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学院范文

2024-06-08

新建学院范文(精选10篇)

新建学院 第1篇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求,我校于2007年5月成立了药学院。分析我校药学院的人才队伍现状,其优势是学历层次普遍较高,5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3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中青年占绝大多数,科技干部人均年龄不到35岁;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拔尖人才匮乏,缺乏长江学者等高层次拔尖人才,军内外的学术任职较少;35岁左右的优秀青年学术骨干缺乏;相对于现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人才队伍整体缺口较大。

作为新建药学院,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自身定位的情况下,制订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建设的举措,推进药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通过机制创新,进一步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人才队伍管理机制;推动学术领军人才建设,缩短高层次人才培养周期;从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培养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合理的人才梯队;高度重视非现役文职人员这支学院建设的生力军,不断探索其队伍特点和管理规律。

1 努力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机制创新就是要着力建立和完善适合人才队伍发展的管理机制,一是完善优秀人才选拔评价机制。严格人才选拔制度,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注重从思想素质、创新精神、学术水平和团队精神等全方位考察任用优秀人才,突破年龄和资历限制[1]。目前,学院科室主任的平均年龄为43岁,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二是实行合作协作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人才流动可以促进人才资源和教学科研资源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专业之间人才汇集和多学科的优势,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学院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863课题、973分项等重大课题为牵引,打破单位界限,合理调配使用现有人才。三是发挥科研工作量化评价机制的指导和激励作用。制订符合学院实际的评价办法,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2]。在量化评价方面,不单比较各科室的总体产出,更强调人均产出。对于实力强的科室不但要求“数量多”,更是要求“质量高”,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做出标志性的大成果。

2 大力推动领军人才建设

新建药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一批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善于组织大规模科技创新活动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学术领军人才。学院大力建设领军人才队伍,并以其为核心构建学术团队。一是自主培养和大力引进相结合。学院要加大力度培养现有人才,为其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尽快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通过核心人才引进、项目引进、智力引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海内外学术造诣深厚、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突出成就的高层次人才。积极建设现有人才队伍,培养学术大师,是学院人才工作的立足之本;通过人才引进,可以缩短领军人才培养周期,迅速实现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3]。学院成功举荐自主培养人才入选全军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药学专业委员,还引进了2位发表SCI文章单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海外留学人员。二是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组建学术团队。当代重大成果的产生,越来越强调团队的力量,联合攻关。必须积极适应这种趋势,以领军人才为龙头,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以创新平台、重大科研项目为基础,建设成一支能推动药学院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生药学教研室以引进人才为核心,正逐渐构建一支具有合理年龄层次和学历层次的人才梯队;其科研团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就在影响因子为6.488的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论文。三是短期产出和长期目标合理结合。学院对领军人才给予科研经费和科研条件的全方位支持,因此也希望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大量的产出。这种期望是合理的,同时也必须尊重科学发展的规律,给予科研工作者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理性看待其短期产出和长期目标,杜绝短期效应,最终实现其科研产出的最大化[4]。

3 全面培养青年学术骨干

新建药学院要全面提升青年学术骨干的素质。目前,我校药学院人员的平均年龄不到40岁,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占绝大多数,他们是支撑药学院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药学院承担着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必须从这两方面加强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方面,坚持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理论培训、教学基本功、教学艺术和教学技术手段等培训,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5,6];并利用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和教学理论等方面的学习和教育,努力提高其课堂教学和课程教学水平。学院还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组织非师范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到西南大学进行教师资格培训,并要求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实现持证上岗,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在科研方面,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加大对中青年学术骨干成长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配合学校“1510”人才工程的实施和学院博士创新人才基金的建立,为青年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通过选留、调入、接收、特招等途径,引进多名青年学术骨干;通过学校“苗圃工程”等方式,每年选送数名青年学术骨干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重点实验室学习深造。学院对青年科研工作者除了注重学历教育外,还强调培养其原创的科研思路和独立的工作能力,使其真正成为能挑大梁的学术骨干。

4 发挥非现役文职人员作用

由于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研究生留校和地方优秀博士入伍比较困难;同时,学校建设发展快速推进,药学院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逐年加重,使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人才缺口较大。非现役文职人员是我军武装力量的一类新型人才群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药学院非现役人员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约占学院总人数的30%。由学历分布可以看出,所有非现役人员学历层次均在本科以上,大部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学院对非现役人员充分重视、委以重任,使其在教学科研岗位上逐渐成长为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非现役人员的管理作为新生事物,还有许多需要改善和提高的地方。要加大对非现役人员的重视力度,严格执行《文职人员条例》,改善和提高收入、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待遇,确保非现役人员权责统一,增强其工作积极性。通过适当拉开本科和硕士、博士学历非现役人员工资差距,体现层次性;在岗位设置问题上,根据学院实际逐渐增加岗位类别,避免出现岗位和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提供非现役人员在职进修教育的机会,提高其学历和水平。如何用好非现役人员是一个重要课题,对学院的建设发展有直接影响,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

我校药学院作为新建药学院,其专业人才队伍既有学历高、人员年轻的优势,又有拔尖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失衡的不足。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要扬长避短,用新思路和新办法创新和改善人才管理机制,形成人才队伍良性发展的体制和氛围,促进学术领军人才、青年学术骨干和非现役文职人员等各个层次人才的全面均衡发展,才能又好又快地促进学院发展,实现“建设高水平药学院”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康宏,熊志翔.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10-12.

[2]庄江能,查正科,王超.基层医院药学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军医,2008,10(5):142-143.

[3]王威威.对新建药学院人才引进工作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5,21(6):47-48.

[4]陈春林,于远祥.论当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5):632-635.

[5]杨海文.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592-593.

新建学院 第2篇

评审后修改稿说明

根据城南中学新建工程可研报告专家组评审意见,可研报告做了如下修改:

1、报告中的经济数据,城市总评规划情况、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等相关数据、排水规范、给水等数据均适用文本编制年份数据。

2、学院办学规模、建筑规模以及各主要建筑的规模缺乏具体的论证过程进行了补充。

3、总平面布置图中补充了建筑层数、建筑名称、补充设计功能性用房,总建筑面积包含了现状建筑面积;修改了项目总说明中的规划说明和总图。

4、调整了体育馆层高和采用的设计活荷载部分数值。

5、调整了学生公寓楼结构选型。

6、补充了生活用水量、污水量估算,明确排水方向,消防用水标准、自来水压应也进行了修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调整为规范明确需设置的范围;进一步优化了节能节水、环保篇章。

