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因素范文

2024-09-16

音乐因素范文(精选11篇)

音乐因素 第1篇

一、音乐的展现形式

音乐是一种人工艺术,它的展现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和人的需要相关,其中音乐会是最直接面向受众的一种。但由于音乐会受灯光、舞美、音效、主持等组织协调与实施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因其场地多为广阔空间,因此对现场气氛和秩序的把握有一定难度。此外,因现场演出包含即兴表演成分,表演者与听众难免会形成互动,并受到来自彼此的影响,因此现场收效以及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多。

还有一种音乐的展现形式是通过大众传媒,包括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因其波及范围广、影响数量大、涉及作品多,所以在音乐市场占有较重要地位。尤其是网络传媒,它的公众使用与参与性极广,部分网民出于娱乐整蛊的心理,使得一些音乐被附以其他意识形态的改造,并在短时间内造成一定限度强占和吸引大众眼球的现象。值得肯定的是网络上的确产生了许多敢于反映社会现实和贴近百姓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但由于网络本身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法律约束环节较为薄弱,只能依靠公众的道德准则。这就难以避免地产生一些非严肃音乐,促使受众音乐态度及取向受到影响。

舞台表演和电影中需要有放在后面衬托前景的布景,图画、摄影里也有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音乐同样能以背景衬托的形式来展现。它不拘泥于特定的场地和载体,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这种展现方式中所运用的音乐,我们称其为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简称BGM(Back Ground Music),我们日常所接触的事物与环境中就广泛地包含背景音乐。“从其应用范围角度区分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公共场所连续放送的音乐,其音量较轻,以不影响人们对话为放音的响度标准。此类背景音乐的效果有两个,一是心理上掩盖环境噪声,二是创造与室内环境相适应的气氛。“另一种是指影视作品、舞台表演及现场访谈节目等,在其中作为背景衬托伴随场景的音乐。可以是来自现场的音源,亦称“现场音乐”(source music),也可以是另外附加上去的配乐。”[1]这类背景音乐选择的范围极为广泛,并随着作品题材的变化而变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作品专门配制的背景音乐是以其内容内涵为材料而专门创作的音乐,这种音乐的好处在于他基于作品内涵之上,可以更精准地涵盖作者的意图,与作品相映成趣。背景音乐同样也有其限制因素。在音乐以背景衬托的形式展现这一过程当中因为音乐本身为副,音乐所衬托的事物为主,因此它在美化主体对象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削弱了人对音乐的感受度。当然这一点是因人而异的,它建立在人与音乐双方关系的基础之上,这也是后面所要涉及到的问题。

二、音乐美的展现需要人的参与

以上列举的音乐展现形式大体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作为主体出现的,音乐会、广播、电视、网络传媒都属此类。另一类是作为附属出现的,背景音乐就属于这一类。前者是把音乐作为主体展现;后者是把音乐作为附属展现。二者对音乐本身的表现力并没有影响,影响的是人与音乐进行感性接触的过程。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部分在被人所感悟与接受的过程中需要审美来进行筛选。“构成具体的艺术审美活动,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因素: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时空条件。审美主体就是作为欣赏者的人;审美客体也称审美对象,是被欣赏的艺术作品。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统一起来、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审美活动。”[2]其中审美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能否体验到美,不仅与客体的质量有关,也与主体的精神状态、文化背景以及个人情感等有关。因此,在审美活动中,美感须通过主体化的对象和对象化的主体、音乐作品和听众、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双向建构起来。有了这样的审美过程,才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体现人与音乐相互作用的价值。

三、不同展现形式的音乐在审美过程中的差异

在审美过程中,虽然人对音乐的接受与否受人与音乐双方面关系的影响,但音乐的不同展现方式对审美信息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会产生音乐被接受能力上的差异。

1、审美理解的难易差异

在上一节中提到审美活动的构成有赖于审美主客体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多方关系的综合作用,也就是说人对音乐的审美要受到来自审美者自身、审美对象以及审美环境三方面条件的制约。因为音乐本身是抽象化的事物,具有非视觉性、非语义性,相对可视或有文字解说的艺术形式有较大的理解难度,进而造成不同文化层面的人对同一音乐含义的理解深度差异,音乐内涵难以完整的表述出来。作为背景的音乐展现形式较作为主体的音乐展现形式更易于人理解。在音乐作为背景的展现形式中,音乐与其衬托主体互为解释对象,背景音乐与主体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无形中把音乐内涵信息传达给审美者。

2、审美对象的范围差异

在音乐作为主体展现的过程中,始终把音乐作为展现内容的第一呈示对象。不论以何种方式表达,音乐都是第一位的,并依据其本身的存在而存在。其审美对象的表达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音乐;在音乐作为附属展现的过程中,作为第一呈示对象的是音乐所衬托的事物。不论以何种方式表达,背景音乐都要依主体事物的存在而存在。审美对象的表达主体有多个,唯独不包括音乐,但是它们都要在音乐的伴随之下出现。

人在对这两种音乐展现方式的审美活动中都要发挥主观联觉作用。“‘联觉’即通感,简单地说,感官感觉虽然功能和活动范围不同,但同时又会相互影响。由于审美对象表达主体的多样性,使得通感在作为附属展现的音乐中运用的更为广泛,给人造成的审美体验也更为丰富。背景音乐与通感的结合能够增强艺术形象的生动性和表现力,使艺术形象更富于审美意味和艺术魅力,令音乐衍化为能够看到的、能够碰触的、能够品尝的。

3、审美体验的延伸差异

从上一点中可以看出背景音乐的可贵之处在于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在特定的场景中表现出背景音乐审美效果的特殊性。人在情景音乐中,情绪与音乐意境交融,此谓‘有我之境’;但人又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特定活动的现实内容,不时地跳出音乐背景的情境,进入更深远的时空。”[3]当然,由于场景和人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在情景交融中的审美体验也必然有所不同。

四、音乐以背景元素呈现的意义

音乐以背景元素呈现的过程中,体现出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作为音乐本身的意义,二是作为背景的意义。“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听音乐相当于面对一份以声音为主要载体的文本信息。音乐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具有三个层次:外观信息、结构信息和内部信息。外观信息反映的是音乐形式的外表特征,是作为物类或种属的音乐的外表特征;结构信息反映的是音乐形式结构的特点;内部信息则是音乐形式所蕴含的内容。”[4]从背景衬托角度看,还应有一个和音乐密切相关的联结信息,它是音乐本身与音乐相关内容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信息,背景音乐所着重体现的正是这部分内容。

1、外观信息

音乐的外观信息由声音特征提供,并依次区别于非音乐的声音。外观信息是感性接触时第一直观的判断。这符合一般感知规律:见到某事物,首先见其外观,然后将脑中产生的表象和经验对照,判断这是什么。音乐的外观信息解决的是“我是否是音乐”的问题。

2、结构信息

“音乐的结构信息是音乐形式提供的辨识信息,体现音乐形式的特点。音乐的形式由两个层次构成:材料和组织。这两个层次都为辨识信息提供重要的信息,同时它们本身就是审美体验的的直观对象。”[5]声音材料具有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等要素,将这些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就涉及到了旋律、节奏节拍、多声部组织、音色配制、强弱变化、曲式或曲体结构等更深层的音乐结构信息。音乐的结构信息解决的是“我是什么样的音乐”的问题。

3、内部信息

“音乐的内部信息通常就是音乐自身包含的内容。内部信息所蕴含的内容可以分为常规性内容和经验型内容。”[6]内部信息是通过结构信息显现的。在听觉感知过程中,常规性内容基本上不受人种、民族、文化和时代的影响,它具有审美体验中的共性。比如一首舒缓的钢琴曲,人们对其审美体验的共性大概就是:这是一首钢琴曲,速度缓慢,感觉上很舒适,让人很放松。经验性内容要比常规性内容更具体,无论审美主体能否形成这种审美体验都不影响其存在的事实。音乐的内部信息解决的是“我是包含了什么内容特征的音乐”的问题。

