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2024-05-10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激发(精选11篇)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第1篇

首先,课前备课,教师必须认真而深入地研读文本,“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中学语文教材中编选的文章,无论是议论、叙事,还是抒情,都倾注了作者真实而深刻的情感。语文教材中,诗情画意的散文,情景交融的诗歌,引人入胜的小说占相当比例,这些课文除了丰富的知识因素外,还包含着浓烈的情感因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必须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和咀嚼,潜心体会。阅读是一个不断感受、领悟、吸收、内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个过程,唯有反复朗读与品味,才能读出深度,读出新意,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才能“披文以入情”。教师应重视对文本的第一印象和阅读感受,这是最真的,是教学的起点和切入点,也是最容易与学生阅读感受交叉重复的地方,更是文本、教师、学生三者思路的契合点。如果教师课前备课只满足于读“教参”,或是下载现成的教案,课堂教学只对文本进行不厌其烦的理性分析,硬灌一些结论性的知识,而忽略情感因素的挖掘与激发。这“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又怎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摒弃单调呆板的教学模式,创设情感共鸣的氛围。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新奇的东西最引人注意。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晶。教师在深入备课的基础上,只要根据每篇课文的个性和教学目标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符合学情的教案,阅读教学就必将美妙动人,气象万千。有的教师热衷于引导学生以获取答案和结论为满足,在让学生念经式地草率读过课文之后,便急不可耐地就文章词句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围绕问题逐一讨论,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何种感情,给我们什么教育,或者机械地介绍作家背景、划分段落层次、分析文章内容、归纳写作特色。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用所谓的“启发”直接代替学生阅读理解的做法,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浮光掠影,囫囵吞枣。如是日复一日地重复进行,实在难以激起学生大脑的兴奋,即使是再美的文章也会被教得索然无味。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教《春》这一课就是这样做的。教学伊始,她就充满激情地说:“我们一提到春啊,你们想想看,会不会眼前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无穷力量!杜甫写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王安石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些短诗只能从一个或两个角度选取两三个景物来描写春天,朱自清这篇散文,写春天的内容很多。我们读一读这篇课文,想一想他是怎样写春天的。”这样的导语,可以说是创设情境的范例,学生能不“如沐春风”吗?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第2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感;激发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这一点而言,语文阅读教学便是一个以文悟情的过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情感为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倾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活动与情感相伴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关爱学生,融注情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爱是人的一种积极的、美好的情感。教师要满腔热情地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与学生建立真挚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每个学生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教师的情感也因为有了真诚的内容才会显得格外真切。惟其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让孩子们的灵性得以尽情舒展。

二、营造氛围,引发情感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情感氛围,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拉近了学生与教材、学生与作品人物的距离,让师生在充满浓浓情意的的语境中实现情感、思维、精神的交流。如教《草原》一文,上课伊始,我告诉学生:草原上天空湛蓝、飘着白云、碧草连天、映着清流,那里有成群肥壮的马、牛、羊,有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你们想去看看吗?这时他们个个精神振奋,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接着播放VCD《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屏幕上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蓝天、白云、草原、小丘、羊群,耳边回荡着嘹亮的歌声,这为学生再现了草原的情景,深深感染了学生,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迷人的意境,他们的心也随之飞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上。接下来的学习,他们更加积极而主动。

三、真情朗读,宣泄情感

朗读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重要言语形式。通过有表情的朗读,细细体会语言的韵味,可以使学生进入作品的氛围,亲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感,身心受到陶冶;饱含感情的朗读则可以准确地传情达意、体验真情、感受美好、读中促思,让学生入境入情。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文,学生通过自读去感悟、品味语言。观看录像之后,更深切地体会到原来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是那样的雄伟壮观,无不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心中的激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读得投入,感受真切。由此可见,教师的情感强烈地感染了学生,学生的情感也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了。

四、联系生活,体验情感

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把握和体验文章中传达的情感,更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增加情感的丰富性,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如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这是一篇文字浅显、故事性强的优美的课文。文字主要叙述了在一个假日,萨沙一家人到森林中游玩。突然下起了大雨,父亲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又将雨衣让给了最幼小的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萨沙又将雨衣盖在了娇嫩纤弱的蔷薇花上……故事简短却展示了萨莎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行为。在阅读体验中,我采用联系生活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的实践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情感,学生为这一家人出于爱心保护弱小者的自觉行为所感染,逐渐生成了关爱生命、保护弱小者的积极情感,从而实现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语文教材内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在让学生体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生活情趣,体验生命价值。在对内容拓展延伸时,要触动学生的情感,产生情感共鸣,升华情感。《丑小鸭》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而改编,写的是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说明了要相信自己,当别人嘲笑自己时也不要自暴自弃的道理。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近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学活动高潮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同学们,因为丑小鸭长得丑,大家都讨厌它,他伤心地离开了家,期间又遇到了种种不幸,后来他知道自己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非常高兴。学了这篇课文我想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老师给你一个机会!2.同学们,假如你就是丑小鸭,经历这么多苦难,终于变成白天鹅,你最想做些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真实心灵感受,从而选择正确对待生活的方法和态度,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解读名家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第3篇

站在学生情感的萌芽阶段——一锤定情

[案例搜索]王凇舟《荷花》的课题教学

师:今天咱们上《荷花》这篇课文。哪些同学见过荷花?见过的请举手。还真不少, 还想不想再看看荷花?

