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数学课堂的融合

2024-07-25

游戏与数学课堂的融合(精选12篇)

游戏与数学课堂的融合 第1篇

一、设置多样化的游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传授, 只是方法不同而已。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该设置多样化的游戏内容。首先, 教师在选择游戏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游戏中, 必要时征求学生的意见。例如, 针对学生喜欢玩的关卡与欧系,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学习关卡, 过了有不同奖励。其次,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游戏, 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例如, 在学习排列组合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进行模拟,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不同游戏进行融合

不得不承认, 不同的教学游戏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 但是每一种教学游戏都有其优势和不足, 因此游戏教学也应该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效融合起来, 互相取长补短。例如, 教师可以将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游戏结合起来, 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 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 教师可以将相同的题目放在两个不同的箱子里, 让两个小组的学生上台抽题答题, 最后让学生评判是否正确和哪方获胜, 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 提高了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

三、及时做好游戏教学的反思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之后, 教师要做好反思和总结, 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这里的反思和总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为学生总结,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知识还要再进行针对性地讲解, 以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另一方面, 教师要在课后及时反思是否达到预想的效果、是否还有不足的地方等问题, 以便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以提高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质量。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非常强的学科,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强, 为了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教师应该将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有机融合起来。主要分析了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的几点策略。

信息技术与数学高效课堂深度融合 第2篇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加大和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入了中小学的课堂,每个教室都拥有电脑、投影以及电子白板等基础设施。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把教学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技术支撑。

特别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巧妙、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也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除了老师要课前精心备课、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后有针对性地练习外,合理地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地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更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要求。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更具吸引力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而使得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也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课件中播放几何形状明显的名胜古迹,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回归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提出概念,然后开展教学。相信,这样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会掌握的更好。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中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中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与这个过程。电子白板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让数学教学课堂真正体现高效性。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这是教学中的关键,信息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变静为动,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多媒体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

例如,在讲解‘量角器的使用’这一内容时,在课件上就能直观的展示出学生使用的量角器,量角器的使用步骤也能通过动画展示出来,比老师口头叙述和使用传统教学工具要更加形象具体,更加贴近学生。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弥补教材的不足

课本中有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例如,讲解解方程时,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较少,老师在黑板上板书题目费时费力,多种题目的训练就难以一一完成,课件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在课件中,我们就能提前准备各种练习题,在讲解时,省去板书环节,能够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就决定了课堂内容的丰富程度。现阶段,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方面,现在的中学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理论的系统学习,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很难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实施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特性了解不到位,过度的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持,有的教师几乎每堂课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产生了过度依赖的现象,造成课堂成了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录像课,造成了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误解。

同时,教师的教学课件制作的技术不高。现阶段每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幻灯片、录像片的数量很多,但是教师真正自己根据自身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的却很少,照搬来教学课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效课堂的生成。

游戏与数学课堂的融合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游戏;融合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要使学生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心思和精力,重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多下功夫。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特点,可以将游戏引入教学中。游戏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流露。把游戏方式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数学游戏的概念

游戏自古以来就有,是一种古老而普遍的活动。在《辞海》中,对游戏是这样定义的:游戏,一种文化娱乐活动,按照功能分类,分为发展智力的游戏和发展体力的游戏。前者俗称为“智力游戏”,主要包括数字游戏、文字游戏、图画游戏等等;而后者包括活动性游戏和非竞赛性体育活动。在这里,凡是在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的智力娱乐活动,我们都把他们称为数学游戏。数学教学中,凡是能够启发学生数理智慧能力的各项游戏都可以算是数学游戏。数学游戏带有趣味性、竞争性和娱乐性,含有部分未知的或全然未知的结果,小学生可投入很大兴趣,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寓数学知识或数学原理于游戏中。

二、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应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游戏的优点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并且帮助学生根据具体的经验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与技巧。Maslow(1970)的需求层次论中提到,学生在游戏的同时其实也在学习。Locke(1990)也认为为了使儿童对学习感到兴趣,教师可以应用平时的游戏或是普通的玩具,利用游戏来诱导学习,让儿童将学习当作是一种游戏,儿童便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参与且在游戏中学会知识。因此,将数学游戏寓于教学中,确实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难点,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比赛,把已所学的图形及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作为题目,进行小组间的竞赛。这样能够激励学生温习和巩固旧知识。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剪出学过的所有图形,并进行拼图比赛,看谁拼得更加美观。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在组合图形求面积时进行拆分。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想办法求出大家所拼成图形的面积,并对方式、方法加以指导。

2.应用数学游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

游戏能够为不同年龄的学生提供积累学习经验的机会,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打好坚固的基础。例如:在小学六年级学习圆柱体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圆柱体物体,通过自己动手,将其底面和侧面分开。这样学生就能很直观地看到组成圆柱体底面的图形是圆形,侧面是长方形,而且也很容易找到底面周长就是侧面长方形的长这一联系。这样学生就能在动手的数学游戏中学到圆柱体的知识,不但能够让学生全部参与到学习当中,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获得正确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了数学中几何知识的学习方法。

3.应用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数学游戏以它极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起学生为之积极动脑,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探索和揭秘数学知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和心理追求,从而让数学学习更加轻松和愉悦。例如:在教学对负数的认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以零花钱为例,把每个月父母给的零花钱和自己对这些钱的支配做一个详细的记录。这样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就会遇到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收入和支出。为了能够让记录更加简单和轻松,学生肯定会开动脑筋想一些自己的小办法。在课堂中,教师让每一名学生谈谈自己在记录时遇到的问题和自己想到的解决方法。教师再整合所有学生的做法,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学生自己动脑解决问题的精神加以鼓励和表扬。最后教师把数学中表示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的负数引出来。这样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就比较具体和直观,有助于学生对负数意义的掌握和应用。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游戏内容非常丰富,如何选择好的游戏项目,如何通过游戏来有效组织课堂,是教师应重视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课堂教学的需要出发,精选某些典型的游戏内容,可以对其进行适当改编,不仅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还应该有一定的挑战性;好的游戏不应该过早揭示谜底,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较高的兴趣。因此,游戏教学应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不应局限于一堂课中,准备充足的游戏时间,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应参与到游戏中去,对学生的思想及活动进行有效引导,创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吕晴晴.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2]王良永.教师——课堂高效之本[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0(11).