4、联结信息

“音乐的联结信息可能在音乐形式之中有所体现,也可能在形式之中没有体现;它主要是音乐与音乐之外的事物的联结所产生的意义。”[7]从创作角度看,许多作曲家都想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受,或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样,在许多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很难用语言表述或表演出来,这时声像结合就显得很重要。画面与音乐起着相互解说的作用,把其中的任何一方单独展现都无法达到既定的含义。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事项,总是某一社会文化的显现之一。一方面音乐是社会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在社会中产生作用。音乐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或方面。音乐的产生或消亡存在样式或风格特征、功能与价值等,都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8]我们国人,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日常休闲爱好之一是品茶,把茶当作饭后的饮料,喜欢它生津活血、延年益寿。在品茶的茶楼里,为了助兴,人们喜欢请一些民乐演奏者奏曲,琵琶、古筝、扬琴伴着喝茶就是别有一番滋味。西方人普遍喜爱的饮料是咖啡,喜欢它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有极大地提神作用。在咖啡馆里用来助兴的音乐多为西方的古典乐曲及浪漫主义乐曲,即使是国人在咖啡馆里伴着西方音乐品咖啡,也能很好地融合其中。假使将以上二者互换,在茶楼里演奏古典音乐,在咖啡馆里演奏中国民乐器,那么恐怕人们除了新鲜之外,审美体验就只有奇怪了。背景音乐是与应用场合的文化内涵相对应的,所谓背景也就是背景文化的延伸,它体现着一种以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文化内涵的概念。音乐的联结信息解决的是“我在和其他事物联系中起到什么作用”的问题。

人们在对音乐进行审美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把音乐作为一个独立对象进行审美,实际上音乐的美并非只有音乐本身能够告诉我们,透过音乐我们可以从其他表述方式中认识到音乐的美,甚至从中获取在听觉中无法感知到的美。我们对音乐的审美不只有对音乐本身一种方式,应跳出单一形式的限制,把音乐作为背景元素和多方面内容重组、结合,使人们对音乐的单一审美扩大到对声、像、境的多元化审美,这样就丰富了音乐的蕴含性内容,使得原本抽象化的音乐变得有形可依,增强了音乐的解说功能,同时也扩充了人的审美情感体验。

摘要:音乐能直接诉诸人的心灵世界,有着巨大的概括性与表达性、渗透力与亲和力。它能够同绘画、文学、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相互渗透、感通,激起“诗情”与“画意”的审美通感效应。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当这种活动与音乐相结合,便在人身上生发出不可估量的力量。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都含有背景音乐,它所起作用也大大地超出了陪衬和烘托,甚至渗透文化、渗透思想、渗透心灵。

关键词:背景音乐,审美,通感,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鲁成文.激动为什么激动[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4]于培杰,张荣明.艺术鉴赏[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陈丹青.陈丹青音乐笔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6]沈黎晖.宫崎骏的感官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

[7]鲁成文.慰藉救赎解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高延智.电视音乐音响[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9]吴风.艺术符号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10]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11]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音乐因素 第2篇

摘要:生成性策略(generative strategies),即“鼓励或允许学生通过生成教学目标、内容的组织、细化、排列和强调、理解的检验,以及向其他方面的迁移,从教学中构建他们自己特有的意义。”(P.L.Smith,1993)。由生成性策略而构建的课堂生成性目标往往是学生不满足本课时的学习目标而对该知识作出的自主探究,这种探究冲动在课堂中得到老师支持与否,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可说影响深远。

关键字:生成性目标 因素及对策

据有关资料介绍,20世纪70年代,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就已倡导一种“生成性”目标取向的课程,即“不应以事先规定好了的结果为中心,而要以过程为中心”的课程。生成性目标,它的优势在于学生将教学信息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进行深入的加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除此以外,它还将学生置于一个既与教学内容有关,又可追求个人特殊兴趣的自主学习情境中,因而被认为是一种高度激发动机的教学策略。那么影响音乐欣赏课堂中生成性目标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策呢?笔者将从个五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一定的氛围中,学习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更影响着新的有价值的目标的产生。有研究表明,新的有价值的生成性目标不会凭空产生,它需要“温床”的培育,这“温床”是什么呢?是优化了的学习环境,即是硬环境,如多媒体课件,集电光、电声、图形、文字于一体的媒体情境,能多重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思维异常活跃,容易产生新异的想法。音乐欣赏课堂中我们利用录音、DVD 和 VCD 碟、电视节目、生动的图片、实物投影、精心制作的课件等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思维在自由的空间翱翔。在欣赏《天鹅湖》这首世界芭蕾舞经典名著时,我用播放了一段《天鹅湖》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天鹅形象,理解电影音乐是如何来刻画天鹅形象的,由此与我们欣赏的《天鹅湖》进行比照,品味天鹅身上所蕴涵的抒情、忧伤、高贵、庄重。他们的思维就像脱了缰绳的马,任由驰骋,说也说不完。

优化学习环境,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肯学、肯想、肯做,这样就会有创新,有了创新,我们的课堂生成资源就越丰富,因而课堂也就更活泼,更有活力。

二、学生置身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中学课堂上,老师为了提高课堂的密度,我们时常感受到这样一种课堂气氛:课堂是师道尊,学生必须严格执行教师的课堂程序,稍有越轨,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稍犯错误,立即大声呵斥,严厉责备。试想,在这种师生关系十分紧张,课堂情绪非常低落,学生创造性遭受打击的课堂中怎能有出人意外的课堂效率呢?因此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课堂生成性目标产生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课堂充满生气,中学音乐欣赏课堂中,要注重形成开放型的师生关系,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这才能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消除各种不良学习心理的影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潜在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个性得以张扬。我们的提问注意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的。比如,在学习《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一课时,我先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与我们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请举出你熟悉的哪些音乐作品反映了我们的时代生活。预习过学习材料的学生马上回答:《松花江上》展现了抗战前夕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的凄惨悲愤的景象。《我们走在大路上》表现了六十年代初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祝酒歌》表现了粉碎“四人帮”后人民群众的欣喜心情和九亿神州普天同庆的激动心情。此时有学生又问《春天的故事》、《龙拳》能不能算是充满时代气息的音乐作品呢?„„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出现了一个个新的问题。“对刚才提出问题,我们大家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我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由另外的学生来作公开评论,在互相评论的过程中,又冒出了很多的新知识。比如《春天的故事》这部作品反映了一个中国的崭新开始,记取了中国新时期发展的历史。虽然气势恢弘,它却又十分亲切,使人如沐春风。歌声中,一幅改革开放的画卷徐徐展开,一本屡经磨损的像册缓缓翻过;《龙拳》第一次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喊出了全世界的表情只剩下一种,等待 2

英雄我就是那条龙化身为龙。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中国人才是时代的英雄,未来的发展中国人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全人类的解放做出巨大贡献。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寻求团结的巨大决心和同仇敌忾的血脉关联,深刻的教育了广大正在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学生,对是否该崇洋媚外,我们的命运是由美国人掌握还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掌握做出了明确回答。„„答案的丰富多彩,使得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只要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就能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

三、教师对课堂资源的把握能力

课堂资源是时时存在、处处存在的,教师对课堂中教学资源的把握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新的目标的生成。如何提高教师把握课堂资源的能力呢?笔者经过探索认为做好以下两点可以提高我们驾驭课堂,激发学生创造动机的能力。一是及时捕捉,实现学科价值。我们应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及时捕捉能够对接教材学习内容、有利于知识技能掌握的信息。还要捕捉能展现学生独特思维和良好学习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的信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对蕴含创新意识的思维火花,对学生自己创造的良好学习方法教师要及时捕捉闪动的亮点并加以“放大”,转化成新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注入新鲜的血液。二是善待意外,涌动生命之花。在新的理念下,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课堂上的意外或者是“ 奇思异想”、“奇谈怪论”的节外生枝是正常的。这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花的涌动。意外的出现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意外是课程的生长点,是好课的亮点。意外是能让人的眼睛一亮,让人平然心动的情节;意外的出现证明教师为学生搭建的舞台是宽广的,学生有了创造的苗头;意外的出现也为教师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机遇,也使教师有了自由挥洒的天空;意外的出现要求教师必须透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增强自己的教学素养。这要求我们不防意外、不回避意外、正视意外、给意外喝彩、给意外正名、善待意外,让课堂涌动生命之花。

四、预设的课堂教学思路

“预设”顾名思义就是预先设计,具体的来讲,就是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对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乃至教学效果的预先构想与设计。课堂,教师要有预设,但又不能限于预设而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能固步自封于原有的教案圈圈之中。我 3

想,调节课堂节奏、教学进度的一个根本标准,不应是教案,而应是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课堂教学要敢于跳出预设的教学思路。我们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的需求,而并非是教案有没有“进行到底”。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懂得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研究。有时这种研究、探索正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根源”。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出现了,我们能顺着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教案,把握教学过程的轻重缓急,以“三维”目标为指引,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用好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获取一个个可喜的“意外”,让课堂焕发“动态的活力”!

