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结合范文

2024-06-01

创作结合范文(精选7篇)

创作结合 第1篇

关键词:钢琴创作,新疆少数民族风音乐,结合,思考

我国自从引进钢琴以来,许多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们就开始探索有关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他们利用不同民族音乐的思维方式、文本素材和乐曲旋律创作了许多专属中国的钢琴作品,使其成为音乐的另一大特色,同时我国文化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尽管钢琴事业蒸蒸日上,有关民族风的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外传,我们也从中欣赏了许多优美的作品,但钢琴作品与少数民族音乐在相互结合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为人知的缺陷,尤其是大多数人熟悉的新疆少数民族风音乐,不能与钢琴创作结为一体,使其特色得不到展现。为了我国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必须对该问题做出一定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钢琴创作与新疆少数民族风音乐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结合方式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新疆少数民族音乐风及钢琴作品的简要叙述

我国民族钢琴音乐是一个巨大的百花园,拥有各种各样的乐趣,而以新疆风格为基础的钢琴曲却是一枝瑰丽的奇葩,在其中独树一帜。作曲家们运用不同的作曲理论和手法,将新疆地区各个少数民族的多元音乐元素有机地融入到其中,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钢琴作品,引起了人们对它探索的兴趣。

音乐家冼星海先生,根据自己的作曲风格和少数民族的特色创作了第一部以少数民族音乐素材为主的钢琴曲,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多元化的重要体现,更主要的是突出了钢琴作品与少数民族风音乐结合的魅力所在。因此,这一形式一发不可收拾,丁善德、郭志鸿等人先后创作了著名的《第一新疆舞曲》、《第二新疆舞曲》和《奥尔顿江》等,将新疆少数民族钢琴作品及其音乐的发展推向另一个高潮。时至今日,仍在我国的音乐领域占领着主导地位,并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二、新疆少数民族钢琴作品及音乐结合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流传着不同种类的民间作品,特别是有关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钢琴作品。但是,当对这些作品进行详细分析时,会发现里面存在较多的缺点,不能与该少数民族的原本特色及双重音乐进行有机结合,这与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极其不符。因此,加大对钢琴作品与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结合越来越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以下是有关钢琴创作与新疆少数民族音乐风结合的几点现存问题:

(一)相关素材和乐器不符合新疆少数民族特色

我国的新疆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尤其以少数民族为主,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歌。然而,根据目前我们对该地区的钢琴创作及其音乐风格的了解,可以看出许多作品都与本土民族的特色联系较小。首先从素材方面来看,许多作曲家的思维较窄,在创作的过程中不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欣赏本民族的乐曲特色,在选材的过程中盲目挑选,所选体裁与现实及不相符。其次,从乐器的角度进行分析,古代有些作曲家将民族器乐改编成各种各样的钢琴曲,如闻名世界的二胡《二泉映月》、唢呐《百鸟争鸣》等,正确的应用能够使作曲更加的感染人。而当今社会中,由于新疆少数民族的民歌较其他地方而言具有更强的民族色彩,于是作曲家便效仿古代,对其音乐与钢琴创作盲目改革,结果导致许多作曲家在将其进行钢琴作品改编时偏离了原来的表达意图,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在钢琴作品创作中不能体现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对作品进行改编必须要遵循其本来特色,而大部分作曲家在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向钢琴作品过渡时无法把握其主旨,忽略了作品本来的特点,导致改编后的作品枯燥乏味,没有巨大的意义。

三、钢琴创作与新疆少数民族音乐风结合的思考

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钢琴创作中存在的众多缺陷,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对其进行合理改革。以下是我针对以上缺陷提出的几点建议,希望能给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方便。

第一,要培养作曲家对素材和器材的正确应用能力。新疆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作曲家在进行钢琴创作时,首先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素材,然后根据该民族的特色进行合理发挥,创造属于本土民族的作品。避免盲目改革和创作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我国音乐文化水平的提高。第二,作曲家在创作之前要多了解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乡间特色,在创作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将这些风俗特色应用到作品中,多欣赏过去的优秀作品,如王建中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充分体现该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增大作品的吸引力。

四、结语

成功的相声是创作与表演的完美结合 第2篇

[關键词]吸取营养 提炼素材 创作表演 完美结合

很多人认为相声这玩意儿不过就是耍耍嘴皮子,即兴“砸几挂”,找点噱头说几句俏皮话、讲点小笑话,能引观众发笑便成功了。如果用这种理解去创作相声、表演相声,那相声就会仅此流行一时、一笑而已,没有保留价值,更谈不上发展前景。

相声过去属于一种江湖行当,是市井人群谋生的一门手艺,发展至今,它不断变革,不断繁荣和发展,已成为具有研究价值和传承价值的民间艺术,这是无数热爱生活、热爱相声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今天,相声的创作和表演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很多艺术家甚至穷其一生的精力学习相声、研究相声、创作相声、表演相声,为人们留下一段段优秀的精品佳作。