7、修改了用电指标和变压器容量,并补充了各建筑的电气设计要点。如:供电等级应按高校标准设置为二级,设两回10KV线路。

8、造价方面:工程费用有所调整,补充了场地平整费用,重复计算的费用进行了修改,说明与表格的矛盾也相应的进行了修改。

新建学院 第3篇

【关键词】优质生源;招生宣传工程;体制支撑工程;导师队伍建设工程;技术保障工程

一、问题与现状

研究生生源质量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对最后的学位授予也将产生很大影响。有效的招生宣传举措和周到细致的招生服务工作,是吸引优秀生源、提高生源质量的前提和重要途径。自2013年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正式成立以来,我院十分重视招生工作,然而,作为一个新成立学院,我院在招生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一志愿上线生源不足;二是学科间生源不平衡;三是招生过程有待完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学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如本校其它学院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学院较为年轻、招生方面经验不足,在生源拓展和宣传方面,组织欠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学院积极探索新的招生措施,大力推行“优质生源工程”一揽子计划。

二、“招生宣传工程”——走出去、引进来计划

1.走出去计划

我院招生宣传工程之走出去计划主要载体有三种:①以学院为主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通过学校研究生院、各研究生科、学院网站、校际走访、论坛发帖、同学互动、专业宣传片、邮寄招生简章资料等方式和手段,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尤其是生源缺口较大的学科;②以研究所为单位,由研究所选派高水平骨干教师、优秀学生到全国各985、211高校进行专场招生宣讲,提升学科知名度和美誉度;③以教师个人为单位,借在国内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的契机,宣传我院招生录取政策等。

2.引进来计划

主要是指夏令营活动,自2013年海洋学院举办首届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以来,有不少来自全国各985、211高校排名前20%的涉海专业学生加入到海洋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学生通过“系统报名——导师初选——学科认定——学院终审——集体活动参与——导师项目参与——导师考核——双向互评”等一系列流程,最终成功进入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三、“体制支撑工程”——招生政策规范化

1.出台招生名额分配系列方案

进一步梳理完善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招生方案与政策,在2012年海洋系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基础上,出台了招生名额分配方案及相关补充规定,方案就导师队伍和科研所占比重,科硕、专硕分配比例及科研分配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保证了学院研究生分配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提高了教师招生的积极性。

2.颁布《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评选实施细则》及《博士招生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

以探索优秀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和模式,提高我院博士生招生质量,吸引更多优秀的博士研究生生源,激励博士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

3.开展教学大讨论

形成教育教学大讨论工作方案,根据学校部署,海洋学院研究成立海洋学院教育教学大讨论工作领导机构,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明确了教育教学大讨论工作目标,把处理好一种关系(教学与科研),想好三个问题作为主要讨论内容,从建好合格的研究生导师队伍、高水平的研究生队伍、精干的博士生队伍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形成海洋学院教育教学大讨论工作方案。

四、“导师队伍建设工程”——导师队伍梯队化

1.导师选聘方面

严格按照浙江大学的要求,制定了本学院相关学科教师申请研究生招生资格实施细则,并通过海洋科学学科学位委员会、海洋学院学位委员会两级审核。

2.导师培训方面

通过积极参与求是导师学校的培训、鼓励教师参与10次以上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活动、积极响应浙江大学“传、帮、带”活动、学科鼓励导师积极参与浙江大学的“五好导学团队”评选、启动“青年教师交叉学习培养计划”等举措,广大导师同行互动、分享学习、提升成长。

3.导师考核方面

采取多级考核制度,个人总结:要求每一位研究生导师按照学校和学院相关文件中关于研究生导师的工作职责和考核细则,认真进行工作总结;研究所评价:以研究所为单位组织实施,要求根据导师在本学年工作实际情况与绩效(指导学生完成科研、毕业论文等情况),进行深度综合评价;研究生评价:由学院组织召开研究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研究生对导师工作的反映与评价,也可采用测评表、民意测验等形式,对导师进行评议。

五、“技术保障工程”——网上办公无纸化

1.夏令营系统上线

参照研究生院推免生报名系统,我院在全校范围内最先尝试上线“夏令营报名系统”。据统计,从2013年至2016年,已有近一千多人次通过夏令营报名系统进行了网上申请,实现了导师、学科、学院在网上的实时互动。

2.研究生调剂系统上线

为缓解招生调剂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快招生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实现无纸化办公,学院首次使用上线研究生调剂系统。

3.完善报名系统

教学管理部总结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学生层面、导师层面、研究所层面和行政管理层面,收集意见,调试完善调剂系统,进一步提高调剂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努力提升现代化的招生管理和服务水平。

六、总结

通过四大工程的实施,学院在短短几年间,招生工作方面业绩凸显,以 “优质生源工程”一揽子计划等为重要抓手,组织、计划、宣传、录取四位一体,亮点频现,不乏精彩之处、精妙之笔。

参考文献:

[1]唐红春,浅谈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的招生宣传举措[J] .南方论刊,2014(2)

[2]郭琪,普通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原则及建议[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9).

新建学院 第4篇

关键词:新建地方学院,定位,理念,特色

众所周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社会认同等方面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新建地方学院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进行准确定位,必须要办出自己的特色。特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因此,新建地方学院要想在高教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立足当地、放眼社会,科学地确立自己的办学定位,树立鲜明的办学理念,形成富有生气的办学特色,与老牌本科院校进行错位竞争。

一、办学特色的基本内容

1、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既是一种大学精神,也是办学者内在精神力量和动力,而独特的办学理念则更是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的完美结合。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需要历经数代的努力和相当长办学历程积淀而成的,而一所大学创立初期校长所倡导的学理念的作用则是举足轻重的,有开创性的意义。

2、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高校要突出办学特色, 必须立足于培养特色人才。要根据时代要求、行业特点、专业优势, 以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核心, 构建并实践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按照淡化专业、拓宽基础、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原则进行人才培养改革。

3、地方服务特色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利益不是由个人的自我利益聚集而成的,而是产生于一种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对话。因此,做为新建地方学院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不断需要而变化的,是为社会公众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的。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教学与社会、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度越来越强。新建地方学院建在地方、办在地方,与当地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完全是理所当然的。

4、校园文化特色

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大学办学的一大特色。创造性人才必须借助浓郁的文化氛围的沃土,才能茁壮成长。如清华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校训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等,这种鲜明的校训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建设好校园文化,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社会化、大众化的重要保证。

5、管理风格特色

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高校管理风格要善于保持特色、发挥优势和进行创新,依靠科学规范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提高综合办学效益、水平和培养质量。新公共服务理论家认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那种试图控制人类行为的理性做法在组织成员的价值和利益并未同时得到充分关注的情况下很可能要失败。新公共服务着重在于培养出具有责任心、献身精神和公民意识的雇员或公民。一般地说,管理风格体现在学校领导的整体水平和具体管理艺术两大方面。整体管理风格体现在学校发展战略定位确立、学科专业体系的构建方略、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实践途径的设计等方面。