游戏与数学课堂的融合 第4篇

游戏本身也是一种建立在数学思想上的考查方式,但是很多教育游戏一直被家长和老师所误解. 而教育游戏要被家长和老师所接受的话首先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性,此外,还要具有教学趣味性,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和思考. 其次,由于游戏和数学本身之间就有很多共性,它们之间也相互融合,所以,要发挥游戏的教育性就要我们去探索教育游戏和数学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以及途径.

一、游戏与数学之间的联系

在众人看来,数学和游戏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游戏在学习方面没有任何好处. 但是,数学是研究物质的数量、结构、空间等等的逻辑性学科,是对抽象的逻辑化现象作出解释. 而游戏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之上,很多数学家们都是将数学视为一种游戏,不断地探索具有游戏性质的内容和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将数学的研究领域扩展到拓扑学、组合几何、图论、逻辑学、概率论等. 数学的推理性、迷惑性都给人们在追求各种复杂问题时带来游戏性和娱乐性.至此,数学与游戏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探索游戏奥秘的精神一直伴着数学的发展,也是数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二、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 1) 在小学数学某一章节教学完毕后,可以借助教育小游戏对学习任务作出巩固和检测. 一些数学教育小游戏的设计和开发都是以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为依据,所以,教育小游戏就可以良好地对教学任务作出延伸,消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消极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娱乐性. 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对知识点加以巩固和挑战. ( 2) 游戏的开发与数学的本质有着很强的相似性. 那么,教育游戏的精神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加深学生的理解. 例如,《完美数独》《华容道》等很多教育类小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空间感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3)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包括数、空间图形、概率、综合应用等等. 而教育类小游戏也是这些知识点的综合. 那么,学生在教育游戏的体验中就可以潜移默化的将数学思维根深蒂固到大脑中,并且较好地拓展数学知识,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无限魅力. ( 4)天生好动调皮是小学生的本性,他们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枯燥的数学知识上. 那么,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十分必要. 除了课内的学习以外,课外的学习活动在整个数学学习中也十分重要. 因为课外学习是学生拓展知识点的重要环节,但是碍于很多学生的课外学习环境不好,繁重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无法喘息,很难将繁杂的数学知识更深入地探索. 长此下去,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 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创新,革新教学模式,提高学习的娱乐性. 而教育游戏就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环境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开发学习兴趣.

三、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良好结合的三种途径分析

1. 益智类游戏与数学的结合

益智类游戏( PZG) 是最早出现的游戏之一. 这种游戏一般不需要太强烈的图像动作冲击,而是偏向于逻辑思维的考查. 玩家在玩这类游戏时要有很强的耐心和恒心,思维注意力也要保持集中才能逐步地突破游戏中预设的各项关卡. 由此可见,益智类游戏是结合逻辑判断和思维于一体的考查很多数学思维的游戏. 所以要将益智类游戏与小学数学知识融合起来将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当前比较流行的益智类小游戏《连连看》,是非常受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欢迎. 当前连连看有数学连连看,就是玩家根据两组相同数字或者算式相等的两组数字连接起来,连接线不多于3根直线就可以成功将两组数字消除. 如果纯粹的数学计算公式肯定会枯燥乏味,但是结合游戏的规则,玩家就会慢慢接受游戏的规则,无形中熟悉了数学公式,潜移默化中锻炼玩家的观察能力和速算能力.

2. 角色扮演类游戏与数学的结合

角色扮演类游戏( Role Playing Games,RPG) 是指玩家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扮演一个游戏角色,具有真实性、无限发挥空间性. 一般RPG游戏的场景都是模拟生活真实场景,这样就会吸引玩家的眼球,投入游戏. 由于数学存在于生活的多方面,所以如果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游戏场景中,那么玩家就会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魔法大侦探》小游戏就是玩家以小英雄的角色—奥尔和卓尔参与到游戏的交互过程中,在游戏中逐渐地了解数学运算,完成提前设置的数学任务,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简单地进行数学运算,设置数学问题,玩家很难注意力集中的解决问题. 但是,如果将数学问题融入到游戏场景中,玩家就可以在探索游戏的关卡时,个人英雄主义就会刺激玩家沉浸在这个虚拟环境中快乐学习.

3. 动作类游戏与数学的结合

动作类游戏( Action Game,ACT) 一直都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游戏之一,主要原因就是它的流畅性与刺激性. 动作类游戏可以刺激玩家的记忆力及反应速度,随着关卡的推进,会让玩家感觉一种强大成就感. 如果将这类游戏融入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想必效果会非常明显. 例如; 《Inkster》这款游戏就是供学生练习加减乘除运算和动作相结合的动作类游戏,玩家可以通过方向键等等控制乌鱼拿到正确的数字并把它放入算式中,才算成功. 这款游戏就可以刺激玩家的激情,随着难度和刺激性的增加,玩家更会投入进去,完成数学任务.

