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预设范文

2024-06-28

价值预设范文(精选9篇)

价值预设 第1篇

实际上, 对于当代油画家而言, 有关油画问题的上述思考, 都是无法回避的。就不同的油画家来说, 其知识体系的差异, 以及对于不同文化内涵的某种深层次认同, 都会影响到其对于艺术创作的立场。亦即是说, 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立场预设, 某种意义上源自于艺术家的某种文化取舍。

格罗塞认为, “无论什么时代, 无论什么民族, 艺术都是一种社会的表现。”就艺术作品而言, 其最终的意义也都是可以从大的社会学层面上为其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落脚点的。这也是格罗塞认为个人的艺术可以想象, 但是不能被证实的原因, 因为在他看来, 将艺术看作个人的现象, 而不是社会的现象, 就无法从关系与解释中找到它原本的性质和意义。

在传统文化日益复兴, 中西文化相互依存并不断发生接触与关联的当下, 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地产生某种变化。在此文化大环境下的油画创作主体, 对于传统文化的依恋与执迷, 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艺术创作, 并激发出创作主体对于油画意义在文化趋同方面的价值预设以及价值判断。

就油画家吴建陵先生而言, 对于油画的上述种种问题意识, 在他这里就是十分明显的。吴先生现工作于永州。作为文化符号学意义上的永州而言, 她不仅承载了人类最早的稻米信息, 也承载了舜帝南巡的足迹, 以及理学的兴盛, 民风的拙朴……文化的框架在此即有一个基本的建构。我想, 这种文化传统的存在, 对于油画家的创作主体而言, 就需要一方面在面对油画传统的同时, 另一方面还需要不可回避地面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因为一种西方文化已经在于传统的东方文化发生关系, 只有在关系之中的意义才是具体的、被明确的。

从吴先生的文章来看, 显然他已认同自己的油画受到了传统中国文化, 以及中国绘画的影响, 并选择了“对于传统文化记忆的回归。”在吴建陵先生的艺术构想下, 深入传统文化符码, 解析传统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某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显得至关重要。由此看来, 折中主义的绘画理想观念在吴建陵这里是不会产生过多的实际的价值意义的。吴先生的绘画, 从实际分析, 还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综合。因为在他看来, 九次进入太行山写生, 从先前的经验描绘山体的造型、以及色彩等, 到后来借鉴了五代荆浩、北宋范宽等人的作品, 并从中吸取具有独特美观的图式之后, 感受到了先前接受西方绘画传统中所没有的那种视觉启蒙。这种视觉启蒙, 即是叩开开东方文化艺术大门的密码。可以说, 对于荆浩、范宽等人的艺术符号的解读, 已经使得画家与大千世界产生了某种存在意义上的呼应, 画家与世界的关系产生了变化, 已不是一味的反映出客观的物象世界, 或者说再现自然。

在吴建陵先生的艺术话语体系中, 其表象的艺术形式与一般纯粹意义上的油画印象已经产生了差异, 他所希望追求的是一种反映本土性、文人化的一种艺术图式。说到底, 吴建陵先生所构建的当下个人的艺术话语言说体系, 在目标意义上瞄准的是古代知识群体、文人画家的某种深层次的艺术文化记忆。在知识学的构建上, 他所寻找的连接点是以西学的油画为载体, 以中学的国画山水文化内涵为思维本质的艺术媾和。构建好了这一话语体系的言说范围之后, 吴建陵先生所要作为的, 即是其符号意义上的绘画作品对于艺术生命力的表现。这种表现涵盖了艺术作品的本来价值。

就吴建陵先生的艺术作品而言, 尤其是反映永州地区的小景类作品, 是十分动人的。这类作品并没有给人以表现客观表象纪实的感觉, 通过对其画面的细致阅读, 可以觉察到一种不需要翻译的情感以一种稳定的形态呈现于眼前。在这里, 画家通过对艺术符号的言说, 将自己的主体感受与画面效果形成了一种具有稳定性质的符号呈现。在这类油画作品中, 艺术创作主体已经将一套稳固的知识体系构建了起来, 观看者只需要在这种稳固的关系中找出其绘画所传达出来的确定问题和艺术的情趣表现。故而, 吴建陵先生的此类绘画作品是能够得到观赏者的认可与喜爱的。

在另一类油画作品中, 吴建陵先生非常讲究色彩的微妙关系。他尽量使色彩在一个大的色块框架内产生出有意思的微妙变化。如其作品《高家台》。在这里, 画家作为艺术行为的实施者, 借助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概念对色彩因素进行阐述。按照吴先生自己的寓意, 他所依据不是色彩的艳丽与冷暖的冲撞, 而是强调一种文学性、表意性的、单纯的、细腻性的视觉感受。故而在对颜色的归纳方面, 吴建陵先生讲究的是一种中国式样的、统一体系下的类似“墨分五色”一般的微妙关系。这种微妙的色彩描述在他的其他表现大的山川的作品中, 也是十分常见的。在这里, 画面层次的推进交给了颜色的变化, 并力图通过此象征出其油画的东方意蕴。在吴建陵先生的此类绘画作品中, 颜色已被表征, 并产生出了与传统笔墨形态不同, 但意思类似的能指符号。

在绘画技法方面, 吴建陵先生的某些绘画作品中, 保留了塞尚以块面概括事物的某种痕迹, 同时亦有部分现代主义绘画的影子。对于不同文化根基的观看者来说, 对于西方绘画技法的隐约保留, 某种意义上来说, 正是对于西方艺术文化信码的传译。这种借助信息符码翻译传播以传达意义的行为, 正是文化交融的本来基础。实际上, 吴建陵先生在运用油画语言的时候, 还大胆地借鉴并使用了传统国画的皴、擦技法, 从而他的油画能够形成一定的视觉效果。在这里, 技法所代表的原本不同的文化属性被拼贴在个人的价值取舍与经验创作之中, 形成了不同结构的语言再造。这种再造在画面所形成的效果所具有的合理性、协调性、生动性等等, 都决定了其绘画艺术在再造意义上的完整性。就这样, 技法在运用的时候, 轻易地被抽取, 同时, 又轻松地被这种实验性质的创作模式涵盖并积极言说。

解读吴建陵先生的油画山水作品, 可探知到其文化价值的传统取向, 这种自觉的取向决定了其特有的文化立场, 及其文化归属。在以西画为载体, 强调中学中体的同时, 一种非折中主义的价值理想本质上就已经被构建。这种构建, 从实际的发生学角度来看, 是出于一种文化的情愫, 以及一种随着时间推移, 长时间的兴趣转向。这种转向暗合了永州所特有的文化传统, 这种地域性的文化传统亦即是长久以来的国学传统。同时, 在这种构建下艺术作品的具体生动性, 以及构建后的艺术语言的可接受性等都得到了成功的解决。再往细致的地方来看, 吴建陵先生在颜色层面的能指构建与意义所指都充分借鉴到了传统绘画中的墨色思想。从实际的概念类比与工具材料的具体形式语言的转换都取得了积极成功的效果。同时,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吴建陵先生身上, 东西方艺术的技法因素是同时注重的, 这说明创作主体在具体的语言言说方式上, 保留了两条腿走路, 并没有在技法层面上回避艺术具有某种实验性的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商务印书馆, 2005:39.

