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及策略范文

2024-09-23

现状及策略范文(精选12篇)

现状及策略 第1篇

一、体育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法单一, 无创新倾向。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 体育考试基本上都是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一个考试模式进行的, 多数考试考的是跑、跳、投加篮球 (运球) 。机械单调, 考试形式、方法一成不变。目前的体育考试项目中田径项目多, 趣味项目少, 缺少集体性、趣味性、表演观赏性项目, 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无法在体育考试中得到展示和体现。

2. 项目设置不合理, 训练无趣味。

在项目设置上, 个人项目多, 集体项目少, 不利于培养孩子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缺乏学校特色, 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考试项目基本都相同, 学生不会主动参与;考试项目与三维健康观的要求相脱节, 与平时教学内容相脱节, 与教育部新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涵相悖;现行的体育考试无法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 也谈不上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掌握参加考试所需要的运动技能。以田径为中心的考试内容, 以田径技术掌握的优劣为依据评价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方法, 与现代的体育教育要为终身体育服务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制约着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3. 训练无延续性, 功利思想严重。

考试项目初中不重视体育基本技术的考试, 考试项目技术含量太低。查阅历年的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不难发现, 体育考试的难度在逐年下降, 表现为考核标准的下降, 项目更容易考试, 甚至把身高体重列为体育考试项目。如果体育考试项目设计没有一定的难度, 技术含量很低, 没有什么可学的, 学生一看就会, 那就无须开设专门的体育课, 也无须体育教师去教, 让学生在课外自己去练习就可以了。这些现象不利于体育教学和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 造成初中体育教学一、二年级的放羊现象、初三年级考什么练什么的应试现象。高中不重视体育基本战术 (体育技能的高级形式) 的考试, 高中出现体育教师对选项教学和学分制评价改革的态度冷淡;很多地方对体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积极性不高。由于体育考试改革的滞后, 使得学校大课间、体育课外活动和运动会的改革迟缓。体育中招考试项目的设定, 女生缺乏自主选择权, 考试内容单一, 形式机械, 不符合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难以调动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多数女生表示, 现行体育考试项目她们喜欢的不多。

二、如何解决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 我尝试使用“10+1”的教学模式, 效果很好。具体阐述如下:

1. 依据人体三大基础运动 (有氧运动、力量运动、柔韧运动) 的

理论, 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把有氧运动如12分钟跑、跳绳, 力量运动如健美哑铃, 柔韧运动如坐位体前屈等身体锻炼的基础项目, 作为全国统一的考试项目。

(1) 12分钟跑是一种强度低、运动时间长的有氧耐力练习, 很适合中学生参加, 由于花费时间不长, 运动量可以在自己的掌握范围内, 并有逐级要求以不断提高体能的效果。它可避免或减轻1000米和800米跑测验所带来的生理痛苦, 作为一种测验或练习手段是可取的。

(2) 练哑铃全身都可以训练到。男生练习的目的是增强肌肉;女生练习的目的是减脂、修饰肌肉。练哑铃使单调而枯燥的力量练习变得有趣, 使复杂而较难的力量练习变得简单容易, 深受男生和女生的喜爱与欢迎。贫困地区的学生买不起哑铃怎么办?就用废饮料瓶代替哑铃进行力量练习一样可以。

2. 体育考试项目设计球类项目占主导。

男女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内容是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具有娱乐性、对抗性、集体性和群众性等特点。球类竞赛中既要有勇于取胜、争强好胜的心态, 又要有虚心好学、团结友爱的态度;既要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又要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通过球类体育考试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关心, 互相友爱的思想道德素质。

3. 重视初中关键基本技术和高中关键基本战术的考试和训练。

精选既受学生喜爱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 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体育考试内容, 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学有专长, 并能加以运用, 以充分体现中学体育考试的基础性特征。战术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 它利用比赛的环境, 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训练项目, 在应对挑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达到“磨炼意志, 陶冶情操, 完善人格, 熔炼团队”的目的, 它对培养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4. 大幅度提高体育考试项目的难度。

体育考试项目设计要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因素。考试项目设计的技术难度 (或技术含量) 是体育考试的魅力所在, 是体育教与学的基点。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需要教学。学生也只有在攻克难度、掌握技能的学习过程中, 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体验, 心理品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5. 广泛使用以赛促练法。

学习关键基本技术和关键基本战术使用以赛促练法, 在比赛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战术水平是可行的。重视左手左脚和反手的考试, 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 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右脑的利用与开发。

6. 体育考试要增加集体项目。

集体项目更能体现出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集体项目教育学生关心集体, 热爱集体, 为集体争荣誉, 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 尊重人, 理解人, 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 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 才能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

7. 注意初中体育考试项目与高中体育考试项目的衔接。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 根据教材内容及各层次的学生的水平, 制订出与各层次学生相吻合的考试标准,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考试中具有努力地完成自己的考试目标的能力。考试中要体现出区别对待的原则,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设计好不同的考试项目,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教学中逐步获得成功的快乐。体育考试的内容初高中要有所侧重。在初中确定以体育基本技术为主教材, 以基本战术为副教材。高中相反, 以体育基本战术为主教材, 以基本技术为副教材。

8. 重视捆绑式二、三人的考试。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做到优势互补, 互相提高, 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体育考试方案的设计, 要采用体育“捆绑式”二、三人考试的方法。体育考试要实行“捆绑式”二、三人考试, 会不会影响个人的体育考试成绩呢?不会的。我们可以这样做, 平时学习时的差异组合, 大家相互促进;体育考试时的强强联手, 人人取得最好的成绩。

9. 重点设立女生项目。

女生项目的设立, 要考虑中学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满足中学女生希望健美和减肥的需要, 从中学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中选取:12分钟跑、1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健美哑铃、健美操和毽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等等项目。

1 0. 体育考试必须采取体育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一个单元结束和一个系列教学活动结束均要进行综合评价 (包括知识掌握、课堂表现、技术掌握、运动成绩等) , 只有将体育考试与平时考核结合起来, 对学生的评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1. 有利于体育与健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注意学校体育与家庭、社区的群众体育相结合。

高职历史教学现状及策略论文 第2篇

历史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史鉴”和“育人”的功能不容轻视,尤其在以培养职业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中,历史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社会生活的实用技能,如知识、科学的思维能力,还要教会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做事,乃至生存的能力。但现实的高职历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一、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历史课缺乏切确的认知

1.历史学科的性质影响。历史学科属于基础理论学科,虽有培养其人文素养、情感价值、善思明智的作用,但其特点是静态的,是潜移默化的,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才能显现出来。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那些技能性较强的、能够立竿见影的专业课更受学生青睐,所以从思想重视度上历史课与之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距。2.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学生不免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毕业后是否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因此,把主要精力放到技能性较强,且能够有利于就业的专业课上面的会更多一些。无形中在思想上就认为学历史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即使学好了,找工作时别人也看不到,那好工作就有可能与自己失之交臂,还是学好专业课更现实一些。学生内心的不重视及功利思想的影响,直接影响其学习的动力,自然也影响高职院校历史教学的效果。3.学生自身原因的影响。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律性较差。再加上学生年龄及学习经历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推着”、“盯着”才能学。历史课也是一样,教师不能顾及到所有学生,这就给部分学生创造了课堂上松懈的机会。

(二)历史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

1.教学内容不足彰显时代性、职业性。历史是与时俱进的,历史教学应该突显时代性。然而目前高职历史课所教授的大部分内容是旧知识的重复,基本没有加入新的能够让学生感兴趣且有用的新的知识点。不能把历史与时代相结合,与职业特点相结合,不能把历史学最新发展动态、史学研究最新发展成果及时运用于历史教学,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学生将不会形成一种新的历史观,体会不到学习历史的价值、意义,历史也起不到彰显时代性、职业性的特性。2.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相对来说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薄弱,作为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纯理论的以教材讲教材,不从教学内容上本着“简、易、少、新”的原则,不从学生的兴趣、实用入手,不考虑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教学,那么,对历史产生抵触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多,“历史无用论”思潮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则表现得更为高涨。

(三)历史课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1.教学方法落后。在高职院校,历史等人文社会类学科相对专业课来说重视不够,教研活动少,教学改革滞后,大部分教师缺乏工作激情,甚至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因此,讲授法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就是好方法。如果教师上课尽念讲稿,稿子又都是干巴巴的“道理”,这样的政治课是不可能受到同学们欢迎的”。同样,在高职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创新教学方法,不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只重复已经发生过的静态的历史知识,德育的培养也不贯穿其中,学生不能学到相应的知识,长期下去,历史知识将难以传播,历史的作用将难以实现,历史课堂也将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2.学生主体性表现不明显。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绝对不能动摇。而目前,在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历史教学中,由于学生本身知识受限及教师对教学钻研不到位,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无条件认同已经确定过的所谓“正确答案”,极少能把自己的“质疑”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达到“释疑”,更无法通过社会实践考察,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获取知识。