五、教师的知识储备。

进入中学,学生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发育处于高峰期。主要表现在学生兴趣广泛,成人感强,自尊心、荣誉感和好胜心强。意志品质有了突出表现,自我意识有明显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占优势。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发展表现的主要特点是:好争论、好怀疑、情感变化决而不稳定等等。但是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受社会、家庭、学校制约的,尤其是社会与家庭的影响更突出一些。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同时还要了解社会上的流行音乐及其在学生中的影响等情况,在紧紧抓住音乐感的培养这个关键问题的同时,将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情感因素融入音乐中,以便有的放矢地发挥学校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净化和升华。

谈电影音乐中钢琴因素 第3篇

关键词:背景音乐;钢琴伴奏;电影

收稿日期:2011-03-02

作者简介:王爽(1987-),女,吉林梨树人,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音乐。

音乐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一部好的影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画面制作,电影的背景音乐同样给人以深刻印象。背景音乐是影视作品的重要艺术元素之一,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有机结合,音乐融入电影之后,对电影的情节渲染起到推进作用。当今电影音乐的发展,在增添新音乐元素,朝着现代化、多元化发展的同时,钢琴因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为电影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

一、钢琴伴奏在电影背景音乐中的重要性

钢琴人称“乐器之王”,具有音色优美、变化丰富、音域宽广的特点,从低音27.5赫兹到高音4185.5赫兹,涵盖了所有的乐音。其高音清脆、中音丰满、低音雄厚,能够对各种的情感、情绪进行充分地表达,能完整地表现各种不同地音乐风格,可以通过其音色的变化,表现各种复杂的故事情节。所以为了更好地表现故事情节中不同的情感、思想、意境、风格,都需要以钢琴来伴奏的背景音乐,才能更好地体现电影作品的艺术构思,表现电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风格。因此,无论是国外电影还是国产电影,在背景音乐的创作中都大量地选用钢琴音乐,充分地突出了钢琴在背景音乐的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歌剧、话剧一样,电影的背景音乐选用钢琴伴奏,以此来渲染、烘托电影的气氛,或轻松、自由,或悲痛、愤怒,或紧张、恐怖,或欢乐、愉悦……所有的情节气氛,都可以凭借钢琴音乐得到充分的表现,收到理想的烘托效果。

二、钢琴伴奏在电影背景音乐中的运用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表述故事情节、表达作者的情感以情感来感染观众,引起观众的感情共鸣,收到“以情动情”的艺术效果。钢琴音乐的擅长抒情,正好适合于表现人物和电影主题所蕴含的情感,因此传世的经典电影的背景音乐都选用钢琴伴奏。例如波兰斯基执导,英国、德国投资合拍的电影《钢琴师》中,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直到被一位热爱音乐的纳粹军官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帮他生存下去。在钢琴的背景音乐中,影片的镜头特写瓦拉迪斯罗•斯皮曼忧郁的面庞,紧张关注着满街的尸首,冷静旁观生命在瞬间破碎。钢琴背景音乐衬托了影片当中缠绕着许多令人难忘的场景,流转着一幕幕真实的存在主义生死剧。刚被赶到集中营的犹太人在德军的皮鞭下奏起欢快的乐曲,两眼含泪,跳着欢快的舞步。拒绝向德军士兵起立鞠躬的老人从楼上连人带轮椅抛出窗外。生离死别之际,一家人用所有的钱买一块糖,切成了六块。新年夜,皮鞭下犹太苦力们高昂地唱起新年颂歌,虽是被迫,却不见悲凉,依然有希望。在藏身地瓦拉迪斯罗•斯皮曼得到了一架钢琴,虽然不能弹出声,他将手指悬在键盘上尽情演奏,沉入一个纯粹的音乐世界。影片插入许多钢琴伴奏的背景音乐,充分表现出钢琴师用音乐与强权进行着征服与反征服。

意境是一个美学命题,它的主要特点是情景交融。战后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拍摄的电影中,都选用钢琴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例如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结尾镜头果沙以主人的姿态招待大家,为欢聚干杯庆祝和卡佳的爱情时,其钢琴背景音乐便以舒缓优美的旋律,与画面背景有机结合,营造出音画一体、情景交融的意境。

钢琴音乐凭借它的艺术优长,不仅在宏观的电影背景音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微观上对电影背景音樂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应当说,这种微观的促进作用,也是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可以说,钢琴音乐不仅对电影背景音乐,而且对整个电影配乐及至整个电影艺术形式来说,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影响音乐创作因素之浅析 第4篇

审美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特点,还受到现实物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特别对于器乐作品来说尤其如此。所以,审美可以影响音乐创作的体裁、题材、方向、形式等方面。我国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审美标准的不同带来审美观的不同,也因此产生出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音乐作品来。从古到今,音乐审美观的变化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是诗、歌、舞一体的音乐审美阶段。这一阶段延续时间较长,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物质贫乏,语言和乐器都比较原始。这个阶段包括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音乐创作大多由演奏者、歌唱者、舞蹈者三部分组成,诗、歌、舞有机融为一体。此时的音乐广泛运用于大型的祭祀活动和占卜活动。

第二个是诗歌、歌舞两两相结合的审美阶段。主要表现在我国封建时代全盛时期的隋朝、唐朝时期。这个时期,我国的诗词得以迅猛发展,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群,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他们的诗词有共同特点,那就是诗、歌结合紧密。直到近代,李白的《静夜思》和《阳关三叠》等诗词,依然有流传下来的与之相配的曲调,这些曲调对诗词和意境进行了很好的延伸。

第三个是诗、歌、舞逐渐分离的审美阶段。这个阶段突出体现在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宋、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宋词、元杂剧和明、清戏曲得到迅速成长。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还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元代出现了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元曲名家。由于戏剧、戏曲的繁荣,使各种艺术相互配合、综合发展,并产生了新的“舞台艺术”形式。也是从这一时期起,诗歌、歌曲、舞蹈逐渐走向细化,都具有各自独立存在的价值和空间。

第四个是以西洋音乐为审美标准的审美阶段。表现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自1905年,从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流传到我国的外国音乐被大量改编和重新填词,我国的音乐发展进入了“学堂乐歌”时期,出现了“新音乐”这个名称。这个时期的突出审美观是创作完全以西洋作曲手法为主,全盘接受和崇拜西洋作曲技法,民族主义完全缺失,抛弃了中国民族的传统作曲技法和曲式结构。

第五个是以民族元素为基础、与西洋技法相结合的审美阶段。这个时期主要是从1937年的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至改革开放的1978年的阶段,创作出大量抗日歌曲,如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作品,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西洋技法。最值得一提的是具有典型“中西结合”特征的名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成功演出,标志着我国作曲家对于西洋音乐创作技法和民族特色的结合进入了成熟期。

第六个是从改革开放后和80年代开始,我国的音乐创作和审美进入了新的阶段,称为“现代音乐”。这个阶段流行音乐逐渐成为主流,严肃音乐逐渐被世人淡出视线和边缘化。创作手法越来越激进,推崇无调性音乐和许多新的创作技法。这个时期以谭盾为代表。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现在的青年人越来越推崇流行音乐,对流行音乐明星的崇拜使音乐成为一种功利性极强的商业活动。相反,“严肃音乐”却逐渐被冷落。不过,通过国家的文化建设和“严肃音乐进校园”活动的大力推进和开展,使“严肃音乐”正越来越多地走近观众,走进大学课堂。

二、“和”文化因素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关于以“和”为主的审美观,在西周末至春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合同之变”论争。据《国语·郑语》所载,公元前773年周太史伯回答郑桓公“周其弊乎?”时,史伯认为凡是好的事物发展,都是能够求“和”,反之,必将衰败。核心思想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具体就是说,事物(音乐)的生成发展,正是在不同东西的组织、配合中才能获得继续发展的动力,构架了“声和—心和—人和—政和”的审美模式。