我认为一段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相声作品,是创作与表演的完美结合。再好的相声段子如果没有出色的表演,就不能把它的艺术价值尽善尽美地呈现给观众;再出色的演员,如果没有好的相声段子,也只能是空有皮囊没有骨血的躯壳。我是一个相声创作者也是一个相声表演者,下面我从自己的创作和演出经历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一、相声创作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果没有对生活的充分体验和积累,就品味不到世间百态的酸甜苦辣,更捕捉不到生动有趣的创作素材,那么,所创作出的相声作品就接不了地气,艺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相声是一种民间艺术,它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积累与提炼,没有丰厚的生活积累,闭门造车,就创作不出好的相声作品。中国曲协主席、相声名家姜昆说:“我们当年为创作一个段子,专门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有时一去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可是现在很多相声作者总习惯把自己关进书斋或文艺沙龙中顾影自怜,而不是深入生活挖掘第一手的创作素材,结果创作出来的作品要么是粉饰太平、寻艳猎奇,要么是插科打诨,既远离生活,又毫无新意。”

艺术来源于民间,所以相声创作者要学会走进民间,聆听茶余饭后、街头巷议,看市井人流、人间万象,把这些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人和事融入作品中就是最真实的生活体现。我习惯于观察生活,菜市场、街头闹市是我常去的地方,身在人群当中面对各阶层的人;一件事,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句话,不同阶层的人说法不一;就连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各阶层的人的生活状况一目了然、生活态度更是井然不同。从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看到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听到了他们的需求与抱怨,这些都是我们创作者需要捕捉的创作素材。我的相声《对歌名》的创作源于一次和朋友去唱歌,那时候的歌谱不像现在这么先进,像书一样一本一本的,轮到我点歌的时候,翻开歌谱,一首首有趣的歌名吸引了我,也触发了我创作的灵感,当下便向老板提出借歌谱的要求,没想到老板也爽快,还给我多拿了几本。回去后,我把几本歌谱反复研究,挑选了其中的三百首有趣的歌名,经过几个昼夜的构思、几个昼夜的笔耕、几个昼夜的修改,最终完成了相声《对歌名》的创作。该作品06年获得广东省群文作品二等奖、09年全国(天津)相声新人新作入围奖。

相声创作应深入生活,这样才能熟悉生活,才能捕捉到生活当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熟悉生活,只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最基本、最先决的条件,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分析生活,取舍从生活中搬取的素材、用什么形式、什么艺术手段来反映和表现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我是客家人,我熟悉客家文化,热爱客家文化,作为一个相声创作者,我渴望把客家文化、客家人的生活与客家人对艺术的热爱、追求融入到相声作品当中,搬上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人,了解客家文化。一次深入农村采风,我发现那些村姑农妇在村里的小广场跟着录音机学唱歌跳舞,尽管她们的动作谈不上美感,她们的声音说不上动听,但是我被她们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感动了,于是有了客家相声《山姑学艺》系列。《山姑学艺》系列相声让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时,看到了山姑们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更看到了山姑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山姑这个可爱的舞台形象其实就是无数山姑生活的再现。通过数次的打磨修改,最终《山姑学艺-1》荣获2010年“中国(凤岗)八省区客家山歌邀请赛”大满贯,既优秀创作奖、表演金奖和个人新秀奖;《山姑学艺-2》荣获2011年“广东省第二届曲艺大赛”作品、节目、表演、个人共四个奖项。

从生活出发,观察生活,提炼生活,挖掘生活,相声作品才有血有肉,才是真正的来源于民间,创作于民间的民间艺术。

二、相声表演

在一段相声中,经常要出现一个或几个人物。我们要怎样去塑造每个人物呢?又怎样能把每个人物的性格都表现出来呢?首先是一度脚本的创作,作者拟好故事主线、人物定位,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丰富这些要素,最终达到内涵的提升。二是相声演员的二度创作,就是怎么样把这个段子更完美地搬上舞台?首先要先吃透脚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然后研讨脚本中的“喜剧链”、“人物链”,接下来就是塑造喜剧人物、丰满喜剧故事;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那就要考验相声演员的表演功底了,要塑造出完美的喜剧人物来丰满喜剧故事,必须把握住喜剧人物的性格,性格主要依托于语言的表现力(包括肢体语言);演员接过脚本后,首先要分析这个段子中有几个喜剧人物,每个喜剧人物的性格如何,每个喜剧人物该用哪种方言才会更适合更鲜活,甚至哪个喜剧人物穿什么衣服需要化怎么样的妆会更有效果(一般体现在化妆相声中),只有这样人物才会具有独特的生活化、形象化、个性化;故此,演员的二度创作对于提升相声作品的品位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相声演员,不仅“说、学、逗、唱”嘴皮子过关,还要掌握丰富的各门类知识,这样走上舞台才能游刃有余。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俗称口头艺术,因此少不了与观众的互动,虽然演员在表演之前是经过反复排练的,语言、表情、形體、台位都是设计好的,一旦有观众互动,就会打断演员的表演,有丰富学识和经验的相声演员可即兴“现挂”或拿某人、某事“砸挂”, 因此,熟练掌握各门类知识对相声演员同样非常重要。