(四)评价体系单一,育人效果不明显

五年制高职历史课的评价标准一般是按三、七分比例进行,即平时表现30%,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主要是考勤20%、作业10%,缺少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认定。这样,只要学生能按时上课,及时完成作业,正常参加考试,就会获得一个满意的成绩。由此,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就会时有发生,更不用谈让他们有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了。缺少对学生真实发展关注的历史教学与考核,就永远发挥不了历史育人、史鉴的作用,更达不到在平时表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的目的。

二、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学实施策略

(一)转变观念策略

历史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小到个人修身养性,大到国家治国理政,都离不开历史。尤其是在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为主要目标的职业院校,历史的教育作用更不能低估。首先,通过阅史、学史,能够启迪智慧,塑造人格;其次,在当今纷扰复杂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现象中,学习历史能够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加受挫的心理承受力,加强社会的适应能力;第三,历史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到必不可少的辅助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通过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运用正确的历史观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上至管理者,下至老师、学生都要转变观念重视历史教学,加大历史教育在硬件和软件上的投入力度,减少大班上课的可能性,增加课时量,改革教学方法,培养新时期、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二)整改教学内容策略

1.教学内容的.选择。五年制高职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分析能力教育、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德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职业性和社会性,选择一些文化史、思想史以及社会上的热点、焦点,与学生的专业、就业、生存有关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进行教学。2.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决定一节历史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笔者所在的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以武术为特色的五年制学生而言,他们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历史知识更为缺乏。大多数学生不在乎学到多少知识,取得毕业证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没有目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课睡觉或玩手机等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高职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问题设计时,一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适中为宜;二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培养目标范围内选择开放性的,能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话说的问题,把学生从手机中、睡眠中唤醒,走进历史教学课堂。如可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登封是个旅游城市,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外闻名,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在讲述唐宋政治史、文化史以及其它相关历史知识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该资源;三是要与其它学科和专业的结合。历史是一门综合学科,进行学科交叉教学,更能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另外,历史教育必须与专业相结合,“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研究历史教学如何有力地支持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寻找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的结合点,增强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2]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策略

1.教师的主导作用。五年制高职历史课程实施的主体是高职历史教师,其主导作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组织、诱思、引导、点拔。首先,教师要围绕教学问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经验、对材料的占有优势,协助学生建构学习思路,如学习的方向、学习的方法等,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让其充分“动”起来;其次,教师要组织课堂和掌控课堂,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师要时刻关注教学活动的进展情况,要及时组织、引导,一是让学生全部参与教学活动,二是学生的讨论不能背离教学主题;第三,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出现迷茫时,要及时的进行点拨,而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其回答或去做该项事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育人”的功能,历史教学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2.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的主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学习主题积极主动思考,勇于质疑,发现并提出问题;其次,要根据自己质疑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围绕问题搜集资料,编辑信息,创新思维;第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主动与教师、同学沟通,勇于表达个人的见解,并在沟通交流中不断的促进个人知识的同化或顺应。

(四)评价多元化策略

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学评价应以职业院校教育新理念、新时期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过程性评价,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重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在学生的全体参与。[3]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五年制高职这个特殊群体积极参与历史学习的热情,达到“以情激趣”、“因趣生欲”,进而实现高职院校历史教学“借鉴历史,资政育人”的目的。首先,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现状的评价。如参与学习的欲望、态度,对教学问题回答的质量、回答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团队协作意识的表现、受挫程度的表现以及展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综合素养。其次,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创新性评价。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非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在已有的社会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认识结构,对各种事物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是与别人不一样的。而高职历史教学教学就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在开放且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再次,对教学学习效果的评价。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所以对其学习效果的考评也应有所不同。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次考核法,也就是说根据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分成不同层次,分类分层考核,如采用面试考核法,也可统一组织或学生个人根据教学目标,带着问题参观历史纪念馆、历史文化遗迹等实地考察体验,写观后感或调查报告等多种具有教学实效性的考核评价标准。历史教学是五年制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授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的任务。重视历史教学并深化教学改革,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新时期职业院校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随着高职教育的日益被重视,历史学科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将会更加突显。

参考文献:

[1]刘丽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4.

[2]邓军.高职院校历史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为例[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5.

学生写作现状及解决策略 第3篇

本人曾在确山县多所学校做过抽样调查,最后归结为学生写作三大难:一是不愿写(占调查总数的93%以上);二是没东西写(占调查总数的95%以上);三是不会写(占调查总数的95%以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责无旁贷!

我们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往往把学生习作定位在一些中考、高考满分作文、优秀作文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怎样写,具体都反复强调,老师不厌其烦的大讲特讲,学生却越听越不想听,对作文课毫无兴趣可言。所以,一写作文就皱着眉苦着脸,瞎编乱造,假、大、空似乎成了学生写作的通病。

鉴于此,特提出如下解决策略:

一、激发、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学习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它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理论。

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愿写就需要激发、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没东西写就需要创造情景,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同身受,唤醒感知意识、提高感知能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又积累了素材;最后在分享交流中借鉴他山之石,在互评交流中提升写作技巧。有了真实的创作原点,我手写我心,不会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那么,怎样创建丰富多彩的写作课堂呢?本人做法如下。

1.把实物带进课堂。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苹果、橘子、枣、花生……

让孩子按照你的要求把它们带进写作课堂吧,引导孩子用眼、耳、口、鼻、手去看、听、品、嗅、摸……

那种把实物带到课堂上赏、嗅、摸、品、听的巨大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冲击力,会在学生大脑中产生强烈的作文风暴,会让学生一下子喜欢上这种作文课,喜欢上作课的老师,并渴望再在上这样的课!如此强烈的心理渴望,会让今后的作文教学事半功倍!

2.把身边的风景引进课堂。

感知了静态的一两个实物,接下来就去感知一下身边的风景吧。

办公室里有盆景吗?学校里有假山池沼吗?有花坛树木吗?有几竿竹子半墙爬墙虎吗?那还犹豫什么!

把盆景搬到教室,引导孩子按一定要求来和你分享吧!先引导他们站在不同的位置来观察,再让他们按一定顺序到跟前来看、听、品、嗅、触摸!然后当堂写作吧!尽可能的用上一些修辞,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让你收获到创造课堂的乐趣!

有了盆中景做基础,再让孩子们趁着课前、课间、体育课时,到学校里风景一角去观察吧!暖暖的阳光照耀下,微风吹过,在风中舞蹈的一定不只是风景中的植物,还一定有观景的人!

春、夏、秋、冬,四时不同,景亦不同。一切景语皆情语,观景时的心情不同,同一风景亦会幻化出千变万化的景象。

把身边的风景引进课堂,写作便多了一份欣赏大自然的闲情逸致!

3.把游戏引进课堂。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游戏引进写作课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观察、感知、揣摩、交流……无疑大大增加了写作的趣味性。

军训了吗?让他们当堂进行站军姿、出操比赛!他们推选出的学生教官和学生兵,一定会让孩子们过目不忘!

让孩子带两片自己喜欢的树叶到课堂上来吧!让他们进行“叶子PK赛”!

寒冷的冬天,还可以让他们进行扳手腕、斗鸡等比赛……

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

写作课上的游戏,就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智力生活。既让孩子展示了他们的朝气和活力,又给他们创造了感同身受的情景。有了真实的写作素材,就不用愁“无米”之炊了!

4.让家长走进写作课。

新生到校,引导他们感知班中的同学,各科任课教师,当这些都成为往事的时候,就可以请我们的家长来帮忙啦。

任小艾说,如果你在教学工作中忽略了家长这力量,你永远是一条腿走路!

写作课亦可以请家长来帮忙啊!

有计划地请他们来做报告,介绍他们的职业特点和经验,让孩子们对他(或她)进行全方位感知,然后创作文章,也不错啊!

二、充分发挥小组管理的优势。

好作文是写出来的,好作文也是改出来的!