中国古典哲学审美中以“和”为主的音乐审美观,对我国的音乐创作影响非常深刻。这种“和”的思维始终贯穿于音乐创作的发展之中。我国的古典音乐以意境淡雅、高远、空旷者居多,突出旋律的绝对作用,强调旋律的“线条美”,注重“写意”,犹如我国意境幽远、立意深邃的注重“写意”的“国画”;西方的音乐创作注重和声、和弦的使用,注重刻画具体的声音效果,就像西方的注重“写实”的“油画”。

另外,“和”即谐和、中和。我国的民族调式五声音阶,缺少小二度尖锐音程正是遵循这一审美理念的结果。也正是这个原因,早就形成了独立于世界的以东南亚国家为主的独特的“中国调式”体系。“和”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山水画,注重音律的协和,追求“写意”与整体的“意境”,而不追求局部的板块色彩和浓重的和声效果。和西方古典音乐中运用的由和声造成的音乐从“稳定(协和的主和弦)—不太稳定(下属和弦)—不稳定(属和弦)—稳定(主和弦)”的内部逻辑规律的创作方法和思维大不相同。

三、在音乐审美大背景下的音乐教育机制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当今的教育机制也对音乐创作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在目前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中,音乐创作的内容少,意义和价值也不被重视,更主要的是,从事音乐创作的教师在广大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师中少之又少,还有就是教师的知识层次也亟待提高。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是很多有创作才能的音乐家在高校中或在专业职能部门中,他们有着安逸的生活环境和稳定的、可观的经济收入,他们作为国家顶级的音乐作曲家被高高在上地崇拜着。另外,他们除了做好自己的教学任务和业余音乐创作外,很难再有精力到基础教育阶段从事音乐创作的讲学、调研,更不用说具体教学,进而使我国的音乐创作教学出现了空缺,直到大学阶段才有极少数人从事音乐创作。另外,由于音乐表现形式的约定性、音乐思维的抽象性,加上音乐创作直觉、顿悟、灵感的突然性等特点,使音乐创作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被置于普通学校音乐教学大门之外。

长期以来,大家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不能搞音乐创作。但许多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学生获得的体验和能力证明,学生不仅能做出一定程度的音乐创作作品,而且应当把音乐创作教学作为音乐学习的重要方面。在《音乐教育中的创造性问题》一文中所转引的日本文部省《学习知道要领音乐科编(试案)》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作曲教育虽然是最新的尝试,但没有理由认为,能写作文、会自由绘画的儿童,不能作曲……不需要把目标定为要创作出卓越的曲子,只要通过作曲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1]

音乐创造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音乐创造从婴儿的咿呀之声就开始了,不起眼的“咿呀之声”不仅仅是说话的前奏,也是歌唱、无拘无束作曲的开始。可见,音乐创造力与人的生命紧密相连。尽管每个人都存在个性差异、先天禀赋的区别,但是都具有创造的潜能。所以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更新教育观念,破除创作的神秘感,积极开展音乐创作学习活动,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并在音乐创作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影响音乐创作的因素很多,每位作者都会有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文化等软实力将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音乐文化,也将成为靓丽热点。只有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量好音乐,才能在国际音乐舞台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的音乐文化。

摘要: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文化中对音乐创作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因素,特别是给中华民族打上文化烙印的儒家所倡导的“和”文化,不仅对缓和阶级矛盾和历史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对音乐创作的影响意义深远。

上好音乐鉴赏课的主观因素分析 第5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课;师生关系;音乐情境;灵动教学

音乐是听的艺术,作为人文学科,鉴赏有很强的主观因素,往往受学生的情感、音乐的情境等因素的制约。所以,笔者认为要想上好音乐鉴赏课,我们要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通过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融入音乐中来。鉴于此,下面我们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展开分析。

一、融洽师生关系,丰富学生情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音乐鉴赏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共同欣赏和讨论的过程。所以,师生关系融洽是第一位的,具体教学中我们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欣赏角度和欣赏成果,我们可以更多地和学生交流和沟通,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高中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比如,《少女的祈祷》本来就是一首由和学生差不多岁数的音乐家谱就的乐曲,可能学生更能理解其中的音乐内涵和外延,所以,我们就把鉴赏权交给学生,我们做一个引导者和评价者即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去感受音乐,从而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挖掘音乐情境,吸引学生融入

音乐是比较感性的艺术,有酒的晕眩和水的灵性。如果我们不懂音乐背景,可能听的五迷三道,最终丧失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音乐鉴赏课之前给学生充分挖掘相关音乐情境,吸引学生积极融入音乐鉴赏中来,以互动产生灵性,取得良好的鉴赏效果。

比如,对于现在喜欢流行音乐的孩子们来说,京剧这块文化瑰宝比较陌生,在传承这一特色文化鉴赏时,我们就必须有大量的音乐情境挖掘。我们可以通过梅兰芳大师的经典作品,提前让孩子们通过网络和相关影视作品了解相关背景、脸谱含义、唱腔技巧等。然后在课堂上要做出相关的剧照布置,给学生营造京剧氛围。如果设置便于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次挖掘音乐情境,那么就会对学生主观艺术鉴赏产生积极的效果,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对京剧的鉴赏能力。

本文是笔者结合课堂教学经验对如何完善音乐鉴赏课主观元素的引导和交流。总而言之,音乐鉴赏课主观性比较强,需要我们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操纵中我们还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迎合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上出具有高质量的音乐鉴赏课,进而提高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音乐课中渗透美术因素 第6篇

苏教版小学音乐第10册《生长在祖国的怀抱》有这样一个问题:边唱边画出“啦啦啦”两句的旋律线, 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就这一个问题, 我有以下的看法:

旋律线就是一首乐曲的生命线, 这是一个很抽象类型化的东西, 存在于人的感觉中, 它和抽象派的绘画很接近。如果深入探讨学生随乐曲画的旋律线, 我认为没有必要。随着乐曲画线, 那是人的音乐感情的一种自然流露, 为何非要相同和不同呢?学生们只要在听音乐画线, 用心和音乐交流, 有这过程就足够了。在我的音乐课上, 画线一直是我课的一个亮点, 学生们喜欢画线, 没来由的就是喜欢, 这就够了。正如音乐家瓦格纳说的:“音乐表现的不是某一个在某种状态下的激情、郁闷, 而是激情本身和郁闷本身。”音乐的感情内容是非语言所能表达的, 文字永远不能准确地描绘这一乐意或任何一个乐意的情感。语言在我看来是含糊的、模糊的, 容易误解的, 而真正的音乐却能将千百种美好的事物灌注心田。《牧童短笛》的欢乐和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的欢乐完全不同, 柴科夫斯基悲怆交响乐中的痛苦也同样有别于我国民间乐曲的《江河水》中的痛苦。如果一定要把这种欢乐和痛苦之间的不同处问得水落石出, 可以是简单的回答, 即它们的音乐不同;也可以用语言加以说明, 即它的根源在于这些欢乐和痛苦是在不同的情景发生的不同人物的欢乐和痛苦, 它们在音乐中的表现必然要带有不同的个性类型和个性化的统一。音乐的抒情难以用语言加以解释, 它与人们的心灵直接相通。

在音乐课上, 让学生听歌曲、视唱曲、世界名曲画旋律线, 是表现音乐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有一个方面也是音乐课上表现音乐不容忽视的一个亮点, 这就是来自视觉方面的刺激。

张艺谋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有这样一个美丽的画面: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红遍天际, “我”穿着红棉袄、扎着小辫的母亲挥着手绢从鲜花中奔向前方。花儿映红了她的脸, 她在深情地张望那个坐车出差的“我”的父亲。画面真是太美了, 令人无限向往。这时, 背景音乐像流水一样从心际淌出, 那么空灵轻盈甜蜜, 隐隐地音乐中传来了女声轻声地哼唱, 闭起眼让人都有眩晕的感觉, 令人心旷神怡, 真的!你很难说是音乐美还是画面美, 只能说它们融为了一体, 成为了神品。我一直在思索, 为什么不能将这样的美, 引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中呢?