生: (欣赏课件)

师:都陶醉了, 是吧?来, 跟大家说说, 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生1:我看到了美丽的荷花。

生2:我看到正在开放的荷花, 还没有开放的荷花, 全部开放的荷花。

师:你看到的是各种形状的荷花。

生3:我看到了白色的荷花。

师:你注意到了荷花的颜色。但老师有个建议, 能不能为荷花的颜色换上一个美美的词语?

生3:雪白的荷花。

师:雪白, 哦!比普普通通的“白色”这个词可美多了。要是再加一个雪白, 那就更美啦!

生3:我看到了雪白雪白的荷花。

师:听!多美的一个词语。也只有这样的词语, 才配得上荷花呀!

生4: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荷花。

生5:我看到了千姿百态的荷花。

师:好一个“千姿百态”!比老师说的那个“各种形状”要强一百倍!

……

师:这么美的荷花, 同学们还想看吗?

生: (齐答) 想!

师:打开书本, 咱们到书本上去看看荷花。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体会, 你觉得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情感密码]教师要站在学生情感的萌芽阶段, 创设情境, 从课的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入情。

学生开始察觉到某种刺激或现象, 并萌发出留心、关注它的意愿阶段, 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感的萌发阶段。而学生情感的萌发, 往往始于课题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课题的特点, 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 迅速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景之中, 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想融入到文本中去。

从《荷花》一课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看出王老师一开始就引发了学生的情感需要。“哪些同学看到过荷花”看似简单的一问, 却打开了文本原本封闭的门扉, 使语文与学生的生活接轨。学生在回忆的过程中, 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发, 情感开始萌芽, 而当师生一起来欣赏幻灯播放的美丽的荷花之时, 学生的心已经被深深地打动了。一锤定情, 使整篇课文的阅读因情而始, 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站在学生情感的形成阶段——朗读悟情

[案例搜索]孙双金《二泉映月》片段

师:当阿炳孤身一人在冰冷寂寞的小屋里, 拉起了二胡动人心弦的琴声使他仿佛感到什么?

生:我想说是音乐让他不再孤独, 他感到很多人在陪伴着他。

师:说得好!所以是什么支撑着他苦难的生活?读——“他爱……”

生: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 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 他爱那惠山的清泉, 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师:再读。

生: (情感较为充沛) 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 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 他爱那惠山的清泉, 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师:再读!

生: (情感饱满, 读得酣畅淋漓) 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 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 他爱那惠山的清泉, 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情感密码]教师要站在学生情感的形成阶段, 把朗读作为一种情感激发的手段, 使学生悟情。

情感的形成阶段, 是指在关注的基础上, 开始对某种刺激或现象做出反应, 并形成某种情感体验。“文章不是无情物”。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文本大多是名家名篇, 不仅语言优美, 而且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而对于有些段落、句子的情感激发, 读胜过千言万语。通过朗读, 使学生身临其境, 受到感染, 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趣味盎然有滋有味。朗读中, 学生把静态的语言变成了有声的语言;朗读中, 学生的情感被激发, 被倾吐;朗读中, 学生对单纯的语言作品进行了艺术再创造, 从而转化成一种语言的神奇力量。

在孙老师《二泉映月》的教学中, 感受最深就是在学生情感的形成阶段, 他通过朗读指导来引导学生感受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在入情的朗读中, 学生的情感之火被点燃, 他们个个似乎就是当年的阿炳, 在音乐的洗礼中, 学生的情感喷薄而出。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 学生受到鼓舞受到教育。朗读触发了孩子们的情感思维, 引起了孩子门的情感共鸣, 使学生充分地进行着情感体验, 形成深刻的记忆, 使教学充分发挥了语文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站在学生情感的保持阶段——感染渗情

[案例搜索]张祖庆《詹天佑》片段

师:孩子们, 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 还遇到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困难。 (屏幕出示以下文字, 背景音乐为《命运》)

▲慈禧太后不愿为修路出钱。京张铁路经费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 汇丰银行故意刁难, 拖付工钱, 造成误工。

▲帝国主义乘机欺凌, 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 在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地段巡视, 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 他们率众闹事, 要求改道。詹天佑忍辱负重, 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 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 有的坠入深涧;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 女婿被绑架, 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师:读着屏幕上的文字, 你对詹天佑遇到的困难有了更深的感受吗?

生:我读着“好友牺牲, 女婿绑架, 女儿身亡”这些词, 我真为詹天佑痛惜, 詹天佑肯定是顶着巨大的悲痛在修筑铁路。

生:我读到慈禧太后不愿意为铁路花一分钱觉得很寒心, 也替詹天佑担忧。

生:我为那些乘人之危的帝国主义者感到羞耻。

师:大家都谈得很好, 了解了这些, 再来读读这段话, 你一定会有别样的触动。

[情感密码]教师要站在学生情感的保持阶段, 继续深一层地感染学生, 渗透情感, 使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

情感保持是指对某种刺激或现象所形成的情感反应与体验, 不断趋于巩固、固定和持久的阶段, 表现为反应迅速、频繁、持久。而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情感的巩固阶段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 学生对文本人物已经趋于一种共识, 此时他们的情感思维有了局限性, 始终在某一个点上徘徊, 要冲破这个点使学生形成更深的“实感”。

在张祖庆老师《詹天佑》的这一教学片段中, 张老师就非常出色地把握了这一点。在这之前, 学生已经从字里行间体会了詹天佑修筑铁路时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身体力行亲身垂范的品质, 从中体会了他强烈的爱国之心。然而, 文中介绍的仅仅是詹天佑工作时所遇到的困难, 工作之外的重重磨难却鲜为人知。经张老师的补充, 这些有着强烈说服力的例子渗透着人物的情感, 使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受到感染, 对詹天佑这个人物形象形成深刻的记忆。