游戏与数学课堂的融合 第5篇

一、利用“显性”游戏,以“形”激趣,产生动机

游戏,特别是形式新颖的游戏,能够从直觉上给予学生强烈的刺激,这样的游戏会一下子给学生以感知快感。新颖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兴趣感,活动中的胜任感增强了快乐的感觉。[1]211首先,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直观形式的游戏,如情境表演、学具操作、小实验等都能快速地吸引学生。在低年级,“摆小棒”游戏是常见的,对刚刚从幼儿园步入一年级、二年级的孩子而言,利用“摆一摆、数一数”小棒进行操作的游戏来进行算理教学(如进位加时的“满十进一”)是很有必要的。在“认识方向”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室外游戏,让学生于开阔的视野、开放的活动中认识方向、辨别方向,其本身就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户外环境丰富了“可能性”,拓展了儿童技能和能力的潜在发展区,并充实了同伴文化和个人游戏世界。这些开放的活动使得儿童和成人可以共同建构具有灵活性和结构性的课程。[2]其次,猜数学谜语、数学故事、数字古诗等以言语形式呈现的游戏,体现的是童趣和童乐。如教学“平行”时,教师在课前抛出一个谜语:齐头并进(打一数学名词);教学线段时,教师抛出这样的谜语:风筝跑了(打一数学名词)。小小谜语让学生感受到即将进入探索状态的轻松与快乐,也许谜语本身与数学研究的内容并无多大关联,但正是这种外在的活动不经意间激起了学生的探索动机。再次,数学游戏工具的色泽、大小、形状等有时也是需要考虑的要素,既要考虑实用性,又要注重美观性,更要便于研究数学问题。如探索游戏的公平性问题时,我们常用正方体骰子进行研究,其实,还有各种颜色的等十面体骰子(每个面分别标有1至10)等学具,学生非常喜欢这类游戏玩具,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二、运用“多维”游戏,以“思”导趣,增强动机

数学教学中游戏类型多种多样,有的学校把游戏分成感知类、体验类、巩固类、探索类和综合类五大类游戏;还有的学校将数学游戏分为操作类、思维训练类和综合类三大类游戏。就思维拓展而言,游戏又分为观察比较、灵活运算、直观图形、想象思维、逻辑推理、另类创新六大类游戏。我们在研究中结合数学知识点整合情况,将游戏分为知识点型、知识线型、知识面型、知识体型四大类游戏。游戏分类方法较多,对于各种类型的游戏要进行综合、创造,以多维度的游戏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促发认知、情感有机结合,从而在认知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为例,对于这一“核心知识点”,可以设计知识点型直观图形游戏:游戏活动要求:将长4厘米、6厘米、9厘米、10厘米的四根小棒制作成一个活动图形(可以拉动),小组内同桌合作,任意拉一拉,拉成一根最长线段。因为四边形容易变形,学生在小组内玩得很有趣,边玩边想:可以拉成一个三角形,但要满足一个条件,即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于是学生玩出了一些花样:最长是14厘米。

再如知识线型灵活填数游戏的设计:法的性质等为“知识线”,引领学生进行思维挑战,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倒逼学生熟练掌握运算定律、性质等。上面的例子表明,所谓多维的游戏建立于知识点、思维力和情趣度为三个方向轴的三维体系之中,这样的游戏紧扣一个“思”字,学生越思越趣、越趣越思。

三、巧用生成游戏,以“错”融趣,深化动机

游戏下的课堂是生成的、生动的。特级教师华应龙提出的“融错”教育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课堂不仅允许学生出错,有时尚可鼓励学生生成一些“错例”。利用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巧妙融合趣味性、拓展性游戏,这对学生的思路辨析、方法理解以及素养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依据教学“重难点”设计游戏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中,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是,运用计算公式忘记“÷2”。如果只采用教材提供的方法,简单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发现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显然是没有突破的,学生对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要用“底乘高再除以2”理解不够透彻,运用时总是容易出错。如果融入游戏意识,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尝试动手操作、发现、推理,让学生用一个三角形进行动手操作的游戏,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会进一步深化。游戏要求:1.将一个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中点连接。2.沿着中点连成的线段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观察思考:拼成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不变?现在的底、高与原来的底、高分别有什么关系?无论怎样剪拼,你会有什么发现?在游戏中,对于一个三边都不等的三角形而言,学生又会画出三种不同的图形。教师还可以改变规则,引领学生从相邻两边的中点分别向第三条边画高,再沿高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多种拼法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学生对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用“底乘高再除以2”这样的计算方法有了真切的感受。为了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两类游戏活动的共性规则―――寻找任意两边的“中点”,启发学生自我反思:为什么是“中点”?引领学生向深处探源,变要我“思”为我要“思”,教学实现了向深度学习的`跨越。

(二)于知识“混淆处”设计游戏在教学核心知识点时,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会对所学新知产生一定的“干扰”,这种干扰让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产生混淆,从而影响后继学习。如何借助游戏干预,需要我们深度思考。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如黑棋子的个数比白棋子多a个,那么白棋子的个数就比黑棋少a个;而在六年级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错误地建立这样的数学模型:如果黑棋子的个数比白棋子多a%,那么白棋子的个数比黑棋子少a%。为了明晰两种数量关系的区别,可以设计这样的小游戏:游戏要求:1.摆一摆:12个黑棋子摆放一排;15个白棋子摆放另一排。2.分一分:根据两种棋子相差的个数,是几个就将每几个黑棋子或白棋子摆放一堆。3.算一算:两种棋子相差的个数是黑棋子个数的几分之几?是白棋子个数的百分之几?通过摆棋子的游戏,学生重点体验“每3个棋子”分成一小堆的过程,两种棋子分成的堆数并不相同,边操作学生边主动思考:两种棋子相差的个数不变,但是,随着“单位1”的变化,相差的个数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也在发生变化。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动机不断深化。

(三)于差错“生成点”妙用游戏学生学习中容易生成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错误,这些错例如果巧妙地加以利用,往往会起到极好的效果。教学物体“间隔排列”规律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要30秒(已知各层之间的台阶数相等),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六楼要多少秒?不少学生脱口而出,要60秒,因为6是3的2倍,所以用的时间也正好是2倍。对于这样的错误,教师让学生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

游戏要求:

