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心理护理研究

2024-06-04

产科心理护理研究(精选11篇)

产科心理护理研究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12月妇产科手术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剖宫产151例, 子宫全切、子宫次全切术39例, 异位妊娠2例, 其他类型手术1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105例。护理组年龄20~64岁, 平均 (28.8±8.9) 岁, 住院时间7~15 d;对照组年龄19~65岁, 平均 (29.3±8.5) 岁, 住院时间7~14 d。两组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和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者患者在手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和止痛。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士要仪表文雅, 在患者入院初期即主动介绍病房内相关的制度和设施, 并且通过交流, 了解患者与其家属的心理情况, 并针对性地进行解释, 以建立信任关系。 (2) 行为辅导方法。示范配合手术和术后发生疼痛不适的具体方法, 如呼吸调整法、肌肉放松疗法和想象法等。示范的方法可由护士进行比方进行示范, 并及时回答患者提问。 (3) 术后心理支持。在术后对患者的疼痛表示关心与理解, 并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行解释与疏导, 适当转移注意力, 增强疾病治疗的信心, 并嘱咐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身旁予以鼓励。 (4) 针对性心理咨询。若术后发现患者由于疼痛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可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咨询[1,2]。

1.3 疗效判定

参考杨德红的相关研究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48、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得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72 h的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以判断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组患者在术后24、48、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得分和72 h镇痛药使用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镇痛药使用较对照组少。详情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0.05

3 讨论

研究认为, 患者的心理将对疼痛产生十分大的影响[3]。心理轻松的患者疼痛感较轻。具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则容易加重其疼痛感。为此, 笔者制定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水平。

术后3 d是切口疼痛的关键时期, 此时期给予患者环境舒适、护理细致的关怀, 将有利于患者良好的恢复[4]。肌肉放松、呼吸调整和想象法, 不单能令患者思想放松, 增加心理上的舒适感, 还能增加体内内源性吗啡类物质的产生。而面对不良情绪较重, 思想负担较为严重的患者, 笔者则采取针对性的个体性心理护理。通过讲授相关知识, 消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 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为患者解决生活上和治疗过程当中的实际问题, 令其植物神经功能逐渐趋向正常, 因此疼痛就会逐渐降低。

综上所述, 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 能增加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耐受程度, 降低其术后疼痛感, 减少镇痛药的使用率, 是今后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值得提倡推荐的心理护理方式。

摘要:目的:采取心理护理, 提高妇产科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 促进其身心健康。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2月妇产科手术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 对照者患者在手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和止痛。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参考杨德红的相关研究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48、72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得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72h的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以判断疗效。结果:护理组患者在术后24、48、72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得分和72h镇痛药使用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镇痛药使用较对照组少。结论: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 能增加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耐受程度, 降低其术后疼痛感, 减少镇痛药的使用率, 是今后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值得提倡推荐的心理护理方式。

关键词:心理护理,妇产科,术后疼痛

参考文献

[1]张凤琼, 王寨兴.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 2010, 31 (7) :990-991.

[2]杨德红.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研究及质量评价[J].右江医学, 2012, 40 (1) :77-78.

[3]张丽红.谈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9) :317-318.

产科心理护理研究 第2篇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及护理理念不断改变,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1].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护士的工作不仅限于对医嘱予以准确执行,还需对患者心理及生理情况予以全面了解[2],通过有效心理护理等措施促使患者主观能动性增强,使其心理、生理各方面均达到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以便为手术效果的充分实现提供保障。我院在为妇产科术后患者展开临床护理时,采用良好的语言技巧成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年 12 月- 年 12 月于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 42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1 例,年龄 20 岁 ~53 岁,平均年龄(32.5±4.7)岁;剖宫产18 例,妇科急腹症患者 24 例,其中感染性疾病 4 例,盆腔炎 1 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 2 例,出血性输卵管炎 1 例,黄体破裂 9 例,异位妊娠 7 例。

1.2 方法 2 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问候、列举成功治疗案例、健康指导等方法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而观察组对良好语言技巧与肢体语言加以灵活应用,以语言护理方法展开心理护理。

1.3 观察指标 在 2 组患者入院第 1 天、出院前 1 d 时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心理健康程度进行评价,其包括 50 个测评项目共 5 个测验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得分为12~60 分)、人际关系敏感(得分为 9~45 分)、强迫症状(得分为10~50 分)、焦虑(得分为 10~50 分)、抑郁(得分为 13~65 分)。利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统计。

2 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 84 份,回收 84 份,回收率为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心理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2 组患者入院第 1天各项指标评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前 1 d 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第 1 天,且观察组出院前各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2.2 2 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 21 例患者满意17 例,基本满意 4 例,不满意 0 例,护理满意率为 100.0%;观察组 21 例患者满意 12 例,基本满意 7 例,不满意 2 例,护理满意率为 9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32,P=0.040)。

3 讨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心态通常相对复杂,在临床护理中护士不仅需具备良好的护理技巧,还应对不同手术类型患者的心理需求予以准确把握[3,4],同时积极予以应对,以取得患者信任,促使手术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实现,促使患者及其家属快速适应疾病所致变化,故而心理护理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而言极为重要[5].

本文对照组以常规方法展开心理护理;观察组以良好的语言技巧与肢体语言展开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热情接待:在患者入院时给予热情接待,以亲切问候为开场白,并为患者介绍医院情况,通过委婉良好的.交谈消除患者不安全、恐惧感。

②把握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动作、语言及表情进行观察,以对其心理活动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把握;耐心倾听患者的遭遇和痛苦,以诚挚的情感给予其心理慰藉,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③根据患者不同个性采取不同语言护理:对性情温和者要放慢说话语速,性情急躁者要直接、开门见山,对老年患者应用尊称;知识层次较高者相对敏感,在和其交谈时应用语简练,对病情予以确切描述,严禁信口开河或议论其病情;而知识层次较低表述能力差且不善于言谈者,和其交谈时应公正、亲切,以开放性、通俗易懂的语言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④注意礼貌用语:在各项操作中应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用谩骂性、讽刺性或训斥性语言,在交谈中不可拿患者生理缺陷或病态时语言行为开玩笑,耐心解答患者问题。在患者诊断及检查后用准确语言表述,不可含糊其词,不可缩小或扩大,在执行医嘱之余还应主动为其展开健康指导。⑤对语言技巧予以合理应用:当妇产科手术患者状况不理想、治愈难度较大时,要对语言技巧予以充分利用,掌握好说话尺度,切忌在患者面前谈论其病情,以免使患者产生心理负担。