三、创作与表演的完美结合

我认为相声的创作和表演是相互依存的鱼水关系,作者需要好演员,演员需要好段子。再大的腕儿,没有好段子,也只能博得观众象征性的“同情掌声”;同样,再好的段子,没有好演员的表演,也只有被观众喝倒彩的份;因此,成功的相声需要创作与表演的完美结合。脱离生活的创作是空洞的,脱离时代的表演是肤浅的。

很多人认为相声就是茶余饭后的笑料,能通过幽默的语言引观众捧腹大笑就是成功的创作。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创作者在创作相声时不单是为了搞笑而创作,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发现用艺术手段编排的喜剧故事,要让观众开怀大笑的同时有所感悟和共鸣;因此我们在创作中一定要遵循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三贴近”创作原则和艺术规律,这样的作品更鲜活、更生动、更贴人心。

相声的表演不单是演员的滑稽“卖相”和熟练的“嘴皮子”功夫,演员长着“好玩”的外形,刚一登台就会引人发笑,固然会增添几分喜剧色彩;“嘴皮子”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有着熟练的“嘴皮子”功夫,观众会为之叫好;但无论是“卖相”还是“嘴皮子”,都只是浅表性的,观众需要的是内在性的诙谐与幽默,那就是演员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提升和诙谐幽默的艺术呈现。相声的表演需要夸张,但是夸张不能脱离现实,脱离现实的夸张表演会降低作品的可信度;一定要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拿捏人物的性格、揣摩人物的语言;把每一个包袱都铺得平、垫得稳、抖得响,再加上演员的默契配合与娴熟的表演,会增添作品的可观性。

成功的相声靠的是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演员诙谐幽默的艺术呈现。遵循相声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三性兼容”的创作规律,遵循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三贴近”的创作原则,再融入演员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提升和幽默娴熟的表演,是成就一段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优秀相声作品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群众文艺获奖作品集.内部资料,2006.5(1):P90-94;

[2]孙晨.孙晨相声文集(周末相声俱乐部文丛).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1):P1-29。

浅谈戏剧创作中导演与演员的结合 第3篇

形象思维又称艺术思维, 一切艺术的形成都是形象思维完成的结果。如“在实行中, 现实的对象始终以具象化的形式, 存在于创作主体的头脑中, 并在体验、想象、集中概括的同时, 把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渗透其中, 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1]所以, 导演思维和表演思维都属于形象思维。

导演在进行构思和处理时的目的和演员等其他人员不同, 演员分析、理解、体验人物等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将人物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 而导演要促成演员的表演, 心中如果没有形象, 也就谈不上舞台、灯光等各个部门的指导和完成全剧了。简单地说, 演员是要通过角色来打动观众的心, 而导演则是要通过全剧来做到这点。这两种思维的区别如果从两种视角描述, 可以说是宏观与微观。

形象思维体现在演员身上的微观性, 最重要的就是寻找生活真实, 提取形象, 在构思中形成具象的小人, 是以情感为核心, 具有审美化的。就像导演是通过各种艺术元素构成的舞台总体形象来解释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立意, 当然, 这里演员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是最重要的。由此, 可以说导演思维和表演思维有着同一性。

二、表演思维的特性

(一) 联想性

联想性是表演中演员潜意识中自发的联想性思维。在联想中产生自我抑制, 只有在自我抑制消退的时候, 演员才能用正确的方法集中注意力释放本能的联想性思维。在释放的这个过程中又要面对一个问题, 即:在你无意识的情况下, 你的脑子到底在想什么?当我们面对角色或者陌生人, 一下子可能浮想联翩, 并且渴望编辑好自己的话, 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这是一种联想的创作欲望, 同时又有一种抑制欲望展现的意识。好演员必须使自己摆脱这种对联想创作的抑制, 也就是“天性解放”。

(二) 感觉性

感觉性其实就是思维中的感性部分, 让自己在感觉上尽可能靠近角色。这包括了很多方面, 如呼吸、姿态、眼神等等, 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在情感上找到与角色的共性。自己在大学的演出实践中, 经常遇到这种状况:演员往往和角色无法处处统一。这种状况总是难以避免的, 因为演员和角色从来就是矛盾且统一的, 演员创造另一个非自我的人物, 本身就很矛盾, 但演员创作要围绕角色, 这又要求他们不得不统一。

哥格兰提出过:“演员的两个自我——第一自我是演员的灵魂, 第二自我是肉体。”这就说明演员在向角色的转换中必须完成从内心到外部的全面转换。在这个过程中, 演员先要从自身特点出发, 这关系到演员和角色最终是否统一, 一旦定好角色, 就会有矛盾产生, 因为演员不是角色。所以, 演员的思想也不可能与角色完全统一, 那么在创造角色的过程中就会要求演员与角色磨合。不论是对角色内心的揣摩, 还是外部形体的选择, 都是演员与角色融合的必要。在我的体会中, 完成的过程最关键是找到感觉, 虽然它是感性的, 是一切理性处理角色的基础。

三、导演思维的特性

首先什么是导演思维?从文字表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导演在戏剧创作过程中对剧本转化为舞台表演时所进行的全面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也是导演在创作中独有的精神活动。