让预设和预设生成和谐共舞 第2篇

【关键词】预设 预设生成 和谐共舞 初中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62-01

目前的教育形式不光注重教学质量,对于教育模式的关注程度也不断的提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对于如何上好初中科学课程,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动态生成”在应用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预设与预设生成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复杂矛盾关系。在科学教学的课堂上,又是否能让预设和预设生成和谐共舞,能否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实现新课堂教学是大多数初中教师最为担忧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让预设和预设生成和谐共舞进行了阐述。

一、预设及预设生成

预设指的是预先设计,主要指在做事或说话前所做的对该事或话进行适当的合适的调整的假设,该理论是由弗雷格在1892年首次提出的。预设生成主要指的是对预设进行的实践的动态的过程,因此预设生成也叫动态生成。预设和预设生成是一对辩证关系存在的统一体,常用在教学上来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生动。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科学教学的预设和预设生成进行讨论。

预设主要表现在课前教师对课程的备案和设计,以及对上课时会遇到的问题的应答解决进行的分析准备的过程,而预设生成主要表现在上课时教师依照预设进行的过程。预设主要展现的是教学课程的封闭性和计划性,而预设生成主要展现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两者对立却又互补。

近年来教学课程的改革不断推进,使得人们对于预设以及预设生成的认识愈加深刻,预设以及预设生成是必要的。预设使得课程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的教育活动,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基本要求,预设生成是使得课程教学过程生动,有意义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课堂质量的关键。预设和预设生成的和谐共舞是使得教学过程精计划、高效率的关键。

二、如何使得预设和预设生成和谐共舞

什么是预设,预设主要表现在课前老师对课堂做的设计和预想。预设生成是老师在课上对预设进行的实施,让课堂发展方向按照预设的过程尽心发展。

1.首先作为人民教师,应该认识到预设和预设生成不是盲目的让课堂生动,不是让课堂成为学生嘻哈逗乐的时间,将课堂时间既充分又活跃且高效率的利用起来才是达到预设生成的最高境界。

2.作为老师,应该深刻理解什么是预设,什么是预设生成,怎么才算是使得预设和预设生成和谐共舞。

3.虽然预设并不是对备课有硬性要求,但是备课是能够做到最好的预设的关键,课前对课堂内容进行预先设计、规划、安排和分析是使得课堂能够顺利按照个人预设进行的关键。要对课堂的各种突发情况做好提前规划,防止课堂气氛走偏。

4.做好预设是课堂成功的一半,虽然预设很重要,但预设生成同样不容忽视,按照预设内容对课堂发展方向进行有把握的控制,使得课堂高效、活跃,是教学预设生成的目标。

5.预设生成主要意在动态教学,但是课堂关键跑偏就对了,现在一些老师只是一味的完成课程改革,却没有注意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上进行生动教学,但学生的思维方向却总不在课程内容范围内,这就是错误的课程预设生成了,要有引导性的将内容引到课程相关上来。

6.生成,是生和成。“生”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到学生思考,生出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是生成性的教,主要体现在老师是如何教学的,中国水墨画讲究留白,给人以遐想之美,教学也是如此,给学生留有遐想的空间,给他们留下发挥的空间;“成”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的重点不仅仅局限在老师的教学上,可能会非预设范围内的更高的境界,是生成性的学。

7.精心预设,反思预设生成是做到更好的让预设和预设生成和谐共舞的重要环节,对每次的课后进行总结,反思预设生成,精心准备下次的教学预设是一个合格教师进步的关键。

(1)在课前精心预设是做好预设的必要前提。要做到好的预设就要努力用心做,首先要明确本次课堂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很好的完成本次课前预设以及本次课程教学的良好前提。

其次要有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决定是否能够将学生很好的代入到你的预设中的重要环节。

然后要有精准干练的课堂提问,想要了解学生对于本次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这样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要有良好的教学形式,不能过于呆板,科学教育本来就过于抽象,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过于呆板的教学形式不但不利于教学还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对于课前预设,一定要精心准备。

(2)课上强化预设生成,预设生成主要是要学生按照预设进行课程教学,但是学生不一定都会一成不变的跟着老师走,他们会打破常规,使得预设生成偏离预设。作为老师,不应该扼杀学生的思维,应该鼓励大家发散思维,但对于错误的观点也应该及时指出,并让大家讨论为何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样不但能使得学生们的思维更加广阔,还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们的辩论能力,使得学生全面发展。这样在预设生成的基础上对预设生成强化,使得预设生成更加完美。

三、预设和预设生成的关系

预设和预设生成是教学思维领域的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推动教学模式改变的新生词汇,只有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才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更好的进行。预设是课堂进行前的准备,预设生成是课堂进行的过程,看着二者互不相关,实则上却又密不可分,预设生成是对预设的具体体现。之前大家大都认为教学目标分为预设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将预设和预设生成分开而论,事实上预设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预设和预设生成相辅相成,预设决定预设生成,二者是从属的关系,先有预设才有预设生成,但是预设生成又充实预设,二者体现的关系又是动静结合。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预设和预设生成在中学科学课堂上都不可或缺。

四、结束语

预设与预设生成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盲目的教学,没有目标,同时没有预设生成的教学也是死板的。从表面上看似乎预设和预设生成是相互对立的,但事实上预设生成是建立在预设的基础上的,预设中有预设生成,预设生成中又涵盖着预设,他们是相互交融一体的。只有做到让预设和预设生成和谐共舞才是开展静动结合,让课堂充满活力的最佳条件。以上是对如何让预设和预设生成和谐共舞的简单探讨,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还需继续不断的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1]王桂芝.梁永平.对我国《科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本质教育目标的反思与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

