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互动模式范文

2024-07-25

交往互动模式范文(精选11篇)

交往互动模式 第1篇

一、交往互动模式在新课引入中的应用

新课导入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俗话说得好“良好得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得重视起英语教学新课导入的环节, 让学生在一开始就爱上英语课程, 从而实现高效的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学策略被引入新课的教学中, 但是在这些众多的新课导入策略中, 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是用于我们的英语教学, 也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可以起到高效的导入效果, 这其中包括一些交往互动模式的教学策略可以值得我们去借鉴。如以问激疑、以游戏激发兴趣、以故事创设情境等等, 都是一些高效的、高质量的引入策略, 我们的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引入新课“Tomorrow's world”这一课的内容时, 考虑到大篇幅的英语会让学生产生“不战而退”的心理, 我想到了利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的方法。在备课阶段我精心为学生设置了下列几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world should be like tomorrow?”、“What do you want to the world will be like tomorrow?”、“what is you look like Tomorrow?”等等, 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认真的思考这几个问题, 在问题的引导下, 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兴奋的加入到问题的探讨中, 他们都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对未来做了一个丰富的幻想, 在学生的描述中, 我深刻的感觉到了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充足和最现阶段环境问题的担忧, 有些学生为了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还会再表达中穿插一些汉语进行解释, 为此我都给予了一番鼓励, 这时有一个学生感叹到: “好想看看Tomorrow's world!”我告诉他:“老师就知道你们在想些什么, 这不我已经为你们准备了相关的视频。”于是学生又从视频中对未来的世界有着进一步的认识。在一系列的疑问和视频中, 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彻底的激发出来, 我相信在新课引入环节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一定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有一个更高的回报。

二、交往互动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 由于受到知识点众多的影响, 教师为了避免在45分钟无法完成全部的教学内容, 会把绝大多数的时间花费在知识点的讲解中, 然而这种极端的应试思想并没有起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甚至于有些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内也没有与学生交流一句话, 教师就像一个讲解的机器, 而学生就是吸取知识的机器, 使得课堂氛围沉闷而压抑, 这种单方向的、无味的教学模式经常会引起学生对所要学习知识点的厌恶感, 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幅度的降低, 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将迎来教学的低谷。

在新教育中,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以正确的眼光来看待新时期的师生关系,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感受, 从而维护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可以完全以交往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使学生积极的加入到英语课堂的学习中来,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也是课堂上重要的一份子。例如在教学“Tomorrow's world”时, 我会先给学生安排一个“了解历史”的话题任务, 让学生快速的搜集有关的历史知识,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一个小组在班级里汇报自己的研究结果, 同时我们可以在课堂这个大组织中再一次实施一个讨论和交流的过程, 让学生的思维在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中得到有效的升华, 当然在学生的讨论中, 作为教师我也会积极的加入到学生的探讨队伍中, 对学生新颖的观点给予肯定和鼓励, 对学生极端的想法给予怀疑的态度, 从而让学生的讨论维持在一个正确的方向。这样在英语课堂上, 以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为核心展开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学习氛围, 可以拉近师生时间的关系, 也可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交往互动模式在课后总结中的应用

近些年素质教育越来越倡导学生主体地位的维护和突出, 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应该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 力图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其中教学总结环节便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思想、 创新学习思想的一种高效的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学总结的任务无非是教学的权利和职责, 教师单方面的认为英语教学总结的环节应该归自己所有, 而学生只要会听即可, 事实上教师的总结只是代表了学生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学生也而并非一定会认同教师的观点, 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学生, 让学生来完成教学总结这个环节。

由上可知, 交往互动式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开展中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 它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为高中生的英语教学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也让高中英语教学迎来了崭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安晓杰, 保艳梅.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2.

交往互动模式 第2篇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以全面了解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交往互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通过研究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内涵,打造一支勇于实践探索,致力于互动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师队伍。

(2)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能养成交往互动课堂新的学习常规,逐步养成互动、记录、表达、交流、倾听、合作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探寻数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本质特征,初步形成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教学特色和评价体系。

2、研究内容

(1)进行师生、生生课堂交往方式研究。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根据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主要特点,探究也已形成或即将趋向形成的有效交往互动方式,进行有效驱动策略的提炼建构。

(2)着眼教师是课程建设者的研究。

课程不仅仅是教材,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所以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开发。教师善于进行利于促进交往互动的资源开发与学习活动设计,进行序列化教学设计与反思重建的案例研究,积累提供分享的素材,做课程的建设者。(3)着眼学生是课程建设者的研究。

学生在学习中有最大的发展可能性,因此在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随时会生成新的发现、不同的创意,也会有错误性的素材,让这些鲜活的课程资源艺术地呈现、比较、碰撞„„。着眼学生是课程建设者,不仅凸显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进行学生学习交往典型个案的研究提炼。

(4)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5)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评价体系的研究。

3、创新之处

实现学科间的融通和整合。探讨数学学科的有效交往互动与语文学科、英语学科共同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系列的案例与经验。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l、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的定量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这两种方法有共同的对象,都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直接接触,因此,又称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二者的区别是在分析的重点与分析的手段上有不同。文献研究是每一项课题研究的必备工作,也是衡量一项课题研究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行动研究法

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学行为的目的。即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实际疑问而出发。着眼于实际的教学问题。行动研究的结果是一些能改进教学问题的新做法。教师通过有系统地搜集证据,寻找出哪些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采取哪种教学策略(行动)来改善问题,探讨能否有效地改善现存问题等。(3)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又被称作案例研究。进行典型性到普遍性的教学案例或学生个案积累分析,不断改进后续研究工作。(4)教育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2、研究途径:

(1)通过文献研究法,搜集交往互动的理论和同行的经验,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根据教材设计教案。

(2)立足课堂,进一步探索教学活动的过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措施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明晰研究路径。