站在学生情感的内化阶段——链接移情

[案例搜索]窦桂梅老师的《秋天的怀念》片段

师:……前两天, 我们采访了史铁生, 他说, 文字更能表达他的心, 我们就来默读他在《病隙碎笔》中的这段话, 看看他对“好好儿活”的理解到了怎么样的一种境界。

(出示课件:……刚坐上轮椅时, ……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 ……后来又患尿毒症, ……终于醒悟,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生:他终于懂得了活着, 好好儿活着, 就是一种满足。

生:现在, 在史铁生叔叔的眼里, 活着就是一种幸运。

生:活着就应该满足。如果说史铁生懂得了痛苦, 他把这苦当作一种别开生面的游历。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超然, 这是怎样的对生命的敬畏。如果说最初生病对他来说是痛苦的, 那么, 现在的他对“好好儿活”怎么一个“苦”字了得?

师:对这样一位校友, 因他对生命的理解, 我向大家推荐这几本专著—— (课件出示:推荐书目:《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

[情感密码]教师要站在学生情感的内化阶段, 寻找课外的刺激物, 进行情感的链接, 形成学生自己的情感。

内化阶段是通过持久的固定作用, 深深被刺激物或对象所吸引, 以至于被卷入, 以超常方式作出反应, 形成某一价值倾向。阅读教学时, 教师引领学生与作者, 与文本, 与人物进行换位移情, 将自己融入到课文的角色之中, 再通过想象来进一步激发情感力求“在课堂中实现生命的体验”。这时, 学生的情感已经达到高潮, 他们和文本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乐, 教师抓住此契机, 用有关这些人物的课外读物再次刺激学生大脑, 能使学生生成一种新的观点或态度。

窦老师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即将结束之时, 用作者的《病隙碎笔》中的话, 来告诉学生作者对“好好儿活”的理解, 同时也使学生对“好好儿活”的理解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也是因为这个从课外引入的教学环节, 将令孩子一辈子受益——珍惜生命, 好好儿活着。最后, 窦老师进一步将教学文本引导学生走向课外读物, 把学生引向更丰富、更宽阔的天地。也让学生的情感从文本之中向课外链接, 逐渐形成自己的情感。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第4篇

小黄营小学 李秀玲

情感通常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特殊反映。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它既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小学生的情感特征十分鲜明突出。从刚进入小学开始,他们情感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对一切客观事物都怀着极大的热情,而且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他们由于年龄、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对客观事物又不具有穿透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因此感情不够深刻,不但情感外露,而且易冲动,稳定性和可控性都比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情感更富有稳定性,他们需要被理解,需要交流和沟通,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和肯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需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实践证明,情感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呢?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儿童的情感就像一池水,只要一颗小小的石子,就会使它泛起粼粼波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感人情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录音、幻灯、挂图等灵活地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观看多媒体课件:先欣赏屏幕上波浪翻滚、气势雄伟的辽阔大海,水平如镜、和风拂柳的美丽西湖,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感受自然美。然后教师激情告白:“同学们,大海、西湖水美,泰山、香山山美,但都无法与桂林山水相比,桂林山水不但山美、水美,而且奇山围绕碧水,碧水倒映奇山,山水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把桂林山水这幅画点缀得更美,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体验,激活了情感。

二、渲染气氛,以情激情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要达到这种状态,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的中心,创设情境,做到“以境育情”。

(一)用导语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教师就要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氛围中。为此,教师要研究课文,要研究从什么地方开始学生才最感兴趣,并以此作为诱发学生情感的突破口,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二)借助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是开启人感情闸门的钥匙。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感情与悦耳动听的韵律联系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转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韵律”,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例如,学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就可选用与古诗诗意相似的古筝乐曲《送别》,用它那舒缓、清悠的旋律,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

三、熟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内容。

如在《搭石》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熟读课文后围绕文中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的句子来体会其含义;通过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感受乡亲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借此感染学生的心灵,凸现出“搭石”默默无闻的精神。

四、运用语言,培养语感,体验情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语感能力之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悟性是一种潜在的智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运用语言,培养语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情感。

1.让教师在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引起情感共鸣

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在教学中,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如果教师能按不同文章的风格,采用不同的朗读风格,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音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意韵,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走进作品的意境之中,从而与作品中人物一起喜怒哀乐,在意境中体验到真正的情感。如《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抒情的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教师应该高亢、激越地抒情,这样才能够读出韵味来,才能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2.让学生在感受形象中朗读,体会情感

情感的激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情感。作者的情感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在感悟形象中动情,在动情中抓住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朗读,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学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情感。在教学课文《会摇尾巴的狼》时,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课件——“有一个陷阱里有一只狼,陷阱边上有一只羊,狼在陷阱里怎样爬也爬不上来”的动态画面。这样的教学设计使课文中抽象的语言文字的描述变成直观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表象后再细读课文中狼与羊的五次对话,那么课文中老山羊的诚实、善良、机警和狼的狡猾、凶恶、虚伪的性格特点就清晰地展现在了他们的眼前。此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当学生读到“你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谁也不会来救你的”这些句子时,学生对羊的同情之心和对狼的痛恨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五、深入挖掘,激发学生的情感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作者的情感、意愿,乃至整个心灵都寄托在他们所描写的形象之中,如《丰碑》《诚实的孩子》等课文蕴涵着道德感,《五彩池》《桂林山水》等课文体现着自然风光美感,《新型玻璃》《太阳》等课文蕴藏着理智感。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令他们如临其境,如听其声,如见其人。