为此, 我曾上过这样一堂音乐欣赏公开课, 课名《走近贝多芬》。在这节课里, 我将着重介绍音乐家的生平及他的大量重要作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陶冶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操, 净化心灵。我知道, 单纯地听老师讲、听音乐都来得太干涩。于是, 我运用了多媒体电脑和VC D、电视等教具。首先由电脑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 接着运用VC D、电视播放贝多芬的大量世界名曲, 让学生静静观赏, 给予他们视觉上的刺激。当听到钢琴独奏曲《致爱丽丝》时, 电视上出现小溪流水、茸茸绿草的田园画面, 把学生带到了那浪漫的莱茵河畔;当听到《月光曲》时, 电视上出现一副副皎洁月光下的美景, 把学生带入了那个曾经的夜晚;当听到乐曲《欢乐颂》时, 电视上出现一幕幕教堂里唱诗班合唱的画面, 让人感到庄严圣洁;当听到交响曲《命运》时, 画面上变化幅度特大, 让人感觉心灵都受到了命运之神的叩击。

再加上我让学生听乐曲随意地画线, 用想象的方法, 绘画出太阳、月亮、大海、小溪等表现《欢乐颂》《致爱丽丝》的主题, 跟着乐曲哼唱《欢乐颂》等旋律, 使学生整堂课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中, 他们特别兴奋。美丽的画面, 或雄壮或优美的音乐, 满足了他们的视、听觉, 听乐曲画线, 满足了他们的感觉, 他们用心灵和艺术大师进行了一番交流, 我们有何理由说这样的课学生不爱上呢!不光是学生被迷住了, 连听课的老师都被迷住了, 对我说:“让我们在庄严而圣洁的《欢乐颂》中说再见吧。”结束语后, 他们还不愿意离去, 就那么久久地站着, 听着我这节课不知放了多少遍的《欢乐颂》。

浅析制约音乐课堂氛围的主要因素 第7篇

一、音乐课堂氛围概述

所谓音乐课堂氛围, 即是指在音乐课的教学进程中, 课堂上全体师生即时的情绪与情感状态。音乐课堂氛围是音乐课教学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氛围, 是在以师生互动为基础的特定情境的作用下, 师生互动状态的一种极具直观性的外显现象, 直接反应出了该音乐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状态。

不同的音乐课堂氛围会直接影响到音乐课的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当音乐教学进程的具体情境安排与学生的求知欲和阶段性心理特征相契合, 就会产生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就会使学生在轻松和愉快之中进行音乐学习。反之, 如果音乐教学进程的具体情境安排与学生的求知欲和阶段性心理特征相背离, 就会导致沉闷压抑、消极颓丧的课堂氛围, 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与抵触的情绪, 教学进程必然不畅, 教学效果自然堪忧。

由于音乐课堂氛围极具表象性的突出特点特别容易为教师和学生所感知, 因而它逐渐就成为了师生对教学进程与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直接标准来源。也正是基于此, 教师通过对音乐课堂氛围的感知与分析, 可以实时的对教学进程予以把握, 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进行调整, 以达致最优的教学效果。而对于学生而言, 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会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 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 我们可以说音乐课堂氛围对于推动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 尤其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与学习习惯, 达致良好的学习效果, 无疑具有着事半功倍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制约音乐课堂氛围的主要因素

制约音乐课堂氛围的因素涵盖很多个方面, 但是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 即制约音乐课堂氛围的主要因素则主要表现在教师一方。具体说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音乐教师的综合水平

人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对他人所拥有的较高的认知与评价往往与肯定和赞美等积极情感紧密相连, 而一个人对他人所持有的较低的认知与评价则常常与否定、不满和厌烦等消极情感密切相连。音乐教师作为音乐课堂的教学组织者, 他 (她) 的学术水平、声乐表演水平、人格魅力与威严威信等对于学生而言, 无疑都是巨大的精神感召力量, 对于音乐课堂氛围的控制及调整都有着巨大的现实作用。在现实中,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 当一位学术水平高、声乐表演水平不凡、道德品质高尚、有威严而又受人尊敬与爱戴的教师授课时, 学生们往往会表现出饱满、振奋的精神状态, 而且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非常容易伴随整个授课过程的始终。也就是说, 音乐教师的个人综合水平高低, 能够直接决定着学生上课时的情感与情绪状态, 直接制约着音乐课堂的氛围。

(二) 音乐教师授课时的情绪与情感状态

人的情绪与情感状态具有着对他人的直接感染性, 在音乐课授课过程中, 任课教师自身的情绪与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 使之产生与任课教师情绪和情感状态同向的心理情绪体验。据调查, 当任课教师以愉悦的情绪状态进行教学活动时, 学生在课堂上所达到的学习效果与一般的情绪、情感状态相比, 可以有相当大幅度的提高;而当任课教师以低沉的甚至沮丧的情绪与情感状态进行教学活动时, 其实际教学效果则要比一般的情绪与情感状态下的授课效果低出相当大的程度。正是因此,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任课教师的示范演唱、伴奏和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 以及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的具体使用, 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微妙的作用, 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进程, 影响到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的构建, 并最终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所以, 在音乐课教学进程中, 任课教师必须适时地调整好自身的情绪与情感状态,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把握与控制好课堂氛围, 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 音乐教师授课时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

在音乐课授课过程中, 任课教师采用何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会直接影响到音乐课堂的整体氛围, 进而影响到最后的教学效果。因此, 选择合适、有效果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绪与情感体验, 更关系到音乐课堂的氛围是否能调整到最佳状态, 以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所以, 任课教师在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的设计上就必须认真准备, 既要选择那些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 又要设置好音乐课堂的整体教学结构, 对课堂进程的各项内容, 如导入新课、学生学习、巩固提高等部分都做好安排, 统筹兼顾, 并且针对学生的不同状态与教学内容的差异不断调整使用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 才能有助于达成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 并达致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音乐课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大小, 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状态, 直接制约着音乐课堂的整体氛围。在授课过程中, 如果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难度过大, 超越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 就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难度加大, 进而难免产生抵触学习的心理状态, 这样就会使音乐课堂的整体氛围难以提高, 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相反, 如果教师在授课中所讲授的知识内容难度太小, 就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课堂氛围也必然不高, 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 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 并据此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教学内容予以讲授,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潜力, 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并最终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 音乐课堂氛围是一种潜在的综合性的影响教学实际效果的客观因素, 而其他的多种影响教学实际效果的因素也往往是在音乐课堂氛围的直接影响下, 经由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才达到了使学生能够不断学习新的音乐知识, 不断提升个人的音乐素养, 不断陶冶个人的艺术情操, 以及最终不断完善个人的独立、正直人格的最终目的。也正是因此,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打造出适宜的音乐课堂氛围, 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热烈、积极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就成为持续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因此, 音乐教师就理应在不断提升个人综合水平的基础上, 积极认真的备课,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应的教学目的采用难易度适宜的教学内容, 并采取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以及饱含着积极情感的状态去上每一节音乐课。同时还要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实时对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只有这样, 才能达致理想的音乐课堂氛围, 才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既给予学生美的享受, 同时亦给予学生知识的增长与人格的提升。

摘要:音乐课堂氛围的不同直接影响到音乐课实际教学效果的好坏, 因此, 探讨制约音乐课堂氛围的主要因素, 以期为达至令人满意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做好应有的前期准备, 就成为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现实中, 制约音乐课堂氛围的因素主要有:音乐教师的综合水平、音乐教师授课时的情绪与情感状态、音乐教师授课时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

关键词:音乐课堂,氛围,因素

参考文献

[1]杨萍.如何营造音乐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 (4) .

[2]郜筱曼.论如何提高音乐艺术教学质量——以调动音乐课堂氛围为例[J].艺术百家, 2012 (z1) .

