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

2024-05-31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精选12篇)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 第1篇

众所周知, 阅读的过程, 从抽象的交际, 到形象的解读, 再到意象的升华, 是一个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复杂过程。阅读教学的设计, 包括课外阅读教学, 要符合认知发展规律, 要讲究方略和措施, 要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其个性发展, 要“优化英语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鉴于此, 着眼于实效教学, 经摸索和实践, 我们认为,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应当注重以下三个方面:得当、得法和得益。

1. 得当

英语课外阅读是扩散性阅读, 它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所以, 充分了解学情, 从学生认知需求的实际出发, 是课外阅读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 也是课外阅读教学目标确立的重要依据。适切的目标, 是集挑战性和生成性于一体的, 是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体, 且是可分解的。在材料的选择上, 优先选用那些能激起学生兴趣、能引发他们自主阅读和自发交流的材料, 如一些时文、科普、史地、传记及经典美文等。总之, 选材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结构, 能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课外阅读教学时间的分配上, 要遵循一切从效果出发的原则, 充分认同学生认知差异的合理性, 尊重认知规律, 根据学生实际, 适当控制阅读量, 在不断积累中, 使他们的英语学习得到逐步提高和完善。

2. 得法

在课外阅读教学的设计上, 不能忽视对阅读策略的指导。如有的材料, 内容简单, 结构明晰, 只需浏览, 掌握提要, 采用略读或跳读即可;有的材料, 内容丰富, 含义隽永, 则需要师生潜心去精读、去思索、去推敲、去内化、去品味。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 问题的设计是组织教学的核心, 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它要求所设问题体现多维度 (坡度、深度、高度和力度) , 并具有适切性、挑战性和生成性。同时, 教师对课外阅读的监控措施要及时合理, 即教师要形成涵盖学生自我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监视、检查、认识和评价的控制机制, 不能放任随意的、漫无目的的阅读。“它包括注意监控、理解监控等策略。理解监控是指把阅读理解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 不断对其进行监视和调整, 包括明确阅读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方式、检验是否达到理解的目的、找出理解的不足和错误并加以改正并制订新的策略。注意监控是指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根据阅读目的, 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信息上, 防止其他非重要信息的干扰。”[1]互动合作, 应该贯穿于课外阅读教学的全过程。“积极有效是一堂好的英语课的本质特征”, “新的和旧的知识、技能、能力也只有在相互联结、迁移、互动的动态发展中, 才能更快地螺旋式上升, 形成和拓展成更广的、新的知识结构”, 一堂好的英语课应该有“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 应该有“情真意切的双主体心灵交融活动”。[2]因此, 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在对相关语篇的阅读和体验中, 理顺结构, 加工信息, 去思考、讨论和实践, 进行合作化学习和探究, 形成感悟和体会, 进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3. 得益

“没有反馈过程的教学活动是低效的。反馈无处不在, 无时没有, 它贯穿于课前准备、课中施行和课后反思的教学流程中。”[3]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 要及时反馈, 要以篇章的框架和要点为主, 还要兼顾班情和学情。要在充分认同学生认知差异客观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 进行合理适时的反馈。当然, 有效的反馈一定离不开合理的评价。适中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是一剂良药, 也是一注催化剂。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含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在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 对呈现 (成果输出或展示) 的评价, 要坚持三者兼顾的原则, 采用纵向表扬 (评价) 与横向表扬 (评价) 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我们提倡:要在预设目标及互动讲评的基础上, 机智地处理突发性的或意想不到的问题、话题和情景, 通过发散式思维, 动态生成新的内涵。我们发现, 在英语教学的诸多活动中, 学生非常喜欢参与集体或小组之间的互动, 如互评、“合作纠错”等。这类活动, 可以让他们彼此之间了解过程性学习的进展状况, 在分享成果的喜悦的同时, 反思失败的教训, 积累经验, 再比照自我, 激发内驱, 促进自身完善, 为他们今后人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和情感基础。

二、例探

下面以南京市六十六中学周化光老师在高一年级上的一堂“自主设题设练”的课外阅读公开课为例, 探讨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

他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挑战性和生成性。其教学过程, 基于学情实际, 凸现了基础教育专家邓可清“人人成功、各得其所”的“位育”[4]理念。其贴近生活的选材和互动的课堂氛围, 活化且趣化了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和目标的实现。

他在这堂课外阅读课上用了八个步骤, 即“Lead-in”“Word study”“Fast reading”“Background knowing”“Reading and questioning”“Discussing (group work) ”“Giving tips and summarizing”“Assignments”。

他以一幅图画和简短的文字提示,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新闻说明:A farmer sits beside his dried farmland, sad and disappointed.A severe drought, which locals say is the worst in the century, hit Yunnan Province, and it will last till the start of the rainy season in May.自然地引入Reading A (一则新闻故事) 。他根据文中细节, 概况性地设问: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caused the severe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学生们畅所欲言, 对答如流, 有的答案甚至超越了文本。他请基础欠佳的学生翻译文中事先画线的句子“As the saying goes, it’s never too late to mend the fence after a sheep is lost”和“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在伙伴们的帮助和鼓励中, 几个同学较好地完成了任务。接着, 周老师启发学生去揣摩一些词的指代义或隐含义。如:“For nearly ten years, more and more forestland has been destroyed to make room for plants such as rubber trees, which have brought more money to the farmers.However, it is harmful to the environment”中“it”指代了什么?

在第二篇阅读材料中, 就3D电影对人体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周老师在生词比较集中的句群部分, 根据所教学生的学力状况, 让学生在以下两段文字中分别利用上下文语境猜测“fuelling”和“addresses”的意思。

1. Watching 3D films such as Avatar could give some viewers headaches, experts have warned.The success of James Cameron’s science-fiction blockbuster, which has already taken more than 1billion dollars at the box office, is fuelling a surge in popularity for three-dimensional movies and new 3D television sets.

2. Rick Heineman, a spokesman for RealD, which provides 3D equipment to cinemas, said headaches were the main reasons 3D technology never took off before.But he said new digital technology addresses many of the problems that had previously caused sore heads.

针对第三篇阅读材料, 他抓住学生们对上海世博会的仰慕之情, 根据挪威“小美人鱼”参展2010上海世博会的背景新闻, 灵巧地设计了填空练习:

The Little Mermaid will come to China and stay in Shanghai for some time.The statue was made in 1913 according to the1fairy tale, in2the mermaid fell in love with a prince and later left the sea.However, life was unexpectedly3for her from then on.The story by Hans Christian Anderson was4into both films and stage shows, and people throughout the world got to love the Little Mermaid.Now, as an5, she is coming to China for culture6.The statue has7too many people to visit Copenhagen since it was made.It will be put in a8and carried to Shanghai by9.This is her10time to leave her motherland.

