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及病理特征论文

2024-06-22

临床及病理特征论文(精选10篇)

临床及病理特征论文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5年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8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年龄34~84 (49.65±0.43) 岁。

1.2 方法

回顾分析男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 从肿瘤免疫表型特征方面进行分类, 主要包括雌激素受体 (ER) 、孕激素 (PR) 、人类表皮因子受体2 (Her-2) , 并根据肿瘤免疫表型特征表达情况将乳腺癌疾病患者分为4种分子亚型, 即为Luminal A型 (表示ER或者PR的阳性, 而Her-2为阴性) 、Luminal B型 (表示ER或者PR阳性, 而Her-2为阳性) 、Her-2型 (表示ER或者PR阴性, 而Her-2为阳性) 及Basal-like型。

1.3 观察指标

将男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免疫表特征进行观察, 并观察男性乳腺癌患者病理学分级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率。

肿瘤诊断分级标准:1分:有明显的腺管, 细胞核大小与形状一致, 1/10HPF。2分:有中度分化腺管, 细胞核中度不规则, 3/10HPF。3分:细胞呈实性片块, 细胞核呈明显多形性, >3/10HPF。

将以上肿瘤诊断分级标准分数进行相加可得, 病理学分级可分为I级、Ⅱ级及Ⅲ级, 3~5分为I级 (分化好) , 6~7分为Ⅱ级 (中等分化) , 8~9分为Ⅲ级 (分化较差) 。

1.4 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交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最后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及处理, 男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免疫表特征、病理学分级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用“%”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 当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 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男性乳腺癌患者肿瘤免疫表特征

在本次18例男性乳腺癌患者中, ER+患者及PR+患者所占比例较多, 分别占83.33%、77.78%, P53+患者占27.78%, Ki-67>14%患者所占比例为72.22%。见表1。

2.2 男性乳腺癌患者病理学分级对比

男性乳腺癌患者Ⅱ级及Ⅲ级发生率均较I级发生率高 (P<0.05) 。见表2。

2.3 男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

男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72.22% (13/18) , 由此可知, 男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3 讨论

男性乳腺癌是临床上发病率较低的疾病, 约占乳腺癌的1%, 但近年来有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男性乳腺癌与女性乳腺癌有较多共同点, 但其也存在差异性。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是男性乳腺癌的45倍, 且男性发病率年龄偏晚[3]。

由于传统认识上的误区及不足, 易导致男性乳腺出现肿块常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来就诊的患者肿块已经很大, 确诊时患者已是肿瘤晚期。因此, 临床上应加强对男性乳腺癌的警惕意识, 对于乳晕区无痛性肿块的男性患者应进行B超、穿刺细胞学等辅助性检查, 并及早进行病理学检查, 实现男性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4]。男性乳腺癌与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最为多见, 但两组患者不同之处在于, 男性乳腺癌组织缺乏小叶组织, 小叶癌较为罕见, 且男性乳腺导管与乳头之间的距离较短, 易侵袭大导管, 通常会累及乳头。男性乳腺癌ER、PR阳性率较女性乳腺癌明显增高, 主要是由于男性雌激素水平较低, 使雌激素能够与受体充分结合;而男性乳腺癌阳性率 (HER-2+) 明显低于女性乳腺癌。P53为一种抑癌基因, 常会引起癌变, 其在男性及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5]。经过多项研究证实, 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在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研究其临床分子分型对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男性乳腺癌患者腺体较少, 浸润性转移发生率较高, 患者的预后较差, 临床上可将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作为其重要的预后指标[6]。

在本次临床研究中, 通过对18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后可知, 男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占72.22%;男性乳腺癌患者的ER+及PR+所占比例较多, 分别占83.33%、77.78%, P53+所占比例为27.78%, Ki-67>14%的患者所占比例为72.22%;且男性乳腺癌患者Ⅱ级及Ⅲ级发生率均较I级发生率较高 (P<0.05) 。由此可知, 男性乳腺癌患者多见Ⅱ级及Ⅲ级的组织学分级, 生存率较低。因此, 临床上应提高对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重视程度, 及时发现、及早治疗, 从而有效提高男性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

总之, 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 多见ER+、PR+, 且Ⅱ级及Ⅲ级发生率均较I级发生率高, 患者的预后差, 临床上应给予重视, 做到及早预防、及早治疗。

参考文献

[1]王颖芳, 李智贤, 曾健, 等.三阴性乳腺癌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 27 (1) :87-90.

[2]刘红艳, 宋丰举, 雷蕾, 等.1267例乳腺癌临床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 2011, 38 (11) :656-659.

[3]温绍艳, 韩芸蔚, 马祥敏, 等.三阴性乳腺癌的钼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J].中华肿瘤杂志, 2012, 34 (4) :291-295.

[4]杨振华, 戴宏季, 闫烨, 等.筛查与非筛查乳腺癌病理特征的比较[J].肿瘤, 2012, 32 (1) :56-59.

[5]杨庆友.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5, 15 (73) :61, 65.

老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第2篇

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60岁77例(老年组),<60岁12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

结果:老年组男性占67.10%,高于对照组52.46%(P<0.05);平均病程(9.93±4.69)月,长于对照组(4.37±2.79)月(P<0.05);上腹部饱胀、消化道出血多于对照组,而上腹部疼痛少于对照组(均P<0.05);贲门胃底癌高于对照组,BormannⅣ型少于对照组(均P<0.05);老年组管状腺癌高于对照组,而低分化腺癌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临床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累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老年胃癌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将有助于对老年胃癌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胃癌临床病理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49-01

据报道我国胃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其发病率从40岁以后明显升高,65~80岁之间达到高峰[1]。为探讨老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本文总结我院10年间的198例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8例病人中,≥60岁作为老年组,男52例,女26例,平均年龄(65.00±4.69)岁;<60岁作为对照组,男64例,女58例,平均年龄(52.35±7.80)岁。全部病人完成根治性手术,并根据术后病理确定临床病理分期。

1.2方法。比较两组的性别分布、病程、肿瘤发生部位、Bormann分型、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生存率情况。

1.3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相对数比较用X2检验,构成比的比较用双向无序的行×列表的X2检验,理论频数<5时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2结果

2.1性别分布。老年组男51例(67.10%),女25(32.89%),男女比为2∶1;对照组男64例(52.46%),女58例(47.54%),男女比为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5)。

2.2病程。老年组平均病程(9.93±4.69)月,对照组平均(4.37±2.79)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1,P<0.05)。

2.3临床表现。老年组就诊时的主要表现依次为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食欲减退、黑便(呕血少见)、消瘦、贫血、上腹部肿块(多见于较消瘦的病人)。对照组最常见上腹部疼痛,其次是上腹部饱胀、食欲减退、消瘦等。两组相比老年组上腹部饱胀、消化道出血多于对照组,而上腹部疼痛少于对照组(均P<0.05)。