心理因素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第8篇

关键词:心理障碍,自我调节,音乐表演

一个出色的表演艺术者, 不仅要有出色的技巧, 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良好心理的影响与支配, 表演才能正常的发挥。心理障碍是心理因素最大的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障碍方面阐述如何调节心理和培养良好的表演心理。

一、如何应对心理障碍

在音乐表演中通常会因为自身的表演技巧不纯熟、经验不丰富或突发意外而影响表演。尤其是当遇到重大事件时, 神经更可能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紧张具有普遍性, 比如演员会忘词, 主持人会说错话, 歌唱演员跟不上节奏, 突然跑调等等, 都是临场的紧张现象, 表现通常是手心冒冷汗, 两腿发软、手发抖, 心跳加速, 口干咽唾沫等。有时候, 一些现场突发状况也会导致紧张情绪的产生, 比如观众无视你的存在大声喧哗, 或者突然有儿童啼哭, 麦克风电量低, 突然停电等。作为表演者, 很有可能因此不知所措, 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观众的反应上, 从而影响演出的质量。

如何应对心理障碍成为解决紧张情绪的关键。中央音乐学院王次炤教授说“防止自我意识, 要忘却自我是音乐表演者应做到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大师埃·津马利斯特认为在音乐表演中应该“把听众忘掉!”这些话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自己能以自然放松的心态, 将全部注意力投入于音乐的诠释, 用音乐的魅力去打动观众。对于自身的表演情况要熟悉, 在表演前一定要对表演的曲目纯熟掌握, 做到经常实践。过于关注表演的效果和影响, 只会更加重紧张的程度。

对于声乐学生来讲, 演唱水平的不稳定和发声器官不健康, 自身心理素质低, 都是导致紧张的重要原因, 所以一个优秀的演唱者只有熟练的掌握了各种技术技巧, 对作品做到深刻的理解, 才能在舞台上尽情发挥。对于器乐学生来讲, 乐器突然出现断弦或其他问题, 曲谱记不熟, 也是引起紧张的致命要素。如果心理素质不好, 在演奏中表现慌乱, 害怕自己出错, 或某些地方的技术达不到, 满脑子都是旋律以及手的动作等等, 对于情感的表达无暇顾及, 而一个优秀的演奏者一定对所要演奏的作品非常熟练, 这样演奏已达到自动化, 就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音乐表现上。学舞蹈的学生, 由于恐惧高难度动作或不自信等因素也可能会忘记动作或不能完美完成。所以表演者不仅要积极应对心理障碍, 同时还必须做心理方面的训练。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障碍很大程度是由于自身不自信, 水平有限造成的。成功的表演必须有扎实的功底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做铺垫, 表演者须具有正确的心理状态, 在训练或表演时, 全身放松, 集中注意力, 积极主动不慌不乱。在临场演奏中, 演奏者能凭借对旋律的记忆完美再现作品, 用心去感受作品的内涵, 演奏不是要表现音乐的音符, 而是要表现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在平时训练中, 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用自信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专业, 把每次练习都当作是真正的台上表演, 避免只注重技巧而忘记内容, 这样能够调动学生情绪, 增强学生表现力。

其次, 增加舞台经验也可以减轻紧张的程度, 丰富的舞台经验会使表演者更熟悉演出的前后, 一个人对于熟悉的事情往往不会有太大的抗拒, 所以应该找更多机会去丰富自己的舞台经验。努力分析每一次的表演过程, 失败中汲取教训, 成功中积累经验, 当表演者具有自己独特的表演个性时, 自信心增强, 心理素质也会明显提高, 心理障碍的几率会大大减少。

再次, 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应该加强体育锻炼, 保证营养吸收, 定期安排体育锻炼机会。

对于表演理论的内容也应该加强培养, 任何实践都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加强文化修养的培养, 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人往往心理承受能力更强;多接触一些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增强心理素质也有很大帮助。

三、如何杜绝临场紧张

表演者借助自我暗示法可以调整紧张的情绪, 用激励性的语言暗示自己:我能行, 我最棒;也可以用生理的方式, 如运动、瑜伽或者深呼吸等来达到放松。在演出前做一些无关表演的事, 和朋友轻松谈笑, 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保证演出不受自己紧张情绪的干扰。将精力集中于自己的表演, 置身于音乐中, 不要总是去想观众的反应如何。

当然, 很多意外的干扰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所以心平气和的对待一切事物, 只要专注于自己的表演, 随机应变, 甚至可以推动创新, 比如梅兰芳在演白娘子时的那一戳使爱恨表现的更生动, 民乐曲《独弦操》, 就是在琴弦断剩最后一根时临场创作的原型。

四、结语

心理因素的培养与音乐表演技巧都同等重要。要正确对待演出场上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 用平常心对待各种场合的表演, 增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培养和文化修养, 加强体育锻炼, 自我暗示增强自信心, 平心静气的调整演出前的心理, 在临场时用运动或者自我暗示来调节紧张情绪, 只有将良好的表演心理与精湛的表演技巧结合起来, 才能让表演更生动, 更具情感, 更丰富。

参考文献

[1]王洪峰.器乐公演心理障碍与外部干扰的应对.音乐生活, 2007.

[2]祁君.浅谈影响歌唱的心理因素及解决方法.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报, 2011.

影响音乐欣赏的审美心理因素 第9篇

一、欣赏者的感知能力

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的创作过程是把主题思想、矛盾冲突移植为音响形式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音乐丧失了象文学、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中的具体性。对于音乐这种非具体性或者具体性不强的艺术的欣赏, 要求欣赏者不仅仅要有听觉能力, 还要有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即音乐感知觉。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音乐欣赏的重要前提, 还影响着对音乐形式美的欣赏。

1. 对音乐基础成分的感知能力

对音乐基础成分的感知能力包括旋律感、节奏感、和声感1等对音乐特征认知、感受的能力, 这是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初级能力。其中, 旋律感和节奏感是音乐感知能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音乐在表现的过程中, 最具表现力的就是旋律与节奏, 通过对旋律和节奏的把握可以良好的感受音乐的变化与发展。而和声感是相对于多声部音乐而言的, 而且对于和声的感知能力需要接受过一定的音乐训练才能感知到音乐中和声的立体音响效果及和声进行。

音乐欣赏过程中, 音乐在审美经验中产生的完整空间形态感和时间秩序感还需要欣赏者加强注意力和记忆力。音乐作为一种时间艺术, 时间属性是其不可分割的, 音乐随着时间而流逝。如果欣赏者没有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音乐上的话, 必将影响对音乐在整体上的认知。记忆力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表现为能够把音乐进行过程中的主要旋律主题、典型节奏、和声进行的运动感有效地记忆下来的话, 对音乐整体印象以及整个审美过程起到着极佳的帮助。

上述对音乐基础成分的认知能力可以在长期的音乐欣赏、音乐学习中培养起来。资格深的欣赏者能够轻松地获取音乐的基础成分, 快速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而相对资格较浅的欣赏者而言, 如果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尚不成熟, 音乐音响的进行总是与大脑感知音响有一定时间距离的话, 便形成了一种审美心理上的“卡农”。

2. 对音乐的高级感知能力

对音乐的高级感知能力主要是对段落和结构的感知能力。高级感知能力与审美主体的文化背景、音乐修养、审美经验以及上文所述的初级能力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并且通过非语义性的抽象判断达到更高一层的审美体验。

人不能一口气讲完长篇幅的文章, 需要通过句子和自然段进行文章的划分, 同样在音乐中也存在着段落的划分。从认知的角度来说, 出于知觉把握事物的需要, 总会把开展在时间中连绵不断的线条化为若干线段。段落的划分通常通过音乐进行中的停顿、终止等方式产生, 如果是西洋大小调体系下的音乐, 和声进行的终止式是音乐停顿、终止的典型方式。当然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应该以传统音乐特有的终止方式划分段落, 这与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我们大多欣赏的音乐更多的是以运动感贯穿整部作品, 段落衔接不会被轻易感知到的。例如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展开部仅通过一个具有属功能的和弦并继续保持音乐的运作动因直接过渡到再现部。这样就不能再靠寻找和声终止式而进行段落划分了, 有经验的欣赏者会有意识地听出音乐已进入再现部, 这是需要对奏鸣曲式的段落划分有长期的经验积累而达到的。

欣赏者对音乐结构的感知主要表现在对纵向音响的层次感和横向音乐发展的逻辑关系的感知上。多声部音乐广泛的存在于世界各民族当中, 从简单的二声部音乐到声部交织错综复杂的交响音乐。欣赏者不仅能够对音乐整体音响效果进行感知, 还能够对多声部音乐中各声部音乐的进行有所把握, 这就不是普通的音乐欣赏者能做到的了, 甚至还需要经过专门的音乐训练才能培养出这种能力。音乐横向的进行过程中, 逻辑关系体现在音乐的秩序感、运动感和音乐整体的规模上。对于欣赏者的能力要求便是能够感知到音乐进行中段落之间的平衡和对比, 音乐情绪、性格的变化, 作品的整体面貌等等。