1、不断明晰研究方向。为了扎实有效地实施该课题,我们将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组织学习《“新基础教育”论》《“新基础教育”数学学科改革指导纲要》、《课型范式》等有关理念和文献。组织教师学习本课题方案,共同讨论、研究、修改,完善。除此,要求课题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围绕具体研究专题,学习相关理论,充实自我。

2、不断清晰研究内涵。针对本课题目标与内容联系不密切,不清晰,我们将通过一次次学习交流和专题研讨,把研究的指向和课堂切入点不断细化。关注课堂有效互动的特征,明晰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找到师生有效、有向的生长点。

(二)依托专家引领,扎实研讨活动。

为了使研究更有实效和针对性,我们将发挥华师大“新基础教育”实验专家组、区教研室、实验共同体学校的成员一起参与我们的专题研讨,期望在每一次的交流、研讨中我们都在不断的成长和提升,特别是在专题研究背景下的再构建、再提升。

(三)立足课堂,开展“行动研究”。

组织教师根据课题方案,结成各学科的研究群体,选择自己最想进行研究的方面,制订了学科组研究计划,在课题组认证后,按照计划进行课堂课例的研究。在研究中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状态,构建互动的课堂,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固化以“还”为基础,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

1、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挖掘文本中、学生中可能存在的互动资源,寻求有效互动的时机。注意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内容的沟通,并对现有教材内容加以适度的补充或重新组合,活化了教

学内容,缩短了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教材重组,链接互动时空;还原生活,创设互动时空等。

2、加强教学过程的研究,在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中拓宽学生互动的途径,提升课堂互动的质量。

3、加强课后的反思和与研究,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

4、关注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研究。

(四)依托教研组,扎实研讨活动。

教师要能很好地把学校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进行有机的整合。把自己课例的研究目标展示给全体教师,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期待在一次次的研讨活动中,加深对该课题的认识,为自己的个人研究指明了方向,时刻认识自己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五)围绕课题例会,探讨研究收获。

各课题组教师要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课题例会,把自己在研究中的收获和困惑进行交流,期望在一次次的交流探讨中,教师们不仅从理论上对该课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更主要的是从实践中找到了一些操作的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认真开展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1、我们每月定期向全校进行课堂研究活动的开放,通过这一形式,展示并且推广研究的收获,提供给每位教师一个研究的平台,在全员的互动交流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找研究。

2、依托学校网站,加强对该研究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3、依托教研沙龙,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指导了老师的课堂实践。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力求做到研究专题化、活动制度化,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正常听课、评课,提高研究含量,为今后的课题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指导和区教研室专家的帮助下,通过调查、学习、思考、研究等积极探索数学课堂有效交往互动的途径、策略,从而达到高效、灵动、有生成感的数学课堂。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8月):调查与分析,主要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请有关专家讲座等。课题组成员学习《“新基础教育”数学指导纲要》和与课题有关的专著及研究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制订研究方案,组织申报。

2、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3月):通过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在自己所教学科实验研究。重点结合自身班级的日常教学和自己承担的教研活动,应用“新基础教育”理念,进行有效交往互动的研究,并对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中期评估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初步形成研究成果,撰写中期评估报告,进行评估。根据专家评估意见,调整研究计划,继续研究。

4、继续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5年1月):通过行动研究法,课题组对前阶段研究进行总结、反思、交流,向全校数学教师推广,全体数学教师参与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研究中来,形成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有效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5、总结阶段(2015年2月——2015年6月):重点做好总结,鉴定、结题工作。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等,对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结题研究报告,汇编《课题论文、案例集》。

七、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领导重视。

学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教导处主任担任组长,各年级数学备课组长为组员,具体教导处指导课题研究。学校还定期请教育专家来校指导课堂教育,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教育专家的引领,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更深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促进课堂教学师生有效互动的养成。

2、研究队伍精干。

本课题共有7人组成,均是我校的骨干教师。

课题组组长安向阳,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曾有多篇论文在县级以上获奖或发表,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科研能力。

课题组主要骨干常秋兰,学校二年级数学备课组组长,有较强的学习力,并能积极开展各类研究活动。

其他成员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有较强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一定的教科研能力,都在教学第一线,对本课题的研究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3、研究制度完善。

学校建立了教育科研制度网络,建立了教育科研制度、教育科研目标考核制

度、教育科研过程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4、后勤保障。

学校对课题研究所需时间、资料、设备、经费等全力支持,现在学校具有系

师生交往互动 促进政治教学 第3篇

[关键词]政治教学;师生交往;优化措施

针对新课程“如何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这些鲜明特点,政治课堂中的师生关系需重新确立,以使新课标下的政治课真正实现“一学做人,二学文化”的高度统一和回归生活世界的美好理想,将师生交往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可以说,没有了交往,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所谓交往,是指主体之间所进行的相互活动,它反映的不是人与自然或人与物之间的对象性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师始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体验,做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共识。

一、政治课堂教学师生交往现状

就当前政治课堂教学状况来看,师生不能以平等、自由、自主和全面发展的主体而存在,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种交往实质上是一种虚假无效的交往,它不具备真实交往的意义,因而也就无益于课堂教学。

(一)不公平交往。教师在教学中有时为了一些需要,往往只与少部分学生交往。比如在公开课上为了减少麻烦,教师只提问个别“信得过”的学生;在考试复习阶段为了节省时间,只与成绩好的学生交往;部分不熟悉学生姓名的教师只与“座位方便”的学生交往等等,使得课堂交往出现垄断性、片面性,致使许多学生成了教室中的“自由游民”。

(二)预设交往。课堂教学交往中,教师按照自己的预设一步步与学生试图进行着有目的、有计划的交往,期盼由此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达到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这种交往方式往往容易让学生非常被动,消极地认为“全是书本说了算,老师说了算”,无法做到心服口服,产生共鸣。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富有巨大认识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是具有个别差异性的生命活动体,教师不能完全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案进行教学,要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学生学习体验的获得既不取决于教材上写了什么,也不取决于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际上做了些什么,取决于学生是如何与教材、教师、同伴及周围的环境交往互动的。