2.4肿块肿瘤发生的部位。两组最常见的都是胃窦(包括胃窦浸及胃体),其次为胃体和胃底。老年组贲门胃底癌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构成比虽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关系不太密切(C=0.22),即胃癌发生部位的总体分布和年龄分布关系不大。两组病人肿瘤发生部位两组构成比较:X2=10.95,P=0.01。关联系数C=0.22。

2.5肿瘤的Bormann分型。两组均以Ⅲ型常见,其次为Ⅱ型、Ⅰ型(P>0.05),但老年组Bormann Ⅳ型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Bormann分型两组构成比比较:X2=7.06,P=0.07。

2.6两组的细胞学类型。老年组最常见管状腺癌,其次为低分化和黏液细胞癌;对照组最常见低分化腺癌,其次为管状腺癌和黏液细胞癌。老年组管状腺癌高于对照组,而低分化腺癌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病理类型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国内老年人胃癌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分析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治信息,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将有利于提供老年胃癌的整体疗效。

临床及病理特征论文 第3篇

关键词:乳腺粘液腺癌,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乳腺粘液腺癌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 MBC) 也称胶样癌或粘液样癌,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浸润性癌, 占乳腺癌总数的1.3%~5%[1]。根据2012年WHO乳腺癌分类可将乳腺粘液腺癌分为单纯型粘液腺癌和混合型粘液腺癌两种亚型[2]。该肿瘤生长缓慢, 较少发生转移, 预后明显好于其他类型乳腺浸润性癌[3]。基于此, 本研究采集乳腺粘液腺癌15例, 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8月在我院手术取得标本的乳腺粘液腺癌患者共15例, 其中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10例, 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5例。全部为女性患者, 年龄范围为34~76 (平均57) 岁。症状出现时间6个月~10年, 中位时间为2年5个月;肿块直径2~6 (平均3) cm;癌灶部位, 左乳8例, 右乳7例, 外上象限8例, 外下象限2例, 内上象限3例, 内下象限2例;肿块边界分明、可活动者9例, 固定不动者3例, 与皮肤粘连者3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的体质、肿瘤的部位和大小以及淋巴结的评估情况等条件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其中7例行标准根治术、3例改良根治术、3例乳腺癌保乳术、1例乳房重建术和1例单纯乳腺切除术。复查15份病理切片标本, 单纯型10例, 混合型5例。病历纳入标准:新鲜组织和石蜡包块都经病理专家证实为乳腺粘液腺癌组织;术前未接受过放射治疗;术前都经乳腺彩超检查和钼靶检查。手术后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AJCC) 实施TNM分期[4], 其中Ⅰ期9例, Ⅱ期5例, Ⅲ期1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 主要包含年龄、肿瘤的位置及大小、月经状况、病理类型治疗情况等, 并通过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了解两组乳腺粘液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 借此评估患者的预后状况。

1.2 免疫组化方法和结果判读标准

15例乳腺粘液腺癌患者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 (ER) 、孕激素受体 (PR) 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 (C-er B-2) 的表达。组织标本经常规取材, 10%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切片机设定切片厚度为4μm, 具体操作步骤:石蜡切片脱蜡至水-抗原修复-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BSA封闭-加一抗-加二抗-DAB显色-苏木素复染-脱水封片-显微镜观察-图像采集分析。每张片子在显微镜下根据细胞的染色强度以及着色状态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ER、PR以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 C-er B-2以细胞膜或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标准, 无着色或表达量小于10%为阴性, 表达量大于10%为阳性[5]。抗体购于CST公司, 其余试剂购于北京索莱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定性资料以例数 (百分率)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两组间差异性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特征

2.1.1 大体观察两种类型粘液腺癌患者标本单纯型粘液腺癌边界清晰分明, 无包膜, 大多呈膨胀性生长。切面呈灰白色、半透明、胶冻状或有粘液感, 质地较软。混合型粘液腺癌切面呈灰黄或胶冻状, 包膜不明显, 有时伴出血坏死, 质地较坚实。

2.1.2 镜下观察两种类型粘液腺癌患者标本10例单纯型粘液腺癌组织呈腺管状、小团状、片状多少不等的粘液湖中。癌细胞大小较一致, 数量少, 核分裂罕见, 核小深染, 胞浆嗜酸性。肿瘤成分中80%以上的是粘液, 癌细胞产生的粘液位于细胞外, 被少量纤维组织形成纤维间隔。5例混合型粘液腺癌组织内可见浸润性导管癌及导管内癌。

2.2 两组类型粘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15例患者中,

全部为女性, 年龄≤50岁, 单纯型3例, 混合型1例, 年龄>50岁, 单纯型7例, 混合型4例;就诊时间≤2年, 单纯型4例, 混合型2例, 就诊时间>2年, 单纯型6例, 混合型3例;肿瘤直径分为≤2cm、2~4cm和≥4cm, 单纯型分别为6例、3例和1例, 混合型分别为2例、2例和1例;单纯型外上象限6例、外下象限1例、内上象限2例、内下象限1例, 混合型外上象限2例、外下象限1例、内上象限1例、内下象限1例;单纯型Ⅰ期5例、Ⅱ期4例、Ⅲ期1例, 混合型Ⅰ期4例、Ⅱ期1例、Ⅲ期0例。单纯型粘液腺癌与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在年龄、就诊时间、肿瘤直径、肿瘤位置和临床分期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

2.3 两种类型粘液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

所有患者均行腋窝下淋巴结清扫术, 总淋巴结转移率为33.3%, 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转移率为10.0% (1/10) , 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转移率为80.0% (4/5) , 两种类型之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P=0.007

2.4 两种类型粘液腺癌患者免疫组化 (ER、PR和C-er B-2) 检测

15例乳腺粘液腺癌患者均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 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 (ER) 、孕激素受体 (PR) 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 (C-er B-2) 阳性率分别为70.0%、80.0%和10.0%, 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的ER、PR、C-er B-2阳性率分别为80.0%、60.0%和40.0%。单纯型和混合型两组相比免疫组化染色ER、PR、C-er B-2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5 两种类型粘液腺癌患者5年生存情况

15例患者中有2例失访, 随访时间均在5年以上。单纯型及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存活最短分别4年3个月和5个月。10例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中2例发生失访, 8例中7例存活达5年以上, 5年生存率为87.5%, 5例混合型粘液腺癌仅1例存活达5年, 5年生存率为20.0%, 两型之间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注:P=0.015