六、挖掘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中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理解课文的好方法。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组织学生体会“多少、才”等词语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修筑长城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明白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从中体会到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七、巧妙评价,激发情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尤如一面镜子,学生正是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自己,因此评价学生一定要真实贴切。多采用描述性语言,少用“你很棒”、“掌声鼓励”等模糊的评价方式。如对于学习语文不大感兴趣的学生某一天有了一点积极倾向,教师可抓住契机评价他:我发现你今天喜欢上语文课了,老师为你的转变感到高兴。评价的巧妙性不仅体现在语言上,还体现在分寸的掌握上,首先对于后进生、问题生要多表扬,在真实的基础上允许夸张,对于资智优越的学生表扬不宜过频,过频的表扬会使他们发腻或是骄傲。其次,评价学生的缺点时,也要尽量发掘他的闪光点,最好是先否定再肯定进而提出希望。这样就让学生感受到情是真的,心是暖的,有利于升华师生感情,同时也升华了学生对该师所教学科的情感。

八、作业拓展,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延伸。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量越大,对学生的发展越有利,布置一些有新意的作业,让学生课外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写一写读后感,续写课文,建立资料袋等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作业。我们在教学了《长城》之后,让学生写一写导游词,通过小练笔抒发对长城的情感。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第5篇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情感

一、引发学生情感的体验

每次我们将一篇文章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阅读,大多数的学生都只会“走马观花”式的随心阅读,甚至一些学生连这样都做不到。因此,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们加以引导,不仅要让他们了解到文章中的内容,更要让他们切身地去感受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从而使他们产生共鸣,诱发自己的情感。

我们平时要上一篇文章时,教师在做好通常的课前准备的同时,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与将要上的课文有关的视频或者图片,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们观看,例如,有一篇文章叫《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在上这节课时就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地震的图片或者电影,例如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等,学生们在看到地震时惨烈的情景后,自然会被影片中的画面所震撼,这个时候再进行课文的阅读时,当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作者的感情当中,学生们对于课文里所描述的救人情节也能很好的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也能被学生所体会,影片和课文的结合,使得学生们有了十分直接的体验,这样学生们才能很好的融入到课文的教学当中,因此,借助多媒体来诱发学生们的情感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表情和语言上进行感染

小学生的情感是十分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的环境下,他们的情感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因此,学生们有时候是能够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的。为了感染学生,教师在阅读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使用面部表情甚至相应的动作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并且感染他们,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和丰富的表情,慢慢的便会融入到文章中,并且身临其境地去领悟文章的内涵。

对于语言来说,因为它是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信息,所以它带来的感染性是直接的,从而使学生们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声调要显得爱憎分明,语言要真挚,这样一来,才能叩击学生们的心扉,产生感情上的波澜,进而领悟到文章中深刻的道理。对于文章中一些十分具有激情的语言,教师首先满含激情地读了一遍后,再让学生们一起大声地朗读一遍,这样学生们不仅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能情不自禁地被这高昂的气势所感染,从而更好地领悟作者写作时的思想境界。

三、通过表演体验,激发情感

体验则需要学生们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才能去获得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切实地体会到文章和句子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时就能将体验教学的思想引入到阅读教学中去。在一节课之前,教师让学生们利用课余的时间,去扮演一个社会的角色,例如,爸爸、教师、司机、政府官员等等,让他们在表演中体会到其中的苦与乐,学生们完成布置任务的同时,也能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们在各自的表演中,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想法,抒发了要求、表扬、后悔等感受,这样一来,整个课堂都会被一片真情所包围,学生们在表演中所体现了各种情感,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很好的领悟作者的各种情感,另外,他们自己在写文章时也能一气呵成,表达清晰的思想,文章情节也会和自己所表演的一样跌宕起伏,发人深省。

四、创设生活境界,升华学生情感

在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以课本为主,对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很少。学生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总是需要将自己一步一步领入到一个自己设置的世界中,在这里,学生们是无法与他们的现实世界很好沟通的,从而导致学生们对于文章想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始终不能很好地理解,这就像一根绳索,牢牢捆住了学生,学生们没法感受现实,进而无法在现实中学到东西。但是,我们知道,现实生活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如果书本与现实断开了联系,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很好的理解书本知识学习的作用及其意义。所以,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价值,明确自己的责任,我们必须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上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这样也不至于使学生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尽量地简化书本上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结合到一起,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领悟书本上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其包含的深刻道理。

五、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是否能够将教学活动顺利的进行下去,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能否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情感,这对于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和智力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阅读中,教师必须很好的维护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将学生们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进而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楚亭.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打造诗意教学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4,(20):92-93.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第6篇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 创设情境,示范朗读,诱导移情等手段,使学生激起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用自己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 我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故事、图片并展览,让学生感受邓爷爷爱人民的伟大情怀,感受全国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爱戴之情。 上课后伴随着《春天的故事》的音乐,邓小平———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的提出者,在1997年2月19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邓小平爷爷的离去,令九州同悲、四海同泣。 这位历史的巨人,中华人民的英雄,在临终前再三叮嘱家人,死后要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他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起感知那段历史吧。 同学们带着课前积累的情感读课文, 自然而然明白为什么说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还属于全世界。 “此刻,你就在那架专机上,透过舷窗望去,你的心情怎样,你会说些什么? ”学生情感的泪花就会飞溅,想象会更丰富。