(三)形式交往,过于做作。流于形式的交往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广泛地存在,这类交往徒具交往的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其表现形式各异,如教师一呼,学生百应,或者其他并不能激发学生高层次智慧活动的问答。例如教师为讨论而安排讨论,并没有考虑到为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那无论是交往内容、交往方法、交往时机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课堂教学交往出现“空壳’现象。这种交往几乎不会对学生智慧产生什么刺激与冲击,难以对学生智慧活动构成挑战。有时某些政治教师为了达成一定的课堂德育目标急于求成,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感体验,采用一些生硬做作的交往方式。如在课堂讨论中,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会让学生相互提问或小组竞赛。由于教师的设问或指导不够科学、及时,学生之间无法真正开展真实有效的交往而使交往显得非常做作。

二、政治课堂师生交往优化措施

(一)师生相互“学习”,平等对话。课堂教学中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评判、共享知识的过程,就称不上是真正的相互学习,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很多教师习惯于对学生作出学习评价,却忽视让学生对自己的课程观点作出评价,政治教师往往认为政治课是严肃的,少让学生瞎捣乱,以至于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在学生之间的交往中,也只有相互间独白式的“倾诉”而无彼此的分析、评价。在很多次听课中,我们都能听到第一句开场白都是:“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可是这种“一起学”却变成了教师的“一人灌”,即使表面上看交往频频进行,其实是“交而不往”。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正确的“评判”机制是必要的。在师生之间完全实行平等对话目前还不现实,我们必须以这种理念来改革当前的师生关系,努力化解师生间森严的壁垒,创建平等对话的氛围。一方面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即在交往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给予学生主动发言、参与的机会,多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教师要学会耐心“倾听”。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能厚此薄彼。假如我们不注意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那么将有可能在丢失教师形象的同时伤害了学生稚嫩的心灵。

(二)尊重学生,付出真爱。师生之间课堂教学交往应该做到相互尊重,但由于教师权威等因素的存在,教师处于优势地位,而学生则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教师应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付出真爱。这种课堂交往中的“爱”体现在:一是要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存在和需要,尊重学生自己的认知方式;爱护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情感体验与情感需要;民主平等对待学生,给学生以人与人快乐相处的美好现实。二是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行为选择,热爱每位学生,注意差异教学,使学生人人有提高,人人能“回归生活世界”。三是要爱护学生幼稚的想象及课堂中的即兴发言,不要简单的认为都是捣蛋,而要给以积极引导和耐心分析,不要把学生参与课堂的勇气轻易扼杀。

在交流互动中培养交往能力 第4篇

以往的师生简单回应:理想的师生、生生互动的对话方式:

有效互动的语文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从低年段开始有的放矢逐一推进互动策略,培养学生的互动习惯,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营造一种自由的学习氛围,多给学生一点活动的余地,多给学生一点展示自我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欣赏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人为的努力,针对低年段孩子的特点,从头抓起,找到适合的策略,逐步培养互动习惯。

一、改变点对点的评读方式。

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读书是每课必修的内容,培养孩子读准确、读流利是语文课堂的基本任务。我们在第一课时中,常常会在一个学生朗读完后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然而学生在评价时很随意,例如一位老师在指导《有趣的发现》一文中“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因为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这一长句的朗读时,学生的评价是:“他的声音不太响亮。”“他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的。”接下来,这位老师又叫了另一个学生再读。结果,可想而知,效果与之前的差不多。教师没有实施具体的指导策略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生生之间没有意见的交换,孩子的接受是被动的。无论是朗读的指导者还是被指导者,都仍然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中。我们不妨改变指导评读的方式。

生1:他的声音不响亮。师:请你面对他,先说说他读得好在哪里。再指出问题,好吗?生1:你的字都读准了,就是声音太小了,下次能大声一些吗?而且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要连起来。师:他给你的建议你能接受吗?你直接回答他好吗?生2:好的,我一定会大声读。师:你能试着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吗?在读给大家听之前,你可以对同学们说:“我来读这一句,请大家认真听。”生2再向全班读一遍。

这一评读方式的变化,将课堂的师生对话结构重组,经过老师的穿针引线,将原本只有教师对学生直线回应,变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班倾听的课堂网状分布态势,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朗读、评读、欣赏的合作学习中。

二、摒弃各说各的交流语言。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然而,长时间以来,学生习惯了面向教师的回答,你问什么,他答什么,缺少了同伴之间的补充和争辩,阻碍了宝贵的发散性思维。

因此,在推进互动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先要让每个孩子都没有交流的压力,感受到课堂氛围的自在,才会有想说和无所顾忌说的胆量和勇气,才会有对其他人的回答提出不同想法的可能,才会有更多思维火花的碰撞。这样的课堂才会显得灵动和丰富。那靠什么卸下学生的思想包袱?我认为是语言,给学生一个语言的平台。举个例子,教学二上《识字6》“杏花春雨江南”一行时。

师:古往今来,江南的美景让多少文人墨客称赞吟诵,你知道有哪些描写江南美景的诗吗?生1:《忆江南》(背诗)。生2:老师,我还知道《忆江南》又叫《梦江南》、《望江南》。我是昨天查资料时,爸爸帮我在网上查到的。师:你真会学习,课学的预习工作很用心,而且还会及时补充生1的回答。老师给你一个小小建议,你先说,“我接着生1交流的《忆江南》再来补充”生2照着老师的方法叙述一遍。

师:还有谁知道哪些描写江南美景的诗?生3:我来继续补充,除了《忆江南》这首诗外,还有老师给我们背过的《春夜喜雨》也是写的江南的景色。(背诗)