3 讨论

乳腺粘液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癌组织中充满大量细胞外粘液是其突出特点。乳腺粘液腺癌一般分为单纯型粘液腺癌和混合型粘液腺癌两种病理类型, 前者主要含有较多的细胞外粘液基质, 小岛状的癌细胞团漂浮在细胞外粘液中, 后者伴有浸润性导管癌等成份[6]。该病的高发年龄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绝经后妇女, 只有不到1%的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发生于35岁不到的年轻女性中, 国外学者报道粘液腺癌发病年龄多为近70岁[7]。本研究中发病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7岁, 50岁以上患者占73.33 (11/15) 。

淋巴结内有无转移是影响乳腺粘液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8], 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 所有患者均行腋窝下淋巴结清扫术, 总淋巴结转移率为33.3%, 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转移率为10.0% (1/10) , 混合型粘液腺癌患者转移率为80.0% (4/5) , 两种类型之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单纯型粘液腺癌较混合型粘液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低, 预后好。可能是由于混合型粘液腺癌粘液含量少, 且包含了缺乏粘液的浸润性癌成分, 导致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单纯型, 预后相对较差。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大多数文献报道乳腺粘液腺癌预后良好, 但其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领域的学者对其的了解程度仍然较低[9], 目前尚无结构严谨的大型综述性文章概括证实各种研究的最终结果。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脂肪、乳腺腺体和纤维组织组成, 患癌部位多发生在乳腺周边外上象限, 肿物一般生长较缓慢, 质韧, 边界清楚, 活动度好, 肿物较大或发病时间长时可与皮肤粘连或与胸壁固定。两种类型乳腺粘液患者都可检测出ER、PR、C-er B-2不同程度中的表达。在临床实践工作中, 乳腺粘液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来自于癌细胞崩解的细胞外基质, 线粒体受损后, 腺癌的侵袭性降低, 生长缓慢;二是粘液癌的细胞外基质中含有一些起粘固作用的物质, 肿瘤细胞内可见细胞指状突起和桥粒连接, 致使癌细胞不易分离, 远处转移和扩散的可能性降低[10,11]。

另外, 患者术后做到及时有效的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其5年生存率将更高。有文献报道, 单纯型粘液腺癌患者5年存活率可达80%~100%[12], 本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13], 本研究中单纯型和混合型乳腺粘液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和20.0%,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单纯型预后明显好于混合型。

临床及病理特征论文 第4篇

[关键词] 胃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淋巴结转移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35-02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包括肿瘤组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与进展期胃癌相比,EGC行标准根治手术后的疗效较好。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影响EGC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根据淋巴结转移状态决定是否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现有的术前检查方法常难以准确判断EGC的淋巴结转移状态。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关系,为外科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2008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具完整临床资料的EGC患者共117例,均符合1962年日本内镜学会提出的EGC的定义,即癌肿的浸润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术前均行胃镜检查,术后行淋巴结剪取并行病理检查。其中男84例,女33例;年龄24~75(52.8±6.4)岁。行胃远端大部切除术94例,胃近端大部切除术10例,全胃切除术13例。行D1淋巴结清扫4例,D1+清扫18例;D2清扫95例。

1.2 研究指标

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灶数、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分型、病理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淋巴管肿瘤浸润10项指标。其中肿瘤的大小按最大直径计算,组织学类型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参照日本胃癌规约第12版,将肿瘤按大体类型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分析用χ2检验。

2 结果

本组117例EGC患者中18例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15.38%。EGC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见表1。EGC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管侵犯密切相关(P<0.05或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灶数、病理类型无关。

3 讨论

EGC是一个针对肿瘤原发灶的定义,而对淋巴结转移状态未作界定。但研究证明淋巴结清除范围的扩大带来了患者生存质量的降低[1]。随着对胃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提高和诊断技术的进步,对于部分EGC可以行缩小手术。所以如果能对EGC淋巴结转移状态进行正确判断,可以直接指导淋巴结术式的制定。

传统的标准根治性手术治疗EGC的疗效令人满意,5年生存率可超过90%。但EGC的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这就意味着大多数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术,加大了手术风险。另外,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以及消化吸收不良等问题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微创手术的出现也就成为临床的实际需要。近年来对早期胃癌有推举微创手术的趋势,一方面为胃切除范围的缩小,另一方面为淋巴结清除范围的缩小,并出现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激光治疗、开腹胃缩小手术等缩小术式。由于微创手术通常不行正规的淋巴结清扫,因此术前确定淋巴结转移状态尤为重要。但如何把握此类微创手术的指征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尚无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够在术前就明确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超声内镜(EUS)常用来诊断EGC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报道其总体准确率约为80%;但即使如此,也可能使近20%的患者出现误诊。由此可见,研究EGC的临床病理特征,探寻出EGC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Kim等[2]对748例EGC患者的研究发现,肿瘤直径≥2cm、分化不佳及黏膜下癌是淋巴结转移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Hyung等[3]报告低分化、黏膜下癌、肿瘤大小和静脉或淋巴管肿瘤浸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通过分析117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发现肿瘤直径、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管侵犯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肿瘤直径>2cm、凹陷型、低分化、黏膜下浸润、伴有脉管侵犯的早期胃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与文献报道一致[4]。

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日本白川一男等[5]对236例早期胃癌研究发现,直径2.1cm以上的肿瘤淋巴结转移机会增大。本组有淋巴结转移的18例中,10例肿瘤直径均大于2.0cm,与上述研究结论相符。胃壁黏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和毛细淋巴管,易被癌细胞侵犯。Ishigami等[6]的一组资料显示,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与淋巴侵犯程度密切相关,重度淋巴侵犯的黏膜下癌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本组伴淋巴脉管侵犯者5例,其中2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0.00%,明显高于未见淋巴脉管侵犯者。AdachiY等[7]文献综述表明: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3%,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1%~20%,本组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4.24%,明显高于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率。因此,我们认为,随着肿瘤增大,其浸润深度不断增加,淋巴脉管受侵犯时,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增加。由此可见,综合分析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脉管侵犯程度,对正确判断和预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Adachi Y,Shiraishi N,Kitano S,et al. Modem treatment of early gastric cancer:review of the Japanese experience[J]. Dig Surg,2002,19(5):333- 339.

[2] Kim DY,Joo JK,Ryu SY,et al. Factors related to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surgical strategy used to treat early gastric carcinoma[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4,l0(5):737-740.

[3] Hyung WJ,Cheong JH,Kim J,et al.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J]. J Surg Oncol,2004,85(4):l81-185.

[4] 李继坤,薛延庆,陈进.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预后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5):284-286.

[5] 白川一男,喜安佳人,前田智治. 淋巴结转移阳性早期胃癌的组织学特征[J]. 癌症临床,1996,42(4):447.

[6] Ishigami S,Natsugoe S,Hokita S,et al. Carcinomatous lymphatic invasion in early gastric cancer invading into submucosa[J]. Ann Surg Oncol,1999, 6(3):286-289.