二、形成办学特色的途径

1、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质量为上的观念

观念是一切行动的先导。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建立社会远景目标的过程并不能只委托给民选的政治领袖或被任命的公共行政官员。也就是说,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我们要把学校办出特色, 就要有正确的办学理念。每所或每类学校在发展和竞争中都有一个位置, 会形成“位格”。要在“位格”中发现特色、建设特色、形成特色、强化特色。特色是一种比较优势, 人无我有是特色, 人有我强是特色, 人强我新也是特色。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趋势的发展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高校要办出特色, 就需要树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教育价值选择。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 “我们所需要的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一种特色纷呈的质量。特色与特性包含共性于其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 让不同层次的学校办出自身的个性, 让不同类型的学校办出自身的特色, 这或许是我们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质量为上的关键所在。”

2、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新时期高等学校管理理念的核心要倡导“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在管理指导思想的确定及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尊重人、关心人、相信人,注意强调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注意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在高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的思想。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学校的中心职能是培养与服务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这一思想的贴切表达。要贯彻“师生平等”的思想,强调这种平等是人格的平等;要贯彻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强调服务是高校内部每个员工的职责。

3、努力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

英国著名教育家阿什比说:任何一所大学, 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新建地方学院进行学科专业建设,首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传统、优势学科,下力气将其做大、做强、做深,形成自己的特色;其次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及其发展趋势,积极创造新的学科、专业生长点,孕育新的学科专业特色。必须尝试按特定职业的实践经验和需求来构建专业能力的形成机制,探求其培养途径,进而以能力构成为依据更新专业知识体系。斯坦福大学标榜的办学理念就是“实用教育”。新建地方院校在转型的起步阶段强调“实用教育”是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实事求是把握好“学”与“术”的关系,融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创新。

4、强化师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4、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新建地方学院设立培养、引进、流动、集聚的师资优化配置机制,实现教师结构优化和规格提升。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选拔年轻有为的中青年教师,通过脱产或在职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在引进高水平人才时,则要考虑到学校现有知名度对拔尖人才吸引力不强的现实状况,在待遇方面应当高于同类的兄弟院校;吸引那些有潜力、可成长为学术带头人的优秀中青年,来校后重点扶持和培养。人才引进后需要为其配置一个结构合理的科研群体,创设良好的科研条件,感情与事业双管齐下吸引人才。针对引进人才实际情况,可实行“长期引进,长期聘用”、“短期聘用,加强合作和交流”、“长期聘用,来去自由”、软引进———“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等多种方式。

4、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这也是新建地方学院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的主动追求。因为,大力开拓本科层次的应用型教育,作为教学型大学的新建地方学院,其施展“拳脚”的空间非常广阔。新建地方学院的原有优势,实质上主要表现为坚持特定的职业教育或具有职业特点的专科教育,培养本地需要的专门人才。新建本科后应根据地方经济、产业、技术结构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向等不同特点,以及当地特定的文化资源,来谋划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培养本科实用型人才。

5、灵活、充满生机的管理体制

5、1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尽快向现代大学的管理模式过渡

新建地方学院,为了对社会做出迅速与敏锐的反应,加强学校与社会间信息、能量的流动速度及效率,只有建立管理层次、管理幅度合理,职权相应的校、院系分级管理体制,学校各项活动才能有序地运行,才能提高学校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新建地方学院要重视学术领导与行政领导的整合作用,在学校权力构架中,应强化学术权力。学校在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健全学术、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小组等学术机构,并充分发挥这些学术组织在学校办学定位、发展思路、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布点与主攻方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很好地融合,这对于新建地方学院促进学术水平的快速提升意义重大。新建地方学院要根据一校多区的特点,实行分工负责制,将学校统一管理与各校区自主管理有机结合。学校对人力资源配置、经费额度核拨、校园建设等实行统一管理。

5、2建立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新建地方学院应主动投入经费,建立激励机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首先, 内挖潜力, 着力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或通过进修访学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其次, 筑巢引凤, 多渠道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第三, 千方百计稳定教师队伍。制定特殊优惠政策,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使学院提出的“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用人策略落到了实处, 产生了较大的人才凝聚力。

三、结束语

总之, 办学特色是新建地方学院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新建地方学院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根据本地区、本院校的实际, 明确办学思想, 科学准确定位, 发挥各自因历史、传统、地域所决定的优势,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办出自己的特色, 才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天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4月第8卷第2期:70-74

[2]和飞.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研究.高教探索, 2003 (4) :23

[3]毋俊芝安建平特色:地方院校生存发展之魂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4期:12-13

新建学院 第5篇

关键词:科学教育专业;小学科学;课程设置

科学教育专业是顺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设置的一个新兴专业。从2001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第一个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始,到2008年这一数字已达到65所。然而,随着我国中小学科学课改革实施的不顺利,2013年该专业实际招生院校只有33所[1],2014年降为26所。

四川省内有多所师范院校设置了科学教育专业,2014年实际招生的本科院校有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虽然成都师范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在办学基础与实力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但科学教育专业是新兴专业,成师与其他院校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只要找准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未尝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

1.科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

有学者认为,新建的地方性本科高校应定位于职业教育和普通大学教育之间,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最大限度的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因此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按照应用型人才的三种细化分类[3],教师属于职业应用型人才。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要开设《科学》课程伊始,随着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不断发展,科学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科技制作设计的能力,成为创造性的教育者[1]。因此,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创造力的职业应用型人才。

现今,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改革并不顺利。除浙江省外,全国的初中科学课几乎都转回为分科教学,这是众多学校停招科学教育专业的直接原因[1]。而小学科学课因为师资职前教育学历低、理工科背景师资少、兼职教师比例高等原因同样面临困境[4]。此外,《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修订送审稿)》更提出要在小学1、2年级开设科学课。此标准一旦实施,将导致小学科学教师更大缺额。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专业面临的问题不是是否有必要存在的问题,而是朝哪里发展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主要由原来的中师承担,中师阶段对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只重视了学生的“师范性”,对“学术性”重视不够[5]。而开设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大学,虽然主要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科学综合课教师,但实际上,很多高校对科学教育专业的定位混乱,在培养目标上求大求全,特色不明确。故有学者提出,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实行分层次培养[6]。这些现状提示若成都师范学院将科学教育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小学科学综合课师资,并兼顾培养科普人才,将有极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2.科学教育专业的发展特色

2.1 师范专业模块设置特色

成都师范学院前身为四川教育学院,长期从事教师职后教育,对中小学教育现状有深刻认识。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后,致力于发挥职后培训优势,创新职前培养模式,以完善“师德养成、学科教学和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三维的教师教育专业化培养体系。