在我自己的认知范围, 导演思维同样拥有感性思维, 其对于剧本的激情和火花和演员是相同的。但是, 光有这样的感性是不行的, 构不成导演思维, 必须对剧本进行理性的分析。大学中的必修课《剧本分析》的重要性, 就是理性思维——抽象思维的学习, 把文字描述的形象, 人物各个阶段的发展, 都通过剧本分析把它排列出来, 如事实事件、中心事件、情节结构, 拎出主题思想, 确立风格和题材等等。

分析完剧本, 进入导演构思, 找出总体形象——种子形象, 构成对全剧的概括和提成。脑子里没有离开过形象, 不是模拟一个人的形象, 而是全剧的形象。

由这个形象衍生出音乐、演出样式、叙事结构……再深入, 人物形象要推到理性当中, 哪怕是次要人物, 都要放入理性当中分析, 准确抓住人物性格。再加上全剧各种元素的处理原则, 人物行动、舞台调度, 舞台美术、音乐音响等的处理原则。在排练当中要牢牢掌握, 并把处理原则实现在舞台上。

通过这些描述不难发现, 导演所具有的思维极具宏观性, 是在理性指导下的感性思维。

四、结语

导演是剧本忠实的解释者, 是演出的独立创造者。当我们不断认识和明白导演思维对于现代戏剧的重要性时, 我们不应忽略在剧本解释和演出前的排练过程中, 演员思维对于导演的影响。而只有在戏剧中尊重和互补各种萌动的思维, 戏剧才能随时从零开始, 抑制僵化。

参考文献

创作结合 第4篇

动画领域的创作,本身就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统一。运用传统的创作方法,使动画的画面更富有手绘的质感与艺术表现力。但是这种方式,周期长,效率低,相应的费用比较高。相较于传统方式,无纸动画这种新兴技术更符合现代人的诉求这种方式,效率高,成本低廉,但是弊端会与优势同时出现。软件操作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式化展开,机动性不高,画面效果缺乏个性,艺术价值大大降低。传统动画与无纸动画之间有不同的优缺点,在未来的动画创作中,无纸动画固然是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但传统动画的很多优势仍然可以利用,加强传统动画与无纸动画之间的结合, 可以促进动画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如何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两者,在技术与艺术层面上做到优势互补,研究解决在融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动画人目前需要积极探索解决的。

为了针对该课题的研究, 我们团队选取当下最流行的无纸动画制作软件flash与传统手绘软件sai相结合制作动画,将矢量风格与手绘风格恰当融合,配合表现,矢量处理人物动态表演,快捷准确;传统手绘描绘场景道具,进行装饰风格的艺术渲染。选取制作的动画内容轻松诙谐,需要呈现色彩斑斓富有童趣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创作手法,更加彰显传统手法与现代技术融合表现的必要性。

在创作过程的各个阶段,遇到了如下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技术层面上的研究与解决。同时,也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凸显软件制作的优势。

一、前期准备与创作阶段

1.电 视 制 式 问 题

flash制作的动画 制式初期确 定为PAL制。世界 上主要使用的电视广播制式有PAL、NTSC、SECAM三种,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PAL制式。PAL电视标准为,每秒25帧,分辨率为720*576在确定Flash软件制作前期的制式以后, 需要将用位图设计的场景融入到pal制式的flash矢量动画中, 就必须保证场景在制作时也必须是pal制式。在photoshop中,新建项目的尺寸如图所示,并且加入参考线,确定安全框的范围。这样就能保证制作出的场景,符合动画尺寸的需要。

2.位 图 如 何 在flash进 行前 、中 层 及 背景 层 的 分 配

动画中要利用图层的前后关系进行前层、中层及背景的分配,以此达到二维空间的纵深效果。如果只是在flash中制作场景,就可以直接利用软件的图层关系就能够制作出来。但是现在动画与场景不在同一个软件中制作, 就必须将涉及使用的软件中的图层效果综合应用,相互配合。当然,在photoshop中,绘制场景一定要分层处理,将背景与前层分别绘制在不同的图层上,并且要注意在导出文件时,一定是保存为psd格式,这样才能保留图层。在导入flash软件中时,一定是分层导入。在制作位图动画时,必须将其打成元件才可进行动画的制作。

3.场 景的 风 格 缔 造

设计场景时做了很多尝试。开始只是中规中矩地还原现实并加以修饰,在flash里将它搭建出来(如图2),然后进一步想如何在风格上凸显大人世界与小孩世界的不同, 将小孩世界的场景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蜡笔手绘风格(如图3)。在photoshop中运用蜡 笔笔触 , 采用平涂 的方式 , 将场景绘 制出来,发现在整体风格的统一性上并没有出现问题,相反增加了浓厚的个性化成分, 在这种方法不同表现出的氛围差异中突出了动画的主题。选择蜡笔风格增加童趣,与成人世界产生对比,更突出动画主旨———孩童的世界色彩斑斓、无忧无虑。色彩选择多采用明亮的色调,配合欢快、随意的笔触,让整个动画的气氛渲染得趣味十足。