[2]胡兴松.预设辩证方法 价值选择——《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专题复习[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5年01期

价值预设 第3篇

一、精心的“预设”,应该为“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

在教学中, 精心的预设虽然十分必要, 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还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 可能出现 的情况 ,给课堂的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例如,我在教“小数加减法”时 ,在课前通 过了解 ,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购物中已经有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经验, 而且有一小部分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于是,我果断地将教材 内容进行 了整合 ,采取了开 放式的教 学方法 :在课一开始, 出示了一张纸做的尺子让学生观察长度,并用米做单位表示长度(两位小数 ), 然后撕掉一部分让学生算一算剩下多少米? 学生自己解决了这道一般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小数减法题。然后我又让学生把式子中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从而比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接着让学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还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并编成数学题自己解决,学生通过思考及交流,想象了所有的特殊情况,达到了教学要求。在反馈时,我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自然而然地归纳总结出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预设要有弹性,要适当留有空间,才能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二、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也会为教学“预设 ”添彩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因此,教师在面对这种“预设”之外的“生成”时,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尊重学生的见解,引导学生大胆探究,为课堂的预设添彩。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按照教材的意图预设了以下环节: 设计了4张完全一样的纸条, 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6份和8份,然后涂上颜色表示1/2、2/4、3/6、4/8,准备将纸条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比较这4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从而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然而实际的课堂教学却出乎我的意料:上课时,我开门见山地引入了课题“你们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哪些了解呢?”我提问的目的是设疑,当时想应该没有学生能讲对或讲全, 这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预设步骤开始新课。没想到有一个学生马上回答:“分数的 基本性质 和商不变性质一样。 ”这显然超出了我的预设。但既然学生说出来了,自己也不能“听”而不见,于是顺着学生的回答继续问道 : “那什么 是商不变 性质呢?”没想到好几个学生都把商不变 性质讲的 很全面、很正确。 最后,学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中, 套用商不变性质的格式还讲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堂课虽然没有完全按照 预设的环 节进行 ,但整个教学 过程却很 顺利、流畅, 并且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让人很欣慰。

三、及时调整教学“预设”,使课堂“生成”更精彩

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对于学生的独特见解, 教师不能视而不见, 更不能打压,而应顺应学生思维的走向,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使课堂生成更精彩。例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时, 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的回答就在我的“预设”之外,有的学生说是羊角、牛角,有的学生说是尺子的尖角、人民币中的角等。这正是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的角,我只有耐心听取,多加鼓励,巧妙引导,才能完成教学目标。于是我又说:“数学中的角与刚才说的角有所不同, 请你画一个你认为的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通过互相启发和交流,理解了数学中的“角”,达到了我所预期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课堂上出现了超出“预设”的生成时, 教师应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引回到“正题”上来,就可以将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

例谈预设和未预设下生物课堂的生成 第4篇

关键词:预设;未预设;生成

所谓生成性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课堂。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充满活力。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一、精心“预设”高效“生成”

要实现精彩的生成,教学就要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能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有关的知识以学生熟悉的接近生活实例展示出来。同时,用学生容易接受的生动语言、文字加以描述,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接近生活的课堂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1.预设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案例1:学习《视觉的形成》内容时,我分三个批次视、听一段视频。第一次,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只听声音;第二次将视频静音只看画面;第三次既看画面也听声音。然后让学生交流不同情形下的感觉。在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当人通过视觉和听觉同时接受信息时,会更为完整,更为准确。

当我提出“为什么听得见,为什么看得见”的问题时,多数学生都会回答“有眼睛就看得见,有耳朵能听得见。”接下来就可以学习眼的结构。学完后提供一个医学案例。眼球正常,但是却看不见,引出视觉的形成。学生不仅了解了视觉的形成,还认识到了影响视觉形成的原因。

学生在情境中不断质疑、思考、学习,不仅获得了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2.预设要留有空间

案例2:在学习《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时,我播放了一段马戏团小狗做算术的视频,学生很感兴趣,有些学生提出了“我们家的小狗不会算术”的问题,“为什么马戏团的小狗会,我们家的小狗不会”的问题,我再放一段“小狗训练时”的视频,学生恍然大悟。开始不停的举例、讨论、分析、判断,最终对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和区别有了很好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情境的预设,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对问题的学习,也有利于促进问题的生成。一般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生活中最熟悉的现象,也是来源于生活情境,这时教师要进行引导和联系,顺应学情,借机施教,融汇知识和生活,让学生乐学,提高学习效率。

3.预设要贴近生活

教学的“生成”不是无规则的生成,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教学设计来促进的过程,精心预设是在教学中,主要考虑这节课要讨论哪些问题?达成哪些目标?如何能激发学生对该问题产生兴趣并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新的问题?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不能把预设看成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问他,不能够因为你打乱了你的设计而不闻不问,而是要及时巧妙地加以利用,并丰富课堂、拓展知识、积累教学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

案例3:在教授《传染病的预防》时,正值冬春交替,感冒高发时节。在班级内常有,学生亲身体会,通过这一病历分析,学生联系自身体会,学生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理解时感到比较容易,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就有学生思考提出了疑问:夏天被苍蝇叮过的食物,妈妈就不让我吃了?是因为苍蝇上有很多细菌,能传播疾病,它是传染源还是传播途径?学生纷纷展开讨论,紧扣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得出苍蝇是传染途径。苍蝇本身没有患病,只是携带了病菌,是传播途径。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生成,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效率。

二、捕捉未预设下的精彩生成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它既有预设性,又有不确定性。预设性是指该教学环节由教师设计的,它是课前预设好的。不确定性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言行,这是不确定的。老师若能将这些言行转化成教学资源,这就是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当前的生物课堂教学中,仍过多地关注了预设,课堂教学完全按照预先设计的流程,这种教学方式背后隐含的假设就是把学生看成知识接受的容器,把学校看成车间,把教学看成是一种工厂式的生产,从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言行。一位哲人说过,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一只丑陋的毛虫,天才能从中看出一只蝴蝶。教师也许并非天才,但可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作为教师应该有效地捕捉并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素质教育要求,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应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的需要是课堂的灵魂。学生一次精彩的发言,一个异常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我们善于洞察、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资源,成为有价值的课堂资源。那么如何将学生的言行转化为生成性资源呢?