学生初次创作成文后,小组推荐交流、评价,老师引导后完成二次创作。这样一来,连平时写作最困难的学生,也有了“米”,加上同龄人手把手的“美味”展示和诱惑,他的写作之炊就不愁做不出来了。

课后作业现状及解决策略 第4篇

1.教师布置作业的心态。家长认为, 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一所好校。社会的这个重压, 使得各个学校都拼命抓升学率。老师水平的高低、本事的大小也全凭此说话。社会、学校的这种巨大压力, 使教师不堪重负, 他们只好把一部分压力转移到学生身上, 给学生拼命地布置作业。“多做总比少做强”, 以至于学生做不做得完、能不能做作业的效果、自己来不来得及改, 那又是后话。考试结束后, 老师们就会叹一口气说:“唉, 不管成绩如何, 我已经尽力了。”

2.作业的内容。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重复模仿的内容占据了学生作业的绝大多数, 对于正处在对社会充满好奇、充满探索精神的青少年而言, 这种内容的作业, 可以说是在扼杀儿童的天性。学生懂了, 会了, 还要去做, 做了很多无用功。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参与的作业, 使我们的学生对作业逐渐厌倦。

3.作业缺少师生真情互动。教师批改作业简单化, 在学生作业本上打个钩、叉或者写上个“重做”二字, 缺少对学生新颖思路的赞许, 对学生完成作业质量的肯定。教师没有很好地利用作业来跟学生进行感情、思想上的交流, 学生拿到作业本后, 随手翻开看看对错, 就又扔到了一边。缺乏师生真情互动的作业, 使我们的学生对作业逐渐反感。

二、教师布置作业时的注意事项

1.不要一味地追求作业的数量, 让学生做重复单调的练习题, 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应布置一些变式题, 一题多解, 多题一解, 探索型、开放型的题目。

2.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对他们的好奇、求趣、喜新、图快, 应布置适量“少”“精”“活”的题目, 这些题目大多源于教材而又略高于教材, 如:我上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复习课后, 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用一张梯形图片, 剪一个最大的三角形, 剩下的是个什么图形?剩下的图形请运用你手里的工具和学过的求面积公式来算算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并讨论有几种剪法。只有一道题, 但以少胜多、动手、动眼又动脑, 学生乐于完成,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思考, 既富有趣味性, 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3.教师要立足课堂, 更新教学观念, 改变课堂上“满堂灌”课后“题海战”的教学现象, 应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解放学生的双手, 同时给学生探索与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迁移, 去学习和发现数学新知识, 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 也就不感到困难, 甚至是非常愿意做作业, 使作业充满“活力”

顺德龙舟活动现状及发展策略 第5篇

顺德龙舟活动现状及发展策略

在顺德,现代龙舟队在多年的国内外赛事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乡村龙舟活动每年也正常开展.但盛誉之下的现代龙舟队已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而乡村龙舟活动也出现后无来者的状况.要解决龙舟活动的传承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积极倡导以及民间的广泛推动,在当地大中小学校以及企业当中广泛开展龙舟活动.只有这样,顺德的竞技龙舟与传统龙舟才会出现较好的传承局面.

作 者:凌远清 LING Yuan-qing  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系,广东佛山,528333 刊 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UNDE POLYTECHNIC 年,卷(期): 7(4) 分类号:G249.27 关键词:顺德龙舟   活动现状   传承方式   发展策略  

中医现状及发展策略初探 第6篇

关键词:中医 发展 现状 阻碍因素 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1中医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有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个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西医更是有了更为快速的发展势头。然而,我国的传统医学也就是中医,发展的相较于西医就显得十分缓慢。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中医,甚至有些人还产生了中医无用论的想法。更有甚者,在一些激进思想的做下更是大肆宣扬者中医是伪科学,要对其进行废除处理。然而,这些想法显然都是荒谬可笑的。作为我国宝贵精华的所在的中医在漫长的发展阶段曾经取得了无数辉煌的成就。那么,现如今中医到底该如何发展呢?笔者在研究当中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同行起到借鉴的作用。

2我国中医现状和发展阻碍因素分析

2.1经济效益是中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阻碍因素

现阶段,经济效益的概念已然深入人心,这也是当前人们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首要面对的内容。事实上,医疗事业也是如此。举个例子来说吧,对于骨伤病来说,西医是通过手术来进行解决,同时效果不错。这样外科手术式的处理方法更能为医院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然而,纵观中医治疗方式,以内科手段为主,在这种医疗方式下比不上西医的经济效益客观,更没有西医外壳手术动辄上数十万的手术费有吸引力。长此以往,西医自然就没有太多人愿意投入精力去研究它,这无形中也延缓了中医事业的发展。

2.2西医也是中医发展中一个较大的阻碍因素

西医的医疗特点有二:1、直观性强;2、快捷性强。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西医通常需要进行化验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各种生物指标的数量和大小通常就可以进行准确的判断。这些直观而准确的方式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反观中医,应用的是阴阳五行的愿意,各种寒热虚实的专业术语也使得很多人非常费解。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医就很难建立使人信任的依据,自然信仰中医的人数就会减少了。另外,西医由于是对症下药,中医讲究的治根治本,自然在治疗周期上就比西医要长,这也是成为了很多人喜欢看西医的原因。

2.3非天然药的使得中医发展变缓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如今百分之九十九的重要材料都是人工养殖的,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天然所生。在养殖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量产的效果,我们自然要应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手段来增强药材的产生量和产生规模。这样的方式使得其中原本的药性大打折扣,从而使得重要的功效和性能也是大幅度减额。笔者在这里还要着重强调的是,如今中医药制造行业还不具备相应的标准的制药规范,对于用药的准确性和独特性也是因人而异。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不难发现中医发展的阻碍因素了。

非天然药的使用阻碍了中医药发展

2.3现有中医理论尚无完善的科学依据可循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事实上,对于如今的科技时代来说,中医理论上没有形成标准的理论科学依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认为中医虚无缥缈,更多的开始怀疑中医的真伪性。长此以往,中医的发展必然要受到限制。

3新时期中医发展策略分析

3.1不应当对西医盲目排斥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西医已然进入中国达二百年的历史之久,在西医进入中国后确实为我姑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大量贡献。首先来说,作为医疗行业的人员,我们首先应当对其重视,应当对其尊重。其次,中医要向发展应当借鉴西医发展的例子,从建设专类的医院做起。对于以往传统的中医体系来说,更多的是民间医疗机构,还属于散打游动的状态。笔者认为,任何种类的医学都有其不完善和不准确的地方。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吸取西医的精华,使其更好的为中医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对其进行盲目排斥,盲目排外。

3.2关于要坚持中医发展理念问题

现如今,中医仍然在发展,只是发展的比较缓慢而已。众所周知,存在即有理。中医既然还存在那就是有其生存的道理。纵观中医临床来说,它有其必要的临床基础和考考的疗效。虽然,暂时还缺乏必要的科学理论依据支持,那也只是暂时而已。因此,我们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坚信中医发展的理念,要对我国中医的发展持有信心。二零一五年的时候,屠呦呦在中医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提炼出了青蒿素这种宝贵的中医医学材料,就足以证明中医的发展有无限的潜力。

3.3关于要进一步完善中医的临床和提炼的基本策略

对于中医来说,辨证施治是中医的核心思想所在。笔者认为,这即使不是医疗的最高境界,也属于上层理论产物。事实上,辨证施治讲究的是一种精神,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对于中医学家来说,现代临床是他们共同的软肋,正因为中医在临床上的效果比较低才使得,中医的研究事业陷入了尴尬的地位。因此,新时期我们要跳出这个尴尬的境界,进一步完善中医的临床理论研究和提炼的核心问题所在。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医事业蒸蒸日上。

3.4关于要找寻捷径

其实笔者觉得最捷径的途径是在内经里找答案,如一个发热病人,用寒性药没有效果,内经上给我们指出两个途径,第一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和阴虚有关,不可按实证治疗,需要补阴才会退热。第二,甚者从之,即用热性药反治,根据排中律,我们就会很快找到答案了,正治不见效,非虚即假热,别无其他途径,这样考虑,就简单得多。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千百年来,中医无数的经典书籍和资料为我们留下了数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如何利用这些巨大的资产来发展中医事业,也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所在。

3.5关于要悟出医道

所谓道,实际上是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找到哲理的所在。往往要退一步审视,综合阅历经验、宏观看问题的能力,个人的把握能力、文化底蕴、悟性通达等因素,一言难尽。医道在经历中不断发现、不断否定,不断更新。什么时候达到越登的山崎岖,越骗得精神健的境界,那就会找到医道的乐趣。

4结语

总而言之,中医的发展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可追寻,在漫长的发展史中取得了无数傲人的成就。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中医的发展有了强大的人民基础和发展资源,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宝库所在。因此,新时期深入研究中医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从其他方面来看,我国中医在经历了辉煌的发展之后也进入了发展的低谷,同时,西医对中医的冲击也对其顺利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未来,如何进一步发展中医相关事业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是今后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大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温维,张梅奎. 中医发展困境及对策探讨[J]. 医学与社会,2014,02:65-67.