师:你的学习能力真的很强。马上就学会了怎样接着别人的话补充,大家要向这两位同学学习。

一句看似简单的“我接着来补充”引起了前一个学生的关注,又启发后一个学生的思维,将前后学生的思绪连接成了一条线,也对一个原本单纯的问题进行了多元的解读。课堂上的生成资源随之产生,并传播开来,引发的是所有学生的思维碰撞和言语对话,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没有了原有单纯为背诗而背诗的不情不愿,只有交流不完的学习乐趣。

培养低年段学生的课堂互动习惯还有很多有效的策略和手段,以上两种方式只是我教学低年级以来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得比较得心应手的,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能找到更多有效的途径,并逐步向高年段质量化互动迈进。

我相信,有了真正互动开放的语文课堂,我们就一定能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摘要:有效互动的语文课堂正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 然而, 要达到这一目标, 则需要从低年段开始有的放矢逐一推进互动策略, 培养学生的互动习惯, 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针对低年段孩子的特点, 从头抓起, 找到适合的策略, 逐步培养互动的习惯,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培养交往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交流互动,交往能力,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倪文锦主编.课程教材教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编.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浅议树立师生交往互动的平等观 第5篇

教学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简而言之,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在教学中,交往存在着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当前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改变师生关系因此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可以说,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沟通,影响,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2、注重开放和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現出相对的封闭性。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公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有可能搞活。

从课程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挥"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开放,从过程角度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人是未完成的非终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把培养中的中点当作终点,以目标取代目的,否则就会阻隔人的发展。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波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交往互动模式 第6篇

一、设计方案

先来简单地看一下教材内容:参看人教版《课标高中物理》。

匀速直线运动, 物件的位移对应着V-t图象中一块矩形面积。以此为基础, 运用极限的思想和方法,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置, 在V-t图象中对应一块梯形面积。利用梯形面积求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式x=V0t+at2/2 (以下简称位移) 。顺便指出, 在得到x=V0t+at2/2, 很自然就能得出平均速度 (以下简称平均速度) 。因此, 从教材内容组织顺序来看, 先位移x=V0t+at2/2, 后平均速度V=x/t= (V0+Vt) /2。

如依据教材内容制定设计方案, 从方案内容看肯定符合科学性、严谨性, 但从学生角度来看:

1. 学生对极限思想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是推动整个探究发展的关键。

我们的学生习惯于以感性材料为依据进行判断与思维, 当他们遇到诸如下面逻辑想像时:如果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得非常非常细, 很多很多小矩形顶端的“锯齿形”就看不出来了。这些小矩形合起来成了一个梯形。不禁会产生疑惑:再细、细到两根线组成一个小矩形, “锯齿”真得看不出来?即使他们默认结果, 心中不免会发生感慨:物理学真“玄”。

2. 学生利用位移x=V0t+at2/2来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的能

力, 在探究过程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 因为从几何意义入手探究公式, 实质是探究该公式的几何意义, 而公式的内涵学生不一定能理解, 对该公式的含义不一定会正确表述, 遇到问题时, 不一定能解决。如, 当遇到如何求第1s位移时, 学生能根据问题表述公式的含义。

可见, 依据教材内容制定设计方案, 必须要处理:

1.如何突破“极限”给探究带来的难度?

2.探究后, 如何提高利用公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那么, 能否绕过“极限”, 用别的方法实行探究?并且在探究中, 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相应的培养?

这就要另辟蹊径。教材内容先位移x=V0t+at2/2, 后平均速度 如果倒过来安排, 即先探究平均速度, 而只要平均速度规律探究出来, 位移公式及几何意义的探究就很简单。因此, 从平均速度入手, 可以突破“极限”的困扰。在此构思上, 要想成为较理解的方案, 必须处理:

1.如何探究平均速度, 这是整个探究的基础。

2.如何丰富公式x=V0t+at2/2的内涵, 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相应培养?

其处理的一般方法应为:

1.平均速度 的探究, 不可能根据平均速度定义 最佳方法利用学生经验来创设情景与问题, 进行类比探究。

2.丰富公式内涵。首先要明确平均速度、位移公式及位移几何意义三者顺次关系。在探究平均速度规律后, 不要急于根据公式V=x/t进行推导出x=V0t+at2/2, 而应探究位移几何意义。在此基础上, 利用几何意义进行逻辑推导, 得公式x=V0t+at2/2。其次, 在具体情景中, 在不断分析、解决问题中探究。

可见, 设计的基本原则为:通过情景与问题, 在师生交往中实现探究。

二、主要教学设计

1.探究平均速度V= (V0+Vt) /2。

情景与问题:

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速度时刻表如下:

时刻 (s) :1 2 3 4 5

速度 (m/s) :2 4 6 8 10

⑴每秒速度变化是否均匀?

⑶1s~5s内同上。

学生总结并描述结论:某段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内初速与末速和的一半, 也等于该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⑷交流、讨论:如何求下列位移?

(1) 1s~3s内

(2) 3s~5s内

(3) 1s~5s内

2.探究位移的几何意义。

情景3与问题:

质点以初速度为2m/s, 加速度为2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⑴列速度时刻表, 并画V-t图象

⑵求第1s内位移及第1s内V-t图象中面积

⑶求3s~5s内位移及面积

归纳并描述结论:某段内位移与该段内v-t图象所围的面积相等。

3.探究位移公式。x=V0t+at2/2

如图:加速度大小为a, t0时刻的速度为V0, 求:t0~t'段内图象面积 (设t'-t0==t) 。

至此, 学生很自然得出结论:x=V0t+at2/2。当然要注意指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该式含义。

三、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 但也发现一些问题, 其中下面的问题, 令我当时非常诧异, 因为在设计之初根本未想到会发生:

通过情景1与问题, 有个别学生并未发现其所要揭示的求平均速度V= (V0+Vt) /2方法, 而错把平均速度理解为速度平均。所以, 在情景2与问题中, 当求1s~5s内平均速度时, 会出现:V=1/5, (2+4+6+8+10) =6m/s的求速度平均情况。课后仔细分析, 究其原因:一方面, 情景1与问题设计本身缺乏严谨的科学性, 在该设计中, 求前3天平均每天用钱数就是平均数。另一方面, 设计成“开始那天用钱数、末尾那天用钱数、平均用钱数”这种形式的目的, 是想让学生通过数字之间的关系发现求匀变平均值的方法, 即平均等于始末和的一半。这种想单纯通过数字之间关系作为分析依据, 而忽视这些数字产生的背后的思维过程, 在方法论上有不足, 或者说, 在设计时, 并未考虑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

四、总结

通篇教学, 至少有以下几点认识:

1.教材不应是教学的惟一依据。新的课程观和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 有时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重组。

2.恰到好处的类比, 不仅通俗易懂, 还能启迪思维, 促成探究的展开。但缺乏严谨的科学性。如果设计时考虑不全, 甚至不到位, 会引起误判。要想发挥类比在探究中的价值, 调查学生和精心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3.教学是不可能处处预设的, 有时也是无法预设的, 设计的价值, 通过教学实践, 通过师生交往, 在学生习得中体现, 设计不应成为课堂教学桎梏师生交往的枷锁, 而应为课程的生成与发展打下基础。

交往互动模式 第7篇

一、何为情商

哈佛大学丹尼尔·古尔曼教授说过: “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情商 ( Emotional Quotient) 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简单来说, 是理解他人并与他人相处的一种能力。是人们在情感、情绪、意志力、挫折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品质。被誉为 “情商之父”的美国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和美国心理学家彼德·萨洛维认为, 情商是由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五种特征构成的。即, 能够审度自己的内心世界, 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并调控自己的情绪, 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 能够使自我重新振作走出生命的低潮; 能够判断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知他人的需求与欲望, 认知他人的情绪, 调整控制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

二、情商影响下的人际交往模式

( 一) 低情商人际交往模式

低情商的人往往缺乏自我意识, 缺乏自信, 缺乏确定目标, 与人相处从不考虑他人感受, 时常大发脾气, 抱怨情绪强烈, 对生活悲观绝望并总是推卸责任。

因此, 情商低下的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表现出能力差, 怕困难, 胆量小的性格特征。很容易出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受不了一丁点打击, 报复心理严重, 自我认知严重失真的人际交往模式, 给自己和同学均造成严重的心理甚至是身体伤害。

( 二) 较低情商人际交往模式

较低情商的人自我意识不够清晰, 容易受他人影响, 自己的目标也不够明确。但是他们比低情商者善于原谅, 能控制大脑思维和情绪。他们能应付较轻的焦虑情绪。

因此, 较低情商的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容易把自尊建立在他人认同的基础上, 若他们对自己表示认同则人际交往相对顺利, 反之, 若他人表示出不认同或较不认同时内心就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导致人际交往出现困难。他们缺乏坚定的自我意识, 自我认知不够清晰的人际交往模式往往导致人际关系较差。

( 三) 较高情商人际交往模式

较高情商的人拥有较为正确的自我意识, 心理承受能力较强, 能够进行情绪自我调节, 能够积极乐观的对待世界和他人。并能够揣测他人心理、对问题作出较为正确的判断。

因此, 较高情商的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自信而不自满, 乐观豁达, 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具备同理心。人际交往不怕难、心里承受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模式使得他们能应对大多数的人际交往问题, 从而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 四) 高情商人际交往模式

高情商的人自我认知能力强, 生活中目标远大, 善于控制情绪, 懂得尊重他人, 善用语言, 乐于帮助他人并懂得何时说 “不”, 抗压能力强。

因此, 高情商的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很自信但不自负, 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能承受压力。这种善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认真待每一件事的人际交往模式使得他们和朋友或同学能友好相处, 人际关系良好。

三、对大学生良好人际交往模式的引导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 要做好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可靠引导。指导他们认识不同层次的情商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其结果。让他们学会正确的自我分析与自我认知, 改变糟糕的性格, 在悦纳自我的基础上改变自我, 逐渐走出糟糕的低情商交往模式而迈进较高或更高层次的情商交往模式。

即: 尊重所有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 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善于帮助他人、关注他人, 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而不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能领悟别人感受善于读懂他人的面部表情并懂得何时以及如何拒绝他人。无论遇到何等逆境, 失败后能够重新振作, 并迅速调整情绪、恢复活力。

四、结语

如果说道德的本质是心中有他人, 那情商高的本质也一样, 是心中有他人。情商, 其实就是在教会大学生: 学做人。真正的情商高, 不是虚伪圆滑, 而是让人内心温暖, 让人学会尊重别人的看法、寻找别人的优点、体察别人的需要、把别人放在心上。真正身边情商高的人, 他们往往是宽厚真诚的, 懂得悲悯、懂得体谅、懂得将心比心。他们真心欣赏这个世界、真心爱护他人、真心去发现事物的美好。即使不为了野心, 不为了成功, 情商高, 能让自己觉得幸福和快乐, 也能让你身边你的人觉得幸福和快乐, 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 (美) 玛希亚·休斯.詹姆斯·布拉德福德·特勒尔.情商培养与训练.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交往互动模式 第8篇

关键词:体育,交往,合作,教学模式

2011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核心理念就是要求我们教师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进一步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笔者结合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交往教育”的理论和体育课堂的实践对体育课交往教学模式的实施作出初步的探究,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打造更广阔的教学平台,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1 引导定标