二、关注生活,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由于自身遗传素质、生活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以及生活阅历的不同, 每个学生都有个人独特的 “心理世界”、“情感世界”。 有着不同于别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读2003年第十期《山东教育》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深有感触。 4岁的孩子向与她一起读书的妈妈提出的一连串看似荒诞、匪易所思的 问题时刻 印在我的 脑海 ,“她为什么 不到房子 里去呀? ”“小女孩的爸爸怎么会舍得打她呢? ”“她的妈妈为什么不来找她? ”“妈妈,让小女孩到咱家做我的姐姐好吗? ”这一系列问题无时不扰乱着我的心。 原来,孩子的心是那样纯真无邪、善良、博爱,这是人类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 孩子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世界,是那样丰富多彩。 我深深地意识到阅读教学再也不能对课文只做公式化、概念化、不切实际的处理,再也不能扼杀孩子的“童心”、“童趣”。 新课程改革认为学生的“童心”、“童趣”也是课程资源,理应给予足够重视和保持。 况且,青少年随着年龄增长,逐步产生自我肯定的要求,不再希望我们把他们当做小孩子,而是要尊重他们、认可他们。 老师当然希望孩子们的表现都是完美的,但是孩子们并不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回答有时不容易被老师和同学理解。

三、放飞想象,释放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阅读主体的“悟”是对文章“言外之意”、“味外之味”的整体感知,这种“悟”的关键就在于阅读主体的想象。 教育心理学认为:想象和联想是主体感悟、体验课文的重要手段。 具有现实性,同时具有极大的跨越性、跳跃性、自由性。 使阅读主体能在短时间内搜寻记忆与阅读对象的契合点, 从而达到领悟境界。 它是学生主体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和手段。 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这篇文章叙述了贝多芬同情盲姑娘,被其对音乐的热爱感动,于是即兴为她弹奏《月光曲》的故事。 文中对贝多芬弹奏 《月光曲》 的描写是通过盲姑娘的想象完成的,贝多芬感情的变化正是寓于其中。 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少, 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有一定难度。 于是,我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静思、想象。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小组交流空前激烈,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老师,我看到了月亮缓缓升起,钻破了轻纱。 ”“老师, 我看到了月亮钻进云层, 听到了大海上风吼浪涌。 ”“老师,我看到了盲姑娘哭了”……学生的发言精彩极了, 他们多像置身于莱茵河边的小镇上,亲耳聆听贝多芬弹琴,亲身感受到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这些丰富的内蕴若不展开想象与联想是无法领悟到的。

四、观察插图,组织对话,展示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教材编排有了新变化, 课文插图成为新教材的一大亮色。 插图往往紧扣课文内容,大多色彩鲜艳、虚实相生,能扣人心弦。 课本中的古诗及写事或写景课文如《师恩难忘》、《装满昆虫的衣袋》等,大都绘制了插图,有的展示了文章的某一中心场景,有的再现了人间美景,有的抒发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感情。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观察、交流、理解、发现。 如教学《推敲》一文,文中的插图真实地再现了贾岛月夜到李凝家拜访的情景。 在阅读完贾岛深夜访友未遇,写成《题李凝幽居》后,我让学生认真观察这幅插图,体会当时月光皎洁、 夜深人静、池边小鸟夜宿的意境,为理解后文为什么用“敲”而不用“推”做铺垫。 同时我还请学生在此基础上给插图题写一个恰当的名字。 学生为这幅插图题写了各式各样的名字,展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第7篇

一、学会感受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篇课文、古诗, 他的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

教学《月光曲》时, 我带着一脸的神秘问:“读了这篇课文, 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课堂再现:

生1:读了这篇课文, 我感受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是一个传说, 他谱写月光曲时, 借着清幽的月光, 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感染了他, 没有蜡烛的时候, 月光是清幽的, 这也是贝多芬当时的心情, 所以他按动了琴键, 让思绪跟着月光飞扬, 所以创下了这首不朽的月曲———月光曲。

生2:读了这篇课文, 我深深地感觉到贝多芬是到莱茵河散步时, 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 被盲姑娘热爱音乐的情感所感动了, 于是按动了琴键, 创作了这首月光曲。

阅读中, 学生读着相同的文本, 却有着不同的感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二、激发情感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我们的学生, 必须积极主动参与、投入到阅读过程中, 一点一点地挖掘文本的信息,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激发情感。

如教学《回自己的祖国去》中记叙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在得知自己的祖国解放的消息后, 毅然回国的感人故事, 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华罗庚为了回自己的祖国, 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优厚待遇, 以及他与妻子对话中的叙述语更加表明了华罗庚斩钉截铁的态度, 包含了他对祖国对新中国的热爱。从而拨动他们的心弦。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 对《回到自己的祖国去》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时, 水到渠成了, 让学生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 读出了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 读出理解, 读出情感, 读出韵味, 使学生走进了华罗庚的情感世界。学生的感受加深了, 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 想抒发情感。

三、学会欣赏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学会欣赏学生。“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荷塘旧事》一文时, 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 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 边读课文, 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 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 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 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 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 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 而是被点燃的火把, 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四、尝试评析

阅读教学中, 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 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教师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 多一些不拘一格。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 我提问:同学们, 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 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