妇产科手术与其他手术不同,具有很强的隐私性,因此,应注意对患者隐私加以保护。⑥对肢体语言充分利用:护士应保持外表整洁,言谈有度、用语文雅、礼仪规范、举止端庄,以充满爱心、自信、亲切的态度为患者展开护理工作,使其感到放松、踏实与安全;协助其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配合度。本文中 2 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出院时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手术后为患者护理时,采用良好的语言技巧并对有效应用肢体语言具有显著效果,可促使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大幅改善,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邹丹。44 例妇科老年患者逆行输液的体会[J].重庆医学,,39(1):125.

[2] 付扬。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进展[J].重庆医学,2011,40(8):825.

[3] 孙慧连。12 例宫颈锥切术后患者妊娠分娩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085

[4] 孙娟。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097

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妇产科;心理;护理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承受着不仅是各种疾病,更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医院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治疗患者肉体上的痛苦,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体现出真诚的人文关怀,满足患者健康的要求。由于受激素的影响,妇产科患者有其特殊的心理变化,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针对每一位患者的特点和个性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实施人文关怀,以此来提高对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水平。

1分析妇产科患者心理状态的方法

1.1掌握患者的一般情况

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是否结婚、结婚年龄、职业、住址、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等。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同一疾病的反应各不相同。

1.2了解月经史及既往孕产史

询问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有无流产、引产、难产、产后出血、产后感染及胎儿畸形史。如既往有难产、胎儿畸形史等将影响产妇此次分娩的心理状态。

1.3分析既往健康状况

了解患者的既往健康状况、体质强弱,对疾病认识的态度等,有利于分析患者的心理反应。

1.4判断患者的情绪

通过面部表情、语调、神态、姿势等判断患者的情绪,也就是察言观色。

2心理因素对妇产科患者的影响

机体在情绪紧张等刺激情况下,将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及生化改变,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分娩期产妇将发生产程延长、胎儿窘迫等;产褥期产妇将影响乳汁分泌、子宫复旧,易发生产后出血;先兆流产孕妇将影响保胎效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将导致病情恶化、诱发子痫。

3妇产科患者常见的心理

3.1紧张、害羞

妇产科询问病史时常涉及到生殖、月经、性方面的话题,患者觉得羞于启齿,不便详谈,有疑问也不愿向医护人员咨询,特别是未婚先孕者,因怕熟人、疼痛等更紧张和敏感。

3.2焦虑、恐惧心理

常见于一些急、重症患者,如宫外孕破裂、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胎盘早期剥离、子宫破裂、难产等。她们由正常的社会角色意外地进入危重患者角色,起病突然、发展迅速、病情凶险,患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受病痛的折磨和面临死亡的威胁而处于极度恐惧之中。分娩期产妇不仅担心自身安危,还担心胎儿的安危,有的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还担心胎儿性别、怕生女孩而受到家人冷落,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或担心胎儿发育畸形。子宫破裂行子宫切除术或宫外孕破裂行输卵管切除术患者还担心再次妊娠的情况。

3.3忧郁、怀疑心理

常见于宫外孕输卵管病灶切除术、子宫卵巢切除术、更年期等患者,会因为身体形象的改变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损失感和不完整感,又因为激素水平降低而出现忧郁、多疑、情绪烦躁、失眠、冷淡等症状。

4心理护理措施

4.1消除患者的紧张、害羞心理

患者就诊入院后应热情接待、尊重患者,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平易近人,态度和蔼,消除患者的紧张感,保护患者的隐私。在手术操作时,给患者精神上的鼓励,使之坦然地接受手术。

4.2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

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要善于理解和同情患者,急患者和家属之所急,时时处处体现出积极主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或告知各种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通过温和的语言、亲切的问候和端庄的举止、敏捷的操作技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感到真诚与温暖,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場上想问题,经常与患者接触,了解其思想动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注意表情互动,决不能患者悲痛欲绝,护士却兴高采烈。在配合医师的抢救过程中,要镇静自如、熟练操作,不可慌乱。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多安慰和鼓励患者,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疾病的性质、程度、治疗和预后等有关情况,需保密的应向家属解释清楚。对分娩期产妇应做好知识宣教工作,向产妇讲解有关正常分娩的知识,临产后可出现的征象,宫缩与分娩的关系,分娩时如何配合等。严密细心观察产程进展。在进行检查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态度认真、手法准确、动作轻柔、操作熟练、观察细致、记录及时,必要时将检查结果告诉产妇,使产妇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受到重视,增强分娩的信心,把焦虑、恐惧心理转移到积极的分娩过程中。胎儿娩出后,首先告诉产妇新生儿是健康的,并且无畸形。如果新生儿的性别或新生儿有畸形,暂时不告诉产妇,待胎盘娩出后或其它适当的时间再告诉产妇,以免影响宫缩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

4.3减轻患者的忧郁与多疑

心理护理干预在产科的应用 第4篇

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10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 年龄21岁~29岁, 孕周36周~42.5周, 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且头盆相称。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护理组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程序, 对照组按照分娩常规处理。

2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2.1 产前心理干预

产前, 医护人员要以热情、亲切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位产妇及家属, 消除其因为环境陌生而带来的不安心理, 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向有顾虑的孕妇介绍可靠的医疗条件, 科学地交代病情, 认真观察临产妇的精神状态, 对产妇提出的问题专心听取, 认真并耐心予以解答, 并抓住时机系统地向产妇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 使产妇感到安全、信赖、情绪稳定。