为什么要上体育课,为什么要学体育,为什么要学某项教材,为什么要做某一练习,学习这些内容到底有什么用,对自己到底有什么好处?这些问题必须使学生明白。否则,学生的学习必然是被动的、盲目的。教和学就很难发挥其主动性,也很难生动活泼起来。例如:在市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上的一节野外探险主题课,教师的导入语:“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跟大家一起去野外探险,锻炼我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和检验生存能力,在整个探索过程中要体现我们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发挥我们班的凝聚力。同时在探险路上,我们将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要靠大家共同去开动脑筋,共同去克服困难,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出发。”这种导入就是用这么几句话就把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野外探险,让学生体验生活,体验困难,体验合作,适应社会,同时也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要求:要共同去开动脑筋,共同去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笔者认为,上述是引导定标值得借鉴的教学片段。

2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虽然在近年来的传统体育教学中已经得到重视,但运用自主学习方式的时间是极有限的,一般只限于在教师统一布置下进行一些独立完成练习的形式,缺少真正的主动性。因此在备课笔者根据学生特点、水平能力、知识基础和场地、器械等条件,科学地选择组织教学方法,把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笔者设计了一节障碍接力跑就是创设了抗日战争的地道战、地雷战,结合投弹的综合性游戏,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灵活地采用了“让距离跑”“追逐过障碍的跑”“不同图形曲线跑”“往返跑”……这样的自主练习学生十分感兴趣,很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如:在跳绳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激励同学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每天回家自主练习),看谁跳得最多,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设“创造星”“智慧星”“进步星”,为学生创造多方面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发现了新的自我,心理上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与欢乐。使他们产生学习的乐趣,增强了竞争意识,每人都有努力目标,形成良性循环,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合作学习

2011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并根据在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提出相应的运用建议和它的实效性。如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自身认识的过程、交流合作的过程,改变体育教学中的传统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与研究中的主方向。那么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呢?例如:笔者在二年级校内研究课的花样跳绳教学中,采用自由组合方式组成2人小组、4人小组和4个大组的交往研讨,特别留意学生学习中的交往过程,启发引导学生互助、互学、互评。学生通过有效的合作,创设了单足前后跳、双脚并腿跳、单双脚交换跳、交叉绳并腿跳、闭眼跳、蹲着跳等新颖的跳绳方法。对学生的创新成果,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利用跳绳创设了《钓鱼钩》《猫抓尾巴》《2人3足》《搬运泥土》等游戏启发学生,让学生初步懂得在活动中运用自身的仪表、言谈、微笑、眼神等增加与同伴的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教会学生会听、会说、会看、会做。他们在课前、课中、课后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感受着体育锻炼带给的快乐,从而提高了交往合作能力和学习的兴趣。通过上述课例笔者深深体会到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成为学习者自觉的行为,它能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

4 评价反馈

评价(“评”,即评定、评判之意,“价”,即价值),即评定价值或评判价值,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及其程度作出判断的过程。”对学生的评价可贯穿于课的始终,既可从学生对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技术等认知方面进行评价,也可从学生的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为了使学生能更加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教师应重视激励性教学评价的运用,要点如下:(1)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应侧重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与进步情况。对学困生的微小进步,都应给予肯定。例如在教学分腿腾越山羊中,发现某学生在练习时从开始不敢跳到后来能骑到器械上,即使她没有完成练习,也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了表扬。因为她从不敢跳到敢跳,做出了自己的意志努力,战胜了心中的胆怯,这就是进步。(2)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表扬,必须实事求是和恰如其分。如果为了“鼓励”而无中生有或夸大其词,学生不仅得不到鼓舞,反而会觉得老师是用假话来安慰自已,甚至还可能误解为老师在挖苦自已。(3)表扬要适时和适量。过多的表扬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4)表扬的内容、强度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与个性特征而定。

5 体育课交往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交往合作教学模式”应用的理论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又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有着与传统教学模式较大的区别。策略特点有:(1)主体参与策略;(2)过程参与策略;(3)交往组织策略。根据上述体育课交往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实施要点,通过优化组合教学中的有关因素,现初步探索出体育课交往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图(图略)。交往合作教学模式显示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适应学校的群体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际、学会自主、学会坚强、学会处世、学会发展。同时师生在适应的双边活动中,达到心育的协同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我们着重结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进行研究。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学生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我们善于发现各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某些成功体验。不去刻意追求成绩,给学生压力,使之紧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并享受体育活动给其身心带来的快乐。

6 结语

在2011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把合作理念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发展学生合作精神,扩大体育教学的功能。通过体育教学中角色扮演、互相帮助等活动,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沟通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从而使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包雪鸣.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展开、评价及受限[J].体育与科学,2008(3):93-96.

[2]郑会娟,张娅.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1):527,549.

[3]张建中.探讨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合作学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23-125.

体育教学中交往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 第9篇

当前, 很多体育教师对于教学模式这一概念的还存在着诸多误解, 常常把教学模式同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或者课的结构等概念等同起来。按照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教学模式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 是设计组织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整套方法论体系, 他是“在一定体系理论指导下, 以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为目的的一种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模式具有完整性针对性操作性反馈性和优效性的特点。一般认为,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必学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关于认识、行为和思维的理论指导;二是有套稳定的教学策略体系;三是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 即教学过程遵循的操作程序。

二、交往教学模式构建的依据

1、理论依据

(1)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观

马克思从”人的本质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基本理论出发, 指出人的恶交往主要是指在共同活动中的“人多人的作用”, 是“自觉联合起来的个人之间的交换”。在马克思看来, “只有在共同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 叫往是人与人之间各种力量的交换、相互补充, 只有作为独立体存在个人之间的自由交往, 才能获得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 交往教学理论

交往教学是21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的沙勒与费舍尔提出的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学文本之间,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机制, 促进学生构建主体结构以及师生内在的、自觉的共同发展。交往教学理论是对传统过程中被动接受式的认知学习理论的单向反馈教学模式的否定, 是针对交往缺陷、过分关注教学结果、学生主体性关注不足等情况提出的。因此, 交往教学强调主体间性, “以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共享、共创过程为价值导向, 用整体交互观来构建理想的教学交往活动的理论。交往教学将教学体验、对话、平等、合作等教学中的新理念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 将教学上升到个体生命发展的高度, 引导师生共同成长。