生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生2:我认为应该是这句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啊……那有多好啊”师:听到这里, 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3:我感觉贝多芬又听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 因为他想听贝多芬弹钢琴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 但她后来又说随便说说, 说明他想安慰哥哥, 她不想让哥哥为她听不到贝多芬弹的钢琴而难过。

生4:贝多芬实际上听出了盲姑娘十分热爱音乐, 盲姑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内心, 真希望能听到贝多芬弹, 但却说只是随便说说。随便说说并不是指真的是随便说说, 而是压抑了他内心的情感。

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 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 让学生去议, 答案让学生去辩, 结论让学生去得。学生要品出自己的味, 品出自己的情, 还品出自己的疑。这时的读已经不再再是是对对课课文文语语言言的的忠忠实实再再现现了了, , 而而是是能能够够表表达达自自己己情情感感的的最最高高境境界, 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获得成功的喜悦。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第8篇

一、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能够寻找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激发出自身的情感潜势,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推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教育。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感情修养,对教学倾注深厚的情感。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自身必须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教师将备课时体验到的情感熔铸于教学之中,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撩拨出其情感的涟漪,令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受到感染。如在冰心《小橘灯》的教学中,教师可自制小橘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激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桥梁,引导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橘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如何呢?事实上,能使学生表现出极大热情的地方,多是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地方。教者必须心中有数,不能让学生成为脱缰之马。譬如在《桃花源记》中,学生对桃花源境外的美景十分欣赏,对“初极狭,才通人”这一入境处的情景,对“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神态,对“咸来问讯”和“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动人场面,一一予以设想或模拟……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是能够凭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双翼在情感世界里驰骋的。

二、营造氛围,展示才能。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学的情感因素,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方法营造情感氛围,传导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从而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变色龙》这篇文章里,人物性格的展示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要想让学生理解对话对人物性格刻画的重要性,那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文本的对话中去。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表演的形式,由学生自己去改编文中的对话,即根据自己的理解去修改语言,去模仿奥楚蔑洛夫、赫留金等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在自己的表演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表演中去,这样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思想共鸣。

三、设置疑问,激发求知欲望。

孔子《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可见,学离不开思。所以,学习离不开提问,课堂教学更离不开提问。怎样才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例如在《背影》一文中,父亲爬月台的情节描写,教师可以提问:假如是你过月台,你会怎么过?学生的回答一定是:过月台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攀”、“缩”“微倾”等动作后再去思考这些动词的作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年老体衰的父亲的艰辛及对儿子的爱。又比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是蕴含着巨大的痛苦和辛酸的。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四、结合现实,走出文本。

《包身工》是一篇传统的课文,一般的老师讲授时只注意文章结构的巧妙和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虽然这样也能激起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和对包身工制度的痛恨,但好像总是缺少切肤之痛。有一位老师讲授这篇课文时,将近几年出现的“打工妹”现象和课文结合起来,介绍了报纸上披露深圳、福建等地的不法外商、台商只图赚钱,不顾人的死活,烧死“打工妹”的追踪报道,提出了“包身工”和“打工妹”的问题,一下子就拉近了课文与生活的距离,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绪。课后又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民工潮”的资料,让学生写读后感,引起了激烈的反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热爱学生,激发学生情感。

学生总是带着一定的情感参与教学活动的,要使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要爱学生。于漪老师曾深有体会地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乏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难有成效。”由此可见,协调师生感情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重要基础。

例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兴趣

一、以情传情

我们知道,情感几乎和一切心理品质相伴随。无论是动机、兴趣、需要、意志、注意,还是感知和观察,理解与思维,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情感活动。情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其他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笔者在讲授课文时,常常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氛围来调动他们自身的情感以启发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领悟与消化,进而唤起他们内心的体验,教学氛围随之浓厚;当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完全融为一体时,教学气氛达到高潮,师生达到认识上的沟通,理解上的一致,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倾心描绘了亿万人民群众“呼唤”、“寻找”、“见到”周总理的动人情景。笔者在执教中,首先充满深情地介绍周总理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和崇高品格,这就使学生增强对周总理伟大人生的理解,同时引发他们的情感,渲染创造出一种庄严的气氛。我在朗读时把那一声声感人肺腑的呼唤、那山谷的回音、大地的轰鸣、松涛阵阵、海浪声声、读得抑扬顿挫、回肠荡气。朗读感染了我、也感染学生。学生们动了真情,他们完全沉浸在悲伤、哀痛、怀念的气氛中,情绪久久不能平静,感情得到强烈的共鸣。这样,他们自然而然把握了本诗的感情基调,也领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那浓浓的气氛中,学生把握了诗的意境,胸中矗立起一座高大的丰碑,作品中奔涌的情感与师生的情感交汇融合,认识与情感达到了高度和谐的统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握了课文的内容。

二、以景传情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景传情,就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依据,让学生进入情景,展开想象,产生情感。在中学不少语文课文中,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或寄事达情,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情感气氛,以强化表达某种感情。为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抓住这些特点,教会学生睹物思情,触景生情,以产生强烈的情景感。这样,就能很好地以景传情,进入情景交融的境地,进而达到培育情感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讲《春》这一课时,首先就把学生领进了对春天的回忆与向往之中:

“春”,列为四时之首,它是一个极富有诗情画意的季节。一提起春,我们就很容易记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类的优美诗句。古今中外的迁客骚人,写下多少难以记数的春的赞歌,就是我们的同学,也能随意背出几首、十几首关于春的诗句。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散文《春》,相信一定会更加勾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在《春》这篇散文中,朱自清先生写春的内容可多啦!他写了春天的草、花、风、雨、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现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看看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春天的景物的?这些景物的姿态又如何?特征又怎么样……