(参考答案:1.famous, well-known, or remarkable;2.which;3.sad, hard, unhappy, difficult, or miserable;4.adapted;5.ambassador;6.exchange;7.attracted 8.box 9.ship, or sea 10.first)

在下一个环节, 他展示了一幅标以“60”的图, 以“Earth Hour”为话题, 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这一环节中, 他践行“小组的成功即个体的成功”的理念, 在“气候变化”“能源节约”“低碳经济”“环境保护”等问题的讨论过程中, 借助“伙伴互动”, 以话题生成的问题为契机, 引领学生不断提问, 不断思索。最后, 师生共同探讨得出“好的 (低碳的) 生活方式”:

1.Reduce your shower time by two minutes to save water;

2.Turn off all appliances when you are not using them, and use efficient light bulbs;

3. Take your own cups, no disposable cups and containers when and where possible;

4. Use reusable shopping bags;

5. Less meat or fat, more vegetables;

6. More walk, ride or buses, less drive.

周老师和学生一起, 在寻求尽可能多的合理答案时, 既让他们掌握了一些必备的生活知识, 又让他们建立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环节用了近十分钟的时间。

在总结课堂要点时, 周老师用三个建议“More reading, more thinking, and more questioning”对学生提出了切实的学法指导。这其实也是老师对学生待人处世的殷切期望, 实现了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协调与统一。周老师精心选材, 材料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他还对学生在阅读中可能遇见的问题, 前瞻性地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他的设问多元而又灵巧, 设练方式多样。他借助“师生互动”和“伙伴互动”, 在实现一个个微格目标的同时, 巧妙地将认知活动与情感教育整和在一起, 在螺旋式发展中, 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

三、启示

1. 问题设计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 学习者参与程度的多少是决定其阅读活动成败的关键。阅读教学是多向的交流 (读者和作者的交流、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和学生的交流等) 。多向交流的会合与碰撞, 会不断发现和涌现问题, 所以, 问题设计的精当与否就成了决定阅读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设问 (教师根据材料预设的问题) 、导问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情境中生成的问题) 和提问 (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情境中提出的问题或疑惑) 。我们认为:设问要有微妙且适度的切入点, 要有坡度,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 能拓展学生的思路, 体现灵活性、激励性、发散性和开放性。导问要能从学生的角度和高度出发, 因人施问, 要源于学生, 且略高于学生, 要能打破思维定势, 通过灵巧地设疑启智, 使学生内心产生疑窦, 引发积极的思考, 唤起沉睡的潜能, 体现启发性、层次性和多元性。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班, 要精心创设切实合理的问题情境, 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探究。针对学生的提问, 教师要有接受和宽容的胸襟, 要认同学生能力差异的现实性和合理性, 尤其要关注内向型学生、困难学生和问题学生, 要为他们创设机会, 架设阶梯, 树立其自信心, 让他们体验成功, 进而实现大面积丰收的预期。

2. 词块学习

“词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统一体。”[5]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 加强对词块的学习和巩固, 注重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 对学生语汇语用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我们发现, 在处理课本语篇和课外阅读材料时, 不少教师没有把词块教学列入课堂教学目标中, 一味地探求对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识记、理会和掌握材料中的词块部分。这是一种“欲速则不达”的极不可取的做法。因为语言知识的积累是理解力形成的基石, 没有积累的课外阅读教学是空洞和低效的。鉴于此, 我们建议:在阅读教学的材料处理上, 教师安排适当的时间, 趣化词块教学, 强化词汇储备,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搭建词汇网络, 以减少或避免其阅读心理上不必要的生疏和焦虑。日积月累的词块学习, 从细胞到分子, 从局部到整体, 绝不是简单的罗列, 而是在迁移基础上的生成和互动语境中的识记。只有这样, 通过不断的积累, 形成语感和积淀, 才能做到水到渠成, 达到自由阅读的上佳境界。

3. 话题意识

课外阅读教学中的话题, 通常是从阅读材料中提炼出来的, 有课前教师预设的, 有课中互动生发的, 也有课后反馈生成的。总之, 适切的话题, 是顺利完成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 是实现阅读内涵生成的有效途径, 更是施行高质量阅读教学的标杆。它有助于提高师生的思辨能力, 学会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和拓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它有助于进行情感和思想的碰撞与沟通, 开启部分学生幽闭的心扉, 进而释放出无比汹涌的情思;它更有助于开展互动动态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进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心理品质。由此可见, 话题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巨大价值和力量。值得一提的是, 就话题而展开的讨论, 是多样性且开放性的, 它取决于话题本身的宽广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师的学力及驾驭能力。但不管怎样, 在话题处理的环节中, 教师都应担当“学生学习帮助者”的角色, 因为让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或是让学生的受益面最大化, 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宗兆宏.中学英语课外阅读元认知策略及其培训[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9 (6) :23-27.

[2]章兼中.积极有效是一堂好的英语课的本质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 2008 (9) :45-49, 68.

[3]魏玉平.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教学设计模式例探[J].英语新世纪·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0 (8) :, 33-36.

[4]余慧娟.“位育”:教育之最大民生[J].人民教育, 2010 (10) :51.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 第2篇

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小升初的各类考试中,英语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经常听到有许多学生对英语阅读存在很多障碍。比如很多学生会说,里面全是新单词,都不懂;有的学生阅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有的学生读了却往往抓不到关键点,还有的学生惧怕,甚至讨厌阅读。

那么针对学生关于英语阅读的诸多问题,老师要从心理以及技巧方法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例如关于阅读中的生单词情况,出现学生不认识的新单词很正常,很多学生看到文章中那么多不认识的单词第一反应就是读不懂,不会读,不想读,很多往往都是心理定势的作用,那么首先老师要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虽然有很多新单词,但是他们任然可以通过一些技巧读懂它。其次,老师要在一开始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通过阅读技巧克服生单词障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阅读前,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标题和插图。标题反应了整个故事的主题,通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比较重要的信息点。比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四单元Unit 4 Choosing a gift.这个故事中,学生就可以通过标题,了解到故事的主题是选礼物。小学阶段的阅读很多都配有插图,那么插图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大意的关键。还是在此例中,学生就可以观察到皮带,帽子,运动裤,CD,滑雪手套和眼镜。通过观察图片,学生们应该能够了解到他们会选的礼物有哪些。第二,读前预测。老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读前预测的习惯。让学生通过阅读标题和插图自己提问。还是在此案例中,学生就可能会提出1,Why do they want to choose a gift? 2, for whom they choose a gift? 3.How much money do they have? 3.What did they buy in the end?等等一系列问题。通过预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梳理阅读思路。

第三,阅读中采用合适的阅读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1,略读法比如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采用略读法,快速的阅读,了解故事大意。在略读中,学生可以不在乎细枝末节,抓住when, where ,why, how等故事主线。2,精度法,也就是仔细阅读,比如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中,在略读完了解故事大意后就需要学生仔细阅读了。3,关键词阅读,如果在某些考试中出现的小短文阅读回答问题,同学们可以先阅读问题,并在问题中寻找关键词,带着关键词去原文中找答案。4,推断法,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阅读,推断词义。例如,北师大版六上四单元:How much does that baseball cap cost, Sue? It cost $10,but Daniel prefers those caps.Those are $25yuan.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推测baseball cap是棒球帽的意思,通过练习上下文,10元钱足够他们选帽子,but表示转折,哪些帽子25,新单词prefer应该是更喜欢的意思。

第四,采取丰富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采用个人读、合作读等形式,并使英语阅读与角色朗读、角色扮演等形式结合起来。比如在北师大版六上Unit 2 Charlie’s chores.中,老师示范阅读Charlie 的家务后,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合作分组学习其他角色Lisa,Matt等人的家务。最后再汇总,互相交流。学生先自学,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分配的角色的家务,在汇总交流的时候,因为有了信息差,也可以促使学生倾听其他小组的阅读成果。此外,小学生正是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阶段,分角色朗读和角色扮演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方式,通过模仿表演可以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更加深刻的理解故事。

第五,培养学生阅读限时的习惯即教师在做阅读训练时先约定阅读整篇文章的时间,并要求尽量在所限定的时间内阅读完毕。这种习惯养成后,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的时间观念,提高阅读速度。平时教学时我先规定学生阅读的时间,然后分开小组,看哪个小组、哪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既读得快又读得准。对这类学生教师检查过他的答案后给予奖励,即给小组加分。学生在这种竞争的氛围中会集中注意力而提高阅读效率。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第3篇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材料进行精心选择,使之难易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指导。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做法谈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的具体做法。

一、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与教材课文配套的《高中英语读本》

英语读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他们快速阅读的技能。此书文章大多选自英美出版的英语读物,题材较为广泛,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活动。一是读前活动,通过提供未知的背景知识,提出关注的问题,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读中活动,专门设计了读中思考的简短问题,编加了大量的边注。这些边注有词汇词义注释、复杂语句解释、背景知识补充、文化知识补充、值得模仿的语句摘录等。三是读后活动,这部分主要有阅读理解活动或学习写作活动。我在每上完一单元教材后就利用一节课时间,安排学生当堂独立完成相关阅读活动。