1.借助学生的兴趣有效生成

案例4:在教学《人体的激素调节》时,在备课中我就预计学生反响比较大,对于生长激素、性激素等都做好一些补充准备。但是在教授过程中,讲到性腺分泌性激素来维持第二性征时,就开始有学生提问:“什么是第二性征?”“小时候的性腺也分泌性激素吗?”等,这完全打乱了我的预设。学生很兴奋,想要规避掉是不可能的。我从层层问题来让学生自己分析、推断,得出结论。“你现在和小时候的区别有哪些?”“身高年年长,体重年年增,进入青春期后你的身体还出现了什么变化?”学生得出“男生出现胡须、喉结,女生乳房发育等这些都是第二性征。”第一个問题就解决了。“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幼儿时期出现第二性征吗?”“没有出现,所以婴幼儿时期的性腺不分泌性激素。”第二个问题也解决了。虽然不是本节课的内容,但是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2.借助学生的错误有效生成

案例5: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 是学生从不懂到懂、 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都是正常的。有时,正是学生的天真无邪,使教学活动意趣横生、多姿多彩。优秀教师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准“豁口”,或因势利导,在错误中发现合理的因素,把学生从错误引向正确;或将错就错,让错误暴露无遗,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或将错误和正确两相对比,让学生自行判断,得出结论。在教学《营养物质的作用》一节,讲到维生素 B1 缺乏症—脚气病时,却总有不少学生把它误认为是“足癣”。 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避免错误呢?我灵机一动,何不创设一个活动情境,让学生结合课文自行区分呢?于是,我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脚气”的症状和起因等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很快,区分结果 出来了,“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1 引起的,而俗称的“脚气”(即足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出错了。这个小插曲从表面上看是区分了两种不同的疾病,实际上却是纠正了许多学生日常生活中一直存在的一个错误认识。

初中生物生成性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满足了学生探求的欲望,同时,也展现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因此,课堂再现的是师生真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要构建科学生成性课堂,作为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生成意识,主动实施生成性课堂的策略:

1.提前入境的“预设”。在精心预设的同时,教师虚拟地进入头脑的“课堂”,让自己、学生、课程、情境等因素通通动起来,把握一些很有可能出现的“可能”。同时要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在课前就娴熟于心,这是走向科学生成性课堂的前提条件。

2.随机灵活的“应变”。在探究等活动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一系列表现做出及时的反应,如遇到突如其来的提问怎么办?遇到与众不同的声音怎么办?遇到错误怎么办……教师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来的各类信息,适时调整课前的“预设”,及时生成课堂的精彩。

总之,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精心预设及时捕捉促进有效生成,构建起初中生物生成性课堂。那么,以探究为主的生物课堂一定会生机盎然,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

参考文献:

刘恩山.中学生物學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7.

价值预设 第5篇

一、对预设的概念解读

预设即预先设定,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 预设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教师对教学的预设, 二是学生对学习的预设。表面上看, 预设涉及了教、学矛盾的问题。通常情况下, 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学习是由教师来设定的, 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 也是大多数教师的一种教学理念[1,2]。一旦由学生预设课堂学习, 假如其预设的学习过程与教师预设存在差异, 那么矛盾就由此产生。避免矛盾的唯一方法是确立一元标准, 采用多元解释, 换言之, 是预设采用共同结果, 生成采用多样化的过程。预设与生成是分不开的, 要解读预设的概念, 需要从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入手。

首先,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 一元是指一元标准, 即师生对目标的共性认识和普遍价值;多元是指多元解释和多元文化, 即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产生过程的多元化。消除师生预设差异矛盾的有效策略是确立一元标准, 教师为学生的自主预设编制目标, 同时教师的预设也遵照这一目标进行, 由此, 则形成了为实现共同目标而采用多种途径的局面, 而预设即是其中的一元标准, 生成则为多元解释[3,4]。

其次,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结果与过程的关系。结果是教学的结果, 也等同于学生学习的结果。但在未进行教学活动前, 一堂课的最终结果只能靠预测, 而预测的结果等同于预设的结果。但预设的全部内容不能仅仅是结果, 在“结果目标”的指引下, 预设的内容还包括如何生成结果, 因此, “生成”是过程, 预设是在“结果目标”指引下假设、设计和安排学习的活动。

总而言之, 预设体现了教与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 而生成则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两者具有互补性, 同时也具有相互制约的作用。

二、小学生学习“自主预设”的意义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这充分说明了预设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也是一项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课堂的动态性特征表明了其充满了变数。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任何纰漏都可能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因此, 预设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那么, 对于小学生来说, 自主预设具有哪些意义呢?研究证实, 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极其强烈, 在生活和学习中, 他们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望。通过自主预习, 让小学生自主安排课堂学习的方式方法,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乐于参与课堂体验。

2. 提升学生的规划能力。

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而进行学习、探究、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实现效益最大化, 是规划能力的体现。采用学习预设的方式, 引导小学生针对学习目标进行合理规划, 是提高学生规划能力的重要举措。如学习一首诗, 在预设时必须首先认识诗中的生字, 因此, 查生字是预设的第一步;要掌握诗义, 就必须熟读这首诗, 因此, “读”是预设的第二步;分句解释是第三步, 全诗解释是第四步, 等等。

3.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预设, 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更有层次、有计划、有目的, 按照课前预设学习, 由教师解决突发情况, 这种学习模式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举措。

4.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落实新课改精神的策略之一是引导学生预设学习。通过预设, 能够使学生树立起积极的学习意识, 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学习”、“课堂是自己的课堂”、“教师、教材和各种资源都为自己服务”、“学习是为了成长”, 等等, 从而树立主人翁思想, 形成主体意识, 落实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三、小学生语文学习自主预设的引导策略

1. 预测一元标准, 确立预设目标。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的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 在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预设时, 教师需结合课文的教育目标, 合理预测一元标准, 为学生们确立预设目标。目标的确立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重点引导学生形成对预设的兴趣。综合来说, 预设目标的确立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是读。课前预设是学生的自主活动, 目的是对一篇课文的知识要点有大概掌握, 继而制定学习方法, 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课文, 掌握课文知识的全貌。对于小学语文的课前预设来说, “读”是其中的重点环节, 也是课前预设的要点之一。

二是解读课文脉络, 学习课文结构。课文的文体形式有很多, 内容结构的组织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在课前预设时掌握课文脉络, 学习课文结构,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更能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事半功倍, 提高学习效率。

