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红细胞范文

2024-05-28

人红细胞范文(精选12篇)

人红细胞 第1篇

1 仪器与方法

1.1 仪器、试剂

二氧化碳培养箱 (Sanyo, Japan) 、超净台 (将来进化设备厂, 江苏吴县) , 倒置光相差显微镜 (Nikon, Japan) , DMEM培养基 (Gibco, Germany) 、胰酶 (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FCS (杭州四季青公司) 、角蛋白、波形蛋白单抗 (Dako, Denmark) 。

1.2 细胞培养

1.2.1 组织块原代培养法

(1) 刮取临床因正畸或阻生拔除牙齿的根中1/3的健康牙周膜, 立即投入含三抗 (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 的D-Hanks液内。 (2) 清洗刮取的牙周膜, 去除血污及不需要组织。 (3) 用镊子将组织块移入25mL培养瓶中, 倒置培养瓶于5%CO2、37℃培养箱中1h后, 加入含10%胎牛血清+三抗的DMEM培养基。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 (4) 隔日换液, 至细胞长满瓶底80%, 常规传代。

1.2.2 酶消化原代培养法

(1) 刮取临床因正畸或阻生拔除牙齿的根中1/3的健康牙周膜, 立即投入含三抗的D-Hanks内。 (2) 清洗刮取的牙周膜, 去除血污及不需要组织。 (3) 加入0.25%胰蛋白酶消化20min, 加入含10%FBS的DMEM终止消化, 二层无菌纱布滤除组织块, 1000ppr 5min离心去上清, 加入含10%FBS的DMEM进行培养。

1.2.3 传代

(1) 用吸管吸出培养瓶内培养液, 加入D-Hanks液冲洗两次。 (2) 倒掉D-Hanks液, 加入0.25%胰酶, 用量以覆盖细胞为度。 (3) 镜下观察消化过程, 见到细胞胞质回缩, 细胞相互分离, 出现缝隙时, 即倒出消化液中止消化。 (4) 加入两倍培养基, 用吸管反复吹打瓶壁, 使细胞完全脱落, 形成细胞悬液。 (5) 按1∶2比例进行传代。

1.2.4 细胞来源鉴定, 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

(1) 细胞爬片4%多聚甲醛固定30min, PBS冲洗5min×3次。 (2) 滴加一抗 (角蛋白单抗, 稀释度1∶100;波形蛋白单抗, 稀释度1∶30) , 4℃过夜, PBS冲洗, 5min×3次。 (3) 滴加Envision反应液, 37℃, 30min, PBS冲洗5min×3次。 (4) 0.04%DAB+0.03%H2O2孵育约8~10min, 冲洗, 苏木精衬染1min, 冲洗。 (5) 脱水, 封片。 (6) 对照设置:用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

1.2.5 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

(1) 取四代细胞用0.25%胰酶消化, 10%FBS+DMEM调整至3×104/mL, 接种于24孔板。 (2) 每24h取3孔, 进行细胞计数, 连续观察7d。 (3) 绘制生长曲线, 计算倍增时间。倍增时间公式为:DT= (t-t0) lg2/ (lgN-lgN0) 。公式中t0和t分别代表计算DT值的培养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 N0和N分别代表t0和t时的细胞数。

2 结果

2.1 形态学观察

光镜下观察, 见细胞自组织块周边爬出, 成梭形, 细胞排列有一定的方向性。多呈放射状或漩涡状排列, 或交织成网状 (图1~图2) 。倒置光显微镜下观察, 细胞呈长梭形, 核仁清晰, 胞质均匀。

2.2 生长特点

刮取得牙周膜组织一般3~7d后可见有细胞爬出。细胞生长初, 5d左右可进行传代, 10代后需7~10d长满瓶底, 一般于15代后, 细胞增殖明显减慢, 细胞趋于老化。HPDLF生长曲线都呈“滞缓-对数生长-平台”的S形曲线。接种后第1天细胞数略有下降, 第2天开始回升, 并进入对数生长期, 第6天细胞生长减缓, 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 (图3) 。即有缓慢生长期、快速生长期和稳定期, 倍增时间为60h。

2.3 细胞来源鉴定

用Envision System进行波形蛋白和角蛋白单抗染色。光镜下观察, 抗波形蛋白阳性, 抗角蛋白阴性, 说明细胞来源于中胚层 (图4和图5) 。

3 讨论

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的一项重要研究手段, 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离体组织培养的原代细胞具有较好的原组织细胞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对实验底物的反应与体内细胞有比较相近的反应。所以, 离体培养PDLFs对牙周生物学的研究有重大的作用。

目前PDLFs体外培养一般选用年轻的恒牙的牙周膜组织, 主要为因正畸拔除的前磨牙或因阻生拔除的第三磨牙, 取材部位普遍采用牙根中2/3的牙周膜组织。

原代培养方法有组织块贴附法和酶消化法两种, 目前国内多采用组织块贴附法进行PDLFs的原代培养, 一般认为, 组织块贴附法原代培养获取细胞同源性、一致性较好, 但培养成活率低, 且长满的时间慢。而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周期短, 一次可获得较大量细胞, 但消化的时间和条件难以掌握。贴附法损伤较小, 而细胞经酶消化后损伤较大, 本实验酶消化法效果不佳, 消化下的细胞数量少, 活性差, 悬液中的细胞不贴壁, 细胞成活率低, 徐燕等也曾有类似报道[3]。丁桂聪等认为, 胰酶消化超过20min, 能消化掉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使细胞表面的通透性升高, 活力下降[4]。另外, 细胞生长有密度依赖性的特点, 可能因为消化后的细胞数量过少, 细胞不易贴壁生长。

贴附法原代培养方法细胞生物学特征较消化法稳定, 且牙周膜组织体积小, 采用贴附法做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更合适。由于组织块贴附法培养原代细胞, 会混有其他细胞, 如上皮样细胞等, 3代以前为适应期或不稳定期, 通过自然纯化及胰酶消化纯化, 剩下形态结构、生长状态一致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4-8代为稳定期, 细胞形态一致, 胞体丰满, 胞质均匀, 核仁清晰, 可见核分裂相, 生长状况良好, 适合作为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实验模型, 以保证实验的重复性、可靠性。10代以上为衰退期, 细胞生长速度减缓, 胞体增大, 胞突变细, 胞质内颗粒增加, 胞核分裂相减少。

摘要:目的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培养技术两种方法的比较。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进行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绘制PDLFs的生长曲线。用Envision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细胞来源的鉴定。结论 组织块培养方法更适合PDLFs的原代培养。

关键词:PDLFs,细胞培养

参考文献

[1]章魁华, 于世风.实验口腔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15.

[2]M.J.Somerman, S.Y.Archer, G.R.Imm, 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f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and gingival fibroblasts in vitro[J].J Dent Res, 1988, 67 (1) :66-70.