这样,随着琅琅的读书声,教师与学生都进入了课文。继而,随着作者的感情,学生仿佛走进了春天,陶醉在迷人的春景之中,领略着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三、以理激情

以理激情,就是用道理激发学生的情感。这里的道理可以是人生哲理,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般事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偶发事件,那么又如何来处理这些偶发事件呢?当然,不能阻,只能疏,只能用一些事理来引导、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分析事理的过程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情感参与阅读 激发情感体验 第10篇

一、情感参与导入,激发兴趣

成功的富有激情的紧扣儿童心理特点的课堂导语犹如表演的“序幕”,具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教师以情动人,通过语言描述、渲染描摹,引起学生或兴奋、激动,或悲伤、哀愁等情绪,加深心理体验。王自文在上《圆明园的毁灭》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法国著名文豪雨果,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话:“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的一切都汇集于此,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板书课题“圆明园”,生读题。师:那可是如同月宫似的完美无缺的皇家园林啊,再读。可就是这样的一座皇家园林,却被英法强盗给毁灭了。(板书:毁灭)读题,再读。教师的激情导入,不仅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了学生对月宫似的圆明园的美的享受,同时激起了学生对英法法西斯的痛恨,为学生进行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的语感做了铺垫。

二、情感参与朗读,激发情感体验

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言语的创造性活动,能帮助读者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对提高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让情感参与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寻找文本中美的所在,激发起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

1.情感参与范读,唤起美感。教师对课文进行范读是唤起学生美感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教学《纸船和风筝》这篇感人至深的课文时,为了让二年级的小朋友更好地体会文中松鼠和小熊友好时的欢喜、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在引导学生读通这篇课文后,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配以音乐),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文本,记得当我用较慢的速度,用伤心、孤独的语调读到“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松鼠再也受不了啦”这段话时,很多孩子都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我自己更是被感动了。当我饱含感情范读完全篇课文时,让大家说说此时都在想些什么时,全班孩子都迫不及待地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表达着自己最真挚的感受,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文本。

2.情感参与朗读,激发感悟。情感参与朗读有助于学生“乐读”“悦读”,也就是有情有趣地读,就是美读。有利于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发现文本本身的美,享受审美的情趣。就是“读进去,读出来”,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例如在教学第九册《可爱的草塘》中,让学生品读“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通过让学生反复品读,让学生感悟到:动静结合,声色相融的精彩画面。从拟人句、比喻句等句子的品读发现文本本身的美,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美和语言美的情感体验。在一遍一遍的读书中讓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使语言文字表述的人、事物、现象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动起来,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情感参与想象,激发情感体验

《语文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言文字是一种刺激,一种信息,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非现实的对象世界,提供给我们心灵活动的原始材料。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文本表达的美和思想感情,就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用心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转换角色,如文本中的人物角色,作者的角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情感参与到想象当中,在阅读的过程中呈现出相应的画面与情境,使语言文字变成活的画面,眼前有景,脑中有形,心中有情。如在学习《军神》(人教版第九册)时,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走进人物之中的沃克医生或刘伯承,想象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情境。想象当时文中人物对话的情景,虽然当时的情景带有血腥味,但有了情感的参与,就能在带有血腥的场面中体验到人物的精神美,作者的表达美。通过想象,学生就切身感受到荷花的形态美,把文中的空白之处具体化。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总之情感参与阅读,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的感悟,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注情感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第11篇

在教学实际操作中, 我发现要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深入阅读, 必须关注他们现有的情感体验、生活感知,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 慢慢引导他们走进文学的世界。

一.找到情感契合点, 设计话题式问题。

学生往往对文本的情感是陌生的,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找到文本情感与学生情感契合的点, 找到这个情感契合点后, 设计贴近他们情感体验的话题或问题, 当然这个话题式问题必须要能够贯穿全文是文本的中心。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文本内涵, 又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进而能更深入地阅读文本, 获得与作者共同的情感体验。

《林黛玉进贾府》这篇经典课文, 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爱情, 怎样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于是我设计这么一个话题: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能否一帆风顺呢?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一连串阶梯型的问题:1、林黛玉与贾宝玉未见面以前, 她了解到的贾宝玉是什么形象?2、林黛玉与贾宝玉见面以后, 她对贾宝玉的印象是什么?3、贾宝玉与林黛玉见面以后, 他对林黛玉的印象如何?4、贾宝玉与林黛玉见面以后, 贾宝玉是怎样表达他对林黛玉的好感的?5、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形象描写是通过什么途径表达出来的?说明什么问题?6、从性格的角度分析, 他们的爱情能取得成功吗?学生对这一系列型话题相当感兴趣, 讨论得非常热烈, 他们从课本中一一寻找相关问题答案来最终确定最后的观点。并且在寻找的过程中也深入理解了林黛玉和贾宝玉各自的性格特点, 另外更有学生跳出课本的局限, 把所读过的《红楼梦》相关内容搬出来讨论, 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去深入阅读探究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项脊轩志》, 我让学生跳出文言文的局限, 将它当作文学作品赏析, 提出这样的一个话题:世界上最疼爱你的三个女人去了。学生非常感兴趣, 认真地阅读文本, 发现了这三个女人分别是归有光的母亲、祖母、妻子。由此展开对文章情感的赏析, 有的学生还联系到自身的情感体验, 尤其是对母亲的养育之恩的感概, 也更深入理解作者难以言明的悲痛。文学教育关注的首先是人, 活生生的这一个人。贴标签, 扣大帽式的阐释, 必然会使学生缺少对人的理解、悲悯。