[7] Adachi Y,Shiraishi N,Kitano S,et al. Modem treatment of early gastric cancer:review of the Japanese experience[J]. Dig Surg,2002,19(5):333- 339.

临床及病理特征论文 第5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我院及兄弟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手术切除乳腺大汗腺癌标本4例。所有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1.2 方法

所有标本蜡块重新切片, 厚4µm, 行HE染色、dPAS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 (SP法) 。所用抗体有GCDFP-15、AR、ER、PR、CerbB-2、EGFR、CK5/6、Ki-67。试剂均为即用型, 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4例均为女性, 年龄45~58岁, 平均51.5岁, 就诊时发现乳腺肿块1d~3个月, 不痛。检查发现2例肿块位于右乳腺外上象限, 1例肿块位于左乳腺外上象限, 1例肿块位于左乳腺外下象限, 肿块直径1.4~3.0cm, 质硬, 界欠清, 活动差, 与胸壁无粘连, 挤压乳头无溢液。4例双侧腋窝及锁骨上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检查身体其他部位皮肤, 均未发现肿块。4例B超提示低回声结节1.4~3.0cm, 边界欠光滑, 无包膜 (图1) 。初诊4例均考虑为乳腺癌, 术中快速冰冻后, 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随访1~7年, 其中1例随访1年后失去联系, 其余3例均健在。

2.2 病理检查

肿块直径约1.4~3.0cm, 切面灰白、质硬, 边界欠清楚, 无包膜。癌肿周围乳腺组织灰白、质韧, 腋窝脂肪组织内找及淋巴结12~31枚。镜下见癌组织呈复杂腺样结构或不规则团巢状, 浸润性生长, 癌细胞胞质丰富、红染, 均质状或颗粒状 (图2) , 其中1例癌细胞胞质内可见细小空泡 (图3) , 癌细胞核大、深染, 核型不规则, 部分癌细胞核内可见核仁。4例血管及淋巴管内均未见癌栓, 乳头及其下输乳导管均未见癌浸润, 乳腺周围皮肤及基底部均未见癌浸润。4例腋窝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

2.3 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4例均见GCDFP-15 (+) (图4) , AR (+) (图5) , ER、PR、CerbB-2、CK5/6 (-) , Ki-67约30%~50% (+) 。PAS特殊染色结果:4例经淀粉酶消化后, 均可见散在癌细胞胞质呈棕红色阳性染色反应 (图6) 。

3 讨论

乳腺大汗腺癌 (apocrine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是指超过90%的肿瘤细胞具有大汗腺细胞的细胞学及免疫组化特征的乳腺癌, 是一种少见肿瘤, 自1916年由Krompecher[4]报道首例以来, 本病的报道陆续增多[5,6,7], 但仍然是一种临床罕见肿瘤。

3.1 临床表现

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浸润性乳腺癌无多大差别, 多表现为无痛性肿物。超声图像、乳腺钼靶与其他类型浸润性乳腺癌也不易区分, 但有学者认为超声发现肿块内部见双线样管壁结构回声, 应高度怀疑大汗腺癌可能, 原因可能是乳腺管导阻塞所致[8]。本组4例患者或因偶然发现或体检发现乳腺无痛性肿块就诊, 乳腺彩超发现低回声结节, 边界欠光滑, 无包膜, 证实本瘤相较于其他浸润性乳腺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3.2 病理特征

乳腺大汗腺癌的组织结构与普通型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相同, 其特征性图像是细胞学形态。大汗腺癌通常由A、B、C三型细胞混合组成, 且常以一种为主。A型细胞具有丰富的颗粒状致密嗜酸性胞质, 细胞核或呈空泡状有明显核仁或深染。B型细胞也有丰富的胞质, 胞质内有清楚的空泡, 有时呈泡沫状, 类似于组织细胞和皮脂腺细胞。C型细胞胞质淡染, 呈细粉尘颗粒状, 如细磨砂玻璃。免疫组化显示GCDFP-15及AR呈强阳性, 部分高级别的导管内大汗腺癌HER2常阳性, 其中GCDFP-15是大汗腺上皮的特异性组织标记物, 在汗腺组织、乳腺良性疾病化生的大汗腺上皮细胞中高度表达, 在大汗腺癌中表达高达75%, 故在大汗腺癌的诊断上起重要作用, 有学者甚至把其列为大汗腺癌的诊断标准之一。国内邵牧民等[9]认为乳腺大汗腺癌的诊断须具备3项标准: (1) HE细胞形态成分90%以上符合AC型细胞; (2) GCDFP-15阳性且阳性细胞数占癌细胞总数50%以上; (3) AR阳性且阳性细胞数大于癌细胞总数20%。本组病例主要由A型细胞构成, 细胞大, 胞质丰富呈嗜酸性, 核大、深染, 核仁清楚;部分区域可见B型细胞, 红染胞质内可见细小空泡, 免疫组化见>50%以上的癌细胞GCDFP-15及AR呈强阳性, 符合文献提出的乳腺大汗腺癌诊断标准。

3.3 鉴别诊断

诊断乳腺大汗腺癌时须与分泌性癌、组织细胞样癌、富于脂质的癌、嗜酸细胞癌以及伴有大汗腺化生的其他乳腺肿瘤等胞质丰富细胞肿瘤鉴别。因此, 确诊乳腺大汗腺癌时, 除了根据光镜下的基本病理特征外, 还须做免疫组化染色, 必要时还可取得电镜或分子遗传学等证据, 并可根据肿瘤形态学表现、免疫组化表型、遗传学特点等特点, 鉴别其他胞质丰富细胞肿瘤。本例肿瘤光镜下为胞质丰富细胞肿瘤, 故应与之鉴别的有:: (1) 分泌性癌:癌细胞胞质呈透明空泡状, dPAS显示胞质内粘液丰富, 并伴有不显著核仁的低级别的核。 (2) 组织细胞样癌:癌细胞胞质嗜碱性或轻度嗜伊红、空泡状、边界不清, 核小、核仁小。 (3) 富于脂质的癌:癌细胞胞质透明至多空泡状、局灶性嗜伊红, dPAS阳性物少见, 脂肪染色阳性, GCDFP-15阳性不等或微弱。 (4) 嗜酸细胞癌:癌细胞GCDFP-15阴性。 (5) 乳腺非典型性大汗腺腺病:此病虽然核增大, 核仁也增大, 但相对来说, 核仁较小, 核膜较规则, 染色质细微, 体积通常介于2~4 mm, 只包括1个小叶单位, 且肌上皮较完整。