[3]徐燕, 李颂, 程继光, 等.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生物学特征[J].口腔医学研究, 2002, 18 (6) :375-377.

人红细胞 第2篇

间质性肺炎 :因有诱发或恶化间质性肺炎的可能,故须严密观察,当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胸部X线检查异常等情况时,应中止给药并采取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适当的处理措施。

幼稚细胞增加 :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因会促使幼稚细胞增加,故须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幼稚细胞增加,应中止给药。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因出现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故应严密观察。当出现急速的进展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胸部X线透视出现双肺弥漫性浸润阴影等异常情况时,应中止给予本制剂,并采取妥当的呼吸管理等处理措施。

皮肤 :皮疹、发疹,瘙痒感,荨麻疹。

肝脏:GOT,GPT上升等肝功能异常。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

肌肉、骨骼系统 :骨痛,腰痛,腰背部痛,胸部痛。

呼吸系统 :肺水肿、呼吸困难、低氧血症, 胸水。

血液 :血小板减少。

其他:ALP、LDH、CRP、尿酸升高,发热,头痛,心悸,浮肿,倦怠感。

★ 注射用复方骨肽说明书

★ 注射用盐酸博莱霉素说明书

★ 注射用依那西普说明书

★ 重组人瘦素的基因构建、表达及活性鉴定

★ 注射用双羟萘酸曲普瑞林说明书

★ 情况说明书格式范文

★ 说明书范本

★ 情况说明书范文

★ 说明书范文

干细胞,让人惊喜让人忧 第3篇

2006年7月19日,美国总统布什以违背伦理为由驳回了有关扩大干细胞研究的法案。此举引发了科学界和民众的强烈不满和广泛批评,认为布什妨碍了医学进步,打碎了相关疾病患者康复的希望……

小小干细胞何以引发美国政坛的轩然大波?干细胞究竟给了人们什么样的希望,值得支持者为它奔走呼号,甚至不惜与总统“唱反调”?本期大众课堂就为您介绍让人喜忧参半的干细胞。

生命科学是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自然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而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其中最令人瞩目的领域之一。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整体科学研究水平,更能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争先抢夺的生物医学研究制高点。

像种葡萄一样“种植”器官

人的器官坏了怎么办?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器官移植。但是,供移植的器官缺乏和移植后的过敏排异反应扑灭了无数患者生存的希望之火。而干细胞恰恰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把干细胞比喻为重燃生命的火种并不为过。

所谓干细胞,其实就是人体及其各种组织细胞的最初来源,由于它具有高度自我复制、增殖和分化的潜能,从理论上讲,它可以“长”出任何我们所需要的器官,这就是器官再造。

器官再造的整个过程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种葡萄。从身体内提取的干细胞就像葡萄的种子,首先要根据我们培育的器官选择合适的葡萄籽(干细胞),然后利用以特殊材料制成的“葡萄架”,让干细胞像葡萄藤一样沿着我们所设想的方向生长和分化,最后得到我们想要的器官。

目前,骨、软骨、肌腱、皮肤等组织器官的体外培育和移植已经快要真正地应用到医疗上了,以后还将对神经、血管、肝脏、肾脏等器官组织进行体外培育。简单地说,通过干细胞技术,人们可以创建一个“身体零件”的“银行”,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支取”。

希望与挑战同在

干细胞能在医学界有这样“显赫”的地位,并不仅仅是因为在器官再造方面的应用。干细胞的研究几乎涉及人体所有的重要组织和器官,涉及人类面临的大多数医学难题,如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恶性肿瘤、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严重烧伤、脊髓损伤和遗传性缺陷等疾病的治疗,这些在今天需要终生用药甚至被视为绝症的疾病,将来都可能在干细胞身上找到突破口。

但是,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包括免疫排斥、致瘤风险等)以及其明确的疗效尚有待验证,因而目前还无法做到大量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各国政府对干细胞的应用也采取了慎重的态度。我国在干細胞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很多令人振奋的进展,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远未应用于临床。

干细胞并非干什么都行

随着干细胞研究被广大民众所熟知,以及它的应用前景被片面甚至无限放大,干细胞成了无所不能以及包治百病的代名词。一些利欲熏心的厂家和医疗机构利用干细胞概念干起了欺骗广大消费者的勾当,“干细胞美容”、“干细胞减肥”甚至“干细胞延年益寿”等治疗手段,在一些没有正当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被广泛开展,干细胞在他们那里被解释为:“干什么都行的细胞”。这,正是让科学工作者感到忧心的地方。

事实上,包括干细胞美容在内的诸多治疗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得到任何临床应用的正式批准。所以,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干细胞美容、减肥,无非是借用干细胞概念来欺骗广大消费者,不应轻信。

干细胞及其应用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带给了人们增进健康和治疗顽疾的希望。但同时也要看到,希望通过干细胞来抗衰老、治百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对新技术满怀期待的同时,我们也应擦亮眼睛,不让不法商家有机可乘。

人红细胞 第4篇

关键词:长波紫外光,人红细胞,活性氧自由基,应激反应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ltraviolet blood irradiation and oxygenation,UBIO疗法)是一种将患者自身少量静脉血在体外经紫外线照射和充氧处理后立即回输的治疗技术。大量临床研究表明,UBIO能够显著提高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从而调节体内自由基的平衡,有利于破损组织的恢复;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稠度、调节微循环,为防治动脉硬化开拓了新的途径;灭活毒素和病毒、破坏和抑制细菌生长、提高白细胞的吞噬活性,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明显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增加血氧饱和度。UBIO疗法可以说是紫外线在临床医学上最成功应用之一。UBIO疗法虽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非常复杂,作用靶点复杂,紫外线所扮演的角色也无法科学阐述。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胞,是UBIO疗法的主要靶细胞之一。因此,以选取红细胞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紫外光对红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紫外线照射机体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如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羟基自由基等)已被证明是紫外光导致的各种生物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1—3]。前期实验表明非相干长波紫外线(365 nm)照射可导致人红细胞自体荧光的显著增强,其机制为紫外光利用其高的单光子能量和产生超氧自由基的特性,使红细胞内原本低荧光效率的血红素转变为高荧光效率的胆红素[4],从而引起红细胞内自体荧光的显著增强[5,6]。但其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本文采用365 nm紫外光为辐照光源,以血液中最主要成分红细胞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自体荧光增强动力学过程,分析在不同浓度ROS环境下长波紫外线对人红细胞荧光增强的影响,为临床上合理有效使用UBIO疗法提供实验支持和新的思考视角。