二、中期动画制作阶段

由于动画的基本动作部分都是在软件中表现的, 因此在两种方法融合方面并没有太多问题。在动画创作上,flash软件比起传统方式就有了明显优势。

首先是flash软件中的自动生成补间动画和引导线动画这个功能。

在flash动画绘制中大多数为矢量图,并大量运用运动渐变动画、形状渐变动画和引导线动画等flash软件特有的动作生成模式,这样就大大降低动画的制作难度,提高动画创作的效率。如图4中的小鱼与星星的动作,就是依靠引导线及补间完成的。如图5所示,用到flash软件中的遮罩动画,就是利用遮罩的动画原理实现的,可以看到的动画是遮罩层区域的内容。但要注意,作为遮罩层的那个图形,起始位置跟最后位置不一样且要做成补间动画。

除了以上优势以外,与传统二维动画相比,还有一个突出优势在于,在flash动画创作中,会将一些常见的动作,如走路跑步、跳跃等,或者是角色具有代表性的肢体语言单独做成一个个元件,放入元件库,在动画流程中反复运用,在不会影响动画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也是flash动画的一大特点与优势。还能在动画中再套动画,达到特殊的动画效果。

三、合成手绘场景阶段

在加人物阴影这个问题上,因为背景是手绘风格,开始添加了矢量效果的投影,发现非常奇怪,与场景格格不入,于是换成手绘风格,这样风格统一,在画面上就没有问题。但是因为是手绘风格,所以必然需要在photoshop中逐帧画出每个动作对应的投影效果,分层处理后导出psd格式的文件,背景为透明,然后将这些图片根据角色动态进行搭配。如图6所示,完成角色的投影效果。

除了上述问题外, 还遇到了场景运动的问题。在动画中有 一镜是熊 猫与小女 孩在镜头 中原地奔 跑 ,为达到在 前进奔跑的 效果 ,镜头中的 场景必须 向后移动 。因为场 景是手绘风格 的 ,在flash软件中无 法完成 ,必须在photoshop中分层刻画。如图7所示,地面与天空为一层,在场景中作为背景层不动 ,前面的草 垛为一层 ,逐帧处理 它们的位 置 ,让它们向后运动起来。在处理草垛后退动画时,可以采用flash软件中的补间动画完成,就不需要像传统手绘方式逐帧画出。前层的几帧都没有问题, 但是在之后有几帧出现草垛到地面层后 一层去的 问题。前 面的层前 后关系就 无法延续 使用必须新 建元件 ,重新放置 层关系 ,以此达到 地面遮挡 草垛的效果。

创作结合 第5篇

一、歌曲引路, 开启习作之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 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态度, 而要使他们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因此, 根据情感驱动原理, 利用移情作用, 情境教育能形成学生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 并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那么, 教师要力求挖掘教材中健康、愉快的情感去感染自己的教育对象, 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 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习作动机与需要, 也就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苏教四年级下册习作1写的是春游的建议。其实, 对四年级学生来说, 他们对春天已经有了很多感性的认识和体验, 这些体验积累储备在他们的脑海中, 种种美好的画面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冰封”。但这些“冰封”的感性储备往往就是“雪山之源”。如何开启呢?歌曲就有最强的唤醒能力。因此, 上课开始的课间, 我就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带孩子感受春天的活力, 激发他们对春天美好的记忆, 正当他们意犹未尽时, 播放《春姑娘》, 我们随着乐曲轻快的节奏, 跟着春姑娘来到了田野, 来到了村庄……不管都哪里, 哪里就变得生机勃勃。这样的歌曲激发了孩子们对春天的记忆与向往, 很多学生对春游的建议是让人“非得到此一游”的憧憬。

二、歌曲渲染, 迸发习作激情

人的情感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情境, 儿童更是如此。课文是以语言文字塑造形象的媒介和手段的, 因而在阅读过程中, 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理解力, 才能在想像中构造起作者所描绘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二泉映月》是苏教版第十册的课文, 生动地记叙了阿柄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表现了他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内容真挚感人, 语言生动优美, 意境高雅深远。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上课伊始, 便“先声夺人”——播放《二泉映月》的二胡曲, 创设一个基于课文的情境, 让学生尽快地走进课文。然后, 让学生说说关于这首乐曲还想了解些什么, 从而形成一种阅读期待。第二个环节是“围绕问题, 探究品读”, 在这个环节中, 再次播放音乐, 在朗读中与人物一起倾诉、哭泣、呐喊, 仿佛置身于人物的环境中。教师着重抓住“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这首乐曲是阿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这首乐曲表达了阿柄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三个问题进行探究品读, 重点围绕第三个问题展开。此时, 孩子的内心已经浸满音乐, 眼前所浮现的是种种阿炳生活的场景。我想, 如果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才能更有力地表达对人物精神的真正领悟, 因此, 我再次播放音乐, 并轻轻地给予提示: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作为一个旁观者, 你想对阿炳说些什么呢?歌曲的强劲渲染和阿炳凄惨的身世以及阿炳对音乐的热爱让学生的“心弦”被触动, 所激发出来的是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这样的感受恰恰是最铿锵有力的文字。

三、歌曲续情, 文字流露真情

课文是以语言文字塑造形象的媒介和手段的, 因而在阅读过程中, 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理解力, 才能在想像中构造起作者所描绘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而音乐轻重缓急的曲调, 明快的节奏, 未成曲调先有情, 能给他们更为直接、更为生动、更为丰富的感受, 它所唤起的联想是从情感激发中自由展开的, 所表达的真情是发自内心的。