3.4 预后

以往研究认为, 识别大汗腺癌仅有学术价值, 并无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及病例的积累, 这个观点有待商榷。Japaze[3]采用十分严格的标准发现“纯”的大汗腺癌的预后明显好于非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 6年生存率分别为72%与52%, 高级别的大汗腺癌与高级别的普通型浸润癌6年生存率分别为83%和51%, 提示大汗腺癌具有较好的预后。本组4例患者除1例随访1年后失去联系外, 其余3例至今生存, 其中1例已无瘤生存7年, 虽因病例数少, 不能就此提出大汗腺癌具有良好的预后, 但值得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整理复习4例乳腺大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 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本组4例均为女性, 发病年龄45~58岁, 平均51.5岁。临床上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 质地坚硬。组织学特征为:癌组织呈复杂的腺样结构或不规则的实性团巢状结构, 癌细胞胞质丰富, 均质状或颗粒状, 嗜伊红, 核大, 核仁显著, 部分核呈空泡状。特殊染色和免疫表型:4例均为dPAS、GCDFP-15、AR (+) , ER、PR、CerbB-2、CK5/6、EGFR (-) 。结论 乳腺大汗腺癌罕见, 但预后较好, 诊断必须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关键词:乳腺肿瘤,大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预后

参考文献

[1]Yamazaki M, Nagata Y, Monji S, et al.Apocrine carcinoma of thebreast[J].J Uoeh, 2011, 33 (4) :293-301.

[2]李俊, 张忠涛, 屈翔, 等.乳腺大汗腺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0, 30 (9) :819-820.

[3]Japaze H, Emina J, Diaz C, et al.‘Pure'invasive apocrine carcinomaof the breast:a new clinicopathological entity?[J].Breast, 2005, 14 (1) :3-10.

[4]Mossier J A, Barton T K, Brinkhous A D, et a1.Apocrine differentia-tion in human mammary carcinoma[J].Cancer, 1980, 46 (11) :2463-2471.

[5]Celis JE, Cabezón T, Moreira JM, 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of apocrine carcinoma of the breast:validation of an apocrineprotein signature in a well-defined cohort[J].Mol Oncol, 2009, 3 (3) :220-237.

[6]Moritani S, Ichihara S, Hasegawa M, et al.Intracytoplasmic lipidaccumulation in apocrine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evaluated withadipophilin immunoreactivity:a possible link between apocrinecarcinoma and lipid-rich carcinoma[J].Am J Surg Pathol, 2011, 35 (6) :861-867.

[7]Vranic S, Tawfik O, Palazzo J, et al.EGFR and HER-2/neu expre-ssion in invasive apocrine carcinoma of the breast[J].Mod Pathol, 2010, 23 (5) :644-653.

[8]张艳华, 李洁冰, 王雷, 等.乳腺大汗腺癌超声表现1例[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5, 14 (11) :846.

临床及病理特征论文 第6篇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病理特征

胃肠道间质瘤又叫胃肠间质瘤, 是一种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组特殊肿瘤[1], 表现为消化道内存在特殊上皮样细胞或梭形细胞。目前, 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主要是采取手术切除。本篇通过对8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从2004年5月—2010年4月共收治胃肠道间质瘤80例, 其中, 男性42例, 女性38例;年龄22~80岁, 平均 (54.2+11.4) 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切片诊断、CD117免疫组织检测证实。

1.2 病理收集及免疫组化

收集有关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肿瘤细胞密集 (密度大于1 000个/mm2为高密度, 小于1 000个/mm2则为低密度[2]) 、薄壁扩张血管 (血管直径大于0.2mm) 、核分裂象数目 (50HPF计数) 。分别对CD34、CD117、S-100、Vimentin、SMA及Ki67等在肿瘤中表达。若细胞胞核或胞质呈棕黄色且观测背景清晰则为阳性[3]。

1.3 统计学分析

对80例患者通过电话、门诊复查、信件等进行随访。生存时间以月计 (从治疗开始到最后一次随访或病死) 。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 χ2检验。COX检验做单因素分析, Log rank检验做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病理特征

本组80例患者中, 腹部不适、腹痛36例, 呕血和/或黑便29例, 肠梗阻5例, 腹部肿块6例, 无明显症状于其他病情诊治时发现4例。其中胃部49例, 小肠部31例。肿瘤直径小于5cm 44例, 大于5cm 36例。核分裂象计数小于5/50HPF者32例 (占40.00%) , 处于5/50~10/50HPF之间者17例 (占21.25%) , 大于10/50HPF者31例 (占38.75%) 。

2.2 免疫组化

CD34阳性65例, 占81.25%;CD117阳性73例, 阳性率91.25%;S-100阳性7例, 占8.75%; Vimentin阳性80例, 100%;SMA 阳性10, 占12.50%; Ki67阳性71, 占88.75%, 其中Ki67标记指数大于5%的23例, 小于等于5%的57例;各免疫阳性表达与肿瘤位置无关 (P>0.05) 。其中S-100与SMA是肿瘤局灶表达。

2.3 患者预后与病理及临床资料的关系

2.3.1 单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的预后与胃肠道间质瘤的细胞类型、部位、大小及手术方式、核分裂象计数、Ki67标记指数有关联, 具体见表1。

2.3.2 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核分裂象数目、肿瘤是否坏死、周围组织是否侵犯。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肿瘤位置多处在胃、肠道间, 本组中胃部49例, 小肠部31例, 其具体起源尚不清楚, 临床症状与胃溃疡相似, 甚至部分还无明显症状存在, 本组中无明显症状于其他病情诊治时发现4例, 占5%。其临床特征不典型, 只能凭病理特征准确诊断。而通过本组研究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患者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部分及病理特征与患者预后的生存率存在联系,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其预后效果的关系进行分析、预测、判断, 对于指导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占林, 车超, 燕东阳, 等.胃肠道间质瘤12例临床病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31) :82-83, 99.

[2]沈晓东, 龚勋, 项建斌, 等.胃肠道间质瘤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9, 24 (4) :265-268.