1 材料与方法

1.1 红细胞的提取

采取健康人的外周血5 m L,加入5 m L抗凝剂摇匀后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分离,分离液采用的sigm公司Histopaque 1119,离心10 min(500×g)。分离后的红细胞置于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缓冲溶液(0.39g/L KCl,0.07 g/L KH2PO4,8.06 g/L Na Cl,0.10 g/L Na2HPO4.7H2O,0.24 g/L Ca Cl2,0.10 g/L Mg Cl2,0.10g/L Mg SO4,and 1.52 g/L D-glucose),4℃保存。

1.2 紫外照射及成像

辐照光源为100 W高压汞灯,经过365/50 nm滤色片通过物镜聚焦到红细胞样品上。荧光采集波段为450/65 nm。连续照射时光闸始终开放,而采用脉冲光照射时光闸每2 s开放1次,每次开放100ms(占空比5%)。发出的荧光使用增强型CCD进行收集。

2 结果

2.1 不同强度长波紫外诱导红细胞自体荧光增强

采用不同强度长波紫外光分别辐照各个红细胞样品组。结果显示辐照强度越大,引起红细胞自体荧光增强效应越明显(图1)。荧光增强动力学过程呈现“S”型,随着时间延长荧光逐渐减弱。

2.2 长波紫外诱导红细胞自体荧光增强动力学机制的研究

另外选取四组样品,用9 400 m W/cm2连续紫外光照射。在荧光增强动力学过程的四个阶段(升高、顶点、下降、稳定),把连续光照射改变为脉冲光(100 ms照射,采集间隔2 s,占空比5%)继续照射,结果如图2所示。起始阶段为9 400 m W/cm2连续紫外光照射,并在升高(a)、顶点(b)、下降(c)以及稳定(d)四个阶段将照射光变为脉冲紫外光(占空比5%)。虚线表示切换时间点。上升阶段时将连续光照射改为脉冲光照射,此时自体荧光增强效应并未结束,而是以近似线性继续升高[图2(a)]。到达顶点后以及后续下降阶段,将连续光照射改为脉冲光照射,自体荧光瞬时升高后趋于平稳[图2(b),(c)]。平稳阶段将连续光照射改为脉冲光照射,自体荧光略有升高后基本平稳[图2(b)]。

(0.5 Hz,5%duty cycle)at 9400 m W/cm2

2.3 ROS与脉冲紫外光共同诱导的自荧光增强效应的理论模拟与实验

脉冲紫外光并不能直接引起红细胞自荧光增强,但若在红细胞外液中加入外源ROS,如H2O2,则可引起自荧光增强。由于实验所用脉冲光的占空比为5%,将已经建立好的连续光引起的自荧光增强效应中参数连续光强I[5],改为0.05I,将起始ROS浓度设置为1μmol/L与2μmol/L,用脉冲紫外光照射。模拟结果均显示在一定时间内自荧光会出现近似线性的增强(图3),且起始ROS浓度为2μM时,荧光增强的更快。因此分别用1μmol/L与2μmol/L的H2O2孵育红细胞5 min,用占空比为5%的脉冲紫外光进行照射,发现在一定时间内,两组细胞自荧光均发生近似线性的增强,且与理论模拟结果符合较好。

3 讨论

之前工作证明了连续紫外光会引起红细胞的自荧光增强的其主要原因是有紫外光照射产生ROS,并与之共同作用使低荧光效率血红素转化为高荧光效率的胆红素,并进一步使之降解为稳定的产物[5,6]。在不存在ROS的情况下,脉冲紫外光并不能引起自荧光增强效应[5]。但在短时间连续紫外光照射后,如若荧光增强曲线未达到顶点,脉冲紫外光依然可以引起近似线性的荧光增强效应[图2(a)]。这正是由于连续紫外光的照射红细胞产生的大量的ROS,在存在ROS的情况下,脉冲紫外光则可使血红素光裂解成为胆红素。同时,用外源加入H2O2来模拟已经产生大量ROS的情况,实验显示H2O2浓度越高,荧光增强的越快(图3),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连续紫外光照射下一定时间内,自荧光增强的速度越来越快(图1)。

胆红素在紫外光下会发生光降解作用,生成更为稳定的、量子效率较低的降解物,又由于红细胞内的血红素的量是一定的,因此红细胞的自荧光强度在长时间的连续紫外光照射下一定会发生下降[图2(d)]。当胆红素的生成速度等于光降解速度时,自荧光变化的动力学曲线达到顶点,继续紫外光照射胆红素的生成速度小于光降解速度则荧光光强下降。荧光强度到达顶点后以及下降阶段时将连续紫外照射改为脉冲紫外光照射,脉冲紫外光由于剂量太小并不能使胆红素明显的光降解,而降解残余的血红素生成了胆红素使荧光强度略微升高。由于连续光照射时荧光猝灭效应严重,改为脉冲式照射后,荧光猝灭效应可以忽略[7],因此整体荧光强度瞬间阶跃式升高后缓慢升高到平稳的动力学曲线变化[图2(b)~(d)]。而平稳阶段将连续光照射改为脉冲光照射,血红素基本无残余,因此荧光基本平稳无变化[图2(d)]。

通过之前建立的模型[5],将起始参数改为脉冲式紫外照明(即低剂量照明)以及高的起始ROS浓度,则可模拟脉冲式紫外照射和ROS共同引起的荧光增强效应,实验结果也与之相符(图3)。由于在起始阶段,血红素生成胆红素为影响荧光动力学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荧光增强过程呈近线性升高。但由于血红素总量一定,随着血红素的减少,这种增强一定会趋于平缓,最后基本稳定。因此线性增强只限制在一定时间内。不同浓度的ROS理论模拟及实验显示ROS浓度对荧光增强速率影响很大。因此连续紫外光照射下起始自荧光增强速率是受到细胞内ROS浓度的影响,也就是说ROS在紫外诱导的自荧光增强效应中的扮演很强的催化作用。

综上,认为在UBIO疗法过程中,对血液进行短时间的紫外光照射,必然会使红细胞中的血红素发生光解,并生成了一定量的ROS,将这样的红细胞注射回人体后可能引起人体内的应激反应,从而激发清除这些产物的一系列反应,从而改善人体环境。

参考文献

[1] Hanson K M,Gratton E,Bardeen C J.Sunscreen enhancement of UV-induc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the skin.Free Radical Bio Med,2006;41(8):1205—1212

[2] Fang C,Zhu S,Zhu S,et al.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on UV-induced of bacteriophage broken vertical bar E in lysogenic bacteria.Free Radical Bio Med,2004;37:S180—S180

[3] Scharffetter-Kochanek K,Wlaschek M,Brenneisen P,et al.UV-induc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photocarcinogenesis and photoaging.Biological Chemistry,1997;378(11):1247—1257

[4] Nagababu ERifkind J M.Heme degradation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Antioxid Redox Signal,2004;6(6):967—978

[5] Wu X,Pan L,Wang Z,et al.Ultraviolet irradiation induces auto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via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photodecomposition in erythrocytes.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0;396(4):999—1005