二、《新概念英语》

笔者认为《新概念英语》是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的最好的一本书。我们一般利用周五的早自习进行阅读训练。第一步,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口头回答课后的问答题及理解选择题,然后要求学生认真模仿录音朗读课文。第二步,要求学生利用一些连词把理解题内容按要求连句成文,写在专门的作业本上。第三步,向学生解释Key Structures部分,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口头做后面的语言点专题训练。此书文章短小,课后练习的归类性又很强,学生容易接受,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感觉收获明显,因此学习兴趣浓厚。结果,学生任务完成得很好,写作也形成了一定的套路。

三、外国文学简写本

进入高二,笔者要求学生每人备一本英语简写本(即英汉对照本),重点推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书虫》系列,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阅读,然后写出读后感或故事的梗概。拥有同一本书的同学阐述各自不同的观点和体会。有些同学写得很好,不但很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在英语语言的表达上也下了一番工夫,可谓刻苦用功。教师把好的作文张贴在墙上,供学生阅读欣赏。

通过两年不断的课外阅读训练,学生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同时笔者鼓励学生间交换读物阅读,以方便学生之间切磋。

四、《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高中版》

进入高三,在我的推荐下,学生订了《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高中版》。此报提供时事新闻、文化教育、娱乐体育等各方面报道,是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英语阅读水平、思维和交际能力的报纸。该报在版面设计和栏目设置上颇具匠心,特别吸引学生眼球,加上选文语言地道,文字优美,图文并茂,报道信息新、时效性强,贴近学生生活,成为学生扩大视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好帮手。

笔者在使用《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高中版》进行辅助教学前,先仔细研究该报的栏目设置,每周专门开设一节读报课让学生阅读报纸,以保证阅读的时间和质量。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 “习作共赏”的文章必须阅读,“Test yourself”题目必做,“Help”中的词汇及短语必记。利用报刊阅读辅助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值得继续坚持和推广下去。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语言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应先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给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的指导,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际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范泽民.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6(4).

[4]张红波.让英语课外阅读成为一种习惯[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6(4).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研究 第4篇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单纯地使用英语教材开展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应试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这就限制了教师的发挥, 也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在新的教育背景下, 教师开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课外延伸, 以求进一步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从目前来看,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工作还无法顺利开展, 还没有达到预期理想的目标。

基于此, 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进行研究, 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并推动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外延伸的重要意义

(一) 课内阅读无法迎合学生的需求

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 教师必须要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真实的提升。

但在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只是单纯地使用课内教材开展阅读, 使得教师的发挥受到限制。具体地说, 虽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高中英语教材已经得到更新, 但仍旧无法迎合新课程改革标准, 无法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因此, 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课外延伸能够迎合新课程的改革需要, 能够突破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与限制, 达到有效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二) 课外延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方面, 教师已经逐步意识到,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如果只是依靠课内教材展开, 就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另一方面, 教材中的阅读内容不够丰富, 无法帮助学生进行积累。另外, 教师很难依靠教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无法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课外延伸, 教师拓宽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渠道和内容, 能够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在课外延伸的过程中, 教师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积累, 能够使学生在课外延伸阅读中获得更大的提升。

三、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课外延伸

(一) 为学生挑选课外阅读的内容

教师要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课外延伸, 首先要做的是为学生挑选课外阅读的内容, 也就是要帮助学生确立有价值的阅读内容, 避免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没有价值的读物上。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 为学生挑选的课外阅读材料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更主动积极地进行阅读。同时,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基础与能力, 要避免学生的能力不足, 以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

因此, 教师应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中充分利用分层教学理论,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要考虑学生具体的能力与基础,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挑选不同的课文阅读内容。

例如, 针对于部分成绩优异、英语基础好的学生, 教师为其挑选的课外阅读教材可以是纯英文版的小说或人物传记。英文版小说与人物传记对阅读者的要求较高, 其中拥有大量的长句和从句, 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大的提升。针对于部分成绩较差、英语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 教师为其挑选的课外阅读内容可以是英文诗歌或者双语版的小说。英文诗歌结构相对简单, 没有太多复杂的句子, 这就降低了学生的阅读难度。

教师对课外延伸进行分层就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真实的提高, 极大地提高课外延伸的有效性。

(二) 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进一步发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外延伸的效力, 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获得更大的提升。

具体地说, 教师要在课外延伸中为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 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课外阅读中的困难, 要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

例如,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 要求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外延伸阅读中获得的收获, 同时也提出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 并利用团队的力量进行解决。通过有效的交流与讨论, 学生就能够克服课外延伸阅读中的困难与挫折, 同时能够在交流中进行更多的积累, 同时在思维和意识的碰撞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 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课外延伸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也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 教师需要正确把握高中英语阅读课外延伸的重要意义,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同时, 教师应该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交流, 要推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外延伸的发展, 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大的提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集中于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但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局限于课内的教材, 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进行探究, 旨在推动高中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外延伸

参考文献

[1]吴传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研究[D].西南大学, 2014.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 第5篇

【摘 要】由于课外阅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加强课外阅读显得非常重要。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做好引领和指导工作,加强阅读效果检查,以便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 检查;阅读能力

现阶段很多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以文章语言作为实体的教学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来传授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语言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获取信息的能力。尽管在学习英语中,课文是最重要的语言素材,是学生接受语音、语法、词汇与各种惯用法等的最重要来源,但只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文章是不够的,那样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融会贯通和知识的巩固、掌握。作为教材阅读教学的继续和延伸,英语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加强课外阅读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读书的兴趣,学生才会去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首先,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目的。课外阅读的目的在于充实、提高自身,增长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存在价值。只有明确了这一目的,才能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其次,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因此,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老舍、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让名人的魅力感染学生。同时,及时表扬班里喜欢阅读、阅读能力提高快的同学,让班级中一些爱看课外书籍的学生带动全班。再次,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组织学生参加完成任务的活动。如要求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描绘一年四季的诗歌、散文等,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开展作文比赛,进行辩论赛等活动。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体味到收获的喜悦,又能进一步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强调教师的引领作用

教师的引领作用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教师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帮助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

教师必须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时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统盘考虑,要从学校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知识水平、阅读实际等情况出发,才能行之有效。制定课外阅读计划,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自身的阅读概况,包括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所在、阅读过哪些书籍、教学急需填补提高的知识、从长远的教学实际及发展来看自身还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及解决的办法等。其次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分类,区别哪些是必读的,哪些是参考的,哪些是精读的,哪些是泛读的,哪些要先读,哪些要后读。这样全局地读,读起来才能有条不紊,针对性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再次是合理地安排课外阅读时间。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在时间上,既要有一定的安排,又不能与课堂学习相抵触,要利用课余时间。从长远看,要有阶段性。应分短期阶段和远期阶段。急需的先安排,暂缓的后安排。这样,便于执行,便于自我检查完成情况。

2.帮助学生精选课外读物

选择课外材料应注意: 材料要有趣。兴趣是行动的最大内驱力,故可以选择英语笑话、幽默、寓言故事、科普小品、人物传记、脍炙人口的名人演讲、童话故事、短篇侦探小说以及著名小说的英文简写本,也可以选择“书虫”或“轻松读经典”等梯级系列简易读物。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文字通俗、?显、优美并且稍简短一些的英文原著。有趣的读物会让你爱不释手。语言要容易。具体做法是:从书中随便翻一两页,如果不用字典能看懂大意,那就说明语言难度适宜。容易的读物容易培养语感,也容易提高阅读速度。千万不能好高骛远,一开始就去读大部头的原著,那样,读书的热情会很快被满眼的生词所淹没。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语言学家的“输入假设”,应该选择难度最接近或稍稍超出学生当前英语水平的课外读物,这样最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习得,这样既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引起兴趣,又便于启发思维、增添知识。因此,选择英语课外读物应先易后难,多易少难。书要薄,文章要短。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则容易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形成正反馈,进一步强化阅读的兴趣,从而越读越爱读,越读越想读。阅读量要大,即读得多,读得广泛。要读得多,所选材料就必须容易;要阅读内容广泛,就要选薄书、短文章。像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推荐的英语分级读物就有一定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三、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就必须切实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几种主要的课外阅读方法不妨一试:

1.摘读法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读一篇文章,把它优美的部分抄录下来,然后反复诵读,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在抄读中博览群书,能帮助记忆和加深理解,打好语言基础。

2.精读法

在一段时间内,选择几篇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都比较完美的作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把它们读熟读透。

3.浏览法

我们需要读的书很多,可是时间和精力又很有限,为了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必须采取走马观花的浏览方法。有的文章是属资料性的,只翻一翻,知道大概内容就行。浏览,重在广博,拓宽知识面。

4.跳读法

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有选择地读,与自己需要有关的重点读,无关的则跳过去不读。课外阅读如能做到这些,学生就能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加强课外阅读效果的检查

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直接目的是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课外阅读是否完成了计划,达到了目标,必须由检查来验证。当然,课外阅读效果的检查,要有别于课内学习成绩的检查,因此,检查的方法应灵活多样。

1.学生自查

学生统计自己的读物,对照计划检查完成情况,翻阅自己的笔记、检查自己读书的质量、收获;进行自我书面测试,如用课外阅读过的知识来完成一篇小论文,看能否充分运用读物中的知识、观点。

2.学生互查

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介绍阅读经验,通过提问、讨论、互看阅读笔记、名句竞赛等方式进行互查。这样,既可以达到检查的目的,又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教师检查

教师检查具有相对的权威性。教师检查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可结合阅读教学检查,也可结合写作检查,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查阅学生的学习笔记等方式加以检查。

4.活动检查

也就是通过组织一些活动,如知识竞赛、作文竞赛、阅读笔记展评、读书心得讨论会、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以达到检查的目的。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又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课外阅读是英语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一方面它与课内阅读紧密配合,成为其延伸、补充和扩展;另一方面它是课内阅读实践的综合运用。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历程,只有不断地、长期地坚持,才能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高中课外阅读教学之我见 第6篇

一、农村中学高中生的阅读、写作现状

(一)读书时间、读书数量受到限制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可是农村高中在目前存在的应试教育压力下,学生不堪繁重的学业之苦,无暇旁顾,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课外书籍,他们的读书热情受到压抑,天性被扼杀,读书时间、读书数量受到很大的限制,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就更谈不上阅读习惯的养成了。高一至高三随着年级的上升,读书时间反而减少。学习的负担成了影响高中生读书的一大障碍。

(二)读书内容庸俗无品位

走进教室,我们就能发现摆在学生书桌上的课外读物大多数是武侠、言情、网络小说、网络电脑游戏高手、“搞笑”作品,或写当代影视歌星、媒体主持、体坛明星之类的“时尚”杂志,在繁多的书目中,武侠、言情、网络之类读物受到了较多学生的青睐,他们大多选择趣味性强、情节惊险或抒情味浓的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一些外国名著和漫画,也深受学生的喜爱。至于经典名著、现代诗歌、人文传记、专业知识之类的书籍就比较冷门,尤其是政治类书籍,一些伟人名人的传记更是无人涉及。还有网上一个调查表明,经典著作学生读得少(21.1%),大多数人(63.16%)读不懂,甚至有近16%的人未读过文学名著,即使是了解一些诸如四大名著之类的经

苗助长,对学生的成长要耐心地等待,不做立竿见影的事。

(三)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已经被时代淘汰,知识的堆叠最终还是烂在“谷仓”中,学生的能力发展是经济时代的需求。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1.制定课堂目标不可多而繁。面面俱到,尽力求全,反而让学生感到更大的困惑,方向不明;一课一得,把目标定低一些,更利于农村学生能力的发展。

2.课堂语言的使用必须多鼓励、多指导、多指点,打破常规,课时安排相应延长,让学生有多一点时间加以吸收、消化和利用。

3.积极倡导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学生间容易找到情感切入点,提出问题的门槛相对低一些,吸收知识相对轻松愉悦。

(四)改进考试方式,给学生看到希望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最后一个阶段,农村的基础教育以提高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改变愚昧思想为目标,没有争优选拔的性质,不许带有功利目的去办学,否则,农村教育只会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考试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手段,希望命题者深入农村学校课堂,考虑当地农村初中生的知识文化水平,从最基础方面去命题,让85%以上的学生及格,让农村初中生有尊严地活着,给初中生看到成长的希望。中考可以带有选拔性质,但期中、期末的测试就不必要过高要求。

(五)利用推行导学案融入高效课堂的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崇左市初中学校高效课堂的模式大面积铺开,形成良好的势头,课改之风遍布祖国的西南。此时,我们应该抓紧修订《高效课堂自主学习读本》,降低难度,让它与本市的农村初中生的知识水平接轨;精简内容,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这样,导学案与高效课堂的结合才会更轻松、更愉快,才会发挥高效课堂的最大效率。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广大农村初中学校师生的积极配合下,相信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只要不怕困难,积极创新,大胆进行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改革,农村学生同样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样可以沐浴在素质教育的灿烂阳光下健康成长。

谈高中英语个性化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第7篇

一、个性化课外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依据, 开展个性化外语阅读教学同样有着广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

马克思认为, 社会实践更主要的目的在于让每个人得到独特而全面的发展。因此, 将人学定义为:“以人这一特殊社会存在物为研究对象, 探讨其生存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的科学。”而现代教育理念在承认人的发展性特征的同时指出, 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人性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在外语教学中开展个性化课外阅读, 正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论述为基础, 尊重个性发展规律并以学生的个性化最优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努力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探究, 使其学习效率最优化、发挥空间最大化, 最终使其真正地张扬个性, 开发个性化阅读中的创造潜能。

(二) 多元智能心理学理论

20世纪80年代,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 而不是单一的, 除了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两种基本智能以外, 还有其他七种智能, 即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同时, 新课程倡导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尊重学生差异, 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因此, 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中, 针对学生的个体智能差异实行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 开创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学习新阵地,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 借助他人并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融入课外阅读教学, 要求教师和学生找准自己的主导和主体地位, 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和资料, 学生依据个人情况主动选择、探究、感悟、鉴赏和再创作, 以培养富有个性的阅读能力。

二、个性化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综观个性化教学发展史及其理论基础, 结合我国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现状。笔者将个性化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简述如下:

(一)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个性阅读平台

从做中学, 学为生活所用, 是学习的本质所在。开展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扩展, 是整个学习生活的外延, 因此课外阅读的生活化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性作用, 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 为学生提供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的阅读资源。学生则要发挥主体能动性, 将个体生活经验与文本体现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利用个性阅读平台, 在课外阅读中感悟生活, 在课外阅读中打造更大的人生舞台。

(二) 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个性阅读体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 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情境教学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 是学生挣脱死记硬背、为考试而学习等各种枷锁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开展形式多样的情境式读书会, 鼓励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进行诗歌诵读、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甚至是接续创作, 让学生们在情境中分享个性阅读体验, 既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又可以发挥各自的创造性。

(三) 让学生在合作中展示个性阅读成果

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广义上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 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与个性化学习看似矛盾, 其实不然, 它取得的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一方面, 学生在合作活动中与教师、文本之间互动对话, 通过相同观点的交流和不同观点的交锋, 有利于优势互补, 缩小个体差异。另一方面, 学生可以在课外的各种阅读活动中进行合作, 为自己提供个性展示的空间, 使自己能够与同伴们甚至是师长分享自己读书的快乐, 能够将自己的个性发挥到极致。