在柔合的月光下, 从母亲嘴里吟唱出来的歌谣又是一番怎样的的滋味儿呢?你们听!母亲的歌声从篱笆小院里传了出来....... (播放:清唱的歌谣) 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集中到了歌曲上, 那清幽旷远的乐曲声, 似天籁之音, 像母亲的手, 抚摸着我们。

从你们的表情中看出一个个都被陶醉了。听着母亲的歌声, 你想到了什么呢?那歌声还像什么?学生或多或少的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想到了母亲的歌声, 想到了母亲的呵护……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母亲年老后, 失去了记忆。孙友田在他的原文中写到: (出示原文片断, 配乐朗诵)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 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 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 依然那么和蔼、慈祥, 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 不知我来干什么, 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 不再谈我的童年, 只是对着我笑, 笑得我泪流满面。此时, 孙友田面对望着他傻笑的老母亲, 泪流满面地说:“妈妈, 你可曾记得”。

播放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你的母亲在你的成长中给过你怎样的启蒙?歌曲响起, 孩子们也走进了母亲为自己营造的幸福回忆, 随之, 一串串浸着母爱的赞歌也从孩子的嘴边真诚的表达出来。当我们把这些文字诉诸笔端的时候, 带给我们的又是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我们震撼于母子之间最真的性情, 我们震撼于歌曲给我们带来的跳跃的意象, 它们像一条银线, 串起了我们生活中微小的画面, 这些跳动的画面与孙友田母子的画面交织着, 这串真情“珍珠”华丽出现。

创作结合 第6篇

九龙坡区美术学科“334”课堂教学模式四大学习领域四步流程中包含“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四步流程,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四步流程,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四步流程,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四步流程。根据学情分析人物图案创作授课班级是中职高一学生, 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上涉及了“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两个学习领域。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互动、深入赏析 (探究) 让学生了解人物图案创作的基本知识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审美和美术文化学习;通过探究、赏析、实践和拓展, 让学生初步掌握人物图案的装饰手法并创作一幅人物图案作品,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2 情境与描述

2.1 视频引入, 激趣导课流程

请学生欣赏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孔雀舞《雀之恋》, 引导学生审美。观看逆光剪影引出影形人物图案激发学生兴趣, 链接本课知识, 导入新课。 (体现了“334”里的关注兴趣和品质课堂六元素中“趣乐性”)

2.2 探究方法, 提升引导流程

这一步流程是本课的核心环节, 也是师生合作互动、突破重难点的重要环节, 设计了“作品解读, 归纳方法”“佳作欣赏, 启发创意”这两个环节, 通过欣赏图片, 和关键词的引导, 让学生从中找到人物图案创作的基本方法。

1) “作品解读, 归纳方法”包含了点、线、面装饰手法基本概念;赏析图片和对应的装饰变形作品两幅。

2) “佳作欣赏, 启发创意” 环节是欣赏画家卢延光和比亚茨德和优秀图案作品, 启发学生创意思维。

3) 最后归纳点、线、面创作人物变形的方法要点。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 对达成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就显得很自然, 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本课重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导启发、对比欣赏、归纳方法、启发创意等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达成突出重点、突破重点、解决问题的目的, 也符合新课程提出的要让学生活动更多的体现探究意识, 符合美术学科334提出的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活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也较好地体现了品质课堂六元素中的“思辨性”。

2.3 尝试体验, 实践创作流程

此流程渗入“品质课堂”六元素中践习性。共包括:教师示范引领、学生尝试体验、学生实践创作三个部分。

通过导入阶段的认识影形、探究提升阶段的深入分析, 学生对点、线、面装饰手法进行人物图案创作已经有了较清晰的思路, 但是从理论到实践、将方法转换为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个比较困难的过程, 因此我们经过反复的试教观察学生的反馈, 设计了让教师先根据图片引导学生分析, 然后示范设计人物外形对学生进行引领, 再鼓励学生尝试用点线面元素进行局部设计, 让学生有了基本的思考和尝试过程之后, 最后才进入学生现场创作的阶段, 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更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过程, 学生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2.4 展示交流, 评价拓展流程

活动渗入“品质课堂”六元素中思辨性和化成性。包括师生互评, 优秀作业用相框装裱上讲台展示;人物图案创作与工艺材料图片赏析, 最后是教师课堂小结。

作品展示时, 各小组将推荐出本组最优秀的作品放入相框中装裱起来, 成为一幅艺术品放在学校内展览。这时的学生, 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极限发挥,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收获, 教学难点也就顺利突破了。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再次巩固了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3 讨论与反思

好课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首都师范大学博导尹少淳先生认为, 优秀的美术课, 每个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他的看法简洁明确:“即学生为你的课心动、行动, 体验愉快, 获得知识或技能上的收益就是好课。”那么, 品质课堂六元素的指导思想就是让课堂达到了学生为课而心动、行动, 体验也非常愉快, 这样的教学, 才能让学生在美术知识方面有所收获。

