到肿瘤内存在脂肪组织的证据是影像学诊断RAML的关键,确诊依赖病理检查。

RAML典型的超声影像特征是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伴声影的强回声或混合回声光团。大部分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则表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光团且很少伴声影,边界不清晰。但少数RCC超声检查表现为强回声特点,故不能仅仅依据超声影像学强回声特征而除外RCC诊断为RAML[5]。近年来,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应用于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超声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国内方靓[6]等对70例肾脏肿瘤的CEUS图像特征回顾分析,RAML病灶表现为等灌注、均匀灌注为主,无环状灌注;RCC肿块以高灌注、不均匀灌注为主,并多见环状灌注,认为CEUS在RCC与RAML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因脂肪组织衰减系数很低,RAML的CT平扫表现为极低密度,CT值为负值,增强扫描时血管及平滑肌呈强化而脂肪不强化。RCC平扫则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时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肾实质[7]。当肾占位CT扫描到脂肪组织(CT值为-20HU或更低),就可以排除RCC的诊断而考虑RAML[5]。虽然RAML被公认为是良性肿瘤,基于肾肿瘤多为恶性病变的客观报道,部分病例不能通过影像学检查确立诊断仍是临床实践中的主要困惑。Henderson报道5例RCC患者的CT图像中可检测到脂肪组织,实际上是癌细胞的脂滴或肿瘤间质中的泡沫细胞所致,均合并钙化。而RAML中未有钙化的报道,因此,肾肿瘤中既有脂肪的密度又有钙化应考虑RCC[8]。

Jinzaki等[9]回顾研究6例乏脂肪组织RAML在CT、B超和MRI检查中的表现,总结其影像特征为:肿物均突出于肾缘,超声检查表现为均匀的等信号影;平扫CT为均匀的软组织影,增强CT为均匀增强的肿物;MRI检查T2加权像为低信号或等信号。上述影像特征在RCC中无表现,有助于鉴别。本组2例术前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光团,CT值为不均匀中高密度而误诊为肾细胞癌。通过分析病史和影像学检查仍难以排除为乏脂肪RAML的病例应行术中冰冻快速切片检查明确诊断,指导术式的选择,避免不必要的肾切除手术。经皮肾穿刺活检因其操作干扰因素多、诊断价值有限、导致恶性肿瘤的转移与扩散,不推荐为常规方法[10]。

RAML是一种良性肿瘤,很少恶变。患者的治疗必须考虑其疾病的自然病程,尤其是出血的危险。根据患者症状、肿瘤大小、部位、数目、有无出血或癌变选择随访观察、肿瘤剜除术、肾部分切除术、选择性动脉栓塞或肾切除术。一般来说,大多数有症状的患者肿瘤较大,多数研究认为,4 cm是个界值[11]。A组(肿瘤直径<4 cm)的16例患者中,14例(87.50%)无任何症状,未行治疗干预,在随访中发现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2例行肿瘤剜除术。笔者认为,肿瘤直径小于4 cm且无症状的RAML患者可行等待观察,每6~12个月复查影像资料,随访增长率和临床症状变化。如有(1)表现腰腹痛、肿块、血尿及自发性破裂出血等症状;(2)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直径增加较快者;(3)术前不能与RCC或其它恶性疾病明确区分者选择外科治疗为宜。B组(肿瘤直径≥4 cm)38例中29例(76.32%)有临床症状,均行治疗。其中行肿瘤剜除术14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7例,行肾切除术7例,其中1例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止血后行肾切除术。对于肿瘤直径≥4 cm病例,笔者主张手术干预治疗。

保留肾单位手术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是RAML最理想的手术方式。成功施术依赖于对肾出血的良好控制及肾功能的保护。术前充分研读影像学资料,特别强调术前行肾脏CTA检查,了解肾脏血管变异及肿瘤的血供情况,达到动脉血供完全阻断;选择切口应易于显露肾动静脉,肾部分切除前必须先游离肾动脉并预置阻断带,一旦出血较大,可立即阻断肾血管,从容地切除瘤体;单纯阻断肾动脉,避免阻断肾静脉导致的肾脏充血肿胀,除非肿瘤位于肾蒂处而需动静脉同时阻断;分离时尽量不损伤瘤体表面怒张的血管,以免导致大出血而被迫行肾切除;沿瘤体与正常肾组织的界限钝性切除瘤体,仔细缝扎创面血管,闭合集合系统。创缘缝合尽量多保留肾包膜,采用“U”形或“8”字缝合,缝针应跨过皮髓质交界处。打结时创缘填塞脂肪或止血纱布,注意线结张力适度,避免缝线切割撕裂肾皮质,亦或太松而导致出血。围手术期充分补充液体,术中持续保持对患肾低温使肾局部降温10~20℃,阻断肾动脉前后静脉推注肌苷或甘露醇,手术操作熟练尽快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能有效预防肾缺血性损伤。

但在下列情况下,肾切除仍不可避免:(1)肾脏被巨大瘤体所侵袭,残存正常肾组织甚少者;(2)肿瘤位置较深或位于肾门处行肾部切手术风险较大者;(3)瘤体自发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行栓塞术失败者[11];(4)肿瘤生长迅速,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报告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12]。

选择或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RAML安全、简单、有效,但仍有17%的患者因症状复发或再次出血而需再次栓塞或其他手术治疗,脓肿形成、肿瘤组织无菌性液化、肾功能降低等栓塞并发症高达10%,栓塞后应当严密随访[11]。本组1例RAML自发破裂出血的患者,经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后出血控制,因瘤体巨大二期行肾切除术,随访满意。笔者认为,对于双侧病变、瘤体自发破裂急性出血、肾功能不全、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上一篇:锤击预应力管桩下一篇:语文教育呼唤理性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