二.抓住文本关合点, 激活想象空间。

在学生眼中, 课本或文本仅仅只是一行行的文字。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不懂得生发, 就不可能让学生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 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 透过文字看到图画, 透过语言看到生活, 置身于作品之中, 获得人生感悟。有时一篇文章不必提太多问题, 抓住一个点, 就能解开全篇。

我在教《琵琶行》时, 发现学生很难真正理解琵琶女内心的痛苦, 于是试着选取关键句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 去深入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我选取了“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一句让学生分析。学生能理解是写琵琶女的痛苦, 但理解不深入, 我就从最普通的生活场景入手设疑:首先是关于连续出现的两个“梦”字, 学生很快明白“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可见琵琶女在孤独中唯一的寄托就是回忆少年往事, 也可见她所感受到的少年往事是快乐的。这就回答了文中的另一句“钿头银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 是对青春欢笑生活的描写, 是一种怎样的奢华!关于下句“梦啼妆泪红阑干”, 学生大多只关注“泪”字, 而忽略了“妆”字, 我于是从生活常情角度提出疑问:妆, 是平常舞台上常用的, 下台后要“卸妆”, 而琵琶女为何在睡觉时还带着“妆”?学生开始沉思, 有学生说是掩饰自己衰老的容颜;更有学生说是担心商人突然回来后看到她的衰老, 所以带妆入睡。针对第二种答案, 我继续问, 琵琶女难道深爱着的她的丈夫吗?于是有学生否定, 因为文中有琵琶女对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抱怨之语。最后学生联系生活体验, 想象画面:琵琶女极度地孤独无聊, 完全生活在过去的岁月里 (她是一个没有现在更没有未来的女子) , 她唯一打发时光的事情就是沉浸在往事里, 就是浓妆如往日, 甚至可以想见她独自一边化妆, 一边回忆往事, 一边歌唱, 然后一边流泪的情景, 最后应该是在不知不觉中带妆入睡的。恰恰是这一“妆”字, 深刻地写出了琵琶女的极度孤独与痛苦。有人这样说, 人在痛苦的时候回忆起快乐的岁月 (而这快乐已然一去不复返) , 是为最最痛苦之时。学生由此真正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也感受到白居易高超的写作艺术。

三.点拨对话关节点, 引领深入体悟。

课本的作者与学生, 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 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 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 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让学生透过文字走近作者, 与文本对话, 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内涵上的感悟。

鲁迅的文章一直是学生难以找到共鸣的。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 学生一开始同样难以理解鲁迅深沉的悲愤之情, 根本无法产生共鸣。于是我选取了第五节第二段 (这是鲁迅先生描述的刘和珍君和她的同学们遭枪击、被虐杀的情形) 让学生发挥想象, 想象画面, 深入体会其中情感。

“欣然前往”, 可见刘和珍君多么单纯, 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 更想不到执政府会那么凶残, 所以去时“欣然”。“中弹了”, 不禁让人震惊, 发出质问:这无情的执政府, 究竟是谁的政府?“从背部入”, 可见她是已转身, 在撤退时遭了袭击。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的女子、学生, 荷枪实弹的执政府卫队, 不是按常理鸣枪警告, 而是对方撤退了也不放过, 追着射击。“斜穿心肺”, 可见子弹射入之深, 以此推断, 开枪者在近距离射击, 射得很准。“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 在枪弹的呼啸声里, 同学的友情超越了逃生的本能。“中了四弹, 其一是手枪”, 那么其余三颗呢?自然是机关枪喽!近距离的手枪容易瞄准, 远距离的机关枪有更大杀伤力, 两相配合, 这是怎样的天罗地网, 看来是非要置青年们于死地不可啊!“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 伟大的女性的友谊, 是这枪林弹雨里最壮美的风景!“弹从左肩入”, 开枪者不仅从后面, 还从侧面包抄、袭击她们, 真要把青年们斩尽杀绝吗?“穿胸偏右出”, 这么强的穿透力, 说明开枪者近在咫尺!“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 枪杀还不够, 再辅以虐杀, 刽子手何等残忍!“于是死掉了”———这最简单最朴实的五个字, 包含着鲁迅先生多少悲愤和沉痛!死掉的还有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 还有四十多个和刘和珍君、杨德群君一样的青年;“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 同样在呻吟的还有一百多个流了血而幸存的青年。于是同学们很容易就理解了:“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文明人”, 反语, 实为野蛮人;“伟大”而至于“惊心动魄”, 这是对三个女子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伟大还有一种解释为“反语”“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 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和中国军人都曾残酷地杀害我们的爱国学子, 所谓的“伟绩”“武功”, 反语, 其实是罪行;今天执政府前的中国军人助纣为虐, 其残暴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抬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正义和善良被摧残、蹂躏, 邪恶和残暴像魔鬼一样肆无忌惮, 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

学生们通过分析想象, 深刻感受到国民政府的残忍、刘和珍君们的伟大友情……我将刘和珍身上“有价值的东西”和“被毁灭的过程”一同展示给学生, 意在于努力将学生引入当时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心灵的震动, 引起强烈的悲愤之情。学生们经过这一环节, 就能更加深入地理解鲁迅的极度悲愤, 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上一篇:数据制作下一篇:记叙文的取舍之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