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这样老去范文

2024-05-29

母亲这样老去范文(精选4篇)

母亲这样老去 第1篇

写母亲的文章在打动读者方面总具备一种天然的优势。母爱作为一种超越时空、超越民族、超越一切利益得失的情感, 当它被古今中外众多名家以各种体裁的文本不断阐释, 读者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情感——感动。或者我们可以说, “感动”是这类文本共同的题目。在文本中表现这份“感动”几乎不需要过多的写作技巧, 只要作者把生活的原生态写下来就可以了, 因为母爱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 甚至母爱的表现形式也大同小异——谁的母亲没有整夜不睡照顾高烧的儿女呢, 谁的母亲没有冒着大雨给出门在外的儿女送过雨伞呢?因此,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生写母亲的作文中总是不外乎这两个事例。作为国内知名作家的梁晓声当然不会落入这个窠臼;同时, 作为一篇以写母爱为主题的文章, 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也无例外地表现了“感动”。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文本的选材。家境穷困的“我”喜爱读书, 为一本书想得失魂落魄。当“我”下定决心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要买书的钱, 才发现母亲是在一种怎样恶劣的环境中辛苦劳作。在震惊、痛苦与懊悔之际, 母亲却把买书的钱给了“我”。“我”从此真正长大了……在这个文本中, 着力表现的是母亲工作的辛苦, 赚钱的艰难, 为子女和家庭毫无怨言地付出全部。应该说, 这样一个母亲的形象是读者熟悉的, 因为文本表现的这些属于母亲的特质其实具有共性——在几乎所有表现母爱的文章中, 这些都是常见的。比如, 为了表现家境的艰难, 作者这样写道:

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 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这个细节道出了整个家庭在那个年代的艰难和穷困:连一个破收音机都卖了, 换成了孩子们嘴里的食物。在实实在在的饥饿逼迫之下, 听收音机这种“精神食粮”自然就无法提上议事日程——尽管作者在原文中有这样一句:“直接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当然不能取代‘精神食粮’。”这个卖收音机换食物的细节不但突出了家庭生活的困难, 也为后来描写母亲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劳作埋下了伏笔。

为了表现母亲工作环境的艰苦与恶劣, 原文中有大段的描写。比如, 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个灯泡散发的热量, 使工作车间犹如蒸笼, 以致女人们热得只穿背心;车间里飞满了褐色的雪花般的毡絮, 沾满了她们的身体, 以至于她们不得不戴上口罩;由于嘴和鼻孔的呼吸, 女人们的口罩被濡湿了, 在口罩上形成了一个实心的褐色的圆……置身于这群活像山顶洞人的女人们之中, “我”震惊了。除了闷热与拥挤, 以及这些令人窒息的毡絮, 令人难以忍受的还有噪音。作者写道, 在这个车间里,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在这里, 还出现了一个老头的形象:

“你找谁?”一个用竹篾子拍打毡絮的老头对我大声嚷, 却没停止拍打。那毛茸茸的褐色的老头像一只老雄猿。

如果说刚才对女人们的描写属于群像式的描摹, 勾勒出的是一个个人物的轮廓, 那么对这个老头的描写则是一个重点勾画, 把当时母亲所处的环境的恶劣与工作的劳碌作了侧面衬托。可惜的是, 这个老头的形象与那大段的工作环境描写都没有在课文中出现——此文被选入课文时遭到了大量的删节, 只保留了这一句话:“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的删节是十分可惜的, 因为这些描写突出了母亲工作的艰苦和忙碌, 让读者体会到母亲在这里赚来的每一分钱都是她的血汗, 随意花费每一分钱都是莫大的罪过。这些文字的描写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因此, 我建议教师们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将梁晓声原文中的这些内容作为补充教材介绍给学生, 可以为学生深入体会母亲的辛劳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在这群为家庭和生计辛苦劳作的女人们之中, 作者这样描写自己的母亲:

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

而原文是这样的:

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 眼神儿疲竭的我熟悉的一双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的眼睛……

应该说, 在这段描写母亲的语句中, 课文的改动是成功的。与原文相比, 课文中的语句更简洁、干净。三句话以三个“我的母亲”为句尾, 在语法上统一将主语后置, 又因为这三个主语都是相同的, 加上排比的运用, 就使这段话读来更有节奏。原文中的第三句话读来比较拗口, 句尾也不同于前两句, 成了“我的母亲的眼睛”, 这样的文字虽然更有个性, 但却使文句至此有些拖沓了。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依然可以以改动后的课文为主展开教学, 也可以把原文中的这段话呈现出来,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异同以及语句节奏的变化。同时, 也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改动都没有道理, 也并不是所有的改动都成功。对这样一个重点句段, 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想象画面中的母亲形象, 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 也要让学生体会这段话比较特殊的表达方式以及所达到的效果。我曾现场观摩过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对这段话的教学, 大致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 学生读这段话, 思考:按照一般的表达习惯, 这句话我们会怎么说?学生回答后出示以下句子:

“我的母亲直起背转过身来, 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第二, 引导学生将此句与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比较, 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第三, 这段话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如同电影慢镜头一样缓慢、清晰而又刻骨铭心的画面, 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仔细看, 你看到了母亲怎样的脊背、怎样的脸、怎样的眼睛?