还有一点作为重要补充: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否归属于审美心理因素的论述。本文所持观点如下:如果说通过对音乐的感知而体验、感悟出音乐形式美以及对音乐的音响有了一种感性体验的话, 音乐的感知能力应归属为审美心理因素。通过对音乐的感知而分析出音乐的调式与调性、曲式结构、和声进行、配器技法等, 音乐的感知能力应该归属为一种音乐分析能力, 通过听觉而进行分析的能力, 好比在谱面上对曲式、和声进行分析。

二、听觉惯性

所谓听觉惯性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欣赏时的感情因素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种对音乐发展的推测、预知能力即听觉上的惯性思维。听觉惯性不等同于一般的惯性思维, 是需要欣赏者有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才能形成的。犹如物体的惯性一样, 音乐的运动也是有惯性的, 欣赏者的大脑可以通过感知能力和自身的感情体验随着音乐的进行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惯性, 并根据这种惯性推测音乐将如何发展下去以及发出怎么样的音响。反过来, 作曲家更可以利用这种惯性思维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因为这种“惯性”是形而上的, 所以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作曲家可以有意设计出突然终止音乐的运动状态, 打破欣赏者的听觉惯性的手法, 以加强音乐的表现力。以下试举几例:

哈恰图良《马刀舞曲》第一段, 在主音上建立的七和弦的每个音都做变化性的穿梭游移。先是七音即调式中的导音, 并未让这个极不稳定的音直接向上往主音解决, 延长导音的运动状态, 随后在三音和五音上作文章, 让欣赏者的思维一直处于随着导音的运动而时刻要解决到主音的状态下, 这种技法深深地调动着欣赏者的审美情绪。

舒伯特《a小调圆舞曲》之1 0 (“德意志圆舞曲”, D783) , 第一至八小节中对一个非重要音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即为了在欣赏中的大脑中建立一种惯性思维, 突出圆舞曲的特殊魅力。

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代派作曲家的作品中能够形成听觉惯性的实例不胜枚举, 若斯坎《圣母颂》中在正常的音乐进行中突然加入C音, 为了打破已存在于欣赏者大脑中的惯性;巴托克《小宇宙》第三册第89首中, 将按照欣赏者惯性思维最应该发出音响的升F音省略掉, 藉此加强和声效果。

对于音乐欣赏来讲, 欣赏者能否体会到作曲家巧妙的构思和艺术手法, 是衡量欣赏者是否得到很高的审美愉悦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感情因素对音乐欣赏的影响

这里所探讨的感情因素侧重于欣赏者在聆听音乐时得到的一种感情 (情感) 体验, 但这种感情体验是由音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包含的作曲家高度凝结的感情经历以及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所赋予音乐作品的感情而产生的。所谓感情体验也正是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的感情的一种体验, 并引发自身感情与音乐所表现的感情共鸣的这一过程。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 那么感情体验这一心理要素在音乐欣赏中占有突出地位就是自不待言的。

1. 对音乐感情内涵的体验

作曲家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 必将在音乐作品中融入自身的感情, 包括生活情感经历、思想觉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等等。这些感情因素是作曲家灵感的源泉、创作的动力、表现美感的出发点, 而往往一部好的音乐作品能够充分地体现出作曲家那强烈、深层次的感情内涵。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又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其第四乐章充满欢乐与激情的音响象征着作曲家与命运斗争下去的决心, 这种信念在不同的时代一直都被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共同追求。

能够准确、深刻地感悟到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是激发听众自身感情体验的前提, 也是音乐欣赏的前提与主要目的。换言之, 如果无法体会到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因素是谈不上音乐欣赏的。比如说, 对于夜晚酒吧里播放的轰鸣的舞曲音乐的感受, “欣赏者”只是借着酒精的作用和舞曲音乐强劲的节奏感而摇摆身体, 至于音乐到底在表现什么就无从知晓了, 这种享受只能认作是一时兴起而达到生理上的释放。

2. 欣赏者在感情上的共鸣

托尔斯泰听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乐》流泪, 在当时背景下, 他理解肖氏面临的压力, 而乐曲也写出了他内心的情感。他理解肖氏面临的压力, 代表他感悟到了肖氏音乐的感情内涵。但此曲并非A.托尔斯泰所作, 又如何能够写出他内心的情感呢?这就是欣赏者在感情上的共鸣。

感情上的共鸣指欣赏者自身产生的感情体验与作曲家赋予作品感情内涵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所产生的审美操作。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是一个心理活动发展的过程, 首先它需要欣赏者能够准确地感悟到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 (如上文所述) 。这一过程以把握、理解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为前提, 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为结果。感情上共鸣的产生不仅仅是欣赏者理解音乐作品内涵后产生的感情体验, 它还与欣赏者自身的生活、情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欣赏者根据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而产生不同的感情体验, 故而感情上的共鸣不能完全等同于作品的感情内涵。共鸣是一种感情的升华, 是有选择性的, 它是更高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 这种感情体验是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对音乐作品的肯定。正如当孔子听过《韶》乐后, 认为获得一次很高的艺术享受, 以至“三月不知肉味”。

结语

审美心理因素在音乐欣赏中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并且与欣赏者自身的文化背景、审美经验感情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欣赏是为了获取一种感性体验, 其中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因素参与。本文以影响音乐欣赏最重要的几点心理因素论述, 但这几点心理因素是相互联系并且高度统一的,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应注重其统一性。

参考文献

[1]孙鹏.音乐欣赏[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4.第3页.

[2]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2 (2) .第189页, 第282页.

[3]张前.音乐欣赏、表演与创作心理分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第28页.

影响音乐听觉时距判断的速度因素 第10篇

关键词:速度;听觉;时距判断;实验

l背景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如果把时间感知看作一种类似丁视觉、听觉的感觉的话,它就可以为心理物理学所研究。人的感官通常可以区分出刺激的各种特性,包括强度、种类及其变化等,但时间感觉除去累加的长短维度外,其他维度的特性似乎并不存在。音乐时间心理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属丁时间心理学(Time Psychology)与音乐心理学的交叉领域。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音乐时间心理学在国外方兴未艾,国内相关研究并不多,具体的实验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本研究是国内较早以实验作为主要方法对音乐时间心理进行研究的个案。另外,作为音乐心理学基础性研究,本研究的成果将为我国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性等学科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不仅从心理学角度探讨音乐时间加工的规律,关注心理加工过程中主体心理因素的影响,还从音乐形态角度探讨作为客体呈现的速度对音乐时距判断的影响。

2 实验

2.1 本研究的实验概述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在无时间标尺的情况下,采用预期式绝对判断(Prospective and Ahsolute time-judgment)实验范式,要求被试在听到刺激后通过复制法产牛时距判断。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听觉刺激条件,即音乐形态诸要素的严格控制,考察影响时距估计的客体因素(听觉刺激)和主观因素(被试),并试图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科学统计来探讨其规律。

(1)实验的音响。在实际音乐表演中,审美性计时偏差普遍存在,其中所包含的力度、速度变化、音符间相对长度等等变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被试的时距估计。从实验设计角度而言,如果采用实际演奏音乐,这些变量无法进行精确控制。因此,本研究中的实验音响全部由MIDI技术牛成,对各种变量,如音色、力度、音量、混响等,尽可能的进行了精确控制。

(2)被试。所有被试均为来自丁星海音乐学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身体健康,年龄为20~25岁的本科学牛,共收回有效答卷60份,其中星海音乐学院47人,广州中医药大学13人;男牛24人,女牛36人。

(3)实验的步骤。实验音响播放方式:本研究实验中的所有音响均通过电脑经耳机播放;声音强度由被试控制,调节到适度为止;实验环境在学校教室中,比较安静,无其他十扰。目标时距的产牛:被试在实验前被告知要复制所听到音乐的时间长度,在听完一段实验音响后,被试需要通过两次按秒表来复制所听音乐的时间。秒表在两次操作间所记录的时间即为目标时距。被试在实验开始前有练习和熟悉秒表的机会。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本研究所有实验均使用SPSS 13 forWindows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