同其他多数师范院校一样,成都师范学院也将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为四大类:通识教育课程、专业素养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类教学课程。其中,通识教育和教师教育课程由学院统一安排,将教师职业道德、教学理论、师范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交由教师教育学院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进行培训,规定师范生必须通过教师教育学院举行的教师职业技能测评才能参加教育实习,并且在班级、院系、学校广泛开展师范生技能大赛,从根本上保证了师范生的“师范性”。而专业素养课程和实践教学则由各院系自主安排以保证学生的“学术性”。

2.2 科学教育专业素养课程设置特色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将科学教育内容分为5类: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其中,物理内容占37%,生物占35%,地理占15%,化學占5%。

成都师范学院的科学教育专业素养课程设置,除了注重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科学史、科学学科教学法等基础理论的教学,同样也关注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各课程的实验实践课时占到总课时的1/3以上,有些甚至单独开设实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实验研究、微调查、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自主学习与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等。此外,院系内还常年组织多种学科竞赛,以强化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运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创新意识。

2.3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利用职后教育的优势,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让在校师范生也参加培训,安排一线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邀请教学名师、学科专家举办讲座;安排学生到小学课堂听课,带领学生旁听市、区级教学竞赛,促使学生了解科学教育的现状和社会对科学教师的要求,明确科学教师身上肩负的责任,促进学生快速内化吸收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观点,更好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

3.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3.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通识性课程是用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但是根据上级要求和凭感觉认为应该设置的课程,通识课程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政治理论课程,以及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再加上英语、计算机、体育等必修课,以致虽然通识课程占了总学分的26%,但选修学分的比例仅占2.5%,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帮助不明显。

3.2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教师教育课程也称条件性课程,用以让学生获取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学院统一设置教师教育课程,通过教师教育学院对师范生的教学理论和技能进行培训是非常好的举措,但其缺点是未考虑到专业个性。比如,学院统一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但对于培养小学师资的科学教育专业来讲,可能还需要开设儿童心理学或儿童教育心理学等课程。

3.3 专业素养课程设置

专业素养课程即本体性课程,用于构建学生知识框架。结合国内外院校课程开设情况,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了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普通生物学、地球科学概论、科学史、科学学科教学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基础课程,注意了学科并重及知识面拓宽。但从作业、试讲、实习情况来看,学生知识面虽广,备课时却常常出现知识点说不清讲不透的现象。这种情况在生物相关内容上较少出现。究其原因,除了设置普通生物学外,针对小学科学涉及植物和动物内容较多,专门开设了植物学和动物学必修课程。基于此思路,化学部分需要单独开设无机化学课程,物理内容需要在力学和电磁学上有所加强。还未颁布实行的《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修订送审稿)》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之外单列了设计与技术内容,这预示课程设置需要加大设计与制作的内容比重。

科学教育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新建的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如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设置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体系,更好地向基础科学教育输送合格的人才,还需要任重道远、务实创新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马永双,郭飞君.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定位的分析.教育与职业,2014,786(2):101-103

[2]陈丙义.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内涵提升.社会科学家,2013,191(3):114-117

[3]金劲彪.新建本科高校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13,9:40-42

[4]刘美娟,刘美凤,吕巾娇.我国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教学研究,2010,33(3):72-74

[5]李玲,袁聿军,王杰,等.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淄博市为例.淄博师专学报,2011,25(3):11-15

[6]刘振亚,余波,夏克坚,等.科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9,30(3):20-23

新建学院 第6篇

1 背景与方法

《三明学院学报》前身为《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于2005年改为现学报名, 并延续以往的出版方式, 如出版周期采取季刊方式, 作为综合性刊物采取文理科分期交叉方式出版。2010年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但仍实行文理科交叉出版, 即第一、三、五期刊发人文社科类的论文, 第二、四、六期刊发自然科学类的论文。近年来, 《三明学院学报》取得了多项荣誉, 2006年获“福建省高校学报特色奖”, 2007年获评“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 2010年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 2013年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反映了学报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其中, 作者对学报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提供的优质学术论文为学报提升出版质量并取得各项荣誉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因而学报论文的作者情况是值得研究的。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三明学院学报》2008-2012年期间发表的570篇论文的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另外, 2004年是三明学院升本的第一年, 也是学报变革发展的重要节点, 且2004年、2008年和2012年形成时间周期, 本文在必要时引入2004年的数据进行对比, 通过比较法展现学报作者队伍的变化趋势、存在不足等现象。

2 学报作者分析

2.1 作者地区分布状况

一般而言, 作者投稿是基于对学报有所了解, 作者会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学报的信息, 了解学报的定位、栏目的设置、影响因子等, 即先作为刊物的“读者”出现的, 而学报首先应有一定的影响力, 方能进入作者的视野。那么, 作者的地区分布也可以反映出学报的影响范围。从统计数据来看, 《三明学院学报》2008-2012年的作者分布在北京、湖南、河南、江苏、重庆、上海、新疆等14个省区 (见表1) , 但各省的作者数量差异较大, 呈现分布不均的特点。最多的是福建省, 共有528篇论文的作者在福建, 占总数的92.63%, 说明学报更为本省的作者所熟悉;其次是湖南、北京、河南、江苏、重庆, 这些省份的高校、科研院所较多, 学报与这些地区的交流相对也较多;有些省份只有一位作者甚至没有发文的作者, 体现学报影响力有限性, 在全国的辐射范围还不够广。

:人

就福建省内而言, 作者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校内作者, 即《三明学院学报》所在学校的师生;一是校外作者, 即三明学院以外的福建省域作者。从表2可见, 校外作者所占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从2004年22.90%到2008年的24.24%, 再到2012年的39.81%, 相应地, 校内作者呈减少趋势, 但校内作者在2012年仍占省内作者的60.19%, 占学报作者总数的59.65%, 仍是《三明学院学报》作者群的主体。从表1可知, 虽然学报具有开放办刊的姿态, 但校外作者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对较少。这一方面体现了学报仍是校内作者展示教学与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 另一方面也体现学报对外宣传力度和影响力的有限性, 在短期内尚难改变作者的分布情况。

2.2 作者职称结构

在大多数情况下, 作者的职称能够反映出作者的学术能力, 高职称的作者更能创作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本文将作者职称分为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及其他五个等级, 其他包括了在读大学生、在读研究生等。从表3可见, 与2004年相比, 学报的正高级与副高级职称的作者数量已有所增加, 二者约占各年份作者数的1/3;中级职称的作者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但仍是作者职称结构中人数最多的;初级职称及其他的作者也占有一定份额。就2008-2012年的总体情况而言, 作者队伍中正高职称占9.47%, 副高职称占24.74%, 中级职称占37.89%, 初级职称占13.86%, 其他占14.04%, 这反映了近年来《三明学院学报》作者职称结构的整体情况:正高职称的作者相对较少, 副高及中级职称的作者是学报作者群的主体。由于《三明学院学报》对作者的年龄进行保密, 尚无法分析作者群的年龄结构, 但作者职称与年龄在大体上是对应的, 作者的职称结构可反映出学报老中青三代作者的组成情况。从表3数据可见, 副高及中级职称的作者即中青年作者是作者群的主力军, 表明《三明学院学报》具有较好的作者职称与年龄结构。