[6] Pan L,Wang X,Yang S Y,et al.Ultraviolet irradiation-dependent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of hemoglobin catalyzed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PLo S One,2012;7(8):1—6

人红细胞 第5篇

【适应症】用于实体肿瘤、非髓系白血病化疗后111、1V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实体瘤及非髓性白血病患者,前一疗程化疗后发生III、IV度血小板减少症(即血小板数〈=5×109/L者,下一疗程化疗前使用吉巨芬,以减少病人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和对血小板输注的依赖性。同时有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人必要时可合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

【用法用量】根据吉巨芬临床研究结果,推荐吉巨芬应用剂量为50ug/kg,于化疗结束后24-48小时开始或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后皮下注射(以1ml注射用水稀释,每天一次,疗程一般7-14天。血小板计数恢复后应及时停药。

【不良反应】多数病人对吉巨芬耐受良好,常见到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结膜充血、水肿、心悸、乏力等。

以上不良反应多数字用药过程中自行缓解或消失,无需特别处理,少数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未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吉巨芬应在化疗后使用,不宜之化疗前或化疗疗程中使用。

2、使用吉巨芬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象(一般隔日一次),注意血小板值得变化,在血小板升至100×109/L时应及时停药。

3、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尤其充血性心衰及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病史的患者慎用。

4、使用期间应注意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的监测,如体重、浮肿、浆膜腔积液等。

【禁忌】

对同类产品国外曾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因此,对白介素-11及吉巨芬中其它成分过敏者禁用,对血液制品及其他生物制剂有过敏史者慎用。

【药理毒理】

重组人白介素-11是一种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在体内由骨髓基质细胞产生,直接刺激巨核系祖细胞在体内增殖,从而增加骨髓中的巨核系细胞数量。同时还可以促进巨核系细胞的成熟和血小板的形成,终可提升血小板数的目的。

它生成的血小板功能、寿命等完全正常,成为癌症患者因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首选药物。孙晓非等研究报道,重组人白介素-11确能刺激血小板增生,减轻化疗引起的血小板下降,储大同等研究也表明重组人白介素-11能显著减少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缩短其持续时间。

研究还发现白介素-11能使G—CSF的升白细胞作用加强,骨髓红系造血功能增强,可明显减低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菌血症的发生。Reynolds的一个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试验还证实,

重组人白介素-11可以有效地防止化疗后血小板降至20×10/L以下及有效减少血小板输注,并保证化疗可连续进行而不需调整剂量。

【贮藏】密封。

【有效期】18个月

【生产企业】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30077

每个人身体里都有癌细胞 第6篇

我接触过不少癌症病人,通过精神疗法与食疗疗法的配合,病情有所缓解,甚至有病人已经恢复正常了。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癌症不可怕。为什么?肿瘤或癌症谁都会长,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有可能长这个东西。不是有种说法,每个人身体里都有癌细胞吗?

举个例子,咱长过口疮没有?长过疙瘩没有?谁都长过!这长出来的,叫“疙瘩”或“痤疮”,如果它长在体内呢?那不就是“瘤”、不就是“癌”吗?所以西医把它叫“瘤”,中医把它叫“痈”。举个例子,“口疮”,刚开始的时候是红的,慢慢是不是就烂了、就白了?变质了以后,这就叫“癌”,中医叫“疔”。如果长出来了,在身上长出一个大包来,咱们不就叫“疮”或“疖子”吗?就是热憋在里头,现在长出来了。所以您不要怕它!

您一定要明白,这个病谁都有可能得上,并不是那么可怕,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就是您气血不通了。大家都知道热胀冷缩的原理,您热憋住了才会长,咱想办法赶紧让它凉下来,不就行了嘛!第二步,再赶紧把它化开。

那么在癌症里头最可怕的是什么呀?扩散!咱们思考一下,比如这个肝上有瘤了,切除的时候只有肝上有,其他哪儿都没有,切下去了之后,过了半年或几年时间,为什么哪儿都长了?

这是扩散吗?我们中医并不认同!为什么?因为长个瘤子只是“症”!为什么长瘤子了?热瘀住了,您给它切下去了,这个热解决了吗?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吗?如果没改变,它肯定还接着长!赶上哪儿就在哪儿长上了。打个形象的比方,就跟咱们的小汽车一样,哪个车没排气管呀?如果您把排气管堵了,是不是别的地方该冒烟了?并不是说它扩散了,是您没解决根本问题!

现实生活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误区。癌症患者做完手术之后,大家普遍认为他伤了元气,该补补了!从手术室推出来开始,大鱼大肉地喂!得这病的人基本上都是营养过剩的,已经都瘀在这儿了,刚刚费了这么大力气把肿瘤拿掉了,刚给他清理干净,您这回来又补上了!大鱼大肉往往还嫌不够,急了再弄两只王八,您说它能不再长吗?所以这是严重的错误!

还有些癌症病人进补人参,更不可取,临床证明,人参的提取物促进癌症细胞生长,癌细胞会异常活跃,雪蛤、牛鞭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也不能多吃。

我在帮助这些病人的过程中,首先努力卸掉他的思想负担。给他开的食谱是什么呀?

饮绿豆汤!过去中国人也长瘤子,为什么都慢慢化没了?用的方法就是绿豆汤。绿豆汤是养肝、凉血的。肝是干吗的?西医叫解毒的,中医认为肝是主疏泄、调理气机的,气机不通不就是堵吗?所以要用绿豆汤养肝,达到调理气机的目的。

再有,基于热胀冷缩的原理,我得赶紧把患者的血给凉下来!通常我安排的是每次三斤绿豆煮汤,根据情况也可以用五斤。每天喝多少水,就给他熬出多少来,浓浓地喝下去。病情重,这“药”的成分就加重;如果病情轻,相应的成分就减轻一点。目的是什么?把他的内热给降下来。冷缩嘛,赶紧让它缩回来,别让它热得再接着长了。

第二步,就是每天三顿饭,一顿也不能少,必须保证至少一根生茄子,而且鼓励患者尽量多吃。茄子是干吗的?茄子是活血化瘀的。但是大家也一定要注意,配上柿子椒、西红柿等等去拌这个茄子,让它有滋有味,否则光给茄子吃,患者就烦了。晚上用茄子的目的,就是把它给压下去,别让它再长。

早晨、中午给患者适量带点儿肉,一两、二两,顶到头了也就三两,不要多吃肉。晚上要绝对吃素,油也不能沾。

肝还有一个作用是生发。什么叫生发?大家想一想,肝在四季里头主春,春天是不是万物复苏啊?在咱们人体里头肝脏是春天,肝主生发。长瘤子的人是春秋两季长。春天万物复苏长东西;秋天收获,收的季节,人太热,再一收,热散不出去了,一样憋住了,就会长东西。所以是春秋两季容易长东西。