2.2 产程中的心理干预

初产妇由于对分娩过程陌生, 思想紧张而产生恐惧心理, 据有关文献报道, 心理状况越差, 分娩结局越不理想。如医护人员能适时地对产妇心理进行到位疏导, 使产妇心理放松, 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 可以使一些存在人为因素的难产转为顺产。因此, 要做好产妇的心理干预, 无微不至地关怀、鼓励和帮助产妇, 以科学的方法减轻分娩时的疼痛, 同时鼓励家属适时参与, 最大限度满足产妇的关怀需求和文化需要, 使产妇愉快、无痛、充满信心地度过产程。对宫口开大小于3 cm的产妇, 夜间宫缩不强时, 应劝其入睡, 使其在分娩时保持旺盛的体力, 减少出血, 同时鼓励产妇在宫缩间歇, 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多吃一些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多补充水分以保证精力和体力充沛, 及时排便。随着产程的进展, 宫缩增强, 向产妇讲解疼痛的原因和分娩的关系, 缓解疼痛的方法, 让产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于具备自然分娩的条件却因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的产妇, 给予耐心的沟通, 为其讲解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利与弊, 不要图一时痛快而不考虑远期的生活质量。自然分娩是婴儿接受的人生第一次抚触, 对母婴均有百利而无一害, 帮助产妇及家属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 减少无指征的剖宫产。通过医患共同努力, 逐步降低剖宫产率, 同时使母婴并发症减少到最小程度, 提高产科质量, 提高产妇远期的生活质量。对于精神紧张, 产生恐惧心理的产妇, 助产士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 还要灵活运用口头表达和肢体语言等有效的沟通技巧, 主动经常陪伴产妇, 多与其交谈, 可以通过抚触、牵手等肢体语言, 指导产妇在宫缩时配合做深呼吸及腹部按摩以减轻疼痛。通过这种良性互动, 既可以随时掌握产妇的各方面情况, 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又可增加护患感情, 使产妇感到亲人般的温暖。在整个产程中, 使产妇得到心理、生理、体力和精神上的全方位支持, 以最佳的心态完成分娩, 促进母婴健康。

2.3 产后心理干预

产褥期, 产妇可能产生焦虑、激动的心情, 严重者可影响子宫收缩, 甚至引起大出血。因此, 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切口情况, 嘱产妇深呼吸及自我调节。婴儿与母亲须实行母婴同室, 24小时在一起。当婴儿哭闹时, 护士积极主动帮助其做好婴儿的护理指导, 协助产妇尽早母乳喂养, 使其掌握喂养技巧, 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向产妇解释产后腹痛的原因, 并帮助按摩子宫, 向产妇及家属传授产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 抛弃传统的不科学的陈规陋习, 使产妇感到关怀而安心。对于因分娩死胎或畸胎而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的产妇, 应劝其不要伤心, 注意恢复身体, 只要身体健康, 心情愉快, 坚持孕期产前检查, 就一定能生出健康的小宝宝。

2.4 出院前的心理干预

由于初产妇经验欠缺, 依赖心理较强, 担心出院后离开医护人员, 自己及婴儿无法得到妥善的照顾, 而存在紧张及焦虑心理。因此对产妇进行恰当的出院指导和心理干预非常必要。医护人员应鼓励产妇树立信心, 详细讲解保健知识并教会给婴儿沐浴的方法, 说明婴儿的消化特点, 如何观察婴儿大小便等, 告知产科工作延伸的电话回访服务, 及时解答产妇及家属的各种问题, 使之顺利地度过产褥期。

3 结果

护理组顺产87例, 剖宫产13例 (均为持续性枕横位或头盆不称) ;对照组顺产58例, 剖宫产42例 (其中产科因素11例, 余31例均为社会因素或恐惧、紧张等) , 剖宫产率明显降低。护理组新生儿阿氏评分≥8分的91例, 对照组阿氏评分≥8分的63例, 护理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显著提高了母婴安全。

4 讨论

“十月怀胎, 一朝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规律, 在众多影响分娩的因素中, 产妇的心理状态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产时不正常的心理, 可导致难产的发生[1]。百分之百的孕妇对分娩都有恐惧感[2], 将心理护理干预运用于分娩过程中, 可以使产妇在分娩时不再孤独与无助, 反而倍感安心,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得到舒适和亲人般的温暖, 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感和安全感。

本组资料显示, 对产妇施行心理护理干预, 强化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 密切了护患关系,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也减少了产程中不必要的医疗干预, 降低了剖宫产率, 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提高了新生儿阿氏评分, 体现了“以人为本”, 从而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邹恂.现代护理诊断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303-321.

妇产科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第5篇

关键词:妇产科;急诊患者;心理问题;不良情绪;护理

中图分类号:R816.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05-01

引言:妇产科急诊就诊的病患所出现的病症主要是与生殖器官有关,例如,妊娠、分娩等一些有关急症。这些疾病的主要特点是病情紧急、病症变化快、发展较为迅速,在受到外界与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心里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患者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1]。因此,急需对妇产科病患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究其原因总结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此来提高护理的质量与效果,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有效的减少医疗矛盾和纠纷。我院妇产科急诊于2011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360例妇科急诊患者,通过对其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效果较为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1月到我院妇产科急诊就诊的360例病患,其中未婚54例,已婚患者为306例;按年龄区分,16~25岁患者共计113例,26~35岁患者为159例,36~45岁患者88例;城镇户口患者256例,患者中有104例是农村户口;小学文化以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患者56例,87例初中,103例高中,大学以及大学以上患者114例。除去134例是患有妇科疾病患者外,21例患有宫外孕,36例流产患者,3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1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11例黄体破裂,18例妇科肿瘤;产科疾病患者有226例,其中116例正常临产,3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28例胎儿宫内窘迫,14例前置胎盘,37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就诊原因均为感到剧烈腹痛、阴道出血等,在就诊后30min~6h之间便得到确诊。