[2] 李峰,郭艳幸,何清湖. 中国传统文化现状与中医发展策略[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05:1499-1501.

[3] 李卫民. 构建中医思维促进中医健康发展——对中医发展现状之反思[J]. 中医杂志,2011,S1:10-13.

企业人员招聘现状及改进策略 第7篇

一、对企业人员招聘现状的分析

1. 人员招聘缺少规划。

当前, 很多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时, 都没有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出一个详细的人力资源规划, 对于企业的哪些岗位需要引进人才, 岗位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都没有能够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进行明确。很多都只是在需要用人时才会提出一个招聘计划, 只是将人员招聘工作当做是一个临时性的工作, 现需现招。没有将人员配置以及招聘计划和企业的短、长期目标进行结合, 只是关注到当前的人员需求, 没有对企业可能会存在的变化与发展进行预测, 容易出现雇佣上的失误, 浪费资源与成本。同时, 没有对人员招聘进行规划, 容易在人员选聘时盲目地选择人员, 虽然短期内可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但是却难以形成稳定的队伍, 容易引起人才的流失。

2. 当前招聘甄选所采用的方法难以保证人员质量。

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时都需要经过面试以及笔试来对人员进行筛选。但是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面试, 并用不同的内容来进行笔试。但是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 很多企业都只是将面谈的方法作为甄选的唯一手段, 在事先也没有准备科学、系统的面试题目, 只是盲目地将面试者的形象、气质以及谈吐作为招聘的关键点, 有的甚至只是凭感觉来取舍, 这样的方法难以保证招聘的效果。

3. 没有构建起合理有效的人才储备体系。

当前, 我国很多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时基本是采用现缺、现招, 没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构建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人才储备体系, 经常是招聘会结束后, 收回所录用人员的资料, 而对于未被录用的人员资料却立刻就处理掉或是搁置一边。这样就使得企业的招聘工作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 进而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改善企业人员招聘的措施

1. 加强人力资源规划, 合理、系统地对岗位进行分析。

要改善企业人员招聘的现状, 就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为此需要处理好主次关系、专业与一般的关系、即用与储存的关系。其中主次关系指的是企业的关键技术岗位和重要的管理岗位确定;专业与一般的关系则是指的企业需要重视对专业人员的招聘, 但是同时也需要考虑清楚普通工作人员的招聘工作处理;即用与储存关系则是指的企业短期的人才需求与长期的人才储备。同时, 还需要加强对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 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所需要的资格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这样就能够在招聘的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招聘, 为人员的录用提供可靠而科学的依据。

2. 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素质测评标准体系。

在招聘的过程中对应聘人员进行甄选时, 需要一套较为完善的素质测评标准体系来作为支撑, 通过对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地将招聘主体、客体、对象、方法以及结果整合为一个整体。为此, 需要先对企业当前所拥有的员工的素质进行测评, 根据内部测评来构建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招聘标准。在这套标准的指导下, 利用合理的面试以及笔试方法将能够更好地对应聘人员进行甄选。

3. 加强人才档案管理, 建立人才储备信息。

榕江肉牛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第8篇

1980年以来,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肉牛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存栏总数从7200万头增加到1.4亿头;牛肉产量从26.9万t增加到495万t。我县在新农村的建设中, 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 制定了“榕江县优质肉牛产业发展规划”, 力争把发展优质肉牛产业列为“一把手工程”。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 我县肉牛产业不断壮大。但是市场总是变化莫测, 榕江肉牛产业如何利用优势, 灵活应对市场, 并占领市场呢?

1 榕江肉牛业现状

我县近年来紧紧围绕“123”经济发展战略和“2411”特色农业规划, 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 强化措施抓好“四大产业”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其中肉牛是主打产品之一。为何我县要鼓励农民大力养殖肉牛, 因为我县具有多种优势。

1.1 资源优势

榕江县牧草资源丰富, 是我省3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县之一, 全县现有牧草地29.3万亩, 林地391.2万亩, 疏林地9.2万亩, 中幼林地9.2亩, 载畜量可达40万头;淡水储量大, 集雨面积20km2以上的河流有67条。全县河流总长为1303km, 每平方公里的土地, 河网就占0.4km2, 年产水量21亿m3。丰富的自然资源, 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优势所在, 也是发展肉牛的基础。

1.2 政策宽

我县是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商品牛生产基地县之一, 县委、县政府以此为契机, 把优质肉牛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支柱产业来抓紧抓实。通过采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等系列措施, 优质肉牛产业化建设形势喜人。2008年牛存栏数13.75万头, 出栏和自宰肉牛21300头, 建成养牛示范户5000多户, 带动1万多户发展养牛, 目前全县牛存栏达13万多头, 已出栏肉牛1.2万头, 收入1800万元。

1.3 投入大

我县紧紧抓住生猪市场萎缩, 优质肉牛供不应求的商机, 大力鼓励农户发展优质肉牛养殖, 国家和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每年拿出120万元的肉牛产业开发资金, 对养殖肉牛的农户实行补助。凡养殖肉牛的农户每户可获得1000元的氨化池、铡草机和饮水设备经费, 成片种草10亩以上者, 每亩篁竹草补助50元, 每亩黑麦草补助10元。养牛10头以上、种草6亩以上的农户, 政府为其生产资金的贷款贴息一年。

1.4 专业人员多

为抓好肉牛产业项目的实施, 我县大力引进技术人员, 对养殖户专业培训。全县派出30多名畜牧兽医分片长期蹲点, 指导农民饲养、管理。截止2009年5月, 我县共组织召开宣传培训会16次, 发放培训资料468本, 极大的提高了我县技术含量。

2 榕江肉牛业存在的问题

在多种优势的前提下, 我县肉牛得到快速发展, 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多提高, 但是在肉牛产业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

2.1 肉牛产业体制不合理

我县肉牛生产的主产区是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 以中小规模育肥场集中育肥为辅的肉牛饲养模式, 这种模式由于其产业化组织程度很低,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肉牛产业的发展。

2.2 饲养管理水平低

虽然我县气候条件相对较好, 但牛的饲养管理水平仍然非常低下, 特别是在冬春季节, 不少养殖户白天将牛赶出去晒太阳, 晚上回家仅补饲一点质量很差的干玉米秸杆或稻草, 驱虫保健进行的少, 大部分的养牛农户还未走出“夏起秋肥冬瘦春乏”的恶性循环, 降低了养牛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3 产品附加值

我县绝大部分肉牛是以活畜的形式输出, 少部分以原料肉的形式输出, 只有极少部分以深加工产品的形式销售, 产品未能进行适当的分类、分级和处理, 无法及时与市场需求吻合。

3 肉牛发展策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膳食结构的改善以及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 健康、绿色、安全、环保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牛肉等草食畜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作为我县传统的产业, 发展肉牛潜力巨大。

3.1 准确定位

产品发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市场定位, 如何定位将决定如何发展, 要是我县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和产业化的思路来谋划, 以市场需求为牵引, 推进肉牛产业的发展;以科技为支撑, 加强肉牛基地建设, 培育市场体系, 拓展流通渠道, 建设营销网络, 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品牌。

3.2 加大投入, 完善扶持制度

肉牛产业是一个投入巨大、周期较长、产业链复杂的产业, 只有坚持长期不懈科学发展才能取得持久效益。县政府每年都要列出专项肉牛发展资金, 加大对肉牛产业的投入。比如为确保牛源充足, 必须抓“根”即加大对农户饲养繁殖母牛的支持力度, 建立母牛保险制度, 降低养殖风险, 提高养牛户 (场) 饲养母牛的积极性。

3.3 推广种草养畜, 坚持“立草为业”, 提高肉牛品质

草是发展肉牛产业的基础, 在推崇绿色食品的年代, 要大力推广以草饲养, 改善肉质。按照“用好地、种好草、养好牛、卖好价”的发展思路, 足额落实草地面积。大力推行“林—草—畜”或“粮—草—畜”的生产模式, 实行粮草结合或林草结合。充分利用空闲地和冬闲田土种草, 积极推进草山草坡地的合理流转, 促使养殖资源向规模养殖大户集中, 提高草地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3.4 进一步加大科技含量