本课例设计将践习性和思辨性相结合, 采用:1尝试探讨法, 学习从具象的人物到装饰人物影形过渡到人物图案创作, 一环扣一环。让学生一步一步体验到图案创作的乐趣;2讲授教学法, 教师分析两幅范图, 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接受新的知识, 并通过分析归纳让学生学会探求新知识的方法, 获得不断深造的能力, 针对范图集中相关资料进行对照学习;3练习法, 通过作业练习师生互评, 以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我还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对图案材质进行拓展延伸,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思考:

美术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 执行者, 同时作为学习者, 美术教师本身对一个学科领域和多个学科领域的关联所形成的文化情境展开探究。这就是品质课堂所要求的专业性。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和学科之间的联系, 充分体现执教者的教育专业素养和学科的专业特色。在这一点上, 美术教师除了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 还要加强相关学科文化基础知识储备, 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具备反思、自学及探究的能力。

摘要:九龙坡区“品质课堂六元素”的内涵包括:专业性、全然性、趣乐性、思辨性、践习性、化成性。人物图案创作一课力求能够重点把握九龙坡区“品质课堂六元素”中思辨性和践习性。体现美术学科专业特色, 让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积极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 学做合一、知行合一,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能在活动中体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

关键词:品质课堂,探究方法,体验实践,评价拓展

参考文献

[1]龚春燕, 王君, 等.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2:40-64.

创作结合 第7篇

关键词:水彩风景,创作,山水画,融合,探究

前言

水彩画传入中国近百年, 它与中国画保持着天然的联系, 经过众多老一辈水彩画家的消化、吸收、改造和实践、探索与创新, 由萌芽期到成长期、发展期、高峰期、改革繁荣期, 使其技法日趋精湛。在受到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美学、绘画与哲学领域的影响, 西方水彩画已经中国民族化了, 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水彩画在坚守本体语言的同时, 呈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登上了国际大舞台, 令世界画坛刮目相看。

当代水彩风景画创作中对中国山水画传统的借鉴

1.在笔墨技法的运用方面

中国画讲究用墨的层次, 色不碍墨, 水具有调墨、滋润的效果, 适当用水使画面墨色饱和、骨法用笔, 用笔“稳、准、狠”, 构图上讲究散点透视, 即高远法、平远法、深远法。不强调物体的立体明暗, 不追求物象的真实, 而在于“似与不似之间”, 是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而西方水彩画具有薄而透明的特点, “水”作为调色剂, 在流动渗化的过程中将颜料与胶质快速分离, 使色粉沉淀, 形成肌理效果。用水少, 画面会干涩, 缺少色彩的艺术魅力, 用水太多, 形体会跑得无影无踪, 散乱无序, 以“水”构成而又取决于“水”, 所以有效地控制水分是决定画面成败的关键。

在用笔上不同, 水彩画造型严谨, 靠色彩的用笔塑造形体, 注重对象的块面结构, 国外水彩画家常用扁头笔、圆头笔、板刷等工具。而中国画家擅长用毛笔, 充分利用笔尖、笔腹、笔根, 通过书法的笔触, 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倾注于笔端。蒋跃的水彩画《山村春早》运用写意画的笔墨, 表现了偏僻山村, 远处山峰洗练概括, 中景破旧的房屋及稀疏的树木是画面的重点, 近景概括, 主次分明, 线面结合的用笔很有节奏感, 更像一幅水墨山水画。

2.在意境的表现方面

意境是东方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意”是作者在观察和体验生活后所获得的独特感受。“境”是具体的景物与景象, 两者结合后, 就形成了一种艺术境界。中国山水画讲求“因心造境”“像由心生“”借景抒情”, 水彩画的意境是表现空间透视的“实境”, 水是它的灵魂。而中国画表现虚实相生、空灵悠远的“虚境”。

中国山水画注重“造境”, 西方水彩风景画注重再现实景, 画面追求写实性。当代名家陶世虎创作的表现雪景系列组画, 借鉴中国传统写意画的骨法用笔, 画面借助水的晕染, 再现了山林的静谧与幽深, 寒气扑面而来, 灵动而优美, 厚重而细腻, 中国画的意境美在这里得到了体现。王涌钟情于静物, 他的水彩画《花语》主体物是陶瓷与花卉, 运用现代构成的形式, 借用中国写意画线面结合的形式语言, 进行平面化装饰变形处理, 抛弃了光线与体积感, 不追求形似, 湿画法一气呵成, 营造意境美, 具有浓郁的装饰味。

3.在材料的运用方面

水彩画所用颜料是管状或固体状, 颜色透明, 覆盖能力差。纸张最初采用国产保定纸, 近年来多用质量较好的欧洲进口纸, 如:阿诗、霍多福等, 着色沉稳, 颜色丰富, 干后不易褪色, 适合长期保存。颜料多用国产马利、温莎- 牛顿、格文等, 颗粒细腻, 色彩鲜亮, 质量上乘。除此以外还采用水粉、色粉、丙烯、国画颜料。从近10 年来全国美展的参展作品来看, 以写实为主的风格占主导地位, 风格多样, 还在不吸水的有色纸、卡纸、白板纸、木板、布料上作肌理。在当代水彩画家中, 广东画家黄增炎在颜料中添加新的物质, 在白版纸上做底子, 借鉴版画的技法, 利用水彩颜料的透明性、覆盖性差, 在有油脂的纸面上重复着色, 会产生另类丰富的画面效果。