三是解读课文的思想内涵。每篇课文都有特有的思想内涵, 是作者情感的体现。作为预设的重点目标, 教师在实践中应引导学生将预设的重心放在借读课文思想内涵层面, 以便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能够对课文有客观的认识。

2. 确立预设框架, 引导预设规划。

在确立预设目标的基础上,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确立预设框架, 进行预设规划, 制订课堂学习方案。对此, 教师可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或让学生们按照教师的建议进行预设规划, 或按照个人的习惯和兴趣进行预设规划。围绕目标的设定, 学习方案的预设应与目标联系起来, 逐个设定学习方法。

第一, 预设课文的读法。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为例, 在阅读课文时应采用两种读法。其一是分别略读和精读课文, 首先读五遍以上, 目的是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脉络, 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这种读法虽然类似于死记硬背, 但有效地让学生通过阅读而获得感悟, 从而为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二是将课文中的对话和事件分别提取出来进行精读。《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几乎没有运用任何外在描写来刻画人物, 仅对“洪教头”的形象着墨于寥寥几笔, 其余全部都是人物的对话过程, 而这些对话正是课文的精华所在。通过“林冲”的话语、“柴进”的话语和“洪教头”的话语读懂人物的性格特点, 对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 预设解读课文脉络和掌握课文结构。要了解课文中事件发展的基本脉络, 就必须首先了解课文各个自然段讲述了哪些事件, 或作者进行了哪些心理描写, 而了解的手段, 除了反复阅读之外, 还可以勾画出各自然段中描写事件、心理的句子或词语, 并以此为线索, 学习课文的组织结构。如《二泉映月》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预设解读课文脉络的方法可采用“分段法”。第一自然段讲述的是“二泉”的地理位置;第二自然段讲述的是时间、地点和“小阿炳”第一次见到“二泉”时的心理状态;第三自然段讲述的是十年后“阿炳”的生活境况;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阿炳十年后再次来到“二泉”的心情变化;第五自然段讲述的是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过程;第六自然段讲述的是《二泉映月》的艺术成就。由此, 课文的整体脉络更清晰, 学生因此提升了对课文核心事件的认识。

第三, 预设解读课文的思想内涵。思想是课文的核心, 解读课文的思想内涵需要科学的方法, 因此, 这一环节是学生自主预设的核心部分。在实践中, 笔者为学生预设提供的参考方法是采用“找关键词法”。如《游园不值》, 这首诗主要讲述的是作者春日游园有感, 诗中蕴含了作者的心情变化。要读懂这首诗, 就必须找准诗中的关键词。首先, “屐齿”、“苍苔”、“柴扉”、“春色”、“红杏”, 分别代表了什么, 这是学生预设的重点;其次,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印”、“扣”、“关”、“出”这四个字在诗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也是把握这首诗思想内涵的重要部分。利用找关键词这种方法, 能够有效突出课文的思想情感, 让学生对课文的中心思想有更清晰的认识, 这种认识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 强化多元解释, 促进动态生成。

生成是预设的一部分, 也是检验预设效果的重要环节。本着“一元标准、多元解释”这一原则, 生成在课堂上可按照预设流程进行, 也可对预设进行拓展。与课前自主预设的形式不同, 在课堂上教师需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重点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 引导学生对一个目标进行多元化的解构, 从而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三打白骨精》一课, 精读课文后, 笔者让学生畅所欲言, 说一说对“白骨精”的看法。有的学生说白骨精“狡猾”, 用多次变身来蛊惑唐僧, 让唐僧驱赶孙悟空;有的学生说白骨精“聪明”, 她利用唐僧的慈悲心肠来达到目的。那么, 白骨精究竟是“聪明”还是“狡猾”呢?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引导他们围绕这一话题再次讨论, 最终统一了认识, 即白骨精是“狡猾”的, 因为她用欺骗手段来获取个人利益是不道德的。

对于“白骨精究竟是聪明还是狡猾”这一话题, 每个小学生心中有着“一个哈姆雷特”。然而, 课文的价值取向是特定的, 即“狡猾”, 这正是一元标准的体现。在特定的价值取向下, 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认识, 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 这既是多元解释的体现, 又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总之, 自主预设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更是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将学生的自主预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 引导学生预设自我, 实现成长,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预设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但长期以来, 预设一直都是教师的专利。一些教师注重预设教学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预设, 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育。本文在客观解读预设概念的基础上, 讨论了学生自主预设的重要性, 重点探讨了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预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预设,生成

参考文献

[1]龚成丽.精心预设精彩生成———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探析[J].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4 (11) :171.

[2]杨冬仙, 郑倩平.小学语文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问题探讨[J].读写算 (教师版) :素质教育论坛, 2014 (26) :273.

[3]张莹.精心预设适时点拨生成精彩———由《夹竹桃》一课来谈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处理[J].教师, 2013 (31) :90.

价值预设 第6篇

关键词:立场预设,新闻报道,客观性

媒介框架理论告诉我们:人类认识新事物总是借助于已经形成的认知框架和价值观框架1。在框架作用下,人们在接受及传递信息时会不自觉地忽视某些事实,而对另外一些事实特别感兴趣。并且, 在人们认识事件的过程中,会习惯性地赋予对象一套既定的“框架”意义。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往往都会存在这样一个“框架”,即:立场预设。

何谓“立场预设”?目前业界和学界并没有给出一个严谨、权威的定义。“预设”是逻辑语义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又称为前提、先设和前设,指的是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假设,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2。而“立场”则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持有的态度。综上,有学者认为“立场预设”是指个人或组织根据自己的地位、阶层和好恶预先设定对待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在新闻采访之前,记者往往会对将要采访的事件进行预先的价值判断,这就很容易导致对某些事实自动过滤,只按照自己预设的立场进行挖掘报道, 从而导致报道失真、信息片面。如果不能规避立场预设中的某些负面影响,新闻报道往往很容易偏离新闻专业主义客观、公正的要求。本文就新闻报道中立场预设的“能与否”及“是与非”问题展开探讨。

1立场预设的“能与否”

由于立场预设有悖于新闻专业主义客观、公正的要求,近年来的研究文献中对立场预设具有强烈的批判和否定倾向。从标题中可见一斑,如鞠斐的《警惕电视民生新闻背后的立场预设》、太清华的《“立场预设”对新闻品质的影响》、曹东的《如何避免和纠正新闻报道中的“预设立场”》。但笔者却认为,在新闻报道中,立场预设是必须且不可或缺的。

由于新闻事件的复杂性,各种利益相关方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会在记者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只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屏蔽不利消息,这就使得记者调查所获得的信息往往不是全面和客观的。因此, 记者不可能不进行立场预设、不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深入调查和辨别就进行报道。立场是个人的看法, 而预设是探讨问题、进行对话和讨论的前提。因此, 只要深入调查事件,立场预设就必然客观存在。试想一下,与那些没有立场的人交谈,无异于对牛弹琴,这样的谈话又有什么意义呢?立场预设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在新闻报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立场预设制约着新闻记者在调查中提高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样经过严格推敲、反复论证的新闻报道才具有可读性。否则,新闻报道浮于事件表面, 所表明的信息千篇一律,如白开水一样平淡,这样的新闻又有什么价值?