(四) 让学生在家庭中得到个性阅读保障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说:“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 乃至在人的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因此, 家校联合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面保障。在实行个性化课外阅读教学时, 教师要与家长做好协调和沟通, 鼓励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课外阅读中, 做孩子的老师或者学生, 这样既促进了亲子沟通, 也做到了资源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能力有限的家长虽不能加入学生的学习, 但是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孩子提供阅读资源并做好监督。

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 开展个性化的课外阅读教学是课改的需要,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更是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中, 笔者仅凭个人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个性化课外阅读教学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其可推广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希望为未来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随着上一轮课改的闭幕和新一轮课改的重装启幕, 用“得阅读者得天下”来概括阅读的重要地位似乎不太确切了。因为, 传统的课本阅读教学越来越无法满足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养成, 所以课外阅读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也就是说, 如何在高效完成教材阅读教学的前提下, 将阅读的外延——课外阅读变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并逐渐内化为一种语言文化, 才是新型外语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方向。本文首先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开展个性化课外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然后,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简明论述个性化课外阅读教学实践的实施运用。

关键词:课外阅读,理论基础,实施策略,个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包燕.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福禄培尔.1964.人的教育——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建华.2004.多元智能与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案例解说·课例设计[M].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

王承绪, 赵祥麟.1981.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道俊, 王汉澜1989.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 第8篇

英语教育界对文化教学的探讨不断深入。《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标准》) 首次将文化意识列为课程学习目标之一, 并对六到九级文化意识目标进行了具体描述。《标准》特别强调高中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广大英语教师感到高中英语课内教学很难实现《标准》的文化教学目标。因此, 拓宽学生接触英语文化的渠道, 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显得十分必要。而笔者认为通过课外阅读教学培养高中学生的文化意识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二、文化意识的内涵及其培养目标

(一) 文化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前, 对文化的界定从长期不确定、抽象和模糊到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总和。本世纪初, Moran指出, 文化是人类群体不断演进的生活方式, 包含一套共有的生活实践体系, 这一体系与一系列共有的文化产品相关, 以一套共有的世界观念为基础, 并置于特定的社会情境之中;文化的五要素是文化产品、文化实践、文化观念、文化社群和文化个体。[2]

(二) 《标准》对文化、文化意识的界定

《标准》指出, 在英语教学中, 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文化知识指学生了解的中外文化的知识;文化理解指对中外文化及其差异的理解过程或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指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度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跨文化交际能力指根据所处的文化环境及交际双方各自的文化背景, 在理解并尊重的前提下, 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1]

(三) 文化意识培养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可以理解为, 学习必要的跨文化知识, 增进对中外文化异同的理解, 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敏感性和理解文化的自觉性, 培养有效地、得体地使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Lyons指出, 一定的语言总是和一定的文化相关联, 各种语言本身只能在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3]文化意识是正确理解语言和得体运用语言的重要条件。选择富含文化知识的课外阅读系列材料进行课外阅读, 对于培养高中学生的文化意识十分重要。

(一) 增加文化知识的学习

目前我国各套高中英语教材中都设计了文化知识内容, 但是, 从文化内容的设计形式和安排的分量来看, 还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 不能独立承担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任, 需要通过课外阅读补充, 增加文化知识学习。

(二) 提升文化教学的地位

教材中绝大部分内容是围绕语言技能的培养设计的, 文化内容是作为补充内容、背景知识或选讲的内容处理, 文化教学的地位仍然没有提高, 专门开设课外阅读课进行文化教学, 可突出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三) 提高文化教学的层次

教材中文化内容大多限于介绍文化知识, 即介绍英语国家、非英语国家或者是我国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 很少涉及有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理解层面的内容。补充和增加这些内容会增加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深层次理解。

(四) 激发文化学习的兴趣

课外阅读材料的题材、来源应广泛和灵活, 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选取报刊杂志中学生感兴趣的时事新闻、文化、体育等材料或网上与当前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语言新潮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能反应不同群体和个人的价值观, 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四、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中文化意识培养方法

(一) 课外阅读前, 科学规划、精心选择

在实施课外阅读教学前, 多熟悉课外阅读的文化主题, 选编合适的阅读材料,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并精心设计文化阅读任务, 是成功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前提。

1. 教师应多熟悉课外阅读系列主题。

各套高中英语教材都有各自的文化体系, 在进行课外阅读前, 需对照教材中的文化内容, 研究需增加的课外阅读内容, 形成和教材既互补又兼容的系列主题。文化主题非常繁杂, 查斯顿列出外语教学文化项目就有44个, 所选主题应具有代表性, 切实反映英语文化的主要特色。[4]文化主题的难度高低不一, 所选主题的难易度应和高中英语教材基本一致, 利于高中学生理解和接受。

2. 认真选编课外阅读材料。

应选择鲜活的阅读材料, 内容应符合当代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 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 产生强烈的阅读内驱力。阅读材料的语言应符合时代特征, 代表当今的语言风格, 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难易度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阅读教材必须长度适中, 生词量要控制在3%~5%以内, 如不符合要求, 在不影响文化内容和语言特色的前提下可作适当修改。

3. 精心设计文化阅读任务。

通过文化阅读任务使学生聚焦文化内容, 促进学生进行文化阅读、探究和思考, 提高文化知识的学习效果。所以, 阅读任务的设计要深思熟虑。第一、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性。阅读任务应围绕阅读材料中的文化信息的提取和处理。第二、任务应有引领性。阅读任务能够引领学生认真阅读文本, 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化内涵的探究、分析和思考。第三、任务的层次性。阅读任务既要涉及词汇、句型、语法中的文化内涵, 更要关注语篇、结构所反映的文化特点;不仅指向显性文化, 更要挖掘隐形文化;不仅研究英语国家和其他国家文化, 更要反思本国文化。

(二) 课外阅读中, 探究质疑, 比较分析

课外阅读中, 学生的自主阅读是发现、分析、探究、体验英语文化的基础。生生和师生的交流活动能解决自主阅读中的困惑。文化对比分析有利于学生把握中英文化差异, 加深对文化观念的理解, 提高其对文化的敏感性。

1. 自主阅读探究

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主动探究阅读材料中的英语文化知识。首先, 通过“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把握文章大意和文化主旨, 掌握篇章结构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因素, 把握文化知识的主干。其次, 采取“自下而上”阅读模式掌握文章细节和文化细节, 弄清词语、句子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 全面掌握所读文章中的英语文化知识, 体验和感悟英语文化。然后, 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阅读任务, 主动发现、分析和探究阅读资料中的文化内涵。

2. 师生讨论疑难

自主阅读中遇到的部分疑难问题, 学生应先通过自己思考、查阅工具书等解决, 还有部分问题需通过小组相互讨论和教师点拨解决。第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成员依次提出问题, 轮流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相互启发, 共同提高。第二、教师点拨。对于学生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问题单上, 交给老师。特殊问题, 教师个别指导。如果是普遍问题, 教师要集体指导。第三、文化旁白。在阅读指导课上, 针对文化疑难问题教师见缝插针式地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和讨论。形式多种多样, 教师可以充当解说员, 也可以利用图片、实物等进行讲解, 或放一段影片等。[5]

3. 文化对比分析

中英文化的比较分析, 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化差异, 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提高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 增加在交际时根据英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可以从词汇、句式、语法和篇章到文化产品、文化实践、文化观念、文化社群和文化个体等多方面进行比较, 可采用讨论、评述或填写表格等比较方式。表格对比法因其直观清晰、易于操作的优点受到学生的欢迎。如中澳晚餐对比, 可以从时间、制作、食物种类、分量、餐桌布置、餐具使用、仪态、席间交流、传递食物、收拾餐桌、清洗餐具等项目设计对比表格, 通过对比分析文化差异一目了然, 且印象深刻。