:人

2.3 作者论文选题

作者的学术水平、论文内容、投稿取向与学报的学术层次、出版计划、征稿要求等构成潜在的“对话”关系, 二者的契合度越高, 作者投稿的成功率也越大。《三明学院学报》作为综合性刊物, 发表了各个专业的论文, 作者的选题或专业也“全”而“散”, 但学报在“人文社科版”设置了“地方经济”“地方文化”等有特色的栏目, 支持研究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选题的论文。由于自然科学类论文的地域性不是很明显, 本文仅以人文社科类作者的选题为研究对象, 其中涉及三明地区和福建省域的论文数呈增长趋势, 由2004的7.30%增至2012年的18.58% (见表4)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三:一是《三明学院学报》比较关注与支持有关本土题材的论文, 作为地方高校学报, 希望借此创办成既有地方特色又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报。二是福建省的作者在学报作者群中占主要部分, 由于地缘关系, 福建省包括校内作者更了解学报的编辑出版思想。三是作者具有的基金课题以及学报对有基金项目论文的偏好, 在《三明学院学报》拥有基金课题的作者中, 有高级别的基金项目相对较少, 而有关地方的市厅级和校级等基金课题占大多数, 这必然使学报涉及福建省域的论文相应增加。

2.4 作者合作情况

在文献计量分析中, 合作度与合著率是反映刊物作者合作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合作度是指在确定的时间内某类期刊论文的平均作者数。合著率则是指期刊发表的合作论文数与论文总数之比。本文选取合著率这一指标分析学报的作者合作情况。从表5可知, 学报的合著率呈上升趋势, 而2008-2012年间的合者率为38.25%, 体现作者的合作意识在增强。当然, 作者独立完成的论文仍占很大部分, 这一方面是由于有些自然科学类的论文是关于基础理论研究的, 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报中有半数的人文社科类论文, 这两类论文采取合作方式的必要性较低。因此, 用合著率指标来分析自然科学类的刊物更有意义。

以2008-2012年《三明学院学报》中自然科学类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2004年作者独立完成的论文占71.01%, 而2008年降为37.50%, 其后每年作者独立完成的论文约占40% (见表6) 。换言之, 自然科学类的论文采取作者合作的达到60%左右, 说明自然科学类论文的作者合作率较大。“合作研究是一种优势互补的研究方式, 较高的合作度一方面反映出作者良好的合作精神,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所载论文学科交叉的程度、涉及领域的广度和学术研究的深度。”[2]在2008-2012年期间, 第一作者与同单位作者合作的论文有114篇, 第一作者与外单位作者合作的论文有65篇。可以预见, 自然科学类作者合作研究是一种发展趋势。

2.5 作者频次

作者频次是指在一定时期里同一作者在该刊物发表论文的次数。作者频次可以反映出学报作者群的变动情况。在2008-2012年学报发表的论文中, 大部分作者为发表一次的作者, 尤其是福建省外的作者, 几乎没有“回头客”。三明学院师生除外的福建省内作者, 在《三明学院学报》上发表二次以上的也极少。福建省内作者的论文有528篇, 其中有340篇的作者为三明学院的师生 (有36篇论文的作者为在校大学生) , 他们是学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学报在发现和培养学术人才的同时, 也充分发挥了为本校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功能。基于学报的这种特殊现状, 本文更有针对性地选取三明学院校内作者为分析对象。

根据普赖斯公式N=0.749 (ηmax) 1/2可计算出论文核心作者发表论文的最低数量, 其中ηmax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数量。《三明学院学报》上作者发表频次最高的为5篇, 即ηmax=5, 从而N=1.674, 也就是说, 论文发表在2篇以上的作者便是《三明学院学报》的核心作者。通过统计, 学报上发表2篇以上的校内作者有70位, 其中发表5篇的有3位, 发表4篇的有4位, 发表3篇的有15位, 发表2篇的有48位, (见表7) 。核心作者队伍主要为高级、副高和中级职称的教师, 中青年教师是其中的主体, 反映了学报具备较好的核心作者。同时, 校内作者中只发表一次的有132位教师, 这些频次较低作者的潜力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发挥。

3 结论与建议

《三明学院学报》在福建省众多学报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的影响力, 其作者群也以福建省域作者为主体, 尤其是学报所在地的三明学院形成了核心作者队伍。《三明学院学报》的作者群具有较

好的职称结构, 为学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作者的选题与基金课题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和地域特点, 这与学报的栏目建设和出版宗旨形成较好的互动与合作, 体现了学报发挥服务高校科研与教学,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与功能, 是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一个缩影。当然, 《三明学院学报》的作者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省外作者相对较少, 说明学报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仍较小;二是作者队伍里高级职称的作者比例较小, 有高级别的基金课题的作者也较少;三是核心队伍规模相对较小, 而且较少校外和省外的核心作者。

“没有一流的作者提供一流的书稿, 出版社不可能推出一流的产品。没有一流的产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出版社就难以为继, 更谈不上快速发展。”[3]同样, 没有一流的作者提供一流的论文, 学报也不可能推出一流的刊物, 也谈不上更好更快地发展。针对《三明学院学报》作者队伍存在的不足, 学校和学报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深化作者队伍的建设, 努力培养一批优秀的作者。

首先是对学报进行宣传。目前, 《三明学院学报》与许多高校学报一样, 通过赠阅或交流刊物的方式进行宣传, 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4]。因此, 学报必须发挥自身刊物、网络平台等媒介的作用, 以多元化宣传策略扩大学报的影响力, 从而引起省内外读者或潜在作者对学报的注意。其次是激励高职称高水平的作者进行投稿。学报可采取优稿优酬等办法, 激励学报编委、校内外教授、博士生投稿的积极性。再次是注重核心作者和年轻作者的培养。加强学报编辑与投稿作者的交流, 听取作者的建议与意见。对于优秀作者, 可采取一些奖励办法, 鼓励再次来稿。对于年轻作者, “作者所希望的并非‘虚往’之礼, 而是‘实归’之尊, 是尊重真理、尊重知识之尊”[5], 学报应以鼓励科研为主, 指导年轻作者创作、修改论文, 助推作者学术科研水平的提升, 进而提升学报论文学术水平, 实现良好互动, 而不致使学报单纯地成为年轻作者晋升、评职称、结课题等的工具。总之, 发展优秀作者、培育核心作者, 完善作者队伍结构, 是学报可持续发展并不断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条件, 而如何建设学报作者队伍值得学报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士端.论普通高校学报作者资源的开发与维护[J].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170.