以2010年“上海静安区胶州路11·15大火” 事件为例:在16日官方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消防局局长陈飞通报称:上海市消防局接到报警电话后,“第一时间”出警,火势于15 :22获得控制, 并于18 :30被扑灭。消防部门基本控制火势只用了1个小时,整个灭火救援战斗用了4个多小时。公安部有关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上海大火救灾及时得力,是成功典范战例。”但经济观察网记者却从部分现场目击者口中得到更多事实真相:“在消防车赶到的最初一段时间内,消防云梯只能架到10楼左右,27楼的火,消防力量根本够不到。”“一直到17点多,才来了更多的消防车,停在(小区) 后面的工地上,对着火高层建筑进行扑救。”“来了很多消防车,但开也开不过去,(水枪)也喷不到, 都是摆设,只有路障的作用。”……根据这些现场目击群众所提供的信息,经济观察网记者进行了立场预判:消防局局长所陈述的事实恐有不实之处。 后经过深入调查,从部分现场目击者口中还原了大火在第二天凌晨才被扑灭的事实真相。随后,经济观察网进行了题为《胶州路大火初期消防水枪喷射高度只能到10楼》的报道,虽没有明确指出消防局局长陈飞所述事实不符,但也为读者还原了事件真相,提供给读者还原事实真相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报道才更具可读性。

2立场预设的“是与非”

由于记者往往会对事件进行预先的价值判断, 这就很容易导致对某些事实自动过滤,只按照自己预设的立场进行挖掘报道,从而导致报道失真、信息片面,背离新闻专业主义客观、公正的要求。也因此,立场预设常常受到新闻专业主义者的口诛笔伐。但笔者认为,立场预设被学者推上风口浪尖的核心问题在于:学者将“立场预设是否正确”与“立场预设能否存在”这两个问题混为一谈。用“能不能”代替“是与非”,这是当下新闻媒介解构社会正义和人民立场的一贯做法,造成当今社会是非不分、乱象丛生的思想舆论环境,这是亟需纠正的3。

曾经一度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就是由于新闻记者进行了错误的立场预设所造成。在采访报道中,一些新闻记者很容易感情用事,尤其在“官民冲突”这样的事件中,一味地替弱者打抱不平,将矛头直指“官”方。而在此类官民冲突事件中,记者很容易受“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不愿意深入实际,只听“当事人的叙述”, 甚至只听弱者一方当事人的叙述。加之新闻消费主义的作用,媒体擅长于煽情、根据受众的喜好对新闻信息进行策划和炒作,而不被受众吸引的信息则常常被忽略。在这种新闻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媒体的报道往往可以引导公众舆论的走向,使公众逐渐丧失了理性批判的能力。随后被爆出来“我爸是李刚”事件的事实真相:李刚的儿子李启铭说的“我爸是李刚”只是他说的话里的一部分,原话是:“赶紧打120,救人要紧,我爸是李刚,我跑不了的” 让不少网友唏嘘不已,纷纷指责新闻记者颠倒事实真相。笔者认为,“我爸是李刚”事件之所以让新闻记者们受到大众的猛烈抨击,就是由于记者们对此次事件进行了错误的立场预设,并且没有深入调查事实真相,将错误的预设作为事实结论所致。新闻记者进行立场预设并无不妥,而不对事实真相进行调查,对某些事实自动过滤,只按照自己预设的立场进行挖掘报道,一味地将错误的立场预设作为事实结论,这样的做法才是十分不妥的。

3立场预设:只为前提、不作结论

预设是探讨问题、进行对话和讨论的前提,因此在深入调查事件中立场预设必然客观存在。且立场预设促进新闻记者在调查中提高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但新闻记者若不对事实真相进行深入调查,只按照自己预设的立场进行挖掘报道,对某些信息自动过滤,一味地将原本可能错误的立场预设作为事实结论,这样的做法是十分不妥的。因此,立场预设只能作为事件调查的前提,并不一定就是事实结论。媒体记者不仅要做立场预设,还要对预设的是非对错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

在新年伊始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最初公布死亡人数为35人,这一数据遭到了众多网友的质疑, 不少网友纷纷发帖称:2008年河北蔚县煤矿爆炸35人死亡;2008年云南泥石流35人死亡;2009年河南平顶山矿难35人死亡;2010年福建广西四川洪灾35人死亡;2011年鄂湘暴雨35人死亡,为什么这次又是35人死亡?网友从众多的数字巧合中, 已经对该事件进行了立场预设:官方及媒体在刻意掩盖遇难者人数真相。理由也非常具有说服力:超过36人就算特大事故,某些官员会被免职。基于此, 新闻记者对遇难者进行了进一步深入调查,最终确定死亡人数为36人,并将这36位遇难者的名单全部公布,进一步证实了遇难者调查的可信度,同时彰显了媒体调查的客观公正,网友错误的预设谣言被不攻自破。由此可见,立场预设是客观存在的, 但预设只能作为事件调查的前提猜想,并不一定就是事实结论。记者在新闻调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全面的信息搜集整理,对立场预设的是非对错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避免产生只按照自己预设的立场进行挖掘报道,一味地将原本可能错误的立场预设作为事实结论、有违新闻专业主义客观公正原则的错误行为。

注释

1曹东.如何避免和纠正新闻报道中的“预设立场”[J].中国出版,2009(4).

2见百度百科“预设”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285805.htm.