肉牛养殖是一门技术含量高的科学, 并非农家耕牛那么简单, 一般的农户对肉牛的养殖了解并不多, 缺乏科学的养殖, 有些甚至将肉牛等同与耕牛。对此, 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次引进专业的饲养员, 争取“一对一”服务, 精心指导农民;传授农民科学养牛的方法, 以饲喂牧草为主, 适当补充精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科学饲养;引进优良肉牛品种, 改善肉牛结构, 比如我县引进的利木赞、安格斯、西门塔尔优良种牛。

3.5 改善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是提高牛肉质量的关键环节, 一些发达国家牛肉主要是以冷鲜的形式销售, 确保了牛肉色鲜、肉嫩和味美。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逐渐认识到冷鲜肉在卫生和营养方面的优越性, 消费趋向于冷鲜肉。要逐步改善肉牛加工工艺, 实现肉牛屠宰和销售现代化建设, 充分占领市场。

3.6 养殖技术改进

牛舍是肉牛居住的地方, 直接影响其生长, 牛舍选地要高, 干燥背风向阳, 无病原菌无污染, 远离居民区, 交通便利为宜, 要有粪尿沟的排放系统。饲养要适时补喂青干草和精料;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牛舍和畜体的清洁卫生;加强运动促进采食量, 加快生长发育;犊牛一般随母牛自然哺乳到6月龄断奶, 断奶后用犊牛料、青干草或玉米青贮进行喂养。对使用的用具、场地、设备要定期消毒, 卫生管理达四净, 即圈净, 每天清扫2次, 每半个月1次大清扫和1次消毒;槽净, 饲槽每次饲喂要冲洗干净;料净, 喂饲的材料不含泥土等杂质, 不发霉、变质;畜体净, 定期对畜体进行表清扫、消毒、刷拭, 以防治疫病。

新疆棉花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第9篇

1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现状

以2015年度棉花数据为例:在2015年10月份以后, 国内棉纺织行业萧条, 出现了“售棉难”的问题, 疆内大多棉企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16年4月, 国内库存消费比发生改变, 纺织企业逐步复苏, 国家抛储推迟, 到了5月3日开始拍储, 又面临提货难的问题, 期货价格节节攀升, 现货价格持续上涨。现货市场在7月初, 已经出现一货难求的局面, 市场环境的变化, 造成新疆棉花在质量下降的情况下, 销售一空。

1.1 新疆棉花种植及产量情况

2015年度, 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已由2014年的2967万亩调减到2488万亩, 棉花种植向适宜棉区集中。2015年度, 新疆棉花 (皮棉) 总产量350.3万吨, 占全国的比重的52.5%, 比2014年提高3.0个百分点, 棉花单产 (皮棉) 122.6公斤/亩。

1.2 新疆棉花购销情况

2015年度, 北疆籽棉收购价格 (40%衣分) , 手摘棉在5.3—5.4元/公斤, 机采棉4.2元/公斤, 南疆手摘棉5.5—5.7元/公斤, 机采棉4.4元/公斤。折皮棉收购成本在每吨12600元以上 (含1000元加工费) 。受4-6月份期货市场上涨波动影响, 新疆棉花销售进度明显加快。截止2016年6月30日, 新疆棉销售基本结束。

1.3 新疆棉花质量情况

2015年新疆大部分产区受7月持续30天的高温干热气候影响, 棉花整体偏粗、偏短, 经中国纤维检验局公正检验品质结果反映为马克隆值普遍偏高、长度值偏低、强力偏弱, 其他品质检验指标比上年同期水平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特别是南疆地区, 质量问题尤为突出, 棉纺企业可纺性降低, 植棉效益教往年有所下降。

2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特点

(1) 国家政策的调整, 促使棉花种植逐步向适宜区转移。国家实施目标价格改革以来, 新疆棉花生产优势进一步显现。随着国家棉花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内地植棉比较效益下降, 面积可能进一步减少, 只有优势区域会保持一定的生产规模。随着新疆棉区规模化种植、机械化采摘水平的提高。虽然与美国、澳洲等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原因是种植规模化、机械化采摘及加工水平和机采棉残膜问题突出, 兵团比地方要好很多。新疆棉花产业要增强竞争力, 关键在于改变地方现有分散经营生产模式, 提高规模化种植、机械化采摘水平。从远期来看, 发展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代表着中国棉花生产的发展方向。

(2) 新疆政策性的扶持促使内地纺织产业逐步向新疆转移。新疆纺织规模在2012年为550万锭, 2014年达到760万锭, 2015年年底超过1000万锭, 新疆的目标是在2017年实现2000万锭。造成新疆棉花就地消化能力逐步增强。特别是国家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实施, 使新疆棉的价格优势和产地优势明显显现, 纺织业向新疆转移步伐加快。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随着新疆纺织业的发展, 新疆棉花调出数量可能继续减少。

(3) 目标价格的实施为棉花价格回归市场创造了条件, 为棉花产业与纺织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 也为棉花加工经营企业与纺织企业的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做大做强提供了利润空间。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 构建新型棉花产业链, 将引领未来棉花流通和生产的发展。

(4) 新疆棉花现代物流发展迅速, 集装箱运输模式试点成功, 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目前国内企业反应的突出问题就是用棉成本高, 很重要一个因素是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为了建立高效顺畅的棉花现代物流体系, 增强中国棉花纺织行业的竞争力, 国家有关部门也在研究制定了棉花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目前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到2020年, 随着互联网+及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棉花物流流通这些专业性技术难题将会解决, 这样棉花流通信息化管理也会不断提高。

3 当前新疆棉花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政策面的调整及新疆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由于种植模式、管理水平、加工产能和机械化水平的发展还处于发展阶段, 距现代化农业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 新疆棉花加工产能过剩、质量下降、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和棉花流通企业费用普遍偏高, 严重制约着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3.1 新疆棉花加工产能严重过剩

目前, 新疆2015年经有关部门资格认定的400型加工企业有815家、共1069条生产线 (其中地方610家、687条生产线, 兵团205家、382条生产线) , 加工产能的过剩, 是新疆棉企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全疆棉花2015年度产量为350万余吨, 按照统计的加工产能, 现有的生产线可加工600万吨左右, “吃不饱”的现象势必造成“抢棉花”的状况, 为争抢棉花资源, 大多棉企过调高籽棉收购价、混等混级收购加工, 无序的竞争必然会影响棉花整体质量。

3.2 新疆棉花质量下降严重

当前, 国内棉花市场的中低等级棉花存库积压严重, 且价格持续下跌, 但国际上高质量棉花却价格坚挺。去年7月份, 新疆棉区出现了持续30天的高温, 造成棉花长度偏短, 纤维较粗, 强力偏弱, 尤其南疆片区更为严重, 加上管理措施不到位, 三丝情况突出。当然气候的原因不可避免, 更为严重的应该是品种的更新换代。三年的收储, 过分的追求高产量、高衣分, 而马值、强力、纤维长度往往被种子公司和棉农忽视, 南疆26长度的棉花被普遍种植。下游纺织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 以往的棉花已经不能满足精梳高支纱生产的需求, 纺织企业更加注重的是长度和强力在“双28”以上, 这些棉花新品种种源的研发还需要一定的过程, 这也就是棉花育种导向片面追求高衣分的结果。

3.3 新疆棉花种植成本居高不下

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采集的样本来看, 新疆地方手摘棉种植成本1804元/亩 (其中生产成本659元/亩, 人工成本847元/亩, 机械作业成本164元/亩, 其他成本134元/亩, 人工采摘费仍然是最高成本) , 机采棉种植成本1333元/亩 (其中生产成本659元/亩, 人工成本147元/亩, 机械作业成本393元/亩, 其他成本134元/亩, 成产成本是最高成本) 。棉花的种植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棉农的植棉效益和积极性都收到较大影响, 虽然加上国家补贴, 整体效益比内地棉区略好, 但仍然不如种植其他经济作物。

3.4 新疆棉花流通企业费用高

2015年下半年以来, 国内棉花销售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 虽然在2016年4月份以后棉花市场发生好转, 但是前期没有销售的棉花, 运费、仓储费和银行贷款利息急剧增加, 无疑大幅增加成本, 棉花的上涨幅度仍不能弥补费用增加的亏损, 与成本依然倒挂500-800元。