1.2方法

将360例妇产科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8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加了强心理护理:①.妇产科急诊患者前来就诊时其情绪为严重的焦虑不安及恐惧,因此,护理人员为让患者能够顺利的进行抢救,首先应通过镇定、沉着的进行抢救工作开始,忙而不乱,这样才能给患者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为之后的抢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②.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注意倾听与换位思考,只有努力做到与患者感同身受,尽量去理解患者,只有这样才能站在患者的立场上处理问题,同时,非语言沟通也是极为重要的。如前来妇产科就诊的病患,在进行医护处理使,应时刻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熟练地运用所学专业的护理技术对患者进行帮助,使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③.根据患者病因不同,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流产患者多有悲观情绪,应多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给予患者理解与呵护,并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患者迎接下一个小生命的希望;对于患有妇科囊肿患者,多出会产生严重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应多给予关心,并用自身所学的专业医疗知识为患者讲解病情,让患者充分认识自身病症,与抢救的医生积极配合,熟练云中护理技术为患者减轻病痛的同时,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与焦虑评分对比

(1)经不同护理方案护理后,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者为48例、一般满意者为95例,总满意人数为141例,占78.33%;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者为156例、一般满意者为22例,占98.89%。可见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恢复与预后

(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后保持良好心态,与工作人员相配合,积极进行术后恢复,经统计各类患者经手术或药物治疗后恢复速度较对照组患者更快,住院时长明显缩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于相应时间对两组进行随访,对照组患者中19例病情复发,其中1例肿瘤患者生存期仅为6个月,观察组中仅有1例患者复发盆腔炎,观察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急诊患者在到妇产科急诊室就诊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如,紧张、焦虑、恐惧、烦躁等消极情绪,这与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身受病痛折磨有关,加强了不良情绪对体内交感神经受的影响,患者本身在病理和生理上会产生一系列的改变,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出现,对医护人员的抢救效果有严重的影响[2]。所以,重视妇产科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才能使患者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达到提高救治效果的目的。护理人员运用较为科学的理论对急诊病患进行心理护理,建立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良好护患关系,只有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有所改变,通过进行心理护理来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这是作为护理人员服务于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3]。在对妇产科急诊患者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应该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而一些患者出现过于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护理人员要积极与病患交流、沟通,可适当利用肢体语言,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护理操作时,应该动作敏捷、细致、专业,这样才能给患者足够的安全感[4]。在妇产科急诊室工作的护理人员,要具备时刻应对突发事的能力,所以,必须不断对自身能力进行提高,只有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及心理素质,才能在突发情况出现时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心态[5]。需要注意的是,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过程中,注意文明用语的应用,要充分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使患者对诊疗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提升病患的应激能力,只有当患者处于最佳状态时,才能使缺血、缺氧、疼痛等耐受能力有所增强,争取更多的时间,让医生进行抢救,尽早缓解患者的痛苦[6]。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医护人员对妇产科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到有效的消减,护患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患者与医生积极配合,才能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抢救的成功率可以明显提升,进而提高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黄蔚;;对产妇的心理护理之我见[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卷08期 ;165-165页

[4] 罗彩利;;急诊宫外孕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年27卷30期 ;32-33页

心理护理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 抽取248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抽取的产妇孕前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年龄20岁~35岁, 平均年龄 (25.7±3.1) 岁, 孕周37周~42周, 平均孕周 (39±1.2) 周, 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孕妇产前经过常规监护, 心理状态基本相似。2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方法

2组产妇入院后, 密切关注她们的生理状况并了解其心理反应, 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心理指导, 具体做法如下: (1) 心理评估与关怀:护理人员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评估, 深入分析具有较大个体差异的患者心理失衡的原因, 科学评估个体心理问题的主要性质、反应强度及其危害程度, 恰当选择有的放矢的心理护理对策。向她们介绍入院须知, 尊重产妇的个性, 尽量满足其需求, 关怀和照顾产妇, 要表现出耐心、细心和爱心。鼓励产妇以积极的心态, 最大限度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合理安排护理操作时间, 避免影响产妇休息, 保障拥有愉悦的心情。 (2) 加强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树立高度责任感, 用熟练的技能对孕产妇进行操作治疗, 用丰富的知识向她们解释相关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陪同产妇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同时指导家属为产妇实施心理护理, 行为干预, 有效缓解疼痛及紧张情绪, 让患者有安全感, 增加患者的信心[2]。 (3) 推广导乐分娩:导乐陪伴分娩的推广实施, 增加了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产妇临产后由专人负责, 指导其正常分娩的生理过程可能出现的症状, 临产后出现的阵发性腹痛、阴道排液等分娩知识, 使产妇对产程有所了解, 对疼痛有思想准备。并教会孕妇在宫缩期间如何分散注意力, 如何进行腰骶部的按摩以及镇痛时的深吸气, 第2产程如何屏气用力等, 使整个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1.3 调查工具

心理状况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进行评定, 分娩状况包括出血量和剖宫产率两个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表2、表3。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SCL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评分越高, 障碍症状越严重;剖宫产率和分娩时出血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 能够显著改善其情绪及妊娠结局, 减少产后出血, 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3 讨论

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科室, 医护人员承担着保护母婴平安的重要职责, 如果处理不当, 不仅可危及产妇生命, 而且还增加医患纠纷[3]。大部分产妇入院后, 由于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以及缺乏对分娩知识的必要了解, 分娩时产生的应激源既可以导致生理应激, 也可导致精神、心理上的应激, 由此产生的焦虑、抑郁, 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 对顺利分娩产生不利影响。分娩时的阵痛会使产妇更加焦虑不安, 能否顺利完成分娩, 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消极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 (1) 对住院环境不适应。产妇在分娩之前住进医院, 往往对住院规章制度产生不满情绪, 甚至亲耳听到其他产妇的哭喊声, 亲眼目睹抢救场面, 从而产生焦虑、紧张、害怕的心理反应。 (2) 没有认识到自然分娩的优越性, 认为剖宫产产程短, 不经受宫缩引起的疼痛, 不影响身材, 对孩子无创伤。 (3) 没有正确认识到自然分娩利于产后康复, 认为自然分娩后致阴道壁松弛影响以后性生活质量等等。综合以上原因, 降低了产妇及家属对自然分娩的预期值进而倾向选择剖宫产。