(三) 课外阅读后, 实践体验, 交流提升

仅仅是了解或理解英语文化知识及其差异还远远不够, 使学生有效地、得体地将其运用于交际是最终目的, 所以必须创设跨文化交际情境, 积极开展读后交际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文化知识, 体验和感悟文化内涵, 增强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1. 举办英语文化产品展览

文化产品分为物质产品、居所、机制和艺术形态。[6]在读完某一英语文化产品的阅读材料后, 筹备英语文化产品展览活动。第一、分配任务。根据文化产品类型给各小组分配任务, 各小组成员间进行二次任务分配。第二、搜集材料。利用各种渠道和资源搜集特定文化产品的图片、文字、影像等信息。第三、整理材料。把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 选出比较典型和适合展览的资料。第四、制作展板。设计展板整体框架, 构思材料排列的逻辑顺序, 粘贴图文并茂的英语文化产品材料。第五、展板解说。全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读记解说词。第六、参加展览。各小组分期分批参观展板, 小组成员轮流解说、回答别组成员的提问。第七、进行评价。师生在展览结束后共同对各小组展板打分评价。

2. 开展英语文化实践活动

文化实践包含运作、行为、场景化活动和生平经历四要素。[6]在读完某一篇实践性较强的阅读材料后, 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如读完有关英国晚餐的文化介绍后, 组织学生体验其晚餐文化, 经过实践体验才能够理解饭桌礼仪的内涵;才能理解其饮食文化的实质, 成功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当读完历史人物传记后, 可以欣赏相关的电影录像。读完有关圣诞节文化介绍后, 举行圣诞晚会。读完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 进行角色表演等等, 用文化实践活动进行文化教学。

3. 组织文化观念交流活动

文化观念分为四类:感知、信仰、价值观和态度。[6]在英语文化教学中, 文化观念是最难教的教学内容, 因此在阅读后要组织文化观念交流活动。当读完有关英语国家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信念、对世界与生活的看法与态度的文章后, 首先要求学生弄清基本观点, 分析产生这种观点的历史与现实的社会、环境等因素, 提高跨文化理解意识;然后, 分析我国主流社会观念, 对比分析中外文化的异同;最后, 分析其中的优劣因素, 吸收精华, 摒弃糟粕, 使得人生观和世界观得到更高的提升。如读完西方晚餐文化介绍后, 组织学生针对吃晚餐前的祷告仪式进行思考和交流, 弄清祷告的大概内容是:感谢上帝赋予我们美好的食物, 感谢晚餐制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可口的饭菜等, 其实质是对就餐者进行保护自然、尊重别人劳动的教育。

4. 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交际活动

虽然绝大多数学生不能直接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面对面地交际活动, 但是互联网为真实交际打开了方便之门。当读完有关文化知识的材料后, 仍然有许多疑惑时, 鼓励学生通过QQ或电子邮件与英语国家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 直接从中学习和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在真实、宽泛的跨文化交际中, 还能够了解不同文化个体和群体的不同观念, 帮助消除文化刻板印象, 提高跨文化交际的灵活性。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中文化意识培养要关注的六个要点

(一) 文化学习过程的阶段性

文化主题的选用,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心理状况和语言水平等因素, 让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符合认知规律, 循序渐进。在初级阶段, 应安排较多显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实践方面的内容, 增加学生对文化知识感知。在中级阶段, 可适度增加隐性的文化观念方面的内容, 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在高级阶段, 应涵盖英语国家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信念和世界观, 并增加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社群和文化个体方面的内容。

(二) 文化学习材料的真实性

所选课外阅读材料既有利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更有利于文化意识的培养, 融知识与文化为一体。因此, 要选用真实的语言材料, 即选用原版外文资料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原版外文资料是目标语使用者进行交际而使用的材料, 而不是根据一定的语法结构、规则或句型而有意编造的语言材料。阅读真实生活中使用的材料, 可以让学生在地道的英语语言氛围中感受英语文化的内涵。

(三) 文化内涵挖掘的深刻性

课外阅读材料蕴涵着丰厚的人类社会文化知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材料中深刻的文化内涵。阅读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生活方式等文章, 要与其产生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等联系起来, 思考它们背后的文化观念。阅读宗教信仰等文章, 要从人心向善、规范行为、幸福度过一生等方面去思考, 挖掘它们的价值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影响。阅读法律制度、民主政治等材料, 应分析其三权分立的科学、进步之处, 更要指出其假民主、假人权的实质。阅读名人传记, 应探究伟人的宽广的胸怀和伟大的目标, 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意志, 以及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人格魅力。阅读科学研究、生产技艺、产品质量等文章, 须重点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和科学管理等内容。阅读文学艺术作品, 要感悟作者在特定时代的心灵状态、生命状态、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 要提炼作品中人物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加深对作品的解析, 提高分析鉴赏能力, 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四) 文化学习方式的互动性

课外阅读中, 自主学习是最基本的文化学习方式, 它是文化感知、体验和理解的基础和条件, 然而, 自主学习必须与互动交流紧密结合, 才能提高文化学习效果。阅读中, 学生不仅阅读材料内容, 更要充分猜摸、探究作者的表达意图, 与作者形成互动。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不仅要和同伴交流讨论, 还要获得教师的指导, 形成生生、师生互动。阅读后, 进行读后反思交流, 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与同学分享, 师生共同对交流反思进行评价和反馈, 再次进行生生、师生互动。

(五) 文化意识培养的指导性

学生是文化学习的主体, 一切应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中心, 但教师的指导地位不容忽视, 教师在文化意识培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Moran指出, 教师是认知方式的示范者和教练, 是资料来源、信息资源的提供者, 是认知内容的判断者和启发者, 是认知原因的引领者和合作者, 是学生知认自我的倾听者、目击者和合作学习者。[6]为此, 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以良好的语言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做学生的表率,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确保学生文化学习成功、高效。

(六) 文化意识建构的反思性

反思是一种再思考, 是学生对文化理解、文化差异、文化观念等进行分析思考的一种心理需求, 是文化意识建构的必由之路。文化反思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平等尊重。重视学习英语文化, 但不唯英语文化是从, 彼此尊重, 相互平等。第二、换位思考。变换视角, 跳出自我文化价值观的束缚, 以英语文化的价值观来看待和评价英语文化, 容忍、理解并尊重差异。从英语文化的角度, 深刻思考和分析汉语文化, 理性地分析其优点和不足。第三、求真求精。从纷繁多样的英语文化中去掉虚假的、表面的东西, 保留真实的、典型的东西, 除去英语文化中消极的、糟粕的部分, 保留吸收积极的、精华的部分。第四、扬弃提升。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 抛弃汉语文化中一些不合理的落后的成分, 吸收英语文化中优秀的先进的成分, 使之与汉语文化融合,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促进全人发展。

六、结语

利用课外阅读培养高中学生文化意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实现高中英语课程文化意识培养目标。要使课外文化阅读进一步提升, 需使之校本化、课程化, 这是培养和发展文化意识的方向, 需要全体英语教师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更需要教研部门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Patrick, R.M. (2003) .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s in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Lyons, J. (1981) .Language and cultureCulture[A].In LyonsJ. (ed.) ,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9.208.