4 新疆棉花的发展策略

4.1 棉花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一是加快研发新品种, 品种问题是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有针对性研发适合当地生产的新品种, 限定种植区域, 保证种植区域的一致性。同时严格新品种审定, 打破品种多“多、乱、杂”的局面。二是积极引导棉花种植者摒弃高衣分、高产量的思想, 追求种植棉花纤维长度好、强力高, 马值好的品种。三是发展种植技术, 建立现代植棉技术。大力推广滴管技术、规模化种植技术、机械采摘技术, 降低种植成本, 从根本上推动新疆棉花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4.2 围绕供给侧改革解决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棉花产业长期处于粗加工和低水平生产状态, 企业生产管理比较粗放, 品牌和质量意识不强。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 在促使棉花产业重归市场的同时, 也推动企业加强了质量管理和品牌塑造, 棉花整体品质有了很大提升, 特别是棉纺织企业对新疆棉品质的信任度明显提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当前棉花的供应和下游企业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差异, 还不能根据纺织生产需求提供更为适销对路的产品。

4.3 努力打造新疆棉花全产业链中心

新疆作为中国新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打造新疆棉花全产业链中心已迫在眉睫。一是重点发展宜棉区和优势棉区, 加快推进建设种植规模化、管理技术化、采摘机械化, 提高棉花生产集约化、专业化, 增强新疆棉花市场竞争力。二是大力推进棉花金融体系建设。紧紧围绕棉花期货市场、现货市场、下游纺织产业金融保险体系建设, 降低棉花种植成本, 增加棉花种植者收益, 规避市场风险, 拓宽融资渠道, 全面提升新疆棉花在国内市场的话语权。三是提升棉花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在棉花流通领域的创新应用。四是探索发展棉区集装箱运输模式。今年在新疆已经开展试点, 通过集装箱模式的方式, 实现产区到厂一站式到达, 不但有效减少亏重问题, 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比普通列车, 大幅降低运输费用和销售成本。

4.4 探索适应“互联网+棉花”、大数据时代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自国务院发布“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 “互联网+”已经搅动了诸多产业, 而“互联网+”带来更重要的改变是让我们放下过去工业时代的思考方式, 用一种新的方式去思考未来。新疆棉花产业积极建立云服务、大数据平台, 探索“互联网+棉花”的新模式。目前, 新疆棉花实施了预约入库、在库公检的封闭式运行模式, 棉花组批信息和公检数据全部在网上可查, 实现了线上发布、线下成交的模式。再借助棉花产业云服务, 将种植、管理、加工导入到大数据平台, 棉花销售之后, 可建再到追溯监管的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全力打造“互联网+棉花”、云服务、大数据时代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毛树春, 李亚兵, 冯璐等.新疆棉花生产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展望, 2014, (11) :43-51.

男护士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第10篇

1 男护士就业尴尬的原因

1.1 观念束缚

历史上男性作为护士在南丁格尔以前就已存在, 但随着女性运动的发展, 女性逐渐成为护理事业的主力军, 从而培养护士的教育方案也就逐步针对女性来设计[1], 从而使护理领域的性别构成存在较大差异。在护理工作中男护士会因性别而遭遇种种尴尬。由于社会偏见的影响, 男护士在工作中慢慢会觉得寡郁而不得志, 认为混在女性世界里是没有前途的, 更会产生护理工作就是伺候人的想法, 认为很丢脸, 以后会被人瞧不起, 对于男护士的出现多数人持怀疑态度, 社会上人们听说有男护士, 会给他们投去异样的眼光[2]。总之, 这些世俗的看法, 让护理专业难招男生。

1.2 现代需求

男性在生理、心理方面往往较女性有自己的优势。如力气优势, 在一些产房, 男护士往往能将孕妇轻易抱上产床;体力的持久性, 一些手术持续时间很长, 男护士能更长久地站立。如在重症监护室 (ICU) 中, 病人来自不同的科室, 因急救的需要, 很多病人需要导尿, 备皮, 这使很多男性病人不自在, 给他们带来了压力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而有男护士进行导尿和会阴护理时, 病人不再感到害羞, 也避免了女护士的尴尬[3]。这时男护士较女护士就更具有“魅力”。

2 探讨

2.1 调查病人对男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被接受的程度

病人的需要才是真正影响男护士职业的重要因素, 所以, 问题的关键是从病人入手。有调查显示, 对男护士表示需求、不需求、无所谓所占项分别为95项、5项、14项, 需求率分别为83.3%、4.4%、12.3%, 总需求率高达95.0%, 所以不同人员对男护士的需求是肯定的, 且关注人群越来越多、涉及面也逐渐拓宽[4]。由此看来, 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病人需要男护士, 那么要想提高男护士在临床的接受程度, 除需加强社会的宣传, 还需男护士自身的努力, 不断稳固专业思想, 提高操作技能, 增强自身素质, 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病人的需要。

2.2 男护士对本职业的认知程度

男护士的职业态度是其本人对护士职业的认知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 即对护士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护士素质要求和现状、护士劳动特点、护理学科性质和发展等多方面的认知与评价, 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在男护士中做了问卷调查, 他们大多数人表示比较喜欢护理这项职业, 现在有很多的男生在细心、认真、温柔等方面并不亚于女生, 他们也有信心, 有兴趣去从事护士这一职业。

3 应对策略

3.1 打破传统观念的压迫

现在不论是在哪个领域都在强调要不拘一格用人才, 死守旧观念最后只会被动挨打, 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 才能迎来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要勇于打破常规, 做时代的引领者。同时社会应该加大对男护士的正面宣传, 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展现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明显优势, 从而改变人们传统观念中护士女性化的形象。建立起一个接受并欢迎男护士的社会环境, 而男护士更应通过优质的服务提升社会欢迎度。

3.2 树立新观念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男性从事以女性为主的职业, 成功率会更高, 对工作的态度积极性更高。社会学家分析, 社会对角色有先入为主的认同, 因此男性加入后一时不能被社会所全然理解。很多人不了解他们的工作性性质, 所以, 要改变现状, 不仅要提高男护士的地位, 还要转变观念, 给男护士更多的关怀, 让大众认识、了解护士这一职业, 要让人们有一种共识。另外护理管理者应多关注男护士这一特殊群体, 了解他们在心理、生理、工作、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需求, 理解和尊重他们[5]。此外可以请一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表现出色的男护士作为带教老师, 利用他们自身的工作经验言传身教, 激励男护生消除自卑、开启心门、接受挑战, 树立行业信心。

3.3 留住人才, 满足现实需求

如果一方面医院迫切需要男护士, 而另一方面又没人想当、敢当男护士, 那么这将是矛盾的源泉。其实医院里有很多细致的分工, 如手术室、骨科、泌尿科、外科等科室, 都很需要男护士。建议作为护理管理者应高度关注男护士的成长, 加强管理, 推行导师制, 强化培训与实践, 充分发挥男护士特有的优势, 逐步使公众改变传统的观念, 增进对男护士良性形象的了解和认知。护士队伍中有男护士的加入, 必然会改变以女性为主的工作方式和思维习惯, 从而优化护理队伍的组合, 建立一个平衡、健康和高效的护理团队, 推动护理学专业的发展和进步[6]。社会的改变到人们真的从心理上接受, 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男护士不能只依靠外力的推动而被动的接受、服从。男护士应该从自己做起, 用自身扎实的学术知识, 熟练的操作技能给大众更多的力量和理由来相信男护士的能力, 从而从心理上接受, 信服。

4 思考

在自身方面, 需要男护士从自身出发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第一, 在校期间, 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多了解护理专业的发展动向, 以便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护理专业的完善, 多参加社会实践, 培养自己的能力。第二, 要多摄取人文知识, 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运用幽默诙谐、漂亮的语言、甜美的微笑和优美的肢体语言等, 试想一下, 与病人交流时运用灵活的交流技巧, 使病人哈哈大笑, 他的病情似乎减轻了不少, 你饱满的精神, 自强不息的斗志, 使他们激起生活的强烈愿望。第三, 每名男护士都要保持一颗宽容、博爱、充满爱的心。病人的恢复就是我们的快乐, 当看着病人走出医院, 就是我们的胜利, 我们要把力求于减轻病人的痛苦为己任。

在教育方面, 护理教育中应多注意男护生的感受, 避免护理教学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与忽视, 帮助他们学会应对压力, 激励他们勇敢、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工作。学校及医院可以通过加强男护的思想教育, 排除传统观念,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 加强临床见习及重塑男护士形象等措施, 真正让男护热爱护理工作, 培养高素质的男护护理人才, 努力提高男护生的职业态度从而吸引更多的男性学生加入护理行业, 共同推进护理行业的发展[7]。

参考文献

[1]Brady#space2;#MS, Sherrod#space2;#DR.Retaining#space2;#men#space2;#in#space2;#nursing#space2;#program#space2;#designed#space2;#for#space2;#women[J].Journal#space2;#of#space2;#Nursing#space2;#Education, 2003, 42 (4) :159-162.