年轻的产妇普遍存在以上的心理问题, 推行产科心理护理有助于产妇正视这些问题, 从而尤显必要。产科心理护理具有人性化护理特征, 就是运用熟练的护理技巧、人性化的言行举止和科学的指导, 帮助产妇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以产妇的需求为中心, 给予最大程度的精神支持和安慰。具体措施是: (1) 改善住院环境。采取母婴同室的小房间, 每个病房2张床, 让亲人陪伴, 使其感受家庭的温暖, 墙上张贴母乳喂养等宣传材料, 使孕产妇产生愉悦心情, 从而消除紧张情绪。 (2) 在产程中尽快掌握和摸清产妇的心理特点。不同的产妇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 有时护士或医生的一句话就能影响产妇的分娩方式。因此应根据产妇的性格特征, 认真做好心理支持, 建议采取导乐陪伴分娩, 教会产妇在阵痛间歇期间闭目养神, 养精蓄锐, 做好自我调节, 避免疲劳过度, 引起体力衰竭, 宫缩乏力, 而造成产程延长。同时要向孕产妇说明疼痛的原因, 并让产妇想象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宝宝即将来临的情景, 分散注意力, 以缓解疼痛, 提高其耐受性。 (3) 加强产前教育, 讲解分娩知识。使产妇从心里懂得:剖宫产毕竟是一个较大的腹部手术, 易增加大出血和感染的可能性, 并引发羊水栓塞, 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大, 且还需要6个月以上的产后恢复期, 同时还面临母乳缺乏及术后抑郁等弊端。再者剖宫产分娩的婴儿未经产道挤压, 口鼻有部分分泌物难以排除, 容易导致出生后自主呼吸不能建立, 而引发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变等并发症。 (4) 产后康复指导。护理人员应科学地指导产妇在自然分娩后的身材及阴道壁的功能恢复锻炼, 根据我院多年的妇科临床经验, 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功能恢复方法。耐心指导, 坚持不懈, 就能够很大程度地利于身材恢复和解决阴道松弛问题, 使以后的性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 在临床产科分娩过程中, 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 进行全程导乐陪伴分娩, 可有效减轻产妇紧张、焦虑、恐惧情绪, 降低剖宫产率, 减少产后出血等, 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无产科并发症的248例产妇,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开展传统护理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分别观察2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恐惧、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恐惧状态、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及分娩状况, 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提高产科质量, 保障母婴安全。

关键词:产妇,分娩,心理护理,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焦桂秀.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4) :44-45.

[2]钟银彩.产科护理模式的转变对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0) :12-14.

产科危重症病人术后的心理护理 第7篇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9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ICU就诊的产科危重症术后清醒病人105例, 年龄24岁~42岁 (36岁±3岁) ;其中产前子痫25例, 子痫17例, 死胎4例, 产后出血15例, 子宫破裂6例, 胎膜早破8例, 羊水栓塞1例, 胎盘早剥19例, 前置胎盘10例。采用沟通、填写调查问卷及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等方法发现产科危重症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 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后效果良好。

2 护理

2.1 及时介绍环境, 消除陌生感

病人术后转入ICU并清醒后, 即在积极治疗、严密监护的同时, 首先告知病人ICU特殊的环境, ICU有技术一流、服务周到的医护团队, 最好的医疗设备和救治流程, 优越的条件等, 家属虽不在身旁, 但医护人员都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首先取得病人心理上的信任, 从而减轻恐惧心理及紧张情绪, 消除陌生感, 积极配合治疗。

2.2 娴熟技术, 提高其信任感

产科危重症各项急救操作多, 如建立深静脉通路、动脉穿刺、留置尿管等有创操作, 快速输液输血, 严密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监测有创压、中心静脉压, 记录出入液量, 定时按摩子宫, 观察阴道出血量等。操作中应注意:①每项操作应规范、熟练、轻柔, 操作前、中、后告知病人目的、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并鼓励安慰病人, 提高成功率。②根据情况应用镇痛镇静药物, 减轻病人操作时痛苦, 避免不适, 提高其信任感。③加强沟通,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存在恐惧心理, 对周围事物比较敏感, 故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多沟通, 主动询问病人需求, 言语要轻柔, 多鼓励病人, 注重细节, 多微笑, 多用眼神关爱病人, 及时满足其需要。另外, 还要用肢体语言, 如触摸、轻触肩膀等表示关爱, 增强信心, 及时告知疾病转归。针对病人胎儿未保者, 更要安慰鼓励, 体贴关心病人, 消除悲痛抑郁心理[2]。让病人感到医务人员真正成为亲人、朋友, 有种安全感, 积极配合治疗,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保持环境安静, 增加舒适感

保持病室适宜的环境, 温度维持22 ℃~24 ℃, 湿度50%~60%, 调整光线至适宜状态, 尽量将各种仪器报警声音调至最小状态, 保持室内安静, 尤其子痫病人, 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减少病人焦躁心理, 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促进疾病恢复。

2.4 家属适时探视, 增强其主观感受性

根据情况适时的让病人直系亲属或最信任的朋友探视, 鼓励安慰病人, 使其感觉到所有人员对其很重视, 得到大家的关心, 增加其依赖感, 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家属是病人的精神支柱, 帮助和鼓励家属抚慰病人, 以增强病人和家属的感情交流。特别是病人的丈夫更要从生活上、生理上、心理上多体贴、安慰病人, 告知新生儿已被安全照顾, 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不断培养和增强病人对这些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性, 树立治疗信心。

2.5 加强健康宣教, 树立乐观的自信心

很多病人认为术后会影响到以后的生理或生育功能, 因此应及时向病人讲解以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其影响, 让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帮助病人树立健康观念, 增强自我保健知识, 提高自身应对能力[3]。做好新生儿喂养知识教育, 让产妇消除顾虑, 放松心情, 精神愉快, 使其树立乐观的自信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产科危重症病人起病急, 病情变化快, 病人心理承受超负荷, 及早干预, 对病人预后起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我院105例危重症病人自入ICU即制订有序的护理程序、熟悉环境、有效沟通、健康教育等, 提高其信任感、舒适感、安全感,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关键词:产科,术后,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

[2]潘红玲.产后出血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25) :156-157.