(4)实验仪器。奔腾IV笔记本电脑3台;有线耳罩式耳机3副;秒表3个。

2.2 实验A:相等时间内不同速度音乐时距判断实验

(1)实验目的。操作实验音响在相等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先后呈现,探讨被试时距估计是否存在有规律的差异性,导致差异性产牛的因素有哪些。

(2)实验设计。实验为3xX混合被试设计。第一个因素为音乐呈现的不同速度,分三个水平,分别为60hps(heat perminute,四分音符为一拍),120hpm,180bpm,被试内设计;第二个因素为被试主体因素,被试间设计。本实验中,主体因素有多个,包括:主体情绪稳定程度,5个水平,稳定、比较稳定、中间值、比较不稳定、不稳定;主体人格内外倾程度。5个水平,内向、倾内向、中间值、倾外向、外向;主体性别,两个水平,男性,女性;主体专业,2个水平,音乐专业,非音乐专业。数据统计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材料。音响材料为和声、旋律、节奏、织体等音乐要素基本一致的三段音乐,制作时对音响的音量、音色、混响、时间进行了精确控制。三段实验音响每一段音乐的时间长度均为8秒整。

(4)实验结果与分析。所有被试采用复制法对3段音乐进行时距估计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见如下所示。

从整体平均值来看,实验音乐材料速度越快,时距估计时间越长;但数据间隔不太明显,要经过其他检验方可证明其有效性。经sPss统计软件作混合因素方差检验,在情绪稳定程度、主体人格内外倾程度、主体专业因素上,被试对三段实验音响的时距估计结果交互效应及被试间效应均不明显。

2.3 实验B:不等时间内不同速度音乐时距判断实验

(1)实验日的。操作实验音响以同样形态,在不相等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先后呈现,探讨被试时距判断是否存在有规律的差异性,导致差异性产牛的因素有哪些。

(2)实验设计。实验为3xX混合被试设计。第一个因素为音乐呈现的不同速度和长度,分三个水平,分别为360hpm(八分音符为一拍),180hpm, 120hpm,被试内设计;第二个因素为被试主体因素,被试间设计。本实验中,主体因素有多个(同实验A);数据统计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材料。三段实验音乐的形态完全相同,以三种不同速度先后呈现,速度的不同造成实验音响的长度不同,三段音响的时间分别是:360hpm=4s:180hpm=8s;120hpm=12s,具体音乐采白汤姆森现代钢琴教程。

音乐中的文学性因素探讨 第11篇

1. 表现在体裁与形式方面的影响

文学对音乐的影响首先反映在体裁形式方面, 最典型的是两类不同艺术相结合而形成的综合艺术。

歌剧, 它是综合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 而以歌唱为主的艺术形式, 欧洲歌剧发源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是16世纪末随着对古希腊悲剧的追崇而产生的, 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的诗人和音乐家如努契尼和卡契尼等人注重音乐与文学的结合, 为了突出歌词的叙事与表情作用, 他们创造出一种主调风格音乐朗诵的宣叙方式, 为了更好的抒发情感他们又创造出一种幅度更大的、更具旋律性的咏叹调来抒发起伏跌宕的浓浓情感。

另一种文学与音乐结合的形式——歌曲, 其发展情况也是如此。它的主要特点是诗与音乐的结合, 以艺术歌曲为例, 它是19世纪起源于德国的一种精致的独唱歌曲, 指由专业演唱者在音乐会上演唱的艺术性强, 声乐技巧要求较高, 由专业作曲家用文学性很高的歌词而创作的歌曲, 以区别于18世纪以前在法、奥地区流行的较简单而通俗的名谣利德。

2. 题裁与内容影响下的器乐

(1) 叙事曲

叙事曲原指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奏曲并伴以舞蹈, 叙事曲一词来源于拉丁文ballare:意为跳舞, 最早是行吟诗人唱的歌曲, 他们用这种形式讲述故事, 抒发情感, 其文学性不言而喻。19世纪肖邦创造性地利用了这种体裁把它运用在器乐上。

(2) 交响诗

交响诗在形式上不拘一格, 常以诗歌、戏剧、绘画以及历史事迹等为题材, 把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和回旋曲式的结构原则揉合在一起, 自由发挥, 东欧和北欧各民族的作曲家的交响诗常用本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学题材寄寓爱国主义思想, 并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 发展了这一体裁。

二、音乐作品中的文学性因素

1. 叙事性手法

(1) 相似于文学情节的音乐结构

音乐段落结构的安排与文学情节的展开一致相似, 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其大部分的结构中分别用音乐描绘叙述了草桥结拜、同窗共读、长亭惜别 (呈示部) , 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 (展开部) , 双双化蝶、翩翩起舞 (再现部) 的情节, 十分生动形象地用音乐展现出了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

(2) 是音乐以情绪变化为作品发展线索

这类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音乐作品, 把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情绪发展, 命运变化加以提炼, 形成音乐发展的结构, 它不一定遵循原著情节的安排, 同样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音乐使时间可听, 使时间形成和连续可感。”[1]

(3) 是音乐以固定动机或象征主题代表文学中的人物或事件, 使之贯穿全曲, 推动情节的发展。

乐曲以形象鲜明的主题或动机象征性地代表特定人物、事件、通过这些主题的发展, 变化发展与人物有关的情节, 场面及命运相联系, 再现了文学名著情节故事。

2. 描写性手法

(1) 是以声摹声。这种摹仿又分直接摹仿有固定音高的声响如牧笛、号角、汽笛声。

(2) 是比拟。这里既可以是音色、和声、音区变化来比拟事物的色彩, 又可以旋律线条的动态来比拟事物的动态, 还可以以和声、音区、力度的造型来比拟事物存在的空间层次。

(3) 是情调入手写出主客体交融的意境。如诗歌《枫桥夜泊》写成的同名二胡随想曲, 不仅从扬琴的空泛五度摹仿“夜半钟声”悠然而至的情景, 并由此引发诗人愤世嫉俗的感叹。

3. 戏剧性手法

音乐作品的戏剧性冲突首先反映在音乐的结构中, 形成这种典型结构的是奏鸣曲式。音乐的戏剧性冲突反映在音响本身的紧张度上如和声的因素, 极度的不协和带来的情绪上的紧张与冲突的激烈与升级有关, 解决调性的回归又给人矛盾解决归于统一的感觉与联想。

三、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对音乐的影响

1. 浪漫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音乐——文学思潮的影响

浪漫主义运动首先在文学领域兴起, 浪漫主义文学在18世纪末登上欧洲文坛, 于19世纪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使音乐家深受影响, 置身其中。更为主要的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 音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扩展, 由此而形成了一类特殊的音乐门类——标题音乐。

2. 标题音乐——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物

从19世纪标题音乐大师的标题音乐创作中, 寻找文学思维的痕迹, 李斯特的标题交响诗全面体现了他的标题音乐原则, 他指出:“由于音乐和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音乐便能达到人的西乡、感情、意志、愿望所交织成的一个焦点。”[2]李斯特的十三首交响诗, 大部分以文学作品为题材。

3. 象征主义诗歌与德彪西的音乐——文学创作方法的启迪

象征主义文学是欧美现代派文学中的极有影响的一个流派, 在文艺的各个门类中也都可以发现这种表现方法, 象征主义文学提倡“寓理于象”“托物寄情”以象征, 暗示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感情、思绪、善用自由联想、想象, 通过悦耳的声音, 独特的色彩来呈现朦胧的意境。

四、小结

音乐于文学的分分合合, 促进了两种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把百花争艳的艺术园地装点的春意更浓, 当今艺术发展的潮流向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钱仁康表述:“各艺术种类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将形成新的热潮。”[3]从总的趋势来看, 这种结合与彼此影响扩大了音乐与文学的艺术表现力, 丰富了它们的内涵, 促进了两种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它们的独立品格并没有丧失, 相反在互相的作用中其特质更鲜明、更丰富、更具立体感。

摘要:音乐的文学性因素是通过音乐的体裁与形式、题材与内容、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在文学思潮影响下所形成的特殊音乐历史风格而体现出来的, 音乐的文学性内容形成了叙事曲、交响诗等;而音乐中文学因素的表现又形成了特殊的音乐手法如叙事、描写等。

关键词:文学作品,文学思潮,音乐体裁,音乐手法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情感与形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 第128页.

[2]加拉茨卡娅.西欧音乐名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1年版, 第125页.

上一篇:基础财务管理工作下一篇: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