(1)走进现场:下课了,自己沿着校园里的楼梯走一走。

(2)画画想想:先简单画画一楼与二楼之间的台阶,再画画一楼与二楼之间的台阶。

(3)我来评判:一楼爬到六楼的时间是否正好是一楼到三楼的2倍,结合图示说说你的理解。可以看到,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亲自到现场走一走,体会思维的偏差之所在;接着,通过画一画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在直观图示的启迪中,把握问题的实质在于“走了几个楼梯”:一楼到三楼走了2个楼梯,用了30秒。正确的列式:30÷(3-1)×(6-1)=75(秒)。课堂的生成资源是数学探究的海洋,利用各种错误资源,以游戏的方式、游戏的策略介入资源整合、开发,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游戏过程。

四、妙用“闯关”游戏,以“评”促趣,维持动机

评,可以是游戏的方式开展评价,也可以是对游戏活动本身的自评、互评等。通过游戏的奖励方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维持学习动机。以“梯形的面积”为例,新授课结束后,学生往往失去了学习的劲头,强烈的探究动机容易迷失。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有梯度的“闯关”练习,促发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第一关: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5分米,高是6厘米,求梯形的面积;第二关:一个直角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3倍,上底延长12厘米后就得到一个正方形,求梯形的面积;第三关:将一些圆柱木料堆成梯形状,最上层4根,最下层16根,每相邻两层之间相差1根,求这堆木料一共有多少根。学生在短暂的思维“休整”后又重新进入挑战状态,学习动机得以维持。闯关游戏要即时评价激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挑战并产生获得感。综上所述,基于数学游戏的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策略丰富,以“形”激趣,以“思”导趣,以“错”融趣,以“评”促趣,必将促进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最终走向“游戏育人,理趣共融”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西尔维亚.兴趣心理学探索[M].刘聪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游戏与数学课堂的融合 第6篇

【关键词】活动教学 初中英语 精彩高效

游戏与教学相融合,指的是英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一些简单有效的游戏环节,使学生高度参与其中,达到使英语课堂更加精彩、高效的目的。与传统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相比,游戏与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接纳知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趣,激发学生的潜力与创造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的效果。那么如何将游戏与教学融合在一起,构建精彩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呢?

一、竞赛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帮助记忆单词

词汇储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环节,同时记单词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之一。英语教师可以将单词记忆竞赛游戏和教学内容相融合,通过此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记单词。在设计竞赛游戏时,教师要根据所学单元主题内容,设计相应的游戏,以帮助学生高效记忆单词。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年级上册的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 这一单元时,教师以竞赛游戏调和课堂氛围,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Food是一个集合名词,包括vegetables、fruit、meat等类。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些食品名词分类打包,帮助学生区分和记忆。分类之后,可以采用图像和单词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视觉帮助学生记忆。课前,英语教师上网搜集好课堂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并制作成PPT形式,以便在课堂上播放出来。比如可以找草莓,汉堡等图片,并标注strawberry,hamburger.在学习完一类词汇之后,撤销英文标注,开始个人竞赛。每滚动一张PPT,学生需要快速地说出与图片相对应的英语单词。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去记忆单词。此外,通过营造竞争环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游戏活动中,教师紧紧抓住学生心里:每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说出单词的人,成为班级的焦点,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此类游戏和教学相融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记忆潜力,也有利于学生的课下英语学习。

二、表演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提高表达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而将角色扮演游戏与教学相融合,可以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地学习相关知识。在每一单元的主题下,都有相关的句式和对话,英语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完本单元对话和短文之后,设计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们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自主设计场景、角色,编对话,背对话,最终以与主题相符的小短剧形式展现出来。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7年级上册的Unit 7 shopping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表演游戏,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Shopping话题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模拟买任一商品场景,根据所学句式How much is it? What color do you like? 等设计英语主题小短剧。学习英语,最难的部分就是将英语灵活地运用起来。如果利用传统的两两对话模式,练习对话,学生很容易分心或者产生厌倦感。而如果设计场景,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搭档,共同练习对话,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表现自己的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本章所学的知识与内容。为了激发学生全面参与到角色扮演活动中,英语教师可以在开始前设计好游戏激励方法。

三、接龙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营造学习氛围

传统的英语教学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内容枯燥,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参与度低,学习氛围不浓。而在平时课堂上,教师将接龙游戏和教学内容相融,帮助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内容的同时,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集体参与其中。英语教师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将接龙游戏与本章所学主题相结合开展活动。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9年级上册的Unit 7 Film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选择一名学生进行提问。师:Which film do you like best? 学生可回答:I like Titanic best.回答后可任选一名同学作为下一个提问对象,继续提问:“Which actor do you like in Titanic?”再下一名同学回答该问题后再提问,以此类推,直到回答不上来问题的同学或者问不出关于此话题的问题的同学出现,本轮游戏结束。此同学可现场求助一名同学帮助作答或者提出问题。接受帮助后,由此同学进行新一轮游戏,并作为开始的提问者。再例如,在初三总复习时为了提高词汇复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能力均衡的小组,开始单词接龙游戏,例如,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单词English,要求每组的第一位学生再以h为下一个单词的首字母,以此类推,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不重复的单词数最多的组为优胜组。该游戏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以提高全班参与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英语教学内容为宗旨,以提升学习氛围为目标,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效果,并且防止在进行教学任务时,只有部分同学参与的情况发生。

总之,英语教师应该遵循初中生语言学习规律,结合学生记忆曲线,在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内容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起来。设计游戏要做到适时适度,可行性高,效果好。同时,设计游戏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游戏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以及学生的参与度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志祥.论初中英语游戏教学的基本策略[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4(03).

游戏与数学课堂的融合 第7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智慧生成的概述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学智慧即教学机智, 它建立在真正平等、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交流和对话, 它可以有效地化解课堂教学的危机, 引领学生回归教育的原点, 全面激发出数学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应当说, 严格遵守预设的数学教学是不存在的, 由于数学课堂随时处于突发变化状态之中, 随时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情况, 因此教师需要准确、迅速而敏捷地对其进行判定和处理, 尽量保持数学课堂教学的协调性与和谐性, 从而在预设和生成中形成教育智慧, 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智慧生成分析

(一) 苏教版小学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要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在《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形成智慧课堂的知识生成和融合。

1.课前精心进行预设准备。在传授教学内容之前, 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课前准备, 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可以采用摘抄或拍照的方式, 在经过精心的准备之后, 教师进行课堂提问:同学们, 在生活中找到百分数了吗?