[2]丁岗, 由长慧.影响湖南省就业前景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8) :55.

[3]顾萍.探讨男护在临床中的优势[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4) :619.

[4]徐战磊董文平高春燕.近年文献中男护士需求状况的归类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 (34) :56-58.

[5]赵美和.男护士自身需求情况的分析与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5) :94-95.

[6]楼蓉蓉, 陈吉东.实施男护士人才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收效[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0) :63.

甘肃葡萄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 第11篇

关键词:甘肃;葡萄产业;现状;措施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5001603中图分类号:S663.1文献标识码:B

甘肃为我国葡萄产业的后起之秀,在葡萄产业的发展中很有特色,有必要总结其发展经验,研究其发展特点,为葡萄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甘肃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1.1甘肃葡萄在全国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经过解放后60多年两代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甘肃的葡萄产业已成为农村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在河西及天水产区,种植葡萄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总种植面积在2.3万hm2左右,年葡萄产量在35万t上下,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1.2区域化发展明显

甘肃在发展葡萄产业中,积极发挥河西走廊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空气干燥的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行资源、资金、技术配套,集中建设了河西走廊及天水两大产区,甘肃葡萄产业的发展区域化特征明显。象甘肃葡萄产业排在前几位的河西就占了3个,内地天水种植面积较大,规模在洒泉之后,居第2位,张掖居第3位,武威居第4位。

1.3品种组成合理而先进

甘肃葡萄为后发区,在种植品种上选用了国内较先进的品种,且葡萄酒加工业配套发展较快,因此,甘肃省葡萄品种结构为酿造品种占栽培总量的3/5,鲜食品种占栽培总量的2/5,这样的品种组成,有利于早果及生产效益的稳定。象河西产区鲜食品种以无核白、红地球、克瑞森、皇家秋天为主,加工品种以梅鹿辄、赤霞珠、吕丽珠、蛇龙珠等为主;天水鲜食品种以巨峰系大粒品种和红地球为主,这样的品种组成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1.4加工业发展迅速

甘肃省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在省政府于2010年4月出台的《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提出“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引强入甘、开发开放、自主创新”的总体思路的引导下,甘肃葡萄酒加工企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莫高、祁连、紫轩、国风、皇台、威龙等8家葡萄洒加工企业,年葡萄洒产量超过15万t,已成为全国著名葡萄酒产区。预计用10年时间,将酿酒葡萄产量达到20万t以上,将河西走廊和天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葡萄酒产业中心。

1.5栽培方式多样化

甘肃葡萄生产中露地栽培及设施栽培都有发展,特别是保护地延迟采收技术使葡萄的栽培范围得到有效扩展,象天祝这样高海拔地区也能产出鲜葡萄,每1 kg售价达20多元,667 m2收入达到了3万元,成为当地高效种植业之一。

1.6特色化生产特征明显

甘肃农业大学在天祝创造性的应用设施延迟栽培红地球葡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模

王田利:甘肃葡萄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

式已扩展到静宁等地,成为甘肃葡萄生产的一大特色,甘肃相对干燥的气候条件,无霜期较短的优势是其他产区不具备的;另外甘肃的冰葡萄酒也很有特色,甘肃河西葡萄产区充分利用当地降霜早、气温下降快的特点,按照国际标准,在-8 ℃以下采自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不但酒体饱满,而且爽口、清新,甜而不腻,果香沁人心脾。

2甘肃葡萄产业发展策略

甘肃葡萄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甘肃葡萄生产历史较短,栽培规模较小,与全国葡萄生产先进省区相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根据我国葡萄生产现状与甘肃的生产实际,今后在以下方面仍需加强。

2.1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栽培品种

就葡萄品种用途而言,可分为鲜食品种,制干、制汁及酿酒品种,而按甘肃的实际情况,河西地区空气干燥,特别是戈壁滩非常有利于葡萄干生产,是我国葡萄干主产区之一,发展时应以制干为主;在兰州、白银、天水、平凉、西峰、武都等大中型城市近郊及华亭、靖远、金昌等厂矿较集中的地区,应以发展鲜食品种为主;边远山区应以栽培耐贮运的红提及适宜制汁及酿造的品种为主,按照此布局,将全省葡萄栽培划分为三大类,进行分类开发,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2.1.1一般制干品种应选择含糖量在20%以上、果肉肥厚、肉质柔软、果皮干缩后色泽均匀、皱纹细密、穗形较松散、小粒而无核的品种。目前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品种有无核白、无核黑、秋马奶子、无子露等。

2.1.2鲜食品种应在选择果穗较大或中等、稍紧密、粒大而匀、肉厚质脆、汁多、种子少、甜酸适度、带香味、颜色紫红、金黄或黄白色、耐贮运的品种。目前生产中表现较佳的品种有红提、黑提、无核白鸡心、8612、8611等。

2.1.3制汁品种应选择含糖量17%~20%,含酸量0.5%~0.7%、出汁率高、颜色鲜红的品种,生产中以晚红蜜、新玫瑰、玫瑰露、康可等为主。酿酒品种要求出汁率高、果梗和果粒易于分离、含糖量高、含酸量低、香味浓。根据原料不同的特点,生产红葡萄酒可选用法国兰、晚红蜜、北醇、公酿1号、公酿2号等品种;生产白葡萄酒可选用新玫瑰、龙眼、小白玫瑰、白羽等品种;生产香槟酒可选用黑美酿等品种。

2.2推广保护地栽培,提高葡萄生产效益

葡萄进行保护地栽培是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生产中发展很快,甘肃虽有发展,但发展进度慢,规模小,推广保护地栽培正逢其时。目前甘肃保护地栽培主要有促成栽培和延迟采摘两种方式,在保护地促成栽培中要选择优质早熟品种,要求穗大整齐、色泽艳丽、果粒大、易着色、风味好、坐果率高、叶较小、抗病力强、耐贮耐运,生产中普遍应用的品种有8612、8611、京亚、京秀、香妃、87-1、巨峰、紫珍香等;延迟采摘应以红地球为主。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棚内环境,创造适宜葡萄生产的环境条件,加强枝蔓及果穗的管理,病虫防治,生产优质果,提早上市,抢占市场,提高售价,促使生产效益的提高。

2.3实行密植栽培走群体增产的道路,促使效益提高

我国人民在长期的葡萄栽培中,总结出了许多适宜密植丰产的方式,可在短期内促使产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生产中应大量推广,一般可采用0.5 m×1.5 m的株行距定植,应用双壁篱架整枝,加强结果枝的更新,保持壮枝。结果4~5年后,园内郁闭时进行间伐改造。

2.4一定要规模化生产

农产品的商品化,一定要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实现,只有规模经营,才能实现由产品向商品的快速转化,因而在发展时一定要要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2.5配套发展加工业,增加收入,促使生产效益的提高

根据目前我国葡萄生产现状和葡萄发展趋势,总体上,葡萄酒近年市场走红,售价高、销路畅、效益非常好,葡萄汁、干也很畅销,鲜食葡萄大多在7-10月成熟,特别是巨峰栽培面积较大,多集中在9月成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低,而此前和以后市场供应少、价格高,因而在葡萄生产中除发展一定的鲜食品种外,则应将发展的重点放在适宜贮藏及加工的品种上,通过贮藏加工增值。在葡萄品种中,目前生产推广的红提、黑提的贮藏效果很好,贮期可长达3~4个月,可有效的延长供应期,应适当加大发展。

2.6推广无核栽培,提高商品性

无核化是鲜食葡萄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无核化的关键在于掌握好药剂处理时间和浓度,一般应在花前2~3 d,花后7~10 d,果实膨大期分3次用50 mg/kg赤霉素浸果穗或喷穗。具体应视药剂和品种不同,先小面积试验再推广。

2.7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产量

2.7.1加强土肥水管理每年在春夏秋季各耕翻1次,耕深25 cm左右,生长季及时铲除田间杂草。要保证花前肥、膨果期肥和采果后基肥的施用,保证每生产1 kg葡萄施有机肥1.5~2 kg,化学肥料氮、磷、钾三者比例以1︰1.35︰1.25为宜。浇水要适时,葡萄生长初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花期要防止水分剧烈变化,引起落花落果;在浆果膨大期应有足量的水分,保证浆果生长;浆果生长后期,水分不能太大,否则容易产生裂果,不利于果实可溶性物质含量的提高,影响品质。