肝是夜里代谢,所以人的自然规律是夜里长东西。您夜里长胡子、夜里长个儿、夜里长疙瘩,白天您看见谁长过?除非蚊子咬的,其余都是夜里长!早上睁开眼,脸上这儿一疙瘩,那儿一疙瘩,都是夜里长的。所以茄子在晚上一定要加量吃才能化掉肿瘤。

那么,中医又是怎么看待化疗呢?其实,癌症不一定都要“杀杀杀”。一说治疗癌症,大家就会想到化疗。但化疗是一种“同归于尽”的疗法,做了化疗之后,头发全没了,吃进去的东西全吐光……这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把癌细胞杀了,好细胞也死了,就看坏的、好的细胞,谁能坚持到最后。

中医治癌症,讲究“平内乱”,把坏的变成好的。可以总结成12个字:调整为先、不进毒素、护胃为要。

在营养学里,水果和蔬菜被叫做“保护性食物”,能预防各种癌症,高脂肪食物却和癌症关系密切。例如,绿叶和黄叶蔬菜能预防胃癌,大蒜预防直肠癌,洋葱也能预防胃癌;但是肉类、鱼类和奶类一定程度上可能诱发癌症,像红肉易致直肠癌,腌制鱼导致鼻咽癌,牛奶增加乳腺癌、胰腺癌的发病几率。

癌症像弹簧,您弱它就强。您不怕它,它就怕您!您把病因找到了,这病很简单就能给调好。有一个病例,这是一个女同志,60多岁,肾癌。她开始是右边得了,怎么办?手术切除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左边又长出来了,这回没法手术了。

怎么办呀?医院也是告诉她,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接触这个患者后,通过分析她的脉象和跟她聊天,一下子就把她的病因找出来了。什么毛病?便秘!肾病的人没有几个大便是好的。找到病因就好办了!

大家想一想,大便干燥,排不出去,好几天一次大便,腹压是不是大呀?腹压大,这气就往上拱,第一个挤的是谁呀?挤的就是肾!肾本来是产气往外供气的,如果腹压太大,老挤着那肾,肾能有气吗?这气都给挤没了,这肾是不是慢慢就萎缩、粘到一块儿了?粘到一起、萎缩了,都憋里头,这不就叫肾癌吗?

再举一个例子,我6个月前遇到一个肺癌病人。这个女同志54岁,是一个妇联干部。当时我正在给另一位病人看病,没有马上接待她。她在等着我的时候,就坐在椅子上不停地“哼哼”,后来就只能趴在桌子上。工作人员和她的家属非常着急,几次进去跟我说,这个病人太难受了,您能不能给她先看一下?

这个病人进来以后,通过把脉发现脉象没有那么严重,可是从她的神态看,这个病非常重。所以我就心中有数了!交谈之中,首先聊的就是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您没有意志跟它抗衡!当时我就跟她说,包括我在内,咱们谁都有可能得癌症。

我又跟她说:“带瘤生存现在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吗?很多癌症患者都带瘤生存着,也活得健健康康的,其中就包括我从医60多年的老父亲。您不要害怕!”

第二个问题,长瘤子就是因为饮食不当。老吃油炸食物、腌制食物、烧烤食品。但是您不要害怕,咱们怎么把病吃出来,还可以怎样把病吃回去!

通过我给她这么一讲解,当时这个病人的心情就松快下来了,等于把她的病因全都说出来了:这个病人特别爱吃肉,另外,她搞妇联工作的压力比较大。听我这么一讲,她竟然高高兴兴地一下站起来了,哼着歌走出去了。当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前两个月我们又接到一个病例,是肝癌,他的甲胎蛋白是635,做完手术以后,当时医院建议他化疗。由于他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做,所以就跟医院说,先缓一个月再做,随后就出院了。

后来他接受了我推荐的食疗方法。每天三斤绿豆。就是白天当水喝,每天晚上一点油或肉都不沾,以柿子椒和紫甘蓝这两种蔬菜为主,天天晚上生着吃,两天吃一次生拌茄子,早晨、中午按照他的习惯去吃,要求他尽量不吃肉,或者少吃肉。

一个月后到医院复查,检验的结果出来了,甲胎蛋白由635降到4.6,当时给他主刀的医生看完这个检测结果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您验错了,您再验一次吧,这个结果肯定不对!” 再做第二次化验,出来的结果还是4.6,当时给他主刀的大夫惊呆了!“我行医40多年了,做肝癌手术也无数例了,从来没有见到甲胎蛋白能降到这种程度的。如果化疗,一个月降100就相当不错了。您是吃了什么药降到正常值的?”当时这个病人回答说:“我没吃药,我就是按照中医的食疗方子调整的。”

我们这里有很多这样的病例。什么道理?我一直强调,食既能充饥,也能疗疾,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运用它。

人红细胞 第7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我院2014年1月1日一2014年12月31日期间血色素未达标(60g/L<Hb<90g/L)维持透析病人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2.02±7.74)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糖尿病肾病20例,高血压肾病12例,多囊肾1例,慢性梗阻性肾病2例。所有患者均规律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观察期间病情稳定。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80±8.03)岁,B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23±7.4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给药剂量及方法:

实验组给予沈阳三生制药公司生产的促红素(益比奥)10000iu,1次/周,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促红素(依倍)3000iu,3次/周,皮下注射,治疗期间每4周为一观察单位,如每月Hb上升多于20g/L,或已超过目标值,则实验组每两周皮下注射10000iu益比奥,对照组3000iu依倍每周用量减少25%,追踪时间12周,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同时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及同时予降血压,纠正贫血和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相关治疗,如果患者的铁蛋白水平≥800ng/m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50%,则终止铁剂补充。随访内容:评价促红素给药执行情况,每月复查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铁、总铁结合率、血清铁蛋白及叶酸和VitB12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均采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12个月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见表。

注: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8周、12周,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升高,具统计学差异(P<0.001)

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8周,12周,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升高,具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差异。

不良反应

在完成观察的两组患者中,均未发生过敏反应,未发生癫痫、透析通路血栓等不良反应;实验组发生铁蛋白水平≥800ng/ml而终止铁剂治疗3例,对照组发生铁蛋白水平≥800ng/ml而终止铁剂治疗2例,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发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关性高血压2例,对照组发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关性高血压3例,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肾性贫血是指由各类肾脏疾病造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相对或者绝对不足导致的贫血,以及尿毒症患者血浆中的一些毒性物质通过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2]。重组人促红素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作用于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能促进其增殖、分化,形成红细胞。尿毒症病人因为肾脏功能衰竭,无法分泌足够的EPO,出现肾性贫血并发症。EPO的相对缺乏是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所以,需人为补充足量EPO以纠正肾性贫血。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素每周一次用药(1万单位,1次/周)与小剂量每周多次用药(3000单位,3次/周),在有效纠正尿毒症患者贫血,减少贫血相关并发症方面,两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素每周一次用药(1万单位,1次/周),可减少尿毒症患者的疼痛不适感,增加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同时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轻劳动负荷,值得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08