学生A:“我在餐巾纸包装上找到了百分数, 100%纯木浆。”

学生B:“牛奶盒的包装上也有百分数, 100%纯牛奶。”

……

师:“可见, 生活中随处可见百分数, 那么这个百分数的优势及用处在哪里?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又在哪里?”

2.引领学生进入课堂自主思考和分析。

师:“同学们, 请分析百分数的意义, 并运用自己的思维分析方法对自己寻找到的生活百分数进行表达。”

学生A:“100%纯木浆, 意味着餐巾纸里面的木浆与餐巾纸同样多, 即餐巾纸里全是木浆, 不含杂其他物质成分。”

学生B:“牛奶100%, 意味着牛奶的营养度较高, 无添加成分。”

学生C:“85%山羊绒, 意味着山羊绒占整件毛衣的85%。”

3.多方位比较, 引领学生进入深度思维。在进行百分数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比较, 探讨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交流, 在不断深入探索的过程中寻找到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不同点。接着, 进行师生对话和交流, 形成知识的智慧生成。

师:“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生:“读写方式不同, 表达的意义也不同。百分数仅用于表示分率, 而分数则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由于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 易于比较, 而分数则需要通分……”

(二)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的教学案例分析

1.顺应学生的思维, 引导数学学习方法。

师:“同学们对于画圆都有一定的体会, 那么为什么有的同学画出的圆非常漂亮, 有的同学画的则不理想, 请思考一下, 这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呢?”

随后, 学生进入讨论和交流, 并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画圆的方法。

2.教师适时点拨。在《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得出“在一个圆里每一条直径都一样长”的结论, 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得出这个结论的方法, 并引领学生动手实践, 在学生进行测量、折纸和画圆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 对于学生思维不够完善的地方进行指导, 例如:

学生A说:“我是采用尺子测量的方法, 先测量出圆的半径, 测出该圆的半径是3cm, 继而又测量了圆的直径, 得出一样的结论。”

教师可以对这个学生的说法进行完善, 并加以点拨:“这位同学通过尺子测量的方法得出一样长的结论, 那么同学们还可以想出什么其他的新结论?”

学生B:“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即在一个圆里, 半径的长度是一样的。”

学生C:“我是用折的方法, 把圆折成相对的两个半圆, 两边对称。”

师 (不急于下结论, 进行引导) :“这样还不能即刻说明圆内所有半径和直径都相等, 哪位同学还可以补充?”

总之,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 精心预设, 适时点拨, 置疑启发, 最终引领学生数学知识的智慧生成和融合, 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姜丽.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数与代数领域[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让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完美融合 第8篇

一、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习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越感兴趣,自然接收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融于教案,以多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节课时,利用秋天大雁南飞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初步感知大雁从“一”字形变成“人”字形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角。然后,再让学生找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角,学生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纷纷回答:把扇子打开以后就形成一个角,时钟的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个角……教师适时导入新课。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具体形象的,这就产生了矛盾。于是在抽象的教学面前许多学生感到无能为力,枯燥乏味,久之就会对数学失去兴趣。为了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演、交流,从而切实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数学情境生活化,体验数学之魅力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提供这样的思维环境,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需要大家一起来实践解决,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集体的共同研究,最终得出学习结论。因此,教学中尽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将生活经历转化为学习情景。

如在教学《小数加法》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出示某同学全家逛超市的情境,然后再出示一些学生喜欢的商品,标上单价(用小数表示),该同学选购其中两件商品,请同学们帮着算一算,要花多少钱。然后再请同学们自己选购两件喜欢的商品, 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学生对元与元相加,角与角相加,分与分相加已经理解,在此体验中再得出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此情景中的多种要素都是学生曾经体验、经历过的,学生看到此题,会产生一种亲切感,熟悉感, 易于激起学生共鸣,产生积极的认知心理。

三、合理改组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标准中对教材编写意图说明的同时,真正消化理解教材,既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综合化的拓展渗透,这样, 必将能从有限的教材中再生无限,于滞后的教材中开掘解惑, 在片面的教材中构架完整,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生成学习技能。比如一位老师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时,出示这样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

问题:(1)哪一个字出现最多?

(2)“春”字共有几个?

(3)“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

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中枯燥的数字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连诗歌中也蕴含着数学。

四、数学练习生活化,尝试数学之应用

学习固然是一种智力活动,但人的学习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生活、一种情感体验。如果把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那么学生将从中获得无穷乐趣,同时也理解和发展了数学。有目的地让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扎实地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使学生感知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例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让学生动手测量并记录家中常见的长、正方体物品的长、宽、高,算算体积或容积,进一步熟悉生活中的物品;学习了《比例尺》后,在班上展开设计校园,设计自己的卧室、书房等比赛,并评选“小小设计师”,展出优秀设计图,教师除了要从现实中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让他们亲自感受数学外,还应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去看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学以致用,发挥数学知识应有的价值。

总之,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师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才能实现生活与数学完美融合,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摘要:数学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感受着数学的魅力所在,学生学起来自然就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

游戏与数学课堂的融合 第9篇

当前, 我国教育管理正从人治向法治转变, 从注重外部推动向发挥主体作用转变, 从单纯追求效率向促进公平效益转变, 从统一管理到多元化评价转变, 教育管理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 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家长。

1 重课程, 构建特色体系

在教育过程中, 坚持育人为本, 实践取向, 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 不断加强以“应用”和“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目标, 课程功能和课程结构体系的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 数学课与专业课教学要做到相互整合,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进行课程改革, 合理安排课程体系, 注意课程内容上的协调和衔接, 统筹好课程、师资与资源之间的关系;2、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数学教学目标, 并且选择合适的数学教学内容, 针对各专业需求对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合理地、灵活地安排教学方法, 以满足各专业对数学的需要;3、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 共同探索开发校本教材, 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做到数学和专业课课程间的灵活整合。 (1)