第四, 讨论:这是“我”的母亲吗?在“我”的印象中, 母亲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说说心中年轻美丽的母亲形象, 与眼前的母亲作对比, 说说自己此时的内心感受。

第五, 小结:震惊、疑惑、痛苦, 种种感情全都凝聚在这一幅幅画面的描绘中, 全都凝聚在这极其简短的几个句子中了。时光已然匆匆过去了四十余年, 可“我”永远不能忘怀母亲转身的那个瞬间!

上述教学环节中, 教师抓住描写母亲的这个句段, 引导学生从句式的特点入手, 通过将这种特殊的句式进行还原、改写, 让学生进行比较, 体会句式表达的特殊性;但这时学生看到的还只是一个外显的层面, 对这种特殊句式的表达效果还没有很深的体会。因此, 教师让学生回到句子本身, 想象句子描述的母亲的具体形象, 比如, 那是怎样的脊背、怎样的脸、怎样的眼睛, 与印象中母亲年轻美丽的形象作对比。这样就由最初的震惊、疑惑到深深的痛苦和懊悔, 也同时可以体会到, 这种特殊的主语后置与排比共用的修辞手法所营造的表达效果是撼人心魄的。我认为, 这个教学环节从外显的形象到内在的情感, 再到语句的表达形式, 都有比较充分到位的展现, 因此, 这是一个十分经典、成功的教学环节设计。

但是, 如果作者只写到了母亲工作的辛劳, 带给读者的仅仅是“感动”, 这个母亲就没有与其他文本中表现的母亲区分开来, 因此, 我们就不一定选择这个文本来读和教。但梁晓声的写作显然超越了这一步, 他笔下的母亲与别的母亲相比, 焕发出了不一样的光彩。下面, 我们还是试着来作一番分析:

我们先看看“我”是来干什么的。“我”是来要钱的, 来要买书的钱。这笔钱不是小数目, 因为“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而这本一元多钱的书对于一个已经把破收音机都卖了来换食物的家庭来说, 是一笔巨大的然而又是可有可无的花销, 正如母亲的那位同事说的:“大姐, 别给他!你供他们吃, 供他们穿, 供他们上学, 还供他们看闲书哇!”但母亲却不这么认为, 相反, 当她得知儿子要钱是去买书, 就二话没说, “掏衣兜, 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 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还大声对那个劝阻的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尽管母亲挣的每一分钱都渗透了血汗, 尽管家境困难到那样的程度, 尽管这一元多钱在那个年代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此时的母亲却表现出出人意料的慷慨, 她不但毫不犹豫地给了儿子买书的钱, 而且还宣称自己喜欢儿子看书。这句话不仅是对刚才劝阻的女人说的, 也是对自己的儿子说的。我们不由得在想, 做母亲的之所以这样说, 她是要让儿子明白, 读书是一件好事, 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我们可以少吃一口饭, 做母亲的可以不怕辛苦, 但自己的儿子不能不爱读书。只要儿子喜欢读书, 再苦再难母亲都能承受……这一点绝非读者的妄自揣测, 有后来母亲的话为证:

“你这孩子, 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 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当“我”意识到母亲的艰难, 没有拿要来的钱去买书, 而是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时, 母亲道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只有买书, 她才舍得给儿子钱;除了买书, 其他的花费她都觉得多余。由此可以看出, 读书在母亲心里的重要性是超越一切的, 更何况儿子是给她买的罐头, 在她看来就更是完全多余的花费了。

至此, 梁晓声笔下的母亲形象, 就与其他文本中的母亲有了不一样的地方:这个母亲不仅是任劳任怨, 为了孩子毫无保留地奉献了一切, 她更加深明大义, 更有一般的母亲所不具备的眼光:她支持儿子读书, 认为读书比任何一件别的事情都更重要, 哪怕是在一种异常艰难的境遇下, 她也决不放弃让儿子读书!