临床及病理特征论文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 从我院2005年至2010年间所收治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当中随机选取60例, 包括A组28例浆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 B组32例黏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A组患者年龄19~69岁, 平均年龄 (41.7±16.2) 岁;B组患者年龄20~71岁, 平均年龄 (42.1±15.9) 岁。

1.2 方法

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卵巢恶性肿瘤分期标准来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病理分期, 对于其中没有进行全面分期手术的部分患者, 主要依据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手术记录 (描述) 来进行分期[2]。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并根据两组患者病理特点探讨影响预后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手术方式选取上, 可采取的手术方式包括剖腹手术方式和腹腔镜手术方式, 根据每一位患者不同情况来选择保守性手术或根治性手术, 保守性手术方式主要针对想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而根治性手术则无法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在肿瘤特点方面比较, A组浆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直径明显小于B组黏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A组单房率达71.43%, 明显高于B组的28.13%;A组伴微浸润9例 (32.13%) , 明显高于B组 (3例, 9.3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6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复发率与手术病理分期、伴微浸润有关,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当前国内外医学研究领域对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 主流观点认为它属于一种原发性肿瘤, 可能来源于阑尾, 主要病理类型为浆液性和黏液性, 也存在其他较小规模的分类如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等[3]。通过本次研究得出, 在肿瘤特点方面比较, A组浆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直径明显小于B组黏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A组单房率达71.43%, 明显高于B组的28.13%;A组伴微浸润9例 (32.13%) , 明显高于B组 (3例, 9.3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6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复发率与手术病理分期、伴微浸润有关,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B组相比, *P<0.05。

综上所述, 掌握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有助于提高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疗水平。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当中随机选取60例, 包括A组28例浆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 B组32例黏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 分别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并根据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A组肿瘤直径明显小于B组;两组在单房率、伴微浸润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复发率与手术病理分期、伴微浸润有关 (P<0.05) 。结论 掌握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提高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疗水平。

关键词:卵巢交界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参考文献

[1]梅立, 岳军, 谢兰.5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西部医学, 2012, 24 (5) :858-860.

[2]刘宗, 王淑华.3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外医疗, 2011, 30 (10) :41.

临床及病理特征论文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6例资料来源于我院胃肠外科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大肠癌患者, 主要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贫血、身体消瘦、排便次数增加、黏液脓血便、腹部疼痛、腹部包块等。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肠镜活检符合大肠癌诊断。116例患者都采用手术治疗, 其中采取单纯根治性手术的45例, 根治性手术加化疗的59例, 姑息性手术治疗的12例。手术治疗后随访5年, 统计生存率。

1.2 研究内容

研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理学类型及肿瘤大小等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方法

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 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软件用SPSS 16.0 for Windows。

2 结果

116例大肠癌患者采取定期门诊复诊、定期上门家访及电话或短信息等方法进行随访, 随访年限为5年。

2.1 性别及年龄分布

本组116例患者中男性病人76例, 女性病人40例, 男女患病的比例为1.9︰1;年龄分布在27~71岁之间, 平均 (40.25±16.93) 岁。

2.2 肿瘤发生部位

大肠癌好发部位以直肠最为多见, 有77例, 占全部病例的66.38%。其余依次为乙状结肠11例、盲肠10例、升结肠8例、横结肠6例以及降结肠4例。

2.3 肿瘤肉眼形态

溃疡型较为常见, 有64例 (55.17%) , 其次为隆起型25例、浸润型20例和胶样型7例。

2.4 肿瘤组织学类型

116例病患中以高分化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最多见, 分别有49例和33例, 其余为未分化癌12例、鳞状细胞癌10例、印戎细胞癌7例和腺鳞癌5例。

2.5 肿瘤分期

所有患者手术后均进行了病理活检分期, 其中A期 (肿瘤限于黏膜层) 9例、B1期 (肿瘤侵及肌层, 但未穿透, 无淋巴结转移) 39例、B2期 (肿瘤穿透肌层, 但无淋巴结转移) 30例、C1期 (肿瘤未穿透肌层, 但有淋巴结转移) 10例、C2期 (肿瘤穿透肌层, 并有淋巴结转移) 17例和D期 (有远隔脏器转移) 11例。

2.6 肿瘤大小

肿瘤病灶≤5cm的有69例, 5~10cm者29例, >10cm的18例。

2.7 肿瘤转移

本组116例大肠癌患者中有51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局部淋巴结转移。

2.8 预后及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经5年随访, 116例经手术治疗后的大肠癌患者, 在随访期间有37例死亡, 其5年生存率为68%。将37例死亡组和79例存活组的上述因素数据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结果显示肿瘤的分期、大小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等是影响大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 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结肠癌的发病率更是增长迅猛, 其中又以大城市的增幅更为显著[3]。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大肠癌的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 从40岁开始上升, 60~75岁达到峰值[4]。由于大肠癌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性, 且癌瘤生长速度缓慢, 在其出现症状、体征之前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因此一般早期不易引起注意[5]。

通过对本组资料的分析可知, 大肠癌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平均发病年龄为四十多岁;大肠癌肿瘤的好发部位以直肠最为常见, 其次为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以及降结肠;肿瘤的肉眼形态观察以溃疡型最多见, 其次为隆起型、浸润型和胶样型;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以高分化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最为多见, 而未分化癌、鳞状细胞癌、印戎细胞癌和腺鳞癌等类型较少;肿瘤的分期, 又以B1期 (肿瘤侵及肌层, 但未穿透, 无淋巴结转移) 和B2期 (肿瘤穿透肌层, 但无淋巴结转移) 居多;半数以上的肿瘤小于5cm, 这可能系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更加注重身体健康, 使得大多数大肠癌均能早期发现;另外116例大肠癌患者中有51例在术前或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局部淋巴结转移, 这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6]。

迄今大肠癌的唯一根治方法是癌肿的早期切除[7]。对有广泛癌转移者, 如病变肠段已不能切除, 则应进行捷径、造瘘等姑息手术治疗。因此, 癌瘤的分期、大小及浸润程度等与预后息息相关[8]。本组116例经手术治疗后的大肠癌患者, 在5年随访期间有37例死亡, 死亡率为32%。经过对37例死亡组和79例存活组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显示大肠癌患者肿瘤的分期、癌瘤的大小以及是否有局部淋巴结的转移等是影响大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次分析的116例患者均在发现后较快的接受了手术根治治疗, 5年生存率为68%, 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 表明对大肠癌应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对提高本病的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大肠癌起病较为隐匿, 早期仅有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或仅见粪便隐血实验阳性等, 易漏诊和误诊, 因此临床上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10]。大量临床实践表明, 及早进行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 是本病早期诊断的关键, 也是获得癌肿早期切除的根治机会[11]。

此外, 积极防治大肠癌的前期病变也非常重要[12]。对结肠腺瘤性息肉, 尤其是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病, 须尽早切除病灶。对病程长的溃疡性结肠炎应定期结肠镜随访。生活中应避免高脂肪饮食, 多进富含纤维的食物, 尽可能避免便秘并保持排便通畅, 这对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了116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方法研究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116例大肠癌患者中, 男性多于女性, 好发部位为直肠, 肿瘤形态以溃疡型多见, 病理组织学以腺癌最常见, 肿瘤分期以中期为主, 半数以上的肿瘤直径小于5cm, 5年生存率为68%, 肿瘤的分期、大小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等是影响大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肠癌早期手术根治后5年生存率较高, 影响其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肿瘤的分期、大小及局部淋巴结转移。

关键词:大肠癌,临床症状,病理学,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李玉林, 主编.病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92~1952陆再英, 钟南山, 主编.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35~337