人红细胞 第8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用EPO购自上海克隆生物高技术公司。硼酸钠、氰酸钾、考马斯亮蓝、蛋白酶等化学试剂购自大连宝生物公司(TaK aK a,Japan)SDS-聚丙烯胺凝胶电泳胶(sodium dodecly sulfate polyacrylami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制备试剂盒购自北京赛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它试剂为分析纯。

1.2试验方法

1.2.1 CEPO的制备方法建立

参照刁增艳等[3,4]的方法制备氨甲酰基促红细胞生成素。先将EPO粉末0.53 mg(浓度1 mg·mL-1)与0.5 mL硼酸钠(1 mol·L-1,PH 8.8)和81.11 mg氰酸钾混合均匀,加水定容至1 mL,37℃温育23 h后于500 mL超纯水中透析6 h,再更换超纯水,4℃透析过夜,再于1000 mL柠檬酸钠(0.02 mol·L-1)和NaC(l0.1 mol·L-1,PH 6)中4℃透析过夜。获得CEPO后,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方法测定其蛋白浓度,在595 nm处测定标准蛋白吸光值,制定标准曲线。

取上述方法制得的CEPO样品40μg溶于40μL Tris溶液(0.25 mol·L-1,p H 9.5,含有6 mol·L-1盐酸胍)中,再取EPO标准品40μg溶于相同浓度的Tris溶液中,再分别加入5μL(0.1mol·L-1)二硫赤藓糖醇混合均匀。37℃避光温育30 min后,加入0.6 mol·L-1的碘化乙酰胺5μL,再室温温育60 min。反应液加至经0.05 mmol·L-1碳酸氢胺和0.4 mol·L-1尿素溶液平衡的Hi Trap G25柱,流速为0.8 mol·min,进样后,收集首柱1/3-1/2体积的洗脱液。

制定不同浓度的标准蛋白液,再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方法测定其在595 nm处的吸光值,制定标准曲线,再测定收集洗脱液中的蛋白浓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其蛋白浓度。

分别取EPO和上柱后的流出液各10μg,再分别加入Lys-c蛋白内切酶0.4μg,37℃孵育20 h。

1.2.2 CEPO的鉴定

采用SDS-PAGE方法对获得的CEPO进行鉴定,加样为:(1)蛋白Marker 5μL;(2)未经蛋白酶切的EPO原液5μL;(3)EPO酶切产物15μL;(4)EPO氨甲酰化蛋白产物原液5μL;(5)EPO氨甲酰化蛋白酶切产物15μL。上述蛋白与等体积的上样缓冲液混匀,100℃水浴5 min后上样,10%SDS-PAGE不连续凝胶电泳分离(分离胶l0%,浓缩胶6%),分离胶电压100 V,浓缩胶电压50 V。分离结束后,对蛋白进行银染。

2结果与分析

测定EPO氨甲酰化后反应液的总蛋白浓度为0.46 mg。SDS-PAGE不连续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蛋白内切酶酶切后EPO发生降解,EPO原液中的相对分子质量1.6×104的蛋白谱带消失,出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104的单一谱带,并且酶切后的EPO氨甲酰化的流出液未出现降解产物,证明氨甲酰化EPO反应完全,EPO转化为CEPO。

3讨论

除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外,临床上用的EPO多是氨甲酰衍生物,其具有EPO相似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此外,还具有心肌保护等作用[5],对其深入研究,明确其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对临床药物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而高纯度CEPO的有效制备方法研究是其机能研究的前提。

本研究结合刁增艳和丁晶的方法制备CEPO,并利用SDS-PAGE不连续凝胶电泳法对酶切前后的EPO和CEPO进行了纯度鉴定。EPO肽链上的赖氨酸残基,在Lys-C内切酶的作用下可以酶解为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肽段,而CEPO的肽链上的赖氨酸被氨甲酰,不受蛋白内切酶的作用[3]。因此,在蛋白内切酶的作用下,若EPO被甲酰化完全,酶切产物中,只可以有相对分子质量约约3.4×104单一的条带。本研究的电泳结果表明,试验中的EPO甲酰化彻底,获得的CEPO纯度高,可为其生理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

摘要: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arbamylated erythropoietin,CEPO)具有组织保护作用,又不具有促红细胞生成作用。本研究以促红细胞生成素为材料,用氰酸钾使之甲基化,获得CEPO,并通过SDS-聚丙烯胺凝胶电泳胶(sodium dodecly sulfate polyacrylami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鉴定,证实促红素已被氨甲酰化为氨甲酰基促红素,并且纯度较高。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备方法,鉴定,不连续凝胶电泳分离

参考文献

[1]马宝新,李花,吴绥生.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物抗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76-78.

[2]贺宏英.氨甲酰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刁增艳.氨甲酰基促红素的制备及其对过氧化氢损伤的SH-SY5Y细胞保护作用的观察[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9(9):6-12.

[4]丁晶,任惠民,肖保国等.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制备及鉴定[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16(3).

[5]马宝新,刘现亮.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物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2):288-291.

[6]郭良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制备与临床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14-14.

[7]林长裕,何伟珊,李伟健.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4):25-27.

人红细胞 第9篇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早产儿,贫血

目前早产儿贫血已经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 EPO) 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重组体形式, 可对红系祖细胞的生存和增殖起促进作用, 临床上应用较多。我院对早产儿贫血患儿给予rh EPO联合铁剂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2月收治胎龄<35周, 出生体重<2.5kg的早产儿;每周至少复查一次血常规, 当发现血红蛋白 (Hb) 小于120g/L时予以入组治疗。排除标准:入组前有失血史或输血史、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疾病、严重感染及先天性遗传代谢异常的患儿。符合上述条件者共148例, 其中男84例, 女64例。将148例患儿按入院时间单双号分为对照组68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男40例, 女28例, 给予口服蛋白琥珀酸亚铁治疗;观察组男44例, 女36例,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rh EPO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前年龄、Hb、红细胞压积 (HCT) 、红细胞 (RBC) 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 两组患儿下述指标水平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rh EPO皮下注射, 250U/kg, 每周3次;同时给予蛋白琥珀酸亚铁口服液, 1.5ml/ (kg·d) , 餐前口服, 每天2次, 连续应用6周。对照组仅口服蛋白琥珀酸亚铁, 用法、用量及用药时间同观察组。每周检测1次R B C、H b和H C T。治疗期间如果H b≤8 0 g/L或≤100g/L伴贫血表现, 例如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硬肿症、体重不增等, 予以输血治疗。两组患儿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复查R B C、H b和H C T。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 SS 1 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输血治疗:对照组18例 (26.5%) , 观察组4例 (5.0%)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 3.3 9, P<0.0 1) 。两组治疗后外周血H b、R B C、H C T情况见表2。