这样的母亲形象无疑超越了一般的母亲形象, 因为她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 更有对一位劳动女性深深的敬重和佩服。在她朴素的言行举止之中,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女性的勤劳和坚忍, 还有无私与执著, 更有难得的长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细节前后联系起来, 抓住母亲的言行, 深入到母亲的内心世界中去。比如, 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母亲说挺高兴儿子爱看书, 这说明了什么?当儿子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 母亲为什么反而数落儿子?你觉得儿子应该给母亲买那一个水果罐头吗?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 学生就可以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 这样文本中的母亲形象留给学生的就不仅是单纯的感动, 更有深深的敬服和震撼。

让我们就这样慢慢的老去诗歌 第2篇

牵着你的手

一起欢喜一起忧

梦着你的笑

一起思念一起愁

百年也要成千古

只祈共白头?

从此,相互遗忘

那些春花秋月

那些快乐忧伤

从此,相互遗忘

忘了天涯

忘了江湖

忘了人来人往

从此,相互遗忘

如花一样绚丽的凋谢

如风一样灿烂的枯亡

从此,相互遗忘

在我们老了的时候

对往事轻轻的说声再见

如花开花落

没有眼泪

没有念想

从此,相互遗忘

当我们老了的时候

让从前随风而远

如云卷云舒

从不寂寞

也不惆怅

从此,相互遗忘

你幸福的春暖花开

我微笑着秋醉菊香

从此,相互遗忘

一段缘

盛开阳光

两个梦

就这样看着你慢慢老去 第3篇

“喏,吃饭吧。”熟悉的身影从厨房里端出一碗香气扑鼻的清粥冲我微笑,笑容里充满了久违的味道。我接过饭碗,令人陶醉的气息让我沉迷其中:“老妈,每次喝你做的粥都那么香呢!你到底放了啥啊?怎么做的啊……”

你弯腰坐在椅子上温暖地笑:“就是那些东西啊,小米,大米……”你笑靥如花,眉间的纹路却清晰可见。

一时间惊住,原来在我不知不觉间你已变老。岁月蹉跎了你的容颜,让你在春秋冬夏的轮回中咏叹光阴的流逝。

还记得,听人说你也曾黑发如瀑,温暖地看着怀中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哼着不为人知的清曲,眼中流露着满满的疼爱与温馨。

还记得,我蹒跚学步时你脸上绽放的微笑,仿佛酿制在深窖中已过千载的醇香之酒,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在时光的划痕中永盛于心。

还记得,第一次号啕大哭地走进校门,扭头看你的脸上写满了浓浓的爱意;即便隔得很远,也仍然能从心底感受到你不舍的眼神。

还记得……

一时惊起,茫然相顾,岁月却已悠悠走过十余载的光阴,时光在你的脸上镌刻着唯美的雕纹,低声呢喃着青涩的曲调。你的一头如瀑黑发早已不在,你的一段青春韶华也已在过去的人生路上散漫成沙,唯有你心中的執念永恒依然,护佑着你一路走来。

“怎么了?快尝尝妈妈今天做的粥怎么样?妈妈今天换了一种做法哦!”你的声音轻柔,满漾着期待,却让我悚然而惊。看着你的笑脸,那微眯的眼中充满了沧桑的感慨与欢喜,心中却满怀释然。

是啊,不求一世荣华富贵,也不求一世游遍天下,只愿陪在你身边,便是我一生的平安喜乐。相信,你也是这样想的吧?本以为三千青丝随年华弥散在涛涛江水中,你的内心定然充满无奈和不甘,鼻翼翕动嗅着这碗粥的醇香,恍然间明悟原来这才是你心中的渴求。橘黄色的温暖灯光下静静地看着我细品清粥,这才是你所追求的平安喜乐吧?

抬头看着你,你笑靥如花,向我绽放,心中涌起一阵温暖的感动。

致我们终将老去的母亲美文 第4篇

为你做牛做马的女人就是妈,你怎能不爱她?

3岁时:妈咪,我爱你。

10岁时:妈,随便啦。

16岁时:我妈真的很烦。

18岁时:想要离开这个家。

25岁:妈,你当时是对的。

30岁时:我想要去我妈家。

50岁:我不想要失去我妈。

70岁:只要我妈还能在这,我愿意为了我妈放弃一切。

对于妈妈,我们说的话最多的是:

“妈,我衣服在哪?”

“妈,咱们晚饭吃什么?”

“妈,我能出去么?”

“妈,我饿了。”

而对于爸爸,说最多的话是:“爸,我妈在哪?”

我们都有一个好妈妈,爱她的请转发。

母亲节到了,妈妈头上的白发比去年更多了,无论怎样,好好陪妈妈一天!

我们只有一个妈,怎能不爱她?

生病时,妈妈说:别吓妈妈;

吃饭时,妈妈说:别管妈妈;

结婚时,妈妈说:别念妈妈;

妈妈病时,妈妈却说:妈妈没事。

我有一个好妈妈,时光请别伤害她。

如果有一天,当妈妈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请你紧紧握住她的手,陪着她慢慢走,就像当年她牵着你一样。

上一篇:沿海发展战略下一篇: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