[5]陈俊森.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259—260.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第9篇

其一, 小学生处于知识接受能力较强的时期, 学习新知识的速度较快, 这有利于他们学习英语这一新语言, 运用这种语言。但是现在的小学教材知识量较小, 基本都是些读音的学习或者简单的句子, 不能满足开展对话的要求, 更不能起到使学生充分运用英语的作用, 因此应该增加小学英语的课外阅读量。

其二, 小学生英语阅读的速度慢, 理解能力较差, 并且贪玩, 不能静下心来阅读英语文章。而且阅读的内容很少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其三, 教师缺乏对英语阅读的指导, 只注重课本的内容, 所以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四, 由于家庭环境的制约, 小学生在家中可以阅读的书籍比较少, 并且现在市面上供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大多数是配图形式的图书, 很少有专门为小学生定制的书籍。

其五, 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单词和句子, 巩固和运用上课所学的内容, 也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丰富学生的知识, 使他们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措施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 才能够自主地学习英语, 产生阅读的欲望。

(一) 阅读材料的选择

教师要对小学生阅读的内容进行仔细甄别, 并进行浓缩提炼, 要选择那些能够引起学生阅读欲望的阅读材料, 不能随便选择一本书就让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 而应该循序渐进, 从简单的开始学起。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可以选择图文并茂的图书, 但是应该注意图片不宜过多, 文字的多少也要适中, 不能过多, 也不能过少, 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效率。

(二) 创设多元阅读环境

1.对于小学生来说, 比赛是促进他们阅读的最好的方式, 一是可以满足他们的积极表现的欲望, 二是可以使他们得到鼓励。因此, 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比赛的方式让学生阅读。其中, 比较好的比赛方式就是手抄报比赛, 这样, 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并阅读各种资料。在进行比赛的时候, 教师要规定一个比赛的主题, 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 最后完成手抄报。在比赛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单独参加, 或者小组参加。

2.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查找英语段子, 并在课堂上展示。段子可以是英语小文章, 也可以是英语新闻。学生轮流在课堂上展示。这样,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目的。

(三) 营造良好的英语阅读氛围

1.在校园内可以张贴各种英语标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英语。这些标语可以包含各方面内容, 不仅让学生阅读了英语的内容, 更加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2.办英语板报。板报能够体现每个学校的文化。板报中可以增添英语的内容。这样, 学生在课下可以读一读, 背一背, 久而久之, 能够增加阅读量, 提升阅读的效果。

3.创办英语角。举办校园英语角活动, 营造良好的英语阅读氛围, 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并通过阅读更好地融入到英语角的活动中来。

(四) 确保足够的英语阅读时间

课下, 小学生肯定是以玩为主, 不能够主动进行英语阅读。所以, 教师可以将英语阅读放到课上来, 每天课堂上除了让学生学会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外, 还应该留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英语阅读,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自己准备一本英语词典, 对于不会的内容要及时查阅。只有这样, 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扩展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 扩大词汇量

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单词和短语就是文章的砖和瓦, 只有砖和瓦够多, 才能够盖更高更大的房屋。因此, 我们在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 还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我们在扩大学生词汇量的时候,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多遍重复。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卡片, 并对卡片的单词进行记忆。在学生记忆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赛, 看看谁能够背得又快又多。这样, 经过多次记忆, 学生很快就能扩大词汇量。

(二) 运用多媒体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能够记住更多我们要讲的内容, 并且要尽可能延长学生注意力的时间。为此,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 将单词、句子等放到投影上, 并配上动画和图片, 这样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能够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三) 加强记忆

记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 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记忆, 就必须多次进行重复工作, 并且在重复过程中要由易到难, 逐步加深学生对单词、句子和文章的印象。只有这样的训练才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的方法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效率是不可小觑的。学生的阅读效率越高, 在有限的时间内就越能学到更多的内容。那么, 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

首先, 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 让学生在不出声的情况下进行英语阅读。这样, 可以集中学生阅读的注意力, 且学生不易感到疲劳。

其次,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习惯, 让学生能够进行词组的认知, 并进行快速的阅读。这样, 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再次, 每次在学生阅读的时候, 教师都要规定阅读的时间, 然后看学生阅读内容的多少, 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比赛, 对相同时间内阅读较多的学生进行表扬。

总之, 对于小学生来说, 阅读是一项长期的训练, 不能够急于一时。教师应该在平时上课时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并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 然后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开展适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只有这样, 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佚名.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策略[OL].道客巴巴.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 第10篇

一、精选阅读材料, 做好阅读笔记

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优势, 我向学生推荐了《英语沙龙》 (English Salon) 系列、《中学生英语园地》 (A School Garden Of English) 、《中国日报》 (China Daily) 、《21世纪报》 (21st Century) 、《中国电视报》外语节目版 (TV Guide) 等课外英语读物, 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

1. 材料选择的广泛性。

对我国中学生而言, 英语阅读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读者面对的读物是用他所不熟悉的语言写的, 而该语言又与他所不熟悉的文化微妙地联系在一起。要真正理解读物内容, 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在掌握语言知识结构的同时, 还得多懂一些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交习俗、政治宗教、生活经验及科普知识等, 以便在阅读中排除歧义, 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因此, 所选阅读材料应注意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 要能够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心理、历史、科普、政治等各个领域;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应用、散文等各类文体也都可以综合考虑, 多样的体裁能使学生接触不同风格的英语。

2. 材料选择的启迪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发展能力、关注情感、提高素养”的理念。同时, 英语同汉语一样, 也是承载文化的媒介, 而不仅仅是文字本身, 通过学习英语能够也应该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 浸润其生命, 丰厚其精神。因而, 教师所选文章一要以“激扬向上、自信人生”为基调, 或充满哲理, 或充满爱意, 或充满遐想, 或讴歌生命、和平;二要选择贴近学生自己生活, 能够感动和影响他们的经典作品,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3. 坚持做好阅读笔记和摘记。

我要求学生每周做好2-3篇阅读笔记, 笔记的内容包括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Useful sentences and summary三部分, 通过做阅读笔记, 使学生自己发现并学习新单词及有用的句型, 逐步扩大词汇量, 逐渐提高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 我鼓励学生坚持做摘记, 记录下阅读中碰到的好句子及名人名言、谚语等, 并经常诵读。

二、指导阅读方法, 培养阅读习惯

1. 猜测词义, 通览全文。

阅读中遇到一些生词时, 不必为此而停下正在阅读的文章, 去查字典, 而通过阅读上下文来推断词义, 或者干脆跳过去读下面的内容, 让自己的思想跟着文章的脉络、人物的情感及情节发展走。要从上下文的连贯意思来理解全文, 采用抓首尾段、找主题句、关键词、落实段落大意、分析长难句、及根据文章逻辑联系猜想、推测内容, 通过略读 (skimming) 、查读 (scanning) 、猜读 (guessing) 和细读 (careful reading) 等技巧来把握文章主题 (subject) , 剖析各个方面 (aspects) , 从而又快又准地获取信息。

2. 不同体裁, 区别对待。

指导学生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 如记叙文———抓五要素, 抓文章线索:when, where, who, what, why;开端—经过—高潮—结果。议论文———论点, 分论点、论据。说明文———简介、发展、结论。广告类———省略句。

3. 限时阅读, 提高速度。

要求学生以高考阅读速度70W/M的标准, 进行扩大视距的训练。阅读时, 眼睛每次移动注视的距离先是一个整句, 然后过渡到整段, 一口气连续读完几个句子, 以迅速抓住文章中心, 理解全文的大意。要求学生阅读时不出声, 不回读、指读, 训练学生克服先把文字变成声音, 再去想它的意思的习惯。阅读后可通过判断题、选择题或问答题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 如果正确率能达到70%以上, 速度再加快;如果不能, 再加强训练。这样反复训练, 以增加知识和信息的输入量, 训练学生集中思想, 迅速抓住文章脉络, 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三、及时评价, 激发动机

1. 课前3分钟, 巩固阅读成果。

为了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 提高听说水平, 我利用课前3分钟, 开展与课外阅读相关的free talk, daily report, retell/summary the material等活动, 让学生以表演形式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2. 记录阅读数量和质量, 开展成果展示。

为了促使学生有效、足量地进行课外阅读, 我要求学生通过填写课外阅读每周记录表来记录、反思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 并每月在班级里进行一次评选活动。如评选出本月阅读量最大的学生、本月阅读水平最高的学生、优秀阅读笔记评选等, 并给予适当奖励, 从而调动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3. 有效组织竞赛游戏活动。

诸如故事大赛、故事表演、经典诵读、演讲、文章改写、续写、读后感言感想、联系实际的思考阐述等活动,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维, 使他们真正成为阅读思考的主人。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