产科心理护理研究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 年龄20岁~53岁, 平均年龄 (32.5±4.7) 岁;剖宫产18例, 妇科急腹症患者24例, 其中感染性疾病4例, 盆腔炎1例,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例, 出血性输卵管炎1例, 黄体破裂9例, 异位妊娠7例。

1.2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心理护理, 对照组采取常规问候、列举成功治疗案例、健康指导等方法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而观察组对良好语言技巧与肢体语言加以灵活应用, 以语言护理方法展开心理护理。

1.3观察指标在2组患者入院第1天、出院前1 d时利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患者心理健康程度进行评价, 其包括50个测评项目共5个测验因子, 分别为躯体化 (得分为12~60分) 、人际关系敏感 (得分为9~45分) 、强迫症状 (得分为10~50分) 、焦虑 (得分为10~50分) 、抑郁 (得分为13~65分) 。利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统计。2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4份, 回收84份, 回收率为100%。

2结果

2.1 2组患者心理健康评价结果分析2组患者入院第1天各项指标评分间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出院前1 d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第1天, 且观察组出院前各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观察组21例患者满意17例, 基本满意4例, 不满意0例, 护理满意率为100.0%;观察组21例患者满意12例, 基本满意7例, 不满意2例, 护理满意率为90.5%,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5.32, P=0.040) 。

3讨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心态通常相对复杂, 在临床护理中护士不仅需具备良好的护理技巧, 还应对不同手术类型患者的心理需求予以准确把握[3,4], 同时积极予以应对, 以取得患者信任, 促使手术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实现, 促使患者及其家属快速适应疾病所致变化, 故而心理护理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而言极为重要[5]。

本文对照组以常规方法展开心理护理;观察组以良好的语言技巧与肢体语言展开心理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1热情接待:在患者入院时给予热情接待, 以亲切问候为开场白, 并为患者介绍医院情况, 通过委婉良好的交谈消除患者不安全、恐惧感。2把握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动作、语言及表情进行观察, 以对其心理活动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把握;耐心倾听患者的遭遇和痛苦, 以诚挚的情感给予其心理慰藉, 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3根据患者不同个性采取不同语言护理:对性情温和者要放慢说话语速, 性情急躁者要直接、开门见山, 对老年患者应用尊称;知识层次较高者相对敏感, 在和其交谈时应用语简练, 对病情予以确切描述, 严禁信口开河或议论其病情;而知识层次较低表述能力差且不善于言谈者, 和其交谈时应公正、亲切, 以开放性、通俗易懂的语言消除其紧张情绪, 使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4注意礼貌用语:在各项操作中应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用谩骂性、讽刺性或训斥性语言, 在交谈中不可拿患者生理缺陷或病态时语言行为开玩笑, 耐心解答患者问题。在患者诊断及检查后用准确语言表述, 不可含糊其词, 不可缩小或扩大, 在执行医嘱之余还应主动为其展开健康指导。5对语言技巧予以合理应用:当妇产科手术患者状况不理想、治愈难度较大时, 要对语言技巧予以充分利用, 掌握好说话尺度, 切忌在患者面前谈论其病情, 以免使患者产生心理负担。妇产科手术与其他手术不同, 具有很强的隐私性, 因此, 应注意对患者隐私加以保护。6对肢体语言充分利用:护士应保持外表整洁, 言谈有度、用语文雅、礼仪规范、举止端庄, 以充满爱心、自信、亲切的态度为患者展开护理工作, 使其感到放松、踏实与安全;协助其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配合度。本文中2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后,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高, 出院时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在妇产科手术后为患者护理时, 采用良好的语言技巧并对有效应用肢体语言具有显著效果, 可促使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大幅改善, 提升护理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语言护理在妇产科手术后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于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 对照组术后给予普通心理护理, 观察组术后采用良好的语言技巧展开心理护理。对2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心理健康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2组患者出院前1 d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第1天, 且观察组出院前各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妇产科手术后为患者护理时, 采取良好的语言技巧并有效应用身体语言展开心理护理具有显著效果, 可促使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大幅改善,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心理护理,语言护理,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邹丹.44例妇科老年患者逆行输液的体会[J].重庆医学, 2010, 39 (1) :125.

[2]付扬.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进展[J].重庆医学, 2011, 40 (8) :825.

[3]孙慧连.12例宫颈锥切术后患者妊娠分娩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11) :1085

[4]孙娟.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2) :1097

产科心理护理研究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待产产妇148例, 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74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4岁, 平均年龄 (28.23±3.16) 岁, 孕周34~40周, 平均孕周 (37.26±1.02) 周, 体重61~85 kg, 平均体重 (69.38±2.32) kg;研究组产妇年龄22~36岁, 平均年龄 (28.30±3.02) 岁, 孕周34~41周, 平均孕周 (37.29±0.05) 周, 体重60~84 kg, 平均体重 (67.58±2.13) kg;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47例, 大专至本科65例, 本科以上36例。两组产妇上述各项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 包括健康知识宣教, 保持住院环境卫生, 补充营养等。研究组给予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 (1) 采取护士长总负责方式, 开展小组包干责任制, 依据科室实际情况合理划分责任小组。每位责任护士按工作能力分配母婴数量, 在产妇住院期间所有护理工作均由一名护士负责, 护士长负责本小组工作安排以及护理过程质控落实, 对部分年资较低护士进行工作指导。 (2) 所有护理工作均在产妇床边进行, 主要包括产妇基础护理、乳房护理、会阴护理、子宫复旧护理等, 同时耐心指导产妇母乳正确喂养姿势以及婴儿脐部和臀部的护理、疫苗接种、疾病筛查等合理处理方式。上述护理类容均有责任护士采用一对一形式对产妇开展宣教、示范, 并鼓励产妇自行操作, 护士从旁及时给予合理指导, 对于产妇较难掌握内容, 进行强化训练, 直至产妇掌握。 (3) 根据母婴床边护理工作的特点, 科学配置护理人员, 以白天集中实施母婴护理工作, 夜间逐渐减少工作量, 以分班形式轮流护理。