2、学科依据

体育教学是建立在发展学生的健康体能和掌握运动技术之上的独特的教学过程, 师生、生生之间逼近在认知水品、认知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身体条件、健康状况、体育基础、运动经验以及技能水平之间也是千差万别, 体育教师需要特别加强与学生交往, 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了解学生的运动经验。

随着人们对学校体育的本质及规律的认识趋于全面和深刻, 体育教学的功能、目标体系也不断扩大, 体育教师不单从生物的角度发展学生的身体, 还应着重培养学生体育志趣、爱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三、交往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1、主题间性原则

主题间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都是以独立主体的身份进入到教学活动中的, 体育教学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主体——主体”交往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研究、自主的尝试, 实现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共同拥有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2、目标导向性原则

体育教学目标是对体育教学的具体要求, 教学目标规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与意义。体育教学中的交往活动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组织的、自觉地活动。交往教学模式构建是为了在体育教学中跟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所以交往教学模式必然以体育教学目标为指向, 受教学目标的规范。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过程的动态性、教学组织的复杂性、教学环境的多变性等特点, 更加有求教师遵循目标导向性原则, 精心的组织教学交往, 在教学的过程中, 灵活运用公众教学方法和形式, 引导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的展开。

3、合作性原则

合作性原则则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动作过程的教学中, 通过交流彼此所拥有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技能、运动经验等, 共同理解动作要领、提高技术水平、培养运动情感。如果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合作, 教学过程就会流于形式, 教学目标就无法完成。传统体育教学中的“讲解示范→练习指导”的教学模式很难形成师生之间的合作, 而交往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与学生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运动经验等各方面开展真诚的交流和平等的沟通, 通过多边、互动的合作, 获得新知识、新的技能、新的感情。

四、交往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

交往教学模式以师生互动、共享、共创过程为价值导向, 强调主体间性把教学过程视为主体间积极的交往过程, 任何以个教学步骤都在交往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 探究交往机构比教学程序的设计更具有首位性和指导性。

结束语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往策略 第10篇

【关键词】情感;教学结构;全面评价;探究

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效的互动交往,才能使学生在获得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在语言运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促进教学诸因素间的联系,实现有效的互动交往呢?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心理准备----互动交往的前提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有机体,只有当他准备反应时才能反应。”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时,才能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适机地提供给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建立自信心,进而进行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探索,形成不断探求的毅力和恒心。

二、优化教学结构——互动交往的关键

1.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化

英语课程标准“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理念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创设大量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堂内进行目的明确、操作性强的活动。如在教学PEP Primary English book3 Unit4 A Lets learn&Lets do,我设计如下几个任务:

Activity 1:Look for the Teddy Bear in the room one by one

Activity2:Look for the bear in Amys home.

Activity3:Hide and Seek(小组找找藏藏)

Activity4:Report time

Activity5:Lets design(小组讨论设计家的布局等)

Activity6:Make a new house

2.激活语言,使其活动化

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让教材中的文字跑出来和我们一起唱歌,一起跳动。让孩子在动中学,学中玩。就在这样一种类似生活的语言情景中,在一种适合学习的氛围中,让学生去听、去看、去说,努力使教学呈现出"学习活动化、活动交际化"的崭新局面。

三、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互动交往的途径

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英语学习活动也是一个生动活泼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学习数字时,我把数字板书在黑板上(如下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0 50 60 70 80 90…

在数十四“Fourteen”时[f:]-[ti:]-[ˋf:ˋti:n]层层深入,特别强调[ti:]的读法(食指在空中划一条长长的线表示音的长度)。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在学习“十五”时,学生已自行读出了[ˋfaivˋti:n].我并不大声地喝止他们,以免断竭他们探究的火花,只是及时地纠音[ˋfifˋti:n]。这一规律由学生自己探索出来,孩子们通过诱导,自主学会了这么多的英语数字,体验到一种无可比拟的自豪感。

四、实施全面评价——互动交往的保障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得出结论后,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结果的评价形式,要以定性描述方式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使之进行自我体验,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要毫不吝啬鼓励性的语言“Good”“clever”等,使他们信心倍增,感受成功,保持一种进取的心态。其次,加强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学习的意识,进行竞赛评比,以保持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交往互动。

在教學活动中,我们要努力改善课堂交往的形式,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交往,从根本上改变那种以教师自己的优势去逼使学生服从的状况,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正确运用语言,获得广泛的英语活动的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

【参考资料】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研究》1999年第二期“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思维”冼吉昌

[3]Phillips S.(1999)Drama with Childre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mas,J“Cross 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Applied Linguistics,Volumn pp91-112,1983

交往互动模式 第11篇

(1) 媒介环境。媒介环境是指由各种媒介共同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 这种社会情境是传者、受者及广告商等多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良好的媒介环境会促使身在其中的人们采取更积极的行为方式,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广告效果。反映在生活中, 则可解释为某一地区所拥有的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概况。本文中所涉及的媒介环境, 侧重于网络诞生之后所形成的新媒介环境, 并将重点探讨以网络媒体为主体的新媒介环境中人际交往模式的嬗变过程。

(2) 人际交往模式。人际交往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一个既重要又特殊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 个体之间的互动被提升到极高的位置, 并且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让人们更加关注人类灵魂的发展。我国传统人际交往受家文化影响, 以血缘关系最为密切, 并以道德作为主要的调节手段 (主要方式包括战争、法律、宗教、道德规范等) , 将人际交往的原则总结为“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 敏则有功, 惠足以使人”, 强调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 追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和妻柔、兄爱弟敬, 朋友仁义”。以儒、道、佛为思想渊源的传统人际关系, 因为吸收了儒家积极入世的哲学思想, 强调群体的重要作用。故而, 在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中, 群体的地位要远高于个体, 但由于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得经济运行方式个体化的程度日益加深, 与之相应, 人格个体化的程度也渐趋升高。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际关系从一元走向多元, 由封闭走向开放, 重竞争、个体、自主、契约, 轻合作, 集体, 依赖, 情感。这种情况发展到极端, 将成为人类个体乃至人类社会存在以及发展的巨大威胁。

二、媒介环境下人际关系模式的嬗变

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翟学伟在研究我国人际关系模式时提出了“三位一体”的人际关系模式, 即人情、人伦和人缘三位一体。这种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产生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融合了天命观、儒家伦理和家族主义, 对国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进行了全面和有力的解释。[1]由于这种交往模式的基础是我国的现实文化, 当环境由现实走向虚拟, 即人际交往的平台由现实生活走向媒介环境, 这种交往模式看似失去了其所仰赖的根基。事实的确是这样么?