[2]张丽洁, 张剑, 王秀红, 等.《情报学报》2009~2011年载文计量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 (10) :139-142.

[3]郑一奇.编辑的悟性[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49.

[4]梁洁.提高高校学报知名度的宣传策略[J].编辑学报, 2013, (2) :153.

新建学院 第7篇

滨州学院品牌建设的办学实践

滨州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坐落在渤海之滨、“兵圣”孙子故里和富饶美丽的黄河三角洲腹地——滨州市。学校前身是滨州师范专科学校, 2004年5月, 经教育部批准, 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学院自升本以来,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品牌建设, 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等方面凸显品牌意识。学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确立了立足滨州、面向黄河三角洲、辐射山东及周边地区,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在深入开展“如何办好滨州学院”大讨论的基础上, 经过近两年的艰苦探索, 进一步明确了“合格、强校、名校”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目标, 实施改革创新、人才强校、品牌兴校、硬件带动、文明校园“五大工程”, 努力把学院打造为鲁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品牌院校。

为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学院曾多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策略。首先, 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从2005年开始, 我校开始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 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全程操作, 形成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体现了通专相宜、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思想。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式, 搭建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平台”和八大模块, 在加强基础的同时, 灵活设置了专业方向, 为培养多样性人才提供了保证。

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 健全包括“决策目标、运行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支持、监督考核、教学保障”等六大体系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以英语教学为突破口,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院为加强英语教学, 试行外语分级教学模式, 狠抓外语系教师和全校500名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两支英语教学队伍”, 广泛开展“英语寝室”活动, 把英语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口语交际能力。此外学院还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督评,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由于措施得力, 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此外, 学校通过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学科专业和特色办学凸显品牌亮点, 提升品牌内涵。

第一, 加强学科建设。学院注重发挥地域优势和自身比较优势, 建设了生态文化学、民间艺术研究、应用数学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和生态学等6个校级重点学科。第二, 完善专业布局,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第三, 学院依托当地人文环境资源和高新技术, 结合自身优势, 精心打造了飞行技术、孙子研究、黄河三角洲生态、黄河三角洲文化、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安全文化、航空信息技术七大品牌学科。2006年我院新上飞行技术专业, 成为全国第一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 填补了全省高校民用航空类专业空白。

最后, 通过服务地方赢得社会知名度。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关心, 以作为求地位”的办学理念, 根据滨州市“十一五”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紧密结合“十大产业链”和“系统九州”建设, 制定并实施了“滨州学院服务滨州行动计划”, 以88个重点项目为载体, 主要在科技支持、咨询服务、人才培养、文化引领等方面为地方提供服务与支持。

对新建地方综合院校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

1.树立品牌建设的意识, 准确定位是创建高校品牌的根本前提和关键所在。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教育观念的更新。要更新落后陈腐的教育观念, 就要树立教育、社会一体化的观念。要树立品牌意识, 新建地方综合院校必然要在校园文化核心层面的精神文化中注入“品牌意识”, 并将其凝聚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高校要进行品牌建设除树立品牌意识外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对学校进行合理而准确的定位。“目前, 困扰我国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对自身的定位不准, 缺乏个性和特色。”[2]高校的定位缺失使得很多高校的办学目标不明确, 不能最大效度地聚集可利用资源以形成核心竞争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 作为高等教育基础力量的新建地方综合院校要在和同类院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的竞争中寻求生机, 在夹缝中求生存, 必须结合自身办学能力、办学条件等实际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准确定位。即要走教学为主、科研及产业化相结合的路线, 人才培养方面要面向地方, 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这是高校实施品牌战略进行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

2.质量立校, 特色兴校, 是高校品牌建设的制胜法宝。

教学质量关乎学校的生死存亡, 也是塑造品牌的内在保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不久, 基础薄弱, 缺乏本科办学经验, 办学实力不足, 因此, 内强质量, 以质量求生存, 以质量塑形象应是多数新建地方综合院校选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我院的办学实践不难看出, 围绕“宽厚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新建地方综合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此为契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塑造高校品牌和确立社会地位的根本立足点。

教学质量是高校品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突出办学特色, 特色兴校则是新建地方综合院校打造品牌形象的制胜法宝。目前制约新建地方综合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科专业盲目趋同, 贪大求全, 缺乏办学特色。因此, 新建地方综合院校要实施品牌战略, 在内强质量的同时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注意培育办学特色。如在办学理念上要体现地方特色, 在学科专业上要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学科, “一所大学只有在其学科在国内甚至世界占据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的情况下, 具有超强竞争力, 从而才能够逐步在高校之林中树立起自己的‘旗帜’, 高校的品牌效应才能发展成为品牌资本。”[3]此外, 还要创建有地方性的学术品牌, 在人才培养上可采用错位竞争战略, 培养特色人才。

3.服务地方, 实现校地互动发展, 是高校品牌建设的重要保障。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 因此, 新建地方综合院校应把服务地方作为自己的根本使命和职责。高校创造自己的“品牌”, 即赢得声誉自然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但同样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立足地方、依托地方, 服务地方、只有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做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文章, 才能有作为、有活力。为此, 新建地方院校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从人才培养、科技支持、咨询服务、文化引领等方面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与支持, 实现高校与区域社会的协调互动, 既可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还会在当地赢得较好的信誉和口碑, 获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为自身品牌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品牌效应的概念已由经济范畴渗入高等教育领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基础力量的新建地方综合院校要在激烈的国内外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 脱颖而出, 树立品牌意识, 走品牌建设之路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品牌,品牌建设,新建地方综合院校,滨州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明忠.品牌战略: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及在中国的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1) .

[2]薛冲.论高校品牌战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9) .