由表2可见, 两组的Hb水平均升至正常;观察组外周血Hb、RBC、HCT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早产儿贫血发生率较高, 约30%早产儿在生后4~8周血红蛋白迅速降至最低值。除早产儿红细胞寿命短、营养元素缺乏、医源性失血等因素之外, 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水平低下也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在骨髓中, EPO能结合到原始红细胞上并活化其上的特异性受体。由于这种EPO受体复合物的存在, 原始红细胞继续它们预定的发展过程成为成熟的红细胞。如果无EPO受体复合物, 则原始细胞将崩溃及死亡。

研究表明, 早产儿出生后最初几周, EPO主要产生于肝巨噬细胞 (儿童和成人主要在肾脏产生) , 而肝脏对缺氧不如肾脏敏感, 因此导致EPO水平的低下[1]。早产儿循环池和骨髓池中红系祖细胞对E P O反应良好, 且与剂量相关性很好, 但是达到一定剂量后再增加用量疗效无显著增加。M a i e r等[2]发现, r h E P O剂量每周<3 0 0 U/k g时难以奏效, 每周7 5 0 U/k g时疗效最显著, 但继续加大剂量则不能进一步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输血量。B r o w n等[3]认为, E P O的造血效应不仅具有剂量依赖性, 而且对给药次数也有依赖性, 把每周的药量分多次给药较单次给药效果好。国内研究[4,5]认为, 应用r h E P O 2 5 0 U/k g皮下注射, 每周3次治疗早产儿贫血, 安全有效。

本文结果显示, 在治疗结束时, 治疗组H b、R B C、HCT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单纯补充铁剂虽然可以使血清铁蛋白浓度逐渐升高, 但其治疗早产儿贫血的效果不及治疗组。目前, 多数学者主张4~6周开始应用EPO防治贫血。我们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增加等不良反应。因此, 在一定剂量下rh EPO联合铁剂治疗早产儿贫血用药安全, 疗效显著, 可减少输血,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Donaoto H, Vain N, Rendo P, et al.Effect of early versus late administrati on of human recombinant erythropoietinon transfusion requirements in premature infants: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er trial[J].Pediatrics, 2000, 105 (5) :1066-1072.

[2]Maier RF, Obladen M, Kattner E, et al.High-versus low-dose erythropoietin in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The European Multicenter rhEPO Study Group[J].J Pediatr, 1998, 132 (5) :866-870.

[3]Brown MS, Keith JF 3rd.Comparison between two and five doses a week of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for anemia of prematurity:a randomized tria[J].Pediatrics, 1999, 104 (1) :210-215.

[4]袁冕, 江晓东.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42例早产儿贫血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9, 20 (5) :277-292.

人红细胞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63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35例, 女28例, 年龄23~75岁, 平均 (45±6) 岁;心脏疾病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22例, 扩张型20例, 高血压型21例;心功能:Ⅲ级33例, Ⅳ级30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34例, 女29例, 年龄24~75岁, 平均 (44±6) 岁;心脏疾病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21例, 扩张型22例, 高血压型20例;心功能:Ⅲ级32例, IV级31例。本研究已经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均符合我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3], 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标准:不配合治疗;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妊娠期或哺乳期;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精神疾病[4]。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使用药物分别为:Beta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20121221) , 48 mg/d;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片[施维雅 (天津) 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20121122], 4 mg/d;利尿剂呋塞米片 (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20121225) , 20 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 (CHO细胞, 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批号:20121123) , 每次2000 IU, 每周2次, 使患者血红蛋白浓度控制在120 g/L左右。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 并进行8个月的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功能改善明显, 肺部湿性啰音基本消失, 气促发作明显减少;有效:心功能有所改善, 肺部湿性啰音有轻微缓解, 气促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无效:各临床症状均无缓解, 甚至加重[5]。总有效率 (%) =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1。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5.88, *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 皮下淤青1例, 血钾浓度轻度升高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 (2/63) ;对照组患者中, 皮下淤青3例, 恶心呕吐2例, 血钾浓度轻度升高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 (8/63)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88, P<0.05) 。

2.4 血压和心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较高, 研究表明,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情况[6,7], 而贫血又是提高致死率、降低预后效果的主要因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为: (1) 药物作用:患者经常使用药物会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 进而形成贫血现象[8]; (2) 细胞因子:患者的肿瘤因子水平会升高, 从而抑制血细胞生成, 造成贫血; (3) 肾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会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降低, 且能从尿液中流失; (4) 失血过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胃肠道出血, 可引发血液稀释, 造成贫血, 从而加大心脏负荷, 最终形成严重心力衰竭[9,10]。心力衰竭患者会因心功能不断衰退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从而减弱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11]。贫血患者会因自身体能下降使心力衰竭症状加重, 从而导致心脏缺氧, 增大病死率[12]。因此, 改善贫血状况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途径[13]。虽然补充铁元素是补血的关键, 但心力衰竭患者对铁剂吸收较差, 且长时间服用还会增加对患者肠胃道的刺激[14]。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人血清蛋白, 属于活性糖蛋白的一种, 可以抑制细胞凋亡, 刺激血管性能;此外,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还可以促进血管生成, 改善人体血红蛋白水平, 从而达到提升患者心脏功能和生命质量的效果。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阶段, 炎性因子会抑制肠道和胃对铁元素的吸收, 然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有效促进骨髓增殖和分化, 与天然促红细胞生成素效果一致, 可有效促进肠道对铁元素的吸收, 抑制炎性因子对人体的阻碍作用[10]。

注:1 mm Hg=0.133 k Pa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均有所提升, 且观察组的提升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提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浓度, 改善贫血状况, 达到缓解病症的效果[1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明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和心率。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第11篇

解读: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无形体属,是一种侵染人中性粒细胞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小球杆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可与中性粒细胞表面的岩藻糖基化和唾液酸化糖基化折叠蛋白结合,以膜包裹的包涵体形式生存和繁殖。约20%~80%的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涂片中可见到桑葚体[1],一般认为起病1周后很难找到。目前,国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发病率还不清楚,该病的疫源地、传播媒介、临床表现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非常相似,临床上难以鉴别。国内监测情况提示:具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候群的病例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因此认为:目前国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发病率不高。

解读:该病的治疗原则:早期、足量使用敏感抗菌药物, 积极预防并发症。 多西环素为首选药物[1,8], 成人推荐剂量为100 mg/1次, 2次/d, 必要时首剂可加倍, 重症者静脉给药。治疗疗程5~14天。一般用至退热后至少3天, 或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回升, 各种酶学指标基本正常,症状完全改善。儿童、对多西环素过敏者或孕妇可选用利福平。避免早期应用激素,以免加重病情。关于经验性治疗,建议:对疑似病例早期试验性应用多西环素,48小时无效停用。