2.7.2科学修剪冬剪以中梢修剪为主,应注意选留0.8~1.2 cm的结果母枝,将每1 m2架面留枝量控制在9~12个,以保持通风透光。要加强对结果枝的更新,以保持壮枝结果,提高结实能力。同时要搞好夏剪和保护好叶片,以提高光合作用的能力,增加光合产物。

师生沟通的现状及策略浅析 第12篇

关键词:师生沟通,沟通问题,沟通策略

最近, 回顾了自身十几年来在与学生沟通方面的很多感触, 有成功也有失败。其实, 有时候学生爱戴你, 并不是因为你有多么渊博的知识或者你说的话多么的有道理, 而在于你与学生间的关系和沟通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快乐和痛苦告诉老师, 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 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是可笑的, 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和谐的师生沟通有益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有益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建立, 有益于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 有益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可见和谐的师生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

一、高中师生沟通的现状

1.师生沟通中的地位不平等。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尊崇师道尊严, 传统的教育思想保证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 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但是教师和学生同时为师生沟通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的沟通主体地位被忽视了, 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这种权利和地位的失衡有时可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冷漠和冲突。

2.沟通方式不合理且内容狭隘。有些教师与学生沟通时, 单向输送信息给学生, 使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信息, 这样会使学生畏惧与教师沟通。有些教师在给学生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时, 只是泛泛而谈, 比如:“你需要改正缺点”“你真让我失望”等等, 这种评价无益于学生的成长, 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如果教师经常说这样的话, 学生会怀疑老师是否真的关心自己。

有些教师只重于学生学习方面的沟通, 即使有时教师与学生进行生活、情感方面的沟通, 也还是为学习方面的沟通服务, 教师不清楚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 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不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3.沟通对象不全面。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 对待学生应是平等对待。然而有些教师在师生沟通过程中趋向两极化:教师不是关注于优秀生, 就是关注于后进生, 中层生最容易被教师忽视。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与个别优秀生进行师生互动, 启发他们思考问题;对个别差生而言, 帮助他们消化知识点;而班上的中层生即不突出也不特别, 易被忽视, 与他们的沟通相对要少很多。

4.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有教师这样说过:“当我刚从师范学院毕业进入学校工作时, 我感到激动, 我把自己看作是一群快乐孩子的领导, 他们在我的领导下喜欢学习探索和发现。可事实上我非常失望, 甚至现在是如此讨厌这份工作。学生常常不听我的管教, 很多中学生厌学, 不守纪律、不求上进, 得过且过。学校只要求我们班考出好成绩, 我们班同学的具体情况是不管的。”当教师失去热情, 就厌倦与学生沟通。

二、师生沟通问题出现的原因

1.教师层面的原因。首先, 中国传统教育观强调“师道尊严”, 这些原本都只是出于对教师的尊重, 却转化了一种畸形的师生观, 使很多教师依然采取权威的态势沟通, 在教师的强硬手段下, 学生们会被暂时地压住了, 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地被教育, 在他们的心底各种不良的情绪可能在滋长。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是难以高攀的。其次, 教师不是轻松的职业。教师远超过了八小时的日常工作量, 已经使他们精疲力竭。而近年来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过高, 许多教师不得不在一天的忙碌工作后又进入夜校进修。学校一些不科学的评价体系使教师们不得不正视优胜劣汰的职业竞争问题。可想而知教师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再次, 教师阅读量小, 师生沟通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教育性, 师生沟通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为此, 教师要增加阅读量, 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特级教师吴非老师在他的教育随笔集中也说过:“只要肯读书, 什么都好办!”教师只有读书, 才会有教育理想, 才会有教育信念、教育活力、教育创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时分配自己的注意就能更加自如。更能及时注意师生沟通。最后, 由于教师欠缺沟通技巧, 常用如窥探隐私、藐视、讽刺嘲笑、设“线人”、恐吓等不恰当的方式, 使师生之间易产生距离, 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 进而也影响了学习效果。

2.学生层面的原因。第一, “网络时代”的学生沟通困难, “网络时代”的学生某些方面掌握的信息知识已超过教师, 他们看到了教师的不足, 若教师们还动不动就拿出老师的架子, 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难以沟通。第二, 生理特定时期不愿沟通, 从人成长的一般规律来讲, 高中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特殊阶段, 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批判意识和独立性都显著增强, 他们希望有自己的判断, 不愿意主动与教师沟通。第三, 高考重压下的特殊时期不易沟通, 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 压抑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感到烦躁不安。他们的叛逆情绪就像是炸弹一触即发。学校长期的管制和强迫, 教师严厉的训斥与重复的说教, 缺少心与心的沟通, 这些都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真诚的心灵沟通都只能是一种奢求了。

3.学校层面的原因。就学校管理层面而言, “领导要求高”和“学生数目大”, 给师生沟通带来困难, 教师和学校一直经历着学习成绩的比拼和升学率的竞争。结果学生和老师整天都是疲于升学, 弄得每个人都神经、心理、时间紧张。彼此之间哪有闲暇时间谈人生、谈理想、谈价值, 所以沟通少。

三、改善师生沟通的策略

1.教师要转变师生观念, 加强自身的修养。我国著名的当代教育家卢勤曾指出, 所有孩子身上都有许多闪光点, 只是有的没被发现。如果能被发现, 他们的表现不比谁差。对每一个学生来说, 他们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关爱。因此, 教师应全方位、多角度地与学生沟通, 只有包容了孩子的缺点, 才更容易看到他们的优点。爱每一个学生, 从而发挥他们的潜能奋发向上。而且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素质和能力。如果一个人仅有热情, 却欠缺能力和本领, 终将一事无成。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让学习成为一种需要, 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更有智慧, 从而提高自身修养。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游刃有余。

2.学生层面的对策。根据新时代学生的不同需求, 为缓解学生心中的不愿沟通的结界, 可适当尊重学生, 以朋友方式沟通。教师可以适时地为学生准备心理疏导课, 这样学生心中的叛逆心理和高考的重压则会缓解, 实现师生心灵沟, 也有助于教学管理。

3.学校层面的对策。学校管理者要改变原来只关注成绩而忽略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的现状, 改变一味追求经济收益而广招学生的做法。保证小班教学, 为师生沟通创造条件, 这样老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 因人而异地交流, 解决师生沟通中的问题, 使师生沟通及时有效。

4.有效沟通的方式。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是:有的教师温文尔雅, 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教师不批评学生, 却能叫他心服口服, 有的老师批评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可以说明沟通要注意方式, 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呢?

(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沟通是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姿态交流, 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谈话的语言要求准确, 本着民主且相互尊重的原则, 同时与学生谈话时要用温和的态度更容易接受。其次, 了解一个学生不是在于对他说什么, 而是在于听他说什么, 透过听, 才能真正地了解他, 沟通时不要打断学生的话, 或对话时心不在焉, 这样是师生沟通失败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

(2) 接纳并尊重学生。接纳与尊重是教师对学生的沟通态度。作为教师对学生要无条件地接纳并尊重。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 热情大胆。个性突出的学生在学习中, 表现得往往与众不同, 思考问题的角度总是别出心载, 闪耀着创造的智慧。老师要无条件地相信学生自己有朝好的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这是较完整的接纳品质。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处理问题时就事论事, 不要诋毁学生的人格。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是平等的, 要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 重视他, 欣赏他, 包容他的缺点, 接纳他的感受, 倾听他的意见, 分享他的喜悦, 被尊重是每个人内心的需要, 也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

(3) 理解并宽容学生。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理解学生的心情、思考他们的问题。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感受, 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学生就会疏远你, 甚至讨厌你。学生平时最感苦恼的就是不被自己的师长理解。所以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 了解学生的心情, 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学生接受我们的沟通才能有意义。教师的宽容亦是一种爱, 宽容是理解, 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4) 真诚赞美并慎用批评。赞美可以激起人的上进心和自豪感, 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其实, 在你赞美别人的同时, 也提升了自身的境界。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项试验:将学生分成3个组, 分别教学, 结果那组给予赞美和鼓励的学生进步最快;不断给予批评的一组则进步较慢;不问不管, 放任自流的那一组则没有进步。说明了赞美的力量远比批评强大得多。因此, 不妨让我们慷慨地给学生以真诚的赞赏和鼓励, 并且慎重使用批评, 让学生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而且赞美学生要有的放矢;要赞出有因;要导向清晰;要恰如其分。

做到这些, 就为良好的师生沟通打下了基础。有了沟通, 我们就可以为师生之间的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上一篇:怀才不遇下一篇:级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