2 明目标, 确定高效方法

凸显本质的课堂教学, 虽然要认真选择合理高效的方法, 但并不过于关注方法的本身, 而是总能透过方法, 把关注点放在真正的教学目标上。正如于漪老师说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看课上得如何漂亮, 如何热闹, 如何掌声雷动, 而是要衡量学生学到了什么, 知识有无增长, 能力有无锻炼, 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 思想情操有无泛起涟漪, 乃至掀起波涛, 受到文本佳作‘感情的传染’”。 (2) 因此, 课堂教学要返璞归真, 追求本真, 这样才能保证有效, 追求高效, 避免负效。

优化数学教学方法, 改变单一教授数学的内容, 以专业课知识背景改进数学课教学, 通过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促进专业课教学, 同时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解数学知识, 使数学的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技术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数学课教学与专业课相结合的目的, 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与专业知识, 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

3 抓过程, 彰显自然感觉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但大家也熟悉“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凸显本质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简洁明了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教学内容过于精雕细琢与精心装饰, 会造成教学过程繁琐,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应该在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做到明确具体, 针对性强, 使教学过程简洁顺畅, 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数学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教学过程, 要求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数学新课程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全面或有侧重地体现在学习之中, 让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更真实更自然地接受知识, 掌握知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做到以下三点:1、优化数学学习的巩固和检查功能, 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 目的是强化记忆和获得反馈信息, 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2、优化数学学习的深化和提高功能, 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 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 重在创设情景和训练思维;3、优化数学学习的体验和发展功能, 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方面, 目的在于更好地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工具。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交流互动的活动, 要让师生做到心无旁骛, 全身心投入或者沉浸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感觉要自然, 这种自然的感觉使人精神轻松, 身心愉悦, 这样既能更好地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 也有助于师生水平的更好发挥, 所以让人感觉自然的教学往往是高效的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动更朴素些、更自然些、更真实些, 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掌握知识。

4 重反思, 提高课堂效益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反思, 调整教法, 增强教学的适应性。任何优秀教师都不是天生的, 他们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 逐步成长起来的。作为现代教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 经常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 通过自我反思, 及时了解教学效果, 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手段, 这是提高课堂效益的现实途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 使形、光、声、色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系统, 强化学生的无意注意,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 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充满活力, 使课堂活动节奏加快, 为教学各个环节赢得时间, 提高课堂效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反思“学生在课堂中是否拥有三个自由———自由支配学习的时间, 自由思维的机会和自由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数学课程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专业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专业学习要求,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只有加强课堂教学反思, 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体现, 创新思维和能力得以提高, 全面落实数学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课堂教学。 (6)

5 强能力, 促进个性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教育过程中坚持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 全面发展。

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 学生听”为主要形式, 辅之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 而忽视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 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 教学方法和策略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 因材施教。

6 结语

中职数学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课堂教学策略的改革要从表面形式的改革回归到本质的改革, 让教师教得更好, 学生学得更好, 让师生的生活和心情因为课堂教学而更加愉悦和充实, 让教学策略的研究真正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本质, 让课堂教学走到自然本真的发展道路上来, 抓住根本, 轻装高效地前进。 (5)

参考文献

[1]卜玉辉.中职学校工科专业数学校本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学, 2014 (1) .

[2]于漪.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课程.2009 (6) .

[3]周丽霞.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苏州大学.2010 (10) .

[4]孙宽宁.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游离与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4 (10) .

[5]余晓霞.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析[J].教育界.2013 (8)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数学游戏 第10篇

关键词:数学游戏,初中数学,作用,实施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作用

1. 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以折纸游戏为例, 一张小小的方块纸经过三番五次的折叠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在折纸的过程中, 对称、全等、四边形等几何知识体现地淋漓尽致. 有人估算过, 一张反复折叠三十次的白纸, 其最终高度是世界最高峰———珠峰的十倍. 把这些趣味小知识告诉学生后, 学生从内心中生出一种对数学叹为观止的奇妙感.

2.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数学游戏作为开发脑力、提升智力的主要手段, 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数学精神, 拓展创造性思维空间. 像是数字游戏能够提升人小脑的敏感度, 培养人的抽象逻辑能力; 计算机游戏能够拓展人的几何思维空间, 培养人的想象能力. 有些游戏看似平淡无奇, 但要是换个角度, 换个层次进行思考的话, 有可能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奇感, 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数学游戏大大锻炼了人的理性思维, 提升了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

数学游戏趣味性极强, 非常容易引人入胜, 满足人的好奇感, 激发人的挑战性. 钟爱数学游戏的人格外重视这一奇特的心理享受过程, 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达到了更高层次的身心体验. 就好比是面纱笼罩下的玩具, 人们热情饱满地希望能揭开外面的面纱, 一睹玩具的芳容. 因此, 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 参加者必定是充满激情与热情的. 兴趣不是天生的, 是靠后天的培养形成的. 兴趣产生于感情. 缺乏现实环境的情感培养, 人们是难以对一个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的. 而数学游戏则是沟通感情的最佳桥梁, 尤其在初中书序学习中, 数学游戏是对生活的再加工、再创作, 对调动人的积极性,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二、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 在每一章节的开始引入数学游戏

在学习平面图形这一节课时, 我们可以在正式进入教学内容之前引入七巧板游戏, 七巧板游戏体现了面积的分割和平面图形的组合原理, 在正式学习平面图形之前引入七巧板游戏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为后期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 在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中引入数学游戏