由于材料与工具的局限, 根据表现对象的需要, 水彩画家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 反复琢磨, 尝试摸索出一些特殊的技法来表现, 如:涂蜡、留白胶、刀刮、撒盐、拼贴、沉淀、揉纸及溅、洗、吸、沾、擦等不同技法, 使画面在水与彩交融中呈现出全新淡雅的情趣与意境。

4.在对水的运用方面

中国水彩画与中国山水画都离不开“水”这个媒介,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水彩画中的用水, 是将颜料快速溶解, 水与色冲撞、融合、化解颜料中的胶质, 调节色彩的浓淡与变化, 相当于油画中的调色油, 用水的多少决定画面调子的明暗, 水多则泛滥, 水少则干涩。

中国水彩画借鉴中国画“破墨 (色) ”等传统技法, 生宣纸薄而吸水性强, 利用毛笔中水分的多少及落笔的先后, 使水与墨色交叉重叠, 可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先浓后淡或先淡后浓, 使水与墨、水与色相互渗化, 落笔速度与间隔时间应有适度的把握。水彩在画面半干的情况下, 快速滴水或色, 水冲色后产生丰富多变的肌理, 即可表现雨、雪天气、幻境等, 王涌、张小纲常用此法。第一遍着色后, 洗掉浮色, 再薄罩第二遍色, 层层叠加, 透而不闷, 增加画面的厚重感, 陶世虎就是很好的例子。

5.在表现形式方面

西方绘画注重写实, 客观地描摹对象再现自然, 无论是早期丢勒对《兔子》毛发细致入微的刻画, 还是后来眷恋故乡的怀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对家乡环境与人物进行动情细腻的描绘, 勾起观者对主人公命运的深切同情并产生情感共鸣, 激起人们对现实一种无限追思。中国画则运用意象的形式表现客观现实, 在“似与不似之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笔墨情感倾注于笔端, 画出心中的山水丘壑, 画家的意象思维给观者寄托了无限的想象。写实绘画与写意精神并不矛盾, 反而促使写实性画面更具诗意般语言, 传达出一种融情感、韵律、唯美的意境美。

水彩风景画创作对中国山水画传统的借鉴与思考

笔者在创作水彩画《归》 (图1) 时, 起稿时提前用留白胶涂了树干部分, 待大面积着色结束后, 去掉留白胶, 再仔细刻画树干的结构与动态, 在天空处将纸润湿快速着色将树叶融入背景, 表现它的婀娜多姿。起伏的路面是画面最亮的地方, 显示光线的耀眼, 突出天气的炎热。画面冷暖、动静、虚实结合, 黑白灰关系明确, 形成画面的总体色调, 凸显了水彩画的技法美与色彩美。

满车的玉米秆是画面的中心, 笔者进行主观处理, 从整体出发找大块明暗关系, 利用毛笔顺着结构画整块的冷暖关系, 注重用笔的干湿浓淡, 充分利用毛笔的侧锋、逆锋、中锋、散锋, 点、线、面结合, 水色浑然一体, 画出它的蓬松与质感。左下方的地面笔者采用喷、溅的方法表现土地的干涸。注意用笔的书写性, 全面吸收中国画的用笔方法, 体验水与色碰撞的魅力。

人与牛车是画面的中心, 笔者采用横构图, 表现天空的辽阔与黄土地的厚重, 构图中借鉴中国画的“开合”原则, 留出中心的缺口, 有意安排土崖与路面的边缘曲线呈“×”形, 富有动感张力, 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中心, 以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收中国山水画树木的造型, 曲折多变, 树分四枝, 枝杈间交叉形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形状, 注意树木的疏密穿插关系, 不显杂乱, 具有韵律美感。路两旁成组的树木形成回拢的气势衬托视觉中心, 远山与近处地面较为概括, 画面疏密对比强烈, 主体突出。

整个画面呈暖色调, 为表现秋天的景象, 采用了干湿结合的画法, 趁湿用大刷子铺色画晴朗的天空, 湿笔抹出远山的蒙眬。左面黄土崖受光, 呈暖色调, 用透明颜色多遍叠加, 表现黄土的厚重与干涸, 右面暗部呈冷色调子, 颜色一次性给足, 一气呵成不再反复叠加, 凸显了水彩画水色淋漓的韵味之美, 增强了作品的意境。

结束语

笔者在创作过程中, 借鉴了许多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 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总之, 要完成一幅创作, 必须先有生活积累, 再收集整理素材, 提炼加工, 进行构思构图, 再画素描稿, 后画小色稿, 直到大幅作品的完成。画面不仅仅靠技法的熟练, 还必须借鉴其他绘画艺术的营养, 多研读绘画理论,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功夫在画外”, 多读多看多练多悟, 经历无数次的失败, 总结经验与教训, 产生艺术灵感, 才能创作出感人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水彩——粉画作品集》2014, 10。

上一篇:评价与启示论文下一篇:创新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