[3] 白志强.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14 (7) :120~121

[4] 韦宗萍, 黄雪, 刘爱群, 等.6 9 7例大肠癌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点[J].内科, 2009;4 (6) :866~867

[5] 高星, 李海, 张鑫, 等.1 3 4例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34 (5) :492~494, 后插1页

[6] 刘瑾, 丁彦青, 邓永键, 等.大肠癌2 4 7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9;25 (12) :2024~2025

[7] 陈赞宇.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9 (32) :77~78

[8] 杨晓武, 张汝一, 甄运寰, 等.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液微转移与预后的关系[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2;37 (5) :520~522

[9] 廖伟, 吴君辉.青年与中老年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 2012;29 (3) :444~446

[10] 钱国胜, 任芳, 成春发, 等.大肠癌组织中生存素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生, 2012;50 (7) :21~22, 24

[11] 易慧智, 陈超, 屈建峰, 等.老年大肠癌721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33 (19) :4867~4868

临床及病理特征论文 第9篇

【摘 要】 目的:分析年轻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66例≤35岁经病理确诊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与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35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乳腺癌66例比较其差异。结果:年轻组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中老年组(P<0.05),病理分期III-IV期患者比例高于中老年组(P<0.05),PR阳性率低于中老年组(P<0.05),Her-2阳性率高于中老年组(P<0.05),选择保乳手术比例高于中老年组(P<0.05),两组在病程小于1个月比例、肿瘤直径大小、病理类型、ER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年轻乳腺癌就诊时病理分期晚、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且较中老年组,年轻组PR阳性率低、Her-2高表达。

【关键词】 年轻;乳腺癌;病理特征;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048-0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中老年妇女,但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1]。目前多将年龄≤35岁的乳腺癌称为年轻乳腺癌。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66例≤35岁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旨在为临床诊治年轻乳腺癌提供指导和依据。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乳腺癌患者923例,其中年龄≤35岁、行免疫组化检测、手术治疗的初诊初治的患者共66例,占总病例数7.15%,随机抽取同期收治66例35岁以上的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年轻组年龄为25~35岁,中位年龄为31岁,中老年组年龄为36~82岁,中位年龄为47岁。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轻组、中老年组的临床资料,分别从患者就诊的时间、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的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分期、免疫组化指标、保乳手术等几个方面分析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患者分期参照AJCC 2002乳腺癌病理分期标准[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程 年轻组、中老年组乳腺癌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分别为1d至7年和2d至4年,年轻组病程在一个月内的比例小于中老年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病理学特征 年轻组病理分期III-IV期比例高于中老年组(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中老年组(P<0.05),PR阳性表达率低于中老年组(P<0.05),Her-2阳性表达率高于中老年组(P<0.05),两组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大小、ER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保乳手术 年轻组选择保乳手术比例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乳腺癌的发病率有低龄化趋势。国内文献报道,年轻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的6.6%-13.7%[3],本组资料中乳腺癌小于35岁的患者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病人的7.15%,与国内年轻乳腺癌发病率基本一致。

研究提示年龄是乳腺癌复发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4],究其原因年轻乳腺癌误诊率高、发现晚、诊断晚,且较中老年乳腺癌相比,年轻乳腺癌具有较独特的生物学行为[5]。

年轻乳腺癌临床症状隐匿,易受月经周期的影响,且易于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混淆,使得年轻乳腺癌在就诊时间上较晚[6]。本组资料中,较中老年组,年轻乳腺癌的就诊时间小于1个月比例高于中老年组乳腺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与年轻女性逐渐重视乳房健康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关,但也可能是样本量小所致。

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病理类型、病理分期直接关系患者的预后,文献报道年轻乳腺癌患者就诊时较中老年患者肿瘤体积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分期晚[7-8]。本次研究中,年轻组肿瘤直径>5cm比例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可能是年轻女性逐渐重视乳房健康与乳房自检,也可能是样本量小;年轻乳腺癌患者就诊时Ⅲ-Ⅳ期(48%)的比例高于中老年患者(27%),腋窝淋巴结转移率(52%)高于中老年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多项报道结果一致。研究提示年轻女性乳房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丰富,容易出现淋巴及血道转移[9],在本组资料中,虽然两组肿瘤大小无差异,但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年轻组明显高于中老年组,这也是年轻组病理分期晚于中老年组的一个重要原因,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基因是乳腺癌的生物学标记物,也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及预后的重要指标,ER、PR阳性患者对内分泌治疗敏感,其阳性较其阴性预后较好,Her-2基因阳性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众多研究表明年轻患者ER、PR低表达比例较高,而Her-2 基因呈高表达[10],本研究中年轻组ER阳性率(59%)低于中老年组(71%),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有统计学差异的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样本数较少。PR阳性率年轻组(39%)低于中老年组(64%),Her-2阳性率年轻组(74%)高于中老年组(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乳腺癌属于全身性疾病,在病程早期可发生血道转移,手术大小并不对患者生存率起决定性作用[11]。随着肿瘤综合治疗的不断发展,保乳手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肯定。在本研究中,年轻组保乳率(20%)高于中老年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保乳手术可有效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美容效果,年轻患者保乳意愿更强烈。但保乳术也有一定的适应症,年龄是选择保乳术的参考因素。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保乳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12],小于35岁组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率为大于35岁组的2倍[13],NCCN2007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年龄小于35岁浸润癌是保乳术的相对禁忌症,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且相关生物学指标提示良好预后的年轻患者选择保乳术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年轻乳腺癌具有发现晚、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早诊断、合理规范的治疗是提高年轻乳腺癌生存率的有效措施。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年轻乳腺癌的病理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以期对乳腺癌的合理规范化系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Christinat A, Di Lascio S, Pagani O. Hormonal therapies in you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en, what and for how long?[J]. J Thorac Dis,2013,7(5):36-46.

[2]谷铣之,殷蔚伯,余子豪.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68.

[3]王聆宇,汪静.年轻女性乳腺癌 200 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8):8-11.

[4]Cancello G,Maisonneuve P,Rotmensz N,et al. Prognosis and adjuvant treatment effects in selected breast cancer subtypes of very young women ( < 35 years) with operable breast cancer[J]. Ann Oncol,2010,21( 10): 1974- 1981.

[5]Sidoni A, Cavaliere A, Bellezza G,et al. Breast cancer in young women: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biological specificity[J].Breast,2003, 12( 4): 247-250.

[6]吴惠晓. 保乳术后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的护理观察[J].海南医学, 2011, 22( 3): 148 ~ 149.

[7]呼群,张嘉玲,苏乌云,等.年轻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对照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 43(3):294-297.

[8]刘胜春 吴凯南.青年乳腺癌 282 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05,34(12):1789-1790.