数学学习贵在掌握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只有掌握像讨论、化归、反思等学习方法后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以化归思想的培养为例, 我们可以给学生将一些趣味笑话, 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化归思想. 我曾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了如下一个趣味笑话———二战时, 兵员不够, 不得已要将数学家送上战场, 数学家战斗力不强, 就划去了救护队. 刚到救护队, 刚学了对死尸的处理, 就有一批死伤者送来了, 长官问数学家, 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数学家说知道. 长官就问, 死者该怎么处理? 答, 整理好遗体, 遗物, 送去埋葬. 长官说, 好, 正确, 那伤者又该怎么处理? 数学家很自信的回答, 如果我不管他, 他就会死. 长官疑惑, 是呀. 数学家接着说, 然后他就变成我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 并很快了解了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3. 在定理概念的运用中引入数学游戏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所以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要多途径的激发初中生的兴趣以及爱好. 教师应该把数学知识的运用和实践相结合, 让初中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梯形面积计算这堂课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剪纸的方式, 剪出两个大小面积一样的梯形, 然后借助这两个梯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从而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法则为高. 这样剪纸小游戏的应用, 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了梯形面积的概念记忆. 在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法则为 ( 上底 + 下底) ×高 /2之后, 教师进一步提出发问, 让学生开动脑筋, 再把梯形折叠成两个三角形, 借助三角形面积的算法, 又得出梯形面积的另一个算法, 即 ( 上底 + 下底) * 高/2. 这样才能使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其中, 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体验成功的感觉.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变得更加的活跃, 从而使课堂提问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吴义红.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探索[J].科技咨讯报, 2007 (4) .

[2]孙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探索[J].现代阅读, 2012 (4) .

游戏与数学课堂的融合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性;课堂;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378-01

小学数学的实践性案例与理论相互融合,才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做到有效的巩固与提升,让孩子们深刻的认识到其中的道理.从而知道探究过程,通过实践性的研究去进行理论的验证和推理,从而将两者的结果进行互相对比,从而达到明白其道理的过程。

一、实践案例的课堂有效展示,再现课堂数学基本原理

1、分数的加法或乘法的直观演示与验证

课堂教学中数学的基本道理,需要在理论上进行验证,需要从抽象道理上进行有效分析和思考,但是有的时候更需要直观的演示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例如在计算分数加法的过程中,对于不完整的分数能够凑成整数的部分,当无法直观的看出的时候,可以通过演示的方法理解算理。

例如分数的加法,3个三分之二相加,我们可以运用饮料瓶的容量直观演示的方法进行相加,首先可以直观展示三个完全一样的饮料瓶,每一个饮料瓶装满等量的水(三分之二瓶水)我们可以用数格子的方式,一直数出最后的结果,最终进行有效的验证;或者可以通过相互倒水的方式,先装满第一瓶水,在装满第二瓶水,形成最后的2瓶,然后通过分数加法或者乘法的形式进行列式计算验证结论,这样就可以直观的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概率学习的直观演示和思考分析

当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数学原理的基本推理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实践验证的方式进行思考学习。例如像最基本的袋中摸球的实验,第一种方式,黑球和白球一样多,各5个,进行10次的随机摸取,计算出最后的概率和结果,或者通过黑球多一些后者白球多一些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抽取,通过理论的方式进行计算,然后实际通过抽取小球的方式进行思考分析,通过实践进行有效的验证,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二、实例实地测量的有效验证和思考分析

我们学习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在课堂之上就是通过公式的方式进行计算和验证,C=2πr,圆的面积S=πr2,我们通过任何一个圆,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以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在计算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生活实践的方式去有效的进行验证思考。

1、对于圆的周长的直线式验证

对于圆的周长的直线式验证,就是将圆的周长首先用公式计算出来,按照公式C=2πr,圆的周长本身就不是一个确数,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情况来取舍π≈3.1415中的几位数,进行圆的周长的公式约算,然后可以准备好具有这个半径的圆,通过拉线环绕的方式进行有效的验证,最后将拉线拉成直线段,进行精确的测量,两者的结论进行有效的对比,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行有效的分析。

2、对于圓的面积的分割式验证

对于圆的面积的计算,我们可以采取公式验证和实践验证的方式,我们在理论计算出面积后,可以让学生去进行二次的验证,例如通过将圆的面积进行无限分割的方式,像扇形的面积,完全可以通过填充圆的面积方式进行无限接近的验证,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与实践相互结合在一起。

三、统计学中的互动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的实践

小学数学中的统计问题,就是有总数的统计,有平均数的计算,也有相互比较的数值的计算,让学生进行数值的计算和比较,才能做到学生的自我实践和思考分析,在实际的问题中,可以利用学生的互动问题进行统计,最简单最基本的统计就是数量的相互增减。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小组里有数目不同的学生,然后让学生通过跑动增减的方式来改变数量的变化,这样就可以提升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并且能够锻炼孩子的身体。

在整个过程之中我们必须让学生进行自我的探索,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进行提升,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运用,从而渗透这种思想理念,将知识与能力进行双向的提升,达到实际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要有效的渗透这种教学理念,达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集思广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断优化学习效果,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获得整体的提升。师要引导学生打牢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进行自我的探索和感悟,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水平,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此外,数学课堂知识的练习运用,不是单一知识点的练习,而是知识的综合化运用和练习,在最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牢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数学的课堂是一个抽象的课堂,是一个理论加实践的课堂,虽然我们是直接利用的二次理论,但是需要我们知道其推导的过程,并且需要我们知道最后结果的验证过程,将理论的验证和结果的验证结合在一起,并且达到互相对比的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师要有效的引导和思考分析,将数学转化为学生自我思考的对象,通过自我思考的创新设计去有效的感知其中的内涵,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双向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 涛 刘晓红 《数学创新教育》哈工大出版社 2010-06

[2] 关文信 《数学创新性教学指导》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1-01

[3] 于 琛 林群 《数学继承改革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游戏与数学课堂的融合 第12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兴趣,情景设置,游戏教学

一、前言

想要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只靠教师单纯的授课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进入小学还难以适应当前的学习模式,完全从“玩”过度到“学”并不是那么的容易,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创新,以全新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从而使课堂效率和教学成果都能够有显著的提高。