1.3 疗效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评价产妇心理状态改善情况, 具体表现在抑郁、恐惧、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8个方面, 分值均介于1~10分, 得分与心理改善程度成反比[3]。观察产妇护理能力:母乳喂养、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沐浴技术以及安抚技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护理后组间比较, 研究组上述各项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产妇婴儿护理能力掌握情况

研究组产妇婴儿护理能力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护理前组内比较, aP<0.05, bP<0.01;护理后组间比较, b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从产妇入院直至出院这一过程护理因素贯穿始终, 随着母婴保健的深入及护理模式的转变, 护士在护理工作过程应围绕产科护理的核心内容, 尽可能满足产妇需求, 除照护产妇生理症状之外, 还需要关注其个性特征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 从而减轻产妇躯体症状和心理压力, 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4,5]。床边护理工作制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其作为优质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强调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概念, 这不仅满足产妇心理需求, 而且能够符合新生儿的护理特点[6]。

本研究中对本院148例待产产妇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模式后的产妇心理状态改善及对婴儿护理能力掌握情况予以综合分析, 旨在验证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的应用价值, 从而为产妇探索出临床最佳护理方案。本实验结果得出两组产妇经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具体表现在躯体化、抑郁、恐惧等8个方面, 而应用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的研究组产妇心理状态评分更低, 且低于应用产科常规护理后的对照组。对分娩的恐惧, 对新生儿的期盼、担心及对家庭、社会支持度的考虑均会影响产妇心理状态, 在分娩过程中产程进展是否顺利与产妇心理状态紧密相关, 对保障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负性心理情绪容易引发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危险事件, 由此可见, 对于围生期产妇使其保持愉悦心情尤为重要。由于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实施过程是通过各种方式把卫生健康及新生儿护理知识传授于产妇及家属, 满足不同层次产妇及家庭的需求, 同时给年轻妈妈提供学习婴儿护理机会[7,8]。另外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可以让产妇及家属时刻看到婴儿, 了解婴儿不同状态下的反应和应对措施, 这利于缓解产后负性情绪。

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是将所需物品及过程均清晰显示在产妇床边, 责任护士采用一对一形式在床边操作示范, 包括婴儿臀部、脐部护理、母乳喂养及沐浴技术等, 鼓励产妇参与学习实践, 并对产妇提出的疑问给予解答, 指导婴儿正确护理方式, 这不仅能提高产妇及家属对婴儿护理能力的掌握度, 而且能拉近护患间的距离, 提高产妇对护士的信任度, 进而利于护理工作顺利开展[9]。由本研究表2结果得出研究组产妇对婴儿护理能力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有效验证上述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的积极应用理论, 同时该研究结果与梁妃妹临床试验成果类似, 进而验证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的积极性、可行性, 易于被产妇接受和使用[10]。关于应用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后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还有待进一步实验探索给予验证。

综上所述, 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不仅可以有效排解产妇负性心理情绪, 而且能够提高其对婴儿的护理能力, 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邵海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5 (6) :43-44.

[2]操楠.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 29 (5) :395.

[3]张明园.精神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66-168.

[4]王玉玲, 王玉杰, 刘铭, 等.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 2012, 25 (2) :3-5.

[5]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3.

[6]余康民.产科新模式-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9:3-4.

[7]张士琼, 李德姣.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温馨病房应用中的效果与体会.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14) :340-341.

[8]罗世利.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应用效果观察.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 (17) :2342-2343.

[9]谢丽梅, 王晓燕.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河北医药, 2013, 35 (15) :2386-2387.

产科心理护理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产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36-02

就孕产妇而言,因其本身对产科知识的不甚了解,使得其在妊娠期极易出现不安、焦虑与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的出现,则会大大增加临床剖宫产率与产后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母婴预后。对此,我院就给予了孕产妇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妊娠期健康宣教,结果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年龄均在20~40岁间,平均年龄为(29±3)岁;初产妇110例,经产妇30例,孕周均在32~42周间,平均孕周为(38±2)周。采取数字随机法将孕产妇分成甲乙两组各70例,且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甲组孕产妇均被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如构建对应孕期档案,展开简单产科知识宣传,定期产检等;而乙组则在此基础上被给予了对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具体有:

(1)心理护理。①产前心理护理。针对妊娠妇女特别是初产妇对妊娠知识的不了解情况,护士需向产妇与家属详细讲解不同时期胎儿生长情况与孕妇生理变化等情况,让孕妇了解妊娠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稳定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待产,以免因不良情绪而影响到胎儿生长[1];②分娩中的心理护理。第一产程中,助产护士需耐心同产妇交流,把握产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情况,评估产妇需求,从而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第二产程中,需及时给予产妇精神上的安慰与鼓励,提高其信心,鼓励引导产妇宫缩闭气,引导产妇配合用力,促进胎儿分娩;第三产程,产妇在看到胎儿分娩后,可能会出现激动、兴奋与沮丧等情绪,而这些情绪的出现都将经神经中枢而影响到产妇产后子宫收缩情况,引发宫缩无力或产后大出血[2]。对此,护士需及时给予产妇心理安慰,引导其不可过度激动,保持情绪稳定,以免出现大出血;

(2)健康教育。①產前健康教育。产前展开健康教育时,对应责任护士需主动同患者交流沟通,做自我介绍,而后详细向产妇介绍医院产科的环境、相关制度与科室护士、主治医生等情况,让产妇对产科情况有个基本了解[3]。如对胎膜早破产妇,就需给予其卧床休息、外阴清洁与适当抬高臀部作用、羊水性状等相关知识的宣教;而对妊高症产妇,则需给予其左侧卧位、自数胎动与间隙吸氧等相关知识的宣教;②产时健康宣教。产时,针对具有规律痛觉但产妇不适应情况,护士需告知产妇在这是正常生理现象,无需害怕,指导其放松心态,以免因体力消耗而出现难产。如在产妇腹痛时,可引导其进行腹式呼吸,引导其取侧卧位来缓解压迫,促进胎儿正常分娩;