[9]李梅芳,何建蓉,沈坤炜,等.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J].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0,4(5):172-173.

[10]张德才,张景华,汪萍,等.C-erbB2、PCNA、ER、PR在126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10):1874-1877.

[11] 韦忠恒,浦涧,韦建宝,等.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对策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 1): 80-81.

[12]Arvold ND,Taghian AG,Niemierko A,et al.Age,breast cancer subtype approximation,and local recurrence after breast-conserving therapy[J].J Clin Oncol,2011,29(29):3885-3891.

[13]Bauer K R, Brown M, Cress R D,etal.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estrogen receptor (ER)-negative, pro-gesterone receptor (PR)-negative, and

临床及病理特征论文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诊治, 经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重新确诊的16例乳腺小管癌患者。纳入标准:均为女性;年龄20~70岁;知情同意。本组患者年龄最小24岁, 最大68岁, 平均年龄 (45.98±4.12) 岁;临床症状:10例以乳房肿块就诊, 3例以乳腺胀痛或不适就诊, 3例无临床症状健康查体发现;发病位置:右侧10例, 左侧6例。入院诊断;乳腺癌3例, 乳腺腺病5例, 乳腺肿物待查8例。随访12例健在, 1例死于肾衰, 3例失访。

1.2 免疫组化:所有乳腺小管癌患者都在术中取得病理标本, 标本经4%甲醛/中性甲醛固定、梯度乙醇脱水、常规石蜡包埋、5 μm连续切片、HE染色后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所有抗体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按S-P法进行操作。

1.3 判断方法:ER、PR及P63阳性为肿瘤细胞核着色, C-erb B-2为胞膜着色, CK5/6为胞质着色, S-100为胞质及胞核着色, 采用切片内的正常组织作为对照。

2 结果

2.1 病理形态学状况。大体:肿瘤大小, 0.8 cm×0.7 cm×0.5 cm~2.6 cm×1.5 cm×1.5 cm。7例切面灰白, 无光泽, 质硬, 界限不清。9例切面灰红兼灰白, 质韧, 界限不清。镜下:显示分化良好的小管杂乱无章的排列, 小管呈卵圆形, 成角, 开放, 末端逐渐变细, 部分小管腔末端显示有裂缝。小管上皮细胞仅具有轻度异型性, 腺腔内可见顶浆分泌, 小管间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反应。并可见这种杂乱的小管向周围脂肪及正常乳腺组织内浸润生长。13例病例中可见低级别导管原位癌成分。16例病例均做术中冰冻病理, 其中5例诊断为小管癌, 3例诊断为小管癌伴低级别导管原位癌, 2例诊断为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伴局灶间质浸润, 3例诊断为考虑小管癌, 待石蜡及免疫组化明确。本次重新阅片及结合免疫组化, 5例诊断小管癌, 11例诊断小管癌伴有低级别导管原位癌。15病例均做乳腺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清扫, 病理未见淋巴结转移。1例未送检淋巴结。

2.2 免疫组化染色状况:经过观察, 在16例乳腺小管癌中, ER、PR均阳性, C-erb B-2均为阴性。P63、S100及CK5/6均阴性。提示小管周围肌上皮细胞缺失。

3 讨论

当前我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上升, 严重威胁到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在乳腺影像学筛查前, 小管癌在所有乳腺癌中的比例不到4%[2]。而在乳腺影像学筛查的人群中占有较高比例, 发病率上升至7.7%~27%[3,4]。乳腺癌治疗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病变发现的时间早晚和进展程度, 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5]。

乳腺小管癌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乳腺癌类型, 转移少见, 预后非常好。临床和大体上无法同乳腺浸润性癌区分。镜下显示癌性小管杂乱分布, 可见浸润脂肪组织和周围正常乳腺组织, 核呈低级别改变, 小管腔内通常可见顶浆分泌。大部分病例内可见导管原位癌成分。目前基本同意当小管癌特征性形态学占肿瘤组织的比例>90%时分类为“纯”小管癌, 小管癌占肿瘤成分的比例<90%时, 则有些人建议诊断为“混合型”小管癌[2]。

这种分化良好的乳腺癌给病理诊断, 尤其是冰冻病理诊断带来了困扰。实际工作中, 尤其要与硬化性腺病、微腺型腺病、小管型腺病及硬化性病变鉴别。 (1) 硬化性腺病:低倍镜下显示腺体及小管的增生以小叶为中心, 可伴有神经浸润和腺上皮的不同形式增生, 包括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免疫组化显示病变区受挤压腺体周围肌上皮细胞存在。 (2) 微腺型腺病:显示圆形腺体随意分布, 腔内可见嗜酸性分泌物, 腺上皮无顶浆分泌, 间质无结缔组织反应, 免疫组化显示腺体周围肌上皮细胞缺失, S-100呈特征性的强阳性表达。 (3) 小管型腺病:不规则腺体随意分布, 免疫组化即使腺体周围有肌上皮存在。 (4) 硬化性病变:包括放射性瘢痕和复杂性硬化性病变, 二者均见间质纤维化, 使受累的腺体扭曲, 被挤压, 通常具有一个中心硬化区, 周围病变呈放射状分布, 可伴有导管的腺病, 增生, 乳头状瘤及囊肿形成。免疫组化显示受挤压腺体周围肌上皮细胞存在。

基于以上, 在小管癌的病理诊断中, 小管癌特征性的镜下改变、导管原位癌的出现, 以及免疫组化的应用有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小管癌1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分析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6例乳腺小管癌患者, 所有患者经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重新确诊, 都选择抗体ER、PR、C-erb B-2、CK5/6、S-100及P63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研究。结果 在16例乳腺小管癌中, 有13例伴有低级别导管原位癌, 免疫组化显示, 小管癌部分ER、PR均阳性, C-erb B-2阴性, CK5/6、S-100及P63均阴性。结论 乳腺小管癌有特殊的镜下特征, 容易误诊, 诊断中免疫组化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乳腺小管癌,病理特征,免疫组化

参考文献

[1]瞿海江, 张筱华, 黄关立, 等.mi R-21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效应分析[J].浙江医学, 2015, (7) :33-37.

[2]Ellis IO, Schnitt SJ, Sastre-Garau X, et al.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In:Tavassoli FA, Devilee P, eds.Tumours of the Breast and Female Genital Organs[M].Lyon:ISRC Press, 2003:13-59.

[3]Rajakariar R, Walker RA.Pat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features ofmammographically Detected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s[J].Br J Cancer, 1995, 71 (1) :150-154.

[4]Cowan WK, Kelly P, Sawan A, et al.The pat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nature of screen-Detected breast carcinomas:a morp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dy[J].J Pathol, 1997, 182 (1) :29-35.

上一篇:用药安全预警下一篇:自动补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