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每一个学生学习英语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其中说、写主要是输出语言的过程,而听、读主要是输入语言的过程。只有输入语言才可以输出语言,但是输出语言又可以丰富输入语言,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是比较难培养的,高年级英语教学应该侧重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是就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很少英语教师会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和提高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导致学生的读写能力比较差。下面是笔者自己总结的几点结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将课型界限尽可能淡化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按照话题功能进行划分的,教材的每个单元都会有固定的某个话题。比如,在执教译林版教材五上第二单元“My new school”时,可适当拓展文本:“My New Classroom”。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以话题作为中心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们学会围绕着这个话题高效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个话题。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主要包括读写课、对话课以及词汇课三大部分,大部分英语教师往往都会有明确的划分,分模块进行单独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方式也比较单调,这样长久下来学生就会慢慢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其实,词汇课只是以词汇学习为重点,并不是说只是单独的进行词汇教学,如果词汇教学脱离句型和情景后,学习英语就没有什么生命力了,学生即使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也不会应用于实际,这样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课型界限淡化,不要一味的照搬教材,适当拓展一些有趣生动的课外绘本或文本的阅读,高效整合英语教材中的各种教育资源,这样才可以将英语教学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在词汇课以及对话课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合适的语境,使学生能够在交际的过程中多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基于话题角度,将课堂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这是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少,而且学习、感知、思考能力比较差,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紧紧围绕教材中的话题为中心,以课堂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首先可以鼓励学生们模仿本堂课学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们现学现用,写英语小作文,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写作兴趣,也可以慢慢的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慢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在执教译林版英语四下“Project 2 A party”时,可以拓展话题“My Friends ”。见下图:

教师首先让学生们参看这个范例,然后再将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转述出来,可以出一个选词填空题,可供选择的单词包括big、His、strong、friend、boy、short、China等。填空题如下:“John has a new ______.He is a ______.____name is Zhang Peng.He is from _____.He has _____black hair.He has ____eyes.He is tall and ______.”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也被称为“模板式作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刚开始写作的启发作用很好,接触多了模板作文后,学生慢慢的也就会掌握作文写作的基本套路和模式,进而逐渐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经过相关实践研究表明,采用模板式作文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灵感,也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写作信心,这对于小学生独立写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拓宽小学生的阅读渠道,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英语教师在小学生写作之前可以先提供一篇范文,然后让小学生仔细阅读范文,了解这篇作文应该怎样写,了解作文的结构以及主要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灵感,使小学生尽快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范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难度,根据学生们的实际英语学习水平选择合适难度的英语范文,以防打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写作兴趣。其次,教师也应该引导和鼓励小学生多在课外阅读各种英语小故事或者连环画等英语读物,也可以在班级上成立一个英语图书角,组织学生们在课后相互交流,相互交换英语读物,在班级上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可能表面上看读写是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的关系,但是实际上读写是一个统一体,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将写作教学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小学生学会感受生活、欣赏语言,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出来,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 第12篇

一、课外阅读的现状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 我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是比较糟糕的。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渴望认识世界、了解自己, 在心理上形成了很强的阅读需求。如果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得不到应有的阅读信息和必要的指导, 就势必通过其他途径来满足内心的阅读渴望。而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大众心理普遍浮躁不安。在学生身上就表现为没有耐心坐下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 连报刊杂志都懒得一读, 更何况是文学宝库中的名著。于是上网、看电视成了他们重要的课外阅读手段, 然而在这样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 很多成年人面对如此繁杂的信息网络都不知道如何取舍, 更何况是思想还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呢?

学校和家庭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由于语文课程设置中并没有用于课外阅读的专用时间, 语文教师如果只是简单的布置学生回家阅读, 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很多学校的图书馆未向学生开放, 就算向学生开放了, 书籍的补充、更新周期长, 学生借阅次数少, 也形同摆设。如果只靠学生自己购买或互相借阅, 势必导致阅读面不够宽广。很多家庭只关注孩子课内知识的获取、各种技能和兴趣的培养, 对于课外阅读却普遍不够重视, 有的甚至反对, 将孩子捧读小说视为“毒瘤”。不仅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不许看, 就连四大名著也在禁看之列;不仅大部头的小说不让看, 连一份杂志、一张报纸也会受到“围剿”。

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现状堪忧, 必须要让学校、学生、家长认识到其重要性。

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发现有些课文尽管很精彩, 但不少学生就是对它不感兴趣, 相反的, 他们却对课外读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究其原因是课外读物能够吸引学生。在丰富的课外读物中, 学生能够获得在课本中不能获得的知识, 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弥补了教材的不足, 满足了学生精神方面的需求。所以说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 要使学生学好语文, 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 单靠教材内有限的课文篇章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阅读广泛的课外读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认为“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也就是说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内容, 单靠有限的课文怎么够呢, 课外读物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补充。它是社会风貌、社会图景、人情世态的展现,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活动, 能够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 为他们的语言知识积累奠定基础。所以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只有重视它, 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三、课外阅读的指导

学生不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不懂得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指导。

在阅读内容方面, 有很多学生并不能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 老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选择。对高一学生来说, 还不了解高中的学习内容、要求和目标, 那么在开学初期就要帮他们开列阅读书单, 可以分为必读书和选读书两种, 必读书为本年级要求阅读的名著, 可以选择一些和课文涉及到的内容有关的, 比如在书单中列入《红楼梦》、《边城》、《呐喊》等书。这样的话, 学生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将高中要求的必读书目读完了。选读则可以是《读本》中的篇目, 还可以是时文美文、优秀杂志报刊等。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阅读的是一些健康的、有益的图书。而不是自己在网络上随便寻找的一些神魔、穿越等对他们的身心无益的小说。

在阅读方法方面, 因为读书的成效不仅在于他们读什么, 更在于他们怎么样读。所以科学的阅读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时, 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读物的内容及自身的阅读需求, 灵活选择阅读方法。比如优美的诗文就要提倡诵读法, 散文要用寻找线索阅读法, 议论文要用提纲挈领法, 小说要用评点法。培根说过:“有的书只要阅读其中一部分, 有的书只须知知道其中的梗概即可, 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读。”所以略读的书只要看目录、读梗概、抓片段就可以了, 力求在短时间内获得有用信息。精读则不同了, 要反复品读, 要摘录精彩语句, 要作评点, 甚至还要背诵其中的优美片段。总之, 读书方法要多样化, 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特别是在教授课内文章的时候也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拓展, 引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比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 在学生了解林黛玉的性格之后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阅读《红楼梦》这一名著。再比如学习《边城》 (节选) 的时候如果学生对秀秀这个人物产生了兴趣, 想要知道她的过去未来, 就要调动起他们走进原著的愿望。如果能够找准切入点, 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可以调动起来了。

在具体开展方面, 在阅读时间的安排上, 可以开设阅读课, 那么在这节课上, 学生就可以卸下所有的重负, 悠然徜徉于文化的百花园中, 心无旁骛。学生也要学会见缝插针, 利用中午、傍晚、饭前饭后等时间来阅读一些杂志、短文等。而周末和寒暑假这种比较集中的时间, 可以要求学生阅读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 特别是名著, 这样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建立班级图书角是一个很好的措施, 利用班费订一些学生喜爱的优秀报刊, 像《青年文摘》、《读者》等, 大家互相传阅也便于形成一种读书气氛。还可以让学生互相借阅家中的藏书, 先将愿意出借的书籍名称登记好, 汇编成为一个目录表张贴于图书角, 要看的时候就直接问藏书者借。这样, 班级中互相借阅图书形成风气也有利于养成藏书读书的好习惯。还可以组织课外阅读小组, 因为学生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同伴, 所以组织好阅读小组可以更好的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通过展开一系列的课外阅读活动, 比如讲座、竞赛、读书交流活动等, 还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立足方法有效积累下一篇:青年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