二、数学游戏融入小学课堂的理论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首先要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想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开展游戏教学,就必须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其中,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不成熟,存在好奇心强、模仿性强且难以长时间精力集中等特点。将这些特点放到数学教学中,就会出现学生容易被非学习因素转移注意力,同时难以将精力集中在课堂上,而游戏教学恰恰能够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导向、学习导向的双重要求。其次,从杜威理论来看,在他提出的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的理论中,游戏、竞赛、实际操作等方式是最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注意力的方式。以游戏教学的方式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主要精力,将课堂变成在游戏中学习,构建一种更为轻松、和谐的氛围,才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三、数学游戏在小学课堂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1. 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的建立。

有效的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将原本单一的教学形式和较为沉闷的气氛变得轻松、和谐。改变学生对于数学的固定印象,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增加其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时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同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时,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教师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卡片,让学生找出卡片上能够表示出长方形周长的公式,并回答原因。通过这种游戏的形式将原本枯燥的定义或概念的学习变得简单有趣。

2. 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学难点或重点问题。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较为简单的概念性或基础性内容为主,但是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那么的简单,对于大纲要求的教学重点问题往往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游戏教学有利于对这些重点内容的教学。例如在学习分数时,直接的进行概念解析,学生很难理解更不用说是正确的应用了,但是在学习中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能够真正从操作中检验真理。教师将准备好的圆形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班级的学生或小组内的学生数量进行分发。让学生对于分数的分母或分子都有更明确的理解。

3. 积极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兴趣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句话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同样适用,游戏教学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开展良性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充分理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全新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情景中掌握知识并提高对自身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数学游戏融入小学课堂的实际应用

1. 多样化练习,加深记忆。

让游戏教学的方式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中,当然这里的每一个过程并不是说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利用到游戏教学的方式。而是选择合适的内容,以游戏教学的方式更容易理解且更容易掌握。例如在口算练习中,改变传统的单一化练习方式,以接力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掌握。

课堂设计:由教师作为列车司机,以朗朗上口的词汇穿插接龙,设置车厢人数分别为3人、4人、5人、7人。具体操作如下:

教师:呜呜呜,火车到站了。大家快来数一数,1号车厢上车9人,现在多少人?

学生1:12人,2号车厢上车6人,现在多少人?

学生2:10人,2号车厢下车2人,还剩多少人?

学生3:8人,4号车厢上车3人,现在多少人?

……

以这样的接力形式的口算训练,让学生在游戏中口脑并用。在这个游戏中,可以无限的循环下去,既能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游戏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运算能力的目标。

游戏教学还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出发中,可以从学生最为熟悉的东西入手,如灰太狼去抓羊,游戏规则如下:红太郎要吃羊,羊村的羊必须团结起来,合力对付灰太狼。有7名学生扮演羊,其余学生询问:“灰太狼现在几点钟?”再由教师回答:“3点钟”。然后3人抱团,剩下的学生则淘汰。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同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什么事余数,余数又是怎么来的。有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2. 数学接力,提高注意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就是应用题,那么如何以游戏教学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以其中一道例题来做简要的说明。小明的妈妈有一家水果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其中“葡萄有10个,香蕉比葡萄多5个,香蕉有多少个?”请4名同学参加问题接力,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每名学生只需回答一道题目。

问题:“香蕉比葡萄多5个”谁和谁比?

回答:香蕉和葡萄比。

问题:还能知道谁的数量比较多呢?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回答:香蕉。香蕉、葡萄同样10个,以及比葡萄多的5个。

问题:怎么求香蕉的数量?

回答:结合葡萄的数量加法运算。

问题:计算公式是什么。

回答:10+5=15(个),答:香蕉有15个。

以这样的接力赛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同时又讲究团队合作,一旦有学生回答错误,也难以获得正确的答案。因此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实现学生能力提高的目标。

3. 师生互动,全员参与。

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行数学游戏设计环节时可以开展“找朋友”的游戏,学生每4人一组用扑克牌计算,全员参与,形成较好的学习效果。其中事先按照班级的学生设置10以内的数字供每个学生佩戴。数字为0~10之间的任意数字,随机发放到学生的手中。随后让学生自由分组对面站成两排,结果为“10”的两名学生是好朋友。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选择任意一种计算方式,只要结果为“8”即可。依次类推。将“10”以内的四则运算法在游戏中让学生牢牢掌握,这是整个教学过程进入全员参与的过程,以此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进行。

4. 情景模拟,提高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堂课开始10分钟学生还在回味课前的玩笑或零食,结束前10分钟学生已经进入憧憬下课或放学后该干什么了。这就导致整个课堂只剩下25分钟有效时间,就在这25分钟之内还有学生开小差。因此为了给学生一个刺激,引导他们转移兴奋点,让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来,实现高效课堂的建立。例如,在能被“2”整除的数的相关内容的学习时,教师随机写出“391”,提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并要求学生进行验证。经过几番提问之后,再由任意一名学生提问,任意一名学生回答。迅速判断该数字能否被“2”整除。在学生适应这种形式之后,可以有学生向教师提问。最终发现,无论学生提出的数有多大、多复杂,教师都能够准确的得出正确的答案。接着引出如何正确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让整堂课既能够将教学内容完整的讲授出去,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结语

在进行数学游戏设计的过程中要以增加师生互动、全员参与为原则,由教师担任起课堂中游戏教学环节的设计者和总体把握者,充分考虑到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这一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游戏教学环节,让小雪数学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自由,让学生愿意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班级凝聚力,又有助于增加班级和谐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游戏中看到自己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曹洪辉,汪东兴.寓教于趣寓学于乐——数学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小学教育,2010,(9).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林江蓉.低年级数学游戏的作用浅探[J].华章(教学探索),2012,(6).

[4]赵春梅.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的设计与课堂实践探索[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5]杨菊青.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贵州教育,2011,(6).

上一篇:制造业项目管理下一篇:长短结合水泥搅拌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