新建学院 第8篇

分析化学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测试的基本操作技术、技能技巧及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处理方法,巩固和深化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玉林师范学院是2000年经合并升格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范教育的理念较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适合师范专业,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应用化学专业就显得重理论轻实践了。作为一所刚升本的师范院校,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应该认真思考新形势下如何建立适合应用化学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以保证培养的本科人才质量和相对稳定的数量。几年来,为减轻激烈社会竞争给学生带来的就业压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根据本地区的相关化工企业人才需求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着重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

1 调整实验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和地方性

我院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分析化学实验共安排100学时,不包含仪器分析实验,分两个学期完成。考虑本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但对于地方院校,为了学生今后能更好地面向生产实际和生活需要,立足于广西化工资源的综合利用,服务于广西的经济建设,使应用化学专业具有综合性、边缘性和应用性,实验内容应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实验内容的选择和编排都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就业的需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分析化学理论课程的特点,我们重新编写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大纲中特别注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在学时分配上主要突出定量部分,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定量实验训练,我们精选和压缩了定性分析实验内容。其中定性分析部分共27学时,安排9个实验,重点放在未知物分析和混合物分离方面。定量分析部分共73学时,共安排了20个实验。在定量分析实验内容的选取上以理论验证为基础,在实验题目的选择方面,特别重视“量”的概念培养,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观察思维的能力。再加入部分以区位资源材料分析的实际应用型实验,选择与工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素材,反映分析化学与工业应用、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现“应用性”的专业特点和地方性。如硅酸盐水泥成分的分析,矿石中铝、锰、镍等含量的测定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教师今后的科研选题和为社会服务。最后增加技能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如混合碱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双指示剂法),保险丝含铅量的测定,葡萄糖注射液中糖含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铝等。

2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为了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强化定量意识,在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教师的规范化课堂演示。在课堂上讲解实验理论或介绍仪器性能时,边讲解边演示,使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要点和难点。如在介绍如何利用分析天平进行直接称量和递减称量时,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并要求学生熟悉操作规程。对于滴定分析仪器性能及使用过程的讲解,教师用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等进行示范讲解,在实验前还安排学生观看基本操作实验录像,进一步规范操作要领。经过这样理论和实践结合演示讲解,可以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和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实验时,教师严把4关,即实验预习关、规范操作关、原始数据关、实验报告关,每关教师都进行记录。实验预习报告要求列好表格供实验数据的填写,原始数据要按照有效数据的知识正确写出,特别要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杜绝篡改、捏造数据的现象。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自己的最佳设计方案,拟定实验步骤。由教师认可后再进行实验操作。对方案不能通过的学生,要重新设计直到合格为止。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且对所有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进行全程操作。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回检查,及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总结,不断探索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3 抓好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时,要求学生必须携带预习报告,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原始数据,实验结束后由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将结果分析及讨论记录在报告上,书写要求简明扼要、清楚准确。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由于经常要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果使用手工作图,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准确程度有限。针对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学过计算机基础课,我们在现有的分光光度分析实验条件下,介绍利用Origin软件绘制实验结果图的具体方法,如吸收光谱、酸度或p H值实验、试剂用量实验和标准曲线等。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使数据处理与标准曲线的绘制简单化,还能使学生掌握课程之外的一些数据处理技巧,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有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加强化学化工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在化学实验、科学研究、毕业设计与论文等方面的应用能力。

4 改革实验课成绩考核方法,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

为了使学生的实验成绩能客观地反映对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我们改革了考试的方式和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根据分析化学实验课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如第一学期主要进行笔试考试,内容包括定性分析部分的基本知识及部分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注意事项等。成绩评定办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卷面成绩,该项成绩占期评成绩的50%;另一方面是平时成绩,这项成绩占期评成绩的50%。该项成绩又包含两部分:一是平时实验,着重考核学生在平时实验中的基本实验技能、分析操作的准确性以及仪器的使用、操作规范、仪器维护和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等。二是实验报告成绩,实验报告项目是否全面、正确,数据记录是否合理、数据处理是否正确。第二学期期末进行操作技能实验考试,该项成绩占期评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10%,实验报告成绩占10%。操作技能实验考试内容包括固体试样的称量、溶解、定容和定量转移、酸碱滴定、络合滴定等。考试时每组6~8人同时进入一个实验室,由3~4位主考教师进行考核,每位教师负责2位学生的考核。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给定题目的情况下,在实验指定位置上完成操作考试,监考教师在旁边根据每一步操作要领的评分细则打分。学生参加基本操作考核大大提高了操作能力。

5 鼓励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和职业技能鉴定,增加学生就业渠道

学生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是用人单位分析检验岗位非常重要的能力要求。为此,我们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结束后组织大学生实验技能比赛,安排教师指导学生训练,由分析化学课程组教师组题并出任考评员,获胜者按3个等级予以奖励,并从中挑选部分学生再进行培训,参加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比赛。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提前主动进行训练。竞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广西区的比赛中也屡获好成绩,为学院争取了荣誉。

企业要求在分析检验岗位工作的人员除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同时应持证上岗。为此,我们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化学检验工的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和考试,使他们在学校及时学习、掌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提前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在当前生产中的技能要求,在校期间就积累“工作”经验,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以适应目前经济高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践证明,持有化学检验工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6 结束语

在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调整实验内容,突出实用性和地方性;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基本功训练;抓好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改革实验课成绩考核方法,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鼓励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和职业技能鉴定,增加学生就业渠道。这样就会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就业能力,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化学人才。

摘要:根据地方师范学院实际教学情况和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对应用化学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实验课成绩考核方法、鼓励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和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应用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赵钟兴,黄祖强,童张法.泛北部湾地区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招生现状与对策[J].化工高等教育,2009,4:14~16

[2]张群正.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与实践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4,3:30~33

[3]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实验(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黄增尉,袁爱群,邓光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设想[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8(2):213~215

[5]李敏,杨先鸣,侯长平,等.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分析实验内容及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滁州学院学报,2009,11(5):90~92

[6]武鑫.改革分析化学实验课考核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5:92~93

[7]任德财.民办本科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7

新建学院 第9篇

注:数据截止至2014年3月,下同。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作者查阅了中国知网中体育类等刊物有关学校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的文章135篇,论著等21部。

1.2 调查法

根据顾春先[3]等提出的校园体育文化的4个一级指标及18个二级指标设计吕梁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学生调查问卷,并请专家进行了效度评价,然后分别对吕梁学院三个校区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进行调查,问卷回收率96.5%。

1.3 数理统计法

用SPSS软件包和EXCEL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吕梁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2 . 1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现状

校园体育的物质文化形态主要表现为体育设施、场地布局、体育雕塑、体育建筑等基础设施,它为校园体育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并直接反映某一区域校园体育的发展水平,是校园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的物质文化基础。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配备目录》[4]的要求,各校区必须有一块400米标准田径场,由表1可以看出,三个校区各有一块田径场,但都为土场地,未达到《目录》要求。各校区数量较多的篮球场、乒乓球场生均比也严重失衡,且在学生中普遍受欢迎的羽毛球场、舞蹈房等的配备也极为有限。因此,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已成为限制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瓶颈,这也符合对学生的调查,只有不到2%的学生对学校的体育设施非常满意。另外,三个校区都没有作为体育物质文化重要内容的体育雕塑和体育建筑,也即说明各校区均缺乏一定的固有体育文化载体[5]。