1.3观察指标

采用SDS评分量表与SAS评分量表对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评定,采取统一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对相关产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总分100分,分值越高,知识掌握程度程度越高)与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4]。同时,观察记录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与母乳喂养成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 ( ±s)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与产科知识掌握情况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经护理后,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均有所好转,而对产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所提升,且乙组护理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与对产科知识掌握情况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分析

如表2所示,乙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自然分娩率与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伴随临床医学模式的逐步发展完善与护理理念的日渐革新,基于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模式显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以产科护理为例,具体针对孕产妇不同时期的心理情况与对产科知识的把握程度,给予其不同时期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可明显提升孕产妇的分娩主动性,缓解其分娩痛苦,相对减少生产时间,改善母婴预后[5]。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乙组产妇在被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后,其心理状态改善与对产科知识的了解产妇明显优于本组护理前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甲组护理后,且该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自然分娩情况与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也显著优于甲组。可见,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在临床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提高产科护理效果,改善母婴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整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火补莫木作.孕期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11(04):74.

[2]石清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08:229-230.

产科心理护理研究 第1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发生术后尿潴留产妇。年龄22~35岁, 平均26.5岁;初产妇28例, 经产妇4例;产后尿潴留时间1~5d, 平均2.5d。治疗前均用热敷, 按摩, 听流水声, 冲洗会阴等诱导排尿, 症状未见有效缓解。

1.2 治疗方法

使用苏州市东方艾绒厂生产的直径1.5cm、长20.0cm的清艾条。产妇取平卧位, 暴露下腹部, 前正中线上取中极穴, 点燃艾条, 对准中极穴, 距皮肤5分~1寸左右, 悬空熏灸, 以产妇感觉温热舒适为准, 连续熏灸5~10min, 至局部皮肤发红为止, 边灸边观察其局部及全身反应, 注意弹灰时勿烧伤产妇皮肤。选择1.5~2.0寸毫针, 直刺1.0~1.5寸, 产妇一般有麻胀感, 轻调针体方向, 令针感走向少腹、前阴处;三阴交穴选2寸毫针, 针刺手法应根据产妇体质取平补平泻法或泻法[4]。以上留针30min, 中间行针2次。留针时用艾条悬灸次髎穴及小腹部膀胱区神经组织, 令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宜。1次/d, 3次为1个疗程。

1.3 心理护理

术前加强宣教, 做好解释工作, 解除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 安慰产妇, 使其树立信心, 特别是对疼痛敏感的产妇要鼓励其自解小便, 让产妇认识到尿潴留的危害, 如导尿容易引起尿道损伤、泌尿系统感染等。耐心做好产妇家属工作, 使他们协助产妇早期下床活动, 尽早自行排尿, 预防尿潴留。术后由于产妇精神紧张及切口疼痛导致尿潴留, 产科护士应针对产妇的心态主动解释和关心安慰产妇, 产妇情绪稳定后尽早主动排尿, 同时提供舒适排尿环境使产妇安心排尿[5]。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通过友好的沟通, 护士主动关心、问候产妇, 从而发现问题, 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 给产妇预防尿潴留的措施指导。

2 结果

32例尿潴留产妇均痊愈出院 (能自行排尿, 症状和体征消失) 。

3 讨论

3.1 产后尿潴留病因

尿潴留是指产后6~8h膀胱有尿不能自行排出者, 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 通过对32例术后尿潴留产妇的临床观察和综合分析, 发现导致尿潴留的病因为: (1) 心理因素:剖宫产术后由于产妇疼痛会使心理产生紧张感、恐惧感从而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 这种不良心理会抑制产妇的副交感神经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致使膀胱充盈而造成排尿困难。 (2) 由于麻醉药物及镇痛泵的使用, 使排尿反射受到抑制, 影响排尿功能[6]。 (3) 长期留置导尿管后持续引流尿液, 膀胱呈空虚状, 造成膀胱压力消失, 影响排尿功能。 (4) 在插导尿管操作中损伤尿道黏膜, 拔管时造成尿道黏膜机械性刺激, 使尿道黏膜水肿, 拔管后害怕疼痛发生尿潴留[7,8]。

3.2 中医护理

《针灸大成》有“产后诸病期门”之语, 中医认为因产后气血两虚, 三焦及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治疗当以补益气血、疏利气机为主。针灸选穴多以关元、气海、肾俞、膀胱俞、三阴交等为主。《窦太师针法》云:“若妇人堕胎后, 手足厥逆, 针肩井而立愈。”说明肩井穴有治疗产后气机逆乱之功。灸火的热力和艾叶通阳的作用, 使热力透入产妇皮肤内,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舒缓尿道括约肌, 加强传导功能, 从而改善膀胱的气化功能, 使排尿畅通[9]。

总之, 应加强产科护士对术后产妇的观察, 早发现、早预防尿潴留, 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 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并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10]。

摘要:目的 探讨艾灸配合心理护理在产科术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产科32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资料, 产妇应用艾灸配合心理护理, 分析尿潴留的病因及护理效果。结果 32例产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产科术后尿潴留多由于心理因素、手术创伤、麻醉等多种因素导致, 艾灸配合心理护理对术后尿潴留产妇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艾条灸,心理护理,尿潴留,治疗应用

参考文献

[1] 段志敏, 刘芳.留置导管拔管时机的观察[J].当代护士, 2006 (8) :31.

[2] 刘开宏.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拔除方法探讨[J].护理研究, 2010, 24 (1B) :151-152.

[3] 卢丽云.甘油灌肠剂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9, 23 (3B) :710-711.

[4] 于莹, 侯春颖, 郭清阳.术后病人尿潴留的原因及预防护理[J].护理研究, 2005, 19 (7C) :13-17.

[5] 王文杰.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 2008, 7 (29) :1151.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

[7] 任小英.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尿潴留[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5, 5 (3) :28-29.

[8] 李宇晴.腹腔镜术后产妇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 (2) :1081-1082.

[9] 和来芳.开塞露解除腰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 2 (4B) :29.

上一篇:可扩展性下一篇:语文教学个性的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