价值预设 第7篇

一、投石问路:预设问题, 以问题为驱动

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实现师生交往、教学反馈与调控的重要途径。“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马达, 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预设。

预设一:学情

A老师教学片段一:

材料:日本大地震影响全球经济汽车电子等产业, 全球供应链亮红灯;核工业方面, 核安全受质疑多国重审核设施;石油市场方面, 核电安全受质疑加大油气依赖;金融市场方面, 地震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探究一:通过日本的自然灾害与核危机对该国的危害并波及全球的资料, 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课堂反应:学生窃窃私语:“什么启示?不知道。”还有学生说现在是哲学课, 当然是哲学启示啦!聪明的学生找到了书上的联系观。

B老师教学片段一:

在讲“供求影响价格”时预设问题。以王老太养鸡、卖鸡蛋的生活中常见经济现象设问:为什么禽流感时期鸡的价格会跌得那么厉害?

学生课堂反应:这个问题一抛出, 学生马上就能从对鸡蛋的需求明显减少, 市场上的供应量不会一下子减少得出结论———供过于求, 生产者只能降价销售。禽流感、鸡蛋、对鸡蛋的需求、鸡蛋价格的变动, 这些对学生来讲都是自然而熟悉的, 所以预设得到了成功的生成。

观察反思: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分析, 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 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和经验。教师的预设要有明确的目标性, 针对性要强, 指向要明确, 至少要自问:这个问题要解决什么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重点还是难点?在这个知识点上学生的起点是什么?学生需要的是什么?但很显然没有达到预设。究其原因是教师的预设存在问题:第一, 范畴指向不明, 对于刚进入高二的学生来说, 他们缺乏学科综合能力, 自然也不清楚到底是用哪本书;第二, 忽视学情, 学生对于哲学上的“联系”根本就一无所知, 又怎能让学生得出“联系的观点”呢?如果改为“经济生活启示”, 学生能答到“经济全球化”, 从答案中的“经济全球化”中可以自然过渡到“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在哲学上就是联系,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预设二:价值

A老师教学片段二:

探究二:电影《2012》中玛雅人的预言将会成为现实吗?你如何看待这些预言?

学生课堂反应:有的认为不一定, 有的认为可能, 有的认为无所谓, 少数人认为不可能。

B老师教学片段二:

在讲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时预设如下三个问题:个别劳动时间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吗?如果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会产生什么后果?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而言, 率先减少个别劳动时间有意义吗?

学生课堂反应:不少学生认为单个劳动者生产的时间下降了, 那么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会减少, 所以有意义。经过教师的分析后才明白原来个别生产者劳动时间的变化对于整个社会劳动时间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有的认为个别劳动时间能决定商品的价值, 但是通过第二个问题的分析马上就改变了这个错误观点, 有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的结论。接着的第三个问题有的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率先减少个别劳动时间是无意义的, 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是有意义的, 教师的预设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冲突, 具有讨论的价值。

观察反思:教学是挑起“矛盾冲突”的艺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在已有的学习过程中会形成一些不规范、不系统的片面看法, 当与教师预设的问题产生“冲突”或“断裂”时, 就能激发学生思维, 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因此设置有一定思维含量, 有“冲突性”, 具备一定探究价值的问题在学生知识构建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A老师要想从哲学上去深刻解释玛雅人的预言是主观臆造的是相当难的, 基于教师自身的实际水平, 预设这个问题是不恰当的, 把此类问题拿到高二政治课堂上讨论的价值基本上没有。因此教师在预设问题时一定要自问:我这个问题设计能不能成为问题?这个问题有设置的必要性吗?这个问题与已有知识能否构成冲突呢?这个问题值不值得探究呢?

二、情由境生:创设情境, 以生活案例为载体

A老师情境设置: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 日本发生里氏9级地震, 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震源深度20公里, 引发10米高海啸。东京有强烈震感, 仙台大部分地区被海啸淹没, 宫本县宣布出现“严重伤亡”。

谣言:据传, 日本核电站爆炸导致整个日本不适合人类居住!甚至会波及中国。

B老师情境设置:

这几年, 王老太养鸡赚了不少钱, 但是, 每想到发生禽流感那段时间, 她还心有余悸。她回忆说:“那时鸡的价格一跌再跌, 每天愁得吃不下饭, 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了。好在这几年价格又恢复正常了, 日子才好过一点。”

观察反思: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 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里洋溢着情趣盎然的生活气息, 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 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 在生活中悟理想。因此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 帮助学生掌握政治学科的思想方法, 发展政治学科的思维素质。两位教师都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感兴趣的事件出发设置教学情境, 既是体现教师价值的教学过程, 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过程, 从而使师生价值在问题情境中得以统一。

进入课堂的生活可以是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世界的、教师的、父母的, 也可以是大事件、小插曲、真实的、艺术的。课堂教学的素材不是一味照搬生活, 而是要对生活进行选择与净化, 需要我们有发现生活的慧眼, 解读生活的智慧, 感悟生活的慧根, 运用生活中的慧能, 寓教材的观点和原理于生活中的案例问题中。

价值预设 第8篇

一、以生为本, 合理预设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课前预设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当教师遵循现代化教学理念, 科学组织教学活动, 并预测有关问题, 如此才能更有序、更有方向地开展课堂教学, 更灵活机制地应对课堂变化, 为动态生成做好准备。反之, 若缺乏充分预设, 尤其是生成问题的弹性预设, 则难以有效引领, 影响教学效率。如面对学生突然提问, 有些教师无所适从, 或敷衍搪塞, 或置之不理, 这就影响了学生质疑积极性。又或者遭遇其它课堂“意外”, 教师会手忙脚乱, 动态生成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若要实现最优化教学效益, 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教师首先需要充分预设, 思考学生实情, 弹性设计, 确保课堂活动的计划性与效率性, 并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使其发挥自身潜能, 为动态生成奠定基础。

第一, 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是项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工程。其中, 预设性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起点, 对教学活动有着导向作用。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遵循以生文本的教学原则, 结合各种教学因素, 科学设置教学目标, 尤其是过程性、生成性目标, 留有弹性空间, 以便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交流, 调控适应, 给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教学Unit3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 (welcome) 时, 结合教学实际, 制定教学目标: (1) 知道和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有关的新词汇与词组 (静态预设目标) , 熟练运用所学词组展开口头表达。 (弹性动态生成目标) (2) 通过学生自创情景, 自编对话, 训练说和写的能力, 将所学知识活用到实际生活中。 (3) 通过自由讨论looking good与feeling good, 明白健康和美的心灵更重要。 (弹性动态生成目标)