2 . 2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现状

校园体育制度是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的推手与保障,是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显性文件。由表2可以看出,在11项体育制度中,只有“体育教师工作守则”、“体育课堂常规”、“定期举办体育文化节”、“体育社团规章制度”四项较为完善,且执行情况良好,其余各项制度均没有或处于起草阶段,这也表明现有体育制度还停留在服务传统教学模式上,且在具体实施中存在校区间的脱节、交流不够现象。需要强调的是关于教职工的奖励制度及健身管理办法的缺失,使教职工本身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减少,更难引领学生开展校园体育活动。

2 . 3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现状

体育精神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精髓,是学生主体长期培养出来的对体育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的集中反映,良好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对学生采用怎样的体育行为起着指导作用,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观念及态度、体育口号、标志性体育人物等。由表3可以看出,三个校区的学生体育观念及态度基本正确,且各校区间的差异不明显,特别是对体育增进健康的认识,三个校区分别有91.2%、88.7%、86.4%的学生认同,但体育对情感、个性、人际关系的影响只有少部分同学持肯定态度(均未超过50%),而体育对智力的影响,三个校区也只有刚过半数的学生认同,分别是56.8%、58.7%、59.2%。以上数据标明大多数学生能认识体育的本质功能,但对体育功能外延的认识仍然不够,仍处于低层次的认知,因此学生的体育观念还有待改善和提高。同时,三个校区中只有东校区有较为固定的体育口号及宣传条幅,且三个校区均无有影响的体育人物,这也凸显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缺乏与空洞。

3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

3 . 1 根据校区特点, 完善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文化”发展,“物质”先行。多校区体育文化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完善和平衡各校区体育文化的载体,加大力度新建体育场馆的同时,合理布局,注意各校区间的体育资源均衡发展。具体来说,首先,新建体育设施应全方位考虑,包括特色体育建筑、体育宣传设施、体育雕像、体育书籍等。体育建筑及场地的建设应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结合学校的体育特色综合考虑,如吕梁学院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工科院校,所以可以考虑多修建男生使用频率更高的三大球场地,同时也可以根据地方特色体育修建相应场馆等。体育书籍也是重要的体育物质文化,各校区应及时进行补充和调整,实现图书异地借还等便利措施。同时,体育文化类书籍和体育科研类书籍应齐头并进,这有助于师生了解当前体育趋势及热点问题。其次,各校区体育场地、设施本身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建设体育设施场地时应集思广益、合理设计,使其体现相应的文化内涵,做到实用与美观并重,提升文化品位,彰显个性特色,如在体育管、健身房可以悬挂体育明星画像及体育格言等[6]。最后,利用网络载体建设多校区和谐体育文化。因各校区有较大的空间距离,组织开展全校性体育活动,在人员、经费、交通、时间等方面受限,所以,可以建立体育网页,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使网络成为各校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新视角。

3 . 2 统一思想, 建立健全长效体育制度

新建本科院校在忙于学校合并及新校区建设的基础上,需将体育文化建设融入到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建立健全相应体育制度保障各校区校园体育文化健康有序发展。这就要求校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建立健全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校园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的开展。具体做法有:一、举办体育文化节。校园体育文化节是传播体育价值观念的最佳载体,能融合体育知识、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征文、体育游戏、体育摄影、体育绘画等相关体育活动为一体,能够吸引师生主动参与,融合多校区校园体育文化,使师生在参与过程中享受体育文化凝聚和激励的力量[7]。二、保证正常体育教学的同时,建立体育俱乐部制度,利用体育专业学生作为俱乐部的教练或助教,有助于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还能有效解决体育教师短缺等现实问题,因此建立体育俱乐部对各校区体育文化的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 3 突破时空限制, 塑造特色校园体育精神文化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学校一切体育相关活动的内涵的凝练与升华,是营造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的气质所在,它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文化积累,是由表及里、由浅至深的发展过程。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需要突破两个局限。首先,时间局限。新建本科院校要构建适合自己办学定位的新型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就必须与原有学校体育精神文化“厘清”关系,存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原有校区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进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着眼于未来,在传承中创新,在结果中凝练,形成新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其次,空间局限。多校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不是将原有各校区的体育观念、体育思想等简单的叠加,更不是完全的抛弃,而是自我扬弃,“整合-重构”的过程。整合即指在正视各校区体育精神文化的差异性,探索其精华与共性,通过交流所辖差距。重构即指在吸取各校区体育精神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构建各校区统一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克服以上局限的具体做法有:除严格执行体育文化节、运动、各单项体育比赛等体育制度外,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体育主页、出版体育报、统一规划体育标语、通过自有媒体转播体育比赛等方式,建立良好的学校体育校风,重构师生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特别是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的新建高等本科院校,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不足与缺失已成为制约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本研究拟以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吕梁学院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同类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突出矛盾所在,并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三个基本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多校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对策,为同类院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新建学院 第10篇

业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建设地点:上海嘉定区嘉定新城

设计单位:上海励翔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顾问:美国CMC建筑与规划设计事务所

用地面积:14 hm2

建筑面积:7.2万m2

手术室数量:19间

病床数量:600床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

建筑层数:9层

设计总负责:陈励先

建筑专业:陈鸥翔, 马天翼, 林平昭

结构专业:刘勇

设备专业:倪铭文, 李静, 姚丽娜

景观设计: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园林景观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09年6月

建成时间:2012年11月15日

图纸版权:美国CMC建筑与规划设计事务所/上海励翔建筑设计事务所

摄影:马天翼, 朱亮

瑞金医院北院新建工程位于上海市嘉定新城中心区南侧, 总用地面积14 hm2, 核定床位数600床, 日门急诊量平均3 000人次。总建筑面积7.2万m2, 其中地上为6.1万m2, 地下为1.1万m2。

我们将有百年文化积淀的瑞金医院的精华渗入设计中, 充分体现向周边区县辐射、渗透服务的追求卓越、广博慈爱的精神。

总体布局考虑了一、二期用地与扩建用房的相互衔接, 使医院用地始终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以体现建设用地的绿色设计理念。

单体建筑设计中, 医技科室为门急诊、住院部资源共享的布局, 以“医疗街”作为联系主线, 最大限度缩短交通流线:一是缩短患者就诊路程, 患者由“医院街”的自动电梯及垂直梯上下, 路线便捷, 并对各科诊室一目了然, 而且医患分流、“航空港登机口”的候诊形式不仅方便患者, 也便于管理, 同时将联系最多的门诊、医技科室同层相近设置, 使患者无需上下迂回、往返周折;二是缩短医护工作流线以提高医护内部工作效率;三是缩短设备管线长度以节约日常能源运转费用。

集中布局, 节约能源, 尽可能使用房能有自然采光通风的条件, 以实现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 比如在地下职工、家属用餐区设下沉式绿化广场, 使地下室亦能有自然采光通风的条件。

上一篇:民主和谐的管理文化下一篇:新时期启蒙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