人红细胞 第12篇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脑缺血,再灌注

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 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在发生后的急性期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 以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成为目前研究关注的中心问题, 其中研究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的发病机制、开发新药、开拓治疗新途径已经成为热门课题。本研究主要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 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为rhEPO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 体重250~300 g, 平均体重270.3 g, 购于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所有动物按实验动物管理标准饲养管理, 用标准颗粒饲料喂养, 自由摄食、饮水。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 (n=12) , 脑缺血再灌注组 (n=12) , rhEPO治疗组 (n=12) 。

1.2 试剂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丙二醛 (MDA) 检测试剂盒, 购自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

1.3 实验方法

1.3.1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动物饲养室及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5 ℃左右, 术前1 d禁食不禁水。模型在参照Zea Longa法[1]的基础上, 加以部分改进, 即用10 %水合氯醛 (0.3 mL/100 g) 腹腔注射麻醉大鼠, 取仰卧位固定, 剪除颈部细毛, 常规碘伏、酒精消毒颈部皮肤, 取颈正中切口, 切开皮肤约2 cm, 分离皮下组织, 钝性分离胸锁乳突肌与胸骨舌骨肌之间的肌间隙, 暴露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钝性分离暴露左侧颈总动脉, 结扎左颈总动脉近心端, 向上分离左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在接近左颈总动脉分叉处结扎左颈外动脉, 用小血管夹夹住左颈总动脉远心端, 左颈总动脉结扎处与上血管夹处保持5 mm距离, 在此处放置一打好结的丝线, 勿收紧线结;在线结下端用眼科弯剪剪一个小口, 将预先包被石蜡的鱼线经该小口顺颈总动脉插入颈内动脉, 收紧线结, 松开血管夹, 顺着左颈内动脉将尼龙线送至颅内, 遇阻力而止, 扎紧活结固定栓线, 栓线深度约为17.5~19.5 mm, 留置尼龙丝线尾端于体外;伤口喷洒消炎药后全层缝合皮肤, 将完成手术的动物侧卧于单独的笼内。缺血2 h后, 再次麻醉大鼠, 将尼龙丝线轻轻拔出, 即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rhEPO治疗组于再灌注开始时经腹腔注射rhEPO 3 000 U/kg[2], 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经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条件同上, 但不做线栓, 仅结扎左侧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3组大鼠均在再灌注24 h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断头处死大鼠, 取血经3 000 rpm离心, 取血清于EP管中备用。

1.3.2 MDA及SOD含量测定

严格按MDA及SOD测定说明书进行操作, 分别测定血清中二者的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国际统计软件SPSS 10.0处理数据, 所有结果采用x¯±s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比较, SOD活性明显下降, 而MDA含量却明显上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rhEPO治疗组SOD活性较缺血再灌注组升高, MDA含量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与假手术组比较, 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临床上脑缺血发生后, 闭塞的血管并非永久闭塞, 发病48 h内至少有1/3出现了自发性血管再通, 1周时增加到50 %或更多。但部分患者血管再通后, 神经功能损害反而进一步加重, 这是因为脑缺血再灌注后, 氧供给虽很快得到恢复, 但脑缺血后ATP生成减少, 能量代谢障碍;同时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并激活蛋白水解酶, 使黄嘌呤脱氢酶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 使尿酸增多, 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自由基, 造成机体内自由基堆积, 引起生物膜上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 造成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破坏[3];另一方面, 自由基清除系统已被缺血时过量产生的氧自由基消耗, 或者清除系统部分受抑制, 不能清除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 加速了神经细胞膜结构的脂质过氧化[4];由于内皮细胞产生大量的自由基, 引起的膜损伤比缺血时更甚, 导致内皮细胞更严重的肿胀[4];同时组织水肿液又进一步压缩毛细血管静脉端, 使管径更加狭窄, 红细胞不能通过, 引起红细胞堆积, 形成红色血栓和白色血栓, 堵塞微循环, 导致愈加严重的后果。所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脑组织尤为重要。

自由基是最外层轨道上有单个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常见的自由基有超氧阴离子 (·O-2) 、羟自由基 (·OH) 、还原型一氧化氮 (NO·) 等。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是由于这些分子中不配对的自由电子性质活泼, 易与脂类、蛋白质或核酸发生反应, 引起一系列过氧化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最易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自由基氧化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生成的MDA可作为反映自由基水平与活性的指标, 与SOD一起常作为评价体内自由基水平及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指标, 用于评价机体组织和细胞受自由基攻击损伤的严重程度与干预或治疗的效果[6]。

大量实验研究发现, EPO能激活神经元内的抗氧化酶, 使神经元内部的SOD、谷胱甘肽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表达上调, 同时抑制自由基的蓄积, 保护脑组织免受自由基的损伤[7]。Galapai等[8]结扎蒙古鼠双侧颈动脉5 min后进行灌注, 观察到缺血后腹腔或脑室内注射rhEPO, 能降低缺血后脑MDA水平, 减轻脑水肿, 减少CA1区神经元丢失。因而推测rhEPO可通过降低自由基形成或对抗自由基的毒性作用, 对神经元的生存发挥关键性作用。

我们的实验旨在研究脑缺血急性期应用rhEPO对自由基生成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 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 大鼠血清SOD活力明显下降, MDA含量明显升高。表明大鼠体内氧自由基增加, 直接降低抗氧化酶活力, 使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 加重细胞损伤。给予rhEPO处理后, MDA含量较单纯手术组即缺血再灌注组降低, SOD活力在rhEPO治疗后较单纯手术组明显升高。提示rhEPO可以抵抗氧自由基损害, 减轻氧自由基引起的抗氧化酶活力的下降,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Zea LZ, Weinstein PR, Carlson S, et al.Reversible middle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J].Stroke, 1989, 20:84-91.

[2]娄季宇, 曾志磊, 杨霄鹏.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6, 41 (2) :316-318.

[3]Lewen A, Matz P, Chan PH.Free Radical Pathways in CNSinjury[J].J Neurotrauma, 2000, 17 (10) :871-890.

[4]Lundby C, Robach P, Boushel R, et al.Does recombinant hu-man EPO increase exercise capacity by means other thanaugmenting oxygen transport[J].J Appl Physiol, 2008, 105 (3) :581-587.

[5]Massimo C, Manuela A, Sara C, et al.Insulin reduces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the hippocampus of dia-betic rats:a role for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J].Dia-betes, 2009, 58 (21) :235-242.

[6]潘家祜, 江明华.生化药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86.

[7]Collino M.Review:PPARs as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the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TherAdv Cardiovasc Dis, 2008, 2 (1) :179-197.

上一篇:防水施工工程下一篇:低消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