首先, 传统人际交往模式中, 人情是人际关系的核心。在媒介环境中, 这一核心的地位产生了动摇。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说的“人情社会”, 反映除了我国“熟人社会”的特点。在熟人社会中, 人情是维持人与人关系稳定的重要手段。当个体从现实环境进入媒介空间, 其自身所拥有的社会脉络随之消失。同时, 个体进入媒介空间时间、空间的不确定性, 导致个体的自主性和流动性大大提升。换言之, 人们的目标并非建立稳固而长久的关系而是借助媒介环境建立满足自己眼下需求的短暂关系。这种关系以契约为中心, 交往的核心体现为契约关系而非围绕人情建立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对个体的影响仅局限在一定的时间段和范围内, 故而这种关系地随着契约关系的终止旋即解体就不足为奇。

其次, 传统人际交往规范体现为人伦, 即交往也以合乎伦理为原则。这里的“伦”可概括为五伦之内:中庸致和、父慈子孝、男女有别, 五伦之外:推己及人。当社会差序明显时, 人伦是确保人际交往得以顺利进行并且保护自己免受“千夫所指”的重要准则。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个体需了解对方的地位与身份, 通过他人与自己身份地位的比较选择合适的交往模式, 采取合理的交往行为。而在媒介环境中, 交往双方的匿名性使人们摆脱了差序的枷锁, 我们可以选择隐藏自己的身份, 对方的地位也无从获知, 个体间的地位突破了主从附属关系的藩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等, 社会等级的概念也在此弱化。

最后, 人缘为传统人际交往模式提供了框架, 也同样解释了媒介环境中交往的动力和原因。缘在人际关系关系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归因来达到为人处世过程中的心理 (或认知) 平衡。[2]人缘内涵有浓厚的前定性色彩, 但也具有使人在人际关系中不放弃自己的尝试和努力的意思。在媒介环境中, 由于个体的高灵活度和自由性, 交往的对象, 交往关系的稳定与否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媒介环境中, 人们喜欢用“咱们很有缘”来表达对人际关系和交往对象的肯定与喜爱。这种人们口中的“缘”, 正是对媒介空间内人们建立关系的偶然性的表述。

三、建议及展望

处于变动中的人际交往模式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正面引导和规范, 才能最终走上一个良性的发展道路, 去规避媒介环境条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1) 引导公众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念。商品社会带来了人与人之间契约关系的强化和明晰, 同时也为功利主义提供了滋长的温床。受功利主义的影响, 人际交往除了满足人们作为社会动物的交往需求的同时, 也蒙上了一层追逐利益的色彩。人际关系能带来的各方面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衡量人际关系价值的重要标准。这种不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念在媒介环境下容易走上极端。由于媒介环境中交往的超时空性, 个人可以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世界范围内搜寻可进行交往的目标, 甚至利用这种交往关系作为纯粹牟利的手段。这种现象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人人希望交往对象为自己带来利益, 却不愿自己成为他人获利的手段和工具, 这种心理层面的矛盾让媒介环境下的交往无法向更深的层次发展, 使人际关系更加脆弱易碎,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 不良交往观念会破坏交往环境的公共性, 使得人与人的关系更加难以建立和维系。因此, 引导公众建立起去功利化的、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念势在必行。

(2) 加强对媒介环境的监测与调控。不同于现实环境, 媒介环境中信息交互的海量性与实时性让媒介环境内的信息呈现一种爆炸式增长的趋势。这种信息的极大丰富, 在满足了人们基本信息需求的同时, 也埋下了隐患。良莠不齐的交往平台, 具有欺骗性和虚拟性的身份, 这些因素都让媒介环境中的人际交往面临着不可预知的巨大风险。为避免这种风险可能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对媒介环境的监测和调控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监测和调控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 技术层面。对媒介环境的监管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撑。相关部门需要建立起统一高效的监测系统, 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和控制, 尤其是对发挥人际交往平台的环境进行重点监测, 通过技术手段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第二, 法律法规层面。缺乏法律作为高压线是某些不良现象得以猖獗的重要原因。新媒介技术条件下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其中就包括不利于社会和谐和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乱象”。由于法律法规制定的速度要滞后于技术更新的速度, 让这些“乱象”有机可乘, 严重损害了公民对人际交往的信任程度。法律法规的制定部门要注意收集这些不良现象并力争建立起适用范围广、效果显著的相关法律和规定, 为媒介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守住最后的底线。

摘要:新媒介技术的发展, 为人们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媒介环境, 而媒介环境的各种特征赋予了现实生活交往向其他空间延伸的可能。这种延伸和拓展, 已然对基于面对面人际交往而形成的传统人际交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介环境, 使人们的交往领域更加集中于虚拟交往空间, 并依赖媒介作为扩大交往对象和社会关系圈的工具。传统人际交往模式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人情、人伦对交往的影响有所削弱, 而人缘仍是人际交往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媒介,人际交往模式,解构,重建

参考文献

[1]翟学伟.中国人的行动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甘肃省景泰县下一篇:自主学习任务