第二, 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过程包含着众多因素, 如教学情境、教学节奏、教学方式与手段, 学生资源的利用、教学评价等。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若要实现动态生成, 实现有效教学, 教师需要精心预设教学过程, 抓住学生认知规律, 巧妙设置教学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与情感, 诱导学生积极发言, 主动参与, 实现课堂互动, 碰撞思维, 这样, 静态预设才会生成开放灵动、动态活泼的课堂教学。如教学“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时, 可呈现一些学生喜欢的明星的图片, 引导他们围绕“减肥”的话题展开讨论或辩论, 这样, 给学生预留了个性化思考空间, 使其自由表述对looking good的见解, 说出与有关英语词汇, 为后面feeling good做好铺垫。这样, 课堂会变得更鲜活灵动, 富有生气。

二、启发探究, 动态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 动态生成需要依靠师生双方的力量。因此,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启发、指导作用, 诱导学生自主探究, 实现师生、生生交流互动, 促进开放性的、多维性的、动态化的生成教学。而不是完全依照预设开展教学活动, 否则, 课堂教学会失去弹性, 缺乏生命活力, 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结论性的知识, 没有体验实践机会。

其次, 依照课堂变化, 灵活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 即便再精心全面的预设, 也不能预测所有细节问题。当遭遇“意外”时, 教师需根据教学实际, 灵活而机智的应对, 捕捉生成资源, 抓住教育契机, 促进动态生成、精彩生成, 而不是拘泥预设, 一成不变而失去生成机会, 导致课堂呆板沉闷, 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随时关注课堂情况, 善于抓住教育契机, 灵活变化教学方案, 打造开放性、动态性课堂。如师生、生生对话交流、思维交锋与碰撞中的精彩火花;当同学们理解有误, 存在矛盾冲突或质疑提问时;当学生积极思索, 提出独特看法时;遭遇尴尬时……这些均是动态生成的良好时机, 教师需要随机应变, 有效引导。

如学习Module 5 Unit 3 Science versus nature时, 某教师引导学生们思考与讨论: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endangered wildlife?此时有个同学却在课堂上小声嘀咕道:“如今有些地方吃野生保护动物成为了一种时尚, 甚至被看作是某种身份的象征, 还说什么保护。”其他学生也跟着附和。对于这一随意插话而引起的骚动, 教师是斥责以对, 还是?该教师却因势利导, 将问题抛给学生, 提问他们是否吃过野味, 列举自己喜欢吃的野味, 而后分组讨论: (1) Do you think it is a good habit to eat wild animals?What will happen if people go on eating a lot of wild animals?于是学生纷纷发言, 大胆表述了自己的想法。继续诱导:what should you do to protect wild animals?这样, 既巧妙应对了课堂意外, 及时捕捉了课堂生成资源, 点燃了学生智慧火花。也保证了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 启发了学生积极思维, 实现了师生交流对话, 强化学生表达训练, 更灵巧的渗透思想教育。

总之,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若要实现最优化教学效益, 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教师首先需要充分预设, 思考学生实情。要充分发挥自身启发、指导作用, 诱导学生自主探究, 实现师生、生生交流互动, 促进开放性的、多维性的、动态化的生成教学。

参考文献

预设留白生成精彩 第9篇

1.导入留白, 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设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导入过程中留白的使用, 会给整篇课文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继续走进语文王国, 探讨生活中的乐趣与美好。初中七年级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这篇文章以朴素而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人人向往的人间天堂, 在那里有着落英缤纷的美景, 有着含饴弄孙的祥和景象。怎样让学生爱上这个由陶渊明虚构的人间天堂呢?然后让学生主动、乐意去学习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呢?教师可以先用幻灯片放映几张与桃花源有关的图片, 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桃花源的美景, 当学生陶醉于桃花源的美景中时, 教师再将话题一转, 告诉学生这只是桃花源美景中很少的一部分, 然后追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继续了解桃花源呢?你希望桃花源中还有哪些美景呢?是不是很想了解桃花源的一切呢?”在此处教师可以留白,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桃花源的美景。此时, 教师不必急切地回答学生, 留白中让学生大胆的发挥想象力, 并且促进学生自觉进入文本的阅读与学习, 进而为文本的解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2.疑点留白, 激发思考

提问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工具, 同时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成功的留白会使提问变得更加有意义, 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 不会给学生留下很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 所以对于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不是很大。提问不仅仅是指教师问学生, 还包括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在疑点处留白, 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比如, 学习《归园田居》这一首诗时, 有的学生会问:“羁鸟”和“池鱼”仅仅就是指的“鸟”和“鱼”吗?对于这些问题, 教师可以不用急于回答, 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诗歌, 细细体味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给学生充足的诵读的时间, 让学生多读多感受。教师此处留白, 启发学生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使语文课堂进入了佳境, 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3.重难点留白, 活跃思维

语文课堂上中的重点问题一般也是难点问题, 因此, 教师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重、难点知识。重点处留白会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自己克服困难, 最终理解课文内容。比如, 讲解《陋室铭》这篇古文时, 本文的重点是深入了解作者刘禹锡的价值观, 学习刘禹锡乐观、安于贫贱的淡泊精神。教师可以在通完整篇文章的意思, 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之后, 可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或者是分小组思考, 文章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的。教师在此处的留白就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自己探索文章的重点内容, 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学习。

4.结语留白, 感受魅力

结语也是整节课的重要环节, 一个良好的结语会使学生感到意味无穷, 同时激发学生对课外知识的学习, 因此, 教师应该设计好课堂结语。在设置课堂结语时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系统、有条理的总结, 同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 让学生扩大一定的知识面。结语处的留白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加深对本节课的印象, 甚至可以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比如, 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这样设置结语:“背影”为我们呈现了一位伟大的父亲形象, 那请同学们在自己脑海中闪现一下你自己父亲或母亲的背影……想一下是不是你也有作者那样的感受呢?教师可以用一个说话练习或者小练笔的形式, 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和抒发,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的情感得到交融和整合, 从而使教学效果显得十分突出。这样的结语设置会引发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领悟文章内容, 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感动与美, 进而也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价值预设】相关文章:

教学预设07-13

预设思维09-14

预设理论09-17

语用预设应用05-08

预设与生成09-20

目标预设与生成06-13

生成源于精心预设09-22

预设与生成的对话05-12

语文课堂的问题预设07-13

预设中的生成08-08

上一篇:施工组织编制下一篇:中学数学教学五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